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5000字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4-07-04 08:12:24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5000字怎么写

以课外科技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摘要】 创新教育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的创新教育其核心内容就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作为高校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载体,为创新教育提供了崭新的平台。作者对近年来我校开展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进行了相应的总结、思考和探究,以便于更好地把握该项活动的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地推进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 课外活动;科技活动;创新能力人才是创新之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需要创新人才来实现。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其中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  1 课外科技活动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  1 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载体 学生在具有探索性的课外科技活动中不仅增强了“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科技意识,还锻炼了实践技能,实现了从科学知识型向实用技能型的转化。另外,群众性学生科技活动的开展会带动并营造起一种浓郁的氛围,进而带动并引导周围一大批学生投入科研实践锻炼。  2 大学生创新实践的主要阵地 科技活动具有科技性、实践性和探索性的特点,突出了“创新”的主要特征,使得课外科技活动成为大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主要渠道之一。同时又具有大众性和普及性的特点,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参与创新活动的舞台。  3 提高大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 开展课外科技活动,不仅能增强大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意识,同时对于提高其科研能力,特别是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学生在各类科技活动实践中通过亲自动手和实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得到大大提高。  2 以课外科技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  1 健全制度,完善机构,提供坚实的保障 机构和制度的完善既有利于活动的有章可循,又为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2006年,为加强对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了学生科技活动领导小组、大学生科技竞赛专家指导委员会,专门负责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整体规划和宏观领导。另外,学校围绕学生科技活动的工作机制,也出台了诸如《学科竞赛管理办法》、《第二课堂学分实施办法》、《学生科研基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与学生科技活动相适应的管理办法。为保证课外科技活动能够稳定持续地开展,学校设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每年拨专款,用于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发明创造及成果奖励。2 搭建平台,组建团队,营造浓厚的氛围 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了以“挑战杯”科研竞赛活动为龙头,以校院两级学生学术科技类社团为依托,以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群众性科普活动和学生课外科研基金项目申报为基础,以“科技文化节”为主体的工作体系。学生课外科研基金项目申报活动也日趋成熟,成为我校颇具规模并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生学术品牌活动。加强学术科技类社团的品牌建设是开展科技活动的依托,学校团委通过评选十佳社团、经费倾斜、加大指导力度等有效手段使学术社团得以壮大和发展。这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参与热情,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3 构建体系,联合校企,形成联动的机制 根据各个学院学生的知识结构、年级特点和学习需要,我校在对课程设计和各类科技活动系统梳理整合的基础上,逐步构建出一套针对性、多样化,柔性化的学生培养体系。为让学生积极地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我校将学术科研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联合校企,形成了联动的机制。校企联合培养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学生培养过程。  3 以课外科技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   面对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取得的可喜成绩,通过全面分析我校以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笔者认为要继续深化这项活动,要使课外科技活动真正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作用,关键还要做好以下几点:   1 确立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目标管理体系,对科技活动实行目标管理。确立远、中、近三个层次的目标管理体系的结构,提高科技活动的有效性和目标性。  2 科学研究要逐步引入到大学教学诸多环节中去,引导广大学生共同参与科学研究。要吸收学生参加实验室的教学改革与建设、开发新的学生科技试验基地工作、实现学生和教师一起搞研究。  3 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教师积极性高,劲头足,兴趣浓,对学生本身也起到了很好的鼓励和促进作用。要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支持教师指导学生的科技活动,鼓励教师选择优秀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提高获奖的成功率。  4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评价,引入“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与创新素质培养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把学生科技活动考量作为衡量学院学生工作及优秀学生选拔的重要依据之一。

