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资本主义发展史论文选题方向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4-07-12 01:26:15

资本主义发展史论文选题方向是什么

1、萌芽——简单协作时期(14—16世纪)重大事件: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2、兴起——工场手工业时期(17—19世纪初期)重大事件: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三大革命)、欧洲封建国家改革、启蒙运动3、发展——蒸汽时代 (19初-1870年)重大事件: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美国内战、日俄改革、意德统一)、社会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第一国际、巴黎公社)、民族解放运动(亚洲革命风暴)4、成熟——电气化时代前期 (1870年—1917年)重大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产生、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一战爆发5、相对稳定发展——电气化时代后期(1918-1945年)①战后初期(1918--1923),一战给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造成严重破坏,美国开始取代英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②二十年代(1923--1929),经济复苏,相对稳定繁荣③三十年代(1929--1939),爆发世界经济大危机,法西斯上台并对外侵略扩张④二战时期(1939--1945),二战爆发,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的矛盾成为世界主要矛盾6、进一步发展——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 (1945 年-至今)①1945-1950年,西欧、日本经济快速复苏并达到战前水平,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②1950—197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强(西德、日本经济崛起),经济格局由美国独霸发展美日欧三足鼎立③1973-80年代初,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相互交织(“滞胀”阶段)④1980初-90年代初,经济回升并增长⑤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知识经济兴起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1、形成过程:①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后原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加强各地之间的联系,早期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②初步形成:19世纪六七十年代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推动工业资产阶级对外强占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世界各地许多国家和地区被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其标志是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③最终形成:二十世纪初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掀起瓜分世界的高潮,世界被瓜分殆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世界市场的作用(评价)①促进了世界各国生产力的蓬勃发展②进一步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展到世界各地,冲击了当地落后的社会生产方式③加强了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联系,导致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三、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的演变1、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①确立原因:a、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经济实力最强b、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丧失原因:a、19世纪末20世纪初,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资本家不愿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b、美德经济的迅速发展,超过英国2、二战后初期,美国确立了世界经济霸权地位,日本、西欧受控于美国原因:a、美国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b、两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大必横财c、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力量在战争中被削弱3、二十世纪六七十年年代以后,出现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原因:日本、西欧经济崛起,开始冲击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美国经济实力则相对衰落4、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原因: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四、世界近现代史上资本主义经济有四次快速发展,是哪四次?原因分别是什么?分别造成什么影响?1、第一次:19世纪中期原因:①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②新兴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抢占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特点: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影响:①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浪潮掀起,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②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对外侵略扩张,最终东方从属于西方③促进社会进步,工业文明逐渐取代农业文明④三大进步潮流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相位而生2、第二次:1870~1913年原因:①第二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②帝国主义疯狂瓜分世界,促进经济的发展③欧美处于相对和平发展时期④资本主义产生了垄断组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特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美德经济迅速发展,英法相对缓慢,英国丧失世界工厂地位,俄日发展较快,但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影响:①列强疯狂瓜分世界和资本输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殖民体系最终形成②帝国主义矛盾加深,最终引发一战3、第三次:1923~1929年原因:①欧美各国重视技术的革新,注重调整政策②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对殖民地进行瓜分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世界形势相对和平特点:美、日发展突出,美国掌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权。德国经济重新崛起影响: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加据,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日益尖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最终爆发1929-1933年经济危机4、第四次:20世纪50~70年代原因: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②发达国家利用国际经济旧秩序,加强对第三世界的掠夺③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在一定时期内使世界局势相对安定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空前发展特点:日本、西欧发展迅速,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影响:①70年代,美、日、欧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形成②西方大国利用雄厚的经济实力,加强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干预③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科教在国际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

