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数学在生物学中的应用论文摘要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4-07-08 17:00:56

数学在生物学中的应用论文摘要怎么写

1,要把你文中的主要数学思想写出来;2,有结果的问题,要把结果的书写出来;3,语言要精练,尤其要用专业的书面文字,那些白话尽量不要出现;4,长度一般是一页差三、四行为宜;一点儿心得,希望对你有帮助哈

摘要在整篇论文中评阅中占有重要权重,请认真书写摘要,一定要写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解决什么问题(一句话)采取什么方法(引起阅卷老师的注意,不能太粗,也不能太细)得到什么结果(简明扼要、生动、公式要简单、必要时可采用小图表)

摘要。包括: 模型的数学归类(在数学上属于什么类型); 建模的思想(思路); 算法思想(求解思路); 建模特点(模型优点,建模思想或方法,算法特点,结果检验,灵敏度分析,模型检验……); 主要结果(数值结果,结论;回答题目所问的全部“问题”)。▲ 注意表述:准确、简明、条理清晰、合乎语法、字体工整漂亮;要求符合文章格式,务必认真校对。

数学在生物学中的应用论文摘要

生物统计、数量遗传、数学生态和数学生物分类学可做为四大分支。生物统计学用统计方法研究生物界的客观现象;数量遗传学用数学方法研究在各种不同情况下全体基因型的变化,研究数量性遗传规律;数学生态学用数学理论和和方法描述生态系统的的行为动态定量关系,建立各种生态模型,模拟动物行为;数学生物分类学使用现代数学方法和工具(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对古老的生物分类学进行研究。目前,数学方法几乎渗透到生物学的每个角落,有人预言:生物学将会取代物理学成为使用数学工具最多的部门,21世纪可能是生物数学的黄金时代。

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课题,其中可以选取一些点来进行研究,比方说在生物的分类学当中,某一种生物是否属于某一种已知的种类,这个可以通过选取其中的一些特征点,他们可以作为变量,而且这些特征点可以有不同的权重,所以可以形成一个类似于矩阵或者是数组的东西。然后可以定义它的一个特征值,当这个特征值在某一个范围内时,就可以归结为同一类或者经过比较,把它划分成几个不同的种类的时候计算各自与之对应的特征值,然后可以设定一个评判的标准,从而进行恰当的分类。

数学在生物学中的应用论文摘要写什么

1,要把你文中的主要数学思想写出来;2,有结果的问题,要把结果的书写出来;3,语言要精练,尤其要用专业的书面文字,那些白话尽量不要出现;4,长度一般是一页差三、四行为宜;一点儿心得,希望对你有帮助哈

关于“0” 0,可以说是人类最早接触的数了。我们祖先开始只认识没有和有,其中的没有便是0了,那么0是不是没有呢?记得小学里老师曾经说过“任何数减去它本身即等于0,0就表示没有数量。”这样说显然是不正确的。我们都知道,温度计上的0摄氏度表示水的冰点(即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其中的0便是水的固态和液态的区分点。而且在汉字里,0作为零表示的意思就更多了,如:1)零碎;小数目的。2)不够一定单位的数量……至此,我们知道了“没有数量是0,但0不仅仅表示没有数量,还表示固态和液态水的区分点等等。” “任何数除以0即为没有意义。”这是小学至中学老师仍在说的一句关于0的“定论”,当时的除法(小学时)就是将一份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有多少。一个整体无法分成0份,即“没有意义”。后来我才了解到a/0中的0可以表示以零为极限的变量(一个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小于任意小的已定正数),应等于无穷大(一个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大于任意大的已定正数)。从中得到关于0的又一个定理“以零为极限的变量,叫做无穷小”。 “105、203房间、2003年”中,虽都有0的出现,粗“看”差不多;彼此意思却不同。105、2003年中的0指数的空位,不可删去。203房间中的0是分隔“楼(2)”与“房门号(3)”的(即表示二楼八号房),可删去。0还表示…… 爱因斯坦曾说:“要探究一个人或者一切生物存在的意义和目的,宏观上看来,我始终认为是荒唐的。”我想研究一切“存在”的数字,不如先了解0这个“不存在”的数,不至于成为爱因斯坦说的“荒唐”的人。作为一个中学生,我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对0的认识还不够透彻,今后望(包括行动)能在“知识的海洋”中发现“我的新大陆”。

