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中国农业发展论文作文题目大全初中

发布时间:2024-07-07 07:36:11

中国农业发展论文作文题目大全初中

1。高效农业对农村经济的影响2。沿海地区的外向型农业定位思考3。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型农业

我有二个自己选: 一:一般认为,世界范围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是从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演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启动的。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各国由于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基础不同,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选择上也不同,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如美国、加拿大等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的国家,它们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目标,凭借发达的现代工业优势,大力发展农用机械取代人力和畜力,通过扩大单位农场种植面积和经营规模,提高农产品的总产量。二是如日本、荷兰等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的国家,它们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把科技进步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改良农作物品种、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增加化肥和农药使用量等措施,提高单位面积农产品产量。三是如法国、德国等土地、劳动力比较适中的国家,它们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既重视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又重视科学技术推广应用。 今日国内聚焦 世界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历史表明,发达国家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都非常注重立足本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因此,实现农业现代化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唯有从实际出发才是取得成功的正确选择。 实现农业现代化在我国也并不是一个新提法,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们就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但对什么是农业现代化、其基本内涵是什么等问题的认识,却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综合国内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经验,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基本国情,可以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作如下概括: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这样来理解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第一,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比科技贡献率低20~30个百分点。因此,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提高农业科技水平,通过增加资本投入、应用现代科技和装备、适度集中土地和强化组织管理等来提高农业效益。第二,现代农业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市场提供商品,实现利润最大化。我国农户的经营规模普遍较小,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均较低,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第三,以产业化方式经营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我国有2.5亿左右农户,不仅数量多、规模小,而且结构、行为相似,要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衔接非常困难,因此,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各种类型的农民合作社举办多种形式的龙头企业,使农民真正享受到农产品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利润。第四,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如果吃饭问题解决不好,工业化、城镇化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都将难以持续进行。因此,必须把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首要目标。 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总的思路和措施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在具体工作中,尤其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所要求的那样: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使耕地向农村种田能手和专业大户集中,逐步实现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二:发展中国家在获取政治独立以后,普遍都走上了寻求工业化发展的道路。在这一进程中,“工业化就是一切”,农业的发展几乎处于一种被忽视状态,有的国家甚至出现了“重工抑农”、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倾向,导致了原本就很落后的农业更加落后。农业的停滞和落后从根本上制约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实现。正如国外有些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发展中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段时间经济上的糟糕处境是和农业政策的失误分不开的。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后,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整体发展对农业的要求,农业发展开始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符合实际的农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开始成为农业发展的一个关键内容,农业发展与工业发展的紧密互动开始成为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探讨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农业发展战略的转变,以及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对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发展中国家基本上都是落后的农业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走上工业化发展道路时,基本上都深受西方发展经济学家关于“惟工业沦”、“惟资本论”、“惟计划论”的影响,或深受前苏联的“优先发展重工业”思想的影响,没能正确处理工业与农业的关系,重工业,轻农业,使得原本就很落后的农业更加落后,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统一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从生产力方面来看,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普遍缓慢,这一方面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均可耕地面积。据考察,人均可耕地面积比较多的地方,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一般比较高。例如,在亚洲的菲律宾,每一男性农业劳动力平均拥有可耕地面积是6公顷,农业劳动生产率达9%;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每一男性农业劳动力平均拥有的可耕地面积达2公顷,农业劳动生产率可达5%;而在拉丁美洲的阿根廷,每一男性农业劳动力平均拥有的可耕地面积达到了5公顷,农业劳动生产率也就达到了4%,可见,可耕地面积的多少成了衡量农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一个因素。另一方面,因为现代化农业在农业部门中所占的比例过小,落后的传统农业在农业部门中占据了支配地位。在发展中国家,落后的传统农业表现为劳动力充裕、资本短缺、生产规模狭小、技术落后、农民的文化和技术水平低下,加之交通运输不发达、邮电通讯短缺、文化教育落后、信息交流闭塞等,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缓慢,落后的传统农业制约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从生产关系方面来看,发展中国家农业中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占主要地位。虽然拉丁美洲国家农业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成熟程度与其他地区比起来相对高一些,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也相对高一些,但是,从亚洲、非洲大多数国家的农业发展状况来看,封建、半封建的生产关系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大量存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非常缓慢,农业的生产经营形式单一化,农业充其量也仅仅表现为一种生存农业。工业中商品经济的发展虽然对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冲击力,但是,广大农民的商品经济意识很不强烈,他们把满足个人和家庭的生活需要作为农业发展的首要目的,把商品生产放在从属地位。发展中国家农业中存在的落后的生产关系,必然会限制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影响农业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阻碍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经济始终处于不发达状态。 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方面来看,低下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造成了单一的、畸形的农业生产结构。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农业生产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农业生产结构的合理性和变化趋势,反过来,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也会进一步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发展中国家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低下,使得农业生产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较弱,使得农业生产利用自然资源、配置自然资源的能力较差,加上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演化的历史原因,农业生产结构往往处于一种不合理的状态。有的国家只生产一两种或少数几种经济作物支撑农业的发展;有的国家农业生产中几乎没有副业或不发展农业加工业,这种不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发展中国家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统一方面存在的这些问题,实际上提出了农业发展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变革农业生产关系,建立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等问题。在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低下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决定了农业生产关系的落后;反过来,生产关系也反作用于生产力,落后的农业生产关系会制约农业劳动生产串的提高。要改变这种状况,关健在于建立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它会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合理配置方面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为在农业生产结构中,粮食生产的增长可以为农业其他部门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畜牧业的发展可以在充分利用种植业的副产品的同时为种植业提供肥料和畜力,林业的发展可以为农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渔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可以在统筹安排、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使各业之间相互利用农业的剩余,提高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利用串÷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先进的农业生产关系的建立。 二、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战略的转变 由于发展中国家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农业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同,因而农业发展战略的实施经历了一个由最初实行的辅助型发展战略向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转变过程。辅助型发展战略向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转变,实际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对农业问题的认识,对农业与工业关系问题的认识,已走出了历史的误区,而把农业真正看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把农业发展真正看做是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条件。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30余年里,发展中国家由于急于发挥工业主导作用,不重视农业发展,基本上采用了农业辅助工业发展的战略即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使得经济建设中有限的资金大多被投入到工业,而农业投入明显不足,对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鼓励也不够,农业生产处于停滞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农业人口增长过快,导致了粮食短缺。中东地区的一些阿拉伯国家,实施了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由原来号称的“世界粮仓”变成了世界农产品的头号买主;亚洲的印度、非洲的马里也因为实施了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而发生了粮食危机。 显然,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是根据“工业是主导,农业服从工业”的理论而制定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许多西方的发展经济学家都认为,在工业化进程中,工业是经济发展中能够起能动作用的主导部门,农业则是应该被削弱的部门,农业的作用只是为工业生产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和剩余农产品,以此来推动工业的发展,推进现代化的进程。采用了以这一理论为依据的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农业的发展必然以为工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和剩余农产品为视角。因此,围绕这一发展战略所进行的土地制度的改革、生物技术的推广、农业机械化的推行、农业劳动力素质的培训,以及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等等,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即为了支持工业的发展,同时配之以这一发展战略实施的农产品低价收购政策,在资本积累方面导致了农业部门的资金流向工业部门。正是制定和实施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的这一出发点,造成了发展中国家人均粮食生产增长率和农业生产增长率的低下。在20世纪的整个6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人均粮食生产增长率只有1%,人均农业生产增长率则为零。农业发展的缓慢甚至停滞,减缓了工业发展的速度,工业部门安置农业中产生的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从而造成大量的失业,这是不言而喻的。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的实施不仅未能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而且连其支持工业发展的初衷也未实现。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中国家开始重新认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农业与工业的关系,重新探寻发展农业的道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新的农业发展战略,这就是以实现农业的商品化和工业化为目标,以农业的发展既具有支持工业发展的手段价值也具有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内在价值为内容的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这一经济发展战略首先实施于泰国,随后在其他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得到实施。 泰国在历史上曾是著名的“东南亚粮仓”、国际主要的大米出口国之一,农业一直是占优势地位的产业。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经济发展中农业发展战略的严重失误,特别是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赶超新兴工业国,仿效亚洲四小龙,实施了举债发展重化工业的发展战略,导致了债务负担沉重、财政发生危机、经济局势严峻的状况。在严重的失误面前,泰国政府及有关机构重新评价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把农产品资源的加工出口提到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从而形成了以“新兴农业工业化国家”为目标的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的着眼点就是把农业的发展看做工业化的一部分,不仅仅是促进工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加强自身的发展。这一发展过程是通过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装备、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 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宏观调控作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即要求政府改变过去那种低价收购农产品的政策,要求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强调政府按照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合理收购农产品,合理配置农业生产要素。 从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向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转变,是发展中国家在寻求现代化发展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深刻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社会进步的基本趋势。 但是,应该看到,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特定阶段实施的发展战略。这个特定阶段就是工业化发展的初期和中期,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主导产业则是这一发展战略的重点。因此,实施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应该是工业化发展处于初期或中期的国家,而且也应该是农业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 三、发展中国家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 从总体上看,发展中国家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特点在于:通过土地关系的变革加大农业的投入,改进农业生产技术等,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通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提高农民在技术、文化等方面的素质,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发展农村经济。 (一)变革土地所有制和农业经营方式是实施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条件 一般来说,封建的、落后的土地所有制和农业经营方式在发展中国家占居统治地位。这些封建的、落后的土地所有制和农业经营方式主要有庄园制、租佃制、种植园制等。普遍存在于拉丁美洲国家的庄园制表现为:庄园既是庄园主的财产,也是一种企业,管家进行庄园的管理活动,工人、移民、小农提供农业劳动,实行粗放式耕作和经营。普遍遭存在于亚洲国家的租佃制亦即地主佃农制,它的特点在于土地归地主所有,土地被分割成小块租给佃农,佃农向地主交纳地租,实行集约式耕作和经营。普遍存在于亚、非、拉各国特别是热带国家的种植园制,是一种殖民主义者掠夺殖民地国家农业资源的农业经营方式。在所有制形式上,土地归外国资本所有;在经营方式上,采取企业式的大规模经营;在劳动方式上,雇用农业工人承担农业劳动;在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上,土地耕作实行高度集约化。 由于上述三种形式的土地所有制和农业经营方式都具有和土地的占有相联系以及对收入分配进行垄断韵共同特点,因而发展中国家在实行土地改革中对土地占有制度和租捆制度进行了改革。政府根据土改法令从地主手中征收法定持有最高限额以外的土地,然后将这些土地有偿或无偿地分配给少地或无地农民,促进土地所有权的再分配和转移。政府颁布法令减少地租,保障租佃权,以保护佃农的生产利益。对于种植园制,当殖民地国家取得政治上的独立以后,一般都将其变革为国营农场或国营种植园。土地所有制和农业经营方式的变革为实现农村收入分配的平等化,为激发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为实施农业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实施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是依靠技术的革新和进步,而技术的革新和进步又主要依靠农业的机械化、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的提高。对于资本短缺、劳动力充足、自然条件比较差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农业机械化的推行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例如:这些国家解决不了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增加单位产量中的物质资本的问题,也解决不了农业机械化的实行会带来的失业问题等。因此,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提高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不失为一条进行技术革新和进步的主要途径。

