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论文题目有哪些要求

发布时间:2024-06-30 13:52:02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论文题目有哪些要求

学前教育的毕业论文要求其实与你学校的制度有很大关系,有些学校要求毕业论文字数必须1W字数以上,查重不能重复度超过30%,并且还要毕业设计的导师同意才行,如果你找不到合适的参考范文,你可以搜下:普刊学术中心,有很多毕业论文写作方面的知识和技巧,对你毕业论文有很大帮助

可以写美术对孩子的影响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家长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小班可以从事的体育活动你可以参考一下文献。找找思路

1、撰写的字迹要工整,文字要规范,不可滥用、误用简化字、异体字或生造汉字;中文的标点要准确,标点符号写在行内。2、文稿要完整。论文封皮、论文任务书、论文评议书由系部统一提供,其它内容一律用A4打印纸书写或打印。3、文章标题层次及同级标题序码,必须段落分明前后一致。4、论文一律在左边装订成册。顺序为a、封皮;b、论文评分表;c、论文题目、目录;d、论文摘要(中英文分别书写);e、前言;f、论文正文、结论等。5、论文中有关实验数据的表格、图、照片的表达一定要规范化。6、所列举的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包括期刊、书籍、论文集和会议文集。7、在论文结束处,要罗列主要的参考文献,格式为:序号、作者姓名、书或文章名称、出版物单位、出版时间、章节与页码等。技巧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论文选题要求有哪些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选题选的题目有很多,下面就学前教育的给些参考题目举例如下:1、某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小学化”倾向研究2、同伴冲突中教师介入行为的研究3、同伴违反规则背景下幼儿的行为反应及其动机研究4、退缩型幼儿的个案研究5、文化变迁下离异家庭儿童的个案研究6、小班幼儿绘画兴趣培养策略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生活化研究--某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为8、一线教师对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认知现状调查与分析9、影响幼儿规则形成的因素研究10、游戏教学活动中促进中班幼儿分享行为策略研究11、幼儿教师对观察记录的运用现状研究12、幼儿进餐拖延行为的个案研究13、幼儿一日活动中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研究14、幼儿园家园互动的现状调查15、幼儿园民间美术教育活动的环境创设策略研究16、幼儿园实习生教育效能感影响因素的研究17、幼儿园小班游戏活动中教师管理行为的现状研究扩展资料: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同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幼儿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观察幼儿、分析幼儿的基本能力以及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3、具有编制具体教育方案和实施方案的初步能力。4、熟悉国家和地方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前教育

