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就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论文题目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4-07-07 09:40:42

就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论文题目怎么写

你是西农的?还是自己写吧

大学毕业生虽然经过了几年的学习生活,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有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较差,生活自理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承受不起挫折和失败;有的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知识,应变能力差,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这就使得在就业过程中失去了许多良好的机遇。(2)高职毕业生及其家庭在择业观念和行为上出现偏差受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和行为存在一定偏差。一是择业期望“急功近利”,重在考虑单位性质、地理位置、工作条件、各种待遇等等,脱离市场实际和国家、社会发展的要求。攀比、从众、盲目崇拜大城市、外资企业等心态,造成毕业生就业中地区流向和单位流向的失衡,不利于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二是择业行为浮躁,缺乏“诚信”的自我约束。一些应聘毕业生在签约的同时还在另觅他求,或以签约单位为跳板,一旦有更合意的单位录用,便毫无顾忌地“毁约”在先。2、学校方面(1)、高校毕业生专业结构供求错位毕业生就业率虽然居高位,但某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压力逐渐加大,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一是在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趋同化、集中化的现象仍在按其惯性延续,这不适应目前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小批量、多样化发展的趋势。二是有些专业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与就业岗位实际要求不符,从而增大了就业难度。(2)就业指导缺乏针对性和实际效用主要体现在就业指导的方法和手段单一,缺乏针对学生个体特点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缺少主动与社会、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和沟通,使就业指导工作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二是在职业道德的教育;在培养创新精神,树立创业意识;在职业生涯设计和职业能力测评等等方面着力较少。三是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不能提供贴近市场实际的高水平指导。3、社会方面(1)用人单位录用高校毕业生的条件与毕业生实际脱节目前,用人单位录用高校毕业生的自主空间较大,自行制定的录用标准和条件不切合毕业生实际的现象比较普遍。高校和毕业生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是用人单位不切合毕业生的实际情况,提出过高的招聘附加要求,如“工作经历”、“试用期”等。用人单位附加的这类不切实际的条件,迫使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前就匆忙寻找单位接受“试用”,学校从学生的就业大计考虑,也不得不默许这一现象,由此冲击了高校正常教学秩序,大学生毕业环节的学业要求也受到影响。(2)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违规现象时有发生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侵权现象比较多的是发生在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规定等方面违背劳动法规。而对毕业生伤害更大的是一些用人单位利用毕业生求职心切和有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有意设套侵害毕业生权益的行为。如以招聘试用等名义,低价甚至无偿攫取毕业生的劳动成果。有些社会职业中介,擅自对高校毕业生有偿提供不实、不全的就业信息。这类侵权行为隐患甚重,一旦毕业生就业不如人意,这类现象就成为突发事件的导火索。