发展中国家开展的“绿色革命”就是从生物技术方面提高农业劳动生产串的一场革命。“绿色革命代表了以技术变革替代制度变革、以科学进步替代社会进步的一种努力。与土地改革不同,绿色革命鼓励第三世界国家集中力量采用和迅速推广稻谷和小麦等粮食作物的高产品种。”它作为一场生物技术方面的革命,并非像发达国家那样是由农业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变化引起的,在发展中国家则是迫于强大的压力,即人口膨胀和农业停滞的压力而发生的。在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膨胀和农业的停滞使得通过扩大耕地面积以增加产出的方式失去了效力,因而以高产品种为核心,并辅以水利、化肥、农药、农业机械和其他现代农业投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墨西哥小麦”、“菲律宾水稻”的育成,曾使这两个国家摆脱了粮食危机,使墨西哥由原来的小麦净进口国变为自给有余,使菲律宾也成为中等数量大米出口国。它们的经验在发展中国家的迅速推广,使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改变了农业落后的面貌。高产品种的育成和推广,在播种、育苗、栽种、除草、施肥、灌溉、排涝、杀虫、收割、脱粒、储藏、运输等劳动投入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所使用的化肥、农药等方面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迫使发展中国家的化肥开始向浓缩化、复合化、长效化、液态化方向发展,可见,生物技术的革命同时也是化学技术的革命。“绿色革命”在发展中国家的开展,尽管也存在着诸如加剧了个人收入分配的不均、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产品、质量的低劣等问题,但是,它作为发展中国家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出路这一点却是世界公认的。 近年来,在“绿色革命”之后,发展中国家正在形成一场“生物革命”。“生物革命”不同于“绿色革命”。“绿色革命利用传统作物培育技术在有利的农业地区提高了有限作物的产量,而生物革命可能适用于各种门类和不同农业生态系统的作物与动物。在这种意义上说,生物革命建立在绿色革命基础之上并扩大了绿色革命。”生物革命是通过四种途径来影响农业的,即(1)用遗传的方法控制和培育作物;(2)工业化栽培;(3)胚胎学的动物运用与遗传工程产品;(4)用遗传方法控制微生物来生产或取代农产品。因此,与绿色革命相比,生物革命能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潜在地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劳动生产率。 (三)政府对农业提供各种支持和扶植政策是推动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方面

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不仅要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下大力气,而且还要依靠政府对农业提供各种支持和扶植政策。因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包括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的革命,没有政府政策的扶持是很难实现的,政府政策的作用就在于调动增加投入的积极性和研究、推广、应用农业科学技术的积极性。 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对农业所采取的支持和扶植政策采看,所涉及的面是很广泛的,包括农产品价格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保护贸易政策等。发展中国家在“惟工业化”时期,政府在价格政策方面采取了降低农产品价格、提高工业品价格的做法;在投资政策方面采取了资本积累集中于大型工业项目建设、忽视农业投资的做法;在税收政策方面采取了征收高额土地税和农产品出口税的做法;在信贷政策方面,政府对农村和农民的金融支持力度不够,所有这些都损害了农民和农业的利益,损害了农业基本建设和农业生产资料工业的发展,从而抑制了农业的发展。 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要求政府改变以前的做法,在价格、投资、税收、信贷等政策的制定上,考虑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业的发展前途。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迈出了改革的步伐,调整了农产品价格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等,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扶持作用,为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前提。 自己选,(*^__^*) 嘻嘻!