自然辩证法——技术时代我们需要科学发展观  --从“松花江污染事件”说起  2005年11月13日13时40分许,地处吉林市的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101厂)新苯胺装置发生爆炸。爆炸造成松花江水体污染,为确保哈尔滨市区内人民群众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用水安全,市人民政府决定市区供水管网临时停止供水,哈尔滨因此全市停水四天。随着污染带的移动,沿岸所有城市无不严阵以待,高度戒备。由于污染带将留入俄罗斯,此事甚至使得外交部官员约见俄罗斯驻华大使,希望不会因此影响中俄关系。12月2日,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引咎辞职……事情还在继续发展。  谁也不曾预料到,在2005年的岁末会出现这么一件让全中国甚至全世界都如此关注的大事。它的出现,再一次让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身处于技术时代,人类到底应该如何与自然相处?人类到底应当怎样发展?我们到底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发展?  发展观是从哲学的角度对发展的解释,是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从20世纪40年代起,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观经历了五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与此相对应形成了几种不同的发展观。  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增长,即“经济增长论”引出的发展观。20世纪40年代,由法兰克福学派提出“经济增长论”。经济增长论这种发展观源于“二战”后发展经济学的兴起,是发展经济学早期的发展观。它根据对发达国家的经验总结,认为只有促进经济增长,落后国家才能实现追赶的目标。在这个时期,由于发展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落后国家如何追赶发达国家,因此在理论和认识上也将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它的核心观点是:①工业化是经济活动的中心;②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主要标志;③GDP是发展的首要标尺;④发展规划是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手段。  实践证明,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对促进经济增长、迅速积累财富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经济增长并不能体现收入分配的改善和社会结构的完善,不能反映技术进步的变化,并没有给人们带来所期望的福祉。相反,却出现了高增长下的分配不公、两极分化、社会腐败、政治动荡、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学术界将这种现象归纳为“有增长无发展”、“无发展的增长”,在理论上确认了发展与增长之间的差异。  第二阶段:发展=经济+自然,即“增长极限论”表达的发展观。20世纪60-70年代,由罗马俱乐部未来学派提出“增长极限论”,警告人类发展必须关注自然。它的主要观点是:人口增长、粮食生产、投资增长、环境污染、资源消耗具有几何级数增长的性质,极限为一百年。原因在于地球是有限的,人类生活的空间是有限的,地球吸纳消化污染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增长极限论认为,世界经济增长已临近自然生态极限,人类应制止增长和技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它所表达的发展观尽管过于悲观,但却警告人类要从人与自然的和谐角度看待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不能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人类要注意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应考虑资源环境的最终极限对人类发展和人类行为的影响。  增长极限论较之于单纯的经济增长论来说是一种进步,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逐步被世人所接受。然而,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即它以“增长—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为出发点,将人置于完全被动的地位,忽视了人类把握自己命运和行为的能动作用,忽视了技术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  第三阶段:发展=经济+自然+社会,即可持续发展观。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欧美一些经济学家组成的新经济研究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这种观点,一是揭示了发展与环境、资源的关系;二是提出了代际公平发展,满足当代人需要而不削弱子孙后代的发展需要;三是提出了代内公平发展,满足本地需要而不能削弱别地的发展需要。  可持续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研究了人类的代际关系,即这一代与下一代人的关系问题。与此相关联,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再一次提到了人类的面前。可持续发展观强调以未来的发展规范现在的行动。换言之,就是使发展成为在今天是现实的、合理的,同时又能使明天的发展获得可能的空间和条件。因此,可持续发展也是为未来发展创造条件的发展。  第四阶段:发展=经济+自然+社会+人,即综合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第一次把人与自然的联系作为“社会”关系联系在一起。但仅仅强调当代与下一代的关系——代际公平、代内公平。而综合发展观认为:发展不但包括经济增长、政治文化、科技进步、社会转型、生态平衡等各种因素在内的综合发展过程,而且包括人的发展。综合发展观强调了各种协调,但没有考虑后代的发展空间问题。  第五阶段:发展=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这一阶段是可持续发展观与综合发展观的结合。以1995年的哥本哈根世界人口与发展会议为标志,提出“以人为中心”的发展,“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全体人民”。  综观国际上发展观经历的五个阶段,可以看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吸收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最新成果。  2004年3月1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把科学发展观概括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其内涵有两个基本方面:一是以人为本;二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这个“人”是指人民群众,这个“本”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以人为本就是要逐步满足人的多层次的需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有三种基本存在形态:类存在、社会存在、个人存在。三种形态意味着三种需要,作为“类存在”,要有满足生存和延续后代的需要;作为“社会存在”,要有满足参加社会活动的需要;作为“个人存在”,要有满足作为独立的人的个人的需要。以人为本的发展,就是要把人作为发展的根据、发展的目的。把满足人的多层次的需要作为发展的目标,不断提高发展的水平。  以人为本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以及各方面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围绕这样一个发展目标,完善发展思路,改革发展体制。  2.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是回答为谁发展的问题,解决的是发展价值主体是谁的问题;“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回答怎样发展的问题,揭示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全面”——是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范畴的认识。就是说发展不仅是一个经济概念,而且包括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又要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四位一体的发展,是人的文明的全面发展。  “协调”——是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形态的认识。协调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协调,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协调,社会各种利益关系的协调,经济内部各个方面的协调,还包括人与自然的协调。“协调”是一种状态,一种“和谐”的状态,只有“协调”,发展才能健康,才能持续。“协调”也是一种行为,是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方式,只有不断地“协调”,经济发展才不会大起大落。  “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时效的认识。可持续发展观是国际公认的,科学发展观。吸收这一重要观点作为自己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科学发展观本身所必须的。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对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定义:“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胡锦涛总书记也曾指出:“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这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及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特别强调环境承载能力和资源永续利用对发展进程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以生态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和前提,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良好为标志,以经济增长为主导和保障,鼓励经济持续增长,以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强调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从社会、经济和自然的层面,主张公平分配,既满足当代人又满足后代人的基本需求;主张建立和保护地球自然系统基础上的持续经济发展;主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遵循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原则。其公平性即机会选择的平等性,包括横向代内公平和纵向代际公平;其持续性,强调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持续良好;其共同性要求全球共同面对和配合行动,履行优化人类自下而上环境的共同责任。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建立在现代人机论自然观、系统价值观和生态伦理观哲学基础之上的理论。现代有机自然观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基础上的“以人为本”的系统价值观的体现。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遵循人与自然和揩和环境公正的伦理准则。  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只有真正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够真正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片面追求高GDP,忽视环境影响,忽视人类本身,只会使得类似哈尔滨停水四天这样的事情一再发生。  当记者问黑龙江省省长张左己:“您是如何看待这次松花江发生的重大水污染事件的?”省长答:“我想,这一事件本身是偶然的,但其背后存在着必然性。如果不彻底改变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观念,这种污染的现象不会是最后一次。”  笔者希望这是最后一次!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5000字

