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日本经济发展论文选题方向怎么写的

发布时间:2024-07-08 12:46:19

日本经济发展论文选题方向怎么写的

可以写日本经济政治的发展情况

写日本的政治经济变革史或者日本的文化发展史或者干脆写日本战争史都可以

你好啊,你的日本经济开题报告选题定了没?开题报告选题老师同意了吗?准备往哪个方向写?你的开题报告格式要求下载下来了没有?学校开题报告要求看了没有?因为每个学校开题报告格式要求都是不一样的?最后祝你选题顺利通过第一,你要写什么这个重点要进行已有文献综述,把有关的题目方面的已经有的国内外研究认真介绍一下(先客观介绍情况,要如实陈述别人的观点),然后进行评述(后主观议论,加以评估,说已有研究有什么不足),说现在有了这些研究,但还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其中要包括你选题将要探讨的问题。由于目前研究不足,所以你要研究。所以,你的硕士论文要写什么是根据文献综述得出来的,而不是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如果不做综述,很可能你的选题早被别人做得很深了。第二,为什么要写这个这个主要是说明你这个选题的意义。可以说在理论上,你发现别人有什么不足和研究空白,所以你去做,就有理论价值了。那么你要说清楚你从文献综述中选出来的这个题目在整个相关研究领域占什么地位。这就是理论价值。然后你还可以从实际价值去谈。就是这个题目可能对现实有什么意义,可能在实际中派什么用场等等。第三,如何写在开题报告里你还应当说清楚你选了这个题目之后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有了问题,你准备怎么去找答案。要说一下你大致的思路,同时,重点阐述你要用什么方法去研究。如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法、定量研究、实验研究、理论分析、模型检验等等。在上述三个方面中间,文献综述是重点。没有文献综述,你就无法找到自己的题目,也不知道这个题目别人已经做得怎么样了,所以你要认真进行综述。当然,综述的目的还是引出你自己的话题,所以不能忘记评述哟。

