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乒乓球运动与健康论文研究内容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4-07-01 17:12:53

乒乓球运动与健康论文研究内容有哪些

发球是乒乓球比赛中每一分的开始,它是乒乓球技术中唯一不受对方制约、主动性很强的技术。一个高质量的 发球,可以起到先发制人的作用。也正是由于发球技术在比赛中所起的独特作用,国际“乒联”才不断地对发球规则进行修改,以求最大限度地降低发球给对方造成的威胁,使比赛更具观赏性,以此推动乒乓球运动的发展。现就乒乓球运动各个发展时期的主要发球以及为限制发球的威胁而修改的规则进行阐述,并针对现阶段的发球训练提出相应的训练方法与要求。 1 各个时期的主要发球与发球规则 纵观发球发展的历史,每一次发球规则的修改,都是由于乒乓球运动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发球给对方造成了较大的威胁,从而降低了比赛的对抗性和观赏性,使竞赛活动出现新的情况下产生的。自从19世纪后半叶有了乒乓球运动以来,就有了发球,但由于当时所使用的器材与现在大不一样,不可能发出有一定速度和旋转质量的球。因此,规则并没有对发球 进行过多的限制。50年代海绵拍的出现,发球的旋转才从单一的用胶皮后发下旋球发展到可以发现旋转较强的侧上、侧下旋球。并随之出现了“下蹲式”合力发球,由于这种发球受合力影响,旋转较强烈,有较大的威胁。第28届世乒赛后,国际“乒联”对规则进行了修改,规定了抛起的球从最高点下降时才能击球,因此认定合力发球是不合法发球。60年代随着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发球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更注重发球的旋转与速度,开始出现了高抛发球,但由于并没有给接球方带来很大的威胁,所以,规则并未对这些新的发球技术进行过多的限制。70年代我国的前三板技术有了新发展,发球技术也有了较大的突破。尤其是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了高抛发球的技术,使它能够在同一位置用相似的手法发出不同旋转和落点的球,并且这一技术很快被世界各国的运动员广泛采用,发球逐渐给接球方带来了威胁。80年代,发球的隐蔽性和威胁性越来越突出。尤其是运动员充分利用发球规则的不完善或漏洞,运用各种手段,使比赛出现了“观众难理解、选手难掌握”的危机现象。如发球时利用相同颜色但不同性能的球拍进行“倒拍”和“遮挡”并配以发球跺脚,让对方无法判断是用什么样的覆盖物击的球,使接球员在接球的瞬间成为“瞎子”和“聋子”,使发球的效果达到了令乒坛舆论为之哗然的地步。国际“乒联”为了降低发球的“隐蔽性、突然性、威胁性”,让乒乓球运动具有观赏性,便对规则进行了一场“革命”。要求球拍的两面必须是不同颜色,发球时,球拍必须始终高于球台水平面;发球时不能跺脚;击球时,球同球网之间的距离不得比身体同球网之间的距离更远等一系列的修改。 进入21世纪,乒乓球运动已经处于一个巅峰时代,各种打法的技术已近极致,很难有大幅度的突破。为了推动乒乓球运动更好地走向社会,进入市场,让比赛变得更加激烈、精彩。国际乒联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球体变大;比分缩短以及发球无遮挡等。使发球技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限制,把发球的威胁降到了最低。 2 提高发球质量的三大要素 从发球规则演变的历史来看,各个时期发球规则的修改都是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发球所造成的威胁。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发球的质量,做到让对方即使能看清球的旋转,也照样“吃”发球,就必须增强发球内在的技术质量,而衡量发球质量优劣的标准,主要取决于发球的速度、旋转和落点的配合上。 2.1 加强发球旋转的变化。乒乓球的旋转,在现代乒乓球技术中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首先,用球拍合适的部位触球,有利于增强球的旋转,如:用正手发下旋球时,用拍面的左侧接触球,就能制造较强的旋转;反之,便很难制造旋转。其次,加强摩擦是制造旋转的关键。摩擦是指作用力线远离球心,但并非越薄越好,如果过薄,反而造成球在拍面上打滑。因此击球时先要使球拍“吃”住球,再增大球的摩擦力。 2.2 控制球的落点。控制发球落点变化是发球中的一个主要环节,发球落点必须长短结合、轻重结合、左右结合。如果只发短球而没有长球的配合,即使发的再短,落点再刁,也很难给对方造成威胁。因此,要做到用同一个手法发出不同落点和旋转性质的球。 2.3 提高球的速度。发球时,球速的快慢与球拍挥动的速度有关,与球拍触球的一瞬间作用到球上力量的大小有关。如果在摩擦球的基础上,触球时的爆发力越大,其发球的质量就越高。因此,要充分利用引拍,就像助跑一样。必须有一定的挥臂时间。在具备了一定的抛球高度的同时,充分发挥前臂、上臂、手腕和腰、腿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加快挥拍速度,使旋转与速度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3 发球训练的要求和训练的方法 3,1 要有恒心。发球训练是比较枯燥的,而且并非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它需要经过长期训练的积累。要练好发球,除了要充分认识发球的作用,更主要的是要从小培养对发球的兴趣,只有对发球有了浓厚的兴趣,才有可能持之以恒地去琢磨它、研究它。 3.2 吃透发球规则的精神。高质量的发球必须规范,特别是对青少年运动必须讲明规则的要点,尤其是规则,必须对发球规则做到理解渗透。发球违例的现象有许多种,在青少年中比较常见的有:不执拍手未张开伸平;抛球时,不执拍低于比赛台面;抛球的高度低于16公分等。但目前更多的违例现象是遮挡发球。要做到发球无遮挡,就要求发球员的不执拍手在抛球后,应立即从发球员身体和球网之间的区域内拿开。因此,在进行发球训练时,就要注意纠正违规的发球技术,特别是要注意避免正手发球时用自己的身体、手臂、衣服等遮挡对方的现象。 3.3 建立正确的概念。在发球练习前,要让运动员了解球的旋转、落点和速度之间的关系,帮助运动员弄清各种发球的特性,明确各种发球方法及技术要领。要尽可能使发出的球具备力量重、落点刁、旋转强、速度快等特点。 3.4发球训练的手段 3.4.1 多球训练。这是发球训练中最基础的训练方法,它对于摸索发球规律、提高发球质量是很有效的。 3.4.2 高水平队员陪练。发球和接发球是一对相辅相成的技术,其互练的效果最好。如果接球方的接球能力较强,水平较高,就更有利于发球者尽快提高发球技术。而且可以在高水平接发球队员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练习发球技术的某一环节,突破某一难点。 3.5 配套成龙,精练一套。为了某一种发球能发挥作用,必须要有配套的干扰配合。如,强烈下旋球,要有不转球配合;短球要有长球配合等。一套发球的变化应尽量多,包括速度、旋转和落点变化。但在训练中要求“精”,要根据自己特长,掌握一两种技术精、质量高的发球,切忌贪多求全而技术不精。 3.6 改进和创新发球技术,适应新规则。发球新规则并没有完全否定原来的一切发球技术,比如下蹲发球、反手低抛发球和反手高抛发球等都可以延用或加以改进和创新。尤其是反手高抛发球,由于反手发球的击球位置原本就在发球方身体的前面,比较容易适应新规则的要求,加上高抛发球能够加快球的速度、加大球的力量,从而增加球的旋转。因此,着重研究反手高抛发球技术并加以创新,显然有其优越的条件。 、 你可以选一部分你需要的

