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论孔子对中国教育的影响论文题目是

发布时间:2024-07-12 12:25:37

论孔子对中国教育的影响论文题目是

忠信、礼义廉耻等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也对现代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代的教育改革中,有不少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都是以孔子的教育思想为基础的。目前国际上针对特殊教育所提出的全纳教育、个别化教育等教育理念,都可以在孔子的思想中找到影子。可见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影响之大。孔子不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理论政治家,还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曾经被评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培养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学生,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形成的博大精深,独具风采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宝贵遗产,虽历经两千多年历史的冲刷和淘洗仍然拥有其勃勃的生命力。可以说,中国文化发展所有的本质和精髓,都可以在孔子这里寻找到根源。他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现今的教育实践(特别是素质教育)有着行之有效的指导意义。对现代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给了人们很多启示。

1、关于孔子的思想体系 关于孔子的思想体系最起码有三个问题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一是孔子有没有思想体系?二是如何理解孔子的思想体系?他的思想体系的构成是怎样的?三是用那些材料来证明或“复原”这个思想体系?首先应该说明,我们现在常说的“思想体系”或“学说体系”是受西方哲学的影响,认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其思想必然是成体系的,研究他的思想,重要的就是完整、深刻地理解他的思想体系。然而事实上对哲学家、思想家本人来说,他不一定都是有意识地、自觉地进行体系建构的,在很大程度上说,他有什么样的思想体系是后来研究者进行“复原”或“重构”的结果。对于中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的研究来说,尤其存在这样的情况。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说,这也无可厚非。所以,我们还是按照学术界的研究习惯,我们仍然可以认定孔子各个方面的思想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在这个前提下,来相对地理解他的思想观点。 近代以来,从学术思想角度来讨论孔子思想体系的构成,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很大的分歧,形成多种说法:如以仁为中心说,以礼为中心说,以中庸为中心说,以仁义为中心说,以仁义礼的统一为核心说等等。特别流行的是仁核心说和礼核心说。两说的共同特点是它们的绝对对立。仁核心说排斥礼,礼核心排斥仁。我认为,这种“中心说”、“核心说”从大的方面讲都是习惯了孔子以后二千年大一统政治体制及其相应的大一统意识形态影响的结果,也是当代社会既定思维模式定向制约的结果,是迫切需要摆脱的;从小的方面讲,人们往往容易抓住一个概念、范畴当作一个思想家的思想核心,而忽视它的整体性,自然互相矛盾。 另外,西方学者由于对孔子思想体系的把握不够,对孔子思想评价多有误解,最典型的就是黑格尔。黑格尔眼中的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算不得一个哲学家,“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面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甚至认为,“为了保持孔子的名声,假使他的书从来不曾有过翻译,那倒是更好的事。”①黑格尔“不能从中获得特别的东西”的孔子思想对中国文化乃至整个东亚文化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黑格尔对孔子的认识不但只是凭少许不严谨的译本,而且只看到了那零散的道德教训,而没有触及孔子思想的整体结构,不能从整体的角度深化对细节的把握。另外,黑格尔以西方文明发展的道路为模式构筑了唯一的“世界精神”的哲学发展史,对中国历史和文明发展的道路却缺乏同情的理解,也许潜意识中还有日尔曼人所惯有的那种偏见和傲慢。 今天,对孔子思想体系要深入、全面地把握,集中探讨其核心是完全必要的,但又是很不够的。笔者无意消解中心,也不想另立中心,只是想实实在在地对孔子整个思想进行深入其内的细心研习以后,再出乎其外,不带任何思想偏见和既定的思维模式来理解孔子的思想体系构成,并尽力展示其原状,以实事求是地把握孔子的思想和学说。在春秋战国之际,孔子作为一个西周乃至上古文化的继承者和集大成者,他以平治天下为已任,构筑一个思辨的哲学体系对他来说是奢侈的,他是着眼于当时的时势,思考社会的整合有序、个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途径。这样,如果要说他有什么思想体系的话,那也是他在不自觉的、开放的思维方式中构建了具有历史文化功能的与历史现实水乳交融的独特的“思想体系”。孔子思想体系里不一定非得有唯一的逻辑起点与思想核心,而且最重要的并不是理论推演的逻辑性与思辩性,而是它的世间性、实用性,可以包容个人与社会,承担传统与变革,结合理想、信仰与此间生活等等。我们今天的研究可以从不同方面了解和“复原”这个思想体系。 2、孔子思想学说的集大成性质 要探讨孔子思想学说的体系,我们应该有一个基础认识,孔子的思想学说有集大成的性质。孔子展之所以成为两千多年以来中国乃至人类屈指可数的大思想家、学问家,最基本的就是他的思想学说是“集”了中国上古以来文化的“大成”。上古文化在西周是一个集大成,但在这是制度意义上的集大成,到了孔子可以说是思想学术意义上的集大成。关于这方面古来人们都有认识,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孟子·万章下》)赵岐注:“孔子集先圣之大道,以成己之圣德者也,故能金声而玉振之。振,扬也。故如金声之有杀,振扬玉音,终始如一也。”朱注:“此言孔子集三圣之事,而为一大圣之事;“犹作乐者集众音之小成,而为一大成也。成者,乐之一终,《书》所谓‘《箫韶》九成’是也。金,钟属;声,宣也;玉,磬也;振,收也,如振河海而不洩之振。始,始之也。终,终之也。条理,犹言脉络,指众音而言也。智者,知之所及;圣者,德之所就也。盖乐有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若独奏一音,则其一音自为始终,而为一小成。犹三子之所知偏于一,而其所就亦偏于一也。八音之中,金石为重,故特为众音之纲纪。又金始震而玉终诎然也,故并奏八音,则于其未作,而先击镈钟以宣其声;俟其既阕,而后击特磬以收其韵。宣以始之,收以终之。二者之间,脉络通贯,无所不备,则合众小成而为一大成,犹孔子之知无不尽而德无不全也。”戴震亦释此句云:“圣智至孔子而极其盛,不过举条理以言之而已矣。”(《孟子字义疏证·卷上》理条)《孟子·公孙丑上》中有人欲比较伯夷、伊尹与孔子,孟子直截了当地答到“否。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 《朱子语类》卷第五十八还载:当有问朱熹何谓“集大成”。朱熹回答说:“孔子无所不该,无所不备,非特兼三子之所长而已。但与三子比并说时,亦皆兼其所长。” 张载对孟子的话有深刻的理解,“孟子所谓始终条理,集大成于圣智者与!”(《正蒙·大易篇》) 《释氏稽古略》说明孔子的集大成是集古代圣王遗教的大成:“圣人生于鲁,集大成于古帝王之教也,甚矣!” 王夫之尝谓,“孔子之术,合三代之粹而阐其藏者也”(见《读通鉴论》卷三) 刘师培说:“周室既衰,史失其职,官守之学术,一变而为师儒之学术。集大成者厥唯孔子。”① 王国维论孔子的集大成云:“孔子者,‘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实践躬行之学也。上至三皇五帝,下至夏殷周诸圣贤之学说,无不集合而组织之,以大成儒教;其圆满之智如海。又多才多艺,至其感化力之伟大,人格之完全,古今东西,未见其比。”② 综上所述,古今以来人们对孔子思想学术上集大成的认识主要有这么几个含义:一是集伯夷、伊尹、柳下惠这样的三圣之事为一大成之事;二是孔子既圣且智,孟子通过所谓金声玉振,始终条理来比喻和说明;三是集三代及其以上圣王德业的大成;四是集古代思想学术的大成。

