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我国计算机发展现状论文怎么写好写

发布时间:2024-07-03 19:31:15

我国计算机发展现状论文怎么写好写

四、政府知识管理系统实例分析 下面以由苏州欧索软件公司开发的“Bluten政府知识管理平台”③为主导,结合北京俊和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知识管理系统④作实例分析,这两家公司的政府知识管理系统基本上可以代表当前我国政府知识管理系统的现状。 经过归纳可以得到“Bluten政府知识管理平台”主要功能模块及特点是: 第一个主模块是政务中心,这是系统的主导功能,下设五个子功能: 一是公文管理(发文、收文、档案管理),特点是支持语音录入、手写录入,能实现收发公文流程的自由设置和流程监控;二是事务管理(人事办公事务和财务事务),特点是能够规范和固化行政办公流程,实现各项事务的自助处理;三是日程管理(有多种方式,如邮件提醒、短消息提醒、BP机提醒、电话提醒),特点是按日、周、月显示日程,并可对日程进行公布、存储、查询;四是会议管理(会议室管理、会议通知管理),特点是能与日程管理紧密联系,可进行会议提醒,可进行会议纪要管理;五是邮件管理(电子邮件收发、扩展Web访问)。 第二个主模块是资源中心,下设以下五个子功能:新闻发布、公告发布、政策法规办事指南、其他信息(包括各种交通信息及其共享信息)。第三个主模块是管理中心,能实现无线应用、消息提醒、流程自定义、图形化设计工具、多组织结构、流程监控分析、自定义表单、用户管理、图形化的用户权限管理等功能。 “Bluten政府知识管理平台”代表了当前大部分电子政务管理软件的主要功能。但是,应当说它的政府知识获取、传播共享、利用测评功能不够充分,基本上可以说还是一种办公管理,偏重于政务管理,而不是知识管理和公共服务。 相比之下,俊和在线的一站式电子政务应用解决方案除了具备上表所列的欧索软件中的大部分功能以外,还突出了知识管理功能。该方案基于门户系统与内容管理、虚拟网站集群,以及中间件平台等支撑系统的整合而成,包括“一站式”所必须具备的单点登录、统一认证、应用分布、虚拟站点集群、集中管理功能,同时还包括门户服务通常应具备的搜索引擎、消息引擎、个性化展现、知识导航、应用集成等功能。 从该方案的“一站式信息门户”有“消息沟通”模块,包括分类论坛、在线交流、在线聊天、在线调查、信访管理等功能;“一站式协同办公”平台的办公应用层中的特别有一个“办公协作平台”模块,其中有信息发布、数据文档共享、视频会议、论坛服务、远程办公等功能。事务管理模块中还有“辅助决策”功能等,在此都体现了知识管理的特征。 从上文提出的政府知识管理系统的三大功能需求,到俊和在线的知识管理系统这一阶段,政府的知识管理系统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如知识门户开始形成、协同办公成效显著。但这些系统大多还只是停留在知识的简单获取、传播和利用阶段,需要加强的知识管理功能还有很多:隐性知识的获取难度仍然较大,需要引入适当的激励机制激发共享;知识交流的过程基本上还是在对知识的外化,真正内化的很少;对知识培训、推送考虑的也不多;知识贡献较少;也没有良好的知识测评机制。综上所述,当前已有的政府知识管理系统与从理论上设计的理想需求模型还有差距,在实践中,系统设计人员可以参考知识管理的功能需求,从公务员的个人知识管理做起,培养知识分享和交流的组织文化,培育实践社区,确定办公领域中的关键知识,重视信息门户的知识沉淀,并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合政府的知识管理系统,培养政府创新能力。 ①以外促内,内强则外优——政府、公共事业单位知 识管理的导入.http://www.amteam.org/static/54235.hnn1. [访问日期:2007—2—3】 ② 刘武,朱明富.构建知识管理系统的探讨.计算机应用研究.2002(4):35—37. ③ 苏州欧索软件公司.Bluten知识平台解决方案.http://www.oceanso~:.com.cn/document/knowledge.doc. 【访问日期:2006-12-10】 ④北京俊和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功方案:一站式电子政务应用解决方案.http://www.wits.com.cn/wits/news/news_show.asp?id=94&kind= 公司动态&trade=政府信息化.【访问日期:2007—3—9】

计算机毕业论文,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写: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以从网络安全、网络技术、计算机理论、算法、程序应用等多个角度来写。然后严格遵守论文格式规范,论文题目一般不超过二十个字。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计算机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2012年9月,教育部将新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取代旧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仿真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个计算机系统与网络兼顾的计算机学科宽口径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具有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科学型和工程型相结合的计算机专业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

计算机(computer / calculation machine)是总称,一般在学术性或正式场合使用。在通常用语中,计算机一般指电子计算机中用的个人电脑。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指令对各种数据和信息进行自动加工和处理的电子设备。它由多个零配件组成,如中央处理器、主板、内存、电源、显卡等。接收、处理和提供数据的一种装置,通常由输入输出设备、存储器、运算和逻辑部件以及控制器组成;有模拟式、数字式及混合式三种类型。

一般都是毕设,先有代码,调试好程序,之后写写你是如何设计这个程序的

我国计算机发展现状论文怎么写

一般都是毕设,先有代码,调试好程序,之后写写你是如何设计这个程序的

计算机(computer / calculation machine)是总称,一般在学术性或正式场合使用。在通常用语中,计算机一般指电子计算机中用的个人电脑。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指令对各种数据和信息进行自动加工和处理的电子设备。它由多个零配件组成,如中央处理器、主板、内存、电源、显卡等。接收、处理和提供数据的一种装置,通常由输入输出设备、存储器、运算和逻辑部件以及控制器组成;有模拟式、数字式及混合式三种类型。

一、行业稳步增长,疫情影响正逐步消除2020年上半年计算机行业实现营业收入3亿元,同比增长6%,相较于2019年同期增长水平9%有所下滑。随着疫情影响的逐步消除,计算机行业营业收入迅速增长,2020年第二季度实现收入3亿元,同比2019年第二季度实现增长4%,相比之下,2020年第二季度比增长更为明显,环比增长3%。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020年上半年计算机行业实现归母净利润4亿元,同比下滑7%,相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2020年上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导致上市公司的商机有所减少以及收入确认有所延缓,而公司的日常费用及人员支出较为刚性。随着二季度疫情的影响逐步减弱,下游客户经营活动逐步恢复正常,计算机板块2020第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为亏损14亿元,2020第二季度实现9亿元,不但实现了同比7%的增长,更是实现了环比大幅增长。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计算机行业2020年上半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母净利润为61亿元,同比2019年同期下滑1%。扣非净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与归母净利润一致,都是因为收入的延缓确认以及费用的刚性支出。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计算机行业2020年上半年有12%的公司扣非净利润增速超过为100%或扭亏为盈,有7%的公司业绩增速在70%-100%之间,有7%的公司业绩增速在30%-50%之间,有13%的公司业绩增速在0%-30%之间,还有61%的公司业绩呈现下滑状态。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计算机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二、金融信息化空间广阔,市场规模在千亿级别金融信息化主要是指金融机构的信息化业务,在国内主要包括银行IT投入、保险IT投入和证券IT投入,其中从发展时间来说,国内证券IT和银行IT发展较早,而保险IT起步较晚;从发展规模来看,银行IT的规模最大。根据研究机构数据,银行IT投入规模在2020年达到1351亿元,同比增长8%;保险IT投入规模在2020年达到412亿元,同比增长4%,我国金融信息化总体规模接近2000亿元。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三、软件定义汽车迎来发展大时代软件定义汽车是软件在车辆中扮演的角色逐步放大,纵观汽车发展历史,从最开始的“机械定义汽车”到“电器定义汽车”再到“电子定义汽车”最后到现在的“软件定义汽车”。一方面是汽车电子占整车成本逐渐提高,根据摩根斯坦利研究中心的调查结果,到2020年,车辆的软件价值占车身本来价格的比例为40%。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四、云计算蓬勃发展在国内,2009年阿里云成立拉开了我国云计算市场的序幕,随着阿里云技术的逐步成熟和效益逐渐显现,各巨头纷纷入局,同时独立云厂商相继成立,国内云计算行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云计算整体规模达到1334亿元,同比增速6%,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预计到2023年,市场规模将超过3700亿元。数据来源:信通院,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五、计算机行业未来发展前景近几年,我国计算机行业发展迅猛,特别是在软件领域,已经成为世界第一。但是我国各行业对于计算机行业的需求并没有减少,反而有了更大的需求。这主要是由于我们正处于信息时代,各行业对于信息的需求巨大,而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便是互联网;再加上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产业从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转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因此对于IT行业的存在着巨大的需求。从全球IT行业的发展看,经过几年的低迷发展,IT行业已经走出低谷、大有东山再起之势,IT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日益显现出蓬勃生机。华经情报网隶属于华经产业研究院,专注大中华区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

