学术论文百科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是谁

发布时间:2024-07-08 01:32:51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是谁

周昊,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吴江人,1973年生。1989年进入浙江大学能源系本科,2002年被聘为浙江大学副教授,2006年被聘为浙江大学教授。曾在法国Ecole Des Mines De Douai,英国Kent大学,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Newcastle研究中心进行合作研究工作。现任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副所长,煤粉燃烧研究室主任,浙江大学-利兹大学可持续能源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电力学会理事。是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人选、浙江省151人才第一层次、第十届浙江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杨子晖,2009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联合授予)、2011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入选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授予)、2014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广东省教育厅);201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系访问学者、2010年美国麻省理工Sloan商学院访问学者;现为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金融系教授,曾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个人专著,并在Management Science (国际顶级SSCI期刊, A+Journal, UT Dallas Top 24 Journals)、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SSCI)、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 Institutions & Money(SSCI)、《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统计研究》、《金融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国际金融研究》以及《经济管理》等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同时,他担任《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世界经济》、《经济学(季刊)》、《金融研究》、《管理科学学报》、《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国际金融研究》、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China & World Economy以及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等刊物的匿名审稿人;他先后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点项目(经济学科唯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全国百优博士论文作者专项资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

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首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副主任。1991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4年、1997年于兰州大学分别获得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7年9月进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1999年5月出站,留LASG工作。2000、2002、2004年分别在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空气资源实验室(ARL)作高级访问学者。2006年,入选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

周昊,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吴江人,1973年生。1989年进入浙江大学能源系本科,2002年被聘为浙江大学副教授,2006年被聘为浙江大学教授。曾在法国Ecole Des Mines De Douai,英国Kent大学,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Newcastle研究中心进行合作研究工作。现任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副所长,煤粉燃烧研究室主任,浙江大学-利兹大学可持续能源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电力学会理事。是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人选、浙江省151人才第一层次、第十届浙江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首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副主任。1991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4年、1997年于兰州大学分别获得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7年9月进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1999年5月出站,留LASG工作。2000、2002、2004年分别在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空气资源实验室(ARL)作高级访问学者。2006年,入选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王穗苹,博士,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得者。中国心理学会普通与实验心理学分会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科学技术分会委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心理语言学分会常务理事。曾作为访问教授于2008年11月至2009年11月间在美国Tufts大学开展合作研究一年。10余年来一直从事语言理解与加工的认知与脑基础研究工作,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项、教育部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作者专项基金,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支持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创新团队项目核心团队课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五”重点项目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研究成果曾获“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教育部颁发)和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三等奖(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发)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2000年)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1年)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百人计划)入选者(2001年)国家人事部回国(来华)定居专家(2002年)美国李氏基金会杰出成就奖获得者(2003年-2004年度)长春青年科技创新杰出奖获得者(2003年)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三等奖(2004年)清华大学百名计划入选者(2004年)清华之友(京东方奖教金)(2005年)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北京市青年科技奖)(2006年)清华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2006年)

袁修孝,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现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武汉市第十一、十二届政协委员、航空遥感产业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测绘学名词审定工作委员会委员、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兼职教授、《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测绘科学技术学报》和《遥感信息》编委、国内外20余种测绘期刊审稿人。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出版专著4部、合著8篇章,参与起草和修订国家测绘行业标准2种,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培养硕士研究生80余人、博士研究生25人。研究成果荣获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青年作者最佳论文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三等奖、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测绘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优秀教材一等奖、测绘事业创业奖。曾被授予国家测绘局跨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首届湖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武汉大学教学名师、武汉大学杰出青年、武汉测绘科技大学青年科技十佳等荣誉称号。

薄拯,1982年出生于浙江衢州,工学博士。2011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浙江省钱江人才,浙江大学求是青年学者。现任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系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能源与环境工程、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等三个专业)。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员,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会员,中国微纳米协会高级会员。曾受邀担任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美国能源部项目以及十余个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评审人。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名单

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首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副主任。1991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4年、1997年于兰州大学分别获得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7年9月进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1999年5月出站,留LASG工作。2000、2002、2004年分别在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空气资源实验室(ARL)作高级访问学者。2006年,入选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杨子晖,2009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联合授予)、2011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入选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授予)、2014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广东省教育厅);201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系访问学者、2010年美国麻省理工Sloan商学院访问学者;现为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金融系教授,曾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个人专著,并在Management Science (国际顶级SSCI期刊, A+Journal, UT Dallas Top 24 Journals)、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SSCI)、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 Institutions & Money(SSCI)、《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统计研究》、《金融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国际金融研究》以及《经济管理》等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同时,他担任《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世界经济》、《经济学(季刊)》、《金融研究》、《管理科学学报》、《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国际金融研究》、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China & World Economy以及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等刊物的匿名审稿人;他先后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点项目(经济学科唯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全国百优博士论文作者专项资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

