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高速铁路概论有关论文选题意义初中

发布时间:2024-07-02 03:13:57

高速铁路概论有关论文选题意义初中

《新时代高速铁路的安全怎样去保障》以这样的题目展开铁路安全保障阐述。

你好!首先你要去了解一下高铁的运行还有铁路是无渣的,很多技术含量还是挺高的,要学会把自己的论点写清楚。

上铁道论坛吧。有专门的高铁板块。哪儿高手多,呵呵! 中国铁道论坛:

中国高速铁路安全  摘要:通过对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稳定的“三大因素”(设备、制度、人员)相互关系的探讨,提出消除影响运输安全的不稳定因素,奠定支撑运输安全坚实基础的要求措施。在施工组织过程中,加强整体协调运转,明确结合部的分工和责任,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持续稳定。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稳定;因素;设备;施工;影响、影响运输安全的“三大因素”  维持铁路运输生产所必备的先进技术设备、完善的规章制度和高素质的运营人员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稳定的“三大因素”。铁路运输企业的设备、制度和人员情况在其安全生产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1)铁路设备对安全的影响。对行车设备的改造施工及故障处理,多数情况需停止信号联锁的使用,要在无联锁的情况下接发列车,操纵台无显示、信号停用、道岔失去联锁,从准备进路、交递凭证、引导接车到区间列车的掌握均由人工来完成,对接发列车安全影响较大。2000年全路发生的17起行车重大、大事故中,有7起(占41.2%)是在施工情况下发生的。设备临时故障是在作业人员无准备的情况下,信号及联锁设备发生变化,一般在水害、雷击、暴风雨雪等自然环境下及设备老化等时,易发生临时故障,对运输安全影响也较大。哈尔滨铁路局每年发生影响接发列车安全的设备故障约1200起。
(2)规章制度对安全的影响。规章制度有遗漏、不严密,与现场实际不符等均会影响运输安全。规章制度不完善的原因主要是:①深入现场实际不够,未能随设备的变化及时修改相应的作业程序及制度;②工务、电务部门不能及时提供相关技术资料,影响车务部门对《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的修订、补充和完善,以及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防范措施;③没有针对设备的临时变化,及时制定作业办法和安全措施,使作业过程缺乏安全保障。
(3)作业人员对安全的影响。①作业人员对规章制度的掌握或理解有误,影响作业安全;②作业人员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简化作业过程,影响作业安全;③作业人员应变能力差,对突发事件处理不当,影响作业安全。1999年8月2日5:10,哈尔滨铁路局万乐站因3#道岔故障(1—3联动道岔光带和表示灯无显示),影响上行出站信号不能开放,使用路票发车,5:38 Y212次旅客列车进2道停车,值班员确认3#道岔是定位后,对故障的判定和处理不当,误认为1#道岔也是定位状态,5:40列车启动行至信号机前司机发现l#道岔是反位,停车构成未准备好进路发车的险性事故。
综上所述,在设备改造施工及临时故障等情况下,如果规章制度不完善,设备作业人员应变能力差,就会影响运输安全。因此,强化设备、制度、人员及其相互间的协调配合,是确保运输安全稳定的关键。  2、强化“三大因素”的协调管理  设备是基础、制度是保证、人员是关键,三者是相辅相承、紧密相联、互相制约的统一体;同时,三者只有在动态的变化中保持相对的协调和稳定,安全才有保证,忽视了三者的动态协调与统一,维持安全稳定的支撑就将倾斜。  2.1强化施工管理,提高设备质量  从运输安全的角度规范施工,施工单位应严格按施工方案给定的时间进行施工;实施施工、验收质量责任追究,避免低标准的重复施工,尽可能减少施工次数;接收部门要严格执行日常维修、检查制度,及时处理潜在的设备隐患,减少设备故障率。在设备发生意外故障后,能在最短时间(查标定时)内到达现场,进行抢修,及时恢复设备的正常使用。  2.2跟踪设备变化,完善规章制度  (1)制定符合现场实际的规章制度。随时掌握设备变化情况,以及现场设备的特点和性能,及时修订安全防范措施,修订有关规章制度。  (2)完善施工与交接、培训制度。施工部门应有对车站技术管理人员(包括接收部门的工电维修部门)和作业人员进行培训的义务和责任,有跟踪、处理使用中发生意外问题的责任,限定最少跟踪时间;接收部门的维修人员要尽快掌握设备特点、性能和处理故障的能力。  (3)严格培训上岗制度。  (4)制定特殊情况下,接发列车作业标准。哈尔滨铁路局正在研究制定适合本局设备特点的《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作业标准》。  2.3强化人员素质,执行作业标准  (1)强化岗位相关知识的应知应会培训。制定各工种应知必会范围,定期学习、考核和举行技术比武,引进激励机制和岗位轮岗制度。  (2)进行事故案例教育,增强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强化作业人员对规章的理解。  (3)强化停电、施工、设备临时故障等情况下《接发列车作业标准》的学习,经常进行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和应急处理能力的实作演练,提高非正常情况下的应变处理能力。  (4)施工中严格执行登记、消记制度,严格执行单一指挥的原则。把握好威胁运输安全的3个时候:施工开始的时候、施工完了进行调试的时候、设备临时故障的时候。  (5)严格管理,造就一批训练有素,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作业标准化的职工队伍。  3消除不稳定因素,奠定坚实安全“三戒”:一戒推诿扯皮。避免各部门的本位主义,相互扯皮、责任不明易产生安全漏洞;二戒信息梗塞。从提报施工方案到施工的全过程,各系统间、系统内部各业务科室间,以及各工种间要强化信息的沟通与联系,避免不了解情况的盲目作业;三戒各自为战。施工中要考虑各系统间的协调配合,互为提供方便条件。  “五强”:①强化施工方案的提报和审批。施工部门提报的施工项目、内容、影响范围、施工时间要准确无误;运输部门对施工方案的编制要科学,避免施工中发生意外事件。②强化总工程师室在施工中的组织协调作用和权威性。③强化施工协调会的作用。所有与施工有关部门汇报的施工准备、配合事项要形成会议纪要,总工程师室负责督促检查落实,任一方未落实均不能施工。④强化车站对施工安全结合部的控制。根据车站设备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保障措施。重点把握5个环节:影响范围、关键作业、关键岗位、作业程序、达到标准。⑤强化作业标准的执行。各系统要严格执行施工操作规程和作业标准。  施工中严把“七关”:①把住施工协调关。涉及多部门、多单位的施工,对结合部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②把住请点关。严格落实施工不行车、行车不施工原则,能纳入“天窗”内的维修作业,一律在“天窗”内进行。③把住现场监控关。监控干部要重点检查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④把住施工试验和列车放行关。施工接近尾声时,施工现场和人员易出现忙乱现象,不完全具备开通条件时,坚决不放行列车。⑤把住施工中行车设备运用和控制关。严禁超范围施工,施工方案中没有涉及的行车设备,一律不准动,特别是不准提前动行车设备进行施工准备。⑥把住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作业关。严把施工中的“闭塞、进路、凭证”三关。⑦把住列车运行组织关。机务、车务部门要认真学习《施工方案》,按调度命令正确出示《运行揭示》,编制《施工明示图》;机车乘务员、运转车长要熟悉施工方案,认真抄录《运行揭示》。  铁路是大联动机,须各工种协同作业。随着铁路新技术、新设备的大量采用,加强施工过程中设备、制度、人员之间的协调、配合,以及结合部的管理,必能达到自控、互控、他控,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持续稳定。

