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关于水文地质学的论文选题方向怎么填

发布时间:2024-07-06 23:38:36

关于水文地质学的论文选题方向怎么填

水文地质学是一门比较年轻的自然学科,它是人们在不断利用地下水资源,以及同地下水危害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随着生产的发展,水文地质学在20世纪的20~30年代,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地下水的国家之一,早在5000多年前就知道凿井取水。大约在3000多年以前,我国农业已有相当发展,有关利用地下水的记载已很多。先秦的《击壤歌》中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说明当时已有了凿井利用地下水的知识。25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知道利用土壤及植物的各种标志来寻找地下水,并推断地下水的埋藏深度及水质好坏。在秦代,在四川自贡,人们用竹制工具在坚硬基岩中凿井深达百余米取卤水煮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自流井,比法国的自流井利用要早1500年。事实充分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地下水知识。在国外,水文地质学首先是在欧洲发展起来的。17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兴起,新的生产关系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向前发展,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更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至此,人们通过广泛的试验及观测,有关地下水的形成、运动等理论,与所有自然科学一样逐步建立起来。直到20世纪初,由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使水文地质学发展成了一门综合性学科。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出,对水文地质工作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如新建和扩建城市的供水,矿山的排水,以及一些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许多水文地质问题等。为此,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六年内,迅速地建立了水文地质学科,培养出了新中国第一代水文地质工作者。随着建设事业的发展,这支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广大水文地质工作者结合我国各项建设事业开展了地下水的科学研究,如地下水的形成条件,水量评价及水质研究,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工作等。到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水文地质工作者在地下水形成、地下水运动、地下水化学以及地下热水等方面的研究都有许多创见,为城市、工矿企业、农业、铁路等供水,矿山及工程建筑等地区的排水,许多水利水电建设,水化学找矿等,提供了水文地质资料,保证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初,特别加强了山区水文地质工作,开展了对裂隙水及岩溶水的调查研究,广泛地将地质力学的理论应用到找水工作中来,为山区地下水的普查和勘探做出了贡献。另外,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不同比例尺的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工作。1995年以来,实施了西北地区找水特别计划和西南贫困岩溶山区扶贫找水计划。2001年和2002年,又分别实施了西部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紧急勘察工程和地下水勘察示范工程。“十五”计划期间,在全国开展了新一轮地下水潜力调查工作,建立了全国主要地下水系统空间数据库。随着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等问题的出现,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开展了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目前,地下水资源管理已从单纯水力模型发展到经济管理模型、地下水与地表水联合调度管理模型等。在水文地质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方面,20世纪50年代,一些科学技术发达的国家,普遍采用了现代化的手段来研究水文地质问题,先后出现了电网络模拟、数值模拟等计算手段。20世纪60年代,同位素技术开始用于解决某些水文地质问题。随后,数学地质方法与遥感技术(RS)也开始引入水文地质学。近年来,能够有效处理大量空间信息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已逐步广泛地被应用到水文地质工作中。水文地质的研究手段正在向多样化、综合化方向发展,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应用,会使水文地质研究向信息化、数字化迈进。综上所述,水文地质学以1856年达西定律的建立为标志,在150年的时间里得到了迅速发展。关于当代水文地质学的发展趋势,张人权等人提出以下看法:①核心课题转移:找水水文地质学→资源水文地质学→生态环境水文地质学。②研究视野扩展:含水层的局部→整个含水层→地下水系统→水文系统→生态环境系统→技术-社会系统。③研究目标改变:由局部性的问题转向全局性的课题,由当前的问题转向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课题,由解决具体生产问题,转向构建人与自然协调的、良性循环的地下水系统、水文系统、地质环境系统与生态系统。④研究内容扩展:从地下水的水量研究为主,转向水量与水质的研究并重;从狭义地下水(饱水带水)的研究,扩大到广义地下水(含饱水带与包气带水),乃至地下水圈的研究。⑤研究思路的改变:对现象的规律性为主的研究,已经不能满足需要,要求从成生角度,加强过程与机理研究的比重。⑥多学科交叉渗透成为主流:传统意义上纯粹的水文地质学正在消亡,地下水科学与其他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交叉渗透,以多学科方式研究与处理问题,正在成为主流。⑦服务方式转变:水文地质学的服务对象大大扩展,服务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如何使水文地质工作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已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复习思考题水文地质学研究的对象、任务是什么?水文地质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如何?与水文地质相关专业的学生为什么应掌握水文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试说明地下水的功能。

sfdsefdewfewfewfewfwefweofiewfffffffewfhe ff efiewufuwuifweuifywe fwefewfewfewfewf

我还是觉得01地质灾害评价与预测方向比较好!

