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骨质疏松论文摘要意义和结论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4-07-07 02:18:25

骨质疏松论文摘要意义和结论

摘要是全文的一个简介,应尽可能简短;结论则是全文的一个总结,一般比摘要说得更细一些。 摘要用于吸引更多的读者,是给没有看全文的人看的,因此摘要要求通俗易懂,尽量避免行话;结论是给同行看的,可以包含深奥的专业术语,主要是让已阅读全文的读者记住一些要点。 摘要是独立阅读的文本,不能包含需要翻越论文才能理解的符号和编号,因此不允许按编号引用章节、图形表、公式和参考文献等;结论是给看了全文的人看的,因此允许对章节、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等的引用。 摘要中尽量不要出现数学符号,结论可适当出现符号与公式。 摘要突出当前做了什么及其意义,结论要求指出未来还可以做什么。

1、摘要及其基本要求无论是期刊论文还是学位论文,摘要都需要让读者看出论文的目标是什么、论文工作做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和你得到了什么结论。为此,需要突出五个要素:问题陈述、动机、方法、结果和结论。2、摘要五要素A 问题陈述: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概括,适当突出问题的重要性和目前存在的不足。B 动机:是指你的论文工作要解决在问题陈述中指出的什么样的问题。C 方法:论文采用的手段,必要时介绍使用手段的方式。D 结果:论文得到了什么数据、规律和发现等。E 结论:研究结果有什么含义、影响和意义。3、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的摘要的区别A 对于期刊论文:一般采用“动机问题陈述方法结果结论”或“问题陈述动机方法结果结论”这样的前后顺序。B 对于学位论文:原则上也可以按期刊论文的方式介绍,也可以按学位论文摘要格式。4、学位论文摘要的格式A 先介绍背景与目标,包含问题陈述和动机,突出问题的重要性以及你要解决的问题的重要性。B 接着介绍你要解决的几大类问题,可以按章归类,但尽量不要超过3个类别(例如,如果论文有四大章实质内容,可以将形式接近的两章合并介绍),针对每一类问题介绍你采用的方法、得到的结果以及有什么重要结论。C 最后对主要结果和结论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概括。5、摘要的一些基本要求A 长度要求:对于期刊论文,不同期刊对摘要的长度规定不一样,但如果摘要是一页的三分之一左右,那么显得有种美观的感觉。对于学位论文,摘要的长度一般要求不超过1000字。B 五要素的权重:看哪些要素重要。如果问题重要,突出问题;如果方法重要,突出方法;如果某条结果重要,突出结果;如果结论重要,那么突出结论。如果某个要素完全不重要,那么可以不出现。C 方法的介绍:介绍方法时,尽量指出可靠性和适应的参数范围。D 结果的介绍:尽可能给出量化结果。例如,“不一样”比“高、低、强、弱”差一些,“高、低、强、弱”比“高多少、低多少、强多少、弱多少”差一些。E 结论的介绍:结论除交代解决了什么问题外,还需要总结出对本领域科学家甚至更宽阔的领域而言你的研究结果的通用价值。6、结论及其基本要求结论(conclusion)本意是用于回答你在论文的引言中提出的问题。例如,你引用提出了“全球变暖导致火灾增加吗”这一需要回答的问题,通过研究,你给出了“全球变暖只是火灾频率增加的一个原因”的结论。除此之外,你的论文中的主文部分包含引言和贡献部分,由背景和需求等一般信息过渡到方法和结果等具体信息,进一步经过讨论明确你的要点。结论用于总结要点。然而,作为论文的单独一节或者一章,结论包含更多的意义。具体而言,对于期刊论文,结论一节(有的把结论作为讨论一节的最后一个子节)应包含六个方面的内容。7、期刊论文的结论中的六部分内容A 简明扼要地重申论文的主题及其重要性。B 重申你的主要论点与主张及其重要性。C 简要提及你是如何得到这些论点与主张的。D 简要介绍你的结论丰富了什么、纠正了什么、补充了什么、提出了什么。E 论文工作有什么不足。F 概述未来的研究可能性对于学位论文,最后一章一般不以结论作为标题,而是以“总结和展望”作为标题。8、学位论文的总结部分A 简明扼要地重申论文的主题及其重要性。B 简要归纳你研究了什么问题、用了什么方法得到了什么结果并得出了什么结论、回答是否解决了你引用提出的问题。C 归纳你的创新点。可以是方法的创新(包括手段或使用方法),也可以是结果、分析或结论的创新,如发现了什么现象、获得了什么规律、提供了什么不一样的数据、纠正了什么认识、丰富了什么知识等。D 总结你工作的意义。9、学位论文的展望部分A 论文工作的不足(如手段不足)。B 未来可开展的工作。C 未来工作的意义。D 开展未来工作的大致思路,需要拥有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开展未来工作。E 未来工作是自己将要开展还是建议别人开展。10、结论与摘要的差异性虽然摘要与结论有重叠的内容,但结论与摘要还是有区别。11、摘要与结论的主要区别A 摘要是全文的一个简介,应尽可能简短;结论则是全文的一个总结,一般比摘要说得更细一些。B 摘要用于吸引更多的读者,是给没有看全文的人看的,因此摘要要求通俗易懂,尽量避免行话;结论是给同行看的,可以包含深奥的专业术语,主要是让已阅读全文的读者记住一些要点。C 摘要是独立阅读的文本,不能包含需要翻越论文才能理解的符号和编号,因此不允许按编号引用章节、图形表、公式和参考文献等;结论是给看了全文的人看的,因此允许对章节、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等的引用。D 摘要中尽量不要出现数学符号,结论可适当出现符号与公式。E 摘要突出当前做了什么及其意义,结论要求指出未来还可以做什么。