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课题,其中可以选取一些点来进行研究,比方说在生物的分类学当中,某一种生物是否属于某一种已知的种类,这个可以通过选取其中的一些特征点,他们可以作为变量,而且这些特征点可以有不同的权重,所以可以形成一个类似于矩阵或者是数组的东西。然后可以定义它的一个特征值,当这个特征值在某一个范围内时,就可以归结为同一类或者经过比较,把它划分成几个不同的种类的时候计算各自与之对应的特征值,然后可以设定一个评判的标准,从而进行恰当的分类。

数学在生物学中的应用论文摘要结束语

中学数学教学论文 “复习课最难上。”这是许多数学教师经常发出的感叹。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 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最重要的是,到目前为止,复习课还不像新授课有一个基本公认的课堂教学结构( 模式)。因为有了这个课堂教学结构,就等于有了可供操作的教学程序。大家知道,结构的优劣决定功能的大 小,井然有序的课堂教学结构就像阶梯一样使教者能胸有成竹地带领学生拾阶而上,进而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 。经过实验研究,目前我们采用如下的复习课结构。 一、出示复习目标(以下简称亮标)(2分左右) 上课开始,教师直接出示复习课题,接着把预先写在小黑板上的复习目标挂出来。出示的复习目标应注意 如下三点: 目标要全面。所谓“全面”,就是指按照数学教学大纲上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在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 三方面提出复习要求,不能厚此薄彼,甚至只提出知识方面的复习要求,把能力与思想品德丢在一边。例如, 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复习,除了应当掌握的知识外,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应变能力也要得到发展,同时还要注意训 练学生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追求美观整洁的爱美情操和习惯等。 目标要准确。即针对性要强。一是目标中知识、能力、思想品德各方面的要求要准确,二是三者之间不 能混淆。如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复习,复习的目的是:将学过的统计表和统计图强化和分化,防止相关或相似知 识的互串。学生易混的问题是:如何确定单位长度?(共性)为什么折线统计图中横标目的间隔要按实际年份 留空?(个性)学生最容易遗忘的是:制图后忘掉写数据,或把标题与图表分开等等。在复习课上制定复习目 标时,应注意和这些新授课后发现的问题结合起来,以利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目标要具体。不要提一些抽象或空泛的口号,诸如“通过复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粗一听很具 体,细一想太空泛,到底培养学生的哪些习惯不得而知。其实一堂课只能按实际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某一方面 的素质,太多会适得其反。 教学目标不仅是向学生提出的,也是对教师提出的。复习课上教师应紧紧围绕着目标组织教学,就像写文 章不能“跑题”一样,复习课也不能“离标”,而应有的放矢。 二、回忆(8分左右) 回忆,就是要求学生将学过的旧知不断提取而再现的过程,这是学生独立联想的有利时机,应尽最大可能 让他们独立完成。如果是低年级,可让他们先看书本再回忆并说出来;中高年级也可让学生提前一天预习,这 样课上会节省一些时间。当然,回忆过程也离不开教师的启发辅助。我们常采用如下策略: 独立地默写。 同桌相互说。 启发得结果。 如要求学生用“组词”或“造句”等方式回忆出学过哪些“数”?哪些“形”?哪些“式”?哪些“量” ?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联想”式回忆的办法。 回忆过程中一般只要求学生写出或讲出“是什么”,不追问“为什么”或“怎么样”,以便一气呵成地将 所有旧知“拉出来”,提高回忆的效率。因此,学生回忆时,教师不要过多地“插手”或“插嘴”,而是让学 生七嘴八舌地说,龙飞凤舞地写,这时只有一个目的:把有关旧知回忆出来。例如,让学生回忆:我们已经学 过了哪些“角”?