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3 17:39:57

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论文

字数要精简,思路要清晰。 先提出论文的主要观点,100字。 分两三个方面阐述主要观点,纵向或横向皆可。400-600字。 最后再总结并再度强调论文观点。100-200字。 800字没问题。 字数要求少,思路也就要求简单明了。废话少说。

0-3岁独生子女行为特点及教育策略0-3岁是人整个一生发展的起点和基础,早期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点和基础。2003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将0-3岁教育纳入整个国民教育体系进行统筹规划,在确定今后5年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总目标中指出:“要全面提高0-6岁婴幼儿家长及看护人员的科学育儿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家长优生优育的观念日渐加强,教育从零岁开始的理念的宣传与实践将成为国家、社会对教育的必然要求,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自1979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至今,“独生子女将近1亿” 。如今处于现代社会的独生子女的生活环境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生活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物质丰富,大众流行文化、信息技术和和电子媒体发达的时代。社会、家庭、教育环境等因素对成长中的一代独生子女们产生了复杂的影响,给新时期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带来全新的挑战。 一、独生子女的问题行为表现 1、独立性差  由于家长,尤其是隔代老人的过度保护,除学习活动之外,孩子在家中几乎没有什么动手机会。尤其对于3岁前的孩子,家长认为宝宝还小呢,理应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孰不知这样一来,将严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孩子觉得自己离开了大人的照顾,就什么都不会做,无法生活,他们从心里觉得自己能力低下。  心理学家的研究已经证实,自信心是获得工作和学习成功、获得生活幸福的关键因素,而孩子自信心就是在他完成一件又一件的事情、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的过程中树立的。  2、耐受挫折性差  耐受挫折性,就是对挫折的忍受能力。现在我们常常看到媒体报道,有些人因为对挫折的忍受能力差而灰心、抑郁甚至去自杀。这个特征在独一代孩子身上已经显现,现在在独二代身上更加明显。  独生子女,一般都是在家长的赞美声中成长的,很多家长把“宝宝你真棒!”挂在口上,即使孩子做错了事情,也无原则地护着孩子,生怕孩子受一点儿委屈。例如,大人说话时,孩子任意打断大人的谈话、随便插嘴,此时有几个家长能认真地对孩子进行必要的礼仪教育?很多家长都是笑眯眯地等着宝宝发表“高见”,听完之后还不忘赞美几句“宝宝说得真好!”  3、精神孤独  我们都说,现在的孩子,物质上极为丰富,但精神上更加孤独。由于家庭结构简单,没有兄弟姐妹,缺少同龄伙伴,独生子女容易陷入孤独之中。他们从小就习惯与电视、电脑相伴,习惯了自己一个人玩,到了现实生活中,就缺乏与人进行社会交往的基本技能。  4、知识面广,而体育锻炼不足  现在的孩子,由于接触世界的方式更加多种多样,小小年纪就积累了很多自然知识,他们知道哪些是世界未解之迷,他们知道天上、海底的生物特性,然而,过多的知识学习,占用了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在进行幼儿发展测评时我发现,现在孩子的体能普遍比20年前孩子的体能差。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家长的充分关注。 5、自我中心特点显著 独生子女,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爸爸妈妈的呵护下,那是绝对的一个中心,众星捧月之势尤为显著。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孩子,眼里只有自己没有他人,是再自然不过的。自我中心的特点,可以延伸出自私的特征,事事只考虑自己不考虑他人,不就是自私吗?家长们想想,一个自私的人,能在社会上获得大家的支持吗? 二、问题行为形成的原因 处在儿童期的独生子女,生理和心理正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在这个时期,他们的可塑性很大,如果他们接受了不良的道德影响,就容易让他们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和错误的世界观,而让他们接受良好的道德影响,就会让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人格特征。在家庭中,与孩子接触最多的是父母,因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最经常的教育者,父母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儿童由于年龄偏小,认识事物、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对父母,他们保持着一种依赖的心理状态。对事物的认识,他们认同于于父母的观点,父母的言行,不管是正确还是错误,在孩子们眼里他们都认为是正确的,是积极向上的。因而,父母作为孩子在家庭中接触最多的成年人,他们的道德、人格状况,道德修养水平都将成为孩子道德认可的标准。父母良好的道德、人格,高水平的道德修养,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处于儿童期的独生子女善于模仿,孩子在为人处事,言谈举止等方面,常常会把与他们朝夕相处的父母作为自己的模仿对象,所以说,父母的处事态度,言行举止都会对孩子起示范作用。父母在家庭中将自己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传导给孩子,就会使孩子形成有利或不利,好与坏,善与美等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孩子的辨别和评价能力,并付诸道德实践。 儿童处于人生的基础阶段,他们从无知无识到有了基本的道德规范,但他们的道德情感认识、观念习惯等,都可以通过教育而获得、改变、提高,也有可能会由于教育的不到位而出现偏颇。在家庭中,父母对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将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1、溺爱性教育,导致孩子的“自我中心”的心理定势和行为特点。由于独生子女成了家中“小皇帝”,全家人围着孩子转,一切顺从孩子,为着孩子,父母可“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由此,渐渐形成了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在行为上表现为唯我为我,难与同伴相处。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也在父母的娇惯中滋生。   2、温室教育,导致孩子面对困难与危险无所适从。过多保护,过多照顾,使孩子对父母过分依恋,无志在四方之气,心理易遭挫折,产生情绪障碍。自理能力差,劳动观点淡薄,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因为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对孩子往往是含在嘴里怕含化,拿在手里怕捏疼。对孩子的活动多加限制,不让其与其它孩子交往,不让外出单独活动,不让其从事有对抗性或具有一定风险性的活动,长此以往造成孩子软弱、无主见,遇事不知所措,对环境适应性差。由于包办子女的一切事物,养成孩子的依赖、懒惰乃至不负责的习惯,不愿干家务,不爱劳动。   3、神童教育,导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有些家长不管孩子的基础如何,一味追求卓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甚至把自已没有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使孩子过早承担其不应该承担或超越了他的承担极限的东西。神童式的施教,过多、过高的要求,充满枯燥的学前教育,种类繁多的补习,学了书法、学弹琴,打了篮球,踢足球,学了作文,有英文。时间排得满满的,扼杀了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使他们在父母为其设计的模子里成长,让他们失去了自主探究世界的欢乐与主动,进入学校后,同样接受程序化的教化,这能有创新的一代吗。   4、智能中心教育,导到道德教育的匮乏。超限度的施教,忽视情感陶冶与人格培养,忽视道德教育,这样孩子们的精神与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造成性格孤僻、感情脆弱,心理承受力差,易走极端等不良心理现象。