孔子认为教育对政治的作用非常大他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而"信"必由教育而来孔子还从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上论证了教育的作用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但他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他的本意可能是鼓励人们奋发学习,不要做困而不学的下民,但毕竟又承认有生而知之的上者,甚至武断地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孔子还明确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并付诸实践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他的"有教无类"就是在主张"人人平等地受教育",算是现代社会意义上的"普及教育"的思想鼻祖孔子主张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士",而"士"的标准就是"君子"或"君子儒,即把"君子"当作教育的培养目标他明确提出作为一个"君子",一要能"修养自己,保持恭敬谦逊的态度",二要有"使亲族和朋友以及老百姓都得到安乐"的治国安民之术"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张》)孔子所主张的教育内容主要有四项:历史文献,行为规范,待人忠诚与信实即《论语•述而》中说的:"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还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孔子的具体教育内容就是"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关于教学的思想,因材施教,首先,孔子十分注意观察和了解学生的特点,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和教学如《论语•先进》载: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另外,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也有不同的要求,"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孔子还允许或鼓励学生有不同的专长在他的学生中,各方面的人才都有"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但孔子在培养学生个性方面,还是倾向于培养"恭敬","温和"的个性《论语•先进》载:"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启发诱导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按朱熹的注解:"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就是说只有当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时教师才适时地诱导,引发,"开其意","达其辞"他还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季氏》)也就是说,教师既不要"失人",也不要"失言",教学应"当其可"学思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只学习不加思考就会迷乱而不明,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空泛而不实他还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告诫学生:"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但同时又强调思考的重要性,"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论语•季氏》)事事处处都应运用思考,极力反对那些"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论语•阳货》)的人学以致用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论语•子路》)也就是说,尽管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但叫他去处理政务,却行不通;派他去出使外国,却不能独立应对书读得虽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培养学生是为了推行其政治抱负,训练学生能够出仕为宦,治理一方,所以他很强调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立志乐道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一个人应当确立什么样的志向呢 孔子认为应该"志于道",应该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他极力称赞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颜回是"乐道"的表率孔子特别强调立志乐道要有恒心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能经受困难的考验,即"磨而不磷,涅而不缁"(《论语•阳货》)自省自克孔子认为道德教育贵在培养道德自觉,应从自我做起,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一个人能克制自己,使自己的思想,言行都合于"礼"的规范,就是"仁"了,也就是达到了道德修养的最高标准身体力行他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他反对"言过其行",认为"君子耻其言过其行"(《论语•宪问》),"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他反对言行脱节,主张"慎言"甚至主张"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意思是先脚踏实地去做事,做了以后再说也不迟他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改过迁善孔子把道德修养的过程,看做是改过迁善的过程他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但文过饰非,把过错掩盖起来,这是不对的,正如子夏所说的:"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子张》)有"过"不要紧,关键要能改"过","过则无惮改"(《论语•学而》)他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孔子思想是历史的产物,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它的光辉思想长期以来受到人们赞同对当前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调整人与人的关系,遵守公共道德观念,在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它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至于孔子的政治,法律,哲学思想受全世界人的认可孔子开创的儒家道德精神与伦理逐渐成为引领民众道德生活的道德文化理念尤其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在当今世界上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和谐的指导意义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今社会的意义:一、有教无类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最光辉的思想,就是“有教无类”。这短短四个字,把历史分成了两截。 在孔子之前,夏、商、西周的学校教育、学术文化知识都掌握在官府之中,所说的“学在官府”就是这个意思。在教育这个问题上,把人分为两类:一类有权受教育,一类无权受教育。有权受教育的也是有权办教育的,无权受教育的也就无权办教育。办教育与受教育都是一种特权。孔子的贡献就在于他不仅首创了私学这种新的教育形式,而且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这一思想。那么,什么是有教无类呢? (一)含义: “有教无类”这个“类”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族类”,即指民族的类别,有破除民族界限的意思。二是指“等类”,即奴隶主贵族森严的等级。意思是说在教育对象上,不分民族与国别,不论贵贱与尊卑,不管智愚与善恶,只要虚心求教,都一视同仁,给予热心指导,使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这里面包含了朴素的教育普及的思想。 孔子不但提出了这一思想,而且也忠实地实践了这一思想。 孔子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身份也五花八门,只有少数是贵族子弟(如南宫敬叔、司马牛)和商人子弟(如子贡),大多数是平民(如颜回、曾参、子路等),还有家无立锥之地的“贱人” 仲弓;出狱的犯人公也长,做过盗贼的颜涿聚。这表明,孔子是不看学生的出身和等级的,来者不拒。 孔子招收学生是不分智愚的,所教学生的知识、智能、学习态度都各不相同。如颜回、子贡的接受能力较强,像高柴、曾参的智力却较差。但经孔子的教育,最终成为高才生。 在学习态度上,颜回好学,宰予懒惰,但孔子都招为学生。他们的年龄也不受限制,有的比孔子小几岁,也有比孔子年长几十岁的。 孔子是鲁国人,从地域看,他的学生也不限于鲁国,还有齐、宋、晋、楚、秦等国。从民族看,大多数是华夏族的,也有少数民族的。 (二)意义 1、历史意义 (1)“有教无类”思想开创了教育普及的先河。它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将教育对象从贵族普及到平民,把学校从“官府”移到“民间”,扩大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 (2)“有教无类”思想推动了文化下移运动。它对中国以后的教育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教育史上,官学时有时无,但私学自孔子以后从未停止过。 2、现实意义 (1)“有教无类”是孔子向旧势力争取的人的一项基本权利,体现了孔子的博爱精神,作为教育者应具有这种精神。爱护我们的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成才,不能只对尖子生情有独钟,而对差生却爱莫能助。 (2)作为国家、社会应广开各种办学渠道,使教育机会均等,让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份、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人都能得到相应的教育。 比如,象小学、中学、大学这样正规教育的学校教育,应扩大招生规模;还要创办多样化的非正规教育,象自学考试、函授、广播电视大学,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等多媒体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为实现教育大众化、终身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人们不必按传统方式到固定课堂上课,可以通过家庭学校、电脑大学、跨国课堂、全球学习网等新的教育网点学习知识,“居室即课堂、教师上荧屏、指头敲知识”。如我国哈工大五名博士生利用“跨国课堂”,学习美国西拉求斯大学的先进课程,接受美方教师的网上指导,并在网上参加课程结业考试,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二、因材施教 (一)含义(面向全体学生) 孔子在教育实践中发现,人与人相比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异,所以在教育实践中,他注意分析每个人的特点,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正因如此,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说:“夫子教人,各因其材”。 因是依据、根据的意思;材是人的意思,这里指学生;施是实施、实行的意思;教是教育、教诲的意思。 合起来就是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相应的教育。因材施教就是由教师这个人对学生那些人的双边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先由教师去认识学生、了解学生,进而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施行不同的教育,使学生各得其所,迅速发展。 (二)理论依据(个体差异) 人的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是因材施教的心理学依据。 所谓个体差异就是个体在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生理特点。个体差异包括个体内差异和个体间差异: 个体内差异是指每个儿童内部不同能力之间的差异。在他的发展的不同方面或不同阶段,差异比较明显。例如,某个儿童的成绩表明其阅读是一年级水平,而算术则是三年级水平。 个体间差异是指同龄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例如: 1、不同儿童同一方面发展的速度、水平各不相同。如有的儿童在八岁时抽象思维已有很好的发展,而有的儿童到十四岁以后才得到显著的发展, 2、不同儿童的不同方面发展各不相同。如形象思维能力强,语文成绩好;抽象思维能力强,理科兴趣高。有的具有艺术才能,有的具有体育才能,有的具有组织才能。 3、不同儿童个性心理特征方面有差异,如有的沉静,有的活泼,有的坚强,有的柔弱。 只有因材施教,才可能使各种不同质地、不同性格、不同智力水平的人,都从自己不同的起点上,循序渐进。那么,孔子是怎样因材施教的呢? (三)孔子因材施教的模式(问同答异) 首先,了解学生的情况,掌握他们的特点。 《论语》保存了许多孔子对学生情况进行个别分析的记录。如从学生优点方面分析,从学生缺点方面分析,从学生才能专长方面分析,对不同学生作比较分析等等。他常常能用精炼的语言,甚至只用一个字就能把学生独特的优点或缺点准确地概括出来。他说:“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唁。”(意思是说,高柴愚笨,曾参迟钝,子张偏激,子路鲁莽) 其次,区分智力的差异,讲授不同的内容。 为了因材施教,孔子非常注意区分人在智力水平、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差异。他把人的智力分为上、中、下三等,还是符合实际的。现代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研究表明:千分之三的人是高智商,千分之三的人是低智商,其他的人都是正常的,符合正态分布曲线。孔子主张根据这种不同,应教授不同的内容。他说,中等智力以上的,可以给他讲授较难理解、比较深奥的问题;中等智力以下的就只能给他讲授一些比较简单的知识。 再次,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 (四)因材施教的现代模式 因材施教是从孔子开始的,历经两千五百多年的不断演进,经久不衰,表现出它的历史永恒性。无论古今中外,因材施教都是教育者进行教育教学时要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 班级授课制给因材施教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改善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使之趋于多样化、多元化,是改变这种局面的有效途径。于是分层教学便应运而生。可以说这是因材施教在现代教育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在保持原行政班级不变的前提下,按学生某学科学习情况、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的不同,把全年级的学生分为该学科若干个不同的层次,在不同的教室里进行教学。针对不同层次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让他们“跳一跳,摘桃子”。 从分层教学的含义可以看出,实施分层教学的理念是:承认并允许学生在学习进度、学习深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允许学生在学习进度、思维能力等方面暂时落后;不断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在适当的条件下,促进学生超常发展。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是天才,但是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成才。 实施因材施教,体现了教育的均等性、个体性、充分性和主体性,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学生。 所以,我们要说,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承认差别,因材施教。 三、启发诱导 孔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对于如何传授知识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探讨与总结,他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原则,这就是启发式教学。孔子是世界上最先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 “启发”、“举一反三”,最早源于孔子的经典性论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就是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他是在与学生的讨论过程中,调动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告诉学生答案。整个一部《论语》就是孔子和学生讨论、谈话的记录。 《论语》中还记载了孔子用诘问的方式,启发人思考问题。子张问孔子:一个知识分子,怎样做才能顺顺利利、非常通达呢?孔子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问子张:你所说的通达指的是什么?孔子在诘问子张、了解了他的症结所在之后,给了他有针对性的回答。 比喻 通过比喻说明道理,以学生所熟悉的事物为例,来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的道理。孔子教育学生要向松柏一样经得起严寒的考验“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把君子之过比作日食、月食。 启发诱导对现代学校教育的启示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提倡启发式教学,反对注入式,这是孔子教学思想对我们的启示。 注入式是指教师从主观出发,把学生看成是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向学生灌注知识,无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 启发式则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引导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启发式也好,注入式也好,都不是某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运用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这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指导思想。 1、学生观的对立 启发式教学既承认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承认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它把学生当作一颗有活力的、能自己主动吸纳知识的“小树”;注入式教学只承认学生是教育的对象,而否定学生在认识中的主体作用,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向注水入瓶一样,充满了就完事。 2、教与学的关系上的对立 启发式教学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例如上海市育才中学的“八字教法”:读读、议议、练练、讲讲。讲讲贯彻始终,主要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点拨,解惑,总结,指导学生的读、议、练。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注入式教学片面夸大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成了演出“教案剧”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学习好的学生是主要的“配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或“听众”。 3、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的对立 在教学与发展关系上,启发式教学认为教学目的主要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更新知识、发现知识的能力;注入式教学认为教学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强调智力、能力是知识获取中自然得到提高。《学习的革命》一书的作者指出:学校的任务就是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鱼”只能解决一时之饥,“授人以渔”则可受益终生。 现代中国,在学习国内外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一些具有启发特点的教学方法。如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主持的“自学辅导法”;上海师大附中的“引导发现法”;上海育才中学的“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八字教学法等等,都体现了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启发并指导学生自学,教会学生学习。 所以,在教学实践中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均要体现启发式的指导思想。各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在不同思想的指导下,既可以具有启发的作用,也可能会出现注入式的情况。例如发现法,这本是一种探究式的教学方法,理应具有启发的作用。但如果在注入式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同样可以由教师设框框、学生套框框,成为变相的“填鸭式”。又如讲授法,主要是一种接受式的教学方法,如果以注入式为指导思想就会产生“满堂灌”的不良后果,但倘若教师在讲授时,能促进学生去积极思考、引导学生举一反三,那么这样的教学也同样具有启发的作用。 四、为人师表 孔子被后人称为“万世师表”,此话虽有夸张、吹捧之嫌,但是说他是后世教师的榜样,一点不为过。孔子身上有教师不可缺少的职业美德。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学而不厌(对教师的要求)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他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唯恐学不会,学不精。他学习起来可以说能达到入迷的程度。他说自己是“学而不厌”,对学习总不满足。他认为自己在其他方面可能比不上别人,但在好学方面要比别人强。孔子在齐国跟人学音乐,达到“三月不知肉味”的程度。孔子不但好学,而且学无常师。他从来不摆架子,谁有知识,就向谁学习。他对师的概念的理解也十分广泛,凡有一技之长,明一物之理的他都会拜为老师,所以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厌”表现出对知识的执著追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亦”,这是孔子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为了教好,必须学好;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必须精益求精地继续学习。教师自己要在不断地巩固、深化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增加新知识。这是为师的必备条件。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陈旧率的加快;教师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千差万别的;教师所面临的教育情境是千姿百态的;教师所面向的教育内容是千变万化的;为了顺利地完成自己的任务,教师更需要以“学而不厌”的精神去不断地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活到老学到老。应该深刻的认识到“本科文凭管一阵子,终身学习管一辈子”,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比如有一名小学生问老师什么是“克隆绵羊”,老师含糊其词:“大概是非洲的一种动物吧”(生物工程领域的重大成果)“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师更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 (2)诲人不倦(对学生的态度) 孔子非常热爱教育,热爱学生,他说自己教悔学生总不知疲倦,要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并且不知疲倦地为他们工作。 孔子自二十七八岁起,开始办学,直到73岁病故,前后40余年,即使是在从政的几年中与周游列国的十几年中,也没有中断过他所酷爱的教育事业。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孔子“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对于孔子的诲人不倦,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教书、传授知识与技艺。孔子的诲人不倦,更多的是育人,是不厌其烦地、具体地教导弟子们如何做人。他把许多精力、时间用在了研究如何引导他的学生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这个问题了。为了编写教材,孔子整理过不少古代文献,编著成教学用书。这也是他诲人不倦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想上课很精彩,必须下课不精彩”。他对学生的爱也是他在教育事业上能做出如此巨大贡献的情感基础。 2、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1) 言传 言是人的思想、观念、知识、智慧等的载体,传是基本的、特定的交流、教育方式。“言传”有两个基本要义 第一、慎言 就是要求说话做到严谨慎重,具有正确性、先进性和高质量。对说话产生的后果负责。做到正言、精言,注重语言质量。不能“想出口时就出口”、不要口不择言,如有的老师骂学生“弱智”、“木爪”、“猪脑子”,每当遇到这种时候,孩子们总是“心里特难受,想评理又不敢”。 第二、善言 即讲求“传“的方式方法,讲求说话的艺术。一是时间恰当,程度适中。二十深入浅出,三是因人传言(问同答异),不能千言一腔,万语一调。“你真不要脸”换个说法“我真为你害羞”,效果会更好,要知道良药未必苦口。 (2)身教 身教的优势是以身垂范,直观性强,感召力大,特点在于感化,能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身教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二个层次: (1)己正正人 孔子特别重视教师要以自己的规范行为作学生的表率,为此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然而,现在却有少数重小学教师,教育学生大公无私,自己却向学生家长索要礼品;教育学生抵制拜金主义,自己却以辅导、补习为名向学生收费;教育学生热爱劳动,自己却在劳动中只动口不动手;教育学生说话文明,自己却把粗话脏话常挂嘴边。教师的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给学生造成极恶劣的影响。 (2)上行下效 它包含着下级对上级言行命令进行判断检验的方法与标准。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能收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无言而威” 的效果,反映了人格魅力在身教中的特殊价值。“大人要求我们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我爸爸要求我每天只能看半小时的电视,可他每天都看好几个小时。”一个8岁男孩儿这样“控诉”。 所以,现代教师要做到言行如一、品行如一、身言合一,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表率,社会的榜样,时代的楷模。 以上仅仅是我个人的一点体会,比起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就越发显得肤浅。我记得曾有一篇文章提到:1998年1月,聚集在巴黎的全世界诺贝尔奖得主,提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的大会宣言,这足以显示孔子在世界的影响。毋庸置疑,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传统教育中的宝贵财富,对我们推进素质教育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应该得到科学的继承并加以利用。这也正是我们学习、研究教育思想的最终目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论孔子对中国教育的影响论文题目