乒乓球运动与健康论文研究内容

一、开题 开题日期: 12 课题的目的意义:乒乓球在我们的国家有着很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很深远的文化底蕴,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锻炼和娱乐,更重要的是它凝聚了我们中国人民积极进取,有勇有谋的拼搏精神。乒乓球同时也是一项非常受小朋友欢迎的球类运动,乒乓球运动趣味娱乐性强,打法精于技巧,实战比赛变化无穷,因而深受广大小朋友的喜欢。乒乓球运动其特点是球小、速度快、旋转强、变化多样,是一项技巧性运动。对技术动作、控球感觉的要求非常细腻,不同于技能型、对抗性项目,技术动作较为复杂,而且动作与技术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乒乓球技术动作定型所需时间较长,且运动训练周期较长。再则,该运动项目对运动者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节奏感、反应能力要求较高。 目前社会上出现很多业余的培训场所,对于青少年培训方法的合理性与专业性要求甚微。如何推广合理的青少年培训(训练)方法,引导社会普遍的培训(训练)走向,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体会,提出了专业、便捷的启蒙教学方法,纠正社会上出现的不规范教学,为以后社会大众化的乒乓球少儿启蒙教学提供理论参考。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现状:乒乓球运动之所以在我国经久不衰,正是因为有诸多的科学性较强的专业训练方法支撑。我国拥有众多世界知名优秀教练员和顶级的训练手段,来训练专业组织(如省队、国家队)但是,对于大众化的、相对专业的少儿启蒙方法的研究还有所欠缺,虽然已经研发出轮廓教学(徐瑶 2008-10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等新式教学方法,却仍然跟不上乒乓球运动在青少年人群的普及速度,当前推广专业的少儿启蒙迫在眉睫。国外现状:多数欧美国家对于少儿乒乓球运动还是保持任凭其自由发展状态,并不注重乒乓球运动的专业化和大众化。亚洲国家,如日本、韩国等,相对重视乒乓球运动的发展,逐步引进我国训练方法,针对当地特点进行模仿与改进训练的研究。研究基本思路和方法: 研究基本思路: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全面解析对于大众化的乒乓球启蒙教学应该注意的地方。通过对学生家长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受训感受,走访各个俱乐部、培训基地的教练员,探讨最为简洁而标准的启蒙动作标准及步骤,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概述。2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并就回收上的有效问卷进行资料的整理和分析。3访谈法 :访问多名学生家长和教练员。4举例论证:走访部分俱乐部、培训基地,统计该部被专业队吸收的少儿人数。课题的基本框架:摘要关键词前言研究对象与方法结果与分析结论建议参考文献。 预期结果:通过调查和访问,可以总结出一套大众化而不失专业的启蒙教学方法。对培养基层青少年、发掘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素材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改善目前社会上流行的半专业、业余的训练(培训)方法。启蒙教育应该以科学为基础、大胆创新,让学员在轻松、快乐的状态下学到标准的乒乓球技术!