第一节 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衣食住行等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地球。如人们要靠山 川大地获取生活资料以维持生命,要从地球中开采矿物资源制造生产和生活 工具,要了解地球上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以便发展生产,要与地球上发生 的各种自然灾害作斗争。因而,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加深了对地球的认 识,并且逐渐形成了一门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地球科学 (geoscience)。 地球科学简称地学,是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六 大基础自然科学之一。地球科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包括环绕地球周围的气 体(大气圈)、地球表面的水体(水圈)、地球表面形态和固体地球本身。 至于地球表面的生物体(生物圈),由于其研究内容广、分支学科较多、且 研究方法具有特殊性,因而已独立成一门专门的基础自然科学——生物学。 但生物的起源与演化、生物体与生存的地球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属于地球科学 的研究范畴。 地球科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科学。它不仅承担着揭示自然 界奥秘与规律的科学使命,同时也为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如何利用、适应和 改造自然提供科学的方法论。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地球科学的研究 内容和领域也不断地深入和扩展,逐渐形成了日臻完善的由多学科组成的综 合性学科体系。地球科学目前主要包括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理学、气象 学、水文学、海洋学、土壤学、环境地学等学科。其中,地质学(geology) 由于其研究领域广博、分支学科较多,并且以研究地球的本质特征为目的, 因而成为地球科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以至于人们有时把地质学和地球科学作 为同义语使用,其实两者的含义是有差别的,它们具有包容关系。随着科学 的发展,地球科学还会不断地诞生新的学科和出现一些边缘学科。 地理学(geography)主要研究地球表面的各种地形、地理环境及其结构、 分布和演变规律,并涉及到自然和社会两个领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地理学一 般可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组成部分。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 形、地理环境的结构及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主要包括普通自然地理学、 区域自然地理学、地志学等。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和社会与自然地形、地理 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主要包括政治地理学、社会地理学、人口与聚落地 理学、经济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等。 气象学(meteorology)以地球周围的大气圈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大气 的各种物理性质、物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其研究内容也很广泛,包括许多 分支学科和应用学科。主要的分支学科有大气物理学、天气学、气候学、高 空气象学、动力气象学等,主要的应用学科有卫星气象学、无线电气象学、 航空气象学、海洋气象学、农业气象学、林业气象学等。其目的在于揭示大 气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发生、发展本质,从而掌握并应用它为人 类生活和国家经济建设服务。 水文学(hydrology)和海洋学(oceanography)以地球表面分布的水体 为研究对象。水文学主要研究地球上江河、湖沼、冰川、地下水以及海洋等 各种水体的数量、质量、运动变化与分布规律,以及它们与地理环境、生态 系统和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联系。海洋学是以海洋作为一个独立 体进行研究的,它实际上是从地球科学的其它几个分支学科中独立出来的, 这是由于海洋在现代地球科学、人类生存环境和未来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 越重要的缘故。海洋学是研究海洋中发生的各种现象和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 各门学科的总称,根据研究内容不同可分为海洋物理学、海洋水文学、海洋 化学、海洋生物学、海洋气象学和海洋地质学等。 土壤学(soil science)以地球表面发育的土壤层为研究对象。主要研 究土壤的物质组成、结构、类型、分布和形成发展过程。根据具体研究内容 和应用领域的不同,土壤学也有一些分支学科,如土壤生物学、土壤地理学、 土壤气候学、土壤物理学、土壤化学、土壤地质学等。 地球物理学(geophysics)是应用物理学的方法研究地球的一门学科, 是近代发展起来的地球科学与物理学相结合的一门重要边缘学科。广义的地 球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固体地球及其表部的水体和周围的大气圈。但由于 水体和大气圈的研究都已建立起相应的独立学科,所以一般所称的地球物理 学是狭义的,其主要研究对象是固体地球,因而也可称之为固体地球物理学。 地球物理学重点研究固体地球的各种物理性质、物理现象及其发生与发展过 程、地球的内部构造与组成、地球的起源与演化等。其主要分支学科有地震 学、地磁学、重力学、地热学、地电学、大地测量学、大地构造物理学和应 用地球物理学等。其中,应用地球物理学主要是研究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及其 在地球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地球环境的监测与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地质学(geology)研究的主体对象也是固体地球,当前主要是研究固体 地球的表层——地壳或岩石圈。地壳或岩石圈的厚度一般为几十到二百公里 左右,与地球的半径(6371km)相比只是一个很薄的表壳。这一薄壳之所以 成为地质学当前研究的主要对象,一方面是出于实际需要,因为这一层与人 类的生活、生产及生存都直接相关;另一方面是受现时人类能力的限制。人 们可以直接观测和研究地球表层,但现阶段人类尚无能力对地下深处进行直 接研究。钻井取样是目前人们获取地球较深部物质进行直接研究的唯一途 径,但由于受当前技术水平的限制,钻井所能达到的深度是有限的。目前世 界上最深的钻井(5km)位于俄罗斯西北部的科拉半岛,这一深度尚不足 该区大陆地壳厚度的二分之一。可以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地质学研 究的对象将不断向地球的深部(如地幔、地核)扩展。 地质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固体地球(重点是地壳或岩石圈)的物质组 成、内部构造和形成演化历史。按其研究内容和任务的不同,地质学的主要 分支学科可简举如下: (1)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方面的学科,如结晶学、矿物学、岩石学等; (2)研究地球的内部构造方面的学科,如构造地质学、构造物理学、区 域构造学、地球动力学等; (3)研究地球的形成演化方面的学科,如古生物学、地层学、地史学、 古地理学、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学等; (4)研究地质学的应用方面的学科,可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研究地下 资源方面的分科,如矿床学、石油地质学、煤田地质学、水文地质学等;其 二是研究地质与人类生活环境及灾害防护方面的分科,如工程地质学、环境 地质学、地震地质学等。 此外,人们为了更好地研究上述地质学的各个方面,不断地吸收和借鉴 其它一些学科的先进理论、方法和技术,用以促进和深化地质学的各项研究, 于是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边缘学科,如数学地质、地球化学、同位素地质学、 天文地质学、海洋地质学、遥感地质学及实验地质学等,这些边缘学科在现 代地质学各领域的研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近几十年来,由于世界各国工业、农业、军事、航天、交通等产业的飞 速发展,其结果给地球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有些是直接 的(如污染问题)、有些是间接的(如气候变化),它已经严重地影响到地 球的自然生态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而受到科学工作者和全人类的广泛关 注。这一问题与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关系密切,于是在地球科学中逐渐形成 了一门与环境科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即环境地学。环境地学主要研究地球 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形成、演变以及环境的破坏、污染、防止、保护、 改良与评价等。根据地球科学中各学科所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分为环境 地质学、环境地理学、环境气象学、环境水文学、环境海洋学、环境土壤学 等。

关于动物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主要有三条:(1)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已成为世界各国保护自然生态和野生动植物免于灭绝并得以繁衍的主要手段。我国的神农架、卧龙等自然保护区,对金丝猴、熊猫等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和繁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建立珍稀动物养殖场。由于栖息繁殖条件遭到破坏,有些野生动物的自然种群,将来势必会灭绝。为此,从现在起就必须着手建立某些珍稀动物的养殖场,进行保护和繁殖,或划定区域实行天然放养。如泰国对鲜鱼的养殖。(3)建立全球性的基因库。如为了保护作物的栽培种及其它可能会灭绝的野生亲缘种,建立全球性的基因库网。现在大多数基因库贮藏着谷类、薯类和豆类等主要农作物的种子。(5) 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人类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比如说诱变,基因合成,转基因等)创造出更多人类生活所需的物种,从而满足人类各种各样的需求。另外还有一些方法可产生新物种,如利用激素处理,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但它们要么无法产生新的品种,要么把产生的变异遗传下去,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效率。

我知道有本《自然科学》,OA期刊~里面的论文都是可以免费下载查阅的~你可以看下吧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5000字数