高速铁路概论有关论文选题意义初中物理

国内外高铁现状以及高铁特点简介1964年,日本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并以时速210km/h投入商业运营。由于修建高速铁路可以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高速铁路的辉煌业绩深受世人瞩目,法国也及时发展了独具特色的可能是目前唯一没有任何盈利色彩而享誉世界的法国产品TGA高速技术,并在1981年率先建成西欧第一条高速铁路。从此TGV一直牢牢占据高速轮轨的速度桂冠,目前的纪录是2007年创下的4 公里/小时。欧洲有关部门做出的长远规划是到2015年,全欧高铁铁路总长达到3万公里,其中新建段9100公里,约占30%。 紧接日法之后,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都相继修建了高速铁路。并且德国研制独自的ICE(Intercity-Express)机车,美国研制了具有美国特色的Acela。从1972年以后,又相继出现了磁悬浮和摆式列车,而其中的摆式列车由于其性价比较高,有可能是一种在大规模成熟铁路网基础上完成提速的高速铁路技术。 我国的高速铁路研发及建设均起步较晚,但是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近几年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从2008年8月1日我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到之后的武广高速铁路、郑西铁路等高速铁路的开工建设及投入运营,我国高铁建设一直得到国家大力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特别是在过去两年,我国多项高铁建设项目开工并建成投产,宁波~台州~温州、温州~福州、福州~厦门等客运专线相继建成通车,特别是世界上里程最长、时速350公里、全长6公里的武广高速铁路开通运营,成为中国高速铁路的又一里程碑。 高速铁路在不长的时期内之所以能取得如此的发展势头,根本原因是基于轮轨系的高速技术充分发挥了既先进又实用的特点,特别是在中长距离的交通中的独特优势。实践表明,高速铁路已是当代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象征。高速铁路虽然源于传统铁路,但借助于多项高新技术已全面突破常规铁路的概念,已形成一种能与既有路网兼容的新型交通系统。同时高铁还具有一些其他列车无法比拟的优点:(1)输送能力大:目前各国的高速铁路几乎都能满足最小行车间隔4分钟及其以下(日本可达3分钟)的要求。(2)速度快:法国、日本、德国、西班牙和意大利高速列车的最高运行时速分别达到了300公里、300公里、280公里、270公里和250公里。如果作进一步改善,运行时速可以达到350~400公里。(3)安全性好:高速铁路由于在全封闭环境中自动化运行,又有一系列完善的安全保障系统,所以其安全程度是任何交通工具无法比拟的。(4)受气候变化影响小,正确率高:高速铁路全部采用自动化控制,可以全天候运营,除非发生地震。由于高速铁路系统设备的可靠性和较高的运输组织水平,可以做到旅客列车极高的正点率。(5)方便快捷:高速铁路一般每4分钟发出一列车,日本在旅客高峰时每3分半钟发出一列客车,旅客基本上可以做到随到随走,不需要候车。(6)能源消耗低:如果以“人/公里”单位能耗来进行比较的话。高速铁路为1,则小轿车为5,大客车为2,飞机为7。(7)环境影响好(8)经济效益好:高速铁路投入运行以来,倍受旅客青睐,其经济效益也十分可观。日本东海道新干线开通后仅7年就收回了全部建设资金,自1985年以后,每年纯利润达2000亿日元。德国ICE城市间高速列车每年纯利润达7亿马克。法国TGV年纯利润达44亿法郎。

中国高速铁路安全  摘要:通过对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稳定的“三大因素”(设备、制度、人员)相互关系的探讨,提出消除影响运输安全的不稳定因素,奠定支撑运输安全坚实基础的要求措施。在施工组织过程中,加强整体协调运转,明确结合部的分工和责任,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持续稳定。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稳定;因素;设备;施工;影响、影响运输安全的“三大因素”  维持铁路运输生产所必备的先进技术设备、完善的规章制度和高素质的运营人员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稳定的“三大因素”。铁路运输企业的设备、制度和人员情况在其安全生产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1)铁路设备对安全的影响。对行车设备的改造施工及故障处理,多数情况需停止信号联锁的使用,要在无联锁的情况下接发列车,操纵台无显示、信号停用、道岔失去联锁,从准备进路、交递凭证、引导接车到区间列车的掌握均由人工来完成,对接发列车安全影响较大。2000年全路发生的17起行车重大、大事故中,有7起(占41.2%)是在施工情况下发生的。设备临时故障是在作业人员无准备的情况下,信号及联锁设备发生变化,一般在水害、雷击、暴风雨雪等自然环境下及设备老化等时,易发生临时故障,对运输安全影响也较大。哈尔滨铁路局每年发生影响接发列车安全的设备故障约1200起。
(2)规章制度对安全的影响。规章制度有遗漏、不严密,与现场实际不符等均会影响运输安全。规章制度不完善的原因主要是:①深入现场实际不够,未能随设备的变化及时修改相应的作业程序及制度;②工务、电务部门不能及时提供相关技术资料,影响车务部门对《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的修订、补充和完善,以及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防范措施;③没有针对设备的临时变化,及时制定作业办法和安全措施,使作业过程缺乏安全保障。
(3)作业人员对安全的影响。①作业人员对规章制度的掌握或理解有误,影响作业安全;②作业人员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简化作业过程,影响作业安全;③作业人员应变能力差,对突发事件处理不当,影响作业安全。1999年8月2日5:10,哈尔滨铁路局万乐站因3#道岔故障(1—3联动道岔光带和表示灯无显示),影响上行出站信号不能开放,使用路票发车,5:38 Y212次旅客列车进2道停车,值班员确认3#道岔是定位后,对故障的判定和处理不当,误认为1#道岔也是定位状态,5:40列车启动行至信号机前司机发现l#道岔是反位,停车构成未准备好进路发车的险性事故。
综上所述,在设备改造施工及临时故障等情况下,如果规章制度不完善,设备作业人员应变能力差,就会影响运输安全。因此,强化设备、制度、人员及其相互间的协调配合,是确保运输安全稳定的关键。  2、强化“三大因素”的协调管理  设备是基础、制度是保证、人员是关键,三者是相辅相承、紧密相联、互相制约的统一体;同时,三者只有在动态的变化中保持相对的协调和稳定,安全才有保证,忽视了三者的动态协调与统一,维持安全稳定的支撑就将倾斜。  2.1强化施工管理,提高设备质量  从运输安全的角度规范施工,施工单位应严格按施工方案给定的时间进行施工;实施施工、验收质量责任追究,避免低标准的重复施工,尽可能减少施工次数;接收部门要严格执行日常维修、检查制度,及时处理潜在的设备隐患,减少设备故障率。在设备发生意外故障后,能在最短时间(查标定时)内到达现场,进行抢修,及时恢复设备的正常使用。  2.2跟踪设备变化,完善规章制度  (1)制定符合现场实际的规章制度。随时掌握设备变化情况,以及现场设备的特点和性能,及时修订安全防范措施,修订有关规章制度。  (2)完善施工与交接、培训制度。施工部门应有对车站技术管理人员(包括接收部门的工电维修部门)和作业人员进行培训的义务和责任,有跟踪、处理使用中发生意外问题的责任,限定最少跟踪时间;接收部门的维修人员要尽快掌握设备特点、性能和处理故障的能力。  (3)严格培训上岗制度。  (4)制定特殊情况下,接发列车作业标准。哈尔滨铁路局正在研究制定适合本局设备特点的《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作业标准》。  2.3强化人员素质,执行作业标准  (1)强化岗位相关知识的应知应会培训。制定各工种应知必会范围,定期学习、考核和举行技术比武,引进激励机制和岗位轮岗制度。  (2)进行事故案例教育,增强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强化作业人员对规章的理解。  (3)强化停电、施工、设备临时故障等情况下《接发列车作业标准》的学习,经常进行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和应急处理能力的实作演练,提高非正常情况下的应变处理能力。  (4)施工中严格执行登记、消记制度,严格执行单一指挥的原则。把握好威胁运输安全的3个时候:施工开始的时候、施工完了进行调试的时候、设备临时故障的时候。  (5)严格管理,造就一批训练有素,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作业标准化的职工队伍。  3消除不稳定因素,奠定坚实安全“三戒”:一戒推诿扯皮。避免各部门的本位主义,相互扯皮、责任不明易产生安全漏洞;二戒信息梗塞。从提报施工方案到施工的全过程,各系统间、系统内部各业务科室间,以及各工种间要强化信息的沟通与联系,避免不了解情况的盲目作业;三戒各自为战。施工中要考虑各系统间的协调配合,互为提供方便条件。  “五强”:①强化施工方案的提报和审批。施工部门提报的施工项目、内容、影响范围、施工时间要准确无误;运输部门对施工方案的编制要科学,避免施工中发生意外事件。②强化总工程师室在施工中的组织协调作用和权威性。③强化施工协调会的作用。所有与施工有关部门汇报的施工准备、配合事项要形成会议纪要,总工程师室负责督促检查落实,任一方未落实均不能施工。④强化车站对施工安全结合部的控制。根据车站设备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保障措施。重点把握5个环节:影响范围、关键作业、关键岗位、作业程序、达到标准。⑤强化作业标准的执行。各系统要严格执行施工操作规程和作业标准。  施工中严把“七关”:①把住施工协调关。涉及多部门、多单位的施工,对结合部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②把住请点关。严格落实施工不行车、行车不施工原则,能纳入“天窗”内的维修作业,一律在“天窗”内进行。③把住现场监控关。监控干部要重点检查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④把住施工试验和列车放行关。施工接近尾声时,施工现场和人员易出现忙乱现象,不完全具备开通条件时,坚决不放行列车。⑤把住施工中行车设备运用和控制关。严禁超范围施工,施工方案中没有涉及的行车设备,一律不准动,特别是不准提前动行车设备进行施工准备。⑥把住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作业关。严把施工中的“闭塞、进路、凭证”三关。⑦把住列车运行组织关。机务、车务部门要认真学习《施工方案》,按调度命令正确出示《运行揭示》,编制《施工明示图》;机车乘务员、运转车长要熟悉施工方案,认真抄录《运行揭示》。  铁路是大联动机,须各工种协同作业。随着铁路新技术、新设备的大量采用,加强施工过程中设备、制度、人员之间的协调、配合,以及结合部的管理,必能达到自控、互控、他控,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持续稳定。