〔摘要〕就业难,是现代世界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何况我们这个超级人口大国正经受着社会转型、经济结构调整、国企改革、城镇化快速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猛烈冲击,就业更难。我国就业的总量性矛盾、结构性矛盾、区域性矛盾、就业弱势群体、农村就业等问题十分突出。解决就业问题一是要正确分析和认识问题,二是要拓展就业渠道,三是发挥市场机制,四是合理的给予政策扶持与引导。 〔关键词〕 就业 引导 扶持 一、就业压力与任务 人们常说:“安居乐业”。但是,假如一个社会面临大量无业者、失业者、下岗者的时候,不惟无业者难乐,恐怕有业者也难以安乐了。目前我国就面临着这样的难题。古人云:无恒业者无恒产,无恒产者无恒志。是说,没有稳定的职业就不会有稳定的家产;没有稳定的家产者其心不专,其志不一。其中的部分人可能会衍变为社会的动乱因素。就业是人的最基本权力,它不仅是人谋生的手段,同时也是人融入社会大家庭的基本方式。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国民经济的战略发展观是:“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用一句话概括的话,就是“就业是民生之本”。那么,我国实际的就业压力究竟有多大呢? 1、就业压力激增,总量性矛盾十分突出。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在13亿总人口中,年龄在15--64岁的劳动人口 2002年底约9亿。2010年将达到7亿,2020年将达到 97亿。预计今后几年,全国新生劳动力供给将达到 4650万,城镇现有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1400万,农村积累剩余劳动力5亿以上。(杨凌隆:《深化分配体制改革,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不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劳动力总供给都远远大于总需求。人力资源是一种特殊的经济资源,无论它是否参与社会生产过程、是否创造价值,它都要消耗大量的其他资源。人力资源又是一种不同于其他自然资源如石油、煤等能够储存、保管,现在不用,将来开发出来仍然可以用;人力资源是一种不能储存的活劳动,过了盛年期后将只能退出。因此,人力资源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 2、在总量性矛盾没有缓解的情况下,结构性矛盾和区域性问题又突现出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基本保持着比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依靠经济扩张带动就业。但就业增长弹性系数从20世纪80年代的平均 32下降到90年代的平均1左右,保持现在的高经济增长速度,每年新增就业岗位高估也只有 700万个左右。因此,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规模和结构布局中的就业岗位极为有限。更为严峻的是,美国“911”事件以后,全球经济进入衰退期,对我国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将构成巨大影响,将引致经济增长速度急剧下降,新增就业规模将大幅度缩小。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又进入就业结构调整时期,多种调整因素交汇,急剧增加了就业压力。过去几年国有企业减员下来的上千万下岗失业人员正寻求再就业,近两年还有 500多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出再就业服务中心;人世以后,对农业的冲击严重,仅考虑 3%的粮食进口,也将减少农业就业机会上千万个,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在目前每年 1000多万人基础上还将继续增加,每年至少 200万人;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和深化改革,企业将持续减员。为应对人世后激烈的竞争,优势企业的减员将有所扩大和加剧,劣势企业也将加快退出,关、破、兼并增加。今后每年还将有 250万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人群。根据国家统计局最近对全国17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初步摸底统计,仅需要退出市场的资源枯竭的矿山和国有大中型企业(不包括国有控股企业)的在职职工近 400万人。估计国有企业最终减员达到30%,总量 1500万人;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更大范围的企业进入结构调整时期,用人需求减少,排放劳动力增加;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应用,对就业的短期消极影响,产生对普通劳动力的排斥;基层机关、事业单位改革,也将向劳动力市场释放劳动力。仅仅考虑目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出中心的劳动力( 100万人)、农村新增转移劳动力(1200万人)、国有企业新增减员( 300万人)三大因素,在 5年内也将在新成长劳动力之外,至少每年增加劳动力供给1600万人,大大超过新成长劳动力数量。根据统计,目前我国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总量已经达到1460万人,约相当于城镇经济活动人口的 7%。在上述各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即使每年只增加失业人员 200万人,也将使我国城镇失业和不充分就业人口达到经济活动人口的 8%以上。这在新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我国将进人高失业和就业结构大调整时期。 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产业结构原因,以及政策因素和重大的工程影响,一些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就业矛盾将特别突出。下岗职工绝大多数集中在中西部地区,更多的资源型城市、老工业基地以及资源枯竭的矿山分布在中西部,甚至在加强生态建设中实施的综合治理工程,也主要对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的就业产生影响,更不用说三峡库区企业搬迁中以关破为主的结构调整政策,对重庆和湖北两地的就业影响。这些不利因素的集中,已经使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地方,多年处于高失业率状态,出现就业危机局面。 3、在总量性矛盾与结构性矛盾的交互作用下,就业人群中弱势群体不断增加。在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化企业改革中,出现企业减员增加和用人需求萎缩并行的趋势,劳动力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在每年的新增就业中,大中专和技校生所占比例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20%增加到现在的30%左右;农村劳动力以其低成本和低就业期望值的优势,多年保持比较高的转移速度,平均每年增加 1200万人左右;市场用人需求,以低年龄段劳动者为主,35岁以下的需求一直在70%以上。因此,低素质、高年龄以及高就业期望值的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上越来越没有竞争能力,呈现出就业弱势群体数量急剧增加的趋势,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类别:一是35岁以上的人员。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2001年对 10城市抽样调查结果,35岁以上下岗职工超过 72%。而对这个年龄段的单位用人需求仅占总用人需求的三成;二是长期下岗、失业者。据武汉、沈阳的调查,下岗职工下岗的延续时间平均接近 5年,其中,三分之一职工下岗 6年以上;下岗转为失业的,平均失业周期 18个月。由于再就业率低的影响,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长期处于无工作状态的将急剧增加;三是无技能和低技能劳动者。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10城市的抽样调查,下岗职工中初中文化和初级技工以下的分别占 40%。由于下岗失业人员本身的就业技能偏低,再就业是从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的趋势,加上产业结构升级和科技进步加快的影响,无技能和低技能劳动者将成为一个就业困难的大群体;四是女性下岗职工群体。根据世界银行委托劳动科学研究所在武汉、沈阳的调查,女性下岗职工再就业率比男性下岗职工低近20个百分点。 严酷的劳动力市场竞争,使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表现出越来越难的局面。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从1998年的7%下降到2000年的35%,2001年第三季度,再就业率只有8%。失业人员的失业周期已经持续延长,这种局面还可能呈恶性循环趋势。再就业率越低,积累的就业弱势群体越大,再就业率更低,更多下岗失业人员对再就业失去信心,失去参加培训、求职的积极性,出现弱势群体就业更加困难的局面。 就业弱势群体的持续扩大,不仅造成失业率持续上升,更导致就业不充分问题突出和极高的劳动力市场退出率。武汉和沈阳的调查表明, 1998年以来下岗以后一直没有工作的高达 38%,而有过工作的人 70%以上是处于断断续续状态;由于长期找不到工作, 20%的人退出了劳动力市场。他们多属就业弱势群体,包括对找工作失去信心不想工作的人;有病的人;太年轻或太老;无技能而参加培训的人;女性下岗职工退而从事家务等。这些因素致使下岗失业人员的收入处于极低的水平线上,已经引致城镇贫困阶层扩大,构成我国消费市场内需不足的深层原因。消极的生活保障已经不能阻止这种趋势。 4、农业就业空间不断缩小,农村劳动力供求矛盾加剧。在我国农村,一方面是人口的超常增长,另一方面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水土流水、沙漠化等的共同作用,加剧了农业空间的萎缩。曾经在20世纪80~90年代吸收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乡镇企业,近几年也处于调整中,就业增长缓慢。最高峰时的1996年,乡镇企业就业人数达到 35亿人,1997年急剧减少,虽然这几年有所回升,但增长缓慢,2000年为 28亿人。中西部部分地区的乡镇企业由于不能适应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而被淘汰。在近几年的城镇化过程中,一方面大批良田被征用,变成了城市的道路、住宅、市场,不断挤压着农业空间;另一方面,由于政策的限制,城镇又不能迅速吸纳农村劳动力和农业人口,既影响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也造成许多城乡结合部的社会治安问题。尤为严重的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后的承诺的逐步兑现,国内城镇主要消费的粮、棉、油等农副产品将被国外进口的部分产品所取代,既减少了农业就业岗位,也影响了农副产品质量的提高。 5、资本与技术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对劳动力实施挤压效应,加剧了就业困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国外大批引进较为先进的机器设备,对传统产业进行了革新改造,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竞争力。但是其副作用却是我们不愿看到的:有机构成对劳动力的挤压效应,原来需要成千上万的劳动力耗费大量时日才能解决的问题,现在只需要三、五个人,一、两台机器,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完成任务!随着产业设备的一次次更新换代,大批的产业工人被释放了出来。进一步加剧了就业困难。这种发展趋势对我们这个超级人口大国是极不情愿看到的,但规律使然,谁也奈何不得。二、思路与对策毋庸讳言,我国的就业形势是严峻的,矛盾是十分尖锐的,解决起来也是十分棘手的,需要花费相当的精力、物力、财力和时日才能减轻和缓解就业压力。当然,我们有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与教训、增强了的国力、基本建立起来的市场体制,以及劳动者自主的就业意识和就业能力,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途径。1、改变观念,理清思路,实施正确的就业政策。就业政策思路的基本点在十六大报告中已经点到,就是:将扩大就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在当前具有特别的地位,它在改善人民生活,保障社会稳定上占据突出的位置,因此,需要把扩大就业摆到优先位置,保持经济增长,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尽最大可能扩大就业规模,控制失业率。化解当前的就业矛盾,特别是要解决好已经非常突出的总量和结构性矛盾、区域性问题、弱势群体难点。解决或缓解这些矛盾,要下决心增加就业投入;根据就业格局的新变化,健全扶持政策;发展劳动力市场,完善就业服务,建立就业援助制度。通过多种手段并用,各种政策组合,以求阻止整个就业局势的恶化,保证我国社会的整体安全。2、确保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以增长带动就业。确保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发挥经济增长带动就业的作用。在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和国有企业的改革的攻坚阶段,转型过程中的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是我们的重要参照。这些国家在转型过程中的就业增长和经济增长表现出了非常一致的规律性。就业增长都低于经济增长,有的经济增长高达6%,但就业增长却只有2%左右;大部分经济增长的国家都保持了就业增长,少部分经济增长国家虽然就业下降,但下降幅度相对小;所有经济负增长的国家,就业也都是负增长。因此,对于转型国家,基本结论是,经济增长虽然不能解决转型中的就业问题,但可以保持就业增长,或阻止就业下降。对解决处于转轨关键时期的我国就业问题,经济增长是绝对必要的。通过经济增长,带动一批就业,主要保持优势群体的、稳定就业的增长,并为灵活就业的增长增加空间。3、优化经济结构,进一步扩大就业规模。在保持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的基础上,为了能够扩大就业规模,还要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一方面,要打造适应全球经济竞争的“航空母舰型”企业,发展高精尖的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以增强我国的总体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发展各类吸纳劳动力能力强的经济组织,特别是第三产业和其他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投资政策、税收政策和金融政策扶持,以及加强各方面的服务,促进中小企业、非正规劳动组织、微型企业和劳务派遣组织的发展,提高就业增长弹性,扩大就业规模。4、激发劳动者的自主就业积极性,发挥市场机制增加就业。在市场就业机制初步形成,劳动者的就业观念逐步转变和初步树立起自主就业意识的情况下,在灵活就业成为重要渠道的发展趋势中,激发劳动者的自主就业积极性成为推动就业的重要力量,也是完善市场就业机制的关键环节。在当前阶段,可以说有部分劳动者还有依赖性,还没有进入市场;有一部分劳动者进入市场,还缺乏适应劳动力市场的意识和能力,还没有完全进入市场。激发劳动者自主就业的积极性,有赖于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增加投入以及投入的市场化运作,通过扶持政策的鼓励,通过市场压力的锻炼,通过就业服务的促进,将可以逐步培养劳动者适应劳动力市场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培育劳动者的自主就业意识,激发劳动者的自主就业积极性,将开拓出自谋职业、灵活就业的广阔渠道。5、健全扶持政策,建立就业援助制度。在城镇,下岗与失业即将并轨的大趋势下,要求政策重点从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向既要保障生活,更要促进再就业的方向转变。增加就业投入的强度应与并轨步伐相适应,并促进并轨工作。建议大幅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就业投入,使之成为积极的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首先,加大中央转移支付力度。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用于保障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的资金,应逐步随下岗职工并轨转入失业的状况,重点转向用于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并在公共财政支出框架中,将促进就业支出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加大对中西部以及老工业基地等就业困难地区转移支付支持力度。其次,增加地方财政的就业投入,建立促进就业基金。地方政府应根据当地的并轨形势和劳动力市场状况,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每年财政收入增长相当比例投入促进就业工作,并通过筹集社会资金,建立促进就业基金。其三,进一步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作用。要改革失业保险制度,调整失业保险的支出结构,充分发挥出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其四,实现就业投入的多渠道,保证实效。在就业体制转变的情况下,任何单一的就业政策和投入都不能解决我国越来越复杂的就业问题,要求政策多样化,投入多渠道,以保证取得实效。根据当前就业资金投入严重缺乏的情况,再就业培训、公共就业服务、创业支持、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农村开发就业以及基础工作都是投入的重点。此外,建立和实施就业援助制度,做好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面对就业弱势群体持续扩大的趋势,实施就业援助是当前的紧迫需要。就业困难群体多数情况下不能被经济增长所带动的就业所吸收,也难以通过一般的扶持政策和就业服务实现就业,需要实施特殊的就业援助。由于任何时候的劳动力市场都有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应该发展成为常规的制度。