你绝对是青农的,我给你们布置题,还真这么搜啊!!

这也行。。不是郑老师就是查老师的。。

乒乓球运动与健康论文研究内容摘要

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的研究摘 要: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技战术水平,还要具有上佳的竞技心理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在比赛中立于不败之地。结合江苏科技大学高水平乒乓队实例,对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有意志品质训练、自信心训练、模拟训练、自我控制训练、自我暗示训练和竞争意识训练。关键词:普通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心理训练  现代乒乓球比赛,尤其是高水平的紧张而激烈的大型比赛,不仅仅是技术、战术和身体素质的对抗,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质的较量。尤其是实行11分制以后,比赛结果的偶然性加大,这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极限承受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心理素质越来越成为决定比赛胜负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应用心理训练的相关手段,搞好赛前心理训练,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成为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1 影响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竞赛心理变化的因素1·1 训练生活一般来说,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每天的训练时间和强度均不及专业队运动员,但是由于前者文化课任务重、营养结构不尽合理、医务监督不够等原因,高校运动员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也易感到训练内容和生活内容单调、枯燥而心情忧郁。特别是每年的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前,正值暑假,其他普通大学生大都回家度假,而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必须进行长时间和高强度的封闭训练,每天他们都在高温下的训练场所和休息场所度过,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心理情绪。1·2 文化学习目前,普通高校高水平乒乓队中除部分普通高中特长生外,其余运动员在高校的文化学习均较为吃力,这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培养运动员的路子是从小到大的宝塔型训练模式,这种模式虽也安排了一定的文化课学习时间,但重视程度不够,运动员学习效率和效果都不太理想,且遇上频繁的比赛任务总得让路,从而造成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时间较少,文化水平较低。因此,许多高校目前在运动员学籍管理上给予很多优惠政策,比如组建运动员班、考试分数打折、比赛成绩冲抵选修课学分、可延期毕业等,但仍有不少人由于文化基础太差,难以完成高校学习要求,担心不能毕业,拿不到学位,造成心理负担过重。1·3 就业出路竞技体育越往上淘汰率越高,运动员退役后没有别的专长,就业门路就会很窄,待遇也会相对较差,去高校学习实际上是一次充实自己和丰富自己的好机会,然而不少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并未深刻认识到这一点。这样,四年中他们只蜻蜓点水般学了点专业知识皮毛,等到大四学期开始准备找工作的时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加之现在普通大学生整体就业状况都不甚理想,他们心理压力徒增,就业出路成为他们心中的阴影,严重影响了大四学期的训练和比赛。1·4 训练经费长期以来,高水平乒乓队的训练、竞赛、服装等一切费用

体育锻炼不仅能从生理角度增强人的体质,同时也要纠正人的心理缺陷,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培养健全人格。本文就体育锻炼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了初略的分析并提出了锻炼方法。 1、前言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充满挑战,充满竞争的时代。在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的同时,人们的生活节奏也日益加快。现代人承受着人类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压力,特别是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城市的繁荣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富裕,它也带来了拥护和喧嚣,带来了身心的疲惫和精神的重负,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人士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大多数专家有了这样的共识: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其他素质的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作用,现代人必须具备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承担起这种快节奏、高强度和挑战性的学习与工作。 与此同时,社会竞争的下移使广大中学生饱受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患有心理障碍的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不容乐观。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学入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和心理学界研究者们的高度重视。第三次全教会把心理健康教育确定为德育的主要内容,予以重点关注,要求“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抓不抓的问题,而是如何抓的问题。 体育肩负着十分突出的心理健康教育责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该“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的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笔者认为,组织学生参加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体育锻炼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体育锻炼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是培养一代新人的需要。

