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及现状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2024-07-02 21:01:20

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及现状论文题目

论当代传承和发展中国戏曲的意义 提要:“复兴传统文化”是当下返璞归真的重要蜕变,这将会是整个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最为华丽的转身。中国自古就和别的国家不一样,我们是一个秉持“仁孝”的民族。我们的强大不是为了征服其他人,我们强大是为了保护自己爱的人。关键字:中国戏曲 当代艺术 艺术发展 社会意义 戏曲改革 前言: 中国戏曲的改革——已算得上是个非常热门的“老话题”的了。而我们若对这个话题进行追溯,便可以得知,这其实只是对“复兴中国传统文化”话题的一个影射。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其民族的传统文化即是一个民族的根本。传统文化不但能作为民族的标志,更关键的,它还能让该民族的人民得到“归属感” [1] 。而“归属感”,则会帮助人民加强并稳固民族本身的集体与种族意识、强化民族的凝聚力和人民的团结,这在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上都有不容小觑的重大意义。以下,本文将围绕传统文化复兴对整个社会的意义、以及中国戏曲在此复兴其间能够起到的关键性作用,和大家简单地讨论传承和发展中国戏曲于当代社会的意义。 一、选择中国戏曲为当代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冲锋将领 中国人穿回唐装、看回戏曲、提回花灯、读回国学,这或许是大家所共同希望的。而当下的许多年轻人,关心更多的不是民族、不是文化,他们关心更多的是自己、是恋爱、游戏、旅游、购物……不过,这倒不是因为社会腐败、也不是因为教育失败,而是因为前辈们之前做的那些有关经济的努力没有白费——社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今天中国的整体经济水平相比从前有了明显地提高,大家的生活富裕、生活小康了。但是,一个民族必须维持一个民族本身的传统和习俗。无论这些民俗思想在现在看来是落后的还是先进的、是可取的还是可弃的,真正重要的是这些民俗文化里有着这个民族的宝贵记忆,而这份宝贵的记忆会唤起属于这个民族人民该有的“归属感”。现在这个时候,“复兴传统文化”可以说是整个社会返璞归真的重要蜕变。故而我认为,在整个社会都在共同经历转折的这个大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多正面的、有效的引导和宣传。14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和中国当下的传统文化复兴,虽然从革命意义上说并不相同,但我们仍然可以向其借鉴到一些有效的革命方式。譬如艺术在文艺复兴中实际起到了功不可没的宣传思想的作用——这一点,在当下也依旧会十分适用。但是,艺术作为一种人类意识的特殊产物,其种类非常繁多,且,并不是所有的艺术都能轻而易举地达到我们希望达到的效果。所以,为了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复兴尽量有效率地进展,我们必须精心挑选一个最有实力的艺术形式作为整个复兴的冲锋将领,并将其重点发展以便为我所用。在意大利的那场文艺复兴的变革中,以绘画和雕塑为主要代表的美术作品,是当时革命中最功不可没的战士。美术作品之所以有如此伟大的作用与价值,即是因为在当时的社会里,美术是最受人们欢迎的艺术形式。它几乎有足了当时的一切优势,也因此起到了最好的宣传作用。然而,今天的世界里,绘画已经没有办法吸引大多数人的眼球。网络、媒体的泛滥,让美术更广泛地活跃于美术馆以外的其他地方。好在戏剧就目前来看还不那么糟糕,故而在今天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中,对比了无数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我最终将目光落在了中国戏曲身上。中国戏曲几乎像是为了开辟这场意义重大的传统文化复兴而量身定做的冲锋将领。我敢肯定,再没有其他的传统艺术比中国戏曲更适合担此重任。 二、选择中国戏曲的理由 思想的宣传,是整个传统文化复兴中最重要的。而表演艺术,原本就能作用于这一方面。虽然文学及其他艺术形式也都有相似的作用,但不可否认,表演艺术是最贴近当代人口味的、也是最为生动的艺术形式。中国戏曲集我们民族传统的音乐、服饰、美术、文学、舞蹈乃至礼节于一身,又以表演艺术这种最能引起当代人感兴趣的、最通俗易懂的艺术形式为呈现方式。王国维先生认为,戏曲的形成过程是各种艺术门类的综合过程,他认为各种艺术样式的逐渐融合正是戏曲不断趋向成熟的标志。而中国戏曲从诞生至今,一路上历经无数、吸收无数,这些历经和吸收的,无一不是我们传统文化本身的精华所在。中国戏曲把他们通过提炼、美化、加工,全部显现到了舞台之上,中国戏曲常被人说是“综合艺术”,从学徒学艺开始,中国戏曲就一直传承着一种我们当下需要宣传的、再不复兴将要失落的民族精神。它从一招一式里,也无处不透露传统文化的浩瀚无穷。这种对传统文化高度汇聚的把控是一般的艺术形式所无法达到的,故而,我认为由其产生的宣传作用与影响也应是最为可观的。同时,正因为中国戏曲拥有上述如此的综合性,才更方便文化复兴工作能够有延续性的进一步发展。因为,中国戏曲的综合性,势必能在完成可观的思想宣传后,连带起中国舞蹈、绘画、书法、文学、礼节,甚至服饰的复兴发展。因为能够喜爱上戏曲的人,都会潜移默化地感兴趣起中华古典的艺术文化。这也是我们中华文化本身所应有的魅力,而中国戏曲本身所持有的,也不仅仅是美而已。 三、中国戏曲的存在意义 一个艺术家,爱自己的作品、爱自己的亲人、爱自己的民族、爱自己的祖国。我们是华夏民族的后裔,我们应当有所自觉,肩负起民族的重担。中国戏曲从诞生发展至今日,历时近千年,源远流长。关于其身世的真正源头,如今的人们只能通过一些不够完整的资料,加上几近模糊的猜想去做种种追溯。不管是中国传统文化还是中国戏曲,六朝如梦、百年千年下来,都不得不因生存所迫不断地改革与进化,而越来越多的改革进化又同时难免让他们离各自原本的形式越来越远。但幸好,它们虽然有些改变,却是一直存活于一个一脉相承的社会当中,故而哪怕再怎么随着大千世界千变万化,其血液里最基本的东西也还是能够永恒。今天的中国戏曲和传统文化,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尴尬场面。中国戏曲的衰落好似中国传统文化衰落的缩影,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戏曲之所以在当下如此境遇,都是因为我们的民族在辉煌发展的过程中,也正渐渐迷失一些原本的永恒。这是一个看似物竞天择、生死存亡的瞬间,而实际上却是历史正对我们整个民族本身发出的警报。从前谈到改革和发展,脑子里总想的是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今成熟一些了,也更诚实一些了,我发现我们永远无法真正分清到底什么才是精华和糟粕。我们最多只能留下暂时对自己有利的,舍弃那些暂时可能还用不到的。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里,在我们的子孙中难免又会有人不得不把我们丢弃的那些重新捡回来,把我们留下的那些重新再丢弃。历史就是如此发展的,大到文明,小的到个人,都是这样的规律——我们的祖辈幸苦言传的那些宝贵的教导,也许会因时代的不同而看似失去价值,但所有的儿孙却又避免不了在几乎同一时间明白,那些絮絮叨叨的废话里原来藏有无尽的财富。却是当初的我们有眼无珠,年少轻狂,误将这一切的一切都抛在脑后。直到我们成长成熟,走过那些前人走过的、相似又完全不同的路,回眸一望,才终于慢慢明白那些听似无用却其实异常宝贵的经验道理。只要不忘记根本,一切的变化都是可以接受和允许的。我们在出生时都不能明白我们为何而生,但我们理应知道这个世界不会创造任何毫无意义的东西。在成长过程中是我们自己赋予了自己价值,是我们自己赋予了自己出生的意义。同样的,无论一个艺术形式当初是因何而生,它既然顽强地存活到了今天,中国戏曲就理应用其传承了近乎千年的、无穷的魅力,去向今天的人们弘扬即将失落的民族精神、宣传濒临灭亡的民族传统、重建快要走样的民族意识。历史或者上天让你活下来,一定不是为了让你能慢慢死去。珍惜生命和存在,这是中国戏曲欠华夏文明的。那些剪鬓裁眉的戏曲表演者们,也许曾经被称为戏子。但在今天,他们却是不得不接下这个时代抛来的重担,化身成肩负振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伟大民族精神使命的、极具时代需要的文艺工作者。他们要用台步走出西方思想的束缚,用嗓音喊醒民族沉睡的意识,用水袖拂开中国觉醒的大门,用油彩添色祖国未来的五色缤纷。 四、总结 “复兴传统文化”是当下返璞归真的重要蜕变,这将会是整个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最为华丽的转身。神舟大地,卧虎藏龙,从古至今各种豪杰人才层出不穷。从我们的祖先开始,就一直有着各种革新和发展,我们始终希望自己的国家能更加强盛。但中国自古就和别的国家不一样,我们是一个秉持“仁孝”的民族。我们的强大不是为了征服其他人,我们强大是为了保护自己爱的人。革命是伟大高尚的,但我们却不得不从最底层开始。我们无法一开始就让所有人去欣赏、品味我们的戏曲、或说文化。但为了让他们体会其中的奥妙,我们必须先想方设法让他们喜欢。喜欢不是讨好,只是提升出现的频率。一切爱情或者友情必然是从熟人开始的,这一点毋庸置疑。所以,与其让当代人走近传统文化,倒不如让传统文化走近当代人。那就走出去吧!不要只在农村,也去更多的城市、社区、街道,上演具有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正本大戏。不要等当代人走向我们,要主动走向当代人。

