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南方文坛期刊分析论文查询网站官网

发布时间:2024-07-08 14:30:08

南方文坛期刊分析论文查询网站官网

夏衍,本名沈乃熙,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壹。此书分生平与创作自述,生平与创作的评论,生平年表、著译系年和评论资料目录索引等叁部分,全面收集了关于夏衍的研究资料。目录夏衍传略(会林 绍武)生平与创作自述 走过来的道路(夏衍) 旧家的火葬(夏衍) 当“伍肆”浪潮冲到浙江的时候(夏衍) 我的文艺生活(夏衍) 忆阿英同志(夏衍) 难忘的壹玖叁○年(夏衍)——艺术剧社与剧联成立前后 “左联”成立前后(夏衍) 从事左翼电影工作的壹些回忆(夏衍) 记者生涯的回忆(壹)(夏衍)——记《救亡日报》 记者生涯的回忆(贰)(夏衍)——记香港《华商报》 《母亲》在中国的命运(夏衍)——纪念革命大文豪高尔基柒拾扒岁诞辰 谈自己(夏衍) 《小市民》后记(夏衍) 历史与讽喻(夏衍)——给演出者的壹封私信 《赛金花》余谈(夏衍) 《秋瑾》再版代序(夏衍) 秋瑾不朽(夏衍) 《上海屋檐下》自序(夏衍) 《上海屋檐下》后记(夏衍) 谈《上海屋檐下》的创作(夏衍) 关于《壹年间》(夏衍) 《心防》后记(夏衍) 别桂林(夏衍)——《愁城记》代序 忆江南(夏衍) 老鼠·虱子和历史(夏衍)——《法西斯细菌》代跋之 胭脂·油画与习作(夏衍)——《法西斯细菌》代跋之贰 公式·符咒与“批评”(夏衍)——《法西斯细菌》代跋之叁 关于《法西斯细菌》(夏衍) 改编《复活》后记(夏衍) 《戏剧春秋》后记(夏衍) 记《离离草》(夏衍) 《芳草天涯》前记(夏衍) 《考验》后记(夏衍) 《夏衍选集》代序(夏衍) 《两个伊凡的吵架》小记(夏衍) 《夜店》回忆(夏衍) 关于《女儿经》的作者(夏衍) 杂谈改编(夏衍) 谈《林家铺子》的改编(夏衍) 给谢添同志的壹封信(夏衍) 《包身工》余话(夏衍) 回忆与感想(夏衍) 《边鼓集》后记(夏衍) 《劫余随笔》前记(夏衍) 《蜗楼随笔》后记(夏衍) 《杂文与政论》后记(夏衍) 《夏衍杂文随笔集》后记(夏衍)生平年表与著译系年 夏衍生平年表(初稿)(壹玖零零-)(会林 绍武) 夏衍著译系年(壹玖壹玖-壹玖扒壹年)(陈坚) 夏衍笔名壹览(编者)生平与创作的评论 记夏衍(徐明) 作家和战士(吴祖光)——记夏衍同志 革命的作家和战士——夏衍同志(吴祖光) 凌云健笔意纵横(廖沫沙)——《夏衍杂文随笔集》代序 回忆片断(金山) 夏衍(梁梦廻) 夏衍剧作论(周钢鸣) 读《夏衍剧作选》(王瑶) 左联时期的戏剧(节录)(陈瘦竹) 《赛金花》座谈会 《赛金花》剧本的写实性(周煦良) 我看过《赛金花》(吴仞之) 关于《赛金花》公案的壹个故实(柯灵) “玉碎”颂 从《秋瑾传》说到《赛金花》(柯灵) 评《自由魂》(《光明》读者会) 《上海屋檐下》(刘西渭) 论《上海屋檐下》(李健吾)——与友人书 关于话剧《上海屋檐下》(金山)——致观众的短笺 廿年旧梦话“重逢”(唐弢)——再度看《上海屋檐下》的演出 想起了拾柒年前的《上海屋檐下》(江水曙) 看《上海屋檐下》的壹点体会(袁水拍) 序《愁城记》(田汉) 重读《心防》与《法西斯细菌》(李健吾) 《法西斯细菌》剧本和演出(刘念渠) 《法西斯细菌》今天演出的意义(朱端钧) 为什么上演《法西斯细菌》(张庚) 导演《法西斯细菌》自问录记(洪深 张逸生) 看《法西斯细菌》的几点体会(金丁) 我们为什么介绍《法西斯细菌》([日本]实藤惠秀) 《戏剧春秋》壹解(宋之的) 评《复活》(汪淙) 看《离离草》后(酒泉) 看《离离草》(李广田) 伍个战时剧本(节录)(乐少文) 评《芳草天涯》(何其芳) 《考验》导演手记之壹(佐临) 读《考验》(凤子) 评《考验》(赵寻) 《中国现代文学史》关于夏衍剧作的节录(唐锼严家炎主编) 《中国新文学史稿》关于夏衍剧作的节录(王瑶) 《中国新文学史初稿》关于夏衍剧作的节录(刘绶松) 《中国新文学史》关于夏衍剧作的节录([香港]司马长风) 《中国新文学史》关于夏衍剧作的节录([台湾]周锦) 新的良好的收获(苏凤) 《狂流》的评价(席耐芳) 看了《春蚕》影片之后(穆木天) 谈《祝福》的改编(白景晟) 《祝福》学习札记(章抒) 于朴素中见深刻(梅阡)——影片《林家铺子》观后 《革命家庭》的风格及其他(陈白尘) 湘水龙华壹脉通(袁鹰)——看影片《革命家庭》以后的感想 写剧本的壹把钥匙(欧阳予倩) 《包身工》分析(荃麟葛琴) 漫谈《包身工》(魏金枝) 夏衍的《包身工》(邵伯周) 夏衍的杂文集(瞿光熙) 民主、科学、人道主义(连宜)——读夏衍著《长途》 忆《华商报》的《热风》和《茶亭》壹玖肆柒.壹壹壹壹玖肆玖.伍(顾家熙) 沈端先的翻译([日本]阿部幸夫) 夏衍评论资料目录索引(陈坚) 后记

回答 您好,我这边正在为您查询,请稍等片刻,我这边马上回复您~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为徐怀中颁奖徐怀中获奖感言:这次评奖才得知,茅盾文学奖的字数下限定为13万。有惊无险,我的这本《牵风记》正好是13万字。也就是说,如果我再删去千儿八百,就凑不够字数,只能退出参评了。薄薄一本小书,无可夸口。我们刚刚欢度了新中国70年大庆,如果与国家建设发展相联系,与个人的文学写作历程相联系,也还真的可以引出许多话题,回眸之下,不胜感慨。人们思想十分单纯,丝毫不计个人得失,踊跃奔赴最艰苦的边疆一线,参加各项建设。我当时20岁出头,深入进藏部队,创作了长篇小说《我们播种爱情》等。艺术上并无太多斟酌,却满腔热情,见证了那个百废待兴、蒸蒸日上的黄金年代。至1979年,我已年过半百,正值改革开放大潮涌动,为文学实践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头脑中有形无形的种种思想禁锢被冲刷干净。我借小说《西线轶事》做了一点新的探索与开掘,为回应思想解放运动,交出了自己的一份答卷。2014年,经过一个寂寞而又漫长的创作准备阶段,我着手打磨长篇《牵风记》。赶上改革开放新时代到来,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一艘巨轮,正顺风顺水全速前进,作为离退下来的耄耋老人,同样深受鼓舞与激励。我身心愉悦、精神抖擞,完全放开了手脚,竭力做最后一搏。一本夕阳之作终于让我给对付下来了,倒也痛快淋漓。吐噜一下,一梭子弹尽数打了出去。继续射击,要更换备用弹夹,留给我的时间有限,怕是来不及了。或许日后可以再拾起短篇来,以延续《牵风记》的未尽之意。此时此刻,我不能不向《人民文学》杂志社、人民文学出版社领导及责任编辑表达我衷心的谢意。两个编辑部义无反顾,迅速推出了这部作品。感谢相识或不相识的读者,乐意接受我的这一份迟到的献礼。当然,少不了也还要感谢我的老妻于增湘,家庭是我坚固的大后方,没有后方总动员的全力支援,这一场战役我打不下来。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代表评委会宣读梁晓声授奖词:在《人世间》中,梁晓声讲述了一代人在伟大历史进程中的奋斗、成长和相濡以沫的温情,塑造了有情有义、坚韧担当、善良正直的中国人形象群体,具有时代的、生活的和心灵的史诗品质。他坚持和光大现实主义传统,重申理想主义价值,气象正大而情感深沉,显示了审美与历史的统一、艺术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比较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体裁,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对我的回答满意的话,麻烦给个赞哦~ [大红花] 更多3条 

题名与责任 夏衍研究资料 [专著] / 会林,陈坚,绍武编 出版项 北京 :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0 载体形态项 652页 ; 23cm 语言 chi 一般附注 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总纂 现代卷 18 内容提要 本书分生平与创作自述,生平与创作的评论,生平年表、著译系年和评论资料目录索引等三部分,全面收集了关于夏衍的研究资料。 题名与责任 夏衍 [专著] / 陈坚,陈抗著 出版项 北京 : 中国华侨出版社, 1999 载体形态项 254页 ; 20cm 丛编项 名家简传书系 第三辑 题名与责任 夏衍与读书 [专著] / 周敬山[著] 出版项 济南 : 明天出版社, 1997 载体形态项 183页 : 照片 ; 20cm 丛编项 中国文化名人与读书 题名与责任 夏衍剧作艺术论 [专著] / 周斌著 出版项 上海 : 学林出版社, 1997 载体形态项 257页 ; 20cm 语言 chi 一般附注 上海市马克思主义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出版 题名与责任 夏衍访谈录 [专著] / 李文斌著 出版项 北京 : 中国电影出版社, 8 载体形态项 103页 : 彩照 ; 20cm 语言 chi 内容提要 本书收集了近年来夏衍同志观看影片的意见,其中包括:对影片创作者的具体评析,关于新时期电影创作和电影界体制改革的意见和主张等。 题名与责任 夏衍研究专集 [专著] / 巫岭芬编 出版项 杭州 : 浙江文艺出版社, 12 载体形态项 2册(1352页) : 照片 ; 20厘米 丛编项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 题名与责任 夏衍戏剧创作论 [专著] / 王文英著 出版项 上海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7 载体形态项 311页 ; 20cm 这些东西是国家图书馆找来的,只摘抄了部分专著,研究生及博士生论文均未收入,一般图书馆也不一定找得到。研究夏衍的的确很少。本人正在考现当代文学研究生,希望这些东西能帮到你