万方上的中国科技投资杂志里面有农村经济,农业发展方向的论文,可以浏览一下最近几期的杂志,吸收借鉴一下,把握一下目前最新的动态。

杜青林: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形势非常高兴参加世界经济宣言组委会主办的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并与大家一起解读中国经济发展问题,在这里我就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形势向大家做一些简要的介绍。介绍三个问题,一,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成就。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有13亿人口,多数在农村,人多地少是基本国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始终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坚持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强调把三农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国农民长期的艰苦奋斗实现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到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民生活从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国以占世界不到9%的耕地解决了全球近21%人口吃穿的问题,不仅为中国改革发展奠定了稳定的基础,也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003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政府针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作出了加强宏观调控的决策和部署,把加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实行了一系列更明确、更直接、更有力的措施,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一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明显提高,粮食水平有所恢复,去年早稻、夏粮增长,主产区、非主产区大多增产,粮食总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同步增加。粮食总产的增量和单产平均的水平创历史最高水平。当前秋冬种粮食面积,特别是小麦的种植面积又比上一年有所增加。二是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去年是1997年以来中国农民增收形势最好的一年。重量农民的收入明显增加,同时也是近五年来农村贫困人口数下降最多的一年。三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的新的进展,四大粮食作物优势产业带已初步形成,三大优质棉区,使棉面积和总产占全国的99%左右。两大优势苹果产区的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东北地区牛肉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6%,西北等四个肉羊产区占全国总产量的81%,沿海长江中下游地区水产品出口量占全国出口量的98%,农产品的品种和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优质农产品快速发展。畜牧业产值首次突破了万亿元的大关。防禽流感取得了重大胜利,订单农业持续发展,初步形成多层次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农产品进出口和农业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全面增长的良好势头。四是农业科技进步明显加快,超级稻研究取得了新成果,产品优、抗病强的新品种。去年在科技提升行动示范区,水稻平均亩产提高了10%。冬小麦亩产提高了15%,农业作业水平明显提高。五是农村改革迈出了重大步伐。农村的税费改革进入了取消农业特产税,减免农业税和配套改革的新阶段。农业税收制度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土地专项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农业市场化进一步加快。市场机制对农业配置机制性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六是农村社会作业取得重要进展,各项投入开支越来越多地向农村倾斜,农民享受公共服务的状况有了积极变化,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发展加快。农民的素质有所提高。农民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农村干群关系明显改善。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好形势为稳定国民经济全局作出了好的贡献,成为这次国家宏观调控的突出亮点。这些新成就的取得最关键、最具决定性因素的是中央出台一系列扶持农业措施的巨大效应。中央出台的这些政策措施具有很强的预见性、根本性,务实管用成效显著。特别是各地农业部门在认真贯彻中央各项措施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和深刻启示。主要表现在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在工作的全过程。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全面落实中央扶持农业的政策为发展动力,通过把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坚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围绕这两大目标来开展各项工作,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坚持创新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思路和机制。适应农业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要求。更新观念、转变思路、改进方法、方式,切实增强各项工作的针对性、预见性和时效性。增强解决农村工作新矛盾、新问题的能力,及时根据形势的变化研究新情况,强化法制手段,推动上下连动,全力解决好工作中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包括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二,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面对农业的市场化和国际化,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规模化粮食生产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中国耕地资源、淡水资源十分匮乏,耕地面积扩大的潜力有限,粮食播种面积增加的潜力有限,粮食生产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靠天吃饭”,粮食科技短期内难有突破性、重大成果。单产提高的潜力有限,粮食产量波动较大。去年粮食总产与1998年历史最高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短期内难以根本奏效。进一步扩大粮食生产的难度很大。二是农民持续增收的机制尚未建立。农产品价格上升的空间有限,城乡二元结构严重制约各种要素在城乡间的合理流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有限,农民就业渠道难以拓宽。总体上来看,资源增收持续增长的障碍还没有消除,确保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难度很大。三是农业发展面临着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中国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最薄弱的环节,某些方面还不适应经济快速增长和人们消费快速变化提出的更高要求。农业投资投入不足,农村资金短缺,生产要素持续外流,农业推广体系和动物防疫体系薄弱,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都不完善,特别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后过渡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市场资源约束机制加剧,国内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进一步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难度很大。解决好上述这些问题是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第三个问题,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目标和重点,中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阶段,也处在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新阶段。胡锦涛主席指出纵观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支持农业带有普遍的趋向,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正处在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深刻贯彻胡锦涛主席两个趋向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方略,大力加强农业综合能力生产建设,深入推荐农业农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继续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确保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基本目标是粮食产量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具体有以下几项工作,一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大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认真贯彻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到实处,继续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鼓励农民用地养地,构建耕地质量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快国家优质粮食产业的建设。重点抓好主产区的生产,稳定加大粮食面积,努力提高粮食单产,进一步加大粮食生产扶持力度,增强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二深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秀产品结构,重点发展生态、高效、安全的农产品。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全面推进优质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大力发展畜牧水产业,促进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发展乡镇企业,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进一步改善农民外出务工环境,促进农民多渠道转移就业。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大力增强农业科技的市场作用,加大技术研究,重点搞好超级稻的攻关,推出一批有主导技术。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的工程,组织重大科技推广的行动。在粮食主产区建设主导品种及配套技术的示范区,加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和农业机械化等推广,围绕主要品种、主要技术采用多渠道的培训。四,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完善、扶持龙头企业,继续发展订单农业,健全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有效利益连接机制,按照民办民营民收益的原则,积极推进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加强农产品的营销,建设绿色通道,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五,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逐步建立起统一规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综合示范区、出口基地建设,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全面开展质量监管。突出抓好种子市场、农药饲料市场的监管。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对农业发展的支持、保障体系,加快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动植物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农业社会化服务于管理等农业七大体系,构建一个结构合理、功能完备、分工明确、运行高效的新兴农业保障体系,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七,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确保农业税的减免落实到户,推动粮食生产体制的各项改革,发展农村新兴医疗,在加强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农村普法教育、推动农村先进文化发展、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我们坚信经过中国政府和亿万农民的不懈努力,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将稳步提高,中国农村社会将更加繁荣,中国农民生活一定会更加幸福,谢谢大家。

