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高考数学试题研究论文格式及范文模板

发布时间:2024-07-06 14:48:53

高考数学试题研究论文格式及范文模板

论文格式要求 一篇完整的论文应包括如下四部分: 第一部分:正文之前 (1)题目 (2)作者 (3)数学系 级 专业 班 (4) 指导教师 名字 空一行 (5)摘要(中文)200字以内; (6)关键词3—5个 空一行 第二部分:正文 (1)引言; (2)主要结论和必要的论证(可分成若干节讨论) 第三部分:参考文献:应依引用次序编号,注意书写的规范性 例1:[1]陈世明一类半线性双调和方程的整体解,应用数学[J],1994,7(1):85—92 说明:其中,[1]是文献出现的序号,陈世明是作者名,"一类半线性双调和方程的整体解"是论文的题目,"应用数学"是杂志的名称,[J]表示杂志,"1994,7:85—92"表示发表的年份,卷,期,页(起止)码 例2:[3]华罗庚数论导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说明:其中,[3]是文献出现的序号,华罗庚是作者名,"数论导引"书的题目,其后加[M]表示这是一本书,"北京:科学出版社"表示出版地点和出版社,"1985"表示出版的年份 第四部分:英文部分 (1)英文题目 (2)作者姓名(拼音字母) (3)数学系 级 专业 班 (4)指导教师 名字 (3)英文摘要; (4)英文关键词 二,文字字体要求: 用A4纸打印,其中 (1)题目用2号宋体(粗); (2)小标题用4号黑体; (3)其他用5号宋体(中文)(英文用5号Times New Roman); (4)其他未说明的问题(如脚码,脚注等)按一般科技论文格式要求 三,其他 论文一律采用Word文档或Latex文档形式打印编排(尤其是符号,字母要用数学形态);要用统一的封面;在左侧装订

数学论文的格式和其他论文格式差不多。这是我获广东中山市三等奖的数学论文,供参考。保障一年级数学学业成绩经验点滴 [论文摘要]:近年来,中山市古镇镇小学阶段年度的期末考试成绩出现了这样的一个怪现象:一年级的数学成绩与其他年级相比,平均分一直居于下游,学困生占的比例也不小。本人通过提问学生及亲身教学经历从数学能力、数学习惯、心理因素三方面来分析导致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并提出几点经验。[关键词]:数学能力 因素 经验近年来,中山市古镇镇小学阶段年度的期末考试成绩出现了这样的一个怪现象:一年级的数学成绩与其他年级相比,平均分一直居于下游,学困生占的比例也不小。按理说,试卷难度、题量与其他年级相比,差别并不大,试题的编排也不会超“课程标准”,导致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根源在哪?我们对一年级两个班的学生进行研究,具体做法是:在单元测试结束后,每班将学生分为优生、中等生、学困生三类,面批试卷,采取个别谈话形式,让他们自己根据错题分析出错原因,结果大致是:优生的原因分析 没细致审题,忘记检验,考试时间长中等生的原因分析 不理解题意,时间不够,计算出错学困生的原因分析 不识字,不会做通过上面的调查、提问和我们平时在实践教学中的观察、了解,我从数学能力、数学习惯、心理因素三方面来分析导致成绩不理想的原因:(一) 数学能力方面1、 认字能力不强 不理解题意,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字,其中800—1000字会写。对于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学生识字量不大,认字能力与理解能力还处于成长阶段,并且同年级的学生,认字与理解题意能力也因人而异。当数学试卷中出现了不认识的字时,部分学生做题的心理与思维会受到影响,有的学生还会“误解”题意,导致将题做错。比如,一年级下册期末练习测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 部分学生不认识“原”“卖掉”“剩”这几个字,导致有学生将本子算式列成“60—28=32”又比如:一年级下册中段测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和50相邻的数是( )和( )”如果学生不理解“相邻”的意思,或者把“相邻”误解成“相近”或“相似”等意思,那就很难把正确的数写出来。2、形成固定思维《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学生能根据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举出反例。但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学生很容易对例题进行简单的模仿,忽略对题目数学信息的梳理和对数学过程及意义的理解,导致做错题目。如:女孩买了一个 ,找回17元,女孩付给售货员多少元?关于“人民币找钱”问题,教材例题运用的是减法,而这道题灵活地将数学信息调换。但是,有部分学生不能“举一反三”,依旧参照例题形式,用减法来解决,将算式列成:63—17=46(元)3、 应试技巧没掌握应试技巧主要指在应对考试时,考生为更好的解答各类题而采取的一些特殊的方法。应试技巧在考试中起了极大的作用。比如,在做题时,有的同学因为一道难题苦苦思索,坚持到底,最后时间不够,后面“一片空白”,导致失分惨重;也有的同学在面对选择题、连线题等类型题时,因为不能确定答案,就“留下空白”,类似这样的情况而失分的同学比比皆是,令人遗憾。(二) 数学习惯方面审题不细致,检验习惯没养成由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以及心理特点具有特殊性,,他们还没有完全形成细致审题与再次细心检查的习惯。即使老师苦口婆心地一次次强调“认真审题,做完检查”,但大多数学生在真正测试时往往粗略地看了一遍题目后就开始答题,甚至有的学生根本没看题目就答题。比如:“把下面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有部分学生没审题,会把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在检查阶段,大部分学生虽然从头至尾地看了自己的答案与题目,但也没能比较好地发现错误。(三)心理因素1、态度 健康 注意力因素影响 一年级学生入学不久,学习态度还没有完全端正,学习责任心还不够强。遇到难题时,部分学生“知难而退”,不愿意动脑筋;还有的学生在考试时身体不舒服,如:肚子痛、想上厕所。这也会对他的成绩造成影响;有的学生在规定的一小时内,注意力不能较长时间集中,在测试过程中会发现学生会玩手指、玩橡皮而忘记答卷。