自然辩证法——技术时代我们需要科学发展观  --从“松花江污染事件”说起  2005年11月13日13时40分许,地处吉林市的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101厂)新苯胺装置发生爆炸。爆炸造成松花江水体污染,为确保哈尔滨市区内人民群众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用水安全,市人民政府决定市区供水管网临时停止供水,哈尔滨因此全市停水四天。随着污染带的移动,沿岸所有城市无不严阵以待,高度戒备。由于污染带将留入俄罗斯,此事甚至使得外交部官员约见俄罗斯驻华大使,希望不会因此影响中俄关系。12月2日,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引咎辞职……事情还在继续发展。  谁也不曾预料到,在2005年的岁末会出现这么一件让全中国甚至全世界都如此关注的大事。它的出现,再一次让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身处于技术时代,人类到底应该如何与自然相处?人类到底应当怎样发展?我们到底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发展?  发展观是从哲学的角度对发展的解释,是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从20世纪40年代起,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观经历了五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与此相对应形成了几种不同的发展观。  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增长,即“经济增长论”引出的发展观。20世纪40年代,由法兰克福学派提出“经济增长论”。经济增长论这种发展观源于“二战”后发展经济学的兴起,是发展经济学早期的发展观。它根据对发达国家的经验总结,认为只有促进经济增长,落后国家才能实现追赶的目标。在这个时期,由于发展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落后国家如何追赶发达国家,因此在理论和认识上也将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它的核心观点是:①工业化是经济活动的中心;②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主要标志;③GDP是发展的首要标尺;④发展规划是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手段。  实践证明,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对促进经济增长、迅速积累财富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经济增长并不能体现收入分配的改善和社会结构的完善,不能反映技术进步的变化,并没有给人们带来所期望的福祉。相反,却出现了高增长下的分配不公、两极分化、社会腐败、政治动荡、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学术界将这种现象归纳为“有增长无发展”、“无发展的增长”,在理论上确认了发展与增长之间的差异。  第二阶段:发展=经济+自然,即“增长极限论”表达的发展观。20世纪60-70年代,由罗马俱乐部未来学派提出“增长极限论”,警告人类发展必须关注自然。它的主要观点是:人口增长、粮食生产、投资增长、环境污染、资源消耗具有几何级数增长的性质,极限为一百年。原因在于地球是有限的,人类生活的空间是有限的,地球吸纳消化污染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增长极限论认为,世界经济增长已临近自然生态极限,人类应制止增长和技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它所表达的发展观尽管过于悲观,但却警告人类要从人与自然的和谐角度看待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不能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人类要注意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应考虑资源环境的最终极限对人类发展和人类行为的影响。  增长极限论较之于单纯的经济增长论来说是一种进步,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逐步被世人所接受。然而,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即它以“增长—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为出发点,将人置于完全被动的地位,忽视了人类把握自己命运和行为的能动作用,忽视了技术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  第三阶段:发展=经济+自然+社会,即可持续发展观。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欧美一些经济学家组成的新经济研究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这种观点,一是揭示了发展与环境、资源的关系;二是提出了代际公平发展,满足当代人需要而不削弱子孙后代的发展需要;三是提出了代内公平发展,满足本地需要而不能削弱别地的发展需要。  可持续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研究了人类的代际关系,即这一代与下一代人的关系问题。与此相关联,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再一次提到了人类的面前。可持续发展观强调以未来的发展规范现在的行动。换言之,就是使发展成为在今天是现实的、合理的,同时又能使明天的发展获得可能的空间和条件。因此,可持续发展也是为未来发展创造条件的发展。  第四阶段:发展=经济+自然+社会+人,即综合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第一次把人与自然的联系作为“社会”关系联系在一起。但仅仅强调当代与下一代的关系——代际公平、代内公平。而综合发展观认为:发展不但包括经济增长、政治文化、科技进步、社会转型、生态平衡等各种因素在内的综合发展过程,而且包括人的发展。综合发展观强调了各种协调,但没有考虑后代的发展空间问题。  第五阶段:发展=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这一阶段是可持续发展观与综合发展观的结合。以1995年的哥本哈根世界人口与发展会议为标志,提出“以人为中心”的发展,“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全体人民”。  综观国际上发展观经历的五个阶段,可以看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吸收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最新成果。  2004年3月1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把科学发展观概括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其内涵有两个基本方面:一是以人为本;二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这个“人”是指人民群众,这个“本”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以人为本就是要逐步满足人的多层次的需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有三种基本存在形态:类存在、社会存在、个人存在。三种形态意味着三种需要,作为“类存在”,要有满足生存和延续后代的需要;作为“社会存在”,要有满足参加社会活动的需要;作为“个人存在”,要有满足作为独立的人的个人的需要。以人为本的发展,就是要把人作为发展的根据、发展的目的。把满足人的多层次的需要作为发展的目标,不断提高发展的水平。  以人为本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以及各方面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围绕这样一个发展目标,完善发展思路,改革发展体制。  2.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是回答为谁发展的问题,解决的是发展价值主体是谁的问题;“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回答怎样发展的问题,揭示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全面”——是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范畴的认识。就是说发展不仅是一个经济概念,而且包括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又要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四位一体的发展,是人的文明的全面发展。  “协调”——是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形态的认识。协调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协调,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协调,社会各种利益关系的协调,经济内部各个方面的协调,还包括人与自然的协调。“协调”是一种状态,一种“和谐”的状态,只有“协调”,发展才能健康,才能持续。“协调”也是一种行为,是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方式,只有不断地“协调”,经济发展才不会大起大落。  “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时效的认识。可持续发展观是国际公认的,科学发展观。吸收这一重要观点作为自己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科学发展观本身所必须的。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对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定义:“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胡锦涛总书记也曾指出:“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这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及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特别强调环境承载能力和资源永续利用对发展进程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以生态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和前提,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良好为标志,以经济增长为主导和保障,鼓励经济持续增长,以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强调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从社会、经济和自然的层面,主张公平分配,既满足当代人又满足后代人的基本需求;主张建立和保护地球自然系统基础上的持续经济发展;主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遵循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原则。其公平性即机会选择的平等性,包括横向代内公平和纵向代际公平;其持续性,强调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持续良好;其共同性要求全球共同面对和配合行动,履行优化人类自下而上环境的共同责任。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建立在现代人机论自然观、系统价值观和生态伦理观哲学基础之上的理论。现代有机自然观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基础上的“以人为本”的系统价值观的体现。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遵循人与自然和揩和环境公正的伦理准则。  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只有真正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够真正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片面追求高GDP,忽视环境影响,忽视人类本身,只会使得类似哈尔滨停水四天这样的事情一再发生。  当记者问黑龙江省省长张左己:“您是如何看待这次松花江发生的重大水污染事件的?”省长答:“我想,这一事件本身是偶然的,但其背后存在着必然性。如果不彻底改变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观念,这种污染的现象不会是最后一次。”  笔者希望这是最后一次!