浅析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摘要: 当代资本主义在经过战后60多年的自我调整和变革后,在生产关系、上层建筑、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现象、新特点。本文实事求是地正事这些新变化,同时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历史发展总趋势,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和历史过程的长期性,对正确认识其发展历程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资本主义发展趋势,基本矛盾,资本主义新发展,双重性 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这是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毋庸讳言,二战结束后,资本主义经历几年的恢复以后,出现了数十年的社会相对稳定和经济相对繁荣:社会生产了有了新的巨大发展,生产关系实现了由一般垄断到国家垄断的转变,上层建筑的相应调整使资本主义政治统治形式更加完善,社会阶级结构发生深刻变化,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工业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过渡。但资本主义的新发展与新变化,并不表明资本主义返老还童、青春永驻,通过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就不难看出,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没有解决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也不能改变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命运。 第一,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所固有的“生产力无限发展”和“有限的市场”的矛盾在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终表现得日益尖锐。借助对信息、高科技产业和通讯网络的垄断优势,提高资本的投机性,通过制造“金融泡沫”来拉动经济,乃是当代资本主义的重要特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等,泡沫经济的迹象十分明显。金融泡沫的急剧膨胀,需要从物质部门获取更多的物质资源,以避免金融泡沫破裂,其结果是导致物质生产部门的衰败;而物质生产部门的衰败反过来又削弱其维持泡沫经济的能力。这样的趋势循环往复,最终将导致资本主义金融体系的崩溃。可以说,当前的“金融泡沫”乃是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也是资本主义危机的新的表现形式。 第二,当代资本主义大国凭借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主导地位,向第三世界转嫁社会矛盾、经济危机和金融风险,南北矛盾不仅没有得到缓解,反而趋于尖锐。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依赖于第三世界的廉价资源,而且离不开第三世界的廉价劳动力、廉价市场和廉价商品。这种不平等交换造成了贫富的两极分化。占世界人口约17%的24个工业化国家拥有世界生产总值的79%,而占世界人口83%的发展中国家仅占世界生产总值的21%。第三世界国家外债总额高达5万亿美元。有13亿人生活在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每天人均收入不足1美元。8亿人忍受着饥饿,8千万人完全不能享受医疗服务,超过6亿的人不能上学。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当代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凭借其在金融和资本跨国流动中的垄断地位,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和转嫁危机,给这些国家的经济带来严重破坏。 第三,当代资本主义国家虽然采取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贫富差距的措施,但贫富两极化依然十分严重。据统计,2008年最富有的20%的美国人年均收入达168170美元,几乎是收入最低的20%人口的15倍,后者的年均收入仅为11352美元。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即资源分配问题。由于财富分配比例极不平衡,大部分财富被极少数人占有,而另外的绝大多数人也要追求体面的生活,所以一旦有机会,绝大多数人会蜂拥而上进行不理性的金融投资,使金融市场产生剧烈波动,供求关系发生重大转变(例如美国石油价格的巨大变动),使金融泡沫被捅破,导致经济衰退,引发金融危机。 第四,当代资本主义虽然把充分就业作为其调节经济的政策目标,但其劳动人口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1月9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报告显示,2008年12月,全美非农部门工作岗位消减4万个,失业率上升至2%,为16年来的最高点。2008年全年,全美新增失业人口达260万。即使仍在就业的工人,其实际收入也在下降。据统计,从七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中期的20多年间,除去通货膨胀的因素,美国实际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36%,但一般工人的实际小时工资却下降了14%。 第五,作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在文化领域的反应,西方发达国家消费主义蔓延,物欲膨胀。美国的消费过热促使个人消费增长的速度已明显超过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与此相对应,无节制的享乐侵蚀着社会进步的主流价值,个人的满足替代了社会共同利益的服从,极端的自我主义替代了权利与义务相匹配的传统道德观,以致像布热津斯基这样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也惊呼:“以相对主义和享乐至上作为生活的基本指南,构不成任何坚实的社会支柱。一个社会没有共同遵守的绝对确定的原则,相反却助长个人的自我满足,那么,这个社会就有解体的危险。” 马克思说过:“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当资本主义一旦不能在自己的制度框架内调节矛盾和平息危机,它就将产生深刻的震荡,乃至社会爆炸。援引美国经济学家莱斯特瑟罗的话来说,就是:“资本主义的道路上出现了裂缝,这些裂缝孕育着地震。人们不知道地震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和以什么方式爆发,然而却知道总有一天要爆发。”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都要经历一个从产生、发展到逐渐走向衰亡的过程,而且这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充满着矛盾和斗争,可能出现曲折和反复,但这个趋势是不会改变的。资本主义作为一种客观事物,它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世长存,同样要经历一个历史过程,就如同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那样,最终将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趋势,但并不否认资本主义在最终灭亡之前可能有一定的发展。马克思说:“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一种社会经济制度的包容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能量释放过程,往往需要经历很长一个历史时期。目前,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具有二重性的,既要充分估计资本主义的发展潜力,又不能忽视资本主义固有的弊病。 由于新科技革命和全球化浪潮的兴起,以及国家调节机制的作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战后确实发生了巨大变化:(1)在产业结构方面,第一产业即农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大大下降,已不到3%;第二产业即制造业所占比重有升有降,大多保持在3%-4%之间;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比重则迅速提高到60%以上,美国更是高达72%。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产业飞速发展,并成为新的主导产业。(2)在就业结构方面,农业劳动人口锐减,工业劳动人数增长缓慢,甚至有所下降,从事服务业的白领工人和从事信息的手机、处理和传输的“知识工人”增多,而蓝领工人减少到30%-40%。(3)在金融资本反面,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资本与各种工商服务业资本融合起来,扩大和加深了金融资本的统治。(4)在企业组织方面,国有企业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从事高新技术行业的新型公司不断涌出,公司兼并之风此起彼伏,跨部门、跨行业的超级企业集团和巨型跨国公司加速发展,众多职工和机构投资者持有股票,导致企业股权进一步分散化。(5)在国家调节方面。财政、税收、货币、计划、福利等机制对经济和社会生活进行不同程度的干预,国家从市场经济的“守夜人”转变成市场经济的调控者。(6)在对外关系方面,帝国主义旧殖民体系土崩瓦解,但西方列强仍然依靠经济交往、文化渗透、军事侵略等方式掠夺和控制不发达国家,强化“中心——边缘”式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资本主义新变化既有进步的一面,又有反动的一面,实质上是一种以广大被剥削阶级和被掠夺国家作出牺牲、遭受苦难为前提的一种病态发展。例如,当代西方国家的科技进步在促使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提高了雇佣劳动制度和剥削程度,加剧了社会分配不公和两极分化;资本的集中推动例如生产的社会化,但也加剧了垄断,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证券、股票等金融资本畸形发展,使金融体系与实物经济严重脱节,家具了资本主义的投机性和寄生性;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介乎。加剧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发展;掠夺性地开发自然资源,不惜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造成了严重的全球性问题。特别是东苏巨变后,资本主义内外,奥吨更加暴露出来。变得更加“狂妄”和“野蛮”。从总体上讲,除少数资本主义国家比较富裕外,绝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状态。 当代资本主义新发展和新变化说明,资本主义在生产关系以致全部社会关系方面的自我调整能力是相当强的,这使当代资本主义其矛盾的激化程度在某些方面得以缓解。随着生产科ide反战,资产阶级为了生存和统治下去,必然要被迫地对生产关系以至全部社会关系进行部分的调整和变革,使之不断地完善。虽然这些调整和变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但确实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相当程度上还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这将是一个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长期历史过程。但历史大趋势是谁也阻挡不了、改变不了的。历史将无情地证明:资本主义最终灭亡,社会主义最终胜利。对此,我们应充满信心。