自2002年10月16日开始,为期7天的"中国戏剧现状学术研讨会"在昆明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发起,由云南艺术学院承办,与会者由来自云南艺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北京广播学院、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的本学会骨干成员组成,他们也是近年来活跃在戏剧现状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此次相聚,目的在于描述近20年来中国戏剧的发展,对其中的成绩与经验、教训与不足,进行学术总结和理论研讨,对于妨碍艺术进步的诸种不良倾向予以批评,为中国戏剧的存在寻找现实定位,并为其未来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同济大学教授、戏剧戏曲学导师朱恒夫认为,当前中国戏曲追求阳春白雪式的“贵族化”无助于戏曲艺术走出困境,中国戏曲的唯一出路在于民间化,只有面向最广大的普通民众,戏曲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在21日大连大学人文学院举办的中国古典戏曲文化发展与当代戏曲走向学术研讨会上,朱恒夫教授对当前戏曲界追求所谓的“贵族化”深感忧虑。他说,国家花大量的钱扶植传统戏曲,但中国戏曲仍困难重重,上百万的戏剧从业人员为吃饭、住房发愁,前途茫茫找不到出路。老百姓宁愿选择电视和其它娱乐方式而远离戏曲。造成这一现状的症结不在于社会多元化,娱乐形式多元化,而是戏曲抛弃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追求贵族化。现在编排的一些戏剧为了追求“贵族化”,向阳春白雪看齐,耗资巨大,动辄上百万,甚至几百万,舞台美术、道具、服装、音乐、灯光非常华丽,一张门票高达几百元,仅从票价上看这种戏剧已经不是为老百姓服务的。 朱恒夫认为,中国戏曲从诞生起就是下里巴人的艺术,是最广大的劳动人民的艺术,具有民间性的突出特点。从思想上看,中国戏曲表现的是数千年植根于百姓心中的忠教节义等道德伦理价值观,从内容上看表现的是民间奇人奇事奇行,表现形式追求通俗化,一张桌子两张椅子就可以唱出部戏来。而现在一些剧作家抛弃了这种民间性,与普通百姓渐行渐远,高高在上,图解政治,写出的戏与老百姓的生活不合拍,表现形式又非常保守,不敢创新,一些戏剧演员得个所谓大奖就忘记了自己的演员身份,不再去小剧场、茶馆演出。 朱恒夫提出,中国戏曲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在于回归民间,使戏曲重新具有民间性的特点,说老百姓的话,表现老百姓的思想和生活,尊重戏曲规律,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只有为老百姓接受的戏才是好戏。就象江苏无锡的惠芳锡剧团,一年在镇里演出二百七八十场,每场都吸引上千人,连中风病人都让家人推着轮椅去看,这才是老百姓的艺术。