三、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一)高校实习管理制度不完善高校在安排学生实习的过程中只是单纯的将学生分配到相应的学校,对学生的反馈与述求、基础设施不完善、学生身心等一系列问题学校并不会去关注,学校对学生的监管力度也会大大的放松,甚至处于忽视的状态。在访谈中有人说道:“在我到实习地方之后,学校就不管我们了,我们向学校反馈一些问题,学校给的答复是有问题自己找实习地方的领导,自己解决。”(A1)这说明了高校在学生实习过程中管理存在的问题。同时学校在安排实习园所时,只是单纯的校园合作关系,并没有深度交流,特别是在实习期间的管理制度,学校和园所并没有达成一致的管理方案,双方都处于一种“看学校的管理安排或看幼儿园的管理安排”的管理状态。并且实习地点的安排过于分散,不利于学校的管理以及增加校内指导老师的走访难度。(二)“双导师”的指导质量不高从基本信息数据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高校指导老师指导的人数众多,最多指导的人数在31个人以上,这就导致了指导老师的指导压力和责任重大,在访谈中有学生说道:“我的指导老师和我的专业不对口,然后指导老师指导的人数比较多,且指导的学生都比较分散,所以指导老师只对我指导过两次,指导的内容也很随意,就是问问有没有什么不习惯,有没有什么问题等。”(A4)从谈话中虽然可以看出指导老师对学生的关怀,但是却缺乏专业的、及时性的指导。园所指导老师虽然可以进行一对一或一对二的指导,但是指导却很随意,在访谈中一个学生说道:“幼儿园的指导老师指导的没有目的性、针对性、专业性,及时性,他们指导的内容十分片面,而且我的指导老师以为指导就是带着我走一日流程。”(A11)这说明园所指导老师对于指导的认识不足,导致对学生的指导片面,没有深度,导致学生实习积极性不高,专业能力得不到提升,综上所述教育实习时“双导师”的指导质量不高。(三)园所对教育实习支持力度低在数据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园所给予实习学生的机会少,基本大部分学生在园所中从事的工作都是保育,同时还存在着轮班现象,学生对园所的课程教研、班级的教育教学等接触少。园所给实习学生提供的工作太过单一,导致实习老师的接触面狭窄,从而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幼儿园的工作。有学生说道:“在实习的过程中,我除了从事保育工作外,幼儿园的其他一些活动我都没有参加过,甚至开会我都没有去过。”(A4)实习园所对学生的实习支持度低,导致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专业能力,专业素养,专业认同感等得不到提升,在园所收获的知识、经验也会相对较少,从而学生对实习的满意度也就相对降低。(四)学生心理素质和专业能力低“去实习前我认为自己可以很好地应对实习中的一切事情,而且实习的时候可以锻炼一下自己,但是到实习幼儿园的那天,我被不能洗澡,住宿条件差这点小事给弄崩溃了。”(A2)通过这段话可以看出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不足,总是觉得自己可以去应对、自己可以、自己是成年人了这些话来安抚自己,但是当真正面临是有显得不知所措。同时学生对于自己角色的转变也没有意识,遇到困难就以我是学生的借口来骗自己。还有学生说道:“我在学校的专业成绩一直不错,以为去实习可以大展身手,结果实习的时候发现自己胆怯了,一是害怕自己讲不好,二是不知道怎么去切入课程,有一次给幼儿讲一首故事,自己觉得说的挺好,结果幼儿完全听不懂。”(A7)这说明有部分学生很自信,高估了自己的专业能力。综上所述高校学生教育实习存在心理素质和专业能力较低的现实问题,学生对自我期望太高,自我认识不足。四、提升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满意度的对策建议(一)强化实习管理,建立反馈机制高校在实习管理制度存在许多的问题,列如:对学生监管薄弱、对学生的管理力度低等。针对上述问题,学校应该强化实习管理,关注学生在实习中的问题,规范实习组织、实习过程、实习安全、学生实习的各方权责等的管理。还要建立学生反馈机制。建立学生反馈机制有利于学校及时掌握学生在实习过程的方方面面,以及学生权益受损时学校可以第一时间进行维权等活动。强化实习管理,建立反馈机制有利于学校实习制度的完善,和学生的述求的到反馈,从而提高实习积极性和实习满意度,为培养高质量教师奠定基础。(二)提高“双导师”的指导质量指导老师是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一盏明灯,他能为学生指明方向,所以指导老师在学生实习中是很重要的存在,当前指导老师在指导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指导老师存在专业不对口的现象,二、指导老师指导人数多,力不从心,三、指导老师指导片面随意现象,四、指导老师不作为现象。针对上述问题,园所与学校要积极调整,科学合理的分配指导老师。学校指导老师拥有很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在实习中专业的理论知识指导对于实习的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所以高校首先要解决指导老师不对口的问题。其次就是解决老师指导人数多的问题,笔者认为一个指导老师最佳指导人数在1-3人。最后指导老师要有责任心,指导学生的内容要有很强的专业性,指导要及时,指导内容和方式要有目的性、针对性、计划性。在指导的内容、方式上园所指导老师也要加强指导的目的性、针对性、计划性,积极引导学生去思考。只有学校和园所指导老师双方同心协力,以一致的培养方向,去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提高指导质量,使教育实习的效果做大化,为培养高素质教师奠定基础。(三)构建“校-园”合作共同体教育实习是国家培养高质量教师的有效途径之一,它不是高校一方的责任,而是高校和幼儿园共同的责任,只有高校和幼儿园共同努力相互支持,明确教育实习的目的、培养方向、培养计划等,才能向着国家培养人才的大方向努力。教育实习的到幼儿园的支持,有利于校-园双联动,提升实习的质量,为学生毕业后进入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高校要做体验式的课程安排,在平时的课程安排中多向学生说明实习工作的不易,学生在实习中所面临的挑战等。校-园双管齐下,提高学生的实习质量,实习的层次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越。近些年,高校和幼儿园的多方合作的成功案列屡见不鲜,而构建“校-园”合作共同体是大势所趋,是国家和社会所期盼的,当前三胎政策的开放,对于高素质教师的迫切感有强了一分,所以高校和幼儿园的责任和担当就重了一分。高校和园所合作是共赢的,只有“校-园”相互协助支持,达成一致的培养方向和实习安排计划,那么教育实习的质量和学生的专业素养的提高会最大化的实现,校-园共同为国家培养“四有”的高素质学前教育师资。(四)学生应保持适度的实习期待,增强心理素质通过问卷的数据分析和访谈的内容发现学生对教育实习的期待值普遍较高,而导致这样的原因是:一、由于疫情的原因学校没有开展见习、实习等实践活动,导致学生对幼儿园的了解少,期望高;二、学生自身的理想主义,社会经验的缺乏等因素,导致学生只想到了实习过程中好的一方面,而坏的一方面学生并没有预想到。然而学生对实习的期待值越高,那么对实习的满意度就会越低,所以让学生保持适度的期待值就显得格外重要。首先学生自身要充分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工作,明确实习中自己将会面临的困难和挫折,全面的去认识和正确看待教育实习,其次还要提高自我认识力,不要过度的高估自己,也不要过低的低估自己,保持良好心态,多与老师沟通实际实习中的具体情况,制定自己的实习计划,按照自己的计划一步一个脚印。最后学生的心理素质比较低,在实习中面对很小的问题时,心里的接受度低,在访谈中有学生说道:“我本来对实习信心满满的,但是去实习后发现自己心理挺脆弱的,平常看起来挺坚强,但是一遇事就想回家,就想找老师,可能我在实习前身体准备好了,心里没有准备好吧”。通过这段话可以看出学生的心理素质差,所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很重要。在学生实习前老师和学校要帮助学生对实习保持适度的期待值,提高自我认识力,增强心理素质。只有这样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才能守住初心,增强专业认同感,提高自我专业能力,学生才能在实习中收获更多知识,教育实习的目的才能达到,实习的质量才会有所提高,高素质教师的培养才会有所突破,国家和社会的期望才不会被辜负。