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的写作方法指导一、前言部分前言部分也常用“引论”、“概论”、“问题背景”等做标题,在这部分中,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首先要阐明选题的背景和选题的意义。选题需强调实际背景,说明在计算机研究中或部门信息化建设、管理现代化等工作中引发该问题的原因,问题出现的环境和条件,解决该问题后能起什么作用。结合问题背景的阐述,要使读者感受到此选题确有实用价值和学术价值,确有研究或开发的必要性。前言部分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选题实际又有新意,意味着你的研究或开发方向对头,设计工作有价值。对一篇论文来说,前言写好了,就会吸引读者,使他们对你的选题感兴趣,愿意进一步了解你的工作成果。二、综述部分任何一个课题的研究或开发都是有学科基础或技术基础的。综述部分主要阐述选题在相应学科领域中的发展进程和研究方向,特别是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通过与中外研究成果的比较和评论,说明自己的选题是符合当前的研究方向并有所进展,或采用了当前的最新技术并有所改进,目的是使读者进一步了解选题的意义。综述部分能反映出毕业设计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首先,反映中外文献的阅读能力。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同行的研究水平,在工作中和论文中有效地运用文献,这不仅能避免简单的重复研究,而且也能使研究开发工作有一个高起点。其次,还能反映出综合分析的能力。从大量的文献中找到可以借鉴和参考的,这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还要有一定的综合能力。对同行研究成果是否能抓住要点,优缺点的评述是否符合实际,恰到好处,这和一个人的分析理解能力是有关的。值得注意的是,要做好一篇毕业论文,必须阅读一定量(2~3篇)的近期外文资料,这不仅反映自己的外文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论文的先进性。三、方案论证在明确了所要解决的问题和文献综述后,很自然地就要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在写作方法上,一是要通过比较显示自己方案的价值,二是让读者了解方案的创新之处或有新意的思路、算法和关键技术。在与文献资料中的方案进行比较时,首先要阐述自己的设计方案,说明为什么要选择或设计这样的方案,前面评述的优点在此方案中如何体现,不足之处又是如何得到了克服,最后完成的工作能达到什么性能水平,有什么创新之处(或有新意)。如果自己的题目是总方案的一部分,要明确说明自己承担的部分,及对整个任务的贡献。四、论文主体前面三个部分的篇幅大约占论文的1/3,主体部分要占2/3左右。在这部分中,要将整个研究开发工作的内容,包括理论分析、总体设计、模块划分、实现方法等进行详细的论述。主体部分的写法,视选题的不同可以多样,研究型论文和技术开发型论文的写法就有明显的不同。研究型的论文,主体部分一般应包括:理论基础,数学模型,算法推导,形式化描述,求解方法,计算程序的编制及计算结果的分析和结论。要强调的是,研究型论文绝不是从推理到推理的空洞文章。研究型论文也应有实际背景,也应有到企业和实际部门调研的过程,并在实际调查研究中获取信息,发现问题,收集数据和资料。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富有创建性的结论。技术开发型的论文,主体部分应包括:总体设计,模块划分,算法描述,编程模型,数据结构,实现技术,实例测试及性能分析。以上内容根据任务所处的阶段不同,可以有所侧重。在任务初期的论文,可侧重于设计实现,在任务后期的论文可侧重于应用。但作为一篇完整的论文应让读者从课题的原理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法,关键技术以及性能测试都有全面的了解,以便能准确地评判论文的质量。论文主体部分的内容一般要分成几个章节来描述。在写作上,除了用文字描述外,还要善于利用各种原理图、流程图、表格、曲线等来说明问题,一篇条理清晰,图文并茂的论文才是一篇好的论文。五、测试及性能分析对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测试数据是不可缺少的。通过测试数据,论文工作的成效就可一目了然。根据课题的要求,可以在实验室环境下测试,也可以在工作现场测试。在论文中,要将测试时的'环境和条件列出,因为任何测试数据都与测试环境和条件相关,不说明测试条件的数据是不可比的,因此也是无意义的。测试一般包括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功能测试是将课题完成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子系统)或应用系统所要求达到的功能逐一进行测试。性能测试一般是在系统(子系统)的运行状态下,记录实例运行的数据,然后,归纳和计算这些数据,以此来分析系统运行的性能。测试实例可以自己设计编写,也可以选择学科领域内公认的、有一定权威性的测试实例或测试集。原则是通过所选择(设计)的实例的运行,既能准确反映系统运行的功能和性能,与同类系统又有可比性。只有这样,论文最后为自己工作所做的结论才有说服力。六、结束语这一节篇幅不大,首先对整个论文工作做一个简单小结,然后将自己在研究开发工作中所做的贡献,或独立研究的成果列举出来,再对自己工作的进展、水平做一个实事求是的评论。但在用“首次提出”、“重大突破”、“重要价值”等自我评语时要慎重。七、后记在后记中,主要表达对导师和其他有关教师和同学的感谢之意。对此,仍要实事求是,过分的颂扬反而会带来消极影响。这一节也可用“致谢”做标题。中外文的参考文献应按照规范列举在论文最后。这一部分的编写反映作者的学术作风。编写参考文献要注意:(1)要严格按照规范编写,特别是外文文献,不要漏写、错写;(2)论文内容和参考文献要前后对应,正文中凡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应加注;(3)列出的文献资料应与论文课题相关,无关的文献只会使读者感到你的研究目标很分散;(4)选择的参考文献应主要是近期的。

我国计算机发展现状论文怎么写啊

《博古通今》是小码王斥资打造的科普性趣味视频,从历史上计算机什么时候出现发展到目前的智能家居,从计算机内部执行的二进制原理到文件的编码解码。让孩子们在学习编程的时候,了解计算机周边的一些深层次的东西。