同时“一俊遮百丑”的晕轮效应充斥在家庭教育中,也忽视了对孩子不良品德的矫正。因此出现因高压而导致弑父杀母,违法犯罪的事件多有发生。一时社会呼吁关爱孩子,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5、价值导向出现偏差。很多家长对孩子定位于考上名牌大学,今后当工程师、企业家、学者等,很少定位于普通的劳动者,使儿童从小就滋生鄙视社会服务性工作和体力劳动,对各种社会角色缺乏正确的认识。要知道随着社会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社会对人的需求是多层次、多角度的,知识经济的到来,绝大多数人将成为普通劳动者或一般技术人员。 三、0-3岁独生子女教育对策 1、不妨做个“懒”家长  家长如果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有自信的人,就要注意让孩子从小自力更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孩子自己穿衣、吃饭等等。例如,孩子2岁开始,就让他们自己用勺吃饭,家长不要再那么“勤劳“地给孩子喂饭了。到了4岁,就让孩子自己练习使用筷子,手巧而心则灵啊。虽然在我们成人看来,吃饭、穿衣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但对于3岁前的孩子来说,这些就是事关重大的任务。 2、“无批评教育”  尊重孩子的特点;因为孩子的经验少、能力有限,他们还处在发展过程中,对于他们所犯的错误,要在尊重他们的基础上给予帮助和纠正。例如在上例中,大人说话时孩子乱插嘴,无批评的做法就是,坚定地告诉孩子:请你等待2分钟,我们把事情说完,再认真听你说话;而不是简单粗暴地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讨厌!”“大人说话时不要随便打断!”  如果孩子做到了安静等待2分钟,之后大人也要履行自己的承诺,认真倾听孩子的谈话;如果孩子做不到,也要告诉他因为他不能安静等待,所以大人要花更多时间来处理自己的事情,也就没办法听他说话。这样做,既尊重了孩子又告诉他正确的做法,才是真正的无批评教育。 3、做孩子的朋友  对于孩子的精神孤独,一方面家长可以多了解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多陪孩子参加他们喜欢的活动,做孩子真正的朋友;另一方面,家长要努力为孩子创造同伴交往的环境,和同龄伙伴的交往会使孩子互相学习、受益良多,家长之间也能互相交流、互取育儿的经验。 4、身体玩儿中练  在孩子3岁以前,家长就应该帮助孩子养成喜欢户外活动、喜欢体育游戏的习惯,爬爬山、游游水,哪怕是在楼下你追我赶地疯跑几圈,都能锻炼孩子的体能。等孩子5、6岁以后,家长就可以帮助孩子选择一项易于坚持的体育活动,打球、游泳、跆拳道或者是舞蹈,让孩子锻炼出一个好身体,以便担当未来繁重的学习、工作任务。 5、规矩早建立  若想培养出不自私的孩子,家长还要在观念上更新一番,例如,家里买了好吃的东西,不要急急忙忙、首先就塞到2岁孩子的嘴里,而要体现出家中的长幼顺序:老人辛苦一辈子了,第一个给老人;爸爸辛苦承担着养家重担,第二个给爸爸……如果孩子从小是在这种秩序环境中成长的,那么他们就不会事事先考虑自己,而是首先思考规则、遵守规则。对于独生子女的状况,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及护理专家纷纷提出了相关建议。  6、两代妈妈育儿观念要一致  年轻父母们首先要跟自己的父母沟通好,争取两代妈妈在育儿的观念上先保持一致。  现在很多家庭出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一家人争带一个宝宝的局面。可是由于年轻父母们与上辈在育儿方面,特别是观念上存在着很大偏差,产生了很多问题。“这样的情况现在越来越普遍了,因为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意见不一致,本来一个很和谐的家庭往往闹得不愉快。”这样的环境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所以年轻父母和爸爸妈妈应该对教育孩子有一致的看法。  7、父母应及时再“充电”  独生子女的核心问题还是教育的问题,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应该侧重于责任感的培养。中华民族一直有着非常优秀的家教传统,一些名人的家训、家书至今仍然被我们津津乐道,比如曾国藩家训、傅雷家书等,虽然这些都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一些优秀的家教传统还是应该继承并发扬下去。  在对待喂养宝宝的问题上,父母们不能满足于已经掌握的有限知识,要不断及时学习,有空多“充电”,使喂养宝宝保持相对的科学性。可以通过阅读一些关于儿童生理和心理方面科普知识的书籍,或者其他渠道获得一些比较科学的育儿信息,及时把握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心理发育规律。  8、谨防“母性剥夺”  对于年轻家长将自己的子女全权交给家里的父母养育或请保姆照顾孩子的做法,华侨大学心理学教师赵冰洁也发表了看法:如果将年幼的孩子完全交托给爷爷奶奶或是外公外婆照顾,特别是与孩子在一起沟通交流的时间很少的话,就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母性剥夺”。这样做会使得孩子不能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关系也是一种“焦虑性的亲密关系”,害怕再一次被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抛弃。如果孩子们稍大一些,再回到父母身边生活,他们就会再度面临分离,第二次受到伤害,而且重新与自己的父母相处也需要很长的过渡期和适应期。童年时期与父母分离的孩子容易形成分离的焦虑和对爱的焦虑,不太相信别人会爱他们,对自我的认同低。如果孩子们与父母生活在一起,而日常生活都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的话,情况会相对好一些,但是仍存在一定的心理影响,毕竟两代人的教育方式和观念有很大的不同。随着我国计划生育的实行,将来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家庭,在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上的研究也将会更多。“孩子是一本书,从童年到少年,从少年到青年,父母都在一页页往后翻,但要真正读懂它却十分不容易。”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上会更加成熟。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论文

0-3岁独生子女行为特点及教育策略0-3岁是人整个一生发展的起点和基础,早期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点和基础。2003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将0-3岁教育纳入整个国民教育体系进行统筹规划,在确定今后5年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总目标中指出:“要全面提高0-6岁婴幼儿家长及看护人员的科学育儿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家长优生优育的观念日渐加强,教育从零岁开始的理念的宣传与实践将成为国家、社会对教育的必然要求,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自1979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至今,“独生子女将近1亿” 。如今处于现代社会的独生子女的生活环境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生活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物质丰富,大众流行文化、信息技术和和电子媒体发达的时代。社会、家庭、教育环境等因素对成长中的一代独生子女们产生了复杂的影响,给新时期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带来全新的挑战。 一、独生子女的问题行为表现 1、独立性差  由于家长,尤其是隔代老人的过度保护,除学习活动之外,孩子在家中几乎没有什么动手机会。尤其对于3岁前的孩子,家长认为宝宝还小呢,理应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孰不知这样一来,将严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孩子觉得自己离开了大人的照顾,就什么都不会做,无法生活,他们从心里觉得自己能力低下。  心理学家的研究已经证实,自信心是获得工作和学习成功、获得生活幸福的关键因素,而孩子自信心就是在他完成一件又一件的事情、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的过程中树立的。  2、耐受挫折性差  耐受挫折性,就是对挫折的忍受能力。现在我们常常看到媒体报道,有些人因为对挫折的忍受能力差而灰心、抑郁甚至去自杀。这个特征在独一代孩子身上已经显现,现在在独二代身上更加明显。  独生子女,一般都是在家长的赞美声中成长的,很多家长把“宝宝你真棒!”挂在口上,即使孩子做错了事情,也无原则地护着孩子,生怕孩子受一点儿委屈。例如,大人说话时,孩子任意打断大人的谈话、随便插嘴,此时有几个家长能认真地对孩子进行必要的礼仪教育?