日本经济发展论文选题方向怎么写

中日经济关系及其走势      【摘要】建交以来,中日经济关系在平等、互利原则下得到长足发展。近年来,  双方经济关系在贸易、  投资和金融领域发生了结构性良性变化。  这些为中日经济  合作的进一步扩大和发展提供了较高的起点和扎实的基础。      【关键字】    双边贸易      机遇      问题      1    双边贸易稳步增长,贸易结构向水平分工方向发展。    1    1972  年中日建交之后,由于两国经济互补性强,地理上仅一海之隔,经济  交往条件得天独厚,经贸关系得到快速、稳定发展。    2001  年,由于“  9  ·  11  ”事件影响,美国及全球经济增长放慢,国际贸易条  件急剧恶化,日本对全球的贸易出口减少  7%  ,  进口也减少  9%  ,但惟有对华  贸易总额比上年增长  4%  ,达到  96  亿美元,与中日建交初期相比已经增长了  80  倍以上。日本连续  9  年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2002  年上半年,中日贸易  额达  451  亿美元,  其中日本对华出口增长  11%  ,  进口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中日  贸易占日本贸易总量的份额比上年增长  7%  ,  达到  8%  ,  中国已多年成为日本  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中日贸易在总额不断上升的同时,  表现出一个突出的特点是  贸易结构已经开始由“垂直”向“水平”方向发展。过去,中日贸易长期呈“垂  直分工”  形态,  即中国从日本的进口多为工业制成品,  而对日本出口则以初级产  品和劳动密集型制成品为主。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  结构的调整,  中国对日出口的商品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以服装、  机电产品为主  的制成品出口明显上升。  2001  年中国对日制成品出口比率已经高达  84%  ,为历  史最高值,其中机电产品出口保持了持续旺盛增长势头,从  1990  年的  1  亿美  元增加到  2001  年的  4  亿美元,  占中国对日出口总额的  4%  ,  仅次于纺织品  的  1%  ,  居对日出口的第二位,  2001  年  8  月以后,  纺织品月度统计开始出现下  降趋势,而机电产品出口仍然呈上升走势,因此可以预测  2002  年机电产品将有  望成为中国对日出口中所占份额最大的产品。    2    对华直接投资在起伏中上升,投资领域向高附加价值产业转变。    整个  80  年代,日本企业对华直接投资较为缓慢,但是  90  年代以后,随着中  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日本企业对中国市场了解程度的不断加深,  日本对华投  资开始大幅增长,  1995  年形成高峰,投资额达  7  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在所  有对华直接投资国家中名列第二,中国成为日本对亚洲投资最大的投资对象国。  1996  年以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大幅下滑,  1997  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日本对华  投资进一步下落。  直到  2000  年,  由于中国加入  WTO  在即,  日本对华投资欲望开  始恢复。  2001  年在西方主要国家出现经济同步下滑的背景下,日本对华直接投  资合同件数仍然多达  2003  件,比上年增加了  1%  ,合同金额为  2  亿美元,  比上年增加  3%  ;实际利用资金也达到  5  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  49%  。日本  对华投资尽管起伏较大,但在对华投资国家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截至  2001  年  底,  日本向中国投资企业达  22370  家,  累计协议金额约  441  亿美元,  实际利用金  额约  327  亿美元。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对华直接投资国。  90  年代以后,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是投资结构正在从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技术、  资本密  集型企业延伸,  2001  年日本对中国制造业的直接投资急剧上升,达到  1590  亿日  元,比上年增加  3%  ,相反对非制造业的直接投资只有  209  亿日元,同比下降  4%  。投资领域已由服装、食品等行业向电子、机械、汽车、建材等行业扩展。  近年机电产品所以成为中国对日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产品,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  是日本企业对华投资结构发生变化,  对机电等制造业投资比重明显上升,  对两国  贸易起到了拉动作用。    3    中日签署货币互换协议,金融合作迈上新台阶。    过去中日两国的金融合作主要是围绕政府开发援助  (ODA)  展开的,自  1979  年  12  月至今,  日本已经向中国提供总额约达  7  万亿日元的日元贷款,  8  亿日  元的无偿援助和  5  亿日元的技术合作资金。日本对华援助约占中国接受外  国政府贷款总额的  50%  以上,  是对中国提供政府开发援助最多的国家。  尽管近年  来日本的  ODA  政策有些调整,但今后日本政府开发援助仍将是未来中日经济关  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东亚金融危机以来,中日两国在金融领域的合作逐日增多,  除两国央行之间建立了定期对话机制、  相互在对方增设金融分支机构外,  更重要  的是两国在  2002  年  3  月签署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实现了中日两国金融领域在  亚太地区的高层次合作。  根据上述协议,  两国中央银行在必要时可向对方提供总  额为  30  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安排,以协助稳定其金融市场秩序。日本是继泰国之  后与中国第二个缔结这类协议的国家,  作为外汇储备位居世界前两名的日本和中  国在金融领域的这一合作不仅使两国经济关系走向新层次,  也为今后两国在东亚  地区的多边合作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  中日货币互换协议作为东亚国家货币合作  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对加快东亚货币安全网络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2    中日合作都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有利条件。    1    中国加入  WTO  将成为中日发展经贸关系的重要动力。    加入  WTO  标志着中国经济改革将进入同世界经济和贸易体系全面接轨,建  立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  与世界经济接轨就意味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进一步  走上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  求,  同时也是日本多年奉行支持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期盼的重要目标。  