韦革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1991年7月本科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并留校任教至今。1997年7月在西北农业大学获得硕士学位,2000年1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培养)获得博士学位。2001年7月至2002年7月在以色列巴伊兰大学做博士后。2004年3月至2005年3月在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做高级访问学者。2006年10月至2007年4月在英国约克大学做高级研究学者。先后赴韩国、芬兰和美国等国家进行学术交流与访问。兼任国际根瘤菌与土壤杆菌多样性及分类分委员会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农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微生物学会环境微生物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议评审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国家“863”项目首席专家。韦革宏博士建立了西北地区特殊生态环境根瘤菌资源库(CCNWAU),保藏根瘤菌2600多株,为豆科植物根瘤菌资源在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发挥作用及根瘤菌的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种质资源。主持了教育部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点项目专题各1项,主持横向合作课题、校回国人员基金和校青年基金各1项,研究经费90多万元。参加了中国农业大学陈文新院士主持的“中国豆科植物根瘤菌资源多样性、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该项目于200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杨凌示范区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发现了3个根瘤菌新种,分别定名为Rhizobium indigoferae、Sinorhizobium kummerowiae和Rhizobium loessense,并且在国际权威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Evolution Microbiology》发表,而且在国际上正式确定的根瘤菌仅有35个种。在《IJSEM》、《中国农业科学》、《生物工程学报》、《遗传学报》、《微生物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篇。主要代表作有:《Rhizobium indigoferae and Sinorhizobium kummerowiae isolated from Indigofera and Kummerowia stipulacea respectively》、《Characterization of rhizobia isolated from legume species within the genera Astragalus and Lespedeza grown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and description of Rhizobium loessense 》等。出版专著《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根瘤菌的多相分类及其系统发育研究》1本,编写有关微生物学方面的教材3本。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学校积极推动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已与多所世界著名高校建立了实质性的校际合作关系。学校十分注重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仅2009年学校共选送816名研究生出国攻读学位、联合培养、短期访问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同时,2009年共招收留学研究生287人(其中博士生125人,硕士生162人)。从1999年至2009年9月,浙江大学共授予博士学位9084人,授予硕士学位40456 人。共有36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9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截至2009年10月,浙江大学在校研究生19851余名,其中博士研究生7037余名,硕士研究生12814余名。另有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10000余名。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1600余名,招收硕士研究生4600余名。