题目定了没 论文有些什么要求 我可以帮你能否留下个联系方式

普世价值与中国文化复兴 百年来一切有良知的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祖国的独立统一已经实现,经济发展已经启动。虽然建立有效正义体制仍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但不应忘记,制度总是由人来执行的,如果人的面貌与制度的性质是南辕北辙,那么尽管有了理想的制度,也无从实现。 一、文化价值的层次 人类历史是在不同地域由分散的种族发展起来的,已经形成颇不一致而又各放异彩的民族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便是该民族生于斯长于斯的安身立命的家园。文化价值有层次,处于底层的是制度价值,它体现社会的制度安排,包括生产方式、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处于高层的是精神价值,它体现社会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仪礼之类。在正常情况下,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历史发展的自然结果,因此其制度价值与精神价值是融然无间的整体,不可须臾分离。然而制度价值与文化价值的性质不同,或者说,制度与精神文化的生成原理与社会功能不同(请参阅拙文《文化守成与制度更新》),在此意义上,二者又是可分的。制度是程序化的社会安排,在人的控制之内,因此可以在短期内改变;而精神文化是生活方式、语言方式和信仰、信念、心理结构的复杂构成物,不是程序化的过程,其必要充足条件多为未知,不在人的控制之内,因而不可能在短期内改革,只能任其在历史中自然演化。制度则不然。由于制度是人的意志的选择和社会程序的构建,因此只要社会的权力部门得到舆论支持,便可以通过修订法律等方式,在短期内变更制度。我们可以在一代人之内看到一些国家的制度变更,而其精神文化依然如故。比如,德国在几十年之内由法西斯制度、共产主义制度(东部)变为民主宪政。日本由军国主义制度变为民主宪政。不少发展中国家皆有类似的制度变更,而文化传统不变。这类历史经验说明,不同的制度可以适应同一文化体系;制度经过合理的社会选择可以在短期内变更,而精神文化则只能任其自然演化。 二、文化与制度的功能不同 文化的功能是安身立命。一种文化体系的生活方式、语言习惯、风俗信仰在一代一代人的繁衍中传习下来,人们生于斯长于斯,安于祖祖辈辈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便是民族的精神家园。语言的形式,交流的方式,生活的趣味,美学的偏嗜,饮食的好恶,居室的习性,园林的格局,景观的构造,以至与自然接触和对话的式样,凡此皆已深深植入人们的记忆和潜意识。自以为忘记或丢弃,却不知在什么时候涌上心头,成为情感的冲动。历史上颇有惊心动魄的实例可资借鉴。满清入关强迫汉人剃发留辫,是靠了屠城,即妇幼无存的持续大屠杀。表面镇压下去了,但有清一代的民间起义总是忘不了强迫剃发之耻,太平天国特别以“长毛(留发)”为标志。直到孙文革命仍以“驱除鞑虏”为号召。武昌起义成功之后,国人的第一行动就是剪掉这根满清的辫子。民国二十六年鹿钟麟带兵驱逐溥仪出宫时,据说还对小朝廷重提“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之耻。此种血淋淋的惨痛教训使我们深信,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是多么神圣不可侵犯,多么深植于人的血液,表面忘记的传统习性一旦由潜意识涌上来可以成为多么强烈的冲动,文革之类的强迫“移风易俗”是多么愚昧的倒行逆施。传统文化就是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决不能因现有体制对人的压抑,而回过头来痛斥传统文化,仿佛我们的传统一无是处。在紧要关头,需要以清醒的理智区分精神文化与制度之不同功能。文化的功能是安身立命,即安于世代延续下来的民族生活方式。制度的功能是权利和利益的安排,社会资源的配置。诸如是否建立了基本正义而有效的法律程序,私人合法财产是否受到有效的保护,公民义务教育是否真正免费和保证高质量,全体公民是否享受高效的医疗和社会保障,社会是否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每个公民是否享有充分表达和参与的权利等等,这些皆是关乎每个人切身利益的生死攸关之事,但与宗教信仰、饮食习惯、生活趣味、仪礼风俗等毫不相关。制度的变革并不影响生活方式及其文化体系,上述德、日等国的实例足以证明这个原理。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如果有一种合理的普世的制度价值,它可以适应任何文化体系。 三、人类社会的普世价值 什么是普世的制度价值呢?就是必然成为一切制度选择的基础的那个价值取向。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证明普世价值的存在。通常的方式是证明,符合人性根本需要的价值,便是普世价值。这须先证明人性是什么,其根本需要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请参阅拙文《自由意志》)。这里提出一个更为简洁而直截了当的证明,就是一切制度选择的必然前提,即普世价值。无论什么制度选择或制度建设,必然满足一个前提条件,否则不可能进行任何的制度选择或建设。这就是制度选择的必要条件。它是什么呢?就是选择的自由。假使没有选择的自由,根本不可能进行选择。比如说,希特勒上台,选择和实行法西斯制度,假使人的心智结构中以及社会的行动空间中没有选择的自由,则不可能实行法西斯制度。同理,打倒希特勒政权以后,假使没有选择的自由,则西德不可能建立民主宪政,东德不可能建立共产主义制度。其他可以类推。任何制度的建立,必然以选择的自由为前提。否则人类社会的制度只能由上帝或太空超人来设计实行。但我们无法证明在人类历史中存在这种超自然的设置制度的力量。因此一切人类制度皆是人类社会的选择。而一切制度的选择必然有选择的自由。故选择的自由就是普世的制度价值。 四、自由价值的深刻内涵 既然自由选择是普世价值,也就当然适用于中国文化,包括其传统。自由价值在任何文化体系中所起的作用,只是基础的维持和运作的催化,丝毫不影响该系统的固有特色和特定类型。这里根本不存在所谓“全盘西化”的困扰。处于特定文化体系中的人,越是自觉意识到自由价值,越有可能引导其文化体系的顺畅发展和演化。自由选择作为一种价值取向,一旦为人理解和信奉,则激发人固有的主体意识,深信我有权利和能力在尊重他人同等权利的前提下设计我的人生,追求我天性中向往的幸福或其他理想。可以想象,如果一个社会中的每个人自觉地,甚至意气风发地发挥其生命的最大潜能,这个社会的能量和创造性是多么巨大。所谓追求幸福,不可能仅仅是饭来伸手,茶来张口,坐享其成,而是努力奋斗以创造幸福的条件,因为幸福的目标是我设计的,是社会允许乃至鼓励的,我何乐不为呢?幸福并不是单纯的结果,而是一个生命过程,那种终其一生进行自我创造和爱的心灵交流同时奉献于社会,由此而来的恒常刺激和兴奋才是真正的幸福。这样的社会,岂是那种压抑人管制人由政府或伟人或圣人代理人牵引人推动人的极权社会所能比拟于万一?当然世上没有这么理想的自由社会,但只要执政者和立法者在原则上承认自由是根本价值,舆论倾向自由价值,社会容许自由言论和批评,社会的制度设计和运作朝着自由的方向努力,那么个人发挥主动性的社会空间便会大大扩展,人的潜能便会开始涌现,人便觉得大有希望,社会格局就不同了。人与木偶或石头的不同,就在于人有自由意志。你只要想让一个人动起来,非得通过他的自由意志不可。即使把他变成一个奴隶,也得通过他的自由意志,他甘心为奴才行。但这样做需要持续而巨大的社会压力,开动全部社会的高压机器,付出无法计量的社会成本,甚至需要血流漂杵的大屠杀,才能暂时达到目的。而得到的只是木然楞然踢一下动一下的“社会劳动力”。这样的社会能发达么?不仅如此。奴隶奴才总是一些心理变态的心怀怨恨的人,稍有机会便会阴谋破坏。历史上的宦官、奴才、佞臣,有几个良善之辈?受压迫的农奴和一切被侮辱被损害的底层,何曾停止过暴动和破坏?于此可知,凡是被动被压被改造被代理被当作工具使用的人,都是靠不住的危险的社会因素。只有主动自觉有谈判能力和博弈能力的契约主体,才是靠得住的能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这便引出自由价值在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认识论方面的逻辑后承。只有自由的人,才是社会的能动力量和创造主体,才有豁然开朗的健康心理,才是负责任的道德主体。同时,由于自由选择的条件是客观和主观的诸多可能性,因此负责选择的主体懂得必须慎重权衡各种可能条件,以及深入研究这些条件的性质和后承,这就是何以自由社会的知识和科学特别发达的缘故。自由总是有限度的,必须以他人的自由权利为限度,一个人有多大的自由便有多大的尊重他人自由的责任;而且自由选择只能在可能条件之内进行选择(特定社会在特定时期的选择空间,需要具体分析,不在本文话题之内,这里只探讨基本原理)。但对他人权利的理解以及对可能条件的权衡、研究、选择,仍然是自由选择,仍然以自由为基础。这就是自由价值之为根本价值和普世价值的理由。最后,自由价值是不是绝对不与任何价值冲突呢?并非如此。否则不会发生美国内战和反法西斯战争了。在原则上禁止他人的自由选择(而不是在具体选择空间上有所争论),尤其是动用政权暴力来镇压人民的自由选择,这也是一种价值选择(即选择了反自由),它与自由价值针锋相对,水火不容,二者的斗争乃是近代人类历史上的一大推动力。值得注意的是,镇压自由价值的人的价值选择也是以自由选择为必要条件的,因此他镇压别人的自由其实是在镇压他自己的行为之基础。这使他的镇压行为自内部瓦解,因此这种人在历史上必败。 五、自由价值与中国文化 既然普世价值不但不会干扰中国固有的文化体系,反而会激发中国人在祖国文化框架之内进行建树和创造的潜能,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承认普世的自由价值,并且在祖国的传统中发掘自由价值呢?难道我国绚丽多姿的悠久传统之中就没有人类的普世价值么?这里仅提出几个启发性的问题。(一)在私人信仰方面中国从来是多元自由的社会,基本上没有过宗教迫害和血腥的宗教战争。这显示中国文化价值中涵有自由多元、兼容开放的因素。(二)先儒孔子思想中富有尊重主体自由的言论,如《论语》中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与“知性则知天”对立)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曷各言尔志!”“为仁由己,由人乎哉!”“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三)管子的理论与实践显示兼顾各阶层利益的相对正义以及非意识形态大一统的社会构想,也是一种多元自由的价值。(四)老子政治哲学可以归纳出一个完整的天赋人权的话语类型,接近自然法理论。(五)庄子的本体论的精神自由思想也显示自由价值。(六)荀子自由意志理论也富有自由价值。(七)墨经的逻辑是中国传统中最可贵的理性求证方法,乃是支持自由选择的必不可少的思维方式,因此也属于我们传统中的普世价值。(以上参阅《中国问题与中国思想·三、什么是自由》《文化守成与制度更新·六、儒家与儒教》《汉语文化读本·管子、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除上述而外,我国历史上还有许多自由思想,如黄宗羲的非君思想、戴震的反对以理杀人、从国风到唐诗的异端精神和讥刺时政等皆是。怎么能说我国没有普世价值呢?一般人不知道,是因为教育体制的缺陷和国学视野的狭小而已。也正因如此,我们急需文化的复兴。