文准备往什么方向写,选题老师审核通过了没,有没有列个大纲让老师看一下写作方向? 老师有没有和你说论文往哪个方向写比较好?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写个大纲,这样老师,好确定了框架,避免以后论文修改过程中出现大改的情况!! 学校的格式要求、写作规范要注意,否则很可能发回来重新改,你要还有什么不明白或不懂可以问我,希望你能够顺利毕业,迈向新的人生 通过了大学高等教育,似乎论文写作似乎已经不成为问题了。但是,仔细观察大学教育就会发现,就没有专门写作的课程。这就好像是性教育,

发展高速铁路可以通过较长的产业链,对建材、钢铁、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行业产生积极的拉动作用,对建设提高国家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1世纪,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高速铁路跨越式发展必将为我国经济的进一步飞跃打下坚实的基础,缩短城市间的距离,

高速铁路相关论文选题意义初中

高铁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高铁的战略意义问题一:高铁对于中国有哪些意义高铁对于中国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是军事战略方面的。为战时快速运送兵员、运送弹药、给养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经常是因为某一方具备了快速后勤补给能力,敌对的另一方不得不取消了战争计划。第二是经济方面的。商品、原材料的快速运输,抵消了地理上、时空上的先天缺陷,加快了经济发展速度。其他诸如使全国主要城市都纳入“一日生活圈”之类的意义、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的意义也很多。问题二:中国高铁的军事意义究竟有多大全程桥隧,目标明显,军事意义一般,更多的是解放传统货客混用铁路的运能,让战略物资更快的调配,就军事意义来说还是地铁更重要(参考神奇的北京地铁)问题三:中国铁路"走出去"有何战略意义中国高铁“走出去”,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低端产品、产业、技术和劳务输出,也不仅仅是传统高端领域国际技术与产业的合作,而是中国在新时期,面向未来长远发展的全球布局和国家战略。第一,“高铁外交”开启中国外交的0时代中国和平崛起,需要务实外交、互利外交、实力外交。2013年10月12日在泰国,2013年11月25日在东欧,李总理亲自推介中国高铁技术输出,为中国高铁“走出去”吹响了号角,实际上也开启了中国外交发展的新时代。今天,“高铁外交”作为国家新名片,它是技术集成、产业配套、重大装备、国际融资、国际贸易、国际关系协调等的综合能力的表现,标志中国外交开始走上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发展道路,开启了中国外交的0时代。第二,中国高铁“走出去”有助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历史性转变高铁涉及五大系统的技术,中国掌握了集设计施工、装备制造、车辆控制、系统集成、运营管理于一体的高速铁路成套技术,形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按照“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技术方针,从发展的起步阶段便瞄准世界最先进的高速铁路技术。中国高铁“走出去”对中国高科技产业输出起到引领作用,必将带动一大批高科技产业腾飞,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中国高铁“走出去”有助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历史性转变。中国标准必将引领世界。第三,中国高铁“走出去”有利于建立国家安全体系国家安全的基本保障是拥有制空权、制海权、制陆权和制天权。美国以航母为支点,在全世界建立了庞大的基地群,这是服务于它全球战略的“制海权”、“制空权”。今天的大国竞相发展宇宙航天,是为了掌权“制天权”。当“海权”与“陆权”并存时,中国就可以在其全球战略态势上建立起一个对冲的局面。谁制定了未来世界范围内高铁的技术标准和管理体制,谁就掌握了保障国家安全的“陆地法”。中国高铁“走出去”维系着中国在欧亚地缘政治和全球格局中的地位,维系着边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防安全的重大使命。第四,高铁“走出去”是中国经济突围发展的战略需要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复苏不均衡,下行风险依然存在。上个月(11月)19日,世界经济与合作组织(OECD)将世界经济2013年和2014年增长预期从3,1%和4%下调至7%和6%,新兴国家尤其是中国经济将继续向好。刚刚结束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释放出巨大改革红利,中国的发展也面临更加严峻的国际环境。我们曾经以向东发展的海洋战略,希望加入全球经济循环,承接产业转移,促进重大装备的出口。严峻的国际环境迫使我们既要坚持以上海自贸区为新起点,实施新一轮对外开放,又要调整战略,向西、向北、向南发展。谋划中的中国高铁“走出去”,包括三个战略方向:通过俄罗斯进入欧洲的欧亚高铁;从乌鲁木齐出发,经过中亚最终到达德国的中亚线;还有从昆明出发,连接东南亚国家,一直抵达新加坡的泛亚铁路。高铁“走出去”是中国经济突围发展的战略需要。第五,中国高铁“走出去”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百年以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奋斗目标,也是今天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在中国历史上,通过古丝绸之路曾经创造了令世界叹为观止的经济繁荣和文件昌盛。南宋时期,中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总量75%,唐朝占到58%,即使到了日渐衰微的1820年,中国经济总量仍然占到全球经济总量的3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的占比从1978年的6%到目前的11%。根据趋势外推法则,可以预计到2030年余下全文>>问题四:高铁建设及走出去战略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什么重大意义第一,“高铁外交”开启中国外交的0时代中国和平崛起,需要务实外交、互利外交、实力外交。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实际上开启了中国外交发展的新时代。今天,“高铁外交”作为国家新名片,它是技术集成、产业配套、重大装备、国际融资、国际贸易、国际关系协调等的综合能力的表现,标志中国外交开始走上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发展道路,开启了中国外交的0时代。第二,中国高铁“走出去”有助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历史性转变高铁涉及五大系统的技术,中国掌握了集设计施工、装备制造、车辆控制、系统集成、运营管理于一体的高速铁路成套技术,形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中国高铁的生产和出口已具备相当实力,高铁的核心技术优势非常明显,技术输出正是建立高铁国际优势的开始。中国高铁“走出去”对中国高科技产业输出起到引领作用,必将带动一大批高科技产业腾飞,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中国高铁“走出去”有助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历史性转变。中国标准必将引领世界。第三,中国高铁“走出去”有利于建立国家安?全体系国家安?全的基本保障是拥有制空权、制海权、制陆权和制天权。中国是一个陆权大国,铁路修到那里,国家的意志就通达到那里,国家的安全体系就建构在那里。以高铁为支柱的欧亚大陆经济整合,将为中国带来一个陆权时代。当“海权”与“陆权”并存时,中国就可以在其全球战略态势上建立起一个对冲的局面。谁制定了未来世界范围内高铁的技术标准和管理体制,谁就掌握了保障国家安全的“陆地法”。中国高铁“走出去”维系着中国在欧亚地缘政治和全球格局中的地位,维系着边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防安全的重大使命。第四,高铁“走出去”是中国经济突围发展的战略需要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复苏不均衡,下行风险依然存在。中国的发展也面临更加严峻的国际环境。严峻的国际环境迫使我们既要实施新一轮的对外开放,又要调整战略,向西、向北、向南发展。谋划中的中国高铁“走出去”,包括三个战略方向:通过俄罗斯进入欧洲的欧亚高铁;从乌鲁木齐出发,经过中亚最终到达德国的中亚线;还有从昆明出发,连接东南亚国家,一直抵达新加坡的泛亚铁路。高铁“走出去”是中国经济突围发展的战略需要。第五,中国高铁“走出去”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百年以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奋斗目标,也是今天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在中国历史上,通过古丝绸之路曾经创造了令世界叹为观止的经济繁荣和文件昌盛。历史昭示着未来。作为传统陆上贸易强国,中国与西部邻国的贸易主要通过古丝绸之路来实现。然而过去三十多年,中国并不是通过陆地,而是依靠海洋加入到世界经济贸易体系中。中国通过参与国际分工,依靠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促进出口,中国经济重心也向沿海地区转移,为中国经济带来了35年的大发展。高速铁路“走出去”,为中国在未来发展提供了全新广阔的地缘空间,高铁就是升级版的现代丝绸之路。高铁将把中国的商品、产业、装备、文化和思想传播出去,中国高铁将与中国航天、中国海洋深潜等战略高技术一道,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问题五:简述高铁战略意义不少于150字高速铁路对于就业和工业发展的带动和促进作用高速铁路的兴建和正常运行需要大批的修建人员,铁路建成后将在沿线形成大批的中、小城市,这将促进农村的城市化进程,带动沿线区与外界商品、技术、人员.物资的交流和流通,吸引资本的投入,形成新的经济发展产业群,为我国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建设提供新的发展契机。高速铁路的兴建和正常运行将创造许多新的就业机会,这将加快我国目前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企业整合合并.产业链的升级优化产生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分流渠道,缓解了当前企业和单位的人事改革难题。同时,高速铁路作为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将推动和诱发相关产业的配套发展。