2、依赖心理强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才刚起步。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年级学生学习的依赖心理强。而部分家长辅导时“坚守阵地”, “陪坐”身旁,只要发现孩子不会做题,就“义不容辞”,再三教导。家长的做法更加促进孩子的依赖性,导致学生在做试卷时,产生惧怕或抵抗心理。有一年级的孩子到我面前反映:“老师,我不喜欢考试。”我问其原因,孩子天真地回答:“考试的时候,我不会,没人教我;但在家里,父母会教我。”针对以上的种种问题,教师要想保障学生的期末学业成绩,根据我三年低年段的亲身教学实践经验和日常的观察,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经验:(一)阅读的日常训练 数学同样离不开阅读,教师可以利用晨读、午读时间鼓励孩子多阅读,让孩子学会“置身于其境”。通过多阅读,增加学生识字量,提高想象能力。平时鼓励一年级学生通过绘声绘色地阅读,让自己“入情入境”,从而帮助孩子理解文章意思,进而更好地理解数学题意。(二)审题与检验习惯的日常训练 一年级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你在上面画什么就收获什么。好习惯容易形成,不好的习惯也容易形成。因此,教师要把握一年级这关键期,把审题与检验习惯植根于孩子脑中,好习惯受用一生。在日常练习中,要与孩子一起读题,读到学生理解为止。教师读题时要注意语调的变化、声音高低、停顿,关注到后进学生。而且每次读题时都要强调:“认真读题,读到明白为止。” 计算时,告诉孩子“检验”就是计算的一部分,没有“检验”的计算是不完整的。教师还要采用奖励制度,激励能够检验的孩子。(三)应试技巧的日常训练在日常练习训练中,强调学生做题先易后难,合理分配时间,注意“抓大放小”,把握分值大和不费时的题。在单元测试过程中,老师要观察学生答题过程,特别关注后进生的答题情况。当发现哪个孩子不懂得技巧时,课后,老师要单独找他谈心,并通过多次训练,用各种机制表扬他,激发他的应试意识。(四)学习责任心的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决定学习状态及学习效果。责任,是一个人应该而且必须承担的义务;而责任心则是强制自己去承担这些义务的心理意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培养责任心是当务之急。教师要利用班会,讲故事,家校联合,培养对孩子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等办法,促进孩子的责任心进一步加强。(五)发散思维的培养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扎实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少教师采用题海战术,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这样的做法显然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以“生”为主体,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还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因材施教”,注意“培优扶差”,促使优生更优,后进生不掉队。(六)独立作业的培养在处理家庭作业时,家长应培养孩子独立作业的习惯。在遇到孩子不懂的问题时,我认为家长应做到以下几点:先鼓励孩子继续读题,理解题意,给孩子足够多的时间,让孩子进行多方位的思考。如果还不会做,要让孩子表达出哪一方面弄不懂,家长在这一方面进行一点点地暗示或启发,点到为止,然后继续让孩子再思考,当孩子解决出问题时就会收获成功的喜悦感,以后就会更加积极地动脑。总之,想要保障一年级学生的学业成绩,需要教师把工作落实在日常教学中的点点滴滴,这样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第部:题题含标题标题要求直接、具体、醒目、简明扼要(25字内)3号宋体加粗居编排第二部:提要提要部含摘要、关键词等别【摘要】、【关键词】(4号楷体加粗)内文用5号楷体各空2字格编排摘要论文内容高度概要加注释评论简短陈述具独立性自含性其内容应说明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研究结论等论文文摘要般3-5行宜关键词3-5应能反映全文主题、主要内容、主要思想、主要观点等关键词间号隔关键词结束用标点符号第三部:文文论文核内容含引言与本论引言或称引要简要说明论文题缘起、价值与意义、研究等直接引入本论本论主体部内容须观点明确、论据充、论证严密、逻辑清晰、层明、语言流畅、结构严谨文应按照内容层节编号要层明用5号宋体各种标题要求:级标题:阿拉伯数字排序标号数字用英文句号:…级标题标号与标题采用3号黑体单独行居左顶格编排二级标题:用阿拉伯数字级标号增第二层标号顺序标注两层标号间用英文句号割第二层标号使用任何符号:3…二级标题标号与标题采用4号黑体单独行居左顶格编排三级标题:用阿拉伯数字二级标号增第三层标号顺序标注各层标号间用英文句号割第三层标号使用任何符号:4…三级标题标号与标题采用4号黑体单独行居左顶格编排各级标题字数均超1行限标题结束处使用任何标点符号定义:定义各级标题顺序标号比第1节第二定义定义结论与说明:定理、引理、推论、注记等结论与说明各级标题按顺序统标号比第2节第3述定理、引理、推论或注记引理则标注引理3推论则标注推论教案例示例:各种举例各级标题按顺序统标号比第2节第3例应标注例3定义、定理、引理、推论、注记、示例等均空2格编排各字(推论3、引理3等)4号黑体其空字格其内容采用5号楷体公式:独立数公式要居排列各级标题右边按顺序标号并用括弧括住比第2节第5公式标注(5)行公式各行应按照第行第等号齐各行应该等号或其运算符号第四部: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指论文研究写作参考或引证主要文献资料【参考文献】作标题(4号楷体加粗单独行居左顶格编排)文献等用5号楷体列于论文末尾所列参考文献要求:(1)所列参考文献应式版物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标题、作者、版物信息参考文献标注式按《GB7714-87文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文献期刊、著作书写格式别:[1]作者(甲乙)篇名杂志[J]卷(期):起始页(P30)[2]作者(甲乙)书名[M]点:版社