就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论文题目怎么写的

近年来,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前途, 还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更是关系到我国人力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的重大问题。因此, 必须要科学地分析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各种问题, 多措并举地逐步加以改进和完善。一、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国家不再对高校毕业生进行统一地分配工作, 这样每年有数百万高校毕业生涌向社会, 走上就业市场化的道路, 但全国性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尚为建立, 地方性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建立的时间尚短, 功能不健全, 机制不够完善。主要是一些供需信息服务网获得的信息数量少, 时效性差; 而且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共享。地方和高校建立的就业信息网存在??? 各自为政???现象, 有些高校对外严格保密供需信息, 信息服务网对外人为地设置障碍, 信息共享程度不高, 造成供需渠道不畅通, 影响毕业生就业。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当今我国的产业结构、行业结构、技术结构和产业政策在不断地调整和变化, 而高校专业调整由于受学制固定时间的限制, 很难与其同步, 势必造成教育模式与产业结构的不相适应。部分高校仍然沿袭以传统的学科教育为本位的培养模式, 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 部分高校由于办学定位不够清晰准确, 不顾自身的师资力量情况, 忽视市场行情走向, 盲目地进行扩招和开设热门专业, 致使人才的批量生产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相错位, 致使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等。这一切直接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加剧和蔓延, 影响毕业生就业。 从1999 年到2011年高校招生数平均每年以数十万的数量递增,招生人数的大量增加, 必然导致录取分数的下降, 学生整体素质下滑;受应试教育影响, 不少高校学生重书本知识, 轻实践锻炼, 综合能力素质欠佳, 而用人单位需要的是能尽快胜任工作的劳动者, 非常看重高校毕业生的综合能力素质, 尤其是动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协作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等。部分高校毕业生达不到社会需求的能力要求, 造成就业困难。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时代, 大学生已经从过去的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变成了普通的青年群体。但高校毕业生及家长的就业观仍受传统思维定势的左右, 追求到国有单位而不愿到个人私营企业或乡镇企业去就业, 认为只有在正规部门上班才算就业; 追求就业就定终身的固定工作岗位。大部分高校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和行为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大学生相比较为急功近利, 求大慕名, 一味地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 追求收入高的工作岗位和职位, 追求到中心城市去工作, 过分强调专业对口,精英人才意识比较浓,从而造成部分毕业生的就业困难。 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程度有待于提高。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对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理解仅仅是停留在讲解就业政策、收集需求信息、分析就业形势、传授择业技巧等方面。事实上, 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独立的系统性的工作, 它既包括讲解就业政策、收集需求信息、分析就业形势、传授择业技巧等方面的工作, 但这是最基本的工作, 更重要的工作还包括对大学生的择业观、就业观、成才观、就业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 还包括对学生个体的塑造、潜能的开发和创业、创新能力的引导和培养; 还包括有个体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设计和相关的教育培养等内容。就业指导工作不力, 必然影响毕业生就业。二、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 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高校毕业生及家长、学校和政府等多方共同努 高校毕业生及家长要清醒地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 冲破传统的旧的精英化就业观念, 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 倘若仍然以天之骄子自居, 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 无异于作茧自缚。在就业过程中应该有恰当的自我定位, 适度调整自我期望值和就业目标。要树要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就业观, 从被动的就业观转向主动的就业观, 要树立自主和多元化的就业观、择业观, 摒弃从众、博弈、攀比、依靠等心理, 应该以能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在工作岗位上有长远发展空间为原则, 踏踏实实从基层做起, 着眼于积累经验, 提高自身能力。树立起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 高校毕业生必须要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 注重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意志, 严谨治学, 基础知识要扎实厚重, 要积极投入实践中去, 锻炼动手能力, 培养核心竞争力, 提高综合素质。要积极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不断提高就业能力。只有把自己塑造成具有真才实学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因为市场经济的规则是有能力和技术且积极主动的人就会有工作。 加强和改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思想教育工作。古人云: 不患才不济, 而患志不立, 高校要将毕业生就业思想教育工作贯穿于学生在校生活的始终, 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系统的教育。自入学起就要使他们清楚地了解所学专业社会要求的标准, 认清人才激烈竞争的形势, 激发他们的成才意识; 要积极帮助和指导他们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和职业生涯规划, 引导和培养他们树立明确的就业目标; 在组织他们开展的各种活动中注重引入就业竞争意识; 要系统地开设求职材料准备、应聘面试技巧等系列指导课程, 开展模拟招聘活动, 锻炼毕业生在实际应聘过程中的各种能力; 要加强对毕业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 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去, 到农村去, 服务群众、服务社会。 高校要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形势, 根据自己现有的实力和水平, 准确定位, 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 不断地深化教学改革, 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在教学计划中实施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践; 因地制宜, 实现与社会、与市场、与企业的双向沟通, 扩大大学生的实践范围,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增强岗位适应性, 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在专业设置上要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 坚持突出特色、注重内涵建设的重点发展原则, 坚持学科建设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坚持注重规模兼顾效益的和谐发展原则,加大学科专业设置和调整的灵活性; 要加强市场调研,掌握市场变化的特点, 根据毕业生就业回馈的信息, 做好科学预测和规划, 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以适应社会需求; 要积极开发适应现代科技、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兴学科、高新技术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等学科专业, 从宏观上控制和把握学科专业与市场的接轨。高校要积极推进教育模式多元化, 加强学校特色、学科特色、专业特色建设, 使培养出的学生在市场中真正具有明显优势。 加强和改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 使之快速地向着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高校要把就业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 建立健全就业指导工作制度, 明确职能部门和院( 系) 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 实行逐级的目标责任制。高校必须培养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独立的系统性的工作, 不仅工作任务十分繁重, 需要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吃苦耐劳的精神, 具备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热爱就业工作, 更需要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职业能力, 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同时, 就业工作队伍必须保持稳定性, 因为就业工作需要经验和人脉。人员素质和工作队伍有了保障, 才能使就业工作质量有新的提升, 就业指导和服务才能上一个新台阶。高校必须强化就业工作的服务职能, 建立就业工作网站,及时发布需求信息和国家、地方政府颁布的就业工作各项政策, 高校就业工作职能部门要随时与用人单位保持畅通的信息网络, 要主动出击, 根据用人单位的岗位类别, 及早地将相关专业毕业生的有关信息发过去, 争取主动。每年要派出一定数量的工作人员, 外出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和以往毕业生的工作情况, 征求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各方面素质要求的意见和建议, 为学校专业设置、教学内容调整和学生素质培养工作提供依据。高校要根据自身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向, 与有关用人单位构建学生实习和就业基地, 建立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 扩大毕业生就业渠道。 政府要进一步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保障和政策支持, 建立有序、公平竞争的全国性毕业生就业市场; 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 大力推进新兴产业发展, 积极开辟新型就业门路; 要彻底打破地区壁垒、行业壁垒, 深化人事、户籍、工资等制度改革, 进一步清理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制度性障碍和限制, 加大毕业生择业的地域上的自由度; 在实施西部志愿者计划方面, 要在工资收入、发展机会、流动性等方面予以一定的优惠政策, 吸引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就业; 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但目前我国家庭经济收入普遍不高, 毕业生也鲜见有许多积蓄, 创业的物质基础几乎为零, 国家和政府部门必须加大扶持政策的力度, 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 给予一定税收优惠政策及提供创业贷款资金, 为毕业生创业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保障; 加大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力度, 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理论功底及与其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适应就业市场的要求。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将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 相信随着全社会对高等教育、对大学生群体的日益高度重视;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合理优化与科学发展;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转变,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终将得到良好的解决。

论文的写作格式、流程与写作技巧 广义来说,凡属论述科学技术内容的作品,都称作科学著述,如原始论著(论文)、简报、综合报告、进展报告、文献综述、述评、专著、汇编、教科书和科普读物等。但其中只有原始论著及其简报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创造发明等知识产权的。其它的当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发展的、为特定应用目的和对象而撰写的。下面仅就论文的撰写谈一些体会。在讨论论文写作时也不准备谈有关稿件撰写的各种规定及细则。主要谈的是论文写作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和经验,是论文写作道德和书写内容的规范问题。论文写作的要求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二)论文——署名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现在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三)论文——引言 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四)论文——材料和方法 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这些按杂志 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五)论文——实验结果 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删繁就简,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论文中。论文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能用表的不要用图,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以免多占篇幅,增加排版困难。文、表、图互不重复。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随意丢弃。(六)论文——讨论 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 论文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七)论文——结语或结论 论文的结语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写出确凿的结论。论文的文字应简洁,可逐条写出。不要用“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八)论文——参考义献 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题。一篇论文中几乎自始至终都有需要引用参考文献之处。如论文引言中应引上对本题最重要、最直接有关的文献;在方法中应引上所采用或借鉴的方法;在结果中有时要引上与文献对比的资料;在讨论中更应引上与 论文有关的各种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结果或观点等。一切粗心大意,不查文献;故意不引,自鸣创新;贬低别人,抬高自己;避重就轻,故作姿态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而这种现象现在在很多论文中还是时有所见的,这应该看成是利研工作者的大忌。其中,不查文献、漏掉重要文献、故意不引别人文献或有意贬损别人工作等错误是比较明显、容易发现的。有些做法则比较隐蔽,如将该引在引言中的,把它引到讨论中。这就将原本是你论文的基础或先导,放到和你论文平起平坐的位置。又如 科研工作总是逐渐深人发展的,你的工作总是在前人工作基石出上发展起来做成的。正确的写法应是,某年某人对本题做出了什么结果,某年某人在这基础上又做出了什么结果,现在我在他们基础上完成了这一研究。这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表述丝毫无损于你的贡献。有些论文作者却不这样表述,而是说,某年某人做过本题没有做成,某年某人又做过本题仍没有做成,现在我做成了。这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有时可以糊弄一些不明真相的外行人,但只需内行人一戳,纸老虎就破,结果弄巧成拙,丧失信誉。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不少见的。(九)论文——致谢 论文的指导者、技术协助者、提供特殊试剂或器材者、经费资助者和提出过重要建议者都属于致谢对象。论文致谢应该是真诚的、实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谢、不要只谢教授不谢旁人。写论文致谢前应征得被致谢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十)论文——摘要或提要:以200字左右简要地概括论文全文。常放篇首。论文摘要需精心撰写,有吸引力。要让读者看了论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论文的缩影,或者看了论文摘要就想继续看论文的有关部分。此外,还应给出几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写出真正关键的学术词汇,不要硬凑一般性用词。