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的写作方法指导一、前言部分前言部分也常用“引论”、“概论”、“问题背景”等做标题,在这部分中,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首先要阐明选题的背景和选题的意义。选题需强调实际背景,说明在计算机研究中或部门信息化建设、管理现代化等工作中引发该问题的原因,问题出现的环境和条件,解决该问题后能起什么作用。结合问题背景的阐述,要使读者感受到此选题确有实用价值和学术价值,确有研究或开发的必要性。前言部分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选题实际又有新意,意味着你的研究或开发方向对头,设计工作有价值。对一篇论文来说,前言写好了,就会吸引读者,使他们对你的选题感兴趣,愿意进一步了解你的工作成果。二、综述部分任何一个课题的研究或开发都是有学科基础或技术基础的。综述部分主要阐述选题在相应学科领域中的发展进程和研究方向,特别是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通过与中外研究成果的比较和评论,说明自己的选题是符合当前的研究方向并有所进展,或采用了当前的最新技术并有所改进,目的是使读者进一步了解选题的意义。综述部分能反映出毕业设计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首先,反映中外文献的阅读能力。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同行的研究水平,在工作中和论文中有效地运用文献,这不仅能避免简单的重复研究,而且也能使研究开发工作有一个高起点。其次,还能反映出综合分析的能力。从大量的文献中找到可以借鉴和参考的,这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还要有一定的综合能力。对同行研究成果是否能抓住要点,优缺点的评述是否符合实际,恰到好处,这和一个人的分析理解能力是有关的。值得注意的是,要做好一篇毕业论文,必须阅读一定量(2~3篇)的近期外文资料,这不仅反映自己的外文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论文的先进性。三、方案论证在明确了所要解决的问题和文献综述后,很自然地就要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在写作方法上,一是要通过比较显示自己方案的价值,二是让读者了解方案的创新之处或有新意的思路、算法和关键技术。在与文献资料中的方案进行比较时,首先要阐述自己的设计方案,说明为什么要选择或设计这样的方案,前面评述的优点在此方案中如何体现,不足之处又是如何得到了克服,最后完成的工作能达到什么性能水平,有什么创新之处(或有新意)。如果自己的题目是总方案的一部分,要明确说明自己承担的部分,及对整个任务的贡献。四、论文主体前面三个部分的篇幅大约占论文的1/3,主体部分要占2/3左右。在这部分中,要将整个研究开发工作的内容,包括理论分析、总体设计、模块划分、实现方法等进行详细的论述。主体部分的写法,视选题的不同可以多样,研究型论文和技术开发型论文的写法就有明显的不同。研究型的论文,主体部分一般应包括:理论基础,数学模型,算法推导,形式化描述,求解方法,计算程序的编制及计算结果的分析和结论。要强调的是,研究型论文绝不是从推理到推理的空洞文章。研究型论文也应有实际背景,也应有到企业和实际部门调研的过程,并在实际调查研究中获取信息,发现问题,收集数据和资料。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富有创建性的结论。技术开发型的论文,主体部分应包括:总体设计,模块划分,算法描述,编程模型,数据结构,实现技术,实例测试及性能分析。以上内容根据任务所处的阶段不同,可以有所侧重。在任务初期的论文,可侧重于设计实现,在任务后期的论文可侧重于应用。但作为一篇完整的论文应让读者从课题的原理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法,关键技术以及性能测试都有全面的了解,以便能准确地评判论文的质量。论文主体部分的内容一般要分成几个章节来描述。在写作上,除了用文字描述外,还要善于利用各种原理图、流程图、表格、曲线等来说明问题,一篇条理清晰,图文并茂的论文才是一篇好的论文。五、测试及性能分析对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测试数据是不可缺少的。通过测试数据,论文工作的成效就可一目了然。根据课题的要求,可以在实验室环境下测试,也可以在工作现场测试。在论文中,要将测试时的'环境和条件列出,因为任何测试数据都与测试环境和条件相关,不说明测试条件的数据是不可比的,因此也是无意义的。测试一般包括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功能测试是将课题完成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子系统)或应用系统所要求达到的功能逐一进行测试。性能测试一般是在系统(子系统)的运行状态下,记录实例运行的数据,然后,归纳和计算这些数据,以此来分析系统运行的性能。测试实例可以自己设计编写,也可以选择学科领域内公认的、有一定权威性的测试实例或测试集。原则是通过所选择(设计)的实例的运行,既能准确反映系统运行的功能和性能,与同类系统又有可比性。只有这样,论文最后为自己工作所做的结论才有说服力。六、结束语这一节篇幅不大,首先对整个论文工作做一个简单小结,然后将自己在研究开发工作中所做的贡献,或独立研究的成果列举出来,再对自己工作的进展、水平做一个实事求是的评论。但在用“首次提出”、“重大突破”、“重要价值”等自我评语时要慎重。七、后记在后记中,主要表达对导师和其他有关教师和同学的感谢之意。对此,仍要实事求是,过分的颂扬反而会带来消极影响。这一节也可用“致谢”做标题。中外文的参考文献应按照规范列举在论文最后。这一部分的编写反映作者的学术作风。编写参考文献要注意:(1)要严格按照规范编写,特别是外文文献,不要漏写、错写;(2)论文内容和参考文献要前后对应,正文中凡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应加注;(3)列出的文献资料应与论文课题相关,无关的文献只会使读者感到你的研究目标很分散;(4)选择的参考文献应主要是近期的。