只要学生讲出锐角、直角、平角……所有的角的名称,不必追问其意义和区别,也不用管这 些角的序列。 回忆既是提取旧知的过程,同时也是进一步强化记忆的过程,还是互相启发获得联想结果的过程。 如果学生的回忆不完整,这时可让其他学生或由教师补充,也可暂时放一放,之后在“梳理”中完善。 三、梳理(10分左右) 梳理,就是将旧知识点按一定标准分类。因此,梳理是复习中的重点。梳理要完成两项任务:一是将知识 点联接起来(求同),二是把各知识点分化开来(求异)。这些工作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准备好,否则上课时 会造成混乱。梳理往往同板书联系起来,使视听融为一体,增强复习效果。根据复习内容的异同,通常采用: 边梳理边板书。即梳理与板书同步进行。 先梳理再板书。即师生先一起将旧知的异同点输出,然后出示板书。 先板书后梳理。这在低年级比较适用。运用时也可在挂出板书的同时,边看板书边梳理。 梳理过程,实质上是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的思考过程,其间应用的思考方法主要是“分类”,即根据一 定的标准将知识分化。如四边形,根据对边关系可分成两类: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只 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梯形)。在小学里,一般应根据学生实际学习的内容及所达到的思维程度来教学, 不必拘泥于完全科学性原则而把小学数学知识太宏观化,这就是作为“学科数学”与作为“科学数学”的区别 之一。像四边形,严格地讲,应把两组对边都不平行(不规则四边形)作为一类,小学数学不研究它,也没有 必要让学生“多此一举”。一定要注意:我们的分类,是将已学过的知识分类,而不是将学生还没有学过的知 识分类。其实,分类标准本来就是人为的,更何况对有些分类目前专家们也争论不休,如三角形按边分类就有 两种情况:一是分成两大类——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把等边三角形作为等腰三角形的特例;二是分成 三类——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这就要看给“等腰三角形”怎么下定义了。到底是分得细 一些好,还是粗一些好,可看复习内容的多少来定,复习的内容多要粗分,反之则细分为宜。 四、沟通(10分左右) 沟通是复习课的鲜明特质。因为新授课的主要目的是将知识点分化,把握单个知识的本质属性,一般很少 也不可能同后继知识发生关联。复习课中,正好就是将所学知识前后贯通、沟通起来,这就是所谓知识点的泛 化。 沟通不同于知识之间的简单联结,而是知识本质上的融合。因此,沟通不仅要在异中求同,而且也要在同 中求异,这是知识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的重要环节。这就是前面谈到的,回忆阶段只求“是什么”,而这里“ 沟通”时还要追求“为什么”问题。如约分与通分,它们的意义不同,但本质和操作却是同一个理论根据,即 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具体化。操作过程也有差别,约分一律运用“同时缩小相同倍数”,而通分则一般运用“同 时扩大相同的倍数”。 沟通时,既可让学生提出疑问,也可由教师出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还可采用板书填空的形式,这要看 具体运作情况而定。 沟通的目的也不仅仅是求同与求异,更重要的是为了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进而拓展学生的思维 。 五、练习(10分左右) 复习课中的练习与新授课或练习课中的练习都有明显不同。新授课中的练习主要是为了巩固刚学过的新知 ,因此其练习成分是基本习题占70%左右,侧重于知识方面;练习课中的练习则是为了技能向能力转化,侧重 于数学能力的形成;复习课上的练习侧重于知识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因此应出示综合性较强的习题让学生练 习。 值得一提的是,复习课上的练习应集中在一起(划定一段时间),而不宜分散进行。这样既能集中学生注 意力,又能节省复习时间。 附两份复习课设计。(见本期《〈圆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课设计》、《〈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复习课 设计》两文。)