中国农业发展论文作文题目大全初中生

现代农业园今天,爸爸说带我们到一个地方。我问他到哪里,他神秘兮兮地说:“天机不可泄露。”当车子停在一个园子门口,我们才知道爸爸说的地方是一个叫“雅林”的现代农业园。走进大门,我马上被眼前的那些奇花异草吸引住了。靠近一看,这些都是我闻未所闻,见未所见的。就比如这棵菜,放眼望去,宛如一棵亭亭玉立的西兰花。幸亏我没有被这棵菜蒙骗了,翻开生菜般的小叶子,看到的是几片普通的菜叶。还有一种菜,即像假花,又像用水晶雕刻成的圣诞树。一直往前走,走到了一片郁金香的花海中。郁金香有红的、紫的、白的……真是眼花缭乱,颜色各异啊!郁金香的形状更是千姿百态,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还是快要张开花瓣的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了嫩黄色的花蕊。“爸爸,我们去水培园看看吧!”来到水培园,摆在我们面前的都是在水里生长的植物。“妈妈,这些小苗儿为什么长在一个像小碗一样的塑料壳里,而且是长在泡沫里的呢?”我指着小苗儿,惊讶地问。妈妈笑笑:“傻孩子,这是无土栽培技术。”进了百果园,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瓜果。那些瓜果有着稀奇古怪的名字:多翅瓜、特长丝瓜……最有趣的一种瓜是龙凤瓜,它是一个c字形的瓜,犹如一条蛇。还有很多园子,有草莓园、西瓜园、黄瓜园、热带雨林……我们在逛番茄园的时候,爸爸摘了一个小南瓜似的番茄,是黄色的。咬了一口,酸甜可口的果肉里满是汁水,汁水四溅,我的脸上都是汁水。在种植圣女果的地方,每棵植物上挂满了红宝石般、让人垂涎欲滴的圣女果。圣女果上滚动的水珠晶莹剔透。让人忍不住想摘。 还是胆大的爸爸摘了一颗鲜嫩诱人的圣女果,一口吃完了圣女果,还说:“真好吃!”我听了也嘴馋了,真的好甜啊!“姐姐。”我嘴里含着圣女果说,“为什么这些圣女果又大又甜,市场上的怎么这么小,有时会吃到碧绿色的。这都是甜的,没有一个是酸的呢?”“这是有机水果,没打农药,纯属纯天然。”