它将为中日  两国经济关系的深入发展提供更加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加入  WTO  将加速降低  中国关税总水平。  2002  年以来,中国关税总水平已经从  3%  下降到  12%  ,已经  下调了  5332  种进口产品的关税,非关税措施也大为减少。按中国入世承诺,关  税总水平还将进一步下降,  无疑将使外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更加容易。  日本是中  国连续多年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在中国进口国家中日本所占比例最大,一直占  20%  左右,远远超过欧美国家。在市场准入条件向好的背景下,作为中国近邻和  最大贸易伙伴的日本必将成为中国入世后获利最多的国家。加入  WTO  后,中国  将按  WTO  的规则调整外商投资的政策、法规。目前中国对外商投资领域的限制  正在逐步撤除,  外商投资的国民待遇问题也在很多方面已经得以实现。  包括日本  在内的境外企业将获得更多的商业机会。  在日本官方及各家新闻媒体进行的各类  海外直接投资调查中,  中国均成为日本企业未来海外直接投资的首选国家。  可以  预言随着入世后中国在入世各项承诺的陆续兑现,  日本企业对华投资热将再度升  温。      2    中国在高新技术等领域的巨大需求潜力将为中日两国深化合作提供可能。    在信息技术领域,美国的新经济泡沫破灭导致世界  IT  市场进入调整期,但  这并不意味着  IT  革命的终结。日本虽然在  IT  领域落后于美国,但仍然在某些方  面的技术位居世界前列。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移动电话市场,  而且这一  市场需求还在扩大。中国在  IT  市场的潜在需求正在化为现实的需求能力。据预  测,  到  2006  年,  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电脑市场。  中国对芯片的需求到  2010  年将会翻四番,为  480  亿美元。近年来世界  IT  巨头纷纷抢滩中国,其重要目的  就是要在中国  IT  市场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如果中日双方在手机上网、光纤  通信、  网络家电等等方面加强合作,  一方面将大大推动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进程,  同时日本也将在与中国的合作中获得巨大的市场效益。  另外,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  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中国对其他产品也有着巨大的潜在需求。  仅以汽  车为例,日本的汽车工业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作为支柱产业有过辉煌的历  史,  但目前作为日本经济支柱产业的作用正在下降。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  消费市场还刚刚接近汽车时代的门槛。  2001  年,中国汽车的销售量超过  200  万  台,  增长  16%  ,  是近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  2002  年  1-6  月的汽车销售为  4  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  9%  ,预计全年将首次突破年销售  300  万辆,达到  日本市场一半的规模。中国现在每百个家庭中只有两家拥有汽车,今后  3-5  年这  个数字将翻一番甚至还多。  目前,  德国等欧美汽车因早于日本抢先进入中国而成  为目前中国汽车市场的主流产品。日本正努力迎头赶上。  2002  年日本汽车工业  巨头先后进入中国。继  2002  年  7  月,日本本田汽车宣布将在广州开发区建立一  个出口车生产基地后,  日本汽车界的领头羊丰田公司与中国  “一汽”  签署了战略  伙伴协议;  日产汽车也立即宣布与东风汽车签署了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双方  将于  2003  年在武汉成立国内规模最大的合资公司,并共同生产日产全系列乘用  车和东风的重、中轻型卡车和客车。到  2002  年  9  月为止,日本汽车三巨头均已  在中国安营扎寨。  在中国汽车消费市场正在日益扩大的背景下,  未来几年中日两  国在汽车领域的合作将进入大发展时期。    3    东亚合作的进展将为中日两国加强经济合作提供平台。    近年来,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发展。欧洲经济一体化水  平最高,既有关税同盟又有统一货币,合作区域不断扩大;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NAFTA)  正在向中南美扩展,美洲  34  个国家已正式宣布在  2005  年  1  月成立美洲  自由贸易协定  (FTAA)  。南亚、中东、非洲也均有各自形式不同的地区经贸组织。  这些地区贸易组织对域外国家产品设置障碍,  制约了东亚国家对外贸易的正常发  展。在此情况下,加速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进程已经成为亚太国家的共识。  80  年代末以来,东亚国家自日本与“东亚四小”  、东盟、中国之间相互贸易额已在  本国对外贸易总额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尤其是经过东亚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之  后,  东亚国家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  只有把本国对外经济发展战略融入东亚经济  圈的框架内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此情况下,  东亚区域合作的步伐明显加快,  其中  "10+3"  框架与  APEC  所涵盖的成员国相比不仅更具加快推进贸易自由化进程  的紧迫性,也更加具备成功的条件,因而近年  "10+3"  框架内的合作已经进入到机  制化、务实性的新阶段。此外,地区金融合作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东亚国家之  间有关双边及多边贸易自由化谈判也纷纷列入议事日程。  日本与新加坡、  韩国已  开始讨论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事宜。  中国与东盟,  日本与东盟之间也在加快自  由贸易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在东亚地区目前已经形成的地区合作平台中,  中日两  国如何发挥作用将成为东亚地区提升经济合作的关键。    3    30  年来,中日经济关系的发展存在的问题    1995  年以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大幅下滑;  90  年代末期,日本对华  ODA  政策调整,大幅度减少对华援助额;  2001  年中日之间首次出现较为激烈的贸易  摩擦。  这些问题均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制约了两国经济关系的健康发展。  这  些问题的产生有其各自不同的国内背景和国际环境变化的影响,  但一个共同原因  是中国经济的崛起,  与日本经济长期低迷形成强烈反差,  导致日本国内某些势力  制造的  “中国威胁论”  有一定市场。  这些人开始对日本政府支持中国的改革开放  和现代化政策产生怀疑甚至抵触,  认为日趋增加的中国产品将缩小日本产品的市  场份额;对华直接投资的增加正在导致日本国内“产业空洞化”  ;中国经济的崛  起将给日本经济带来威胁等等。