回答 你好 亲亲 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及所揭示的原理和规律(理论价值)。2、在实际应用上的意义和作用(实用价值)。3、与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有哪些异同,作了哪些修正、补充和发展。4、研究的遗留问题及建议和展望。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结论写作都要具备上述内容。作者可根据研究结果的具体情况而定,但第一点应是必不可少的。

重申一遍论点就行了,比如这个论文的论点是你是一个好人,然后结尾就说综上所述,你确实是一个好人

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和不断探索,数学中的一个个难题中会被我们揭开!

数学在物理中的应用论文摘要

在物理学中,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物理变化规律,除了用文字叙述,用方程,方程组,不等式,比例式、三角函数、三角方程等,还可以用相应的图象来描述。数学不仅可作为计算公式贯穿其中,广泛用于推导公式,表达关系,描述规律,而且它本身的逻辑作用和抽象作用来辅助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掌握物理学中的数学方法,是学好物理学的关键之一。本文仅就极值问题、正负号问题,数学图象等在力学、热学、电学中的应用作简单论述。一、物理学中的正、负号数学中的正与负反映了数的大小,但在物理学中,正和负反映的物理意义大不相同。1、矢量中的正和负反映了方向。在同一直线上,一般先规定某方向为正方向,与其同向的矢量为正值,反之为负值,这样把矢量运算化为标量运算。例如,在直线运动中,若选初速度为V0的方向为正方向,则加速度为负值时物体做减速运动。又如在竖直上抛运动中,以抛点为原点,上方位移为正,下方位移为负,向上的速度为正,向下的速度为负,这样即可把往返运动当作一直向上的运动处理。例1、在离地10 米高度以5 米/秒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不记阻力,问经几秒此物落地?[析解]以抛点为原点, 向上为正,所以V0=5m/s�0�5,s=-10m, 代入位移式S=V0·t+1/2at�0�5 有-10=5t-5t�0�5求出t=2 秒。2、正和负可以反映物体能量的增加减。大当能量增加量为正值时,说明能量在增加;当能量增加量为负值时,说明能量在减少。例如,由动能定律可知:当合外力对物体做正功时,物体动能增加;当合外力对物体做负功时,物体动能减少。又如在热学中我们将吸热和对气体做功记为正直,相反将放热和对外做功记为负值。3、在势能大小的表示中,正和负表示势能与标准点相比的大小。例如我们以桌面为势能的零点,那么桌面以上的各点势能均为正,而桌面以下的各处势能均为负值,在这种情况下正和负表示大小。4、在光学中,正和负表示虚和实。凸透镜的焦距为正,透镜的焦距为负;实像的像距为正值,虚像的像距则为负值。二、用数学方法定义物理量物理量分为基本量和导出量两种,从定义形式来看,都可以用数学形式来表示。大量的可以用以下几种数学方法定义。1、量比定义法:就是用两个物理量的“比”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的方法。例如反映物质属性或特性的密度(ρ=m/v),电场强度(E=F/q),反映物体属性或特征的导体的电阻(R=u/I),运动速度(v=s/t),功率(P=w/t)等。2、乘积定义法:即用两个以上的物理量的乘积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的方法。例如,功( w= F·S cosθ ),动量(p=mv), 动能 ( Ek =mv�0�5/2)等。3、公式变形定义法:即用已有的公式变形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是方法。例如,根据电阻定律(R=ρl/s),胡克定律(f=κx),摩擦定律(f=μN),自感电动势(ε=LΔI/Δt),得到电阻率ρ,倔强系数K,摩擦系数μ,自感系数L。4、和差定义法:即用物理量的和差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例如,动能的增量(ΔEk= Ek2–Ek1 ),动量的增量(ΔP= P2-P1)等。三、极值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在物理学中经常遇到极值和最值问题,有时用到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有时则是三角函数的极值等。此类题解题特点:在物理机理的基础上,其解题关键要依赖数学手段和方法,借助于数学技巧和技能。例2、甲乙两辆汽车同方向行使,当t=0 时,两车恰好相齐,它们位移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分别为:S 甲=10t;S 乙=2t+t�0�5,试问在什么时刻,甲车在前时,两车相距最远?[析解]两车相距的距离为:ΔS= S 甲- S 乙=10t -(2t+t�0�5)=-t�0�5+8t据二次函数的性质有:当x=-b/2a 时,ΔS 有最大值, ΔSmax=(4ac-b�0�5)/4a, 即当t=4s 时,ΔSmax=16m[注]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在很多场合下可以用二次函数y=ax�0�5+bx+c 来表示,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x=-b/2a 时,y 有极值,极值y=(4ac-b�0�5)/4a,当a>0 时有极小值,当a<0 时有极大值。例3、把q0 分配给两个相距为r 的质点,使之成为两个带电体q1 和q2,则当电量如何分配时,两个电体之间的库仑作用力最大?[ 析解] 两个带电体之间的库仑力为F=kq1q2/r�0�5根据题意q1+q2=q0 为一定值,因此当q1=q2=q0/2 时,q1q2 有最大值,也就是F 有最大值。所以电量平均分配给两个质点时,它们之间的库仑作用力最大,最大值Fmax=Kq0�0�5/4r�0�四、图象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利用图象可以直观地反映物理量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形象地表述物理规律。应用图象解题,常常使一些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明了,对提高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益处。综上所述,在物理学中应用数学的求解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物理过程可以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求解,关键在于把物理意义和数学方法巧妙的揉合为一体,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由于事物的多样性、复杂性及物理与数学两门基础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与交叉。故在学习中应注意利用有关的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以培养自己正确分析物理过程和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与教师之间交叉活动的自由空间,允许窃窃私语,允许寻求教师、同学帮助。因为我们常会发现这样一些情况:有的同学想像力很丰富,但动手能力较差;有的同学制作精细,但思路狭窄,如果让这两者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则是最佳的组合了。即使两者水平相当,在合作中也能得到启发,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同时有些活动题材、内容,需要搜集大量的材料,可组织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如“插花”、“版面设计”、“画脸”等创作,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收集材料:你准备花泥我准备鲜花,我们一起来完成一束艺术插花;尝试四个人合作设计一块别致的版面;相互给对方装饰一个有趣的脸面等。在愉快的合作氛围中,在友情浓郁的氛围中,消除表现的顾虑,快乐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给学生带来愉悦的审美情趣,使每个学生都体会到集体的智慧胜过于个人,从而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合作的好品德。这样一来,作业的时间相对缩短,作业的质量却提高了,何乐而不为?没有教师心灵的参与,课堂就会像没有雨水的春日,燥寒而缺少滋润;没有教育实践的参与,教育研究就会像行将干涸的一潭秋水,沉闷而无活力。把美术教育的艺术与生命艺术合二为一,将是我们21 世纪每个美术教师的毕生追求。