国外经济不堪。国内物价自己肯定深有体会。个人感觉09年是金融风暴的开始。08年只是开胃小点而已。看看现在的股市震荡~看看现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厂区状况。不容乐观。现在应该是挖掘中国内部地区潜力的时候了。

关于地质的论文选题方向怎么填

说详细点,地质也分好多方向。你是什么方向呢?写好地质论文需要的是扎实的野外工作

当然是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来说了 。 首先从理论上结合你要研究的论题,说说你论文的主要内容以及填补了理论界的什么空白,或者说你的理论有什么创新之处。实际方面说,肯定就是你的研究对于指导实践有多大作用之类的,解决了什么实际问题。具体的都要结合你自己的论文啊 建议去知网上下载一些相近的论题,看看别人都是怎么写的,借鉴别人的,再加上自己的特色。望采纳!

我个人看法是选区域地质环境评价与保护吧,因为现在建设工程在办理规划许可证的时候,都要委托环评单位出具环评报告的,所以,选择这个方面就有可能是在大城市而不是经常出差去野外治理灾害。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地质工程专业介绍1、学科简介  地质工程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以原二级学科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和探矿工程为主体,相互交叉渗透发展起来的,本工程领域涉及到数学、物理学、地质学、油气及固体矿产的矿产普查与勘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岩土工程、遥感地质、数学地质、应用地球物理和应用地球化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学科。2、培养目标  地质工程领域为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地质调查、工程勘察、矿产资源的普查勘探与开发相关的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要求掌握地质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及管理知识,了解地质工程领域工程技术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解决地质工程有关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化技术手段,具有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与地质工程领域有关的专业文献和撰写论文的外文摘要;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地质工程领域中有关问题。3、研究方向  01钻掘工程与钻掘机械  02基础工程  03非开挖施工技术  04地质工程数值模拟与信息系统  05地质工程中的力学问题  06地质灾害防治理论与方法  07工程区域稳定性评价  08多元勘查技术方法与应用  09地热工程  10超硬材料4、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02数学二  ④814工程力学5、课程设置  基础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自然辩证法、外语、应用数学、计算机语言及程序设计与应用等。  技术基础和专业课:地质工程基础、应用地球物理、应用地球化学、数学地质、遥感地质、水文地质学及其应用、工程地质学及其应用、环境地质及质量评价、灾害地质及防治、矿产资源和水资源综合信息处理方法、技术及地质解释、现代岩石学、现代矿床学、中国地质学、综合地层学、矿产勘查与评价、成矿预测学、资源经济学、地下水资源地球物理探测、构造地质学进展、地质地理信息系统、现代测试技术及方法、地质结构、地质环境、地质过程及地质灾害研究中的计算机应用等二、就业方向:  地质工程领域适用于国民经济基础行业,包括地质调查、油气及固体矿产资源的普查勘探与评价、大型工矿企业和水利水电建设、公路和铁道建设、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的调查、勘察及监测等。三、就业前景  男女有别 很多用人单位都是对男生优先考虑的,女生找工作相对很难的,而且初期很多需要野外作业,需要实际进行地质勘探工作,工作相对辛苦。  待遇 只要能忍受工作的艰辛和寂寞,待遇和福利都是相当可观的。

关于水文地质学的论文选题方向怎么选

国外经济不堪。国内物价自己肯定深有体会。个人感觉09年是金融风暴的开始。08年只是开胃小点而已。看看现在的股市震荡~看看现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厂区状况。不容乐观。现在应该是挖掘中国内部地区潜力的时候了。