近10年来,先后发表论文论著60余篇(部)、其中7篇论文约12万字被《人大报刊资料》全文复印,另有3篇论文被《新华文摘》摘录,论文被引用80余次。先后获得南京大学优秀研究生(1997)、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骨干(2002)、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6)、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008)、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009)、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9)等荣誉称号。曾主持国家级和部级课题6项、主持省级和厅级课题4项、参与部级和省级课题各1项、参与国际合作课题1项,并先后近10次参与国家文物局三峡等地区的抢救性考古发掘。获奖情况1、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92、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93、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0084、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65、中国博士后基金二等基金奖,20056、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骨干(2002)7、南京大学优秀研究生(1997)论文论著1.《艺术史与图像——《图像的意义》读后》(书评),《美术研究》2010年第1期2.《从良渚玉器神像到青铜器饕餮纹》,《艺术学研究》第3集,2009年3.《良渚文化鸟纹图像研究》,《海峡文化遗产》2009年4.《美术考古学学科体系》,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5.《饕餮纹内涵转衍的人类学考察》,《艺术人类学的理论与田野》,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9年4月   6.《鹤鸣九皋》,广州花城出版社,2009年5月7.《图像与观念:河姆渡文化鸟形器研究》,《中国美术研究》2009年第1期8.《商周青铜器饕餮纹的文化原型》,《美术与设计》2009年第1期9.《图像与观念:艺术考古前沿问题研究》,《民族艺术》2008年第4期10.《什么是艺术史?为什么是艺术史?》,《清华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11.《探索与证伪:关于饕餮纹含义的几种学说》,《美术与设计》2008年第1期12.《中国艺术史和现代世界艺术博物馆:论滞后的好处》(译),《清华大学学报》2008年2期,80-92页13.《问题与方法:中国艺术史研究答问》(译),《美术与设计》2008年第3期14.《评高居翰〈气势撼人〉:17世纪中国绘画中的自然与风格》(译),《新美术》2008年第3期15.《现代艺术批评与中国绘画史》(译),《清华美术》2008第7期16.《商族祖神像:饕餮纹象征功能论的一种假说》,《艺术与科学》2007年第5期17.《无名的考古学还是有名的艺术史:艺术考古学研究向度刍议》,《民族艺术》2007年第3期18.《中国青铜时代的艺术:研究方法与途径》(译),《中国艺术学》2007年第2期19.《中国美术考古学的历史、理论与实践》,《中国美术研究》2007年第3期20.《如何理解中国画》(译),《中国书画》2007年第7期21.《形式与功能——商周青铜器饕餮纹图像研究的两种取向》,《美苑》2007年第2期22.《美术考古学学科定位与理论建设》,《中国美术研究》2007年第3期23.《书画同体与中国艺术史》(译),《中国书法艺术》,欧阳中石主编,外文出版社和耶鲁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2007年9月24.《视觉语言与中国艺术史学科的重建》,首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美术史学教育年会主题发言,论文收入《首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美术史学教育年会论文集》,2007年4月25.《商周青铜器制作的目的和意义——兼论“九鼎”传说的历史观念》,《中国美术研究》2007年第1期26.《夏山图—永恒的山水》(译),《中国艺术学》2007年第3期27.《良渚文化鸟形玉器的宗教文化功能》,《中国历史文物》2006年第4期,24-34页28.《中国早期艺术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以饕餮纹图像研究为例》,《民族艺术》2006年第4期29.《中国艺术考古学的学科向度与理论框架》,《美术研究》2006年第1期30.《图像与思想的互动:饕餮纹内涵的转衍和射日神话的产生》,《学术研究》2006年第7期,86-92页31.《清华大学中国考古与艺术史研究所学术定位及学科发展问题》(学术访谈),《清华大学学报》2006 年第4期,8-22页;又见On Establishing the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 and Art History at Tsinghua University,PYand Kinmay WTang Center for East Asian Art Princeton University,432.《中国史前音乐文化区及相关问题初论》,《华夏考古》2005第2期33.《中国文化中的猫头鹰信仰》,《寻根》2005年第3期34.《良渚文化“鸟人纹像”的内涵与功能》(上),《民族艺术》2005第1期35.《良渚文化“鸟人纹像”的内涵与功能》(下),《民族艺术》2005第2期36.《滕固与中国美术考古学的现代转型》,《美术观察》2005年第2期37.《河姆渡文化鸟纹图像辨正》,《南方文物》2005年第4期,31-37页38.《艺术考古学视野中的中国古物学研究》,《美术与设计》05年4期39.《论原始审美形态的逻辑发生》,《贵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40.《考古学研究中跨学科问题刍议》,《四川文物》2004年第4期41.《新史学与美术考古学学科品质的形成——以梁启超、王国维为中心的考察》,《美术与设计》2004年第4期42.《美术考古学的学术定位和学科建设》,《美术与设计》2003年第4期43.《中国原始音乐起源的考古学观察》,《中原文物》2003年第4期《原始礼乐文化:华夏文明形成研究的新视野》,《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45.《论原始宗教形态的逻辑发生》,《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第3 期,49-52页46.《巫山张家湾遗址发掘报告》,《长江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项目报告甲种第三号,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科学出版社,2003年47.《“革命美术”与“美术革命”》,《江苏文史研究》2003年第1期《丝绸之路南北两道的佛教造像艺术》,《美术与设计》2003第3期《高校艺术史教学应重视和利用博物馆资源》,《中国文化报》2007年5月20日《文化周 刊》版50.《拓展石文化研究的领域》,《中国文物报》2003年1月13日51.《汉传佛教建筑分类研究》,《中国美术研究》2007年第4期52.《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史前文化中的鸟形象研究》,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53.《中国美术考古学史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54.《丝绸之路与石窟艺术》,辽宁美术出版社2004年55.《中国绘画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56.《中国符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57.《商周青铜器纹样的图式与功能》,清华大学博士后出站报告,2006年5月58.《趣味考据》(三),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59.《中国艺术考古学的学科向度与理论框架》,人大复印资料《造型艺术》2006年第3期60.《图像与思想的互动:饕餮纹内涵的转衍和射日神话的产生》,人大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2006年第6期61.《中国早期艺术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人大复印资料《造型艺术》2007年第2期62.《中国史前音乐文化区及相关问题初论》,人大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2005年第5期63.《论原始审美形态的逻辑发生》,人大报刊资料《美学》2004年第6期64.《美术考古学的学术定位和学科建设》,人大报刊资料《造型艺术》2004年第2期65.《良渚文化“鸟人纹像”的内涵与功能》(上、下),《新华文摘》2005年第16期66.《中国艺术考古学的学科向度与理论框架》,《新华文摘》2006年第8期67.《中国史前音乐文化初探》,人大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2002年5期主持承担的科研项目1.12-12:主持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美术学课题《民国时期学校美术课程价值取向研究》2.12-12:主持2007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商周青铜器纹样研究》(项目编号07CF65)3.3-10:参与方闻教授主持的“Early Chinese Sculpture in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Collection: From Han through Tang Periods”4.2008.10-2011.12:参与江苏省三三三工程资助课题《中国艺术产业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5.9-12:主持上海市哲社科“十一五”规划项目《东方世界的艺术经典——佛陀世界》子课题《佛教建筑艺术》(项目编号2006BWY006)6.9-12:参与上海市哲社科“十一五”规划项目《艺术考古学学科理论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06BWY005)7.7-6:主持中国博士后第38批基金课题《商周青铜器纹样的图式与功能——以饕餮纹为中心》(项目编号2005038086)8.12-12:主持江苏省重点学科(美术学)基金项目《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史前文化中的鸟形象研究》(项目编号JSMSX2002011)9.12-6:主持江苏省高校哲社科重点基金项目《原始礼乐文化与早期华夏文明》(项目编号SJB760003)10.7-12:主持江苏省高校哲社科重点项目《中国艺术考古前沿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8SJB7600006)11.9-12: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基督教美术中的女性形象》,(项目编号08JC760014)12.1-12:主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课题《民国时期学校美术课程价值取向研究》;(纵向经费20万)13.2009/07-2011/12: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图像与观念:中国艺术考古前沿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9YGA760020)(纵向经费6万)14.2010.1-2014.12:主持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项目《汉唐墓葬美术中的佛教文化因素》(纵向经费30万)