忠信、礼义廉耻等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也对现代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代的教育改革中,有不少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都是以孔子的教育思想为基础的。目前国际上针对特殊教育所提出的全纳教育、个别化教育等教育理念,都可以在孔子的思想中找到影子。可见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影响之大。孔子不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理论政治家,还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曾经被评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培养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学生,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形成的博大精深,独具风采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宝贵遗产,虽历经两千多年历史的冲刷和淘洗仍然拥有其勃勃的生命力。可以说,中国文化发展所有的本质和精髓,都可以在孔子这里寻找到根源。他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现今的教育实践(特别是素质教育)有着行之有效的指导意义。对现代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给了人们很多启示。

孔子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有教无类。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人,他对后世的教育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子曰:“有教无类”。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私人办学的教育家,孔子在选择教育对象上奉行的是“有教无类”的原则,这就打破了官府对教育事业的垄断,扩大了当时受教育者的范围,在当时让一些有意想学习,但是却支付不起学费的有识之士都可以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可以说孔子为培养人才做出了无私的奉献。基于“有教无类”的这个原则,孔子在招收学生时遵循八个不分:一是不分贵贱;二是不分贫富;三是不分智愚;四是不分勤惰;五是不分恩怨;六是不分老少;七是不分国籍;八是不分美丑。“八不分”说明了孔子对各种类型的学生都是一视同仁的、平等对待的。“有教无类”的思想,适应了当时新兴地主阶级政治上的需要,使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具有一定历史进步意义。