夏衍(1900-1995),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文艺评论家、文学艺术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祖籍河南开封,1900年10月30日生于浙江省余杭县(今浙江杭州)彭埠镇严家弄,1995年2月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5岁。 《野草》是夏衍早期的一篇很有名的散文。夏衍是现代剧作家、革命戏剧和电影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野草》中,作者通过对种子、野草和生命力的歌颂和肯定,表达了他对黑暗现实重压的蔑视,对民众力量的信赖。本文揭示了一个真理:民众(野草)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夏衍这篇杂文,写于抗日战争中期,中心意思是鼓舞人民坚定抗战胜利信心, 用的是象征手法。 用野草象征顽强的生命力,不只夏衍始,白居易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鲁迅有《野草·题辞》的名篇。夏 衍的新贡献,是在于将野草这一象征形象,表现得更加完整,赋予它的象征意义更加广泛,刻画出了新的艺术意境。首先,作者用强烈的对比,表现了野草不为人所注意,而实际上是巨大无 比的力量。一方面是任何机械力都不能将其完整地分开的致密而坚固的头盖骨,一方面是普普通通的种子;一方面是横压其上、密布其旁的巨石,一方面是看似柔弱的小草:彼此争斗的结果却是种子和野草的胜利,骨骼被切分,巨石被掀翻。对于骨骼与巨石这些庞然大物,野草是一种“可怕的力量”。这是作者要告诉我们的第一点。其次,作者分析了野草的力量之所以如此之大,是 在于它的“韧性”。它是一种不断生长着、扩大着的生命力,它不求速胜,而 能“长期抗战”,不达目的,决不终止,这样,它就使一切强大之敌显得脆弱 而渺小了。再次,作者又分析了野草所具有的乐观主义=精神。生长的条件无 论怎样恶劣,它也不会悲观和叹气;它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斗争性,它为经受磨 练而更加意气风发;它对自己的前途充满自信。野草的力量是一种强大的、韧 性的、乐观的、有前途的力量。这人格化了的野草,绝妙地、完整地、贴切地 象征了正在坚持“长期抗战”的我们的伟大中华民族,和神圣的民族战争的光 明前途。在借用野草歌颂民族精神的同时,杂文又借那种见不得风雨、需要特 殊抚植、苟安于玻璃棚中的“盆花”,对国民党政府在抗战中所表现出来的依 赖性、软弱性、妥协性,也作了形象的揭露和尖锐的讽刺。 为与朴素的野草形象相吻合,杂文取朴素的文风,不事雕刻,力避华美。 开头貌似闲谈,意在反衬,自然地引起下文,最后以“哄笑”盆花嘎然结束, 起的自然,收的利落。 这篇散文最突出的特点,是寓意深刻,哲理性强。作者描写的是自然界的生物现象,但影射和隐喻的却是社会生活现象。作者与当时许多革命文艺家一样,他作的不是风花雪月式的“闲文”,而是革命文学。他如此强调野草的力量,把那些被人们踩在脚下的野草之力说成“世界无比”,其用意就在于唤起民众,使其意识到自己的力量,进而行动起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文中的哲理性,是通过作者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详细观察,通过对新奇、具体而又相当典型的自然现象的描绘展示出来的。比如,种子的生长之力能够分开机械力难以分开的头盖骨这个例子,就是一般人不易具备的知识,因而显得新颖奇特,也很典型。同时,为了避免以偏概全,作者紧接着又列举了一系列尽人皆知的普通事例来进一步说明之。而用普通事例来说明问题又容易失于平庸和索然寡味,于是作者便对这些普通事例进行了深入的开掘,提炼出微言大义的哲理来。 “为着向往阳光,为着达成它的生之意志,不管上面的石块如何重,石块与石块之间如何狭,它必定要曲曲折折地,但是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它的根往土壤钻,它的芽望地面挺,这是一种不可抗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结果也被它掀翻……”作者从一粒种子的生长过程中发现了不可抗拒的力量,这就提炼升华出一种哲理性很强的思想。 这篇散文的立意,是通过层层点染,逐步深化的,到了最后,画龙点睛,妙语惊人。 作者目的在于启迪人们的思考,因而没有在抒情方面下功夫,主要是借助于形象展示一种哲理。采取的是夹叙夹议的手法。开始,提出问题:“世界上什么东西的气力最大?”接着破题而入,用特殊和一般的例子,来回答这个问题,说明世上小草和种子的力量最大。最后,指出小草所以有力量就在于它具有两个突出特点: 一是它以生命作为力量的源泉,它坚忍不拔,能屈能伸,“长期抗战”,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二是把一切困难、挫折都视为对自己的锻炼,决不悲观叹气。如果我们通过“长期抗战”等字样,把野草的生命之力与当时政治背景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就不难看出,作者何以要呼唤野草和生命之力了。 由于散文的立意是逐步点染加深的,读起来很有层次,既不平直浅露,和盘托出,使作者的主旨成为枯燥无味的空洞说教,又没有把作者的思想倾向完全隐藏起来,读起来朦胧隐晦,艰深难测,不可捕捉。野草原文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人问:世界上什么东西的气力最大?回答纷纭的很,有的说“象”,有的说“狮”,有人开玩笑似的说:是“金刚”。金刚有多少气力,当然大家全不知道。 结果,这一切答案完全不对,世界上气力最大的,是植物的种子。一粒种子所可以所显现出来的力,简直是 超越—切。 这儿又是一个故事。 人的头盖骨,结合得非常致密与坚固,生理学家和解剖学者用尽了一切的方法,要把它完整地分出来,都没有这种力气。后来忽然有人发明了一个方法,就是把一些植物的种子放在要剖析的头盖骨里,给它以温度与湿度,使它发芽。一发芽,这些种子便以可怕的力量,将一切机械力所不能分开的骨骼,完整地分开了,植物种子力量之大,如此如此。 这,也许特殊了一点,常人不容易理解。那么,你看见过笋的成长吗?你看见过被压在瓦砾和石块下面的一颗小草的生成吗?它为着向往阳光,为着达成它的生之意志,不管上面的石块如何重,石块与石块之间如何狭,它必定要曲曲折折地,但是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它的根往土壤里钻,它的芽往地面上挺,这是一种不可抗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结果也被它掀翻。一粒种子的力量的大,如此如此。 没有一个人将小草叫做“大力士”,但是它的力量之大,的确是世界无比。这种力,是一般人看不见的生命力,只要生命存在,这种力就要显现,上面的石块,丝毫不足以阻挡,因为它是一种“长期抗战”的力,有弹性,能屈能伸的力,有韧性,不达目的不止的力。 这种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炼。生命开始的一瞬间就带了斗争来的草,才是坚韧的草,也只有这种草,才可为傲然地对那些玻璃棚中养育着的盆花哄笑。