一般都是毕设,先有代码,调试好程序,之后写写你是如何设计这个程序的

一、计算机的发展电子计算机是一种能够自动、高速地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的电子设备。它是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最伟大的发明创造之一,是人类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取得的最辉煌成就。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人类在同大自然斗争中,创造并逐步发展了计算工具,早在公元前3000年,中国人就发明了算筹和竹筹计数,唐末创造出算盘,南宋1274年已有算盘和歌诀的记载,算盘是同时具有“算”和“存”的计算工具。1633年,奥芙特德(Oughtred)发明了计算尺。1642年,法国数学家帕斯卡制成第一台齿轮加减法器,是世界最早的用于计算的机器。1671年,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发明了可以进行四则运算的机械计算机器。1822年英国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设计出差分机,这是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机械式计算机。1834年,巴贝奇又设计出分析机,这个由存储数据的“仓库”、数据运算的“工厂”和调度机器运算的“控制桶”构成的设计,已经奠基了计算机的基本结构框架,因此,巴贝奇被称为“计算机之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新武器研制中的弹道问题涉及许多复杂运算,急需一种能高速、自动计算的机器,因此,在美国陆军部的资助下,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任教的物理学家约翰·莫齐利和工程师普雷斯伯·埃克特领导下,从1943年开始,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在1946年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取名为ENIAC。ENIAC约占170m2,重约30 t,共使用了17456只电子管,1500个继电器,7000多个电阻,10000多个电容及其他多种电器元件,运行时耗电约150 kW。这样一个庞然大物,仅能存储20个字长10位的十进制数,运算速度也仅为每秒5000次加法运算。尽管如此,ENIAC却开创了人类计算机科学发展的新时代。为了克服ENIAC的缺点,人们始终没有停顿探索的脚步,许多专家、学者就此发表了研究论文。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的美国数学家冯·诺依曼发表了题为《电子计算机逻辑结构初探》的报告,提出了程序存储方式,即在计算机中设置存储器,把符号化的计算过程放入其中,执行时依次将存储内容取出并译码,然后按译码结果进行计算,从而实现计算机工作的自动化。冯·诺依曼在研制EDVAC计算机过程中,改进了内存部件,并将计算机内部的十进制编码改为二进制编码。“存储程序”的设想确立为冯氏结构机的设计体系,从此,采用程序存储方式的计算机统称为冯·诺依曼式计算机。计算机发展的重要阶段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至今,它走过了50多年的发展历程,开创了人类社会信息发展史的三个新纪元,即计算机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1)计算机发展的初级阶段 这个阶段大约以ENIAC诞生为标志到个人计算机开始普及之前。尽管那时计算机及其相关外围设备的价格十分昂贵,其应用的领域基本局限于军事、科学计算和大型工业企业的数据处理,但却开创了人类开始用机器代替部分脑力劳动的新纪元。这一阶段,计算机取得了飞速发展,多次更新换代。计算机划代一般是以计算机核心部件采用的逻辑元件的种类为依据的。第一代(1946—1956),以电子管为主要逻辑元件,运算速度在5000~40000(次/秒)。体积大、能耗高、速度慢、容量小、价格贵,仅限于军事和科学计算的应用。第二代(1957—1964),以晶体管为主要逻辑元件,并采用了监控程序,运算速度在几十万至上百万(次/秒)。与第一代计算机相比,体积小、成本低、速度快、功能强、可靠性高,应用领域扩展到工程设计、数据处理和事务管理等方面。第三代(1965—1970),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逻辑元件,运算速度在百万至几百万(次/秒)。这一代计算机以1964年4月IBM公司推出IBM360计算机为标志,具备了通用化、系列化、标准化的特点。第四代(1971—20世纪80年代初),以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逻辑元件,运算速度在几百万至几亿(次/秒)。采用了集成度更高的半导体存储器作为主存储器,发展了并行处理技术、分布式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在软件方面,发展了分布式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高级语言及软件工程标准化等,并逐渐形成软件产业。(2)计算机广泛普及应用阶段 微型计算机的开发应该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1975年,美国MITS公司利用Intel8080处理器开发了Altair8800微电脑,得到电子爱好者的推崇,推动了个人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1976年,美国苹果公司推出Apple个人计算机并得到极大发展。1980年,IBM公司涉足个人计算机领域,为与苹果公司竞争市场,将PC计算机的结构框架公诸于世,并与比尔·盖茨的微软公司合作推出PC-DOS操作系统,使众多廉价的兼容机问世。微型机以DOS为操作系统,以其低廉的价格使之迅速普及并得到广泛应用。从此,计算机不再为少数专业人员所拥有和使用,计算机的发展走向了普及化的新纪元,并为向计算机文化阶段发展奠定了基础。(3)计算机文化阶段 计算机文化阶段是计算机普及应用到一定程度才出现的。计算机硬件功能不断提高,价格更加低廉;信息压缩与全数字化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技术;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虚拟现实技术、3S(GIS,GPS,RS)技术实现的电子地图系统、卫星遥感定位跟踪监控系统等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造福于人类;无处不在的Internet拉近了世界各国的距离,依靠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的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诊断系统、数字化图书馆、数字化智能小区已经向我们走来;无线接入技术(蓝牙技术、WAP)实现了手机上网、无线局域网(WLAN);电脑卡已由早期的光电卡、条码卡、磁卡发展到今天的IC卡、射频卡,带给人们便捷。这一切不断拓展了计算机的应用空间,计算机已经成为一种个人的信息机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当计算机的应用覆盖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时,必然导致人们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产生重大变革,这种因具有人脑部分功能的计算机的普遍使用带来的文化变迁形成了计算机文化。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多媒体计算机和因特网“信息高速公路”的诞生标志着计算机的发展进入了崭新的阶段,开创了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共享的新纪元。我国计算机的发展概况新中国诞生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发展道路。1952年,在清华大学成立了以电机系教授闵大可为组长的中国第一个计算机三人研究小组,1954年,小组经扩充和调整,并入以物理学家钱三强为领导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开始了我国计算机研究的起步。1956年,国家制定科学技术12年远景规划时,把计算机技术列为四大技术之首,成立了计算机技术工作小组,开始进行实质性研发。1958年,我国研制成功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103机);1959年,研制成功每秒1万次的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04机),从而填补了我国计算机技术领域的空白。华罗庚教授是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奠基人和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1960年,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通用电子计算机(107机)研制成功并投入运行。1964年,我国开始推出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如“108”机、“109”机等。1971年,我国研制成功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150机”,到1973年形成了DJS-100系列国产机。1974~1982年实现了从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到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跨越。1983年,我国研制成功每秒向量运算1000万次的757大型向量计算机。巨型机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标志。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国开始进行巨型机的研制。1983年,向量运算亿次的巨型电子计算机“银河”诞生;1992年,10亿次的“银河”Ⅱ号投入使用;1996年,投入运行的“银河”Ⅲ号机速度为每秒百亿次。1995年曙光1000研制成功,1998年“曙光”2000-I诞生,其峰值运算速度达每秒200亿次浮点运算,打破了国外在大规模并行机技术方面的封锁和垄断;1999年“曙光”2000Ⅱ问世,其峰值运算速度达每秒1117亿次浮点运算,内存高达50GB,成为国家863计划的重大成果。1999年“神威”并行计算机研制成功,其峰值运算速度高达每秒3840亿次浮点运算。“银河”、“曙光”、“神威”计算机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具备独立研制高性能计算机能力的少数国家之一。微型机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应用水平的标志。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微机方面也取得迅速发展。2001年10月13日,我国第一款通用CPU芯片——“龙芯”诞生,使我国成为能够研究制造计算机芯片的少数国家之一。在计算机应用领域,我国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北京大学王选教授的激光照排技术开创了出版印刷的新时代,这一发明获得了欧洲专利和8项中国专利。王选率领他的团队推出了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的“华光”、“方正”电子出版系统,取得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使我国的印刷业告别了“铅与火”的历史,进入了“电与光”的时代,王选也被誉为“激光照排之父”。多种汉字键盘输入方法以及汉字扫描输入、手写输入和语音识别输入软件使汉字可以轻松地进入计算机;众多国产多媒体软件的开发,推动了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国家“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取得突出进展,“金”字工程,如“三金”工程包括国家公用信息网(金桥)、外贸企业间信息系统(金关)、金融业电子货币(金卡)的完成,加快了社会信息化进程。据2002年7月23日CNNIC公布,平均每周至少上网1小时的中国公民人数已超过4580万,排世界第三位。计算机的发展趋势计算机已经实现了从“数字计算”到“信息处理”的转变。目前,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巨型”、“微型”、“网络”、“智能”四个方面。虽然目前我们还不能对未来计算机的发展提出十分确切的时间表,但其发展趋势已经很明朗,即发展高性能计算和提高计算性能。发展高性能计算可以有两条途径,一是基于现有的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和微处理机技术,通过提高并行处理能力来实现;二是突破硅半导体器件的物理限制,发展非传统的新技术,包括超导计算、量子计算、生物计算与光计算等。提高计算性能也可以有两条途径,一是硬件方面,即研制超高性能器件或部件,如量子器件、超导芯片、光互连和光存储部件、生物分子部件等;二是计算模型和算法设计方面,从根本上突破冯·诺依曼计算机和电子技术的局限,如量子计算和DNA计算模型,都为求解复杂问题开辟了崭新的思路。计算机科学的研究领域计算机科学注重理论和抽象,计算机工程注重抽象和设计,实际上两者之间本质上没有区别。从研究的范畴,统称为计算机学科。目前,研究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包括:计算机系统结构、程序设计科学与方法论、软件工程理论、人工智能与知识处理、网络和数据库、计算机辅助技术、理论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科学史的研究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超过数学作为基本文化基础给人类文化带来的影响和物理学对近代工业革命产生的人类文明带来的影响。可以预见,计算机的发展必然给人类社会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二、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种类繁多,可以按处理数据的形态、使用范围、规模和功能等不同角度分类。按处理数据的形态分类(1)数字计算机 数字计算机以二进制数据0和1作为处理对象,是不连续的数字量,处理结果也是以数字形式输出。优点是精度高、存储量大、通用性强。我们通常使用的计算机大多是数字计算机。(2)模拟计算机 模拟计算机以连续的数据作为处理对象,是以电信号幅值来模拟数值或物理量的大小,如电压、电流、温度等,处理结果也是以连续的数据输出。模拟计算机解题速度快,但不如数字计算机精度高、且通用性差。模拟计算机通常以绘图或量表形式输出结果。(3)混合计算机 混合计算机是集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功能优点为一身的计算机。按使用范围分类(1)通用计算机(2)专用计算机按规模和功能分类(1)超级计算机(Supercomputer)(2)大型计算机(Mainframe)(3)小型计算机(Minicomputer)(4)微型计算机(Microcomputer)三、计算机的特点(1)运算速度快(2)计算精度高(3)存储容量大(4)自动化程度高(5)逻辑判断能力强(6)具有广泛的通用性四、计算机的主要用途计算机的用途大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数值计算 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等进行的科学计算。(2)数据处理 实现对数值、文字、图表等信息数据及时地加以记录、整理、检索、分类、统计、综合和传递。适用于事务处理、办公自动化、电子数据交换、信息管理、决策支持中的数据处理。(3)过程控制 包括工业自动监测、自动控制、智能控制等实时控制。(4)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omputer Aided Design)包括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测试(CAT)、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等,可提高设计质量和自动化程度,缩短设计周期、降低生产成本。(5)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用于复杂系统的模拟仿真,实现自然语言理解与生成、定理机器证明、自动程序设计、自动翻译、图像识别、声音识别、疾病诊断,以及各种专家系统和机器人构造等。近年来人工智能的研究开始走向实用化,成为计算机应用研究的前沿学科。(6)计算机网络及网络通信 提供地区间、国际间的通信与各种数据的传递与处理,实现软件、硬件信息资源共享。(7)多媒体技术 实现集声、文、图、像一体化,更接近人类习惯的信息交流方式,广泛应用于文化、教育、娱乐、家庭应用等领域。