这些看法不仅对日本企业对华投资形成一定制  约,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日本政府调整  ODA  政策的一个重要口实,是影响中日  经济关系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      但是,  日本某些人士散布的这些观点是完全  站不住脚的。    1    日本国内的“空洞化”与中日经济紧密化没有直接联系。    所谓“产业空洞化”是指由于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导致母国  国内制造业部门的生产和就业大幅减少、  竞争力下降、  结构性失业增加等较严重  问题的一种经济现象。  尽管日本外转的产业不少,  但日本作为世界上的制造业大  国和制成品出口大国的地位仍然没有改变。据日本财务省的统计,  1988  年日本  主要制成品占出口总额的  2%  ,到  2001  年这一比例为  90%  ,略有下降,但仍  然高于其他国家而位于世界前列。  说一个制成品出口全球名列前茅的国家出现产  业空洞化显然缺乏根据。  日本制造业为降低成本而移师海外并非始于今日。  早在  1985  年西方发达国家首脑会议达成《广场协议》  ,力促日元升值以后,竞争力受  到严重削弱的日本企业即开始移师海外。  与目前不同的是当时是把产品零部件送  到海外进行组装生产,  现在则是把从原材料到生产线都搬到国外。  从日本企业向  海外转移的情况看,  欧美地区一直是日本企业进行直接投资的首选地区,  亚洲只  占很少一部分。  2000  年,在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中,美国约占  9%  ,西欧  9  国约  占  1%  ,中国只占  4%  。这一投资布局说明即使日本真正发生了“产业空洞化”  的问题也与中国没有直接联系。  日本企业向海外转移生产是其经济发展战略的需  要。  据  2001  年  2  月日本经济产业省的调查,  在日本转向海外生产的企业中,  80%  是劳动密集型的组装和加工企业,  另一部分是子公司或零部件生产厂家,  为在当  地进行生产的母公司和相关客户提供配套产品和零部件。  这些海外工厂生产的产  品约有  68%  销售海外,  返销日本国内的只占  32%  。  事实说明日本扩大海外生产的  企业多为低附加价值产业,  对本国产业并不构成冲击;  扩大海外生产的目的主要  是占据海外市场,  对本国市场的冲击力十分有限。  因此日本企业来华进行直接投  资不仅是降低成本、  增加企业效益的良好途径,  也是日本企业增强竞争力,  拓展  国际市场的战略选择。    2    认为中国经济发展会对日本经济构成威胁缺乏足够的依据。    中国现有的经济实力与日本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首先,尽管中国经济近  20  年获得了近两位数的高增长,但其  GDP  总量也仅仅是日本的四分之一;而中国  人口却是日本的  10  倍,  就是说中国的人均  GDP  仅仅是日本的四十分之一,  在  2000  年世界人均  GDP  排名中,中国仅仅从过去的  140  位上升到第  128  位。所以,中  国经济的高增长并不等于中国现有经济的高实力。  由于基础薄、  起点低,  中国经  济即使保持目前的高速发展势头,  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也难以弥补与日本经济实力  的差距。据中国国家信息中心最新测算,如果世界经济以平均每年  5%  的速度  增长,中国经济以  5%-7%  的速度增长,那么中国的经济规模将在  2050  年才能占  到世界经济总体规模的  16%  左右,大体上相当于日本目前的水平。更重要的是,  中国是个爱好和平的国家,  发展睦邻友好是中国既定国策和外交政策的重点。  中  国现在不会对包括日本在内的任何国家构成威胁,即使将来实现了经济现代化,  也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  这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所决定的。  事  实是,日本从中国经济发展中主要是受益,而不是受损,更不是受到“威胁”  。  中国经济越发展,  经济规模和市场容量越大,  中日经贸关系发展规模和余地也就  越大,日本受益就越多。    3    鉴于两国的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  体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中日经济的发展有赖于两国加强经济合作。    从两国的基本国情非对称性和经济发展趋势看,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市场广阔,但中国为实现现代化的目标,需要不断地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  资金和管理经验。  日本既是资金大国也是技术大国,  近年中日经济合作对中国的  经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日本资源缺乏,  市场狭小,  为维持经济大国的地位,  不仅需要不断巩固在世界经济中已有的市场,  更重要是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  开拓发展中国家的新兴市场;  因而发展对华经济关系是日本实现再发展和维系经  济大国地位的必要条件之一。  从两国产业结构的差异看,  中国为发展中国家,  产  业结构明显落后,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产业结构升级速度  不断提高;  日本产业高度化的进展和产品升级换代进程加速,  使之要不断为相对  落后的产业寻求海外生存空间。  中日两国产业结构上的差异性将推动两国的互利  合作进一步向纵深拓展。  从两国贸易结构看,  日本从中国进口纺织品、  机电音像  设备及零部件、  食品、  矿产品、  光学仪器及零部件等;  向中国出口机电音像设备、  化工产品、  塑料及塑料制品、  光学仪器及零部件等。  日本高附加价值产品对促进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样,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中国从日本进  口产品日趋扩大,  日本市场上物美价廉的中国制品也不断增加,  不仅有利于刺激  有效需求的扩大,  拉动了日本经济,  也为日本社会稳定发挥了一定作用。  从东亚  地区经济合作进展情况看,  缺乏强有力的主导国家是东亚合作难有实质性进展的  关键所在。  日本是总体经济实力世界排名第二的经济强国,  其制造业实力在世界  上仍然名列前茅,  国内生产总值占东亚地区的  60%  以上;  中国是世界经济上发展  速度最快的国家,其人口占东亚地区的人口  60%  以上,是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  中日两国  2001  年的  GDP  接近  6  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在  7  千亿美元以上。中日两  国在本地区的独特地位决定了两国必将在今后东亚合作发挥重要作用。  无论是日  本还是中国,  如果与欧美两个经济圈单打独斗,  结果必然是吃败仗。  东亚地区要  想在未来的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日之间的有效合  作。    4    结束语    总之,尽管中日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存在种种分歧和摩擦,甚至  在某些特定时期双方的立场出现严重分歧,  但应该看到,  友好合作、  共同发展始  终是中日关系的主流。  只要双方共同努力、  排除干扰,  进一步挖掘深化合作的新  思路、新途径,就一定能够开创共同繁荣的双赢局面。