这个一般是参评一次,不过如果你没评上,如果学校还给你上报的话,那还可以参评的。详细你可以看看下面的评选办法。祝你成功!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办法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做好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评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旨在加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工作,鼓励创新精神,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教育的质量。 第三条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在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领导下,由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负责组织进行。其主要职责为:1、部署评选工作; 2、组织通讯评议和专家审定工作; 3、接受和处理有关异议事项; 4、研究处理评选工作中的其他问题。第四条 评选工作每年进行一次,每次评选出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不超过100篇。 第五条 评选工作遵循“科学公正、注重创新、严格筛选、宁缺毋滥”的原则进行。 第六条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标准为: 选题为本学科前沿,有重要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 在理论或方法上有创新,取得突破性成果,达到国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或应用前景; 3、材料翔实,推理严密,文字表达准确。 第七条 参加评选的学位论文,一般为在评选年份的上一学年度,在国内学位授予单位获得博士学位者的学位论文。在评选年度以前两个学年度内获得博士学位者的学位论文,如确属优秀的,也可以参评。参加评选的学位论文应以中文撰写。第八条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名单经过推荐、初选和复评后产生。 第九条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参评论文由学位授予单位向其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学位委员会、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或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指定的其他部门推荐。 第十条 省级学位委员会、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或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指定的其他部门,根据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下达的初选名额对推荐论文进行初选。 初选所需经费由负责组织初选的部门自行筹措。 第十一条 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负责组织对初选出的论文进行复评,复评工作包括同行专家通讯评议和专家审定会审定。 第十二条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名单由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公布。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发现入选论文存在剽窃、作假或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不能成立等严重问题,可在入选论文名单公布之日起60日内,以书面方式向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提出异议。 提出异议的书面材料应包括异议论文的题目、作者姓名、学位授予单位名称、异议内容,支持异议的具体证据或科学依据,以及提起异议者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联系地址、联系电话等。不符合上述规定的异议不予受理。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负责处理异议,并对提出异议的单位或个人予以保密。 第十三条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由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并予以公布。在异议期结束之日起60日内异议事项仍未处理完毕的论文不列入批准的论文名单。 第十四条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由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进行奖励。 第十五条 对已批准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如发现有剽窃、作假或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不能成立等严重问题,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撤消对作者的奖励并予以公布。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