问题六:高铁对于地方经济发展有何积极意义?为什么很多地方都争高铁?我国目前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保证国民生产总值的持续增长是必须要实现的重点,因此高速铁路的发展之于国家来说有着及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一是发展高速铁路可以解决运输能力不足的问题。长期以来,中国铁路网的规模和质量严重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尤其是繁忙干线的运输能力极度紧张,不仅客运能力十分短缺,而且货物运输受到极大制约。发展高速铁路,可以实现铁路繁忙干线的客货分线运输,减小客货干扰,把既有线的能力腾出来,发展货物的重载运输,极大地释放既有线货运能力,能够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充足的运力保障;二是发展高速铁路能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推动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时期。高速铁路对于保证城镇人口的大量流动,实现中心城市与卫星城镇的合理布局,发挥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相邻城市的“同城”效应,具有重要作用。高速铁路可以大大缩短各区域间和城乡间的时空距离,我国东西间,南北间将不再遥远,中部地区也必定更加通达,将促进区域间、城乡间劳动力尤其是人才、信息等要素的快速流动,带动相关产业由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转移,增强农村经济“造血”功能;三是发展高速铁路是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的综合交通体系的需要。由于铁路发展相对滞后,目前部分国家重点资源性战略物资运输依靠其他运输方式,既增加了社会运输成本,对石油等能源资料的消耗也大幅增长。铁路运输方式在占地、节能、环保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加强铁路在资源性物资和中长距离运输的骨干地位以及经济发达地区旅客运输的比较优势,对于实现综合交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意义重大。问题七:分析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经济意义第一经济利益毋容置疑,第二成熟的技术向世界展示,第三剩余劳动力再利用。希望您能采纳。问题八:中国东南亚高铁的战略意义截至目前,中国铁道部对中国高铁的东南亚布局仍持低调姿态。2010年11月24日,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表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高铁连接计划目前还没有最终敲定。但是中国在缅甸、老挝、泰国的高铁布局已逐渐成型。西南交通大学教授王顺洪指出,有必要从全球发展定位、国家经济发展、领土完整及国防安全战略的多维高度认识中国高铁建设的重大现实和战略意义。“一方面,铁路运输通道对于资源、物资的运输有重要的经济、政治和军事意义,另一方面,自古以来铁路都是保护领土的有效工具。”他认为,在建设高铁后,铁路的这些意义将更为显现。问题九:京广高铁的重大意义京广高铁通车运营后,对于方便中原地区与东、西部地区之间的人员流动,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将积极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京广高铁郑州至武汉段将使沿线各城市定位和布局重新得到评估,一些城市将在高铁带动下焕发出新的发展活力,高铁周边城市在高铁圈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下也将快速发展。京广高铁郑州至武汉段将在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构建高效综合运输体系、促进城镇一体化进程等方面,都将发挥巨大的作用。二是必将密切中部地区与珠三角地区的联系,构建贯穿南北的大能力运输通道。京广高铁郑州至武汉段通车运营后,将此前已经通车运营的郑州至西安高铁与武汉至广州、广州至深圳高铁贯通,形成一条纵贯南北、连接西部的大能力高速铁路通道,西安、郑州、武汉、长沙、广州、深圳等城市间可乘坐高铁相互直达,并在武汉与沪汉蓉铁路相连,为广大旅客出行创造了更为安全、快速、便捷、舒适的条件。同时,这条高铁与既有京广线基本平行,建成后将有效释放既有线货物运输能力,有力缓解既有京广线运能紧张状况,完善铁路网结构,提高铁路货物运能力。京广高铁郑州至武汉段通车后,将与既有京广线、京港澳高速公路一起,形成贯穿我国南北,联系珠三角地区、港澳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高速度、大能力运输通道。三是进一步丰富了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实践经验,提升了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水平。京广高铁郑州至武汉段建设过程中,各参建单位认真落实“六位一体”要求,以技术标准为核心,以施工组织设计为统揽,以标准化管理为抓手,科学合理设定工期节点,有序安排工序转换和工艺标准,做到“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生产,不断强化现场检查督导、问题整改和验收把关,优质高效地完成了各个时期的工程建设任务,进一步丰富了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实践经验。专线意义在繁忙干线建设客运专线,实现客货分线运输,能够大幅度提高铁路运输能力,分流既有线的大部分客车,缓解既有线运能紧张的局面,同时还可以满足大经济区、大城市的增量运输的需求,腾出既有线用来发展货物重载运输,适应日益增长的运输需要。铁路部门有关专家认为,从宏观讲,京广客运专线将国家从北部到南部京津塘环渤海、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珠三角等国内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区域串连起来,由交通便捷直接带来物流与人流的加快,对中国整体经济发展影响巨大,最终形成一条贯穿华北、中原、华南直至港澳地区,绵延2200公里的“经济宽带”。数据统计,此前的京广铁路是我国南北铁路运输通道中最繁忙的线路之一,国家南北交通大动脉。中国西部及北部的矿产资源,大多由铁路运往资源匮乏的东部及南部沿海。2004年,京广线新乡至郑州间货运量已达6053万吨,单向客运量2189万人。京广客运专线建成后,老京广线将主要承担货运任务,无疑将增大南北货运能力。武广高铁开通后一段时间,京广线客运车次大幅度减少,引起舆论关注。票价的合理与否成为衡量京广客运专线社会效益的关键指标,同时票价合理与否也直接影响到高铁上座率和铁路部门的经济效益。所以在双方博弈后,原有京广铁路只是部分分离了客运功能,并不能全部废除客运,转型为货运铁路,它仍然保留了一部分普速客运线路。问题十:分析兰新高铁建设有哪些重要意义兰新高速铁路又称兰新客运专线、兰新铁路第二双线,为甘肃兰州至新疆乌鲁木齐双线电气化铁路,设计时速250公里/小时,是国家《“十二五”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中的区际交通网络重点工程。兰新高铁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举措。2009年8月由国家发改委批复,并于同年11月正式开工建设,兰新高速铁路是一条横贯东西的现代“钢铁丝绸之路”,线路横跨甘肃、青海、新疆3省区,全长1776公里,是世界上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其中新疆段正线全长710km,甘肃段全长799km,青海段全长约268km。技术标准为国铁Ⅰ级客运专线,双线、旅客列车速度设计目标值300公里/小时以上,电力牵引,初期时速200公里/小时。2014年12月26日,兰州铁路局开通兰州至乌鲁木齐首趟动车,这标志着世界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将全线开通运营。建设意义:兰新高速铁路是一条横贯中国西北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铁路大动脉。经青海西宁,甘肃张掖、酒泉、嘉峪关,新疆哈密、吐鲁番,引入乌鲁木齐站,共设31个车站。设计时速200公里/小时以上,建设工期5年,项目投资估算总额为1435亿元。是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重点项目,为西部大开发计划新开工18项重点工程之一。该铁路建成后,将增加一条大运力出疆通道,运能大大提高,新疆和内陆省区联系的主构架完全形成,客运与货运能力都将大幅提升。高速铁路的客运运能与运行速度相对于当前的普速列车有明显提升。同时,兰新高速铁路的建成以及既有兰新铁路的扩能改造,将使兰新铁路货运能力得到释放,新疆煤炭外运能力将从2亿吨提升到3亿吨。两条铁路相辅相成,既能满足人们出行需要,又可拓宽沿线三省区及中亚等地煤炭、棉花、瓜果等优势资源的运输通道,使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西部大开发进程。对增加民族团结,加快边疆经济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兰新高速铁路的建成将会改善新疆和内地的人员交往、经济交流环境。通过亚欧大陆桥的国际交流也将形成战略性布局。同时,该铁路对于新疆的铁路网完善起到重要作用。对新疆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兰新通道内新的大能力铁路干线,实现新疆等西部地区与内地的快速客运连接,同时使既有兰新铁路货运运能得到释放。既有线经过改造扩能后,为新疆煤炭资源开发和外运提供强大的运力支撑,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同时,兰新高速铁路的建成也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铁路网的完善起到重要作用。对青海2014年青海省结束没有高铁的历史,作为世界上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兰新高速铁路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举措,特别是兰新高铁穿越青藏高原,把青海纳入全国快速铁路网,是兰新高铁建设的重大意义。对甘肃兰新高速铁路与古代丝绸之路在西北的线路基本平行,这条铁路的开通也为西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位于兰新高铁线上的甘肃嘉峪关市是有“天下第一雄关”的嘉峪关关城所在地,嘉峪关市市长柳鹏介绍,应对兰新高铁开通,嘉峪关市正在对长城、西北自然风光、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魏晋古墓等众多文化和自然遗存进行全面规划和开发,打造文化旅游全产业链。甘肃旅游部门预计,兰新高铁开通以后,甘肃酒泉及下辖敦煌、嘉峪关、张掖等重要旅游景点的游客将会出现井喷式增长。参考:兰新高铁百度百科余下全文>>