万方上的中国科技投资杂志里面有农村经济,农业发展方向的论文,可以浏览一下最近几期的杂志,吸收借鉴一下,把握一下目前最新的动态。

知道有几本期刊上的文献是可以免费下载的,你可以看下(农业科学、可持续能源、城镇化与集约用地),或者也直接去他们出版社的官网找吧

中国农业发展论文作文题目大全初中数学

知道有几本期刊上的文献是可以免费下载的,你可以看下(农业科学、可持续能源、城镇化与集约用地),或者也直接去他们出版社的官网找吧

农村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潜在影响

我有二个自己选: 一:一般认为,世界范围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是从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演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启动的。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各国由于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基础不同,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选择上也不同,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如美国、加拿大等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的国家,它们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目标,凭借发达的现代工业优势,大力发展农用机械取代人力和畜力,通过扩大单位农场种植面积和经营规模,提高农产品的总产量。二是如日本、荷兰等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的国家,它们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把科技进步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改良农作物品种、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增加化肥和农药使用量等措施,提高单位面积农产品产量。三是如法国、德国等土地、劳动力比较适中的国家,它们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既重视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又重视科学技术推广应用。 今日国内聚焦 世界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历史表明,发达国家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都非常注重立足本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因此,实现农业现代化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唯有从实际出发才是取得成功的正确选择。 实现农业现代化在我国也并不是一个新提法,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们就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但对什么是农业现代化、其基本内涵是什么等问题的认识,却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综合国内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经验,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基本国情,可以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作如下概括: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这样来理解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第一,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比科技贡献率低20~30个百分点。因此,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提高农业科技水平,通过增加资本投入、应用现代科技和装备、适度集中土地和强化组织管理等来提高农业效益。第二,现代农业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市场提供商品,实现利润最大化。我国农户的经营规模普遍较小,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均较低,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第三,以产业化方式经营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我国有2.5亿左右农户,不仅数量多、规模小,而且结构、行为相似,要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衔接非常困难,因此,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各种类型的农民合作社举办多种形式的龙头企业,使农民真正享受到农产品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利润。第四,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如果吃饭问题解决不好,工业化、城镇化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都将难以持续进行。因此,必须把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首要目标。 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总的思路和措施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在具体工作中,尤其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所要求的那样: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使耕地向农村种田能手和专业大户集中,逐步实现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二:发展中国家在获取政治独立以后,普遍都走上了寻求工业化发展的道路。在这一进程中,“工业化就是一切”,农业的发展几乎处于一种被忽视状态,有的国家甚至出现了“重工抑农”、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倾向,导致了原本就很落后的农业更加落后。农业的停滞和落后从根本上制约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实现。正如国外有些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发展中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段时间经济上的糟糕处境是和农业政策的失误分不开的。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后,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整体发展对农业的要求,农业发展开始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符合实际的农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开始成为农业发展的一个关键内容,农业发展与工业发展的紧密互动开始成为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探讨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农业发展战略的转变,以及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对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发展中国家基本上都是落后的农业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走上工业化发展道路时,基本上都深受西方发展经济学家关于“惟工业沦”、“惟资本论”、“惟计划论”的影响,或深受前苏联的“优先发展重工业”思想的影响,没能正确处理工业与农业的关系,重工业,轻农业,使得原本就很落后的农业更加落后,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统一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从生产力方面来看,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普遍缓慢,这一方面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均可耕地面积。据考察,人均可耕地面积比较多的地方,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一般比较高。例如,在亚洲的菲律宾,每一男性农业劳动力平均拥有可耕地面积是6公顷,农业劳动生产率达9%;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每一男性农业劳动力平均拥有的可耕地面积达2公顷,农业劳动生产率可达5%;而在拉丁美洲的阿根廷,每一男性农业劳动力平均拥有的可耕地面积达到了5公顷,农业劳动生产率也就达到了4%,可见,可耕地面积的多少成了衡量农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一个因素。另一方面,因为现代化农业在农业部门中所占的比例过小,落后的传统农业在农业部门中占据了支配地位。在发展中国家,落后的传统农业表现为劳动力充裕、资本短缺、生产规模狭小、技术落后、农民的文化和技术水平低下,加之交通运输不发达、邮电通讯短缺、文化教育落后、信息交流闭塞等,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缓慢,落后的传统农业制约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从生产关系方面来看,发展中国家农业中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占主要地位。虽然拉丁美洲国家农业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成熟程度与其他地区比起来相对高一些,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也相对高一些,但是,从亚洲、非洲大多数国家的农业发展状况来看,封建、半封建的生产关系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大量存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非常缓慢,农业的生产经营形式单一化,农业充其量也仅仅表现为一种生存农业。工业中商品经济的发展虽然对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冲击力,但是,广大农民的商品经济意识很不强烈,他们把满足个人和家庭的生活需要作为农业发展的首要目的,把商品生产放在从属地位。发展中国家农业中存在的落后的生产关系,必然会限制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影响农业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阻碍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经济始终处于不发达状态。 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方面来看,低下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造成了单一的、畸形的农业生产结构。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农业生产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农业生产结构的合理性和变化趋势,反过来,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也会进一步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发展中国家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低下,使得农业生产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较弱,使得农业生产利用自然资源、配置自然资源的能力较差,加上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演化的历史原因,农业生产结构往往处于一种不合理的状态。有的国家只生产一两种或少数几种经济作物支撑农业的发展;有的国家农业生产中几乎没有副业或不发展农业加工业,这种不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发展中国家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统一方面存在的这些问题,实际上提出了农业发展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变革农业生产关系,建立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等问题。在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低下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决定了农业生产关系的落后;反过来,生产关系也反作用于生产力,落后的农业生产关系会制约农业劳动生产串的提高。要改变这种状况,关健在于建立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它会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合理配置方面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为在农业生产结构中,粮食生产的增长可以为农业其他部门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畜牧业的发展可以在充分利用种植业的副产品的同时为种植业提供肥料和畜力,林业的发展可以为农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渔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可以在统筹安排、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使各业之间相互利用农业的剩余,提高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利用串÷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先进的农业生产关系的建立。 二、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战略的转变 由于发展中国家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农业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同,因而农业发展战略的实施经历了一个由最初实行的辅助型发展战略向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转变过程。辅助型发展战略向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转变,实际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对农业问题的认识,对农业与工业关系问题的认识,已走出了历史的误区,而把农业真正看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把农业发展真正看做是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条件。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30余年里,发展中国家由于急于发挥工业主导作用,不重视农业发展,基本上采用了农业辅助工业发展的战略即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使得经济建设中有限的资金大多被投入到工业,而农业投入明显不足,对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鼓励也不够,农业生产处于停滞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农业人口增长过快,导致了粮食短缺。中东地区的一些阿拉伯国家,实施了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由原来号称的“世界粮仓”变成了世界农产品的头号买主;亚洲的印度、非洲的马里也因为实施了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而发生了粮食危机。 显然,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是根据“工业是主导,农业服从工业”的理论而制定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许多西方的发展经济学家都认为,在工业化进程中,工业是经济发展中能够起能动作用的主导部门,农业则是应该被削弱的部门,农业的作用只是为工业生产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和剩余农产品,以此来推动工业的发展,推进现代化的进程。采用了以这一理论为依据的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农业的发展必然以为工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和剩余农产品为视角。因此,围绕这一发展战略所进行的土地制度的改革、生物技术的推广、农业机械化的推行、农业劳动力素质的培训,以及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等等,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即为了支持工业的发展,同时配之以这一发展战略实施的农产品低价收购政策,在资本积累方面导致了农业部门的资金流向工业部门。正是制定和实施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的这一出发点,造成了发展中国家人均粮食生产增长率和农业生产增长率的低下。在20世纪的整个6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人均粮食生产增长率只有1%,人均农业生产增长率则为零。农业发展的缓慢甚至停滞,减缓了工业发展的速度,工业部门安置农业中产生的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从而造成大量的失业,这是不言而喻的。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的实施不仅未能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而且连其支持工业发展的初衷也未实现。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中国家开始重新认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农业与工业的关系,重新探寻发展农业的道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新的农业发展战略,这就是以实现农业的商品化和工业化为目标,以农业的发展既具有支持工业发展的手段价值也具有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内在价值为内容的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这一经济发展战略首先实施于泰国,随后在其他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得到实施。 泰国在历史上曾是著名的“东南亚粮仓”、国际主要的大米出口国之一,农业一直是占优势地位的产业。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经济发展中农业发展战略的严重失误,特别是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赶超新兴工业国,仿效亚洲四小龙,实施了举债发展重化工业的发展战略,导致了债务负担沉重、财政发生危机、经济局势严峻的状况。在严重的失误面前,泰国政府及有关机构重新评价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把农产品资源的加工出口提到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从而形成了以“新兴农业工业化国家”为目标的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的着眼点就是把农业的发展看做工业化的一部分,不仅仅是促进工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加强自身的发展。这一发展过程是通过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装备、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 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宏观调控作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即要求政府改变过去那种低价收购农产品的政策,要求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强调政府按照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合理收购农产品,合理配置农业生产要素。 从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向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转变,是发展中国家在寻求现代化发展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深刻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社会进步的基本趋势。 但是,应该看到,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特定阶段实施的发展战略。这个特定阶段就是工业化发展的初期和中期,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主导产业则是这一发展战略的重点。因此,实施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应该是工业化发展处于初期或中期的国家,而且也应该是农业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 三、发展中国家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 从总体上看,发展中国家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特点在于:通过土地关系的变革加大农业的投入,改进农业生产技术等,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通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提高农民在技术、文化等方面的素质,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发展农村经济。 (一)变革土地所有制和农业经营方式是实施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条件 一般来说,封建的、落后的土地所有制和农业经营方式在发展中国家占居统治地位。这些封建的、落后的土地所有制和农业经营方式主要有庄园制、租佃制、种植园制等。普遍存在于拉丁美洲国家的庄园制表现为:庄园既是庄园主的财产,也是一种企业,管家进行庄园的管理活动,工人、移民、小农提供农业劳动,实行粗放式耕作和经营。普遍遭存在于亚洲国家的租佃制亦即地主佃农制,它的特点在于土地归地主所有,土地被分割成小块租给佃农,佃农向地主交纳地租,实行集约式耕作和经营。普遍存在于亚、非、拉各国特别是热带国家的种植园制,是一种殖民主义者掠夺殖民地国家农业资源的农业经营方式。在所有制形式上,土地归外国资本所有;在经营方式上,采取企业式的大规模经营;在劳动方式上,雇用农业工人承担农业劳动;在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上,土地耕作实行高度集约化。 由于上述三种形式的土地所有制和农业经营方式都具有和土地的占有相联系以及对收入分配进行垄断韵共同特点,因而发展中国家在实行土地改革中对土地占有制度和租捆制度进行了改革。政府根据土改法令从地主手中征收法定持有最高限额以外的土地,然后将这些土地有偿或无偿地分配给少地或无地农民,促进土地所有权的再分配和转移。政府颁布法令减少地租,保障租佃权,以保护佃农的生产利益。对于种植园制,当殖民地国家取得政治上的独立以后,一般都将其变革为国营农场或国营种植园。土地所有制和农业经营方式的变革为实现农村收入分配的平等化,为激发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为实施农业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实施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是依靠技术的革新和进步,而技术的革新和进步又主要依靠农业的机械化、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的提高。对于资本短缺、劳动力充足、自然条件比较差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农业机械化的推行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例如:这些国家解决不了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增加单位产量中的物质资本的问题,也解决不了农业机械化的实行会带来的失业问题等。因此,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提高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不失为一条进行技术革新和进步的主要途径。