很多家长都是笑眯眯地等着宝宝发表“高见”,听完之后还不忘赞美几句“宝宝说得真好!”  3、精神孤独  我们都说,现在的孩子,物质上极为丰富,但精神上更加孤独。由于家庭结构简单,没有兄弟姐妹,缺少同龄伙伴,独生子女容易陷入孤独之中。他们从小就习惯与电视、电脑相伴,习惯了自己一个人玩,到了现实生活中,就缺乏与人进行社会交往的基本技能。  4、知识面广,而体育锻炼不足  现在的孩子,由于接触世界的方式更加多种多样,小小年纪就积累了很多自然知识,他们知道哪些是世界未解之迷,他们知道天上、海底的生物特性,然而,过多的知识学习,占用了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在进行幼儿发展测评时我发现,现在孩子的体能普遍比20年前孩子的体能差。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家长的充分关注。 5、自我中心特点显著 独生子女,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爸爸妈妈的呵护下,那是绝对的一个中心,众星捧月之势尤为显著。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孩子,眼里只有自己没有他人,是再自然不过的。自我中心的特点,可以延伸出自私的特征,事事只考虑自己不考虑他人,不就是自私吗?家长们想想,一个自私的人,能在社会上获得大家的支持吗? 二、问题行为形成的原因 处在儿童期的独生子女,生理和心理正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在这个时期,他们的可塑性很大,如果他们接受了不良的道德影响,就容易让他们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和错误的世界观,而让他们接受良好的道德影响,就会让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人格特征。在家庭中,与孩子接触最多的是父母,因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最经常的教育者,父母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儿童由于年龄偏小,认识事物、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对父母,他们保持着一种依赖的心理状态。对事物的认识,他们认同于于父母的观点,父母的言行,不管是正确还是错误,在孩子们眼里他们都认为是正确的,是积极向上的。因而,父母作为孩子在家庭中接触最多的成年人,他们的道德、人格状况,道德修养水平都将成为孩子道德认可的标准。父母良好的道德、人格,高水平的道德修养,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处于儿童期的独生子女善于模仿,孩子在为人处事,言谈举止等方面,常常会把与他们朝夕相处的父母作为自己的模仿对象,所以说,父母的处事态度,言行举止都会对孩子起示范作用。父母在家庭中将自己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传导给孩子,就会使孩子形成有利或不利,好与坏,善与美等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孩子的辨别和评价能力,并付诸道德实践。 儿童处于人生的基础阶段,他们从无知无识到有了基本的道德规范,但他们的道德情感认识、观念习惯等,都可以通过教育而获得、改变、提高,也有可能会由于教育的不到位而出现偏颇。在家庭中,父母对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将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1、溺爱性教育,导致孩子的“自我中心”的心理定势和行为特点。由于独生子女成了家中“小皇帝”,全家人围着孩子转,一切顺从孩子,为着孩子,父母可“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由此,渐渐形成了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在行为上表现为唯我为我,难与同伴相处。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也在父母的娇惯中滋生。   2、温室教育,导致孩子面对困难与危险无所适从。过多保护,过多照顾,使孩子对父母过分依恋,无志在四方之气,心理易遭挫折,产生情绪障碍。自理能力差,劳动观点淡薄,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因为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对孩子往往是含在嘴里怕含化,拿在手里怕捏疼。对孩子的活动多加限制,不让其与其它孩子交往,不让外出单独活动,不让其从事有对抗性或具有一定风险性的活动,长此以往造成孩子软弱、无主见,遇事不知所措,对环境适应性差。由于包办子女的一切事物,养成孩子的依赖、懒惰乃至不负责的习惯,不愿干家务,不爱劳动。   3、神童教育,导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有些家长不管孩子的基础如何,一味追求卓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甚至把自已没有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使孩子过早承担其不应该承担或超越了他的承担极限的东西。神童式的施教,过多、过高的要求,充满枯燥的学前教育,种类繁多的补习,学了书法、学弹琴,打了篮球,踢足球,学了作文,有英文。时间排得满满的,扼杀了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使他们在父母为其设计的模子里成长,让他们失去了自主探究世界的欢乐与主动,进入学校后,同样接受程序化的教化,这能有创新的一代吗。   4、智能中心教育,导到道德教育的匮乏。超限度的施教,忽视情感陶冶与人格培养,忽视道德教育,这样孩子们的精神与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造成性格孤僻、感情脆弱,心理承受力差,易走极端等不良心理现象。同时“一俊遮百丑”的晕轮效应充斥在家庭教育中,也忽视了对孩子不良品德的矫正。因此出现因高压而导致弑父杀母,违法犯罪的事件多有发生。一时社会呼吁关爱孩子,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5、价值导向出现偏差。很多家长对孩子定位于考上名牌大学,今后当工程师、企业家、学者等,很少定位于普通的劳动者,使儿童从小就滋生鄙视社会服务性工作和体力劳动,对各种社会角色缺乏正确的认识。要知道随着社会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社会对人的需求是多层次、多角度的,知识经济的到来,绝大多数人将成为普通劳动者或一般技术人员。 三、0-3岁独生子女教育对策 1、不妨做个“懒”家长  家长如果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有自信的人,就要注意让孩子从小自力更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孩子自己穿衣、吃饭等等。例如,孩子2岁开始,就让他们自己用勺吃饭,家长不要再那么“勤劳“地给孩子喂饭了。到了4岁,就让孩子自己练习使用筷子,手巧而心则灵啊。虽然在我们成人看来,吃饭、穿衣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但对于3岁前的孩子来说,这些就是事关重大的任务。 2、“无批评教育”  尊重孩子的特点;因为孩子的经验少、能力有限,他们还处在发展过程中,对于他们所犯的错误,要在尊重他们的基础上给予帮助和纠正。例如在上例中,大人说话时孩子乱插嘴,无批评的做法就是,坚定地告诉孩子:请你等待2分钟,我们把事情说完,再认真听你说话;而不是简单粗暴地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讨厌!”“大人说话时不要随便打断!”  如果孩子做到了安静等待2分钟,之后大人也要履行自己的承诺,认真倾听孩子的谈话;如果孩子做不到,也要告诉他因为他不能安静等待,所以大人要花更多时间来处理自己的事情,也就没办法听他说话。这样做,既尊重了孩子又告诉他正确的做法,才是真正的无批评教育。 3、做孩子的朋友  对于孩子的精神孤独,一方面家长可以多了解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多陪孩子参加他们喜欢的活动,做孩子真正的朋友;另一方面,家长要努力为孩子创造同伴交往的环境,和同龄伙伴的交往会使孩子互相学习、受益良多,家长之间也能互相交流、互取育儿的经验。 4、身体玩儿中练  在孩子3岁以前,家长就应该帮助孩子养成喜欢户外活动、喜欢体育游戏的习惯,爬爬山、游游水,哪怕是在楼下你追我赶地疯跑几圈,都能锻炼孩子的体能。等孩子5、6岁以后,家长就可以帮助孩子选择一项易于坚持的体育活动,打球、游泳、跆拳道或者是舞蹈,让孩子锻炼出一个好身体,以便担当未来繁重的学习、工作任务。 5、规矩早建立  若想培养出不自私的孩子,家长还要在观念上更新一番,例如,家里买了好吃的东西,不要急急忙忙、首先就塞到2岁孩子的嘴里,而要体现出家中的长幼顺序:老人辛苦一辈子了,第一个给老人;爸爸辛苦承担着养家重担,第二个给爸爸……如果孩子从小是在这种秩序环境中成长的,那么他们就不会事事先考虑自己,而是首先思考规则、遵守规则。对于独生子女的状况,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及护理专家纷纷提出了相关建议。  