返回首页 会员登陆 个人信息 主页注册 高级搜索 主页投稿 数学论坛 退出登陆 搜索整篇文章 只搜索标题 学术信息 学术杂谈 数学新闻 期刊论文 学术机构 基础数学 概率统计 计算数学 代数数论 函数分析 几何拓扑 微分方程 应用数学 运筹学 控制论 信息论 反问题 组合图论 模糊数学 生物数学 数学物理 经济数学 数学模型 计算机图形学 非线性分析方法 数学教育 数学家 数学史 初等数学 高等数学 考研数学 数学软件 Ctex/Tex SPSS/SAS Matlab/Maple 数学资源 电子书籍 考试竞赛 其他资源 网友推荐 • 王梓坤院士:迎接生物数学时代的到来 • 再介绍一本教材 • 美国数学建模竞赛注册与指南 • 《张量范畴讲义》预印本 • 龙以明等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 林家翘教授 • 北京大学特别数学讲座 • 200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当选名单(数学) • 欢迎大家访问高等数学精华版 • 最新SCI影响因子及核心期刊 • 2004世界华人数学大会 • 有趣的计算机工具介绍 • 【推荐】北师大概率论基础讲义 • 【专家】陈兰荪教授-报告讲稿 • 一盏螺旋灯具的孔位定位问题 • 中日离散几何、组合数学与图论国际会议 • 美国人摘得世界数学最高荣誉奖 • 访“百优”博士论文获得者导师朱熹平教授 • 关于数学参考书 • 随机图论与网络学术讲习班 • 庆祝谷超豪院士80寿辰 • 介绍一下中国的组合数学基地 • 运筹与优化理论教学大纲 • 【原创】我心目中的陈省身先生 • 经典的25篇控制论文 • 2006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公布 • 陈省身:数学是有很强活力的 ·更多 合作伙伴本站Logo站内新闻 【通告】关于书稿。 - 2006-09-21 12:13 - xiaohuhu 博士家园数学专业考研真题解答丛书编写进展信息--------------------------------------------------------------------------------【公告】博士家园-数学专业网站 - 2005-08-29 11:37 - xiaohuhu 一个国家要想成为科学大国,科学强国,首先要把基础科学搞好,而数学又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所以我们更要重视数学的研究,多多培养高水平的数学人才,要在数学中有所创新,有所创造,才能使我们的国家出现更多的大师级的数学家,才能够在数学上多多得到菲尔兹奖,沃尔夫奖,阿贝耳奖,在科学上多多得到诺贝尔奖。才能够使我们的国家不愧为科学大国,世界强国! 本网站是专业学术网站,仅供个人学习交流之用如侵犯著作权人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做出相应的处理。转载我站原创作品请注明我站名称和链接。任何利用我站资源,作品等进行商业活动的,我们保留依法追究的权利! --------------------------------------------------------------------------------【推荐】博士家园论坛分类导航图 - 2005-08-28 11:17 - xiaohuhu +学术信息版 +基础数学版-概率统计-计算数学-几何拓扑-代数数论-函数分析-方程 +应用数学版-运筹学- 数学模型-控制论信息论-组合图论-金融数学 +学术讨论班-生物数学-模糊数学-小波-非线性-数学物理-信息安全-CS +初等数学版 +高等数学版 +资源交流版 -博士书屋+软件编程版 +期刊论文版-数学外语在线+硕士之路版-试题集-解答库 +博士之路版-资料室+数学史话版-数学家--------------------------------------------------------------------------------【推荐】数学书店-china- - 2005-08-22 08:00 - xiaohuhu 最近更新 第25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在马德里落下帷幕 - 2006-09-21 04:34 PM - 记者方长平 博士家园特别更新,由于暑期原因,数学家大会未能及时报道,致歉!--为期9天的2006年国际数学家大会8月30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落下帷幕。本届大会将对今后的数学研究和教学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数学界共商中国数学发展方向 - 2006-07-03 10:42 PM - hshizhi 北京国际弦理论大会热潮方退,西子湖畔数学热浪又起。由著名华人数学家丘成桐牵头,中国顶尖数学家日前齐集杭州,举行中国数学科学与数学教育发展论坛,共同探讨中国数学科学和数学教育的发展方向 “科学的语言”正进退两难 - 2006-06-14 12:23 PM - nankai 被誉为“科学的语言”的数学,走到今天正面临困境:一方面,数学在现代科学研究及整个社会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在很多活跃的领域,数学家却没有参与进去。 中国人“封顶”百年数学难题 - 2006-06-05 09:07 AM - abss 中山大学教授朱熹平和旅美数学家、清华大学兼职教授曹怀东彻底解决百年未破的庞加莱猜想。大学数学学院(系)风采展示 - 2006-05-28 01:34 PM - lsqmath 贴张你所在院校数学学院(系,所)有代表性的照片,让更多的人了解,欢迎来信洽谈合作宣传 南开之行小记 - 2006-05-19 11:07 AM - 王丽萍 参加全国的概率统计年会,回来有感而发,这次南开会议,有机会认识众多的概率统计名家。很多以前通过邮件认识的老师这次见面,加深了印象。也结识了许多新的老师。 