回答 您好,这边已经看到您的问题了,这边正在快马加鞭的为您输入,不过打字和输入的话,都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希望您可以谅解,这边的话,一定会回复您的问题。同时的话,也会给您一个满意的答案,请您耐心等待哦!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中国戏曲的发展现状分析(一)戏曲艺术票房急剧下降,戏曲剧团经营困难当前阶段市场经济是我国最基础的经济形势,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国戏曲必然也具有一定的商业元素,戏曲作为文化艺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票房收入能够直接反映出戏曲的发展情况。在最近几年当中,各种不同的戏曲的票房都明显呈现出不断下滑的趋势,在过去人们不断涌向剧场的盛况已经不复存在,现阶段在部分地区的戏场中甚至出现了演出人员比观众还多的局面。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首先是由于中国戏曲的娱乐性逐渐减弱,现阶段随着电影等艺术形式的不断发展,中国戏曲的娱乐性明显较弱,同时也不符合现阶段人们的娱乐特点,因此,大部分人不愿选择戏曲作为娱乐方式,特别是在年轻人群体当中,大部分人往往都选择电影院或者演唱会等娱乐方式。此外,导致中国戏曲娱乐性下降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中国戏曲的审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中国戏曲源自生活,但是其内容较为复杂,往往采用半演半唱的方式进行,观众如果没有一定的基础不一定能看懂戏曲的内容,从而导致其娱乐性受到很大的限制。(二)矢注戏曲的观众基础不雄厚,从事戏曲艺术的人才逐渐出现断层当前阶段由于多元文化的影响,各种娱乐活动不断出现,在城市当中愿意观看戏曲的群众数量已经明显减少,而在农村地区由于大部分的劳动力都不断向城市转移,也没有年轻人愿意选择戏曲,从而使得即使存在着喜爱戏曲的观众也往往无法观看到相笑的演出。与现阶段的影视学院报名异常火热的现状相比,中国戏曲正面临着艺术人才青黄不接的现状。 您好,如果您觉得我的答案对您解决了问题,麻烦点个赞。(在左下角进行评价哦)您的的举手之劳,对我们很重要,您的认同是我进步的动力,如果觉得我的解答还满意,请下次点我头像一对一咨询。谢谢,祝您身体健康,心情愉快! 更多1条 

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及现状论文800字

北京城里面的人越来越多,看戏的人也自然与日俱增,在好几代京剧表演艺术家的不懈努力下,到了同治、光绪年间,京剧也开始走向了成熟。后来有位叫做沈蓉圃的画师创作了一副《同光名伶十三绝传》工笔画,里面的人物分别是程长庚、卢胜奎、张胜奎、杨月楼、谭鑫培、徐小香、梅巧玲、时小福、余紫云、朱莲芬、郝兰田、刘赶三、杨鸣玉,他们也因此被称为“同光十三绝”。京剧的主要题材是历史故事,不少人物都是真实历史上存在过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个行当。生,是男子;旦,是女子;净,是那些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性;丑,是那些演滑稽人物,鼻梁上抹白粉,又叫做小丑、小花脸。因为角色的作用不同,所以每个行当的服装也有很大的差异。为了让台下的观众一下子就能够知道这个角色大概是个什么人,京剧的脸谱化也是一个特点,所谓唱红脸唱白脸,说的就是不同的人物性格。京剧演变成一种专业的表演形式,对演员的要求也越来越多。一个好的京剧演员,唱、念、做、打这几种功夫缺一不可,除此之外,还要会做动作。而台下还得有不少的乐师,用京胡、二胡、笛子、唢呐等管弦乐器和锣、鼓、板等打击乐器来伴奏。在民国时期,京剧渐渐登上了顶峰,出现了不少著名的表演艺术家,其中最出名的自然就是梅兰芳先生了。他的表演让不少外国人都争相观看,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开始,京剧慢慢成为了我们国家的国粹。它不仅在中华民族的艺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就算在世界大舞台上,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愿这个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能够在新时代焕发生机,继续为我们带来审美享受。