写日本的政治经济变革史或者日本的文化发展史或者干脆写日本战争史都可以

你好啊,你的日本经济开题报告选题定了没?开题报告选题老师同意了吗?准备往哪个方向写?你的开题报告格式要求下载下来了没有?学校开题报告要求看了没有?因为每个学校开题报告格式要求都是不一样的?最后祝你选题顺利通过第一,你要写什么这个重点要进行已有文献综述,把有关的题目方面的已经有的国内外研究认真介绍一下(先客观介绍情况,要如实陈述别人的观点),然后进行评述(后主观议论,加以评估,说已有研究有什么不足),说现在有了这些研究,但还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其中要包括你选题将要探讨的问题。由于目前研究不足,所以你要研究。所以,你的硕士论文要写什么是根据文献综述得出来的,而不是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如果不做综述,很可能你的选题早被别人做得很深了。第二,为什么要写这个这个主要是说明你这个选题的意义。可以说在理论上,你发现别人有什么不足和研究空白,所以你去做,就有理论价值了。那么你要说清楚你从文献综述中选出来的这个题目在整个相关研究领域占什么地位。这就是理论价值。然后你还可以从实际价值去谈。就是这个题目可能对现实有什么意义,可能在实际中派什么用场等等。第三,如何写在开题报告里你还应当说清楚你选了这个题目之后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有了问题,你准备怎么去找答案。要说一下你大致的思路,同时,重点阐述你要用什么方法去研究。如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法、定量研究、实验研究、理论分析、模型检验等等。在上述三个方面中间,文献综述是重点。没有文献综述,你就无法找到自己的题目,也不知道这个题目别人已经做得怎么样了,所以你要认真进行综述。当然,综述的目的还是引出你自己的话题,所以不能忘记评述哟。