元素名称:磷 原子序数:15 ,第二周期,第15族(VA 氮族) 元素符号:P 元素原子量:97 晶体结构:晶胞为简单立方晶胞。 原子体积:(立方厘米/摩尔) 0 元素在太阳中的含量:(ppm) 7 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ppm) 太平洋表面 0015 地壳中含量:(ppm) 1000 原子结构 原子半径/Å: 23 原子体积/cm3/mol: 17 共价半径/Å: 06 电子构型: 1s2 2s2p6 3s2p3 离子半径/Å: 38 氧化态: ±3,5,4 晶体结构 白磷是分子晶体,立方晶系,分子间靠范德华力结合,分子式P4,4个磷原子位于四面体的四个顶点。 红磷的结构目前还不十分清楚,有人认为红磷是链状结构。 发现 1669 在德国,汉堡, 由 Hennig Brandt 发明。 来源 以磷酸盐矿存在于自然界。 用途 用于制造磷肥、火柴、烟火、杀虫剂、牙膏和除垢剂。 氧化态: Main P+5 Other P-3, P-2, P0, P+2, P+3 化学键能: (kJ /mol) P-H 328 P-O 407 P=O 560 P-F 490 P-Cl 319 P-P 209 热导率: W/(m·K) (white) 236 晶胞参数: a = 1145 pm b = 3 pm c = 1 pm α = 840° β = 370° γ = 560° 电离能 (kJ/ mol) M - M+ 7 M+ - M2+ 2 M2+ - M3+ 2912 M3+ - M4+ 4956 M4+ - M5+ 6273 M5+ - M6+ 21268 M6+ - M7+ 25397 M7+ - M8+ 29854 M8+ - M9+ 35867 M9+ - M10+ 40958 磷的同位素: 已发现的共有13种 包括从磷27到磷39 其中只有磷31最为稳定 其它同位素都具有放射性 磷的同素异形体: 黑磷(紫磷、金属磷) 白磷 红磷(赤磷) 元素类型:非金属 元素描述: 单质磷有几种同素异形体。其中,白磷或黄磷是无色或淡黄色的透明结晶固体。密度82克/厘米3。熔点1℃,沸点280℃,着火点是40℃。放于暗处有磷光发出。有恶臭。剧毒。白磷几乎不溶于水,易溶解与二硫化碳溶剂中.在高压下加热会变为黑磷,其密度70克/厘米3,略显金属性。电离能为486电子伏特。不溶于普通溶剂中。白磷经放置或在400℃密闭加热数小时可转化为红磷。红磷是红棕色粉末,无毒,密度34克/厘米3,熔点59℃,沸点200℃,着火点240℃。不溶于水。在自然界中,磷以磷酸盐的形式存在,是生命体的重要元素。存在于细胞、蛋白质、骨骼和牙齿中。在含磷化合物中,磷原子通过氧原子而和别的原子或基团相联结。 元素来源: 单质磷是由磷酸钙、石英砂和碳粉的混合物在电弧炉中熔烧或蒸馏尿而制得。 元素用途: 白磷用于制造磷酸、燃烧弹和烟雾弹。红磷用于制造农药和安全火柴。 元素辅助资料: 西方化学史的研究者们几乎一致认为,磷是在1669年首先由德国汉堡一位叫汉林·布朗德的人发现的。他是怎么样取得磷的呢?一般只是说他是通过强热蒸发尿取得。他在蒸发尿的过程中,偶然地在曲颈瓶的接受器中发现到一种特殊的白色固体,在黑暗中不断发光,称它为kalte feuer(德文,冷火)。 磷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中,因而它最初从人和动物的尿以及骨骼中取得。这和古代人们从矿物中取得的那些金属元素不同,它是第一个从有机体中取得的元素。最初发现时取得的是白磷,是白色半透明晶体,在空气中缓慢氧化,产生的能量以光的形式放出,因此在暗处发光。当白磷在空气中氧化到表面积聚的能量使温度达到40℃时,便达到磷的燃点而自燃。所以白磷曾在19世纪早期被用于火柴的制作中,但由于当时白磷的产量很少而且白磷有剧毒,使用白磷制成的火柴极易着火,效果倒是很好,可是不安全,所以很快就不再使用白磷制造火柴。到1845年,奥地利化学家施勒特尔发现了红磷,确定白磷和红磷是同素异形体。由于红磷无毒,在240℃左右着火,受热后能转变成白磷而燃烧,于是红磷成为制造火柴的原料,一直沿用至今。 是拉瓦锡首先把磷列入化学元素的行列。他燃烧了磷和其他物质,确定了空气的组成成分。磷的发现促进了人们对空气的认识。 磷的拉丁名称phosphorum有希腊文phos(光)和phero(携带)组成,也就是“发光物”的意思,元素符号是P。 另外,我们常说的的“鬼火”是P2H4气体在空气中自动燃烧的现象。 磷,原子序数15,原子量973762,元素名来自希腊文,原意是“发光物”。1669年德国科学家布兰德从尿中制得。磷在地壳中的含量为118%。自然界中含磷的矿物有磷酸钙、磷辉石等,磷还存在于细胞、蛋白质、骨骼中。天然的磷有一种稳定同位素:磷31。 磷有白磷、红磷、黑磷三种同素异构体。白磷又叫黄磷为白色至黄色蜡性固体,熔点1°C,沸点280°C,密度82克/厘米³。