每个学校都有他规定的格式的,你最好问下你们学校的领导吧。来源:金鼎论文

高考数学试题研究论文格式及范文

论文正文的分布: 提出论点(问题) 分析问题 如何解决探究 结论1、 为什么自来水的管道是圆形的而不是长方形的?2、 商场优惠中有什么奥秘?3、 那些形状的瓷砖能铺满地面而不留一点空隙?(1) 这些正多边形形状的地砖或瓷砖为什么能铺满地面而不留一点空隙呢?能换其他的形状吗?(2) 能拼成360度的多个正多边形形状的瓷砖可以同时平铺吗?(3) 什么样的正多边形形状的瓷砖可以密铺?(4) 割补正多边形形状的瓷砖来密铺4、 下雨的概率有多大?5、 教室的总面积是多少?6、 生活中有哪些比例?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提出-论点;   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数学建模论文范文--利用数学建模解数学应用题 数学建模随着人类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日趋数字化,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人们身边的数学内容越来越丰富。强调数学应用及培养应用数学意识对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意义十分巨大。数学建模在数学教育中的地位被提到了新的高度,通过数学建模解数学应用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将结合数学应用题的特点,把怎样利用数学建模解好数学应用问题进行剖析,希望得到同仁的帮助和指正。 一、数学应用题的特点 我们常把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实际,具有实际意义或实际背景,要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将问题转化为数学形式表示,从而获得解决的一类数学问题叫做数学应用题。数学应用题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数学应用题的本身具有实际意义或实际背景。这里的实际是指生产实际、社会实际、生活实际等现实世界的各个方面的实际。如与课本知识密切联系的源于实际生活的应用题;与模向学科知识网络交汇点有联系的应用题;与现代科技发展、社会市场经济、环境保护、实事政治等有关的应用题等。 第二、数学应用题的求解需要采用数学建模的方法,使所求问题数学化,即将问题转化成数学形式来表示后再求解。 第三、数学应用题涉及的知识点多。是对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检验,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涉及的知识点一般在三个以上,如果某一知识点掌握的不过关,很难将问题正确解答。 第四、数学应用题的命题没有固定的模式或类别。往往是一种新颖的实际背景,难于进行题型模式训练,用“题海战术”无法解决变化多端的实际问题。必须依靠真实的能力来解题,对综合能力的考查更具真实、有效性。因此它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二、数学应用题如何建模 建立数学模型是解数学应用题的关键,如何建立数学模型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层次:直接建模。 根据题设条件,套用现成的数学公式、定理等数学模型,注解图为: 将题材设条件翻译 成数学表示形式 应用题 审题 题设条件代入数学模型 求解 选定可直接运用的 数学模型 第二层次:直接建模。可利用现成的数学模型,但必须概括这个数学模型,对应用题进行分析,然后确定解题所需要的具体数学模型或数学模型中所需数学量需进一步求出,然后才能使用现有数学模型。 第三层次:多重建模。对复杂的关系进行提炼加工,忽略次要因素,建立若干个数学模型方能解决问题。 第四层次:假设建模。要进行分析、加工和作出假设,然后才能建立数学模型。如研究十字路口车流量问题,假设车流平稳,没有突发事件等才能建模。 三、建立数学模型应具备的能力 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解决数学问题从而解决实际问题,这一数学全过程的教学关键是建立数学模型,数学建模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数学应用题的解题质量,同时也体现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 3.1提高分析、理解、阅读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是数学建模的前提,数学应用题一般都创设一个新的背景,也针对问题本身使用一些专门术语,并给出即时定义。如1999年高考题第22题给出冷轧钢带的过程叙述,给出了“减薄率”这一专门术语,并给出了即时定义,能否深刻理解,反映了自身综合素质,这种理解能力直接影响数学建模质量。 3.2强化将文字语言叙述转译成数学符号语言的能力。 将数学应用题中所有表示数量关系的文字、图象语言翻译成数学符号语言即数、式子、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这种译释能力是数学建成模的基础性工作。 例如:一种产品原来的成本为a元,在今后几年内,计划使成本平均每一年比上一年降低p%,经过五年后的成本为多少? 将题中给出的文字翻译成符号语言,成本y=a(1-p%)5 3.3增强选择数学模型的能力。 选择数学模型是数学能力的反映。数学模型的建立有多种方法,怎样选择一个最佳的模型,体现数学能力的强弱。建立数学模型主要涉及到方程、函数、不等式、数列通项公式、求和公式、曲线方程等类型。结合教学内容,以函数建模为例,以下实际问题所选择的数学模型列表: 函数建模类型 实际问题 一次函数 成本、利润、销售收入等 二次函数 优化问题、用料最省问题、造价最低、利润最大等 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细胞分裂、生物繁殖等 三角函数 测量、交流量、力学问题等 3.4加强数学运算能力。 数学应用题一般运算量较大、较复杂,且有近似计算。有的尽管思路正确、建模合理,但计算能力欠缺,就会前功尽弃。所以加强数学运算推理能力是使数学建模正确求解的关键所在,忽视运算能力,特别是计算能力的培养,只重视推理过程,不重视计算过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利用数学建模解数学应用题对于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是很有益的,是提高学生素质,进行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同时数学建模的应用也是科学实践,有利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所必须的,需要引起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加强高中数学建模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要:通过对高中数学新教材的教学,结合新教材的编写特点和高中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对如何加强高中数学建模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创新能力;数学建模;研究性学习。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对学生提出新的教学要求,要求学生: (1)学会提出问题和明确探究方向; (2)体验数学活动的过程; (3)培养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 其中,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是新大纲中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数学学习不仅要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方面得到训练和提高,而且在应用数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同样需要得到训练和提高,而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仅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要使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并明确探究方向,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交流,并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就必须建立数学模型,从而形成比较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 数学模型是数学知识与数学应用的桥梁,研究和学习数学模型,能帮助学生探索数学的应用,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加强数学建模教学与学习对学生的智力开发具有深远的意义,现就如何加强高中数学建模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要重视各章前问题的教学,使学生明白建立数学模型的实际意义。 教材的每一章都由一个有关的实际问题引入,可直接告诉学生,学了本章的教学内容及方法后,这个实际问题就能用数学模型得到解决,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创新意识,对新数学模型的渴求,实践意识,学完要在实践中试一试。 如新教材“三角函数”章前提出:有一块以O点为圆心的半圆形空地,要在这块空地上划出一个内接矩形ABCD辟为绿册,使其册边AD落在半圆的直径上,另两点BC落在半圆的圆周上,已知半圆的半径长为a,如何选择关于点O对称的点A、D的位置,可以使矩形面积最大? 这是培养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的好时机要注意引导,对所考察的实际问题进行抽象分析,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并通过新旧两种思路方法,提出新知识,激发学生的知欲,如不可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失去“亮点”。 这样通过章前问题教学,学生明白了数学就是学习,研究和应用数学模型,同时培养学生追求新方法的意识及参与实践的意识。因此,要重视章前问题的教学,还可据市场经济的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及学生实践活动中发现的问题,补充一些实例,强化这方面的教学,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及学习中重视数学,培养学生数学建模意识。

高考数学试题研究论文格式及范文大全

论文格式要求 一篇完整的论文应包括如下四部分: 第一部分:正文之前 (1)题目 (2)作者 (3)数学系 级 专业 班 (4) 指导教师 名字 空一行 (5)摘要(中文)200字以内; (6)关键词3—5个 空一行 第二部分:正文 (1)引言; (2)主要结论和必要的论证(可分成若干节讨论) 第三部分:参考文献:应依引用次序编号,注意书写的规范性 例1:[1]陈世明一类半线性双调和方程的整体解,应用数学[J],1994,7(1):85—92 说明:其中,[1]是文献出现的序号,陈世明是作者名,"一类半线性双调和方程的整体解"是论文的题目,"应用数学"是杂志的名称,[J]表示杂志,"1994,7:85—92"表示发表的年份,卷,期,页(起止)码 例2:[3]华罗庚数论导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说明:其中,[3]是文献出现的序号,华罗庚是作者名,"数论导引"书的题目,其后加[M]表示这是一本书,"北京:科学出版社"表示出版地点和出版社,"1985"表示出版的年份 第四部分:英文部分 (1)英文题目 (2)作者姓名(拼音字母) (3)数学系 级 专业 班 (4)指导教师 名字 (3)英文摘要; (4)英文关键词 二,文字字体要求: 用A4纸打印,其中 (1)题目用2号宋体(粗); (2)小标题用4号黑体; (3)其他用5号宋体(中文)(英文用5号Times New Roman); (4)其他未说明的问题(如脚码,脚注等)按一般科技论文格式要求 三,其他 论文一律采用Word文档或Latex文档形式打印编排(尤其是符号,字母要用数学形态);要用统一的封面;在左侧装订