乒乓球1890年首次出现在英国,当时是一项贵族运动。欧洲人至今把乒乓球称为"桌上的网球",由此可知,乒乓球是由网球发展而来。19世纪末,欧洲盛行网球运动,但由於受到场地和天气的限制,英国有些大学生便把网球移到室内,以餐桌为球台,书作球网,用羊皮纸做球拍,在餐桌上打来打去。 20世纪初,乒乓球运动在欧洲和亚洲蓬勃开展起来。1926年,在德国柏林举行了国际乒乓球邀请赛。后被追认为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同时成立了国际乒乓球联合会。 乒乓球运动的广泛开展,促使球拍和球有了很大改进。最初的球拍是块略经加工的木板后来有人在球拍上贴一层羊皮。随著现代工业的发展,欧洲人把带有胶粒的橡皮贴在球拍上。在50年代初,日本人又发明了贴有厚海绵的球拍。最初的球是一种类似网球的橡胶球,1890年,英国运动员吉布从美国带回一些作为玩具的赛璐珞球,用于乒乓球运动。 在名目繁多的乒乓球比赛中,最负盛名的是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起初每年举行一次,1957年后改为两年举行一次。 在乒乓球运动进入奥运会之前,它经历了一漫长的发展阶段。 1980年,乒乓球被发明出来。 1952年,在孟买的世界锦标赛上,日本选手首次使用橡胶面的球拍,引起了轰动。 1952年,日本人佐藤博治成为第一个赢得世界冠军的亚洲选手,这次冠军预示着日后亚洲人对这项运动的主宰。 1954年,亚洲选手,特别是中国和日本选手使用了由南斯拉夫人发明的直拍握法。当时,流行的握拍方法是匈牙利著名选手维克托-巴那使用的传统握拍法。 1971年,这一年的4月13日,美国乒乓球队到北京和中国队进行了比赛,他们最后以1比13输给东道主,但这次比赛开通了中美两国的外交关系。 1981年,乒乓球作为奥运项目得到国际奥委会承认,尽管在此之前从未以表演项目在奥运会出现过。 1988年,乒乓球比赛在汉城第一次正式出现在奥运会上。 1988年乒乓球首次进入奥运会,之后有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参与人数最多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国际乒联下目前已经有超过187个协会成员。 为了缩小了选手间的实力差距,增加比赛的对抗性和偶然性,国际乒联近年来对乒乓球比赛的规则做了很大修改,每局分数从原来的21分缩减为11分,11平后领先2分者获胜,比赛也从原来的5局3胜制改为7局4胜制,小球改成了大球,还加入了无遮挡发球。为了避免出现一个国家和地区垄断奥运会冠亚军,国际乒联规定在奥运会双打比赛中,来自同一协会的两对选手必须分在同一半区。这样,出现在双打决赛赛场上的将是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两对选手,比赛也将更具悬念。 乒乓球进入奥运会后,奥委会也对乒乓球运动作了一些设定。奥运会中乒乓球比赛设了男女单打和男女双打四个单项,男女各86名选手参赛,其中单打各64人,双打32对。每个国家/地区最多只能有男女单打各3人、双打各两对选手参赛。比赛采用7局4胜每局11分单败淘汰制。 说到奥运会中的乒乓球就不得不提一提把乒乓球称为国球的中国。 随着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中国的乒乓球运动也逐渐跃上乒乓舞台。上世纪50年代,日本选手创造了直拍握法,并占据了乒坛霸主地位。之后,直拍技术被中国选手发扬光大并一直称雄世界直到80年代中期。80年代中后期,中国的乒乓球发展陷入低谷,来自欧洲的瑞典男队开始崛起,并在1989年、1991年和1993年连续三次夺得世乒赛的男团冠军。从90年代末期开始,中国男乒再度崛起,在1999年和2001年重新夺回了男团斯维思林杯。 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中国的乒乓球运动在近年来的大赛中战绩显赫。2003年第47届世乒赛上,中国队取得了除男单以外的其他6项冠军,年底的国际乒联巡回赛上更是包揽了全部四项冠军。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中国选手也囊括了全部四枚金牌。 在雅典奥运会上,中国选手马琳、王励勤、王楠、张怡宁仍然是四枚金牌的最有力争夺者。他们的主要竞争对手有德国的波尔、奥地利的施拉格、白俄罗斯的萨姆索诺夫和东道主选手格林卡等。 从1988年乒乓球进入奥运会到上届雅典奥运会,在5届总共决出的20项冠军,中国仅让4项旁落,处于绝对的乒坛统治地位。乒乓球在中国成为亚军即失败的项目。为了阻止中国队垄断乒乓球运动,国际乒联多次针对中国修改规则,从小球换大球、无遮挡发球到11分制改革,这些都无法动摇中国乒乓球的王者地位。乒乓球的平民性质使得这项运动易于在中国推广,中国人身体条件也适合在小球运动上发展、提高,这些都是“国球”运动能在中国长盛不衰并在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的原因所在。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除了宗教这一古老的社会文化现象外,奥林匹克运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历史最为悠久的社会文化现象。奥林匹克运动的起源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76年。但在此以前,古奥运会可能已经存在了几个世纪。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是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世界性综合运动会。 1893年,根据“奥运之父”顾拜旦的建议,在巴黎举行了讨论复兴奥运会问题的国际性体育会议。1894年1月,顾拜旦草拟了复兴奥运会的具体步骤和需要探讨的10个问题,致函各国体育组织和团体。6月16日,“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在巴黎索邦神学院开幕,到会代表79人,代表着12个国家的49个体育组织。有2000人参加了开幕式。大会通过了《复兴奥林匹克运动》的决议。6月23日成立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 奥林匹克运动,是以促进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道德全面发展,沟通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在全世界普及奥林匹克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为目标的国际社会运动。