水文地质学是一门比较年轻的自然学科,它是人们在不断利用地下水资源,以及同地下水危害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随着生产的发展,水文地质学在20世纪的20~30年代,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地下水的国家之一,早在5000多年前就知道凿井取水。大约在3000多年以前,我国农业已有相当发展,有关利用地下水的记载已很多。先秦的《击壤歌》中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说明当时已有了凿井利用地下水的知识。25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知道利用土壤及植物的各种标志来寻找地下水,并推断地下水的埋藏深度及水质好坏。在秦代,在四川自贡,人们用竹制工具在坚硬基岩中凿井深达百余米取卤水煮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自流井,比法国的自流井利用要早1500年。事实充分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地下水知识。在国外,水文地质学首先是在欧洲发展起来的。17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兴起,新的生产关系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向前发展,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更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至此,人们通过广泛的试验及观测,有关地下水的形成、运动等理论,与所有自然科学一样逐步建立起来。直到20世纪初,由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使水文地质学发展成了一门综合性学科。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出,对水文地质工作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如新建和扩建城市的供水,矿山的排水,以及一些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许多水文地质问题等。为此,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六年内,迅速地建立了水文地质学科,培养出了新中国第一代水文地质工作者。随着建设事业的发展,这支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广大水文地质工作者结合我国各项建设事业开展了地下水的科学研究,如地下水的形成条件,水量评价及水质研究,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工作等。到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水文地质工作者在地下水形成、地下水运动、地下水化学以及地下热水等方面的研究都有许多创见,为城市、工矿企业、农业、铁路等供水,矿山及工程建筑等地区的排水,许多水利水电建设,水化学找矿等,提供了水文地质资料,保证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初,特别加强了山区水文地质工作,开展了对裂隙水及岩溶水的调查研究,广泛地将地质力学的理论应用到找水工作中来,为山区地下水的普查和勘探做出了贡献。另外,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不同比例尺的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工作。1995年以来,实施了西北地区找水特别计划和西南贫困岩溶山区扶贫找水计划。2001年和2002年,又分别实施了西部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紧急勘察工程和地下水勘察示范工程。“十五”计划期间,在全国开展了新一轮地下水潜力调查工作,建立了全国主要地下水系统空间数据库。随着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等问题的出现,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开展了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目前,地下水资源管理已从单纯水力模型发展到经济管理模型、地下水与地表水联合调度管理模型等。在水文地质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方面,20世纪50年代,一些科学技术发达的国家,普遍采用了现代化的手段来研究水文地质问题,先后出现了电网络模拟、数值模拟等计算手段。20世纪60年代,同位素技术开始用于解决某些水文地质问题。随后,数学地质方法与遥感技术(RS)也开始引入水文地质学。近年来,能够有效处理大量空间信息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已逐步广泛地被应用到水文地质工作中。水文地质的研究手段正在向多样化、综合化方向发展,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应用,会使水文地质研究向信息化、数字化迈进。综上所述,水文地质学以1856年达西定律的建立为标志,在150年的时间里得到了迅速发展。关于当代水文地质学的发展趋势,张人权等人提出以下看法:①核心课题转移:找水水文地质学→资源水文地质学→生态环境水文地质学。②研究视野扩展:含水层的局部→整个含水层→地下水系统→水文系统→生态环境系统→技术-社会系统。③研究目标改变:由局部性的问题转向全局性的课题,由当前的问题转向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课题,由解决具体生产问题,转向构建人与自然协调的、良性循环的地下水系统、水文系统、地质环境系统与生态系统。④研究内容扩展:从地下水的水量研究为主,转向水量与水质的研究并重;从狭义地下水(饱水带水)的研究,扩大到广义地下水(含饱水带与包气带水),乃至地下水圈的研究。⑤研究思路的改变:对现象的规律性为主的研究,已经不能满足需要,要求从成生角度,加强过程与机理研究的比重。⑥多学科交叉渗透成为主流:传统意义上纯粹的水文地质学正在消亡,地下水科学与其他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交叉渗透,以多学科方式研究与处理问题,正在成为主流。⑦服务方式转变:水文地质学的服务对象大大扩展,服务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如何使水文地质工作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已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复习思考题水文地质学研究的对象、任务是什么?水文地质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如何?与水文地质相关专业的学生为什么应掌握水文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试说明地下水的功能。

回答 1、看中文相关专著和文章都引用了哪些资料,再到外网找这些学者的研究现状。2、如没有中文专著或者数量有限,就根据你研究的题目,在国外相关学科的杂志上搜索关键词,会找到介绍该题目或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这种外文杂志大学图书馆里有 3、你应该知道你这个题目外国有哪个人研究吧,只要知道一个,就在外网上搜索他的专著和文章,特别是文章,一定会引用其它研究者的情况,以此类推,就会了解更详细的研究现状。4、最直接的方式:问自己导师有哪位外国学者研究该题目 中国知网、elsevier和Springer等专业外文期刊网站查找。1、如果需要中文的国外研究现状,直接去中国知网找中文综述类文章和硕博论文的第一章综述部分,就可以查到。2、如果需要英文的国外研究现状,可以去elsevier和Springer等专业外文期刊网站查取外文文献获取。3、在百度上搜索中国知网,选择并打开,打开之后,选择所要研究的方向以及关键字,进行搜索。例如:以“教育”为关键字进行搜索,选择一篇论文,通常情况下,硕博论文中研究现状比较全面。4、打开论文标题链接,选择阅读模式为“在线阅读”,有权限的可以直接进行下载,找到第一章中的“研究现状”,之后就可以进行简单的引用了 更多1条 