2006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公布 - 2006-05-17 09:19 PM - 数学类一共有6篇百优论文2006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专家审定会于2006年4月在北京召开,在通讯评议的基础上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和审定,共评选出2006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99篇 说说我知道的九章书店--数学爱好者必读 - 2006-04-29 09:46 PM - bughouse 九章书店有哪些书?什么书适合在九章书店买?怎么获得九章书店的最新书单? 忆恩师--写在概率论及其应用出版之际 - 2006-04-29 01:02 PM - suijishu 在《概率论及其应用》出版之际,选取本书的译者以前的一篇文章《忆恩师》,帮助我们理解和关注这本概率论名著。 国内概率与数理统计专业牛人分布 - 2006-04-25 02:09 PM - 对于这个问题,博士家园的概率统计爱好者发表了自己不同的见解和观点,在第二届全国概率统计青年学者会议开幕之前,我们对大家的讨论进行整理总结,编写全文,供大家参考同时欢迎补充,批评指正 “细胞非线性网络”国际研讨会 - 2006-03-30 12:30 AM - 浙江小楼 浙江师范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拟在2006年9月联合举办“细胞非线性网络”国际研讨会,LOChua教授和TRoska教授等将作主题报告,欢迎对“细胞非线性网络”感兴趣的国内外相关学者和博士生报名参加。 瑞典数学家获本年度阿贝尔奖 - 2006-03-25 10:59 PM - mathy 挪威科学院23日将本年度有着国际数学界“诺贝尔奖”之称的“阿贝尔奖”颁发给瑞典数学家伦纳特·卡勒松,以奖励他在调和分析和动力系统方面取得的成果。科学出版社影印数学名著拓扑学介绍 - 2006-03-14 10:20 PM - Hilbert_ru Topology I:General Survey作 者: SP NOVIKOV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7-03-016673-4科大沈维孝教授3论文被AM接受发表 - 2006-03-05 07:41 PM - lsqmath 1975年5月生,安徽贵池人1995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大数学系, 后留学于日本东京大学,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复动力系统友情提示本站一些网页及论坛须安装IE6、mathplayer插件才能正常浏览,且可以加快打开速度,请下载安装!用 户 密 码 使用Cookies 不用 :::忘记密码::: :::注册用户::: :::游客入口::: 最新文章 • 第25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在马德里落下帷幕 • 数学界共商中国数学发展方向 • “科学的语言”正进退两难 • 中国人“封顶”百年数学难题 • 大学数学学院(系)风采展示 • 南开之行小记 • 2006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公布 • 说说我知道的九章书店--数学爱好者必读 • 忆恩师--写在概率论及其应用出版之际 • 国内概率与数理统计专业牛人分布 • “细胞非线性网络”国际研讨会 • 瑞典数学家获本年度阿贝尔奖 • 科学出版社影印数学名著拓扑学介绍 • 科大沈维孝教授3论文被AM接受发表 • 浅谈我心目中的中国数学教育 • 第十届京津地区暨第二届全国概率统计青年学者会议通知 • china-提供数学专业书籍 • 浙江大学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数学分析试题 • 浙江大学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高等代数试题 • 最新SCI影响因子及核心期刊 • 200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当选名单(数学) ·更 多 热门文章 • 常用的统计计量数学软件 • 考研真题征集AND诚聘试题解答编辑! • 中山大学2004年《高等代数》试题及解答及评注 • china-提供数学专业书籍 • 高等应用数学问题MATLAB求解 • 2005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名单(初稿) • 【推荐】精通MATLAB5版 • 数学建模个人经验谈 • 运筹与优化理论教学大纲 • 【精品】微积分学教程 • 统计学网址大全 • 数学建模之心得体会 • 数学模型概述 • 一道有趣的概率题 • 【推荐】北师大概率论基础讲义 • 中国科学院2005年高等代数试题详解 • 【推荐】高等代数解题技巧与方法 • 模糊数学方法 • 控制论思想 • 信息时代的组合数学 • 运筹学各分支简介 ·更多 博士数学通讯下载提供最新数学新闻,数学进展,数学软件,数学竞赛考研信息,数学问题讨论,数学资源交流免费订阅,可随时订阅,随时退订输入您的邮箱地址后按相应按钮,收到信件后按照提示进行确认,即可订阅成功----------------------- 请填写您的E-Mail首页链接 :中文TEX|数学建模|研学论坛|九章书店|数学爱好者|中科院|清华数学 |北大数学| 南开数学|复旦数学| 浙大数学|icm2006 |北师大数学 |组合中心 |武大数学|南大数学|中科大数学|山大数学|川大数学|中国数学会 |美国数学会|数学家大会| Copyright © 2004 -2008 博士家园 当前在线: 68人 京ICP备05002166号 phpArticle