我国计算机发展现状论文题目怎么写

·免费[网络论文]|校园图书馆网络架构论文--do·免费[网络论文]|无线局域网的构建及其安全防·免费[网络论文]|无线局域网论文--doc文档·免费[网络论文]|互联网信息作为现有技术的界·免费[网络论文]|校园网建设要以用为本·免费[网络论文]|论计算机网络犯罪·免费[网络论文]|基于校园网的高校教育信息系·免费[网络论文]|论校园网的建设和管理·免费[网络论文]|校园网络安全初探·免费[网络论文]|完整的Windows 2000服务配置免费下载的可以,网址

校园内部合理化局域网设置的研究俺们当年就有人做这个题目

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的写作方法指导一、前言部分前言部分也常用“引论”、“概论”、“问题背景”等做标题,在这部分中,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首先要阐明选题的背景和选题的意义。选题需强调实际背景,说明在计算机研究中或部门信息化建设、管理现代化等工作中引发该问题的原因,问题出现的环境和条件,解决该问题后能起什么作用。结合问题背景的阐述,要使读者感受到此选题确有实用价值和学术价值,确有研究或开发的必要性。前言部分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选题实际又有新意,意味着你的研究或开发方向对头,设计工作有价值。对一篇论文来说,前言写好了,就会吸引读者,使他们对你的选题感兴趣,愿意进一步了解你的工作成果。二、综述部分任何一个课题的研究或开发都是有学科基础或技术基础的。综述部分主要阐述选题在相应学科领域中的发展进程和研究方向,特别是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通过与中外研究成果的比较和评论,说明自己的选题是符合当前的研究方向并有所进展,或采用了当前的最新技术并有所改进,目的是使读者进一步了解选题的意义。综述部分能反映出毕业设计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首先,反映中外文献的阅读能力。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同行的研究水平,在工作中和论文中有效地运用文献,这不仅能避免简单的重复研究,而且也能使研究开发工作有一个高起点。其次,还能反映出综合分析的能力。从大量的文献中找到可以借鉴和参考的,这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还要有一定的综合能力。对同行研究成果是否能抓住要点,优缺点的评述是否符合实际,恰到好处,这和一个人的分析理解能力是有关的。值得注意的是,要做好一篇毕业论文,必须阅读一定量(2~3篇)的近期外文资料,这不仅反映自己的外文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论文的先进性。三、方案论证在明确了所要解决的问题和文献综述后,很自然地就要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在写作方法上,一是要通过比较显示自己方案的价值,二是让读者了解方案的创新之处或有新意的思路、算法和关键技术。在与文献资料中的方案进行比较时,首先要阐述自己的设计方案,说明为什么要选择或设计这样的方案,前面评述的优点在此方案中如何体现,不足之处又是如何得到了克服,最后完成的工作能达到什么性能水平,有什么创新之处(或有新意)。如果自己的题目是总方案的一部分,要明确说明自己承担的部分,及对整个任务的贡献。四、论文主体前面三个部分的篇幅大约占论文的1/3,主体部分要占2/3左右。在这部分中,要将整个研究开发工作的内容,包括理论分析、总体设计、模块划分、实现方法等进行详细的论述。主体部分的写法,视选题的不同可以多样,研究型论文和技术开发型论文的写法就有明显的不同。研究型的论文,主体部分一般应包括:理论基础,数学模型,算法推导,形式化描述,求解方法,计算程序的编制及计算结果的分析和结论。要强调的是,研究型论文绝不是从推理到推理的空洞文章。研究型论文也应有实际背景,也应有到企业和实际部门调研的过程,并在实际调查研究中获取信息,发现问题,收集数据和资料。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富有创建性的结论。技术开发型的论文,主体部分应包括:总体设计,模块划分,算法描述,编程模型,数据结构,实现技术,实例测试及性能分析。以上内容根据任务所处的阶段不同,可以有所侧重。在任务初期的论文,可侧重于设计实现,在任务后期的论文可侧重于应用。但作为一篇完整的论文应让读者从课题的原理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法,关键技术以及性能测试都有全面的了解,以便能准确地评判论文的质量。论文主体部分的内容一般要分成几个章节来描述。在写作上,除了用文字描述外,还要善于利用各种原理图、流程图、表格、曲线等来说明问题,一篇条理清晰,图文并茂的论文才是一篇好的论文。五、测试及性能分析对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测试数据是不可缺少的。通过测试数据,论文工作的成效就可一目了然。根据课题的要求,可以在实验室环境下测试,也可以在工作现场测试。在论文中,要将测试时的'环境和条件列出,因为任何测试数据都与测试环境和条件相关,不说明测试条件的数据是不可比的,因此也是无意义的。测试一般包括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功能测试是将课题完成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子系统)或应用系统所要求达到的功能逐一进行测试。性能测试一般是在系统(子系统)的运行状态下,记录实例运行的数据,然后,归纳和计算这些数据,以此来分析系统运行的性能。测试实例可以自己设计编写,也可以选择学科领域内公认的、有一定权威性的测试实例或测试集。原则是通过所选择(设计)的实例的运行,既能准确反映系统运行的功能和性能,与同类系统又有可比性。只有这样,论文最后为自己工作所做的结论才有说服力。六、结束语这一节篇幅不大,首先对整个论文工作做一个简单小结,然后将自己在研究开发工作中所做的贡献,或独立研究的成果列举出来,再对自己工作的进展、水平做一个实事求是的评论。但在用“首次提出”、“重大突破”、“重要价值”等自我评语时要慎重。七、后记在后记中,主要表达对导师和其他有关教师和同学的感谢之意。对此,仍要实事求是,过分的颂扬反而会带来消极影响。这一节也可用“致谢”做标题。中外文的参考文献应按照规范列举在论文最后。这一部分的编写反映作者的学术作风。编写参考文献要注意:(1)要严格按照规范编写,特别是外文文献,不要漏写、错写;(2)论文内容和参考文献要前后对应,正文中凡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应加注;(3)列出的文献资料应与论文课题相关,无关的文献只会使读者感到你的研究目标很分散;(4)选择的参考文献应主要是近期的。