6、两代妈妈育儿观念要一致  年轻父母们首先要跟自己的父母沟通好,争取两代妈妈在育儿的观念上先保持一致。  现在很多家庭出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一家人争带一个宝宝的局面。可是由于年轻父母们与上辈在育儿方面,特别是观念上存在着很大偏差,产生了很多问题。“这样的情况现在越来越普遍了,因为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意见不一致,本来一个很和谐的家庭往往闹得不愉快。”这样的环境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所以年轻父母和爸爸妈妈应该对教育孩子有一致的看法。  7、父母应及时再“充电”  独生子女的核心问题还是教育的问题,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应该侧重于责任感的培养。中华民族一直有着非常优秀的家教传统,一些名人的家训、家书至今仍然被我们津津乐道,比如曾国藩家训、傅雷家书等,虽然这些都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一些优秀的家教传统还是应该继承并发扬下去。  在对待喂养宝宝的问题上,父母们不能满足于已经掌握的有限知识,要不断及时学习,有空多“充电”,使喂养宝宝保持相对的科学性。可以通过阅读一些关于儿童生理和心理方面科普知识的书籍,或者其他渠道获得一些比较科学的育儿信息,及时把握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心理发育规律。  8、谨防“母性剥夺”  对于年轻家长将自己的子女全权交给家里的父母养育或请保姆照顾孩子的做法,华侨大学心理学教师赵冰洁也发表了看法:如果将年幼的孩子完全交托给爷爷奶奶或是外公外婆照顾,特别是与孩子在一起沟通交流的时间很少的话,就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母性剥夺”。这样做会使得孩子不能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关系也是一种“焦虑性的亲密关系”,害怕再一次被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抛弃。如果孩子们稍大一些,再回到父母身边生活,他们就会再度面临分离,第二次受到伤害,而且重新与自己的父母相处也需要很长的过渡期和适应期。童年时期与父母分离的孩子容易形成分离的焦虑和对爱的焦虑,不太相信别人会爱他们,对自我的认同低。如果孩子们与父母生活在一起,而日常生活都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的话,情况会相对好一些,但是仍存在一定的心理影响,毕竟两代人的教育方式和观念有很大的不同。随着我国计划生育的实行,将来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家庭,在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上的研究也将会更多。“孩子是一本书,从童年到少年,从少年到青年,父母都在一页页往后翻,但要真正读懂它却十分不容易。”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上会更加成熟。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论文

早教是在婴孩最敏感最能接受的时期所进行的事半功倍的适时教育。06岁这个阶段,根据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敏感期的发展特点,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养,为良好的基础,侧重开发儿童的潜能,促进儿童在语言、智力、艺术、情感、人格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0-3

有孩子的家庭,大多都躲不过早教的诱惑,女儿只学了拼音和音乐两个早教李新说,什么都能变成早教,能禁得住诱惑不掏钱的没有几个。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以及敏感期的发展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养。教学效果如何体现?虽然打着一些教育理念的幌子,但课程设置根本不适合0—3岁的儿童,更

0-3岁独生子女行为特点及教育策略0-3岁是人整个一生发展的起点和基础,早期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点和基础。2003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将0-3岁教育纳入整个国民教育体系进行统筹规划,在确定今后5年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总目标中指出:“要全面提高0-6岁婴幼儿家长及看护人员的科学育儿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家长优生优育的观念日渐加强,教育从零岁开始的理念的宣传与实践将成为国家、社会对教育的必然要求,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自1979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至今,“独生子女将近1亿” 。如今处于现代社会的独生子女的生活环境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生活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物质丰富,大众流行文化、信息技术和和电子媒体发达的时代。社会、家庭、教育环境等因素对成长中的一代独生子女们产生了复杂的影响,给新时期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带来全新的挑战。 一、独生子女的问题行为表现 1、独立性差  由于家长,尤其是隔代老人的过度保护,除学习活动之外,孩子在家中几乎没有什么动手机会。尤其对于3岁前的孩子,家长认为宝宝还小呢,理应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孰不知这样一来,将严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孩子觉得自己离开了大人的照顾,就什么都不会做,无法生活,他们从心里觉得自己能力低下。  心理学家的研究已经证实,自信心是获得工作和学习成功、获得生活幸福的关键因素,而孩子自信心就是在他完成一件又一件的事情、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的过程中树立的。  2、耐受挫折性差  耐受挫折性,就是对挫折的忍受能力。现在我们常常看到媒体报道,有些人因为对挫折的忍受能力差而灰心、抑郁甚至去自杀。这个特征在独一代孩子身上已经显现,现在在独二代身上更加明显。  独生子女,一般都是在家长的赞美声中成长的,很多家长把“宝宝你真棒!”挂在口上,即使孩子做错了事情,也无原则地护着孩子,生怕孩子受一点儿委屈。例如,大人说话时,孩子任意打断大人的谈话、随便插嘴,此时有几个家长能认真地对孩子进行必要的礼仪教育?很多家长都是笑眯眯地等着宝宝发表“高见”,听完之后还不忘赞美几句“宝宝说得真好!”  3、精神孤独  我们都说,现在的孩子,物质上极为丰富,但精神上更加孤独。由于家庭结构简单,没有兄弟姐妹,缺少同龄伙伴,独生子女容易陷入孤独之中。他们从小就习惯与电视、电脑相伴,习惯了自己一个人玩,到了现实生活中,就缺乏与人进行社会交往的基本技能。  4、知识面广,而体育锻炼不足  现在的孩子,由于接触世界的方式更加多种多样,小小年纪就积累了很多自然知识,他们知道哪些是世界未解之迷,他们知道天上、海底的生物特性,然而,过多的知识学习,占用了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在进行幼儿发展测评时我发现,现在孩子的体能普遍比20年前孩子的体能差。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家长的充分关注。 5、自我中心特点显著 独生子女,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爸爸妈妈的呵护下,那是绝对的一个中心,众星捧月之势尤为显著。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孩子,眼里只有自己没有他人,是再自然不过的。自我中心的特点,可以延伸出自私的特征,事事只考虑自己不考虑他人,不就是自私吗?家长们想想,一个自私的人,能在社会上获得大家的支持吗? 二、问题行为形成的原因 处在儿童期的独生子女,生理和心理正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在这个时期,他们的可塑性很大,如果他们接受了不良的道德影响,就容易让他们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和错误的世界观,而让他们接受良好的道德影响,就会让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人格特征。在家庭中,与孩子接触最多的是父母,因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最经常的教育者,父母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儿童由于年龄偏小,认识事物、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对父母,他们保持着一种依赖的心理状态。