白磷活性很高,必须储存在水里,人吸入1克白磷就会中毒死亡。白磷在没有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到260°C或在光照下就会转变成红磷,而红磷在加热到416°C变成蒸汽之后冷凝就会变成白磷。红磷无毒,加热到240°C以上才着火。在高压下,白磷可转变为黑磷,它具有层状网络结构,能导电,是磷的同素异形体中最稳定的。 如果氧气不足,在潮湿情况下,白磷氧化很慢,并伴随有磷光现象。白磷可溶于热的浓碱溶液,生成磷化氢和次磷酸二氢盐;干燥的氯气与过量的磷反应生成三氯化磷,过量的氯气与磷反应生成五氯化磷。磷在充足的空气中燃烧可生成五氧化二磷,如果空气不足则生成三氧化二磷。 约三分之二的磷用于磷肥。磷还用于制造磷酸、烟火、燃烧弹、杀虫剂等。三聚磷酸盐用于合成洗涤剂。 磷的简介 磷在生物圈内的分布很广泛,地壳含量丰富列前10位,在海水中浓度属第2类。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组织中,也是人体含量较多的元素之一,稍次于钙排列为第六位。约占人体重的1%,成人体内约含有600-900g的磷。体内磷的7%集中于骨和牙,其余散在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及体液中,其中一半存在于肌肉组织。它不但构成人体成分,且参与生命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代谢过程,是机体很重要的一种元素。 磷的发现 关于磷元素的发现,还得从欧洲中世纪的炼金术说起。那时候,盛行着炼金术,据说只要找到一种聪明人的石头——哲人石,便可以点石成金,让普通的铅、铁变成贵重的黄金。炼金术家仿佛疯子一般,采用稀奇古怪的器皿和物质,在幽暗的小屋里,口中念着咒语,在炉火里炼,在大缸中搅,昭思慕想寻觅点石成金的哲人石。1669年,德国汉堡一位叫布朗特(Brand H)的商人在强热蒸发人尿的过程中,他没有制得黄金,却意外地得到一种像白蜡一样的物质,在黑暗的小屋里闪闪发光。这从未见过的白蜡模样的东西,虽不是布朗特梦寐以求的黄金,可那神奇的蓝绿色的火光却令他兴奋得手舞足蹈。他发现这种绿火不发热,不引燃其它物质,是一种冷光。于是,他就以“冷光”的意思命名这种新发现的物质为“磷”。磷的拉丁文名称Phosphorum就是“冷光”之意,它的化学符号是P,它的英文名称是Phosphorus。 食物来源 磷在食物中分布很广,无论动物性食物或食物性食物,在其细胞中,都含有丰富的磷,动物的乳汁中也含有磷,所以磷是与蛋白质并存的,瘦肉、蛋、奶、动物的肝、肾含量都很高,海带、紫菜、芝麻酱、花生、干豆类、坚果粗粮含磷也较丰富。但粮谷中的磷为植酸磷,不经过加工处理,吸收利用率低。 代谢吸收 磷的吸收部位在小肠,其中以十二指肠及空肠部位吸收最快,回肠较差。磷的吸收分为通过载体需能的主动吸收和扩散被动吸收两种机制。磷的代谢过程与钙相似,体内的磷平衡取决于体内和体外环境之间磷的交换。磷的主要排泄途径是经肾脏。未经肠道吸收的磷从粪便排出,这部分平均约占机体每日摄磷量的30%,其余70%经由肾以可溶性磷酸盐形式排出,少量也可由汗液排出。 生理功能 构成骨骼和牙齿。 磷酸组成生命的重要物质,促进成长及身体组织器官的修复。 参与代谢过程,协助脂肪和淀粉的代谢,供给能量与活力。 参与酸碱平衡的调节。 需要人群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人需要补充磷质。 生理需要 成人适宜摄入量为700mg/d。 过量表现 骨质疏松易碎、牙齿蛀蚀、各种钙缺乏症状日益明显、精神不振甚至崩溃,破坏其他矿物质平衡。高磷血症。 缺乏症 磷质缺乏会导致佝偻病和牙龈溢脓等疾患。 缺磷会使人虚弱,全身疲劳,肌肉酸痛,食欲不振。 摄取提示 因为人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磷,故人类营养性的磷缺乏很少见,中国人不缺乏,已经过量并干扰钙的吸收。 物理性质 状态:软的白色蜡状固体,棕红色粉末或黑色固体。 熔 点(℃): 3 沸 点(℃): 280 密度(g/cc,300K): 82 比 热/J/gK : 77 蒸发热/KJ/mol : 129 熔化热/KJ/mol: 657 导电率/106/cm : 0E-17 导热系数/W/cmK: 00235 地质数据 丰 度 滞留时间/年: 100000 太阳(相对于 H=1×1012): 16 × 105 海水中/ 地壳/: 1000 大西洋表面: 0015 太平洋表面: 0015 大西洋深处: 042 太平洋深处: 084 生物数据 人体中含量 肝/: 3 - 5 器官中: 肌肉/: 3000 - 8500 血/mg dm-3 : 345 日摄入量/mg: 900 - 19000 骨/: 67000 - 71000 人(70Kg)均体内总量/g: 780