计算机专业是一门硬件与软件相结合、面向系统、更偏向应用的宽口径专业,由于现代化社会的不断需要,计算机专业专业是一门很热门的专业,对于临近毕业的计算专业同学来说,论文是他们专业担心的问题,在写作计算毕业论文时,最重要的就是选题,下面我们就给大家讲解一下计算机专业论文题目,供给大家作为一个选题参考。  一、计算机专业论文题目  1、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公共课程的模块化教学探究  2、中职计算机专业基础教育专业教学内容改革分析  3、基于计算机专业程序控制的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4、中职计算机专业基础教育专业教学内容改革分析  5、大数据时代的计算机专业网络安全及有效防范措施  6、计算机专业网络安全中的防火墙技术应用研究  7、计算机专业网络通信安全中数据加密技术的应用  8、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专业网络教学中的应用  9、在慕课时代中高校计算机专业应用基础教学技巧的创新探究  10、新形势下高校公共计算机专业机房管理和维护探析  11、面向新工科的嵌入式计算机专业系统教学体系设计  12、计算机专业应用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路径  13、面向师范生的大学计算机专业公共课教学改革研究  14、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与实践探究  15、基于体系结构的B777飞机中央维护计算机专业系统研究  16、微电网下多能源协同控制策略的计算机专业实现  17、印染厂生产排程计算机专业辅助管理实践探索  18、关于计算机专业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究--以广东工商职业学院为例  19、微课应用于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相关思考  20、互联网+教育专业混合教学模式下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创新与突破研究  21、浅论大数据背景下的计算机专业科学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计算机发展现状论文摘要怎么写

1、1956年3月,由闵乃大等教授到前苏联“取经”,为我国制定12年规划的计算机部分作技术准备。在前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中国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103机(定点32二进制位,每秒2500次)在1958年交付使用。随后,中国第一台大型数字电子计算机104机(浮点40二进制位,每秒1万次)在1959年也交付使用。2、在104机上建立的,由钟萃豪、董蕴美领导的中国第一个自行设计的编译系统是在1961年试验成功。1964年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大型通用数字电子管计算机119机研制成功。3、1965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大型晶体管计算机:109乙机;对109乙机加以改进,两年后又推出109丙机,在我国两弹试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用户誉为“功勋机”。华北计算所先后研制成功108机、108乙机(DJS-6)、121机(DJS-21)和320机(DJS-8),并在738厂等五家工厂生产。4、1973年,北京大学与北京有线电厂等单位合作研制成功运算速度每秒100万次的大型通用计算机,1974年清华大学等单位联合设计,研制成功DJS-130小型计算机,以后又推DJS-140小型机,形成了100系列产品。5、1980年初我国不少单位也开始采用Z80,X86和6502芯片研制微机。1983年12电子部六所研制成功与IBM PC机兼容的DJS-0520微机。10多年来我国微机产业走过了一段不平凡道路,现在以联想微机为代表的国产微机已占领一大半国内市场。扩展资料:中国计算机取得的成就:1、1958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小型电子管通用计算机103机(八一型),标志着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2、1965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第一台大型晶体管计算机109乙,之后推出109丙机,该机为两弹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1974年,清华大学等单位联合设计、研制成功采用集成电路的DJS-130小型计算机,运算速度达每秒100万次。4、1983年,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运算速度每秒上亿次的银河-I巨型机,这是我国高速计算机研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5、1985年,电子工业部计算机管理局研制成功与IBM PC机兼容的长城0520CH微机。6、1992年,国防科技大学研究出银河-II通用并行巨型机,峰值速度达每秒4亿次浮点运算(相当于每秒10亿次基本运算操作),为共享主存储器的四处理机向量机,其向量中央处理机是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自行设计的,总体上达到80年代中后期国际先进水平。它主要用于中期天气预报。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计算机史

