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上海的历史变迁论文摘要部分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4-07-05 19:59:40

上海的历史变迁论文摘要部分是什么

上海的历史变迁几个世纪以来,上海都只是个小渔村,直到13世纪才发展为城镇。公元751年,在今天的松江首先建起了行政县,称为华亭县;至宋朝(公元991年),松江河南岸青浦东北又有青龙镇。为了方便交通,商船都选择今天黄浦外滩为停靠码头,河西岸于是逐渐出现一座城市取代青龙镇,成为新的港口和商业中心。南宋时期(公元1260-1274年),上海地位日益重要,这里商船云集,热闹非凡。公元1292年,元朝在此设立行政县,到明朝已成为国家的纺织和手工业中心,并建起了第一座厂。清政府在公元1685年设立上海海关,一个国际性大商埠从此发展起来。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根据条约规定,上海被开放成通商口岸,隧进一步沦为国际殖民地。外国资本的入侵垄断了上海及东南沿岸的手工业,但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上海的商业、金融、纺织、轻工业和交通运输。同时,民族工商业也开始成熟起来。上海不仅成为中国的商业金融中心,也控制了国家的工业命脉。上海西部在6000年前就已成陆。市区成陆约在10世纪前叶才全部形成。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后设会稽郡,治所在苏州。会稽郡辖缪县、由拳县和海盐县。缪县包括今嘉定、上海两县及青浦、松江两县大部和市区部分地区。今嘉定县境内还有一个以缪命名的缪城乡。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筑了一条由咸阳经湖北、湖南而抵江苏、上海一带的宽阔驰道。据史载,驰道宽50步,每隔3丈植树一株。驰道通过今松江西北,“经青浦古塘桥,西通吴城”。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率丞相李斯、少子胡亥等一批文臣武将南下巡游,曾通过松江西境和青浦南境的横山、小昆山、三泖地带,看到当地物产丰富,人众熙攘,人们划船在水上交易。这说明上海那时还没有形成城市。到了晋代上海地区主要依靠渔、盐之利,经济已相当发达。南朝梁大同元年(585年),分割原海盐县地域置青浦县和前京县。唐时将昆山南境、嘉兴东境、海盐北境建华亭县,县治设在今松江县境内,天宝五年(746年),在今青浦东北的吴淞江南岸设置了青龙镇,直属华亭县。青龙镇原是三国时吴孙权建造和停泊战舰的场所。青龙港是吴淞江下游的起点,是唐代对外贸易的新兴港口,航运船只不仅可抵沿海和内河重镇,而且可直达日本、朝鲜。宋初,华亭县改属两浙路秀州(州治在今嘉兴)。这时华亭县以东的海滩,已经成为重要盐场,“人烟浩穰,海舶辐揍”,商业日益发达。宋宣和元年(1119年),随着松江航道重新疏浚,青龙镇更见发展。据宋诗人梅尧臣在《青龙杂志》中记载,青龙镇有二十二桥、三十六坊,还有“三亭、七塔、十三寺,烟火万家”,时人誉称“小杭州”。青龙镇虽如此繁华,但当年作为华亭一个海口的上海,仍然是个荒凉的渔村。后来因为吴淞江下游的淤浅,曾经繁华一时的青龙镇,就逐渐丧失了作为长江口良港的地位,而日趋萧条冷落。宋熙宁年间(l068一l077年),贸易中心转移到华亭东北地区,这里形成居民点,由渔村变成初具规模的小镇。南宋咸淳三年(1267),在此正式设立镇治,并派镇将驻守。因地处上海浦西侧,便称“上海镇”。元朝至元十四年(l277年),在上海镇设立市舶司,与广州、泉州、温州、杭州、庆元、澉浦合称全国七大市舶司。本埠市舶司的衙门设在后来的上海县署内,即今小东门方浜南路的光启路上。元朝至元二十八年(l291年),正式建“上海县”,这是上海建城的开始。到了明代,上海地区商肆酒楼林立,这时,上海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东南名邑”。明末清初,上海的行政区又进行了沿革,逐步形成了今天上海的规模。至l840年鸦片战争前夕,上海县东界川沙,南邻南汇,西接青浦,北连宝山。县城内有街巷63条,商店林立,鲜萃羽集,地大物博,被称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鸦片战争失败后,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指令投降派蓍英和伊里布同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签订了《南京条约》。“条约”第三款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清道光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接着,英国又以“理定善后事宜”为借口,于l843年l0月8日又同清政府签订了《虎门条约》。“条约”第九款规定:“在万年和约(指《南京条约》)内言明,允许英人携带眷赴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港口居住但中华地方官必须与英国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拟于何地方、用何房屋和基地,系准英国人租赁。”同年l1月8日,英国首任驻上海领事巴富尔到任。他根据《虎门条约》向上海道台官慕久要求划出一块土地作“居留地”,专供英国侨民使用。宫慕久居然以为华洋分居能避免“纠纷”,默许巴富尔的要求。据此,巴富尔在11月l4日发出通告,宣布上海于1843年ll月l7日正式开埠。在上海被迫开埠后的一百多年里,帝国主义列强纷纷侵入上海,他们在上海竞相设立租界。先是英国于1845年在上海建立租界继而美、法也分别于l848--1849年在上海建立租界;后来英、美租界合称为“公共租界”。整整一个多世纪,上海成了外国侵略者“冒险家的乐园”。在19l9年的“五四”运动中,上海工人、学生和各界人士举行全市性罢工、罢课、罢市斗争,显示了上海人民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5年1月奉军进人上海,当时的北京政府将上海改为淞沪市。1927年3月29日上海临时特别市政府成立。1930年7月1日上海特别市改称上海市。1949年5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

上海,春秋属吴国[15]。战国先后属越国、楚国,曾是楚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别称为“申”。晋朝时期,因渔民创造捕鱼工具“扈”,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沪”,故上海简称“沪” 。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在上海浦西岸设置市镇,定名为“上海镇”。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中央政府把上海镇从华亭县划出,批准设立上海县,标志着上海建城之始。

上海的历史变迁 几个世纪以来,上海都只是个小渔村,直到13世纪才发展为城镇。公元751年,在今天的松江首先建起了行政县,称为华亭县;至宋朝(公元991年),松江河南岸青浦东北又有青龙镇。为了方便交通,商船都选择今天黄浦外滩为停靠码头,河西岸于是逐渐出现一座城市取代青龙镇,成为新的港口和商业中心。南宋时期(公元1260-1274年),上海地位日益重要,这里商船云集,热闹非凡。公元1292年,元朝在此设立行政县,到明朝已成为国家的纺织和手工业中心,并建起了第一座厂。清政府在公元1685年设立上海海关,一个国际性大商埠从此发展起来。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根据条约规定,上海被开放成通商口岸,隧进一步沦为国际殖民地。外国资本的入侵垄断了上海及东南沿岸的手工业,但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上海的商业、金融、纺织、轻工业和交通运输。同时,民族工商业也开始成熟起来。上海不仅成为中国的商业金融中心,也控制了国家的工业命脉。 上海西部在6000年前就已成陆。市区成陆约在10世纪前叶才全部形成。 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后设会稽郡,治所在苏州。会稽郡辖缪县、由拳县和海盐县。缪县包括今嘉定、上海两县及青浦、松江两县大部和市区部分地区。今嘉定县境内还有一个以缪命名的缪城乡。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筑了一条由咸阳经湖北、湖南而抵江苏、上海一带的宽阔驰道。据史载,驰道宽50步,每隔3丈植树一株。驰道通过今松江西北,“经青浦古塘桥,西通吴城”。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率丞相李斯、少子胡亥等一批文臣武将南下巡游,曾通过松江西境和青浦南境的横山、小昆山、三泖地带,看到当地物产丰富,人众熙攘,人们划船在水上交易。这说明上海那时还没有形成城市。 到了晋代上海地区主要依靠渔、盐之利,经济已相当发达。

