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关于李白的论文选题我的理想和目标

发布时间:2024-07-06 03:56:05

关于李白的论文选题我的理想和目标

每每和学生讲到李白的诗歌,都不约而同都记起的是《静夜诗》、《赠汪伦》、《行路难》等诗歌。如果要同学们介绍下李白,都会同声响起: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的浪漫主义诗人,又称“诗仙”。今天,在和同学上课讲到的是《梦游天姥吟留别》,要掌握这篇文章就不得不讲到李白的身世和此诗歌的背景材料,以及了解诗歌的意境和浪漫注意特点,李白不事权贵的傲岸性格。因此,在课堂上我首先叫同学们写与李白有关的词或叫同学们画自己印象中李白的画像。看着眼前学。生们对李白的了解,我的思绪更不可收拾,于是,写下了这篇小论文,我也想谈谈李白及李白的诗歌艺术特色唐代的诗歌有着独具魅力的时代风格与时代精神:博大、雄浑、深远、超逸、充沛的活力,浓郁的激情,不息的生命力,崭新的生活体验,以及壮阔为美的审美情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这一切合起来就成为唐代诗歌与其他朝代诗歌的区别特色。礼拜的诗歌美丽就一这样的一种力量征服了当时以及后世许多的读者的心。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而盛唐诗则是这高峰的顶点。从公元 712年到年,即唐玄宗初年到唐代宗初年这半个世纪,历史上称为盛唐。这一时期诗的创作十分繁荣,杰出的诗人如杜甫、孟浩然、王维、高适、岑参、王昌龄等多人,都写出了许多传世名篇。而李白是生活在这一时期的伟大的浪漫主义杰出者,被尊为“诗仙”。“昔年有狂客,号为谛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名声从此大,汩没一朝伸;文采承殊喔,流传必绝伦。”(《寄李白十二韵》杜甫)则既是对李白的积极称赞,又对李白诗歌的后世影响做了预言。明代诗人方孝孺更是把李白推向了极致:“泰山高兮高可兮,沧海深兮深可涸;惟有李白天才夺造化,世人孰的窥其作?我言李白无古双,至今采石生辉光。”李白是中国最深入人心的伟大诗人之一。他最让人诗兴焕发,才华灵动,神气飘逸,心胸俊爽。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顶峰。李白,正是站在这顶峰上的一颗奇松。武则天长安元年,公元的701年,唐诗的代表人物甚至也是中国整个诗歌的代表人物李白诞生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是众所周知的故事,这也就是李白悟出的深奥道理。据说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这都说明,他早期受过很好的教育,但由于蜀地边境,接受的并非正统儒家教育,而掺杂有道教等其它思想。文化环境及其早年所受的教育对李白神仙道教的信仰形成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大约在其18岁时,他曾隐居大匡山读书,并师从赵蕤学习纵横术,因此,在李白的思想中,我们还可看出其纵横家思想的一些痕迹。由于他不满足于向书本学习,所以他还重视向社会学习,他一生出三峡,入湖北,游洞庭,登庐山,下扬州,防东鲁,走山西……走遍了祖国大多数省份,寻访名胜古迹,开拓了自己的知识领域,为他的诗篇提供了书写不完的素材。这样的漫游使得李白有着经济天下的志向,抱负远大。当时的李白不屑于走科举致仕的常规道路。他希望以“终南捷径”致仕,他游历了大半个中国,其中最大目的就是结交权贵,希望得到权贵荐举。甚至,他与故相李圉师孙女结合,也可能有其政治动机。李白的四处漫游终于使他名动京师,唐玄宗终于知道了李白。也就是在天宝元年(742),唐玄宗召他入京,供奉翰林。让他专门在宫廷里作诗文。李白本以为他那治理天下的宏伟意愿很快可以实现,但腐败的朝政使他清醒的认识到,皇帝根本没有认真的听讲过他的治国策,只把他作为“帮闲”文人对待罢了。那些达官显贵更是把他当作眼中钉,处处与他作梗,李白极为失望,主动要求离开朝廷。于天宝三年(744)年被玄宗“赐金放还”。又开始了漫游和创作生涯,由此,为他写下了许多脍制人口万古传涌的诗篇打下了基础。李白曾经两次与杜甫相遇,两位伟大诗人的友谊,也促使了他们诗风的相互感染,李白为长辈(长11岁)还不觉明显,而杜甫为晚辈,对这位诗坛泰斗“又合于刘,刘决,次合于鲁一妇人。”(魏颢《李翰林集序》),因此诗歌创作情感更为激愤。后来,李白因参加永王李辚的幕府,蒙冤入狱,流放途中遇赦返回。宝应元年(762)中秋,他便一病不起,在瑟瑟寒风中,一代诗仙凄凉地离开了人世。李白对于自己的政治才能,李白是到死都没有怀疑过。李白的自信造就了他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和悲剧色彩。综观李白诗歌的作品,我们不难看出:李白是个艺术个性非常鲜明的一位;在中国诗歌史上,他的作品艺术个性也是独一无二的。李白的诗歌现存九百九十多首,豪迈奔放别具一格。像著名的组诗《古风》,批判朝政弊端,感慨有志之士不能施展抱负;乐府《行路难》、《梁甫吟》、《将进酒》等是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秋登宣城谢眺北楼》、《望庐山瀑布》、〈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诗篇,以充满想象和神奇之笔描绘祖国的壮丽河山。尽管李白的诗歌也隐含着人生如纵酒欢歌的颓丧情绪,但不满于社会和政治黑暗,追求心身自由和解放昂扬向上的精神,是他诗篇得的主旋律。从李白创作的诗歌来看,主要表现为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李白的抒情方式最具鲜明的特点是,它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宛如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与喷发感情表达方式相结合的同时,他的诗歌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诗歌中的意象多为:大鹏,巨鱼,长鲸,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壮美雄奇之物,有更多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制造了更多的浪漫。李白诗歌语言风格,具有清新明快的特点,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本色调。他那些脱口而出,不加修饰的诗,常呈现出透明纯净而又绚丽夺目的光彩,反映出其不肯苟同与世俗的高洁人格。

通过李白的故事对自己的职业的认识和规划如下:“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李白一生饱读诗书,始终胸怀天下,对治国理政心存远大抱负。但面对仕途的坎坷,也不得不心生愁绪,空留遗憾。对于他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我们总会抱以更高的期望,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他在职场上毫无建树,更没有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来。为何会如此?回顾他在职场上的短暂经历,不禁为他遗憾和不平的同时,也会引发我们的一些思考。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能够认清形势,摆正自己的位置,这在职场中是至关重要的。而对于身在职场的李白,不管是面对什么人或是处在什么环境下,都是无拘无束,洒脱奔放,最著名的就是“龙巾拭吐、玉手调羹、力士脱靴”的故事了。有一次,李白又喝多了,玄宗竟用手帕帮他擦嘴,杨贵妃亲自为他调汁解酒,而高力士为他脱靴子。这种待遇,恐怕翻遍大唐历史,再没有第二个人享受过。可见,唐玄宗还是很尊重这位大诗人的。然而对于这一切,李白并没有表现的诚惶诚恐。相反,他依然我行我素,该喝酒还喝酒,活脱脱一副酒鬼的样子。这样的人,即便是人才,也是很难被领导赏识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人之为人,何以处世?我们之所以有种种的不如意,大多是因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太远。李白如此,我们亦如此。看破红尘爱红尘!我们要接受社会现实浸泡我的身体,做到脚踏现实,却心怀理想,努力朝着我们最初的目标前进!

桃花潭在今安徽省泾县,据记载它“深不可测”。李白游桃花潭时,曾受到当地乡民汪伦的款待,临离开时汪伦又赶到潭边相送,李白便即兴书写此诗赠给汪伦。我们现在用“情深似海”之类的词,已不觉新鲜了,但在唐代,李白即兴指潭水喻深情,则是个创新,因而令后人赞赏。问题是:李白是名动天下的大诗人,而据说汪伦只不过是一介乡村青年,且只是在李白游桃花潭时偶尔结识,那么,李白对汪伦如此深情热烈的赞颂是否有足够的感情内蕴呢?“深不可测”的桃花潭犹不及“汪伦送我情”该不会是诗仙虚与委蛇的应酬夸张吧?其实不然。细揣诗意,李白是把汪伦对自己的毫无私利之心的纯洁的友谊同世态炎凉相对比,是有着丰厚的现实生活感受作为基础的。李白这人,有大志,也有大才,诗名早就响震天下。但因他禀性兀傲,不愿阿附权贵,低眉俯首,因而长期遭受排斥,很不得志,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有着深切的体验。这次,他游桃花潭一带,自然会结识许多当地人士,但在离开时,却只有汪伦组织了一队人唱着歌,用脚踏着节拍前来热烈送行。这自然使潦倒失意的李白深为感动。当然,作为一首短小的绝句,他只能如此含蓄地写,因此,只有细加品味,才能体会到。“李白乘舟将欲行”,写诗人登舟时有所期待,而又惘然若失。句首直呼己名,含有一种深沉的感叹意味,犹如说:李白呀李白呀!“将欲”这两个字读起来是很感滞重的,似乎连招呼船家起程这样简单的事还得狠狠心才行。他为什么心情这样沉重呢?可以想见的起码有这样几个方面:其一,“舟”为小船,当不会有许多人同行。“行”有“往”义,但不象“前往某地”那样有明确的目的地;有“去(离开)”义,但也不强调离开某地。这样看来,诗人用“行”字是为了表现一种欲行不行的矛盾心态。为什么呢?试想,诗人将要乘一叶孤舟继续他的漫游,在漫长的旅途中,其孤独可想而知。此时,他回望桃花潭岸边,这些天来所见之美景怎会不使他恋恋不舍?但终究是要离开了。这就会令人深深感叹。其二,诗人性格豪放,喜结交天下豪杰。此时,若有好友相送,金樽清酒,一饮“三百杯”,无论是放歌还是悲吟,总能渲泄胸中郁郁之情。可现在,孤零零地悄然离去,心中自然深感失望和怅惘。总之,第一句写诗人欲行不行时的怅惘,为下一句蓄足了情势。