对事物的认识,他们认同于于父母的观点,父母的言行,不管是正确还是错误,在孩子们眼里他们都认为是正确的,是积极向上的。因而,父母作为孩子在家庭中接触最多的成年人,他们的道德、人格状况,道德修养水平都将成为孩子道德认可的标准。父母良好的道德、人格,高水平的道德修养,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处于儿童期的独生子女善于模仿,孩子在为人处事,言谈举止等方面,常常会把与他们朝夕相处的父母作为自己的模仿对象,所以说,父母的处事态度,言行举止都会对孩子起示范作用。父母在家庭中将自己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传导给孩子,就会使孩子形成有利或不利,好与坏,善与美等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孩子的辨别和评价能力,并付诸道德实践。 儿童处于人生的基础阶段,他们从无知无识到有了基本的道德规范,但他们的道德情感认识、观念习惯等,都可以通过教育而获得、改变、提高,也有可能会由于教育的不到位而出现偏颇。在家庭中,父母对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将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1、溺爱性教育,导致孩子的“自我中心”的心理定势和行为特点。由于独生子女成了家中“小皇帝”,全家人围着孩子转,一切顺从孩子,为着孩子,父母可“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由此,渐渐形成了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在行为上表现为唯我为我,难与同伴相处。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也在父母的娇惯中滋生。   2、温室教育,导致孩子面对困难与危险无所适从。过多保护,过多照顾,使孩子对父母过分依恋,无志在四方之气,心理易遭挫折,产生情绪障碍。自理能力差,劳动观点淡薄,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因为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对孩子往往是含在嘴里怕含化,拿在手里怕捏疼。对孩子的活动多加限制,不让其与其它孩子交往,不让外出单独活动,不让其从事有对抗性或具有一定风险性的活动,长此以往造成孩子软弱、无主见,遇事不知所措,对环境适应性差。由于包办子女的一切事物,养成孩子的依赖、懒惰乃至不负责的习惯,不愿干家务,不爱劳动。   3、神童教育,导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有些家长不管孩子的基础如何,一味追求卓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甚至把自已没有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使孩子过早承担其不应该承担或超越了他的承担极限的东西。神童式的施教,过多、过高的要求,充满枯燥的学前教育,种类繁多的补习,学了书法、学弹琴,打了篮球,踢足球,学了作文,有英文。时间排得满满的,扼杀了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使他们在父母为其设计的模子里成长,让他们失去了自主探究世界的欢乐与主动,进入学校后,同样接受程序化的教化,这能有创新的一代吗。   4、智能中心教育,导到道德教育的匮乏。超限度的施教,忽视情感陶冶与人格培养,忽视道德教育,这样孩子们的精神与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造成性格孤僻、感情脆弱,心理承受力差,易走极端等不良心理现象。同时“一俊遮百丑”的晕轮效应充斥在家庭教育中,也忽视了对孩子不良品德的矫正。因此出现因高压而导致弑父杀母,违法犯罪的事件多有发生。一时社会呼吁关爱孩子,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5、价值导向出现偏差。很多家长对孩子定位于考上名牌大学,今后当工程师、企业家、学者等,很少定位于普通的劳动者,使儿童从小就滋生鄙视社会服务性工作和体力劳动,对各种社会角色缺乏正确的认识。要知道随着社会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社会对人的需求是多层次、多角度的,知识经济的到来,绝大多数人将成为普通劳动者或一般技术人员。 三、0-3岁独生子女教育对策 1、不妨做个“懒”家长  家长如果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有自信的人,就要注意让孩子从小自力更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孩子自己穿衣、吃饭等等。例如,孩子2岁开始,就让他们自己用勺吃饭,家长不要再那么“勤劳“地给孩子喂饭了。到了4岁,就让孩子自己练习使用筷子,手巧而心则灵啊。虽然在我们成人看来,吃饭、穿衣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但对于3岁前的孩子来说,这些就是事关重大的任务。 2、“无批评教育”  尊重孩子的特点;因为孩子的经验少、能力有限,他们还处在发展过程中,对于他们所犯的错误,要在尊重他们的基础上给予帮助和纠正。例如在上例中,大人说话时孩子乱插嘴,无批评的做法就是,坚定地告诉孩子:请你等待2分钟,我们把事情说完,再认真听你说话;而不是简单粗暴地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讨厌!”“大人说话时不要随便打断!”  如果孩子做到了安静等待2分钟,之后大人也要履行自己的承诺,认真倾听孩子的谈话;如果孩子做不到,也要告诉他因为他不能安静等待,所以大人要花更多时间来处理自己的事情,也就没办法听他说话。这样做,既尊重了孩子又告诉他正确的做法,才是真正的无批评教育。 3、做孩子的朋友  对于孩子的精神孤独,一方面家长可以多了解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多陪孩子参加他们喜欢的活动,做孩子真正的朋友;另一方面,家长要努力为孩子创造同伴交往的环境,和同龄伙伴的交往会使孩子互相学习、受益良多,家长之间也能互相交流、互取育儿的经验。 4、身体玩儿中练  在孩子3岁以前,家长就应该帮助孩子养成喜欢户外活动、喜欢体育游戏的习惯,爬爬山、游游水,哪怕是在楼下你追我赶地疯跑几圈,都能锻炼孩子的体能。等孩子5、6岁以后,家长就可以帮助孩子选择一项易于坚持的体育活动,打球、游泳、跆拳道或者是舞蹈,让孩子锻炼出一个好身体,以便担当未来繁重的学习、工作任务。 5、规矩早建立  若想培养出不自私的孩子,家长还要在观念上更新一番,例如,家里买了好吃的东西,不要急急忙忙、首先就塞到2岁孩子的嘴里,而要体现出家中的长幼顺序:老人辛苦一辈子了,第一个给老人;爸爸辛苦承担着养家重担,第二个给爸爸……如果孩子从小是在这种秩序环境中成长的,那么他们就不会事事先考虑自己,而是首先思考规则、遵守规则。对于独生子女的状况,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及护理专家纷纷提出了相关建议。  6、两代妈妈育儿观念要一致  年轻父母们首先要跟自己的父母沟通好,争取两代妈妈在育儿的观念上先保持一致。  现在很多家庭出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一家人争带一个宝宝的局面。可是由于年轻父母们与上辈在育儿方面,特别是观念上存在着很大偏差,产生了很多问题。“这样的情况现在越来越普遍了,因为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意见不一致,本来一个很和谐的家庭往往闹得不愉快。”这样的环境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所以年轻父母和爸爸妈妈应该对教育孩子有一致的看法。  7、父母应及时再“充电”  独生子女的核心问题还是教育的问题,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应该侧重于责任感的培养。中华民族一直有着非常优秀的家教传统,一些名人的家训、家书至今仍然被我们津津乐道,比如曾国藩家训、傅雷家书等,虽然这些都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一些优秀的家教传统还是应该继承并发扬下去。  在对待喂养宝宝的问题上,父母们不能满足于已经掌握的有限知识,要不断及时学习,有空多“充电”,使喂养宝宝保持相对的科学性。可以通过阅读一些关于儿童生理和心理方面科普知识的书籍,或者其他渠道获得一些比较科学的育儿信息,及时把握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心理发育规律。  8、谨防“母性剥夺”  对于年轻家长将自己的子女全权交给家里的父母养育或请保姆照顾孩子的做法,华侨大学心理学教师赵冰洁也发表了看法:如果将年幼的孩子完全交托给爷爷奶奶或是外公外婆照顾,特别是与孩子在一起沟通交流的时间很少的话,就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母性剥夺”。这样做会使得孩子不能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关系也是一种“焦虑性的亲密关系”,害怕再一次被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抛弃。如果孩子们稍大一些,再回到父母身边生活,他们就会再度面临分离,第二次受到伤害,而且重新与自己的父母相处也需要很长的过渡期和适应期。童年时期与父母分离的孩子容易形成分离的焦虑和对爱的焦虑,不太相信别人会爱他们,对自我的认同低。如果孩子们与父母生活在一起,而日常生活都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的话,情况会相对好一些,但是仍存在一定的心理影响,毕竟两代人的教育方式和观念有很大的不同。随着我国计划生育的实行,将来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家庭,在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上的研究也将会更多。“孩子是一本书,从童年到少年,从少年到青年,父母都在一页页往后翻,但要真正读懂它却十分不容易。”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上会更加成熟。