上海是怎样形成的?历史上经历了怎样的变迁上海地标性建筑“东方明珠”图一、上海之名的由来上海简称沪,又称申。因此,上海的地方戏沪剧亦称申曲。相传上海一带是战国时期楚国宰相黄歇的封邑。黄歇是战国“四公子”之一,号春申君,与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并称。传说黄浦江是由春申君黄歇所开凿,故称黄歇浦,又称春申江。今上海市郊龙华塔及市内静安寺是上海最早的建筑物,相传是三国时吴帝孙权赤乌年间(公元238-250年)建造。龙华塔原名报恩塔,是孙权所建十三塔之一,孙权因母亲信佛,所以建寺建塔以报母恩。静安寺初名重玄寺,在吴淞江侧沪渎上,北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改今名,南宋嘉定中迁市内。龙华寺图龙华寺图关于黄浦江,南宋以前文献,都没有记载。到了元朝才出现关于黄浦的记载,但不称黄浦江,黄浦逐渐成为太湖下游的重要泄水道是元代以后的事。故黄浦江由战国春申君黄歇所凿之说,是元朝以后文人附会而成的。龙华塔据宋《绍熙云间志》记载,建于五代时吴越国钱俶时期(公元947-978年)。而静安寺据南宋《舆地纪胜》记载,建于吴越国宝正元年(公元926年),故龙华塔与静安寺属五代末北宋初的建筑。上海的简称沪,与沪直接有关的是“沪渎垒”古迹。沪即是一种捕鱼的工具簖(duan断),是用竹子编成的。当地人用此插入江海中,潮来沉没,潮退又露出,鱼随潮而来,被竹子拦住,故海称沪海,江称沪渎。梁简文帝吴郡石像碑称:“松江之下,号曰沪渎”,《太平寰宇记》也记载:“松江东泻海曰沪海,亦曰沪渎。”古人称松江下游为沪渎。但古人指的松江下游是指今距苏州城不到百里的一段吴淞江。而沪渎垒在青浦县东北旧青浦西沪渎村。从广义来说,沪渎统称松江下游;唐宋以来松江下游已伸展到上海境内,故上海又称沪。二、上海的形成二、上海的形成龙华塔和静安寺的建筑年代证明,至少古迹所在地在 五代以前唐代已成陆,上海城区至迟在九世纪已成陆。唐开元初兴建的第一条海塘——旧瀚塘,对上海形成具有决定意义。从此,海塘内土地免除海潮的侵蚀,农业生产有了一定的保证。当时属昆山县土地日见辽阔,户口日增。于是三十多年后的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划昆山南部、嘉兴东部、海盐北部设华亭县,即今松江县。华亭县的范围很大,据《嘉庆一统志》记载:“天宝……置华亭县,其东北为华亭海”,包括了华亭沿海海面。由于近海,则是天然的盐场,土地含卤量高,农业生产并不发达,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经过一个时期的开发,到了宋朝,随着东南沿海贸易日益发展,华亭以东海滩不仅是重要盐场,而且是个重要的海口。熙宁七年(公元1075年)已是“人烟浩穰,海舶辐辏”的对外贸易重地,引起了宋朝廷的注目。于是北宋末在此设立舶提举司和榷货场,以管理诸蕃贸易,并设立上海镇。在唐天宝年间青龙镇是吴淞江下游海运中心。到宋朝,由于吴淞江上游日益淤浅,下流也随之狭窄,海船已不能直接进入青龙镇,故宋末设上海镇,在今上海旧城。上海老城区(一)上海老城区(一)元代,上海继续迅速发展,市场贸易日益茂盛,户口骤增,“民物富庶”。到至元年间(公元1264-1295年)据嘉庆上海县志记载,已是“一切解运权衡特达不与他府埒(等)”说明上海的经济力量已超过其他城镇,也说明上海与内地的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此时已形成了以上海镇为中心的经济区域了。于是,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以华亭县东北的长人、高昌、新江、海隅五乡始置上海县,县治即今旧城。这时上海县辖境较大,包括今青浦、南汇、川沙三县,南北四十八里,东西达百里。明代的上海县更为繁华。永乐时又凿通范家浜,交通便利,北方的商人到上海贩运布匹,南方的商人则运糖到上海,把棉花运回南方。到这时期棉花已成为上海的主要经济作物,而织布则是农民的主要副业。据《弘治上海县志》记载,此时的上海已是“人物之盛,财赋之伙,盖可当江北数郡,蔚然为江南名邑”。明代中叶,我国沿海倭寇侵扰日益严重,为了抵御倭寇,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年)始筑城郭,城周九里,高八尺,开设东、南、西、北、小东、小南六门,城周开城壕。即今上海旧城(上海城垣于公元1912年后拆除,旧城垣遗址在今人民路)。明代的上海不仅是东南一经济中心,政治作用也日益加强,成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城市。这时上海辖境南北九十里,东西达一百六十余里,面积达二千平方里。上海老城区(二)上海老城区(二)由于上海经济发达,户口日增,沿海土地猛涨,明末清初陆续在上海县境内设立三县。嘉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划上海西部三乡为青浦县。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又在上海南部设南汇县。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划浦东高昌一带设立川沙县。三、上海河道的变迁黄浦江和吴淞江穿上海市区而过,今天吴淞江(即苏州河)自太湖经吴山、昆山、青浦、嘉定入上海,过外自渡桥入黄浦江,黄浦江源于淀山湖,自松江过闵行镇转向北流,在陆家咀与吴淞江相汇,转东北流至吴淞口入海。今天黄浦江水量丰富,江面大,吴淞江只是黄浦江的一支流,这种情况正与历史情况相反。古代黄浦江是吴淞江的一支流,故至今黄浦江入长江之口仍称吴淞口,而不“黄浦口”。龙华寺图龙华寺图历史上的吴淞江流量大,江面宽,唐代江面最宽处达二十米吴淞江口有个小岛,由于吴淞江的流量大,一直扩展不大,但到了宋代,由于水源减束,河道弯曲,河床变窄,河面宽度迅速变小,造成吴淞江下游经常淤塞,而吴淞江口的小岛迅速扩大,这时的上海早已成陆。到了元代这种情况更加剧,吴淞江下游经常发生水患。而江口小岛因江流海潮夹带混沙加速了沉积,经过一个时期的发展,竟与南岸相连,吴淞江被迫向西北入海,即成今吴淞江的流向。这时靠上海县治最近的有一范家浜,北入吴淞江,南接黄浦水。至明代,情况更严重,吴淞江上游逐渐淤塞,太湖水无法宣泄,通吴淞江的黄浦水也日益缩小。永乐时期(公元1403-1425年)由户部尚书夏原吉治理,他采用分吴淞江水,使其从白茆浏河直接入海,以分其势;同时开浚范家浜,让其上接黄浦以达泖湖的水,从此,吴淞江逐渐淤塞,吴淞江的水通过目前的河道注入范家浜。范家浜由于水源充沛,下流日益阔深,而昊淞江下游日益萎缩,目前仅存虬江遗迹。自吴淞江流入范家浜后,遂称黄浦江,至于浦东一带旧黄浦江就逐渐成为了平陆。四、上海于清代闻名世界四、上海于清代闻名世界清代的上海不仅是东南沿海的经济中心,也是贸易中心。上海地处滨海的优越地理位置,早已引起英国商人的注意。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东印度公司向英国政府建议,要以上海为北方通商枢纽。此后又多次派人窥视上海要求通商,都遭到拒绝。公元1842年,英国用炮舰攻打吴淞口,迫使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从此上海被迫开为商埠,法美日等国接踵而来,他们在上海划定租界,使租界面积达四十六平方公里,成为全国大城市租界面积最大的一个城市。在划租界的同时,帝国主义攫取各种筑路、驻扎军队、领事裁判等权。他们还开银行,倾销商品,开设工厂榨取大量的高额利润,把上海变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基地,从此上海以“冒险家的乐园”而闻名于世界