李白浪漫主义诗歌及其价值探究 在唐诗及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中,李白的课题的评论资料和专著的相对匮乏。典型一点的就胡震亨的《李诗通》,杨其贤、萧士赟及王琦三家分别为《李太白全集》做的注本,以及薛仲邕做的《李太白年谱》等,到了近代,也只有郭沫若先生曾系统地研究过。与李白同时代的大诗人杜甫相比,在专著的数量和质量上,可谓“扬杜而抑李”了。其实,更多的研究者却是,隐藏或者回避了更深的内涵和问题不谈,或者只是考证了一下诗的某句出典或者创作的年代,实在是离李白诗歌背后的人性挖掘很远,离浪漫主义精神的根源与神韵更远。 李白是中国这块汉语言文字沃土上滋生的特殊文化现象。其长期存在而且具有恒久的艺术和人性魅力,一定有自己不可复制和逆转的深层次原因。这当然需要我们对李白以及浪漫主义诗歌乃至文学进行本体上的考虑,这种考虑或者应以生命的存在为基础,这就是李白的价值重估的问题,我对李白的认识,在接近的程度上永远不敢说真正理解李白的精神神韵。加上我现在只有20岁的小小年龄,不敢也不可能陷入那细节上的研究,难免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感。我在玩味李白作品的时候,始终告诫自己一点:做人要做真诚的人,依照自己的本性,而不是世俗的理念,浪漫只能是以人的生命为主体的浪漫。下面就将自己的三个妄自菲薄的观点和体会谈一谈: 第一, 诗歌与人生合一。 人生应该是诗意的人生。所以浪漫主义诗人始终追思人生的诗意,把人的本真情感纯化,力图把人类从各种“非人化境遇”中拉出来,启迪异化现象日趋严重情况下芸芸众生那沉重的心灵。表现在李白身上,他是一个强烈的“以天下为一己之私”的人。与李白同时代的其它诗人,根本无法将个人的主体意识摆到李白这样的高度上。而其它诗人则是以天下为他人之私或以天下为天下共同之私。李白是皇室宗亲,使他能够摆脱一个穷酸读书人的孜孜以求的“暮登天子堂”的“田舍郎”梦想,他直到四十岁才应诏入朝,不是由于科举,而是玄宗的下诏相请。达芬奇一生最大的预言就是:人类定有飞翼!而且一生在致力研究飞行器。李白则用他的一生告诉我们,他就是人类性灵得以飞升之翼。李白在二十岁时就做《大鹏赋》,在临终前又写了《临路歌》,以及其它一些诗中始终以生有巨大翅膀的大鹏自比,以寄托他那“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以迅征”之志!他是以道家的天地人合一为目标和准则的,正因为如此,他能展开“无往不到的想象之翼”。正是出于这种心态,足以使他把人的本真情感化,追思人生的诗意而不被异化。 其他诗人则认为天下是皇帝的,自己只不过是天地间的过客,人生旅途看到什么景色就赞美两句,多献媚之词,而少由衷之意,即使偶而言由衷了,也缺乏李白那种以主人翁姿态吟唱出的“天地动、鬼神惊”之语?而李白是主人,他赞美时,自然而且放达,只是由于他发自内心深处的喜欢和钟爱。下面我们就一道去看一看,李白是怎样以整个生命的神奇力量,振动想象之翼飞翔的: 1、从青年起,李白就怀有“济苍生,安社稷”之宏大抱负,并为理想孜孜以求,锲而不舍,希望建立不世之功。他鄙视蓬间雀,没有凡夫俗子那种垂涎欲滴的权利欲,他政治视野开阔,正如大鹏的个性。正如陈胜所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但他又不想一步步脚踏实地登上事业的顶峰,却想平交王候,一步凌云。他一生都怀有侥幸成功的心理,一举定邦,一言问鼎,西入长安,从永王嶙以及晚年想当一普通士兵进而建功立业的想法都是这“侥幸心理”的直接反映。这一点,正与大鹏捕捉猎物的方式相似,它在云端远远地看着猎物,一个俯冲便轻而易举地用爪子抓在手里。 2、在处世上,道家的思想支配他,他自由自在,毫无拘检,无为而达。他在茶楼酒肆“天子呼来不上马,自言臣是酒中仙”,他在金銮殿,让高力士为他脱靴,都是这种心态的反映。大鹏在飞翔之中,总是看似漫不经心,自由自在,但自有服不可撼动的活泼与强硬。 3、他以诗人的眼光观察政治人情世态,有时异常敏锐地看出本质的东西。但总的说来,未免失之浪漫。大鹏在云端向下俯啄,不再象在平地上看世界时那样孤立的静止的,不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是在动态中把握,而抛开了颜色、声音、形状的干扰,更能抓住本质。 4、在艺术上,他继承了庄周、屈原以来的优秀浪漫主义传统,以囊括宇宙、席卷八荒的气概,以“惊风雨、泣鬼神”的笔姿表现出恢弘的志气和飘逸的风格。所谓“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在李白的《古风》五十九首中的第一首中,有“我志在删述,绝笔于获鳞”的诗句,俨然以新一代知识分子领袖自居。大鹏展翅飞翔眼天低,放眼天下时,飘逸正是大鹏飞翔的神态和风格。 5、李白正是因为以脱离现实的“以天下为一已之私”的想象之翼翱翔时,远离了社会的价值判断,这是造成其人生悲喜剧的主要原因,但同时又给他浪漫主义诗作注入超越时代的魅力。与一般诗人相比,太白诗几乎是用孤傲的自我串连起来的。“羞于世人同”,使他一生“傲岸苦不谐”,这种空前和孤傲包涵着世人对他的无法理解和他无法去理解世人的“双重苦恼”。但他对理想执著追求,对生命的极大热爱使他不肯屈服---“耻与鸡并食,长与凤为群”。杜甫也在诗中提到李白的不被人理解:“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世人皆欲杀,我意独怜才。”大鹏的独与天齐的飞行本能,使他苦恼,但他绝不会轻易放弃。 6、李白能把不被世人理解的悲愤,体现在不入流俗的的气魄和狂歌的坦荡上。在剧烈的站突中,他能把极度的痛苦表现为极度的超脱各非凡的气势上:“庐陵高揖汉天子,何必长街挂颐事玉阶!”“达亦不足贵,穷变不足悲!”“黄金白壁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候!”“东山高卧时起来,欲苍生未应晚。”大鹏能够在暴风雨中,笔直向上,直冲云宵,以表现自己的生命力,这正是他孤傲冷俊的性格决定的。李白这种精神境界的超越性几乎是唐代乃至后代诗人无法比拟的。这种超越性使他的诗的力度空前,也使人的生命力各个性淋漓尽致展现。从这个意义让讲:李白是一个真正的诗人,一个以生命写诗的人。 诗例1《谢眺楼饯别授书淑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比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惧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人生在事不如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的赠别诗占他诗歌的比便相当大,但可以说每一首赠别诗都不是为了写诗写诗,而是为了表达情感的需要。他的诗句都是从他的肺腑里蹦出来的,跳跃着时代向上的脉搏。赠别诗中,他总是能够排除虚伪的感情各捧场,直抒胸意,痛快淋漓。如《梦游天姥吟留别》《送孟浩然之广陵》等等,不仅没有应酬的痕迹,就是表达上也是感情充沛,妙手偶得,浑然天成。诗人忽喜忽悲,忽喜忽悲,情绪万变意象急剧跳跃。真实反映了一个满腹牢骚别恨的诗人复杂心情,李白之诗能从应酬诗的俗套中跳出来,因为他感情饱满真挚。使形不连而意连有一种合谐和美,所以杜甫评价其“飘然思不群”。 李白是一个能把外物随时随处为我所有、带着强列主观色彩的人,这一特点集中反映在他的“以第一人称为视点”的歌行中。李白这种做法无疑给作品带来了不谐调的成分,或者说紧张感、跳跃感,而李白的不受内心束缚的浪漫主义诗情,只有通过大多数诗人认为“不可做诗的形式”中,才会在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世界里展翅敖游。 第二,理性不能保证人的判断的正确性。人应以自己内在的的灵性作为外界的依据,以直觉各顿悟有所判断的依据。 李白是一个性灵派的诗人,他带有强烈的主观感受,重直觉。他的感情炽热,发为诗则一种天马行空的轻灵飘逸,以江河般的“恣态奔腾”气势来表现自己浩大不捐的力量;而杜甫则象海边的碓石,在岸边静静地矗立着以一种拙力来表现诗情。德国浪漫主义诗哲的本体论认为:“诗人希望在诗的国度里消除束缚,庸俗各一切对立,达到绝对自由。从而把诗的想像激情和幻想给有限的生命以出神的状态中,把握时间的永恒。”从东、西方关于诗的的本体的不同把握,我们就可以看出一个问题。中国的诗歌创作,对于”志”的要求是很低的,只要是人的某种情感的抒发就可以了。具体地说,以何种形式是五言或七言,全凭诗人自己主观好恶,而实际上大多数诗人都自束手足,不仅格式工整,而且绝不逾平仄半步。至于说在鉴赏者那里所要求的也根本没有提出“出神”的状态各“时间的永恒性”。 从诗的概念的简单分析和比较,我们容易看出,诗的创作在各个时代有些共同特点在人的诗作和修行成佛上,都存在着这样两种方式孰优的争论:是顿悟的,还是渐修的,是要借用直觉直抒胸意和感受,还是借助理性观照勤修苦炼,是做道家的游方圣僧,还是做苦行僧。一者以酒肉穿肠过,一者以恪守五戒十律,问汝今能持否?这种争论,导致了佛教完派的分野,推而广之,在做人和做诗上也有南宗、北宗之分。北宗学问渊综广博,南宗学问清通简要。“北宗人看书如显处观月,南宗人看书如牖中窥日。北宗风格退敛,南宗风格肆纵。北宗重细节,南宗人重大概。”作诗也是如此。李白是一个性灵的诗人,他很崇拜谢灵运,他的心里时常是“空无一物”坦荡的,所以没有任何滞重的东西,他能抓住一刹那的感受,而不拘泥形式地表现内心的“志”这一点上。 在荡漾人类性灵的浪漫主义诗人那里,主体感受已经最大限度地溶在诗中,甚至可以活主体已消失在语言中,同时语言的形式语言的选择已成活主体已成极其次要的问题,只有一种意识上的一种冲动在主体和鉴赏者中间,这种意识就下面第三点中谈及的宇宙意识。 读杜甫的诗和读李白的诗,我总是有二种不同的感觉,那就是杜甫是在静观人生,而李白则是挥霍人生。我们每一读者都是通过每一句单独的感觉与诗人交流的。另外,李和杜的诗有一个区别是,李诗中多采用过去时友人入蜀道还没有发生,李诗已出现了,而且每一读者读过后,好像旅游时结束后的轻松,而杜甫的则是雨已下过后,他与读者说,这雨是怎么下的。前者有畅想时的美感,后者有回忆时的欢欣。 第二, 追求与大自然的神秘契合交感,反对理性使人与自然的分离和对抗。 这一点是李白和所有浪漫主义诗人和文学家共同具备的,那就是他们具有强烈的宇宙意识。 庄周梦见蝴蝶,他分不清到是蝴蝶变成了庄周,还是庄周在梦中变成了蝴蝶。屈原在《天问》中,一连串向天发问,共提出了一百七十多个问题。李白终身以大鹏自比,是他能够象大鹏一样在天空自由自在飞翔,还是大鹏能够像李白一样有放荡不羁的思想?!具有这强烈的宇宙意识的人,是不能为理性而牺牲自己内心的灵性的,他的灵性只能深深地来自于他强大的生龠,来自于他对生命对宇宙的神秘契合的强烈的爱。既然有白天存在,那么一定有黑夜存在,有“熵”存在,使我们的能量凝聚,既然生命是存在的,那么死亡也一定存在,生命是好的,那么死亡也一定是美好的,具有宇宙意识的人,能够超越事物偏执的两端,在两者这上静观两者的兴替变化,所以他进亦忧、退亦忧。李白就是这样一个人,能把生命中的得失、痛苦和欢乐,一起下酒的人,他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对自己生命的强烈的爱,而这种爱时来源于任何一个自然生命生存的全部认同。整个人类发展史上,人的焦虑,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生命本真的焦虑,二,是道德上的焦虑。三,是精神上的焦虑,尼采说过一句话:“上帝死了!”---是他们共同的焦虑之声。具有了强烈宇宙意识的人,他们退了,退到山林做起了隐士,那里不再不会有政治战争的干扰和危胁其生命的存在,但他们为了摆脱精袖的无归依,他们向社会的道德进攻了,以获得人的精神生活的健全,李白是这样做的,庄子,嵇康,陶渊明都莫不如此。 现代派的绘画的最大特点就是追求画的整体效果,它看上去首先是一幅感人的画,然后细看却看只不过是一些色彩的点染和几何图形的罗列。这一点与古典绘画不同,它看上去是一些感人的细节,而后一幅画的意义才脱然而出。这就像李白的诗与杜甫的不同。 下面举一例:《观卢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整首诗没有固定的视点,不是一个“遥”反映出来的。诗人不是通常所说的站在高处,看瀑布的水向下奔泻,也不是仰视瀑布的水直从天上垂下,更不是一个为看瀑布,而找到一个相同高山头平视瀑布流淌的全过程。而是李白自己化做了瀑布的一滴水,在瀑布流下的过程中,恣意奔泻,他感觉到崖石的期待,这滴水不怕身体失重、生命失重的情况下,不管是那块岩在上面跌得粉身碎骨,他期待着这种辉煌。这滴水,用自己势能向下冲,而且越落越快,不可阻挡,这是他整个生命所蕴藏的最后的能量,那一滴水的重量不止是他生命的重量。这时,他不知瀑布是他,还是他是瀑布,天地晕眩了,岩石也模糊了,他也为自己的力量感觉陶醉了,三千里的长度对它来说太长又太短了,他有权利更深体味这种生活。 这首诗是与《卢山谣》先后写的,那时他六十岁,离他生命的终点只差两年。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讲,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他有与天地合一的宇宙意识,梁实秋先生说过一句话:“一个人如果到了相当年龄,还不失赤子之心,方寸之间诗意盎然,方是诗人。”那银河,那瀑布的水,那崖石,已不再有最初的涵义,而是他浪漫主义诗情的一部分了。下面我谈一谈浪漫主义诗人之死 1老子之死(按一般说法,他不称浪漫主义诗人之列,但他是具有宇宙意识和人类性的人)。他骑着青牛出了函谷关,就消失了。他看到了什么,他为什么而去,我们不得而知。在一个战乱的时代,他抛弃了什么,但他和自己的形体合一,谁也干扰了他的心神,追寻他的大道去了。2庄子之死:林语堂《老子的智慧》中记载:“庄子快死的时候,弟子们商议要厚葬,但庄子说:“我用天地为棺木,日月做壁玉,星辰做葬珠,万物来送葬,这不是很壮的葬礼吗?还有什么可求的呢?”3屈原之死:在端五节投汨罗江而死,他绝不是简单的为楚国而死,他超脱了形体,他是吟唱着《天问》而死的,他是涌颂着《离骚》而死的。任何人拥抱着本真的自己而死的。那死是一种宇宙意识的体验,他的死亡是他生命之后的生命。 4李白之死:投水。他是乘舟大醉后,为捕捉水中的月亮而死的。他是吟着大鹏赋“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而死的,他是和自己心中的月亮一起死的。他投水时,月碎了,他成了水中的月亮,他寻到了月和生命的圆满和光亮。 每一个浪漫诗人都对自己生命赋予最大限度的认同。正是因为他最大的认同了自己的生命,所以他的一切都被他自己的行动赋于了永恒的生命力,连同他的死。每一个浪漫主义诗人之死都是人类灵性的一次极大的尙失,又是人类灵性的一次圆满。这是人类诗化人生历史的一次涅磐。 以上谈了什么是浪漫主义?什么是浪漫主义诗歌和诗人?而真正的成为浪漫主义诗人,首先是又必须浪漫地做人。 浪漫地做人的基础是学会心理状态有一种一成不变的特性,我们不妨称之为稳定性,如果没有外来的信息冲击,那么每个人会依照这种稳定性一如既往地生活下去。他遇到什么人说什么话,他是早晨干什么晚上干什么会有条不紊。但人的心理状态有一种易变性。当外来的信息量很大,他再继续按常规做事已成为不可能,他会寻求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解放自己的苦闷。这时他对熟悉他的朋友说,会觉得他突变了一个人。而如果他觉察到周围人的因自己的心理状态而导致了对自己不利的看法,他会很犹豫彷徨,恨不得自己马上回到原来做事的方式中去,但这种情况正象“熵”一样有不可逆性,于是他留恋过去,他回忆过去,一直追塑到自己的童年,而否定了现在的一切失败和成功。 而浪漫主义诗人则不同。他们是善于改变自我的心理状态。而且会这种变化而由衷的高兴。他觉得自己又触及到更为崭新的生命内容。他还能保持那颗赤子之心,而不有损自己的灵性。所以他敢于让高力士脱靴,尽管他的同行会认为这是狂妄,认为这样做会导致他行事的不便,而他则一如既往。所以他敢去投水而死去捕捉月亮,他这样做,只是因为他喜欢有世俗所说的那种损失和意义。 确实,“诗言志”在心为心,在心为志,发而为诗。做人就像做诗一样,心里怎样想就怎样做,就是把人生的一切都转化成诗的意境了,行事的效果和其所想之间就达到了合一。不知他是做诗还是在说话,没有了世俗的理念。生命的过程中,每一改变所赋于的浪漫主义诗人感觉抓住了,不再停留在某一种状态了,浪漫主义诗人高兴自己能够适应了所有的状态,而自由自在生活了。人的每一次心理状态改变都可以说是过去的自我的一次死亡,如果你为这种改变而有一种荣誉感,崇高感,你会对自己有一种认同。而别人在一次活动中,打破了你的心理状态,给你一个崭新的思想,如果你有羞耻心恐惧心很焦虑,那你也同样是死亡了一次,如果你战胜了这种感觉,你会和他成为朋友,如果你没有远离这种生活,你会更强地自闭于自我。