它包括三大体系,即以奥林匹克主义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以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各国或地区奥委会三大支柱为骨干的组织体系;以奥运会为周期性高潮的活动内容体系。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在努力中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的生活方式。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不论从发展规模,还是从发展水平上来看,都已为举世所瞩目。奥林匹克精神得到了广泛传播。人们看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奥林匹克主义以竞技的形式,将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人类的社会活动,对人类的文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一种体育现象,奥运会是人类探索体能极限的最引人入胜的赛场,奥运会纪录、奖牌成为运动员追求的崇高目标,奥林匹克运动已成为参与国家和地区众多、具有巨大吸引力、穿透力和凝聚力的一项全球性活动。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兴起于欧洲资本主义工业时代,但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古奥运会每四年一届,从公元前776年有文字纪录的第一届奥运会到公元393年,共举办了293届,历时1169年,经过了产生,发展和衰弱几个阶级。 第一,古希腊自然环境与竟技运动习俗的形成。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古希腊成为多种文化的交汇之处,并因此加快了社会发展的进程,在科学,文化,艺术和体育等领域里为人类做出了多方面的卓越贡献,成为西方文明的发祥地。竟技运动是希腊人生活的重要内容。 第二,奥运会初期的比赛项目也反应了战争与古奥运的发展关系。从公元776年开始长达500年期间,奥运会项目逐步扩大,从单一的赛跑发展为有摔跤,混斗,拳击,四马战车,马车赛,角力,赛马,五项运动项目等的综合运动会,这些比赛项目,多与军事技能有关,反应了战争对奥运会比赛项目发展的驱动作用。虽然古奥运会的比赛项目有明显的军事烙印,但是奥运会本身却是整个希腊民族欢聚一堂的盛会。虽然各城邦间的冲突经常发生,但是它们之间联系也是十分密切的,特别自公元前8世纪开始,随着古希腊殖民运动的兴起,在地中海区域形成了一个希腊文明圈。 第三,古希腊的宗教习俗与奥运会模式的形成。古奥运会是一种泛希腊的宗教庆典,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对奥林匹斯山诸神的膜拜;二是有一独特的祭祀制度;三是有丰富的宗教神话传说。 第四,古奥运会的盛衰。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发展为各希腊城邦参加的盛会,第二阶段(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4世纪)为古希腊城邦奴隶制的全盛期,古奥运会达到鼎盛。第三阶段(公元前4世纪-----公元4世纪)古希腊先后被马其顿和罗马帝国征服,古奥运会进入衰落期。 体育国际化发展的需要,19世纪下半叶,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现代体育的发展出现了两个明显的倾向。一是竟技运动的迅速发展,二是体育的国际化趋势,1881年第一个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国际体操联合会成立。随着国际体育交往的扩大,建立一个综合的国际体育交流的大舞台,建立一个协调各单项组织活动的国际体育组织以发挥管理作用,已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终于在1893年根据顾拜旦的建议,法国田径协会联合会举行了一次国际性体育会议。讨论复兴奥运会的问题。1894年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在巴黎索邦神学院隆重开幕。并通过了一个重要文件----(复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决议。由于首届奥运会将于1896年在古奥运会的发源地希腊雅典举行,因此希腊人维凯拉斯任第一任主席,顾拜旦为秘书长。大会规定每隔四年在哪个国家的大城市举行奥运会。 百年奥运,风云变化,不变的是始终如一的人文精神。在奥林匹克精神中,人文内涵是不朽的底蕴。它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动力凝聚着全人类向往前进的心声。奥运精神是什么?奥运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强”。支撑和造就“更快、更高、更强”的是什么?是“自信、自强、自尊”。这既是奥运精神的原动力,更是奥运精神的境界升华。在乒乓球运动中更是体现了这些奥运精神,从一些乒乓球运动员身上我们看到了这些精神。他们不畏困难,奋勇拼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匈牙利的维克托-巴纳,创造了神奇的记录,他有23项世界冠军的头衔,其中包括5项单打冠军。在1930至1935年间,他仅仅被同胞兼双打搭档萨巴多斯击败过一回。 中国的邓亚萍,她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女子乒乓球运动员。虽然身高仅有1米52,她却是有史以来最出色的女子乒乓球选手,获得1992和1996年奥运冠军,以及1991、1995和1997年三次世界冠军。 瑞典的瓦尔德内尔,他是个天才选手。他曾获得了1992年奥运会男单冠军和2000年奥运会亚军。这位瑞典人同时也拥有1989和1997年的世界冠军头衔,是乒乓球史上几位最伟大的球员之一。 除了赢得过个人冠军,他还具有双打方面的天赋,在团体比赛中也有出色的表现。 像他们这样出色的乒乓球运动员真的很多很多,数不胜数。他们之所以有如此的成绩,离不开他们的顽强拼搏,离不开他们的辛勤奋斗。奥运会是短暂的,乒乓球运动是永恒的,是永远也不退色的,奥运会带给我们的启示也是永恒的;赛场上的胜负是暂时的,但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永远的。奥运不能没有乒乓球,乒乓球也不能没有奥运。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因为乒乓球,奥运更加精彩,因为奥运,乒乓球更为流传。奥运中的乒乓球,乒乓球中的奥运精神,太多的联系使得它们发展到了一起,未来的它们将会如何,我想不言而喻。