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研究摘要:学前教育属于应用型学科,目前很多地方本科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只有行之有效地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才能有力保证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及综合能力得到的提升。本文针对地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论述。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引言在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面对企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学前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相结合,提升人才培养效果。一、地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到高校要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这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而对地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而言,人才培养的创新性、复合性、应用性就一定要充分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实践教学,学生才能有效地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指导于实践,从而服务于实践。更重要的是,在当前幼儿教师供不应求的背景情况下,更应加快步伐培养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从而满足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二、地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前教育专业具有显著的实践性,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这不仅体现在对从业资格证的要求,同时也强调从业人员的实际教学水平,这要求在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工作中,始终贯彻实践第一的观念,重视实践教学,将实践教学落实到专业教学当中。学生在实践教学深入到幼儿园,体会现实中幼儿园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活动,以丰富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学前教育专业不仅进行理论知识的教授,同时要对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予以重视。但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实践训练不充分目前,学前教育专业进行实践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组织学生进行校内的实践训练。校内实训可以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把理论方面的内容运用到实践当中,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很多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训教学课程与社会的实际情况不相适应: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训缺乏一个合理的教学安排,这主要是由于学校对此不够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实训的优先级较低,实训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实训质量较低;此外,该专业的实训实际上与真正的社会实践有很大的差别,目前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中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训都是安排在一个模拟的环境当中,而不是真正的学前教育环境,学生对实际工作环境缺乏真实感受,导致实训效果大打折扣。(二)技能训练不全面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训练是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的重要组成途径。而很多人普遍将幼儿教师与能歌善舞、琴棋书画相联系。这些技能只是幼儿教师的显性技能,除此之外,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除了具有显性技能更应具备扎实的隐性技能。比如,口语表达能力、教育研究能力以及与幼儿交流互动的策略、与家长进行交往的技巧、教育机智等。而学校在学前专业课程训练中往往只注重学生显性技能的培养,而忽视隐形技能的培养。(三)专业见习不够深入在高校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高校的许多专业都开展了专业的见习活动。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来说,其见习的环境就是各级各类幼儿园,学生真正进入幼儿园以后,能够进行具体实在的学前教育工作,这样使得学生能够从根本上明确自己专业的职责,让学生真正明白自身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差距,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然而,实际的见习活动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主要是由于学校与实习单位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造成的。多数地方本科院校没有见习保障机制,见习时间设置的不合理,没有留给学生充足的见习时间,很多学生刚熟悉完陌生的环境,还没来得及真正地投入到幼儿园工作当中,见习期已满。这样一来,学生真正了解幼儿园工作的时间并不充裕,专业见习不够深入,无法从实践当中发现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的不足。(四)专业实习缺乏指导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实习安排中均有自主实习的环节,学生自己安排自己的实习计划,只需要在实习结束后交给学校一份报告。这种实习模式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偷懒的现象,同时,由于实习过程中缺乏相关的实习指导,很多学生在自主实习过程中存在敷衍了事、不认真对待的情况,影响了实习效果。(五)理论教学不能有效联系实践教学在教学活动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重理论轻实践。而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大形势下,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杜威从实用主义经验论和机能心理学出发,批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中轻视实践教学的方法,并就教育本质提出了他的基本观点:“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为了使学生能够将系统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学,真正为毕业后成为一名优秀的成手型幼儿园教师奠定基础。三、地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改进策略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论文题目有哪些