骨质疏松论文摘要意义和结论怎么写

比如长期的挑食或者是长期的营养不良,也就是食物中少了蛋白质和钙质,或者是患者长期的饮用咖啡,长期的喝一些碳酸类的饮料都可能造成出现骨质疏松症。会出现椎体压缩性骨折、多发性骨折、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等。

营养、阳光、运动是预防骨质疏松的三大法宝。骨骼维持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平衡的饮食,其中钙和维生素D最为重要。建议成人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800mg(元素钙),50岁及以上人群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1000~1200mg。尽可能通过饮食摄入充足的钙。饮食中钙摄入不足时,可遵医嘱适当给予钙剂补充。维生素D除了帮助胃肠道钙吸收,有利于骨骼的更新和正常矿化,还能增强四肢肌力、有效防止跌倒,对于老年人骨折的防治有特殊意义。维生素D除了帮助胃肠道钙吸收,有利于骨骼的更新和正常矿化,还能增强四肢肌力、有效防止跌倒,对于老年人骨折的防治有特殊意义。人体维生素D的获取,主要不是从食物中摄入的,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D很少。人体获取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是"内源性"的,是皮肤中的维生素D原(7脱氢胆固醇)在阳光中的中波紫外线的照射下转化而来的。因此,晒太阳是增加维生素D摄入的主要途径,每天接受30~40分钟的日照,非常重要。但是,对于体内缺乏维生素D的中老年人,单靠晒太阳仍然满足不了需求,还需要额外的补充维生素D。运动可以增加和保持骨量,提高血清的性激素水平,促进钙在骨组织的沉积,提高全身骨骼的应力刺激,并能降低绝经后妇女血中PTH的水平,是维持骨量减缓骨质丢失的最好办法。运动可以增加和保持骨量,提高血清的性激素水平,促进钙在骨组织的沉积,提高全身骨骼的应力刺激,并能降低绝经后妇女血中PTH的水平,是维持骨量减缓骨质丢失的最好办法。适合中老年人运动锻炼的方式包括散步、运动操、游泳锻炼等。运动应达到一定强度但也不应过量,推荐的运动量是每天半小时左右。同时建议戒烟酒及碳酸饮料,少饮咖啡,均衡饮食。

骨质疏松主要是缺钙引起的,平时缺乏锻炼也会引发骨质疏松,所以要注意及时补充钙质,多吃含钙的食物,也可以服用补钙的药物来改善骨质疏松,晒晒太阳能够促进钙的吸收,可以改善骨质疏松,骨质疏松与年龄因素也有关系  建议选择具有医保资质的骨科康复专科医院,这样治疗更具有针对性,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对病情的康复有着很大的帮助,医保收费更合理,也能减轻经济压力,希望对你有帮助

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原因是骨组织吸收过多的骨质。老年人骨质疏松容易骨骼疼痛和骨折,一旦骨折,老年人很难恢复。

骨质疏松论文摘要意义和结论高中

您好,骨质增生症,是由于构成关节的软骨、椎间盘、韧带等软组织变性、退化,关节边缘形成骨刺,滑膜肥厚等变化,而出现骨破坏,引起继发性的骨质增生,导致关节变形,当受到异常载荷时,引起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不同的病变累及不同部位,就出现不同的症状,晚期可导致瘫痪。颈椎骨质增生严重者还会引起颈椎病性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胃炎、心绞痛、吞咽困难等。 目前最好的治疗方法:针刀松解术,微创治疗,无风险,随治随走,效果明显,费用低廉 在此建议,有这类疾病的朋友,应及早到院检查、治疗,以免错误最佳治疗时间、造成永久性伤害。zhy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现象,你要多吃奶制品,同时补充植物雌激素,比如大豆异黄酮或者维生素E等,豆制品每天都要有,慢慢调养。