提起孔子的思想,也许是受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以及十年文革时期对孔子的大肆批判的影响(如五四时期的“打倒孔家店”,文革时期的“批林批孔”),很多人都会产生一种莫名的厌烦、排斥乃至有意无意的疏远然而,历史的车轮是滚滚向前的,谁也不能阻止有着蓬勃生命力和真理性事物的发展和进步在经历了长期的肯定和倍受瞩目,又经历了近代以来的否定批判和倍受冷落鄙弃之后,历史的车轮进入到改革开放的春天;而孔子的思想在经历了如此长期、复杂和坎坷的遭遇后,也迎来了她生命中的第二个春天;她正在逐步地为新时代的人们所了解、熟悉和关注,透过她饱经风霜的脸庞,我们渐渐读懂了她那深沉、忧郁而又闪烁着睿智光辉的眼睛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历史的辩证法吧在现代教育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否还值得我们去发掘和应用?或者说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否对现代教育有过和仍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就让我们通过对孔子教育思想各方面的论述和考察,比如教学目的和内容、治学态度、教学经验和方法以及它的影响及历史评价,从而对孔子的教育思想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孔子的教育目的及教育内容  关于孔子的教育目的,冯友兰先生在他的文章《论孔子》中曾给予了简洁明确的论述,那就是“他的教育,主要是使学生通晓古代的典籍(文),熟悉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社会制度及贵族的威仪(礼),有艺术修养(诗、乐),并特别注重贵族的道德实践(行)”  孔子的教育内容又包括哪些方面呢?主要是四方面,即“文、行、忠、信”孔子教的“行”“忠”“信”是属于宣传奴隶制的道德规范方面;而整理古典文献,则是孔子教学内容属“文”的一面那末相比之下,这几方面的内容中哪一方面显得更为重要呢?孔子主观上认为文化知识在他的全部思想中只是占据比较不重要的地位,但是这一工作客观上对中国文化传播和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却比在行、忠、信方面要大的多可以说,以后历代推传的六经,基本上是经过孔子和他的后学不断整理、补充和发挥而流传下来的司马迁曾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对此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矣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按艺即六经)折中于夫子”  孔子主观上认为“文”在他的全部思想中占比较不重要的地位,相对来说更为推崇“行”“忠”“信”,也就是政治和伦理道德方面的践行,这是孔子的本意然而后人却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反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到“穷经”中去特别是到了汉代,由于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一跃而上升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取得了其他各家无可比拟的优越地位,而儒家思想和典籍也自然成为选拔和任用官吏的唯一标准于是读书人为了搏取功名,便不能不将毕生的精力投入到研究和钻研六经中去而由于当时的经学译著又特别繁多,面对浩繁的经书,一个人从小时起跟老师学习经书,即所谓的师法,再到后来自成一家之言,往往直到年老方能穷尽一本经书这也就是所谓的“皓首穷经”这也是汉代及以后历代朝廷官吏以老年人居多的重要原因这种风气流传深远,直到宋代才得到一些改观可以说,历史跟孔子开了一个大玩笑,而这又决不仅仅是一个玩笑中国近代贫穷落后、被动挨打,被列强肆意践踏和分割的屈辱历史的出现,我想应该与这一风气与现象有着某种程度的联系,而这又绝非孔圣人的本意后人却非要将这笔帐算到孔子及其代表的儒家头上,这对孔子来说,真是未免有些太不公平了  在对孔子的教育目的及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后,下面让我们谈一下孔子教育思想中有关治学态度方面的问题,而这其中有许多光辉的思想是非常值得我们汲取的  孔子教育思想的影响及历史评价  可以说,儒家的教育思想无疑对后世的教育和文化发展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无论是在其教育目的、教育内容,还是在教学方法上在教育目的上,它所规定的“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条始终是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和士大夫们坚定信奉的金科玉律;而在教学内容上,孔子所整理的六经则成为封建社会各个朝代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重要标准从西汉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隋唐的科举制,再到明清的八股取士,其考核内容无有例外虽然在某些朝代和历史时期也会出现一些变化,如秦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以及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根据门户和等级选拔任用官吏),但这些都不足以抵消其作用和影响  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孔子作为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代表,他的思想中有很多内容是消极的乃至反动的正如陈景磐先生所说,“就其整个思想体系来说,它乃是维护封建的等级宗法制度,成为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制度的精神支柱,是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  总的说来,孔子的教育思想无疑应该是民主的、进步的、积极的他的教育思想无论是在当时还是以后的社会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并且在隋唐时期形成了著名的“东亚文化圈”,其核心就是孔子的儒家思想直到今天,儒家思想在推动东亚诸国如新加坡、韩国、日本等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方面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而其中孔子的教育思想也功不可没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蓬勃发展的今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举国上下团结一致为之奋斗的战略目标的今天,使孔子的教育思想在新世纪的曙光中重新焕发出青春和生命的活力,提高全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志于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甘于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奉献青春和生命的文化人,应该勇敢地挑起这份重担,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再次闪耀出夺目的光彩!  浅谈孔子的政治思想  孔子不仅以其伦理道德思想著称于世,而且,他的政治思想也具有独到之处以往,有些学者认为,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保守的,但笔者以为,孔子并不保守,其呼吁“克己复礼”、称赞周礼“文哉”、盼与周公梦中相见等,只是他推动社会前进的一种特殊方式  在孔子时代,国民政治观念在诸子中普遍存在所谓国民政治,简单地说就是打破贵族政治垄断当时,春秋诸侯国的内政由许多大家族垄断而国民政治思想反对垄断,主张刑无等级,法无贵贱,黜陟开放孔子顺应了这种趋势,主张用人应该更器重“先进于礼乐”的“野人”他的弟子中,绝大多数都是穷困潦倒的下层人子弟需要注意的是,孔子的角度不同于别人他培养和鼓励下层弟子发奋好学,苦心修养,乐以忘忧,而不像法墨两家那样指责人主不慧、环境不公,把升迁的希望多寄托在他人身上在孔子的鼓励下,子路敢称治“千乘之国”;冉求称能治“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公西赤虽自谦,不敢称为一国之宰,但也给自己安了个为祭祖礼仪做赞礼的重要角色子贡凭“货殖”本事游走列国,声望不下诸侯孔子以这种国民政治意识传及后世,无数平民书生自我砥砺,不惧权贵、敢斗恶势力,以天下为己任所以说,孔子所追求的不仅仅是等级开放,更要求知识分子们主动承担起改造世界的责任  孔子的国民政治思想以保护人为基点,首先关注人的生命与生存“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孔子十分同情百姓,反对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季康子患盗,孔子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在对待民众的态度上,法家以待狗马禽兽之心态引导民众的物质欲望为君所用,孔子则敬民如神,“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强调“教之”更需注意的是,在关心人的生命和生存的基础上,孔子进一步强调人的尊严,关注人格的培育,提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他主张“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由上可见,仅仅打破等级封闭,还不能作为政治上进步与落后的最后标准,还要看怎样打破,是在人的价值的肯定与提高中打破,还是以退化与落后为代价打破孔子的思想属于前者,所以孔子的国民政治思想层次更高一畴  诚然,从形态上看孔子的表现似乎有点保守,对等级的开放表现不够激进但他侧重于人的精神的开放、人格的开放,把精神、人格与身份、财富分开,只以个人的修养论高下,其内涵、角度、层次及其对社会的推动作用,应当说大大超越他人对周礼等级制,孔子也有实质性的削弱周礼虽为道德而设,但道德寓于特权之中,贵族们以彼此尊重特权为守道德孔子凸现周礼中的道德层次,用人格平等的道德代替人格不平等的道德他强调等级中的高低上下只是角色不同,无人格上的贵贱,并且主张君主在道德关系中履行义务更应该主动,“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孔子虽然没有提出废除特权,但其强调的人格平等精神,为从根本上消除特权打开方便之门孟子后来能说“途之人可以为尧舜”,并以一介儒生,不顾人主之尊,敢对诸侯王“色勃然”、辞锋激烈,无疑是受到孔子精神的感染  孔子对旧等级不仅仅是削弱,更有新的建设主张他主张在传统君臣父子框架之外,另设精神境界等级“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这里,“君子”、“小人”是不同等级,但这等级却与血缘、官品无关“君子”者不必是贵族、高官,“小人”者未必是贫寒无势的百姓,一切以道德修养水平为准孔子精神等级的设立,冲击了旧的等级框架,为平民的自尊自信提供了理论根据如此看来,孔子不但不保守,而且有一定的超前性