朋友,您要的这个论文怎么也没什么范围啊??  给你介绍两篇,真心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解简答题方法寻径  “简答题是考查学生阅读能力及语言概括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近几年来随着高考这类题型的比例增大,中学语文教学中也越发重视对这类题型的训练,下面就此谈谈解题的思路与技巧。  1.深解文意,切忌孤立作答。  由于简答题一般出现在高考的主观试题阅读部分,因此在完成这类题的时候,切忌孤。立静止地回答。要总览全篇,根据命题要求精读有关部分,认真钻研,再做答案。  如高中第一册《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一段,描写的是___;原文流露了作者和感情;就本段而言,则只有之情。为了准确作答,就必须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再精读此段,便可概括出本段描写的是“荷塘上的月色”;(荷塘月色)原文流露了作者“淡淡的哀愁以及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淡淡的喜悦”;就本段而言,则只表现了作者的“淡淡的喜悦”。  充分利用试题的全部给定信息。  上挂下联是阅读实际中最常用的方法,只靠推想和猜测有些题是难以确定答案的。要认真阅读,看清楚已知的是什么,未知的是什么,求解的是什么,隐藏有什么,暗示着什么,答题形式和要求是什么。  如1991年现代文阅读第34题:作者为什么说“特殊的日子”?我们在答题时应首先注意到副标题“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牐瑺我们可再借鉴文后小注:“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这样我们把二者联系在一起,就会得出“1928-1828=100”。由此“这特殊的日子”便是托尔斯泰诞生一百周年。  现代文的阅读测试点在原文里,跟上下文有着密切的关系,答案也往往就隐藏在字里行间,因此一定要充分利用给定信息。  3.概括转述。辨析和筛选文中重要的信息和材料、对内容的归纳与概括能力。如1995年现代文阅读24——28题是阅读吕叔湘的《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节录),其中第25题是阅读第二自然段。附阅读内容的第二自然段:语言文字本来只是一种工具,日常生活中少不了它,学习以及交流各科知识也少不了它。  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为什么很多教语文的人和学语文的人会认识不清呢?是因为有传统的作法作梗。“学校里的一些科目,都是旧式教育所没有的,唯有国文一科,所做的工作包括阅读和写作两项,正是旧式教育的全部。一般人就以为国文教学只需继承从前的传统好了,无须乎另起炉灶。这种认识极不正确,旧式教育是守着古典主义的:读古人的书籍,意在把书中内容装进头脑里去,不问它对于现实生活适合不适合,有用处没有用处;学古人的文章,意在把那一套程式和腔调模仿到家,不问它对于抒发心情相配不相配,有效果没有效果。旧式教育又是守着利禄主义的:读书作文的目标在取得功名,起码要能得‘食禀’,飞黄腾达起来做官做府,当然更好;至于发展个人生活上必要的知能,使个人终身受用不尽,同时使社会间接蒙受有利的影响,这一套,旧式教育根本就不管。”  本题要求考生“用自己的话分条简要概括”、“旧式教育的三种弊端”,并且每条不超过8个字。假如我们的考生不全用自己的话去加以概括,而是摘录原文的语句,那么就有可能答成“把内容装进头脑”,“意在模仿程式腔调”、“守着利禄主义”,答题就不全面,自然就不够准确。倘若只是走马观花。没能认真阅读原文,尽管是用自己的话概括,也有可能答得似是而非,含糊不清,从而失分。我们只有真正理解了作者的原意,整体把握文意,具有准确简炼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转化为正确的答案。即:第一种弊端是“死记硬背古书内容”。  第二种弊端是“生搬硬套作文程式”。第三种弊端是“追求功名利禄”。  以上所述只是一些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在学生答题中还应结合试题的自身特点随机应变,这样便可以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行之有效的解题方法。  数学学习方法及其指导   音乐照片笑话手机铃声图片下载中心  杨骞  近几年来,旨在教会学生会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学法指导的研究和实践已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热门课题。这一课题的提出和研究,不仅对当前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培养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促进科教兴国具有历史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地位越来越高,作用越来越大。不仅如此,数学教育的实践和历史还表明,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对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具有巨大的影响。因此,提高基础教育中的数学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可目前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数学教学中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和做法时有发生,为此更新数学教学思想、完善数学教学方法就显得更加迫切。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学法指导,正是改革数学教学的一个突破口。  一  对数学教学如何实施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人们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验。首先是通过观察、调查,归纳总结了中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如“学习懒散,不肯动脑;不订计划,惯性运转;忽视预习,坐等上课;不会听课,事倍功半;死记硬背,机械模仿;不懂不问,一知半解;不重基础,好高骛远;赶做作业,不会自学;不重总结,轻视复习”〔1〕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数学学法指导的途径和方法,如数学全程渗透式(将学法指导渗透于制订计划、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独立作业、学习总结、课外学习等各个学习环节之中)〔2〕;建立数学学习常规(课堂常规———情境美,参与高,求卓越,求效率;课后常规———认真读书,整理笔记,深思熟虑,勇于质疑;作业常规———先复习,后作业,字迹清楚,表述规范,计算正确,填好《作业检测表》,重做错题)〔3〕等等。诚然,这对于端正学习态度、养成学习习惯、提高学业成绩、优化学习品质,采劝对症下药”的策略,开展对学习常规的指导,无疑会收到较好的效果。但是,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决不能忽视数学所特有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可以说,这才是数学学法指导之内核和要害。也就是说,数学学法指导应该着重指导学生学会理解数学知识、学会解决数学问题、学会数学地思维、学会数学交流、学会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等。有鉴于此,笔者主要从“数学”、“数学学习”出发,来阐释数学学习方法,论述数学学法指导。  二  从数学的角度出发,就是要考察数学的特点。关于数学的特点,虽仍有争议,但传统或者说比较科学的提法仍是3条:高度的抽象性、逻辑的严谨性和应用的广泛性。  1.数学研究的对象本来是现实的,但由于数学仅从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方面来反映客观现实,所以数学是逐级抽象的产物。比如三角形形状的实物模型随处可见,多种多样,名目繁多,但数学中的“三角形”却是一种抽象的思维形式(概念),撇开了人们常见的各种三角形形状实物的诸多性质(如天然属性、物理性质等)。因此,学习数学首当其冲的是要学习抽象。而抽象又离不开概括,也离不开比较和分类,可以说比较、分类、概括是抽象的基础和前提。比如,要从已经过抽象得出的物体运动速度v=v0+at、产品的成本m=m0+at、金属加热引起的长度变化l=l0+at中再次抽象出一次函数f(x)=ax+b,显然要经过比较(它们的异同)和概括(它们的共同特征)。根据数学高度抽象性的特点,数学学法指导要强调比较、分类、概括、抽象等思维方法的指导。  2.数学结论的可靠性有其严格的要求,观察和实验不能作为论证的依据和方法,而是要经过逻辑推理(表现为证明或计算),方能得以承认。比如,“三角形内角和为180°”这个结论,通过测量的方法是不能确立的,唯有在欧氏几何体系中经过数学证明才能肯定其正确性(确定性)。在数学中,只有通过逻辑证明和符合逻辑的计算而得到的结论,才是可靠的。事实上,任何数学研究都离不开证明和计算,证明和计算是极其主要的数学活动,而通常所说的“数学思想方法往往是数学中证明和计算的方法。探求数学问题的解法也就是寻找相应的证明或计算的具体方法。从这一点上来说,证明或计算是任何一种数学思想方法的组成部分,又是任何一种数学思想方法的目标和表述形式”〔4〕。又由于证明和计算主要依靠的是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所以根据数学逻辑的严谨性特点,数学学法指导要重视归纳法、演绎法、分析法、综合法的指导。  3.