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水文地质学论文选题意义和价值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4-07-12 02:13:31

水文地质学论文选题意义和价值怎么写

(1)传统水文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领域进一步扩大到整个水圈,并参与到与其它地球圈层——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领域,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在水圈里,也是着眼于整个系统,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统一研究,人地系统中人类与地下水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引起地下水圈生态效应的变化的研究。俄罗斯水文地质学家提出生态水文地质学的新概念,目的是提出管理地下水圈体系及其质量状态的方法。从时空角度不仅加大了深部(层)地下水研究,而且回溯到过去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水文地质研究。(2)在水文地质基础理论方面,由于引进了现代新的科学理论,如系统论、非线性动力学、耗散结构理论以及应用数学、同位素技术等,使地下水的一些理论问题,如地下水的形成、年龄和地质循环、水-岩相互作用、地下水的数值模拟(渗流、水量、水质、溶质运移、弥散等)、弱渗透介质中水文地质问题等研究将进一步深入和发展。后者涉及非稳定流在非均一介质中的运移问题,需要建立对未来多少年的流体和溶质的传输预测模型。但这些科学前沿的理论研究还需要其它学科的协作,如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库的设置就需要水文地质学、岩石力学以及热传导和热动力学领域的科学家来共同解决。地下水和地质作用关系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它对于金属矿床、矿化带的形成和地震预报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3)多学科交叉协作形成的环境水文地质学的发展将更为迅速。它包括了区域环境、污染环境、医学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水文地质研究。区域环境水文地质主要对区域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和存在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和趋势预测,为环境规划或国土整治服务。有关地下水污染的机理、预测、控制和治理是环境水文地质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当前水文地质的研究重点。特别是污染治理措施的研究,需要多学科的协作,如国际上兴起利用土壤微生物来降解某些污染物的生物补救措施。它不仅依靠对水化学条件(如含水量、pH值等)的了解,而且控制生物降解的营养素有效性又受到地下水水流和运移过程所控制。这就需要微生物学、地球化学、水文学等方面的学科知识来共同解决。美国DOE1995提出一个跨这3学科的10年研究计划,内含7个研究单元,通过建立野外研究中心,综合数据,为最佳生物补救措施完善分析系统等途径,而水文地质将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由于水资源日益紧缺,如何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和管理,解决开发地下水资源引起的环境问题,有称之为资源环境水文地质学的,这些都是应用性很强的分支学科。(4)新技术、新方法在水文地质中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地理信息系统(GIS)可应用到地下水决策支持系统,地下水规划和管理,模型研究,水质监测,含水层识别,水源保护,利用遥感图像和数据进行地下水研究、编制水文地质图等方面。(5)水文地球化学在以下领域内将进一步发展:一是结合环境质量评价要求,进一步对地下水水质及其变化、污染机理和预测、防治措施等进行研究;对于地下水中可能导致地方病病因一些有害微量元素的形成、运移、富集规律从室内模拟实验到区域实地调查、观测;对现今污染水中大量复杂的有机物质、生化物质的发现和治理的研究将促进水文地球化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二是用水化学和同位素方法综合研究地下水系统,在研究地下水的演化和100年以上尺度的水文地质事件和条件以及高放核废料处理选址方面。水化学同位素的研究对于解决地下水补给、深层水起源和地下水年龄以及热液成矿机理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本书中的“地下水”是指赋存于地面以下岩土空隙中的水,包括潜水面之上支撑毛细水。地下水功能(Groundwater Function)是指地下水的质和量及其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对人类社会和环境所产生的作用或效应,主要包括地下水的资源供给功能(简称“资源功能”)、生态环境维持功能(简称“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稳定功能(简称“地质环境功能”)。具有上述功能的地下水由水量、水质和水动力流场构成,与赋存其含水介质体(地层)耦合为地下水系统。在地下水系统中,其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并存,相互制约,既具有有限的综合承载能力,又具有独自的有限承载力。地下水不仅是一般意义的水资源组成部分,或干旱、半干旱区具有战略安全保障作用的不可缺少资源,还是维持土地质量、陆地表湖泊、湿地和植被生态生存发展的关键要素,是松散沉积地层分布区地质环境稳定的环境要素。因此,地下水的资源功能,仅是地下水功能的组成部分,不是全部。例如在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地下水的生态功能优先于资源功能。又例如在苏锡常地区,地下水的地质环境功能优先于资源功能和生态功能。即使在华北平原,地下水的资源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不可偏废任一项,否则将出现严重的、缺水引起的社会问题或地质环境安全问题。如何开发利用区域地下水的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目前国内外都尚无可借鉴的评价理论和方法。但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要求,已经向我们呐喊:珍视地下水的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的资源功能,对子孙后代负责。(一)地下水功能可持续利用是构建和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东西向排列的昆仑山—秦岭山脉,将我国大陆分割为北方与南方。其中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以西及以北地区,除阿尔泰山、天山和祁连山部分山区外,年降水量多在200mm以下,山区降水和冰雪融水是平原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上述界线以东南至青海东部—甘肃南部—秦岭南坡—淮河以北—山东半岛一线之间地区,年降水量介于200~800mm之间。此界线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多大于800mm。从地下水资源总量来看,南方占2%,而占有全国总面积60%的北方地区,其地下水资源量仅占8%。但是,北方平原区分布的地下水资源量占全国平原区总量的78%,而且北方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下水开采量占全国总开采量的70%以上,其中海河流域达60%以上,京津以南平原高达75%以上。西北内陆平原区地下水开采量也在日趋增大。90%的北方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均依赖开采地下水来供给。近20年来,中国北方平原区许多河流长期断流或由常年性河流变成季节性河流;大规模山前拦蓄和平原区长期超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自然流场遭到破坏;地下水循环过程发生了显著变化,地下水资源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发生了变化,而且地下水系统的水文地质参数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西部地区,随着地下水开发力度不断加强,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在一些地区诱发了诸如土地荒漠化、沙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地下水与生态环境间的关系备受关注。(二)评价方法不同程度地存在不适应新的需求问题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第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是基于以消耗资源、牺牲环境作为代价的现实发展过程,在评价指导思想、评价理念和评价方法诸方面,存在历史性的局限,急需按新的要求进行完善和发展。例如由于受当时认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局限,对地下水的资源、环境和生态自然功能属性以及社会功能属性的基本认识和评价方式,对可持续发展思想和水循环理念体现不足,静态思维比较浓烈,或者受过去评价方法的局限而对当前地下水超采和环境地质问题的认识或许存在人为偏差。因此,面对已经发生巨变的地下水系统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全面提升新一轮评价水平,重新认识地下水功能和评价理念与方法,完善和发展地下水评价方法,梳理和规范应用方法,成为一项无法回避的问题。这既是本次评价的需要,也是国家发展的要求。如何认识地下水评价结果的长期相对稳定与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的严重环境问题之间的关系,及时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在充分肯定以往评价成果的重大意义的同时,开拓性地完善和发展地下水评价方法专题研究成果,是本轮地下水及其环境调查评价项目无法回避的现实重大科学基础问题。总之,地下水评价工作面临着不断提高地下水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的科技支撑的新任务,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需求,特别是对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及其环境保护的新要求。(三)区域地下水功能可持续性评价是时代的需求地下水功能可持续性与社会发展的时代性有关,涉及从自然到人类的生存方式。在数百年前,自然以必然的形式存在,地下水伴随流域自然水循环过程不断演变,其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随着地下水循环的自然演变规律而实现自然均衡。那时人类行为对地下水功能的影响尚局限在自然承载力波动范围内,不存在失衡因果关系。缺少地下水功能评价的水资源规划,难以确保实现地下水可持续利用。近几十年来,人类活动对地下水功能影响的强度已经超越了自然调节能力和承载力,明显改变了自然水循环过程和固有的基本特征,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泉水枯竭,生态环境急剧退化,地面沉降和海咸水入侵日趋严重,引起了当代人对自身行为理性反思,已经认识到人的生存实践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人类社会才能可持续发展。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理念主题之一。可持续发展观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提出的最为科学的发展观。只有实践可持续发展观的精髓,实现地下水的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彼此和谐利用,永续展现地下水功能的可持续性,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需求保障的基础,才能够体现人类的根本利益与长远利益紧密结合。地下水功能可持续性利用,将是21世纪地下水科学发展的主旋律,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和提高的过程,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是核心目标。(四)区域地下水功能可持续性评价是复杂的系统科学地下水功能可持续性评价体系具有复合系统特征,是自然多系统与人类社会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不仅涉及气候学、水文学和水文地质学理论,还需要自然地理学、环境地质学、生态学、植物学、土壤学和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及系统动力学等理论,需要立足于地球表层系统,考虑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水圈与人类社会之间耦合关系及其对区域地下水演化影响规律。它们涉及系统结构体系、内部流程和层次与逻辑关系,包括各自系统内部的自组织条件、耗散特征和水循环系统源汇要素变化机制。这其中,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三位一体融入其中,与地下水功能可持续性理念的内涵、评价的主客体相互作用关系及协同机制紧密相连,深层次延续地下水功能可持续性实质,将影响人类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使它们与自然规律相和谐。在地下水功能可持续性评价体系中,每一因素都是该系统的一个链,它的变化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其他链条的变化,并且经过系统的耦合作用,或者加大系统的变化(称之为耦合升压效应),或者减小系统的变化(称之为耦合减压效应),或者系统发生微小的扰动(称之为耦合恒压效应)。该系统具有多目标性,它要同时满足生态、经济和社会目标。每一个目标又包含着众多的子目标,而且众多子目标要和谐。换言之,地下水的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中,任一功能的过度利用都是以牺牲其他功能作为代价的。地下水功能可持续性评价面临的水资源紧缺、生态-地质环境退化诸多复杂问题,涉及气候变化、对自然条件和规律认识差异、文化理念、价值取向、社会与经济方面不同层次影响因素。针对可持续性理念中“公平性”、“可持续性”和“协调性”的3个要点,在空间上如何实现地下水的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的公平利用,不应以其社会政治地位或自然地理优势,谋取过度资源或环境效益,而牺牲邻区或下游区资源或环境利益;在时间上如何实现代际之间、代内之间的公平利用,当代人在自身发展中不应以牺牲后代人利益作为前提条件,这是地下水功能可持续性评价需要解答的关键问题。地下水功能的可持续性包含3个方面的含义:①提高适宜的人类生存条件,不断地完善满足人类的需求;②与地下水密切相关的生态系统和地质环境处于稳定的良性状态,支持人类以及共存的其他生命续延发展;③地下水功能利用和保护的权利、义务在代内及代际之间公平均衡,有利于人类与自然之间共生互惠。地下水功能持续性具有时间域。时间尺度长短不同,地下水功能可持续性的模式不同,其利用和保护的成本、风险和效益也不同。在地下水开发利用及其生态、地质环境功能保护中,必须明确它的时间性,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充分体现时间尺度的时效性,包括“动力指标”、“状态指标”和“响应指标”的演化规律,同时在具有“驱动力-状态-效应”特征的评价体系中充分体现科学性、可操作性、独立性、层次性和动态性5项基本原则,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确,能够度量和反映区域地下水各功能的主体特征、变异状况和影响程度,所需的基础数据获取具有现实性、可测性和可比性,易于量化,避免繁杂。(五)区域地下水功能可持续性评价依赖于地下水的数量、质量和功能状况研究程度地下水功能可持续性评价是一个以流域尺度地下水系统为主要对象,以服务社会、经济、生态和环境为目标函数的科学体系。它不仅强调要考虑现在的需求,而且要考虑将来的长期需求,包括现在采取的决定和行动对将来的社会、经济、生态和环境造成的影响,试图通过寻找影响系统目标的优化变量、各分量的某种取值组合,使得系统目标函数在给定约束条件下达到最优或近似最优,以期在有限的资源量条件下通过系统内部各变量之间、各变量与各子系统之间、各子系统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组合和协调,最大限度地满足生产、生活、生态需水和地质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达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最佳。地下水功能可持续性的基础是地下水系统中水的数量、质量、动力流场处于持续不断更新的均衡状态。地下水赋存在复杂的含水地质体中,受各种天然因素控制和人为因素影响,拥有不同级次的单元,彼此联系、相互影响,不断与外部环境进行数量、质量和热量的交换。系统中各级次的单元既拥有自己的组成特征和各自的行为方式,又彼此联系、相互作用,包括各自的结构特征和补给、径流、排泄方式。但是,受到外界影响时,任何一个子系统变化都会引起整个地下水系统水量、质量和功能响应变化。在重力作用下,地下水经历补给、径流、排泄过程,不断循环流动,其间通过与生态系统、地质环境系统或人类社会有机耦合,展现其生态功能、地质环境功能和资源功能,同时地下水的数量、质量和热量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在天然条件下,地下水随着年际、年内降水和气温不断变化,演绎着不同时间尺度的丰水、平水和丰水周期运律,周而复始,永续循环。在开采条件下,当人类活动影响强度大于自然承载力时,丰水、平水和丰水永续循环这一周期运律中会迸发出与自然规律不和谐的脉动,代价是牺牲生态环境持续性以及地质环境稳定性,从地史角度来看,这仅是区域地下水演变过程中瞬间的一个小异常,但是对当代社会发展来讲,代价和教训将是相当沉重的,甚至需要几代人来补偿。(六)区域地下水功能可持续性评价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下水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地下水的数量和质量方面,而且地下水的功效是其内涵所在。如果地下水功能被忽略,也就失去“地下水”固有的特征和意义。因此,地下水功能评价已成为地下水资源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国际上出现了“安全开采量”和“可持续开采量”概念,而且在许多国家都采用水预算方法来确定安全开采量和可持续开采量。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和“安全开采量”是人们在反思超采地下水带来生态和地质环境问题的背景下、基于开采储量和允许开采量演变而来的。20世纪70年代以前,前苏联学者提出的地下水开采储量主要关注取水对地下水系统本身的影响,70~90年代美国的允许开采量理念将用水约束扩展到维持与地下水相关系统的正常维持。进入21世纪,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概念盛行,它突出了含水系统在环境承载力允许条件下可以永续开采的水量,其目标既要满足当代的发展需求,又不危及后代发展的基础条件。可持续开采量不再专注技术、经济和法律因素,而是更加突出了生态与地质环境因素,强调可持续开采资源的可更新能力和可持续利用性。因此,“可持续开采量”评价方法必须具有如下特点:①开采量涉及的水均衡源汇项评价方法是以流域尺度水循环规律和地下水系统流动原理为基础的;②开采量以地下水系统能够及时达到新的平衡为前提;③允许数学模型在评价可持续性时,提供定量化的开采量,如可以利用流域的质量平衡对其可持续性进行评价,以及根据开采量对水井进行优化开采;④在根据管理机构对地表水和地下水利用的限制、公众需求、法律制度、经济问题、生态需求、水质和地面沉降等建立模型中,确定开采量必须低于净补给量,以确保地下水系统平衡。