1、试论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2、试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3、试论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4、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 5、传统游戏(或玩具)的教育价值探新  6、论幼儿入园前的准备  7、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8、试论幼儿园应成为社区幼儿教育中心 9、关于幼儿提问的研究 10、幼儿(小班托班)自我服务能力的调查 11、幼儿(大中班)自我服务及参与家庭劳动情况的调查  12、幼儿教育小学化(非正常化)倾向的调查分析 13、班级中幼儿伙伴交往情况的观察分析 14、幼儿同伴交往中混龄交往的研究 15、教师对幼儿游戏指导策略和能力的调查 16、自由游戏中教师参与及指导情况的调查 17、幼教机构儿童意外伤害事故的调查研究  18、关于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各类活动时间的调查 19、幼儿园常规教育研究  20、幼儿户外活动现状研究  21、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 22、利用农村自然环中班幼儿环保意识和行为培养的行动研究 24、关于某某省编《幼儿计算用书(小班)》使用情况的调查 25、《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1)》与《幼儿园教育大纲(1983)》的比较研究 26、托幼机构“特色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27、现阶段某地区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调查 28、现阶段某地区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 29、幼儿园教研活动的调查研究 30、行动研究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31、幼儿园男教师若干个案调查研究 32、农村教师工作状况和工资状况的调查研究 33、某地区某园教师聘任制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 34、某地学前教育的调查 35、某地混合班教育的调查 36、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与研究 37、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 38、几例隔代教养幼儿的个案研究分析 39、某地区儿童学前教育社会需求的调查研究 40、某地区民办儿童学前机构近年来发展的调查研究

1、 试论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2、 试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3、 试论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4、 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 5、 传统游戏(或玩具)的教育价值探新 6、 论幼儿入园前的准备 7、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8、 试论幼儿园应成为社区幼儿教育中心 9、 关于幼儿提问的研究 10、幼儿(小班托班)自我服务能力的调查 11、幼儿(大中班)自我服务及参与家庭劳动情况的调查 12、幼儿教育小学化(非正常化)倾向的调查分析 13、班级中幼儿伙伴交往情况的观察分析 14、幼儿同伴交往中混龄交往的研究 15、教师对幼儿游戏指导策略和能力的调查 16、自由游戏中教师参与及指导情况的调查 17、幼教机构儿童意外伤害事故的调查研究 18、关于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各类活动时间的调查 19、幼儿园常规教育研究 20、幼儿户外活动现状研究 21、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 22、利用农村自然环境促进儿童主动发展的行动研究 23、中班幼儿环保意识和行为培养的行动研究 24、关于某某省编《幼儿计算用书(小班)》使用情况的调查 25、《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1)》与《幼儿园教育大纲(1983)》的比较研究 26、托幼机构“特色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27、现阶段某地区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调查 28、现阶段某地区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 29、幼儿园教研活动的调查研究 30、行动研究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31、幼儿园男教师若干个案调查研究 32、农村教师工作状况和工资状况的调查研究 33、某地区某园教师聘任制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 34、某地学前教育的调查 35、某地混合班教育的调查 36、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与研究 37、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 38、几例隔代教养幼儿的个案研究分析 39、某地区儿童学前教育社会需求的调查研究 40、某地区民办儿童学前机构近年来发展的调查研究 41、某地区幼儿园办园成本的调查研究