由于任何客观对象都有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因而从理论上说以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为研究对象的数学可以应用于客观世界的一切领域,即可谓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应用数学解决问题,不但首先要提出问题,并用明确的语言加以表述,而且要建立数学模型,还要对数学模型进行数学推导和论证,对数学结果进行检验和评价。也就是说,数学之应用,它不仅表现为一种工具,一种语言,而且是一种方法,是一种思维模式。根据数学应用的广泛性特点,数学学法指导还要指导学生建立和操作数学模型,以及进行检验和评价。  三  从数学学习的角度出发,就是要通过对数学学习过程的考察,引申出数学学法指导的内容和策略。关于数学学习的过程,比较新颖的观点是:“在原有行为结构与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或是将环境对象纳入其间(同化),或是因环境作用而引起原有结构的改变(顺应),于是形成新的行为结构与认知结构,如此不断往复,直到达成相对的适应性平衡”〔5〕。通过对这一认识的分析和理解,就数学学法指导而言,可概括出以下3点:  1.行为结构既是学习新知的目的和结果,又是学习新知的基础,因而在数学教学中亦需注重外部行为结构形成的指导。由于这种外部行为主要包括外部实物操作和外部符号(主要是语言)活动,所以在数学学法指导中,一要重视学具的操作(可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制作学具,操作学具);二要重视学生的言语表达(给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言语交流的机会,可以是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也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2.认知结构同样既是学习新知的目的和结果,也是学习新知的基础,故而数学教学要加强数学认知结构形成的指导。所谓数学认知结构,是指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按自己的理解深度、广度,结合自己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特点,组合成的一个具有内部规律的整体结构。因此,对于学生形成数学认知结构的指导,关键在于不断地提高所呈现的数学知识和经验的结构化程度。在数学学法指导中,须注意如下几点:①加强数学知识间联系的教学。无论是新知识的引入和理解,还是巩固和应用,尤其是知识的复习和整理,都要从知识间的联系出发。②重视数学思想的挖掘和渗透。由于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的本质的认识,因而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结构建立的基础。常见的数学思想有:符号思想、对应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归纳思想、公理化思想、模型化思想等等。③注重数学方法的明晰教学。数学方法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是建立数学知识结构的桥梁。常见的数学方法有:化归法、构造法、参数法、变换法、换元法、配方法、反证法、数学归纳法等。  3.在原有行为结构与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无论是通过同化,还是通过顺应来获得新知,必须是在一种学习机制的作用下方能实现。而这种学习机制主要就是对学习新知过程的监控和调节,即所谓的元学习。实质上,能否会学,关键就在于这种学习是否建立起来。于是,元学习的指导又成为数学方法指导的重要内容。为此,在数学学法指导中,需要注意:①要传授程序性知识和情境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即是对数学活动方式的概括,如遇到一个数学证明题该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再干什么,就是所谓的程序性知识。情境性知识即是对具体数学理论或技能的应用背景和条件的概括,如掌握换元法的具体步骤,获得换元技能,懂得在什么条件下应用换元法更有效,就是一种情境性知识。②尽可能让学生了解影响数学学习(数学认知)的各种因素。比如,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是文字的、字母的,还是图形的;学习任务是计算、证明,还是解决问题,等等。这些学习材料和学习任务方面的因素,都对数学学习产生影响。③要充分揭示数学思维的过程。比如,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思路的产生过程、尝试探索过程和偏差纠正过程。④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诊断,明确其自身数学学习的特征。比如:有的学生擅长代数,而认知几何较差;有的学生记忆力较强而理解力较弱;还有的学生口头表达不如书面表达等。⑤指导学生对学习活动进行评价。如评价问题理解的正确性、学习计划的可行性、解题程序的简捷性、解题方法的有效性等诸多方面。⑥帮助学生形成自我监控的意识。如监控认知方向意识、认知过程意识和调节认知策略意识等等。  四  根据数学内容的性质,数学教学一般可分为概念教学、命题(主要有定理、公式、法则、性质)教学、例题教学、习题教学、总结与复习等5类。相应地,数学学法指导的实施亦需分别落实到这5类教学之中。这里仅就例题教学中如何实施数学学法指导谈谈自己的认识。  1.根据学生的学情安排例题。如前所述,学习新知必须建立在已有的基础之上,从内容上讲,这个基础既包括知识基础,又包括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还包括学习兴趣、认知意识,乃至学习态度等有关学习动力系统方面的准备。因此,无论是选配例题,还是安排例题,都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尤其是要考虑激发学生认知兴趣和认知需求的原则(称之为动机原则)。在例题选配和安排中,可采取增、删、调的策略,力求既突出重点,又符合学生的学情。所谓增,即根据学生的认知缺陷增补铺垫性例题,或者为突破某个难点增加过渡性例题。所谓删,即根据学生情况,删去比较简单的例题或要求过高的难题。所谓调,即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将后面的例题调至前面先教,或者将前面的例题调到后面后教。  2.根据学习目标和任务精选例题。例题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最基本的莫过于理解知识,应用知识,巩固知识;莫过于训练数学技能,培养数学能力,发展数学观念。为发挥例题的这些基本作用,就要根据学习目标和任务选配例题。具体的策略是:增、删、并。这里的增,即为突出某个知识点、某项数学技能、某种数学能力等重点内容而增补强化性例题,或者根据联系社会发展的需要,增加补充性例题。这里的删,即指删去那些作用不大或者过时的例题。所谓并,即为突出某项内容把单元内前后的几个例题合并为一个例题,或者为突出知识间的联系打破单元界限而把不同内容的例题综合在一起。  3.根据解题的心理过程设计例题教学程序。按照波利亚的解题理论,一般把解题过程分为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回顾等4个阶段。这是针对解题过程本身而言的。但就解题教学来说,还应当增加一个步骤,也是首要环节,即要使学生“进入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一种认知的需要。对于“进入问题情境”环节,要求教师用简短的语言,在承上启下中,提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激起认知冲突。而对其余4个环节,教师的行为可按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中的要求去构思。一般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注意做到做好前3个环节,却容易忽视“回顾”环节。  严格说来,回顾环节对解题能力的提高,对例题教学目的的实现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回顾环节来讲,除波利亚提出的几条以外,更为主要的是对解题方法的概括和反思,并使其能迁移到其它问题的解决之中。  4.根据数学方法指导的目的和内容适度调整例题。通常,人们根据问题的条件(A)、解决的过程(B)及问题的结论(C)的情况把数学题划分为标准题和非标准题两大类:如果条件和结论都明确,学生也熟知解题过程(即A、B、C三要素全已知),这种题为标准题(记为ABC);A、B、C三要素中缺少一个或两个要素的题则为非标准题。如果分别用X、Y、Z表示对应于A、B、C的未知成分,则非标准题的题型(计6种)可表示为:ABZ,AYC,XBC,AYZ,XBZ,XYC。数学教材中的例题大多数是ABC型和ABZ型,有部分的AYC型和极少数的AYZ型。由于数学学法指导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教学生会抽象、概括、归纳、演绎,会数学地思考和交流,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而例题教学要特别注重教材中缺少的几种类型题的教学。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开放性题”(ABZ型和AYZ型例题中,Z不唯一)和“数学问题解决”中所指出的“数学应用题”(AYC型及AYZ型中所涉及的主题是数学以外的内容)。对于“开放性题”,由于它的结论不唯一,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数学应用题”,则由于它的解决要用数学模型法,因而对培养学生运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从数学学法指导的角度来说,适度调整例题很有必要。调整的策略有二:一是改,即将已有的题型变换为别的题型;二是增,即增加与知识点有关的“开放性题”和“数学应用题”。  5.注重对例题的全方位反思。例题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除上文提到的几点外,例题教学还具有传授新知识,积累数学经验,完善数学认知结构

