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生物化学1500字论文怎么写的正确

发布时间:2024-07-02 19:18:25

生物化学1500字论文怎么写的正确

我给你一份吧,助人为乐。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论文各组成的排序为: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英文题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和致谢。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

您文章是用于毕业论文还是科学研究?字符数与引用率要求是多少,可找我

生物化学1500字论文怎样写的正确

生物小论文 (关于种子) 一、种子的发芽率 种子发芽率一般是指在适宜的条件下,经浸种吸足水分的种子,在l0天内发芽的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总数的百分率。它是决定种子质量和实用价值,确定播种量和用种量的主要依据。不同的种子,其发芽力往往有很大差别,相同的种子,其发芽力也会有变化。种子的发芽力受栽培条件、成熟程度、收获时的气候、入库时的种子含水率以及贮藏条件好坏、贮藏时间长短等多因素的复杂影响。如果不进行发芽测定,盲目地进行浸种、催芽或者直接播种,就有可能出现出苗不齐、苗数不足、甚至完全不出苗等现象,其结果不仅浪费粮食,又耽误了季节,造成生产被动。认真做好种子的发芽力测定,周密计算用种量,有计划地进行生产,不但可以避免出现上述情况,还可以提高产量。水稻种子发芽率常用的测定计算方法是:先从供试品种的种子容器中,分上、中、下、边缘、中央不同部位分别随机取出少量种子,去除杂质后,在水温20—30℃条件下浸24小时,然后将吸足水分的种子以100粒为一组,分成四组,分别均匀排列在铺有滤纸或草纸的4个培养皿内,并分别以等量适量的水,放在气温30—35℃环境条件—下,逐日记载发芽数,从试验开始记载10天,最后分组计算其发芽率,四组的平均数即为该种子的发芽率,其计算公式为: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100/供试种子总数 二、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是水分、温度、氧气及阳光。 水分是种子发芽的首要条件。种子必须吸收足够的水分才能加速种子内部的生理作用,促进酶的活动,有利于贮藏养料的溶解和胚的增长,从而促进种子的萌发。 温度也是种子发芽必要条件之一。种子在吸收足够水分和氧气后,还需要一定的温度才能萌发,温度是种子萌发的能量来源。温度作用在于促进酶的活性,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也就是酶的最适宜温度。此外,温度也直接影响到种子吸水快慢和呼吸强弱。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种子吸水越快,呼吸也越强,发芽越快。 种子发芽试验需要大量的氧气。种子发芽时呼吸作用增强,如种子缺氧呼吸,造成种子不宜发芽。 不同作物种子,发芽时对光的反应不同。大部分农作物种子(如玉米、禾谷类等种子)对光照要求不严格。这些种子发芽试验时用光照或黑暗均可。有一些好光性的种子如烟草种子,芹菜种子等,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能发芽或促进发芽。还有一些嫌光性的种子,如黑草种有光照时会抑制发芽。这些种子发芽试验时应给黑暗处理。 三、种子萌发的过程 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我也曾经做过两次种子萌发的实验,是用绿豆做的,第一次实验的时候,因为总是忘了给种子加水,结果种子全都干死了,终于第一次实验以失败而告终。接着马上就迎来了第二次实验,这次记得了上次的教训,我的种子终于发芽了

我给你一份吧,助人为乐。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论文各组成的排序为: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英文题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和致谢。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

人类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方面建树了辉煌的业绩;与此同时,由于工业化过程中的处置失当,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致造成了全球化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环境压力有增无减,环境危机日益严重。初中生正处在掌握环境知识、养成良好环境习惯的重要时期,他们环保素质的高低对今后的生态环境有直接影响,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加强环境教育十分重要。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就生物教学中如何加强环境教育谈点粗浅的体会。 立足课本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是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和中心目标,也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在生物教学中,应对散见于各章节中的生态环境知识及“生物与环境”一章给予充分的重视,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分析基本概念,点拨指导训练学生说概念、比较概念、识记概念和运用概念;运用示意图和典型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生物形态结构与功能之间、生活习性与环境之间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使学生逐步树立起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科学观点;通过识记、理解、综合应用及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兴趣,并训练其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像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客观求实、崇高理性、崇尚实验的科学精神,最终达到“课本奠基”的目标。略加延伸生物教材内容十分丰富,但受学时及篇幅限制,有关生态环境方面的内容叙述往往十分简约,教学中如果“照本宣科”就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相反若在教学中对有关叙述略加延伸,会取得较好效果。 如在讲授“光合作用的意义”时,可对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作如下延伸:通常1公顷的阔叶林,在生长季节,每天可吸收1000kg二氧化碳,释放750kg氧气,如果以成人每天呼吸需要消耗0 75kg氧气,排出0 9kg二氧化碳计算,城市居民每人平均有10m2的林木面积,就能得到充足的氧气供应,并足以消除二氧化碳的危害。 又如对“青蛙捕食”可作如下延伸:据测定,1只泽蛙1天可食虫266只,如按每天平均吃虫量50只统计,每亩稻田有1000只泽蛙,每天可消灭二化螟、三化螟等害虫达5万多只。延伸是对教材叙述的“展开”或“例说”,恰当运用可使生态环境知识进一步具体化、直观化,生动有趣味,学生喜闻乐见,但在运用中不可“画蛇添足”或“本末倒置”。适当引入教学中,一些抽象或复杂的环境问题初中生不易接受,成为教学的难点,还有一些比较重要的环境知识点比较隐蔽,容易被忽视,成为教学的“盲点”。将课外一些环境知识适当引入,可帮助学生理解难点,重视“盲点”,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扩视野,丰富知识。如在讲授“合理灌溉”时,为教育学生节约用水,可引入:农业灌溉用水量很大,据在华北地区调查,种1亩蔬菜大约需水5×104kg~5×104kg,每亩小麦需水4×104kg~5×104kg,1亩棉花需水5×104kg~5×104kg。灌溉应采取“滴灌”或“喷灌”,不应采取“大水漫灌”,以免造成浪费。 又如讲授“呼吸卫生”时可引入:一个成人每天通过鼻子呼吸新鲜空气大约2万多次,吸入空气量达15m3~20m3,约为每天所需食物和饮水重量的10倍,如果吸入的空气不清洁或含有有毒成分,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在讲述人口问题时,可引入:地球上的食物充其量只能养活80亿人。我国科学家根据对国土资源、人口增长、生活资料增长和就业等问题的分析,认为我国适度人口总数为6 5亿~7亿,按照这个目标,我国现有人口已超出5亿,因此必须严格控制人口的自然增长,实行计划生育。 适当引入是对教材环境知识的丰富和补充,应防止牵强附会或引入过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专题讲座教材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滞后性,而环境问题却每日每时地在世界范围内发生着,为了引起学生对环境热点问题的关注,可以适时对学生进行专题讲座。如结合环境纪念日进行专题讲座。在植树节(3月12日)、水日(3月22日)、地球日(4月22日)、环境日(6月5日)、人口日(6月11日)、荒漠化日(6月17日)、土地日(6月25日)、清洁地球日(9月第三个周末)、世界粮食日(11月16日)举行相应的专题讲座;也可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讲座,如在讲过“探索生物的奥秘”后可以“当今世界面临的四大问题”为专题进行讲座;在讲过“预防食物中毒”后可以“食物污染”为专题进行讲座;也可结合突发的重大生态事件进行专题讲座,如1998年七八月份我国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可及时向学生作“生态平衡不容破坏”的专题讲座。 积极实践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调查城镇或居民点的环境状况,观察小型冶炼厂、葡萄酒厂等企业污水的排放量及注入河流后引起河段的变化,观察生活垃圾随处堆放对水质、周围空气的污染及蚊蝇的可怕孳生等,组织学生清理“白色污染”、调查化肥农药农膜的使用情况等,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寂静的春天》《环境保护》等科普读物,学用结合,提高实践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实践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脑动手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环境污染的普遍性和严重性,从而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为良好环境素质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讠仑文的标准格式: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语词反映讠仑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应避免使用的不常见的省略词,引言回来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布局,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预期结果和意义讠仑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同时也是可以上品优刊了解的,希望可以帮到你。

生物化学1500字论文怎样写才正确呢

只知道第2问,蛋白质变性就是蛋白质在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使其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失去原有的活性及功能。可以对蛋白质变性研究,来开发治愈阮病毒带来的疾病等待高手完善!