南方文坛期刊分析论文查询官网

黄平(以下简称黄):“80后”文学多年来被各种印象式的观感所围绕,真切理解“80后”文学的前提,首先是梳理、辨析这些淤积的成见。 金理(以下简称金):对于“80后”文学最严厉的一种指责是过度市场化。其实“80后”的出场方式本就不同。有的与商业炒作、市场利润、网络、新媒体结合紧密,有的则通过传统文学机制登台,依然坚持以纯文学刊物作为阵地,以作协、主流文学奖、学院批评家为评价体系。只不过一般人的目光都被前者所吸引。还有就是一段时期内专业的文学研究没有及时跟进,无法在流行观念、传媒批评之外再提供一种考察视野。 在今天,如果我们依然持一种夸张“文学”与“市场”之间对立的看法,其实是很可笑的。前段时间有位媒体的朋友采访我,拟好的提纲里有一个问题是:当下“80后”作家群,似乎比他们的前辈们更具备市场意识,如关注作品的销量,在作品大卖后还会跟进一些衍生品。我的回答是,这一点不新鲜,如果回到现代文学史上,文学青年们利用、经营现代出版的经验,比如巴金、施蛰存、赵家璧等,足以让今人汗颜。只不过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今天可供利用的方式、阵地更新颖、多元。如果上面提到的那几位文学巨匠在今天这个时代重生,我想他们也会利用网络、微博发表诗歌、推广小说,一点不稀奇的。关键的问题是,当你在介入这个市场的时候,有没有自己的文化理想?是仅仅满足于获取利润,还是借此传播、扩散自己的人文理想和精神能量? 黄:哪怕“市场化”的说法仅仅限定为针对郭敬明这样的作家,也只是过于表象的说法。无论是纯文学写作还是市场化写作,都存在着写作的交叠,一代人其实面对着类似的问题。比如城市化时代的青年无力把握自身命运的茫然之感,不仅在甫跃辉等人的小说中出现,也在郭敬明的小说中出现。《小时代》三部曲结束于“胶州路大火”,郭敬明安排他的所有人物在胶州路707弄1号聚会,时间是2010年11月15日。在现实世界中上海同一天同一地点发生了震惊全国的火灾,五十余人葬身火海。现实中的“上海”终于无比酷烈地闯进到“小时代”的世界中,将里面的男男女女焚烧干净。 这样一个猛烈而意味深长的结尾,提升了《小时代》三部曲的境界。同宿舍的四个女孩子组成了“小共同体”,以抱团取暖的方式,扮演着“大时代”的局外人、“小时代”的剧中人。然而,这种与历史疏离的态势无法持久,纸醉金迷的“上海梦”化为灰烬,宛如幻城一梦。郭敬明写完《小时代》最后一行,也许会想起十四岁时发表的处女作《孤独》,这首预言般的小诗结束于这一句:“我们不知道要去哪里。” 金:记得三年前我们讨论过一次郭敬明。当时主要表达忧虑。最近我的想法有了改变。去年读完“90后”冬筱的一部长篇《流放七月》,小说并不是说写得多好,其实里面有很多青春文学的通病,但这个小说的奇特之处在于一方面写年轻人当下的生活,另一方面是在探究历史之谜--七月派的历史,当时的年轻诗人们如何在抗战烽火中聚集,如何在20世纪50年代遭逢炼狱……这个“90后”作者本人就是七月派的后人,再联想到相近的时间段里牛汉、化铁先生的辞世,感觉好像是文学传统的薪尽火传。但需要注意的是,《流放七月》这部小说最初是在《最小说》上连载,单行本由“最世文化”、长江文艺推出,冬筱是郭敬明旗下的作者。让我诧异的地方就在这里:原先我觉得肯定是两种立场、两股道上的力量,现在看来他们的分野并不是那么泾渭分明的。即便我们把郭敬明看作一种商业文化的代表,但他周围其实有着不同的“光圈”。像旗下笛安(《文艺风赏》主编)、林培源(《最小说》主办“文学之新”大赛全国十二强选手之一)的创作风格就偏向文学性。而当下最优秀的几位年轻的科幻作家陈楸帆、宝树、飞氘都是郭敬明的签约作者。 我在网络论坛上发现,郭敬明的许多粉丝并不怎么接受冬筱向历史致敬的写作风格。其实这才是值得追踪的话题:接下来,是郭敬明式的趣味全面改造冬筱的小说;抑或,冬筱、飞氘们拓宽年轻读者的阅读视野?我的意思是,在今天面对这样复杂的文化环境,与其固守二元对立,还不如抛弃成见,尤其当年轻人在商业市场和个人探索之间寻找回旋余地的时候,我们应该努力去感知他们在多方博弈的间隙里那种“借水行舟”的尝试。与其去区分市场、文学,或者再把文学划分为雅、俗,还不如去关注各种版块的缝隙间,是否存在着产生新意义与可能的空间,尽管目前这些空间也许还很暧昧、不稳定,但我想,这正是值得我们今天的文学批评去珍重的空间。 肤浅而匮乏经典意识? 黄:对于“80后”文学的第二点批评,是往往认为“80后”对于经典作品与前辈作家缺乏足够的阅读,是处于文学传统之外的浅薄浮泛的写作。这种批评往往流于观感,缺乏资料的支持与对于“80后”作家的真实了解,而是主要依据流行的青春文学的美学特征来推衍。2014年开始,我们二人和杨庆祥在《名作欣赏》上联合主持“一个人的经典”栏目,请一些同龄的作家来谈自己的经典阅读,目的之一就在于纠正这类偏见。我们发现“80后”作家所推崇的经典,无论陀思妥耶夫斯基还是吴承恩,和前辈作家很相似。与其争论“80后”作家读书多不多,不如具体讨论每个作家选择读什么,其阅读怎么构成他的写作资源。 金:一般人可能过于夸大青年作家将电影、美剧、动漫等元素编织入创作,却忽略了青年人同样在向经典致敬,所以我很看重“一个人的经典”这个栏目。“经典”也可能是一个建构性的概念,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经典谱系。有些问题不必争论,类似“作家读书少”“作家不懂外语”之类的断言都是似是而非的,因为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反证;不如具体讨论作家的阅读资源。“经典”需要漫长的时间来过滤,所以我选择用“阅读资源”这个词。 选择某种阅读资源,绝不仅仅是出于文学趣味,而是生活感受在背后左右。这一期《名作欣赏》专号中让我眼前一亮的是飞氘的《蝴蝶效应》,它杂糅了至少三种资源:首先是当下的流行趣味,例如引入西方科幻大片;其次是中国古代历史、神话与典籍,比如有三章分别以逍遥游、沧浪之水、九章算术命名;第三是现代中国的思索与抗争,尤其通过鲁迅这个意象表达出来。《蝴蝶效应》中有不少关于鲁迅的“故事新编”,比如在“异次元杀阵”的题名下再写了“无物之阵”的故事,我想飞氘之所以起意致敬,肯定是共感到了鲁迅式“铁屋子”的困境和绝望中抗战的勇气。我的意思是:今天我们青年人和鲁迅相遇,不是说要取法某种文学技巧、接续某种文学传统,而是置身当下的生活感受,逼使我们摸索到了鲁迅这一份经典的资源。 黄:“80后”作家所身处的社会结构的变化,在推动他们重构自身的写作资源。现代人情绪上的无根与迷幻,内心的漂泊与孤独体验,已经变成一种跨国性的元叙事。民族国家的区隔已经渐渐失效,让位于阶级的、地域的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习得上的区隔,比如,一位上海青年作家可能更容易理解一位东京青年作家,与西北的青年作家交流起来,反而会有更多障碍。宇文所安在《他山的石头记》中举过一个形象的例子,对于传统中国知识分子而言:“一个韩国或日本或越南的知识分子,甚至一个博学的犹太人,都可能比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中国农民或商人与他们更好地分享传统文学。” 同时,我们的青年作家也要警惕将生活感受完全普世化,忽视了“中国特色”的影响。我个人看法,“80后”青年的孤独与迷茫之感,一方面是作为“现代人”的后果,一方面是作为“中国人”的后果。二者的辩证博弈,才能完整地诠释什么是现代中国,什么是现代中国的文学。形象地说,卡夫卡的文学与鲁迅的文学,对我们同样重要。 专业主义? 黄:对于“80后”文学另外一个维度的批评是专业主义。这种批评主要针对“80后”批评家,也针对一部分传统文学体制中的“80后”作家。这种观点的持有者,往往强调一个道德化的现实主义立场与宗教式的知识分子精神,可谓近年来对于“纯文学”反思的一部分。 就“80后”这代人的文学批评而言,确乎是比较学院化的,但学院化并不等于脱离现实。指责“80后”批评家专业主义,其前提是一种朴素的反理论的态度,觉得文学理论尤其是学院派普遍侧重的西方文论不过是空对空的概念游戏,坦率讲这完全是缺乏文学理论训练的误读。我觉得比较客观的说法是,文学批评领域确实存在着大量对于西方文论的生硬复制,很多时候确实流于空泛的文字游戏,但这不能推论出西方文论本身就是空洞无物的,以及学院派批评都是封闭的知识循环。成熟的西方文论,必然是深切地回应了理论大家创制时所面对的重大文学问题,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具体的历史语境,提供了普遍性的思考与解读的范式。换句话讲,一流的学院派批评一定是从彼时彼地的现实出发的,专业的解读范式,是为了更深地抓牢现实,切入现实,以及最终穿透现实。相反,前理论的印象式批评,确实不那么专业主义,然而不专业,往往流于对于现实的模式化梳理与教条化感慨。故而,今后与其再讨论“80后”批评家是否专业主义,不如具体讨论其理论工具运用得是否准确合理,其理论分析是否有效地展开了文本的内在脉络,是否深入地呈现了文本的历史语境。 同样,对“80后”作家而言,和先锋文学的父辈作家相比,他们的作品反而有更多的现实主义的特征,有的时候我这个尊崇现实主义的研究者,甚至觉得太现实主义了,“故事”--带着情绪或愤怒的故事--压倒了“文学”。指责他们专业主义,我估计是完全没读过作品,只是凭借先入为主的印象,揣测他们不过是纯文学作家的徒子徒孙。 金:如何通过更加有效的叙事来重建与复杂现实的联系?在这一点上,反思“纯文学”是有启发性的。但是在我这样一个以20世纪80年代先锋小说为文学启蒙资源的读者来说,反思“纯文学”的过程中其实有不少“泼水同时倒掉孩子”的问题。当时由“纯文学”这一概念所组织出来的各种文学思潮,如现代派、寻根文学、先锋小说等,极大程度地动摇了教条的文学观念,为其后的文学实践开辟了空间。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思潮在对抗某一种政治话语及其附属的写作方式时,往往隐匿了自身携带的意识形态特性,并将其抽象化在“文学性”“纯文学”“向内转”“返回自身”之类的表述中;但是,当时对“形式”的追求“本身就蕴含着对现实的评价和批判”。在反思“纯文学”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窘境时,如果连带着将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主流视作脱离现实、拒绝进入公共领域的文学,则是误解。 在上述“反思”的语境中,“80后”写作往往被视作个人化、拒绝对时代发言的代表。其实在这个时代里,无论再怎么沉湎于“个人生活”,只要作家认真地生活,真诚地感受世界,那么其文字中总会折射出时代、环境的力量,以及与这力量相碰撞、发自心灵深处的欲望与感受。这些“碎片”中的心灵信息,暗藏着向现实社会提供的、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思想表达,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写作者承担时代责任的具体方式。 至于“学院化”,你之前的梳理已经表明,确实和我们这代人的出场方式有关,这样的痕迹是无法抹除的。问题在于,何种意义上的“学院化”?其实在我看来,我们还根本够不上真正的“学院派批评”,就像你说的通过专业的解读范式来“更深地抓牢现实,切入现实,以及最终穿透现实”,我们心向往之却还不能至。今天我们讨论“80后”文学,之所以要以驳论的方式展开,正是因为此前我们大多都是通过娱乐新闻、粉丝心态、流行观察等渠道去认识“80后”,由此积聚了大量似是而非的陈腐看法,正是因为“学院派批评”缺位或不受重视的缘故。我很佩服周作人的“十字街头的塔”,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里,既要“眼观六路”,也要“静得下心”。如何认真读书、提高理论素养,如何借助媒体、网络等便捷多元的传播渠道表达自己的声音,将学术研究成果转换成社会的精神能量,这几者间如何营造理想、健康的互动--这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无历史感?或“反讽”的美学 黄:和前面的几种说法相比,我觉得对于“80后”文学缺乏历史感的指责,倒是一个能够打开问题视域的批评,隐含着真正有力量的交锋。李陀先生在《“新小资”和文化领导权的转移》一文中,勾勒“小资”的历史谱系,指出当今的文化领导权控制在小资一代手中,“小资文化”外在的追求是中产阶级想象,骨子里则是虚无主义。随即杨庆祥发表《80后,怎么办》一文,将李陀对于小资的讨论,落实到对于“80后”与“80后”文学的具体分析之中。杨庆祥认为:“如果非要为‘80后'的阶级属性作一个界定,似乎再没有比‘小资产阶级'更合适的了。”而“80后”的小资产阶级之梦不过是全球化资本秩序加之于我们的一种规划和想象。在这种资本秩序的迷梦中,“80后”一代无法找到历史与个体生活之间真实有效的关联点,不能在个人生活中建构起有效的历史维度,这导致了一种普遍的历史虚无主义,以及“搞笑”“油滑”的艺术特征,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和语气来嘲讽和戏谑。 李陀与杨庆祥的讲法,很大程度上契合我的生活实感,这种虚无的美学看起来像是“搞笑”或“油滑”,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反讽”。但我不同意对于这种生活实感的理论收纳,“80后”一代的历史性,不是“搞笑”“油滑”这种印象式的描述可以架空的。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当杨庆祥用“局外人”来描述“80后”时,他背后隐隐可见的分析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而我用“局外人”来描述“80后”时,想到的是加缪的《局外人》,以及存在主义先驱克尔凯郭尔的《论反讽概念》。“80后”一代有深刻的历史性,只是这种历史性只有从妥帖“80后”的理论框架中才可以发现。 金:“小资产阶级”这样的词,背后粘附着太多的概念层累与操作痕迹。在没有对概念演变与出场语境作细致梳理的前提下,我个人觉得使用这样的词语应该谨慎。将“80后”一代的立场诊断为“无历史感”,进而号召“重新回到历史现场”,显然是有自己鲜明的反拨对象的。问题是,对这些“对象”是否有充分的把握,尤其是如何把握这些“对象”在彼时语境中的意义?到底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时刻,“反讽者”登场,虚无主义重临,“地下室人”被召回?是什么样的历史动能,让喊着“世界,我不相信”的一代从历史和共同体中“回收自我”(借庆祥的用语)?如果今天“80后”的立场是“重回历史”,那么:首先,我们如何看待此前那代青年人“出走”的姿态?他们在刘索拉、王朔、王小波、朱文、卫慧等人笔下不绝如缕地出现,他们心怀质疑,在主流价值观边缘上徘徊,对于这些“问题青年”所呈现的意义,今天可以一笔勾销?是因为他们打开了潘多拉魔盒,选择了错误的姿态,以致我们今天要承担这笔历史性的“债务”?我们今天要重回的“历史”,就是他们曾经试图告别的“历史”吗(是一个东西吗)?其次, 我们如何看待今天的现实?到底是“80后”拒绝进入世界,还是世界拒绝、闭合了“80后”的进入? 黄:这就是我所谓的“参与性危机”,我们无法有效地参与到自身的生活之中。“参与性危机”视野下个体与共同体的疏离,是“80后”一代热衷于“反讽”的现实根源。克尔凯郭尔认为反讽是与“虚无”的游戏。很容易指责这种状态犬儒,但我对这种状态抱有历史的同情。虚无与小资是两回事。我反对虚无走向小资,但我理解虚无走向反讽。 与之对应,对于“80后”无历史感的批评,其对历史感有隐含的限定,是指向阶级反抗的历史感,大致是一种“左翼文学”视野下的认识装置。不符合这套定义的历史感就不是历史感。坦率地讲,反讽就是我们并不陌生的一套历史大叙事崩溃后的产物,不检讨往昔“左翼”所限定的历史感的经验教训,而在外部空间中--地缘政治与全球资本秩序--审视内在于中国当代史的“80后”一代的历史感,无法真切地进入“反讽”的脉络内部来讨论。在这个意义上,这个虚无的“小资”可以追溯到“文革”期间的地下文学《波动》,并不是偶然的。比如,王朔反讽的顽主们,就是虚无的小资的前身,而王朔恰恰是反中产阶级文化的。当然,我同意李陀与杨庆祥的地方在于,尽管虚无并不必然是中产阶级想象的结果,并不必然由资本秩序所催生,但是虚无却可以被资本秩序所收编,转化为对于微小的、具体的、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把握的小物质与小情感的执迷。 金:看过李敬泽、李洱、邱华栋等几位前辈在20世纪90年代推出的一本对话录,对话围绕的主题是他们这代“60后”人的文学。我发现,当年他们努力辨析的几个关键词,比如“个人化写作”,比如“日常生活”,在今天来看,不但已经成为描述那代人美学经验的标识,而且进入了文学史成为“文学史概念”。文学史经验告诉我们:所谓“一代人有一代人之文学”的指认,往往都是通过一两个精简而有效的关键词来“落实”的。也许是因为创作所呈现的美学面貌的模糊,也许是因为评论的阐释力不够,讨论“80后”,我就觉得很难提炼出前人那样的关键词。不过你所说的“反讽”倒是很具启发性。 就好比“五四文学”“知青文学”只是泛指某一时代、代际的文学,而“问题小说”“伤痕文学”就大致关联着某一时代文学中较为主流的美学风貌;同样,“80后文学”只是某种“自然史”的命名,暂时还看不出自觉的美学反应。所以我很关注你近年来关于“反讽”的系列研究。文学提供的是一种美学中介,我们更关注的,当是青年文学对当下时代的一种独特的反应。这种“更上一层”的关切,“反讽”这一议题能够带出来,这里面有“形式的能动性”。当然,“80后”的美学特征并不就是“反讽”所能涵盖的,我们今天探究什么是“80后”文学,只是打开讨论的空间,其中自然不乏构造的痕迹,我们期待“80后”的文学创作能够摇曳多姿,甚至期待这一创作未来的丰富性能够校正、超越我们今天的理论探讨。 延伸阅读: 金理:1981年生于上海,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现任教于复旦大学中文系,青年学者、批评家,研究方向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史、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文艺理论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另在《文汇读书周报》、《南方都市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书评60余篇,主要著作有《历史中诞生--一九八〇年代以来中国当代小说中的青年构形》《同时代的见证》《从兰社到〈现代〉》等。 黄平:1981年生于辽宁,200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讲师,兼任《现代中文学刊》责任编辑,”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提名评委。主要著作有《贾平凹小说论稿》《文学史的多重面孔:八十年代文学事件再讨论》(合著,论文集)等,在《南方文坛》、《当代作家评论》、《文艺争鸣》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曾获《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度优秀论文奖。