以课外科技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摘要】 创新教育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的创新教育其核心内容就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作为高校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载体,为创新教育提供了崭新的平台。作者对近年来我校开展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进行了相应的总结、思考和探究,以便于更好地把握该项活动的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地推进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 课外活动;科技活动;创新能力人才是创新之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需要创新人才来实现。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其中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  1 课外科技活动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  1 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载体 学生在具有探索性的课外科技活动中不仅增强了“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科技意识,还锻炼了实践技能,实现了从科学知识型向实用技能型的转化。另外,群众性学生科技活动的开展会带动并营造起一种浓郁的氛围,进而带动并引导周围一大批学生投入科研实践锻炼。  2 大学生创新实践的主要阵地 科技活动具有科技性、实践性和探索性的特点,突出了“创新”的主要特征,使得课外科技活动成为大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主要渠道之一。同时又具有大众性和普及性的特点,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参与创新活动的舞台。  3 提高大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 开展课外科技活动,不仅能增强大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意识,同时对于提高其科研能力,特别是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学生在各类科技活动实践中通过亲自动手和实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得到大大提高。  2 以课外科技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  1 健全制度,完善机构,提供坚实的保障 机构和制度的完善既有利于活动的有章可循,又为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2006年,为加强对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了学生科技活动领导小组、大学生科技竞赛专家指导委员会,专门负责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整体规划和宏观领导。另外,学校围绕学生科技活动的工作机制,也出台了诸如《学科竞赛管理办法》、《第二课堂学分实施办法》、《学生科研基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与学生科技活动相适应的管理办法。为保证课外科技活动能够稳定持续地开展,学校设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每年拨专款,用于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发明创造及成果奖励。2 搭建平台,组建团队,营造浓厚的氛围 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了以“挑战杯”科研竞赛活动为龙头,以校院两级学生学术科技类社团为依托,以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群众性科普活动和学生课外科研基金项目申报为基础,以“科技文化节”为主体的工作体系。学生课外科研基金项目申报活动也日趋成熟,成为我校颇具规模并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生学术品牌活动。加强学术科技类社团的品牌建设是开展科技活动的依托,学校团委通过评选十佳社团、经费倾斜、加大指导力度等有效手段使学术社团得以壮大和发展。这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参与热情,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3 构建体系,联合校企,形成联动的机制 根据各个学院学生的知识结构、年级特点和学习需要,我校在对课程设计和各类科技活动系统梳理整合的基础上,逐步构建出一套针对性、多样化,柔性化的学生培养体系。为让学生积极地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我校将学术科研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联合校企,形成了联动的机制。校企联合培养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学生培养过程。  3 以课外科技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   面对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取得的可喜成绩,通过全面分析我校以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笔者认为要继续深化这项活动,要使课外科技活动真正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作用,关键还要做好以下几点:   1 确立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目标管理体系,对科技活动实行目标管理。确立远、中、近三个层次的目标管理体系的结构,提高科技活动的有效性和目标性。  2 科学研究要逐步引入到大学教学诸多环节中去,引导广大学生共同参与科学研究。要吸收学生参加实验室的教学改革与建设、开发新的学生科技试验基地工作、实现学生和教师一起搞研究。  3 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教师积极性高,劲头足,兴趣浓,对学生本身也起到了很好的鼓励和促进作用。要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支持教师指导学生的科技活动,鼓励教师选择优秀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提高获奖的成功率。  4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评价,引入“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与创新素质培养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把学生科技活动考量作为衡量学院学生工作及优秀学生选拔的重要依据之一。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5000字开头