食品生物化学论文 在我吲人嚏消费的生活中,吃是占第一位的。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龉征 生长发育和从事各种劳动,每天必须从食物中摄取各种营养成分和热量。 因此,食品 必须 符合三项基率要求: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人们所喜好的色、香、味和对人体无害。而 对食 晶的这二项基本要求, 却受着食品的纯学组成及其理化性质的制约。 食物中供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须的成分和能量的物质称为营养成分。含有营养成分的 物 料统称为食物。经过加工的食物也称食品,故通常也泛指一切食物为食品。 根据我国 的 饮食习惯,食品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类为主食(如米, 面及其加工制品),其主要营 养 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另一类是副食, 副食大致可分为三类;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 、 加工制造的食品。植物性食品主要是菜, 果。其营养成分主要是碳水化合物维生 素(主要是维生素C), 矿物质(Ca,Mg K、Na)。动物性食品包括肉、禽、蛋、水 产、乳品等, 营养成分以蛋白质、脂肪为主,还有脂溶性维生素(A、O、E)。加工制造 的食品种类繁多, 如食糖、茶叶、糕点、糖果、豆制品、食用植物油、经加工的肉、 蛋、水产、菜果及各种调昧品等等。除具有上述各营养成分外, 还因为在食品的加工 贮存 和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引入一些非天然的成分。如食品添加剂和污染物质等。这些 成分 在不同程度上也要参与或干预人体的代谢和生理机能活动。市场上常摆着琳琅满目,五颜六色,令人眼花缭乱的食品。看着赤,橙,黄,绿, 青, 蓝,紫的食品,常常令人垂唾三尺,胃口大开。 那么诱人的色调是如何来的呢? 食品中呈现的各种颜色的物质统称为色素,色素分为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两大 类,天然色素按来源分类分为动物色素,植物色素和微生物色素三大类。按溶解性能 分为 脂溶解性色素和水溶解性色素。按化学结构不同可分为吡咯色素,多烯色素,酚类色 素, 吡啶色素,琨哃色素以及其他类别的色素。 天然色素一般都对光,热,酸,碱等条件敏感,在加工,贮存过程中常因此而褪色 。合成色素一般都有程度不等的毒性。合成色素一般都较天然色素色彩鲜艳,牢固性 大,性质 稳定,着色力强并上可任意调色,成本也比较低。但合成色素本身,物营养价值。 《食品生物化学 312 最后一段 》 目前,世界各国作为食用的约有50余种,不同国家所允许使用的色素种类数量不同 。 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准GB276086》规定,在我国允许使用的使用合成色 素共有8种,即苋菜红,胭脂红,柠檬黄,日落黄,靛蓝,亮蓝,赤鲜红和新红。这些 色素着色的效果较好,安全系数也较高。 然而,大多数合成色素对人体有直接危害,或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网上搜索』《食品生物化学 317 》 食品风味是一种感觉现象,是一种给予口腔的触觉,温觉,味觉及嗅觉的感觉综合 。风味物质成份繁多而含量甚微,多数为易破坏的热不稳定性物质,除了少数成份以 外,大多数是非营养物质。但风味物质对人的食欲据有推进作用,因而间接地对营养 (摄食,消化)有很大地影响。味感有酸,甜,苦,咸,辣,鲜,涩,碱,凉,金等 十种重要味感,其中酸,甜,咸,苦四种是基本味感。《第四段》 《网上搜索》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保藏等过程中,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及其色香味 ,改变食品结构,防止食品氧化,腐败,变质和为了加工业需要而加入食品中化学合 成物质或天 然物质。食品添加种类繁多,功能各异,有的一物多能,对其分类目前尚无统一标准 。一般 按其用途可分为防腐剂,抗氧化剂,漂剂白,着色剂,酸味剂等十八类。 食品添加剂,特别是化学合成地食品添加剂,往往都有 一 定的毒性。因为食品添加剂中有毒物质的污染,某些添加剂的特殊生理效应及代谢, 转化 产物常可引起对人体的损伤和毒害。 例如:1955年日本"森永"牌调和奶粉中由于加入了砷达到3%-9%的磷酸氢二钠作 稳定剂,酿成”森永砷乳“中毒事件,全国中毒婴儿达12131名,死亡131名。因此, 化学食品 添加剂多少会对人体有害,严重会导致伤亡。 大多数添加剂是没有营养的,但有营养性添加剂也不能使用过量,如果使用过量会 产生毒性效应。如过量摄食维生素A可发生食欲不振,头痛,视力模糊,失眠,脱发, 肩背 有红疹皮肤干燥脱屑,唇裂出血,鼻出血,贫血等慢性中毒现象。 维生素D过量也可引起血清钙增加,总胆固醇增高,骨髓钙质过度等现象。 因此,食品添加剂要慎买慎用,否则会酿成严重的后果。食品中除了营养部分和一些不一定有营养作用部分以外,有一些无益于人类身体健 康的部分,称嫌忌成分。这些成份来源于食物原料本身,食品加工过程,微生物污染和 环境污染等。当食物中的有害成分超过一定限度时,即可造成对人体健康的伤害。 1,植物毒素;如:蓖麻毒蛋白:人,畜食蓖麻籽或油,轻则中毒呕吐,腹泻,重 则死亡。蓖麻中的毒素成分是蓖麻毒蛋白,毒性极大,对小白鼠的最小致死量为1g/kg 体重。 2,动物毒素; 除此之外,还有动物食品中也有毒素,有毒的动物食品几乎都 属于水产品。已知1000种以上的海洋生物是有毒的或能分泌毒液的,其中许多是可食 的或 能进入食物链的。这些水产动物的毒素成分可分为鱼类毒素和贝类毒素两大类。鱼类 如: 河豚,河豚鱼毒素是鱼类毒素中研究最详细的一种,主要存在于卵巢, 肝,肠,皮肤 及 卵中,无论淡水还是海水的河豚大多有毒。河豚的肌肉一般无毒,但有些河豚的肌肉 有毒。 河豚毒素是氨基全氢间二氮杂萘,纯品为无色结晶,能溶于酸性溶液和60%的酒精 溶液,微溶于水,不溶于其他有机溶剂在pH7以及PH3以下不稳定,分解成河豚酸但毒性 不消失且及耐热。 河豚毒素专一地堵塞为产生神经冲动所必须的钠离子向神经或肌肉细胞的流动,使 神经末梢和神经中枢发生麻痹而死亡。进食鲳鱼,海鲈鱼,等鱼类后,常可发生肉类鱼 类中毒。这种性质的 中毒与鱼的食物链有关。毒素多源于蓝绿藻。草食鱼类使用毒藻 后,又可间接进入食肉鱼类的体内。此类毒素的分子式为C35H65NO鼠的LD50值为 80vg/kg体重。中毒者表现为心血管系统衰竭而死。摄食某些种类的鲱鱼,海鲢及北 梭鱼等鱼类,也可引起中毒。 3,许多污染食品的微生物可产生对人,,畜有害的毒素,其中有些是致癌物和剧 毒物。 霉菌属于真菌,霉菌毒素也是真菌毒素的一部分。就含义较广的真菌来说,有些 事真菌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还有些真菌能使食品中某些成分转变为有毒 物质。所以简单的说,霉菌主要是指在其所污染的食品中产生有毒代谢产物。如:黄 曲霉素是由黄霉菌和寄生曲菌中少数几株所产生的肝毒性代谢物。这类霉菌的孢子分 布极广,土壤中尤多。其中以黄曲霉毒素B1最为常见,毒性也最大,对狗的LD50值为 5-0mg/kg体重。许多动物实验(鱼类,鸟类,哺乳类)结果都证明黄曲霉毒素是 一种极强的致癌物之一、虽然不同种类的动物对急性中毒的敏感性存在差异,但是尚 未发现能完全抵消黄曲霉毒素的动物,因为毒性和致癌物主要作用于肝脏。 4,污染食物的细菌毒素最主要的是沙门氏菌毒素,葡萄球菌肠毒及肉毒杆菌毒素 。还有许多尚未清楚的细菌毒素亦存在于食物中。 金黄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于人类和动物的皮肤以及表皮 的细菌,只有少数亚型能产生肠毒素,均为成分相识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 30000-肠毒素中毒症状一般在摄食后2-3h发生流涎,恶心呕吐,痉挛及腹泻 等症状。大多数患者于24-28h后恢复正常,死亡者较少。 5,食品中的化学毒素主要来源于食物原料生长繁殖环境的污染,加工机械污染水 源极加工过程中的化学污染等方面由于环境污染致使食物含化学毒素的原因有两各 方面:一是工业废物污染水源,土壤和大气,最后在食用动植物组织中富集;二是 大量使用农药及化肥,生长调剂等造成的在食用动植物体中富集的污染。三是重金 属的污染,如汞铅镉砷等;四是加工化学染毒,如食品中硝酸盐类及亚硝酸氨的形 成,脂肪氧化剂加热产物等。 当前我国食品工业与营养科学相结合方面有较大差距。大多数食品企业仅能够 做到食品安全卫生的最基本要求。绝大多数中小型企业追求市场效应,也只注重食 品的“色、香、味”,大多没有配备营养师,也不注重营养强化及其效果。少数不 法食品厂商甚至仍以假冒伪劣甚至有毒有害食品牟取暴利,危害人们健康。对此应 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予以取缔义。 (1)依照《国际食品卫生通则》的定义是:保证食品在按照其用途进行烹 调和/或食用时不对消费者造成危害。这里的食品安全强调的是后果。而《食品工业基 本术语GB15091-95》的定义是:为防止食品在生产、收获、加工、运输、贮藏销售等 各个环节被有害物质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污染,使食品有益于人体健康,质地 良好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并列出其同义词是:食品卫生。可见,这里的食品安全包括对 食品生产到销售的整个食物链的过程要采取的措施。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 法》(以下简称《食品卫生法》)的立法目的:为保证食品卫生,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因 素对人体的危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增强人民体质。 (2)食品安全危害性。是指潜在损坏或危及食品安全和质量的因子或因素。这些因素 包括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它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存在于食品中,一旦这些因子或 因素没有被控制或消除,该食品就会成为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食品。 2l世纪是人们追求健康长寿的世纪。我国人民正在为建成“全面小康”的现代化社会 主义国家而努力。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更加强烈,对膳食的需求更 加注重营养。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多层面需求,我们在主食品,特别是传统主食品的营 养强化方面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生物小论文 (关于种子) 一、种子的发芽率 种子发芽率一般是指在适宜的条件下,经浸种吸足水分的种子,在l0天内发芽的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总数的百分率。它是决定种子质量和实用价值,确定播种量和用种量的主要依据。不同的种子,其发芽力往往有很大差别,相同的种子,其发芽力也会有变化。种子的发芽力受栽培条件、成熟程度、收获时的气候、入库时的种子含水率以及贮藏条件好坏、贮藏时间长短等多因素的复杂影响。如果不进行发芽测定,盲目地进行浸种、催芽或者直接播种,就有可能出现出苗不齐、苗数不足、甚至完全不出苗等现象,其结果不仅浪费粮食,又耽误了季节,造成生产被动。认真做好种子的发芽力测定,周密计算用种量,有计划地进行生产,不但可以避免出现上述情况,还可以提高产量。水稻种子发芽率常用的测定计算方法是:先从供试品种的种子容器中,分上、中、下、边缘、中央不同部位分别随机取出少量种子,去除杂质后,在水温20—30℃条件下浸24小时,然后将吸足水分的种子以100粒为一组,分成四组,分别均匀排列在铺有滤纸或草纸的4个培养皿内,并分别以等量适量的水,放在气温30—35℃环境条件—下,逐日记载发芽数,从试验开始记载10天,最后分组计算其发芽率,四组的平均数即为该种子的发芽率,其计算公式为: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100/供试种子总数 二、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是水分、温度、氧气及阳光。 水分是种子发芽的首要条件。种子必须吸收足够的水分才能加速种子内部的生理作用,促进酶的活动,有利于贮藏养料的溶解和胚的增长,从而促进种子的萌发。 温度也是种子发芽必要条件之一。种子在吸收足够水分和氧气后,还需要一定的温度才能萌发,温度是种子萌发的能量来源。温度作用在于促进酶的活性,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也就是酶的最适宜温度。此外,温度也直接影响到种子吸水快慢和呼吸强弱。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种子吸水越快,呼吸也越强,发芽越快。 种子发芽试验需要大量的氧气。种子发芽时呼吸作用增强,如种子缺氧呼吸,造成种子不宜发芽。 不同作物种子,发芽时对光的反应不同。大部分农作物种子(如玉米、禾谷类等种子)对光照要求不严格。这些种子发芽试验时用光照或黑暗均可。有一些好光性的种子如烟草种子,芹菜种子等,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能发芽或促进发芽。还有一些嫌光性的种子,如黑草种有光照时会抑制发芽。这些种子发芽试验时应给黑暗处理。 三、种子萌发的过程 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我也曾经做过两次种子萌发的实验,是用绿豆做的,第一次实验的时候,因为总是忘了给种子加水,结果种子全都干死了,终于第一次实验以失败而告终。接着马上就迎来了第二次实验,这次记得了上次的教训,我的种子终于发芽了

人类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方面建树了辉煌的业绩;与此同时,由于工业化过程中的处置失当,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致造成了全球化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环境压力有增无减,环境危机日益严重。初中生正处在掌握环境知识、养成良好环境习惯的重要时期,他们环保素质的高低对今后的生态环境有直接影响,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加强环境教育十分重要。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就生物教学中如何加强环境教育谈点粗浅的体会。 立足课本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是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和中心目标,也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在生物教学中,应对散见于各章节中的生态环境知识及“生物与环境”一章给予充分的重视,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分析基本概念,点拨指导训练学生说概念、比较概念、识记概念和运用概念;运用示意图和典型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生物形态结构与功能之间、生活习性与环境之间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使学生逐步树立起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科学观点;通过识记、理解、综合应用及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兴趣,并训练其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像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客观求实、崇高理性、崇尚实验的科学精神,最终达到“课本奠基”的目标。略加延伸生物教材内容十分丰富,但受学时及篇幅限制,有关生态环境方面的内容叙述往往十分简约,教学中如果“照本宣科”就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相反若在教学中对有关叙述略加延伸,会取得较好效果。 如在讲授“光合作用的意义”时,可对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作如下延伸:通常1公顷的阔叶林,在生长季节,每天可吸收1000kg二氧化碳,释放750kg氧气,如果以成人每天呼吸需要消耗0 75kg氧气,排出0 9kg二氧化碳计算,城市居民每人平均有10m2的林木面积,就能得到充足的氧气供应,并足以消除二氧化碳的危害。 又如对“青蛙捕食”可作如下延伸:据测定,1只泽蛙1天可食虫266只,如按每天平均吃虫量50只统计,每亩稻田有1000只泽蛙,每天可消灭二化螟、三化螟等害虫达5万多只。延伸是对教材叙述的“展开”或“例说”,恰当运用可使生态环境知识进一步具体化、直观化,生动有趣味,学生喜闻乐见,但在运用中不可“画蛇添足”或“本末倒置”。适当引入教学中,一些抽象或复杂的环境问题初中生不易接受,成为教学的难点,还有一些比较重要的环境知识点比较隐蔽,容易被忽视,成为教学的“盲点”。将课外一些环境知识适当引入,可帮助学生理解难点,重视“盲点”,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扩视野,丰富知识。如在讲授“合理灌溉”时,为教育学生节约用水,可引入:农业灌溉用水量很大,据在华北地区调查,种1亩蔬菜大约需水5×104kg~5×104kg,每亩小麦需水4×104kg~5×104kg,1亩棉花需水5×104kg~5×104kg。灌溉应采取“滴灌”或“喷灌”,不应采取“大水漫灌”,以免造成浪费。 又如讲授“呼吸卫生”时可引入:一个成人每天通过鼻子呼吸新鲜空气大约2万多次,吸入空气量达15m3~20m3,约为每天所需食物和饮水重量的10倍,如果吸入的空气不清洁或含有有毒成分,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在讲述人口问题时,可引入:地球上的食物充其量只能养活80亿人。我国科学家根据对国土资源、人口增长、生活资料增长和就业等问题的分析,认为我国适度人口总数为6 5亿~7亿,按照这个目标,我国现有人口已超出5亿,因此必须严格控制人口的自然增长,实行计划生育。 适当引入是对教材环境知识的丰富和补充,应防止牵强附会或引入过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专题讲座教材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滞后性,而环境问题却每日每时地在世界范围内发生着,为了引起学生对环境热点问题的关注,可以适时对学生进行专题讲座。如结合环境纪念日进行专题讲座。在植树节(3月12日)、水日(3月22日)、地球日(4月22日)、环境日(6月5日)、人口日(6月11日)、荒漠化日(6月17日)、土地日(6月25日)、清洁地球日(9月第三个周末)、世界粮食日(11月16日)举行相应的专题讲座;也可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讲座,如在讲过“探索生物的奥秘”后可以“当今世界面临的四大问题”为专题进行讲座;在讲过“预防食物中毒”后可以“食物污染”为专题进行讲座;也可结合突发的重大生态事件进行专题讲座,如1998年七八月份我国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可及时向学生作“生态平衡不容破坏”的专题讲座。 积极实践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调查城镇或居民点的环境状况,观察小型冶炼厂、葡萄酒厂等企业污水的排放量及注入河流后引起河段的变化,观察生活垃圾随处堆放对水质、周围空气的污染及蚊蝇的可怕孳生等,组织学生清理“白色污染”、调查化肥农药农膜的使用情况等,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寂静的春天》《环境保护》等科普读物,学用结合,提高实践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实践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脑动手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环境污染的普遍性和严重性,从而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为良好环境素质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化学史论文1500字怎么写的正确