〔摘要〕就业难,是现代世界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何况我们这个超级人口大国正经受着社会转型、经济结构调整、国企改革、城镇化快速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猛烈冲击,就业更难。我国就业的总量性矛盾、结构性矛盾、区域性矛盾、就业弱势群体、农村就业等问题十分突出。解决就业问题一是要正确分析和认识问题,二是要拓展就业渠道,三是发挥市场机制,四是合理的给予政策扶持与引导。 〔关键词〕 就业 引导 扶持 一、就业压力与任务 人们常说:“安居乐业”。但是,假如一个社会面临大量无业者、失业者、下岗者的时候,不惟无业者难乐,恐怕有业者也难以安乐了。目前我国就面临着这样的难题。古人云:无恒业者无恒产,无恒产者无恒志。是说,没有稳定的职业就不会有稳定的家产;没有稳定的家产者其心不专,其志不一。其中的部分人可能会衍变为社会的动乱因素。就业是人的最基本权力,它不仅是人谋生的手段,同时也是人融入社会大家庭的基本方式。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国民经济的战略发展观是:“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用一句话概括的话,就是“就业是民生之本”。那么,我国实际的就业压力究竟有多大呢? 1、就业压力激增,总量性矛盾十分突出。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在13亿总人口中,年龄在15--64岁的劳动人口 2002年底约9亿。2010年将达到7亿,2020年将达到 97亿。预计今后几年,全国新生劳动力供给将达到 4650万,城镇现有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1400万,农村积累剩余劳动力5亿以上。(杨凌隆:《深化分配体制改革,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不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劳动力总供给都远远大于总需求。人力资源是一种特殊的经济资源,无论它是否参与社会生产过程、是否创造价值,它都要消耗大量的其他资源。人力资源又是一种不同于其他自然资源如石油、煤等能够储存、保管,现在不用,将来开发出来仍然可以用;人力资源是一种不能储存的活劳动,过了盛年期后将只能退出。因此,人力资源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 2、在总量性矛盾没有缓解的情况下,结构性矛盾和区域性问题又突现出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基本保持着比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依靠经济扩张带动就业。但就业增长弹性系数从20世纪80年代的平均 32下降到90年代的平均1左右,保持现在的高经济增长速度,每年新增就业岗位高估也只有 700万个左右。因此,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规模和结构布局中的就业岗位极为有限。更为严峻的是,美国“911”事件以后,全球经济进入衰退期,对我国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将构成巨大影响,将引致经济增长速度急剧下降,新增就业规模将大幅度缩小。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又进入就业结构调整时期,多种调整因素交汇,急剧增加了就业压力。过去几年国有企业减员下来的上千万下岗失业人员正寻求再就业,近两年还有 500多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出再就业服务中心;人世以后,对农业的冲击严重,仅考虑 3%的粮食进口,也将减少农业就业机会上千万个,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在目前每年 1000多万人基础上还将继续增加,每年至少 200万人;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和深化改革,企业将持续减员。为应对人世后激烈的竞争,优势企业的减员将有所扩大和加剧,劣势企业也将加快退出,关、破、兼并增加。今后每年还将有 250万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人群。根据国家统计局最近对全国17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初步摸底统计,仅需要退出市场的资源枯竭的矿山和国有大中型企业(不包括国有控股企业)的在职职工近 400万人。估计国有企业最终减员达到30%,总量 1500万人;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更大范围的企业进入结构调整时期,用人需求减少,排放劳动力增加;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应用,对就业的短期消极影响,产生对普通劳动力的排斥;基层机关、事业单位改革,也将向劳动力市场释放劳动力。仅仅考虑目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出中心的劳动力( 100万人)、农村新增转移劳动力(1200万人)、国有企业新增减员( 300万人)三大因素,在 5年内也将在新成长劳动力之外,至少每年增加劳动力供给1600万人,大大超过新成长劳动力数量。根据统计,目前我国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总量已经达到1460万人,约相当于城镇经济活动人口的 7%。在上述各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即使每年只增加失业人员 200万人,也将使我国城镇失业和不充分就业人口达到经济活动人口的 8%以上。这在新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我国将进人高失业和就业结构大调整时期。 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产业结构原因,以及政策因素和重大的工程影响,一些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就业矛盾将特别突出。下岗职工绝大多数集中在中西部地区,更多的资源型城市、老工业基地以及资源枯竭的矿山分布在中西部,甚至在加强生态建设中实施的综合治理工程,也主要对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的就业产生影响,更不用说三峡库区企业搬迁中以关破为主的结构调整政策,对重庆和湖北两地的就业影响。这些不利因素的集中,已经使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地方,多年处于高失业率状态,出现就业危机局面。 3、在总量性矛盾与结构性矛盾的交互作用下,就业人群中弱势群体不断增加。在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化企业改革中,出现企业减员增加和用人需求萎缩并行的趋势,劳动力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在每年的新增就业中,大中专和技校生所占比例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20%增加到现在的30%左右;农村劳动力以其低成本和低就业期望值的优势,多年保持比较高的转移速度,平均每年增加 1200万人左右;市场用人需求,以低年龄段劳动者为主,35岁以下的需求一直在70%以上。因此,低素质、高年龄以及高就业期望值的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上越来越没有竞争能力,呈现出就业弱势群体数量急剧增加的趋势,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类别:一是35岁以上的人员。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2001年对 10城市抽样调查结果,35岁以上下岗职工超过 72%。而对这个年龄段的单位用人需求仅占总用人需求的三成;二是长期下岗、失业者。据武汉、沈阳的调查,下岗职工下岗的延续时间平均接近 5年,其中,三分之一职工下岗 6年以上;下岗转为失业的,平均失业周期 18个月。由于再就业率低的影响,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长期处于无工作状态的将急剧增加;三是无技能和低技能劳动者。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10城市的抽样调查,下岗职工中初中文化和初级技工以下的分别占 40%。由于下岗失业人员本身的就业技能偏低,再就业是从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的趋势,加上产业结构升级和科技进步加快的影响,无技能和低技能劳动者将成为一个就业困难的大群体;四是女性下岗职工群体。根据世界银行委托劳动科学研究所在武汉、沈阳的调查,女性下岗职工再就业率比男性下岗职工低近20个百分点。 严酷的劳动力市场竞争,使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表现出越来越难的局面。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从1998年的7%下降到2000年的35%,2001年第三季度,再就业率只有8%。失业人员的失业周期已经持续延长,这种局面还可能呈恶性循环趋势。再就业率越低,积累的就业弱势群体越大,再就业率更低,更多下岗失业人员对再就业失去信心,失去参加培训、求职的积极性,出现弱势群体就业更加困难的局面。 就业弱势群体的持续扩大,不仅造成失业率持续上升,更导致就业不充分问题突出和极高的劳动力市场退出率。武汉和沈阳的调查表明, 1998年以来下岗以后一直没有工作的高达 38%,而有过工作的人 70%以上是处于断断续续状态;由于长期找不到工作, 20%的人退出了劳动力市场。他们多属就业弱势群体,包括对找工作失去信心不想工作的人;有病的人;太年轻或太老;无技能而参加培训的人;女性下岗职工退而从事家务等。这些因素致使下岗失业人员的收入处于极低的水平线上,已经引致城镇贫困阶层扩大,构成我国消费市场内需不足的深层原因。消极的生活保障已经不能阻止这种趋势。 4、农业就业空间不断缩小,农村劳动力供求矛盾加剧。在我国农村,一方面是人口的超常增长,另一方面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水土流水、沙漠化等的共同作用,加剧了农业空间的萎缩。曾经在20世纪80~90年代吸收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乡镇企业,近几年也处于调整中,就业增长缓慢。最高峰时的1996年,乡镇企业就业人数达到 35亿人,1997年急剧减少,虽然这几年有所回升,但增长缓慢,2000年为 28亿人。中西部部分地区的乡镇企业由于不能适应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而被淘汰。在近几年的城镇化过程中,一方面大批良田被征用,变成了城市的道路、住宅、市场,不断挤压着农业空间;另一方面,由于政策的限制,城镇又不能迅速吸纳农村劳动力和农业人口,既影响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也造成许多城乡结合部的社会治安问题。尤为严重的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后的承诺的逐步兑现,国内城镇主要消费的粮、棉、油等农副产品将被国外进口的部分产品所取代,既减少了农业就业岗位,也影响了农副产品质量的提高。 5、资本与技术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对劳动力实施挤压效应,加剧了就业困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国外大批引进较为先进的机器设备,对传统产业进行了革新改造,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竞争力。但是其副作用却是我们不愿看到的:有机构成对劳动力的挤压效应,原来需要成千上万的劳动力耗费大量时日才能解决的问题,现在只需要三、五个人,一、两台机器,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完成任务!随着产业设备的一次次更新换代,大批的产业工人被释放了出来。进一步加剧了就业困难。这种发展趋势对我们这个超级人口大国是极不情愿看到的,但规律使然,谁也奈何不得。二、思路与对策毋庸讳言,我国的就业形势是严峻的,矛盾是十分尖锐的,解决起来也是十分棘手的,需要花费相当的精力、物力、财力和时日才能减轻和缓解就业压力。当然,我们有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与教训、增强了的国力、基本建立起来的市场体制,以及劳动者自主的就业意识和就业能力,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途径。1、改变观念,理清思路,实施正确的就业政策。就业政策思路的基本点在十六大报告中已经点到,就是:将扩大就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在当前具有特别的地位,它在改善人民生活,保障社会稳定上占据突出的位置,因此,需要把扩大就业摆到优先位置,保持经济增长,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尽最大可能扩大就业规模,控制失业率。化解当前的就业矛盾,特别是要解决好已经非常突出的总量和结构性矛盾、区域性问题、弱势群体难点。解决或缓解这些矛盾,要下决心增加就业投入;根据就业格局的新变化,健全扶持政策;发展劳动力市场,完善就业服务,建立就业援助制度。通过多种手段并用,各种政策组合,以求阻止整个就业局势的恶化,保证我国社会的整体安全。2、确保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以增长带动就业。确保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发挥经济增长带动就业的作用。在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和国有企业的改革的攻坚阶段,转型过程中的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是我们的重要参照。这些国家在转型过程中的就业增长和经济增长表现出了非常一致的规律性。就业增长都低于经济增长,有的经济增长高达6%,但就业增长却只有2%左右;大部分经济增长的国家都保持了就业增长,少部分经济增长国家虽然就业下降,但下降幅度相对小;所有经济负增长的国家,就业也都是负增长。因此,对于转型国家,基本结论是,经济增长虽然不能解决转型中的就业问题,但可以保持就业增长,或阻止就业下降。对解决处于转轨关键时期的我国就业问题,经济增长是绝对必要的。通过经济增长,带动一批就业,主要保持优势群体的、稳定就业的增长,并为灵活就业的增长增加空间。3、优化经济结构,进一步扩大就业规模。在保持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的基础上,为了能够扩大就业规模,还要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一方面,要打造适应全球经济竞争的“航空母舰型”企业,发展高精尖的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以增强我国的总体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发展各类吸纳劳动力能力强的经济组织,特别是第三产业和其他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投资政策、税收政策和金融政策扶持,以及加强各方面的服务,促进中小企业、非正规劳动组织、微型企业和劳务派遣组织的发展,提高就业增长弹性,扩大就业规模。4、激发劳动者的自主就业积极性,发挥市场机制增加就业。在市场就业机制初步形成,劳动者的就业观念逐步转变和初步树立起自主就业意识的情况下,在灵活就业成为重要渠道的发展趋势中,激发劳动者的自主就业积极性成为推动就业的重要力量,也是完善市场就业机制的关键环节。在当前阶段,可以说有部分劳动者还有依赖性,还没有进入市场;有一部分劳动者进入市场,还缺乏适应劳动力市场的意识和能力,还没有完全进入市场。激发劳动者自主就业的积极性,有赖于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增加投入以及投入的市场化运作,通过扶持政策的鼓励,通过市场压力的锻炼,通过就业服务的促进,将可以逐步培养劳动者适应劳动力市场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培育劳动者的自主就业意识,激发劳动者的自主就业积极性,将开拓出自谋职业、灵活就业的广阔渠道。5、健全扶持政策,建立就业援助制度。在城镇,下岗与失业即将并轨的大趋势下,要求政策重点从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向既要保障生活,更要促进再就业的方向转变。增加就业投入的强度应与并轨步伐相适应,并促进并轨工作。建议大幅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就业投入,使之成为积极的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首先,加大中央转移支付力度。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用于保障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的资金,应逐步随下岗职工并轨转入失业的状况,重点转向用于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并在公共财政支出框架中,将促进就业支出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加大对中西部以及老工业基地等就业困难地区转移支付支持力度。其次,增加地方财政的就业投入,建立促进就业基金。地方政府应根据当地的并轨形势和劳动力市场状况,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每年财政收入增长相当比例投入促进就业工作,并通过筹集社会资金,建立促进就业基金。其三,进一步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作用。要改革失业保险制度,调整失业保险的支出结构,充分发挥出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其四,实现就业投入的多渠道,保证实效。在就业体制转变的情况下,任何单一的就业政策和投入都不能解决我国越来越复杂的就业问题,要求政策多样化,投入多渠道,以保证取得实效。根据当前就业资金投入严重缺乏的情况,再就业培训、公共就业服务、创业支持、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农村开发就业以及基础工作都是投入的重点。此外,建立和实施就业援助制度,做好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面对就业弱势群体持续扩大的趋势,实施就业援助是当前的紧迫需要。就业困难群体多数情况下不能被经济增长所带动的就业所吸收,也难以通过一般的扶持政策和就业服务实现就业,需要实施特殊的就业援助。由于任何时候的劳动力市场都有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应该发展成为常规的制度。