技巧—:依据学术方向进行选题。论文写作的价值,关键在于能够解决特定行业的特定问题,特别是在学术方面的论文更是如此。因此,论文选择和提炼标题的技巧之一,就是依据学术价值进行选择提炼。  技巧二:依据兴趣爱好进行选题。论文选择和提炼标题的技巧之二,就是从作者的爱好和兴趣出发,只有选题符合作者兴趣和爱好,作者平日所积累的资料才能得以发挥效用,语言应用等方面也才能熟能生巧。

(摘自王通洲博客)“讨论”是科技论文的核心部分,其目的是解释现象、分析原因、阐述观点、说明研究结果的含义以及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建议。“讨论”被看作是衡量一篇论文优劣的标尺,最能反映出作者所掌握的文献量以及对某一学术问题理解的深度。“讨论”部分是我国许多作者的薄弱环节,也最能反映出我国科技论文与国际科技论文的差距。当前我国论文“讨论”部分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1)简单地罗列实验数据、描述实验现象,讨论过程实际上是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叙述;2)讨论过程中重复地引用“摘要”和“引言”中的内容,没有形成作者自己对实验结果的分析;3)讨论过程中大量引用国内外的文献,但是缺乏对文献观点的整合和分析,没有提出作者自己的观点(在综述性文章中尤甚);4)对于研究结果的评价不够客观,或者自吹自擂,或者不痛不痒,或者有意回避研究的局限性。笔者认为科技论文中“讨论”和“结论”都是必须存在的,这一点和杨华生老师[1]的观点相一致。为了形成结论,作者在讨论的过程中就要明确自己的观点:支持什么,反对什么,为什么支持,为什么反对。因此讨论时导出结论的过程,体现了思维的逻辑性以及对知识的综合理解和熟练运用的程度。笔者以为"讨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书写。1)“讨论”要有其内在的逻辑性。论文从对实验结果、实验现象这个“特殊性”开始分析逐渐地讨论到引起这个现象的机理,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引入他人的观点进行比对或者佐证,也可以从实验结果的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最后得到观点并进行评述。这个过程体现了思维的严密性、逻辑的严谨性、知识的系统性,要在讨论的过程中坚持普遍联系的方法和辩证的方法分析问题、认识问题。2)数据的处理尽量采用图、表、文综合的表达方式。避免罗列数据,要体现出对数据的深度分析,形成的图和表要有自明性,避免图、表、文相互重复说明同一组数据,只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清楚图或表中具有结论性的数据即可。除了描述数据或者图中的趋势之外,尽可能地使用统计的方法在去除差异的前提下体现出对数据的统计学分析,避免出现用特殊的数据产生一般性的结论的错误。3)讨论过程中,尽量少使用“可能是”。因为讨论就是一个不断求证、去伪存真的过程,对于产生的正面或者负面的实验结果的原因,作者应该通过假设的方法去分析。但是,不能够通过“可能是”提出假设就结束,而是应该进一步的设计实验进行求证。提出假设,仅仅是理论上的可能性;设计实验验证,则是寻找实践上的可能性。如此,理论和实践相符合则说明假设的正确,反之则需要进一步的讨论和分析。4)讨论过程中要将正面的结果和负面的结果相结合。在任何一个研究当中,判断无误的负面实验是提高论文深度的前提。研究和讨论的过程就是不断排除错误的方法找到正确方法的过程。通过对比正反的实验结果可以使得作者看问题的角度更加全面、视野更加开阔,使论文更加有说服力。5)关于文献的引用。国内的作者有的大量引用国外文献,目的不是为了更好地总结而是为了证明自己的阅读量,甚至有大量的文献都是二次引用,连原文都没有看到。有的作者不引用或者没有系统地引用文献,要么是认为不重要,要么是没有找到,要么是故意回避以凸显自己研究的“新颖”和“价值”。有的作者虽然引用了相关文献但是并没有结合自身的研究,讨论过程中导致论文分割,使得读者无法系统深入地了解作者的研究结果。因此在引用文献的过程中要避免出现上述的三种现象。6)对于理论性较强、需要某些数学辅助手段的论文,除非文章的目的是证明数学假设的内容,否则应避免过于详细地进行数学推演。因为,毕竟是以数学为工具而不是单纯的数学问题。如果有必要详述整个过程,可以采用附录的形式进行标注以供读者参阅。7)讨论过程中应指明作者的研究潜在的局限和缺点。国内作者不喜欢谈自己研究的不足[2],似乎这样会使得自己的工作看起来有缺陷,甚至选题有问题。这也是大环境造成的,但是要尽力摒弃这种思维方式。指明局限性,不仅可以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参考,更能增加文章的客观性。“讨论”在科技论文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笔者提出了科技论文写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这不仅需要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有深入全面分析问题的意识,还需要每一位编辑在审稿、编辑的过程中严格地把关、认真地修改,及时将科学、合理地修改意见反馈给作者,最终保证形成高质量地学术论文。(摘自王通洲博客,网址:)