化学发展史的五个时期  自从有了人类,化学便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钻木取火,用火烧煮食物,烧制陶器,冶炼青铜器和铁器,都是化学技术的应用。正是这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人类进步的标志。今天,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从古至今,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化学历史的发展经历了哪些时期呢?    远古的工艺化学时期。这时人类的制陶、冶金、酿酒、染色等工艺,主要是在实践经验的直接启发下经过多少万年摸索而来的,化学知识还没有形成。这是化学的萌芽时期。   炼丹术和医药化学时期。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士们,在皇宫、在教堂、在自己的家里、在深山老林的烟熏火燎中,为求得长生不老的仙丹,为求得荣华富贵的黄金,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记载、总结炼丹术的书籍,在中国、阿拉伯、埃及、希腊都有不少。这一时期积累了许多物质间的化学变化,为化学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丰富的素材。这是化学史上令我们惊叹的雄浑的一幕。后来,炼丹术、炼金术几经盛衰,使人们更多地看到了它荒唐的一面。化学方法转而在医药和冶金方面得到了正当发挥。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版了一些有关化学的书籍,第一次有了“化学”这个名词。英语的chemistry起源于alchemy,即炼金术。chemist至今还保留着两个相关的含义:化学家和药剂师。这些可以说是化学脱胎于炼金术和制药业的文化遗迹了。    燃素化学时期。从1650年到1775年,随着冶金工业和实验室经验的积累,人们总结感性知识,认为可燃物能够燃烧是因为它含有燃素,燃烧的过程是可燃物中燃素放出的过程,可燃物放出燃素后成为灰烬。    定量化学时期,既近代化学时期。1775年前后,拉瓦锡用定量化学实验阐述了燃烧的氧化学说,开创了定量化学时期。这一时期建立了不少化学基本定律,提出了原子学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发展了有机结构理论。所有这一切都为现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学相互渗透时期,既现代化学时期。二十世纪初,量子论的发展使化学和物理学有了共同的语言,解决了化学上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化学又向生物学和地质学等学科渗透,使蛋白质、酶的结构问题得到逐步的解决。    这里主要讲述近二百多年来的化学史故事。这是化学得到快速发展的时期,是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期。让我们一道去体验当年化学家所经历的艰难险阻,在近代化学史峰回路转的曲折历程中不倦跋涉,领略他们拨开重重迷雾建立新理论、发现新元素、提出新方法时的无限风光。    燃素说的影响    可燃物如炭和硫磺,燃烧以后只剩下很少的一点灰烬;致密的金属煅烧后得到的锻灰较多,但很疏松。这一切给人的印象是,随着火焰的升腾,什么东西被带走了。当冶金工业得到长足发展后,人们希望总结燃烧现象本质的愿望更加强烈了。    1723年,德国哈雷大学的医学与药理学教授施塔尔出版了教科书《化学基础》。他继承并发展了他的老师贝歇尔有关燃烧现象的解释,形成了贯穿整个化学的完整、系统的理论。《化学基础》是燃素说的代表作。   施塔尔认为燃素存在于一切可燃物中,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出来,同时发光发热。燃烧是分解过程:    可燃物==灰烬+燃素    金属==锻灰+燃素    如果将金属锻灰和木炭混合加热,锻灰就吸收木炭中的燃素,重新变为金属,同时木炭失去燃素变为灰烬。木炭、油脂、蜡都是富含燃素的物质,燃烧起来非常猛烈,而且燃烧后只剩下很少的灰烬;石头、草木灰、黄金不能燃烧,是因为它们不含燃素。酒精是燃素与水的结合物,酒精燃烧时失去燃素,便只剩下了水。    空气是带走燃素的必需媒介物。燃素和空气结合,充塞于天地之间。植物从空气中吸收燃素,动物又从植物中获得燃素。所以动植物易燃。    富含燃素的硫磺和白磷燃烧时,燃素逸去,变成了硫酸和磷酸。硫酸与富含燃素的松节油共煮,磷酸(当时指P2O5)与木炭密闭加热,便会重新夺得燃素生成硫磺和白磷。而金属和酸反应时,金属失去燃素生成氢气,氢气极富燃素。铁、锌等金属溶于胆矾(CuSO4·5H2O)溶液置换出铜,是燃素转移到铜中的结果。    燃素说尽管错误,但它把大量的化学事实统一在一个概念之下,解释了冶金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燃素说流行的一百多年间,化学家为了解释各种现象,做了大量的实验,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特别是燃素说认为化学反应是一种物质转移到另一种物质的过程,化学反应中物质守恒,这些观点奠定了近、现代化学思维的基础。我们现在学习的置换反应,是物质间相互交换成分的过程;氧化还原反应是电子得失的过程;而有机化学中的取代反应是有机物某一结构位置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替换的过程。这些思想方法与燃素说多么相似。    舍勒和普里斯特里发现氧气的制法   令后人尊敬的瑞典化学家舍勒的职业是药剂师——chemist,他长期在小镇彻平的药房工作,生活贫困。白天,他在药房为病人配制各种药剂。一有时间,他就钻进他的实验室忙碌起来。有一次,后院传来一声爆鸣,店主和顾客还在惊诧之中,舍勒满脸是灰地跑来,兴奋地拉着店主去看他新合成的化合物,忘记了一切。对这样的店员,店主是又爱又气,但从来不想辞退他,因为舍勒是这个城市最好的药剂师。    到了晚上,舍勒可以自由支配时间,他更加专心致志地投入到他的实验研究中。对于当时能见到的化学书籍里的实验,他都重做一遍。他所做的大量艰苦的实验,使他合成了许多新化合物,例如氧气、氯气、焦酒石酸、锰酸盐、高锰酸盐、尿酸、硫化氢、升汞(氯化汞)、钼酸、乳酸、乙醚等等,他研究了不少物质的性质和成分,发现了白钨矿等。至今还在使用的绿色颜料舍勒绿(Scheele’s green),就是舍勒发明的亚砷酸氢铜(CuHAsO3)。如此之多的研究成果在十八世纪是绝无仅有的,但舍勒只发表了其中的一小部分。直到1942年舍勒诞生二百周年的时候,他的全部实验记录、日记和书信才经过整理正式出版,共有八卷之多。其中舍勒与当时不少化学家的通信引人注目。通信中有十分宝贵的想法和实验过程,起到了互相交流和启发的作用。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对舍勒十分推崇,使得舍勒在法国的声誉比在瑞典国内还高。    在舍勒与大学教师甘恩的通信中,人们发现,由于舍勒发现了骨灰里有磷,启发甘恩后来证明了骨头里面含有磷。在这之前,人们只知道尿里有磷。    1775年2月4日,33岁的舍勒当选为瑞典科学院院士。这时店主人已经去世,舍勒继承了药店,在他简陋的实验室里继续科学实验。由于经常彻夜工作,加上寒冷和有害气体的侵蚀,舍勒得了哮喘病。他依然不顾危险经常品尝各种物质的味道——他要掌握物质各方面的性质。他品尝氢氰酸的时候,还不知道氢氰酸有剧毒。1786年5月21日,为化学的进步辛劳了一生的舍勒不幸去世,终年只有44岁。    舍勒发现氧气的两种制法是在1773年。第一种方法是分别将KNO3、Mg(NO3)2、Ag2CO3、HgCO3、HgO加热分解放出氧气:    2KNO3==2KNO2+O2↑   2Mg(NO3)2 == 2MgO+4NO2↑+O2↑↑    2Ag2CO3==4Ag+2CO2↑+O2↑   2HgCO3==2Hg+2CO2↑+O2↑   2HgO==2Hg+O2↑    第二种方法是将软锰矿(MnO2)与浓硫酸共热产生氧气:    2MnO2+2H2SO4(浓)== 2MnSO4+2H2O+O2↑   舍勒研究了氧气的性质,他发现可燃物在这种气体中燃烧更为剧烈,燃烧后这种气体便消失了,因而他把氧气叫做“火气”。舍勒是燃素说的信奉者,他认为燃烧是空气中的“火气”与可燃物中的燃素结合的过程,火焰是“火气”与燃素相结合形成的化合物。他将他的发现和观点写成《论空气和火的化学》。这篇论文拖延了4年直到1777年才发表。而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里在1774年发现氧气后,很快就发表了论文。 普里斯特里始终坚信燃素说,甚至在拉瓦锡用他们发现的氧气做实验,推翻了燃素说之后依然故我。他将氧气叫做“脱燃素气”。他写到:  “我把老鼠放在‘脱燃素气’里,发现它们过得非常舒服后,我自己受了好奇心的驱使,又亲自加以实验,我想读者是不会觉得惊异的。我自己实验时,是用玻璃吸管从放满这种气体的大瓶里吸取的。当时我的肺部所得的感觉,和平时吸入普通空气一样;但自从吸过这种气体以后,经过好长时间,身心一直觉得十分轻快舒畅。有谁能说这种气体将来不会变成通用品呢?不过现在只有两只老鼠和我,才有享受呼吸这种气体的权利罢了。”  普里斯特里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英国的利兹作牧师,业余爱好化学。1773年他结识了著名的美国科学家兼政治家富兰克林,他们后来成了经常书信往来的好朋友。普里斯特里受到好朋友多方的启发和鼓励。他在化学、电学、自然哲学、神学四个方面都有很多著述。    1774年普里斯特里到欧洲大陆参观旅行。在巴黎,他与拉瓦锡交换了好多化学方面的看法。正直的普里斯特里同情法国大革命,曾在英国公开做了几次演讲。英国一批反对法国大革命的人烧毁了他的住宅和实验室。普里斯特里于1794年他六十一岁的时候不得已移居美国,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任化学教授。美国化学会认为他是美国最早研究化学的学者之一。他住过的房子现在已建成纪念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普里斯特里奖章已成为美国化学界的最高荣誉。    拉瓦锡和他的天平    燃素说的推翻者,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原来是学法律的。1763年,他20岁的时候就取得了法律学士学位,并且获得律师开业证书。他的父亲是一位律师,家里很富有。所以拉瓦锡不急于当律师,而是对植物学发生了兴趣。经常上山采集标本使他对气象学也产生了兴趣。后来,拉瓦锡在他的老师,地质学家葛太德的建议下,师从巴黎有名的鲁伊勒教授学习化学。    拉瓦锡的第一篇化学论文是关于石膏成分的研究。他用硫酸和石灰合成了石膏。当他加热石膏时放出了水蒸气。拉瓦锡用天平仔细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石膏失去水蒸气的质量。从此,他的老师鲁伊勒就开始使用“结晶水”这个名词了。这次成功使拉瓦锡开始经常使用天平,并总结出了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成为他的信念,成为他进行定量实验、思维和计算的基础。例如他曾经应用这一思想,把糖转变为酒精的发酵过程表示为下面的等式:   葡萄糖 == 碳酸(CO2)+ 酒精   这正是现代化学方程式的雏形。用等号而不用箭头表示变化过程,表明了他守恒的思想。拉瓦锡为了进一步阐明这种表达方式的深刻含义,又具体地写到:    “我可以设想,把参加发酵的物质和发酵后的生成物列成一个代数式。再逐个假定方程式中的某一项是未知数,然后分别通过实验,逐个算出它们的值。这样以来,就可以用计算来检验我们的实验,再用实验来验证我们的计算。我经常卓有成效地用这种方法修正实验的初步结果,使我能通过正确的途径重新进行实验,直到获得成功。”    早在拉瓦锡出生之时,多才多艺的俄罗斯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就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他当时称之为“物质不灭定律”,其中含有更多的哲学意蕴。但由于“物质不灭定律”缺乏丰富的实验根据,特别是当时俄罗斯的科学还很落后,西欧对沙俄的科学成果不重视,“物质不灭定律”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   1772年秋天,拉瓦锡照习惯称量了一定质量的白磷使之燃烧,冷却后又称量了燃烧产物P2O5的质量,发现质量增加了!他又燃烧硫磺,同样发现燃烧产物的质量大于硫磺的质量。他想这一定是什么气体被白磷和硫磺吸收了。他于是又做了更细致的实验:将白磷放在水银面上,扣上一个钟罩,钟罩里留有一部分空气。加热水银到40℃时白磷就迅速燃烧,之后水银面上升。拉瓦锡描述道:“这表明部分空气被消耗,剩下的空气不能使白磷燃烧,并可使燃烧着的蜡烛熄灭;1盎司的白磷大约可得到7盎司的白色粉末(P2O5,应该是3盎司)。增加的重量和所消耗的1/5容积的空气重量接近相同。”    燃素说认为燃烧是分解过程,燃烧产物应该比可燃物质量轻。而拉瓦锡实验的结果却是截然相反。他把实验结果写成论文交给法国科学院。从此他做了很多实验来证明燃素说的错误。在1773年2月,他在实验记录本上写到:“我所做的实验使物理和化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将“新化学”命名为“反燃素化学”。   1774年,拉瓦锡做了焙烧锡和铅的实验。他将称量后的金属分别放入大小不等的曲颈瓶中,密封后再称量金属和瓶的质量,然后充分加热。冷却后再次称量金属和瓶的质量,发现没有变化。打开瓶口,有空气进入,这一次质量增加了,显然增加量是进入的空气的质量(设为A)。他再次打开瓶口取出金属锻灰(在容积小的瓶中还有剩余的金属)称量,发现增加的质量正和进入瓶中的空气的质量相同(即也为A)。这表明锻灰是金属与空气的化合物。   拉瓦锡进一步想,如果设法从金属锻灰中直接分离出空气来,就更能说明问题。他曾经试图分解铁锻灰(即铁锈),但实验没有成功。    拉瓦锡制得氧气之后    到了这年的10月,普里斯特里访问巴黎。在欢迎宴会上他谈到“从红色沉淀(HgO)和铅丹(Pb3O4)可得到‘脱燃素气’”。对于正在无奈中的拉瓦锡来说,这条信息是很直接的启发。11月,拉瓦锡加热红色的汞灰制得了氧气。在舍勒的启发下,拉瓦锡甚至制造了火车头大小的加热装置,其中心是聚光镜。平台下面是六个大轮子,以便跟着太阳随时转动。   1775年,拉瓦锡的实验中心已从分解金属锻灰转移到了对氧气的研究。他发现燃烧时增加的质量恰好是氧气减少的质量。以前认为可燃物燃烧时吸收了一部分空气,其实是吸收了氧气,与氧气化合,即氧化。这就是推翻了燃素说的燃烧的氧化理论。    与此同时,拉瓦锡还用动物实验,研究了呼吸作用,认为“是氧气在动物体内与碳化合,生成二氧化碳的同时放出热来。这和在实验室中燃烧有机物的情况完全一样。”这就解答了体温的来源问题。  空气中既然含有1/4的氧气(数据来自原文),就应该含有其余的气体,拉瓦锡将它称为“碳气”。研究了空气的组成后,拉瓦锡总结道:“大气中不是全部空气都是可以呼吸的;金属焙烧时,与金属化合的那部分空气是合乎卫生的,最适宜呼吸的;剩下的部分是一种‘碳气’,不能维持动物的呼吸,也不能助燃。”他把燃烧与呼吸统一了起来,也结束了空气是一种纯净物质的错误见解。    1777年,拉瓦锡明确地讥讽和批判了燃素说:“化学家从燃素说只能得出模糊的要素,它十分不确定,因此可以用来任意地解释各种事物。有时这一要素是有重量的,有时又没有重量;有时它是自由之火,有时又说它与土素相化合成火;有时说它能通过容器壁的微孔,有时又说它不能透过;它能同时用来解释碱性和非碱性、透明性和非透明性、有颜色和无色。它真是只变色虫,每时每刻都在改变它的面貌。”            这年的9月5日,拉瓦锡向法国科学院提交了划时代的《燃烧概论》,系统地阐述了燃烧的氧化学说,将燃素说倒立的化学正立过来。这本书后来被翻译成多国语言,逐渐扫清了燃素说的影响。化学自此切断了与古代炼丹术的联系,揭掉了神秘和臆测的面纱,代之以科学的实验和定量的研究。化学进入了定量化学(即近代化学)时期。所以我们说拉瓦锡是近代化学的奠基者。    舍勒和普里斯特里先于拉瓦锡发现氧气,但由于他们思维不够广阔,更多地只是关心具体物质的性质,没有能冲破燃素说的束缚。与真理擦肩而过是很遗憾的。    拉瓦锡对化学的另一大贡献是否定了古希腊哲学家的四元素说和三要素说,辨证地阐述了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上的化学元素的概念:“如果元素表示构成物质的最简单组分,那么目前我们可能难以判断什么是元素;如果相反,我们把元素与目前化学分析最后达到的极限概念联系起来,那么,我们现在用任何方法都不能再加以分解的一切物质,对我们来说,就算是元素了。”    在1789年出版的历时四年写就的《化学概要》里,拉瓦锡列出了第一张元素一览表,元素被分为四大类:    简单物质,普遍存在于动物、植物、矿物界,可以看作是物质元素:光、热、氧、氮、氢。   简单的非金属物质,其氧化物为酸:硫、磷、碳、盐酸素、氟酸素、硼酸素。   简单的金属物质,被氧化后生成可以中和酸的盐基:锑、银、铋、钴、铜、锡、铁、锰、汞、钼、镍、金、铂、铅、钨、锌。    简单物质,能成盐的土质:石灰、镁土、钡土、铝土、硅土。   拉瓦锡对燃素说和其它陈腐观点的讥讽和批判是无情和激烈的。这使他在创建科学勋绩的同时得罪了一大批同时代和老一辈的科学家。在《影响世界历史的一百位人物》中,在许多有关历史、科学史、化学史的书籍中,作者都对拉瓦锡总是突出自己的人格特点进行低调的描述和评价,指责他在《化学概要》里没有提起舍勒和普里斯特里对他的启示和帮助。但我们得看到,拉瓦锡确实具有非凡的科学洞察力和勇往直前的无畏精神。虽然不是他最先发现氧气的制法,但他通过制取氧气分析了空气的组成,建立了燃烧的氧化学说。氧气因此不同于其它气体,被赋予非凡的科学意义。   拉瓦锡十分勤奋,每天六点起床,从六点到八点进行实验研究,八点到下午七点从事火药局长或法国科学院院士的工作,七点到晚上十点,又专心从事他的科学研究。星期天不休息,专门进行一整天的实验工作。  拉瓦锡28岁结婚时,他的妻子只有14岁。他们一生没有孩子,但生活非常愉快。她帮助拉瓦锡实验,经常陪伴在他身边。在拉瓦锡的著作里,有很多插图都是他的妻子画的。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三年后拉瓦锡被解除了火药局长的职务。1793年11月,国民议会下令逮捕旧王朝的包税官。拉瓦锡由于曾经担任过包税官而自首入狱。极左派马拉曾与拉瓦锡有过激烈的科学争论,心存嫉恨,便诬陷拉瓦锡与法国的敌人有来往,犯有叛国罪,于1794年5月8日把他送上了断头台。对此,当时科学界的很多人感到非常惋惜。著名的法籍意大利数学家拉格朗日痛心地说:“他们可以一瞬间把他的头割下,而他那样的头脑一百年也许长不出一个来。”   这时,拉瓦锡正当壮年,是51岁。