数学是研究物理学的有力工具,不论是物理实验的测量和计算,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还是习题求解等,都离不开数学的应用.但是,数学只是工具.作为工具用的数学必须与物理现象的内容统一,而且还受到具体的物理条件的制约,所以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必须充分考虑到物理学科的特点。众所周知,物理学的发展离不开数学,数学是物理学发展的根基,并且很多物理问题的解决是数学方法和物理思想巧妙结合的产物。打好数学基础要从高中做起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创新能力,更好的与大学课程接轨,更早的把高中生带到物理殿堂。 下面以一题为例说明一下数学思想在物理中的应用: 【例一】如图所示,一根一段封闭的玻璃管,长L=96厘米内有一段h1=20厘米的水银柱,当温度为27摄氏度,开口端竖直向上时,被封闭气柱h2=60厘米,温度至少多少度,水银才能从管中全部溢出? 解:首先使温度升高为T0以至水银柱上升16厘米,水银与管口平齐,此过程是线性变化。温度继续升高,水银溢出,此过程不再是线性关系。设温度为T时,剩余水银柱长h,对任意位置的平衡态列方程: (76+ h1)×60/300=(76+h) ×(96-h)/ T 整理得: T=(-h2+20h+7296)/2 h的变化范围0——20,可以看出温度T是h的二次函数,此问题转化为在定义域内求T的取值范围,若Tmin