上海的历史变迁论文摘要部分

上海历史 上海西部在6000年前就已成陆。市区成陆约在10世纪前叶才全部形成。 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后设会稽郡,治所在苏州。会稽郡辖缪县、由拳县和海盐县。缪县包括今嘉定、上海两县及青浦、松江两县大部和市区部分地区。今嘉定县境内还有一个以缪命名的缪城乡。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筑了一条由咸阳经湖北、湖南而抵江苏、上海一带的宽阔驰道。据史载,驰道宽50步,每隔3丈植树一株。驰道通过今松江西北,“经青浦古塘桥,西通吴城”。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率丞相李斯、少子胡亥等一批文臣武将南下巡游,曾通过松江西境和青浦南境的横山、小昆山、三泖地带,看到当地物产丰富,人众熙攘,人们划船在水上交易。这说明上海那时还没有形成城市。 到了晋代上海地区主要依靠渔、盐之利,经济已相当发达。南朝梁大同元年(585年),分割原海盐县地域置青浦县和前京县。唐时将昆山南境、嘉兴东境、海盐北境建华亭县,县治设在今松江县境内,天宝五年(746年),在今青浦东北的吴淞江南岸设置了青龙镇,直属华亭县。青龙镇原是三国时吴孙权建造和停泊战舰的场所。青龙港是吴淞江下游的起点,是唐代对外贸易的新兴港口,航运船只不仅可抵沿海和内河重镇,而且可直达日本、朝鲜。 宋初,华亭县改属两浙路秀州(州治在今嘉兴)。这时华亭县以东的海滩,已经成为重要盐场,“人烟浩穰,海舶辐揍”,商业日益发达。宋宣和元年(1119年),随着松江航道重新疏浚,青龙镇更见发展。据宋诗人梅尧臣在《青龙杂志》中记载,青龙镇有二十二桥、三十六坊,还有“三亭、七塔、十三寺,烟火万家”,时人誉称“小杭州”。青龙镇虽如此繁华,但当年作为华亭一个海口的上海,仍然是个荒凉的渔村。后来因为吴淞江下游的淤浅,曾经繁华一时的青龙镇,就逐渐丧失了作为长江口良港的地位,而日趋萧条冷落。 宋熙宁年间(l068一l077年),贸易中心转移到华亭东北地区,这里形成居民点,由渔村变成初具规模的小镇。南宋咸淳三年(1267),在此正式设立镇治,并派镇将驻守。因地处上海浦西侧,便称“上海镇”。元朝至元十四年(l277年),在上海镇设立市舶司,与广州、泉州、温州、杭州、庆元、澉浦合称全国七大市舶司。本埠市舶司的衙门设在后来的上海县署内,即今小东门方浜南路的光启路上。元朝至元二十八年(l291年),正式建“上海县”,这是上海建城的开始。到了明代,上海地区商肆酒楼林立,这时,上海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东南名邑”。 明末清初,上海的行政区又进行了沿革,逐步形成了今天上海的规模。 至l840年鸦片战争前夕,上海县东界川沙,南邻南汇,西接青浦,北连宝山。县城内有街巷63条,商店林立,鲜萃羽集,地大物博,被称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鸦片战争失败后,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指令投降派蓍英和伊里布同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签订了《南京条约》。“条约”第三款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清道光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接着,英国又以“理定善后事宜”为借口,于l843年l0月8日又同清政府签订了《虎门条约》。“条约”第九款规定:“在万年和约(指《南京条约》)内言明,允许英人携带眷赴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港口居住但中华地方官必须与英国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拟于何地方、用何房屋和基地,系准英国人租赁。”同年l1月8日,英国首任驻上海领事巴富尔到任。他根据《虎门条约》向上海道台官慕久要求划出一块土地作“居留地”,专供英国侨民使用。宫慕久居然以为华洋分居能避免“纠纷”,默许巴富尔的要求。据此,巴富尔在11月l4日发出通告,宣布上海于1843年ll月l7日正式开埠。 在上海被迫开埠后的一百多年里,帝国主义列强纷纷侵入上海,他们在上海竞相设立租界。先是英国于1845年在上海建立租界继而美、法也分别于l848--1849年在上海建立租界;后来英、美租界合称为“公共租界”。整整一个多世纪,上海成了外国侵略者“冒险家的乐园”。 在19l9年的“五四”运动中,上海工人、学生和各界人士举行全市性罢工、罢课、罢市斗争,显示了上海人民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5年1月奉军进人上海,当时的北京政府将上海改为淞沪市。1927年3月29日上海临时特别市政府成立。1930年7月1日上海特别市改称上海市。1949年5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 2004年8月,龙之向导 进入上海

秦汉及以后先后属会稽郡、吴郡,分属海盐、由拳、娄县诸县。唐天宝十载(751年),吴郡太守奏准设立华亭县,上海地区始有相对独立的行政区划。华亭县辖境约今上海地区吴淞江故道以南,川沙—惠南—大团一线以西地区。北宋时期,上海大陆地区分属华亭县和昆山县,崇明地区属海门县。宋熙宁十年(1077年),设上海务。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初九(1218年1月7日)立嘉定县,上海地区始有两个独立行政区划。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华亭县升为府,次年改称松江府,仍置华亭县隶之。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上海县立,辖于松江府。上海县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县域约今吴淞江故道以南市区、青浦县大部、闵行区大部、浦东新区大部和南汇县。元代后期,上海地区有松江府和嘉定、崇明2州及华亭、上海2县。明末,有松江府及所属华亭、上海、青浦3县,苏州府所属嘉定、崇明2县,金山卫。清雍正四年(1726年),有松江府华亭(治所)、娄(与华亭共用府城)、上海、青浦、奉贤、福泉、金山、南汇8县,太仓州嘉定、宝山2县。嘉庆十年(1805年),上海地区基本形成10县1厅的格局,有松江府华亭、上海、青浦、娄、奉贤、金山、南汇7县及川沙抚民厅,太仓州嘉定、崇明、宝山3县。嘉庆十五年(1810年)缩存600平方公里,县域约今吴淞江故道以南市区、浦东新区大部、闵行区大部。县城为原南市区人民路、中华路环线内区域。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开埠,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上海县洋泾浜以北一带划为洋人居留地,后形成英租界。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以虹口一带划为美租界。民国元年(1912年)1月,裁松江府、太仓州,上海地区属江苏省,有上海、华亭(后改名松江)、嘉定、宝山、川沙、南汇、奉贤、金山、青浦、崇明等10县。民国三年(1914年),江苏省划分为沪海等5道,其中沪海道驻上海县,辖今属上海市的上海、松江、南汇、青浦、奉贤、金山、川沙、嘉定、宝山、崇明等县以及今属江苏省的海门县。民国十四年(1925年),北洋政府允准上海改为淞沪市。民国十五年(1926年),孙传芳督江苏省,成立淞沪商埠,分全境为上海、闸北、浦东、沪西以及吴淞5区。民国十六年(1927年)7月7日,上海特别市成立,直辖于中央政府,上海始有直辖市一级建置。国民政府成立后,根据孙中山的大上海计划,民国十七年(1928年)国民政府设立上海特别市,扩大市区范围包括上海、宝山县的一部分,设立17个区,而上海地区各县则仍属江苏省,从此上海市与上海县分离。城市范围东达浦东,西至静安寺、徐家汇,南趋龙华,北达宝山路底。民国十七年(1928年)春,上海特别市宣布租界为特别区。7月,接收上海县属上海(沪南)、闸北、蒲淞、洋泾、引翔港、法华、漕河泾、高行、陆行、塘桥、杨思和宝山县吴淞、殷行、江湾、彭浦、真如、高桥等17市乡,为上海特别市的实际境域,面积69平方公里(不含租界)。并改17市乡为17区,上海始有区一级建置。上海地区的上海、嘉定、宝山、松江、川沙、青浦、南汇、奉贤、金山、崇明10县仍隶属江苏省。民国十九年(1930年)7月,上海特别市改称上海市。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1月,上海沦陷。次年12月,江苏省川沙、南汇、奉贤、崇明、宝山、嘉定等县和上海县浦西地区划归汪伪上海市政府管辖。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7月30日和8月1日,汪伪国民政府宣布“收回”公共租界和法租界。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1月24日,国民政府外交部宣布接收上海公共租界、上海法租界,历时百年的上海租界结束。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2月上海市划分为30个区。解放(1949年5月27日)后,成立上海市人民政府,设黄浦、老闸、邑庙、蓬莱、嵩山、卢湾、常熟、徐汇、长宁、普陀、闸北、静安、新成、江宁、北站、虹口、北四川路、提篮桥、杨浦、榆林等20个区和新市、江湾、吴淞、大场、新泾、龙华、洋泾、真如、高桥等10个郊区。同时,上海的郊县划入苏南、苏北行署,后由江苏省管辖。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上海仍为中央直辖市。上海市划分为20个市区和10个郊区。1956年经过行政调整,上海市辖区减为18个,辖15个市区和3个郊区。大革命结束后,1980、1981两年,再置吴淞区与闵行区。1988年,撤消吴淞区和宝山县改为宝山区。1992年,撤消嘉定县,设立嘉定区。为进一步改革开放,1993年撤消川沙县,将其境域与黄浦、杨浦、南市的浦东地区和闵行的三林乡合并设立浦东新区。同年,撤消上海县和闵行区,组建新的闵行区。20世纪末,松江县、青浦县和金山县也改为区。2000年南市区划入黄浦区。2001年1月奉贤县、南汇县撤县建区。2009年,撤南汇区、浦东新区,组建新的浦东新区。2011年,撤销黄浦区和卢湾区建制,组建新的黄浦区。2015年,静安区与闸北区正式合并,组成新的静安区。2016年,上海市下辖的唯一一个县——崇明县撤县设区,改制为崇明区,此标志着上海市告别下辖县,全市至此形成下辖16个市辖区的新局面。上海市,简称“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上海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上海位于中国华东地区,界于东经120°52′-122°12′,北纬30°40′-31°53′之间,地处长江入海口,东隔东中国海与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北、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上海市总面积5平方千米。