化学论文  三聚氰胺的假蛋白原理及鉴别  摘要:  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了三聚氰胺的有关性质,我深入探究了近日奶粉事件中所涉及的化学原理,并根据其性质探究出在家中即可鉴别三聚氰胺的方法。通过研究,使我更加深入的认识了三聚氰胺,也了解了生产奶制品的内幕。  关键词:三聚氰胺、假蛋白原理、凯氏定氮法、溶解度。:  正文:  前言:近日的“三鹿奶粉”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其根本原因就是奶粉中的添加剂“三聚氰胺”。  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究竟用意何在?如何利用简单的实验来鉴别三聚氰胺呢?这些都是人们关心的问题,这些知识对于作为消费者的我们都是有必要进行研究的。“奶粉事件”在国内外影响极大,导致了许多婴儿中毒并患有肾结石。通过查阅资料、理论分析和实验得出:1、添加三聚氰胺是利用了假蛋白原理,从而降低成本,欺骗消费者。2、家庭可用类似降温结晶的方法,检测出三聚氰胺,降低中毒的可能。  主体与讨论:三聚氰胺,化学式C3H6N6,简称三胺,又叫2 ,4 ,6- 三氨基-1,3,5-三嗪、1,3,5-三嗪-2,4,6-三胺、2,4,6-三氨基脲、蜜胺、三聚氰酰胺、氰脲三酰胺、蛋白精。  一、假蛋白原理:牛奶和奶粉添加三聚氰胺,主要是因为它能冒充蛋白质。  食品都是要按规定检测蛋白质含量的。但商家为谋取暴利,给牛奶掺入大量的水,这样蛋白质含量就会降低。于是商家就利用了蛋白质监测方法上的漏洞,蒙混过关。  蛋白质主要由氨基酸组成,平均含氮量为16%左右。由于直接对蛋白质进行检测太复杂,因此食品工业上检测牛奶蛋白质含量被定为国家标准的是凯氏定氮法。原理很简单:蛋白质含有氮元素,用强酸处理样品,让蛋白质中的氮元素释放出来,测定氮的含量,就可以算出蛋白质的含量。  经计算得出,三聚氰胺的含氮量为7%,含氮量为蛋白质的四倍多,白色无味,是理想的蛋白质冒充物。鲜牛奶的国家标准是100毫升≥95克,各个品牌奶粉中蛋白质含量为15-20%,蛋白质中含氮量平均为16%。以某合格牛奶蛋白质含量为3%计算,含氮量为48%,某合格奶粉蛋白质含量为18%计算,含氮量为88%。而三聚氰胺含氮量是牛奶的139倍,是奶粉的23倍。每100g牛奶中添加1克三聚氰胺,理论上就能提高625%蛋白质。有人估算在植物蛋白粉和饲料中使测试蛋白质含量增加一个百分点,用三聚氰胺的花费只有真实蛋白原料的1/5。三聚氰胺作为一种白色结晶粉末,没有什么气味和味道,所以掺杂后不易被发现。  奶粉有毒是因为其中含有的三聚氰胺,可能是在奶粉中直接加入的,也可能是在原料奶中加入的。  这就是所谓的“假蛋白原理”。  二、家庭检测三聚氰胺的方法  三聚氰胺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因此可以利用三聚氰胺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利用类似降温结晶的方法,对三聚氰胺进行粗略检测。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家庭检测三聚氰胺的小实验  [实验日期] 2008-12-2 [实验员] 刘琳  [实验目的]通过不同奶粉的对照实验,确定出检测三聚氰胺的方法。  [实验仪器和药品] 四个玻璃杯,两块黑布,筷子,冰箱,三鹿奶粉(找邻居家借的),红星奶粉,热水,清水,一杯冷水。  [实验步骤及现象]   取等量的红星奶粉和三鹿奶粉分别放入两个玻璃杯中,分别向两个杯中加入等量等温的沸水(比平常冲奶粉的水要少一些),用筷子充分搅拌两杯牛奶,使牛奶完全溶解。观察两杯牛奶无明显差别,红星奶粉的颜色略微深一点。分别给两杯牛奶的外壁贴上标签,以便辨认两杯牛奶。  将两杯牛奶同时放入冰箱,待牛奶静置降温一小时。  3.将两杯牛奶取出,仔细观察两杯牛奶,发现三鹿奶粉杯底有少量沉淀,红星牛奶无明显变化。  4.准备好一个空杯,将一块黑布罩在其中一杯牛奶的杯口上,用手把布紧紧固定,将杯子倒置,让牛奶透过黑布过滤到空杯里。用同样的方法,使用另一块黑布对另一杯牛奶进行过滤。  过滤完毕,将两块黑布进行对比。发现三鹿奶粉的黑布上有少量白色块状固体,红星奶粉的黑布上无明显固体出现。将黑布合上,用清水反复进行冲洗。打开,三鹿奶粉的黑布上仍存有少量白色晶体。将白色晶体倒入一杯冷水中,固体沉入水底。  [实验解释及结论] 三聚氰胺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在冷却热的三聚氰胺溶液后会有三聚氰胺的固体析出,为白色晶体,密度大于水。因此三鹿奶粉中过滤出的沉淀很可能是三聚氰胺。在家中可以用这种方法监测出三聚氰胺。  [实验评价与讨论] 这是一个难度不大、不需要专业仪器、每个人都可以做的生活实验。它惟一需要的是平静的心态和仔细的观察,而不是很深的理论知识或者过硬的实验操作水平,而且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还是无法排除其他物质的可能,不能有力地证明沉淀就是三聚氰胺。前景在于还是可以有效的防止饮用添加三聚氰胺的奶制品,使人们的生活多一份保障。  通过研究三聚氰胺的有关性质,提高了我提取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我对化学产生了更大的兴趣。评论 | 10 22013-08-31 18:31 热心网友 最快回答浅谈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关键词:化学课程 社会生活摘要:化学与生活互动能激发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使化学教育富有生命力。基础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是我国教育的重大改革,它为中小学教育指明了正确的方向。而素质教育旨在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坚持教好化学知识的同时,应不断地把已有的或新接受的化学知识与日常社会实际相联系,给学生以“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与改造社会”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的学习情趣,最终达到他们主动、深入地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中学化学课本中包含着丰富的社会生活常识的教育内容,对这些内容加入挖掘、整理、补充、丰富,然后生动地介绍给学生,不失时机地把社会生活研究与化学课堂教学融为一体。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地把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教学与社会生活研究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对提高课堂效率,优化学生综合素质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在教学实践中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一、以化学史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课堂讲授中增加一些化学史的内容,不仅仅使教师讲来娓娓动听和学生听宋津津有味,而且使学生对化学概念理论的来龙去脉更加清楚,易于理解,加强记忆。同时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如:逻辑思维和科学研究的热情,包括:求实、批判、创新等内涵。如:化学的发展史,尤其是我国的化学发展史,从拉瓦锡的燃烧学说到道尔顿的原子学说,从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到我国的杰出制碱科学家候德榜,到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李远哲。以伟人的事迹感染学生,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鼓励他们求实创新。二、以化学工业内容教学为基础,引导学生走出课本,接触社会现行中学化学教材中有许多与化学工业有关系的内容,这些内容若不能很好地加以处理,而是简单地照本宣科,学生的学习就会很枯燥、乏味,也不能很好地把学生的学习引入广阔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来,更不能由此激发他们的求知欲。高中课本中的工业问题主要有:硫酸工业、硝酸工业、炼铁工业、炼钢工业、水泥工业、铝的冶炼、氯碱工业、石油产品概述、煤的综合利用等等。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自己深入地去思考一些问题,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学生,因为他们对工业生产了解很少(尤其对大型企业知之更少)。在进入工业内容学习时,先让学生在已有的对工厂的认识的基础上去预测所学内容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生产规模、经济效益、原料及其处理、运输、厂址选择、副产品及其应用、环境污染及其应对措施等问题。这些问题虽然大而庞杂,但若能全面(即使是粗略的)考虑也能很好地培养他们的思维方式,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鼓励他们更多地接触生活,了解社会。当然,教师还要给予适当的帮助,安排一些当地的化学工业考察或观看录像等手段。三、把化学教学与社会生活常识相联系,着力提高学生化学兴趣化学的实用性表现在它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教学过程中应充分重视这一特点,使学生觉得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从而引导学生学化学,用化学。如中学教材中《卤素》一章中讲到由氯气可以制漂白自来水的漂白粉、碘的酒精溶液可以用以消毒、氢氟酸可用于雕刻玻璃、氟化钠可以用来杀灭地下害虫、溴化银可应用行照相技术、碘化笋可用于人工降雨等,这些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展开来,介绍它们的其他用途。在介绍与社会生活内容相关联的化学知识时,还应适当地去启发学生,诱导学生用化学科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甚至结合其他学科知识来思考现实中的问题,如中学课本中讲到硫酸钡可用于钡餐,可以问学生钡餐喝卞去在医院里是如何检查的,为什么可以在X光下检查胃及消化道是否发生病变,硫酸钡对人体是否有毒,硫酸钡最后怎样排出体外的等,从而激发他们去观察去思想去调查。四、以环境保护知识教育为契机,使学生逐步养成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环境保护作为一个严重社会问题,已迫切地摆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面前,也成了“十五”国家发展计划讨论中极为重视的一个话题。虽然中学生尚不能去全面理解臭苎空洞的变大会有什么危害,长江三峡建设会有什么负面影响,内陆学生也无法真正懂得赤潮的形成及其后果。但是我们通过可以接触到的一些化学知识来丰富他们的思路,增强他们的意识,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善于利用。如在讲到化肥知识时可以从已有的知识设问他们;为什么农田不能多依赖无机肥、土壤改良的措施,在硫酸及硝酸工业教学中可以问他们何为酸雨,酸雨的危害有哪些,从而进一步阐述人为什么要进行尾气吸收,为什么尾气处理在解决了环境问题的同时可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等。在有机化学教学中此类问题更丰富,与生活更贴近,如白色污染问题、毒品问题、无铅汽油问题,以及近年来发现的英国的疯牛病问题,比利时的二恶英问题等。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适时地与课本知识相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社会生活,增强他们的社会贡任感。五、结合课本,介绍高新科技的发展,激励学生为社会发展人类进步作贡献化学与其他理工科一样,作为自然科学,教学内容具有较大的稳定性。但社会却又是瞬息万变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有具有时代气息,能结合时代要求。在生活中我们常可以接触到一些新产品和新材料,我们可以适时地鼓励学生去了解这些产品或材料的组成部分、合成、制造方法、主要用途以及它们的副作用。比如日常生活中塑料包装代最初生产出来时,以它方便、快捷的作用深得人们的青睐,而目前其降解难的问题却深深困扰着人们,多鼓励学生去作一些深层次的探讨。结合社会生活的化学教学,才不致于脱离生活,不致于培养出只会读书的“人才”。我们在教学中应适时地适当地启发学生去关心身边的事,关心他们生活生存的空间,提高综合素质,使其成长为真正有益于社会的入。