我个人看法是选区域地质环境评价与保护吧,因为现在建设工程在办理规划许可证的时候,都要委托环评单位出具环评报告的,所以,选择这个方面就有可能是在大城市而不是经常出差去野外治理灾害。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关于水文地质学的论文选题方向

我个人看法是选区域地质环境评价与保护吧,因为现在建设工程在办理规划许可证的时候,都要委托环评单位出具环评报告的,所以,选择这个方面就有可能是在大城市而不是经常出差去野外治理灾害。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国外经济不堪。国内物价自己肯定深有体会。个人感觉09年是金融风暴的开始。08年只是开胃小点而已。看看现在的股市震荡~看看现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厂区状况。不容乐观。现在应该是挖掘中国内部地区潜力的时候了。

张国建(河南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新乡,453002)摘要 本文是在分析大量前人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通过1∶5万综合水文地质调查、地下水动力场调查、物探、抽水试验、水质化验等工作,基本查清了泉域的水文地质条件,确定了泉域边界及性质,查明了泉水的补径排条件,着重分析了影响小南海泉泉水流量减小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关键词 小南海泉域 泉流量 降水 红旗渠 地下水开采安阳市地处河南省北部的洹河冲积扇中上部,是豫北重要工业城市,目前已形成以冶金、电力、电子、轻工、纺织、医药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强。小南海泉作为安阳市的主要供水水源之一,经彰武水库调蓄后,供安钢、电厂、化肥厂等企业以及万金灌区灌溉用水,同时也是市区生活用水的主要规划水源地,由于泉域内打井、挖煤、开矿等现象严重,水文地质条件发生很大变化,植被受到破坏,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泉出水量逐年减少,20世纪70年代03m3/s,80年代62m3/s,90年代48m3/s,2000年7月份以前,天气持续干旱,南海泉流量仅95m3/s,使安阳市出现严重水荒,对安阳市的工农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1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概述小南海泉于太行山隆起带与华北平原沉降带之间的过渡地带,西起林州西山大断裂,东至汤西大断裂,中间所夹持的地块,是一个自西向东成阶梯式逐级降落的构造断块。由西向东大致可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以林州西山大断裂为界,断裂西为太古界变质岩、震旦系石英岩状砂岩组成的基岩区水文地质单元;基岩区水文地质单元东侧为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组成的岩溶水文地质单元,此单元局部出露有侵入的闪长岩并在林州盆地及洼地带覆盖有新生界沉积物,以近南北向延伸的奥陶系与石炭、二叠系地层接触为界,有划分出以石炭、二叠系及第三系地层中砾岩、砂岩、灰岩及相对隔水的泥岩、页岩组成的碎屑沉积岩水文地质单元。区域性深大断裂不仅控制了水文地质单元的分布,而且也控制了岩溶地下水泉域系统的边界,并把岩溶地下水系统,分割为若干个系统。