水文地质学是一门比较年轻的自然学科,它是人们在不断利用地下水资源,以及同地下水危害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随着生产的发展,水文地质学在20世纪的20~30年代,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地下水的国家之一,早在5000多年前就知道凿井取水。大约在3000多年以前,我国农业已有相当发展,有关利用地下水的记载已很多。先秦的《击壤歌》中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说明当时已有了凿井利用地下水的知识。25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知道利用土壤及植物的各种标志来寻找地下水,并推断地下水的埋藏深度及水质好坏。在秦代,在四川自贡,人们用竹制工具在坚硬基岩中凿井深达百余米取卤水煮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自流井,比法国的自流井利用要早1500年。事实充分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地下水知识。在国外,水文地质学首先是在欧洲发展起来的。17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兴起,新的生产关系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向前发展,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更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至此,人们通过广泛的试验及观测,有关地下水的形成、运动等理论,与所有自然科学一样逐步建立起来。直到20世纪初,由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使水文地质学发展成了一门综合性学科。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出,对水文地质工作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如新建和扩建城市的供水,矿山的排水,以及一些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许多水文地质问题等。为此,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六年内,迅速地建立了水文地质学科,培养出了新中国第一代水文地质工作者。随着建设事业的发展,这支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广大水文地质工作者结合我国各项建设事业开展了地下水的科学研究,如地下水的形成条件,水量评价及水质研究,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工作等。到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水文地质工作者在地下水形成、地下水运动、地下水化学以及地下热水等方面的研究都有许多创见,为城市、工矿企业、农业、铁路等供水,矿山及工程建筑等地区的排水,许多水利水电建设,水化学找矿等,提供了水文地质资料,保证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初,特别加强了山区水文地质工作,开展了对裂隙水及岩溶水的调查研究,广泛地将地质力学的理论应用到找水工作中来,为山区地下水的普查和勘探做出了贡献。另外,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不同比例尺的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工作。1995年以来,实施了西北地区找水特别计划和西南贫困岩溶山区扶贫找水计划。2001年和2002年,又分别实施了西部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紧急勘察工程和地下水勘察示范工程。“十五”计划期间,在全国开展了新一轮地下水潜力调查工作,建立了全国主要地下水系统空间数据库。随着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等问题的出现,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开展了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目前,地下水资源管理已从单纯水力模型发展到经济管理模型、地下水与地表水联合调度管理模型等。在水文地质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方面,20世纪50年代,一些科学技术发达的国家,普遍采用了现代化的手段来研究水文地质问题,先后出现了电网络模拟、数值模拟等计算手段。20世纪60年代,同位素技术开始用于解决某些水文地质问题。随后,数学地质方法与遥感技术(RS)也开始引入水文地质学。近年来,能够有效处理大量空间信息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已逐步广泛地被应用到水文地质工作中。水文地质的研究手段正在向多样化、综合化方向发展,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应用,会使水文地质研究向信息化、数字化迈进。综上所述,水文地质学以1856年达西定律的建立为标志,在150年的时间里得到了迅速发展。关于当代水文地质学的发展趋势,张人权等人提出以下看法:①核心课题转移:找水水文地质学→资源水文地质学→生态环境水文地质学。②研究视野扩展:含水层的局部→整个含水层→地下水系统→水文系统→生态环境系统→技术-社会系统。③研究目标改变:由局部性的问题转向全局性的课题,由当前的问题转向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课题,由解决具体生产问题,转向构建人与自然协调的、良性循环的地下水系统、水文系统、地质环境系统与生态系统。④研究内容扩展:从地下水的水量研究为主,转向水量与水质的研究并重;从狭义地下水(饱水带水)的研究,扩大到广义地下水(含饱水带与包气带水),乃至地下水圈的研究。⑤研究思路的改变:对现象的规律性为主的研究,已经不能满足需要,要求从成生角度,加强过程与机理研究的比重。⑥多学科交叉渗透成为主流:传统意义上纯粹的水文地质学正在消亡,地下水科学与其他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交叉渗透,以多学科方式研究与处理问题,正在成为主流。⑦服务方式转变:水文地质学的服务对象大大扩展,服务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如何使水文地质工作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已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复习思考题水文地质学研究的对象、任务是什么?水文地质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如何?与水文地质相关专业的学生为什么应掌握水文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试说明地下水的功能。