早在15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在《共产党宣言》中宣告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都是不可避免的。20世纪初,列宁又提出帝国主义阶段的资本主义是垄断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为什么在现在,资本主义不但没有灭亡,而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在20世纪后半叶有了新的发展?在今后,资本主义又将如何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起作用了,还是马克思主义不灵了?人们思想上的迷茫与困惑,迫切地需要我们通过正确地认识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给以解答。�  一��  为什么在现在,资本主义不仅没有灭亡,还在生产力和科技等方  面有新的很大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资本主义制度在私有制所许  可的范围内,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等各个领域内作了一系  列的自我调节和改良,对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管理机制作了不少的改  革。这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私有制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另一  方面也使资本主义统治下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  解,这就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资本主义不同于以往各种社会形态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它必  须对它的生产工具、生产关系和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变革,否则  就不能生存下去。它之所以要作出这种变革或自我调节、改良和改善,  一方面是因为生产社会化的要求迫使它要在其内部可能的限度内越来  越把生产力当作社会生产力来看待,从而对生产和分配实行社会调节;  另一方面,是为了缓和剧烈的阶级对抗,防止被剥削被压迫阶级用革  命手段去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它不得不把改良、让步当作一种和暴  力镇压结合使用或交替使用的管理方法和统治手段。在资本主义进入  帝国主义以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消灭社会主义,从而消除  社会主义制度对于资本主义国家广大人民的吸引力,更加强化了国家  调节和干预经济生活的作用,包括借鉴社会主义的一些做法,去克服  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减轻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破坏性后果。资本主义制  度通过自我调节、改良和改善,减轻危机后果、缓解对生产力的束缚  和缓和阶级矛盾的典型实例,是为应付1929至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  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所采取的“新政”:针对资本主义狭隘的私有制  框框容纳不了生产力的发展而造成的生产大量过剩,又出台了整顿金  融法案、全国产业复兴法和农业调整法,对工农业生产和金融系统进  行一系列的社会调节;针对着千万工人失业、挨饿和反抗,罗斯福政  府出台了公共工程和保护自然资源法,把劳动力吸纳到政府举办的各  类社会工程中去,并提出在政府监督下实行劳资合作、经济民主,协  调国家、企业和劳工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规定工人有权组织工会,  选派代表与雇主谈判、签定集体合同,规定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  最低工资限额;罗斯福政府还出台了社会安全和社会保障法,为失业  者和残废者提供保障,同时对大公司征收超额累进税,以适当缩小财  富分配差距,维持社会稳定。罗斯福政府的这些“新政”措施,在保  证垄断资产阶级安全享有高额利润的同时,也保证了贫困者的最低限  度生活水平,从而使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能够在经济大危机中得以死  里逃生。这也为整个资本主义提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运行模式,使世  界资本主义获得了新的发展机会。��  二��  当代资本主义在二战以后采取了哪些自我调节措施,它们又是怎  样促进生产力发展、缓和阶级矛盾的呢?美国罗斯福政府的“新政”,  只是1929至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以后,资本主义制度运用国家政权的  力量大规模地干预和调节经济生活的开始。但是,由于这次危机宣告  了放任主义的彻底失败,它说明仅靠市场力量和自由竞争来决定生产  资源合理配置的市场机制,具有极大的局限性,也说明了国家干预的  绝对必要性,所以在二战期间和二战以后,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  和调节的理论与实践,就在更大的规模上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  普遍采用,而且不断强化。大体说来,资本主义制度的这种自我调节  措施,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和领域:�  一是在生产力的领域,战后,美国通过把其军事上的高新科技转  为民用,以及为高新科技的发展大量投资等措施,促进了第三次科学  技术革命的形成和发展,并通过加快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去促  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二是在生产资料所有制领域,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所有  权和经营管理的分离,通过推行“雇员持股计划”等措施,逐步实现  资本主义企业从以股东为中心到兼顾“利害相关者”(经营管理、雇  员、供应商、顾客、社区和股东等等)的转移,以调整私有制的实现  形式。但是,在另一方面,瑞典社会民主党政府所推行的“雇员投资  基金”计划的最终失败,又说明了这种使私有财产由绝对化到相对化  的转变,以不得危及私有制本身为限度。�  三是在企业的组织和治理结构方面,为适应于大规模生产制向灵  活生产制的转变,要求把工人由“会说话的机器”逐渐转变为把工人  看作是“经济人”、“社会人”、“文化人”和“决策人”,以调动  其生产积极性的需要,资本主义国家推行了多层次和多形式的职工参  与决策和管理制度,建设现代企业文化。�  四是在产品的分配方面,西方资产阶级在从国内和海外获得高额  利润的基础上,“把蛋糕做大”,实行高工资、高消费政策,而在产  品的再分配领域则实行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  五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通过国家组织雇主和工会谈判、签定集体  合同制度,建构一种争执、协商和妥协的结构,通过改良主义消解工  人阶级的斗争,并把搞“中左政治”作为一种统治和管理方法,允许  工人运动中的改良派、社会民主党组织内阁去管理资本主义社会。�  为什么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这些自我调节措施能够促进生产力的  发展?因为它们通过大幅度地增加对高新技术的资本投入,通过重点  扶持、优化产业结构,通过指明经济发展方向、缓和经济波动和控制  通货膨胀,通过推行创造良好环境的社会政策,通过举办公益公效事  业创造经济发展条件,通过促进国内竞争和协调对外经济关系等等,  拓宽了生产力发展的空间。�  为什么这些自我调节措施能够缓和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其  他社会矛盾?因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这些措施使群众获得了工作  保证和稳定收入;又使群众陷入到不断追求和满足它通过媒体制造的  “虚假需要”中去,产生安于现状和维护现存制度的想法;它还使群  众产生对企业、社会和国家的认同感,把雇员和雇主之间的对立变成  不同社会集团之间文化传统形式的差异;与此同时,它又把群众的政  治兴趣转移到有关收入、休假、参与决定等涉及自身利益的个人领域  中去;它还把冲突由政治领域转移到没有特权的社会领域中去,据此  而排除引发社会矛盾的导火索。��  三��  我们现在仍然重申社会主义经过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取代资  本主义,其根据是什么呢?这个根据就在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的  自我调节、改良和改善,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并没有改  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并没有解决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  有之间的矛盾这一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正因为这样,资本主义  的这些自我调节措施在暂时缓解资本主义的危机和矛盾的同时,又在  进一步加深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这里,特别需要注意以下  两个方面的情况:�  首先,随着生产力、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正在  为过渡到社会主义准备着新的社会因素。例如,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股  份公司,就曾被马克思称做是对私人资本的扬弃、向生产者集体所有  或社会所有和社会管理过渡的因素;资本主义的信用制度曾被马克思  看作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到另一种新的生产方式的过渡形式;资本  主义的国有化,曾被恩格斯看作是为社会本身占有一切生产力作准备  的阶段;资本主义的大银行,曾被列宁看作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所必  须的国家机构;资本主义社会中那些没有资本家的合作工厂和合作社,  更被马克思看作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化为联合生产方式的过渡形  式。除此之外,在分配方面的社会保障制度、最低工资限额、超额累  进所得税、低收入补贴等等,同样是这种性质的因素。正因为这样,  列宁把包含有这些因素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看作是社会主义最  完备的准备、社会主义的前阶。毫无疑问,如果没有变资本主义社会  为社会主义社会的革命飞跃,这些单个的因素是丝毫不能改变总的局  面、不能触动资本主义的统治的;但同样没有疑问的是,一旦实现了  这样的革命飞跃,上述这些新的社会因素就将大大加速资本主义向社  会主义的过渡。�  其次,正因为这些调节措施是在坚持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采  取的,因而,随着生产力和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  矛盾就必然会在新的基础上不断地积累和加深着。资本主义的周期经  济危机、像石油危机那样的结构性失衡危机、像金融危机那样的体制  危机,都依然存在和发展着。针对有些人把美国新经济在一百多个月  内的连续增长,当作是经济周期已经被突破的证据的情况,西方的一  些有识之士强调指出,那是一厢情愿的想法,恰恰相反,正是推动经  济发展到现水平的力量,使经济处在剧烈下滑的较大风险之中,因为  商业周期之于资本主义,犹如地震之于地球的地质那样,是内在的。  新经济并没有结束周期性危机,至多只是改变了它的表现形式和使它  的波动微波化罢了。更为严重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积累规律仍一如  既往在一极表现为财富的积累,在另一极则表现为贫困的积累。因此,  尽管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在连年地增长着,人们之  间的贫富差距却在不断地扩大着。目前,美国最富的1%的人拥有全美  家庭财富的40%,比90%的美国人所拥有的财富还要多。在英国,最  富的20%的人所占有的财富,是最穷的20%的人所占有财富的10倍。�  面对着这些矛盾和危机,资本主义无疑将通过进一步的自我调节、  改良和改善来加以缓解,促进其经济的继续发展和社会矛盾的暂时缓  和,但只要这些调节还是在私有制的框架内采取的,那就必定有个限  度,效率也会逐渐减弱,而且终究会发展到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框架  内所无法消解的地步。美国经济学家瑟罗在《资本主义的未来》一书  中预言:“全球金融市场迟早会经历一场类似90年代日本股市崩溃或  者相当于30年代美国股市崩溃的大崩溃”,因为事情正如法国哲学家  德立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资本主义有十个  无法愈合的伤口”。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无论资本主义作怎样的自  我调节、改良和改善,都无法改变其最终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  史命运。但是,在另一方面,只要资本主义还没有发挥完它所能容纳  的全部生产力,还没有用尽其应对矛盾、缓解危机的能力,那么,资  本主义就还将同社会主义在同一个地球上并存下去。这就是社会主义  要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才最终取代资本主义的原因。