关于李白的论文选题我的理想和目标是什么

李白创作的成功唐代在700-770年的时间里,出现了一位巨星般的人物。他就是被人们称为“天上谪仙”,“地上诗仙”的李白。在仕途上,李白扮演着失败者的角色,但作为诗人,他是成功的。 李白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所以他的早期教育颇为与众不同。他既能像一般士大夫子弟一样享有读书的条件。又比他们享有更多的自由与宽松。这种难得的自由与宽松培养了他广泛的兴趣和豪放不羁的性格。到了十五岁,他已经通诗书、精剑法、懂道术了。由于受时代潮流和儒家传统教育的影响,李白也把“兼济天下”作为人生最为突出的目标。他想像着自己从峨嵋山上飘然而来,不仅具有高洁的品质、超然出世的精神,还有一颗伟大的人间情怀,在挥手之间帮助人间的帝王整治天下,然后功成身退、还游江湖。天真的诗人在想像中弥合了儒家的人世精神和道家的出世态度之间的冲突。“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是最伟大的,也是最典型的。诗人非常自信,他这样评价自己的诗:“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诗圣”杜甫对他的诗也是称赞不已:“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的诗的确具有无比神奇、难以抗拒地艺术魅力。真正做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李白的诗歌一大显著特点是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据统计,在他的现存九百多首诗歌中,出现“我”、“吾”、“予”、“余”或“李白”、“太白”字辞竟达半数以上。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唯一的。他要求仙就有“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f则呼喊出了他的政治失意。这种强烈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不仅能增强诗歌的气势,有时还给读者带来亲切感。另外他毫不掩抑收敛自己的感情。而是喷薄而出,一泻千里。如《宣州谢脁楼楼饯别校书叔云》开端不是咏怀,也不是写饯别场景,而是用了两个长达十一字的散文句式,直接抒发内心的精神苦闷:“弃我去者作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这是诗人长期以来进步理想与黑暗现实相矛盾而产生的精神苦闷,这种苦闷通过这凭空而来的发端得到了极好的宣泄。当有限的语言无法表达激情时,诗人就用大胆的夸张。如《秋浦歌》中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借有形的白发之长,来突出无形的忧愁之多,夸张非常大胆。当现实的事物难以形容思想、愿望时,便借助神话和幻想等浪漫主义表现手法来达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如《蜀道难》中从蚕丛鱼凫到五丁开山,全用虚无渺茫、无凭无据的神话传说。烘托出一种奇险的氛围。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使诗人陷入了无止无休的孤独、苦闷之中。李白有抱负,有才能,想成就一番事业。但他既得不到统治者的赏识,又找不到多少知音和朋友。所以他常常陷入孤独的包围中,感到苦闷,感到彷徨。从他的诗里,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一个孤独灵魂的呼喊,这呼喊既有对不合理的黑暗社会的抗议,也有对无拘无束的自由的渴望。他的《月下独酌》堪称描写孤独心境的千古绝唱。“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开端两句已点出“独”字。大家知道,爱喝酒的人是不喜欢独自一人喝闷酒的,诗人酷爱饮酒,他当然愿意与人共饮。可现在他有酒无亲,一肚子的苦闷、满腹的牢骚无处倾诉。只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人孤独到了邀约月亮和影子来共饮作伴。可见程度之深。不仅如此,“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甚至在以后的悠悠岁月中,他也难以找到共饮之人,只好与月光、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高邈的天空。 仕途的失意,并未使诗人一蹶不振、不可自拔。庄子的虚静无为、恬淡忘我的处世哲学这时对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他能在政治失意后,能寄情于锦山秀水,来缓解内心的煎熬。李白一生的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对于安徽,诗人似乎情有独钟,曾多次前来。并在这里流下了不少传世千古的佳作。“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消失得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鸟飞云去后,静悄悄地只剩下诗人和敬亭山了。寥寥数字,便把诗人孤独、凄凉的心境憔妙惟肖地表现出来。当诗人登上宣城谢脁楼时回想起谢脁的遭遇,又想到自己的不幸,不禁发出了“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慨叹!仕途的失意,悲愤痛苦的心情难以排遣,诗人最终只能用“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愤激之语来宣泄。 创作、饮酒、游历山川就是李白的生活。这样的生活 使诗人的情感得到成功的转移,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精神上的重压。作为伟大的诗人,李白是当之无愧的。然而仕途的波折和灵魂的煎熬却最终成就了伟大“诗仙”的诞生。试想如果李白政治得意,整日忙于政事,哪有闲暇游历山川、寄情山水?千秋诗苑的天空,定会因为失去这颗熠熠生辉的明星,而变得黯淡无光。这将成为全人类的损失!

桃花潭在今安徽省泾县,据记载它“深不可测”。李白游桃花潭时,曾受到当地乡民汪伦的款待,临离开时汪伦又赶到潭边相送,李白便即兴书写此诗赠给汪伦。我们现在用“情深似海”之类的词,已不觉新鲜了,但在唐代,李白即兴指潭水喻深情,则是个创新,因而令后人赞赏。问题是:李白是名动天下的大诗人,而据说汪伦只不过是一介乡村青年,且只是在李白游桃花潭时偶尔结识,那么,李白对汪伦如此深情热烈的赞颂是否有足够的感情内蕴呢?“深不可测”的桃花潭犹不及“汪伦送我情”该不会是诗仙虚与委蛇的应酬夸张吧?其实不然。细揣诗意,李白是把汪伦对自己的毫无私利之心的纯洁的友谊同世态炎凉相对比,是有着丰厚的现实生活感受作为基础的。李白这人,有大志,也有大才,诗名早就响震天下。但因他禀性兀傲,不愿阿附权贵,低眉俯首,因而长期遭受排斥,很不得志,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有着深切的体验。这次,他游桃花潭一带,自然会结识许多当地人士,但在离开时,却只有汪伦组织了一队人唱着歌,用脚踏着节拍前来热烈送行。这自然使潦倒失意的李白深为感动。当然,作为一首短小的绝句,他只能如此含蓄地写,因此,只有细加品味,才能体会到。“李白乘舟将欲行”,写诗人登舟时有所期待,而又惘然若失。句首直呼己名,含有一种深沉的感叹意味,犹如说:李白呀李白呀!“将欲”这两个字读起来是很感滞重的,似乎连招呼船家起程这样简单的事还得狠狠心才行。他为什么心情这样沉重呢?可以想见的起码有这样几个方面:其一,“舟”为小船,当不会有许多人同行。“行”有“往”义,但不象“前往某地”那样有明确的目的地;有“去(离开)”义,但也不强调离开某地。这样看来,诗人用“行”字是为了表现一种欲行不行的矛盾心态。为什么呢?试想,诗人将要乘一叶孤舟继续他的漫游,在漫长的旅途中,其孤独可想而知。此时,他回望桃花潭岸边,这些天来所见之美景怎会不使他恋恋不舍?但终究是要离开了。这就会令人深深感叹。其二,诗人性格豪放,喜结交天下豪杰。此时,若有好友相送,金樽清酒,一饮“三百杯”,无论是放歌还是悲吟,总能渲泄胸中郁郁之情。可现在,孤零零地悄然离去,心中自然深感失望和怅惘。总之,第一句写诗人欲行不行时的怅惘,为下一句蓄足了情势。