化学发展史论文一、化学的前奏1.人类文明的起点——火的利用在几百万年以前,人类过着极其简单的原始生活,靠狩猎为生,吃的是生肉和野果。根据考古学家的考证,至少在距今50 万年以前,可以找到人类用火的证据,即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生活过的地方发现了经火烧过的动物骨骼化石。有了火,原始人从此告别了茹毛饮血的生活。吃了熟食后人类增进了健康,智力也有所发展,提高了生存能力。后来,人们又学会了摩擦生火和钻木取火,这样,火就可以随身携带了。于是,人们不再是火种的看管者,而成了能够驾驭火的造火者。火是人类用来发明工具和创造财富的武器,利用火能够产生各种各样化学反应这个特点,人类开始了制陶、冶金、酿造等工艺,进入了广阔的生产、生活天地。2.历史悠久的工艺——制陶陶器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已很难考证。对陶器的由来,说法不一,有人推测:人类最原始的生活用容器是用树枝编成的,为了使它耐火和致密无缝,往往在容器的内外抹上一层粘土。这些容器在使用过程中,偶尔会被火烧着,其中的树枝都被烧掉了,但粘土不会着火,不但仍旧保留下来,而且变得更坚硬,比火烧前更好用。这一偶然事件却给人们很大启发。后来,人们干脆不再用树枝做骨架,开始有意识地将粘土捣碎,用水调和,揉捏到很软的程度,再塑造成各种形状,放在太阳光底下晒干,最后架在篝火上烧制成最初的陶器。大约距今1 万年以前,中国开始出现烧制陶器的窑,成为最早生产陶器的国家。陶器的发明,在制造技木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制陶过程改变了粘土的性质,使粘土的成分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碳酸钙(gài)、氧化镁(měi)等在烧制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变化,使陶器具备了防水耐用的优良性质。因此陶器不但有新的技术意义,而且有新的经济意又。它使人们处理食物时增添了蒸煮的办法,陶制的纺轮、陶刀、陶挫等工具也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陶制储存器可以使谷物和水便于存放。因此,陶器很快成为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必需品,特别是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更是离不开陶器。3.冶金化学的兴起在新石器时代后期,人类开始使用金属代替石器制造工具。使用得最多的是红铜。但这种天然资源毕竟有限,于是,产生了从矿石冶炼金属的冶金学。最先冶炼的是铜矿,约公元前3800 年,伊朗就开始将铜矿石(孔雀石)和木炭混合在一起加热,得到了金属铜。纯铜的质地比较软,用它制造的工具和兵器的质量都不够好。在此基础上改进后,便出现了青铜器。到了公元前3000~前2500 年,除了冶炼铜以外,又炼出了锡(xī) 和铅(qiān)两种金属。往纯铜中掺入锡,可使铜的熔点降低到800℃左右,这样一来,铸造起来就比较容易了。铜和锡的合金称为青铜(有时也含有铅),它的硬度高,适合制造生产工具。青铜做的兵器,硬而锋利,青铜做的生产工具也远比红铜好,还出现了青铜铸造的铜币。中国在铸造青铜器上有过很大的成就,如殷朝前期的“司母戊”鼎。它是一种礼器,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土青铜器。又如战国时的编钟,称得上古代在音乐上的伟大创造。因此,青铜器的出现,推动了当时农业、兵器、金融、艺术等方面的发展,把社会文明向前推进了一步。世界上最早炼铁和使用铁的国家是中国、埃及和印度,中国在春秋时代晚期(公元前6 世纪)已炼出可供浇铸的生铁。最早的时候用木炭炼铁,木炭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把铁矿石中的氧化铁还原为金属铁。铁被广泛用于制造犁铧、铁■(一种锄草工具)、铁锛等农具以及铁鼎等器物,当然也用于制造兵器。到了公元前8~前7 世纪,欧洲等才相继进入了铁器时代。由于铁比青铜更坚硬,炼铁的原料也远比铜矿丰富,在绝大部分地方,铁器代替了青铜器。4.中国的重大贡献——火药和造纸黑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为什么要把它叫做“黑火药”呢?这还要从它所用的原料谈起。火药的三种原料是硫磺、硝(xiāo)石和木炭。木炭是黑色的,因此,制成的火药也是黑色的,叫黑火药。火药的性质是容易着火,因此可以和火联系起来,但是这个“药”字又怎样理解呢?原来,硫磺和硝石在古代都是治病用的药,因此,黑火药便可理解为黑色的会着火的药。火药的发明与中国西汉时期的炼丹术有关,炼丹的目的是寻求长生不老的药,在炼丹的原料中,就有硫磺和硝石。炼丹的方法是把硫磺和硝石放在炼丹炉中,长时间地用火炼制。在许多次炼丹过程中,曾出现过一次又一次地着火和爆炸现象,经过这样多次试验终于找到了配制火药的方法。黑火药发明以后就与炼丹脱离了关系,一直被用在军事上。古代人打仗,近距离时用刀枪,远距离时用弓箭。有了黑火药以后,从宋朝开始,便出现了各种新式武器,例如用弓发射的火药包。火药包有火球和火蒺藜两种,用火将药线点着,把火药包抛出去,利用燃烧和爆炸杀伤对方。大约在公元8 世纪,中国的炼丹术传到了阿拉伯,火药的配制方法也传了过去,后来又传到了欧洲。这样,中国的火药成了现代炸药的“老祖宗”。这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之一。纸是人类保存知识和传播文化的工具,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在使用植物纤维制造的纸以前,中国古代传播文字的方法主要有:在甲骨(乌龟的腹甲和牛骨)上刻字,即所谓的甲骨文;甲骨数量有限,后来改在竹简或木简上刻字。可是,孔子写的《论语》所用的竹简之多,份量之重是可想而知的;另外,用丝织成帛(bó),也可以用来写字,但大量生产帛却是难以做到的。最后才有了用植物纤维制造的纸,一直流传到今天。1957 年5 月,中国考古工作者在陕西省西安市灞(bà)桥的一座古代墓葬中发现一些米黄色的古纸。经鉴定这种纸主要由大麻纤维制造,其年代不会晚于汉武帝(公元前156~公元前87 年),这是现存的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纤维纸。提起纸的发明,人们都会想起蔡伦。他是汉和帝时的中常侍。他看到当时写字用的竹简太笨重,便总结了前人造纸的经验,带领工匠用树皮、麻头、破布、破鱼网等做原料,先把它们剪碎或切断,放在水里长时间浸泡,再捣烂成为浆状物,然后在席子上摊成薄片,放在太阳底下晒干,便制成了纸。它质薄体轻,适合写字,很受欢迎。造纸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化学工艺,它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产物。实际上,蔡伦之前已经有纸了,因此,蔡伦只能算是造纸工艺的改良者。5.炼丹术与炼金术当封建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生产力有了较大提高的时候,统治阶级对物质享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皇帝和贵族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两种奢望:第一是希望掌握更多的财富,供他们享乐;第二,当他们有了巨大的财富以后,总希望永远享用下去。于是,便有了长生不老的愿望。例如,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便迫不及待地寻求长生不老药,不但让徐福等人出海寻找,还召集了一大帮方士(炼丹家)日日夜夜为他炼制丹砂——长生不老药。炼金家想要点石成金(即用人工方法制造金银)。他们认为,可以通过某种手段把铜、铅、锡、铁等贱金属转变为金、银等贵金属。像希腊的炼金家就把铜、铅、锡、铁熔化成一种合金,然后把它放入多硫化钙溶液中浸泡。于是,在合金表面便形成了一层硫化锡,它的颜色酷似黄金(现在,金黄色的硫化锡被称为金粉,可用作古建筑等的金色涂料)。这祥,炼金家主观地认为“黄金”已经炼成了。实际上,这种仅从表面颜色而不从本质来判断物质变化的方法,是自欺欺人。他们从未达到过“点石成金”的目的。虔诚的炼丹家和炼金家的目的虽然没有达到,但是他们辛勤的劳动并没有完全白费。他们长年累月置身在被毒气、烟尘笼罩的简陋的“化学实验室”中,应该说是第一批专心致志地探索化学科学奥秘的“化学家”。他们为化学学科的建立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甚至总结出一些化学反应的规律。例如中国炼丹家葛洪从炼丹实践中提出:“丹砂(硫化汞)烧之成水银,积变(把硫和水银二者放在一起)又还成(交成)丹砂。”这是一种化学变化规律的总结,即“物质之间可以用人工的方法互相转变”。炼丹家和炼金家夜以继日地在做这些最原始的化学实验,必定需要大批实验器具,于是,他们发明了蒸馏器、熔化炉、加热锅、烧杯及过滤装置等。他们还根据当时的需要,制造出很多化学药剂、有用的合金或治病的药,其中很多都是今天常用的酸、碱和盐。为了把试验的方法和经过记录下来,他们还创造了许多技术名词,写下了许多著作。正是这些理论、化学实验方法、化学仪器以及炼丹、炼金著作,开挖了化学这门科学的先河。从这些史实可见,炼丹家和炼金家对化学的兴起和发展是有功绩的,后世之人决不能因为他们“追求长生不老和点石成金”而嘲弄他们,应该把他们敬为开拓化学科学的先驱。因此,在英语中化学家(chemist)与炼金家(alchemist)两个名词极为相近,其真正的含义是“化学源于炼金术”。二、创建近代化学理论——探索物质结构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但是,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最早尝试解答这个问题的是我国商朝末年的西伯昌(约公元前1140 年),他认为:“易有太极,易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以阴阳八卦来解释物质的组成。约公元前1400 年,西方的自然哲学提出了物质结构的思想。希腊的泰立斯认为水是万物之母;黑拉克里特斯认为,万物是由火生成的;亚里士多德在《发生和消灭》一书中论证物质构造时,以四种“原性”作为自然界最原始的性质,它们是热、冷、干、湿,把它们成对地组合起来,便形成了四种“元素”,即火、气、水、土,然后构成了各种物质。上面这些论证都未能触及物质结构的本质。在化学发展的历史上,是英国的波义耳第一次给元素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他指出:“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它可以与其他元素相结合,形成化合物。但是,如果把元素从化合物中分离出来以后,它便不能再被分解为任何比它更简单的东西了。”波义耳还主张,不应该单纯把化学看作是一种制造金属、药物等从事工艺的经验性技艺,而应把它看成一门科学。因此,波义耳被认为是将化学确立为科学的人。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物质是由元素构成的,那么,元素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1803 年,英国化学家道尔顿创立的原子学说进一步解答了这个问题。原子学说的主要内容有三点:1.一切元素都是由不能再分割和不能毁灭的微粒所组成,这种微粒称为原子;2.同一种元素的原子的性质和质量都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的性质和质量不同;3.一定数目的两种不同元素化合以后,便形成化合物。原子学说成功地解释了不少化学现象。随后意大利化学家阿佛加德罗又于1811 年提出了分子学说,进一步补充和发展了道尔顿的原子学说。他认为,许多物质往往不是以原子的形式存在,而是以分子的形式存在,例如氧气是以两个氧原子组成的氧分子,而化合物实际上都是分子。从此以后,化学由宏观进入到微观的层次,使化学研究建立在原子和分子水平的基础上。三、现代化学的兴起19 世纪末,物理学上出现了三大发现,即X 射线、放射性和电子。这些新发现猛烈地冲击了道尔顿关于原子不可分割的观念,从而打开了原子和原子核内部结构的大门,揭露了微观世界中更深层次的奥秘。热力学等物理学理论引入化学以后,利用化学平衡和反应速度的概念,可以判断化学反应中物质转化的方向和条件,从而开始建立了物理化学,把化学从理论上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在量子力学建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化学键(分子中原子之间的结合力)理论,使人类进一步了解了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大大地促进了化学与材料科学的联系,为发展材料科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化学与社会的关系也日益密切。化学家们运用化学的观点来观察和思考社会问题,用化学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例如能源危机、粮食问题、环境污染等。化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交叉与渗透,产生了很多边缘学科,如生物化学、地球化学、宇宙化学、海洋化学、大气化学等等,使得生物、电子、航天、激光、地质、海洋等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化学也为人类的衣、食、住、行提供了数不清的物质保证,在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方面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现代化学的兴起使化学从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多分支学科的科学,开始建立了以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和高分子化学为分支学科的化学学科。化学家这位“分子建筑师”将运用善变之手,为全人类创造今日之大厦、明日之环宇。2.元素发现史上的两次奇迹及科学方法研究陕西省渭南师范专科学校化学系张文根化学发展史上,从个人发现新元素的数量方面讲,出现过两次奇迹。值得研究的是,两次奇迹基本上都采用了类似的科学研究方法。1.戴维与新元素的发现英国化学家戴维(H·Davy,1778~1829)出生于木刻匠家庭,从小就喜爱化学实验。他曾用自己的身体试验氧化亚氮(笑气)气体的毒性,发现其麻醉性,使医学外科手术发生了重大改途;他还发明了安全矿灯,解决了因火焰引起的瓦斯爆炸,对19 世纪欧洲煤矿的安全开采做出了有益的贡献。但是,他一生最辉煌的成就莫过于新元素的发现。1799 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A·Volta)发现了金属活动顺序,并应用其发明了伏特电池。次年,英国化学家尼科尔森(W.Nicholson)和卡里斯尔(A·Carlisle)利用伏特电池成功地分解了水。从此,电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引起了科学家的广泛关注。1806 年,戴维对前人有关电的研究进行了总结,预言这种手段除可以把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外,还可能分解其他物质,这一科学思想使他把电与物质组成联系起来,从而导致了一系列新元素的发现。1777 年之前,对于碱类和碱土类物质的化学成分,人们普遍认为具有元素性质,是不能再分解的。法国化学家拉瓦锡(A·L·Lavoisier)创立氧化理论之后,则认为这两类物质都可能是氧化物。1807 年,戴维决心用实验来证实拉瓦锡的见解,同时也想验证一下自己预言的正确性。最初他用苛性钾或苛性钠的饱和溶液实验,发现碱没有变化,只和水电解结果一样。通过分析,他认为应该排除水这个干扰因素。于是改用熔融苛性钾,结果发现阴极白金丝周围出现了燃烧更旺的火焰,说明由于加热温度过高,分解出的产物立刻又被燃烧了。后来他换用碳酸钾并通以强电流,但阴极上出现的金属颗粒还是很快被烧掉了。最后,他总结教训,在密闭坩埚内电解熔融苛性钾,终于拿到了一种银白色金属,并进行性质实验,发现在水中能剧烈反应,出现淡紫色火焰,显然是该金属与水作用放出氢气的结果。山此,戴维判断这是一种新金属,取名为钾。不久,他又从苛性苏打中电解出了金属钠。次年,用同样方法,他从苦土(MgO)、石灰、菱锶矿(SrCO3)和重晶石(BaCO3)中分别又发现了新元素镁、钙、锶和钡。1807 年12 月,尽管当时英法两国正进行着战争,法国皇帝拿破仑仍然颁发勋章,以嘉奖戴维的卓越成就。但是,戴维并没有因此骄傲起来。金属钾被发现以后,他由该金属可从水中分解出氢气受到后发,认为钾也应该能够分解其他物质。于是在1808 年,他将钾与无水硼酸混合,在铜管中加热,得到了青灰色的非金属硼。这样,不到两年,戴维就发现了7 种新元素。如果加上他1810 年和1813 年确定的氯元素和碘元素,戴维一生发现和确认的元素就有9 种。这一成就在他去逝之前的52 个元素发现史上,无人能与其媲美。2.西博格与新元素的合成美国化学家西博格(G.T.Seeborg,1912~)的家庭境况和戴维差不多。依靠打工,他读完了高中和大学,并以出色的学习成绩,获得了著名科学家路易斯的赏识,随后便成为路易斯的得力助手和合作者,完成了许多重要研究。他热爱化学和物理学,决心在核化学领域做出非凡成绩。本世纪初,电子、X 射线和放射性的发现,打开了原子不可分的大门。1929 年,美国物理学家劳伦斯(E.O.Lawrence)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发明■计出了回旋粒子加速器,从而取得了大大提高轰击粒子动能的手段,使新元素不断被发现和合成,仅1934 年至1937 年就有二百多种人工放射性同位素出现。到1939 年,在92 号铀元素之前,只剩下61 号和85号两个空位了。所以,人们已不在关心元素周期表中的空格补缺,而将精力转移到铀后面元素的发现和合成上。3.金刚石的老知识和新知识吴国庆(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100875)早在1879 年,SmithsonTennant 已经发现,金刚石燃烧的产物是碳的氧化物,故金刚石是碳的单质。1913 年,Bragg 父子用X-衍射实验测定了金刚石的晶体结构。证实通常的天然金刚石属于立方晶系,其晶胞为面心立方,一个晶胞里有8 个碳原子(一个点阵点为两个碳原子)。每个碳原子周围有四十呈四面体排列的碳原子,健长为154pm。然而应当指出,在殒石里发现的金刚石却是六方晶系的。两种晶体的差别不在于碳原子的杂化类型(sp3),而在于排列方式不同引起晶体的对称性不同。金刚石被人类当作宝石而珍藏,据说已有3000 年的历史。经过琢磨的金刚石称为钻石,它密度大(51g·cm-3),是已知物质中最坚硬的(莫氏硬度10);它对光的透明度好,折射率高,琢磨适当的钻石能反射出更多的光而显得格外耀眼;高色散性还使钻石有‘光彩’,这是白光被钻石色散成单色光所致。金刚石的色散值是天然宝石里最高的。利用色散值的差别可以把金刚石跟很象它的锆石(ZrsiO4)区分开来。天然金刚石有的无色,有的则呈美而的蓝、黄、棕、绿等色,还有的呈黑色。理论研究证实,纯净的金刚石应当是无色的。它可以透过各种不同波长的光(包括红外和紫外)。这是因为把金刚石晶体里的电子从基恣激发到最低能量的激发恣需要4电子伏特的能量,远大于可见光的能量(7—10电子伏特)。当金刚石里掺杂氮,能量从原来的4 降到2 左右,随氮原子的含量的增高,由于热运动引起的氮能级的宽度的差别,吸收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呈现黄(C/N=105:1)、绿(C/N=103:1)色,氮原子继续增多,所有可见光都会被吸收掉,便得到黑色的金刚石。在好长一个时期里,人们认为蓝色的金刚石是由于其中掺杂铝引起的。后来经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实验室证实,金刚石的蓝色是由其中不到百万分之一的硼引起的。他们发现,蓝色的金刚石是有导电性的。这可以解释为:硼原子的存在可以使碳的价带电子进入硼(受主)能级而在价帝里留下空穴,引起空穴导电。而铝的掺杂不可能有这种性质。金刚石的颜色还可因掺杂原子引起所谓的“色心”(又称F 心)而引起。这类金刚石的颜色会因加热、辐照而改交,有的还有荧光。习惯上钻石的质量按克拉(1 克拉等于200 毫克)计算。一颗钻石,超过10 克拉,就已很稀罕很珍贵了。至今最大的一颗金刚石是1906 年开采出来的‘非洲之星’,3025 克拉。世界上最大的一颗钻石则是称为‘蒙兀儿大帝’的,加工前重780 克拉。人们梦想合成金刚石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这种梦想的推动力一开始就是为了人工造出珍贵的钻石。因为天然的金刚石太少了。地球化学研究证实,自然界里的碳只有当熔化的岩百在3 万个大气压的高压下,才能以金刚石的方式结晶出来,有时生成金刚石的压力竟高到60000 个大气压。这样大的压力只有在地面下60—100 公里的深外才存在,从这样深的地方翻到地秃表层来的岩石太少了。开采金刚石需要很大的投资。那种从地表找到一颗金刚石的机会是极其稀少的。而开采出来的天然金刚12 石,只有很少就其质量而言可以加工成钻石,多数是灰色或黑色的。并不透明,有的内部夹杂有石墨,无法琢磨出钻石。最早尝试人工合成金刚石的报导在1880 年。而第一个宣称合成金刚石的是著名的法国实验化学家莫瓦桑(H·Moissan)。他以当时已有的化学知识预计,尚未制得的单质氟的化学性质极其活泼,若用它来及其迅猛地夺取碳氢化台物里的氢,就有可能把余留下的碳转变成金刚石。结果,他费了数年的光阴,克服了重重困难,真的制出了活泼的氟,取得了同的代人不可多得的巨大成就(他因此以及由此开拓的氟化学而得到诺贝尔奖金)。然而,当他实施氟和烃类的反应时,既使是在超低温下,也以猛烈的爆炸告终,一无所得。惨重的失败并未动摇过莫瓦桑人工制造金刚石的信念。后来,他从地球化学家那里得知了自然界石墨转化成金刚石的高温高压的条件,便设计了一种模拟天然过程的用石墨造金刚石的实验。他把石墨溶进熔融的铁,然后令铁急速地冷却。企图通过液恣的铁转化成固态的铁时产生的巨大内压,把石墨转化成金刚石。这种想法,粗想起来是蛮有道理的。因而莫瓦桑叫他的学生们,一次又一次地把这种实验得到的产品用无机酸把铁溶解掉,从黑乎乎的固恣残渣里寻找金刚石。后来,‘真的’从中发现了透明的“金刚石”。其中一颗被命名为法国卢浮宫里的著名钻石——摄政王同名的金刚石至今仍然在莫瓦桑的实验室里展览。莫瓦桑曾经两度在报上发表他已成功地制得金刚石。鉴于莫瓦桑的崇高威信,一时间引起了全球的轰动,穷人为之欢呼雀跃,富人为之垂头丧气。后来虽有著名氟化学家O·Ruff 在1915 年以及Parsons 在1920年宣称重复了莫瓦桑的实验制得了金刚石,却始终不能拿出足以令人信服的证据。到本世纪50 年代,有人从理论上论证了金刚石在高温高压下生成的临界条件,根本地否定了莫瓦桑设计的实验取得成功的可能性。据说,莫瓦桑的人造金刚石是他的学生被逼得无奈,投进酸洗后的黑色残渣里的天然金刚石。也有人报导,莫瓦桑得到的只是碳化硅或尖晶石(MgAl2O4)。首先在理论上计算合成金刚石的热力学条件的是R·Berman。简单地说,他的计算就是建立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相图。计算的结果是:如果以温度为横坐标,压力为纵坐标,可以在图上划出一条由左下方向右上方延伸的近似的直线,在直线的下方是石墨的稳定区(对金刚石则是热力学的介稳区),在直线的上方则是金刚石的稔定区(对石墨则力介稳区)。若温度和压力正好外于直线上则是金刚石和石墨的平衡转化点。这张图表明,例如在1200—1500K 的温度范围内,要使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压力需要达到3×109-2×109Pa(4—5 万大气压)。值得指出的是,在教学讨论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人误解高温对合成金刚石的作用。应当注意,根据上述的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相图,如前所述,相平衡线的斜率是正值。这就是说,反应温度越高,需要的压力也就越高。若单考虑温度,结论应当是:(就热力学而言)温度越高,石墨越不容易转化为金刚石。这也可以从只考虑温度不考虑压力的Gibbs—Helmholtz 方程(△G=△H-T△S)看出。标恣下石黑转化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H>0),熵变△S<0(∴-T△S>0),因此温度越高,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自由能越大,即自发趋势越小。加压有利于转化是不难理解的。这是由于石墨的密度比金刚石的小,转化是体积减小的过程。因此,转化反应所需的高温只是为了提高速度。事实上,在高温高压下合成金刚石也是需要催化剂的。无催化剂时,石墨直接转化为金刚石的实验条件是2700℃,13GPa;利用Ni—Co—Fe 合金加入少量的硫、钛、铝等,可使转化温度降到950℃,压力降到4GPa。金属为什么能够催化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反应?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在已经提出的理论中有两种十分形象。一种是金属的表面作用的理论:金属镍属于面心立方晶体。镍原子的二维密置层的法线方向是立方晶胞的对角13 线方向,在晶体学上称为(111)方向,而每个镍原子周围有6 个镍原子的二维密置层则称为(111)面。面上的镍原子形成的正三角形的边长为249pm,跟石墨的二维面上的碳原子形成的三角形的边长(246pm)十分接近。当金属镍的表面正好是(111)面而又正好对着石墨的二维平面肘,镍原子便和碳原子之间一对一地形成化学键(石墨的碳原子的与二维平面垂直的2pz 轨道里的单电子进入镍原子的只有单电子的3d轨道),结果把石墨的二维平面上的半数碳原子拉向镍的表面,在高压下,石墨的层间距从335pm 被压缩,从而使碳原子的杂化类型由sp2 转化为sp3(见图1)。铁、钴、镍及其合金的晶体结构相似,因此都是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催化剂。另一种理论认为石墨中的碳原子可以单个地进入金属原子之间的四面体空隙,并在金属原子的作用下使其原子轨道杂化成sp3,碳原子通过扩散遇到另一碳原子形成金刚石。图1 石墨在金属表面原子的作用下转化为金刚石50 年代初,在美国和瑞典成立了两个人造金刚石的研究小组,分别在1954 和1953 年合成了金 回答者