在《文艺研究》、《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等杂志发表文章400余篇,300多万字。曾获得首届齐鲁文学奖,第一、二届刘勰文艺评论奖,《当代作家评论》奖,《南方文坛》优秀论文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成果奖,2007年中国文联理论评论奖等。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在《人民文学》和《南方文坛》主办的第六届中国青年作家批评家论坛上,被评为“2007年度青年批评家”。 个人主要著作有:《世纪末夜晚的手写》(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出版)、《碎时光》(黄河出版社2003年出版)、《爱与痛惜》(“e批评丛书”第一辑,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出版)、《活文学之魅》(吉林出版集团2009年)主编有大型丛书《新活力作家文丛》(三辑,16本),与孔范今、雷达、吴义勤共同担任总主编《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甲、乙两种共18卷24册)。

《评玛拉和丹恩历险记》载《中国儿童文学》(秋季号)2011年《成长”真谛的追寻与诠释——常新港长篇小说侧论》载《文艺评论》,2011年第9期《2000-2010中国儿童文学现象考察》载《东岳论丛》2011第9期《论20世纪90年代中国散文精神守望的得失》载《文艺评论》2011年第5期《生命意识书写的新向度——熊育群散文论》载《文艺争鸣》2010年第4期(上半月)《中国成长小说研究现状考察》,载《理论与创作》2010年第3期《不仅仅是“信件”:评秦文君书信体散文集<你好,小读者>》载《中国儿童文学》2010年秋季号《战争话语中的儿童本位叙事和悲情想象》载《中国儿童文学》2010年春季号《当代散文的突围策略:建构系统的“散文诗学”》载《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10期《处于成长之中的中国“成长小说”》载《南方文坛》2009年第7期,《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9年第10期转载《抗战语境中中国作家主体人格新解:由重庆抗战文学的“凋零”论说起》载《红岩》2009年第2期《当代散文的困境探微》载《当代文坛》2008年第6期《底层叙事与乡土之“痛”:王方晨小说创作侧论》《时代文学》2008年第3期《作为“女性”散文作家的“思辨”:筱敏、陈染、迟子建散文创作述评 》载《济宁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纵横于文坛经纬之间的“雷达”》载《新学术》2008年第2期《试论藏戏<文成公主>与元杂剧<汉宫秋>异质的文化心态》载《民族文学研究》2008年第1期《2006年中国儿童小说创作观察》载《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1期《成长的背叛、救赎及其他:论〈追风筝的人〉对“成长”的深度书写》载《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第5期《关于村庄的非诗情画意的“诗意”写作姿态及其他:刘亮程散文论》载《中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4期《千秋万代雄才赋:评李元洛的文化散文<汨罗江之祭>》载《名作欣赏》2007年第13期《历史寓言书写及对德国成长小说宏大叙事传统的超越:评〈朗读者〉》载《外国文学》2007年第5期《行走在“评论”与“创作”之间——李元洛、雷达、阎纲等评论家的散文创作述评》载《济宁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重塑散文的文学品质》载《花城》2007年第2期《回归“成人式”及其他:“成长小说”初探》载《艺术广角》2007年第2期《21世纪初中国儿童文学中的小说创作浅析》载《中国儿童文学》2007年第2期《李元洛散文创作浅论》载《理论与创作》载2006年第5期《诗意和纯美的另一种书写——关于曹文轩“少年小说”中的“成长之性”》载 《中国儿童文学》2006年第3期《从王刚的《英格力士》管窥“无性时代”的“性成长”景观》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年第2期《2004年中国儿童文学中的“小说创作”述评》载《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文学创作述评》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在颠覆中承接:儿童文学“教化功能”刍议》载《艺术广角》2005年第3期《在隐忍与坚守中自助成长——评<绿纱巾>》载《儿童文学》2005年第1期《成长不仅仅是一种仪式》载 《中华读书报》2004年7月21日《知识决定分子》载《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6月4日《当下散文创作亮点评谭》载《文艺评论》2004年第2期《儿童文学理论话语的彰显》载《中华读书报》2001年5月9日《新艺术散文的守望者:刘烨园的散文文体自觉》载《中国少儿出版》2001年第3期《面对传媒,坚守自我:媒体时代的散文小议》载《散文选刊》2001年第1期《流淌与笔尖的不羁的乡愁:读席慕蓉的<长城谣>》载《语文快餐》2000年7-8期《生命匆匆,岁月何在:读朱自清的<匆匆>》载《语文快餐》2000年1-2期《散点透视“读不懂”:“后新诗潮侧论” 》载《艺术广角》1999年第1期《徜徉于故园的追寻——读叶梦散文集〈遍地巫风〉》载《书屋》1999年第1期《“新写实”:“转型”真空地带的“缝缀者”》载《艺术广角》1998年第5期《洗涤思想 裸视灵魂——周涛散文刍议》载《当代文坛》1998年第1期《1995—1996散文研究综述》载《中国文学年鉴》(1995-1996)

南方文坛期刊分析论文查询官网网址

《全球化与想象的可能》 《文学评论》2000、2《声音社会的诞生》  《天涯》2000、3《没有重量的空间》  《电影艺术》2000、4《游荡网络的文学》  《福建论坛》2000、4《网络的话语》  《文艺研究》2000、5《影像时代》  《南方文坛》2000、6《身体的叙事》  《天涯》2000、6《启蒙与操纵》  《文学评论》2001、1《真实的神话》  《视界》第2辑《机械和技术制造的抒情形式》 《文艺评论》2001、1《广告与欲望修辞学》  《天津社会科学》2001、3《消费历史》  《当代作家评论》2001、3《双重视域与文化研究》  《读书》2001、4《普遍主义的限度》  《跨文化对话》2001、6《文学批评与文化研究》  《镇江师专学报》2001、4《文化研究:开启新的视域》  《南方文坛》2002、3