国内外高铁现状以及高铁特点简介1964年,日本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并以时速210km/h投入商业运营。由于修建高速铁路可以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高速铁路的辉煌业绩深受世人瞩目,法国也及时发展了独具特色的可能是目前唯一没有任何盈利色彩而享誉世界的法国产品TGA高速技术,并在1981年率先建成西欧第一条高速铁路。从此TGV一直牢牢占据高速轮轨的速度桂冠,目前的纪录是2007年创下的4 公里/小时。欧洲有关部门做出的长远规划是到2015年,全欧高铁铁路总长达到3万公里,其中新建段9100公里,约占30%。 紧接日法之后,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都相继修建了高速铁路。并且德国研制独自的ICE(Intercity-Express)机车,美国研制了具有美国特色的Acela。从1972年以后,又相继出现了磁悬浮和摆式列车,而其中的摆式列车由于其性价比较高,有可能是一种在大规模成熟铁路网基础上完成提速的高速铁路技术。 我国的高速铁路研发及建设均起步较晚,但是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近几年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从2008年8月1日我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到之后的武广高速铁路、郑西铁路等高速铁路的开工建设及投入运营,我国高铁建设一直得到国家大力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特别是在过去两年,我国多项高铁建设项目开工并建成投产,宁波~台州~温州、温州~福州、福州~厦门等客运专线相继建成通车,特别是世界上里程最长、时速350公里、全长6公里的武广高速铁路开通运营,成为中国高速铁路的又一里程碑。 高速铁路在不长的时期内之所以能取得如此的发展势头,根本原因是基于轮轨系的高速技术充分发挥了既先进又实用的特点,特别是在中长距离的交通中的独特优势。实践表明,高速铁路已是当代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象征。高速铁路虽然源于传统铁路,但借助于多项高新技术已全面突破常规铁路的概念,已形成一种能与既有路网兼容的新型交通系统。同时高铁还具有一些其他列车无法比拟的优点:(1)输送能力大:目前各国的高速铁路几乎都能满足最小行车间隔4分钟及其以下(日本可达3分钟)的要求。(2)速度快:法国、日本、德国、西班牙和意大利高速列车的最高运行时速分别达到了300公里、300公里、280公里、270公里和250公里。如果作进一步改善,运行时速可以达到350~400公里。(3)安全性好:高速铁路由于在全封闭环境中自动化运行,又有一系列完善的安全保障系统,所以其安全程度是任何交通工具无法比拟的。(4)受气候变化影响小,正确率高:高速铁路全部采用自动化控制,可以全天候运营,除非发生地震。由于高速铁路系统设备的可靠性和较高的运输组织水平,可以做到旅客列车极高的正点率。(5)方便快捷:高速铁路一般每4分钟发出一列车,日本在旅客高峰时每3分半钟发出一列客车,旅客基本上可以做到随到随走,不需要候车。(6)能源消耗低:如果以“人/公里”单位能耗来进行比较的话。高速铁路为1,则小轿车为5,大客车为2,飞机为7。(7)环境影响好(8)经济效益好:高速铁路投入运行以来,倍受旅客青睐,其经济效益也十分可观。日本东海道新干线开通后仅7年就收回了全部建设资金,自1985年以后,每年纯利润达2000亿日元。德国ICE城市间高速列车每年纯利润达7亿马克。法国TGV年纯利润达44亿法郎。

发展高速铁路可以通过较长的产业链,对建材、钢铁、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行业产生积极的拉动作用,对建设提高国家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1世纪,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高速铁路跨越式发展必将为我国经济的进一步飞跃打下坚实的基础,缩短城市间的距离,