二、娓娓动听的谈心,科学精辟的分析,纠正学生的偏见,解决学生的压力,鼓足学生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在教学中我们常将化学史上许多刻苦攻关的科学家的事例融汇到知识教学中,如居里夫人历经45个月的艰辛,终于从数吨沥青铀渣中成功地提炼出1克氯化镭。 三、以实验为中心,积极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讲课效率,减轻学生负担,增强学生的体质,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及劳动技能素质 改进教学,教给学法 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渠道,要努力改进,教改中要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思维训练为主线,讲练结合为方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教学中我使用“明确目标—自学探索—精讲关键—诊断练习—补救达标”教学法,深受学生欢迎并取得了显著效果。教学中,我还向学生传授各种学习方法,如科学阅读法、八环节学习法、操作学习法、出题学习法等,力图做到授之以渔,使学生养成了善于统观全局,把握结构,抓住重点,分析要点的好习惯。 以化学实验为中心 经常做实验,可以激励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想方设法,解决疑难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出现疑难问题,须帮助解决,确保学习过程的顺利进行。解决的方法多样,要灵活掌握,象分散难点、有意联系、理解记忆、名实互现、编歌诀或顺口溜、搞记忆竞赛、疑难点讲座等。 积极开设第二课堂 首先建立兴趣小组,然后指导他们开展课外活动,或看实验录像或观察实验,或进行专题讲座,或参观调查或出《化学兴趣小报》,撰写小论文,搞些化学晚会等。 出题学习法是复习课的有效方法 出题学习法就是让学生通过编写化学试卷来掌握化学知识的学习方法。它转换了学生的角度,由被动变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宠物犬论文1500字怎么写的正确

看到别人的宠物狗狗很听话很乖,你是不是也想拥有如此的狗狗呢?那下面就让大家看看他们是怎么驯养他们的狗狗的: 宠物知识:只有掌握了训练犬的基本理论,采取正确的训练方法,才能使训练工作更加具有预见性和科学性,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非条件反射:这我想大家都应该很容易理解吧,就是本能,也就是说先天遗传的,例如,刚生来的小狗狗吃奶,呼吸以及到了发情期的性反射等等这些都是狗狗的非条件反射。我们在训练我们的狗狗的时候就是利用非条件反射为基础,施加有效的影响手段,来让狗狗们能够服从我们的指挥,就是在非条件发射的基础上形成条件反射。 2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犬在后天的生活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无数刺激,在大脑皮层内所形成的暂时性的神经联系。也就是说,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不是遗传的是。例如,从未挨过棍子打的犬,当第一次看到拿棍子的人接近时,不一定逃跑,但当它挨了棍子打并感到疼痛后,就会逃跑或咬人,这是非条件反射。以后,当犬再看到棍子的人接近它时,不等用棍子打它,它就会逃跑或向人攻击,这就是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的形成,是由于使用不同的刺激,在犬的大脑皮层引起的各兴奋点之间,发生了神经性接通的结果。比如,为使犬对“坐”的口令这一声音刺激形成条件反射,就需要在发出这一声音刺激的同时或稍后,伴以按压腰角的刺激,使犬做出坐下的动作。 开始“坐”的声音刺激通过犬的感受器(耳),沿传入神经传入大脑,在大脑皮层的某一区域产生一个兴奋点,这时犬就表现出倾听声音的动作。接着用手按压犬的腰角,又在犬的大脑皮层另一区域产生另外一个兴奋点,这时犬马上坐下。如果这两种刺激结合起来,就会同时在犬的大脑皮层不同区域内,产生两个兴奋点。重复使用若干次后,这两个兴奋点就从生理机能上发生联系而接通起来。此后,只要使用“坐”的声音刺激,而不用按压腰角,犬就能做出坐下的动作。这就是条件的形成。 条件反射不仅可以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而且还可以在已巩固了的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条件反射,这叫二级条件反射。我们在训练中使用的手势,大多数是在犬对口令形成了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 非条件抑制和条件抑制: 以兴奋过程为特点的反射即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称为阳性反射;而以抑制过程为特点的反射即非条件抑制和条件抑制,称为阴性反射。在训练中可利用犬的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来消除犬的某些不良联系。抑制过程对于培养犬正确辨别气味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非条件抑制 非条件抑制和非条件反射一样,是属于先天就有的。又分为外抑制和超限抑制。 a、外抑制 由于新异刺激作用引起的新异神经活动,对于原来兴奋性反射活动的抑制现象,称为外抑制,即平常所说的一种活动的抑制现象。例如,正在训练犬做某一动作时,突然在犬周围出现了车辆、嘈杂声等犬不习惯的刺激,这种刺激立即使犬停止正在做的动作。有时由于犬休内的某些新异刺激,如膀胱膨胀、直肠充便、饥饿等均能引起条件反射活动产生抑制。 在训练犬的初期,要尽可能地选择新异刺激最少的环境进行训练,以免产生抑制,影响训练。待犬能顺利地按照口令和手势表现动作时,再逐渐地进入比较复杂的地点进行训练。 b、超限抑制 超限抑制又叫保护性抑制。由于刺激的强度过强,超过大脑皮层机能的限度而产生的。刺激强度超限越大,其抑制程度越深。例如,突然而又强烈的枪炮声,可能引起某些犬在数日内完全处于抑制状态,不仅条件反射被抑制,而且连某些非条件反射也受到抑制。在训练中,过分大声的口令或处于频繁地进行同一动作的训练,不仅不能使犬做出正确的动作,反而会导致超限抑制的产生,使训练效果越来越坏。 当犬产生超越限制抑制后,经过一定的时间的休息,犬又能非常顺利地做出动作。因此,在训练中,当发现由于对某一些动作过于频繁,犬产生超限抑制时,应立即停止训练或休息一下。 (条件抑制) 条件抑制和条件反射一样,是后天获得的,只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产生。这是由原来的兴奋过程本身主动而逐渐地转化和发展起来的。按其发生条件不同,分为消退抑制、延缓抑制和分化抑制等。 a、消退抑制 条件刺激失去了原来的兴奋效果,而重新获得了抑制作用,这种转化而来的抑制,称为消退抑制。例如,在训练中使用“好”的口令结束给食物强化,使犬形成了条件反射。“好”的口令就具有食物到来的信息意义,能引起犬的食物反应。但是,以后如果长期只单独使用“好”的口令,而不给食物强化,“好”的口令就会逐渐失去条件刺激的信号意义,犬就不再对“好”的口令发生兴奋,而产生了抑制,即产生了消退抑制。 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在训练犬时,对于已经训练好的科目,要注意适当的给予强化,使其巩固,避免消退。同时,由于训练不当,而使犬产生某些不良联系时,则应及时进行消退。 b、延缓抑制 由于延长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结合的间隔时间而发生的抑制,称为延缓抑制。也就是在条件刺激作用后,不马上给予条件刺激强化,而是间歇一定的时间,如3分钟以后给予强化。这样就使兴奋性反应延缓到间歇的3分钟了,当接近强化时才出现。其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就是因为在兴奋性瓜出现之前的3分钟,大脑皮层的相应部位是处于抑制状态的。 延缓捉贼捉赃的培养犬忍耐能力的基础。比如,训练犬坐下或卧下不使其随便走开,并能等待一定的时间,就可利用延缓刺激的原理。 c、分化抑制 犬对条件刺激相近似的相他刺激所产生的抑制,称为分化抑制。分化抑制是犬对外界复杂多变 的刺激加以精确分析的基础。它对培养犬的鉴别和追踪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犬所以能对每个人的气味以及其他各种气味进行精确的区分辨别,就是由于在大脑皮层中发生分化抑制正确的气味给予强化,而不强化其错误反应。所以,犬只对受到强化的气味刺激发生兴奋反应,而对未受强化的气味刺激表现抑制。 分化抑制也像其他条件抑制一样,有被新异刺激的作用解除的可能。同时,大脑皮层相应中枢的兴奋性过高,也会使分化抑制遭到破坏而变为兴奋。比如,犬在饥饿时或刚进行了扑咬训练,由于食物中枢或防御中枢的兴奋性升高,就会解除分化抑制,犬就不能准确的辨别气味。因此,在训练中应尽量在喂食后再进行训练,以使犬做出正确的动作。 犬的神经活动类型: 犬的神经活动类型根据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均衡性及灵活性等特点,可分为四种类型: (1)强而不均衡型(兴奋型) 这种犬的特点是兴奋过程相对比抑制过程强,两者不均衡。其行动特征是攻击性很强,总是不断地处于活动状态。形成阳性条件反射比较容易,形成阴性条件反射则比较困难。 (2)强而均衡活泼型(活泼型) 其特点是兴奋和抑制过程都很强,而且均衡,同时灵活性也很好。行动特征是活泼,对一切刺激反应很快,动作迅速敏捷。阳性或阴性的条件反射都容易形成。 (3)强而均衡安静型(安静型) 其特点是兴奋和抑制过程都很强,而且均衡,具有较强的忍受性,但灵活性不好。行动特征与活泼型的犬完全相反,表现极为安静。不论是阳性或阴性的条件反射形成的都比较慢,但形成后却很巩固。 (4)弱型 其特点是兴奋和抑制过程都很弱,很容易产生超限抑制。行动经常表现为“胆怯”和“颓唐”。 好了这样