乒乓球运动与健康论文研究内容怎么写

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的研究摘 要: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技战术水平,还要具有上佳的竞技心理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在比赛中立于不败之地。结合江苏科技大学高水平乒乓队实例,对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有意志品质训练、自信心训练、模拟训练、自我控制训练、自我暗示训练和竞争意识训练。关键词:普通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心理训练  现代乒乓球比赛,尤其是高水平的紧张而激烈的大型比赛,不仅仅是技术、战术和身体素质的对抗,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质的较量。尤其是实行11分制以后,比赛结果的偶然性加大,这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极限承受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心理素质越来越成为决定比赛胜负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应用心理训练的相关手段,搞好赛前心理训练,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成为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1 影响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竞赛心理变化的因素1·1 训练生活一般来说,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每天的训练时间和强度均不及专业队运动员,但是由于前者文化课任务重、营养结构不尽合理、医务监督不够等原因,高校运动员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也易感到训练内容和生活内容单调、枯燥而心情忧郁。特别是每年的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前,正值暑假,其他普通大学生大都回家度假,而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必须进行长时间和高强度的封闭训练,每天他们都在高温下的训练场所和休息场所度过,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心理情绪。1·2 文化学习目前,普通高校高水平乒乓队中除部分普通高中特长生外,其余运动员在高校的文化学习均较为吃力,这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培养运动员的路子是从小到大的宝塔型训练模式,这种模式虽也安排了一定的文化课学习时间,但重视程度不够,运动员学习效率和效果都不太理想,且遇上频繁的比赛任务总得让路,从而造成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时间较少,文化水平较低。因此,许多高校目前在运动员学籍管理上给予很多优惠政策,比如组建运动员班、考试分数打折、比赛成绩冲抵选修课学分、可延期毕业等,但仍有不少人由于文化基础太差,难以完成高校学习要求,担心不能毕业,拿不到学位,造成心理负担过重。1·3 就业出路竞技体育越往上淘汰率越高,运动员退役后没有别的专长,就业门路就会很窄,待遇也会相对较差,去高校学习实际上是一次充实自己和丰富自己的好机会,然而不少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并未深刻认识到这一点。这样,四年中他们只蜻蜓点水般学了点专业知识皮毛,等到大四学期开始准备找工作的时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加之现在普通大学生整体就业状况都不甚理想,他们心理压力徒增,就业出路成为他们心中的阴影,严重影响了大四学期的训练和比赛。1·4 训练经费长期以来,高水平乒乓队的训练、竞赛、服装等一切费用

体育锻炼不仅能从生理角度增强人的体质,同时也要纠正人的心理缺陷,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培养健全人格。本文就体育锻炼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了初略的分析并提出了锻炼方法。 1、前言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充满挑战,充满竞争的时代。在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的同时,人们的生活节奏也日益加快。现代人承受着人类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压力,特别是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城市的繁荣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富裕,它也带来了拥护和喧嚣,带来了身心的疲惫和精神的重负,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人士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大多数专家有了这样的共识: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其他素质的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作用,现代人必须具备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承担起这种快节奏、高强度和挑战性的学习与工作。 与此同时,社会竞争的下移使广大中学生饱受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患有心理障碍的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不容乐观。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学入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和心理学界研究者们的高度重视。第三次全教会把心理健康教育确定为德育的主要内容,予以重点关注,要求“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抓不抓的问题,而是如何抓的问题。 体育肩负着十分突出的心理健康教育责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该“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的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笔者认为,组织学生参加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体育锻炼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体育锻炼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是培养一代新人的需要。

乒乓球运动与健康论文研究方法有哪些

一、开题 开题日期: 12 课题的目的意义:乒乓球在我们的国家有着很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很深远的文化底蕴,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锻炼和娱乐,更重要的是它凝聚了我们中国人民积极进取,有勇有谋的拼搏精神。乒乓球同时也是一项非常受小朋友欢迎的球类运动,乒乓球运动趣味娱乐性强,打法精于技巧,实战比赛变化无穷,因而深受广大小朋友的喜欢。乒乓球运动其特点是球小、速度快、旋转强、变化多样,是一项技巧性运动。对技术动作、控球感觉的要求非常细腻,不同于技能型、对抗性项目,技术动作较为复杂,而且动作与技术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乒乓球技术动作定型所需时间较长,且运动训练周期较长。再则,该运动项目对运动者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节奏感、反应能力要求较高。 目前社会上出现很多业余的培训场所,对于青少年培训方法的合理性与专业性要求甚微。如何推广合理的青少年培训(训练)方法,引导社会普遍的培训(训练)走向,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体会,提出了专业、便捷的启蒙教学方法,纠正社会上出现的不规范教学,为以后社会大众化的乒乓球少儿启蒙教学提供理论参考。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现状:乒乓球运动之所以在我国经久不衰,正是因为有诸多的科学性较强的专业训练方法支撑。我国拥有众多世界知名优秀教练员和顶级的训练手段,来训练专业组织(如省队、国家队)但是,对于大众化的、相对专业的少儿启蒙方法的研究还有所欠缺,虽然已经研发出轮廓教学(徐瑶 2008-10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等新式教学方法,却仍然跟不上乒乓球运动在青少年人群的普及速度,当前推广专业的少儿启蒙迫在眉睫。国外现状:多数欧美国家对于少儿乒乓球运动还是保持任凭其自由发展状态,并不注重乒乓球运动的专业化和大众化。亚洲国家,如日本、韩国等,相对重视乒乓球运动的发展,逐步引进我国训练方法,针对当地特点进行模仿与改进训练的研究。研究基本思路和方法: 研究基本思路: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全面解析对于大众化的乒乓球启蒙教学应该注意的地方。通过对学生家长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受训感受,走访各个俱乐部、培训基地的教练员,探讨最为简洁而标准的启蒙动作标准及步骤,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概述。2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并就回收上的有效问卷进行资料的整理和分析。3访谈法 :访问多名学生家长和教练员。4举例论证:走访部分俱乐部、培训基地,统计该部被专业队吸收的少儿人数。课题的基本框架:摘要关键词前言研究对象与方法结果与分析结论建议参考文献。 预期结果:通过调查和访问,可以总结出一套大众化而不失专业的启蒙教学方法。对培养基层青少年、发掘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素材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改善目前社会上流行的半专业、业余的训练(培训)方法。启蒙教育应该以科学为基础、大胆创新,让学员在轻松、快乐的状态下学到标准的乒乓球技术!