有关高速铁路的论文选题意义

高铁的战略意义问题一:高铁对于中国有哪些意义高铁对于中国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是军事战略方面的。为战时快速运送兵员、运送弹药、给养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经常是因为某一方具备了快速后勤补给能力,敌对的另一方不得不取消了战争计划。第二是经济方面的。商品、原材料的快速运输,抵消了地理上、时空上的先天缺陷,加快了经济发展速度。其他诸如使全国主要城市都纳入“一日生活圈”之类的意义、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的意义也很多。问题二:中国高铁的军事意义究竟有多大全程桥隧,目标明显,军事意义一般,更多的是解放传统货客混用铁路的运能,让战略物资更快的调配,就军事意义来说还是地铁更重要(参考神奇的北京地铁)问题三:中国铁路"走出去"有何战略意义中国高铁“走出去”,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低端产品、产业、技术和劳务输出,也不仅仅是传统高端领域国际技术与产业的合作,而是中国在新时期,面向未来长远发展的全球布局和国家战略。第一,“高铁外交”开启中国外交的0时代中国和平崛起,需要务实外交、互利外交、实力外交。2013年10月12日在泰国,2013年11月25日在东欧,李总理亲自推介中国高铁技术输出,为中国高铁“走出去”吹响了号角,实际上也开启了中国外交发展的新时代。今天,“高铁外交”作为国家新名片,它是技术集成、产业配套、重大装备、国际融资、国际贸易、国际关系协调等的综合能力的表现,标志中国外交开始走上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发展道路,开启了中国外交的0时代。第二,中国高铁“走出去”有助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历史性转变高铁涉及五大系统的技术,中国掌握了集设计施工、装备制造、车辆控制、系统集成、运营管理于一体的高速铁路成套技术,形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按照“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技术方针,从发展的起步阶段便瞄准世界最先进的高速铁路技术。中国高铁“走出去”对中国高科技产业输出起到引领作用,必将带动一大批高科技产业腾飞,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中国高铁“走出去”有助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历史性转变。中国标准必将引领世界。第三,中国高铁“走出去”有利于建立国家安全体系国家安全的基本保障是拥有制空权、制海权、制陆权和制天权。美国以航母为支点,在全世界建立了庞大的基地群,这是服务于它全球战略的“制海权”、“制空权”。今天的大国竞相发展宇宙航天,是为了掌权“制天权”。当“海权”与“陆权”并存时,中国就可以在其全球战略态势上建立起一个对冲的局面。谁制定了未来世界范围内高铁的技术标准和管理体制,谁就掌握了保障国家安全的“陆地法”。中国高铁“走出去”维系着中国在欧亚地缘政治和全球格局中的地位,维系着边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防安全的重大使命。第四,高铁“走出去”是中国经济突围发展的战略需要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复苏不均衡,下行风险依然存在。上个月(11月)19日,世界经济与合作组织(OECD)将世界经济2013年和2014年增长预期从3,1%和4%下调至7%和6%,新兴国家尤其是中国经济将继续向好。刚刚结束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释放出巨大改革红利,中国的发展也面临更加严峻的国际环境。我们曾经以向东发展的海洋战略,希望加入全球经济循环,承接产业转移,促进重大装备的出口。严峻的国际环境迫使我们既要坚持以上海自贸区为新起点,实施新一轮对外开放,又要调整战略,向西、向北、向南发展。谋划中的中国高铁“走出去”,包括三个战略方向:通过俄罗斯进入欧洲的欧亚高铁;从乌鲁木齐出发,经过中亚最终到达德国的中亚线;还有从昆明出发,连接东南亚国家,一直抵达新加坡的泛亚铁路。高铁“走出去”是中国经济突围发展的战略需要。第五,中国高铁“走出去”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百年以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奋斗目标,也是今天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在中国历史上,通过古丝绸之路曾经创造了令世界叹为观止的经济繁荣和文件昌盛。南宋时期,中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总量75%,唐朝占到58%,即使到了日渐衰微的1820年,中国经济总量仍然占到全球经济总量的3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的占比从1978年的6%到目前的11%。根据趋势外推法则,可以预计到2030年余下全文>>问题四:高铁建设及走出去战略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什么重大意义第一,“高铁外交”开启中国外交的0时代中国和平崛起,需要务实外交、互利外交、实力外交。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实际上开启了中国外交发展的新时代。今天,“高铁外交”作为国家新名片,它是技术集成、产业配套、重大装备、国际融资、国际贸易、国际关系协调等的综合能力的表现,标志中国外交开始走上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发展道路,开启了中国外交的0时代。第二,中国高铁“走出去”有助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历史性转变高铁涉及五大系统的技术,中国掌握了集设计施工、装备制造、车辆控制、系统集成、运营管理于一体的高速铁路成套技术,形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中国高铁的生产和出口已具备相当实力,高铁的核心技术优势非常明显,技术输出正是建立高铁国际优势的开始。中国高铁“走出去”对中国高科技产业输出起到引领作用,必将带动一大批高科技产业腾飞,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中国高铁“走出去”有助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历史性转变。中国标准必将引领世界。第三,中国高铁“走出去”有利于建立国家安?全体系国家安?全的基本保障是拥有制空权、制海权、制陆权和制天权。中国是一个陆权大国,铁路修到那里,国家的意志就通达到那里,国家的安全体系就建构在那里。以高铁为支柱的欧亚大陆经济整合,将为中国带来一个陆权时代。当“海权”与“陆权”并存时,中国就可以在其全球战略态势上建立起一个对冲的局面。谁制定了未来世界范围内高铁的技术标准和管理体制,谁就掌握了保障国家安全的“陆地法”。中国高铁“走出去”维系着中国在欧亚地缘政治和全球格局中的地位,维系着边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防安全的重大使命。第四,高铁“走出去”是中国经济突围发展的战略需要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复苏不均衡,下行风险依然存在。中国的发展也面临更加严峻的国际环境。严峻的国际环境迫使我们既要实施新一轮的对外开放,又要调整战略,向西、向北、向南发展。谋划中的中国高铁“走出去”,包括三个战略方向:通过俄罗斯进入欧洲的欧亚高铁;从乌鲁木齐出发,经过中亚最终到达德国的中亚线;还有从昆明出发,连接东南亚国家,一直抵达新加坡的泛亚铁路。高铁“走出去”是中国经济突围发展的战略需要。第五,中国高铁“走出去”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百年以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奋斗目标,也是今天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在中国历史上,通过古丝绸之路曾经创造了令世界叹为观止的经济繁荣和文件昌盛。历史昭示着未来。作为传统陆上贸易强国,中国与西部邻国的贸易主要通过古丝绸之路来实现。然而过去三十多年,中国并不是通过陆地,而是依靠海洋加入到世界经济贸易体系中。中国通过参与国际分工,依靠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促进出口,中国经济重心也向沿海地区转移,为中国经济带来了35年的大发展。高速铁路“走出去”,为中国在未来发展提供了全新广阔的地缘空间,高铁就是升级版的现代丝绸之路。高铁将把中国的商品、产业、装备、文化和思想传播出去,中国高铁将与中国航天、中国海洋深潜等战略高技术一道,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问题五:简述高铁战略意义不少于150字高速铁路对于就业和工业发展的带动和促进作用高速铁路的兴建和正常运行需要大批的修建人员,铁路建成后将在沿线形成大批的中、小城市,这将促进农村的城市化进程,带动沿线区与外界商品、技术、人员.物资的交流和流通,吸引资本的投入,形成新的经济发展产业群,为我国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建设提供新的发展契机。高速铁路的兴建和正常运行将创造许多新的就业机会,这将加快我国目前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企业整合合并.产业链的升级优化产生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分流渠道,缓解了当前企业和单位的人事改革难题。同时,高速铁路作为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将推动和诱发相关产业的配套发展。问题六:高铁对于地方经济发展有何积极意义?为什么很多地方都争高铁?我国目前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保证国民生产总值的持续增长是必须要实现的重点,因此高速铁路的发展之于国家来说有着及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一是发展高速铁路可以解决运输能力不足的问题。长期以来,中国铁路网的规模和质量严重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尤其是繁忙干线的运输能力极度紧张,不仅客运能力十分短缺,而且货物运输受到极大制约。发展高速铁路,可以实现铁路繁忙干线的客货分线运输,减小客货干扰,把既有线的能力腾出来,发展货物的重载运输,极大地释放既有线货运能力,能够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充足的运力保障;二是发展高速铁路能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推动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时期。高速铁路对于保证城镇人口的大量流动,实现中心城市与卫星城镇的合理布局,发挥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相邻城市的“同城”效应,具有重要作用。高速铁路可以大大缩短各区域间和城乡间的时空距离,我国东西间,南北间将不再遥远,中部地区也必定更加通达,将促进区域间、城乡间劳动力尤其是人才、信息等要素的快速流动,带动相关产业由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转移,增强农村经济“造血”功能;三是发展高速铁路是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的综合交通体系的需要。由于铁路发展相对滞后,目前部分国家重点资源性战略物资运输依靠其他运输方式,既增加了社会运输成本,对石油等能源资料的消耗也大幅增长。铁路运输方式在占地、节能、环保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加强铁路在资源性物资和中长距离运输的骨干地位以及经济发达地区旅客运输的比较优势,对于实现综合交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意义重大。问题七:分析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经济意义第一经济利益毋容置疑,第二成熟的技术向世界展示,第三剩余劳动力再利用。希望您能采纳。问题八:中国东南亚高铁的战略意义截至目前,中国铁道部对中国高铁的东南亚布局仍持低调姿态。2010年11月24日,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表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高铁连接计划目前还没有最终敲定。但是中国在缅甸、老挝、泰国的高铁布局已逐渐成型。西南交通大学教授王顺洪指出,有必要从全球发展定位、国家经济发展、领土完整及国防安全战略的多维高度认识中国高铁建设的重大现实和战略意义。“一方面,铁路运输通道对于资源、物资的运输有重要的经济、政治和军事意义,另一方面,自古以来铁路都是保护领土的有效工具。”他认为,在建设高铁后,铁路的这些意义将更为显现。问题九:京广高铁的重大意义京广高铁通车运营后,对于方便中原地区与东、西部地区之间的人员流动,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将积极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京广高铁郑州至武汉段将使沿线各城市定位和布局重新得到评估,一些城市将在高铁带动下焕发出新的发展活力,高铁周边城市在高铁圈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下也将快速发展。京广高铁郑州至武汉段将在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构建高效综合运输体系、促进城镇一体化进程等方面,都将发挥巨大的作用。二是必将密切中部地区与珠三角地区的联系,构建贯穿南北的大能力运输通道。京广高铁郑州至武汉段通车运营后,将此前已经通车运营的郑州至西安高铁与武汉至广州、广州至深圳高铁贯通,形成一条纵贯南北、连接西部的大能力高速铁路通道,西安、郑州、武汉、长沙、广州、深圳等城市间可乘坐高铁相互直达,并在武汉与沪汉蓉铁路相连,为广大旅客出行创造了更为安全、快速、便捷、舒适的条件。同时,这条高铁与既有京广线基本平行,建成后将有效释放既有线货物运输能力,有力缓解既有京广线运能紧张状况,完善铁路网结构,提高铁路货物运能力。京广高铁郑州至武汉段通车后,将与既有京广线、京港澳高速公路一起,形成贯穿我国南北,联系珠三角地区、港澳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高速度、大能力运输通道。三是进一步丰富了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实践经验,提升了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水平。京广高铁郑州至武汉段建设过程中,各参建单位认真落实“六位一体”要求,以技术标准为核心,以施工组织设计为统揽,以标准化管理为抓手,科学合理设定工期节点,有序安排工序转换和工艺标准,做到“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生产,不断强化现场检查督导、问题整改和验收把关,优质高效地完成了各个时期的工程建设任务,进一步丰富了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实践经验。专线意义在繁忙干线建设客运专线,实现客货分线运输,能够大幅度提高铁路运输能力,分流既有线的大部分客车,缓解既有线运能紧张的局面,同时还可以满足大经济区、大城市的增量运输的需求,腾出既有线用来发展货物重载运输,适应日益增长的运输需要。铁路部门有关专家认为,从宏观讲,京广客运专线将国家从北部到南部京津塘环渤海、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珠三角等国内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区域串连起来,由交通便捷直接带来物流与人流的加快,对中国整体经济发展影响巨大,最终形成一条贯穿华北、中原、华南直至港澳地区,绵延2200公里的“经济宽带”。数据统计,此前的京广铁路是我国南北铁路运输通道中最繁忙的线路之一,国家南北交通大动脉。中国西部及北部的矿产资源,大多由铁路运往资源匮乏的东部及南部沿海。2004年,京广线新乡至郑州间货运量已达6053万吨,单向客运量2189万人。京广客运专线建成后,老京广线将主要承担货运任务,无疑将增大南北货运能力。武广高铁开通后一段时间,京广线客运车次大幅度减少,引起舆论关注。票价的合理与否成为衡量京广客运专线社会效益的关键指标,同时票价合理与否也直接影响到高铁上座率和铁路部门的经济效益。所以在双方博弈后,原有京广铁路只是部分分离了客运功能,并不能全部废除客运,转型为货运铁路,它仍然保留了一部分普速客运线路。问题十:分析兰新高铁建设有哪些重要意义兰新高速铁路又称兰新客运专线、兰新铁路第二双线,为甘肃兰州至新疆乌鲁木齐双线电气化铁路,设计时速250公里/小时,是国家《“十二五”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中的区际交通网络重点工程。兰新高铁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举措。2009年8月由国家发改委批复,并于同年11月正式开工建设,兰新高速铁路是一条横贯东西的现代“钢铁丝绸之路”,线路横跨甘肃、青海、新疆3省区,全长1776公里,是世界上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其中新疆段正线全长710km,甘肃段全长799km,青海段全长约268km。技术标准为国铁Ⅰ级客运专线,双线、旅客列车速度设计目标值300公里/小时以上,电力牵引,初期时速200公里/小时。2014年12月26日,兰州铁路局开通兰州至乌鲁木齐首趟动车,这标志着世界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将全线开通运营。建设意义:兰新高速铁路是一条横贯中国西北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铁路大动脉。经青海西宁,甘肃张掖、酒泉、嘉峪关,新疆哈密、吐鲁番,引入乌鲁木齐站,共设31个车站。设计时速200公里/小时以上,建设工期5年,项目投资估算总额为1435亿元。是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重点项目,为西部大开发计划新开工18项重点工程之一。该铁路建成后,将增加一条大运力出疆通道,运能大大提高,新疆和内陆省区联系的主构架完全形成,客运与货运能力都将大幅提升。高速铁路的客运运能与运行速度相对于当前的普速列车有明显提升。同时,兰新高速铁路的建成以及既有兰新铁路的扩能改造,将使兰新铁路货运能力得到释放,新疆煤炭外运能力将从2亿吨提升到3亿吨。两条铁路相辅相成,既能满足人们出行需要,又可拓宽沿线三省区及中亚等地煤炭、棉花、瓜果等优势资源的运输通道,使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西部大开发进程。对增加民族团结,加快边疆经济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兰新高速铁路的建成将会改善新疆和内地的人员交往、经济交流环境。通过亚欧大陆桥的国际交流也将形成战略性布局。同时,该铁路对于新疆的铁路网完善起到重要作用。对新疆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兰新通道内新的大能力铁路干线,实现新疆等西部地区与内地的快速客运连接,同时使既有兰新铁路货运运能得到释放。既有线经过改造扩能后,为新疆煤炭资源开发和外运提供强大的运力支撑,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同时,兰新高速铁路的建成也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铁路网的完善起到重要作用。对青海2014年青海省结束没有高铁的历史,作为世界上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兰新高速铁路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举措,特别是兰新高铁穿越青藏高原,把青海纳入全国快速铁路网,是兰新高铁建设的重大意义。对甘肃兰新高速铁路与古代丝绸之路在西北的线路基本平行,这条铁路的开通也为西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位于兰新高铁线上的甘肃嘉峪关市是有“天下第一雄关”的嘉峪关关城所在地,嘉峪关市市长柳鹏介绍,应对兰新高铁开通,嘉峪关市正在对长城、西北自然风光、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魏晋古墓等众多文化和自然遗存进行全面规划和开发,打造文化旅游全产业链。甘肃旅游部门预计,兰新高铁开通以后,甘肃酒泉及下辖敦煌、嘉峪关、张掖等重要旅游景点的游客将会出现井喷式增长。参考:兰新高铁百度百科余下全文>>