上海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可能只有数百年,但追溯上海的历史,则会惊奇地发现它的历史并不短。据考证,在距今5000年前的菘泽文化时期,上海地区已成为长江三角洲平原,上海的先民就已在此留下了足迹。  春秋时期的上海,属吴国,战国时期的上海先属越国,后属楚国。楚考烈王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上海是他封邑的一部分,上海的别称“申”就源出于此。  上海的另一个别称“沪”,源于“沪渎”,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个地名,这一带被称为“沪渎”。  “上海”这一名称的真正由来始于宋代,当时的上海,已开始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在今外滩至十六铺的黄浦江中,它的西岸有个上海镇,这些便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

上海是怎样形成的?历史上经历了怎样的变迁上海地标性建筑“东方明珠”图一、上海之名的由来上海简称沪,又称申。因此,上海的地方戏沪剧亦称申曲。相传上海一带是战国时期楚国宰相黄歇的封邑。黄歇是战国“四公子”之一,号春申君,与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并称。传说黄浦江是由春申君黄歇所开凿,故称黄歇浦,又称春申江。今上海市郊龙华塔及市内静安寺是上海最早的建筑物,相传是三国时吴帝孙权赤乌年间(公元238-250年)建造。龙华塔原名报恩塔,是孙权所建十三塔之一,孙权因母亲信佛,所以建寺建塔以报母恩。静安寺初名重玄寺,在吴淞江侧沪渎上,北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改今名,南宋嘉定中迁市内。龙华寺图龙华寺图关于黄浦江,南宋以前文献,都没有记载。到了元朝才出现关于黄浦的记载,但不称黄浦江,黄浦逐渐成为太湖下游的重要泄水道是元代以后的事。故黄浦江由战国春申君黄歇所凿之说,是元朝以后文人附会而成的。龙华塔据宋《绍熙云间志》记载,建于五代时吴越国钱俶时期(公元947-978年)。而静安寺据南宋《舆地纪胜》记载,建于吴越国宝正元年(公元926年),故龙华塔与静安寺属五代末北宋初的建筑。上海的简称沪,与沪直接有关的是“沪渎垒”古迹。沪即是一种捕鱼的工具簖(duan断),是用竹子编成的。当地人用此插入江海中,潮来沉没,潮退又露出,鱼随潮而来,被竹子拦住,故海称沪海,江称沪渎。梁简文帝吴郡石像碑称:“松江之下,号曰沪渎”,《太平寰宇记》也记载:“松江东泻海曰沪海,亦曰沪渎。”古人称松江下游为沪渎。但古人指的松江下游是指今距苏州城不到百里的一段吴淞江。而沪渎垒在青浦县东北旧青浦西沪渎村。从广义来说,沪渎统称松江下游;唐宋以来松江下游已伸展到上海境内,故上海又称沪。二、上海的形成二、上海的形成龙华塔和静安寺的建筑年代证明,至少古迹所在地在 五代以前唐代已成陆,上海城区至迟在九世纪已成陆。唐开元初兴建的第一条海塘——旧瀚塘,对上海形成具有决定意义。从此,海塘内土地免除海潮的侵蚀,农业生产有了一定的保证。当时属昆山县土地日见辽阔,户口日增。于是三十多年后的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划昆山南部、嘉兴东部、海盐北部设华亭县,即今松江县。华亭县的范围很大,据《嘉庆一统志》记载:“天宝……置华亭县,其东北为华亭海”,包括了华亭沿海海面。由于近海,则是天然的盐场,土地含卤量高,农业生产并不发达,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经过一个时期的开发,到了宋朝,随着东南沿海贸易日益发展,华亭以东海滩不仅是重要盐场,而且是个重要的海口。熙宁七年(公元1075年)已是“人烟浩穰,海舶辐辏”的对外贸易重地,引起了宋朝廷的注目。于是北宋末在此设立舶提举司和榷货场,以管理诸蕃贸易,并设立上海镇。在唐天宝年间青龙镇是吴淞江下游海运中心。到宋朝,由于吴淞江上游日益淤浅,下流也随之狭窄,海船已不能直接进入青龙镇,故宋末设上海镇,在今上海旧城。上海老城区(一)上海老城区(一)元代,上海继续迅速发展,市场贸易日益茂盛,户口骤增,“民物富庶”。到至元年间(公元1264-1295年)据嘉庆上海县志记载,已是“一切解运权衡特达不与他府埒(等)”说明上海的经济力量已超过其他城镇,也说明上海与内地的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此时已形成了以上海镇为中心的经济区域了。于是,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以华亭县东北的长人、高昌、新江、海隅五乡始置上海县,县治即今旧城。这时上海县辖境较大,包括今青浦、南汇、川沙三县,南北四十八里,东西达百里。明代的上海县更为繁华。永乐时又凿通范家浜,交通便利,北方的商人到上海贩运布匹,南方的商人则运糖到上海,把棉花运回南方。到这时期棉花已成为上海的主要经济作物,而织布则是农民的主要副业。据《弘治上海县志》记载,此时的上海已是“人物之盛,财赋之伙,盖可当江北数郡,蔚然为江南名邑”。明代中叶,我国沿海倭寇侵扰日益严重,为了抵御倭寇,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年)始筑城郭,城周九里,高八尺,开设东、南、西、北、小东、小南六门,城周开城壕。即今上海旧城(上海城垣于公元1912年后拆除,旧城垣遗址在今人民路)。明代的上海不仅是东南一经济中心,政治作用也日益加强,成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城市。这时上海辖境南北九十里,东西达一百六十余里,面积达二千平方里。上海老城区(二)上海老城区(二)由于上海经济发达,户口日增,沿海土地猛涨,明末清初陆续在上海县境内设立三县。嘉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划上海西部三乡为青浦县。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又在上海南部设南汇县。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划浦东高昌一带设立川沙县。三、上海河道的变迁黄浦江和吴淞江穿上海市区而过,今天吴淞江(即苏州河)自太湖经吴山、昆山、青浦、嘉定入上海,过外自渡桥入黄浦江,黄浦江源于淀山湖,自松江过闵行镇转向北流,在陆家咀与吴淞江相汇,转东北流至吴淞口入海。今天黄浦江水量丰富,江面大,吴淞江只是黄浦江的一支流,这种情况正与历史情况相反。古代黄浦江是吴淞江的一支流,故至今黄浦江入长江之口仍称吴淞口,而不“黄浦口”。龙华寺图龙华寺图历史上的吴淞江流量大,江面宽,唐代江面最宽处达二十米吴淞江口有个小岛,由于吴淞江的流量大,一直扩展不大,但到了宋代,由于水源减束,河道弯曲,河床变窄,河面宽度迅速变小,造成吴淞江下游经常淤塞,而吴淞江口的小岛迅速扩大,这时的上海早已成陆。到了元代这种情况更加剧,吴淞江下游经常发生水患。而江口小岛因江流海潮夹带混沙加速了沉积,经过一个时期的发展,竟与南岸相连,吴淞江被迫向西北入海,即成今吴淞江的流向。这时靠上海县治最近的有一范家浜,北入吴淞江,南接黄浦水。至明代,情况更严重,吴淞江上游逐渐淤塞,太湖水无法宣泄,通吴淞江的黄浦水也日益缩小。永乐时期(公元1403-1425年)由户部尚书夏原吉治理,他采用分吴淞江水,使其从白茆浏河直接入海,以分其势;同时开浚范家浜,让其上接黄浦以达泖湖的水,从此,吴淞江逐渐淤塞,吴淞江的水通过目前的河道注入范家浜。范家浜由于水源充沛,下流日益阔深,而昊淞江下游日益萎缩,目前仅存虬江遗迹。自吴淞江流入范家浜后,遂称黄浦江,至于浦东一带旧黄浦江就逐渐成为了平陆。四、上海于清代闻名世界四、上海于清代闻名世界清代的上海不仅是东南沿海的经济中心,也是贸易中心。上海地处滨海的优越地理位置,早已引起英国商人的注意。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东印度公司向英国政府建议,要以上海为北方通商枢纽。此后又多次派人窥视上海要求通商,都遭到拒绝。公元1842年,英国用炮舰攻打吴淞口,迫使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从此上海被迫开为商埠,法美日等国接踵而来,他们在上海划定租界,使租界面积达四十六平方公里,成为全国大城市租界面积最大的一个城市。在划租界的同时,帝国主义攫取各种筑路、驻扎军队、领事裁判等权。他们还开银行,倾销商品,开设工厂榨取大量的高额利润,把上海变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基地,从此上海以“冒险家的乐园”而闻名于世界