孔子对中国教育的影响论文题目大全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开办私学,杏坛讲解,广招弟子,诲人不倦,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是我国古代社会教育的前无古人的集大成者和承上启下的奠基者;他提出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不仅是宝贵的精神遗产,而且对后世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1孔子的教育思想  1有教无类的办学观。  孔子的教育思想首先体现在他“有教无类”的办学观上。即不分贵贱,不分老幼,不分地域,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只要献十条干肉作见面礼,就可以做孔子的学生。孔子招收学生有八个不分:一不分贵贱,二不分贫穷,三不分愚智,四不分勤惰,五不分恩怨,六不分老少,七不分国籍,八不分美丑。孔子的学生,从地域看,有鲁国的颜渊、冉球,齐国的公冶长,陈国的颍孙师,卫国的子贡、子夏,宋国的司马耕,吴国的子游,楚国的公孙龙,秦国的容祖秦祖。从出身看,有贵族孟懿子和南宫适,有“一箪食,一瓢饮”的颜渊,有一贫如洗的原宪,有“无置锥之地”的冉雍,有“卞之野人”的子路,有絮衣破烂的曾参,有以芦花当棉絮的闵子骞,有“家累千斤”的大商人子贡,还有梁父大盗梁涿聚。从年龄看,有小孔子四岁的秦商,至少小孔子五十三岁的公孙龙,有兄弟同时受业的孟懿子和南宫适,有父子先后同学的颜繇与颜渊、曾占与曾参。孔子的“有教无类”为广大人民群众打开了学校的大门,提供了上学的机会,是“泛爱众,而亲仁”的具体化。  当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孔子没有也不可能把教育普及到奴隶,但“无类”二字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旧框框,放宽了受教育者的范围,提高了私人讲学的社会地位。“有教无类”的教育观,提高了百姓素质,为庶民议政提供了文化条件,并为后来的“百家争鸣”在人才培养上准备了条件。这一光辉论点,是由“学在官府”到“学移民间”的标志,是我国历史上思想解放和政治解放的第一声号角,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2因材施教的方法论。  南宋朱熹说过“孔子教人,各因其才”。  孔子的因材施教具有两个层面:一是在具体教导中各因其材而措施不同。如孔子说“唯上智与下智不移”,“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正是针对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施教各异。二是对学生随其材情造就。如“问仁”、“问政”、“问孝”、“问君子”,孔子根据发问者的性格、动机需要,给予不同的解答。另外,孔子对每个学生都十分了解,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体现了对学生个性的尊重。  3学而思的辩证统一论。  孔子主张学思并重。“学而时习之”,才能实现“温故知新”。又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仅仅这样,还是不能掌握知识的实质,根本原因是没有做到学与思的辩证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与思的辩证统一关系中,学是主导,只有通过学习才可以避免许多可能发生的偏差。“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贱;好道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惘不好学,其蔽也狂。”孔子认为学是求知、求能的起点,如果思不以学为根据,只能陷入空思冥想;如果所学的知识不够扎实、广博,会限制智能的发展。同时,孔子也强调学离不开思,是否善于思索是他衡量学生是否好学善学的标志。因此,孔子提倡“君子有九思”,还对学生进行“举一反三”、“一以贯之”、“能近取璧”、“扣其两端”等思维方法的指导,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使其善于思考从而促进学习。  4启发式的言说方式。  孔子首创的启发式言说方式,是把人放在言说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以人为本;重视言说过程的反复辩诘,启发思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成为爱生的模范。  1以人为本——中心理念。  孔子认为教育者对于民众应该怀着尊敬的心情去引导,而不能迫使他们就范。尊重学生及其人格,是启发式言说方式实施的理论前提。  2反复辩诘,激发思维——实质。  孔子认为教师必须设法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孔子在实践中常常运用提问的方法帮助学生独立思考,以便进行启发,学生也可以提出问题,反问教师。通过辩诘,既开阔学生视野,启发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可见,启发式言说方式是教师必须在学生积极主动要求学习的心态下进行;教师必须鼓励、引导学生产生这种积极主动的心态,这是启发式言说方式的实质。  3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前提。  孔子堪称爱生模范。他对学生的表扬、慰问、批评、鼓励,《论语》多有记载。正是由于孔子与学生的关系相当民主融洽,他对学生才观察得比较仔细,对他们的个性、特长、优点、缺点才了如指掌,他常能用一句话准确说出学生的个性,这又成为他因材施教的重要前提。  2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后世教育的影响  1 完备的学校教育模式。  孔子在招收学生时是有一定章程的:第一,学生入学先要寻觅介绍人向孔子推荐,即使是孔子自己想招收的,也要“因门人请为弟子”;第二,学生入学前要经过一定的考察,且孔子一定要先看学生本人。  入学时要郑重地举行拜师礼:穿一定式样的服装(儒服)举行一定格局的仪式(委质)。  孔子的学生,年龄可以相差很大,入学时间又不受限制,因而程度上参差不齐。孔子第一个实行了分班制教学,解决了这一矛盾。著名的孔门四科,即按照学生的才能分别施以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专门教育,程度较高的少数学生方可跻身并列。  孔子兴办的私学,是春秋末期第一所组织比较完备的学校,为封建统治者培养了许多人才。首创的分班制教学法直到今天仍在沿用,而其对学生施以专科教育又为今天的分科教学开创了先河。摘自百度网友,谢谢。