发展中国家开展的“绿色革命”就是从生物技术方面提高农业劳动生产串的一场革命。“绿色革命代表了以技术变革替代制度变革、以科学进步替代社会进步的一种努力。与土地改革不同,绿色革命鼓励第三世界国家集中力量采用和迅速推广稻谷和小麦等粮食作物的高产品种。”它作为一场生物技术方面的革命,并非像发达国家那样是由农业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变化引起的,在发展中国家则是迫于强大的压力,即人口膨胀和农业停滞的压力而发生的。在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膨胀和农业的停滞使得通过扩大耕地面积以增加产出的方式失去了效力,因而以高产品种为核心,并辅以水利、化肥、农药、农业机械和其他现代农业投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墨西哥小麦”、“菲律宾水稻”的育成,曾使这两个国家摆脱了粮食危机,使墨西哥由原来的小麦净进口国变为自给有余,使菲律宾也成为中等数量大米出口国。它们的经验在发展中国家的迅速推广,使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改变了农业落后的面貌。高产品种的育成和推广,在播种、育苗、栽种、除草、施肥、灌溉、排涝、杀虫、收割、脱粒、储藏、运输等劳动投入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所使用的化肥、农药等方面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迫使发展中国家的化肥开始向浓缩化、复合化、长效化、液态化方向发展,可见,生物技术的革命同时也是化学技术的革命。“绿色革命”在发展中国家的开展,尽管也存在着诸如加剧了个人收入分配的不均、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产品、质量的低劣等问题,但是,它作为发展中国家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出路这一点却是世界公认的。 近年来,在“绿色革命”之后,发展中国家正在形成一场“生物革命”。“生物革命”不同于“绿色革命”。“绿色革命利用传统作物培育技术在有利的农业地区提高了有限作物的产量,而生物革命可能适用于各种门类和不同农业生态系统的作物与动物。在这种意义上说,生物革命建立在绿色革命基础之上并扩大了绿色革命。”生物革命是通过四种途径来影响农业的,即(1)用遗传的方法控制和培育作物;(2)工业化栽培;(3)胚胎学的动物运用与遗传工程产品;(4)用遗传方法控制微生物来生产或取代农产品。因此,与绿色革命相比,生物革命能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潜在地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劳动生产率。 (三)政府对农业提供各种支持和扶植政策是推动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方面

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不仅要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下大力气,而且还要依靠政府对农业提供各种支持和扶植政策。因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包括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的革命,没有政府政策的扶持是很难实现的,政府政策的作用就在于调动增加投入的积极性和研究、推广、应用农业科学技术的积极性。 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对农业所采取的支持和扶植政策采看,所涉及的面是很广泛的,包括农产品价格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保护贸易政策等。发展中国家在“惟工业化”时期,政府在价格政策方面采取了降低农产品价格、提高工业品价格的做法;在投资政策方面采取了资本积累集中于大型工业项目建设、忽视农业投资的做法;在税收政策方面采取了征收高额土地税和农产品出口税的做法;在信贷政策方面,政府对农村和农民的金融支持力度不够,所有这些都损害了农民和农业的利益,损害了农业基本建设和农业生产资料工业的发展,从而抑制了农业的发展。 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要求政府改变以前的做法,在价格、投资、税收、信贷等政策的制定上,考虑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业的发展前途。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迈出了改革的步伐,调整了农产品价格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等,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扶持作用,为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前提。 自己选,(*^__^*) 嘻嘻!

1。高效农业对农村经济的影响2。沿海地区的外向型农业定位思考3。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型农业

中国农业发展论文题目大全初中英语作文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现状与发展策略摘要】本文总结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状况及特点,分析了农产品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策略。【关键词】农产品国际贸易绿色贸易壁垒农产品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加入%&’以后,农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世界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和第四大农产品进口国。但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仍然面临着农产品质量不高、绿色贸易壁垒和农产品反倾销等问题。我国作为传统农业大国,大力发展农产品国际贸易具有战略意义。一、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特点!"从农产品进出口额来看。())(#())$年,农产品进出口额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创历史最高水平,农产品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农产品国际贸易由顺差变为逆差。())*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突破了$))亿美元大关,已跨入世界农产品贸易大国的行列。尽管我国农产品贸易增长较快,但贸易额在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却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相比较而言,在许多国家的贸易结构中,农产品贸易居于重要地位。这反映出我国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升级,同时也说明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从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来看。亚洲仍是我国农产品第一大出口市场,市场份额略有减少,但对欧洲、北美洲出口市场份额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我国农产品尤其是谷物、肉类、蔬菜、水产品等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家和地区;欧洲是我国农产品的第二大出口市场,北美洲为第三大出口市场。$"从农产品出口格局来看。以蔬菜、水果、畜产品、水产品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农产品的质量不断提高且价格具有比较优势。!""#年,我国蔬菜进出口贸易顺差达$%亿多美元;水果进出口贸易保持&"亿多美元的顺差。!""’年我国水果出口量为$(#)(万吨,同比增长&()(*,出口额为!")$亿美元,同比增长!$)’*;进口量为&)’万吨,同比增长%)+*,进口额为()(亿美元,同比增长&!)%*。!"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呈现出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的趋势。其中,谷物出口大幅增长、进口大幅下降,呈净出口格局,这主要得益于近两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恢复性增产,供求关系得以改善。从品种来看,小麦进口显著下降,玉米出口大幅度增长。同时,食用油籽进出口双增长,贸易逆差扩大;食用植物油出口增长,进口有所下降,贸易逆差缩小;食糖进出口双增长,贸易逆差有所扩大。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过去有优势的大宗农产品出口价格竞争力下降;过去出口量较大的部分农产品出口幅度缩小;出口产品结构由以土地密集型农产品为主转向以劳动和资本密集型农产品为主;当前具有出口潜力的农产品的市场开拓能力不强。二、现阶段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存在的问题#"农产品出口多为初级产品,质量差、加工增值程度低、技术创新不足、缺乏品牌产品。我国的农业生产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经营,导致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现代化和标准化程度很低。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水平还相当落后,很多环节尚未与国际接轨,产品质量无法满足国际市场的要求。我国人多地少,农户均耕地不足")’公顷,导致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很高。由于产品质量和加工水平都很低,我国目前农产品出口的低成本竞争优势实质上依赖于低价竞销,农产品附加值较低,这既不利于农产品出口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又限制了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的发挥。与此同时,我国农产品的技术含量低、传统产品多、创新产品少、新品种研发和技术创新的能力不强,不能适应国际市场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并且农产品生产企业缺乏品牌意识,基本没有在国际市场上驰名的品牌。$"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大门虽已打开,但这并不意味着国际贸易门槛的降低。非关税贸易壁垒特别是绿色贸易壁垒的强化,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构成了严重威胁。绿色贸易壁垒是指为了保护有限资源、环境和人民身体健康,通过制定一系列严格的环保标准,对来自国外的产品或服务加以限制。一些发达国家出于特定目的,已将其演变为一种技术壁垒,以此来限制外国农产品的进入。目前,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最大障碍,直接影响到我国农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几乎所有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均面临着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农产品出口管理体制不完善,国内企业盲目竞争。当前,我国政府对农产品出口实行多头分割的管理体制,各部门分段管理,这使得监控脱节,既没有形成从生产到出口的全程监管机制,也难以建立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分散的小农生产与开放的大市场之间,缺少能够把农户组织起来的合作组织,也缺乏具有经营实力的农业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这种生产与贸易相分离的状况,不仅使农民利益受损,而且不利于农民了解国际市场的信息,及时调整产品结构,生产出满足国际市场需求的产品。另外,国内企业之间的盲目竞争也为我国农产品出口带来了诸多问题,对外贸易中的“倾销”与“反倾销”事件时有发生。三、发展策略#"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首先,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及科技含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尽快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升级,大力引进先进的加工工艺和技术,提高我国农产品生产者的加工能力和水平,变国内农产品的生产优势为市场竞争优势。其次,农产品的对外贸易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要依据国际市场的需要,加强对国外市场的调研和销售渠道的开拓,调整农产品出口品种及其比重,加快发展有机农产品和加工品。从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战略储备的角度来看,应控制资源耗费较多的农产品的出口,适度增加互补性农产品的进口,减少竞争性农产品的进口。再次,建立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扶持一批产业化经营的出口企业。$"积极应对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正当的绿色贸易壁垒有助于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要从农产品质量标准、认证、监管等方面引导农产品的生产,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从产品设计、包装、质量到技术、安全、卫生、环境等多方面均应增加环保因素,顺应绿色消费的要求,同时开发环保成本低、质量高、符合国际环境标准的绿色农产品,实现真正的绿色经济。同时,国家应尽快完善有害有毒物质的残留限量标准及检测方法,满足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需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推行农产品等级标准,鼓励生产优质优价的农产品,促进农产品市场的良性发展,逐步建立起既符合我国国情,又同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进一步改革外贸体制,加强国内流通市场的建设。国家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农产品出口战略的研究及对国际市场、国际贸易政策、相关农产品信息的研究,并及时传输给农民,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智力支持。国家要采取切实的措施,充分利用农业协议中的“绿箱政策”,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规范国内农产品出口企业的竞争行为,遏制无序竞争,确保国家和农民的利益。同时,要打破条块分割、地方保护和部门垄断的局面,减少农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和手续,降低市场交易费用。此外,还应建设好农产品配送、储运、拍卖及营销信息系统,为农产品的市场营销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农业行业协会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专业化经营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借鉴国外行业协会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专业农户!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借助农业行业协会的作用发展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主要参考文献①徐元明)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状况及发展对策)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②张兵)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状况及其提升策略研究)经济问题探索,!""(;$③庄惠兰)积极应对国际贸易绿色壁垒)发展研究,!""’;$