这是较简单的,《芙蓉镇》的是这样的:“作者把二十几年来所熟悉的南方乡村里的人和事,囊括、浓缩进本书里,寓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图画,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变迁,力求写出南国乡村的生活色彩和生活情调。作品内涵丰富,囊括了作者二十几年来对社会、对人生的观察、思考与认识,浓缩进作者对乡里乡亲乡镇浓厚的爱恋情怀。”《李自成》“以其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丰富多彩的风俗画卷,展现了明末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和社会生活。”《暗算》则“讲述了具有特殊禀赋的人的命运遭际,书写了个人身处在封闭的黑暗空间里的神奇表现。破译密码的故事传奇曲折,充满悬念和神秘感,与此同时,人的心灵世界亦得到丰富细致地展现。麦家的小说有着奇异的想象力,构思独特精巧,诡异多变。他的文字有力而简洁,仿若一种被痛楚浸满的文字,可以引向不可知的深谷,引向无限宽广的世界。他的书写,能独享一种秘密,一种幸福,一种意外之喜。”

夏衍(1900-1995),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文艺评论家、文学艺术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祖籍河南开封,1900年10月30日生于浙江省余杭县(今浙江杭州)彭埠镇严家弄,1995年2月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5岁。 《野草》是夏衍早期的一篇很有名的散文。夏衍是现代剧作家、革命戏剧和电影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野草》中,作者通过对种子、野草和生命力的歌颂和肯定,表达了他对黑暗现实重压的蔑视,对民众力量的信赖。本文揭示了一个真理:民众(野草)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夏衍这篇杂文,写于抗日战争中期,中心意思是鼓舞人民坚定抗战胜利信心, 用的是象征手法。 用野草象征顽强的生命力,不只夏衍始,白居易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鲁迅有《野草·题辞》的名篇。夏 衍的新贡献,是在于将野草这一象征形象,表现得更加完整,赋予它的象征意义更加广泛,刻画出了新的艺术意境。首先,作者用强烈的对比,表现了野草不为人所注意,而实际上是巨大无 比的力量。一方面是任何机械力都不能将其完整地分开的致密而坚固的头盖骨,一方面是普普通通的种子;一方面是横压其上、密布其旁的巨石,一方面是看似柔弱的小草:彼此争斗的结果却是种子和野草的胜利,骨骼被切分,巨石被掀翻。对于骨骼与巨石这些庞然大物,野草是一种“可怕的力量”。这是作者要告诉我们的第一点。其次,作者分析了野草的力量之所以如此之大,是 在于它的“韧性”。它是一种不断生长着、扩大着的生命力,它不求速胜,而 能“长期抗战”,不达目的,决不终止,这样,它就使一切强大之敌显得脆弱 而渺小了。再次,作者又分析了野草所具有的乐观主义=精神。生长的条件无 论怎样恶劣,它也不会悲观和叹气;它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斗争性,它为经受磨 练而更加意气风发;它对自己的前途充满自信。野草的力量是一种强大的、韧 性的、乐观的、有前途的力量。这人格化了的野草,绝妙地、完整地、贴切地 象征了正在坚持“长期抗战”的我们的伟大中华民族,和神圣的民族战争的光 明前途。在借用野草歌颂民族精神的同时,杂文又借那种见不得风雨、需要特 殊抚植、苟安于玻璃棚中的“盆花”,对国民党政府在抗战中所表现出来的依 赖性、软弱性、妥协性,也作了形象的揭露和尖锐的讽刺。 为与朴素的野草形象相吻合,杂文取朴素的文风,不事雕刻,力避华美。 开头貌似闲谈,意在反衬,自然地引起下文,最后以“哄笑”盆花嘎然结束, 起的自然,收的利落。 这篇散文最突出的特点,是寓意深刻,哲理性强。作者描写的是自然界的生物现象,但影射和隐喻的却是社会生活现象。作者与当时许多革命文艺家一样,他作的不是风花雪月式的“闲文”,而是革命文学。他如此强调野草的力量,把那些被人们踩在脚下的野草之力说成“世界无比”,其用意就在于唤起民众,使其意识到自己的力量,进而行动起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文中的哲理性,是通过作者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详细观察,通过对新奇、具体而又相当典型的自然现象的描绘展示出来的。比如,种子的生长之力能够分开机械力难以分开的头盖骨这个例子,就是一般人不易具备的知识,因而显得新颖奇特,也很典型。同时,为了避免以偏概全,作者紧接着又列举了一系列尽人皆知的普通事例来进一步说明之。而用普通事例来说明问题又容易失于平庸和索然寡味,于是作者便对这些普通事例进行了深入的开掘,提炼出微言大义的哲理来。 “为着向往阳光,为着达成它的生之意志,不管上面的石块如何重,石块与石块之间如何狭,它必定要曲曲折折地,但是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它的根往土壤钻,它的芽望地面挺,这是一种不可抗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结果也被它掀翻……”作者从一粒种子的生长过程中发现了不可抗拒的力量,这就提炼升华出一种哲理性很强的思想。 这篇散文的立意,是通过层层点染,逐步深化的,到了最后,画龙点睛,妙语惊人。 作者目的在于启迪人们的思考,因而没有在抒情方面下功夫,主要是借助于形象展示一种哲理。采取的是夹叙夹议的手法。开始,提出问题:“世界上什么东西的气力最大?”接着破题而入,用特殊和一般的例子,来回答这个问题,说明世上小草和种子的力量最大。最后,指出小草所以有力量就在于它具有两个突出特点: 一是它以生命作为力量的源泉,它坚忍不拔,能屈能伸,“长期抗战”,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二是把一切困难、挫折都视为对自己的锻炼,决不悲观叹气。如果我们通过“长期抗战”等字样,把野草的生命之力与当时政治背景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就不难看出,作者何以要呼唤野草和生命之力了。 由于散文的立意是逐步点染加深的,读起来很有层次,既不平直浅露,和盘托出,使作者的主旨成为枯燥无味的空洞说教,又没有把作者的思想倾向完全隐藏起来,读起来朦胧隐晦,艰深难测,不可捕捉。野草原文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人问:世界上什么东西的气力最大?回答纷纭的很,有的说“象”,有的说“狮”,有人开玩笑似的说:是“金刚”。金刚有多少气力,当然大家全不知道。 结果,这一切答案完全不对,世界上气力最大的,是植物的种子。一粒种子所可以所显现出来的力,简直是 超越—切。 这儿又是一个故事。 人的头盖骨,结合得非常致密与坚固,生理学家和解剖学者用尽了一切的方法,要把它完整地分出来,都没有这种力气。后来忽然有人发明了一个方法,就是把一些植物的种子放在要剖析的头盖骨里,给它以温度与湿度,使它发芽。一发芽,这些种子便以可怕的力量,将一切机械力所不能分开的骨骼,完整地分开了,植物种子力量之大,如此如此。 这,也许特殊了一点,常人不容易理解。那么,你看见过笋的成长吗?你看见过被压在瓦砾和石块下面的一颗小草的生成吗?它为着向往阳光,为着达成它的生之意志,不管上面的石块如何重,石块与石块之间如何狭,它必定要曲曲折折地,但是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它的根往土壤里钻,它的芽往地面上挺,这是一种不可抗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结果也被它掀翻。一粒种子的力量的大,如此如此。 没有一个人将小草叫做“大力士”,但是它的力量之大,的确是世界无比。这种力,是一般人看不见的生命力,只要生命存在,这种力就要显现,上面的石块,丝毫不足以阻挡,因为它是一种“长期抗战”的力,有弹性,能屈能伸的力,有韧性,不达目的不止的力。 这种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炼。生命开始的一瞬间就带了斗争来的草,才是坚韧的草,也只有这种草,才可为傲然地对那些玻璃棚中养育着的盆花哄笑。

在《文艺研究》、《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等杂志发表文章400余篇,300多万字。曾获得首届齐鲁文学奖,第一、二届刘勰文艺评论奖,《当代作家评论》奖,《南方文坛》优秀论文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成果奖,2007年中国文联理论评论奖等。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在《人民文学》和《南方文坛》主办的第六届中国青年作家批评家论坛上,被评为“2007年度青年批评家”。 个人主要著作有:《世纪末夜晚的手写》(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出版)、《碎时光》(黄河出版社2003年出版)、《爱与痛惜》(“e批评丛书”第一辑,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出版)、《活文学之魅》(吉林出版集团2009年)主编有大型丛书《新活力作家文丛》(三辑,16本),与孔范今、雷达、吴义勤共同担任总主编《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甲、乙两种共18卷24册)。

南方文坛期刊分析论文查询网站

1、《出走与重构——论90年代以来先锋小说家的转型及其意义》,《文学评论》2002年第5期。2、《80年代以来西方文学影响下的中国当代文学进程》,《文艺争鸣》2009年第4期。3、《有“大作家”无“大作品”的当代文学》,《南方文坛》2009年第1期。4、《论王安忆的历史想象——从〈流逝〉与〈长恨歌〉的差异性谈起》,《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2期。5、《批判的可能——从〈兄弟〉、〈刺猬歌〉和〈秦腔〉说起》,《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年第2期。

中文核心又叫北大核心北核各几年都在变动的,所以需要发表什么方向的刊物,该刊物是否是核心期刊,可以实时的进行查询 查询网址如 知网、万方、维普、之类的。但是只要是核心期刊知网都会收录的。所以一般都是在知网查询就可以了。