婴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论文

学习幼儿心理学有助于了解幼儿心理的特点,走进童心世界。科学有效地指导幼儿活动,其前提是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幼儿的心理特点有趣而且独特,只有在一些现象中发现情况和问题,才能真正了解幼儿

写作思路:首先描写社会和时代发展对心理学的影响,以心理学为主题,突出重要性,进行心理描写,结合个人感悟。正文:社会和时代发展都需要心理学知识的释导。因为社会关系和生活节奏的加快,逐渐使得社会越来浮躁和复杂。加上不确定因素和职场压力的骤增。人的心理和意识需要提升以面对现实生活的困惑和烦躁。真正的心理学就像所有科学一样,遵循科学的标准,做双盲实验、有证伪性、能够被重复验证。这也是科学心理学与伪心理学的分水岭。对于一件事,政治学家会从政治角度分析,经济学家会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而心理学家会从自己的理论库里找到分析的角度。或许这也能让心理学对大众产生更有力的影响——使人们能够从某个理论出发看待问题,而不是死记、搬套某些具体研究成果。心理学的意义主要就是对社会稳定性和群体的合理契约关系正常的生存心理。避免让一些特殊群体或特殊心理被特殊对待,防止危害社会的特定行为或事件出现。

婴儿心理学研究可以从,学习幼儿心理学有助于了解幼儿心理的特点,走进童心世界。科学有效地指导幼儿活动,其前提是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幼儿的心理特点有趣而且独特,只有在一些现象中发现情况和问题,才能真正了解幼儿。例文: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社会关注,作为人生基础教育的幼儿教育,我们更应该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家长以前只重视幼儿身体健康和智力发展,逐渐向培养幼儿心理健康的需求发展。然而在心理教育过程中,真正重视幼儿心理健康的研究与实践的却少之又少,因此,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探索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出路,是目前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并去探索的一个课题。下面就让我来浅谈一下关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物质需求的满足到现在更加注重人的内在心理需求的转变,这也无形中对幼儿健康心理形成了细致化的指标。因此,注重培养幼儿的心理健康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环节。而现在人的健康指标不仅是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和社会行为适应方面的健康。因此作为幼教工作者,已不仅仅是对幼儿日常生活的安排和护理、身体的保健与保育,以及生长指标的达标,而是保教工作既关注幼儿的情绪和需要,使他们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合理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促进幼儿身心发展。而究竟什么才是幼儿心里健康的指标呢?幼儿心理健康表现我们大概可以从几个方面得知。情绪基本上是愉快、稳定的。不经常发怒,不无故摔打玩具与其他什物;生活起居正常,能按时入睡,睡眠安稳,少梦魇,无吮吸手指或咬物入睡的习惯;基本上能听从成人的合理嘱咐,不过分的挑食、拣穿,不经常无理取闹。求知欲较强。喜欢提问题并积极寻求解答;学习时或完成任何力所能及的任务时,注意力集中,记忆力正常;爱说话,语言表达能力同年龄相符,无口吃情况;生活中对力所能及的事,乐于自己做,不过分依赖别人的帮助,能比较认真地完成别人委托的事。能合群,爱与小同伴交往,对人有同情心和友好行为,不随便打人骂人,不妒忌同伴;在集体中能愉快地生活,在成人指导下,愿意为集体和所能及的好事。诚实而不说谎。很少说不符合现实的话;不私自拿别人的东西或损坏别要的东西;做错事不隐瞒,肯承认错误。有自尊心和一定的自信心。对称赞感到高兴,对批评、指责感到羞愧,希望做受人欢迎的事,不愿做遭人责骂的事;不过分的畏难、胆怯等。这一系列的幼儿心理健康指标都反映了幼儿心理健康最基本描述。在幼儿生命成长过程中,作为幼教工作者每一个心理教育环节都能影响幼儿终身。因为,幼儿阶段,是语言、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其性格情绪、自我意识、社会交往、行为习惯诸方面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孩子的许多心理品质尚未定型,可塑性很强,是培养他们健康心理行为的大好时机。因此,我们必须培养幼儿心理健康。将心理健康融合于幼儿园的各种活动中,融合于孩子的日常生活之中,让孩子通过体验与感受,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使他们长成大人之后,能依靠自己的心理素质,立足于社会,成为一个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正确面对挫折的强者。健康的幼儿心理是每个家长所期盼的,但现实的情况却令人不容乐观。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网络环境的影响。我们在找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因子中,发现幼儿的心理问题的影响因子较高的两个因素体现在:学习问题及心神障碍两个因子上。[阳泉市3—5岁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报告;与1978年常模数据比较,当前幼儿的学习问题、心神障碍两个因子上高于1978年常模组,可以看到以30年前的眼光看今天的幼儿具有更大的困扰,他们或许不像我们成人想象的幸福。虽然我们调查的重点在于了解幼儿心理健康状况,并不探究幼儿存在的行为问题的产生原因,我们仍然假设幼儿当前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及幼儿园教育中或多或少违背幼儿心理规律,导致幼儿心理负担加重有关。]从本次调查结果可以看见,幼儿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无论是从学习环境还是家庭环境中,都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幼儿的心理发展。我们需要正是幼儿心理问题的同时,也应自身角度出发,找出问题的关键因素,从而做出改变,对幼儿心理发展起到正确引导作用。也可以看见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那么好。这提醒我们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因为有一位心理不健康的幼儿就有可能是未来有一个心理不健康的少年和青年!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有遗传、家庭、社会等,而作为主导因素的家庭因素,仍旧是需要我们去探究的。而作为人类教育的起头幼儿教育,则需要有一个完善的“家园”(家庭和幼儿园)共育体系来帮助幼儿建立健全的心理。[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幸福美满的家庭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父母争吵、分居、离婚、再婚、父母一方的缺失等都会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使幼儿的心灵遭受创伤,精神发生偏移,甚至危害终生。在众多的家庭变故中,离婚是造成子女心理异常的一个重要的原因。父母离异意味着亲情的崩溃,被迫与父亲或母亲的分离,使孩子在精神上遭受了巨大的重创。很多幼儿在父母离婚的心理刺激下,性情发生改变。有的变得孤僻、忧郁、退缩;有的变得敏感、多疑、猜忌;有的变得粗暴、烦躁,甚至出现严重的攻击性行为。幼儿长期受消极情绪情感的影响,将会产生心理疾病,因此,积极的引导和干预将必不可少。]针对有上述的家庭问题,我们不难发现处在不健全家庭的幼儿往往性格孤僻、自卑、敏感,因此在幼儿的心理教育上更要耐心细致,不能粗暴对待,更不能讽刺挖苦。作为幼教工作者要善于发现这些孩子身上的优点,唤醒和鼓舞幼儿潜在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出幼儿最大的学习潜能。