杜青林: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形势非常高兴参加世界经济宣言组委会主办的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并与大家一起解读中国经济发展问题,在这里我就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形势向大家做一些简要的介绍。介绍三个问题,一,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成就。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有13亿人口,多数在农村,人多地少是基本国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始终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坚持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强调把三农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国农民长期的艰苦奋斗实现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到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民生活从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国以占世界不到9%的耕地解决了全球近21%人口吃穿的问题,不仅为中国改革发展奠定了稳定的基础,也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003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政府针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作出了加强宏观调控的决策和部署,把加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实行了一系列更明确、更直接、更有力的措施,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一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明显提高,粮食水平有所恢复,去年早稻、夏粮增长,主产区、非主产区大多增产,粮食总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同步增加。粮食总产的增量和单产平均的水平创历史最高水平。当前秋冬种粮食面积,特别是小麦的种植面积又比上一年有所增加。二是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去年是1997年以来中国农民增收形势最好的一年。重量农民的收入明显增加,同时也是近五年来农村贫困人口数下降最多的一年。三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的新的进展,四大粮食作物优势产业带已初步形成,三大优质棉区,使棉面积和总产占全国的99%左右。两大优势苹果产区的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东北地区牛肉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6%,西北等四个肉羊产区占全国总产量的81%,沿海长江中下游地区水产品出口量占全国出口量的98%,农产品的品种和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优质农产品快速发展。畜牧业产值首次突破了万亿元的大关。防禽流感取得了重大胜利,订单农业持续发展,初步形成多层次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农产品进出口和农业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全面增长的良好势头。四是农业科技进步明显加快,超级稻研究取得了新成果,产品优、抗病强的新品种。去年在科技提升行动示范区,水稻平均亩产提高了10%。冬小麦亩产提高了15%,农业作业水平明显提高。五是农村改革迈出了重大步伐。农村的税费改革进入了取消农业特产税,减免农业税和配套改革的新阶段。农业税收制度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土地专项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农业市场化进一步加快。市场机制对农业配置机制性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六是农村社会作业取得重要进展,各项投入开支越来越多地向农村倾斜,农民享受公共服务的状况有了积极变化,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发展加快。农民的素质有所提高。农民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农村干群关系明显改善。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好形势为稳定国民经济全局作出了好的贡献,成为这次国家宏观调控的突出亮点。这些新成就的取得最关键、最具决定性因素的是中央出台一系列扶持农业措施的巨大效应。中央出台的这些政策措施具有很强的预见性、根本性,务实管用成效显著。特别是各地农业部门在认真贯彻中央各项措施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和深刻启示。主要表现在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在工作的全过程。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全面落实中央扶持农业的政策为发展动力,通过把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坚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围绕这两大目标来开展各项工作,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坚持创新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思路和机制。适应农业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要求。更新观念、转变思路、改进方法、方式,切实增强各项工作的针对性、预见性和时效性。增强解决农村工作新矛盾、新问题的能力,及时根据形势的变化研究新情况,强化法制手段,推动上下连动,全力解决好工作中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包括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二,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面对农业的市场化和国际化,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规模化粮食生产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中国耕地资源、淡水资源十分匮乏,耕地面积扩大的潜力有限,粮食播种面积增加的潜力有限,粮食生产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靠天吃饭”,粮食科技短期内难有突破性、重大成果。单产提高的潜力有限,粮食产量波动较大。去年粮食总产与1998年历史最高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短期内难以根本奏效。进一步扩大粮食生产的难度很大。二是农民持续增收的机制尚未建立。农产品价格上升的空间有限,城乡二元结构严重制约各种要素在城乡间的合理流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有限,农民就业渠道难以拓宽。总体上来看,资源增收持续增长的障碍还没有消除,确保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难度很大。三是农业发展面临着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中国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最薄弱的环节,某些方面还不适应经济快速增长和人们消费快速变化提出的更高要求。农业投资投入不足,农村资金短缺,生产要素持续外流,农业推广体系和动物防疫体系薄弱,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都不完善,特别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后过渡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市场资源约束机制加剧,国内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进一步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难度很大。解决好上述这些问题是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第三个问题,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目标和重点,中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阶段,也处在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新阶段。胡锦涛主席指出纵观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支持农业带有普遍的趋向,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正处在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深刻贯彻胡锦涛主席两个趋向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方略,大力加强农业综合能力生产建设,深入推荐农业农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继续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确保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基本目标是粮食产量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具体有以下几项工作,一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大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认真贯彻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到实处,继续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鼓励农民用地养地,构建耕地质量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快国家优质粮食产业的建设。重点抓好主产区的生产,稳定加大粮食面积,努力提高粮食单产,进一步加大粮食生产扶持力度,增强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二深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秀产品结构,重点发展生态、高效、安全的农产品。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全面推进优质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大力发展畜牧水产业,促进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发展乡镇企业,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进一步改善农民外出务工环境,促进农民多渠道转移就业。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大力增强农业科技的市场作用,加大技术研究,重点搞好超级稻的攻关,推出一批有主导技术。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的工程,组织重大科技推广的行动。在粮食主产区建设主导品种及配套技术的示范区,加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和农业机械化等推广,围绕主要品种、主要技术采用多渠道的培训。四,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完善、扶持龙头企业,继续发展订单农业,健全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有效利益连接机制,按照民办民营民收益的原则,积极推进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加强农产品的营销,建设绿色通道,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五,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逐步建立起统一规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综合示范区、出口基地建设,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全面开展质量监管。突出抓好种子市场、农药饲料市场的监管。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对农业发展的支持、保障体系,加快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动植物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农业社会化服务于管理等农业七大体系,构建一个结构合理、功能完备、分工明确、运行高效的新兴农业保障体系,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七,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确保农业税的减免落实到户,推动粮食生产体制的各项改革,发展农村新兴医疗,在加强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农村普法教育、推动农村先进文化发展、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我们坚信经过中国政府和亿万农民的不懈努力,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将稳步提高,中国农村社会将更加繁荣,中国农民生活一定会更加幸福,谢谢大家。