论当代传承和发展中国戏曲的意义 提要:“复兴传统文化”是当下返璞归真的重要蜕变,这将会是整个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最为华丽的转身。中国自古就和别的国家不一样,我们是一个秉持“仁孝”的民族。我们的强大不是为了征服其他人,我们强大是为了保护自己爱的人。关键字:中国戏曲 当代艺术 艺术发展 社会意义 戏曲改革 前言: 中国戏曲的改革——已算得上是个非常热门的“老话题”的了。而我们若对这个话题进行追溯,便可以得知,这其实只是对“复兴中国传统文化”话题的一个影射。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其民族的传统文化即是一个民族的根本。传统文化不但能作为民族的标志,更关键的,它还能让该民族的人民得到“归属感” [1] 。而“归属感”,则会帮助人民加强并稳固民族本身的集体与种族意识、强化民族的凝聚力和人民的团结,这在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上都有不容小觑的重大意义。以下,本文将围绕传统文化复兴对整个社会的意义、以及中国戏曲在此复兴其间能够起到的关键性作用,和大家简单地讨论传承和发展中国戏曲于当代社会的意义。 一、选择中国戏曲为当代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冲锋将领 中国人穿回唐装、看回戏曲、提回花灯、读回国学,这或许是大家所共同希望的。而当下的许多年轻人,关心更多的不是民族、不是文化,他们关心更多的是自己、是恋爱、游戏、旅游、购物……不过,这倒不是因为社会腐败、也不是因为教育失败,而是因为前辈们之前做的那些有关经济的努力没有白费——社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今天中国的整体经济水平相比从前有了明显地提高,大家的生活富裕、生活小康了。但是,一个民族必须维持一个民族本身的传统和习俗。无论这些民俗思想在现在看来是落后的还是先进的、是可取的还是可弃的,真正重要的是这些民俗文化里有着这个民族的宝贵记忆,而这份宝贵的记忆会唤起属于这个民族人民该有的“归属感”。现在这个时候,“复兴传统文化”可以说是整个社会返璞归真的重要蜕变。故而我认为,在整个社会都在共同经历转折的这个大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多正面的、有效的引导和宣传。14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和中国当下的传统文化复兴,虽然从革命意义上说并不相同,但我们仍然可以向其借鉴到一些有效的革命方式。譬如艺术在文艺复兴中实际起到了功不可没的宣传思想的作用——这一点,在当下也依旧会十分适用。但是,艺术作为一种人类意识的特殊产物,其种类非常繁多,且,并不是所有的艺术都能轻而易举地达到我们希望达到的效果。所以,为了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复兴尽量有效率地进展,我们必须精心挑选一个最有实力的艺术形式作为整个复兴的冲锋将领,并将其重点发展以便为我所用。在意大利的那场文艺复兴的变革中,以绘画和雕塑为主要代表的美术作品,是当时革命中最功不可没的战士。美术作品之所以有如此伟大的作用与价值,即是因为在当时的社会里,美术是最受人们欢迎的艺术形式。它几乎有足了当时的一切优势,也因此起到了最好的宣传作用。然而,今天的世界里,绘画已经没有办法吸引大多数人的眼球。网络、媒体的泛滥,让美术更广泛地活跃于美术馆以外的其他地方。好在戏剧就目前来看还不那么糟糕,故而在今天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中,对比了无数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我最终将目光落在了中国戏曲身上。中国戏曲几乎像是为了开辟这场意义重大的传统文化复兴而量身定做的冲锋将领。我敢肯定,再没有其他的传统艺术比中国戏曲更适合担此重任。 二、选择中国戏曲的理由 思想的宣传,是整个传统文化复兴中最重要的。而表演艺术,原本就能作用于这一方面。虽然文学及其他艺术形式也都有相似的作用,但不可否认,表演艺术是最贴近当代人口味的、也是最为生动的艺术形式。中国戏曲集我们民族传统的音乐、服饰、美术、文学、舞蹈乃至礼节于一身,又以表演艺术这种最能引起当代人感兴趣的、最通俗易懂的艺术形式为呈现方式。王国维先生认为,戏曲的形成过程是各种艺术门类的综合过程,他认为各种艺术样式的逐渐融合正是戏曲不断趋向成熟的标志。而中国戏曲从诞生至今,一路上历经无数、吸收无数,这些历经和吸收的,无一不是我们传统文化本身的精华所在。中国戏曲把他们通过提炼、美化、加工,全部显现到了舞台之上,中国戏曲常被人说是“综合艺术”,从学徒学艺开始,中国戏曲就一直传承着一种我们当下需要宣传的、再不复兴将要失落的民族精神。它从一招一式里,也无处不透露传统文化的浩瀚无穷。这种对传统文化高度汇聚的把控是一般的艺术形式所无法达到的,故而,我认为由其产生的宣传作用与影响也应是最为可观的。同时,正因为中国戏曲拥有上述如此的综合性,才更方便文化复兴工作能够有延续性的进一步发展。因为,中国戏曲的综合性,势必能在完成可观的思想宣传后,连带起中国舞蹈、绘画、书法、文学、礼节,甚至服饰的复兴发展。因为能够喜爱上戏曲的人,都会潜移默化地感兴趣起中华古典的艺术文化。这也是我们中华文化本身所应有的魅力,而中国戏曲本身所持有的,也不仅仅是美而已。 三、中国戏曲的存在意义 一个艺术家,爱自己的作品、爱自己的亲人、爱自己的民族、爱自己的祖国。我们是华夏民族的后裔,我们应当有所自觉,肩负起民族的重担。中国戏曲从诞生发展至今日,历时近千年,源远流长。关于其身世的真正源头,如今的人们只能通过一些不够完整的资料,加上几近模糊的猜想去做种种追溯。不管是中国传统文化还是中国戏曲,六朝如梦、百年千年下来,都不得不因生存所迫不断地改革与进化,而越来越多的改革进化又同时难免让他们离各自原本的形式越来越远。但幸好,它们虽然有些改变,却是一直存活于一个一脉相承的社会当中,故而哪怕再怎么随着大千世界千变万化,其血液里最基本的东西也还是能够永恒。今天的中国戏曲和传统文化,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尴尬场面。中国戏曲的衰落好似中国传统文化衰落的缩影,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戏曲之所以在当下如此境遇,都是因为我们的民族在辉煌发展的过程中,也正渐渐迷失一些原本的永恒。这是一个看似物竞天择、生死存亡的瞬间,而实际上却是历史正对我们整个民族本身发出的警报。从前谈到改革和发展,脑子里总想的是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今成熟一些了,也更诚实一些了,我发现我们永远无法真正分清到底什么才是精华和糟粕。我们最多只能留下暂时对自己有利的,舍弃那些暂时可能还用不到的。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里,在我们的子孙中难免又会有人不得不把我们丢弃的那些重新捡回来,把我们留下的那些重新再丢弃。历史就是如此发展的,大到文明,小的到个人,都是这样的规律——我们的祖辈幸苦言传的那些宝贵的教导,也许会因时代的不同而看似失去价值,但所有的儿孙却又避免不了在几乎同一时间明白,那些絮絮叨叨的废话里原来藏有无尽的财富。却是当初的我们有眼无珠,年少轻狂,误将这一切的一切都抛在脑后。直到我们成长成熟,走过那些前人走过的、相似又完全不同的路,回眸一望,才终于慢慢明白那些听似无用却其实异常宝贵的经验道理。只要不忘记根本,一切的变化都是可以接受和允许的。我们在出生时都不能明白我们为何而生,但我们理应知道这个世界不会创造任何毫无意义的东西。在成长过程中是我们自己赋予了自己价值,是我们自己赋予了自己出生的意义。同样的,无论一个艺术形式当初是因何而生,它既然顽强地存活到了今天,中国戏曲就理应用其传承了近乎千年的、无穷的魅力,去向今天的人们弘扬即将失落的民族精神、宣传濒临灭亡的民族传统、重建快要走样的民族意识。历史或者上天让你活下来,一定不是为了让你能慢慢死去。珍惜生命和存在,这是中国戏曲欠华夏文明的。那些剪鬓裁眉的戏曲表演者们,也许曾经被称为戏子。但在今天,他们却是不得不接下这个时代抛来的重担,化身成肩负振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伟大民族精神使命的、极具时代需要的文艺工作者。他们要用台步走出西方思想的束缚,用嗓音喊醒民族沉睡的意识,用水袖拂开中国觉醒的大门,用油彩添色祖国未来的五色缤纷。 四、总结 “复兴传统文化”是当下返璞归真的重要蜕变,这将会是整个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最为华丽的转身。神舟大地,卧虎藏龙,从古至今各种豪杰人才层出不穷。从我们的祖先开始,就一直有着各种革新和发展,我们始终希望自己的国家能更加强盛。但中国自古就和别的国家不一样,我们是一个秉持“仁孝”的民族。我们的强大不是为了征服其他人,我们强大是为了保护自己爱的人。革命是伟大高尚的,但我们却不得不从最底层开始。我们无法一开始就让所有人去欣赏、品味我们的戏曲、或说文化。但为了让他们体会其中的奥妙,我们必须先想方设法让他们喜欢。喜欢不是讨好,只是提升出现的频率。一切爱情或者友情必然是从熟人开始的,这一点毋庸置疑。所以,与其让当代人走近传统文化,倒不如让传统文化走近当代人。那就走出去吧!不要只在农村,也去更多的城市、社区、街道,上演具有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正本大戏。不要等当代人走向我们,要主动走向当代人。