学前教育课程论文题目有哪些要求

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研究摘要:学前教育属于应用型学科,目前很多地方本科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只有行之有效地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才能有力保证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及综合能力得到的提升。本文针对地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论述。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引言在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面对企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学前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相结合,提升人才培养效果。一、地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到高校要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这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而对地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而言,人才培养的创新性、复合性、应用性就一定要充分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实践教学,学生才能有效地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指导于实践,从而服务于实践。更重要的是,在当前幼儿教师供不应求的背景情况下,更应加快步伐培养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从而满足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二、地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前教育专业具有显著的实践性,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这不仅体现在对从业资格证的要求,同时也强调从业人员的实际教学水平,这要求在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工作中,始终贯彻实践第一的观念,重视实践教学,将实践教学落实到专业教学当中。学生在实践教学深入到幼儿园,体会现实中幼儿园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活动,以丰富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学前教育专业不仅进行理论知识的教授,同时要对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予以重视。但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实践训练不充分目前,学前教育专业进行实践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组织学生进行校内的实践训练。校内实训可以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把理论方面的内容运用到实践当中,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很多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训教学课程与社会的实际情况不相适应: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训缺乏一个合理的教学安排,这主要是由于学校对此不够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实训的优先级较低,实训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实训质量较低;此外,该专业的实训实际上与真正的社会实践有很大的差别,目前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中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训都是安排在一个模拟的环境当中,而不是真正的学前教育环境,学生对实际工作环境缺乏真实感受,导致实训效果大打折扣。(二)技能训练不全面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训练是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的重要组成途径。而很多人普遍将幼儿教师与能歌善舞、琴棋书画相联系。这些技能只是幼儿教师的显性技能,除此之外,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除了具有显性技能更应具备扎实的隐性技能。比如,口语表达能力、教育研究能力以及与幼儿交流互动的策略、与家长进行交往的技巧、教育机智等。而学校在学前专业课程训练中往往只注重学生显性技能的培养,而忽视隐形技能的培养。(三)专业见习不够深入在高校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高校的许多专业都开展了专业的见习活动。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来说,其见习的环境就是各级各类幼儿园,学生真正进入幼儿园以后,能够进行具体实在的学前教育工作,这样使得学生能够从根本上明确自己专业的职责,让学生真正明白自身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差距,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然而,实际的见习活动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主要是由于学校与实习单位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造成的。多数地方本科院校没有见习保障机制,见习时间设置的不合理,没有留给学生充足的见习时间,很多学生刚熟悉完陌生的环境,还没来得及真正地投入到幼儿园工作当中,见习期已满。这样一来,学生真正了解幼儿园工作的时间并不充裕,专业见习不够深入,无法从实践当中发现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的不足。(四)专业实习缺乏指导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实习安排中均有自主实习的环节,学生自己安排自己的实习计划,只需要在实习结束后交给学校一份报告。这种实习模式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偷懒的现象,同时,由于实习过程中缺乏相关的实习指导,很多学生在自主实习过程中存在敷衍了事、不认真对待的情况,影响了实习效果。(五)理论教学不能有效联系实践教学在教学活动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重理论轻实践。而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大形势下,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杜威从实用主义经验论和机能心理学出发,批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中轻视实践教学的方法,并就教育本质提出了他的基本观点:“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为了使学生能够将系统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学,真正为毕业后成为一名优秀的成手型幼儿园教师奠定基础。三、地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改进策略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选题选的题目有很多,下面就学前教育的给些参考题目举例如下:1、某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小学化”倾向研究2、同伴冲突中教师介入行为的研究3、同伴违反规则背景下幼儿的行为反应及其动机研究4、退缩型幼儿的个案研究5、文化变迁下离异家庭儿童的个案研究6、小班幼儿绘画兴趣培养策略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生活化研究--某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为8、一线教师对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认知现状调查与分析9、影响幼儿规则形成的因素研究10、游戏教学活动中促进中班幼儿分享行为策略研究11、幼儿教师对观察记录的运用现状研究12、幼儿进餐拖延行为的个案研究13、幼儿一日活动中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研究14、幼儿园家园互动的现状调查15、幼儿园民间美术教育活动的环境创设策略研究16、幼儿园实习生教育效能感影响因素的研究17、幼儿园小班游戏活动中教师管理行为的现状研究扩展资料: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同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幼儿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观察幼儿、分析幼儿的基本能力以及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3、具有编制具体教育方案和实施方案的初步能力。4、熟悉国家和地方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学课程论文题目有哪些要求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选题选的题目有很多,下面就学前教育的给些参考题目举例如下:1、某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小学化”倾向研究2、同伴冲突中教师介入行为的研究3、同伴违反规则背景下幼儿的行为反应及其动机研究4、退缩型幼儿的个案研究5、文化变迁下离异家庭儿童的个案研究6、小班幼儿绘画兴趣培养策略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生活化研究--某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为8、一线教师对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认知现状调查与分析9、影响幼儿规则形成的因素研究10、游戏教学活动中促进中班幼儿分享行为策略研究11、幼儿教师对观察记录的运用现状研究12、幼儿进餐拖延行为的个案研究13、幼儿一日活动中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研究14、幼儿园家园互动的现状调查15、幼儿园民间美术教育活动的环境创设策略研究16、幼儿园实习生教育效能感影响因素的研究17、幼儿园小班游戏活动中教师管理行为的现状研究扩展资料: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同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幼儿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观察幼儿、分析幼儿的基本能力以及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3、具有编制具体教育方案和实施方案的初步能力。4、熟悉国家和地方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前教育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