上海的历史变迁论文摘要部分赏析

上海是怎样形成的?历史上经历了怎样的变迁上海地标性建筑“东方明珠”图一、上海之名的由来上海简称沪,又称申。因此,上海的地方戏沪剧亦称申曲。相传上海一带是战国时期楚国宰相黄歇的封邑。黄歇是战国“四公子”之一,号春申君,与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并称。传说黄浦江是由春申君黄歇所开凿,故称黄歇浦,又称春申江。今上海市郊龙华塔及市内静安寺是上海最早的建筑物,相传是三国时吴帝孙权赤乌年间(公元238-250年)建造。龙华塔原名报恩塔,是孙权所建十三塔之一,孙权因母亲信佛,所以建寺建塔以报母恩。静安寺初名重玄寺,在吴淞江侧沪渎上,北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改今名,南宋嘉定中迁市内。龙华寺图龙华寺图关于黄浦江,南宋以前文献,都没有记载。到了元朝才出现关于黄浦的记载,但不称黄浦江,黄浦逐渐成为太湖下游的重要泄水道是元代以后的事。故黄浦江由战国春申君黄歇所凿之说,是元朝以后文人附会而成的。龙华塔据宋《绍熙云间志》记载,建于五代时吴越国钱俶时期(公元947-978年)。而静安寺据南宋《舆地纪胜》记载,建于吴越国宝正元年(公元926年),故龙华塔与静安寺属五代末北宋初的建筑。上海的简称沪,与沪直接有关的是“沪渎垒”古迹。沪即是一种捕鱼的工具簖(duan断),是用竹子编成的。当地人用此插入江海中,潮来沉没,潮退又露出,鱼随潮而来,被竹子拦住,故海称沪海,江称沪渎。梁简文帝吴郡石像碑称:“松江之下,号曰沪渎”,《太平寰宇记》也记载:“松江东泻海曰沪海,亦曰沪渎。”古人称松江下游为沪渎。但古人指的松江下游是指今距苏州城不到百里的一段吴淞江。而沪渎垒在青浦县东北旧青浦西沪渎村。从广义来说,沪渎统称松江下游;唐宋以来松江下游已伸展到上海境内,故上海又称沪。二、上海的形成二、上海的形成龙华塔和静安寺的建筑年代证明,至少古迹所在地在 五代以前唐代已成陆,上海城区至迟在九世纪已成陆。唐开元初兴建的第一条海塘——旧瀚塘,对上海形成具有决定意义。从此,海塘内土地免除海潮的侵蚀,农业生产有了一定的保证。当时属昆山县土地日见辽阔,户口日增。于是三十多年后的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划昆山南部、嘉兴东部、海盐北部设华亭县,即今松江县。华亭县的范围很大,据《嘉庆一统志》记载:“天宝……置华亭县,其东北为华亭海”,包括了华亭沿海海面。由于近海,则是天然的盐场,土地含卤量高,农业生产并不发达,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经过一个时期的开发,到了宋朝,随着东南沿海贸易日益发展,华亭以东海滩不仅是重要盐场,而且是个重要的海口。熙宁七年(公元1075年)已是“人烟浩穰,海舶辐辏”的对外贸易重地,引起了宋朝廷的注目。于是北宋末在此设立舶提举司和榷货场,以管理诸蕃贸易,并设立上海镇。在唐天宝年间青龙镇是吴淞江下游海运中心。到宋朝,由于吴淞江上游日益淤浅,下流也随之狭窄,海船已不能直接进入青龙镇,故宋末设上海镇,在今上海旧城。上海老城区(一)上海老城区(一)元代,上海继续迅速发展,市场贸易日益茂盛,户口骤增,“民物富庶”。到至元年间(公元1264-1295年)据嘉庆上海县志记载,已是“一切解运权衡特达不与他府埒(等)”说明上海的经济力量已超过其他城镇,也说明上海与内地的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此时已形成了以上海镇为中心的经济区域了。于是,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以华亭县东北的长人、高昌、新江、海隅五乡始置上海县,县治即今旧城。这时上海县辖境较大,包括今青浦、南汇、川沙三县,南北四十八里,东西达百里。明代的上海县更为繁华。永乐时又凿通范家浜,交通便利,北方的商人到上海贩运布匹,南方的商人则运糖到上海,把棉花运回南方。到这时期棉花已成为上海的主要经济作物,而织布则是农民的主要副业。据《弘治上海县志》记载,此时的上海已是“人物之盛,财赋之伙,盖可当江北数郡,蔚然为江南名邑”。明代中叶,我国沿海倭寇侵扰日益严重,为了抵御倭寇,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年)始筑城郭,城周九里,高八尺,开设东、南、西、北、小东、小南六门,城周开城壕。即今上海旧城(上海城垣于公元1912年后拆除,旧城垣遗址在今人民路)。明代的上海不仅是东南一经济中心,政治作用也日益加强,成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城市。这时上海辖境南北九十里,东西达一百六十余里,面积达二千平方里。上海老城区(二)上海老城区(二)由于上海经济发达,户口日增,沿海土地猛涨,明末清初陆续在上海县境内设立三县。嘉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划上海西部三乡为青浦县。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又在上海南部设南汇县。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划浦东高昌一带设立川沙县。三、上海河道的变迁黄浦江和吴淞江穿上海市区而过,今天吴淞江(即苏州河)自太湖经吴山、昆山、青浦、嘉定入上海,过外自渡桥入黄浦江,黄浦江源于淀山湖,自松江过闵行镇转向北流,在陆家咀与吴淞江相汇,转东北流至吴淞口入海。今天黄浦江水量丰富,江面大,吴淞江只是黄浦江的一支流,这种情况正与历史情况相反。古代黄浦江是吴淞江的一支流,故至今黄浦江入长江之口仍称吴淞口,而不“黄浦口”。龙华寺图龙华寺图历史上的吴淞江流量大,江面宽,唐代江面最宽处达二十米吴淞江口有个小岛,由于吴淞江的流量大,一直扩展不大,但到了宋代,由于水源减束,河道弯曲,河床变窄,河面宽度迅速变小,造成吴淞江下游经常淤塞,而吴淞江口的小岛迅速扩大,这时的上海早已成陆。到了元代这种情况更加剧,吴淞江下游经常发生水患。而江口小岛因江流海潮夹带混沙加速了沉积,经过一个时期的发展,竟与南岸相连,吴淞江被迫向西北入海,即成今吴淞江的流向。这时靠上海县治最近的有一范家浜,北入吴淞江,南接黄浦水。至明代,情况更严重,吴淞江上游逐渐淤塞,太湖水无法宣泄,通吴淞江的黄浦水也日益缩小。永乐时期(公元1403-1425年)由户部尚书夏原吉治理,他采用分吴淞江水,使其从白茆浏河直接入海,以分其势;同时开浚范家浜,让其上接黄浦以达泖湖的水,从此,吴淞江逐渐淤塞,吴淞江的水通过目前的河道注入范家浜。范家浜由于水源充沛,下流日益阔深,而昊淞江下游日益萎缩,目前仅存虬江遗迹。自吴淞江流入范家浜后,遂称黄浦江,至于浦东一带旧黄浦江就逐渐成为了平陆。四、上海于清代闻名世界四、上海于清代闻名世界清代的上海不仅是东南沿海的经济中心,也是贸易中心。上海地处滨海的优越地理位置,早已引起英国商人的注意。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东印度公司向英国政府建议,要以上海为北方通商枢纽。此后又多次派人窥视上海要求通商,都遭到拒绝。公元1842年,英国用炮舰攻打吴淞口,迫使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从此上海被迫开为商埠,法美日等国接踵而来,他们在上海划定租界,使租界面积达四十六平方公里,成为全国大城市租界面积最大的一个城市。在划租界的同时,帝国主义攫取各种筑路、驻扎军队、领事裁判等权。他们还开银行,倾销商品,开设工厂榨取大量的高额利润,把上海变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基地,从此上海以“冒险家的乐园”而闻名于世界