“中文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十月》 《大家》 YNDJ@Y 《女报》 《女优》曾敏儿 《女友》花园版 《山花》 《山花》黄祖康 《乡土》xtzz @ 《飞霞》 《文友》 《文友》编辑部 《今天》王占武wang- 《天涯》电子邮件: 《天涯》 《天池》 《天下》散文 凌培棣 《长城》 《写作》作家领地 《辽河》 《打工》柴寿宇 《打工》严昕 《民情》张光: 李冰: 《百花》 《红岩》 《红岩》 《红豆》 《当代》 《收获》 萧飞 QXF300@YAHOOCOMCN 《百花》 风味小剧场 《创作》 《西湖》 《岁月》 文学艺术 《江南》 jiangnan- 诗歌编辑 《芙蓉》 《芙蓉》唐朝辉 《花蕊》 《花溪》星悦 v 木每 《作家》 《译林》 《希望》 《芳草》 《芳草》 zh@F 《时尚》社修远 xiuyuan_ 《雨花》 《武魂》电子邮箱: 《法苑》 《采风》文学艺术 《青春》 《诗潮》邮箱 fj- 《诗潮》邮箱 《诗刊》 《知音》江能超(非马)nc- 《金剑》goldsword@YEAH 《金山》 《幸福》雷继红 《美文》 《美文》信箱: 《钟山》 《春风》 《莫愁》陆艾 《莫愁》汪小农 《家庭》杨丽萍 《家庭》季加海 《爱人》 《爱人》 lss_ 刘传慧 《爱人》 悠然 《萌芽》 《鹿鸣》 《海燕》 DLHY 《海峡》 《散文》 《焦点》SZSFOCUS 《滇池》D 《楚风》文学 《楚风》吴席平 《蓝盾》 《人之初》郑诚 《三月三》 《三月风》 《小溪流》 刘正红 《大鹏湾》文学艺术 《山海经》 《天地人》 《双休日》郑旭英 《六盘山》 《文学界》 《龙门阵》 《白桦林》 《当代人》 《当代人》小小说 《百花园》 邹 磊: 秦 俑: 孙 萍: 王彦艳: 《百年潮》 《西江月》WUZOWJ 《年轻人》汤馨敏 汤馨敏 《这一代》邓辉 《含笑花》 《芳草地》 张伊 《作家林》编辑部 “文学星空” "青春飞扬"栏目 “世相传真”栏目 《视觉21》 《诗选刊》 《诗前沿 《故事林》 张海平 《故事会》姚自豪gushihui_ 《家家乐》《家家乐》 《家家乐》 吴桐 《鸭绿江》 《啄木鸟》 《啄木鸟》zmn@e- 《短小说》 《新聊斋》 《新诗界》 《新体育》 《新青年》 《新家庭》段海峰 《新空间》语虹编辑 《新生活》 李非 《健康人》萧扬 《儿童文学》小说 《儿童文学》 编辑部 《人民文学》信箱:R 邮件: 《小说月报》(原) 《广西文学》诗歌 《广西文学》 1hh- 《广西文学》 《广西文学(小品)》韦露 广州文艺》 《山西文学》 《山西文学》 《大众健康》电子邮箱: 《大众文艺》 《大众生活》肖瑛 《今古传奇》故事版 《文学遗产》 《文学天地》 《文学大观》 《文学天下》 《文艺生活》小小说 《文艺生活》 《中西诗歌》温志峰E: 《中国青年》 《中国作家》 《中国作家》 《中外故事》王宏our- 《中华传奇》 《长江文艺》 《天津文学》 张重宪E 《少年文艺》 国内部分畅销报刊投稿地址 北 京 《中国妇女》100010北京东城区史家胡同甲24号 010-65126980 《健康之友》赵聪慧 010-65041105(传真) 《女性月刊》100053北京宣武区感化胡同3号 010--63017722--2927 刘今秀 《希望月报》100051北京前门东大街10号 010--64058585 《康乐世界》100027北京市朝阳区东兴路7号 010--64163520 《民主与法制》100035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航空胡同32号 010-66186234 《法律与生活》100073北京六里桥北里八一厂干休所 010-63271642 《法律与新闻》100015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甲1号 010-64365187 《婚姻与家庭》100730北京建国门大街15号 010--65228984 樊爱国 《健康与美容》100035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内大街马相胡同通华苑写字楼A座2层王凉泓 62216987 《风采》100027北京东直门大街4号2门 64168241 李霞云 《中国文化》100027北京新源里西一楼B座 64639128 刘梦溪 《时尚》100005北京东城船板胡同24号 65261204 关泓 《饰》100029北京朝阳区和平街北口服装学院 100029 王蕴强 《中国妇女报》100006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103号 《中华周末报》100037北京西城区阜成门北大街17号蒋振东010--68011054、68039564 《北京电视周刊》100061北京崇文区夕照寺街14号石效纲67136027、67158079(传真) 《中国新闻周刊》100006北京前门东大街7号正义路邮局150号信箱(010)65254420 《中国图书商报》100089北京市西三环北路19号外研大厦北楼三层2304室 68917689 《秀》周亚龙、010-63332288-124、13501285404、lingerie- 上 海 《青年社交》200031上海东湖路17号 021-64736591、64663770(传真) 关蓓62850200 《现代家庭》200040上海铜仁路88号 021-62790733、62792001(传真) 《美化生活》200031上海汾阳路112弄3号 汤丽琴 021--64734736 《上海服饰》200020上海瑞金二路450号 上官消波 021--64732879 《人到中年》200062上海桐柏路芙蓉苑199号404室怡雯200063上海中山北路2525弄12号604室62860509 《歌迷》200020上海绍兴路74号 6437260 《少女》200020上海绍兴路54号 64335250 《海上文坛》200040上海巨鹿路675号 62891807 《文化与生活》200020上海绍兴路74号 64331565 《青年一代》200020上海绍兴路54号 64749199 《交际与口才》200031上海市长乐路325号 64313373 《人民警察》200020上海绍兴路21号 李动 64373247 《法苑》200041上海凤阳路660号 62150558 《大墙》200082上海长阳路111号 冯从岳 《检查风云》200070上海恒丰路720号 63174787 《流行色》200002上海中山东一路24号6楼 63218000转5013 《自我保健》200002上海市宁波路120弄2号6F 姜鹏飞021--63213106 《探索与争鸣》200020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 秦维宪 《新民晚报》200041上海威海路755号 朱全弟 贺小钢52921234-631059 52921813(传真) 天 津 《女士》300042天津大沽路200号 常爱华 022--23326376 刘晓鸥300193天津南开区鞍山西道三潭东里5-8-411 87910415、87911354(传真)、13802062661 《科学与生活》300020天津和平区张自忠路189号 徐江 《八小时以外》300020天津和平区张自忠路189号821室 郑子君 022--27212006 《人与法》300050天津市和平区常德道119号 022--23304861陈津华刘宪明 《歌迷与明星》300042天津和平区曲阜道77号 022--23391627 《家庭*育儿》300041天津和平路287号 022--27121552 《法制与心理》300193天津南开鞍开道 022--27322278 《天津文学》300211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路873号《天津日报》大厦《假日一百天》编辑组 和平区新华237号 刘雪屏022-24711965 张重宪E 西 安 《喜剧世界》西安市莲湖巷2号 侯向前 029--7211633、 《爱人》710003西安市崇新里9号 孙麓 029--7343428 《当代青年》710068西安小南门外红缨路90号 029--7216876 《城市博览》西安市建设西路1号 029--7880155 《女友》710054西安市育才路1号 袁倩 029--5511696 长 春 《现代交际》130022长春市景阳小区20号楼101 管玉贤 0431-7613581 《今天》130022长春人民大街158号 吕铁人、王岚、 0431-5386052 《时代姐妹》130051长春人民大街61号 芳子 0431--8902316、8902692 2727020(传真) 《青年月刊》130021长春清华路甲4-1号 李兴学 0431--5643274 《电影世界》130021长春市红旗街20号 0431-5953511 《法制天地》130061长春市崇智胡同33号2栋 0431-8948651 吉 林 《夜晚生活》132001吉林市青年路延庆胡同6号 0432-2442250 《演讲与口才》132013吉林市吉林大街黄山路3号 《做人与处世》132011吉林市吉林大街黄山路3号 0432-4661708 张英奇 《都市月刊》132011吉林市松江路47号 窦毓敏 《天池》133001吉林延吉市河南路22号 0433-2810597 辽 宁 《辽宁青年》110003沈阳和平区北五经街21号 佟可竟 024--22825140、22832506 《妇女》110013沈阳沈河区二纬路34号 赵丽杰 024--2701642,2836964 《法制与文明》110032沈阳皇姑区燕山路25号 024--26211663 《大众生活》110001沈阳市和平区中山路229号024--22690672肖瑛22690681 《人生十六七》110001沈阳和平区同泽北街9号 024--23402832 《沈阳日报》110001沈阳市和平区中山路229号王书春024--22690707、22690719 《现代女报》116001大连市中山区鲁迅路4号 梁水 0411-2650404 《鸭绿江》110041沈阳市大东区小北关街31号 柳沅 8851314 8851297 哈 尔 滨 《家庭生活指南》150001哈尔滨中山路204号 傅庭政 0451--2621940 《新青年》150001哈尔滨南岗区阿什河街11号 0451--3641685 胡蕊、陈大霞 《青年之友》150010哈尔滨南岗区邮政街79号 3653378-54008 鲍迅 《当代歌坛》150001哈尔滨南岗巴陵街94号 2639357 孟晓柯 《妇女之友》150001哈尔滨南岗区河渠街37号 0451-3636336 吴登华 《青春》150001哈尔滨南岗区河渠街37号 0451-3676141、3644320(传真) 杨春娟 《今日法坛》150040哈尔滨民生路309号 0451--2663006 《家报》150010哈尔滨市道里区井街48号 0451--4890546 王金屏 《警官》150001哈尔滨中山路黑龙江省公安厅 张放 《北方人》150001哈尔滨市南岗区阿什河街9号 鲁戈 《名人》150001哈尔滨市道外区大方里小区105栋 0451-2544712 北方文艺出版社 150020哈尔滨市道外区大方里小区105号 徐秀梅 0451-2544713 石 家 庄 《女子文学》050051河北省石家庄兴凯路219号 0311-7852374 王小冬、刘毅(6056432) 《青春岁月》050051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西路408号 0311-7027226 杜立宪 《警世窗》050051河北省石家庄中山西路2段 0311-3033941 《大众文艺》(幽默类)050081河北省石家庄虹光街10号 0311-3034491 《女子世界》050051河北省石家庄裕华西路二段114号 石彦芳 太 原 《人间方圆》030001太原市迎泽大街6号 何足道 0351--2027059 《生活潮》030002太原府东街283号 杨莉君 0351--3091140、3091143 《山西青年》030001太原市青年路新南4条43号 徐建宏、苏彦 0351--2022138 《法制博览》030001太原市青年路新南4条43号 《影视圈》030001太原市迎泽大街352号 0351-4043862-3177 济 南 《都市潮》250001济南经九路胜利大街39号 0531--6910051 《知识与生活》250002济南市玉函路16号 0531--2015275 《山东青年》030001济南市英雄山路4号 吴茂华 0531--2022138 《祝您幸福》250001济南建国小经三路21号 0531-2027189、2027196杜在媛 乐山邮局15号信箱 刘小燕0531-2734582 《家庭生活报》250001济南纬一路311号陈颖0531-2034344、6903162(传真) 合 肥 《恋爱婚姻家庭》230001合肥长江路11号 台啸天 0551--2607773 《保健与生活》230063合肥九州大厦8楼 0551--2828689 《法制导刊》230061合肥淮河路377号 《警探》230061合肥市安庆路282号 赵昂 《婚育》230031合肥市淠河路14号 唐永生 南 京 《婚育之友》210009南京湖南路37号 屠海燕 025--3223617 《东方明星》210009南京高云岭56号 025--3323677 《警方》210024南京杨州路1号 025--6634623 《青春》210018南京成贤街43号 3611931 高晶 《青春之声》210018南京成贤街43号 7712077 刘洪顺 《莫愁》210013南京宁夏路马鞍山1号 尹伏仓、韩丽晴 025--3301075、3722296 《风流一代》210013南京北京西路70号82幢 谢小丽 025--3392833 杭 州 《今日青年》310006杭州市平海路61号 0571--7023550 范军7081876-210 7015556(传真) 《律师与法制》310007杭州市省府路政法大楼 0571--7054376 《社会家庭》310006杭州市体育场路347号 0571--5170300 《文学港》315000浙江宁波市英烈街34号 7312087 李建树 《都市快报》310041杭州市体育场路218号 0571-5151588-19152、5102152(传真) 福 州 《青春潮》350011福州金鸡山路23号 刘晓露 0591--7539319 《海峡姐妹》350003福州华林路163号 刘安丽、翟粤宁 0591--7858184 《家园》350001福州市于山白塔寺 姚青群 0591--3310567、3366131 郑 州 《新家庭》450002郑州市农业路73号 牛文丽 《黄河黄土黄种人》450003郑州顺河路黄委会综合楼12层 王彦艳 0371--6302618 《当代民声》450003郑州政一街3号 吕高贵 0371--5908210--3085 《妇女生活》450003郑州金水河路15号 朱叶 0371--5959264 《人生与伴侣》450002郑州市丰产路23号胡凤琴0371--3826137、3931947(传真) 《美与时代》450002郑州市大学路75号 张桁 7973682-3157 《热风-青春生活指南》450003郑州市金水河路17号 李焕振 5998117 《时代青年》450003郑州金水河路17号 段海峰 0371--5902645 《跨世纪》450002郑州市文化路50号 0371--3934208 《法制世界》450003郑州市经四路5号 0371-6322961 《公安月刊》450003郑州市金水河路10号 0371--5747352 武 汉 《知音》430071武汉武昌水果湖东湖路16号知音大厦王应鲲87319720、87303200 《好日子》87319715、87319717、87319691(传真)张艺潇13907158636 《公民公仆》430071武汉武昌水果湖省委大院内党员生活办公楼张清华87234922 《治安纵横》430071武汉武昌水果湖省委大院内 郭睿 《家庭保健》430071武汉武昌水果湖东湖路165号 027--87366277 《爱情婚姻家庭》430060武昌复兴路津水闸5号 苏桃香 027-8874461 《幸福》430014湖北武汉市洞庭街127号 027--2812945 毛甲申 《心理辅导》430070湖北武汉市卓刀泉路2号内院4楼 027-87642905 冯娟 《警笛》430070武昌傅家坡一路33号 余涛 027--7814714--3905 《青年月报》430071武汉武昌水果湖东三路7号 027-87816677 87823242(传真)白云87873329 《今日名流》430077武汉武昌东湖路417号027-86781962、86776001(传真)李智华 《花木盆景》430070武汉武昌珞喻192号 027--87874411 《中华传奇》434000湖北省荆沙市沙市邮局中山路支局28号信箱碧川0716--8214020 《民族大家庭》430071武汉市武昌洪山路16号 蒋永松 朱思林 027-87235380 长 沙 《文学天地》421001湖南衡阳市府路14号 8225652 彭玉成 《年轻人》410008长沙上麻园岭117号汤馨敏Email: 0731-4471610 《年轻人体验》410008长沙市开福区彭家井11号 李凌芳4330109 《文艺生活》410002长沙坡子街65号 0731--5814511 《今日女报》410011长沙韶山路1号 张元文 《康乐园》410008长沙市湘雅路38号 邹 婧 南 昌 《涉世之初》330008江西南昌胜利路154号9楼黄爱梅0791-6706114、6706024(传真) 《声屏世界》330046江西南昌洪都中大道111号 0791-8321168--2080 《红绿灯下》330003江西南昌中山路50号17楼 0791-6263654 《警察天地》330006江西南昌阳明路143号 0791-6825484 《百姓之家》330046南昌市广场北路166号炜婷(0791-6253164、6252487(传真) 《妇女之声报》330046南昌文教路111号 《家庭百事通》330002南昌市新魏路17号 蒋敦明0791--8518829 《双休日》330002南昌市新魏路17号 郑旭英8511377 8509479(传真) 广 州 《人之初》广州小北路214号6楼 雷静波 020--83862117、13902291290 《黄金时代》510080广州东山区寺贝通津1号楼 020--87185636 邓毅富Hi- 《家庭》510080广州新河浦四横路14号 杨丽萍 020--84284112 Email: 《家庭博览》510310广州市艺苑路东庆街2号家庭杂志社七楼 胡澎 020--84284105(传真电话)、13503012503、191-1146881、电邮: 《佛山文艺》528000广东佛山惠华路佛山发展大厦26楼E 3208391 刘宁 《希望》510030广州市环市东路华侨新村团结路55号别墅曾冬梅0755-3901428(传真宅电) 《家家乐》510620广州黄埔大道西201号金泽大厦28楼B2室刘国兴87567042 《炎黄世界》510080广州东山区合群中路5号 020-87185728 《金桥》510055广州德政北路吉庆东6号102信箱关一雄020--83300356、83881128 《少男少女》510030广州文德路75号 刘春、王珏 020--83307607、83323306 《信息时报》:510600广州市寺龙新马路95号 白岚 020-87597998呼20182060 020-87535520(宅) 《女优》:曾敏儿013925188500 《嘉应文学》514021广东梅州市江南三板桥路一巷21号刘平0753-2249501 《这一代》邓辉 87322572 13002000870 《女报》时尚版518001深圳桂园路红围街3号沈0755-5562514(传真)13622303393、 《女报》518048深圳桂园路红围街3号深圳市天安数码城创新科技广场B座1308室沈焰:、0755-83439208 《深圳青年》518001深圳罗湖松园3号大院6栋10楼 邓康延 0755--3397234 《影视》518042深圳深南中路30号电子大厦 0755--3250008 《飞霞》511515广东清远市政府综合大楼1001室 3364241 《珠江晚报》星期刊519020广东省珠海市九洲大道珠海特区报社内张中定(副刊) 《大鹏湾》518101深圳市宝安区4区文化艺术馆6楼 唐俑0755-7755023 7782654(传真) 《广东电视周刊》 510066广州市环市东路331号广东电视台录制楼5楼 韩贤 020-83312878-225 .83355188转3106-225 .13650953804 南 宁 《女性天地》530022广西南宁古城路4号 潘丽清 0771--5853754 《金色年华》530022南宁市古城路4号 0771--5852938、5865454 谢华 兰 州 《现代妇女》730000兰州统办一号楼王增武0931--8885479、8885397(传真) 《新一代》730000兰州民主西路198号 0931--8465521 《视野》730000兰州兰大化工楼东一楼 夏志勇 8828111 四 川 《商界》400015重庆市上清寺四新路9号嘉德大厦甲幢17层顾庆芳023-63895838、63896381《分忧》610031成都宁夏街树德里3号纪荣 028--6632884 《男报周刊》610066四川省成都市双桥路北一号四川航空工业局大楼502号关耳028-4351241 《人与家》400020重庆市江北区杨河二村5号 杨蔚然 023--67738377 昆 明 《女性大世界》650032昆明国防路省委1号院 唐俑 0871--4145494 《青年与社会》650021昆明西昌路137号省委2号院 程江虹 0871--4143731 《时代风采》650032昆明弥乐寺50号 0871--4155457 4143875 江城子 《天网》650011昆明市公安局 0871--3131820 《法制与社会》650021昆明五一路253号 0871--3169497 贵 州 《青年时代》550001贵州省贵阳市延安中路37号 0851--6826997 刘彻东 《电影评介》550001贵州省贵阳市北京路45号 0851--6822813 海口 呼和浩特 乌鲁木齐 《东方女性》570204海口市海府路省委大院 许筝 0898--5372199 《华夏青年》570208海口海甸岛沿江三西路5号国龙大厦 6267240 吴高成 《现代青年》570204海口文明路210号 5339931 高光辉 《家庭世界》010010呼和浩特老缸房街15号 4928128 奇泽华 《伴侣》830002乌鲁木齐市民主路42号 北雪 0991--2824993,2817917 都 市 报 《海峡都市报》350003福州华林路84号 《南方都市报》510601广州市广州大道中289号 《贵州都市报》550001贵阳外环东路360号 《三湘都市报》410071长沙市芙蓉中路 《楚天都市报》430077武汉武昌黄郦路65号 《燕赵都市报》050013石家庄裕华路7号 《三秦都市报》710054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1号 《华西都市报》610012成?