关于李白的论文选题我的理想和目标怎样写

李白创作的成功唐代在700-770年的时间里,出现了一位巨星般的人物。他就是被人们称为“天上谪仙”,“地上诗仙”的李白。在仕途上,李白扮演着失败者的角色,但作为诗人,他是成功的。 李白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所以他的早期教育颇为与众不同。他既能像一般士大夫子弟一样享有读书的条件。又比他们享有更多的自由与宽松。这种难得的自由与宽松培养了他广泛的兴趣和豪放不羁的性格。到了十五岁,他已经通诗书、精剑法、懂道术了。由于受时代潮流和儒家传统教育的影响,李白也把“兼济天下”作为人生最为突出的目标。他想像着自己从峨嵋山上飘然而来,不仅具有高洁的品质、超然出世的精神,还有一颗伟大的人间情怀,在挥手之间帮助人间的帝王整治天下,然后功成身退、还游江湖。天真的诗人在想像中弥合了儒家的人世精神和道家的出世态度之间的冲突。“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是最伟大的,也是最典型的。诗人非常自信,他这样评价自己的诗:“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诗圣”杜甫对他的诗也是称赞不已:“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的诗的确具有无比神奇、难以抗拒地艺术魅力。真正做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李白的诗歌一大显著特点是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据统计,在他的现存九百多首诗歌中,出现“我”、“吾”、“予”、“余”或“李白”、“太白”字辞竟达半数以上。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唯一的。他要求仙就有“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f则呼喊出了他的政治失意。这种强烈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不仅能增强诗歌的气势,有时还给读者带来亲切感。另外他毫不掩抑收敛自己的感情。而是喷薄而出,一泻千里。如《宣州谢脁楼楼饯别校书叔云》开端不是咏怀,也不是写饯别场景,而是用了两个长达十一字的散文句式,直接抒发内心的精神苦闷:“弃我去者作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这是诗人长期以来进步理想与黑暗现实相矛盾而产生的精神苦闷,这种苦闷通过这凭空而来的发端得到了极好的宣泄。当有限的语言无法表达激情时,诗人就用大胆的夸张。如《秋浦歌》中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借有形的白发之长,来突出无形的忧愁之多,夸张非常大胆。当现实的事物难以形容思想、愿望时,便借助神话和幻想等浪漫主义表现手法来达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如《蜀道难》中从蚕丛鱼凫到五丁开山,全用虚无渺茫、无凭无据的神话传说。烘托出一种奇险的氛围。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使诗人陷入了无止无休的孤独、苦闷之中。李白有抱负,有才能,想成就一番事业。但他既得不到统治者的赏识,又找不到多少知音和朋友。所以他常常陷入孤独的包围中,感到苦闷,感到彷徨。从他的诗里,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一个孤独灵魂的呼喊,这呼喊既有对不合理的黑暗社会的抗议,也有对无拘无束的自由的渴望。他的《月下独酌》堪称描写孤独心境的千古绝唱。“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开端两句已点出“独”字。大家知道,爱喝酒的人是不喜欢独自一人喝闷酒的,诗人酷爱饮酒,他当然愿意与人共饮。可现在他有酒无亲,一肚子的苦闷、满腹的牢骚无处倾诉。只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人孤独到了邀约月亮和影子来共饮作伴。可见程度之深。不仅如此,“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甚至在以后的悠悠岁月中,他也难以找到共饮之人,只好与月光、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高邈的天空。 仕途的失意,并未使诗人一蹶不振、不可自拔。庄子的虚静无为、恬淡忘我的处世哲学这时对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他能在政治失意后,能寄情于锦山秀水,来缓解内心的煎熬。李白一生的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对于安徽,诗人似乎情有独钟,曾多次前来。并在这里流下了不少传世千古的佳作。“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消失得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鸟飞云去后,静悄悄地只剩下诗人和敬亭山了。寥寥数字,便把诗人孤独、凄凉的心境憔妙惟肖地表现出来。当诗人登上宣城谢脁楼时回想起谢脁的遭遇,又想到自己的不幸,不禁发出了“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慨叹!仕途的失意,悲愤痛苦的心情难以排遣,诗人最终只能用“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愤激之语来宣泄。 创作、饮酒、游历山川就是李白的生活。这样的生活 使诗人的情感得到成功的转移,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精神上的重压。作为伟大的诗人,李白是当之无愧的。然而仕途的波折和灵魂的煎熬却最终成就了伟大“诗仙”的诞生。试想如果李白政治得意,整日忙于政事,哪有闲暇游历山川、寄情山水?千秋诗苑的天空,定会因为失去这颗熠熠生辉的明星,而变得黯淡无光。这将成为全人类的损失!

李白浪漫主义诗歌及其价值探究 在唐诗及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中,李白的课题的评论资料和专著的相对匮乏。典型一点的就胡震亨的《李诗通》,杨其贤、萧士赟及王琦三家分别为《李太白全集》做的注本,以及薛仲邕做的《李太白年谱》等,到了近代,也只有郭沫若先生曾系统地研究过。与李白同时代的大诗人杜甫相比,在专著的数量和质量上,可谓“扬杜而抑李”了。其实,更多的研究者却是,隐藏或者回避了更深的内涵和问题不谈,或者只是考证了一下诗的某句出典或者创作的年代,实在是离李白诗歌背后的人性挖掘很远,离浪漫主义精神的根源与神韵更远。 李白是中国这块汉语言文字沃土上滋生的特殊文化现象。其长期存在而且具有恒久的艺术和人性魅力,一定有自己不可复制和逆转的深层次原因。这当然需要我们对李白以及浪漫主义诗歌乃至文学进行本体上的考虑,这种考虑或者应以生命的存在为基础,这就是李白的价值重估的问题,我对李白的认识,在接近的程度上永远不敢说真正理解李白的精神神韵。加上我现在只有20岁的小小年龄,不敢也不可能陷入那细节上的研究,难免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感。我在玩味李白作品的时候,始终告诫自己一点:做人要做真诚的人,依照自己的本性,而不是世俗的理念,浪漫只能是以人的生命为主体的浪漫。下面就将自己的三个妄自菲薄的观点和体会谈一谈: 第一, 诗歌与人生合一。 人生应该是诗意的人生。所以浪漫主义诗人始终追思人生的诗意,把人的本真情感纯化,力图把人类从各种“非人化境遇”中拉出来,启迪异化现象日趋严重情况下芸芸众生那沉重的心灵。表现在李白身上,他是一个强烈的“以天下为一己之私”的人。与李白同时代的其它诗人,根本无法将个人的主体意识摆到李白这样的高度上。而其它诗人则是以天下为他人之私或以天下为天下共同之私。李白是皇室宗亲,使他能够摆脱一个穷酸读书人的孜孜以求的“暮登天子堂”的“田舍郎”梦想,他直到四十岁才应诏入朝,不是由于科举,而是玄宗的下诏相请。达芬奇一生最大的预言就是:人类定有飞翼!而且一生在致力研究飞行器。李白则用他的一生告诉我们,他就是人类性灵得以飞升之翼。李白在二十岁时就做《大鹏赋》,在临终前又写了《临路歌》,以及其它一些诗中始终以生有巨大翅膀的大鹏自比,以寄托他那“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以迅征”之志!他是以道家的天地人合一为目标和准则的,正因为如此,他能展开“无往不到的想象之翼”。正是出于这种心态,足以使他把人的本真情感化,追思人生的诗意而不被异化。 其他诗人则认为天下是皇帝的,自己只不过是天地间的过客,人生旅途看到什么景色就赞美两句,多献媚之词,而少由衷之意,即使偶而言由衷了,也缺乏李白那种以主人翁姿态吟唱出的“天地动、鬼神惊”之语?而李白是主人,他赞美时,自然而且放达,只是由于他发自内心深处的喜欢和钟爱。下面我们就一道去看一看,李白是怎样以整个生命的神奇力量,振动想象之翼飞翔的: 1、从青年起,李白就怀有“济苍生,安社稷”之宏大抱负,并为理想孜孜以求,锲而不舍,希望建立不世之功。他鄙视蓬间雀,没有凡夫俗子那种垂涎欲滴的权利欲,他政治视野开阔,正如大鹏的个性。正如陈胜所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但他又不想一步步脚踏实地登上事业的顶峰,却想平交王候,一步凌云。他一生都怀有侥幸成功的心理,一举定邦,一言问鼎,西入长安,从永王嶙以及晚年想当一普通士兵进而建功立业的想法都是这“侥幸心理”的直接反映。这一点,正与大鹏捕捉猎物的方式相似,它在云端远远地看着猎物,一个俯冲便轻而易举地用爪子抓在手里。 2、在处世上,道家的思想支配他,他自由自在,毫无拘检,无为而达。他在茶楼酒肆“天子呼来不上马,自言臣是酒中仙”,他在金銮殿,让高力士为他脱靴,都是这种心态的反映。大鹏在飞翔之中,总是看似漫不经心,自由自在,但自有服不可撼动的活泼与强硬。 3、他以诗人的眼光观察政治人情世态,有时异常敏锐地看出本质的东西。但总的说来,未免失之浪漫。大鹏在云端向下俯啄,不再象在平地上看世界时那样孤立的静止的,不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是在动态中把握,而抛开了颜色、声音、形状的干扰,更能抓住本质。 4、在艺术上,他继承了庄周、屈原以来的优秀浪漫主义传统,以囊括宇宙、席卷八荒的气概,以“惊风雨、泣鬼神”的笔姿表现出恢弘的志气和飘逸的风格。所谓“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在李白的《古风》五十九首中的第一首中,有“我志在删述,绝笔于获鳞”的诗句,俨然以新一代知识分子领袖自居。大鹏展翅飞翔眼天低,放眼天下时,飘逸正是大鹏飞翔的神态和风格。 5、李白正是因为以脱离现实的“以天下为一已之私”的想象之翼翱翔时,远离了社会的价值判断,这是造成其人生悲喜剧的主要原因,但同时又给他浪漫主义诗作注入超越时代的魅力。与一般诗人相比,太白诗几乎是用孤傲的自我串连起来的。“羞于世人同”,使他一生“傲岸苦不谐”,这种空前和孤傲包涵着世人对他的无法理解和他无法去理解世人的“双重苦恼”。但他对理想执著追求,对生命的极大热爱使他不肯屈服---“耻与鸡并食,长与凤为群”。杜甫也在诗中提到李白的不被人理解:“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世人皆欲杀,我意独怜才。”大鹏的独与天齐的飞行本能,使他苦恼,但他绝不会轻易放弃。 6、李白能把不被世人理解的悲愤,体现在不入流俗的的气魄和狂歌的坦荡上。在剧烈的站突中,他能把极度的痛苦表现为极度的超脱各非凡的气势上:“庐陵高揖汉天子,何必长街挂颐事玉阶!”“达亦不足贵,穷变不足悲!”“黄金白壁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候!”“东山高卧时起来,欲苍生未应晚。”大鹏能够在暴风雨中,笔直向上,直冲云宵,以表现自己的生命力,这正是他孤傲冷俊的性格决定的。李白这种精神境界的超越性几乎是唐代乃至后代诗人无法比拟的。这种超越性使他的诗的力度空前,也使人的生命力各个性淋漓尽致展现。从这个意义让讲:李白是一个真正的诗人,一个以生命写诗的人。 诗例1《谢眺楼饯别授书淑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比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惧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人生在事不如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的赠别诗占他诗歌的比便相当大,但可以说每一首赠别诗都不是为了写诗写诗,而是为了表达情感的需要。他的诗句都是从他的肺腑里蹦出来的,跳跃着时代向上的脉搏。赠别诗中,他总是能够排除虚伪的感情各捧场,直抒胸意,痛快淋漓。如《梦游天姥吟留别》《送孟浩然之广陵》等等,不仅没有应酬的痕迹,就是表达上也是感情充沛,妙手偶得,浑然天成。诗人忽喜忽悲,忽喜忽悲,情绪万变意象急剧跳跃。真实反映了一个满腹牢骚别恨的诗人复杂心情,李白之诗能从应酬诗的俗套中跳出来,因为他感情饱满真挚。使形不连而意连有一种合谐和美,所以杜甫评价其“飘然思不群”。 李白是一个能把外物随时随处为我所有、带着强列主观色彩的人,这一特点集中反映在他的“以第一人称为视点”的歌行中。李白这种做法无疑给作品带来了不谐调的成分,或者说紧张感、跳跃感,而李白的不受内心束缚的浪漫主义诗情,只有通过大多数诗人认为“不可做诗的形式”中,才会在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世界里展翅敖游。 第二,理性不能保证人的判断的正确性。人应以自己内在的的灵性作为外界的依据,以直觉各顿悟有所判断的依据。 李白是一个性灵派的诗人,他带有强烈的主观感受,重直觉。他的感情炽热,发为诗则一种天马行空的轻灵飘逸,以江河般的“恣态奔腾”气势来表现自己浩大不捐的力量;而杜甫则象海边的碓石,在岸边静静地矗立着以一种拙力来表现诗情。德国浪漫主义诗哲的本体论认为:“诗人希望在诗的国度里消除束缚,庸俗各一切对立,达到绝对自由。从而把诗的想像激情和幻想给有限的生命以出神的状态中,把握时间的永恒。”从东、西方关于诗的的本体的不同把握,我们就可以看出一个问题。中国的诗歌创作,对于”志”的要求是很低的,只要是人的某种情感的抒发就可以了。具体地说,以何种形式是五言或七言,全凭诗人自己主观好恶,而实际上大多数诗人都自束手足,不仅格式工整,而且绝不逾平仄半步。至于说在鉴赏者那里所要求的也根本没有提出“出神”的状态各“时间的永恒性”。 从诗的概念的简单分析和比较,我们容易看出,诗的创作在各个时代有些共同特点在人的诗作和修行成佛上,都存在着这样两种方式孰优的争论:是顿悟的,还是渐修的,是要借用直觉直抒胸意和感受,还是借助理性观照勤修苦炼,是做道家的游方圣僧,还是做苦行僧。一者以酒肉穿肠过,一者以恪守五戒十律,问汝今能持否?这种争论,导致了佛教完派的分野,推而广之,在做人和做诗上也有南宗、北宗之分。北宗学问渊综广博,南宗学问清通简要。“北宗人看书如显处观月,南宗人看书如牖中窥日。北宗风格退敛,南宗风格肆纵。北宗重细节,南宗人重大概。”作诗也是如此。李白是一个性灵的诗人,他很崇拜谢灵运,他的心里时常是“空无一物”坦荡的,所以没有任何滞重的东西,他能抓住一刹那的感受,而不拘泥形式地表现内心的“志”这一点上。 在荡漾人类性灵的浪漫主义诗人那里,主体感受已经最大限度地溶在诗中,甚至可以活主体已消失在语言中,同时语言的形式语言的选择已成活主体已成极其次要的问题,只有一种意识上的一种冲动在主体和鉴赏者中间,这种意识就下面第三点中谈及的宇宙意识。 读杜甫的诗和读李白的诗,我总是有二种不同的感觉,那就是杜甫是在静观人生,而李白则是挥霍人生。我们每一读者都是通过每一句单独的感觉与诗人交流的。另外,李和杜的诗有一个区别是,李诗中多采用过去时友人入蜀道还没有发生,李诗已出现了,而且每一读者读过后,好像旅游时结束后的轻松,而杜甫的则是雨已下过后,他与读者说,这雨是怎么下的。前者有畅想时的美感,后者有回忆时的欢欣。 第二, 追求与大自然的神秘契合交感,反对理性使人与自然的分离和对抗。 这一点是李白和所有浪漫主义诗人和文学家共同具备的,那就是他们具有强烈的宇宙意识。 庄周梦见蝴蝶,他分不清到是蝴蝶变成了庄周,还是庄周在梦中变成了蝴蝶。屈原在《天问》中,一连串向天发问,共提出了一百七十多个问题。李白终身以大鹏自比,是他能够象大鹏一样在天空自由自在飞翔,还是大鹏能够像李白一样有放荡不羁的思想?!具有这强烈的宇宙意识的人,是不能为理性而牺牲自己内心的灵性的,他的灵性只能深深地来自于他强大的生龠,来自于他对生命对宇宙的神秘契合的强烈的爱。既然有白天存在,那么一定有黑夜存在,有“熵”存在,使我们的能量凝聚,既然生命是存在的,那么死亡也一定存在,生命是好的,那么死亡也一定是美好的,具有宇宙意识的人,能够超越事物偏执的两端,在两者这上静观两者的兴替变化,所以他进亦忧、退亦忧。李白就是这样一个人,能把生命中的得失、痛苦和欢乐,一起下酒的人,他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对自己生命的强烈的爱,而这种爱时来源于任何一个自然生命生存的全部认同。整个人类发展史上,人的焦虑,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生命本真的焦虑,二,是道德上的焦虑。三,是精神上的焦虑,尼采说过一句话:“上帝死了!”---是他们共同的焦虑之声。具有了强烈宇宙意识的人,他们退了,退到山林做起了隐士,那里不再不会有政治战争的干扰和危胁其生命的存在,但他们为了摆脱精袖的无归依,他们向社会的道德进攻了,以获得人的精神生活的健全,李白是这样做的,庄子,嵇康,陶渊明都莫不如此。 现代派的绘画的最大特点就是追求画的整体效果,它看上去首先是一幅感人的画,然后细看却看只不过是一些色彩的点染和几何图形的罗列。这一点与古典绘画不同,它看上去是一些感人的细节,而后一幅画的意义才脱然而出。这就像李白的诗与杜甫的不同。 下面举一例:《观卢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整首诗没有固定的视点,不是一个“遥”反映出来的。诗人不是通常所说的站在高处,看瀑布的水向下奔泻,也不是仰视瀑布的水直从天上垂下,更不是一个为看瀑布,而找到一个相同高山头平视瀑布流淌的全过程。而是李白自己化做了瀑布的一滴水,在瀑布流下的过程中,恣意奔泻,他感觉到崖石的期待,这滴水不怕身体失重、生命失重的情况下,不管是那块岩在上面跌得粉身碎骨,他期待着这种辉煌。这滴水,用自己势能向下冲,而且越落越快,不可阻挡,这是他整个生命所蕴藏的最后的能量,那一滴水的重量不止是他生命的重量。这时,他不知瀑布是他,还是他是瀑布,天地晕眩了,岩石也模糊了,他也为自己的力量感觉陶醉了,三千里的长度对它来说太长又太短了,他有权利更深体味这种生活。 这首诗是与《卢山谣》先后写的,那时他六十岁,离他生命的终点只差两年。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讲,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他有与天地合一的宇宙意识,梁实秋先生说过一句话:“一个人如果到了相当年龄,还不失赤子之心,方寸之间诗意盎然,方是诗人。”那银河,那瀑布的水,那崖石,已不再有最初的涵义,而是他浪漫主义诗情的一部分了。下面我谈一谈浪漫主义诗人之死 1老子之死(按一般说法,他不称浪漫主义诗人之列,但他是具有宇宙意识和人类性的人)。他骑着青牛出了函谷关,就消失了。他看到了什么,他为什么而去,我们不得而知。在一个战乱的时代,他抛弃了什么,但他和自己的形体合一,谁也干扰了他的心神,追寻他的大道去了。2庄子之死:林语堂《老子的智慧》中记载:“庄子快死的时候,弟子们商议要厚葬,但庄子说:“我用天地为棺木,日月做壁玉,星辰做葬珠,万物来送葬,这不是很壮的葬礼吗?还有什么可求的呢?”3屈原之死:在端五节投汨罗江而死,他绝不是简单的为楚国而死,他超脱了形体,他是吟唱着《天问》而死的,他是涌颂着《离骚》而死的。任何人拥抱着本真的自己而死的。那死是一种宇宙意识的体验,他的死亡是他生命之后的生命。 4李白之死:投水。他是乘舟大醉后,为捕捉水中的月亮而死的。他是吟着大鹏赋“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而死的,他是和自己心中的月亮一起死的。他投水时,月碎了,他成了水中的月亮,他寻到了月和生命的圆满和光亮。 每一个浪漫诗人都对自己生命赋予最大限度的认同。正是因为他最大的认同了自己的生命,所以他的一切都被他自己的行动赋于了永恒的生命力,连同他的死。每一个浪漫主义诗人之死都是人类灵性的一次极大的尙失,又是人类灵性的一次圆满。这是人类诗化人生历史的一次涅磐。 以上谈了什么是浪漫主义?什么是浪漫主义诗歌和诗人?而真正的成为浪漫主义诗人,首先是又必须浪漫地做人。 浪漫地做人的基础是学会心理状态有一种一成不变的特性,我们不妨称之为稳定性,如果没有外来的信息冲击,那么每个人会依照这种稳定性一如既往地生活下去。他遇到什么人说什么话,他是早晨干什么晚上干什么会有条不紊。但人的心理状态有一种易变性。当外来的信息量很大,他再继续按常规做事已成为不可能,他会寻求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解放自己的苦闷。这时他对熟悉他的朋友说,会觉得他突变了一个人。而如果他觉察到周围人的因自己的心理状态而导致了对自己不利的看法,他会很犹豫彷徨,恨不得自己马上回到原来做事的方式中去,但这种情况正象“熵”一样有不可逆性,于是他留恋过去,他回忆过去,一直追塑到自己的童年,而否定了现在的一切失败和成功。 而浪漫主义诗人则不同。他们是善于改变自我的心理状态。而且会这种变化而由衷的高兴。他觉得自己又触及到更为崭新的生命内容。他还能保持那颗赤子之心,而不有损自己的灵性。所以他敢于让高力士脱靴,尽管他的同行会认为这是狂妄,认为这样做会导致他行事的不便,而他则一如既往。所以他敢去投水而死去捕捉月亮,他这样做,只是因为他喜欢有世俗所说的那种损失和意义。 确实,“诗言志”在心为心,在心为志,发而为诗。做人就像做诗一样,心里怎样想就怎样做,就是把人生的一切都转化成诗的意境了,行事的效果和其所想之间就达到了合一。不知他是做诗还是在说话,没有了世俗的理念。生命的过程中,每一改变所赋于的浪漫主义诗人感觉抓住了,不再停留在某一种状态了,浪漫主义诗人高兴自己能够适应了所有的状态,而自由自在生活了。人的每一次心理状态改变都可以说是过去的自我的一次死亡,如果你为这种改变而有一种荣誉感,崇高感,你会对自己有一种认同。而别人在一次活动中,打破了你的心理状态,给你一个崭新的思想,如果你有羞耻心恐惧心很焦虑,那你也同样是死亡了一次,如果你战胜了这种感觉,你会和他成为朋友,如果你没有远离这种生活,你会更强地自闭于自我。