就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论文题目大全

一下仅供参考: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的呼声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是大学生缺乏职业化素质、缺少职业规划意识而导致自身缺少市场竞争力。如何能在强手之中脱颖而出,撑起属于自己的一片天,这就需要我们思考怎样选择职业?怎样规划职业生涯?怎样使自己处于优势地位……我认为,只有做到个人选择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并拥有高度战略眼光和较强学习能力的大学生,才能在就业道路上走出一片天。一 个人选择与社会需要相辅相成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很多人才,社会需要决定着求职的环境。社会需要、市场需要,就是就业选择的方向。首先,一个职业的前途是与社会需要息息相关的,只有准确把握社会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选择的职业才有发展潜力,个人在职业方面的努力和投入才会增值,个人才能获得比较大的发展空间,自我发展才会有可靠的保障。其次,职业选择本身还是一种双向选择的过程,个人选择单位,单位选择个人。一个人在做职业选择时,还要考虑用人单位的需求,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这样才能跟单位配对成功。 再次,职业选择还要符合自己的实际。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因此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和需求来选择职业。所以在选择职业时,不能完全凭主观意志和愿望行事。如果个人的择业脱离了社会和市场需要,他将很难被社会接纳。只有把社会需要与个人的理想、抱负和志趣结合起来,才有成功的希望!二 重视自我发展和职业前途调查显示,当代青年择业时更加重视自我发展机会和职业的前途。在调查中,许多大学生都认识到,“到一个前景不妙的企业工作,意味着今天就业明天便失业”。他们认为,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能给人信任感和拼搏的动力。如果一个企业前景不佳、缺乏后劲,即使工资收入暂时丰厚,也不能让员工有稳定感。而对于当前的大学生来说, 大学专业不一定成为你职业选择的方向。我认为,大学教育更多的是一种能力的培养。职业是为了个人生存、生活,获得持续活动的一个必要途径,职业的选择需要在社会上不断地磨练,慢慢选择的。职业内涵是没有高下贵贱,对社会有用的就可以,没有优劣之分。所以大学生在择业时,要用长远的战略眼光来审时度势,重视自我发展和职业前途,切忌“病急乱投医”,对待就业问题要更加理性。三 实力与努力并重 要在事业的领域里飞翔,我认为,需要有一对翅膀——哲学和文学艺术。为什么呢?哲学给我们睿智,文艺给我们灵感。这是两种不同的智慧,哲学智慧是一种理性的智慧,文艺智慧是一种直接的智慧。有这两种智慧,我们就不怕不成功。 人文教育是人格塑造的工程,哲学和文艺是人生起飞的两个翅膀。,我认为,个人的发展是可以选择的,知识的储备决定了以后的发展道路。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已经历史性地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的教育阶段,然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同时,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何能在就业这条窄道上越走越宽?毫无疑问,实力与努力是你成功之路的领头兵。一个人只有实力而不努力,这个人太懒;一个人只会努力而没有实力,这个人太蠢。当一个人实力与努力并重时,成功之路也就离你不远了……总结如果说高考是万人过独木桥,那么大学生就业就像是在浩瀚无边的沙漠中寻找绿洲,机会到处都有,看你怎么把握。我想,只要我们把个人选择与社会需要相结合,用理性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在拥有实力的同时加倍努力,不断学习新事物,做到思路清晰,行动一致,没有什么不可以