一、顺理成章,依理定形 一般来说,文章采用的基本推理形式,决定着文章的内在结构形式。例如,一篇文章主要是想探讨某一事物产生的原因,反映在结构上,必然有因果关系的两个部分。或者由结果推断原因,或者由原因推断结果,缺一不可。又如,论述事物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或从个别到一般,或从一般到个别,或从个别到个别,反映在结构上,从个别到一般,总是要逐一分析个别事物的特征,然后归纳出一般事物的特性;从一般到个别,也必然一般结论在先,而后再触及个别事物的特征。如果违背了这一发展逻辑,其结构就会显得不合理。比如,有的学生为了得出一个一般结论,只建立在一个事例的剖析上,如果没有充分理由证明这一事例本身具有普遍性,那么从中得出的一般结论是没有说服力的,论文的结构是不合理的。再如,在论述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时,总少不了正反、前后、表里、上下、质量等各对矛盾的两个方面的分析对比。忽略一个方面,就会产生片面性。不少毕业论文也往往犯这一错误,比如《国有公路运输企业单车承包之我见》一文,针对社会上和企业内部对单车承包的各种否定看法,提出自己的见解,这虽然是可以的,但问题在于论文基本上完全肯定了这种承包方法,实际上这种承包方法既有其正面作用,也不可否认有它的反面作用,这已为实践的发展所证实。片面地肯定某一方面,这种偏激的论述方式往往经受不住时间的考验。所以,理的发展,不能不遵循人类的思维规律。违反了,理就不通,文就不顺。讲同样一个道理,比如,人类是在不断进步的,社论、文学评论、经济论文的外在形式,可以是完全不同的。但在这个理论的内部结构上又是一致的。当然,我们这里讲的是基本形式,并不排斥与其它推理形式的结合与交替使用。 二、毕业论文要以意为主,首尾员一 意是文章的中心,是主脑,是统帅。要写好毕业论文,就要抓住中心。这个中心的要求应当是简单明了的,能够一言以蔽之,可以达到以简治繁的目的。抓住这样的中心,紧扣不放,一线到底,中途不可转换论题,不可停滞,不可跳跃遗隙,这样就能使中心思想的发展具有连续性。比如,论文《关于提高国有公路运输企业整体优势之我见》就紧紧围绕中心论点,论述了: 1.国有公路运输企业整体优势综述; 2.国有公路运输企业整体优势下降的现状; 3.国有公路运输企业整体优势下降的原因; 4.提高国有公路运输企业整体优势的途径。 可谓“以意为主,首尾贯一”,点滴不漏。 作为一篇论文,从思想的发展来说,要一层一层地讲,讲透了一层,再讲另一层意思。开头提出的问题,当中要有分析,结尾要有回答,做到前有呼,后有应。比如论文《对发展和完善建筑市场的有关问题思考》,围绕发展和完善建筑市场这一中心论点,首先从理论和实践双重角度论述了发展和完善建筑市场的地位和作用,其次从深化体制改革和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分析中探索了发展和完善建筑市场的条件和基础,从条件和基础的差距出发再探究发展和完善建筑市场的方向和过程,提出了建筑市场的长远发展方向和发展全过程;最后,对近期建筑市场的发展提出操作性很强的措施和对策。层层剖桥,前后呼应,成为一篇优秀论文。虽然,作为一篇优秀论文,还须做到每层之间瞻前顾后,后面讲的与前面不要有矛盾,留在后面说的,也不要在前面一气说光。中心思想能够贯通始终,才能真正做到“文以传意”,不流其词,文章自然增色。 三、毕业论文要求层第有序,条理清晰 文章要有层次,有条理,这和材料的安排处理关系极大。材料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同,处理方式也不同,不能错乱,错乱了,层次就不清楚,自然也不会有条理。 例如,平行关系。文章各部分材料之间,没有主从关系,在顺序上谁先谁后都可以,影响不大。例如介绍利润率,有成本利润率,工资利润率,资金利润率等;介绍价格,有消费品价格、生产资料价格、服务价格、土地价格、住宅价格等等,不论先介绍哪一个都可以。 递进关系,有些材料之间的次序不可随意颠倒,递进关系就是这样,这些材料之间是一种一层比一层深入的关系,颠倒了就会造成逻辑混乱。同样以上面的价格为例,如果要结合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来谈论它,那就应该先讲消费品价格,因为我们最早承认消费品是商品,其次应介绍生产资料价格,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抛弃了传统的“生产资料不是商品”的观点;接下去才介绍服务价格、土地价格、住宅价格,等等,这一类要素价格一直到1992年之后,我们才认识到必须主要由市场形成,以上这种表述,表明了我们认识的不断深化。递进关系处理得好,就能造成步步深入,道理犹如剥茧抽丝,愈转愈隽。 接续关系。前一部分与后一部分有直接的逻辑联系,层次虽分,道理末尽。前一层有未尽之意有待后面续接,不可中断。比如按行进过程顺序安排论据,阐述某些事实,就比较多的采取这一种方式。像在论述股份合作制经济的发展时,作者就往往从起缘、发展、完善这样一个行进过程来层层展开,显得层次清楚,有条有理。 对立关系。文章论述的事理是对立统一体。为正反、表里、前后、质量、胜负、成绩缺点等等。它们有联系又有区别。论述的重点在于阐明它们是辩证的统一,不能将它们孤立地对待。那么在论述时,就不能强调了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由于毕业学员理论功底不很深厚;辩证思维的方式掌握得不是很好,所以,往往在毕业论文的撰写中犯片面性错误,为强调某一事物的作用,就把其说得好得不得了,通篇都是正面材料,没有任何不足之处;而要否定某一事物,就把其说得差得不得了,通篇都是反面材料,没有任何长足之处,这种论文从结构的角度来说是层次失 衡,有悖常理。 总之,理清了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并在结构中体现出来,文章的眉目就清楚了。满意请采纳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尤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最为典型与广泛, 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 掀起了计算机信息时代的劳动革命, 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也带动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升。计算机应用发展成为社会的必然趋势, 而其在发展中也存在部分问题, 值得人们深思。提出对策, 改进技术, 才能实现计算机技术更广范围的推广。文章主要就计算机应用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以期实现计算机技术的创新变革。  关键词:计算机; 应用现状; 趋势研究;  0前言  社会是不断发展的, 不断有新的思潮和新的技术涌现, 而计算机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科技产物, 在人类社会文明建设方面起到极大的助推作用, 成为人类社会变革发展的内在驱动力。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世界一体化格局趋势明显, 计算机的应用研究也具有现实必要性。做好计算机应用现状的分析, 科学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 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层次地把握计算机的发展动向, 对计算机应用发展的未来趋势有更为直观和深刻的预见, 带动其更广阔范围的应用推广。  1 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主要概念  顾名思义, 计算机应用就是研究计算机技术在各行业、各领域具体应用的方法、理论和技术系统等的综合性学科。计算机应用是计算机学科的重要组成。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到今天, 技术更加成熟完善, 并且在社会各个行业和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其他学科技术发展的支撑载体。基于科技的不断发展, 计算机技术与其他技术的关联也越来越密切, 更无形中推动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就当前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来说, 其包括计算机数值计算和非数值应用两大类, 每一类都有不同的特征, 两者的交叉作用, 带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创新, 为人类社会的创新发展奠定技术基础。  2 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历程  计算机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其本身是动态变化的过程。计算机技术起步发展于20世纪40年代, 计算机应用范围较小, 应用侧重数值计算, 功能相对简单, 其中主要包括研发和生产国防武器这一方面。50年代后, 计算机应用技术逐渐在非数值应用领域得到发展, 其中主要包括应用于管理企业信息、处理工商业事务以及处理、分析数据信息等方面。自20世纪世纪70年代起, 计算机在数值计算领域和非数值应用领域的应用技术已经日益成熟, 在我国社会科学、经济等多个领域都发挥这重要的作用。企业开始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化管理, 并处理相关事物。并且在服务行业、农业及各项教育事业中表现出极大的优势, 计算机也开始进入家庭, 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这也意味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推广。到了21世纪, 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结合, 计算机技术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发展速度快, 成果多, 极大地带动人类社会的信息化建设,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经历不同发展阶段后, 正向着更成熟更稳定更创新的方向发展。其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光明。  3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情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成熟与完善, 其在各行业各中发挥重要作用, 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也带动系列产业的发展, 创造了大量的经济财富。具体来说其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农业生产方面。我国作为典型的农业大国, 农业发展是较为根本与关键的, 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落后, 生产效率低, 而引入计算机技术后, 打造信息化为主导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 组建专业的农业生产流动信息网络, 科技惠农, 信息化指导, 资源优化配置, 为农业的生产和销售提供更有利的条件。其二在艺术创作方面优势明显。计算机技术作为新兴的科技, 其带动艺术文化领域的变革, 传统的艺术创造局限于平面静态, 而计算机技术的引入实现了三维动画的制作, 也实现了艺术创造影视创作的优化, 计算机技术支持下的视频剪辑整合, 丰富了作品创作方式, 也拓宽了影视制作途径, 变静态展示为动态多元呈现。其三在医疗卫生方面的应用。计算机普遍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 使得医院信息化办公, 电子化运作, 带动服务的高效和精准。而计算机技术应用于疾病筛查及治疗, 医疗处理手段更为多元, 在计算机技术的辅助下, 很多疑难病症很好地治愈, 掀起了医疗卫生的新革命。其四在公共安全方面应用优势明显。借助计算机互联网技术, 跨地区沟通交流成为可能, 对于公安系统来说, 计算机联网, 信息共享传输, 实现了跨区域的缉拿, 也带动公检法机关的计算机自动化办公, 优化案件档案, 提升案件处理能力, 确保公共安全。其五在教育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趋向越来越明显, 更多的学校特别是高校引入网络远程教育, 学生不受时间与地点的限制, 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随地学习,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提高教学效率, 也给予学生学习的自主权。计算机应用于教育行业, 也带动教学受众对象的变化, 群众也获得知识学习的自主权, 降低了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门槛。其六在政府办公和企业管理方面发挥作用。传统的办公模式是电话沟通, 拜访, 纸质信息传输等。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实现了电子化办公, 人们借助网络社交平台, 自主交流互动, 使得工作流程更简单, 办事效率更高。  4 计算机应用发展中的既存问题  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今天, 在日常应用中也暴露出部分问题, 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其一是国家缺乏计算机技术应用发展的宏观规划和政策指导。导致计算机技术发展目标较为模糊, 战略定位不准, 多元化发展, 缺乏明确的主线。其二是计算机标准体系尚未建立,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较为缓慢。也没有针对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法规, 虚拟世界的违法乱纪行为无法有效追究。其三是我国计算机发展应用始终处于较低水平, 计算机普及率有待提升。计算机发展带有地区不平衡性, 区域发展差异明显, 东部沿海地区计算机应用程度高, 偏远的西部计算机应用水平低, 普及率低。其四我国计算机核心技术多为进口, 对国外依赖性大, 自主研发能力弱, 导致我国计算机技术发展水平整体较低。其五是企业的管理体制、机制、管理理念忽视信息技术。部分领导对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识。企业信息技术缺少内在的动力, 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入不足。基础工作的薄弱, 信息技术人才缺乏, 员工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弱。这些既存问题, 需要我们加强计算机未来发展的关注。  5 计算机应用发展趋势  1 体积上的微型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创新发展, 在集成电路技术的支持下, 核心处理器微型化, 也使得计算机体积更小, 便于携带, 操作也更为简单。就当前科技产品的发展趋势来看, 微型化是必然, 无论是家用电器还是仪表仪器等已经可以窥到微型计算机的影子, 计算机各功能的发挥是整个数据检测和控制的核心环节, 虽然体积变小, 但是智能处理能力更强。当前的掌上电脑、笔记本等备受人们喜爱。  2 智能化程度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化发展方向越来越明显。我国正处于第四代计算机研制阶段, 其人工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 而在这基础上即将研制出的第五代计算机, 更追求计算机与人的智能交流互动, 人工智能技术融入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在人的指令下完成程序指令, 操作更便捷。可以说智能化是计算机技术应用发展的主要着眼点, 其以现代基础科学为基础, 凭借自身优秀的推理能力、极强的学习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实现了人类行为过程的判断分析, 操作执行, 并且对人的逻辑思维及感官行为做出模仿, 为人们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服务。  3 无线化发展趋势  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 其无线化趋势也十分明确, 可以说计算机无线化是人类所一直追求的, 不需要线路连接, 计算机设备与网络之间可以更灵活地关联, 无线操作更为便捷。主机和显示器不用线路连接, 操作移动更方便。而无线操作得益于无线通信技术的成熟, 为无线局域网和个人局域网提供便利, 其也具备低能耗, 高宽带的优势。  4 网络化趋势加强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计算机技术普及应用, 也带动家用电器的智能化, 未来很有可能实现家电与计算机间的网络联通, 借助便捷的计算机移动终端就可以随时随地地调控家里的电器, 也可以借助网络下载新的家电应用程序, 实现家电功能的延伸。同时也利用互联网实现电器的远程操作, 异地办公, 随时监控, 生活更为便利。  5 人性化关注加强  计算机应用发展的目的是方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因此人性化关注必不可少, 计算机未来发展中也体现人性化的趋势。加强人文关怀, 实现更高程度的人机交互, 带动计算机应用发展的便捷化操作。人机交互模式也更为多元和灵活。可以是书写控制, 可以是语言控制, 可以是目光控制等, 人性化与智能化互为依托, 自动选择操作流程, 使用更为简单, 操作更为便捷, 满足不同能力层次人的使用需要。  6 结语  计算机技术作为创新应用技术, 其为其他技术的功能拓展奠定技术基础, 在与其他技术的融合中, 也实现了技术的创新优化, 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今天, 其应用于更多的领域和行业, 也备受人们的认可与青睐, 管理服务更高效, 体验更佳。而着眼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未来发展, 我们必须做好计算机技术的创新关注。