孔子认为教育对政治的作用非常大他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而"信"必由教育而来孔子还从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上论证了教育的作用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但他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他的本意可能是鼓励人们奋发学习,不要做困而不学的下民,但毕竟又承认有生而知之的上者,甚至武断地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孔子还明确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并付诸实践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他的"有教无类"就是在主张"人人平等地受教育",算是现代社会意义上的"普及教育"的思想鼻祖孔子主张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士",而"士"的标准就是"君子"或"君子儒,即把"君子"当作教育的培养目标他明确提出作为一个"君子",一要能"修养自己,保持恭敬谦逊的态度",二要有"使亲族和朋友以及老百姓都得到安乐"的治国安民之术"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张》)孔子所主张的教育内容主要有四项:历史文献,行为规范,待人忠诚与信实即《论语•述而》中说的:"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还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孔子的具体教育内容就是"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关于教学的思想,因材施教,首先,孔子十分注意观察和了解学生的特点,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和教学如《论语•先进》载: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另外,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也有不同的要求,"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孔子还允许或鼓励学生有不同的专长在他的学生中,各方面的人才都有"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但孔子在培养学生个性方面,还是倾向于培养"恭敬","温和"的个性《论语•先进》载:"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启发诱导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按朱熹的注解:"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就是说只有当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时教师才适时地诱导,引发,"开其意","达其辞"他还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季氏》)也就是说,教师既不要"失人",也不要"失言",教学应"当其可"学思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只学习不加思考就会迷乱而不明,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空泛而不实他还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告诫学生:"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但同时又强调思考的重要性,"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论语•季氏》)事事处处都应运用思考,极力反对那些"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论语•阳货》)的人学以致用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论语•子路》)也就是说,尽管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但叫他去处理政务,却行不通;派他去出使外国,却不能独立应对书读得虽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培养学生是为了推行其政治抱负,训练学生能够出仕为宦,治理一方,所以他很强调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立志乐道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一个人应当确立什么样的志向呢 孔子认为应该"志于道",应该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他极力称赞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颜回是"乐道"的表率孔子特别强调立志乐道要有恒心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能经受困难的考验,即"磨而不磷,涅而不缁"(《论语•阳货》)自省自克孔子认为道德教育贵在培养道德自觉,应从自我做起,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一个人能克制自己,使自己的思想,言行都合于"礼"的规范,就是"仁"了,也就是达到了道德修养的最高标准身体力行他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他反对"言过其行",认为"君子耻其言过其行"(《论语•宪问》),"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他反对言行脱节,主张"慎言"甚至主张"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意思是先脚踏实地去做事,做了以后再说也不迟他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改过迁善孔子把道德修养的过程,看做是改过迁善的过程他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但文过饰非,把过错掩盖起来,这是不对的,正如子夏所说的:"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子张》)有"过"不要紧,关键要能改"过","过则无惮改"(《论语•学而》)他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孔子思想是历史的产物,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它的光辉思想长期以来受到人们赞同对当前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调整人与人的关系,遵守公共道德观念,在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它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至于孔子的政治,法律,哲学思想受全世界人的认可孔子开创的儒家道德精神与伦理逐渐成为引领民众道德生活的道德文化理念尤其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在当今世界上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和谐的指导意义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今社会的意义:一、有教无类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最光辉的思想,就是“有教无类”。这短短四个字,把历史分成了两截。 在孔子之前,夏、商、西周的学校教育、学术文化知识都掌握在官府之中,所说的“学在官府”就是这个意思。在教育这个问题上,把人分为两类:一类有权受教育,一类无权受教育。有权受教育的也是有权办教育的,无权受教育的也就无权办教育。办教育与受教育都是一种特权。孔子的贡献就在于他不仅首创了私学这种新的教育形式,而且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这一思想。那么,什么是有教无类呢? (一)含义: “有教无类”这个“类”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族类”,即指民族的类别,有破除民族界限的意思。二是指“等类”,即奴隶主贵族森严的等级。意思是说在教育对象上,不分民族与国别,不论贵贱与尊卑,不管智愚与善恶,只要虚心求教,都一视同仁,给予热心指导,使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这里面包含了朴素的教育普及的思想。 孔子不但提出了这一思想,而且也忠实地实践了这一思想。 孔子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身份也五花八门,只有少数是贵族子弟(如南宫敬叔、司马牛)和商人子弟(如子贡),大多数是平民(如颜回、曾参、子路等),还有家无立锥之地的“贱人” 仲弓;出狱的犯人公也长,做过盗贼的颜涿聚。这表明,孔子是不看学生的出身和等级的,来者不拒。 孔子招收学生是不分智愚的,所教学生的知识、智能、学习态度都各不相同。如颜回、子贡的接受能力较强,像高柴、曾参的智力却较差。但经孔子的教育,最终成为高才生。 在学习态度上,颜回好学,宰予懒惰,但孔子都招为学生。他们的年龄也不受限制,有的比孔子小几岁,也有比孔子年长几十岁的。 孔子是鲁国人,从地域看,他的学生也不限于鲁国,还有齐、宋、晋、楚、秦等国。从民族看,大多数是华夏族的,也有少数民族的。 (二)意义 1、历史意义 (1)“有教无类”思想开创了教育普及的先河。它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将教育对象从贵族普及到平民,把学校从“官府”移到“民间”,扩大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 (2)“有教无类”思想推动了文化下移运动。它对中国以后的教育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教育史上,官学时有时无,但私学自孔子以后从未停止过。 2、现实意义 (1)“有教无类”是孔子向旧势力争取的人的一项基本权利,体现了孔子的博爱精神,作为教育者应具有这种精神。爱护我们的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成才,不能只对尖子生情有独钟,而对差生却爱莫能助。 (2)作为国家、社会应广开各种办学渠道,使教育机会均等,让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份、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人都能得到相应的教育。 比如,象小学、中学、大学这样正规教育的学校教育,应扩大招生规模;还要创办多样化的非正规教育,象自学考试、函授、广播电视大学,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等多媒体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为实现教育大众化、终身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人们不必按传统方式到固定课堂上课,可以通过家庭学校、电脑大学、跨国课堂、全球学习网等新的教育网点学习知识,“居室即课堂、教师上荧屏、指头敲知识”。如我国哈工大五名博士生利用“跨国课堂”,学习美国西拉求斯大学的先进课程,接受美方教师的网上指导,并在网上参加课程结业考试,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二、因材施教 (一)含义(面向全体学生) 孔子在教育实践中发现,人与人相比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异,所以在教育实践中,他注意分析每个人的特点,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正因如此,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说:“夫子教人,各因其材”。 因是依据、根据的意思;材是人的意思,这里指学生;施是实施、实行的意思;教是教育、教诲的意思。 合起来就是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相应的教育。因材施教就是由教师这个人对学生那些人的双边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先由教师去认识学生、了解学生,进而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施行不同的教育,使学生各得其所,迅速发展。 (二)理论依据(个体差异) 人的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是因材施教的心理学依据。 所谓个体差异就是个体在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生理特点。个体差异包括个体内差异和个体间差异: 个体内差异是指每个儿童内部不同能力之间的差异。在他的发展的不同方面或不同阶段,差异比较明显。例如,某个儿童的成绩表明其阅读是一年级水平,而算术则是三年级水平。 个体间差异是指同龄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例如: 1、不同儿童同一方面发展的速度、水平各不相同。如有的儿童在八岁时抽象思维已有很好的发展,而有的儿童到十四岁以后才得到显著的发展, 2、不同儿童的不同方面发展各不相同。如形象思维能力强,语文成绩好;抽象思维能力强,理科兴趣高。有的具有艺术才能,有的具有体育才能,有的具有组织才能。 3、不同儿童个性心理特征方面有差异,如有的沉静,有的活泼,有的坚强,有的柔弱。 只有因材施教,才可能使各种不同质地、不同性格、不同智力水平的人,都从自己不同的起点上,循序渐进。那么,孔子是怎样因材施教的呢? (三)孔子因材施教的模式(问同答异) 首先,了解学生的情况,掌握他们的特点。 《论语》保存了许多孔子对学生情况进行个别分析的记录。如从学生优点方面分析,从学生缺点方面分析,从学生才能专长方面分析,对不同学生作比较分析等等。他常常能用精炼的语言,甚至只用一个字就能把学生独特的优点或缺点准确地概括出来。他说:“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唁。”(意思是说,高柴愚笨,曾参迟钝,子张偏激,子路鲁莽) 其次,区分智力的差异,讲授不同的内容。 为了因材施教,孔子非常注意区分人在智力水平、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差异。他把人的智力分为上、中、下三等,还是符合实际的。现代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研究表明:千分之三的人是高智商,千分之三的人是低智商,其他的人都是正常的,符合正态分布曲线。孔子主张根据这种不同,应教授不同的内容。他说,中等智力以上的,可以给他讲授较难理解、比较深奥的问题;中等智力以下的就只能给他讲授一些比较简单的知识。 再次,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 (四)因材施教的现代模式 因材施教是从孔子开始的,历经两千五百多年的不断演进,经久不衰,表现出它的历史永恒性。无论古今中外,因材施教都是教育者进行教育教学时要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 班级授课制给因材施教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改善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使之趋于多样化、多元化,是改变这种局面的有效途径。于是分层教学便应运而生。可以说这是因材施教在现代教育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在保持原行政班级不变的前提下,按学生某学科学习情况、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的不同,把全年级的学生分为该学科若干个不同的层次,在不同的教室里进行教学。针对不同层次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让他们“跳一跳,摘桃子”。 从分层教学的含义可以看出,实施分层教学的理念是:承认并允许学生在学习进度、学习深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允许学生在学习进度、思维能力等方面暂时落后;不断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在适当的条件下,促进学生超常发展。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是天才,但是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成才。 实施因材施教,体现了教育的均等性、个体性、充分性和主体性,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学生。 所以,我们要说,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承认差别,因材施教。 三、启发诱导 孔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对于如何传授知识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探讨与总结,他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原则,这就是启发式教学。孔子是世界上最先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 “启发”、“举一反三”,最早源于孔子的经典性论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就是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他是在与学生的讨论过程中,调动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告诉学生答案。整个一部《论语》就是孔子和学生讨论、谈话的记录。 《论语》中还记载了孔子用诘问的方式,启发人思考问题。子张问孔子:一个知识分子,怎样做才能顺顺利利、非常通达呢?孔子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问子张:你所说的通达指的是什么?孔子在诘问子张、了解了他的症结所在之后,给了他有针对性的回答。 比喻 通过比喻说明道理,以学生所熟悉的事物为例,来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的道理。孔子教育学生要向松柏一样经得起严寒的考验“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把君子之过比作日食、月食。 启发诱导对现代学校教育的启示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提倡启发式教学,反对注入式,这是孔子教学思想对我们的启示。 注入式是指教师从主观出发,把学生看成是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向学生灌注知识,无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 启发式则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引导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启发式也好,注入式也好,都不是某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运用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这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指导思想。 1、学生观的对立 启发式教学既承认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承认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它把学生当作一颗有活力的、能自己主动吸纳知识的“小树”;注入式教学只承认学生是教育的对象,而否定学生在认识中的主体作用,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向注水入瓶一样,充满了就完事。 2、教与学的关系上的对立 启发式教学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例如上海市育才中学的“八字教法”:读读、议议、练练、讲讲。讲讲贯彻始终,主要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点拨,解惑,总结,指导学生的读、议、练。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注入式教学片面夸大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成了演出“教案剧”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学习好的学生是主要的“配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或“听众”。 3、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的对立 在教学与发展关系上,启发式教学认为教学目的主要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更新知识、发现知识的能力;注入式教学认为教学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强调智力、能力是知识获取中自然得到提高。《学习的革命》一书的作者指出:学校的任务就是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鱼”只能解决一时之饥,“授人以渔”则可受益终生。 现代中国,在学习国内外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一些具有启发特点的教学方法。如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主持的“自学辅导法”;上海师大附中的“引导发现法”;上海育才中学的“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八字教学法等等,都体现了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启发并指导学生自学,教会学生学习。 所以,在教学实践中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均要体现启发式的指导思想。各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在不同思想的指导下,既可以具有启发的作用,也可能会出现注入式的情况。例如发现法,这本是一种探究式的教学方法,理应具有启发的作用。但如果在注入式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同样可以由教师设框框、学生套框框,成为变相的“填鸭式”。又如讲授法,主要是一种接受式的教学方法,如果以注入式为指导思想就会产生“满堂灌”的不良后果,但倘若教师在讲授时,能促进学生去积极思考、引导学生举一反三,那么这样的教学也同样具有启发的作用。 四、为人师表 孔子被后人称为“万世师表”,此话虽有夸张、吹捧之嫌,但是说他是后世教师的榜样,一点不为过。孔子身上有教师不可缺少的职业美德。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学而不厌(对教师的要求)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他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唯恐学不会,学不精。他学习起来可以说能达到入迷的程度。他说自己是“学而不厌”,对学习总不满足。他认为自己在其他方面可能比不上别人,但在好学方面要比别人强。孔子在齐国跟人学音乐,达到“三月不知肉味”的程度。孔子不但好学,而且学无常师。他从来不摆架子,谁有知识,就向谁学习。他对师的概念的理解也十分广泛,凡有一技之长,明一物之理的他都会拜为老师,所以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厌”表现出对知识的执著追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亦”,这是孔子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为了教好,必须学好;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必须精益求精地继续学习。教师自己要在不断地巩固、深化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增加新知识。这是为师的必备条件。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陈旧率的加快;教师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千差万别的;教师所面临的教育情境是千姿百态的;教师所面向的教育内容是千变万化的;为了顺利地完成自己的任务,教师更需要以“学而不厌”的精神去不断地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活到老学到老。应该深刻的认识到“本科文凭管一阵子,终身学习管一辈子”,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比如有一名小学生问老师什么是“克隆绵羊”,老师含糊其词:“大概是非洲的一种动物吧”(生物工程领域的重大成果)“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师更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 (2)诲人不倦(对学生的态度) 孔子非常热爱教育,热爱学生,他说自己教悔学生总不知疲倦,要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并且不知疲倦地为他们工作。 孔子自二十七八岁起,开始办学,直到73岁病故,前后40余年,即使是在从政的几年中与周游列国的十几年中,也没有中断过他所酷爱的教育事业。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孔子“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对于孔子的诲人不倦,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教书、传授知识与技艺。孔子的诲人不倦,更多的是育人,是不厌其烦地、具体地教导弟子们如何做人。他把许多精力、时间用在了研究如何引导他的学生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这个问题了。为了编写教材,孔子整理过不少古代文献,编著成教学用书。这也是他诲人不倦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想上课很精彩,必须下课不精彩”。他对学生的爱也是他在教育事业上能做出如此巨大贡献的情感基础。 2、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1) 言传 言是人的思想、观念、知识、智慧等的载体,传是基本的、特定的交流、教育方式。“言传”有两个基本要义 第一、慎言 就是要求说话做到严谨慎重,具有正确性、先进性和高质量。对说话产生的后果负责。做到正言、精言,注重语言质量。不能“想出口时就出口”、不要口不择言,如有的老师骂学生“弱智”、“木爪”、“猪脑子”,每当遇到这种时候,孩子们总是“心里特难受,想评理又不敢”。 第二、善言 即讲求“传“的方式方法,讲求说话的艺术。一是时间恰当,程度适中。二十深入浅出,三是因人传言(问同答异),不能千言一腔,万语一调。“你真不要脸”换个说法“我真为你害羞”,效果会更好,要知道良药未必苦口。 (2)身教 身教的优势是以身垂范,直观性强,感召力大,特点在于感化,能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身教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二个层次: (1)己正正人 孔子特别重视教师要以自己的规范行为作学生的表率,为此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然而,现在却有少数重小学教师,教育学生大公无私,自己却向学生家长索要礼品;教育学生抵制拜金主义,自己却以辅导、补习为名向学生收费;教育学生热爱劳动,自己却在劳动中只动口不动手;教育学生说话文明,自己却把粗话脏话常挂嘴边。教师的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给学生造成极恶劣的影响。 (2)上行下效 它包含着下级对上级言行命令进行判断检验的方法与标准。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能收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无言而威” 的效果,反映了人格魅力在身教中的特殊价值。“大人要求我们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我爸爸要求我每天只能看半小时的电视,可他每天都看好几个小时。”一个8岁男孩儿这样“控诉”。 所以,现代教师要做到言行如一、品行如一、身言合一,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表率,社会的榜样,时代的楷模。 以上仅仅是我个人的一点体会,比起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就越发显得肤浅。我记得曾有一篇文章提到:1998年1月,聚集在巴黎的全世界诺贝尔奖得主,提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的大会宣言,这足以显示孔子在世界的影响。毋庸置疑,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传统教育中的宝贵财富,对我们推进素质教育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应该得到科学的继承并加以利用。这也正是我们学习、研究教育思想的最终目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孔子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有教无类。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人,他对后世的教育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子曰:“有教无类”。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私人办学的教育家,孔子在选择教育对象上奉行的是“有教无类”的原则,这就打破了官府对教育事业的垄断,扩大了当时受教育者的范围,在当时让一些有意想学习,但是却支付不起学费的有识之士都可以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可以说孔子为培养人才做出了无私的奉献。基于“有教无类”的这个原则,孔子在招收学生时遵循八个不分:一是不分贵贱;二是不分贫富;三是不分智愚;四是不分勤惰;五是不分恩怨;六是不分老少;七是不分国籍;八是不分美丑。“八不分”说明了孔子对各种类型的学生都是一视同仁的、平等对待的。“有教无类”的思想,适应了当时新兴地主阶级政治上的需要,使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具有一定历史进步意义。