近年来,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前途, 还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更是关系到我国人力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的重大问题。因此, 必须要科学地分析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各种问题, 多措并举地逐步加以改进和完善。一、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国家不再对高校毕业生进行统一地分配工作, 这样每年有数百万高校毕业生涌向社会, 走上就业市场化的道路, 但全国性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尚为建立, 地方性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建立的时间尚短, 功能不健全, 机制不够完善。主要是一些供需信息服务网获得的信息数量少, 时效性差; 而且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共享。地方和高校建立的就业信息网存在??? 各自为政???现象, 有些高校对外严格保密供需信息, 信息服务网对外人为地设置障碍, 信息共享程度不高, 造成供需渠道不畅通, 影响毕业生就业。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当今我国的产业结构、行业结构、技术结构和产业政策在不断地调整和变化, 而高校专业调整由于受学制固定时间的限制, 很难与其同步, 势必造成教育模式与产业结构的不相适应。部分高校仍然沿袭以传统的学科教育为本位的培养模式, 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 部分高校由于办学定位不够清晰准确, 不顾自身的师资力量情况, 忽视市场行情走向, 盲目地进行扩招和开设热门专业, 致使人才的批量生产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相错位, 致使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等。这一切直接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加剧和蔓延, 影响毕业生就业。 从1999 年到2011年高校招生数平均每年以数十万的数量递增,招生人数的大量增加, 必然导致录取分数的下降, 学生整体素质下滑;受应试教育影响, 不少高校学生重书本知识, 轻实践锻炼, 综合能力素质欠佳, 而用人单位需要的是能尽快胜任工作的劳动者, 非常看重高校毕业生的综合能力素质, 尤其是动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协作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等。部分高校毕业生达不到社会需求的能力要求, 造成就业困难。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时代, 大学生已经从过去的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变成了普通的青年群体。但高校毕业生及家长的就业观仍受传统思维定势的左右, 追求到国有单位而不愿到个人私营企业或乡镇企业去就业, 认为只有在正规部门上班才算就业; 追求就业就定终身的固定工作岗位。大部分高校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和行为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大学生相比较为急功近利, 求大慕名, 一味地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 追求收入高的工作岗位和职位, 追求到中心城市去工作, 过分强调专业对口,精英人才意识比较浓,从而造成部分毕业生的就业困难。 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程度有待于提高。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对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理解仅仅是停留在讲解就业政策、收集需求信息、分析就业形势、传授择业技巧等方面。事实上, 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独立的系统性的工作, 它既包括讲解就业政策、收集需求信息、分析就业形势、传授择业技巧等方面的工作, 但这是最基本的工作, 更重要的工作还包括对大学生的择业观、就业观、成才观、就业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 还包括对学生个体的塑造、潜能的开发和创业、创新能力的引导和培养; 还包括有个体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设计和相关的教育培养等内容。就业指导工作不力, 必然影响毕业生就业。二、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 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高校毕业生及家长、学校和政府等多方共同努 高校毕业生及家长要清醒地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 冲破传统的旧的精英化就业观念, 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 倘若仍然以天之骄子自居, 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 无异于作茧自缚。在就业过程中应该有恰当的自我定位, 适度调整自我期望值和就业目标。要树要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就业观, 从被动的就业观转向主动的就业观, 要树立自主和多元化的就业观、择业观, 摒弃从众、博弈、攀比、依靠等心理, 应该以能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在工作岗位上有长远发展空间为原则, 踏踏实实从基层做起, 着眼于积累经验, 提高自身能力。树立起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 高校毕业生必须要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 注重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意志, 严谨治学, 基础知识要扎实厚重, 要积极投入实践中去, 锻炼动手能力, 培养核心竞争力, 提高综合素质。要积极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不断提高就业能力。只有把自己塑造成具有真才实学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因为市场经济的规则是有能力和技术且积极主动的人就会有工作。 加强和改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思想教育工作。古人云: 不患才不济, 而患志不立, 高校要将毕业生就业思想教育工作贯穿于学生在校生活的始终, 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系统的教育。自入学起就要使他们清楚地了解所学专业社会要求的标准, 认清人才激烈竞争的形势, 激发他们的成才意识; 要积极帮助和指导他们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和职业生涯规划, 引导和培养他们树立明确的就业目标; 在组织他们开展的各种活动中注重引入就业竞争意识; 要系统地开设求职材料准备、应聘面试技巧等系列指导课程, 开展模拟招聘活动, 锻炼毕业生在实际应聘过程中的各种能力; 要加强对毕业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 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去, 到农村去, 服务群众、服务社会。 高校要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形势, 根据自己现有的实力和水平, 准确定位, 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 不断地深化教学改革, 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在教学计划中实施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践; 因地制宜, 实现与社会、与市场、与企业的双向沟通, 扩大大学生的实践范围,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增强岗位适应性, 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在专业设置上要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 坚持突出特色、注重内涵建设的重点发展原则, 坚持学科建设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坚持注重规模兼顾效益的和谐发展原则,加大学科专业设置和调整的灵活性; 要加强市场调研,掌握市场变化的特点, 根据毕业生就业回馈的信息, 做好科学预测和规划, 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以适应社会需求; 要积极开发适应现代科技、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兴学科、高新技术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等学科专业, 从宏观上控制和把握学科专业与市场的接轨。高校要积极推进教育模式多元化, 加强学校特色、学科特色、专业特色建设, 使培养出的学生在市场中真正具有明显优势。 加强和改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 使之快速地向着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高校要把就业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 建立健全就业指导工作制度, 明确职能部门和院( 系) 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 实行逐级的目标责任制。高校必须培养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独立的系统性的工作, 不仅工作任务十分繁重, 需要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吃苦耐劳的精神, 具备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热爱就业工作, 更需要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职业能力, 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同时, 就业工作队伍必须保持稳定性, 因为就业工作需要经验和人脉。人员素质和工作队伍有了保障, 才能使就业工作质量有新的提升, 就业指导和服务才能上一个新台阶。高校必须强化就业工作的服务职能, 建立就业工作网站,及时发布需求信息和国家、地方政府颁布的就业工作各项政策, 高校就业工作职能部门要随时与用人单位保持畅通的信息网络, 要主动出击, 根据用人单位的岗位类别, 及早地将相关专业毕业生的有关信息发过去, 争取主动。每年要派出一定数量的工作人员, 外出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和以往毕业生的工作情况, 征求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各方面素质要求的意见和建议, 为学校专业设置、教学内容调整和学生素质培养工作提供依据。高校要根据自身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向, 与有关用人单位构建学生实习和就业基地, 建立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 扩大毕业生就业渠道。 政府要进一步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保障和政策支持, 建立有序、公平竞争的全国性毕业生就业市场; 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 大力推进新兴产业发展, 积极开辟新型就业门路; 要彻底打破地区壁垒、行业壁垒, 深化人事、户籍、工资等制度改革, 进一步清理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制度性障碍和限制, 加大毕业生择业的地域上的自由度; 在实施西部志愿者计划方面, 要在工资收入、发展机会、流动性等方面予以一定的优惠政策, 吸引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就业; 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但目前我国家庭经济收入普遍不高, 毕业生也鲜见有许多积蓄, 创业的物质基础几乎为零, 国家和政府部门必须加大扶持政策的力度, 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 给予一定税收优惠政策及提供创业贷款资金, 为毕业生创业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保障; 加大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力度, 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理论功底及与其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适应就业市场的要求。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将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 相信随着全社会对高等教育、对大学生群体的日益高度重视;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合理优化与科学发展;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转变,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终将得到良好的解决。

刊大师:为作者投发学术期刊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你知道对于准备就业的同学来说,发表学术论文有什么好处吗?快点进来看看吧!