发展高速铁路可以通过较长的产业链,对建材、钢铁、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行业产生积极的拉动作用,对建设提高国家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1世纪,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高速铁路跨越式发展必将为我国经济的进一步飞跃打下坚实的基础,缩短城市间的距离,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开始对高速铁路的设计建造技术、高速列车、运营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组织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并进行了广深铁路提速改造,修建了秦沈客运专线,实施了既有线铁路六次大提速等。2002年12月建成的秦皇岛至沈阳间的客运专线,是中国自己研究、设计、施工、目标速度200公里/小时,基础设施预留250公里/小时高速列车条件的第一条铁路客运专线。自主研制的“中华之星”电动车组在秦沈客运专线创造了当时“中国铁路第一速”——5公里/小时。经过十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铁路通过技术创新,在高速铁路的工务工程、高速列车、通信信号、牵引供电、运营管理、安全监控、系统集成等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铁技术体系,总体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意义:①节约能源,保护土地。②扩充铁路客运能力,大大缩短旅客出行时问;扩大铁路货运能力,大大节约物资运输成本;拉动冶金、机械、精密仪器等其他行业的高新技术产品的发展;促进东西部地区物资交流和人员来往,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等。

高速铁路概论有关论文选题怎么写初中

中国高速铁路安全  摘要:通过对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稳定的“三大因素”(设备、制度、人员)相互关系的探讨,提出消除影响运输安全的不稳定因素,奠定支撑运输安全坚实基础的要求措施。在施工组织过程中,加强整体协调运转,明确结合部的分工和责任,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持续稳定。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稳定;因素;设备;施工;影响、影响运输安全的“三大因素”  维持铁路运输生产所必备的先进技术设备、完善的规章制度和高素质的运营人员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稳定的“三大因素”。铁路运输企业的设备、制度和人员情况在其安全生产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1)铁路设备对安全的影响。对行车设备的改造施工及故障处理,多数情况需停止信号联锁的使用,要在无联锁的情况下接发列车,操纵台无显示、信号停用、道岔失去联锁,从准备进路、交递凭证、引导接车到区间列车的掌握均由人工来完成,对接发列车安全影响较大。2000年全路发生的17起行车重大、大事故中,有7起(占41.2%)是在施工情况下发生的。设备临时故障是在作业人员无准备的情况下,信号及联锁设备发生变化,一般在水害、雷击、暴风雨雪等自然环境下及设备老化等时,易发生临时故障,对运输安全影响也较大。哈尔滨铁路局每年发生影响接发列车安全的设备故障约1200起。
(2)规章制度对安全的影响。规章制度有遗漏、不严密,与现场实际不符等均会影响运输安全。规章制度不完善的原因主要是:①深入现场实际不够,未能随设备的变化及时修改相应的作业程序及制度;②工务、电务部门不能及时提供相关技术资料,影响车务部门对《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的修订、补充和完善,以及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防范措施;③没有针对设备的临时变化,及时制定作业办法和安全措施,使作业过程缺乏安全保障。
(3)作业人员对安全的影响。①作业人员对规章制度的掌握或理解有误,影响作业安全;②作业人员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简化作业过程,影响作业安全;③作业人员应变能力差,对突发事件处理不当,影响作业安全。1999年8月2日5:10,哈尔滨铁路局万乐站因3#道岔故障(1—3联动道岔光带和表示灯无显示),影响上行出站信号不能开放,使用路票发车,5:38 Y212次旅客列车进2道停车,值班员确认3#道岔是定位后,对故障的判定和处理不当,误认为1#道岔也是定位状态,5:40列车启动行至信号机前司机发现l#道岔是反位,停车构成未准备好进路发车的险性事故。
综上所述,在设备改造施工及临时故障等情况下,如果规章制度不完善,设备作业人员应变能力差,就会影响运输安全。因此,强化设备、制度、人员及其相互间的协调配合,是确保运输安全稳定的关键。  2、强化“三大因素”的协调管理  设备是基础、制度是保证、人员是关键,三者是相辅相承、紧密相联、互相制约的统一体;同时,三者只有在动态的变化中保持相对的协调和稳定,安全才有保证,忽视了三者的动态协调与统一,维持安全稳定的支撑就将倾斜。  2.1强化施工管理,提高设备质量  从运输安全的角度规范施工,施工单位应严格按施工方案给定的时间进行施工;实施施工、验收质量责任追究,避免低标准的重复施工,尽可能减少施工次数;接收部门要严格执行日常维修、检查制度,及时处理潜在的设备隐患,减少设备故障率。在设备发生意外故障后,能在最短时间(查标定时)内到达现场,进行抢修,及时恢复设备的正常使用。  2.2跟踪设备变化,完善规章制度  (1)制定符合现场实际的规章制度。随时掌握设备变化情况,以及现场设备的特点和性能,及时修订安全防范措施,修订有关规章制度。  (2)完善施工与交接、培训制度。施工部门应有对车站技术管理人员(包括接收部门的工电维修部门)和作业人员进行培训的义务和责任,有跟踪、处理使用中发生意外问题的责任,限定最少跟踪时间;接收部门的维修人员要尽快掌握设备特点、性能和处理故障的能力。  (3)严格培训上岗制度。  (4)制定特殊情况下,接发列车作业标准。哈尔滨铁路局正在研究制定适合本局设备特点的《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作业标准》。  2.3强化人员素质,执行作业标准  (1)强化岗位相关知识的应知应会培训。制定各工种应知必会范围,定期学习、考核和举行技术比武,引进激励机制和岗位轮岗制度。  (2)进行事故案例教育,增强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强化作业人员对规章的理解。  (3)强化停电、施工、设备临时故障等情况下《接发列车作业标准》的学习,经常进行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和应急处理能力的实作演练,提高非正常情况下的应变处理能力。  (4)施工中严格执行登记、消记制度,严格执行单一指挥的原则。把握好威胁运输安全的3个时候:施工开始的时候、施工完了进行调试的时候、设备临时故障的时候。  (5)严格管理,造就一批训练有素,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作业标准化的职工队伍。  3消除不稳定因素,奠定坚实安全“三戒”:一戒推诿扯皮。避免各部门的本位主义,相互扯皮、责任不明易产生安全漏洞;二戒信息梗塞。从提报施工方案到施工的全过程,各系统间、系统内部各业务科室间,以及各工种间要强化信息的沟通与联系,避免不了解情况的盲目作业;三戒各自为战。施工中要考虑各系统间的协调配合,互为提供方便条件。  “五强”:①强化施工方案的提报和审批。施工部门提报的施工项目、内容、影响范围、施工时间要准确无误;运输部门对施工方案的编制要科学,避免施工中发生意外事件。②强化总工程师室在施工中的组织协调作用和权威性。③强化施工协调会的作用。所有与施工有关部门汇报的施工准备、配合事项要形成会议纪要,总工程师室负责督促检查落实,任一方未落实均不能施工。④强化车站对施工安全结合部的控制。根据车站设备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保障措施。重点把握5个环节:影响范围、关键作业、关键岗位、作业程序、达到标准。⑤强化作业标准的执行。各系统要严格执行施工操作规程和作业标准。  施工中严把“七关”:①把住施工协调关。涉及多部门、多单位的施工,对结合部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②把住请点关。严格落实施工不行车、行车不施工原则,能纳入“天窗”内的维修作业,一律在“天窗”内进行。③把住现场监控关。监控干部要重点检查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④把住施工试验和列车放行关。施工接近尾声时,施工现场和人员易出现忙乱现象,不完全具备开通条件时,坚决不放行列车。⑤把住施工中行车设备运用和控制关。严禁超范围施工,施工方案中没有涉及的行车设备,一律不准动,特别是不准提前动行车设备进行施工准备。⑥把住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作业关。严把施工中的“闭塞、进路、凭证”三关。⑦把住列车运行组织关。机务、车务部门要认真学习《施工方案》,按调度命令正确出示《运行揭示》,编制《施工明示图》;机车乘务员、运转车长要熟悉施工方案,认真抄录《运行揭示》。  铁路是大联动机,须各工种协同作业。随着铁路新技术、新设备的大量采用,加强施工过程中设备、制度、人员之间的协调、配合,以及结合部的管理,必能达到自控、互控、他控,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持续稳定。