给你参考一下: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原因 历史上,日本凭借其超凡的能力得以重建并发展起来,特别是二战后的经济复苏和繁荣。其原因可概述为以下几点:第一,美国扶植日本;第二,日本进行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进一步消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第三,国民经济的非军事化;第四,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 一、美国的扶植政策。主要表现在: 第一,对日本的独占和政治改造。二战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长达七年,保证日本领土的完整性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单一性,有利于日本长期稳定发展。美国还对日本进行了以民主、法制为基础的政治改造。罗伯特?埃德尔斯坦和让?迈克尔?保罗教授说:“为取得成功,就必须立即进行广泛的体制改革,即创造性地打破阻碍日本经济复苏或经济增长的那些障碍。”①如解散财阀,在一定程度上去掉了大企业中以家族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封建性和排他性,革除了财阀企业的一些封建性弊端,为企业间较为平等的竞争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一批有能力的新人提拔到领导岗位上。农地改革,使日本半封建的土地制度基本瓦解,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扩大农村市场,这使日本进入了一个比较纯粹的资本主义社会。美国出于在远东战略的需要,还保留了日本的天皇和天皇制,以美国的“三权分立”原则对日本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政体进行改革。美国的这些措施为日本战后走上和平建设,集中精力抓发展道路提供了可靠保障。 由于“冷战”需要,对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给予大力支持。美国放弃了对日本战争索赔,撤消了以拆迁日本军事工业作为战争赔偿的计划。1947年1月至1948年3月,美国先后提出两个新方案,对先前的“赔偿方案”进行大幅度修改,将拆迁的工业设备减至方案的30%。至1949年5月,干脆宣布取消日本的一切赔款。②战后初期,美国给日本20多亿美元的援助和贷款,并向日本提供大量的石油、煤、铁矿石等能源和原料。从而促进了战后日本经济的振兴,并且美国“核保护伞”战略大大节省了安全防务的费用。 第二、亚洲的两场局部战争为日本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特别是朝鲜战争,极大促进日本战后经济的复苏步伐。战争引起了“特需景气”,侵朝美军大量向日本厂商进行军事订货和购买廉价劳务,使日本企业积存滞销的1000-1500万日元库存产品一扫而空,并一举改变了财政紧缩中苦苦挣扎的日本经济被动局面。据统计,从战争爆发到1953年,这种特需收入为8亿美元,广义上的特需收入为8亿美元。日本外汇储备1949年仅为2亿美元,1952年未增至4亿美元,三年内增长了近五倍,特需收入在外汇收入中所占比率到1953年达1%之多,20多万人直接受益于特需生产,总之至1955年,日本特需收入总计达36亿美元。特需收入刺激了日本经济的恢复,增加了劳动者的收入,带动了有效需求的增长,而且为增加原料进口和先进技术进口,更新陈旧设备提供了有利条件。朝鲜战争的爆发及由此引起的国际局势的变化,促进了日本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朝鲜战争赋予了日本实现扩大进出口上的机会,日本通常出口贸易显著增加,1950年7月,日本出口总额增长为7400万美元,比6月份增加18%,创造了战后日本月出口额的最高记录。1950年上半年,日本月平均出口额为5000万美元,则下半年一下子跃升为8000万美元。可以说朝鲜战争是日本经济的回生妙药。③ 二、日本政府强有力的国家干预和领导是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推动,其主要表现形式是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宏观管理。 第一、政府在经济发展的各个时期,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通过各种计划,促进经济的起飞。如鸠山内阁《经济自卫五年计划》,岸信介内阁的《新长期经济计划》,池田内阁的《国民经济倍增计划》。 第二、政府致力于新产业的培育与开发、指导、调节新型工业的发展。如先后通过《关于合成树脂工业的育成》、《电子工业振兴临时措置法》、《合成橡胶制造事业特别措置法》,通过这些规划的实施,不仅调整了产业结构,确立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方向,而且使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和对国内经济生活的调整达到了落实。当然重要的基础产业,如果市场选择它,那么任何形式的政府干预都是多余的,对这些产业,政府在确认市场必定不去选择,便以合适的方法选择它们,由政府采用法律、金融税制、中间组织协调利益手段的干预来补足。 第三、政府确定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制定新经济政策,实现从“贸易立国”至“技术立国”的转变。日本国内市场狭窄,工业产品依靠大量出口,为此政府提出“贸易立国”的口号,出口贸易增长很快,1960年-1970年,日本工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6%,而出口贸易平均每年增长9%。日本政府认为科技是国力的核心要素,适应新技术革命蓬勃兴起的形势提出“技术立国”的战略思想。日本重视技术对国家发展的多方面作用,采取了从模仿到创新的经济技术发展模式。据统计,从50年代至1977年,引进国外技术达9万多项,然后根据本国的经济特点和技术基础加以改进、补充和发展,成为“日本化”的新技术。当然,许多人把经济增长归功于强大政府干预,尽管有政府干预,大部分时期日本的经济依然是在按自己的规律发展。据一项重要研究,经济自由仍是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④ 三、日本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与企业精神的推动。 日本企业实行严格而灵活的科学管理制度。50年代,日本许多大企业推行“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工资制”,使职工利益与企业利益有机结合起来,职工感到有依靠,具有安全感;其次,拉大职工报酬上的差距,使职工感到只有不断竞争,不断创新才能得到高报酬,从而具有压力感。企业重视对职工的“感情投资”,主动协调劳资关系,培养职工“以厂为家”的敬业精神。这种“日本公司”模式有助于日本培养强大的工业能力。⑤企业管理者重视精神投资。正如索尼公司总经理盛田昭夫所说的“日本优秀的公司根本不存在什么奥秘和秘诀。一个企业的成功,靠的是人而不是某种理论、计划或政府政策。日本企业管理者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与职员建立良好的关系,培养亲如一家、唇齿相依的感情。在日本,经营得有声有色的都是那些能使全体员工同甘苦,共命运的企业。除日本之外,我还未发现有哪一个国家采用这套简易的管理方法。实践已经有力地证明它是行之有效的。”在日本,企业管理者千方百计地培养同劳动者的家族般的感情,不仅关心工人的工作,而且也关心工人的生活;不仅关心工人个人,还关心其家庭。工人生日、结婚、病丧,更是企业“感情投资”的良机。例如,西武集团每年举行独特的擦皮鞋仪式,首先由高级职员为新职员擦皮鞋,然后是新职员为前辈擦皮鞋,总社和各分社社长都亲临这一隆重仪式,并由电视台通过卫星向全国转播,以培养职工热爱公司的精神,促进同事间的沟通。⑥日本的现代企业精神与日本传统的家族主义和家庭观念有密切联系。日本的家族主义和家庭观念不同于中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族制度和家庭观念,其家庭观念的出发点是:家庭是一个经营单位。所以既排除了中国传统的大家族关系和至今盛行的“裙带风”,又可以比西方的结构更和谐、更密切、更团结,成为一种社会凝聚力。日本学者说:西方社会的单位是个人,由个人集合而成为国家,而日本的社会单位是家,由家而集合成国家。⑦所以日本以“劳资一体”,“以企业为家”的宣传教育,日本人的家庭本位观念转变成了公司本位观念,形成一种团结奋进的工作精神。 四、日本传统文化和教育的积极影响。 第一、岛国文化环境促进了日本的开放。二战后的美军占领前,外族从未侵入和征服日本本土,也未发生过大规模的外族移入的情况,长期安定和相对封闭的环境,使日本人养成一种特殊的民族意识,在他们的观念和感情中,异民族与日本民族有着鲜明的分界线,自然形成本民族的亲和感与凝聚力,同时形成对外民族“内外有别”的心理,这种心理成为当今日本企业团结对外竞争的集团意识的基础之一,也成为日本乐意吸收外国先进文化的文化,包括敌对国家的先进文化的心理基石。所以传统日本文化是兼容型的,具有受容性和并存性,是一种开放性、多元化的文化复和体。当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它总是“接受了很多,但付出的很少” ⑧。 第二、轻思辩重实用的文化心理与有效吸收消化外来先进文化成果。日本人的文化心理是重现实、重实用、重实践,日本可以称为世界先进文化最优秀的继承者和实践者。在近现代,日本人成功地吸收和消化了欧洲近现代科学技术,而且极迅速,极有成效。⑨ 第三、他们拒绝失败,承认羞辱的态度深深根植于其心理中。日本公司文化轻易地容忍低回报,却很难容忍彻底失败。⑩而且在日本,一心向学是根深蒂固的传统,日本公司里,求学氛围十分浓厚。 第四、日本教育体制是普及型教育体制。江户时代的教育体制,已初显义务教育的雏形,明治维新初年的全民义务教育就是以此为基础。二战后,日本政府把发展教育作为国策,在财政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实行小学和初中的义务教育,并免费为小学生和初中生提供餐点和教科书,1947年日本政府把义务教育增加了三年,每年要拨出国民生产总值的6%作为教育经费。这提高了国民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水平,为改善国民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政府重视培养人才,教育先行,并且做到人尽其才,学以致用。战后日本经济增长的60%,就是靠技术进步取得的。 综上所述,二战后,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创造奇迹,是由于其充分结合本国优越的历史地理文化,并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从而创造更多的优势来发展自己的结果。