如何养好宠物犬 这学期学了名犬名猫鉴赏这门课,对于狗的品种有了基本的了解。加之阅读了一些关于宠物犬的书籍,所以写了这篇文章,给正在养犬的朋友或打算养犬的朋友一点建议。 1 幼狗的管理 (1)两维持,三过渡。两维持是指维持在原圈舍饲养和维持原饲料饲养;三过渡是指饲料、饲养制度和环境的过渡。饲料过渡:仔狗断奶后1周左右,饲科配方仍与哺乳期补料相同,以后逐渐过渡,至断奶后2周左右,即可改为幼狗饲科。饲养制度过渡:稳定的生活制度可促进幼狗的生长,减少疾病的发生。幼狗饲料宜精,定时定量,少喂多餐,以保持其旺盛的食欲和消化能力。环境过渡:仔狗断奶后采用原因饲养法,即不调离原圈,不混群并窝,将母狗带出。 (2)三点定位是指吃食饮水地点固定、睡觉地点固定、排粪尿地点固定。 (3)选择天气晴朗、无大风的日子进行去势。对于母狗不要求去势,因为性成熟时已达到出栏期,对肥育无多大影响,但对淘汰母狗应去势育肥。根据大小、体质强弱进行分群管理,一般每小群以8-10只为宜。 (4新进的小狗,尤其是从外面买来的小狗,由于它们在市场上和别动物有过接触,或是想买的人不断用手摸了这个摸那个,把病原微生物传播开来。所以,饲主得到宠物后要马上带到兽医院进行检查。您可以请兽医给您的幼犬先注射一些血清,等回家饲养10天左右,小狗壮实了,也适应了新家的环境,再带它去打疫苗 。驱虫一般在20-25日龄时进行,以后每月定期进行1次,驱虫后的狗粪和虫体集中准放发酵处理。水盆每天清洗1次。食盐、水盆每周消毒1次,可煮沸20 min,也可用1%新洁尔灭液浸泡20 min或用2%-4%烧碱水浸泡,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2 幼犬的饲养 小狗的成长发育期所需的热量是成年犬的2倍 。据说狗大约能活12-16年,与人相比狗要短得多。可以说狗的一生就像浓缩的人生。 狗的发育速度也非常快。出生1年到1年半就可以长成成犬。 这段成长期非常重要,甚至可以左右小狗的一生。为了让小狗健康茁壮地成长,应该特别注意它在发育过程中的饮食。 幼犬大约在出生6周左右就断奶,以后就可以吃普通食物了,但在出生1-6个月内,每天应喂它3-4次食。 断奶后至第3个月左右,喂食时间应定为早晨7点、中12点、傍晚5点和夜里10点,每天4次。出生第5个月至第8个月,可在早晨、中午、傍晚分3次喂食,这段时间内给幼犬的喂食量大约相当于成犬的三分之一至一半。 从断奶2-3个月到3个月以内的几个月中,幼犬的食物构成将决定它终生的饮食习惯。如果准备将来继续用专用狗粮饲养的话,必须在这段时间里让它适应专用狗粮的品口味。 如果准备将来以家庭配餐方式饲养的话,食物应以动物性蛋白为主,多喂食高热量的食物。 幼犬在出生2-3个月时,由于牙齿和下鄂尚未完全发育应把肉类切成细块之后再喂它。牛奶、黄油、奶酪等等也比较适宜。但较硬的骨头等还是先别给它们吃。 出生后6个月至1周岁以内大约相当于人的十来岁,所以狗在1年中可发育成相当于18岁年龄的青年人的青年犬。这时期正是狗成长最旺盛的时期,所城的热量大约相当于成长的1倍,可以多喂食一些动物性蛋白类食物。 绝大部分幼犬长到2个月大左右就可以吃硬质专用狗粮了。如果幼犬一时还吃不惯,可以用开水、牛奶或汤先泡软后再喂它们。每只狗的食量大小并不完全一样,刚开始可以喂得稍多一些,再视吃剩的食物多少判断喂食量是否过远多。可以随幼犬长大的过程慢慢增加喂食量。喂食量应该根据幼犬的进食状况,大约3个星期调整一次。 幼犬时期为了满足迅速发育的需要,必须让它吃下尽可能多的高热量食物。但如果摄入过多的脂肪,也很容易损坏消化器官。因此可以把肉类中的脂肪部分剔除后喂它,也可以少喂些肉糜等含脂肪较多的食物。 3如何帮助小狗御寒 纵使是长毛品种,由于还没有长齐狗毛,抵抗力不足,特别怕 骤冷和冷风吹袭。帮助小狗御寒的办法有如下 几种:可以在窝内放些清洁的旧毛毯、厚毛巾等,有助于幼犬取暖 。若单独把幼犬买回家饲养,由于已离群,难 以依偎而相互取暖,也少了兄弟姐妹同它玩,以至周身发热,所以比较易 着凉。不要把小狗放在太通风的地方以 防冻坏。尤其是6-8周的小狗,最容易患感冒。如果不懂得料理,最好不要在冬天时买幼犬。回暖后或等它年纪稍大些再买。它的抵抗力会强一些。 冬季管理首先要抓好犬舍的防寒保暖。犬舍内温度应保持在13-15℃之间,将犬舍搬到向阳背风的地方,并在犬舍入口处挂上布帘,防止寒风串人;二是垫褥要厚些,并应勤换和日晒,以保持干燥;三是防贼风侵袭,堵好北壁破洞,关好北窗,晴天还要注意适当开窗通风,保持犬舍空气清洁新鲜,减少氨气。犬舍门可吊草苫,窗子可封上塑料布,对幼小狗的圈舍还可仿照塑料大棚方法进行保暖同时要堵塞墙壁一切缝隙,防止贼风侵袭。有条件的可用红外线灯照射,墙壁之间建火墙等,一般应配置狗床,上面垫上厚垫料,并且要勤换勤晒,保持干燥。天晴日暖时,让狗多晒太阳,加强运动,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4 如何预防狗狗感冒 预防感冒的有效措施就是防寒保温 ,加厚垫褥,并注意及时更换,保持干燥,防止冷风;冬季天气寒冷,这个时期管理的侧重点应放在防寒保温,预防 呼吸上。注意防寒保温,运动后被雨淋风吹以 及犬舍潮温等都可引起感冒,严重的还可能继发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在天晴日暖的时候,加强犬的户外运动,以增强犬的体质, 提高犬的抗病能力。让犬晒太阳不仅可取暖,阳光中的紫外线还有消毒杀菌的功效,并能促进钙质的吸收,尤其是有利于幼犬的骨骼的生长发育,防止幼犬发生佝偻病。 5 如何给狗狗挑选玩具 当狗感觉受约束,烦恼,孤独或者感受到压力的时候,释放压力的方式通常表现为一些具有破坏性的行为。玩具可以帮助狗减轻压力,减小狗破坏性行为的可能性。如果没有玩具,狗可能会去撕咬任何可以触及的东西,鞋子、书、甚至于床和椅子。 选择一个合适大小的玩具可以帮助你的狗消耗部分精力。有些玩具对于小狗可能还合适,可是当小狗长大以后,可能就显得较小了,应该被丢弃了。象小的橡胶球等小玩具,可能会被长大的狗吞掉咽下去或者卡在喉咙中。丢弃那些玩具碎片和已经被撕碎的玩具。具有攻击性的撕咬可能将玩具咬成碎片,而碎片可能卡在宠物的喉咙中,甚至导致宠物的死亡。具有强烈攻击性撕咬的宠物,应该给它一些硬橡胶或者尼龙制品比较耐用不易咬碎的的玩具。具有半攻击性撕咬的宠物不会将玩具咬成碎片,但是会加剧玩具的磨损,可以给它们一些帆布或毛绒玩具。这些玩具比较柔软,不容易被撕碎。没有攻击性撕咬行为的宠物可以给它们一些软橡胶玩具。 狗也喜欢多种多样的玩具,有时你需要一次准备四,五件玩具,并且每周轮换不同的玩具。这样会使你的宠物充满兴趣。如果你的宠物非常喜欢某一件玩具,那么最好不要替换这件玩具。 当你给你的宠物买一件新的玩具时,应该看看它对新玩具的反应。如果它拼命的撕咬这个玩具,并且这个玩具不够结实,容易被撕碎,那么你应该及时拿走这个玩具,而去买一个更结实耐用一些的玩具给它。 玩具是由不同材料制作成的,具有不同的耐用性。所以,当你在给你的宠物购买玩具之前,需要了解你的宠物的撕咬的习惯,而选择适当耐用的玩具给它。 聚乙烯和乳胶玩具一般比较柔软,并且被制成各种颜色。有些甚至会发出吱吱的响声,使玩具更有意思。这些玩具一般适于那些没有攻击性撕咬习惯的狗。 橡胶和尼龙玩具比较耐用,适用于那些具有中度撕咬习惯的狗玩耍。这类玩具经常会在上面做个孔,这样当那些喜欢撕咬的狗玩耍时比较有意思。 绳索玩具一般都是由尼龙或棉质材料制成,适用于具有中度撕咬习惯的狗。尤其对于那些喜欢拖拽游戏的狗非常有用,并且这种不软不硬的质地还有助于狗的牙齿健康。 毛绒玩具比较柔软而且比较轻,适于那些喜欢拖着玩具到处跑的狗,不适于那些喜欢撕咬的狗。 帆布玩具容易清洗并且比较耐用,适用于那些比较爱撕咬的狗。 以上是本人关于如何养好宠物犬的一点认识,希望养狗及爱狗人士真心呵护您的爱狗,为您的狗狗创造一个温馨的家。