资本主义发展史论文选题方向是

产生:19世纪60、70年代。⑴原因: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在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下,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于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⑵影响: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国社会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民族资产阶级诞生,无产阶级队伍发展,早期维新思想出现,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⑴原因: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资本输出,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⑵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为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提供了经济基础,又是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社会基础;进一步发展:辛亥革命和一战期间。⑴原因: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一战期间,欧洲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实业救国、民主共和思潮的推动;爱国心的驱使和利润的刺激,促使民族资产阶级投资于新式企业;⑵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中共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资本主义的发展可以分为:资本主义的萌芽,资本主义确立,资本主义发展,帝国主义,高级资本主义几个阶段在14世纪地中海地区就有资本主义的萌芽了,在启蒙运动后欧洲各国基本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确立后就开始积极对外进行殖民扩张,在过程中有经历了自由资本主义,和过渡到帝国主义,到2战后到现在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高级简单,非常发达了

一、关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如何定位 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这是国内外学术界的共识,但是这一新阶段究竟应叫什么?怎样概括这一新阶段的特征,目前主要有四种观点。 1、一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观点。这是主流观点。李琮等人是其代表。他们认为,对于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特别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20世纪90年代的新的转变时期,仍然属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一个阶段。 2、二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观点。黄素庵、甄炳禧把20世纪90年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称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李景治、向文华等人也持此观点。他们认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国际经济的一体化,资本加速向国际化发展,到90年代则呈现明显的全球化倾向,国家垄断与私人垄断结合在一起向全球拓展,当代资本主义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3、三是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观点。法国学者德罗奈持此观点。他认为,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之后,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金融垄断资本是资本对人类社会生产的最高统治,它把生产的社会化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使资本主义实现了历史性进步。 4、四是社会资本主义的观点。这是高放的观点。他认为,当代资本主义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社会结构到社会生活,从内部关系到国际关系,社会化的程度都越来越高,范围都越来越广,层次都越来越多,社会主义的因素在逐步增长,所以称之为社会资本主义(即含有社会主义因素的资本主义)比之其他名称更为恰当、更为准确。 二、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要策源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自然进程中的一次巨大的历史性飞跃。20世纪初到五六十年代,核能、半导体、合成化学等技术接踵诞生并得到初步发展;80年代后半期,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宇航技术、新材料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所有这一切,仿佛巨大的羽翼,把人类从机器大生产时代提升到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自动化生产时代。 2、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就业结构的调整。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第一、第二产业大大下降,第三产业迅速上升,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目前已达到2/3左右。第三产业的领头雁是高科技产业,而雁头就是信息产业,它们分别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3和1/6左右。与此相随,蓝领工人减少,白领工人增多;非知识型工人减少,从事信息处理的知识型工人增多。近年来,在美国数百万新的就业者中,知识型工人约占90%左右。工人阶级科技文化水平的提高,直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企业组织形式发生变化。战后,银行信用体系膨胀,金融组织不再仅有商业银行,而且还有大量的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金融资本与工商资本进一步融合,形成更为庞大的金融资本,扩大和加深了金融资本的统治。股份公司进一步发展,吸收的社会资本更多,企业组织管理更加严密,垄断资本可以用更少的股份控制整个公司,进而垄断市场,榨取更多的利润。从事高新技术行业的新型公司异军突起。公司兼并之风此起彼伏,资本日益集中和垄断,跨部门跨行业的超级企业集团和巨型跨国公司联翩涌现。从某个方面来看,企业组织形式的这些变化,增强了垄断资本抵御风险、增殖自身的能力。 4、国家从市场经济的“守夜人”,转变为经济发展的干预者。国家或者利用各种财政和货币政策调节国民经济的运行;或者在资本主义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实行一定的发展计划,直接投资某些产业特别是公共设施,交替实行国有和私有,以提高国民经济的总体效益;或者实施一定的税收政策和社会再分配政策,限制过高收入和过度垄断,建立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所有这些自我调节、改良和改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私人占有对生产力发展的制约。 5、加速推进经济全球化,为资本的扩张和增殖开辟了新的天地。在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继续存在、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还没有建立的情况下,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经济、科技甚至军事优势,扩大资本输出,进行不等价交换,甚至操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和贸易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巩固它们在经济全球化以至整个世界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把广大第三世界变成它们的廉价资源供应地、获取高额利润的投资对象和推销剩余产品的市场,从而造成了西方财富的不断增加。无偿利用巨额世界资本,是国际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三、关于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研究者由于分析的视角和侧重点不同,强调的方面不同,大致上可分为三种观点: 1、第一种观点,现代科技革命推动论。这种观点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的种种变化归根结底是由于当代新科技革命引起的生产力飞跃所致。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现代资本主义去调整生产关系和社会矛盾。全球垄断资本主义是二战后新科技革命使生产力高度发达、高度社会化和资本高度国际化的必然产物。 2、第二种观点可以概括为国家干预和自我调节论。这种观点认为,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发生的众多变化中,国家对于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在相当程度上推动并决定着其他变化的性质。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首先是加强“国家干预”,对资本主义延缓衰老起了关键性作用。其次,通过“体制改革”缓解了“制度危机”;通过反对垄断,鼓励和保护自由竞争,使科技和社会生产力仍能获得较快发展。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以往资本主义经济自发发展不同,资产阶级及其政府不断自觉地进行自我调节和调整。自我调节是资本主义世界出现新变化的内在动因。 3、第三种观点可以概括为资本主义发展潜力论。一些研究者强调,当代资本主义并未像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中所估计的已经“垂死”,自身仍然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发展潜能。奚广庆、钟沛璋持此观点,他们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尽管矛盾重重,改革和高新技术发展使其仍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