戏剧戏曲作为中国人民的精神产品,这么多年来一直延续,并得到发展,说明它适合中国国情,中国人民需要这样的精神产品。现在,中国所表现出来的戏剧戏曲遭受人们冷遇的现状,并不是戏剧戏曲本身造成的,而是现代人们生活方式和观念的转变,精神、娱乐产品和休闲方式的增多,以及影视作品大量出现,致使戏剧戏曲演出场次减少,导致了年轻人接触戏剧戏曲的次数减少,一些青少年甚至没有接触过戏剧。  但是,国民对戏剧戏曲的需求仍然非常旺盛,有些剧目在中国许多城市上演时,还多次出现千金难求一票的现象。另外,中国广阔的农村青睐戏剧,无论是发展稍微滞后的北方地区,还是经济先行的沿海地区,这片广阔的舞台需要戏剧,这些地方的人们喜欢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也喜欢观看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生活方式的转变并没有冲淡他们对传统戏剧的热爱,只要恰如其分的表演,仍然会得到人们的认可。因此,在每年的中国传统春节期间,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剧团难请、演员难寻的情况。  尚长荣认为,古典并非不时尚,只要很好地开掘戏剧戏曲的生命力,发挥其独有的特色,年轻的一代会爱上中国的国粹,但这需要每个戏剧人共同去努力。其中,更多的还是需要每个戏剧人审时度势,按照艺术发展的逻辑和规律,适当地加入新的时尚元素,在每个剧种自身独有的基础上,再进行挖掘和开发,变消极为积极,并且引入竞争机制,时刻激励自己,多走出去与其他剧种竞争,在竞争中发挥自己的特色,以实力抢回曾经流失的观众。

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及现状论文摘要

历史起源折叠编辑本段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汉时代。但形成过程相当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成型。成熟的戏曲要从元杂剧算起,经历明、清的不断发展成熟而进入现代,历八百多年繁盛不败,如今有360多个剧种。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地方戏及近、现代戏曲等四种基本形式。历史沿革折叠编辑本段(一)家庭剧的泛滥 折叠乘革命之浪潮而兴起的文明戏,随着辛亥革命的失败而逐渐衰落。辛亥革命的果实为军阀所篡夺窃取,中国社会现实一如既往,黑暗而腐败,贫困而虚弱。为革命所鼓舞的从事新剧的人士,面对残酷的现实;有的从狂热走向消沉;有的则把戏剧作为生存之手段;有的则去迎合小市民的庸俗趣味。一些商人见演文明戏有利可图,于是,便一拥而上,一时间新剧团林立而起,所谓新剧目也纷纷出台。到1914年,按中国旧历为甲寅年,此类家庭戏居然十分兴盛,故被称为“甲寅中兴”。其实,在这种虚假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深重的危机。看似新剧从业人员增多,表面上壮大了队伍,实际上鱼龙混杂,降低了素质。只顾赚钱,曲意媚俗,使本来没有站稳脚跟的文明戏艺术质量急剧下降,最终,反倒失去了观众。后来的家庭戏,一味展示家庭的丑恶,把玩男女私情,如《雌老虎》、《贪色报》、《妻妾争风》之类纷纷登场。很快,观众厌弃了这种戏,自此走向一条自毁的末路。(二)幕表制的局限 折叠导致文明戏衰落的原因,除了思想的贫乏,还有演出的粗疏。许多剧团在商业演出中,多采取幕表制的方式。所谓幕表制,即演出前根本没有剧本,演出组织者只是提供一个人物名单、出场次序、大致情节或主要台词,便由演员自行排演,有时连必要的排练也没有,或将故事梗概画成连环画,或缩写在纸条上,张贴于后台,供演员上场前看上几眼。至于到了台上怎么办,那全凭临场发挥了。显然,这种“台上见”的做法,根本无法保证艺术质量,甚至也无法保障戏剧情节的整一性。一些“言论正生”的即兴演说,常常是天马行空,信口道来,而一些丑角则是插科打诨,卖弄噱头,总之皆为片面追求剧场效果。一位新剧的倡导者欧阳予倩,曾经回忆当时的演出情景:一次他扮演的小姐与一位先生正在花园里倾诉爱情,小姐由于婚姻无法自主而痛心低泣,此时两个扮演丑角的人,在场边肆意耍丑,闹得观众哄笑不止。小姐与先生的爱情戏没法演下去,弄得扮演先生的演员挥舞文明棍,把两个丑角追打到后台去。幕表制的盛行也反映了戏剧文学的薄弱,文明戏的衰落同戏剧文学的未能确立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文明戏虽然衰落了,但也为五四新剧的诞生准备了条件。后来的新剧,到1928年,经著名的戏剧家洪深提议,将主要以对话和动作表情达意的戏剧样式定名为“话剧”。从此,这个由西方传入中国的剧种,才有了一个大家认可的正式名称。古典戏曲基本形式折叠编辑本段宋元南戏 折叠宋元南戏大约产生在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浙江的温州以及福建的泉州、福州一带,是戏曲的成型时期。元代杂剧 折叠元代杂剧也叫北曲杂剧,元杂剧最早产生于金朝末年河北真定、山西平阳一带。盛行于元代,元杂剧是中国戏曲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它达到了很高的文学水准,以至单从诗体而言,古人早就将唐诗、宋词、元曲并称。明清传奇 折叠明清传奇是由宋元南戏发展而成的戏曲形式。它在产生于元末,在明初流传,到了明嘉靖年间兴盛,至万历而极盛,并延至明末清初,作品之多号称“词山曲海”。清代地方戏 折叠清代地方戏是古典戏曲的第三个阶段。它和近、现代戏曲有着共同的艺术形式。清康熙末叶,各地的地方戏蓬勃兴起,被称为花部,进入乾隆年代开始与称为雅部的昆剧争胜。至乾隆末叶,花部压倒雅部,占据了舞台统治地位,直至道光末叶。这150多年就是清代地方戏的时代。1840年1919年的戏曲称近代戏曲,内容包括同治、光绪年间形成的京剧以及20世纪初出现的一段戏曲改良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传统戏曲受到激烈的批判,此后戏曲便进入现代戏曲时代。京剧的形成是清代地方戏发达的结果,而京剧成为全国性的代表剧种后一点也没有压抑地方戏的发展。从清代地方戏到京剧,是中国戏曲极度繁盛的时代。现代话剧折叠编辑本段中国话剧只有百年的历史。从西方引入中国,20世纪初到“五四”前称“文明新戏”,这种早期话剧仍具有一些戏曲的特点。“五四”以后重新照原样引进西方戏剧,形式是现实主义戏剧,称“新剧”。1928年起称“话剧”,沿用至今。