上海的历史变迁 几个世纪以来,上海都只是个小渔村,直到13世纪才发展为城镇。公元751年,在今天的松江首先建起了行政县,称为华亭县;至宋朝(公元991年),松江河南岸青浦东北又有青龙镇。为了方便交通,商船都选择今天黄浦外滩为停靠码头,河西岸于是逐渐出现一座城市取代青龙镇,成为新的港口和商业中心。南宋时期(公元1260-1274年),上海地位日益重要,这里商船云集,热闹非凡。公元1292年,元朝在此设立行政县,到明朝已成为国家的纺织和手工业中心,并建起了第一座厂。清政府在公元1685年设立上海海关,一个国际性大商埠从此发展起来。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根据条约规定,上海被开放成通商口岸,隧进一步沦为国际殖民地。外国资本的入侵垄断了上海及东南沿岸的手工业,但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上海的商业、金融、纺织、轻工业和交通运输。同时,民族工商业也开始成熟起来。上海不仅成为中国的商业金融中心,也控制了国家的工业命脉。 上海西部在6000年前就已成陆。市区成陆约在10世纪前叶才全部形成。 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后设会稽郡,治所在苏州。会稽郡辖缪县、由拳县和海盐县。缪县包括今嘉定、上海两县及青浦、松江两县大部和市区部分地区。今嘉定县境内还有一个以缪命名的缪城乡。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筑了一条由咸阳经湖北、湖南而抵江苏、上海一带的宽阔驰道。据史载,驰道宽50步,每隔3丈植树一株。驰道通过今松江西北,“经青浦古塘桥,西通吴城”。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率丞相李斯、少子胡亥等一批文臣武将南下巡游,曾通过松江西境和青浦南境的横山、小昆山、三泖地带,看到当地物产丰富,人众熙攘,人们划船在水上交易。这说明上海那时还没有形成城市。 到了晋代上海地区主要依靠渔、盐之利,经济已相当发达。南朝梁大同元年(585年),分割原海盐县地域置青浦县和前京县。唐时将昆山南境、嘉兴东境、海盐北境建华亭县,县治设在今松江县境内,天宝五年(746年),在今青浦东北的吴淞江南岸设置了青龙镇,直属华亭县。青龙镇原是三国时吴孙权建造和停泊战舰的场所。青龙港是吴淞江下游的起点,是唐代对外贸易的新兴港口,航运船只不仅可抵沿海和内河重镇,而且可直达日本、朝鲜。 宋初,华亭县改属两浙路秀州(州治在今嘉兴)。这时华亭县以东的海滩,已经成为重要盐场,“

上海,春秋属吴国[15]。战国先后属越国、楚国,曾是楚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别称为“申”。晋朝时期,因渔民创造捕鱼工具“扈”,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沪”,故上海简称“沪” 。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在上海浦西岸设置市镇,定名为“上海镇”。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中央政府把上海镇从华亭县划出,批准设立上海县,标志着上海建城之始。

上海的历史变迁几个世纪以来,上海都只是个小渔村,直到13世纪才发展为城镇。公元751年,在今天的松江首先建起了行政县,称为华亭县;至宋朝(公元991年),松江河南岸青浦东北又有青龙镇。为了方便交通,商船都选择今天黄浦外滩为停靠码头,河西岸于是逐渐出现一座城市取代青龙镇,成为新的港口和商业中心。南宋时期(公元1260-1274年),上海地位日益重要,这里商船云集,热闹非凡。公元1292年,元朝在此设立行政县,到明朝已成为国家的纺织和手工业中心,并建起了第一座厂。清政府在公元1685年设立上海海关,一个国际性大商埠从此发展起来。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根据条约规定,上海被开放成通商口岸,隧进一步沦为国际殖民地。外国资本的入侵垄断了上海及东南沿岸的手工业,但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上海的商业、金融、纺织、轻工业和交通运输。同时,民族工商业也开始成熟起来。上海不仅成为中国的商业金融中心,也控制了国家的工业命脉。上海西部在6000年前就已成陆。市区成陆约在10世纪前叶才全部形成。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后设会稽郡,治所在苏州。会稽郡辖缪县、由拳县和海盐县。缪县包括今嘉定、上海两县及青浦、松江两县大部和市区部分地区。今嘉定县境内还有一个以缪命名的缪城乡。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筑了一条由咸阳经湖北、湖南而抵江苏、上海一带的宽阔驰道。据史载,驰道宽50步,每隔3丈植树一株。驰道通过今松江西北,“经青浦古塘桥,西通吴城”。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率丞相李斯、少子胡亥等一批文臣武将南下巡游,曾通过松江西境和青浦南境的横山、小昆山、三泖地带,看到当地物产丰富,人众熙攘,人们划船在水上交易。这说明上海那时还没有形成城市。到了晋代上海地区主要依靠渔、盐之利,经济已相当发达。南朝梁大同元年(585年),分割原海盐县地域置青浦县和前京县。唐时将昆山南境、嘉兴东境、海盐北境建华亭县,县治设在今松江县境内,天宝五年(746年),在今青浦东北的吴淞江南岸设置了青龙镇,直属华亭县。青龙镇原是三国时吴孙权建造和停泊战舰的场所。青龙港是吴淞江下游的起点,是唐代对外贸易的新兴港口,航运船只不仅可抵沿海和内河重镇,而且可直达日本、朝鲜。宋初,华亭县改属两浙路秀州(州治在今嘉兴)。这时华亭县以东的海滩,已经成为重要盐场,“人烟浩穰,海舶辐揍”,商业日益发达。宋宣和元年(1119年),随着松江航道重新疏浚,青龙镇更见发展。据宋诗人梅尧臣在《青龙杂志》中记载,青龙镇有二十二桥、三十六坊,还有“三亭、七塔、十三寺,烟火万家”,时人誉称“小杭州”。青龙镇虽如此繁华,但当年作为华亭一个海口的上海,仍然是个荒凉的渔村。后来因为吴淞江下游的淤浅,曾经繁华一时的青龙镇,就逐渐丧失了作为长江口良港的地位,而日趋萧条冷落。宋熙宁年间(l068一l077年),贸易中心转移到华亭东北地区,这里形成居民点,由渔村变成初具规模的小镇。南宋咸淳三年(1267),在此正式设立镇治,并派镇将驻守。因地处上海浦西侧,便称“上海镇”。元朝至元十四年(l277年),在上海镇设立市舶司,与广州、泉州、温州、杭州、庆元、澉浦合称全国七大市舶司。本埠市舶司的衙门设在后来的上海县署内,即今小东门方浜南路的光启路上。元朝至元二十八年(l291年),正式建“上海县”,这是上海建城的开始。到了明代,上海地区商肆酒楼林立,这时,上海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东南名邑”。明末清初,上海的行政区又进行了沿革,逐步形成了今天上海的规模。至l840年鸦片战争前夕,上海县东界川沙,南邻南汇,西接青浦,北连宝山。县城内有街巷63条,商店林立,鲜萃羽集,地大物博,被称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鸦片战争失败后,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指令投降派蓍英和伊里布同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签订了《南京条约》。“条约”第三款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清道光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接着,英国又以“理定善后事宜”为借口,于l843年l0月8日又同清政府签订了《虎门条约》。“条约”第九款规定:“在万年和约(指《南京条约》)内言明,允许英人携带眷赴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港口居住但中华地方官必须与英国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拟于何地方、用何房屋和基地,系准英国人租赁。”同年l1月8日,英国首任驻上海领事巴富尔到任。他根据《虎门条约》向上海道台官慕久要求划出一块土地作“居留地”,专供英国侨民使用。宫慕久居然以为华洋分居能避免“纠纷”,默许巴富尔的要求。据此,巴富尔在11月l4日发出通告,宣布上海于1843年ll月l7日正式开埠。在上海被迫开埠后的一百多年里,帝国主义列强纷纷侵入上海,他们在上海竞相设立租界。先是英国于1845年在上海建立租界继而美、法也分别于l848--1849年在上海建立租界;后来英、美租界合称为“公共租界”。整整一个多世纪,上海成了外国侵略者“冒险家的乐园”。在19l9年的“五四”运动中,上海工人、学生和各界人士举行全市性罢工、罢课、罢市斗争,显示了上海人民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5年1月奉军进人上海,当时的北京政府将上海改为淞沪市。1927年3月29日上海临时特别市政府成立。1930年7月1日上海特别市改称上海市。1949年5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

上海的历史变迁论文摘要部分怎么写

上海的历史变迁 几个世纪以来,上海都只是个小渔村,直到13世纪才发展为城镇。公元751年,在今天的松江首先建起了行政县,称为华亭县;至宋朝(公元991年),松江河南岸青浦东北又有青龙镇。为了方便交通,商船都选择今天黄浦外滩为停靠码头,河西岸于是逐渐出现一座城市取代青龙镇,成为新的港口和商业中心。南宋时期(公元1260-1274年),上海地位日益重要,这里商船云集,热闹非凡。公元1292年,元朝在此设立行政县,到明朝已成为国家的纺织和手工业中心,并建起了第一座厂。清政府在公元1685年设立上海海关,一个国际性大商埠从此发展起来。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根据条约规定,上海被开放成通商口岸,隧进一步沦为国际殖民地。外国资本的入侵垄断了上海及东南沿岸的手工业,但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上海的商业、金融、纺织、轻工业和交通运输。同时,民族工商业也开始成熟起来。上海不仅成为中国的商业金融中心,也控制了国家的工业命脉。 上海西部在6000年前就已成陆。市区成陆约在10世纪前叶才全部形成。 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后设会稽郡,治所在苏州。会稽郡辖缪县、由拳县和海盐县。缪县包括今嘉定、上海两县及青浦、松江两县大部和市区部分地区。今嘉定县境内还有一个以缪命名的缪城乡。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筑了一条由咸阳经湖北、湖南而抵江苏、上海一带的宽阔驰道。据史载,驰道宽50步,每隔3丈植树一株。驰道通过今松江西北,“经青浦古塘桥,西通吴城”。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率丞相李斯、少子胡亥等一批文臣武将南下巡游,曾通过松江西境和青浦南境的横山、小昆山、三泖地带,看到当地物产丰富,人众熙攘,人们划船在水上交易。这说明上海那时还没有形成城市。 到了晋代上海地区主要依靠渔、盐之利,经济已相当发达。