国从1956年开始研制第1代计算机。1958年研制成功第1台电子管小型计算机103计算机。1959年研制成功运行速度为每秒1万次的104计算机,这是我国研制的第1台大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其主要技术指标均超过了当时日本的计算机,与英国同期已开发的运算速度最快的计算机相比,也毫不逊色。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开始研制和生产第2代计算机。1965年研制成功第1台晶体管计算机DJS-5小型机,随后又研制成功并小批量生产121、108等5种晶体管计算机。我国于1965年开始研究第3代计算机,并于 1973年研制成功了集成电路的大型计算机150计算机。150计算机字长48位,运算速度达到每秒100万次,主要用于石油、地质、气象和军事部门。1974年又研制成功了以集成电路为主要器件的DJS系列计算机。1977年4月我国研制成功第一台微型计算机DJS-050,从此揭开了中国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历史,我国的计算机发展开始进入第4代计算机时期。如今在微型计算机方面,我国已研制开发了长城系列、紫金系列、联想系列等微机并取得了迅速发展。在国际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高性能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水平已成为展示综合国力的一种标志。1983年由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的银河-I号亿次运算巨型计算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1台亿次运算计算机系统,该系统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巨型机的空白,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研制巨型机的国家之一。1992年研制成功银河-Ⅱ号十亿次通用、并行巨型计算机。1997年研制成功银河-Ⅲ号百亿次并行巨型计算机,该机的系统综合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被国家选作军事装备之用。1995年5月曙光1000研制完成,这是我国独立研制的第1套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1998年,曙光2000-I诞生,它的峰值运算为每秒200亿次。1999年,曙光2000-Ⅱ超级服务器问世,其峰值速度达到每秒1117亿次,内存高达50GB。1999年9月神威-I号并行计算机研制成功并投入运行,其峰值运算速度达到每秒3840亿次,它是我国在巨型计算机研制和应用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标志着我国继美国、日本之后,成为世界上第3个具备研制高性能计算机能力的国家。近几年来我国的高性能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更为迅速。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于2003年岁末推出了全球运算速度最快的商品化高性能计算机——曙光4000A,它采用2192个主频为4GHz的64位处理器,运算峰值达每秒10万亿次,位居世界高性能计算机的第10位,进一步缩短了我国高性能计算机与世界顶级水平的差距。2002年9月,我国首款可商业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2位通用高性能CPU龙芯1号研制成功,标志我国在现代通用微处理设计方面实现了零的突破。2005年4月,我国首款64位通用高性能微处理器龙芯2号正式发布,最高频率为500MHz,功耗仅为3~5W,已达到PentiumⅢ的水平。我国的微机生产近几年基本与世界水平同步,诞生了联想、长城、方正、同创、同方、浪潮等一批国产微机品牌,它们正稳步向世界市场发展。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