戏剧戏曲作为中国人民的精神产品,这么多年来一直延续,并得到发展,说明它适合中国国情,中国人民需要这样的精神产品。现在,中国所表现出来的戏剧戏曲遭受人们冷遇的现状,并不是戏剧戏曲本身造成的,而是现代人们生活方式和观念的转变,精神、娱乐产品和休闲方式的增多,以及影视作品大量出现,致使戏剧戏曲演出场次减少,导致了年轻人接触戏剧戏曲的次数减少,一些青少年甚至没有接触过戏剧。  但是,国民对戏剧戏曲的需求仍然非常旺盛,有些剧目在中国许多城市上演时,还多次出现千金难求一票的现象。另外,中国广阔的农村青睐戏剧,无论是发展稍微滞后的北方地区,还是经济先行的沿海地区,这片广阔的舞台需要戏剧,这些地方的人们喜欢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也喜欢观看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生活方式的转变并没有冲淡他们对传统戏剧的热爱,只要恰如其分的表演,仍然会得到人们的认可。因此,在每年的中国传统春节期间,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剧团难请、演员难寻的情况。  尚长荣认为,古典并非不时尚,只要很好地开掘戏剧戏曲的生命力,发挥其独有的特色,年轻的一代会爱上中国的国粹,但这需要每个戏剧人共同去努力。其中,更多的还是需要每个戏剧人审时度势,按照艺术发展的逻辑和规律,适当地加入新的时尚元素,在每个剧种自身独有的基础上,再进行挖掘和开发,变消极为积极,并且引入竞争机制,时刻激励自己,多走出去与其他剧种竞争,在竞争中发挥自己的特色,以实力抢回曾经流失的观众。

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及现状论文1000字

。欣赏戏剧的时候,我也会觉得戏剧比单纯的音乐、舞蹈和美术要浅显易懂

我国传统艺术的遗产极其丰富并且辉煌。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园林、建筑、雕塑、工艺美术、传统美食等等,都有几千年的积累,都有伟大的创造,都透着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传统艺术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艺术内涵和生动的历史痕迹,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和欣赏,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大餐”。 ��中国的传统艺术发展到今天,一些门类正在或多或少地隐退于边缘化的地位,陷入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有的门类发展前景很不明朗,有人甚至认为这些门类已失去生命力,应该送进博物馆。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形态的日趋多元和外来文化的不断撞击,在西方的文化艺术、生活方式、价值观审美观如潮水般涌进的情况下,我国传统艺术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例如戏剧,无论是被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是各地历史悠久的地方剧种,它们的市场都在日益萎缩;再例如美术,国画等纯中国传统的艺术科系,则越来越不被看重。��值得思考的是,我们为何只对国外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例如年轻人喜欢咖啡而不喜欢喝茶,喜欢听国外的民谣而抗拒中国戏剧,而在国外,咖啡是传统的,但照样流行,甚至连摇滚乐也是传统,但现在也依然能让年轻人狂热。国外的年轻人没有太重的前卫与传统的区分,很多时尚的东西都是由传统演变过来的。中国传统艺术出现这种情况当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对中国传统艺术缺乏深入的了解,对它们的文化精神内涵以及多方面的价值缺乏大众化的有规模的宣传,许多年轻人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对我们的传统艺术是知之甚少,如此下去,中国广博的传统艺术总有一天会烟消云散。��从文化欣赏的角度来说,传统的就是民族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是从文化特性与保护的层面上看,传统的只能是民族的,中国的传统艺术当然只能由中国自己来保护。传统艺术的创作和发展离不开孕育她的民族特性和民族习惯。只有集合各方面的力量,才能完成这一光荣的使命。��我们的心愿就是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向大家展示中国传统艺术的悠久、深厚、绮丽和多姿,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传统艺术,让这些艺术瑰宝发扬光大,流传下去。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了戏剧,没有了中国结,没有了元宵粽子,没有了茶道,没有了国画,那样的中国还会是一个几千年的文明古国吗?但是相信有了我们共同的努力,这一切就永远不可能发生。