数学论文的格式和其他论文格式差不多。这是我获广东中山市三等奖的数学论文,供参考。保障一年级数学学业成绩经验点滴 [论文摘要]:近年来,中山市古镇镇小学阶段年度的期末考试成绩出现了这样的一个怪现象:一年级的数学成绩与其他年级相比,平均分一直居于下游,学困生占的比例也不小。本人通过提问学生及亲身教学经历从数学能力、数学习惯、心理因素三方面来分析导致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并提出几点经验。[关键词]:数学能力 因素 经验近年来,中山市古镇镇小学阶段年度的期末考试成绩出现了这样的一个怪现象:一年级的数学成绩与其他年级相比,平均分一直居于下游,学困生占的比例也不小。按理说,试卷难度、题量与其他年级相比,差别并不大,试题的编排也不会超“课程标准”,导致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根源在哪?我们对一年级两个班的学生进行研究,具体做法是:在单元测试结束后,每班将学生分为优生、中等生、学困生三类,面批试卷,采取个别谈话形式,让他们自己根据错题分析出错原因,结果大致是:优生的原因分析 没细致审题,忘记检验,考试时间长中等生的原因分析 不理解题意,时间不够,计算出错学困生的原因分析 不识字,不会做通过上面的调查、提问和我们平时在实践教学中的观察、了解,我从数学能力、数学习惯、心理因素三方面来分析导致成绩不理想的原因:(一) 数学能力方面1、 认字能力不强 不理解题意,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字,其中800—1000字会写。对于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学生识字量不大,认字能力与理解能力还处于成长阶段,并且同年级的学生,认字与理解题意能力也因人而异。当数学试卷中出现了不认识的字时,部分学生做题的心理与思维会受到影响,有的学生还会“误解”题意,导致将题做错。比如,一年级下册期末练习测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 部分学生不认识“原”“卖掉”“剩”这几个字,导致有学生将本子算式列成“60—28=32”又比如:一年级下册中段测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和50相邻的数是( )和( )”如果学生不理解“相邻”的意思,或者把“相邻”误解成“相近”或“相似”等意思,那就很难把正确的数写出来。2、形成固定思维《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学生能根据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举出反例。但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学生很容易对例题进行简单的模仿,忽略对题目数学信息的梳理和对数学过程及意义的理解,导致做错题目。如:女孩买了一个 ,找回17元,女孩付给售货员多少元?关于“人民币找钱”问题,教材例题运用的是减法,而这道题灵活地将数学信息调换。但是,有部分学生不能“举一反三”,依旧参照例题形式,用减法来解决,将算式列成:63—17=46(元)3、 应试技巧没掌握应试技巧主要指在应对考试时,考生为更好的解答各类题而采取的一些特殊的方法。应试技巧在考试中起了极大的作用。比如,在做题时,有的同学因为一道难题苦苦思索,坚持到底,最后时间不够,后面“一片空白”,导致失分惨重;也有的同学在面对选择题、连线题等类型题时,因为不能确定答案,就“留下空白”,类似这样的情况而失分的同学比比皆是,令人遗憾。(二) 数学习惯方面审题不细致,检验习惯没养成由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以及心理特点具有特殊性,,他们还没有完全形成细致审题与再次细心检查的习惯。即使老师苦口婆心地一次次强调“认真审题,做完检查”,但大多数学生在真正测试时往往粗略地看了一遍题目后就开始答题,甚至有的学生根本没看题目就答题。比如:“把下面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有部分学生没审题,会把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在检查阶段,大部分学生虽然从头至尾地看了自己的答案与题目,但也没能比较好地发现错误。(三)心理因素1、态度 健康 注意力因素影响 一年级学生入学不久,学习态度还没有完全端正,学习责任心还不够强。遇到难题时,部分学生“知难而退”,不愿意动脑筋;还有的学生在考试时身体不舒服,如:肚子痛、想上厕所。这也会对他的成绩造成影响;有的学生在规定的一小时内,注意力不能较长时间集中,在测试过程中会发现学生会玩手指、玩橡皮而忘记答卷。2、依赖心理强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才刚起步。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年级学生学习的依赖心理强。而部分家长辅导时“坚守阵地”, “陪坐”身旁,只要发现孩子不会做题,就“义不容辞”,再三教导。家长的做法更加促进孩子的依赖性,导致学生在做试卷时,产生惧怕或抵抗心理。有一年级的孩子到我面前反映:“老师,我不喜欢考试。”我问其原因,孩子天真地回答:“考试的时候,我不会,没人教我;但在家里,父母会教我。”针对以上的种种问题,教师要想保障学生的期末学业成绩,根据我三年低年段的亲身教学实践经验和日常的观察,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经验:(一)阅读的日常训练 数学同样离不开阅读,教师可以利用晨读、午读时间鼓励孩子多阅读,让孩子学会“置身于其境”。通过多阅读,增加学生识字量,提高想象能力。平时鼓励一年级学生通过绘声绘色地阅读,让自己“入情入境”,从而帮助孩子理解文章意思,进而更好地理解数学题意。(二)审题与检验习惯的日常训练 一年级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你在上面画什么就收获什么。好习惯容易形成,不好的习惯也容易形成。因此,教师要把握一年级这关键期,把审题与检验习惯植根于孩子脑中,好习惯受用一生。在日常练习中,要与孩子一起读题,读到学生理解为止。教师读题时要注意语调的变化、声音高低、停顿,关注到后进学生。而且每次读题时都要强调:“认真读题,读到明白为止。” 计算时,告诉孩子“检验”就是计算的一部分,没有“检验”的计算是不完整的。教师还要采用奖励制度,激励能够检验的孩子。(三)应试技巧的日常训练在日常练习训练中,强调学生做题先易后难,合理分配时间,注意“抓大放小”,把握分值大和不费时的题。在单元测试过程中,老师要观察学生答题过程,特别关注后进生的答题情况。当发现哪个孩子不懂得技巧时,课后,老师要单独找他谈心,并通过多次训练,用各种机制表扬他,激发他的应试意识。(四)学习责任心的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决定学习状态及学习效果。责任,是一个人应该而且必须承担的义务;而责任心则是强制自己去承担这些义务的心理意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培养责任心是当务之急。教师要利用班会,讲故事,家校联合,培养对孩子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等办法,促进孩子的责任心进一步加强。(五)发散思维的培养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扎实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少教师采用题海战术,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这样的做法显然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以“生”为主体,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还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因材施教”,注意“培优扶差”,促使优生更优,后进生不掉队。(六)独立作业的培养在处理家庭作业时,家长应培养孩子独立作业的习惯。在遇到孩子不懂的问题时,我认为家长应做到以下几点:先鼓励孩子继续读题,理解题意,给孩子足够多的时间,让孩子进行多方位的思考。如果还不会做,要让孩子表达出哪一方面弄不懂,家长在这一方面进行一点点地暗示或启发,点到为止,然后继续让孩子再思考,当孩子解决出问题时就会收获成功的喜悦感,以后就会更加积极地动脑。总之,想要保障一年级学生的学业成绩,需要教师把工作落实在日常教学中的点点滴滴,这样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数学论文一般都有专门的课题,不知你要哪方面的,网上有很多这方面的资料,你在百度搜索出输入:数学论文或者某课题的数学论文,注意下面的相关搜索及更多相关搜索,你就会看到的。