水文地质学论文选题意义和价值

(1)传统水文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领域进一步扩大到整个水圈,并参与到与其它地球圈层——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领域,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在水圈里,也是着眼于整个系统,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统一研究,人地系统中人类与地下水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引起地下水圈生态效应的变化的研究。俄罗斯水文地质学家提出生态水文地质学的新概念,目的是提出管理地下水圈体系及其质量状态的方法。从时空角度不仅加大了深部(层)地下水研究,而且回溯到过去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水文地质研究。(2)在水文地质基础理论方面,由于引进了现代新的科学理论,如系统论、非线性动力学、耗散结构理论以及应用数学、同位素技术等,使地下水的一些理论问题,如地下水的形成、年龄和地质循环、水-岩相互作用、地下水的数值模拟(渗流、水量、水质、溶质运移、弥散等)、弱渗透介质中水文地质问题等研究将进一步深入和发展。后者涉及非稳定流在非均一介质中的运移问题,需要建立对未来多少年的流体和溶质的传输预测模型。但这些科学前沿的理论研究还需要其它学科的协作,如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库的设置就需要水文地质学、岩石力学以及热传导和热动力学领域的科学家来共同解决。地下水和地质作用关系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它对于金属矿床、矿化带的形成和地震预报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3)多学科交叉协作形成的环境水文地质学的发展将更为迅速。它包括了区域环境、污染环境、医学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水文地质研究。区域环境水文地质主要对区域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和存在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和趋势预测,为环境规划或国土整治服务。有关地下水污染的机理、预测、控制和治理是环境水文地质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当前水文地质的研究重点。特别是污染治理措施的研究,需要多学科的协作,如国际上兴起利用土壤微生物来降解某些污染物的生物补救措施。它不仅依靠对水化学条件(如含水量、pH值等)的了解,而且控制生物降解的营养素有效性又受到地下水水流和运移过程所控制。这就需要微生物学、地球化学、水文学等方面的学科知识来共同解决。美国DOE1995提出一个跨这3学科的10年研究计划,内含7个研究单元,通过建立野外研究中心,综合数据,为最佳生物补救措施完善分析系统等途径,而水文地质将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由于水资源日益紧缺,如何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和管理,解决开发地下水资源引起的环境问题,有称之为资源环境水文地质学的,这些都是应用性很强的分支学科。(4)新技术、新方法在水文地质中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地理信息系统(GIS)可应用到地下水决策支持系统,地下水规划和管理,模型研究,水质监测,含水层识别,水源保护,利用遥感图像和数据进行地下水研究、编制水文地质图等方面。(5)水文地球化学在以下领域内将进一步发展:一是结合环境质量评价要求,进一步对地下水水质及其变化、污染机理和预测、防治措施等进行研究;对于地下水中可能导致地方病病因一些有害微量元素的形成、运移、富集规律从室内模拟实验到区域实地调查、观测;对现今污染水中大量复杂的有机物质、生化物质的发现和治理的研究将促进水文地球化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二是用水化学和同位素方法综合研究地下水系统,在研究地下水的演化和100年以上尺度的水文地质事件和条件以及高放核废料处理选址方面。水化学同位素的研究对于解决地下水补给、深层水起源和地下水年龄以及热液成矿机理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研究各种元素在地下水中的迁移和富集规律,利用这些规律探讨地下水的形成和起源、地下水污染形成的机制和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迁移和变化、地下水与矿产形成和分布的关系,寻找金属矿床、放射性矿床、石油和天然气,研究矿水的形成和分布等。合理开发利用并保护地下水资源,按含水系统进行科学管理。为农田提供灌溉水源进行水文地质研究,为沼泽地和盐碱地的土壤改良,防治次生土壤盐碱化等问题进行水文地质论证。

水文地质学基础"是与地下水有关的学科专业的重要基础课,课程内容丰富,基础理论性强以安徽大学地质学专业为例,对"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两年来的探索和实践进行总结,包括优秀教材的对比选择,四位一体的教学手段,任课教师的团队化,考核方式多样化等通过上述内容的总结,可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并且可供相关院校同类专业教师进行交流探讨水文地质学用于指导工程实践的理论指导书是《普通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基础)的教学配套用书。它包括了有关水文地质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实验、实习和课外作业三部分内容。它对初学本课程的学生,不仅具有加深理解水文地质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作用,而且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动手能力方面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书不仅适用于中等地质学校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专业学生使用,而且对其它与地下水有关的专业也有使用和参考价值。