就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论文1500

〔摘要〕就业难,是现代世界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何况我们这个超级人口大国正经受着社会转型、经济结构调整、国企改革、城镇化快速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猛烈冲击,就业更难。我国就业的总量性矛盾、结构性矛盾、区域性矛盾、就业弱势群体、农村就业等问题十分突出。解决就业问题一是要正确分析和认识问题,二是要拓展就业渠道,三是发挥市场机制,四是合理的给予政策扶持与引导。 〔关键词〕 就业 引导 扶持 一、就业压力与任务 人们常说:“安居乐业”。但是,假如一个社会面临大量无业者、失业者、下岗者的时候,不惟无业者难乐,恐怕有业者也难以安乐了。目前我国就面临着这样的难题。古人云:无恒业者无恒产,无恒产者无恒志。是说,没有稳定的职业就不会有稳定的家产;没有稳定的家产者其心不专,其志不一。其中的部分人可能会衍变为社会的动乱因素。就业是人的最基本权力,它不仅是人谋生的手段,同时也是人融入社会大家庭的基本方式。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国民经济的战略发展观是:“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用一句话概括的话,就是“就业是民生之本”。那么,我国实际的就业压力究竟有多大呢? 1、就业压力激增,总量性矛盾十分突出。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在13亿总人口中,年龄在15--64岁的劳动人口 2002年底约9亿。2010年将达到7亿,2020年将达到 97亿。预计今后几年,全国新生劳动力供给将达到 4650万,城镇现有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1400万,农村积累剩余劳动力5亿以上。(杨凌隆:《深化分配体制改革,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不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劳动力总供给都远远大于总需求。人力资源是一种特殊的经济资源,无论它是否参与社会生产过程、是否创造价值,它都要消耗大量的其他资源。人力资源又是一种不同于其他自然资源如石油、煤等能够储存、保管,现在不用,将来开发出来仍然可以用;人力资源是一种不能储存的活劳动,过了盛年期后将只能退出。因此,人力资源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 2、在总量性矛盾没有缓解的情况下,结构性矛盾和区域性问题又突现出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基本保持着比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依靠经济扩张带动就业。但就业增长弹性系数从20世纪80年代的平均 32下降到90年代的平均1左右,保持现在的高经济增长速度,每年新增就业岗位高估也只有 700万个左右。因此,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规模和结构布局中的就业岗位极为有限。更为严峻的是,美国“911”事件以后,全球经济进入衰退期,对我国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将构成巨大影响,将引致经济增长速度急剧下降,新增就业规模将大幅度缩小。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又进入就业结构调整时期,多种调整因素交汇,急剧增加了就业压力。过去几年国有企业减员下来的上千万下岗失业人员正寻求再就业,近两年还有 500多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出再就业服务中心;人世以后,对农业的冲击严重,仅考虑 3%的粮食进口,也将减少农业就业机会上千万个,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在目前每年 1000多万人基础上还将继续增加,每年至少 200万人;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和深化改革,企业将持续减员。为应对人世后激烈的竞争,优势企业的减员将有所扩大和加剧,劣势企业也将加快退出,关、破、兼并增加。今后每年还将有 250万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人群。根据国家统计局最近对全国17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初步摸底统计,仅需要退出市场的资源枯竭的矿山和国有大中型企业(不包括国有控股企业)的在职职工近 400万人。估计国有企业最终减员达到30%,总量 1500万人;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更大范围的企业进入结构调整时期,用人需求减少,排放劳动力增加;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应用,对就业的短期消极影响,产生对普通劳动力的排斥;基层机关、事业单位改革,也将向劳动力市场释放劳动力。仅仅考虑目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出中心的劳动力( 100万人)、农村新增转移劳动力(1200万人)、国有企业新增减员( 300万人)三大因素,在 5年内也将在新成长劳动力之外,至少每年增加劳动力供给1600万人,大大超过新成长劳动力数量。根据统计,目前我国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总量已经达到1460万人,约相当于城镇经济活动人口的 7%。在上述各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即使每年只增加失业人员 200万人,也将使我国城镇失业和不充分就业人口达到经济活动人口的 8%以上。这在新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我国将进人高失业和就业结构大调整时期。 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产业结构原因,以及政策因素和重大的工程影响,一些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就业矛盾将特别突出。下岗职工绝大多数集中在中西部地区,更多的资源型城市、老工业基地以及资源枯竭的矿山分布在中西部,甚至在加强生态建设中实施的综合治理工程,也主要对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的就业产生影响,更不用说三峡库区企业搬迁中以关破为主的结构调整政策,对重庆和湖北两地的就业影响。这些不利因素的集中,已经使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地方,多年处于高失业率状态,出现就业危机局面。 3、在总量性矛盾与结构性矛盾的交互作用下,就业人群中弱势群体不断增加。在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化企业改革中,出现企业减员增加和用人需求萎缩并行的趋势,劳动力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在每年的新增就业中,大中专和技校生所占比例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20%增加到现在的30%左右;农村劳动力以其低成本和低就业期望值的优势,多年保持比较高的转移速度,平均每年增加 1200万人左右;市场用人需求,以低年龄段劳动者为主,35岁以下的需求一直在70%以上。因此,低素质、高年龄以及高就业期望值的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上越来越没有竞争能力,呈现出就业弱势群体数量急剧增加的趋势,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类别:一是35岁以上的人员。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2001年对 10城市抽样调查结果,35岁以上下岗职工超过 72%。而对这个年龄段的单位用人需求仅占总用人需求的三成;二是长期下岗、失业者。据武汉、沈阳的调查,下岗职工下岗的延续时间平均接近 5年,其中,三分之一职工下岗 6年以上;下岗转为失业的,平均失业周期 18个月。由于再就业率低的影响,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长期处于无工作状态的将急剧增加;三是无技能和低技能劳动者。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10城市的抽样调查,下岗职工中初中文化和初级技工以下的分别占 40%。由于下岗失业人员本身的就业技能偏低,再就业是从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的趋势,加上产业结构升级和科技进步加快的影响,无技能和低技能劳动者将成为一个就业困难的大群体;四是女性下岗职工群体。根据世界银行委托劳动科学研究所在武汉、沈阳的调查,女性下岗职工再就业率比男性下岗职工低近20个百分点。 严酷的劳动力市场竞争,使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表现出越来越难的局面。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从1998年的7%下降到2000年的35%,2001年第三季度,再就业率只有8%。失业人员的失业周期已经持续延长,这种局面还可能呈恶性循环趋势。再就业率越低,积累的就业弱势群体越大,再就业率更低,更多下岗失业人员对再就业失去信心,失去参加培训、求职的积极性,出现弱势群体就业更加困难的局面。 就业弱势群体的持续扩大,不仅造成失业率持续上升,更导致就业不充分问题突出和极高的劳动力市场退出率。武汉和沈阳的调查表明, 1998年以来下岗以后一直没有工作的高达 38%,而有过工作的人 70%以上是处于断断续续状态;由于长期找不到工作, 20%的人退出了劳动力市场。他们多属就业弱势群体,包括对找工作失去信心不想工作的人;有病的人;太年轻或太老;无技能而参加培训的人;女性下岗职工退而从事家务等。这些因素致使下岗失业人员的收入处于极低的水平线上,已经引致城镇贫困阶层扩大,构成我国消费市场内需不足的深层原因。消极的生活保障已经不能阻止这种趋势。 4、农业就业空间不断缩小,农村劳动力供求矛盾加剧。在我国农村,一方面是人口的超常增长,另一方面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水土流水、沙漠化等的共同作用,加剧了农业空间的萎缩。曾经在20世纪80~90年代吸收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乡镇企业,近几年也处于调整中,就业增长缓慢。最高峰时的1996年,乡镇企业就业人数达到 35亿人,1997年急剧减少,虽然这几年有所回升,但增长缓慢,2000年为 28亿人。中西部部分地区的乡镇企业由于不能适应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而被淘汰。在近几年的城镇化过程中,一方面大批良田被征用,变成了城市的道路、住宅、市场,不断挤压着农业空间;另一方面,由于政策的限制,城镇又不能迅速吸纳农村劳动力和农业人口,既影响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也造成许多城乡结合部的社会治安问题。尤为严重的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后的承诺的逐步兑现,国内城镇主要消费的粮、棉、油等农副产品将被国外进口的部分产品所取代,既减少了农业就业岗位,也影响了农副产品质量的提高。 5、资本与技术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对劳动力实施挤压效应,加剧了就业困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国外大批引进较为先进的机器设备,对传统产业进行了革新改造,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竞争力。但是其副作用却是我们不愿看到的:有机构成对劳动力的挤压效应,原来需要成千上万的劳动力耗费大量时日才能解决的问题,现在只需要三、五个人,一、两台机器,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完成任务!随着产业设备的一次次更新换代,大批的产业工人被释放了出来。进一步加剧了就业困难。这种发展趋势对我们这个超级人口大国是极不情愿看到的,但规律使然,谁也奈何不得。二、思路与对策毋庸讳言,我国的就业形势是严峻的,矛盾是十分尖锐的,解决起来也是十分棘手的,需要花费相当的精力、物力、财力和时日才能减轻和缓解就业压力。当然,我们有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与教训、增强了的国力、基本建立起来的市场体制,以及劳动者自主的就业意识和就业能力,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途径。1、改变观念,理清思路,实施正确的就业政策。就业政策思路的基本点在十六大报告中已经点到,就是:将扩大就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在当前具有特别的地位,它在改善人民生活,保障社会稳定上占据突出的位置,因此,需要把扩大就业摆到优先位置,保持经济增长,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尽最大可能扩大就业规模,控制失业率。化解当前的就业矛盾,特别是要解决好已经非常突出的总量和结构性矛盾、区域性问题、弱势群体难点。解决或缓解这些矛盾,要下决心增加就业投入;根据就业格局的新变化,健全扶持政策;发展劳动力市场,完善就业服务,建立就业援助制度。通过多种手段并用,各种政策组合,以求阻止整个就业局势的恶化,保证我国社会的整体安全。2、确保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以增长带动就业。确保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发挥经济增长带动就业的作用。在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和国有企业的改革的攻坚阶段,转型过程中的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是我们的重要参照。这些国家在转型过程中的就业增长和经济增长表现出了非常一致的规律性。就业增长都低于经济增长,有的经济增长高达6%,但就业增长却只有2%左右;大部分经济增长的国家都保持了就业增长,少部分经济增长国家虽然就业下降,但下降幅度相对小;所有经济负增长的国家,就业也都是负增长。因此,对于转型国家,基本结论是,经济增长虽然不能解决转型中的就业问题,但可以保持就业增长,或阻止就业下降。对解决处于转轨关键时期的我国就业问题,经济增长是绝对必要的。通过经济增长,带动一批就业,主要保持优势群体的、稳定就业的增长,并为灵活就业的增长增加空间。3、优化经济结构,进一步扩大就业规模。在保持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的基础上,为了能够扩大就业规模,还要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一方面,要打造适应全球经济竞争的“航空母舰型”企业,发展高精尖的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以增强我国的总体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发展各类吸纳劳动力能力强的经济组织,特别是第三产业和其他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投资政策、税收政策和金融政策扶持,以及加强各方面的服务,促进中小企业、非正规劳动组织、微型企业和劳务派遣组织的发展,提高就业增长弹性,扩大就业规模。4、激发劳动者的自主就业积极性,发挥市场机制增加就业。在市场就业机制初步形成,劳动者的就业观念逐步转变和初步树立起自主就业意识的情况下,在灵活就业成为重要渠道的发展趋势中,激发劳动者的自主就业积极性成为推动就业的重要力量,也是完善市场就业机制的关键环节。在当前阶段,可以说有部分劳动者还有依赖性,还没有进入市场;有一部分劳动者进入市场,还缺乏适应劳动力市场的意识和能力,还没有完全进入市场。激发劳动者自主就业的积极性,有赖于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增加投入以及投入的市场化运作,通过扶持政策的鼓励,通过市场压力的锻炼,通过就业服务的促进,将可以逐步培养劳动者适应劳动力市场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培育劳动者的自主就业意识,激发劳动者的自主就业积极性,将开拓出自谋职业、灵活就业的广阔渠道。5、健全扶持政策,建立就业援助制度。在城镇,下岗与失业即将并轨的大趋势下,要求政策重点从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向既要保障生活,更要促进再就业的方向转变。增加就业投入的强度应与并轨步伐相适应,并促进并轨工作。建议大幅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就业投入,使之成为积极的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首先,加大中央转移支付力度。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用于保障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的资金,应逐步随下岗职工并轨转入失业的状况,重点转向用于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并在公共财政支出框架中,将促进就业支出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加大对中西部以及老工业基地等就业困难地区转移支付支持力度。其次,增加地方财政的就业投入,建立促进就业基金。地方政府应根据当地的并轨形势和劳动力市场状况,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每年财政收入增长相当比例投入促进就业工作,并通过筹集社会资金,建立促进就业基金。其三,进一步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作用。要改革失业保险制度,调整失业保险的支出结构,充分发挥出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其四,实现就业投入的多渠道,保证实效。在就业体制转变的情况下,任何单一的就业政策和投入都不能解决我国越来越复杂的就业问题,要求政策多样化,投入多渠道,以保证取得实效。根据当前就业资金投入严重缺乏的情况,再就业培训、公共就业服务、创业支持、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农村开发就业以及基础工作都是投入的重点。此外,建立和实施就业援助制度,做好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面对就业弱势群体持续扩大的趋势,实施就业援助是当前的紧迫需要。就业困难群体多数情况下不能被经济增长所带动的就业所吸收,也难以通过一般的扶持政策和就业服务实现就业,需要实施特殊的就业援助。由于任何时候的劳动力市场都有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应该发展成为常规的制度。