高考数学试题研究论文格式及范文图片

论文格式要求 一篇完整的论文应包括如下四部分: 第一部分:正文之前 (1)题目 (2)作者 (3)数学系 级 专业 班 (4) 指导教师 名字 空一行 (5)摘要(中文)200字以内; (6)关键词3—5个 空一行 第二部分:正文 (1)引言; (2)主要结论和必要的论证(可分成若干节讨论) 第三部分:参考文献:应依引用次序编号,注意书写的规范性 例1:[1]陈世明一类半线性双调和方程的整体解,应用数学[J],1994,7(1):85—92 说明:其中,[1]是文献出现的序号,陈世明是作者名,"一类半线性双调和方程的整体解"是论文的题目,"应用数学"是杂志的名称,[J]表示杂志,"1994,7:85—92"表示发表的年份,卷,期,页(起止)码 例2:[3]华罗庚数论导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说明:其中,[3]是文献出现的序号,华罗庚是作者名,"数论导引"书的题目,其后加[M]表示这是一本书,"北京:科学出版社"表示出版地点和出版社,"1985"表示出版的年份 第四部分:英文部分 (1)英文题目 (2)作者姓名(拼音字母) (3)数学系 级 专业 班 (4)指导教师 名字 (3)英文摘要; (4)英文关键词 二,文字字体要求: 用A4纸打印,其中 (1)题目用2号宋体(粗); (2)小标题用4号黑体; (3)其他用5号宋体(中文)(英文用5号Times New Roman); (4)其他未说明的问题(如脚码,脚注等)按一般科技论文格式要求 三,其他 论文一律采用Word文档或Latex文档形式打印编排(尤其是符号,字母要用数学形态);要用统一的封面;在左侧装订

a o e i u v

难得楼主看得起我,邀我来看看。可惜我虽是理科出身,但真正的科学(包括数学)论文还真没大见过。只多见教育论文。只好搜一下了。有陈景润先生论文的开头,好象直截了当,和我们证明一个普通数学证明题相似的。另一个搜到的,就和我们的议论文相似了。也许还是类似教学论文。_html不知楼主要的是哪种,可再发信息吧。

每个学校都有他规定的格式的,你最好问下你们学校的领导吧。来源:金鼎论文

高考数学试题研究论文格式要求及范文

论文格式要求 一篇完整的论文应包括如下四部分: 第一部分:正文之前 (1)题目 (2)作者 (3)数学系 级 专业 班 (4) 指导教师 名字 空一行 (5)摘要(中文)200字以内; (6)关键词3—5个 空一行 第二部分:正文 (1)引言; (2)主要结论和必要的论证(可分成若干节讨论) 第三部分:参考文献:应依引用次序编号,注意书写的规范性 例1:[1]陈世明一类半线性双调和方程的整体解,应用数学[J],1994,7(1):85—92 说明:其中,[1]是文献出现的序号,陈世明是作者名,"一类半线性双调和方程的整体解"是论文的题目,"应用数学"是杂志的名称,[J]表示杂志,"1994,7:85—92"表示发表的年份,卷,期,页(起止)码 例2:[3]华罗庚数论导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说明:其中,[3]是文献出现的序号,华罗庚是作者名,"数论导引"书的题目,其后加[M]表示这是一本书,"北京:科学出版社"表示出版地点和出版社,"1985"表示出版的年份 第四部分:英文部分 (1)英文题目 (2)作者姓名(拼音字母) (3)数学系 级 专业 班 (4)指导教师 名字 (3)英文摘要; (4)英文关键词 二,文字字体要求: 用A4纸打印,其中 (1)题目用2号宋体(粗); (2)小标题用4号黑体; (3)其他用5号宋体(中文)(英文用5号Times New Roman); (4)其他未说明的问题(如脚码,脚注等)按一般科技论文格式要求 三,其他 论文一律采用Word文档或Latex文档形式打印编排(尤其是符号,字母要用数学形态);要用统一的封面;在左侧装订

楼主你好,数学建模论文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首先是摘要,这个是全文的概述,里面包括这个模型的主题,以及几个需要解决问题的总体答案,比如对模型结果的阐述,或者对原来的安排评价是否合理等等。另外摘要最好控制在word一页内(小四宋体),不要太多。  下面是论文的主体:   问题重述  主要是对需要解决的问题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这个就看你自己的文笔功底了。   模型假设  对你将要建立的模型进行理想假设,比如说将一些可能对结果影响不显著,但考虑起来需要很多时间的的问题理想化。   符号说明  将你要建立的模型中的一些参量用符号代替表示。   模型建立  这个是介绍你模型建立的原理和步骤,以及最终的模型结果,一般是一个评价函数,也可以是另外的形式,不过一定要给出一个能解决问题的大的方法   问题一、二、三(视具体的需要回答问题的个数而定,最好分条回答)  利用你上面建立的模型,对题目提出的问题进行求解,这个部分需要你通过程序来实现,最后给出这个问题的结果,如果是满不满意这样的问题,需要给出明确回答满意或不满意,如果是一个量的结果,就需要把通过你的模型以及代码得到的准确结果进行阐述。   模型改进  解决完上面题目提出的问题之后,可以对你的模型不足的地方再提出来,并提出改进的方案,以完善整个模型。   参考文献  最后将你的参考文献写上,包括你在网上查的的资料,以及别人的论文或者书籍等等。  如果最后需要你一并交上程序代码的话,还需要一个附录,里面包括程序代码,或者如果你上面的问题的结果太长的话(比如要给出几百个点的坐标这样的),可以将这些结果也放在这一块。  如果楼主需要看论文样式的话,推荐一个网站:    这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数学建模网站,里面包括了该学校从92年开始到09年的各届论文,里面不乏一些比较好的论文,楼主如果需要参考样式的话,可以看看这些论文。  最后祝楼主好运。