让其全身心地投入,使心灵得到舒展,个性得到张扬,从而促进其良好适应能力的发展,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童童是一位4岁的幼儿园小朋友,家里物质条件优越,但父母由于婚外情,已经离异。父母双方为弥补自己的过失,都对孩子过分的溺爱,生怕孩子心理再次受伤;这也使在性格上形成了“为我独尊”的心理,也对人产生了不信任感。童童在与同龄的孩子相处时,我行我素,爱抢别人的玩具,也有以暴力使人屈服于他的倾向。针对类似这种情况的幼儿心理发展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注意引导孩子,凡事都要用正常的语气来表达,不要用暴力来决解问题,要懂得用温柔的方式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然后在孩子发生暴力行为的时候,教师就要及时教育,并批评,并施予一定的惩罚,例如限制他的游戏权利等;等幼儿好好跟教师说话时并想要去需找正确解决办法时告诉幼儿其实还有更好的办法向同龄的小朋友分享玩具,而不是暴力。当幼儿学会了这个新的正确的方式与同龄幼儿沟通时,要及时奖励他,并鼓励她这种行为,这样就淡化了他“唯我独尊”的习惯,并能养成正确的幼儿交际行为习惯。扩展资料论文论著的六要素:题目、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参考文献。常规期刊的论文写作中一般都包含上述六要素,写作中注意不要遗漏。可以把框架放进去,然后逐步向内填充。注意写作时,首先有个大体的写作思路。然后把摘要的“目的”以及“方法”填充上,接着写作文章的“前言”,填充“一般资料”、“方法”、“评价标准指标”、“统计学方法”、“结果”。待稿件写作到结果后,再把摘要中的“结果”以及“结论”填充起来。最后进行讨论部分的撰写。

0-3岁婴幼儿发展与教育研究论文

0-3岁独生子女行为特点及教育策略0-3岁是人整个一生发展的起点和基础,早期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点和基础。2003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将0-3岁教育纳入整个国民教育体系进行统筹规划,在确定今后5年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总目标中指出:“要全面提高0-6岁婴幼儿家长及看护人员的科学育儿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家长优生优育的观念日渐加强,教育从零岁开始的理念的宣传与实践将成为国家、社会对教育的必然要求,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自1979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至今,“独生子女将近1亿” 。如今处于现代社会的独生子女的生活环境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生活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物质丰富,大众流行文化、信息技术和和电子媒体发达的时代。社会、家庭、教育环境等因素对成长中的一代独生子女们产生了复杂的影响,给新时期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带来全新的挑战。 一、独生子女的问题行为表现 1、独立性差  由于家长,尤其是隔代老人的过度保护,除学习活动之外,孩子在家中几乎没有什么动手机会。尤其对于3岁前的孩子,家长认为宝宝还小呢,理应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孰不知这样一来,将严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孩子觉得自己离开了大人的照顾,就什么都不会做,无法生活,他们从心里觉得自己能力低下。  心理学家的研究已经证实,自信心是获得工作和学习成功、获得生活幸福的关键因素,而孩子自信心就是在他完成一件又一件的事情、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的过程中树立的。  2、耐受挫折性差  耐受挫折性,就是对挫折的忍受能力。现在我们常常看到媒体报道,有些人因为对挫折的忍受能力差而灰心、抑郁甚至去自杀。这个特征在独一代孩子身上已经显现,现在在独二代身上更加明显。  独生子女,一般都是在家长的赞美声中成长的,很多家长把“宝宝你真棒!”挂在口上,即使孩子做错了事情,也无原则地护着孩子,生怕孩子受一点儿委屈。例如,大人说话时,孩子任意打断大人的谈话、随便插嘴,此时有几个家长能认真地对孩子进行必要的礼仪教育?很多家长都是笑眯眯地等着宝宝发表“高见”,听完之后还不忘赞美几句“宝宝说得真好!”  3、精神孤独  我们都说,现在的孩子,物质上极为丰富,但精神上更加孤独。由于家庭结构简单,没有兄弟姐妹,缺少同龄伙伴,独生子女容易陷入孤独之中。他们从小就习惯与电视、电脑相伴,习惯了自己一个人玩,到了现实生活中,就缺乏与人进行社会交往的基本技能。  4、知识面广,而体育锻炼不足  现在的孩子,由于接触世界的方式更加多种多样,小小年纪就积累了很多自然知识,他们知道哪些是世界未解之迷,他们知道天上、海底的生物特性,然而,过多的知识学习,占用了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在进行幼儿发展测评时我发现,现在孩子的体能普遍比20年前孩子的体能差。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家长的充分关注。 5、自我中心特点显著 独生子女,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爸爸妈妈的呵护下,那是绝对的一个中心,众星捧月之势尤为显著。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孩子,眼里只有自己没有他人,是再自然不过的。自我中心的特点,可以延伸出自私的特征,事事只考虑自己不考虑他人,不就是自私吗?家长们想想,一个自私的人,能在社会上获得大家的支持吗? 二、问题行为形成的原因 处在儿童期的独生子女,生理和心理正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在这个时期,他们的可塑性很大,如果他们接受了不良的道德影响,就容易让他们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和错误的世界观,而让他们接受良好的道德影响,就会让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人格特征。在家庭中,与孩子接触最多的是父母,因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最经常的教育者,父母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儿童由于年龄偏小,认识事物、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对父母,他们保持着一种依赖的心理状态。对事物的认识,他们认同于于父母的观点,父母的言行,不管是正确还是错误,在孩子们眼里他们都认为是正确的,是积极向上的。因而,父母作为孩子在家庭中接触最多的成年人,他们的道德、人格状况,道德修养水平都将成为孩子道德认可的标准。父母良好的道德、人格,高水平的道德修养,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处于儿童期的独生子女善于模仿,孩子在为人处事,言谈举止等方面,常常会把与他们朝夕相处的父母作为自己的模仿对象,所以说,父母的处事态度,言行举止都会对孩子起示范作用。父母在家庭中将自己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传导给孩子,就会使孩子形成有利或不利,好与坏,善与美等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孩子的辨别和评价能力,并付诸道德实践。 儿童处于人生的基础阶段,他们从无知无识到有了基本的道德规范,但他们的道德情感认识、观念习惯等,都可以通过教育而获得、改变、提高,也有可能会由于教育的不到位而出现偏颇。在家庭中,父母对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将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1、溺爱性教育,导致孩子的“自我中心”的心理定势和行为特点。由于独生子女成了家中“小皇帝”,全家人围着孩子转,一切顺从孩子,为着孩子,父母可“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由此,渐渐形成了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在行为上表现为唯我为我,难与同伴相处。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也在父母的娇惯中滋生。   2、温室教育,导致孩子面对困难与危险无所适从。过多保护,过多照顾,使孩子对父母过分依恋,无志在四方之气,心理易遭挫折,产生情绪障碍。自理能力差,劳动观点淡薄,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因为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对孩子往往是含在嘴里怕含化,拿在手里怕捏疼。