题名又称题目或标题。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论文题目是一篇论文给出的涉及论文范围与水平的第一个重要信息,也是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不达意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论文题目十分重要,必须用心斟酌选定。有人描述其重要性,用了下面的一句话:“论文题目是文章的一半”。对论文题目的要求是:准确得体:简短精炼:外延和内涵恰如其分:醒目。(二)作者姓名和单位(Authoranddepartment)这一项属于论文署名问题。署名一是为了表明文责自负,二是记录作用的劳动成果,三是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及文献检索(作者索引)。大致分为二种情形,即:单个作者论文和多作者论文。后者按署名顺序列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重要的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工作与论文撰写实际贡献最大的列为第一作者,贡献次之的,列为第二作者,余类推。注明作者所在单位同样是为了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三)摘要(Abstract)论文一般应有摘要,有些为了国际交流,还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他用是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①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四)关键词(Keywords)关键词属于主题词中的一类。主题词除关键词外,还包含有单元词、标题词的叙词。主题词是用来描述文献资料主题和给出检索文献资料的一种新型的情报检索语言词汇,正是由于它的出现和发展,才使得情报检索计算机化(计算机检索)成为可能。主题词是指以概念的特性关系来区分事物,用自然语言来表达,并且具有组配功能,用以准确显示词与词之间的语义概念关系的动态性的词或词组。

就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论文选题要求怎么写

想要有一个论文的高质量选题,必须重视几个问题。毕业论文的选题是整个研究的开始,决定了整个研究的价值、趋势和发展空间。在正式写论文开始之前,我们必须把论文选题放在首位。在研究过程中,许多人在研究过程中对课题进行了改变,不仅增加难度。它也消耗了很多动力和乐趣。那么如找到高质量论文选题呢?论文选题的本身要求是客观需要,现实可能作用。本文对论文选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梳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选择自己熟悉的课题课题的选择应尽可能与自己的专业和未来的研究方向相一致。这些课题通常不是从零开始,一般都有科研的基础:或者在原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找到一个新的出发点,可以进一步深化;或者本课题以前还没有开展过,但对相关工作有一定的积累,为提出的课题做了理论或方法上的准备。了解国内外该题研究概况通过查阅文献,我们可以了解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历史,包括前人是否从未研究过和有没有明确的答案,假如有人研究过,问题解决的程度如何,分歧或争议在哪里。还需要讨论哪些问题;从以前的相关工作中,在科研思路、技术方法等方面可以借鉴哪些有用的东西,从中找出新的突破点。从全局来看,在有把握的前提下,选择不仅要避免重复,还要发挥自己擅长的方面。三。选择现实性强的科目和现实性强的科目。即国内外医疗保健、卫生预防、教学、科研工作亟待解决,包括热点,争议问题通常是学科前沿的新问题。有许多研究人员从事研究。如果研究人员在这一领域有相当大的地位,他们应该继续深入相关领域。相反如果研究人员没有这方面的优势,就不适合在别人后面做低水平的科学研究重复。选题要量力而行选择题目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能力,根据自己的能力。应充分考虑开展研究的主客观条件,包括研究方法的实用性。选题失败的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如果你选择了一个意义不大的题目,不管你花了多少精力,写得多好,它的价值和收获都微乎其微。可想而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金都被浪费了,而这项工作也是徒劳无功的。第二,如果你选择不熟悉这个课题,你可能无法做出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导致要换选题。第三,如果我们选择一个没有实质性内容的大而空的话题,我们可能无法开始,也没有线索,而且效果很小。因此无论是科研招标还是自主选题,都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能力。最后,我希望所有的学生都能找到他们最喜欢的优质主题!本文由免费查重检测papertime分享。

晕。不会是以学校的吧。我也是这题目。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期末题目。

好的选题至少应该符合这三点,写作技巧如下:1、可行选题的可行性,一方面要求研究问题要具体、明确,另一方面要求研究问题大小合适、难度适中。例如“就业能力的研究”范围太宽,难度太大,限定理论视角(社会投资视角)、研究对象(残疾人)及其他方面(开发)之后,研究问题的范围就更加适中了,不会太过空泛,可操作性也变强了。2、创新选题的创新性,可以指理论、观点上的创新,也可以指研究方法上的创新,或者应用领域的创新。往小处说,自己的研究至少应该有一处是区别于以往研究的。在中国知网中,检索“大学生 AND 就业能力 AND 结构模型",会看到这样的结果:原来已经有这么多已有研究,如果仔细阅读几篇,可能会发现这一块已经有相当多且深入的研究了,想有创新并不容易。3、有研究价值选题的价值,一方面指经过实际研究才能得出研究结果,另一方面指研究应具备理论或应用价值。理论或应用价值比较容易理解,那么什么叫做“经过实际研究才能得出研究结果”;“就业能力”的其中一个经典的定义,是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提出的,他认为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论文选题的重要性选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不仅影响研究成果的价值大小,更关系着论文写作的成败。有时,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合适的选题并不能指望脑瓜子灵光一现。选题可能纯粹出于兴趣,也可能是社会需要,可能来自日常生活,也可能来自课程学习、小组讨论,或者来自其他科研成果的启发。如果已经有一个大致方向,还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这个可以启发思路的工具,来找到更多关联概念。比如,围绕着“就业”这个概念,可以联想到很多相关概念。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