阅读李白是需要耐性的。 这位诗国巨人的想象力太丰富了,一会儿上天,一会儿入地;用笔浪漫,色彩瑰丽;笔墨饱而酣畅,如行云流水,浑然天成。然而铺天盖地而来的壮丽奇观的景物描写,却使人应接不暇,一种经过极度烂漫的熏陶后产生出的精神上的疲惫油然而生。所以,阅读李白最好选择在风雪弥漫的冬夜,如“燕山雪花大如席”的冬夜,用一份冬夜伴炉阅读的温馨去抵消那份金光灿灿。但我们无意说这位“嫡仙”只知道写想象中的事物,或只寄情山水,纵横天地,而没有象“诗圣”子美那样把社稷苍生牵挂与心。其实,李白仍是入世中人,他恃经世之才,希望有朝一日为朝廷效力。他把这种理想坚持了一生,即使在他受到排挤,诽谤,误会以及体弱多病时也没有放弃。他在《万愤词投魏郎中》一诗中说:“何六龙之浩荡,迁白日于秦西。九土星分,嗷嗷凄凄。”他忧虑的是玄宗的逃亡四川,国土的分崩离析以及人民的生活困苦。李白的代表作—庄严纯朴的《古风》五十九首,其中有很大的篇幅写了朝纲不振、战争残酷、百姓苦难。李白的咏怀咏史之诗,也是有唐一代诗人的真实记录,大可与杜甫的“史诗”相提并论、并驾齐驱。韩愈就说过: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李白的诗歌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李白其人却是复杂的、飘忽的、令人迷惑的。他是儒非儒,是道非道,有似儒道互补,儒释道结合;他理想远大,抱负非凡,可气吞山河,与日月齐辉,然而其政治才能又十分平庸;他平交王侯,傲视权贵,然而又对唐玄宗恋恋不舍……总之,他的存在如同一个巨大的悖论,横亘在时空的隧道中,令后人悲喜愁乐交加。李白的复杂性是由其个性或人格决定的。李白十分推崇老子的“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思想。这种思想的独特性在于既想积极入世、建功立业,又想遁世出世、归隐成仙。但是,“功成”是前提,一旦没有功名,便无“身退”等归隐实际行动。所以,李白拥有双重的痛苦。这种痛苦与诗人如影相随、终其一生。之因为李白怀有这种矛盾的理想,才所以会有时而热衷功名、洋洋得意,时而超尘脱俗、睥睨万物等不和谐的交融。因此可以说,李白的人生是失败的。当然,我们更多的是将李白看作一位诗人,一个十分浪漫的诗人,不愿也不应该将其与政治千丝万搂地联系起来。诗人的政治,只是一个宏观背景,一些点缀,而诗人的诗才是其生命的主旋律和时代的最强音。李白同古代多数优秀文人一样,是十分幸运的。因为他尽管终生对朝廷要职梦寐以求,并屡屡标榜自己“怀经济之才,抗巢由之节,文可以便风俗,学可以究天人”,希图大展宏图,为国效力,但他的一生都没有实现这个理想,而是“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这样,也许才造就了他写出更多的反映现实、贴近民众、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反观那些**、**、为帝王立不朽之传的文章,却往往名不经传,似乎早已被历史的风尘湮灭了。李白仍在历史的风尘中灼灼发光。那气势如虹、挥斥忧愤、神游八荒的诗歌足以使诗人成为盛唐的骄子,时代的鼓手,甚至是民族的诗魂所系。所以。在渐行渐冷的季节里感悟李白是一种从灵魂到肉体的温馨享受。转载自(感悟李白 文 / j-ang )

通过李白的故事对自己的职业的认识和规划如下:“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李白一生饱读诗书,始终胸怀天下,对治国理政心存远大抱负。但面对仕途的坎坷,也不得不心生愁绪,空留遗憾。对于他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我们总会抱以更高的期望,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他在职场上毫无建树,更没有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来。为何会如此?回顾他在职场上的短暂经历,不禁为他遗憾和不平的同时,也会引发我们的一些思考。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能够认清形势,摆正自己的位置,这在职场中是至关重要的。而对于身在职场的李白,不管是面对什么人或是处在什么环境下,都是无拘无束,洒脱奔放,最著名的就是“龙巾拭吐、玉手调羹、力士脱靴”的故事了。有一次,李白又喝多了,玄宗竟用手帕帮他擦嘴,杨贵妃亲自为他调汁解酒,而高力士为他脱靴子。这种待遇,恐怕翻遍大唐历史,再没有第二个人享受过。可见,唐玄宗还是很尊重这位大诗人的。然而对于这一切,李白并没有表现的诚惶诚恐。相反,他依然我行我素,该喝酒还喝酒,活脱脱一副酒鬼的样子。这样的人,即便是人才,也是很难被领导赏识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人之为人,何以处世?我们之所以有种种的不如意,大多是因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太远。李白如此,我们亦如此。看破红尘爱红尘!我们要接受社会现实浸泡我的身体,做到脚踏现实,却心怀理想,努力朝着我们最初的目标前进!