南方文坛期刊分析论文查询官网下载

题名与责任 夏衍研究资料 [专著] / 会林,陈坚,绍武编 出版项 北京 :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0 载体形态项 652页 ; 23cm 语言 chi 一般附注 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总纂 现代卷 18 内容提要 本书分生平与创作自述,生平与创作的评论,生平年表、著译系年和评论资料目录索引等三部分,全面收集了关于夏衍的研究资料。 题名与责任 夏衍 [专著] / 陈坚,陈抗著 出版项 北京 : 中国华侨出版社, 1999 载体形态项 254页 ; 20cm 丛编项 名家简传书系 第三辑 题名与责任 夏衍与读书 [专著] / 周敬山[著] 出版项 济南 : 明天出版社, 1997 载体形态项 183页 : 照片 ; 20cm 丛编项 中国文化名人与读书 题名与责任 夏衍剧作艺术论 [专著] / 周斌著 出版项 上海 : 学林出版社, 1997 载体形态项 257页 ; 20cm 语言 chi 一般附注 上海市马克思主义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出版 题名与责任 夏衍访谈录 [专著] / 李文斌著 出版项 北京 : 中国电影出版社, 8 载体形态项 103页 : 彩照 ; 20cm 语言 chi 内容提要 本书收集了近年来夏衍同志观看影片的意见,其中包括:对影片创作者的具体评析,关于新时期电影创作和电影界体制改革的意见和主张等。 题名与责任 夏衍研究专集 [专著] / 巫岭芬编 出版项 杭州 : 浙江文艺出版社, 12 载体形态项 2册(1352页) : 照片 ; 20厘米 丛编项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 题名与责任 夏衍戏剧创作论 [专著] / 王文英著 出版项 上海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7 载体形态项 311页 ; 20cm 这些东西是国家图书馆找来的,只摘抄了部分专著,研究生及博士生论文均未收入,一般图书馆也不一定找得到。研究夏衍的的确很少。本人正在考现当代文学研究生,希望这些东西能帮到你