水文地质学论文选题意义和价值如何写

本书中的“地下水”是指赋存于地面以下岩土空隙中的水,包括潜水面之上支撑毛细水。地下水功能(Groundwater Function)是指地下水的质和量及其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对人类社会和环境所产生的作用或效应,主要包括地下水的资源供给功能(简称“资源功能”)、生态环境维持功能(简称“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稳定功能(简称“地质环境功能”)。具有上述功能的地下水由水量、水质和水动力流场构成,与赋存其含水介质体(地层)耦合为地下水系统。在地下水系统中,其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并存,相互制约,既具有有限的综合承载能力,又具有独自的有限承载力。地下水不仅是一般意义的水资源组成部分,或干旱、半干旱区具有战略安全保障作用的不可缺少资源,还是维持土地质量、陆地表湖泊、湿地和植被生态生存发展的关键要素,是松散沉积地层分布区地质环境稳定的环境要素。因此,地下水的资源功能,仅是地下水功能的组成部分,不是全部。例如在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地下水的生态功能优先于资源功能。又例如在苏锡常地区,地下水的地质环境功能优先于资源功能和生态功能。即使在华北平原,地下水的资源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不可偏废任一项,否则将出现严重的、缺水引起的社会问题或地质环境安全问题。如何开发利用区域地下水的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目前国内外都尚无可借鉴的评价理论和方法。但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要求,已经向我们呐喊:珍视地下水的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的资源功能,对子孙后代负责。(一)地下水功能可持续利用是构建和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东西向排列的昆仑山—秦岭山脉,将我国大陆分割为北方与南方。其中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以西及以北地区,除阿尔泰山、天山和祁连山部分山区外,年降水量多在200mm以下,山区降水和冰雪融水是平原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上述界线以东南至青海东部—甘肃南部—秦岭南坡—淮河以北—山东半岛一线之间地区,年降水量介于200~800mm之间。此界线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多大于800mm。从地下水资源总量来看,南方占2%,而占有全国总面积60%的北方地区,其地下水资源量仅占8%。但是,北方平原区分布的地下水资源量占全国平原区总量的78%,而且北方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下水开采量占全国总开采量的70%以上,其中海河流域达60%以上,京津以南平原高达75%以上。西北内陆平原区地下水开采量也在日趋增大。90%的北方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均依赖开采地下水来供给。近20年来,中国北方平原区许多河流长期断流或由常年性河流变成季节性河流;大规模山前拦蓄和平原区长期超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自然流场遭到破坏;地下水循环过程发生了显著变化,地下水资源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发生了变化,而且地下水系统的水文地质参数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西部地区,随着地下水开发力度不断加强,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在一些地区诱发了诸如土地荒漠化、沙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地下水与生态环境间的关系备受关注。(二)评价方法不同程度地存在不适应新的需求问题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第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是基于以消耗资源、牺牲环境作为代价的现实发展过程,在评价指导思想、评价理念和评价方法诸方面,存在历史性的局限,急需按新的要求进行完善和发展。例如由于受当时认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局限,对地下水的资源、环境和生态自然功能属性以及社会功能属性的基本认识和评价方式,对可持续发展思想和水循环理念体现不足,静态思维比较浓烈,或者受过去评价方法的局限而对当前地下水超采和环境地质问题的认识或许存在人为偏差。因此,面对已经发生巨变的地下水系统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全面提升新一轮评价水平,重新认识地下水功能和评价理念与方法,完善和发展地下水评价方法,梳理和规范应用方法,成为一项无法回避的问题。这既是本次评价的需要,也是国家发展的要求。如何认识地下水评价结果的长期相对稳定与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的严重环境问题之间的关系,及时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在充分肯定以往评价成果的重大意义的同时,开拓性地完善和发展地下水评价方法专题研究成果,是本轮地下水及其环境调查评价项目无法回避的现实重大科学基础问题。总之,地下水评价工作面临着不断提高地下水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的科技支撑的新任务,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需求,特别是对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及其环境保护的新要求。(三)区域地下水功能可持续性评价是时代的需求地下水功能可持续性与社会发展的时代性有关,涉及从自然到人类的生存方式。在数百年前,自然以必然的形式存在,地下水伴随流域自然水循环过程不断演变,其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随着地下水循环的自然演变规律而实现自然均衡。那时人类行为对地下水功能的影响尚局限在自然承载力波动范围内,不存在失衡因果关系。缺少地下水功能评价的水资源规划,难以确保实现地下水可持续利用。近几十年来,人类活动对地下水功能影响的强度已经超越了自然调节能力和承载力,明显改变了自然水循环过程和固有的基本特征,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泉水枯竭,生态环境急剧退化,地面沉降和海咸水入侵日趋严重,引起了当代人对自身行为理性反思,已经认识到人的生存实践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人类社会才能可持续发展。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理念主题之一。可持续发展观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提出的最为科学的发展观。只有实践可持续发展观的精髓,实现地下水的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彼此和谐利用,永续展现地下水功能的可持续性,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需求保障的基础,才能够体现人类的根本利益与长远利益紧密结合。地下水功能可持续性利用,将是21世纪地下水科学发展的主旋律,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和提高的过程,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是核心目标。(四)区域地下水功能可持续性评价是复杂的系统科学地下水功能可持续性评价体系具有复合系统特征,是自然多系统与人类社会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不仅涉及气候学、水文学和水文地质学理论,还需要自然地理学、环境地质学、生态学、植物学、土壤学和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及系统动力学等理论,需要立足于地球表层系统,考虑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水圈与人类社会之间耦合关系及其对区域地下水演化影响规律。它们涉及系统结构体系、内部流程和层次与逻辑关系,包括各自系统内部的自组织条件、耗散特征和水循环系统源汇要素变化机制。这其中,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三位一体融入其中,与地下水功能可持续性理念的内涵、评价的主客体相互作用关系及协同机制紧密相连,深层次延续地下水功能可持续性实质,将影响人类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使它们与自然规律相和谐。在地下水功能可持续性评价体系中,每一因素都是该系统的一个链,它的变化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其他链条的变化,并且经过系统的耦合作用,或者加大系统的变化(称之为耦合升压效应),或者减小系统的变化(称之为耦合减压效应),或者系统发生微小的扰动(称之为耦合恒压效应)。该系统具有多目标性,它要同时满足生态、经济和社会目标。每一个目标又包含着众多的子目标,而且众多子目标要和谐。换言之,地下水的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中,任一功能的过度利用都是以牺牲其他功能作为代价的。地下水功能可持续性评价面临的水资源紧缺、生态-地质环境退化诸多复杂问题,涉及气候变化、对自然条件和规律认识差异、文化理念、价值取向、社会与经济方面不同层次影响因素。针对可持续性理念中“公平性”、“可持续性”和“协调性”的3个要点,在空间上如何实现地下水的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的公平利用,不应以其社会政治地位或自然地理优势,谋取过度资源或环境效益,而牺牲邻区或下游区资源或环境利益;在时间上如何实现代际之间、代内之间的公平利用,当代人在自身发展中不应以牺牲后代人利益作为前提条件,这是地下水功能可持续性评价需要解答的关键问题。地下水功能的可持续性包含3个方面的含义:①提高适宜的人类生存条件,不断地完善满足人类的需求;②与地下水密切相关的生态系统和地质环境处于稳定的良性状态,支持人类以及共存的其他生命续延发展;③地下水功能利用和保护的权利、义务在代内及代际之间公平均衡,有利于人类与自然之间共生互惠。地下水功能持续性具有时间域。时间尺度长短不同,地下水功能可持续性的模式不同,其利用和保护的成本、风险和效益也不同。在地下水开发利用及其生态、地质环境功能保护中,必须明确它的时间性,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充分体现时间尺度的时效性,包括“动力指标”、“状态指标”和“响应指标”的演化规律,同时在具有“驱动力-状态-效应”特征的评价体系中充分体现科学性、可操作性、独立性、层次性和动态性5项基本原则,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确,能够度量和反映区域地下水各功能的主体特征、变异状况和影响程度,所需的基础数据获取具有现实性、可测性和可比性,易于量化,避免繁杂。(五)区域地下水功能可持续性评价依赖于地下水的数量、质量和功能状况研究程度地下水功能可持续性评价是一个以流域尺度地下水系统为主要对象,以服务社会、经济、生态和环境为目标函数的科学体系。它不仅强调要考虑现在的需求,而且要考虑将来的长期需求,包括现在采取的决定和行动对将来的社会、经济、生态和环境造成的影响,试图通过寻找影响系统目标的优化变量、各分量的某种取值组合,使得系统目标函数在给定约束条件下达到最优或近似最优,以期在有限的资源量条件下通过系统内部各变量之间、各变量与各子系统之间、各子系统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组合和协调,最大限度地满足生产、生活、生态需水和地质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达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最佳。地下水功能可持续性的基础是地下水系统中水的数量、质量、动力流场处于持续不断更新的均衡状态。地下水赋存在复杂的含水地质体中,受各种天然因素控制和人为因素影响,拥有不同级次的单元,彼此联系、相互影响,不断与外部环境进行数量、质量和热量的交换。系统中各级次的单元既拥有自己的组成特征和各自的行为方式,又彼此联系、相互作用,包括各自的结构特征和补给、径流、排泄方式。但是,受到外界影响时,任何一个子系统变化都会引起整个地下水系统水量、质量和功能响应变化。在重力作用下,地下水经历补给、径流、排泄过程,不断循环流动,其间通过与生态系统、地质环境系统或人类社会有机耦合,展现其生态功能、地质环境功能和资源功能,同时地下水的数量、质量和热量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在天然条件下,地下水随着年际、年内降水和气温不断变化,演绎着不同时间尺度的丰水、平水和丰水周期运律,周而复始,永续循环。在开采条件下,当人类活动影响强度大于自然承载力时,丰水、平水和丰水永续循环这一周期运律中会迸发出与自然规律不和谐的脉动,代价是牺牲生态环境持续性以及地质环境稳定性,从地史角度来看,这仅是区域地下水演变过程中瞬间的一个小异常,但是对当代社会发展来讲,代价和教训将是相当沉重的,甚至需要几代人来补偿。(六)区域地下水功能可持续性评价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下水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地下水的数量和质量方面,而且地下水的功效是其内涵所在。如果地下水功能被忽略,也就失去“地下水”固有的特征和意义。因此,地下水功能评价已成为地下水资源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国际上出现了“安全开采量”和“可持续开采量”概念,而且在许多国家都采用水预算方法来确定安全开采量和可持续开采量。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和“安全开采量”是人们在反思超采地下水带来生态和地质环境问题的背景下、基于开采储量和允许开采量演变而来的。20世纪70年代以前,前苏联学者提出的地下水开采储量主要关注取水对地下水系统本身的影响,70~90年代美国的允许开采量理念将用水约束扩展到维持与地下水相关系统的正常维持。进入21世纪,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概念盛行,它突出了含水系统在环境承载力允许条件下可以永续开采的水量,其目标既要满足当代的发展需求,又不危及后代发展的基础条件。可持续开采量不再专注技术、经济和法律因素,而是更加突出了生态与地质环境因素,强调可持续开采资源的可更新能力和可持续利用性。因此,“可持续开采量”评价方法必须具有如下特点:①开采量涉及的水均衡源汇项评价方法是以流域尺度水循环规律和地下水系统流动原理为基础的;②开采量以地下水系统能够及时达到新的平衡为前提;③允许数学模型在评价可持续性时,提供定量化的开采量,如可以利用流域的质量平衡对其可持续性进行评价,以及根据开采量对水井进行优化开采;④在根据管理机构对地表水和地下水利用的限制、公众需求、法律制度、经济问题、生态需求、水质和地面沉降等建立模型中,确定开采量必须低于净补给量,以确保地下水系统平衡。