关于李白的论文选题我的理想和目标怎么写

李白创作的成功唐代在700-770年的时间里,出现了一位巨星般的人物。他就是被人们称为“天上谪仙”,“地上诗仙”的李白。在仕途上,李白扮演着失败者的角色,但作为诗人,他是成功的。 李白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所以他的早期教育颇为与众不同。他既能像一般士大夫子弟一样享有读书的条件。又比他们享有更多的自由与宽松。这种难得的自由与宽松培养了他广泛的兴趣和豪放不羁的性格。到了十五岁,他已经通诗书、精剑法、懂道术了。由于受时代潮流和儒家传统教育的影响,李白也把“兼济天下”作为人生最为突出的目标。他想像着自己从峨嵋山上飘然而来,不仅具有高洁的品质、超然出世的精神,还有一颗伟大的人间情怀,在挥手之间帮助人间的帝王整治天下,然后功成身退、还游江湖。天真的诗人在想像中弥合了儒家的人世精神和道家的出世态度之间的冲突。“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是最伟大的,也是最典型的。诗人非常自信,他这样评价自己的诗:“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诗圣”杜甫对他的诗也是称赞不已:“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的诗的确具有无比神奇、难以抗拒地艺术魅力。真正做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李白的诗歌一大显著特点是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据统计,在他的现存九百多首诗歌中,出现“我”、“吾”、“予”、“余”或“李白”、“太白”字辞竟达半数以上。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唯一的。他要求仙就有“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f则呼喊出了他的政治失意。这种强烈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不仅能增强诗歌的气势,有时还给读者带来亲切感。另外他毫不掩抑收敛自己的感情。而是喷薄而出,一泻千里。如《宣州谢脁楼楼饯别校书叔云》开端不是咏怀,也不是写饯别场景,而是用了两个长达十一字的散文句式,直接抒发内心的精神苦闷:“弃我去者作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这是诗人长期以来进步理想与黑暗现实相矛盾而产生的精神苦闷,这种苦闷通过这凭空而来的发端得到了极好的宣泄。当有限的语言无法表达激情时,诗人就用大胆的夸张。如《秋浦歌》中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借有形的白发之长,来突出无形的忧愁之多,夸张非常大胆。当现实的事物难以形容思想、愿望时,便借助神话和幻想等浪漫主义表现手法来达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如《蜀道难》中从蚕丛鱼凫到五丁开山,全用虚无渺茫、无凭无据的神话传说。烘托出一种奇险的氛围。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使诗人陷入了无止无休的孤独、苦闷之中。李白有抱负,有才能,想成就一番事业。但他既得不到统治者的赏识,又找不到多少知音和朋友。所以他常常陷入孤独的包围中,感到苦闷,感到彷徨。从他的诗里,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一个孤独灵魂的呼喊,这呼喊既有对不合理的黑暗社会的抗议,也有对无拘无束的自由的渴望。他的《月下独酌》堪称描写孤独心境的千古绝唱。“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开端两句已点出“独”字。大家知道,爱喝酒的人是不喜欢独自一人喝闷酒的,诗人酷爱饮酒,他当然愿意与人共饮。可现在他有酒无亲,一肚子的苦闷、满腹的牢骚无处倾诉。只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人孤独到了邀约月亮和影子来共饮作伴。可见程度之深。不仅如此,“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甚至在以后的悠悠岁月中,他也难以找到共饮之人,只好与月光、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高邈的天空。 仕途的失意,并未使诗人一蹶不振、不可自拔。庄子的虚静无为、恬淡忘我的处世哲学这时对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他能在政治失意后,能寄情于锦山秀水,来缓解内心的煎熬。李白一生的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对于安徽,诗人似乎情有独钟,曾多次前来。并在这里流下了不少传世千古的佳作。“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消失得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鸟飞云去后,静悄悄地只剩下诗人和敬亭山了。寥寥数字,便把诗人孤独、凄凉的心境憔妙惟肖地表现出来。当诗人登上宣城谢脁楼时回想起谢脁的遭遇,又想到自己的不幸,不禁发出了“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慨叹!仕途的失意,悲愤痛苦的心情难以排遣,诗人最终只能用“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愤激之语来宣泄。 创作、饮酒、游历山川就是李白的生活。这样的生活 使诗人的情感得到成功的转移,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精神上的重压。作为伟大的诗人,李白是当之无愧的。然而仕途的波折和灵魂的煎熬却最终成就了伟大“诗仙”的诞生。试想如果李白政治得意,整日忙于政事,哪有闲暇游历山川、寄情山水?千秋诗苑的天空,定会因为失去这颗熠熠生辉的明星,而变得黯淡无光。这将成为全人类的损失!