骨质疏松论文摘要意义和结论高中生

在高原生活不会不会骨质疏松。高原生活。注意保养。多喝奶。这样多吃青菜。多吃瘦肉。就不会骨质疏松。

摘要是全文的一个简介,应尽可能简短;结论则是全文的一个总结,一般比摘要说得更细一些。 摘要用于吸引更多的读者,是给没有看全文的人看的,因此摘要要求通俗易懂,尽量避免行话;结论是给同行看的,可以包含深奥的专业术语,主要是让已阅读全文的读者记住一些要点。 摘要是独立阅读的文本,不能包含需要翻越论文才能理解的符号和编号,因此不允许按编号引用章节、图形表、公式和参考文献等;结论是给看了全文的人看的,因此允许对章节、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等的引用。 摘要中尽量不要出现数学符号,结论可适当出现符号与公式。 摘要突出当前做了什么及其意义,结论要求指出未来还可以做什么。

■什么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一种全身性骨病。主要是骨量低和骨的微细结构有破坏,招致骨的脆性增加和容易发生骨折。骨组织的矿物质和骨基质均有减少。女性较男性多见,常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在轻微外伤或无外伤的情况下都容易发生骨折,尤其75岁以上的妇女骨折发生率高达80%以上。  此病和内分泌因素、遗传因素、营养因素、废用因素等有关。骨质疏松较轻时常无症状,往往偶由骨X线片而被发现椎体压缩性骨折。峨遏手工艺搭椎体压缩性骨折空位生后,立即出现该部位的急剧锐痛,常无明显外伤史,可发生在咳嗽或打喷涕后,不给特殊治疗3—4周后可逐渐缓解。另一种背部慢性深部广泛性钝痛,伴全身乏力等。疼痛常因脊柱弯曲、椎体压缩性骨折和椎体后突引起。椎体压缩性骨折引起身高缩短和导致脊柱后突,脊柱后突又可引起胸廓畸形,影响肺功能。骨折的部位以锥体、髋骨和挠骨远端为多见。  预防骨质疏松症非常重要,迄今为止,尚无有效、安全的方法,使已疏松的骨组织恢复正常,预防可以减少绝经后和伴随老龄和骨量丢失。锻炼可使骨量增加,因绝经期妇女每周坚持3小时运动可使部体钙量增加,骨骼负重和肌肉锻炼可获理想效果,包括走步、慢跑和站立的锻炼,同时需进足够的钙量(各种钙制剂的可利用度是不同的,碳酸钙为40%、氯化钠为27%、乳酸钙为13%、葡萄糖酸钙为9%),如果钙剂在进餐后服,同时喝200毫升液体则吸收较好、牛奶中的钙易被吸收,225毫升牛奶中含钙300毫克,绝经后妇女每日需钙量1000—1500毫克,同时还应补充维生素D、B6、B12、K可减少骨质疏松的危险性。预防跌跤,老年人跌跤易发生在饭后站立或夜间起床时,家中地面的障碍物应减少或消除。对因绝经期妇女应用雌激素和孕激素来预防或减慢椎体骨和四肢骨的骨量丢失。  ■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  原发性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及绝经妇女的常见病,是骨折的重要原因之一。它是以骨质丢失为结果,骨密度减低为特征,会使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复杂病症。随着世界人口不断地老龄化,骨质疏松将成为大规模的全球性卫生问题。据估计,到下个世纪中叶,因骨质疏松所致的全球髋骨骨折人数增加3倍,将从1990年的170万人增加到2050年的630万人。可见, 骨质疏松已严重威协到人类的健康。近年来,骨质疏松日趋受到各国学术界的重视,其发生的影响因素也得到了较广泛的研究。本文将从膳食因素、内分泌、生活方式、遗传等方面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1 膳食因素  1 矿物质  1 钙元素占体重的5%-0%,其中99%集中于骨和牙齿中,以羟磷灰石结晶的形式存在。大量临床实验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钙摄入不足可能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有报道显示居住在产奶地区的人群比非产奶地区具有更高的骨量和较少的骨折发生率。Nordin在动物实验中发现缺钙可导致骨丢失。Picard等在调查了绝经前妇女骨矿含量与膳食钙的关系之后,也发现低钙摄入者骨密度低与正常对照组。目前,膳食补钙已普遍成为人们防治骨质疏松的一种手段。有资料表明,生命中第三个十年间膳食钙水平对决定骨密度和以后发生骨质疏松及骨折的危险性很重要。但也有少数研究者不支持牛奶或其它食源性钙可减低骨折发生危险性的说法。  2锌 锌是人和动物正常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 在骨代谢过程中,锌的作用也不可忽略,如果机体缺锌,就可导致骨代谢异常。Houmont 和Mnlean通过组织化学和放射性同位素研究提出锌对骨的形成起着直接作用。Angus等发现绝经后妇女摄入的锌与前臂骨钙化程度有关。Leek等报道给予幼罗猴缺锌的饲料,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皮质变簿,骨密度下降。其它一些研究也发现当鸡、猪、牛、恒河猴和人缺锌时,均会出现骨骼发育异常。  3磷 磷在成人体内含量为650克左右,约为体重的1%,占体内无机盐总量的1/4。