资本主义发展史论文选题方向

一、关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如何定位 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这是国内外学术界的共识,但是这一新阶段究竟应叫什么?怎样概括这一新阶段的特征,目前主要有四种观点。 1、一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观点。这是主流观点。李琮等人是其代表。他们认为,对于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特别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20世纪90年代的新的转变时期,仍然属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一个阶段。 2、二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观点。黄素庵、甄炳禧把20世纪90年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称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李景治、向文华等人也持此观点。他们认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国际经济的一体化,资本加速向国际化发展,到90年代则呈现明显的全球化倾向,国家垄断与私人垄断结合在一起向全球拓展,当代资本主义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3、三是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观点。法国学者德罗奈持此观点。他认为,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之后,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金融垄断资本是资本对人类社会生产的最高统治,它把生产的社会化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使资本主义实现了历史性进步。 4、四是社会资本主义的观点。这是高放的观点。他认为,当代资本主义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社会结构到社会生活,从内部关系到国际关系,社会化的程度都越来越高,范围都越来越广,层次都越来越多,社会主义的因素在逐步增长,所以称之为社会资本主义(即含有社会主义因素的资本主义)比之其他名称更为恰当、更为准确。 二、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要策源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自然进程中的一次巨大的历史性飞跃。20世纪初到五六十年代,核能、半导体、合成化学等技术接踵诞生并得到初步发展;80年代后半期,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宇航技术、新材料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所有这一切,仿佛巨大的羽翼,把人类从机器大生产时代提升到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自动化生产时代。 2、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就业结构的调整。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第一、第二产业大大下降,第三产业迅速上升,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目前已达到2/3左右。第三产业的领头雁是高科技产业,而雁头就是信息产业,它们分别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3和1/6左右。与此相随,蓝领工人减少,白领工人增多;非知识型工人减少,从事信息处理的知识型工人增多。近年来,在美国数百万新的就业者中,知识型工人约占90%左右。工人阶级科技文化水平的提高,直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企业组织形式发生变化。战后,银行信用体系膨胀,金融组织不再仅有商业银行,而且还有大量的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金融资本与工商资本进一步融合,形成更为庞大的金融资本,扩大和加深了金融资本的统治。股份公司进一步发展,吸收的社会资本更多,企业组织管理更加严密,垄断资本可以用更少的股份控制整个公司,进而垄断市场,榨取更多的利润。从事高新技术行业的新型公司异军突起。公司兼并之风此起彼伏,资本日益集中和垄断,跨部门跨行业的超级企业集团和巨型跨国公司联翩涌现。从某个方面来看,企业组织形式的这些变化,增强了垄断资本抵御风险、增殖自身的能力。 4、国家从市场经济的“守夜人”,转变为经济发展的干预者。国家或者利用各种财政和货币政策调节国民经济的运行;或者在资本主义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实行一定的发展计划,直接投资某些产业特别是公共设施,交替实行国有和私有,以提高国民经济的总体效益;或者实施一定的税收政策和社会再分配政策,限制过高收入和过度垄断,建立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所有这些自我调节、改良和改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私人占有对生产力发展的制约。 5、加速推进经济全球化,为资本的扩张和增殖开辟了新的天地。在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继续存在、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还没有建立的情况下,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经济、科技甚至军事优势,扩大资本输出,进行不等价交换,甚至操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和贸易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巩固它们在经济全球化以至整个世界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把广大第三世界变成它们的廉价资源供应地、获取高额利润的投资对象和推销剩余产品的市场,从而造成了西方财富的不断增加。无偿利用巨额世界资本,是国际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三、关于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研究者由于分析的视角和侧重点不同,强调的方面不同,大致上可分为三种观点: 1、第一种观点,现代科技革命推动论。这种观点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的种种变化归根结底是由于当代新科技革命引起的生产力飞跃所致。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现代资本主义去调整生产关系和社会矛盾。全球垄断资本主义是二战后新科技革命使生产力高度发达、高度社会化和资本高度国际化的必然产物。 2、第二种观点可以概括为国家干预和自我调节论。这种观点认为,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发生的众多变化中,国家对于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在相当程度上推动并决定着其他变化的性质。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首先是加强“国家干预”,对资本主义延缓衰老起了关键性作用。其次,通过“体制改革”缓解了“制度危机”;通过反对垄断,鼓励和保护自由竞争,使科技和社会生产力仍能获得较快发展。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以往资本主义经济自发发展不同,资产阶级及其政府不断自觉地进行自我调节和调整。自我调节是资本主义世界出现新变化的内在动因。 3、第三种观点可以概括为资本主义发展潜力论。一些研究者强调,当代资本主义并未像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中所估计的已经“垂死”,自身仍然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发展潜能。奚广庆、钟沛璋持此观点,他们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尽管矛盾重重,改革和高新技术发展使其仍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

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内容是: 资本主义国家体系!资本主义市场体系!资本主义殖民体系~! 也就是经济体系(世界市场)政治体系(政治制度)殖民体系过程 是新航路的开辟 是增加联系 打破了世界各地的相互隔绝的局面 ,,然后第一次工业革命初步形成 资本主义列强进行对外扩张 把亚非拉洲的纳入了世界市场!然后第二次工业革命 完全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因生产力的发展形成了垄断组织垄断资本主义 也是帝国主义,它们加大程度瓜分海外殖民地 然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就确立了 按道理说是因殖民体系确立而确立的吧 !