历史起源折叠编辑本段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汉时代。但形成过程相当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成型。成熟的戏曲要从元杂剧算起,经历明、清的不断发展成熟而进入现代,历八百多年繁盛不败,如今有360多个剧种。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地方戏及近、现代戏曲等四种基本形式。历史沿革折叠编辑本段(一)家庭剧的泛滥 折叠乘革命之浪潮而兴起的文明戏,随着辛亥革命的失败而逐渐衰落。辛亥革命的果实为军阀所篡夺窃取,中国社会现实一如既往,黑暗而腐败,贫困而虚弱。为革命所鼓舞的从事新剧的人士,面对残酷的现实;有的从狂热走向消沉;有的则把戏剧作为生存之手段;有的则去迎合小市民的庸俗趣味。一些商人见演文明戏有利可图,于是,便一拥而上,一时间新剧团林立而起,所谓新剧目也纷纷出台。到1914年,按中国旧历为甲寅年,此类家庭戏居然十分兴盛,故被称为“甲寅中兴”。其实,在这种虚假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深重的危机。看似新剧从业人员增多,表面上壮大了队伍,实际上鱼龙混杂,降低了素质。只顾赚钱,曲意媚俗,使本来没有站稳脚跟的文明戏艺术质量急剧下降,最终,反倒失去了观众。后来的家庭戏,一味展示家庭的丑恶,把玩男女私情,如《雌老虎》、《贪色报》、《妻妾争风》之类纷纷登场。很快,观众厌弃了这种戏,自此走向一条自毁的末路。(二)幕表制的局限 折叠导致文明戏衰落的原因,除了思想的贫乏,还有演出的粗疏。许多剧团在商业演出中,多采取幕表制的方式。所谓幕表制,即演出前根本没有剧本,演出组织者只是提供一个人物名单、出场次序、大致情节或主要台词,便由演员自行排演,有时连必要的排练也没有,或将故事梗概画成连环画,或缩写在纸条上,张贴于后台,供演员上场前看上几眼。至于到了台上怎么办,那全凭临场发挥了。显然,这种“台上见”的做法,根本无法保证艺术质量,甚至也无法保障戏剧情节的整一性。一些“言论正生”的即兴演说,常常是天马行空,信口道来,而一些丑角则是插科打诨,卖弄噱头,总之皆为片面追求剧场效果。一位新剧的倡导者欧阳予倩,曾经回忆当时的演出情景:一次他扮演的小姐与一位先生正在花园里倾诉爱情,小姐由于婚姻无法自主而痛心低泣,此时两个扮演丑角的人,在场边肆意耍丑,闹得观众哄笑不止。小姐与先生的爱情戏没法演下去,弄得扮演先生的演员挥舞文明棍,把两个丑角追打到后台去。幕表制的盛行也反映了戏剧文学的薄弱,文明戏的衰落同戏剧文学的未能确立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文明戏虽然衰落了,但也为五四新剧的诞生准备了条件。后来的新剧,到1928年,经著名的戏剧家洪深提议,将主要以对话和动作表情达意的戏剧样式定名为“话剧”。从此,这个由西方传入中国的剧种,才有了一个大家认可的正式名称。古典戏曲基本形式折叠编辑本段宋元南戏 折叠宋元南戏大约产生在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浙江的温州以及福建的泉州、福州一带,是戏曲的成型时期。元代杂剧 折叠元代杂剧也叫北曲杂剧,元杂剧最早产生于金朝末年河北真定、山西平阳一带。盛行于元代,元杂剧是中国戏曲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它达到了很高的文学水准,以至单从诗体而言,古人早就将唐诗、宋词、元曲并称。明清传奇 折叠明清传奇是由宋元南戏发展而成的戏曲形式。它在产生于元末,在明初流传,到了明嘉靖年间兴盛,至万历而极盛,并延至明末清初,作品之多号称“词山曲海”。清代地方戏 折叠清代地方戏是古典戏曲的第三个阶段。它和近、现代戏曲有着共同的艺术形式。清康熙末叶,各地的地方戏蓬勃兴起,被称为花部,进入乾隆年代开始与称为雅部的昆剧争胜。至乾隆末叶,花部压倒雅部,占据了舞台统治地位,直至道光末叶。这150多年就是清代地方戏的时代。1840年1919年的戏曲称近代戏曲,内容包括同治、光绪年间形成的京剧以及20世纪初出现的一段戏曲改良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传统戏曲受到激烈的批判,此后戏曲便进入现代戏曲时代。京剧的形成是清代地方戏发达的结果,而京剧成为全国性的代表剧种后一点也没有压抑地方戏的发展。从清代地方戏到京剧,是中国戏曲极度繁盛的时代。现代话剧折叠编辑本段中国话剧只有百年的历史。从西方引入中国,20世纪初到“五四”前称“文明新戏”,这种早期话剧仍具有一些戏曲的特点。“五四”以后重新照原样引进西方戏剧,形式是现实主义戏剧,称“新剧”。1928年起称“话剧”,沿用至今。