总磷量的85%-90%以羟磷灰石形式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磷在体内的作用很重要,但过剩时却会抑制铁的吸收。给予动物高磷饲料会导致尿钙排泄增加发生骨质疏松症。在人类,补给少量磷后,可调整钙吸收,还可促进骨吸收。  2维生素  1维生素D 人体维生素D有两个来源,一方面来自膳食,一方面可由皮下7-脱氢胆固醇经日光照射而合成。维生素D对骨矿物质的代谢是双向的,即可促进新骨代谢又可促进钙从骨中游离出来,使骨盐不断更新,维持钙的平衡,不论经口摄入还是经皮肤合成的维生素D均需经肝、肾活化为才具有生理活性, 来促进肠钙吸收,维持骨钙正常发育。现在我们知道,婴幼儿维生素D 缺乏可导致佝偻病,成人如果缺乏维生素D,可导致骨软化和骨质疏松。  2维生素K 维生素K最初被人们认为仅与机体凝血功能有关,但近年来研究提示其与骨组织代谢也有关系。等用抗生素与维生素K缺乏的饲料造成大鼠短期维生素K缺乏,在实验期间,他们观察到大鼠尿钙排泄约增加1倍,此现象说明机体维生素K缺乏可导致分解代谢增强。同样用抗生素造成大鼠维生素K缺乏,发现大鼠骨钙素水平下降4%,也说明维生素K缺乏会影响骨的合成代谢。两年前,国内一项实验运用新生大鼠颅骨中分离出的骨细胞研究维生素K对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维生素K虽可轻度抑制成骨细胞增殖,但可明显增加骨钙素(BJP)的含量。以上动物实验均提示维生素K缺乏会引起骨组织正常代谢紊乱,但并不能充分说明维生素K缺乏是导致骨丢失的原因。  3蛋白质 蛋白质是人体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参与人体一切组织细胞的合成,有资料表明,在摄入高钙、高蛋白质的地区,骨质疏松的人数相应减少。但当饮食中的蛋白质量超过一定水平时,尿钙排泄量也会增加。Allen等人指出,饮食中钙增加时,能防止由高蛋白饮食造成的胃吸收。  2性激素 骨质疏松可分为两型,其中Ι型为性激素缺乏而引起,骨小梁丢失大于骨皮质,男女发生率之比为1:6,表明男女性激素缺乏均可导致骨质疏松。有人在测定了226名健康妇女桡骨骨密度及血清5种性激素后发现骨密度的减低与雌二醇水平下降密切相关。邓小明等[15]的调查结果也证明了骨密度与雌激素水平的正相关性。男性性机能减退同样也会影响骨代谢。国外一项研究在调查了28名男性骨折患者后发现有20人睾丸酮缺乏,研究认为睾丸酮缺乏是骨折病人的主要危险因素。  3生活习惯  1烟酒 国内一项研究在对2314人进行调查后发现,无烟酒史者骨密度均值普遍高于同龄嗜烟酒者,而且嗜烟酒史越长,骨密度均值下降越大,两者呈负相关。烟酒同时嗜好对骨密度的影响较单纯嗜烟或嗜酒大,此结果提示烟酒对骨密度的影响较大,但另一项研究在对北京市434名健康妇女进行调查后却认为,调整年龄因素之后,未见吸烟对骨密度的影响。  2咖啡因 咖啡和咖啡因的摄入可能增加骨质的危险性。两项大规模的研究证明在美国妇女中存在此种相关性。研究发现,咖啡因可促进尿钙排泄,而且咖啡因的摄入量与妇女体内游离雌二醇水平呈相反的关系。但也有学者却不支持摄入咖啡是健康妇女骨丢失的危险因素的论点。  4遗传因素  1种族 有研究发现,种族是骨密度的另一决定因素。黑人妇女骨密度高于白人妇女,研究认为,此差异可能与青春期激素的变化有关。另有资料也表明,黑人妇女骨质疏松及其引起的骨折的发生明显低于白人妇女。  2性别 有报告显示,当骨骼发育完全时,妇女的骨密度比男子低15%,骨质低30%,骨质丢失在妇女表现为以骨吸收减少为特征,而在男性则以骨质形成减少为特征。  3家庭史 在不同位置测定母女之间骨质相似程度,其相关性在2~7之间,尤其在髋部相关程度更高。双卵孪生者骨密度的差异与同卵孪生者相比,前者大于后者,其进一步表明骨质有遗传倾向。  ●小 结  影响骨质疏松的因素很多,但就目前来说,主要有上述几点。其中在膳食营养中钙的影响尤为重要,维生素D可促进肠钙吸收,而性激素水平下降对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妇女的健康影响很大,是绝经妇女发生骨质疏松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科学技术和检测水平的不断发展,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将会得到更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防治方法  金秋时节,一年一度的“老人节”和“世界骨质疏松日”又来到了。WHO将21世纪第一个十年确定为“骨与关节病的十年”,要求将人群中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骨质疏松(OP)和骨关节炎(OA)的预期发病率降低25%。我国卫生部10月12日也正式启动中国的“骨骼与关节健康十年行动”。在近日召开的海峡两岸骨病研讨会上,中国保健科技学会骨质疏松和骨关节病委员会推出了我国第一个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预防和治疗指南(讨论稿),现作为给医生及病人的建议摘要发表,以期加快和促进我国这一领域的治疗、预防和科研工作。  ●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以骨密度测量为基础的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标准,这适用于白人妇女任何部位的骨密度测量。也可作为我们的参考。  正常:BMD(骨密度)值低于正常年轻成人骨密度在一个标准差之内(T值高于-1)  骨量丢失:BMD值低于正常年轻成人的骨密度在1到5个标准差之间(T值在-1到-5之间)  骨质疏松症:BMD值低于或等于正常年轻人5个标准差(T值低于等于-5)。有过一次或多次骨折经历的都肯定有严重的或确诊骨质疏松症。  虽然上述定义对于进行骨质疏松的普查非常必要,但是不应当作为决定治疗方案的惟一依据。  ●哪些人应测骨密度  65岁以下的具有一个或多个骨质疏松骨折危险因素的绝经后妇女和65岁以上的无论有无骨质疏松危险因素的妇女和男性。  绝经后并发骨折的妇女(用来确诊和了解疾病严重程度)。  本人要求治疗骨质疏松的妇女和男性。  长期使用药物干预的妇女。  ●危险因素及高危人群  一、危险因素(1)年龄:50岁以上。(2)性别:女性。(3)种族: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4)家族史和成年后的骨折史。(5)身材矮小。(6)不良嗜好如吸烟、酗酒、嗜咖啡等。(7)性激素缺乏:如围绝经期、低睾酮分泌等,或双侧卵巢切除等。(8)长期低钙摄入。(9)长期使用类固醇类药物。(10)长期缺乏运动或长期卧床。(11)亚健康或疾病状态,如内分泌疾病,营养代谢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严重肝病等。(12)治疗药物的影响,如:糖皮质激素,肾上腺激素,铝剂,锂剂,抗癫痫药,甲状腺素等。  二、高危人群(1)围绝经期妇女(2)65岁以上老人(3)亚健康或疾病状态的人群(4)易跌倒者  ●为患者做哪些检查  一般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分为两型:Ⅰ型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Ⅱ型即老年性的骨质疏松症,都属于退行性的骨质疏松症。  一、病史采集:(略)  二、症状:疼痛,四肢乏力,下肢肌肉痉挛。  三、体征:身长缩短,脊柱变形(驼背,脊柱侧弯),指趾甲变软易裂。  四、X线检查:用于普查筛选或在无骨密度仪的单位,X线依然是一种具有参考意义的检查手段。检查部位包括:脊椎、股骨、股骨颈、桡骨、掌骨及跟骨。建议使用的判断方法有:1、Singh指数法(为Ⅶ分度法)Ⅳ度以下为骨质疏松。  2、脊椎X线检查。  X线片质量要求:应拍摄常规正侧位胸椎(胸2-胸12)或腰椎(胸12-骶椎)X线平片,双侧终板边缘应处于基本重叠位,每个椎体后缘要重叠,不可出现“双先征”。  脊椎骨质疏松评估可参考如下分度法(日本井上哲郎):以第8胸椎或第3腰椎为中心的侧位平片进行评估,将骨质疏松分为Ⅲ度。生化和免疫学检查血钙、血磷、血镁,24小时尿钙测定,空腹尿钙/肌酐比值等。反映骨形成的检查如:血清骨碱性磷酸酶,血清骨钙素,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等。  反映骨吸收的检查如:血清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尿吡啶啉,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或羧基末端肽等。  ●药物治疗  防治骨质疏松的药物主要有:1、抗骨吸收药物,如降钙素、双膦酸盐、雌激素等;2、促骨形成药物,如氟化物等;3、促进骨矿化药物,如钙制剂、维生素D类等。此外,如甲状旁腺素、生长激素、同化激素、生物雌激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有的尚未广泛用于临床,有待进一步评估。  目前临床常用的药物有,钙剂、降钙素、阿伦膦酸盐、活性维生素D。钙剂的每日元素钙摄入量推荐为800~1000mg,维生素D为400IU。  应告知病人如何降低骨折的危险因素,尤其需告知他们,要将钙、维生素D的摄入(按中国营养学会推荐量)作为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的一个环节。必须要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某一方法可以防止骨折及其后遗症,并且符合低成本高效益的原则。  此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机构的大量研究表明,用雌孕激素替代疗法防治骨质疏松,治疗组里髋关节骨折与结直肠癌风险降低,但中风、心脏病发作、乳腺癌、静脉血栓的危险增加,因此应审慎权衡。  特别要提到中医在治疗中应用“肾主骨”“肝肾同源”理论,取得较好防治效果,应鼓励防治骨质疏松中药的研制工作。  ●非药物防治与康复  1、物理疗法,包括磁疗、水疗、蜡疗、光疗等,在消炎止痛方面有一定效果,对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需要积累更多的临床资料。  2、提倡每天步行半小时和做“健骨操”,用简单易行的运动方式增进骨骼健康。  