李白浪漫主义诗歌及其价值探究 在唐诗及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中,李白的课题的评论资料和专著的相对匮乏。典型一点的就胡震亨的《李诗通》,杨其贤、萧士赟及王琦三家分别为《李太白全集》做的注本,以及薛仲邕做的《李太白年谱》等,到了近代,也只有郭沫若先生曾系统地研究过。与李白同时代的大诗人杜甫相比,在专著的数量和质量上,可谓“扬杜而抑李”了。其实,更多的研究者却是,隐藏或者回避了更深的内涵和问题不谈,或者只是考证了一下诗的某句出典或者创作的年代,实在是离李白诗歌背后的人性挖掘很远,离浪漫主义精神的根源与神韵更远。 李白是中国这块汉语言文字沃土上滋生的特殊文化现象。其长期存在而且具有恒久的艺术和人性魅力,一定有自己不可复制和逆转的深层次原因。这当然需要我们对李白以及浪漫主义诗歌乃至文学进行本体上的考虑,这种考虑或者应以生命的存在为基础,这就是李白的价值重估的问题,我对李白的认识,在接近的程度上永远不敢说真正理解李白的精神神韵。加上我现在只有20岁的小小年龄,不敢也不可能陷入那细节上的研究,难免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感。我在玩味李白作品的时候,始终告诫自己一点:做人要做真诚的人,依照自己的本性,而不是世俗的理念,浪漫只能是以人的生命为主体的浪漫。下面就将自己的三个妄自菲薄的观点和体会谈一谈: 第一, 诗歌与人生合一。 人生应该是诗意的人生。所以浪漫主义诗人始终追思人生的诗意,把人的本真情感纯化,力图把人类从各种“非人化境遇”中拉出来,启迪异化现象日趋严重情况下芸芸众生那沉重的心灵。表现在李白身上,他是一个强烈的“以天下为一己之私”的人。与李白同时代的其它诗人,根本无法将个人的主体意识摆到李白这样的高度上。而其它诗人则是以天下为他人之私或以天下为天下共同之私。李白是皇室宗亲,使他能够摆脱一个穷酸读书人的孜孜以求的“暮登天子堂”的“田舍郎”梦想,他直到四十岁才应诏入朝,不是由于科举,而是玄宗的下诏相请。达芬奇一生最大的预言就是:人类定有飞翼!而且一生在致力研究飞行器。李白则用他的一生告诉我们,他就是人类性灵得以飞升之翼。李白在二十岁时就做《大鹏赋》,在临终前又写了《临路歌》,以及其它一些诗中始终以生有巨大翅膀的大鹏自比,以寄托他那“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以迅征”之志!他是以道家的天地人合一为目标和准则的,正因为如此,他能展开“无往不到的想象之翼”。正是出于这种心态,足以使他把人的本真情感化,追思人生的诗意而不被异化。 其他诗人则认为天下是皇帝的,自己只不过是天地间的过客,人生旅途看到什么景色就赞美两句,多献媚之词,而少由衷之意,即使偶而言由衷了,也缺乏李白那种以主人翁姿态吟唱出的“天地动、鬼神惊”之语?而李白是主人,他赞美时,自然而且放达,只是由于他发自内心深处的喜欢和钟爱。下面我们就一道去看一看,李白是怎样以整个生命的神奇力量,振动想象之翼飞翔的: 1、从青年起,李白就怀有“济苍生,安社稷”之宏大抱负,并为理想孜孜以求,锲而不舍,希望建立不世之功。他鄙视蓬间雀,没有凡夫俗子那种垂涎欲滴的权利欲,他政治视野开阔,正如大鹏的个性。正如陈胜所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但他又不想一步步脚踏实地登上事业的顶峰,却想平交王候,一步凌云。他一生都怀有侥幸成功的心理,一举定邦,一言问鼎,西入长安,从永王嶙以及晚年想当一普通士兵进而建功立业的想法都是这“侥幸心理”的直接反映。这一点,正与大鹏捕捉猎物的方式相似,它在云端远远地看着猎物,一个俯冲便轻而易举地用爪子抓在手里。 2、在处世上,道家的思想支配他,他自由自在,毫无拘检,无为而达。他在茶楼酒肆“天子呼来不上马,自言臣是酒中仙”,他在金銮殿,让高力士为他脱靴,都是这种心态的反映。大鹏在飞翔之中,总是看似漫不经心,自由自在,但自有服不可撼动的活泼与强硬。 3、他以诗人的眼光观察政治人情世态,有时异常敏锐地看出本质的东西。但总的说来,未免失之浪漫。大鹏在云端向下俯啄,不再象在平地上看世界时那样孤立的静止的,不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是在动态中把握,而抛开了颜色、声音、形状的干扰,更能抓住本质。 4、在艺术上,他继承了庄周、屈原以来的优秀浪漫主义传统,以囊括宇宙、席卷八荒的气概,以“惊风雨、泣鬼神”的笔姿表现出恢弘的志气和飘逸的风格。所谓“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在李白的《古风》五十九首中的第一首中,有“我志在删述,绝笔于获鳞”的诗句,俨然以新一代知识分子领袖自居。大鹏展翅飞翔眼天低,放眼天下时,飘逸正是大鹏飞翔的神态和风格。 5、李白正是因为以脱离现实的“以天下为一已之私”的想象之翼翱翔时,远离了社会的价值判断,这是造成其人生悲喜剧的主要原因,但同时又给他浪漫主义诗作注入超越时代的魅力。与一般诗人相比,太白诗几乎是用孤傲的自我串连起来的。“羞于世人同”,使他一生“傲岸苦不谐”,这种空前和孤傲包涵着世人对他的无法理解和他无法去理解世人的“双重苦恼”。但他对理想执著追求,对生命的极大热爱使他不肯屈服---“耻与鸡并食,长与凤为群”。杜甫也在诗中提到李白的不被人理解:“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世人皆欲杀,我意独怜才。”大鹏的独与天齐的飞行本能,使他苦恼,但他绝不会轻易放弃。 6、李白能把不被世人理解的悲愤,体现在不入流俗的的气魄和狂歌的坦荡上。在剧烈的站突中,他能把极度的痛苦表现为极度的超脱各非凡的气势上:“庐陵高揖汉天子,何必长街挂颐事玉阶!”“达亦不足贵,穷变不足悲!”“黄金白壁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候!”“东山高卧时起来,欲苍生未应晚。”大鹏能够在暴风雨中,笔直向上,直冲云宵,以表现自己的生命力,这正是他孤傲冷俊的性格决定的。李白这种精神境界的超越性几乎是唐代乃至后代诗人无法比拟的。这种超越性使他的诗的力度空前,也使人的生命力各个性淋漓尽致展现。从这个意义让讲:李白是一个真正的诗人,一个以生命写诗的人。 诗例1《谢眺楼饯别授书淑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比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惧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人生在事不如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的赠别诗占他诗歌的比便相当大,但可以说每一首赠别诗都不是为了写诗写诗,而是为了表达情感的需要。他的诗句都是从他的肺腑里蹦出来的,跳跃着时代向上的脉搏。赠别诗中,他总是能够排除虚伪的感情各捧场,直抒胸意,痛快淋漓。如《梦游天姥吟留别》《送孟浩然之广陵》等等,不仅没有应酬的痕迹,就是表达上也是感情充沛,妙手偶得,浑然天成。诗人忽喜忽悲,忽喜忽悲,情绪万变意象急剧跳跃。真实反映了一个满腹牢骚别恨的诗人复杂心情,李白之诗能从应酬诗的俗套中跳出来,因为他感情饱满真挚。使形不连而意连有一种合谐和美,所以杜甫评价其“飘然思不群”。 李白是一个能把外物随时随处为我所有、带着强列主观色彩的人,这一特点集中反映在他的“以第一人称为视点”的歌行中。李白这种做法无疑给作品带来了不谐调的成分,或者说紧张感、跳跃感,而李白的不受内心束缚的浪漫主义诗情,只有通过大多数诗人认为“不可做诗的形式”中,才会在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世界里展翅敖游。 第二,理性不能保证人的判断的正确性。人应以自己内在的的灵性作为外界的依据,以直觉各顿悟有所判断的依据。 李白是一个性灵派的诗人,他带有强烈的主观感受,重直觉。他的感情炽热,发为诗则一种天马行空的轻灵飘逸,以江河般的“恣态奔腾”气势来表现自己浩大不捐的力量;而杜甫则象海边的碓石,在岸边静静地矗立着以一种拙力来表现诗情。德国浪漫主义诗哲的本体论认为:“诗人希望在诗的国度里消除束缚,庸俗各一切对立,达到绝对自由。从而把诗的想像激情和幻想给有限的生命以出神的状态中,把握时间的永恒。”从东、西方关于诗的的本体的不同把握,我们就可以看出一个问题。中国的诗歌创作,对于”志”的要求是很低的,只要是人的某种情感的抒发就可以了。具体地说,以何种形式是五言或七言,全凭诗人自己主观好恶,而实际上大多数诗人都自束手足,不仅格式工整,而且绝不逾平仄半步。至于说在鉴赏者那里所要求的也根本没有提出“出神”的状态各“时间的永恒性”。 从诗的概念的简单分析和比较,我们容易看出,诗的创作在各个时代有些共同特点在人的诗作和修行成佛上,都存在着这样两种方式孰优的争论:是顿悟的,还是渐修的,是要借用直觉直抒胸意和感受,还是借助理性观照勤修苦炼,是做道家的游方圣僧,还是做苦行僧。一者以酒肉穿肠过,一者以恪守五戒十律,问汝今能持否?这种争论,导致了佛教完派的分野,推而广之,在做人和做诗上也有南宗、北宗之分。北宗学问渊综广博,南宗学问清通简要。“北宗人看书如显处观月,南宗人看书如牖中窥日。北宗风格退敛,南宗风格肆纵。北宗重细节,南宗人重大概。”作诗也是如此。李白是一个性灵的诗人,他很崇拜谢灵运,他的心里时常是“空无一物”坦荡的,所以没有任何滞重的东西,他能抓住一刹那的感受,而不拘泥形式地表现内心的“志”这一点上。 在荡漾人类性灵的浪漫主义诗人那里,主体感受已经最大限度地溶在诗中,甚至可以活主体已消失在语言中,同时语言的形式语言的选择已成活主体已成极其次要的问题,只有一种意识上的一种冲动在主体和鉴赏者中间,这种意识就下面第三点中谈及的宇宙意识。 读杜甫的诗和读李白的诗,我总是有二种不同的感觉,那就是杜甫是在静观人生,而李白则是挥霍人生。我们每一读者都是通过每一句单独的感觉与诗人交流的。另外,李和杜的诗有一个区别是,李诗中多采用过去时友人入蜀道还没有发生,李诗已出现了,而且每一读者读过后,好像旅游时结束后的轻松,而杜甫的则是雨已下过后,他与读者说,这雨是怎么下的。前者有畅想时的美感,后者有回忆时的欢欣。 第二, 追求与大自然的神秘契合交感,反对理性使人与自然的分离和对抗。 这一点是李白和所有浪漫主义诗人和文学家共同具备的,那就是他们具有强烈的宇宙意识。 庄周梦见蝴蝶,他分不清到是蝴蝶变成了庄周,还是庄周在梦中变成了蝴蝶。屈原在《天问》中,一连串向天发问,共提出了一百七十多个问题。李白终身以大鹏自比,是他能够象大鹏一样在天空自由自在飞翔,还是大鹏能够像李白一样有放荡不羁的思想?!具有这强烈的宇宙意识的人,是不能为理性而牺牲自己内心的灵性的,他的灵性只能深深地来自于他强大的生龠,来自于他对生命对宇宙的神秘契合的强烈的爱。既然有白天存在,那么一定有黑夜存在,有“熵”存在,使我们的能量凝聚,既然生命是存在的,那么死亡也一定存在,生命是好的,那么死亡也一定是美好的,具有宇宙意识的人,能够超越事物偏执的两端,在两者这上静观两者的兴替变化,所以他进亦忧、退亦忧。李白就是这样一个人,能把生命中的得失、痛苦和欢乐,一起下酒的人,他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对自己生命的强烈的爱,而这种爱时来源于任何一个自然生命生存的全部认同。整个人类发展史上,人的焦虑,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生命本真的焦虑,二,是道德上的焦虑。三,是精神上的焦虑,尼采说过一句话:“上帝死了!”---是他们共同的焦虑之声。具有了强烈宇宙意识的人,他们退了,退到山林做起了隐士,那里不再不会有政治战争的干扰和危胁其生命的存在,但他们为了摆脱精袖的无归依,他们向社会的道德进攻了,以获得人的精神生活的健全,李白是这样做的,庄子,嵇康,陶渊明都莫不如此。 现代派的绘画的最大特点就是追求画的整体效果,它看上去首先是一幅感人的画,然后细看却看只不过是一些色彩的点染和几何图形的罗列。这一点与古典绘画不同,它看上去是一些感人的细节,而后一幅画的意义才脱然而出。这就像李白的诗与杜甫的不同。 下面举一例:《观卢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整首诗没有固定的视点,不是一个“遥”反映出来的。诗人不是通常所说的站在高处,看瀑布的水向下奔泻,也不是仰视瀑布的水直从天上垂下,更不是一个为看瀑布,而找到一个相同高山头平视瀑布流淌的全过程。而是李白自己化做了瀑布的一滴水,在瀑布流下的过程中,恣意奔泻,他感觉到崖石的期待,这滴水不怕身体失重、生命失重的情况下,不管是那块岩在上面跌得粉身碎骨,他期待着这种辉煌。这滴水,用自己势能向下冲,而且越落越快,不可阻挡,这是他整个生命所蕴藏的最后的能量,那一滴水的重量不止是他生命的重量。这时,他不知瀑布是他,还是他是瀑布,天地晕眩了,岩石也模糊了,他也为自己的力量感觉陶醉了,三千里的长度对它来说太长又太短了,他有权利更深体味这种生活。 这首诗是与《卢山谣》先后写的,那时他六十岁,离他生命的终点只差两年。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讲,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他有与天地合一的宇宙意识,梁实秋先生说过一句话:“一个人如果到了相当年龄,还不失赤子之心,方寸之间诗意盎然,方是诗人。”那银河,那瀑布的水,那崖石,已不再有最初的涵义,而是他浪漫主义诗情的一部分了。下面我谈一谈浪漫主义诗人之死 1老子之死(按一般说法,他不称浪漫主义诗人之列,但他是具有宇宙意识和人类性的人)。他骑着青牛出了函谷关,就消失了。他看到了什么,他为什么而去,我们不得而知。在一个战乱的时代,他抛弃了什么,但他和自己的形体合一,谁也干扰了他的心神,追寻他的大道去了。2庄子之死:林语堂《老子的智慧》中记载:“庄子快死的时候,弟子们商议要厚葬,但庄子说:“我用天地为棺木,日月做壁玉,星辰做葬珠,万物来送葬,这不是很壮的葬礼吗?还有什么可求的呢?”3屈原之死:在端五节投汨罗江而死,他绝不是简单的为楚国而死,他超脱了形体,他是吟唱着《天问》而死的,他是涌颂着《离骚》而死的。任何人拥抱着本真的自己而死的。那死是一种宇宙意识的体验,他的死亡是他生命之后的生命。 4李白之死:投水。他是乘舟大醉后,为捕捉水中的月亮而死的。他是吟着大鹏赋“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而死的,他是和自己心中的月亮一起死的。他投水时,月碎了,他成了水中的月亮,他寻到了月和生命的圆满和光亮。 每一个浪漫诗人都对自己生命赋予最大限度的认同。正是因为他最大的认同了自己的生命,所以他的一切都被他自己的行动赋于了永恒的生命力,连同他的死。每一个浪漫主义诗人之死都是人类灵性的一次极大的尙失,又是人类灵性的一次圆满。这是人类诗化人生历史的一次涅磐。 以上谈了什么是浪漫主义?什么是浪漫主义诗歌和诗人?而真正的成为浪漫主义诗人,首先是又必须浪漫地做人。 浪漫地做人的基础是学会心理状态有一种一成不变的特性,我们不妨称之为稳定性,如果没有外来的信息冲击,那么每个人会依照这种稳定性一如既往地生活下去。他遇到什么人说什么话,他是早晨干什么晚上干什么会有条不紊。但人的心理状态有一种易变性。当外来的信息量很大,他再继续按常规做事已成为不可能,他会寻求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解放自己的苦闷。这时他对熟悉他的朋友说,会觉得他突变了一个人。而如果他觉察到周围人的因自己的心理状态而导致了对自己不利的看法,他会很犹豫彷徨,恨不得自己马上回到原来做事的方式中去,但这种情况正象“熵”一样有不可逆性,于是他留恋过去,他回忆过去,一直追塑到自己的童年,而否定了现在的一切失败和成功。 而浪漫主义诗人则不同。他们是善于改变自我的心理状态。而且会这种变化而由衷的高兴。他觉得自己又触及到更为崭新的生命内容。他还能保持那颗赤子之心,而不有损自己的灵性。所以他敢于让高力士脱靴,尽管他的同行会认为这是狂妄,认为这样做会导致他行事的不便,而他则一如既往。所以他敢去投水而死去捕捉月亮,他这样做,只是因为他喜欢有世俗所说的那种损失和意义。 确实,“诗言志”在心为心,在心为志,发而为诗。做人就像做诗一样,心里怎样想就怎样做,就是把人生的一切都转化成诗的意境了,行事的效果和其所想之间就达到了合一。不知他是做诗还是在说话,没有了世俗的理念。生命的过程中,每一改变所赋于的浪漫主义诗人感觉抓住了,不再停留在某一种状态了,浪漫主义诗人高兴自己能够适应了所有的状态,而自由自在生活了。人的每一次心理状态改变都可以说是过去的自我的一次死亡,如果你为这种改变而有一种荣誉感,崇高感,你会对自己有一种认同。而别人在一次活动中,打破了你的心理状态,给你一个崭新的思想,如果你有羞耻心恐惧心很焦虑,那你也同样是死亡了一次,如果你战胜了这种感觉,你会和他成为朋友,如果你没有远离这种生活,你会更强地自闭于自我。