浅析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摘要: 当代资本主义在经过战后60多年的自我调整和变革后,在生产关系、上层建筑、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现象、新特点。本文实事求是地正事这些新变化,同时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历史发展总趋势,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和历史过程的长期性,对正确认识其发展历程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资本主义发展趋势,基本矛盾,资本主义新发展,双重性 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这是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毋庸讳言,二战结束后,资本主义经历几年的恢复以后,出现了数十年的社会相对稳定和经济相对繁荣:社会生产了有了新的巨大发展,生产关系实现了由一般垄断到国家垄断的转变,上层建筑的相应调整使资本主义政治统治形式更加完善,社会阶级结构发生深刻变化,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工业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过渡。但资本主义的新发展与新变化,并不表明资本主义返老还童、青春永驻,通过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就不难看出,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没有解决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也不能改变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命运。 第一,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所固有的“生产力无限发展”和“有限的市场”的矛盾在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终表现得日益尖锐。借助对信息、高科技产业和通讯网络的垄断优势,提高资本的投机性,通过制造“金融泡沫”来拉动经济,乃是当代资本主义的重要特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等,泡沫经济的迹象十分明显。金融泡沫的急剧膨胀,需要从物质部门获取更多的物质资源,以避免金融泡沫破裂,其结果是导致物质生产部门的衰败;而物质生产部门的衰败反过来又削弱其维持泡沫经济的能力。这样的趋势循环往复,最终将导致资本主义金融体系的崩溃。可以说,当前的“金融泡沫”乃是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也是资本主义危机的新的表现形式。 第二,当代资本主义大国凭借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主导地位,向第三世界转嫁社会矛盾、经济危机和金融风险,南北矛盾不仅没有得到缓解,反而趋于尖锐。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依赖于第三世界的廉价资源,而且离不开第三世界的廉价劳动力、廉价市场和廉价商品。这种不平等交换造成了贫富的两极分化。占世界人口约17%的24个工业化国家拥有世界生产总值的79%,而占世界人口83%的发展中国家仅占世界生产总值的21%。第三世界国家外债总额高达5万亿美元。有13亿人生活在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每天人均收入不足1美元。8亿人忍受着饥饿,8千万人完全不能享受医疗服务,超过6亿的人不能上学。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当代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凭借其在金融和资本跨国流动中的垄断地位,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和转嫁危机,给这些国家的经济带来严重破坏。 第三,当代资本主义国家虽然采取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贫富差距的措施,但贫富两极化依然十分严重。据统计,2008年最富有的20%的美国人年均收入达168170美元,几乎是收入最低的20%人口的15倍,后者的年均收入仅为11352美元。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即资源分配问题。由于财富分配比例极不平衡,大部分财富被极少数人占有,而另外的绝大多数人也要追求体面的生活,所以一旦有机会,绝大多数人会蜂拥而上进行不理性的金融投资,使金融市场产生剧烈波动,供求关系发生重大转变(例如美国石油价格的巨大变动),使金融泡沫被捅破,导致经济衰退,引发金融危机。 第四,当代资本主义虽然把充分就业作为其调节经济的政策目标,但其劳动人口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1月9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报告显示,2008年12月,全美非农部门工作岗位消减4万个,失业率上升至2%,为16年来的最高点。2008年全年,全美新增失业人口达260万。即使仍在就业的工人,其实际收入也在下降。据统计,从七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中期的20多年间,除去通货膨胀的因素,美国实际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36%,但一般工人的实际小时工资却下降了14%。 第五,作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在文化领域的反应,西方发达国家消费主义蔓延,物欲膨胀。美国的消费过热促使个人消费增长的速度已明显超过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与此相对应,无节制的享乐侵蚀着社会进步的主流价值,个人的满足替代了社会共同利益的服从,极端的自我主义替代了权利与义务相匹配的传统道德观,以致像布热津斯基这样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也惊呼:“以相对主义和享乐至上作为生活的基本指南,构不成任何坚实的社会支柱。一个社会没有共同遵守的绝对确定的原则,相反却助长个人的自我满足,那么,这个社会就有解体的危险。” 马克思说过:“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当资本主义一旦不能在自己的制度框架内调节矛盾和平息危机,它就将产生深刻的震荡,乃至社会爆炸。援引美国经济学家莱斯特瑟罗的话来说,就是:“资本主义的道路上出现了裂缝,这些裂缝孕育着地震。人们不知道地震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和以什么方式爆发,然而却知道总有一天要爆发。”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都要经历一个从产生、发展到逐渐走向衰亡的过程,而且这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充满着矛盾和斗争,可能出现曲折和反复,但这个趋势是不会改变的。资本主义作为一种客观事物,它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世长存,同样要经历一个历史过程,就如同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那样,最终将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趋势,但并不否认资本主义在最终灭亡之前可能有一定的发展。马克思说:“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一种社会经济制度的包容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能量释放过程,往往需要经历很长一个历史时期。目前,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具有二重性的,既要充分估计资本主义的发展潜力,又不能忽视资本主义固有的弊病。 由于新科技革命和全球化浪潮的兴起,以及国家调节机制的作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战后确实发生了巨大变化:(1)在产业结构方面,第一产业即农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大大下降,已不到3%;第二产业即制造业所占比重有升有降,大多保持在3%-4%之间;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比重则迅速提高到60%以上,美国更是高达72%。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产业飞速发展,并成为新的主导产业。(2)在就业结构方面,农业劳动人口锐减,工业劳动人数增长缓慢,甚至有所下降,从事服务业的白领工人和从事信息的手机、处理和传输的“知识工人”增多,而蓝领工人减少到30%-40%。(3)在金融资本反面,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资本与各种工商服务业资本融合起来,扩大和加深了金融资本的统治。(4)在企业组织方面,国有企业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从事高新技术行业的新型公司不断涌出,公司兼并之风此起彼伏,跨部门、跨行业的超级企业集团和巨型跨国公司加速发展,众多职工和机构投资者持有股票,导致企业股权进一步分散化。(5)在国家调节方面。财政、税收、货币、计划、福利等机制对经济和社会生活进行不同程度的干预,国家从市场经济的“守夜人”转变成市场经济的调控者。(6)在对外关系方面,帝国主义旧殖民体系土崩瓦解,但西方列强仍然依靠经济交往、文化渗透、军事侵略等方式掠夺和控制不发达国家,强化“中心——边缘”式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资本主义新变化既有进步的一面,又有反动的一面,实质上是一种以广大被剥削阶级和被掠夺国家作出牺牲、遭受苦难为前提的一种病态发展。例如,当代西方国家的科技进步在促使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提高了雇佣劳动制度和剥削程度,加剧了社会分配不公和两极分化;资本的集中推动例如生产的社会化,但也加剧了垄断,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证券、股票等金融资本畸形发展,使金融体系与实物经济严重脱节,家具了资本主义的投机性和寄生性;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介乎。加剧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发展;掠夺性地开发自然资源,不惜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造成了严重的全球性问题。特别是东苏巨变后,资本主义内外,奥吨更加暴露出来。变得更加“狂妄”和“野蛮”。从总体上讲,除少数资本主义国家比较富裕外,绝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状态。 当代资本主义新发展和新变化说明,资本主义在生产关系以致全部社会关系方面的自我调整能力是相当强的,这使当代资本主义其矛盾的激化程度在某些方面得以缓解。随着生产科ide反战,资产阶级为了生存和统治下去,必然要被迫地对生产关系以至全部社会关系进行部分的调整和变革,使之不断地完善。虽然这些调整和变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但确实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相当程度上还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这将是一个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长期历史过程。但历史大趋势是谁也阻挡不了、改变不了的。历史将无情地证明:资本主义最终灭亡,社会主义最终胜利。对此,我们应充满信心。