可以这样写,给你一个大纲,供参考。 乒乓球是一项无规律的非周期性运动,这就决定了该项运动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表现在技术层面的是击球方法多,技术种类多,技术动作之间的转换快、衔接紧,技术使用的随机性高,变化快,不确定性的因素广泛存在。体现了乒乓球运动的真正魅力。 比赛中,队员之间的技术对抗主要表现在双方如何通过速度、力量、旋转、落点和节奏来抑制对方的长处,为自己的进攻寻找机会,创造条件。 从乒乓球的技战术出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进而丰富和提高个人的乒乓球技术水平。1、技术的使用及其合理性,包括手法运用、步法运用以及手法和步法的协调性。比如手法有:发球的形式(正、反手,高、低抛,下蹲), 旋转性质的变化( 上、下旋, 左、右侧旋,混合旋转), 线路落点的变化( 左、右、长、短);步法有并步、单步、交叉步等的使用。 2、所制定的各种战术的运用及其有效性,包括:发球抢攻、接发球抢攻、搓攻组合、台内短球与底线长球的处理方法、手段以及攻守转化的时机等3、非常规技术的使用和临场应变能力

体育锻炼不仅能从生理角度增强人的体质,同时也要纠正人的心理缺陷,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培养健全人格。本文就体育锻炼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了初略的分析并提出了锻炼方法。 1、前言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充满挑战,充满竞争的时代。在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的同时,人们的生活节奏也日益加快。现代人承受着人类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压力,特别是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城市的繁荣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富裕,它也带来了拥护和喧嚣,带来了身心的疲惫和精神的重负,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人士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大多数专家有了这样的共识: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其他素质的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作用,现代人必须具备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承担起这种快节奏、高强度和挑战性的学习与工作。 与此同时,社会竞争的下移使广大中学生饱受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患有心理障碍的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不容乐观。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学入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和心理学界研究者们的高度重视。第三次全教会把心理健康教育确定为德育的主要内容,予以重点关注,要求“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抓不抓的问题,而是如何抓的问题。 体育肩负着十分突出的心理健康教育责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该“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的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笔者认为,组织学生参加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体育锻炼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体育锻炼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是培养一代新人的需要。