自然科学类学术类论文怎么写

(摘自王通洲博客)“讨论”是科技论文的核心部分,其目的是解释现象、分析原因、阐述观点、说明研究结果的含义以及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建议。“讨论”被看作是衡量一篇论文优劣的标尺,最能反映出作者所掌握的文献量以及对某一学术问题理解的深度。“讨论”部分是我国许多作者的薄弱环节,也最能反映出我国科技论文与国际科技论文的差距。当前我国论文“讨论”部分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1)简单地罗列实验数据、描述实验现象,讨论过程实际上是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叙述;2)讨论过程中重复地引用“摘要”和“引言”中的内容,没有形成作者自己对实验结果的分析;3)讨论过程中大量引用国内外的文献,但是缺乏对文献观点的整合和分析,没有提出作者自己的观点(在综述性文章中尤甚);4)对于研究结果的评价不够客观,或者自吹自擂,或者不痛不痒,或者有意回避研究的局限性。笔者认为科技论文中“讨论”和“结论”都是必须存在的,这一点和杨华生老师[1]的观点相一致。为了形成结论,作者在讨论的过程中就要明确自己的观点:支持什么,反对什么,为什么支持,为什么反对。因此讨论时导出结论的过程,体现了思维的逻辑性以及对知识的综合理解和熟练运用的程度。笔者以为"讨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书写。1)“讨论”要有其内在的逻辑性。论文从对实验结果、实验现象这个“特殊性”开始分析逐渐地讨论到引起这个现象的机理,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引入他人的观点进行比对或者佐证,也可以从实验结果的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最后得到观点并进行评述。这个过程体现了思维的严密性、逻辑的严谨性、知识的系统性,要在讨论的过程中坚持普遍联系的方法和辩证的方法分析问题、认识问题。2)数据的处理尽量采用图、表、文综合的表达方式。避免罗列数据,要体现出对数据的深度分析,形成的图和表要有自明性,避免图、表、文相互重复说明同一组数据,只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清楚图或表中具有结论性的数据即可。除了描述数据或者图中的趋势之外,尽可能地使用统计的方法在去除差异的前提下体现出对数据的统计学分析,避免出现用特殊的数据产生一般性的结论的错误。3)讨论过程中,尽量少使用“可能是”。因为讨论就是一个不断求证、去伪存真的过程,对于产生的正面或者负面的实验结果的原因,作者应该通过假设的方法去分析。但是,不能够通过“可能是”提出假设就结束,而是应该进一步的设计实验进行求证。提出假设,仅仅是理论上的可能性;设计实验验证,则是寻找实践上的可能性。如此,理论和实践相符合则说明假设的正确,反之则需要进一步的讨论和分析。4)讨论过程中要将正面的结果和负面的结果相结合。在任何一个研究当中,判断无误的负面实验是提高论文深度的前提。研究和讨论的过程就是不断排除错误的方法找到正确方法的过程。通过对比正反的实验结果可以使得作者看问题的角度更加全面、视野更加开阔,使论文更加有说服力。5)关于文献的引用。国内的作者有的大量引用国外文献,目的不是为了更好地总结而是为了证明自己的阅读量,甚至有大量的文献都是二次引用,连原文都没有看到。有的作者不引用或者没有系统地引用文献,要么是认为不重要,要么是没有找到,要么是故意回避以凸显自己研究的“新颖”和“价值”。有的作者虽然引用了相关文献但是并没有结合自身的研究,讨论过程中导致论文分割,使得读者无法系统深入地了解作者的研究结果。因此在引用文献的过程中要避免出现上述的三种现象。6)对于理论性较强、需要某些数学辅助手段的论文,除非文章的目的是证明数学假设的内容,否则应避免过于详细地进行数学推演。因为,毕竟是以数学为工具而不是单纯的数学问题。如果有必要详述整个过程,可以采用附录的形式进行标注以供读者参阅。7)讨论过程中应指明作者的研究潜在的局限和缺点。国内作者不喜欢谈自己研究的不足[2],似乎这样会使得自己的工作看起来有缺陷,甚至选题有问题。这也是大环境造成的,但是要尽力摒弃这种思维方式。指明局限性,不仅可以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参考,更能增加文章的客观性。“讨论”在科技论文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笔者提出了科技论文写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这不仅需要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有深入全面分析问题的意识,还需要每一位编辑在审稿、编辑的过程中严格地把关、认真地修改,及时将科学、合理地修改意见反馈给作者,最终保证形成高质量地学术论文。(摘自王通洲博客,网址:)

自然科学是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学科的总称。针对一个科学问题或者实际问题,做一些实验去解决或者论证这个问题,结合理论与数据分析得到结论。1、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并称“科学三大领域”,它是以定量作为手段,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自然科学是研究大自然中有机或无机的事物和现象的科学,包括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生物学。2、自然科学的最重要的两个支柱是观察和逻辑推理。由对自然的观察和逻辑推理自然科学可以引导出大自然中的规律。假如观察的现象与规律的预言不同,那么要么是因为观察中有错误,要么是因为至此为止被认为是正确的规律是错误的,超自然因素不存在考虑之中。3、顺着传统用法,自然科学可被理解为:物理科学、化学科学(涉及这个宇宙的物理及化学法则)、生物科学(涉及生命体特有的性质)、空间科学。地球科学的统称。4、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它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球科学基础科学和医学、农学、气象学、材料学等应用科学,它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经验即生产斗争经验的总结。它的发展取决于生产的发展。

我知道有本《自然科学》,OA期刊~里面的论文都是可以免费下载查阅的~你可以看下吧

要有创新,至少要有新意,至少是提出一些新方法,新算法,或是以别人没有用过的方法对一个问题进行分析。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