日本经济发展论文选题方向怎么选

题目选择的都不小呀。保险起见,1和4排除掉。1你没有亲身体会的话,如果是在校学生的话很难写好,基本都是抄和拼了。4呢,话题太大,这方面素材倒是不缺但是很难总结出有独特见解的结论。2和3看你擅长于哪个了。论文你要有自己的见解和新的内容亮点。祝你好运!

写日本的政治经济变革史或者日本的文化发展史或者干脆写日本战争史都可以

给你参考一下: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原因 历史上,日本凭借其超凡的能力得以重建并发展起来,特别是二战后的经济复苏和繁荣。其原因可概述为以下几点:第一,美国扶植日本;第二,日本进行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进一步消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第三,国民经济的非军事化;第四,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 一、美国的扶植政策。主要表现在: 第一,对日本的独占和政治改造。二战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长达七年,保证日本领土的完整性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单一性,有利于日本长期稳定发展。美国还对日本进行了以民主、法制为基础的政治改造。罗伯特?埃德尔斯坦和让?迈克尔?保罗教授说:“为取得成功,就必须立即进行广泛的体制改革,即创造性地打破阻碍日本经济复苏或经济增长的那些障碍。”①如解散财阀,在一定程度上去掉了大企业中以家族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封建性和排他性,革除了财阀企业的一些封建性弊端,为企业间较为平等的竞争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一批有能力的新人提拔到领导岗位上。农地改革,使日本半封建的土地制度基本瓦解,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扩大农村市场,这使日本进入了一个比较纯粹的资本主义社会。美国出于在远东战略的需要,还保留了日本的天皇和天皇制,以美国的“三权分立”原则对日本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政体进行改革。美国的这些措施为日本战后走上和平建设,集中精力抓发展道路提供了可靠保障。 由于“冷战”需要,对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给予大力支持。美国放弃了对日本战争索赔,撤消了以拆迁日本军事工业作为战争赔偿的计划。1947年1月至1948年3月,美国先后提出两个新方案,对先前的“赔偿方案”进行大幅度修改,将拆迁的工业设备减至方案的30%。至1949年5月,干脆宣布取消日本的一切赔款。②战后初期,美国给日本20多亿美元的援助和贷款,并向日本提供大量的石油、煤、铁矿石等能源和原料。从而促进了战后日本经济的振兴,并且美国“核保护伞”战略大大节省了安全防务的费用。 第二、亚洲的两场局部战争为日本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特别是朝鲜战争,极大促进日本战后经济的复苏步伐。战争引起了“特需景气”,侵朝美军大量向日本厂商进行军事订货和购买廉价劳务,使日本企业积存滞销的1000-1500万日元库存产品一扫而空,并一举改变了财政紧缩中苦苦挣扎的日本经济被动局面。据统计,从战争爆发到1953年,这种特需收入为8亿美元,广义上的特需收入为8亿美元。日本外汇储备1949年仅为2亿美元,1952年未增至4亿美元,三年内增长了近五倍,特需收入在外汇收入中所占比率到1953年达1%之多,20多万人直接受益于特需生产,总之至1955年,日本特需收入总计达36亿美元。特需收入刺激了日本经济的恢复,增加了劳动者的收入,带动了有效需求的增长,而且为增加原料进口和先进技术进口,更新陈旧设备提供了有利条件。朝鲜战争的爆发及由此引起的国际局势的变化,促进了日本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朝鲜战争赋予了日本实现扩大进出口上的机会,日本通常出口贸易显著增加,1950年7月,日本出口总额增长为7400万美元,比6月份增加18%,创造了战后日本月出口额的最高记录。1950年上半年,日本月平均出口额为5000万美元,则下半年一下子跃升为8000万美元。可以说朝鲜战争是日本经济的回生妙药。③ 二、日本政府强有力的国家干预和领导是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推动,其主要表现形式是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宏观管理。 第一、政府在经济发展的各个时期,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通过各种计划,促进经济的起飞。如鸠山内阁《经济自卫五年计划》,岸信介内阁的《新长期经济计划》,池田内阁的《国民经济倍增计划》。 第二、政府致力于新产业的培育与开发、指导、调节新型工业的发展。如先后通过《关于合成树脂工业的育成》、《电子工业振兴临时措置法》、《合成橡胶制造事业特别措置法》,通过这些规划的实施,不仅调整了产业结构,确立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方向,而且使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和对国内经济生活的调整达到了落实。当然重要的基础产业,如果市场选择它,那么任何形式的政府干预都是多余的,对这些产业,政府在确认市场必定不去选择,便以合适的方法选择它们,由政府采用法律、金融税制、中间组织协调利益手段的干预来补足。 第三、政府确定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制定新经济政策,实现从“贸易立国”至“技术立国”的转变。日本国内市场狭窄,工业产品依靠大量出口,为此政府提出“贸易立国”的口号,出口贸易增长很快,1960年-1970年,日本工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6%,而出口贸易平均每年增长9%。日本政府认为科技是国力的核心要素,适应新技术革命蓬勃兴起的形势提出“技术立国”的战略思想。日本重视技术对国家发展的多方面作用,采取了从模仿到创新的经济技术发展模式。据统计,从50年代至1977年,引进国外技术达9万多项,然后根据本国的经济特点和技术基础加以改进、补充和发展,成为“日本化”的新技术。当然,许多人把经济增长归功于强大政府干预,尽管有政府干预,大部分时期日本的经济依然是在按自己的规律发展。据一项重要研究,经济自由仍是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④ 三、日本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与企业精神的推动。 日本企业实行严格而灵活的科学管理制度。50年代,日本许多大企业推行“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工资制”,使职工利益与企业利益有机结合起来,职工感到有依靠,具有安全感;其次,拉大职工报酬上的差距,使职工感到只有不断竞争,不断创新才能得到高报酬,从而具有压力感。企业重视对职工的“感情投资”,主动协调劳资关系,培养职工“以厂为家”的敬业精神。这种“日本公司”模式有助于日本培养强大的工业能力。⑤企业管理者重视精神投资。正如索尼公司总经理盛田昭夫所说的“日本优秀的公司根本不存在什么奥秘和秘诀。一个企业的成功,靠的是人而不是某种理论、计划或政府政策。日本企业管理者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与职员建立良好的关系,培养亲如一家、唇齿相依的感情。在日本,经营得有声有色的都是那些能使全体员工同甘苦,共命运的企业。除日本之外,我还未发现有哪一个国家采用这套简易的管理方法。实践已经有力地证明它是行之有效的。”在日本,企业管理者千方百计地培养同劳动者的家族般的感情,不仅关心工人的工作,而且也关心工人的生活;不仅关心工人个人,还关心其家庭。工人生日、结婚、病丧,更是企业“感情投资”的良机。例如,西武集团每年举行独特的擦皮鞋仪式,首先由高级职员为新职员擦皮鞋,然后是新职员为前辈擦皮鞋,总社和各分社社长都亲临这一隆重仪式,并由电视台通过卫星向全国转播,以培养职工热爱公司的精神,促进同事间的沟通。⑥日本的现代企业精神与日本传统的家族主义和家庭观念有密切联系。日本的家族主义和家庭观念不同于中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族制度和家庭观念,其家庭观念的出发点是:家庭是一个经营单位。所以既排除了中国传统的大家族关系和至今盛行的“裙带风”,又可以比西方的结构更和谐、更密切、更团结,成为一种社会凝聚力。日本学者说:西方社会的单位是个人,由个人集合而成为国家,而日本的社会单位是家,由家而集合成国家。⑦所以日本以“劳资一体”,“以企业为家”的宣传教育,日本人的家庭本位观念转变成了公司本位观念,形成一种团结奋进的工作精神。 四、日本传统文化和教育的积极影响。 第一、岛国文化环境促进了日本的开放。二战后的美军占领前,外族从未侵入和征服日本本土,也未发生过大规模的外族移入的情况,长期安定和相对封闭的环境,使日本人养成一种特殊的民族意识,在他们的观念和感情中,异民族与日本民族有着鲜明的分界线,自然形成本民族的亲和感与凝聚力,同时形成对外民族“内外有别”的心理,这种心理成为当今日本企业团结对外竞争的集团意识的基础之一,也成为日本乐意吸收外国先进文化的文化,包括敌对国家的先进文化的心理基石。所以传统日本文化是兼容型的,具有受容性和并存性,是一种开放性、多元化的文化复和体。当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它总是“接受了很多,但付出的很少” ⑧。 第二、轻思辩重实用的文化心理与有效吸收消化外来先进文化成果。日本人的文化心理是重现实、重实用、重实践,日本可以称为世界先进文化最优秀的继承者和实践者。在近现代,日本人成功地吸收和消化了欧洲近现代科学技术,而且极迅速,极有成效。⑨ 第三、他们拒绝失败,承认羞辱的态度深深根植于其心理中。日本公司文化轻易地容忍低回报,却很难容忍彻底失败。⑩而且在日本,一心向学是根深蒂固的传统,日本公司里,求学氛围十分浓厚。 第四、日本教育体制是普及型教育体制。江户时代的教育体制,已初显义务教育的雏形,明治维新初年的全民义务教育就是以此为基础。二战后,日本政府把发展教育作为国策,在财政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实行小学和初中的义务教育,并免费为小学生和初中生提供餐点和教科书,1947年日本政府把义务教育增加了三年,每年要拨出国民生产总值的6%作为教育经费。这提高了国民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水平,为改善国民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政府重视培养人才,教育先行,并且做到人尽其才,学以致用。战后日本经济增长的60%,就是靠技术进步取得的。 综上所述,二战后,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创造奇迹,是由于其充分结合本国优越的历史地理文化,并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从而创造更多的优势来发展自己的结果。