如林州西山大断裂,是东盘寒武系、奥陶系与西盘太古界对接,构成岩溶水的隔水边界,并把本岩溶水系统与山西长治辛安泉域岩溶水系统分割开。在本工作区东部的断层束,是西盘奥陶系与东盘石炭、二叠系对接,构成岩溶水的东部阻水边界,来自西部的岩溶水受沙泥岩的阻挡,在河谷中低洼地带集中排泄出地层形成岩溶大泉。工作区从南至北依次可分为四个岩溶水子系统,即:石门寺泉域、许家沟泉域、珍珠泉域,各泉之间多以地下水分水岭边界、地表水分水岭边界以及地层阻水边界分割开来。调查确定小南海泉域面积为6km2,其北部以侵入岩隔水边界为主,东部以地层阻水边界为主,南部以地下水岭边界为主,西部以地表分水岭(断层隔水)边界为主。2 泉流量的分析与确定小南海泉泉水全部汇入彰武水库,供安阳钢厂、电厂工业生产及农业灌溉利用,根据对已有资料的分析整理,泉流量有明显减小的趋势这些资料根据南海水库出库流量、彰武水库入库、出库流量是依据库水位——泄量关系曲线查得,进库流量是依据水量平衡原理进行还原计算而得,由于难以准确计算库区渗漏、库区淤积以及闸门控制误差,因而计算精度受到一定限制。在分析整理原始数据时还发现,当彰武水库出库流量较大时,入库流量的计算偏差更大,考虑以上因素,在利用数据方面首先采用“最小二乘法”舍去异常值,并逐日对两水库的出库流量以及降水量进行对比,选择两水库出库流量相对稳定或未放水又无降雨的时段的彰武水库进库流量或与南海水库出库流量的差值做为泉水该日流量,取平均彰武水库入库值做为月流量,并根据月流量取平均值做为当年平均流量。由于影响流量数值因素较多,故本次所计算的泉流量值与实际值难免存在差异,但总的变化趋势与实际情况相符。3 影响泉流量大小的因素分析经过本次调查和前人资料的综合分析,影响泉流量大小的主要控制因素有以下几点。1 自然因素1 降水降水对泉流量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渗入补给泉域地下水,再以地下径流方式汇集到小南海泉群溢出;二是通过地表产流汇集到洹河,通过流量大小渗漏补给泉域地下水。因降水年际与内变化不同,对泉流量大小的影响也各异,年际降水量的大小变化,因泉域地下水自身的调蓄作用,主要影响小南海泉的年均值变化,而年内降水的变化,又导致泉流量在年内的差异。2 洹河洹河流经本区长度约50km,在水磨石至卸甲平段河水漏失严重,洹河漏失水量是南海泉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洹河水来源有二:一是降水产流;二是接收红旗渠退水,持续补给泉域地下水。根据前人和本次调查实测资料推测,洹河漏失量也是南海泉流量大小的主要因素。2 人为因素1 地下水开采随着泉域内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工开采地下水量逐年增加,尤其是90年代以后,人工开采地下水量激增,势必袭夺部分泉流量。南海泉流量呈现三个台阶,与此对应,人工开采地下水也表现出三个台阶,具体数据见表1。表1 泉流量与人工开采地下水量对应表因此,现状地下水开采量是泉流量大小的主要控制因素,从发展趋势看,地下水开采对泉流量的影响将越来越严重。2 红旗渠引水量红旗渠引浊彰河水入林州,一方面通过渠道渗漏和渠灌回渗直接补给泉域地下水,另一方面退水到洹河,间接以河道渗漏方式补给地下水,从表2也可以看出,在泉流量的三个平台中,红旗渠引水量的变化趋势也比较明显。3 泉群溢出区一带开山采石对泉的溢出也会造成一定影响4 影响泉流量因子权重分析1 影响泉流量因子选择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影响泉流量大小的因子主要有四个:降水量、地下水开采量、红旗渠引水量及洹河漏失量。其中洹河漏失量主要通过降水产流(洪)和红旗渠退水作为漏水源,又与二者关系密切。相对二者而言,洹河漏失量仅是一种间接影响因素,因此,可以将降水量、地下水开采量与红旗渠引水量作为影响泉流量大小的控制因子。