戏剧是描写人生的艺术,真实应是它的第一要素,人们常说,艺术是真善美的统一。在我看来,真是戏剧的基础,是生命;善是这个生命的意义、价值;美使得这个生命有持久的可以品味的艺术魅力。 何谓真实?它是有一些基本品质的。第一,它能使观众信以为真。观众明知戏是假的,舞台所演是个虚构的世界,看戏是娱乐,是一种精神游戏,为什么又很乐意在心理上接受戏剧的支配,做“介于信与不信之间的有意识的自欺”呢?原因就在舞台上表现的人生,能使观众产生可以出入于自身经历的种种联想,从而加深对人生的体悟。有了这种联想、体悟,就会获得虽假犹真的审美愉快。美国剧作家阿瑟·密勒说:“戏剧与任何艺术相比更要求中肯恰当。如果一出戏能令人相信‘事情正是这样的’,那么,即使它缺点很多,仍不失为好戏。”如果一出戏连可信这一关也过不去,观众在看戏过程中不断产生疑问,就难以进入审美状态,有时甚至感到智力受了伤害。这样的戏还谈什么真实呢?第二,戏剧的真实还必须是动人的,是情感化了的真实。在社会科学中,真实可以用理性来直接表达。但在戏剧中,理性隐藏在情感之中,是靠情感的真实来影响观众的。明代作家袁于令说得好:“剧场假而情真。”这个“情真”,先由艺术家体验到了,他先被自己的体验所激动,才有可能打动观众。而戏剧的情感,是感性状态的理性,总是包含着是非判断的。表现美好的情感或邪恶的情感,都是经过了艺术家理性之光的照耀,是审美化了的东西,不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所以看莎士比亚的悲剧,不会染上麦克白的野心、理查三世的残忍、奥赛罗的猜疑。戏剧中的真总是要通向善的。现代戏曲在对人性的描写上,会超脱于过去的价值判断,其表现方式也不一定黑白分明,有些作品还着力于表现“灰色地带”,仍然不会泯灭是非善恶,泯灭理性精神。那种不包含是非善恶的愉快,只是一般的消遣性娱乐,成不了高尚的娱乐,不是戏剧真正的审美愉快。因而第三,戏剧的真实,还应当是有力量、有力度的。这种力量,源于戏剧的真实、真情,不是细琐的、卑微的,而是表达了某种“对人类具有普遍意义的旨趣”(黑格尔语),或者如恩格斯说的“具有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我们不能要求许多作品都有思想力度、深度,但如果太缺少这类作品,现代戏曲就没有脊梁骨了。 真实不同于事实,重要的是心灵的贴近

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及现状论文研究

北京城里面的人越来越多,看戏的人也自然与日俱增,在好几代京剧表演艺术家的不懈努力下,到了同治、光绪年间,京剧也开始走向了成熟。后来有位叫做沈蓉圃的画师创作了一副《同光名伶十三绝传》工笔画,里面的人物分别是程长庚、卢胜奎、张胜奎、杨月楼、谭鑫培、徐小香、梅巧玲、时小福、余紫云、朱莲芬、郝兰田、刘赶三、杨鸣玉,他们也因此被称为“同光十三绝”。京剧的主要题材是历史故事,不少人物都是真实历史上存在过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个行当。生,是男子;旦,是女子;净,是那些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性;丑,是那些演滑稽人物,鼻梁上抹白粉,又叫做小丑、小花脸。因为角色的作用不同,所以每个行当的服装也有很大的差异。为了让台下的观众一下子就能够知道这个角色大概是个什么人,京剧的脸谱化也是一个特点,所谓唱红脸唱白脸,说的就是不同的人物性格。京剧演变成一种专业的表演形式,对演员的要求也越来越多。一个好的京剧演员,唱、念、做、打这几种功夫缺一不可,除此之外,还要会做动作。而台下还得有不少的乐师,用京胡、二胡、笛子、唢呐等管弦乐器和锣、鼓、板等打击乐器来伴奏。在民国时期,京剧渐渐登上了顶峰,出现了不少著名的表演艺术家,其中最出名的自然就是梅兰芳先生了。他的表演让不少外国人都争相观看,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开始,京剧慢慢成为了我们国家的国粹。它不仅在中华民族的艺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就算在世界大舞台上,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愿这个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能够在新时代焕发生机,继续为我们带来审美享受。

中国的戏剧,已有1500年历史。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戏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划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思想感情。角色可分为:生(男人)、旦(女人)、净(男人)、丑(男、女人皆有)四大行当。人物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各个形象鲜明、栩栩如生。 如今,戏剧已是我国民间的一种不可缺得的艺术,她见证着中国文化的历史,预示着中国文明的先进程度和迈进!

戏剧戏曲作为中国人民的精神产品,这么多年来一直延续,并得到发展,说明它适合中国国情,中国人民需要这样的精神产品。现在,中国所表现出来的戏剧戏曲遭受人们冷遇的现状,并不是戏剧戏曲本身造成的,而是现代人们生活方式和观念的转变,精神、娱乐产品和休闲方式的增多,以及影视作品大量出现,致使戏剧戏曲演出场次减少,导致了年轻人接触戏剧戏曲的次数减少,一些青少年甚至没有接触过戏剧。  但是,国民对戏剧戏曲的需求仍然非常旺盛,有些剧目在中国许多城市上演时,还多次出现千金难求一票的现象。另外,中国广阔的农村青睐戏剧,无论是发展稍微滞后的北方地区,还是经济先行的沿海地区,这片广阔的舞台需要戏剧,这些地方的人们喜欢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也喜欢观看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生活方式的转变并没有冲淡他们对传统戏剧的热爱,只要恰如其分的表演,仍然会得到人们的认可。因此,在每年的中国传统春节期间,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剧团难请、演员难寻的情况。  尚长荣认为,古典并非不时尚,只要很好地开掘戏剧戏曲的生命力,发挥其独有的特色,年轻的一代会爱上中国的国粹,但这需要每个戏剧人共同去努力。其中,更多的还是需要每个戏剧人审时度势,按照艺术发展的逻辑和规律,适当地加入新的时尚元素,在每个剧种自身独有的基础上,再进行挖掘和开发,变消极为积极,并且引入竞争机制,时刻激励自己,多走出去与其他剧种竞争,在竞争中发挥自己的特色,以实力抢回曾经流失的观众。

自2002年10月16日开始,为期7天的"中国戏剧现状学术研讨会"在昆明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发起,由云南艺术学院承办,与会者由来自云南艺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北京广播学院、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的本学会骨干成员组成,他们也是近年来活跃在戏剧现状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此次相聚,目的在于描述近20年来中国戏剧的发展,对其中的成绩与经验、教训与不足,进行学术总结和理论研讨,对于妨碍艺术进步的诸种不良倾向予以批评,为中国戏剧的存在寻找现实定位,并为其未来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