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尤其在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以及解决物理问题时,数学知识起着重要的工具作用。有些初中学生数学学得比较好,但物理不一定学得好,因为这些学生往往用纯数学的思维方式理解物理概念、规律或求解物理问题,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时容易出现错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有效的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物理问题。一、用数学式子表达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用字母表达物理量、已知量、未知量。初中学生初学物理时往往对用符号表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不习惯,不会应用这些物理量的符号去表示相应的数字信息,不清楚公式中的符号哪些是已知的,哪个是未知的,导致公式变形出错,乱套公式,物理结果出错。 解决途径:(1)首先引导学生学会“读题 → 标量 → 选公式”的方法。即学生边读题,边在相应的数字下面标上相应的物理量的符号,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明确了已知量和未知量,再根据物理问题情境选择恰当的公式来求解。(2)解题时强调运用“三步法”,即“公式 → 带入数据 (数字+单位) → 结果(数字+单位)”。要让学生明确物理公式是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依据,所以要先写出公式,再带入相应的数字和单位,然后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计算得结果。(3)物理量用规定的符号来表示,学生往往不能把字母和它表示的物理量联系在一起。如学生在数学中未知数都可以用X、Y表示,有时学生在解决物理问题时,不管是求哪个物理量,他们都用X、Y表示,这样不便于理解物理含义。在分析题时让他们在物理量的旁边写出表示这个物理量的符号,再看求哪个量就用他在这个物理量旁边标出的字母来表示。 通过不断强化及练习,学生学会了运用数学能力来求解物理问题,使学生对符号的认识由不熟悉到能够灵活运用。二、用方程表达物理关系、解决物理问题。学生往往在数学中会列方程解方程,但不会求解物理关系式。 解决途径: 教师应教会学生将物理关系式与数学方程概念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理解物理关系式实际上是将方程概念赋予了具体实际的内容。在建立物理情境的基础上,利用数学方法求解物理问题。 例如:用弹簧测力计提着体积为10cm3的铁块浸没水中,不触底,此时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多大? 引导学生分析:求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多大,实际是求铁块在水中受到向上的拉力多大。(1)受力分析,画出受力示意图,如图:重力、浮力、拉力。(2)引导学生分析能求哪些量:如:F浮= ρ水 gV铁,G=ρ铁 gV铁(3)建立力的平衡式 F拉 + F浮=G (4)代入求解 F拉 =G + F浮 可以看出物理中力的平衡式实际上就是数学中的方程式,教师再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方程思想来求解物理问题。通过例题分析、训练,学生逐步增强数理结合的意识,能将物理问题自觉地灵活地转化为受物理规律制约及显示物理规律、物理情境的数学问题。三、用分式的性质等量代换的思想进行单位换算。初学物理的学生在单位换算方面成为学习物理知识的障碍。 解决途径: 首先让学生理解物理中的单位换算,实际上是数学中的等量代换思想的体现,其次让学生理解记忆基本换算关系。例如:速度的单位换算,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1)分子分母分别换算法 例如:20m/s = 20 = 72km/h(2)利用速度进率法:1 m/s = 6 km/h20m/s = 20 6 km/h = 72km/h 通过分析比较,让学生理解单位换算的方法和技巧,今后能灵活自如的进行单位换算,不要让单位换算成为学生学习物理的障碍。四、区分物理平均与数学平均。 学生对物理中的平均概念的理解往往停留在数学的平均思想上,不注意条件,不注意适用范围,导致结果出错。 解决途径: 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物理中的平均与数学中的平均概念的区别,要特别注意公式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 例如:求平均速度问题,原则上应该是,S代表总路程,t代表通过路程S所用的总时间。(1)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 1,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 2,求全程的平均速度。隐含的条件是 S1 = S2 = S 但是有一些学生不理解物理上平均速度的含义,直接利用数学上的平均思想解题得出的错误结论 。(2)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前一半时间速度为 1,后一半时间速度为 2,求全程的平均速度。隐含的条件是 t1=t2 = t 又如:伏安法测电阻,多次测量利用数学的加权法求平均电阻值有实际意义。而电功率的平均值没有实际意义。 可见应用数学知识分析物理问题时要特别注意物理学科的特殊性,注意概念的物理含义和规律成立的条件,因此我们在物理教学中要强化物理意义、物理内涵,公式形成过程的指导以及物理规律成立的条件,以使学生在扎实的物理基础上恰当、灵活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五、利用函数图像理解物理意义。 物理规律、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像表达出来。但是有的学生不能将函数图像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造成解决物理题的困难。 解决途径:首先让学生明确,横纵坐标表示什么物理量,再分析这个图像表示的物理意义。 例如:一个正比例函数图像,斜率表示密度ρ=m/v,即m与v成正比,也就是说同种物质,质量增大多少倍,体积也增大多少倍,比值不便,这个比值就是密度。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总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把数学知识、数学思维方法迁移到学习物理上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强化数理知识的结合,利用多渠道的有效途径,促进数学知识的迁移,学生才能更好的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物理问题。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