2 泉流量时段选择从表1可以明显看出,泉流量大小呈现三个台阶,分别对应三个时段,即1976年以前、1977~1989年、1990年以后,为便于下文计算,选取资料时段为1971~1976年、1977~1989年、1990~2003年。各时段泉流量、降水量、地下水人工开采量与红旗渠引水量数据见表2。表2 各时段数据一览表3 泉流量影响因子权重分析泉流量影响因子权重分析采用灰色系统理论进行多变量相关分析,多变量相关分析是水文地质分析中常遇到的问题,其目的是从多个因素中找出它们与因素相关程度的优劣。在研究事物之间的关联性时,灰色系统理论把事物(因素)的过去和现在的行为效果以时间序列作为分析的基础,从中发掘出规律性来,为对主因素的判断,提出了“关联度”这一变化值来确定不同时间、不同因子对泉流量大小影响的权重。1 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原理设有m个与母因素(X0)有一定关联作用的子因素(X1,X2,…,Xm),它们都至少有n个同期动态观测值,其值简称序列。母序列:{X0(i)}i=1,2,…,n子序列:{Xk(i)}k=1,2,…,mi=1,2,…,n为了进行比较,将它们进行标准化处理,令: 标准化X0(i),Xk(i),于是在t0X坐标系上有折线,{X0(i)},{Xl(i)},…,{Xk(i)}…,它们在l轴上都有一定的长度。若是这些折线有公共交点(称参考点),则第k条子线l时刻与母线在同一时刻的距离Δ0k(l)={|X0(l)-Xk(l)|},是衡量它们在该时刻关联性的基本依据。显然,Δ0k(l)愈小,子线与母线在l时刻的关联性愈好。序列在时刻t=l到t=n的关联性用关联系数表示:地质环境经济论文集第2辑ξ0k(i)——第k条子线与母线X。在i时刻的关联系数,其值满足0≤ξ0k≤1,ξ0k愈近于1,它们的关联性愈好。Δmin,Δmax——第m子线在区间[1,n]的距离Δ0k(i)的最小值和最大值。显然若参考点选在某时刻(1),则有Δmin=0,其中令Δ0k(min)=min{|X0(i)—Xk(i)|)Δ0k(max)=max{|X0(i)—Xk(i)|)Δmin=min{Δ0k(min)}Δmax=max{Δ0k(max)}ξ——正实数,取经验数,其值大小影响各时刻[1,n]关联系数的序。本文取ξ=5,于是第k条子线与母线在[l,n]关联度记为G0k且 ∈[0,1]2 应用数据根据现有资料考虑,有三个因子的影响:第一个因子是红旗渠引水量,第二个因子是泉域内地下水开采量,第三个因子是泉域内降雨量。现设定矩阵[xij]i=1,2,3,4j=1,2,…,13[xij]——母因素,历年泉流量;[xki]——子因素,k=2是红旗渠历年引水量k=3是泉域内地下水历年开采量k=4是泉域内年降雨量。3 计算结果计算积结果见表3。表3 各时段关联系数表注:X2——红旗渠引水量,X3——地下水开采量,X4——降水量。5 泉流量减小原因综合分析从上述泉流量影响因子权重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在第一、二时段,泉流量的大小与其正相关因子降水量和红旗渠引水量的大小关系密切,负相关因子人工开采量仅占次要位置,结合表2,第二时段泉流量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人工开采量的增加和引水量的减少。第三时段(1990~2003年)与第二时段相比,降水量差异不大,但是人工开采量增大,红旗渠引水量显著变小,而是两者在该时段有上升为泉流量的主要影响因子,因此,泉流量减小也就是必然后果了。而在开采量中,矿坑排水对泉涌水量减小影响更为明显。6 结论综合上述分析结果:在现阶段,泉流量减小的主要原因是人工开采地下水的增大和红旗渠引水量的减少。近阶段随着人工开采地下水量增加,已经成为影响泉流量大小的主要因素。