答:日本侵华战争中的--松泸战役。不能淡忘这段历史,而且要用不同形式予以表现和揭示。

上海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可能只有数百年,但追溯上海的历史,则会惊奇地发现它的历史并不短。据考证,在距今5000年前的菘泽文化时期,上海地区已成为长江三角洲平原,上海的先民就已在此留下了足迹。  春秋时期的上海,属吴国,战国时期的上海先属越国,后属楚国。楚考烈王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上海是他封邑的一部分,上海的别称“申”就源出于此。  上海的另一个别称“沪”,源于“沪渎”,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个地名,这一带被称为“沪渎”。  “上海”这一名称的真正由来始于宋代,当时的上海,已开始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在今外滩至十六铺的黄浦江中,它的西岸有个上海镇,这些便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

上海是怎样形成的?历史上经历了怎样的变迁上海地标性建筑“东方明珠”图一、上海之名的由来上海简称沪,又称申。因此,上海的地方戏沪剧亦称申曲。相传上海一带是战国时期楚国宰相黄歇的封邑。黄歇是战国“四公子”之一,号春申君,与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并称。传说黄浦江是由春申君黄歇所开凿,故称黄歇浦,又称春申江。今上海市郊龙华塔及市内静安寺是上海最早的建筑物,相传是三国时吴帝孙权赤乌年间(公元238-250年)建造。龙华塔原名报恩塔,是孙权所建十三塔之一,孙权因母亲信佛,所以建寺建塔以报母恩。静安寺初名重玄寺,在吴淞江侧沪渎上,北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改今名,南宋嘉定中迁市内。龙华寺图龙华寺图关于黄浦江,南宋以前文献,都没有记载。到了元朝才出现关于黄浦的记载,但不称黄浦江,黄浦逐渐成为太湖下游的重要泄水道是元代以后的事。故黄浦江由战国春申君黄歇所凿之说,是元朝以后文人附会而成的。龙华塔据宋《绍熙云间志》记载,建于五代时吴越国钱俶时期(公元947-978年)。而静安寺据南宋《舆地纪胜》记载,建于吴越国宝正元年(公元926年),故龙华塔与静安寺属五代末北宋初的建筑。上海的简称沪,与沪直接有关的是“沪渎垒”古迹。沪即是一种捕鱼的工具簖(duan断),是用竹子编成的。当地人用此插入江海中,潮来沉没,潮退又露出,鱼随潮而来,被竹子拦住,故海称沪海,江称沪渎。梁简文帝吴郡石像碑称:“松江之下,号曰沪渎”,《太平寰宇记》也记载:“松江东泻海曰沪海,亦曰沪渎。”古人称松江下游为沪渎。但古人指的松江下游是指今距苏州城不到百里的一段吴淞江。而沪渎垒在青浦县东北旧青浦西沪渎村。从广义来说,沪渎统称松江下游;唐宋以来松江下游已伸展到上海境内,故上海又称沪。二、上海的形成二、上海的形成龙华塔和静安寺的建筑年代证明,至少古迹所在地在 五代以前唐代已成陆,上海城区至迟在九世纪已成陆。唐开元初兴建的第一条海塘——旧瀚塘,对上海形成具有决定意义。从此,海塘内土地免除海潮的侵蚀,农业生产有了一定的保证。当时属昆山县土地日见辽阔,户口日增。于是三十多年后的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划昆山南部、嘉兴东部、海盐北部设华亭县,即今松江县。华亭县的范围很大,据《嘉庆一统志》记载:“天宝……置华亭县,其东北为华亭海”,包括了华亭沿海海面。由于近海,则是天然的盐场,土地含卤量高,农业生产并不发达,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经过一个时期的开发,到了宋朝,随着东南沿海贸易日益发展,华亭以东海滩不仅是重要盐场,而且是个重要的海口。熙宁七年(公元1075年)已是“人烟浩穰,海舶辐辏”的对外贸易重地,引起了宋朝廷的注目。于是北宋末在此设立舶提举司和榷货场,以管理诸蕃贸易,并设立上海镇。在唐天宝年间青龙镇是吴淞江下游海运中心。到宋朝,由于吴淞江上游日益淤浅,下流也随之狭窄,海船已不能直接进入青龙镇,故宋末设上海镇,在今上海旧城。上海老城区(一)上海老城区(一)元代,上海继续迅速发展,市场贸易日益茂盛,户口骤增,“民物富庶”。到至元年间(公元1264-1295年)据嘉庆上海县志记载,已是“一切解运权衡特达不与他府埒(等)”说明上海的经济力量已超过其他城镇,也说明上海与内地的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此时已形成了以上海镇为中心的经济区域了。于是,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以华亭县东北的长人、高昌、新江、海隅五乡始置上海县,县治即今旧城。这时上海县辖境较大,包括今青浦、南汇、川沙三县,南北四十八里,东西达百里。明代的上海县更为繁华。永乐时又凿通范家浜,交通便利,北方的商人到上海贩运布匹,南方的商人则运糖到上海,把棉花运回南方。到这时期棉花已成为上海的主要经济作物,而织布则是农民的主要副业。据《弘治上海县志》记载,此时的上海已是“人物之盛,财赋之伙,盖可当江北数郡,蔚然为江南名邑”。明代中叶,我国沿海倭寇侵扰日益严重,为了抵御倭寇,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年)始筑城郭,城周九里,高八尺,开设东、南、西、北、小东、小南六门,城周开城壕。即今上海旧城(上海城垣于公元1912年后拆除,旧城垣遗址在今人民路)。明代的上海不仅是东南一经济中心,政治作用也日益加强,成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城市。这时上海辖境南北九十里,东西达一百六十余里,面积达二千平方里。上海老城区(二)上海老城区(二)由于上海经济发达,户口日增,沿海土地猛涨,明末清初陆续在上海县境内设立三县。嘉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划上海西部三乡为青浦县。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又在上海南部设南汇县。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划浦东高昌一带设立川沙县。三、上海河道的变迁黄浦江和吴淞江穿上海市区而过,今天吴淞江(即苏州河)自太湖经吴山、昆山、青浦、嘉定入上海,过外自渡桥入黄浦江,黄浦江源于淀山湖,自松江过闵行镇转向北流,在陆家咀与吴淞江相汇,转东北流至吴淞口入海。今天黄浦江水量丰富,江面大,吴淞江只是黄浦江的一支流,这种情况正与历史情况相反。古代黄浦江是吴淞江的一支流,故至今黄浦江入长江之口仍称吴淞口,而不“黄浦口”。龙华寺图龙华寺图历史上的吴淞江流量大,江面宽,唐代江面最宽处达二十米吴淞江口有个小岛,由于吴淞江的流量大,一直扩展不大,但到了宋代,由于水源减束,河道弯曲,河床变窄,河面宽度迅速变小,造成吴淞江下游经常淤塞,而吴淞江口的小岛迅速扩大,这时的上海早已成陆。到了元代这种情况更加剧,吴淞江下游经常发生水患。而江口小岛因江流海潮夹带混沙加速了沉积,经过一个时期的发展,竟与南岸相连,吴淞江被迫向西北入海,即成今吴淞江的流向。这时靠上海县治最近的有一范家浜,北入吴淞江,南接黄浦水。至明代,情况更严重,吴淞江上游逐渐淤塞,太湖水无法宣泄,通吴淞江的黄浦水也日益缩小。永乐时期(公元1403-1425年)由户部尚书夏原吉治理,他采用分吴淞江水,使其从白茆浏河直接入海,以分其势;同时开浚范家浜,让其上接黄浦以达泖湖的水,从此,吴淞江逐渐淤塞,吴淞江的水通过目前的河道注入范家浜。范家浜由于水源充沛,下流日益阔深,而昊淞江下游日益萎缩,目前仅存虬江遗迹。自吴淞江流入范家浜后,遂称黄浦江,至于浦东一带旧黄浦江就逐渐成为了平陆。四、上海于清代闻名世界四、上海于清代闻名世界清代的上海不仅是东南沿海的经济中心,也是贸易中心。上海地处滨海的优越地理位置,早已引起英国商人的注意。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东印度公司向英国政府建议,要以上海为北方通商枢纽。此后又多次派人窥视上海要求通商,都遭到拒绝。公元1842年,英国用炮舰攻打吴淞口,迫使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从此上海被迫开为商埠,法美日等国接踵而来,他们在上海划定租界,使租界面积达四十六平方公里,成为全国大城市租界面积最大的一个城市。在划租界的同时,帝国主义攫取各种筑路、驻扎军队、领事裁判等权。他们还开银行,倾销商品,开设工厂榨取大量的高额利润,把上海变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基地,从此上海以“冒险家的乐园”而闻名于世界