发球是乒乓球比赛中每一分的开始,它是乒乓球技术中唯一不受对方制约、主动性很强的技术。一个高质量的 发球,可以起到先发制人的作用。也正是由于发球技术在比赛中所起的独特作用,国际“乒联”才不断地对发球规则进行修改,以求最大限度地降低发球给对方造成的威胁,使比赛更具观赏性,以此推动乒乓球运动的发展。现就乒乓球运动各个发展时期的主要发球以及为限制发球的威胁而修改的规则进行阐述,并针对现阶段的发球训练提出相应的训练方法与要求。 1 各个时期的主要发球与发球规则 纵观发球发展的历史,每一次发球规则的修改,都是由于乒乓球运动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发球给对方造成了较大的威胁,从而降低了比赛的对抗性和观赏性,使竞赛活动出现新的情况下产生的。自从19世纪后半叶有了乒乓球运动以来,就有了发球,但由于当时所使用的器材与现在大不一样,不可能发出有一定速度和旋转质量的球。因此,规则并没有对发球 进行过多的限制。50年代海绵拍的出现,发球的旋转才从单一的用胶皮后发下旋球发展到可以发现旋转较强的侧上、侧下旋球。并随之出现了“下蹲式”合力发球,由于这种发球受合力影响,旋转较强烈,有较大的威胁。第28届世乒赛后,国际“乒联”对规则进行了修改,规定了抛起的球从最高点下降时才能击球,因此认定合力发球是不合法发球。60年代随着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发球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更注重发球的旋转与速度,开始出现了高抛发球,但由于并没有给接球方带来很大的威胁,所以,规则并未对这些新的发球技术进行过多的限制。70年代我国的前三板技术有了新发展,发球技术也有了较大的突破。尤其是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了高抛发球的技术,使它能够在同一位置用相似的手法发出不同旋转和落点的球,并且这一技术很快被世界各国的运动员广泛采用,发球逐渐给接球方带来了威胁。80年代,发球的隐蔽性和威胁性越来越突出。尤其是运动员充分利用发球规则的不完善或漏洞,运用各种手段,使比赛出现了“观众难理解、选手难掌握”的危机现象。如发球时利用相同颜色但不同性能的球拍进行“倒拍”和“遮挡”并配以发球跺脚,让对方无法判断是用什么样的覆盖物击的球,使接球员在接球的瞬间成为“瞎子”和“聋子”,使发球的效果达到了令乒坛舆论为之哗然的地步。国际“乒联”为了降低发球的“隐蔽性、突然性、威胁性”,让乒乓球运动具有观赏性,便对规则进行了一场“革命”。要求球拍的两面必须是不同颜色,发球时,球拍必须始终高于球台水平面;发球时不能跺脚;击球时,球同球网之间的距离不得比身体同球网之间的距离更远等一系列的修改。 进入21世纪,乒乓球运动已经处于一个巅峰时代,各种打法的技术已近极致,很难有大幅度的突破。为了推动乒乓球运动更好地走向社会,进入市场,让比赛变得更加激烈、精彩。国际乒联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球体变大;比分缩短以及发球无遮挡等。使发球技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限制,把发球的威胁降到了最低。 2 提高发球质量的三大要素 从发球规则演变的历史来看,各个时期发球规则的修改都是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发球所造成的威胁。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发球的质量,做到让对方即使能看清球的旋转,也照样“吃”发球,就必须增强发球内在的技术质量,而衡量发球质量优劣的标准,主要取决于发球的速度、旋转和落点的配合上。 2.1 加强发球旋转的变化。乒乓球的旋转,在现代乒乓球技术中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首先,用球拍合适的部位触球,有利于增强球的旋转,如:用正手发下旋球时,用拍面的左侧接触球,就能制造较强的旋转;反之,便很难制造旋转。其次,加强摩擦是制造旋转的关键。摩擦是指作用力线远离球心,但并非越薄越好,如果过薄,反而造成球在拍面上打滑。因此击球时先要使球拍“吃”住球,再增大球的摩擦力。 2.2 控制球的落点。控制发球落点变化是发球中的一个主要环节,发球落点必须长短结合、轻重结合、左右结合。如果只发短球而没有长球的配合,即使发的再短,落点再刁,也很难给对方造成威胁。因此,要做到用同一个手法发出不同落点和旋转性质的球。 2.3 提高球的速度。发球时,球速的快慢与球拍挥动的速度有关,与球拍触球的一瞬间作用到球上力量的大小有关。如果在摩擦球的基础上,触球时的爆发力越大,其发球的质量就越高。因此,要充分利用引拍,就像助跑一样。必须有一定的挥臂时间。在具备了一定的抛球高度的同时,充分发挥前臂、上臂、手腕和腰、腿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加快挥拍速度,使旋转与速度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3 发球训练的要求和训练的方法 3,1 要有恒心。发球训练是比较枯燥的,而且并非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它需要经过长期训练的积累。要练好发球,除了要充分认识发球的作用,更主要的是要从小培养对发球的兴趣,只有对发球有了浓厚的兴趣,才有可能持之以恒地去琢磨它、研究它。 3.2 吃透发球规则的精神。高质量的发球必须规范,特别是对青少年运动必须讲明规则的要点,尤其是规则,必须对发球规则做到理解渗透。发球违例的现象有许多种,在青少年中比较常见的有:不执拍手未张开伸平;抛球时,不执拍低于比赛台面;抛球的高度低于16公分等。但目前更多的违例现象是遮挡发球。要做到发球无遮挡,就要求发球员的不执拍手在抛球后,应立即从发球员身体和球网之间的区域内拿开。因此,在进行发球训练时,就要注意纠正违规的发球技术,特别是要注意避免正手发球时用自己的身体、手臂、衣服等遮挡对方的现象。 3.3 建立正确的概念。在发球练习前,要让运动员了解球的旋转、落点和速度之间的关系,帮助运动员弄清各种发球的特性,明确各种发球方法及技术要领。要尽可能使发出的球具备力量重、落点刁、旋转强、速度快等特点。 3.4发球训练的手段 3.4.1 多球训练。这是发球训练中最基础的训练方法,它对于摸索发球规律、提高发球质量是很有效的。 3.4.2 高水平队员陪练。发球和接发球是一对相辅相成的技术,其互练的效果最好。如果接球方的接球能力较强,水平较高,就更有利于发球者尽快提高发球技术。而且可以在高水平接发球队员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练习发球技术的某一环节,突破某一难点。 3.5 配套成龙,精练一套。为了某一种发球能发挥作用,必须要有配套的干扰配合。如,强烈下旋球,要有不转球配合;短球要有长球配合等。一套发球的变化应尽量多,包括速度、旋转和落点变化。但在训练中要求“精”,要根据自己特长,掌握一两种技术精、质量高的发球,切忌贪多求全而技术不精。 3.6 改进和创新发球技术,适应新规则。发球新规则并没有完全否定原来的一切发球技术,比如下蹲发球、反手低抛发球和反手高抛发球等都可以延用或加以改进和创新。尤其是反手高抛发球,由于反手发球的击球位置原本就在发球方身体的前面,比较容易适应新规则的要求,加上高抛发球能够加快球的速度、加大球的力量,从而增加球的旋转。因此,着重研究反手高抛发球技术并加以创新,显然有其优越的条件。 、 你可以选一部分你需要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