对孩子的活动多加限制,不让其与其它孩子交往,不让外出单独活动,不让其从事有对抗性或具有一定风险性的活动,长此以往造成孩子软弱、无主见,遇事不知所措,对环境适应性差。由于包办子女的一切事物,养成孩子的依赖、懒惰乃至不负责的习惯,不愿干家务,不爱劳动。   3、神童教育,导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有些家长不管孩子的基础如何,一味追求卓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甚至把自已没有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使孩子过早承担其不应该承担或超越了他的承担极限的东西。神童式的施教,过多、过高的要求,充满枯燥的学前教育,种类繁多的补习,学了书法、学弹琴,打了篮球,踢足球,学了作文,有英文。时间排得满满的,扼杀了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使他们在父母为其设计的模子里成长,让他们失去了自主探究世界的欢乐与主动,进入学校后,同样接受程序化的教化,这能有创新的一代吗。   4、智能中心教育,导到道德教育的匮乏。超限度的施教,忽视情感陶冶与人格培养,忽视道德教育,这样孩子们的精神与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造成性格孤僻、感情脆弱,心理承受力差,易走极端等不良心理现象。同时“一俊遮百丑”的晕轮效应充斥在家庭教育中,也忽视了对孩子不良品德的矫正。因此出现因高压而导致弑父杀母,违法犯罪的事件多有发生。一时社会呼吁关爱孩子,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5、价值导向出现偏差。很多家长对孩子定位于考上名牌大学,今后当工程师、企业家、学者等,很少定位于普通的劳动者,使儿童从小就滋生鄙视社会服务性工作和体力劳动,对各种社会角色缺乏正确的认识。要知道随着社会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社会对人的需求是多层次、多角度的,知识经济的到来,绝大多数人将成为普通劳动者或一般技术人员。 三、0-3岁独生子女教育对策 1、不妨做个“懒”家长  家长如果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有自信的人,就要注意让孩子从小自力更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孩子自己穿衣、吃饭等等。例如,孩子2岁开始,就让他们自己用勺吃饭,家长不要再那么“勤劳“地给孩子喂饭了。到了4岁,就让孩子自己练习使用筷子,手巧而心则灵啊。虽然在我们成人看来,吃饭、穿衣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但对于3岁前的孩子来说,这些就是事关重大的任务。 2、“无批评教育”  尊重孩子的特点;因为孩子的经验少、能力有限,他们还处在发展过程中,对于他们所犯的错误,要在尊重他们的基础上给予帮助和纠正。例如在上例中,大人说话时孩子乱插嘴,无批评的做法就是,坚定地告诉孩子:请你等待2分钟,我们把事情说完,再认真听你说话;而不是简单粗暴地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讨厌!”“大人说话时不要随便打断!”  如果孩子做到了安静等待2分钟,之后大人也要履行自己的承诺,认真倾听孩子的谈话;如果孩子做不到,也要告诉他因为他不能安静等待,所以大人要花更多时间来处理自己的事情,也就没办法听他说话。这样做,既尊重了孩子又告诉他正确的做法,才是真正的无批评教育。 3、做孩子的朋友  对于孩子的精神孤独,一方面家长可以多了解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多陪孩子参加他们喜欢的活动,做孩子真正的朋友;另一方面,家长要努力为孩子创造同伴交往的环境,和同龄伙伴的交往会使孩子互相学习、受益良多,家长之间也能互相交流、互取育儿的经验。 4、身体玩儿中练  在孩子3岁以前,家长就应该帮助孩子养成喜欢户外活动、喜欢体育游戏的习惯,爬爬山、游游水,哪怕是在楼下你追我赶地疯跑几圈,都能锻炼孩子的体能。等孩子5、6岁以后,家长就可以帮助孩子选择一项易于坚持的体育活动,打球、游泳、跆拳道或者是舞蹈,让孩子锻炼出一个好身体,以便担当未来繁重的学习、工作任务。 5、规矩早建立  若想培养出不自私的孩子,家长还要在观念上更新一番,例如,家里买了好吃的东西,不要急急忙忙、首先就塞到2岁孩子的嘴里,而要体现出家中的长幼顺序:老人辛苦一辈子了,第一个给老人;爸爸辛苦承担着养家重担,第二个给爸爸……如果孩子从小是在这种秩序环境中成长的,那么他们就不会事事先考虑自己,而是首先思考规则、遵守规则。对于独生子女的状况,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及护理专家纷纷提出了相关建议。  6、两代妈妈育儿观念要一致  年轻父母们首先要跟自己的父母沟通好,争取两代妈妈在育儿的观念上先保持一致。  现在很多家庭出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一家人争带一个宝宝的局面。可是由于年轻父母们与上辈在育儿方面,特别是观念上存在着很大偏差,产生了很多问题。“这样的情况现在越来越普遍了,因为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意见不一致,本来一个很和谐的家庭往往闹得不愉快。”这样的环境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所以年轻父母和爸爸妈妈应该对教育孩子有一致的看法。  7、父母应及时再“充电”  独生子女的核心问题还是教育的问题,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应该侧重于责任感的培养。中华民族一直有着非常优秀的家教传统,一些名人的家训、家书至今仍然被我们津津乐道,比如曾国藩家训、傅雷家书等,虽然这些都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一些优秀的家教传统还是应该继承并发扬下去。  在对待喂养宝宝的问题上,父母们不能满足于已经掌握的有限知识,要不断及时学习,有空多“充电”,使喂养宝宝保持相对的科学性。可以通过阅读一些关于儿童生理和心理方面科普知识的书籍,或者其他渠道获得一些比较科学的育儿信息,及时把握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心理发育规律。  8、谨防“母性剥夺”  对于年轻家长将自己的子女全权交给家里的父母养育或请保姆照顾孩子的做法,华侨大学心理学教师赵冰洁也发表了看法:如果将年幼的孩子完全交托给爷爷奶奶或是外公外婆照顾,特别是与孩子在一起沟通交流的时间很少的话,就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母性剥夺”。这样做会使得孩子不能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关系也是一种“焦虑性的亲密关系”,害怕再一次被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抛弃。如果孩子们稍大一些,再回到父母身边生活,他们就会再度面临分离,第二次受到伤害,而且重新与自己的父母相处也需要很长的过渡期和适应期。童年时期与父母分离的孩子容易形成分离的焦虑和对爱的焦虑,不太相信别人会爱他们,对自我的认同低。如果孩子们与父母生活在一起,而日常生活都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的话,情况会相对好一些,但是仍存在一定的心理影响,毕竟两代人的教育方式和观念有很大的不同。随着我国计划生育的实行,将来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家庭,在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上的研究也将会更多。“孩子是一本书,从童年到少年,从少年到青年,父母都在一页页往后翻,但要真正读懂它却十分不容易。”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上会更加成熟。

回答 论文的写作需要收集大量的资料,资料的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论文内容的质量。好的资料可以给论文的拔高论文的思想水平、提高论文的写作能力,也是论文的充分论据。 收集资料 论文的写作需要收集大量的资料,资料的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论文内容的质量。好的资料可以给论文的拔高论文的思想水平、提高论文的写作能力,也是论文的充分论据。 列出框架 论文的框架就好比骨架,没有框架的支撑,文章就是一盘散沙,根据文章的章节列出文中各个部分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框架的组成。 填充内容 骨架有了就可以开始着手填充血肉,而论文的内容是否饱满就要取决于填充的血肉是否能真正的说明问题,前期收集的资料都可以是文中的内容,使用得当能对文中的主题进行很好的支撑,但是要注意过度的引用可能会带来查重的抄袭问题。 提问 顺序如何 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 回答 可以选用论证顺序1、时间上从古至今;2、范围上由中及外;3、论证力度上由小到大(真实、具体、权威,有说服力的论据更有论证力度) 提问 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怎么写呢 回答 [开心]可以找一篇范文看看噢 更多10条 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