研究各种元素在地下水中的迁移和富集规律,利用这些规律探讨地下水的形成和起源、地下水污染形成的机制和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迁移和变化、地下水与矿产形成和分布的关系,寻找金属矿床、放射性矿床、石油和天然气,研究矿水的形成和分布等。合理开发利用并保护地下水资源,按含水系统进行科学管理。为农田提供灌溉水源进行水文地质研究,为沼泽地和盐碱地的土壤改良,防治次生土壤盐碱化等问题进行水文地质论证。

水文地质学是一门比较年轻的自然学科,它是人们在不断利用地下水资源,以及同地下水危害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随着生产的发展,水文地质学在20世纪的20~30年代,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地下水的国家之一,早在5000多年前就知道凿井取水。大约在3000多年以前,我国农业已有相当发展,有关利用地下水的记载已很多。先秦的《击壤歌》中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说明当时已有了凿井利用地下水的知识。25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知道利用土壤及植物的各种标志来寻找地下水,并推断地下水的埋藏深度及水质好坏。在秦代,在四川自贡,人们用竹制工具在坚硬基岩中凿井深达百余米取卤水煮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自流井,比法国的自流井利用要早1500年。事实充分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地下水知识。在国外,水文地质学首先是在欧洲发展起来的。17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兴起,新的生产关系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向前发展,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更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至此,人们通过广泛的试验及观测,有关地下水的形成、运动等理论,与所有自然科学一样逐步建立起来。直到20世纪初,由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使水文地质学发展成了一门综合性学科。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出,对水文地质工作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如新建和扩建城市的供水,矿山的排水,以及一些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许多水文地质问题等。为此,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六年内,迅速地建立了水文地质学科,培养出了新中国第一代水文地质工作者。随着建设事业的发展,这支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广大水文地质工作者结合我国各项建设事业开展了地下水的科学研究,如地下水的形成条件,水量评价及水质研究,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工作等。到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水文地质工作者在地下水形成、地下水运动、地下水化学以及地下热水等方面的研究都有许多创见,为城市、工矿企业、农业、铁路等供水,矿山及工程建筑等地区的排水,许多水利水电建设,水化学找矿等,提供了水文地质资料,保证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初,特别加强了山区水文地质工作,开展了对裂隙水及岩溶水的调查研究,广泛地将地质力学的理论应用到找水工作中来,为山区地下水的普查和勘探做出了贡献。另外,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不同比例尺的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工作。1995年以来,实施了西北地区找水特别计划和西南贫困岩溶山区扶贫找水计划。2001年和2002年,又分别实施了西部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紧急勘察工程和地下水勘察示范工程。“十五”计划期间,在全国开展了新一轮地下水潜力调查工作,建立了全国主要地下水系统空间数据库。随着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等问题的出现,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开展了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目前,地下水资源管理已从单纯水力模型发展到经济管理模型、地下水与地表水联合调度管理模型等。在水文地质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方面,20世纪50年代,一些科学技术发达的国家,普遍采用了现代化的手段来研究水文地质问题,先后出现了电网络模拟、数值模拟等计算手段。20世纪60年代,同位素技术开始用于解决某些水文地质问题。随后,数学地质方法与遥感技术(RS)也开始引入水文地质学。近年来,能够有效处理大量空间信息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已逐步广泛地被应用到水文地质工作中。水文地质的研究手段正在向多样化、综合化方向发展,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应用,会使水文地质研究向信息化、数字化迈进。综上所述,水文地质学以1856年达西定律的建立为标志,在150年的时间里得到了迅速发展。关于当代水文地质学的发展趋势,张人权等人提出以下看法:①核心课题转移:找水水文地质学→资源水文地质学→生态环境水文地质学。②研究视野扩展:含水层的局部→整个含水层→地下水系统→水文系统→生态环境系统→技术-社会系统。③研究目标改变:由局部性的问题转向全局性的课题,由当前的问题转向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课题,由解决具体生产问题,转向构建人与自然协调的、良性循环的地下水系统、水文系统、地质环境系统与生态系统。④研究内容扩展:从地下水的水量研究为主,转向水量与水质的研究并重;从狭义地下水(饱水带水)的研究,扩大到广义地下水(含饱水带与包气带水),乃至地下水圈的研究。⑤研究思路的改变:对现象的规律性为主的研究,已经不能满足需要,要求从成生角度,加强过程与机理研究的比重。⑥多学科交叉渗透成为主流:传统意义上纯粹的水文地质学正在消亡,地下水科学与其他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交叉渗透,以多学科方式研究与处理问题,正在成为主流。⑦服务方式转变:水文地质学的服务对象大大扩展,服务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如何使水文地质工作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已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复习思考题水文地质学研究的对象、任务是什么?水文地质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如何?与水文地质相关专业的学生为什么应掌握水文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试说明地下水的功能。

水文地质学论文选题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1)传统水文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领域进一步扩大到整个水圈,并参与到与其它地球圈层——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领域,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在水圈里,也是着眼于整个系统,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统一研究,人地系统中人类与地下水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引起地下水圈生态效应的变化的研究。俄罗斯水文地质学家提出生态水文地质学的新概念,目的是提出管理地下水圈体系及其质量状态的方法。从时空角度不仅加大了深部(层)地下水研究,而且回溯到过去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水文地质研究。(2)在水文地质基础理论方面,由于引进了现代新的科学理论,如系统论、非线性动力学、耗散结构理论以及应用数学、同位素技术等,使地下水的一些理论问题,如地下水的形成、年龄和地质循环、水-岩相互作用、地下水的数值模拟(渗流、水量、水质、溶质运移、弥散等)、弱渗透介质中水文地质问题等研究将进一步深入和发展。后者涉及非稳定流在非均一介质中的运移问题,需要建立对未来多少年的流体和溶质的传输预测模型。但这些科学前沿的理论研究还需要其它学科的协作,如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库的设置就需要水文地质学、岩石力学以及热传导和热动力学领域的科学家来共同解决。地下水和地质作用关系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它对于金属矿床、矿化带的形成和地震预报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3)多学科交叉协作形成的环境水文地质学的发展将更为迅速。它包括了区域环境、污染环境、医学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水文地质研究。区域环境水文地质主要对区域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和存在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和趋势预测,为环境规划或国土整治服务。有关地下水污染的机理、预测、控制和治理是环境水文地质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当前水文地质的研究重点。特别是污染治理措施的研究,需要多学科的协作,如国际上兴起利用土壤微生物来降解某些污染物的生物补救措施。它不仅依靠对水化学条件(如含水量、pH值等)的了解,而且控制生物降解的营养素有效性又受到地下水水流和运移过程所控制。这就需要微生物学、地球化学、水文学等方面的学科知识来共同解决。美国DOE1995提出一个跨这3学科的10年研究计划,内含7个研究单元,通过建立野外研究中心,综合数据,为最佳生物补救措施完善分析系统等途径,而水文地质将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由于水资源日益紧缺,如何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和管理,解决开发地下水资源引起的环境问题,有称之为资源环境水文地质学的,这些都是应用性很强的分支学科。(4)新技术、新方法在水文地质中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地理信息系统(GIS)可应用到地下水决策支持系统,地下水规划和管理,模型研究,水质监测,含水层识别,水源保护,利用遥感图像和数据进行地下水研究、编制水文地质图等方面。(5)水文地球化学在以下领域内将进一步发展:一是结合环境质量评价要求,进一步对地下水水质及其变化、污染机理和预测、防治措施等进行研究;对于地下水中可能导致地方病病因一些有害微量元素的形成、运移、富集规律从室内模拟实验到区域实地调查、观测;对现今污染水中大量复杂的有机物质、生化物质的发现和治理的研究将促进水文地球化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二是用水化学和同位素方法综合研究地下水系统,在研究地下水的演化和100年以上尺度的水文地质事件和条件以及高放核废料处理选址方面。水化学同位素的研究对于解决地下水补给、深层水起源和地下水年龄以及热液成矿机理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水文地质学(hydrogeology)是研究地下水的数量和质量随空间和时间变化的规律,以及合理利用地下水或防治其危害的学科。它研究在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兴利除害。