日本经济发展史论文选题方向怎么写

写日本的政治经济变革史或者日本的文化发展史或者干脆写日本战争史都可以

可以写日本经济政治的发展情况

你好啊,你的日本经济开题报告选题定了没?开题报告选题老师同意了吗?准备往哪个方向写?你的开题报告格式要求下载下来了没有?学校开题报告要求看了没有?因为每个学校开题报告格式要求都是不一样的?最后祝你选题顺利通过第一,你要写什么这个重点要进行已有文献综述,把有关的题目方面的已经有的国内外研究认真介绍一下(先客观介绍情况,要如实陈述别人的观点),然后进行评述(后主观议论,加以评估,说已有研究有什么不足),说现在有了这些研究,但还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其中要包括你选题将要探讨的问题。由于目前研究不足,所以你要研究。所以,你的硕士论文要写什么是根据文献综述得出来的,而不是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如果不做综述,很可能你的选题早被别人做得很深了。第二,为什么要写这个这个主要是说明你这个选题的意义。可以说在理论上,你发现别人有什么不足和研究空白,所以你去做,就有理论价值了。那么你要说清楚你从文献综述中选出来的这个题目在整个相关研究领域占什么地位。这就是理论价值。然后你还可以从实际价值去谈。就是这个题目可能对现实有什么意义,可能在实际中派什么用场等等。第三,如何写在开题报告里你还应当说清楚你选了这个题目之后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有了问题,你准备怎么去找答案。要说一下你大致的思路,同时,重点阐述你要用什么方法去研究。如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法、定量研究、实验研究、理论分析、模型检验等等。在上述三个方面中间,文献综述是重点。没有文献综述,你就无法找到自己的题目,也不知道这个题目别人已经做得怎么样了,所以你要认真进行综述。当然,综述的目的还是引出你自己的话题,所以不能忘记评述哟。

日本经济发展论文选题方向怎么选啊

经济的比较好写 还有关于语言的嘿嘿 但是我准备写日本历史的

题目选择的都不小呀。保险起见,1和4排除掉。1你没有亲身体会的话,如果是在校学生的话很难写好,基本都是抄和拼了。4呢,话题太大,这方面素材倒是不缺但是很难总结出有独特见解的结论。2和3看你擅长于哪个了。论文你要有自己的见解和新的内容亮点。祝你好运!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