3、在骨折后的病人中,体疗康复也是有效的策略,可以明显恢复功能和减低残疾程度。  ●骨质疏松症的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是无病防病,提倡人们增加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照射,进行不同年龄段的承重运动,均衡营养,增加钙摄入,控制体重,戒烟,限酒,使人们在儿童期、青春期、孕乳期、成人期,能够储备更多的骨矿物,争取获得理想的峰值骨量。  二级预防是有病早治,通过药物与非药物治疗,缓解骨痛,提高生活质量。  三级预防是综合防治,重点是防止骨折,改善肌力和视力,提高平衡和反应能力,防碰,防摔,防骨折。如发生骨折,应由专科医生进行治疗康复,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骨密度测量(骨量定量检查)  骨密度测量依据建议将髋部骨密度测量作为基本测量手段,腰椎作为参考。在临床上使用T值作为诊断标准。2001年NIH专家会议强调:应将骨密度和骨折危险因素结合考虑。  骨密度测量技术双能X线吸收法(DXA或DEXA),其辐射量为胸片的1/10。单能X线吸收法(SXA)和外周骨双能X线吸收法(pDXA或pDEXA),只需测量前臂骨,指骨及跟骨的骨密度。X线成像吸收法(RA)与SXA有同样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定量CT(QCT)可以和DXA方法测量的脊椎骨的值互相转换。  定量超声可用来评价跟骨、胫骨、髌骨等相对表浅的骨,无辐射。采用不同仪器测量的结果无可比性。骨密度测量仍然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包括不能反映骨转换、骨结构、骨的机械特性和抗骨折能力,无法排除种族、地区、体重、骨质增生的影响和干扰,价格昂贵等。  ●运动处方  1、处于骨量增长期30岁以前人群的运动处方:频率每周5~7天,每次30~180分钟,如各种球类运动、跳舞、体操等。  2、处于峰值骨量期30~45岁人群的运动处方:频率每周5~7天,每次30~6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以慢跑为例,8公里以内每日一次。可参加一些与年轻人一样的体力活动。  3、处于骨量丢失期人群的运动处方:频率每周5~7天,每次30~60分钟。强度因人而异,心率在100~130次/分。加强腰部肌肉锻炼,多做髋膝关节内收、外展、屈伸练习,如健身操、太极拳、跳舞、扭秧歌、慢跑、散步等。  4、病理状态下的体疗康复运动:应在医生和健身专家指导下进行。可低强度慢走,心率在100次/分以下,每天1~2次。  ★解释:什么叫中等强度运动?  美国提出的中强度体力活动的推荐热能消耗数值为150kca/d,主要指快走(每小时5公里)这种最常用的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我们推荐的中等强度运动自我评价的简易方法是以心率和主观疲劳感为标准。即心率要达到最大心率的60%~80%,即主观感觉稍疲劳,10分钟后可以恢复的运动状态。推荐的运动试验方案可用来测最大心率,包括12分钟行走,6分钟跑及12分钟跑适合于评估正常人群运动能力。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状况来选择合适的运动测试方案来评测最大心率。

1、在文中的作用不一样摘要:为读者提供整篇文章的大体内容,和文章的结构结论:为读者提供整篇文章的一个总结。2、在论文中的位置摘要:在文中的开头,在论文题目的后面。结论:在文中的最后面,在正文之后,参考资料之前。

骨质疏松论文摘要意义是什么

骨质疏松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全身的骨量减少、骨的微结构破坏、脆性增加以及易于骨折的全身性骨骼疾病。临床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疼痛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和最主要的症状,疼痛好发于腰背部,可以伴有疲劳、乏力、易于出汗等。有的人还会有身高缩短、驼背等外观表现,严重的骨质疏松可以因轻微的动作而诱发骨折,如咳嗽、弯腰洗脸等。

骨质疏松是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其中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骨骼疼痛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减缓骨质疏松症的进程。还可以适当补充健力多氨糖软骨素帮助改善关节健康

最主要的原因是缺钙,还有劳累堆积而成的,这是老人很常见的病状,并发实惠觉得腰酸背痛,偶尔关节痛,严重的会导致长度变短和驼背严重,多少老人因此动弹不得。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经络不通越来越严重,气血也不足了,年轻人的骨骼供血充足也就骨质强健,老年人的骨骼供血不足也就酥脆不坚实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