研究各种元素在地下水中的迁移和富集规律,利用这些规律探讨地下水的形成和起源、地下水污染形成的机制和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迁移和变化、地下水与矿产形成和分布的关系,寻找金属矿床、放射性矿床、石油和天然气,研究矿水的形成和分布等。合理开发利用并保护地下水资源,按含水系统进行科学管理。为农田提供灌溉水源进行水文地质研究,为沼泽地和盐碱地的土壤改良,防治次生土壤盐碱化等问题进行水文地质论证。

水文地质学是一门比较年轻的自然学科,它是人们在不断利用地下水资源,以及同地下水危害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随着生产的发展,水文地质学在20世纪的20~30年代,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地下水的国家之一,早在5000多年前就知道凿井取水。大约在3000多年以前,我国农业已有相当发展,有关利用地下水的记载已很多。先秦的《击壤歌》中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说明当时已有了凿井利用地下水的知识。25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知道利用土壤及植物的各种标志来寻找地下水,并推断地下水的埋藏深度及水质好坏。在秦代,在四川自贡,人们用竹制工具在坚硬基岩中凿井深达百余米取卤水煮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自流井,比法国的自流井利用要早1500年。事实充分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地下水知识。在国外,水文地质学首先是在欧洲发展起来的。17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兴起,新的生产关系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向前发展,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更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至此,人们通过广泛的试验及观测,有关地下水的形成、运动等理论,与所有自然科学一样逐步建立起来。直到20世纪初,由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使水文地质学发展成了一门综合性学科。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出,对水文地质工作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如新建和扩建城市的供水,矿山的排水,以及一些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许多水文地质问题等。为此,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六年内,迅速地建立了水文地质学科,培养出了新中国第一代水文地质工作者。随着建设事业的发展,这支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广大水文地质工作者结合我国各项建设事业开展了地下水的科学研究,如地下水的形成条件,水量评价及水质研究,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工作等。到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水文地质工作者在地下水形成、地下水运动、地下水化学以及地下热水等方面的研究都有许多创见,为城市、工矿企业、农业、铁路等供水,矿山及工程建筑等地区的排水,许多水利水电建设,水化学找矿等,提供了水文地质资料,保证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初,特别加强了山区水文地质工作,开展了对裂隙水及岩溶水的调查研究,广泛地将地质力学的理论应用到找水工作中来,为山区地下水的普查和勘探做出了贡献。另外,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不同比例尺的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工作。1995年以来,实施了西北地区找水特别计划和西南贫困岩溶山区扶贫找水计划。2001年和2002年,又分别实施了西部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紧急勘察工程和地下水勘察示范工程。“十五”计划期间,在全国开展了新一轮地下水潜力调查工作,建立了全国主要地下水系统空间数据库。随着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等问题的出现,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开展了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目前,地下水资源管理已从单纯水力模型发展到经济管理模型、地下水与地表水联合调度管理模型等。在水文地质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方面,20世纪50年代,一些科学技术发达的国家,普遍采用了现代化的手段来研究水文地质问题,先后出现了电网络模拟、数值模拟等计算手段。20世纪60年代,同位素技术开始用于解决某些水文地质问题。随后,数学地质方法与遥感技术(RS)也开始引入水文地质学。近年来,能够有效处理大量空间信息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已逐步广泛地被应用到水文地质工作中。水文地质的研究手段正在向多样化、综合化方向发展,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应用,会使水文地质研究向信息化、数字化迈进。综上所述,水文地质学以1856年达西定律的建立为标志,在150年的时间里得到了迅速发展。关于当代水文地质学的发展趋势,张人权等人提出以下看法:①核心课题转移:找水水文地质学→资源水文地质学→生态环境水文地质学。②研究视野扩展:含水层的局部→整个含水层→地下水系统→水文系统→生态环境系统→技术-社会系统。③研究目标改变:由局部性的问题转向全局性的课题,由当前的问题转向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课题,由解决具体生产问题,转向构建人与自然协调的、良性循环的地下水系统、水文系统、地质环境系统与生态系统。④研究内容扩展:从地下水的水量研究为主,转向水量与水质的研究并重;从狭义地下水(饱水带水)的研究,扩大到广义地下水(含饱水带与包气带水),乃至地下水圈的研究。⑤研究思路的改变:对现象的规律性为主的研究,已经不能满足需要,要求从成生角度,加强过程与机理研究的比重。⑥多学科交叉渗透成为主流:传统意义上纯粹的水文地质学正在消亡,地下水科学与其他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交叉渗透,以多学科方式研究与处理问题,正在成为主流。⑦服务方式转变:水文地质学的服务对象大大扩展,服务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如何使水文地质工作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已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复习思考题水文地质学研究的对象、任务是什么?水文地质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如何?与水文地质相关专业的学生为什么应掌握水文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试说明地下水的功能。

水文地质勘察论文选题意义和价值

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目的就是运用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揭示一个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掌握地下水的形成、赋存、运动特征、水质、水量变化规律。水文地质调查的任务是为国民经济建设、发展规划或工程项目设计提供水文地质资料。水文地质调查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其复杂性是因为地下水具流动性,水质、水量随时空变化,而且所使用的勘查方法种类较多。其重要性主要是:①认识来源于实践。人们对一个地区水文地质条件的认识,对各项生产建设中所提出水文地质问题的解答,都要通过各种水文地质调查来完成,即水文地质资料来源于调查。一切水文地质生产和科学研究成果质量的高低和结论的正确与否,主要决定于占有资料的多少及其是否正确可靠。②水文地质调查与勘探(勘查)是一项费用高、工期长的工作,如果勘探工程布置不当,或不按规范(程)的技术要求进行,其后果将是既浪费勘查费用,又不能提供工程设计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如果据其得出错误的结论,将会给工程建设、国家财产、生产环境等诸多方面造成巨大的损失。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按其目的、任务和调查方法的特点,可分为三类:(1)区域性水文地质调查。是指中小比例尺的综合性水文地质调查,亦称综合水文地质调查。其调查目的主要是为国民经济建设和某项国民经济的远景规划提供水文地质依据。有时,这种调查也可能是为某项专门性的水文地质调查任务(如城市供水、矿山排水、环境水文地质调查等),提供区域性的水文地质背景资料。如一些大型供水项目,为提出几个可能的水源地比较方案,或为查明水源地的补给范围、补给来源、补给边界位置和性质,皆需进行区域性的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区域性水文地质调查的主要任务是,概略查明区域性宏观的水文地质条件,特别是区域内地下水的基本类型及各类地下水的埋藏分布条件,地下水的水量及水质的形成条件,以及地下水资源的概略数量。区域性水文地质调查的范围一般较大,可以是数百、数千平方千米。具体范围视任务需要而定,可以是某个自然单元,一个或数个较大的水文地质单元,也可以是某个行政区域,多是按国际地形图幅进行的,调查图件的比例尺,一般小于1:10万。(2)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专门水文地质调查是为专门目的或某项生产建设而进行的调查工作。其调查的目的是为其提供所需的资料,有时,为了进行地下水某方面的科学研究(如城市供水、矿山排水、环境水文地质等),也要开展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的任务是:较详细地查明调查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解决所提出的生产问题,为工程建设项目或其他专门目的提供水文地质资料和依据。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的范围,视工程项目的规模或科研的需要而定。例如,供水水文地质调查的范围,要根据需水量的大小来确定,一般应包括水源地在开采条件下可能的补给范围;矿床水文地质调查的范围,应根据矿井在最大疏干深度条件下可能补给矿坑(井)的补给范围来确定;环境水文地质调查的范围,至少应把地下水污染区和污染源包括在内。专门水文地质调查的比例尺,一般要求大于1:5万。(3)地下水动态和均衡监测。任何类型的水文地质调查和研究工作,在定性或定量评价水文地质条件时,都需要地下水动态和均衡方面的资料,因此,都应进行地下水动态和均衡的监测。地下水动态和均衡要素监测工作的持续时间,有长有短。如为区域或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提供地下水动态、均衡资料的监测工作,则可仅在某一段时间内进行,一般只要求1~2年;如果为国民经济建设长远规划和综合目的(包括地下水资源管理及保护)而进行的监测工作,则是长期性的。随着地下水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越来越多。因此,地下水动态与均衡的监测其意义日显重要。监测项目主要包括:地下水位、水量、水质、水温、环境地质项目等。