1。高效农业对农村经济的影响2。沿海地区的外向型农业定位思考3。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型农业

农村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潜在影响

中国农业发展论文作文题目大全初中英语

dfsfsdsdf fsfdsdfsdf qeqweq wehfghffghf dgdfg

the title should be "the changing of farm products" The changing of farm products Nowdays with the devolpment of agriculture,the products of farm have different charicater with the past,we can purchase variety fruits and vegetables which don`t exist Let us look at the basket of food,there are lots of food that content more nuitrition,peopel`s diet opinions have he attitude of healthy idet have changed from eating more meat to having more balance nuitrition,so the business pursure satisify the buyer`s mind,they use more tecnology in farm such as

杜青林: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形势非常高兴参加世界经济宣言组委会主办的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并与大家一起解读中国经济发展问题,在这里我就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形势向大家做一些简要的介绍。介绍三个问题,一,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成就。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有13亿人口,多数在农村,人多地少是基本国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始终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坚持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强调把三农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国农民长期的艰苦奋斗实现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到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民生活从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国以占世界不到9%的耕地解决了全球近21%人口吃穿的问题,不仅为中国改革发展奠定了稳定的基础,也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003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政府针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作出了加强宏观调控的决策和部署,把加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实行了一系列更明确、更直接、更有力的措施,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一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明显提高,粮食水平有所恢复,去年早稻、夏粮增长,主产区、非主产区大多增产,粮食总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同步增加。粮食总产的增量和单产平均的水平创历史最高水平。当前秋冬种粮食面积,特别是小麦的种植面积又比上一年有所增加。二是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去年是1997年以来中国农民增收形势最好的一年。重量农民的收入明显增加,同时也是近五年来农村贫困人口数下降最多的一年。三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的新的进展,四大粮食作物优势产业带已初步形成,三大优质棉区,使棉面积和总产占全国的99%左右。两大优势苹果产区的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东北地区牛肉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6%,西北等四个肉羊产区占全国总产量的81%,沿海长江中下游地区水产品出口量占全国出口量的98%,农产品的品种和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优质农产品快速发展。畜牧业产值首次突破了万亿元的大关。防禽流感取得了重大胜利,订单农业持续发展,初步形成多层次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农产品进出口和农业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全面增长的良好势头。四是农业科技进步明显加快,超级稻研究取得了新成果,产品优、抗病强的新品种。去年在科技提升行动示范区,水稻平均亩产提高了10%。冬小麦亩产提高了15%,农业作业水平明显提高。五是农村改革迈出了重大步伐。农村的税费改革进入了取消农业特产税,减免农业税和配套改革的新阶段。农业税收制度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土地专项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农业市场化进一步加快。市场机制对农业配置机制性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六是农村社会作业取得重要进展,各项投入开支越来越多地向农村倾斜,农民享受公共服务的状况有了积极变化,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发展加快。农民的素质有所提高。农民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农村干群关系明显改善。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好形势为稳定国民经济全局作出了好的贡献,成为这次国家宏观调控的突出亮点。这些新成就的取得最关键、最具决定性因素的是中央出台一系列扶持农业措施的巨大效应。中央出台的这些政策措施具有很强的预见性、根本性,务实管用成效显著。特别是各地农业部门在认真贯彻中央各项措施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和深刻启示。主要表现在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在工作的全过程。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全面落实中央扶持农业的政策为发展动力,通过把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坚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围绕这两大目标来开展各项工作,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坚持创新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思路和机制。适应农业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要求。更新观念、转变思路、改进方法、方式,切实增强各项工作的针对性、预见性和时效性。增强解决农村工作新矛盾、新问题的能力,及时根据形势的变化研究新情况,强化法制手段,推动上下连动,全力解决好工作中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包括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二,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面对农业的市场化和国际化,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规模化粮食生产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中国耕地资源、淡水资源十分匮乏,耕地面积扩大的潜力有限,粮食播种面积增加的潜力有限,粮食生产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靠天吃饭”,粮食科技短期内难有突破性、重大成果。单产提高的潜力有限,粮食产量波动较大。去年粮食总产与1998年历史最高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短期内难以根本奏效。进一步扩大粮食生产的难度很大。二是农民持续增收的机制尚未建立。农产品价格上升的空间有限,城乡二元结构严重制约各种要素在城乡间的合理流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有限,农民就业渠道难以拓宽。总体上来看,资源增收持续增长的障碍还没有消除,确保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难度很大。三是农业发展面临着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中国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最薄弱的环节,某些方面还不适应经济快速增长和人们消费快速变化提出的更高要求。农业投资投入不足,农村资金短缺,生产要素持续外流,农业推广体系和动物防疫体系薄弱,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都不完善,特别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后过渡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市场资源约束机制加剧,国内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进一步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难度很大。解决好上述这些问题是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第三个问题,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目标和重点,中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阶段,也处在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新阶段。胡锦涛主席指出纵观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支持农业带有普遍的趋向,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正处在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深刻贯彻胡锦涛主席两个趋向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方略,大力加强农业综合能力生产建设,深入推荐农业农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继续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确保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基本目标是粮食产量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具体有以下几项工作,一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大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认真贯彻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到实处,继续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鼓励农民用地养地,构建耕地质量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快国家优质粮食产业的建设。重点抓好主产区的生产,稳定加大粮食面积,努力提高粮食单产,进一步加大粮食生产扶持力度,增强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二深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秀产品结构,重点发展生态、高效、安全的农产品。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全面推进优质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大力发展畜牧水产业,促进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发展乡镇企业,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进一步改善农民外出务工环境,促进农民多渠道转移就业。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大力增强农业科技的市场作用,加大技术研究,重点搞好超级稻的攻关,推出一批有主导技术。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的工程,组织重大科技推广的行动。在粮食主产区建设主导品种及配套技术的示范区,加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和农业机械化等推广,围绕主要品种、主要技术采用多渠道的培训。四,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完善、扶持龙头企业,继续发展订单农业,健全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有效利益连接机制,按照民办民营民收益的原则,积极推进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加强农产品的营销,建设绿色通道,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五,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逐步建立起统一规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综合示范区、出口基地建设,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全面开展质量监管。突出抓好种子市场、农药饲料市场的监管。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对农业发展的支持、保障体系,加快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动植物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农业社会化服务于管理等农业七大体系,构建一个结构合理、功能完备、分工明确、运行高效的新兴农业保障体系,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七,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确保农业税的减免落实到户,推动粮食生产体制的各项改革,发展农村新兴医疗,在加强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农村普法教育、推动农村先进文化发展、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我们坚信经过中国政府和亿万农民的不懈努力,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将稳步提高,中国农村社会将更加繁荣,中国农民生活一定会更加幸福,谢谢大家。

万方上的中国科技投资杂志里面有农村经济,农业发展方向的论文,可以浏览一下最近几期的杂志,吸收借鉴一下,把握一下目前最新的动态。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