摘要:通过对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稳定的“三大因素”(设备、制度、人员)相互关系的探讨,提出消除影响运输安全的不稳定因素,奠定支撑运输安全坚实基础的要求措施。在施工组织过程中,加强整体协调运转,明确结合部的分工和责任,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持续稳定。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稳定;因素;设备;施工;影响 、影响运输安全的“三大因素” 维持铁路运输生产所必备的先进技术设备、完善的规章制度和高素质的运营人员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稳定的“三大因素”。铁路运输企业的设备、制度和人员情况在其安全生产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1)铁路设备对安全的影响。对行车设备的改造施工及故障处理,多数情况需停止信号联锁的使用,要在无联锁的情况下接发列车,操纵台无显示、信号停用、道岔失去联锁,从准备进路、交递凭证、引导接车到区间列车的掌握均由人工来完成,对接发列车安全影响较大。2000年全路发生的17起行车重大、大事故中,有7起(占41.2%)是在施工情况下发生的。设备临时故障是在作业人员无准备的情况下,信号及联锁设备发生变化,一般在水害、雷击、暴风雨雪等自然环境下及设备老化等时,易发生临时故障,对运输安全影响也较大。哈尔滨铁路局每年发生影响接发列车安全的设备故障约1200起。
(2)规章制度对安全的影响。规章制度有遗漏、不严密,与现场实际不符等均会影响运输安全。规章制度不完善的原因主要是:①深入现场实际不够,未能随设备的变化及时修改相应的作业程序及制度;②工务、电务部门不能及时提供相关技术资料,影响车务部门对《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的修订、补充和完善,以及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防范措施;③没有针对设备的临时变化,及时制定作业办法和安全措施,使作业过程缺乏安全保障。
(3)作业人员对安全的影响。①作业人员对规章制度的掌握或理解有误,影响作业安全;②作业人员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简化作业过程,影响作业安全;③作业人员应变能力差,对突发事件处理不当,影响作业安全。1999年8月2日5:10,哈尔滨铁路局万乐站因3#道岔故障(1—3联动道岔光带和表示灯无显示),影响上行出站信号不能开放,使用路票发车,5:38 Y212次旅客列车进2道停车,值班员确认3#道岔是定位后,对故障的判定和处理不当,误认为1#道岔也是定位状态,5:40列车启动行至信号机前司机发现l#道岔是反位,停车构成未准备好进路发车的险性事故。
综上所述,在设备改造施工及临时故障等情况下,如果规章制度不完善,设备作业人员应变能力差,就会影响运输安全。因此,强化设备、制度、人员及其相互间的协调配合,是确保运输安全稳定的关键。
2、强化“三大因素”的协调管理
设备是基础、制度是保证、人员是关键,三者是相辅相承、紧密相联、互相制约的统一体;同时,三者只有在动态的变化中保持相对的协调和稳定,安全才有保证,忽视了三者的动态协调与统一,维持安全稳定的支撑就将倾斜。
2.1强化施工管理,提高设备质量
从运输安全的角度规范施工,施工单位应严格按施工方案给定的时间进行施工;实施施工、验收质量责任追究,避免低标准的重复施工,尽可能减少施工次数;接收部门要严格执行日常维修、检查制度,及时处理潜在的设备隐患,减少设备故障率。在设备发生意外故障后,能在最短时间(查标定时)内到达现场,进行抢修,及时恢复设备的正常使用。
2.2跟踪设备变化,完善规章制度
(1)制定符合现场实际的规章制度。随时掌握设备变化情况,以及现场设备的特点和性能,及时修订安全防范措施,修订有关规章制度。
(2)完善施工与交接、培训制度。施工部门应有对车站技术管理人员(包括接收部门的工电维修部门)和作业人员进行培训的义务和责任,有跟踪、处理使用中发生意外问题的责任,限定最少跟踪时间;接收部门的维修人员要尽快掌握设备特点、性能和处理故障的能力。
(3)严格培训上岗制度。
(4)制定特殊情况下,接发列车作业标准。哈尔滨铁路局正在研究制定适合本局设备特点的《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作业标准》。
2.3强化人员素质,执行作业标准
(1)强化岗位相关知识的应知应会培训。制定各工种应知必会范围,定期学习、考核和举行技术比武,引进激励机制和岗位轮岗制度。
(2)进行事故案例教育,增强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强化作业人员对规章的理解。
(3)强化停电、施工、设备临时故障等情况下《接发列车作业标准》的学习,经常进行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和应急处理能力的实作演练,提高非正常情况下的应变处理能力。
(4)施工中严格执行登记、消记制度,严格执行单一指挥的原则。把握好威胁运输安全的3个时候:施工开始的时候、施工完了进行调试的时候、设备临时故障的时候。
(5)严格管理,造就一批训练有素,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作业标准化的职工队伍。
3消除不稳定因素,奠定坚实安全“三戒”:一戒推诿扯皮。避免各部门的本位主义,相互扯皮、责任不明易产生安全漏洞;二戒信息梗塞。从提报施工方案到施工的全过程,各系统间、系统内部各业务科室间,以及各工种间要强化信息的沟通与联系,避免不了解情况的盲目作业;三戒各自为战。施工中要考虑各系统间的协调配合,互为提供方便条件。
“五强”:①强化施工方案的提报和审批。施工部门提报的施工项目、内容、影响范围、施工时间要准确无误;运输部门对施工方案的编制要科学,避免施工中发生意外事件。②强化总工程师室在施工中的组织协调作用和权威性。③强化施工协调会的作用。所有与施工有关部门汇报的施工准备、配合事项要形成会议纪要,总工程师室负责督促检查落实,任一方未落实均不能施工。④强化车站对施工安全结合部的控制。根据车站设备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保障措施。重点把握5个环节:影响范围、关键作业、关键岗位、作业程序、达到标准。⑤强化作业标准的执行。各系统要严格执行施工操作规程和作业标准。
施工中严把“七关”:①把住施工协调关。涉及多部门、多单位的施工,对结合部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②把住请点关。严格落实施工不行车、行车不施工原则,能纳入“天窗”内的维修作业,一律在“天窗”内进行。③把住现场监控关。监控干部要重点检查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④把住施工试验和列车放行关。施工接近尾声时,施工现场和人员易出现忙乱现象,不完全具备开通条件时,坚决不放行列车。⑤把住施工中行车设备运用和控制关。严禁超范围施工,施工方案中没有涉及的行车设备,一律不准动,特别是不准提前动行车设备进行施工准备。⑥把住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作业关。严把施工中的“闭塞、进路、凭证”三关。⑦把住列车运行组织关。机务、车务部门要认真学习《施工方案》,按调度命令正确出示《运行揭示》,编制《施工明示图》;机车乘务员、运转车长要熟悉施工方案,认真抄录《运行揭示》。
铁路是大联动机,须各工种协同作业。随着铁路新技术、新设备的大量采用,加强施工过程中设备、制度、人员之间的协调、配合,以及结合部的管理,必能达到自控、互控、他控,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持续稳定。

文准备往什么方向写,选题老师审核通过了没,有没有列个大纲让老师看一下写作方向? 老师有没有和你说论文往哪个方向写比较好?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写个大纲,这样老师,好确定了框架,避免以后论文修改过程中出现大改的情况!! 学校的格式要求、写作规范要注意,否则很可能发回来重新改,你要还有什么不明白或不懂可以问我,希望你能够顺利毕业,迈向新的人生 通过了大学高等教育,似乎论文写作似乎已经不成为问题了。但是,仔细观察大学教育就会发现,就没有专门写作的课程。这就好像是性教育,

写某地区高铁安全管理制度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