王立发 江剑(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摘要:水文地质勘察技术是地下水地源热泵技术的核心,也是地下水地源热泵项目能否成功运用于实践的关键。本文通过介绍北京人民警察学院水源热泵项目实例,对此做了论述。引言水源热泵技术由成熟的暖通空调技术、热泵机组技术和地质勘察技术组成。在我国,暖通空调技术和热泵机组技术已经得到了长时间、广泛的应用,已非常成熟。因此,水源热泵技术能否成功应用的关键是地质勘察技术能否解决能源的提取与水资源的保护的问题。在推广水源热泵技术实践过程中,由于各地区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岩(土)层的导热性和水文地质参数差异巨大,在一个地区能成功应用的地下换热系统,在另一地区往往并不适用。目前,由于一些水源热泵工程承包方(主要为热泵机组厂家、系统集成商和暖通空调安装公司)不了解各地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回灌工艺,盲目承包水源热泵系统工程,导致出现了许多不该出现的问题,如抽取的地下水回灌不下去或回灌量不足,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地下水资源,还造成不良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后果。本文以北京人民警察学院水源热泵项目为例,详细介绍了传统水文地质勘察技术在水源热泵市场上的应用。1 项目简介北京人民警察学院位于昌平区南口镇辛庄村北,太平庄西侧。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8万m2。校区共有20余栋多层建筑。行政教研楼5层,地下1层;礼堂3层,地下1层;其余为2~4层建筑。外墙材料为300mm厚加气混凝土砌块,传热系数为82W/(m2·K)。屋面保温材料为60mm厚的聚苯板或金属保温板,传热系数为6~78W/(m2·K)。外窗铝合金双玻璃窗,传热系数为5W/(m2·K)。2 热泵技术方案选择工程设计方在综合比较了各种传统的供暖、制冷方案后,决定采取经济、环保、节能的热泵中央空调技术实现冬季供暖、夏季制冷和常年生活热水。经设计方计算,采暖热负荷为15153kW,空调冷负荷为16081kW。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受北京人民警察学院筹备处委托,承担了热泵技术方案的地下换热系统的勘察设计与施工。依据当地水文地质条件,拟采用地下水地源热泵技术。接受任务后,我院立即组织了地质及水文地质专家对现场进行了初步踏勘,并结合分析、整理前人工作的成果资料,初步查明:(1)场区位于虎峪冲洪扇顶部,第四系地层以砂卵砾石层夹粉土、粘土层为主,埋深在40~90m之间,下伏蓟县系县雾迷山组灰岩,场区地层岩性见表1。表1 场区地层岩性表(2)场区第四系含水层以砂卵砾石层为主,富水性不均一,单井出水量一般小于150m3/d。由于场区位于冲洪积扇顶部,地下水埋藏较深,场区内原有农业井地下水位埋深达到20m,砂卵砾石层大多处于疏干状态。(3)场区第四系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有:雨季洪水形成地表径流入渗、大气降水入渗和山区基岩地下水侧向径流。场区地下水消耗主要为侧向径流和人工开采。(4)场区地下水动态明显具有冲洪积扇顶部潜水动态特征,雨季来临前地下水处于最低水位,雨季水位迅速回升,水位变幅10~20m。上述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得出,在场区采用地埋管地源热泵技术存在两个主要问题:①初步测算,为了满足系统最大负荷运行,按每孔深度100m,下入单U,PE管计算,需凿孔4000个左右,由于场区地层主要为砂卵砾石层,施工小口径孔(<150mm)难度巨大,几乎不可能完成,如果加大成孔口径则成本大幅度上升;②如果按正方形布置4000个孔,需占地超过10万m2,场区无法满足这个条件。由此得出:地埋管地源热泵技术在场区存在两个无法解决的技术障碍,不能采用。3 水源热泵地下水换热系统勘察通过初步的水文地质勘察论证,场区唯一能采用的热泵技术方案只有地下水地源热泵方案。经设计部门计算,系统按最大负荷运行时,总计需水量1170m3/h。场区第四系含水层富水性不均一,受季节性影响较大,旱季时含水层已部分被疏干,不具有稳定的供水意义。至此,一般非地质勘察专业的水源热泵工程承包方将放弃该项目,或盲目在第四系地层中凿井取水,导致在旱季出现主机、外管线、室内中央空调系统已安装就绪的情况下却无水可取的局面,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通过地质勘察技术能否找到足够的地下水资源已成为北京人民警察学院水源热泵供暖、制冷工程能否上马的关键。我院地质勘察专家在初勘时已发现场区下伏基岩为蓟县系雾迷山组白云岩、白云质灰岩。该地层为北京地区三大基岩岩溶地下水供水岩层之一(奥陶系灰岩、寒武系灰岩和蓟县系白云岩),也是北京地区地热资源主要开采目的层。因此确定勘察场区下伏蓟县系雾迷山组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含水层为本次勘察工作的重点。1 勘察工作任务、方法勘察工作任务是:评估拟建场区基岩(蓟县系雾迷山组)含水层小时取水量1170m3的可行性;如果取水可行,进一步评估所取水量全部回灌的可行性;然后设计抽、灌井数量、分布、结构等。我院在拟建场区地质及水文地质研究程度较高,本次勘察工作以搜集、整理和分析前人研究成果为主,并适当补充地下水位动态观测。2 勘察工作分级及工作区范围经设计部门计算,系统最大负荷运行时,需水量为1170m3/h,也就是高峰日需水量已达28080m3。按GB50027⁃2001《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要求,符合中型水源地标准(1万m3/d≤需水量<5万m3/d)。场区附近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发育,主要为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构造,在场区西南5~3km处分布有南口-孙河断裂,场区西北5km处分布有南口山前断裂及阳坊-西沙屯断裂。场区下伏蓟县系雾迷山组含水层位于岩溶地下水补给区,埋藏较深,富水性不均一,属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的地区。我院在该区已进行了一定的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已有多份其它勘查目的的勘察成果报告供参考,据此,将场区勘察阶段定为勘探。3 勘察工作成果通过一个月左右勘察,查明了场区下伏蓟县系雾迷山组含水层的岩性、埋藏分布特征、富水性等,成果简述如下。(1)勘察工作目的层岩性特征。蓟县系雾迷山组白云岩、白云质灰岩,主要分布于太平庄山前至平原地带,隐伏于山前第四系冲洪积物之下,在场区呈NE—SW条带状分布。岩性主要为灰白色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燧石团块白云质灰岩及结晶白云岩。(2)勘察工作目的层水文地质特征。场区下伏蓟县系雾迷山组岩石风化破碎严重,岩溶裂隙发育,特别是在断裂构造带附近岩溶裂隙尤其发育,表明该含水层富水性好、储存量大、渗透性强、回灌能力强,是理想的供水水源目的层。据前人抽水试验资料,该含水层涌水量可达150m3/h。近年来,由于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出水量应该有所降低。(3)勘察工作目的含水层补、径、排条件。场区下伏蓟县系雾迷山组含水层补给来源除少量大气降水通过入渗补给第四系,再进一步渗透补给本层外,主要为北部裸露基岩山区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后侧向径流补给。人工开采和向南侧向径流出本区是含水层主要排泄渠道。(4)勘察工作目的层水化学特征、水温。据前人资料,场区下伏蓟县系雾迷山组含水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单一,属⁃Ca2+⁃Mg2+型水,矿化度400mg/L左右,总硬度220mg/L左右,水质良好,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根据前人资料,该区地下水实测水温为15℃。(5)勘察工作目的层地下水动态特征。场区下伏蓟县系雾迷山组含水层地下水位埋深在80m左右,每年6、7月份水位最低,8、9月份水位最高,年均变幅在5m左右。4 勘察成果综合评估蓟县系雾迷山组含水层岩溶裂隙发育,富水性好,渗透性强,单井涌水量可达150m3/h,并且其储存量大,水质良好,施工8眼水井即可满足水源热泵项目的用水需求。蓟县系雾迷山组含水层补给区位于北部山区,补给面积大,加之所取水量在提取能量后还要全部回灌入地下,因此取水量是完全有保证的。蓟县系雾迷山组含水层水质、水温均符合水源热泵项目要求,但由于水位埋深大,需多耗电能从井中抽水。为尽量将抽取的地下水回灌入同一含水层中,还需施工8眼与抽水井完全相同结构的回灌井。因单井回灌量小于取水量,还需施工4座沉砂回灌辐射井,其原因是减少造价昂贵的基岩井数目,从水文地质角度讲由于场区第四系地下水渗透补给蓟县系雾迷山组含水层地下水,因此地下水回灌入第四系地层中后,实际上也能渗透补给基岩水。因此,只要抽、灌井分布、设计合理,场区隐伏蓟县系雾迷山组含水层完全可以满足水源热泵工程需水量的要求。4 抽、灌井分布、设计、施工1 抽、灌井分布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夏季制冷和冬季供暖运行时,必然会改变区域地下水原始流场。在抽水井周围地下水等水位线呈“锥”状,相反在回灌井周围地下水等水位线呈“漏斗”状。地下水温度场也会随着地下水流场的改变而改变。具体地说,随着回灌水在含水层中的缓慢流动,回灌水的温度会逐步与地下水常温趋于一致,也就是回灌水在地下含水层中会有一个“温度影响半径”,其大小受到回灌量、回灌温度与地下常温的差值大小、含水层的渗透性和热传导率等因素控制。如果抽、灌井之间的距离小于“温度影响半径”,将发生“热突破”现象,导致在夏季制冷期,抽水井处的温度将升高,而在冬季供暖期,抽水井处的地下水温度降低。结果导致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因此,合理的抽、灌井间距是水源热泵空调系统高效运行的重要因素。开采井、回灌井的布设原则应是在充分了解当地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结合以下因素共同确定:①工程的开采(回灌)水量;②地下水开采时温度和回灌温度(能量提取大小);③地下含水层的渗透性和空隙率;④地下含水层厚度、地下静、动水位及地下水流场;⑤应尽量避免对地下水的自然状态产生影响,不能产生相关的环境地质问题。在综合考虑了上述因素及地下水流向(由东北流向西南)后,8个供水井沿校区西、南边界布置,井间距200~300m。8个回灌井布置在校区中部较大范围内,使回水回灌至上游,以保证水源的充足、稳定。2 抽、灌井设计抽、灌井设计严格按GB50296—99《供水管井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泵室段深度需综合考虑抽水试验成果资料、地下水位年变幅和近年来由于连续干旱造成的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情况确定。3 抽、灌井施工抽、灌井施工严格按GB50296—99《供水管井技术规范》要求进行。2003年8月,我院施工完成了所有抽、灌井及沉砂辐射井。5 项目运行情况全部水源热泵系统于2003年10月建成,同年底在冬季供暖中投入使用,到目前已正常运行了三个供暖/制冷季(含生活热水)。监测表明:抽水井出水量、水位、水温、水质等参数保持稳定,所有抽取的地下水全部回灌入地层中,区域地下水位未有明显变化,也未产生任何相关的环境地质问题。由于整个系统还采用变频调速控制技术,根据热泵机组流量、压力的要求,潜水泵变频运行,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节水节电,因此整个系统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同时也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参观团络绎不绝,建设单位十分满意。6 结语水文地质勘察技术是地下水地源热泵技术的核心,也是地下水地源热泵项目能否成功运用于实践的关键,北京人民警察学院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通过水文地质勘察工作,逐步否决采用①地埋管地源热泵技术;②第四系地下水地源热泵技术,同时创新性的提出采用基岩岩溶地下水作为冷热源,是本项目能够成功的基础。严格按照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要求,进行水源热泵项目地下水换热系统的勘察工作也是水源热泵项目能否成功运用的重要因素。在本项目勘察过程中,从勘察的分级、范围、阶段到抽、灌井的设计和施工,我们均严格执行规范要求,所有抽、灌井成井质量都达到优级,这也是保证项目能够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1月1日实施的GB50366—2005《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已将地下水换热系统水文地质勘察列为强制性条款,这足以说明水文地质勘察在水源热泵项目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证明传统水文地质勘察在水源热泵项目中是大有作为的。参考文献[1]徐伟,郎四维地源热泵工程技术指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罗英北京警察学院集中空调水源热泵系统设