孔子对中国教育的影响论文5000字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史特别是封建社会的文化史中,儒家文化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毫无疑问,儒家文化为建立社会规范,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的精华部分应作为人类重要的精神遗产继承下来。比如,儒家文化重视礼仪规范和道德修养,讲究朴素的辩证法,倡导“积极入世”,这些都是优秀的文化传统,不仅要继承,还要发扬广大 。 当然,儒家文化的糟粕也是显而易见的 ,这种糟粕成为社会发展缓慢,阻碍社会变革的重要因素。它的糟粕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保守性。孔子主张“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强调继承前人的传统,自己不要有新的创造。他本人讲学重点讲解“三代以来”的 典籍;晚年编写《春秋》,只重“述”,不讲“作”。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孟子、荀子都以阐发孔子的思想为宗旨,后人又以他们的著作作为研究对象。“言必称尧舜”,“非圣人之言不敢言”。你如果要变革,人们便回群起而攻之。这种根深蒂固的保守思想,压抑了人们的创造性,使得各种新生事物难以出头,难以发展。回顾一下2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我们清楚的看到,附着与旧体制的旧思想是怎样顽固阻碍改革开放的,人们为解放思想付出了多么沉重的代价。 二是压抑人的个性。 先看看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一些谚语格言:“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木秀于林,风必催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这些话都在告诫人们,社会是反对自我表现、张扬个性的,是主张夹起尾巴做人、不准越雷池一步的。屈原忠于楚国,却由于个性鲜明而招致群小忌恨,结果遭到流放,终因走投无路,沉江而死。李白有经天地之才,但因有棱有角,结果很快被排挤出朝廷。就是到了现代社会,人们对于张扬个性的行为也不予认可。你稍微显示出一点与众不同的个性,你做出了一些突出的成绩,就有人告诫你:“要谦虚一点,谨慎一点,不要太扎眼了”直到你“泯然众之 ” 之后,舆论也就平息了,一切便富归平静,大家又相安无事了。儒家的这一思想对教育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千百年来,老师教育学生迷信圣人,迷信权威,要求学生只从老师那里接受现成的结论,不要标新立异。如果谁敢于怀疑老师的话,轻则遭训斥,重则遭仗责。就是在今天的学校,老师虽然也提倡学生要敢于发表个人的意见,不要迷信权威,但在潜意识里还是喜欢那些循规蹈矩的学生,还是引导学生求同而较少求异。对与个性突出、敢于坚持自己意见的同学,虽说不打击,但也要千方百计驯服他们。 三是官本位思想。封建社会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封建等级制对人的影响根深蒂固,在那个时代,从社会到家庭,舆论都想人们灌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因此,社会看中读书,读书人都以踏上仕途为正道。一般人不必说了,就那些伟大的文学家也把为朝廷所用当成人生的最高追求,而一旦被朝廷摒弃 ,便郁郁不悦。像屈原、李白、杜甫就是这样的。真正超脱的,为数很少。他们希望建功利业,却错误的认为,只有做了官才能实现这一生目标,做官,就成了一代代人不懈的追求。到了现代社会,经过改革开放大潮的洗礼,国人的官本位思想是不是淡化了呢?恐怕不仅没有淡化,反而强化了。前些年流传的和尚也定为“科级”,“处级”之说,就是明证。这种官本位思想,不仅在大人头脑中得到强化,而且在中学生中也会表现出来。我在翻阅学生登记表时就发现,有的学生在父母亲“职务”一栏中填写“副局长”,还要加个括号,说明是“正局级待遇”,还有不少学生把父母的副职添成正职。难怪许多大学生以至研究生都把考公务员进机关作为第一选择。由此可见,官本位思想已在社会各个阶层扎了根。 儒家文化通过教育的途径,承传了延续了两千多年,其糟粕和精华都一样地化成了人们思想中厚重的积淀,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方式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表现出来。上述三个方面的糟粕更是经常地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使人们陷入认识误区。在大力倡导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时,我们更要防止把儒家文化中的糟粕决非一朝一夕的事。作为教育者,我们更要有清醒的认识。“战斗正未有究期”,只有清楚儒家文化的负面影响,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出人格更为健全的人才。