上海的历史变迁论文摘要写什么

上海历史简介  上海历史悠久,系1986年国务院颁布的第二批38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上海西部在6000年前就已成陆。市区成陆约在10世纪前叶才全部形成。  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后设会稽郡,治所在苏州。会稽郡辖缪县、由拳县和海盐县。缪县包括今嘉定、上海两县及青浦、松江两县大部和市区部分地区。今嘉定县境内还有一个以缪命名的缪城乡。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筑了一条由咸阳经湖北、湖南而抵江苏、上海一带的宽阔驰道。据史载,驰道宽50步,每隔3丈植树一株。驰道通过今松江西北,“经青浦古塘桥,西通吴城”。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率丞相李斯、少子胡亥等一批文臣武将南下巡游,曾通过松江西境和青浦南境的横山、小昆山、三泖地带,看到当地物产丰富,人众熙攘,人们划船在水上交易。这说明上海那时还没有形成城市。  公元前207年的汉代,缪县政为娄县。今金山县境内的海盐县,汉时为刘濞的封国,此地煮海水以制盐。这种盐称散盐,质量好而量多,都被运往吴都(苏州)集散。和海盐县发展同时,由拳县也在发展之中。由于局部地体下沉现象存在,海盐部分沦为拓湖,由拳也陷入了谷水。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前后海盐县被迫向南迁移。  到了晋代上海地区主要依靠渔、盐之利,经济已相当发达。南朝梁大同元年(585年),分割原海盐县地域置青浦县和前京县。唐时将昆山南境、嘉兴东境、海盐北境建华亭县,县治设在今松江县境内,天宝五年(746年),在今青浦东北的吴淞江南岸设置了青龙镇,直属华亭县。青龙镇原是三国时吴孙权建造和停泊战舰的场所。青龙港是吴淞江下游的起点,是唐代对外贸易的新兴港口,航运船只不仅可抵沿海和内河重镇,而且可直达日本、朝鲜。  宋初,华亭县改属两浙路秀州(州治在今嘉兴)。这时华亭县以东的海滩,已经成为重要盐场,“人烟浩穰,海舶辐揍”,商业日益发达。宋宣和元年(1119年),随着松江航道重新疏浚,青龙镇更见发展。据宋诗人梅尧臣在《青龙杂志》中记载,青龙镇有二十二桥、三十六坊,还有“三亭、七塔、十三寺,烟火万家”,时人誉称“小杭州”。青龙镇虽如此繁华,但当年作为华亭一个海口的上海,仍然是个荒凉的渔村。后来因为吴淞江下游的淤浅,曾经繁华一时的青龙镇,就逐渐丧失了作为长江口良港的地位,而日趋萧条冷落。  宋熙宁年间(l068一l077年),贸易中心转移到华亭东北地区,这里形成居民点,由渔村变成初具规模的小镇。南宋咸淳三年(1267),在此正式设立镇治,并派镇将驻守。因地处上海浦西侧,便称“上海镇”。元朝至元十四年(l277年),在上海镇设立市舶司,与广州、泉州、温州、杭州、庆元、澉浦合称全国七大市舶司。本埠市舶司的衙门设在后来的上海县署内,即今小东门方浜南路的光启路上。  元朝至元二十八年(l291年),正式建“上海县”,这是上海建城的开始。到了明代,上海地区商肆酒楼林立,这时,上海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东南名邑”。明末清初,上海的行政区又进行了沿革,逐步形成了今天上海的规模。  到l840年鸦片战争前夕,上海县东界川沙,南邻南汇,西接青浦,北连宝山。县城内有街巷63条,商店林立,鲜萃羽集,地大物博,被称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鸦片战争失败后,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指令投降派蓍英和伊里布同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签订了《南京条约》。“条约”第三款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清道光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接着,英国又以“理定善后事宜”为借口,于l843年l0月8日又同清政府签订了《虎门条约》。“条约”第九款规定:“在万年和约(指《南京条约》)内言明,允许英人携带眷赴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港口居住但中华地方官必须与英国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拟于何地方、用何房屋和基地,系准英国人租赁。”同年l1月8日,英国首任驻上海领事巴富尔到任。他根据《虎门条约》向上海道台官慕久要求划出一块土地作“居留地”,专供英国侨民使用。宫慕久居然以为华洋分居能避免“纠纷”,默许巴富尔的要求。据此,巴富尔在11月l4日发出通告,宣布上海于1843年ll月l7日正式开埠。  在上海被迫开埠后的一百多年里,帝国主义列强纷纷侵入上海,他们在上海竞相设立租界。先是英国于1845年在上海建立租界继而美、法也分别于l848--1849年在上海建立租界;后来英、美租界合称为“公共租界”。整整一个多世纪,上海成了外国侵略者“冒险家的乐园”。  1853年,上海“小刀会”响应太平天国革命,举行武装起义,反对帝国主义和清政府封建王朝,占领上海城,坚持斗争十八个月。在19l9年的“五四”运动中,上海工人、学生和各界人士举行全市性罢工、罢课、罢市斗争,充分显示了上海人民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5年1月奉军进人上海,当时的北京政府将上海改为淞沪市。1927年3月29日上海临时特别市政府成立。1930年7月1日上海特别市改称上海市。1949年5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

漫步街头,寻找城市的足迹,最显而易见的是城市的建筑。建筑是文化领域中最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和民族性的因素,整体而又集中地体现了民族传统、地域特性、时代精神和社会的价值取向。徜徉外滩金融街。南京东路商业街、徐汇区的花园别墅群间,看到的是上海兴盛的历史。自1843年开埠以后,上海在150年中,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成为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和文化中心。特殊的发展际遇,使西方文化、上海本地文化和中国不同地域文化在此相互间冲撞、并存,融合,糅合了古今中外文化的精粹,令上海成为中国现代建筑文化的策源地,拥有独特的建筑文化历史。 上海的近代建筑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在近百年的建筑中,几乎囊括了世界建筑各个时期的各种风格,简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世界建筑史。从新古典主义,哥特复兴式、折衷主义到盛行欧美的现代主义建筑、装饰艺术派建筑。复兴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中国新古典建筑等,各种风格数量之多、种类之繁杂、规模之宏大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它综合反映了近代社会和城市演变的历程,是解读上海文化、研究近代中国的一把钥匙。 这些历尽世事的老房子是上海的精神所系,她们目睹上海的变迁,承载着城市的繁华旖梦。现在,又一次的经济发展席卷中国大地,冲击一切的新观念、新思想,又一次飞速地推动着城市向新的未来发展,这些老房子必将被赋予新的意义。由谁来惊醒她们,由谁来为她们洗去尘埃,由谁来令她们的身肢更为矫健,令岁月流逝不再是遗憾——是我们,我们愿意为此付出我们的热情和智慧。

上海开埠前,南京路尚为“溪间纵横”之地。1850年,英商在今南京东路、河南中路路口置地80亩辟立花园,英商跑马总会围绕花园建造了一条跑马道。从外滩到跑马道之间的小路叫派克弄,又称花园弄。这是南京路的雏形。1865年,为便行旅,工部局将花园弄拓宽至40英尺(约2米),正式命名为“南京路”。至1920年代,南京路延伸至静安寺,以西藏中路为界分为东西两段,东起外滩西至西藏中路,全长1600米,名南京东路,西段名南京西路,从西藏中路到静安寺,又名静安寺路。南京路筑成之初,便有公共租界的行政机构进驻,酒吧、店铺等掺杂其间。1865年汇中饭店前身在今址建造,从此南京路的商铺接二连三出现,“高屋连云,轩窗阔辟,店号光明照耀,货物充溢。”至1920年代末,南京路已被公认为“魔都”上海的象征,集中了当时远东最豪华的环球大百货公司、电影院、旅馆、酒家,商业门类十分齐全,应有尽有。南京路不仅是西方时尚传入东方的窗口,也敞开胸怀吸引着八方来客。南京路的出现绝非偶然,深入探讨“南京路是怎样创造出来的”,不仅有着很高的学术价值,对于当下中国的都市商业建设也有现实借鉴意义。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