资本主义发展史论文选题方向怎么写

想要有一个论文的高质量选题,必须重视几个问题。毕业论文的选题是整个研究的开始,决定了整个研究的价值、趋势和发展空间。在正式写论文开始之前,我们必须把论文选题放在首位。在研究过程中,许多人在研究过程中对课题进行了改变,不仅增加难度。它也消耗了很多动力和乐趣。那么如找到高质量论文选题呢?论文选题的本身要求是客观需要,现实可能作用。本文对论文选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梳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选择自己熟悉的课题课题的选择应尽可能与自己的专业和未来的研究方向相一致。这些课题通常不是从零开始,一般都有科研的基础:或者在原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找到一个新的出发点,可以进一步深化;或者本课题以前还没有开展过,但对相关工作有一定的积累,为提出的课题做了理论或方法上的准备。了解国内外该题研究概况通过查阅文献,我们可以了解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历史,包括前人是否从未研究过和有没有明确的答案,假如有人研究过,问题解决的程度如何,分歧或争议在哪里。还需要讨论哪些问题;从以前的相关工作中,在科研思路、技术方法等方面可以借鉴哪些有用的东西,从中找出新的突破点。从全局来看,在有把握的前提下,选择不仅要避免重复,还要发挥自己擅长的方面。三。选择现实性强的科目和现实性强的科目。即国内外医疗保健、卫生预防、教学、科研工作亟待解决,包括热点,争议问题通常是学科前沿的新问题。有许多研究人员从事研究。如果研究人员在这一领域有相当大的地位,他们应该继续深入相关领域。相反如果研究人员没有这方面的优势,就不适合在别人后面做低水平的科学研究重复。选题要量力而行选择题目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能力,根据自己的能力。应充分考虑开展研究的主客观条件,包括研究方法的实用性。选题失败的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如果你选择了一个意义不大的题目,不管你花了多少精力,写得多好,它的价值和收获都微乎其微。可想而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金都被浪费了,而这项工作也是徒劳无功的。第二,如果你选择不熟悉这个课题,你可能无法做出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导致要换选题。第三,如果我们选择一个没有实质性内容的大而空的话题,我们可能无法开始,也没有线索,而且效果很小。因此无论是科研招标还是自主选题,都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能力。最后,我希望所有的学生都能找到他们最喜欢的优质主题!本文由免费查重检测papertime分享。

好的选题至少应该符合这三点,写作技巧如下:1、可行选题的可行性,一方面要求研究问题要具体、明确,另一方面要求研究问题大小合适、难度适中。例如“就业能力的研究”范围太宽,难度太大,限定理论视角(社会投资视角)、研究对象(残疾人)及其他方面(开发)之后,研究问题的范围就更加适中了,不会太过空泛,可操作性也变强了。2、创新选题的创新性,可以指理论、观点上的创新,也可以指研究方法上的创新,或者应用领域的创新。往小处说,自己的研究至少应该有一处是区别于以往研究的。在中国知网中,检索“大学生 AND 就业能力 AND 结构模型",会看到这样的结果:原来已经有这么多已有研究,如果仔细阅读几篇,可能会发现这一块已经有相当多且深入的研究了,想有创新并不容易。3、有研究价值选题的价值,一方面指经过实际研究才能得出研究结果,另一方面指研究应具备理论或应用价值。理论或应用价值比较容易理解,那么什么叫做“经过实际研究才能得出研究结果”;“就业能力”的其中一个经典的定义,是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提出的,他认为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论文选题的重要性选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不仅影响研究成果的价值大小,更关系着论文写作的成败。有时,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合适的选题并不能指望脑瓜子灵光一现。选题可能纯粹出于兴趣,也可能是社会需要,可能来自日常生活,也可能来自课程学习、小组讨论,或者来自其他科研成果的启发。如果已经有一个大致方向,还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这个可以启发思路的工具,来找到更多关联概念。比如,围绕着“就业”这个概念,可以联想到很多相关概念。

选题依据=选题意义+选题背景。论文选题的依据通常情况是由以下几个因素确定:1、你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背景;2、(您所熟知领域)当前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3、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已取得的成果;3、本领域还有没有解决的问题,或者是否存在其他领域先进的方法可引入等;4、请教身边的同学朋友。选题建议:一、联系工作实际选题要结合我国行政管理实践(特别是自身工作实际),提倡选择应用性较强的课题,特别鼓励结合当前社会实践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建议立足于本地甚至是本单位的工作进行选题。选题时可以考虑选些与自己工作有关的论题,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自己的实践工作经验上升为理论,或者以自己通过大学学习所掌握到的理论去分析和解决一些引起实际工作问题。二、选题适当所谓选题要适当,就是指如何掌握好论题的广度与深度。选题要适当包括有两层意思:一是题目的大小要适当。题目的大小,也就是论题涉及内容的广度。确定题目的大小,要根据自己的写作能力而定。如果题目过大,为了论证好选题,需要组织的内容多,重点不易把握,论述难以深入,加上写作时间有限,最后会因力不胜任,难以完成,导致中途流产或者失败。