忠信、礼义廉耻等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也对现代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代的教育改革中,有不少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都是以孔子的教育思想为基础的。目前国际上针对特殊教育所提出的全纳教育、个别化教育等教育理念,都可以在孔子的思想中找到影子。可见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影响之大。孔子不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理论政治家,还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曾经被评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培养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学生,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形成的博大精深,独具风采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宝贵遗产,虽历经两千多年历史的冲刷和淘洗仍然拥有其勃勃的生命力。可以说,中国文化发展所有的本质和精髓,都可以在孔子这里寻找到根源。他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现今的教育实践(特别是素质教育)有着行之有效的指导意义。对现代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给了人们很多启示。

仁:仁爱。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仁以处人,有序和谐’是孔子思想的原发点,是儒家思想核心之核心。”(陈志岁《载敬堂集》) 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子首开私学,弟子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可来受教。仁体现在政治上是强调"德治",德治的基本精神实质是泛爱众和博施济众,孔子把仁引入礼中,变传统"礼治"为"德治",他并没有否定"礼治",他的"德治"无疑是对"礼治"的继承和改造。爱人既为仁的实质和基本内容,而此种爱人又是推己及人,由亲亲而扩大到泛众。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义(谊)者,人所宜也。段玉裁注《说文·言部》曰:‘谊、义,古今字,周时作谊,汉时作义,皆今之仁义字也。’义有君子义与小人义,君子义大我,小人义小我。大我,为大众、为社会也;小我,撮伙偏党也,今所谓‘哥们义气’是也。”(陈志岁《载敬堂集·民说》)礼: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它越来越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绳索,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论语》为政篇(十一)

孔子对中国教育的影响论文题目有哪些

第一、首创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第二、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第三、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第四、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典教育体系的基础;第五、他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提出了许多教育教学原则方法,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

孔子篇: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后世影响巨大,其教育思想举其大端如下:1、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孔子之前只有贵族有机会受教育;孔子之后平民才有受教育的机会。此所以孔子被称为“先师”(文化史上第一位老师)。2、因材施教的教育策略:优秀教师必须针对不同教育对象,给予最有教育效果的个别指导。例如不同学生提出相同的问题,因为他们性格倾向不同,孔子就给予完全不同的解答。3、举一反三的教育方法:孔子十分重视随机指点的启发式教学,而不是灌输式教学。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现代汉语词汇“启发”、“举一反三”的典故正是出自《论语》。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开办私学,杏坛讲解,广招弟子,诲人不倦,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是我国古代社会教育的前无古人的集大成者和承上启下的奠基者;他提出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不仅是宝贵的精神遗产,而且对后世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1孔子的教育思想  1有教无类的办学观。  孔子的教育思想首先体现在他“有教无类”的办学观上。即不分贵贱,不分老幼,不分地域,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只要献十条干肉作见面礼,就可以做孔子的学生。孔子招收学生有八个不分:一不分贵贱,二不分贫穷,三不分愚智,四不分勤惰,五不分恩怨,六不分老少,七不分国籍,八不分美丑。孔子的学生,从地域看,有鲁国的颜渊、冉球,齐国的公冶长,陈国的颍孙师,卫国的子贡、子夏,宋国的司马耕,吴国的子游,楚国的公孙龙,秦国的容祖秦祖。从出身看,有贵族孟懿子和南宫适,有“一箪食,一瓢饮”的颜渊,有一贫如洗的原宪,有“无置锥之地”的冉雍,有“卞之野人”的子路,有絮衣破烂的曾参,有以芦花当棉絮的闵子骞,有“家累千斤”的大商人子贡,还有梁父大盗梁涿聚。从年龄看,有小孔子四岁的秦商,至少小孔子五十三岁的公孙龙,有兄弟同时受业的孟懿子和南宫适,有父子先后同学的颜繇与颜渊、曾占与曾参。孔子的“有教无类”为广大人民群众打开了学校的大门,提供了上学的机会,是“泛爱众,而亲仁”的具体化。  当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孔子没有也不可能把教育普及到奴隶,但“无类”二字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旧框框,放宽了受教育者的范围,提高了私人讲学的社会地位。“有教无类”的教育观,提高了百姓素质,为庶民议政提供了文化条件,并为后来的“百家争鸣”在人才培养上准备了条件。这一光辉论点,是由“学在官府”到“学移民间”的标志,是我国历史上思想解放和政治解放的第一声号角,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2因材施教的方法论。  南宋朱熹说过“孔子教人,各因其才”。  孔子的因材施教具有两个层面:一是在具体教导中各因其材而措施不同。如孔子说“唯上智与下智不移”,“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正是针对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施教各异。二是对学生随其材情造就。如“问仁”、“问政”、“问孝”、“问君子”,孔子根据发问者的性格、动机需要,给予不同的解答。另外,孔子对每个学生都十分了解,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体现了对学生个性的尊重。  3学而思的辩证统一论。  孔子主张学思并重。“学而时习之”,才能实现“温故知新”。又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仅仅这样,还是不能掌握知识的实质,根本原因是没有做到学与思的辩证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与思的辩证统一关系中,学是主导,只有通过学习才可以避免许多可能发生的偏差。“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贱;好道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惘不好学,其蔽也狂。”孔子认为学是求知、求能的起点,如果思不以学为根据,只能陷入空思冥想;如果所学的知识不够扎实、广博,会限制智能的发展。同时,孔子也强调学离不开思,是否善于思索是他衡量学生是否好学善学的标志。因此,孔子提倡“君子有九思”,还对学生进行“举一反三”、“一以贯之”、“能近取璧”、“扣其两端”等思维方法的指导,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使其善于思考从而促进学习。  4启发式的言说方式。  孔子首创的启发式言说方式,是把人放在言说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以人为本;重视言说过程的反复辩诘,启发思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成为爱生的模范。  1以人为本——中心理念。  孔子认为教育者对于民众应该怀着尊敬的心情去引导,而不能迫使他们就范。尊重学生及其人格,是启发式言说方式实施的理论前提。  2反复辩诘,激发思维——实质。  孔子认为教师必须设法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孔子在实践中常常运用提问的方法帮助学生独立思考,以便进行启发,学生也可以提出问题,反问教师。通过辩诘,既开阔学生视野,启发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可见,启发式言说方式是教师必须在学生积极主动要求学习的心态下进行;教师必须鼓励、引导学生产生这种积极主动的心态,这是启发式言说方式的实质。  3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前提。  孔子堪称爱生模范。他对学生的表扬、慰问、批评、鼓励,《论语》多有记载。正是由于孔子与学生的关系相当民主融洽,他对学生才观察得比较仔细,对他们的个性、特长、优点、缺点才了如指掌,他常能用一句话准确说出学生的个性,这又成为他因材施教的重要前提。  2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后世教育的影响  1 完备的学校教育模式。  孔子在招收学生时是有一定章程的:第一,学生入学先要寻觅介绍人向孔子推荐,即使是孔子自己想招收的,也要“因门人请为弟子”;第二,学生入学前要经过一定的考察,且孔子一定要先看学生本人。  入学时要郑重地举行拜师礼:穿一定式样的服装(儒服)举行一定格局的仪式(委质)。  孔子的学生,年龄可以相差很大,入学时间又不受限制,因而程度上参差不齐。孔子第一个实行了分班制教学,解决了这一矛盾。著名的孔门四科,即按照学生的才能分别施以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专门教育,程度较高的少数学生方可跻身并列。  孔子兴办的私学,是春秋末期第一所组织比较完备的学校,为封建统治者培养了许多人才。首创的分班制教学法直到今天仍在沿用,而其对学生施以专科教育又为今天的分科教学开创了先河。摘自百度网友,谢谢。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