水文地质学是一门比较年轻的自然学科,它是人们在不断利用地下水资源,以及同地下水危害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随着生产的发展,水文地质学在20世纪的20~30年代,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地下水的国家之一,早在5000多年前就知道凿井取水。大约在3000多年以前,我国农业已有相当发展,有关利用地下水的记载已很多。先秦的《击壤歌》中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说明当时已有了凿井利用地下水的知识。25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知道利用土壤及植物的各种标志来寻找地下水,并推断地下水的埋藏深度及水质好坏。在秦代,在四川自贡,人们用竹制工具在坚硬基岩中凿井深达百余米取卤水煮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自流井,比法国的自流井利用要早1500年。事实充分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地下水知识。在国外,水文地质学首先是在欧洲发展起来的。17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兴起,新的生产关系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向前发展,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更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至此,人们通过广泛的试验及观测,有关地下水的形成、运动等理论,与所有自然科学一样逐步建立起来。直到20世纪初,由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使水文地质学发展成了一门综合性学科。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出,对水文地质工作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如新建和扩建城市的供水,矿山的排水,以及一些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许多水文地质问题等。为此,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六年内,迅速地建立了水文地质学科,培养出了新中国第一代水文地质工作者。随着建设事业的发展,这支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广大水文地质工作者结合我国各项建设事业开展了地下水的科学研究,如地下水的形成条件,水量评价及水质研究,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工作等。到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水文地质工作者在地下水形成、地下水运动、地下水化学以及地下热水等方面的研究都有许多创见,为城市、工矿企业、农业、铁路等供水,矿山及工程建筑等地区的排水,许多水利水电建设,水化学找矿等,提供了水文地质资料,保证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初,特别加强了山区水文地质工作,开展了对裂隙水及岩溶水的调查研究,广泛地将地质力学的理论应用到找水工作中来,为山区地下水的普查和勘探做出了贡献。另外,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不同比例尺的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工作。1995年以来,实施了西北地区找水特别计划和西南贫困岩溶山区扶贫找水计划。2001年和2002年,又分别实施了西部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紧急勘察工程和地下水勘察示范工程。“十五”计划期间,在全国开展了新一轮地下水潜力调查工作,建立了全国主要地下水系统空间数据库。随着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等问题的出现,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开展了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目前,地下水资源管理已从单纯水力模型发展到经济管理模型、地下水与地表水联合调度管理模型等。在水文地质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方面,20世纪50年代,一些科学技术发达的国家,普遍采用了现代化的手段来研究水文地质问题,先后出现了电网络模拟、数值模拟等计算手段。20世纪60年代,同位素技术开始用于解决某些水文地质问题。随后,数学地质方法与遥感技术(RS)也开始引入水文地质学。近年来,能够有效处理大量空间信息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已逐步广泛地被应用到水文地质工作中。水文地质的研究手段正在向多样化、综合化方向发展,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应用,会使水文地质研究向信息化、数字化迈进。综上所述,水文地质学以1856年达西定律的建立为标志,在150年的时间里得到了迅速发展。关于当代水文地质学的发展趋势,张人权等人提出以下看法:①核心课题转移:找水水文地质学→资源水文地质学→生态环境水文地质学。②研究视野扩展:含水层的局部→整个含水层→地下水系统→水文系统→生态环境系统→技术-社会系统。③研究目标改变:由局部性的问题转向全局性的课题,由当前的问题转向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课题,由解决具体生产问题,转向构建人与自然协调的、良性循环的地下水系统、水文系统、地质环境系统与生态系统。④研究内容扩展:从地下水的水量研究为主,转向水量与水质的研究并重;从狭义地下水(饱水带水)的研究,扩大到广义地下水(含饱水带与包气带水),乃至地下水圈的研究。⑤研究思路的改变:对现象的规律性为主的研究,已经不能满足需要,要求从成生角度,加强过程与机理研究的比重。⑥多学科交叉渗透成为主流:传统意义上纯粹的水文地质学正在消亡,地下水科学与其他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交叉渗透,以多学科方式研究与处理问题,正在成为主流。⑦服务方式转变:水文地质学的服务对象大大扩展,服务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如何使水文地质工作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已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复习思考题水文地质学研究的对象、任务是什么?水文地质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如何?与水文地质相关专业的学生为什么应掌握水文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试说明地下水的功能。