资本主义发展论文选题方向

一、关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如何定位 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这是国内外学术界的共识,但是这一新阶段究竟应叫什么?怎样概括这一新阶段的特征,目前主要有四种观点。 1、一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观点。这是主流观点。李琮等人是其代表。他们认为,对于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特别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20世纪90年代的新的转变时期,仍然属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一个阶段。 2、二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观点。黄素庵、甄炳禧把20世纪90年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称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李景治、向文华等人也持此观点。他们认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国际经济的一体化,资本加速向国际化发展,到90年代则呈现明显的全球化倾向,国家垄断与私人垄断结合在一起向全球拓展,当代资本主义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3、三是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观点。法国学者德罗奈持此观点。他认为,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之后,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金融垄断资本是资本对人类社会生产的最高统治,它把生产的社会化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使资本主义实现了历史性进步。 4、四是社会资本主义的观点。这是高放的观点。他认为,当代资本主义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社会结构到社会生活,从内部关系到国际关系,社会化的程度都越来越高,范围都越来越广,层次都越来越多,社会主义的因素在逐步增长,所以称之为社会资本主义(即含有社会主义因素的资本主义)比之其他名称更为恰当、更为准确。 二、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要策源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自然进程中的一次巨大的历史性飞跃。20世纪初到五六十年代,核能、半导体、合成化学等技术接踵诞生并得到初步发展;80年代后半期,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宇航技术、新材料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所有这一切,仿佛巨大的羽翼,把人类从机器大生产时代提升到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自动化生产时代。 2、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就业结构的调整。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第一、第二产业大大下降,第三产业迅速上升,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目前已达到2/3左右。第三产业的领头雁是高科技产业,而雁头就是信息产业,它们分别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3和1/6左右。与此相随,蓝领工人减少,白领工人增多;非知识型工人减少,从事信息处理的知识型工人增多。近年来,在美国数百万新的就业者中,知识型工人约占90%左右。工人阶级科技文化水平的提高,直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企业组织形式发生变化。战后,银行信用体系膨胀,金融组织不再仅有商业银行,而且还有大量的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金融资本与工商资本进一步融合,形成更为庞大的金融资本,扩大和加深了金融资本的统治。股份公司进一步发展,吸收的社会资本更多,企业组织管理更加严密,垄断资本可以用更少的股份控制整个公司,进而垄断市场,榨取更多的利润。从事高新技术行业的新型公司异军突起。公司兼并之风此起彼伏,资本日益集中和垄断,跨部门跨行业的超级企业集团和巨型跨国公司联翩涌现。从某个方面来看,企业组织形式的这些变化,增强了垄断资本抵御风险、增殖自身的能力。 4、国家从市场经济的“守夜人”,转变为经济发展的干预者。国家或者利用各种财政和货币政策调节国民经济的运行;或者在资本主义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实行一定的发展计划,直接投资某些产业特别是公共设施,交替实行国有和私有,以提高国民经济的总体效益;或者实施一定的税收政策和社会再分配政策,限制过高收入和过度垄断,建立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所有这些自我调节、改良和改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私人占有对生产力发展的制约。 5、加速推进经济全球化,为资本的扩张和增殖开辟了新的天地。在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继续存在、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还没有建立的情况下,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经济、科技甚至军事优势,扩大资本输出,进行不等价交换,甚至操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和贸易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巩固它们在经济全球化以至整个世界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把广大第三世界变成它们的廉价资源供应地、获取高额利润的投资对象和推销剩余产品的市场,从而造成了西方财富的不断增加。无偿利用巨额世界资本,是国际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三、关于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研究者由于分析的视角和侧重点不同,强调的方面不同,大致上可分为三种观点: 1、第一种观点,现代科技革命推动论。这种观点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的种种变化归根结底是由于当代新科技革命引起的生产力飞跃所致。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现代资本主义去调整生产关系和社会矛盾。全球垄断资本主义是二战后新科技革命使生产力高度发达、高度社会化和资本高度国际化的必然产物。 2、第二种观点可以概括为国家干预和自我调节论。这种观点认为,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发生的众多变化中,国家对于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在相当程度上推动并决定着其他变化的性质。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首先是加强“国家干预”,对资本主义延缓衰老起了关键性作用。其次,通过“体制改革”缓解了“制度危机”;通过反对垄断,鼓励和保护自由竞争,使科技和社会生产力仍能获得较快发展。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以往资本主义经济自发发展不同,资产阶级及其政府不断自觉地进行自我调节和调整。自我调节是资本主义世界出现新变化的内在动因。 3、第三种观点可以概括为资本主义发展潜力论。一些研究者强调,当代资本主义并未像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中所估计的已经“垂死”,自身仍然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发展潜能。奚广庆、钟沛璋持此观点,他们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尽管矛盾重重,改革和高新技术发展使其仍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资本主义世界,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发生了一系列的新变化,表明资本主义在当代还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和生命活力。面对资本主义的繁荣发展,人们对资本主义的变化感到困惑和疑虑。这些困惑和疑虑,集中到一点就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究竟能不能成立?不能否认,当代资本主义确实发生了一系列耐人寻味的重大变化。但是,我们稍加分析就会发现,这些变化在总体上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规定性,并没有解决资本主义固有的内在矛盾,并没有消除资产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因而,这些变化也就不能最终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首先,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有根本改变。有人说,随着股份制的发展,拥有股票的人越来越多,总有一天西方发达国家会有展成为“人人都是资本家”的社会。其实,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绝大多数股票还是掌握在少数资本家或资本财团手中,大多数股民只是持有很少股票的小股东。美国的股票、债券总值中,占90%的居民只有10.7%的股票和9.7%的债券,而1%的最富有者占有63%的股票和60%的债券。小股东虽然有权参加股东大会,但并不能对公司的重大决策施加影响。在股份制的实际运行中,只有大股东才真正具有参与企业管理和重大决策的权力。工人持股以及劳资关系的改善,仅仅是一种表象。有时色彩艳丽的表象会使人产生美好的幻觉,但是表象并不等于实质,这是历史的忠告。当我们撩开蒙在劳资关系上的七彩霓裳,就会看清资本那改变不了的本性。恩格斯曾经形象说,资本家为了得到火腿,可以给工人以香肠。火腿与香肠的关系就是资本主义世界的辩证法。  其次,资本主义国家贫富两极分化继续存在和扩大。在1979年,美国最富的20%的人的收入,比最穷的20%的人高出3.5倍;到上个世纪90年代末,这个差距已经扩大到9倍。据美国人口普查局2004年8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尽管2004年美国经济状况良好、就业机会增多,但是美国贫困人口仍然比2003年增加了110万,达到3700万人,占总人口的7%。这是美国贫困人口连续第四年出现增长。2000年克林顿政府时期,贫困人口为3110万。此后,美国贫困人口一直在增加,2001年为3290万人,2003年达到3580万人。  第三,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没有变。以美国为例,二战以后历届总统、副总统及其政府、国会重要成员的背后无不存在垄断财团的支持,而且有些人本身就是巨富家族的成员。穷人想当上总统,比骆驼穿过针眼还难。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看到,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它是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不平衡和不适应的自我调节,是在其根本制度容许的范围内来进行。资产阶级接受或者促成这些变化,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治统治,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它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仍然是当今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  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与不断演化给资本主义带来一些现实性的或潜在性的危机,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发展国有经济,雇员持股、股份社会化、福利制度、工人参与企业管理,国家干预经济运行等措施,对资本主义矛盾进行调整,以期达到缓解矛盾,甚至阻止资本主义灭亡的目的。资本主义自我调整的原因,表面看来似乎是由于科技革命带来的生产的发展、经济结构的变化、阶级关系的变化,以及管理革命等所要求的。但是,究其实质,还是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调整、缓解由这些方面所带来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深化,维护其统治的需要。无论资产阶级采取何种调整手段,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调整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从而也就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  首先,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没有改变。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国有经济,实行股份社会化、雇员持股票计划,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实际上,资产阶级个人所有,许多单个资本联合投资的股份资本,私人垄断资本和法人社团资本,国家垄断资本,是资本主义私有制随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而推出的相应的具体形式的调整,是资本社会化的发展与升级。但是,资本关系的社会化并不等于资本关系的社会主义化,它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生产关系的调整,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资本主义国家的根本性质没有改变。其次,工人阶级被剥削和奴役的雇佣地位没有改变。二战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福利制度与工人参与企业管理措施,既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垄断资本为防止阶级矛盾的激化和出现工人革命而做出的一种妥协和让步,又是为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其劳动生产率而采取的举措。它们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劳资对立,绝不会改变工人阶级被剥削和奴役的雇佣地位。  总之,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虽然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深刻的,其意义也是深远的,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真理性。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