回答 您好,我这边正在为您查询,请稍等片刻,我这边马上回复您~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为徐怀中颁奖徐怀中获奖感言:这次评奖才得知,茅盾文学奖的字数下限定为13万。有惊无险,我的这本《牵风记》正好是13万字。也就是说,如果我再删去千儿八百,就凑不够字数,只能退出参评了。薄薄一本小书,无可夸口。我们刚刚欢度了新中国70年大庆,如果与国家建设发展相联系,与个人的文学写作历程相联系,也还真的可以引出许多话题,回眸之下,不胜感慨。人们思想十分单纯,丝毫不计个人得失,踊跃奔赴最艰苦的边疆一线,参加各项建设。我当时20岁出头,深入进藏部队,创作了长篇小说《我们播种爱情》等。艺术上并无太多斟酌,却满腔热情,见证了那个百废待兴、蒸蒸日上的黄金年代。至1979年,我已年过半百,正值改革开放大潮涌动,为文学实践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头脑中有形无形的种种思想禁锢被冲刷干净。我借小说《西线轶事》做了一点新的探索与开掘,为回应思想解放运动,交出了自己的一份答卷。2014年,经过一个寂寞而又漫长的创作准备阶段,我着手打磨长篇《牵风记》。赶上改革开放新时代到来,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一艘巨轮,正顺风顺水全速前进,作为离退下来的耄耋老人,同样深受鼓舞与激励。我身心愉悦、精神抖擞,完全放开了手脚,竭力做最后一搏。一本夕阳之作终于让我给对付下来了,倒也痛快淋漓。吐噜一下,一梭子弹尽数打了出去。继续射击,要更换备用弹夹,留给我的时间有限,怕是来不及了。或许日后可以再拾起短篇来,以延续《牵风记》的未尽之意。此时此刻,我不能不向《人民文学》杂志社、人民文学出版社领导及责任编辑表达我衷心的谢意。两个编辑部义无反顾,迅速推出了这部作品。感谢相识或不相识的读者,乐意接受我的这一份迟到的献礼。当然,少不了也还要感谢我的老妻于增湘,家庭是我坚固的大后方,没有后方总动员的全力支援,这一场战役我打不下来。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代表评委会宣读梁晓声授奖词:在《人世间》中,梁晓声讲述了一代人在伟大历史进程中的奋斗、成长和相濡以沫的温情,塑造了有情有义、坚韧担当、善良正直的中国人形象群体,具有时代的、生活的和心灵的史诗品质。他坚持和光大现实主义传统,重申理想主义价值,气象正大而情感深沉,显示了审美与历史的统一、艺术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比较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体裁,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对我的回答满意的话,麻烦给个赞哦~ [大红花] 更多3条 

既然你要写论文,相信你对夏衍已经有所了解啦,就不跟你介绍他的简介啦,你上网搜都有。图书--《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夏衍专集(上下册)图书--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乙种)夏衍研究资料图书--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现代卷--夏衍研究资料这三本书都是讲述关于夏衍的研究资料,最后一本是夏衍口述,和创作者自述。你看看,应该比较适合你。以下是我贴的第三本书的目录夏衍传略(会林 绍武)生平与创作自述 走过来的道路(夏衍) 旧家的火葬(夏衍) 当“五四”浪潮冲到浙江的时候(夏衍) 我的文艺生活(夏衍) 忆阿英同志(夏衍) 难忘的一九三○年(夏衍)——艺术剧社与剧联成立前后 “左联”成立前后(夏衍) 从事左翼电影工作的一些回忆(夏衍) 记者生涯的回忆(一)(夏衍)——记《救亡日报》 记者生涯的回忆(二)(夏衍)——记香港《华商报》 《母亲》在中国的命运(夏衍)——纪念革命大文豪高尔基七十八岁诞辰 谈自己(夏衍) 《小市民》后记(夏衍) 历史与讽喻(夏衍)——给演出者的一封私信 《赛金花》余谈(夏衍) 《秋瑾》再版代序(夏衍) 秋瑾不朽(夏衍) 《上海屋檐下》自序(夏衍) 《上海屋檐下》后记(夏衍) 谈《上海屋檐下》的创作(夏衍) 关于《一年间》(夏衍) 《心防》后记(夏衍) 别桂林(夏衍)——《愁城记》代序 忆江南(夏衍) 老鼠·虱子和历史(夏衍)——《法西斯细菌》代跋之 胭脂·油画与习作(夏衍)——《法西斯细菌》代跋之二 公式·符咒与“批评”(夏衍)——《法西斯细菌》代跋之三 关于《法西斯细菌》(夏衍) 改编《复活》后记(夏衍) 《戏剧春秋》后记(夏衍) 记《离离草》(夏衍) 《芳草天涯》前记(夏衍) 《考验》后记(夏衍) 《夏衍选集》代序(夏衍) 《两个伊凡的吵架》小记(夏衍) 《夜店》回忆(夏衍) 关于《女儿经》的作者(夏衍) 杂谈改编(夏衍) 谈《林家铺子》的改编(夏衍) 给谢添同志的一封信(夏衍) 《包身工》余话(夏衍) 回忆与感想(夏衍) 《边鼓集》后记(夏衍) 《劫余随笔》前记(夏衍) 《蜗楼随笔》后记(夏衍) 《杂文与政论》后记(夏衍) 《夏衍杂文随笔集》后记(夏衍)生平年表与著译系年 夏衍生平年表(初稿)(1900-)(会林 绍武) 夏衍著译系年(1919-1981年)(陈坚) 夏衍笔名一览(编者)生平与创作的评论 记夏衍(徐明) 作家和战士(吴祖光)——记夏衍同志 革命的作家和战士——夏衍同志(吴祖光) 凌云健笔意纵横(廖沫沙)——《夏衍杂文随笔集》代序 回忆片断(金山) 夏衍(梁梦廻) 夏衍剧作论(周钢鸣) 读《夏衍剧作选》(王瑶) 左联时期的戏剧(节录)(陈瘦竹) 《赛金花》座谈会 《赛金花》剧本的写实性(周煦良) 我看过《赛金花》(吴仞之) 关于《赛金花》公案的一个故实(柯灵) “玉碎”颂 从《秋瑾传》说到《赛金花》(柯灵) 评《自由魂》(《光明》读者会) 《上海屋檐下》(刘西渭) 论《上海屋檐下》(李健吾)——与友人书 关于话剧《上海屋檐下》(金山)——致观众的短笺 廿年旧梦话“重逢”(唐弢)——再度看《上海屋檐下》的演出 想起了十七年前的《上海屋檐下》(江水曙) 看《上海屋檐下》的一点体会(袁水拍) 序《愁城记》(田汉) 重读《心防》与《法西斯细菌》(李健吾) 《法西斯细菌》剧本和演出(刘念渠) 《法西斯细菌》今天演出的意义(朱端钧) 为什么上演《法西斯细菌》(张庚) 导演《法西斯细菌》自问录记(洪深 张逸生) 看《法西斯细菌》的几点体会(金丁) 我们为什么介绍《法西斯细菌》(实藤惠秀) 《戏剧春秋》一解(宋之的) 评《复活》(汪淙) 看《离离草》后(酒泉) 看《离离草》(李广田) 五个战时剧本(节录)(乐少文) 评《芳草天涯》(何其芳) 《考验》导演手记之一(佐临) 读《考验》(凤子) 评《考验》(赵寻) 《中国现代文学史》关于夏衍剧作的节录(唐锼严家炎主编) 《中国新文学史稿》关于夏衍剧作的节录(王瑶) 《中国新文学史初稿》关于夏衍剧作的节录(刘绶松) 《中国新文学史》关于夏衍剧作的节录(司马长风) 《中国新文学史》关于夏衍剧作的节录(周锦) 新的良好的收获(苏凤) 《狂流》的评价(席耐芳) 看了《春蚕》影片之后(穆木天) 谈《祝福》的改编(白景晟) 《祝福》学习札记(章抒) 于朴素中见深刻(梅阡)——影片《林家铺子》观后 《革命家庭》的风格及其他(陈白尘) 湘水龙华一脉通(袁鹰)——看影片《革命家庭》以后的感想 写剧本的一把钥匙(欧阳予倩) 《包身工》分析(荃麟葛琴) 漫谈《包身工》(魏金枝) 夏衍的《包身工》(邵伯周) 夏衍的杂文集(瞿光熙) 民主、科学、人道主义(连宜)——读夏衍著《长途》 忆《华商报》的《热风》和《茶亭》1947.11一1949.5(顾家熙) 沈端先的翻译(阿部幸夫) 夏衍评论资料目录索引(陈坚) 后记

这是较简单的,《芙蓉镇》的是这样的:“作者把二十几年来所熟悉的南方乡村里的人和事,囊括、浓缩进本书里,寓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图画,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变迁,力求写出南国乡村的生活色彩和生活情调。作品内涵丰富,囊括了作者二十几年来对社会、对人生的观察、思考与认识,浓缩进作者对乡里乡亲乡镇浓厚的爱恋情怀。”《李自成》“以其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丰富多彩的风俗画卷,展现了明末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和社会生活。”《暗算》则“讲述了具有特殊禀赋的人的命运遭际,书写了个人身处在封闭的黑暗空间里的神奇表现。破译密码的故事传奇曲折,充满悬念和神秘感,与此同时,人的心灵世界亦得到丰富细致地展现。麦家的小说有着奇异的想象力,构思独特精巧,诡异多变。他的文字有力而简洁,仿若一种被痛楚浸满的文字,可以引向不可知的深谷,引向无限宽广的世界。他的书写,能独享一种秘密,一种幸福,一种意外之喜。”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