选题目的和选题意义的区别 :选题的目的:(1)课题的延续。我校在“九五”“十五”期间,一直从事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研究,成效显著。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其实就是课堂教学资源的组成部分。“十一五”期间,我们拟定将课堂教学资源研究泛化深化,所以将课题定为:课堂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2)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了课堂教学新的价值取向,即由统一和求同指向尊重多元和个性差异,由预定性和封闭性指向生成性和开放性,由知识本位指向学生发展本位。这一切,都需要教师更新资源观念,增强资源意识。(3)解决存在的问题:各门学科都有着广泛的可待开发和利用的教学资源。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带有共性的问题是教师对课堂教学资源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不够,资源意识较为淡薄。不少教师将教科书视为教学资源的全部,近而把教学过程窄化为“教教材、学教材、考教材”。这不符合学习的规律,也阻碍着着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掩埋着课堂中生命的灵性。也是由于资源意识淡漠,一些很好的课堂教学资源被闲置、浪费,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例如,课堂中学生偏离教师“预设轨道”的个性化发言,课堂中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等,这些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然而,他们被漠视的现象比比皆是。缺乏发现教学资源的“慧眼”,当然也就没有利用教学资源的“慧心”了。因此,增强教师的资源意识,研究如何充分合理的利用课堂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选题的意义:(1)增强教师的资源意识,改变教师落后的教学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和谐发展。(2)提高教师充分合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的能力,提升课堂效益,提高教学质量。一、选题能够体现论文的价值和效用论文的成果与价值,最终是需要根据论文的完成客观效用来进行评价的,但是论文的选题对其有重要作用。选题不是给论文定一个题目和规定一个范围,选择论文标题是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一个好的标题,需要经过作者深思熟虑、互相比较、反复推敲、精心策划才进行敲定的。论文选题好了,也就表示作者已经大致形成了论文的轮廓。二、选题能够提前对文章做出估计好标题能够对论文作出一个基本的估计,这是因为在确定题目之前,作者一般是经过整理资料、并进行分析整理后才能进行论文标题的敲定。在论文写作的时候,我们所找到的客观事物或资料中所反映的对象与作者思维不断碰撞并产生共鸣,正是在这种对立统一的矛盾过程中,使作者产生了认识上的思想火花和飞跃。一般选题来源于自选课题,上级主管部门指定课题与横向联系单位委托课题(包括联合攻关课题)三种形式。无论那种形式的课题都来自两大方面:(1)引领:解决社会实践的紧迫需要。这是一种直接性来源。例如:《北京古树神韵》图书,献给第29届北京绿色奥运的一份特殊礼物 。(2)总结:从查阅文献资料,了解研究领域最新的成果和有关学科发展的趋势及前沿中挖掘课题。这是一种间接性来源。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即从前人的理论总结基础上派生、外延与升华出来,从而选出具有更高价值的能充实、完善甚至能填补其空白的课题。如“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工程建设系列著作”出版工程,是“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工程建设”等系列研究的成果集成。按国家精品图书出版的要求,以打造国家精品图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与实践。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