关于水文地质学的论文选题方向怎么写

水文地质学是一门比较年轻的自然学科,它是人们在不断利用地下水资源,以及同地下水危害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随着生产的发展,水文地质学在20世纪的20~30年代,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地下水的国家之一,早在5000多年前就知道凿井取水。大约在3000多年以前,我国农业已有相当发展,有关利用地下水的记载已很多。先秦的《击壤歌》中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说明当时已有了凿井利用地下水的知识。25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知道利用土壤及植物的各种标志来寻找地下水,并推断地下水的埋藏深度及水质好坏。在秦代,在四川自贡,人们用竹制工具在坚硬基岩中凿井深达百余米取卤水煮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自流井,比法国的自流井利用要早1500年。事实充分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地下水知识。在国外,水文地质学首先是在欧洲发展起来的。17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兴起,新的生产关系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向前发展,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更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至此,人们通过广泛的试验及观测,有关地下水的形成、运动等理论,与所有自然科学一样逐步建立起来。直到20世纪初,由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使水文地质学发展成了一门综合性学科。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出,对水文地质工作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如新建和扩建城市的供水,矿山的排水,以及一些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许多水文地质问题等。为此,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六年内,迅速地建立了水文地质学科,培养出了新中国第一代水文地质工作者。随着建设事业的发展,这支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广大水文地质工作者结合我国各项建设事业开展了地下水的科学研究,如地下水的形成条件,水量评价及水质研究,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工作等。到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水文地质工作者在地下水形成、地下水运动、地下水化学以及地下热水等方面的研究都有许多创见,为城市、工矿企业、农业、铁路等供水,矿山及工程建筑等地区的排水,许多水利水电建设,水化学找矿等,提供了水文地质资料,保证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初,特别加强了山区水文地质工作,开展了对裂隙水及岩溶水的调查研究,广泛地将地质力学的理论应用到找水工作中来,为山区地下水的普查和勘探做出了贡献。另外,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不同比例尺的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工作。1995年以来,实施了西北地区找水特别计划和西南贫困岩溶山区扶贫找水计划。2001年和2002年,又分别实施了西部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紧急勘察工程和地下水勘察示范工程。“十五”计划期间,在全国开展了新一轮地下水潜力调查工作,建立了全国主要地下水系统空间数据库。随着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等问题的出现,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开展了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目前,地下水资源管理已从单纯水力模型发展到经济管理模型、地下水与地表水联合调度管理模型等。在水文地质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方面,20世纪50年代,一些科学技术发达的国家,普遍采用了现代化的手段来研究水文地质问题,先后出现了电网络模拟、数值模拟等计算手段。20世纪60年代,同位素技术开始用于解决某些水文地质问题。随后,数学地质方法与遥感技术(RS)也开始引入水文地质学。近年来,能够有效处理大量空间信息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已逐步广泛地被应用到水文地质工作中。水文地质的研究手段正在向多样化、综合化方向发展,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应用,会使水文地质研究向信息化、数字化迈进。综上所述,水文地质学以1856年达西定律的建立为标志,在150年的时间里得到了迅速发展。关于当代水文地质学的发展趋势,张人权等人提出以下看法:①核心课题转移:找水水文地质学→资源水文地质学→生态环境水文地质学。②研究视野扩展:含水层的局部→整个含水层→地下水系统→水文系统→生态环境系统→技术-社会系统。③研究目标改变:由局部性的问题转向全局性的课题,由当前的问题转向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课题,由解决具体生产问题,转向构建人与自然协调的、良性循环的地下水系统、水文系统、地质环境系统与生态系统。④研究内容扩展:从地下水的水量研究为主,转向水量与水质的研究并重;从狭义地下水(饱水带水)的研究,扩大到广义地下水(含饱水带与包气带水),乃至地下水圈的研究。⑤研究思路的改变:对现象的规律性为主的研究,已经不能满足需要,要求从成生角度,加强过程与机理研究的比重。⑥多学科交叉渗透成为主流:传统意义上纯粹的水文地质学正在消亡,地下水科学与其他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交叉渗透,以多学科方式研究与处理问题,正在成为主流。⑦服务方式转变:水文地质学的服务对象大大扩展,服务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如何使水文地质工作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已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复习思考题水文地质学研究的对象、任务是什么?水文地质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如何?与水文地质相关专业的学生为什么应掌握水文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试说明地下水的功能。

国外经济不堪。国内物价自己肯定深有体会。个人感觉09年是金融风暴的开始。08年只是开胃小点而已。看看现在的股市震荡~看看现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厂区状况。不容乐观。现在应该是挖掘中国内部地区潜力的时候了。

回答 1、看中文相关专著和文章都引用了哪些资料,再到外网找这些学者的研究现状。2、如没有中文专著或者数量有限,就根据你研究的题目,在国外相关学科的杂志上搜索关键词,会找到介绍该题目或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这种外文杂志大学图书馆里有 3、你应该知道你这个题目外国有哪个人研究吧,只要知道一个,就在外网上搜索他的专著和文章,特别是文章,一定会引用其它研究者的情况,以此类推,就会了解更详细的研究现状。4、最直接的方式:问自己导师有哪位外国学者研究该题目 中国知网、elsevier和Springer等专业外文期刊网站查找。1、如果需要中文的国外研究现状,直接去中国知网找中文综述类文章和硕博论文的第一章综述部分,就可以查到。2、如果需要英文的国外研究现状,可以去elsevier和Springer等专业外文期刊网站查取外文文献获取。3、在百度上搜索中国知网,选择并打开,打开之后,选择所要研究的方向以及关键字,进行搜索。例如:以“教育”为关键字进行搜索,选择一篇论文,通常情况下,硕博论文中研究现状比较全面。4、打开论文标题链接,选择阅读模式为“在线阅读”,有权限的可以直接进行下载,找到第一章中的“研究现状”,之后就可以进行简单的引用了 更多1条 

我个人看法是选区域地质环境评价与保护吧,因为现在建设工程在办理规划许可证的时候,都要委托环评单位出具环评报告的,所以,选择这个方面就有可能是在大城市而不是经常出差去野外治理灾害。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