仅供参考(一)训练定点大小便(经过实验,1周左右学会) 首先,当狗狗便便错了地方后,把便便(或者尿液)放(吸)到报纸上,当着狗狗的面,把报纸放到同一个地点,累计起来(虽然有点味,忍耐忍耐) 然后,带狗狗去指定的地点,告诉它这里才是厕所 最后,用消毒水将原来狗狗便便的地方的气味清除看到狗狗在地上闻来闻去,尤其是转着圈闻的时候,要注意啦,狗狗准备找地方便便(尿尿)了,在狗狗刚吃完饭或者喝完水之后尤其要注意,在这个时候,在狗狗顿下要开始前,要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的速度把狗狗抱到指定地点,如果狗狗已经做好姿势了,你就不要再动它了,避免引起一些问题最后一点,我个人不喜欢带狗狗出去便便,影响环境不说,现在弄得当地报纸,论坛上总是在说养狗人素质太低怎么怎么的,出去溜狗还害怕会有人对自己狗狗不好(例如打,骂)所以还是在家里好,省得别人说闲话(二)洗澡问题 夏天天热,家里应该都开了空调,注意给狗狗洗澡前后要把空调关上,同时,给狗狗洗澡要用温水(40度左右),最好用狗狗专用的香波,洗后要立刻用吹风机把毛毛"完全"吹干,避免潮湿引起螨虫 如果是刚拿回家的狗狗,一个星期后才能洗澡,以后洗澡不要太勤,一个星期一次就好,冬天如果身上不是特别脏,半个月一次(三)喂养问题 建议喂狗粮,营养全面,有利于狗狗的正常生长发育,2个月大的狗狗要注意喂食的量,不要撑着狗狗,建议每日三顿,少量多次,等4个月之后可以每日两顿,小时候狗粮可以用温水泡开给狗狗吃 如果要喂人吃的食物,注意不要太咸,狗狗的口味跟人是不一样的 切记,不要喂巧克力,洋葱,鸡鸭骨头,牛奶(导致狗狗拉肚子),有的狗狗吃海鲜也会过敏,小时候少喂肉(四)训练 狗狗小时候喜欢咬东西,可以给狗狗买狗咬胶,可以磨牙,也可以吃,同时还清洁口腔 狗狗做错事情的时候,不要用手打,很疼的,可以用报纸卷起来敲,不疼,也有震慑力 狗狗小时候外出喜欢乱吃东西,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狗狗一把鼻子贴到地上闻呀闻的,就立刻拽牵引绳把狗狗拉走,尽量不要让狗狗去闻其他狗狗留下来的粪便和尿液,因为有些传染病会通过粪便和尿液来传播,当然,如果是公狗狗那就算了,毕竟公狗狗有领地意识,需要先闻来确定对方身份,然后再用自己的气味掩盖,闻这些东西是难以避免的(五)护理 及时给狗狗注射疫苗,刚开始是注射三针,之后每年一针,每个季度驱虫一次(建议用汽巴,对狗狗危害小,不建议用肠虫清) 定时给狗狗检查耳朵,如果里面有脏东西,用棉棒轻轻给狗狗清理掉 多陪狗狗玩耍 需要进行的免疫 狗狗出生30天 滴鼻免疫犬咳疫苗 狗狗出生7-8周第一次六联疫苗注射 狗狗出生11-12周第二次六联疫苗注射 狗狗出生14-15周 第三次六联疫苗并注射狂犬疫苗 你的狗狗经过这个免疫计划后,以后要做的就是每年注射一针六联疫苗和一针狂犬疫苗,这样就可以让狗狗和那些威胁巨大的传染病说拜拜了。 1、不要让幼犬有机会吞鸡骨、排骨或鱼骨、因为它们会滞留在咽喉,然后碎裂,如果不留在咽喉里,就会滑进体内,刺穿胃壁和肠道。 2、不要让幼犬吃人们的剩菜剩饭,因为爱犬对营养的需求和人类不同,若用人类的食谱调理狗食,不但费时费事,而且爱犬很难摄取到完整均衡的营养,应以狗粮为主。这种饲料是经过科学方法配制而成的,可口,营养全面,容易被消化吸收,使用也非常方便。据统计,长期吃狗粮的狗比不吃狗粮的狗寿命长三分之一以上。而且体味、口气和排泄物的气味也会减轻很多,对于住在公寓里狗是不错的福音。 3、每餐饭之间不要给幼犬零食吃,如果它服从其它训练,可以给它少许零食,以示鼓励。 抱养幼犬注意事项 当家庭中要新添一个成员——一只“幼犬”时,总会让全家人激动不已。幼犬就好像一个咿呀学语的婴儿,对周围的环境充满了好奇并会不停地探索,但这种好奇心有时会导致幼犬受到伤害甚至送命。所以在幼犬进入家庭之前必须要做好事先的准备工作……点击进入看更多内容>>> 怎样照顾还没断奶的小狗 首先,小狗狗出生后,由母体内的恒温环境来到体外的变温环境中,这些一尘不染的小家伙被毛稀少、调温机能尚未完全形成,故而要做好保温工作。同时,港出生的小狗骨骼很软,站立不稳,行动不便,容易被母犬压迫窒息而死或踩伤致死。这是主人需要加强看护 小狗的洗澡是生下来二月以后,接种预防针后两个星期以上才开始。室外饲养的狗一年洗3至4次,室内饲养的则20天至一个月一次为宜。 狗的皮肤不象人类那样容易出汗,不需要经常洗澡。洗澡前应让它散步,让它排出尿和分粪便,然后按顺序进行洗澡 新进的小狗,尤其是从外面买来的小狗,由于它们在市场上和别动物有过接触,或是想买的人不断用手摸了这个摸那个,把病原微生物传播开来。所以,饲主得到宠物后要马上带到兽医院进行检查。您可以请兽医给您的幼犬先注射一些血清,等回家饲养10天左右,小狗壮实了,也适应了新家的环境,再带它去打疫苗 小狗:请避免过分狂热的过量喂食你的小狗。照着那些可信赖的狗粮厂商所生产的狗粮口袋或者罐头上的说明喂食。有些品种的狗倾向于肥大的体形,但早年时的过量喂食仍会对其产生长久的影响。 冬季天气寒冷,这个时期管理的侧重点应放在防寒保温,预防 呼吸上。注意防寒保温,运动后被雨淋风吹以 及犬舍潮温等都可引起感冒,严重的还可能继发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 预防感冒的有效措施就是防寒保温 ,加厚垫褥,并注意及时更换,保持干燥,防止冷风;在天晴日暖的时候,加强犬的户外运动,以增强犬的体质, 提高犬的抗病能力。让犬晒太阳不仅可取暖,阳光中的紫外线还有消毒杀菌的功效,并能促进钙质的吸收,尤其是有利于幼犬的骨骼的生长发育,防止幼犬发生佝偻病。 如何判断狗狗是否感冒 如何帮助小狗御寒 纵使是长毛品种,由于还没有长齐狗毛,抵抗力不足,特别怕 骤冷和冷风吹袭。帮助小狗御寒的办法有如下 几种:可以在窝内放些清洁的旧毛毯、厚毛巾等,有助于幼犬取暖 。若单独把幼犬买回家饲养,由于已离群,难 以依偎而相互取暖,也少了兄弟姐妹同它玩,以至周身发热,所以比较易 着凉。不要把小狗放在太通风的地方以 防冻坏。尤其是6-8周的小狗,最容易患感冒。如果不懂得料理,最好不要在冬天时买 幼犬。回暖后或等它年纪稍 大些再买。它的抵抗力会强一些。 冬季犬舍内温度应保持在13-15℃之间。犬舍门可吊草苫,窗子可封上塑料布,对幼小狗的圈舍还可仿照塑料大棚方法进行保暖同时要堵塞墙壁一切缝隙,防止贼风侵袭。有条件的可用红外线灯照射,墙壁之间建火墙等,一般应配置狗床,上面垫上厚垫料,并且要勤换勤晒,保持干燥。天晴日暖时,让狗多晒太阳,加强运动,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2 幼狗的管理 (1)两维持,三过渡。两维持是指维持在原圈舍饲养和维持原饲料饲养;三过渡是指饲料、饲养制度和环境的过渡。饲料过渡:仔狗断奶后1周左右,饲科配方仍与哺乳期补料相同,以后逐渐过渡,至断奶后2周左右,即可改为幼狗饲科。饲养制度过渡:稳定的生活制度可促进幼狗的生长,减少疾病的发生。幼狗饲料宜精,定时定量,少喂多餐,以保持其旺盛的食欲和消化能力。环境过渡:仔狗断奶后采用原因饲养法,即不调离原圈,不混群并窝,将母狗带出。 给仓鼠提供过冬棉花 (2)三点定位是指吃食饮水地点固定、睡觉地点固定、排粪尿地点固定。 (3)选择天气晴朗、无大风的日子进行去势。对于母狗不要求去势,因为性成熟时已达到出栏期,对肥育无多大影响,但对淘汰母狗应去势育肥。根据大小、体质强弱进行分群管理,一般每小群以8-10只为宜。 (4)驱虫一般在20-25日龄时进行,以后每月定期进行1次,驱虫后的狗粪和虫体集中准放发酵处理。水盆每天清洗1次。食盐、水盆每周消毒1次,可煮沸20 min,也可用1%新洁尔灭液浸泡20 min或用2%-4%烧碱水浸泡,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小狗的成长发育期所需的热量是成年犬的2倍 。据说狗大约能活12-16年,与人相比狗要短得多。可以说狗的一生就像浓缩的人生。 狗的发育速度也非常快。出生1年到1年半就可以长成成犬。 这段成长期非常重要,甚至可以左右小狗的一生。为了让小狗健康茁壮地成长,应该特别注意它在发育过程中的饮食。 幼犬大约在出生6周左右就断奶,以后就可以吃普通食物了,但在出生1-6个月内,每天应喂它3-4次食。 断奶后至第3个月左右,喂食时间应定为早晨7点、中12点、傍晚5点和夜里10点,每天4次。出生第5个月至第8个月,可在早晨、中午、傍晚分3次喂食,这段时间内给幼犬的喂食量大约相当于成犬的三分之一至一半。 从断奶2-3个月到3个月以内的几个月中,幼犬的食物构成将决定它终生的饮食习惯。如果准备将来继续用专用狗粮饲养的话,必须在这段时间里让它适应专用狗粮的品口味。 如果准备将来以家庭配餐方式饲养的话,食物应以动物性蛋白为主,多喂食高热量的食物。 幼犬在出生2-3个月时,由于牙齿和下鄂尚未完全发育应把肉类切成细块之后再喂它。牛奶、黄油、奶酪等等也比较适宜。但较硬的骨头等还是先别给它们吃。 出生后6个月至1周岁以内大约相当于人的十来岁,所以狗在1年中可发育成相当于18岁年龄的青年人的青年犬。这时期正是狗成长最旺盛的时期,所城的热量大约相当于成长的1倍,可以多喂食一些动物性蛋白类食物。 狗吃不惯硬质专用狗粮怎么办 绝大部分幼犬长到2个月大左右就可以吃硬质专用狗粮了。如果幼犬一时还吃不惯,可以用开水、牛奶或汤先泡软后再喂它们。 怎样判断喂食量是否合适 每只狗的食量大小并不完全一样,刚开始可以喂得稍多一些,再视吃剩的食物多少判断喂食量是否过远多。可以随幼犬长大的过程慢慢增加喂食量。喂食量应该根据幼犬的进食状况,大约3个星期调整一次。 如何投喂高热量肉类食物 幼犬时期为了满足迅速发育的需要,必须让它吃下尽可能多的高热量食物。但如果摄入过多的脂肪,也很容易损坏消化器官。因此可以把肉类中的脂肪部分剔除后喂它,也可以少喂些肉糜等含脂肪较多的食物。 当狗感觉受约束,烦恼,孤独或者感受到压力的时候,释放压力的方式通常表现为一些具有破坏性的行为。玩具可以帮助狗减轻压力,减小狗破坏性行为的可能性。如果没有玩具,狗可能会去撕咬任何可以触及的东西,鞋子、书、甚至于床和椅子。 选择一个合适大小的玩具可以帮助你的狗消耗部分精力。有些玩具对于小狗可能还合适,可是当小狗长大以后,可能就显得较小了,应该被丢弃了。象小的橡胶球等小玩具,可能会被长大的狗吞掉咽下去或者卡在喉咙中。丢弃那些玩具碎片和已经被撕碎的玩具。 狗也喜欢多种多样的玩具,有时你需要一次准备四,五件玩具,并且每周轮换不同的玩具。这样会使你的宠物充满兴趣。如果你的宠物非常喜欢某一件玩具,那么最好不要替换这件玩具。 具有攻击性的撕咬可能将玩具咬成碎片,而碎片可能卡在宠物的喉咙中,甚至导致宠物的死亡。具有强烈攻击性撕咬的宠物,应该给它一些硬橡胶或者尼龙制品比较耐用不易咬碎的的玩具。具有半攻击性撕咬的宠物不会将玩具咬成碎片,但是会加剧玩具的磨损,可以给它们一些帆布或毛绒玩具。这些玩具比较柔软,不容易被撕碎。没有攻击性撕咬行为的宠物可以给它们一些软橡胶玩具。 当你给你的宠物买一件新的玩具时,应该看看它对新玩具的反应。如果它拼命的撕咬这个玩具,并且这个玩具不够结实,容易被撕碎,那么你应该及时拿走这个玩具,而去买一个更结实耐用一些的玩具给它。 玩具是由不同材料制作成的,具有不同的耐用性。所以,当你在给你的宠物购买玩具之前,需要了解你的宠物的撕咬的习惯,而选择适当耐用的玩具给它。 聚乙烯和乳胶玩具一般比较柔软,并且被制成各种颜色。有些甚至会发出吱吱的响声,使玩具更有意思。这些玩具一般适于那些没有攻击性撕咬习惯的狗。 橡胶和尼龙玩具比较耐用,适用于那些具有中度撕咬习惯的狗玩耍。这类玩具经常会在上面做个孔,这样当那些喜欢撕咬的狗玩耍时比较有意思。 绳索玩具一般都是由尼龙或棉质材料制成,适用于具有中度撕咬习惯的狗。尤其对于那些喜欢拖拽游戏的狗非常有用,并且这种不软不硬的质地还有助于狗的牙齿健康。 毛绒玩具比较柔软而且比较轻,适于那些喜欢拖着玩具到处跑的狗,不适于那些喜欢撕咬的狗。 帆布玩具容易清洗并且比较耐用,适用于那些比较爱撕咬的狗。 犬的玩具 犬具有啃食性,尤其是城市家养犬,有时食物单一,很可能缺少维生素或某些微量元素,主要表现无原因地啃咬物品,甚至把棉胎等撕成碎片。 为了满足其啃食欲望,除了给予其须啃咬的食物外,可为犬准备一些玩具。木棒和无毒塑料制品等均可,可把这些加工成骨头形状,也可以是其它形状。 目前,犬类用品商店有适合各种犬的玩具,当犬在家中到处啃咬,有意无意破坏家庭物品时,不妨试试这些犬玩具。 冬季天气寒冷,这个时期管理的侧重点应放在防寒保温,预防 呼吸上。注意防寒保温,运动后被雨淋风吹以 及犬舍潮温等都可引起感冒,严重的还可能继发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 预防感冒的有效措施就是防寒保温 ,加厚垫褥,并注意及时更换,保持干燥,防止冷风;在天晴日暖的时候,加强犬的户外运动,以增强犬的体质, 提高犬的抗病能力。让犬晒太阳不仅可取暖,阳光中的紫外线还有消毒杀菌的功效,并能促进钙质的吸收,尤其是有利于幼犬的骨骼的生长发育,防止幼犬发生佝偻病。 纵使是长毛品种,由于还没有长齐狗毛,抵抗力不足,特别怕 骤冷和冷风吹袭。帮助小狗御寒的办法有如下 几种:可以在窝内放些清洁的旧毛毯、厚毛巾等,有助于幼犬取暖 。若单独把幼犬买回家饲养,由于已离群,难 以依偎而相互取暖,也少了兄弟姐妹同它玩,以至周身发热,所以比较易 着凉。不要把小狗放在太通风的地方以 防冻坏。尤其是6-8周的小狗,最容易患感冒。如果不懂得料理,最好不要在冬天时买 幼犬。回暖后或等它年纪稍 大些再买。它的抵抗力会强一些。 冬季犬舍内温度应保持在13-15℃之间。犬舍门可吊草苫,窗子可封上塑料布,对幼小狗的圈舍还可仿照塑料大棚方法进行保暖同时要堵塞墙壁一切缝隙,防止贼风侵袭。有条件的可用红外线灯照射,墙壁之间建火墙等,一般应配置狗床,上面垫上厚垫料,并且要勤换勤晒,保持干燥。天晴日暖时,让狗多晒太阳,加强运动,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冬季气温寒冷,要注意防寒保温及进行日光浴,预防冬季呼吸道病和风湿病发生。 冬季管理首先要抓好犬舍的防寒保暖。将犬舍搬到向阳背风的地方,并在犬舍入口处挂上布帘,防止寒风串人;二是垫褥要厚些,并应勤换和日晒,以保持干燥;三是防贼风侵袭,堵好北壁破洞,关好北窗,晴天还要注意适当开窗通风,保持犬舍空气清洁新鲜,减少氨气,预防呼吸道病的发生四是天晴日暖的时候,要带犬外出活动,晒日光浴,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晒太阳不仅可取暖,紫外线有杀菌消毒作用,并能促进钙质吸收,有利于犬骨胳的生长发育,防止仔犬发生何楼病。 在寒冷的气温下会引起犬体内热能的大量消耗,因此,冬天的饲料搭配中,应增加奶油、内脏及含维生素A及脂肪成分较多的食物,这类饲料可迅速补充热量,增强犬的抗寒能力。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