数学论文的格式和其他论文格式差不多。这是我获广东中山市三等奖的数学论文,供参考。保障一年级数学学业成绩经验点滴 [论文摘要]:近年来,中山市古镇镇小学阶段年度的期末考试成绩出现了这样的一个怪现象:一年级的数学成绩与其他年级相比,平均分一直居于下游,学困生占的比例也不小。本人通过提问学生及亲身教学经历从数学能力、数学习惯、心理因素三方面来分析导致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并提出几点经验。[关键词]:数学能力 因素 经验近年来,中山市古镇镇小学阶段年度的期末考试成绩出现了这样的一个怪现象:一年级的数学成绩与其他年级相比,平均分一直居于下游,学困生占的比例也不小。按理说,试卷难度、题量与其他年级相比,差别并不大,试题的编排也不会超“课程标准”,导致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根源在哪?我们对一年级两个班的学生进行研究,具体做法是:在单元测试结束后,每班将学生分为优生、中等生、学困生三类,面批试卷,采取个别谈话形式,让他们自己根据错题分析出错原因,结果大致是:优生的原因分析 没细致审题,忘记检验,考试时间长中等生的原因分析 不理解题意,时间不够,计算出错学困生的原因分析 不识字,不会做通过上面的调查、提问和我们平时在实践教学中的观察、了解,我从数学能力、数学习惯、心理因素三方面来分析导致成绩不理想的原因:(一) 数学能力方面1、 认字能力不强 不理解题意,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字,其中800—1000字会写。对于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学生识字量不大,认字能力与理解能力还处于成长阶段,并且同年级的学生,认字与理解题意能力也因人而异。当数学试卷中出现了不认识的字时,部分学生做题的心理与思维会受到影响,有的学生还会“误解”题意,导致将题做错。比如,一年级下册期末练习测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 部分学生不认识“原”“卖掉”“剩”这几个字,导致有学生将本子算式列成“60—28=32”又比如:一年级下册中段测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和50相邻的数是( )和( )”如果学生不理解“相邻”的意思,或者把“相邻”误解成“相近”或“相似”等意思,那就很难把正确的数写出来。2、形成固定思维《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学生能根据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举出反例。但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学生很容易对例题进行简单的模仿,忽略对题目数学信息的梳理和对数学过程及意义的理解,导致做错题目。如:女孩买了一个 ,找回17元,女孩付给售货员多少元?关于“人民币找钱”问题,教材例题运用的是减法,而这道题灵活地将数学信息调换。但是,有部分学生不能“举一反三”,依旧参照例题形式,用减法来解决,将算式列成:63—17=46(元)3、 应试技巧没掌握应试技巧主要指在应对考试时,考生为更好的解答各类题而采取的一些特殊的方法。应试技巧在考试中起了极大的作用。比如,在做题时,有的同学因为一道难题苦苦思索,坚持到底,最后时间不够,后面“一片空白”,导致失分惨重;也有的同学在面对选择题、连线题等类型题时,因为不能确定答案,就“留下空白”,类似这样的情况而失分的同学比比皆是,令人遗憾。(二) 数学习惯方面审题不细致,检验习惯没养成由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以及心理特点具有特殊性,,他们还没有完全形成细致审题与再次细心检查的习惯。即使老师苦口婆心地一次次强调“认真审题,做完检查”,但大多数学生在真正测试时往往粗略地看了一遍题目后就开始答题,甚至有的学生根本没看题目就答题。比如:“把下面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有部分学生没审题,会把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在检查阶段,大部分学生虽然从头至尾地看了自己的答案与题目,但也没能比较好地发现错误。(三)心理因素1、态度 健康 注意力因素影响 一年级学生入学不久,学习态度还没有完全端正,学习责任心还不够强。遇到难题时,部分学生“知难而退”,不愿意动脑筋;还有的学生在考试时身体不舒服,如:肚子痛、想上厕所。这也会对他的成绩造成影响;有的学生在规定的一小时内,注意力不能较长时间集中,在测试过程中会发现学生会玩手指、玩橡皮而忘记答卷。2、依赖心理强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才刚起步。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年级学生学习的依赖心理强。而部分家长辅导时“坚守阵地”, “陪坐”身旁,只要发现孩子不会做题,就“义不容辞”,再三教导。家长的做法更加促进孩子的依赖性,导致学生在做试卷时,产生惧怕或抵抗心理。有一年级的孩子到我面前反映:“老师,我不喜欢考试。”我问其原因,孩子天真地回答:“考试的时候,我不会,没人教我;但在家里,父母会教我。”针对以上的种种问题,教师要想保障学生的期末学业成绩,根据我三年低年段的亲身教学实践经验和日常的观察,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经验:(一)阅读的日常训练 数学同样离不开阅读,教师可以利用晨读、午读时间鼓励孩子多阅读,让孩子学会“置身于其境”。通过多阅读,增加学生识字量,提高想象能力。平时鼓励一年级学生通过绘声绘色地阅读,让自己“入情入境”,从而帮助孩子理解文章意思,进而更好地理解数学题意。(二)审题与检验习惯的日常训练 一年级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你在上面画什么就收获什么。好习惯容易形成,不好的习惯也容易形成。因此,教师要把握一年级这关键期,把审题与检验习惯植根于孩子脑中,好习惯受用一生。在日常练习中,要与孩子一起读题,读到学生理解为止。教师读题时要注意语调的变化、声音高低、停顿,关注到后进学生。而且每次读题时都要强调:“认真读题,读到明白为止。” 计算时,告诉孩子“检验”就是计算的一部分,没有“检验”的计算是不完整的。教师还要采用奖励制度,激励能够检验的孩子。(三)应试技巧的日常训练在日常练习训练中,强调学生做题先易后难,合理分配时间,注意“抓大放小”,把握分值大和不费时的题。在单元测试过程中,老师要观察学生答题过程,特别关注后进生的答题情况。当发现哪个孩子不懂得技巧时,课后,老师要单独找他谈心,并通过多次训练,用各种机制表扬他,激发他的应试意识。(四)学习责任心的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决定学习状态及学习效果。责任,是一个人应该而且必须承担的义务;而责任心则是强制自己去承担这些义务的心理意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培养责任心是当务之急。教师要利用班会,讲故事,家校联合,培养对孩子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等办法,促进孩子的责任心进一步加强。(五)发散思维的培养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扎实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少教师采用题海战术,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这样的做法显然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以“生”为主体,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还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因材施教”,注意“培优扶差”,促使优生更优,后进生不掉队。(六)独立作业的培养在处理家庭作业时,家长应培养孩子独立作业的习惯。在遇到孩子不懂的问题时,我认为家长应做到以下几点:先鼓励孩子继续读题,理解题意,给孩子足够多的时间,让孩子进行多方位的思考。如果还不会做,要让孩子表达出哪一方面弄不懂,家长在这一方面进行一点点地暗示或启发,点到为止,然后继续让孩子再思考,当孩子解决出问题时就会收获成功的喜悦感,以后就会更加积极地动脑。总之,想要保障一年级学生的学业成绩,需要教师把工作落实在日常教学中的点点滴滴,这样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数学论文一般都有专门的课题,不知你要哪方面的,网上有很多这方面的资料,你在百度搜索出输入:数学论文或者某课题的数学论文,注意下面的相关搜索及更多相关搜索,你就会看到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