阅读李白是需要耐性的。 这位诗国巨人的想象力太丰富了,一会儿上天,一会儿入地;用笔浪漫,色彩瑰丽;笔墨饱而酣畅,如行云流水,浑然天成。然而铺天盖地而来的壮丽奇观的景物描写,却使人应接不暇,一种经过极度烂漫的熏陶后产生出的精神上的疲惫油然而生。所以,阅读李白最好选择在风雪弥漫的冬夜,如“燕山雪花大如席”的冬夜,用一份冬夜伴炉阅读的温馨去抵消那份金光灿灿。但我们无意说这位“嫡仙”只知道写想象中的事物,或只寄情山水,纵横天地,而没有象“诗圣”子美那样把社稷苍生牵挂与心。其实,李白仍是入世中人,他恃经世之才,希望有朝一日为朝廷效力。他把这种理想坚持了一生,即使在他受到排挤,诽谤,误会以及体弱多病时也没有放弃。他在《万愤词投魏郎中》一诗中说:“何六龙之浩荡,迁白日于秦西。九土星分,嗷嗷凄凄。”他忧虑的是玄宗的逃亡四川,国土的分崩离析以及人民的生活困苦。李白的代表作—庄严纯朴的《古风》五十九首,其中有很大的篇幅写了朝纲不振、战争残酷、百姓苦难。李白的咏怀咏史之诗,也是有唐一代诗人的真实记录,大可与杜甫的“史诗”相提并论、并驾齐驱。韩愈就说过: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李白的诗歌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李白其人却是复杂的、飘忽的、令人迷惑的。他是儒非儒,是道非道,有似儒道互补,儒释道结合;他理想远大,抱负非凡,可气吞山河,与日月齐辉,然而其政治才能又十分平庸;他平交王侯,傲视权贵,然而又对唐玄宗恋恋不舍……总之,他的存在如同一个巨大的悖论,横亘在时空的隧道中,令后人悲喜愁乐交加。李白的复杂性是由其个性或人格决定的。李白十分推崇老子的“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思想。这种思想的独特性在于既想积极入世、建功立业,又想遁世出世、归隐成仙。但是,“功成”是前提,一旦没有功名,便无“身退”等归隐实际行动。所以,李白拥有双重的痛苦。这种痛苦与诗人如影相随、终其一生。之因为李白怀有这种矛盾的理想,才所以会有时而热衷功名、洋洋得意,时而超尘脱俗、睥睨万物等不和谐的交融。因此可以说,李白的人生是失败的。当然,我们更多的是将李白看作一位诗人,一个十分浪漫的诗人,不愿也不应该将其与政治千丝万搂地联系起来。诗人的政治,只是一个宏观背景,一些点缀,而诗人的诗才是其生命的主旋律和时代的最强音。李白同古代多数优秀文人一样,是十分幸运的。因为他尽管终生对朝廷要职梦寐以求,并屡屡标榜自己“怀经济之才,抗巢由之节,文可以便风俗,学可以究天人”,希图大展宏图,为国效力,但他的一生都没有实现这个理想,而是“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这样,也许才造就了他写出更多的反映现实、贴近民众、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反观那些**、**、为帝王立不朽之传的文章,却往往名不经传,似乎早已被历史的风尘湮灭了。李白仍在历史的风尘中灼灼发光。那气势如虹、挥斥忧愤、神游八荒的诗歌足以使诗人成为盛唐的骄子,时代的鼓手,甚至是民族的诗魂所系。所以。在渐行渐冷的季节里感悟李白是一种从灵魂到肉体的温馨享受。转载自(感悟李白 文 / j-ang )

通过李白的故事对自己的职业的认识和规划如下:“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李白一生饱读诗书,始终胸怀天下,对治国理政心存远大抱负。但面对仕途的坎坷,也不得不心生愁绪,空留遗憾。对于他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我们总会抱以更高的期望,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他在职场上毫无建树,更没有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来。为何会如此?回顾他在职场上的短暂经历,不禁为他遗憾和不平的同时,也会引发我们的一些思考。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能够认清形势,摆正自己的位置,这在职场中是至关重要的。而对于身在职场的李白,不管是面对什么人或是处在什么环境下,都是无拘无束,洒脱奔放,最著名的就是“龙巾拭吐、玉手调羹、力士脱靴”的故事了。有一次,李白又喝多了,玄宗竟用手帕帮他擦嘴,杨贵妃亲自为他调汁解酒,而高力士为他脱靴子。这种待遇,恐怕翻遍大唐历史,再没有第二个人享受过。可见,唐玄宗还是很尊重这位大诗人的。然而对于这一切,李白并没有表现的诚惶诚恐。相反,他依然我行我素,该喝酒还喝酒,活脱脱一副酒鬼的样子。这样的人,即便是人才,也是很难被领导赏识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人之为人,何以处世?我们之所以有种种的不如意,大多是因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太远。李白如此,我们亦如此。看破红尘爱红尘!我们要接受社会现实浸泡我的身体,做到脚踏现实,却心怀理想,努力朝着我们最初的目标前进!

关于李白的论文选题我的理想怎么写

或许,几天之后,我就真的离开这里了,是永久地离开,去另一个地方生活成长,而这里,就成了我永远的回忆。我不想,这里成为我的康桥。因为,四年的时光,留下过太多的足迹,无关经常亦或平淡,都是最真实的成长。关于青春的故事,无可替代。年复一年,物是人非,这里,属于太多太多的人,于我,只是在过去的四年里她曾温柔亲密地陪伴过我。

李白创作的成功唐代在700-770年的时间里,出现了一位巨星般的人物。他就是被人们称为“天上谪仙”,“地上诗仙”的李白。在仕途上,李白扮演着失败者的角色,但作为诗人,他是成功的。 李白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所以他的早期教育颇为与众不同。他既能像一般士大夫子弟一样享有读书的条件。又比他们享有更多的自由与宽松。这种难得的自由与宽松培养了他广泛的兴趣和豪放不羁的性格。到了十五岁,他已经通诗书、精剑法、懂道术了。由于受时代潮流和儒家传统教育的影响,李白也把“兼济天下”作为人生最为突出的目标。他想像着自己从峨嵋山上飘然而来,不仅具有高洁的品质、超然出世的精神,还有一颗伟大的人间情怀,在挥手之间帮助人间的帝王整治天下,然后功成身退、还游江湖。天真的诗人在想像中弥合了儒家的人世精神和道家的出世态度之间的冲突。“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是最伟大的,也是最典型的。诗人非常自信,他这样评价自己的诗:“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诗圣”杜甫对他的诗也是称赞不已:“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的诗的确具有无比神奇、难以抗拒地艺术魅力。真正做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李白的诗歌一大显著特点是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据统计,在他的现存九百多首诗歌中,出现“我”、“吾”、“予”、“余”或“李白”、“太白”字辞竟达半数以上。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唯一的。他要求仙就有“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f则呼喊出了他的政治失意。这种强烈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不仅能增强诗歌的气势,有时还给读者带来亲切感。另外他毫不掩抑收敛自己的感情。而是喷薄而出,一泻千里。如《宣州谢脁楼楼饯别校书叔云》开端不是咏怀,也不是写饯别场景,而是用了两个长达十一字的散文句式,直接抒发内心的精神苦闷:“弃我去者作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这是诗人长期以来进步理想与黑暗现实相矛盾而产生的精神苦闷,这种苦闷通过这凭空而来的发端得到了极好的宣泄。当有限的语言无法表达激情时,诗人就用大胆的夸张。如《秋浦歌》中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借有形的白发之长,来突出无形的忧愁之多,夸张非常大胆。当现实的事物难以形容思想、愿望时,便借助神话和幻想等浪漫主义表现手法来达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如《蜀道难》中从蚕丛鱼凫到五丁开山,全用虚无渺茫、无凭无据的神话传说。烘托出一种奇险的氛围。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使诗人陷入了无止无休的孤独、苦闷之中。李白有抱负,有才能,想成就一番事业。但他既得不到统治者的赏识,又找不到多少知音和朋友。所以他常常陷入孤独的包围中,感到苦闷,感到彷徨。从他的诗里,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一个孤独灵魂的呼喊,这呼喊既有对不合理的黑暗社会的抗议,也有对无拘无束的自由的渴望。他的《月下独酌》堪称描写孤独心境的千古绝唱。“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开端两句已点出“独”字。大家知道,爱喝酒的人是不喜欢独自一人喝闷酒的,诗人酷爱饮酒,他当然愿意与人共饮。可现在他有酒无亲,一肚子的苦闷、满腹的牢骚无处倾诉。只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人孤独到了邀约月亮和影子来共饮作伴。可见程度之深。不仅如此,“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甚至在以后的悠悠岁月中,他也难以找到共饮之人,只好与月光、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高邈的天空。 仕途的失意,并未使诗人一蹶不振、不可自拔。庄子的虚静无为、恬淡忘我的处世哲学这时对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他能在政治失意后,能寄情于锦山秀水,来缓解内心的煎熬。李白一生的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对于安徽,诗人似乎情有独钟,曾多次前来。并在这里流下了不少传世千古的佳作。“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消失得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鸟飞云去后,静悄悄地只剩下诗人和敬亭山了。寥寥数字,便把诗人孤独、凄凉的心境憔妙惟肖地表现出来。当诗人登上宣城谢脁楼时回想起谢脁的遭遇,又想到自己的不幸,不禁发出了“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慨叹!仕途的失意,悲愤痛苦的心情难以排遣,诗人最终只能用“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愤激之语来宣泄。 创作、饮酒、游历山川就是李白的生活。这样的生活 使诗人的情感得到成功的转移,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精神上的重压。作为伟大的诗人,李白是当之无愧的。然而仕途的波折和灵魂的煎熬却最终成就了伟大“诗仙”的诞生。试想如果李白政治得意,整日忙于政事,哪有闲暇游历山川、寄情山水?千秋诗苑的天空,定会因为失去这颗熠熠生辉的明星,而变得黯淡无光。这将成为全人类的损失!

桃花潭在今安徽省泾县,据记载它“深不可测”。李白游桃花潭时,曾受到当地乡民汪伦的款待,临离开时汪伦又赶到潭边相送,李白便即兴书写此诗赠给汪伦。我们现在用“情深似海”之类的词,已不觉新鲜了,但在唐代,李白即兴指潭水喻深情,则是个创新,因而令后人赞赏。问题是:李白是名动天下的大诗人,而据说汪伦只不过是一介乡村青年,且只是在李白游桃花潭时偶尔结识,那么,李白对汪伦如此深情热烈的赞颂是否有足够的感情内蕴呢?“深不可测”的桃花潭犹不及“汪伦送我情”该不会是诗仙虚与委蛇的应酬夸张吧?其实不然。细揣诗意,李白是把汪伦对自己的毫无私利之心的纯洁的友谊同世态炎凉相对比,是有着丰厚的现实生活感受作为基础的。李白这人,有大志,也有大才,诗名早就响震天下。但因他禀性兀傲,不愿阿附权贵,低眉俯首,因而长期遭受排斥,很不得志,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有着深切的体验。这次,他游桃花潭一带,自然会结识许多当地人士,但在离开时,却只有汪伦组织了一队人唱着歌,用脚踏着节拍前来热烈送行。这自然使潦倒失意的李白深为感动。当然,作为一首短小的绝句,他只能如此含蓄地写,因此,只有细加品味,才能体会到。“李白乘舟将欲行”,写诗人登舟时有所期待,而又惘然若失。句首直呼己名,含有一种深沉的感叹意味,犹如说:李白呀李白呀!“将欲”这两个字读起来是很感滞重的,似乎连招呼船家起程这样简单的事还得狠狠心才行。他为什么心情这样沉重呢?可以想见的起码有这样几个方面:其一,“舟”为小船,当不会有许多人同行。“行”有“往”义,但不象“前往某地”那样有明确的目的地;有“去(离开)”义,但也不强调离开某地。这样看来,诗人用“行”字是为了表现一种欲行不行的矛盾心态。为什么呢?试想,诗人将要乘一叶孤舟继续他的漫游,在漫长的旅途中,其孤独可想而知。此时,他回望桃花潭岸边,这些天来所见之美景怎会不使他恋恋不舍?但终究是要离开了。这就会令人深深感叹。其二,诗人性格豪放,喜结交天下豪杰。此时,若有好友相送,金樽清酒,一饮“三百杯”,无论是放歌还是悲吟,总能渲泄胸中郁郁之情。可现在,孤零零地悄然离去,心中自然深感失望和怅惘。总之,第一句写诗人欲行不行时的怅惘,为下一句蓄足了情势。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