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中国古典园林史论文摘要怎么写初中

发布时间:2024-07-06 19:08:26

中国古典园林史论文摘要怎么写初中

没人会无聊到去给你写这些东西的,最多会给你废话一通,这事还得你自己办,从网上查点,自己想点,绝对有收获。

从网上查点,自己想点,绝对有收获。

中国古典园林史论文摘要怎么写

从网上查点,自己想点,绝对有收获。

没人会无聊到去给你写这些东西的,最多会给你废话一通,这事还得你自己办,从网上查点,自己想点,绝对有收获。

从叠山理水议中国园林的意境[摘要]中国古典园林山水并重,通过叠山理水的营造体现出园林的意境。这种意境的营造是比直观的园林景象更为深刻、更为高级的审美范畴,它通过眼前的具体景象,暗示更为深广、优美的境界“,景有尽而意无穷”。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对于叠山理水的处理有着独特的构成法则,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其美学思想的表达是对中国社会文化和哲学的表述,其表现的意境之美与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念和美学思想是密不可分的。[关键词]叠山理水;中国园林;构成法则;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山水并重,所谓“水以石为面”、“水得山而媚”,通过叠山理水的营造来体现园林的意境,这种意境的营造是比直观的园林景象更为深刻、更为高级的审美范畴。首先,它蕴含了造园者的人生态度,并通过精彩的园林景观打动游人,使其在园林中驻足,通过景物中的题咏,感悟到造园者所赋予景物的思想内涵。造园者自身的思想情感、意志品质等深层次的文化内容都凝聚在景物之中,体现在园林的空间环境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景观效果;通过眼前的具体景象,暗示更为深广、优美的境界,“景有尽而意无穷”。这便是中国古典园林造园之精髓。一、中国古典园林中叠山理水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典园林历来注重山水景观的营造。周文王的“灵囿”,除堆土为“灵台”外,还有挖地为“灵沼”,“王在灵沼,于鱼跃”。汉代上林苑中,有灞、、泾、渭、丰、镐、潦、八川,其中灞、二水,终始尽于苑中,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写道,“醴泉涌于清室,通川过于中庭”。隋炀帝于洛阳建造西苑,“凿五湖,每湖方四十里,南曰‘迎阳湖’,东曰‘翠光湖’,西曰‘金明湖’,北曰‘洁水湖’,中曰‘广明湖’,湖中积土石为山,构亭殿曲屈盘旋……又凿北海,中环四十里。中有三山,效蓬莱、方丈、瀛洲……”唐代长安街东南角芙蓉园,是以曲江风景为主的风景胜地。曲江南北长1 360 m,东西宽约500 m,水面呈南北长、东西窄的不规则形状,池中植有莲荷,池边蒲草丛生,堤岸杨柳迎风,唐代有诗曰:“紫蒲生湿岸,清鸭喜新波”,“鱼戏芙蓉水,莺啼杨柳风”;白居易在《白莲庄》中写道:“有水一池,有竹千竿。”宋代著名的皇家园林艮岳在宋徽宗的《艮岳池》中是这样描写的:“瀑布下入雁池,池水清涟漪,凫雁浮泳水面,栖息石间,不可胜计。”元代大都的西御苑太液池和明清两代在此基础上建成的三海(南海、中海、北海),更是以水景为主。此外明清两代极为盛行的文人山水园林中也均是以叠山理水作为园林的布景核心和精神寄托,如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狮子林,扬州的个园等。 纵观以上不同历史时期的古典名园可以看出,中国古典园林大多是以叠山理水作为园林中布景的核心。明人邹迪光说得好:“园林之胜,惟是山与水而物。无论二者俱无,与有山有水、有水无山、不足称胜,即山旷率而不能收水之情,水径直而不能受山之趣,要无当于奇。”登山使人生高远之想,而玩水却使人做恬淡之思;游山令人激动,而玩水却教人安谧。玩水的过程,常是令人深思的过程,所以孔子见了东流之水,也要慨叹“逝者如斯”。在造园中,理水不像建筑那样需要花费很大的人力物力,也不像花木那样需要精心管理和一个长时间的生长过程,只要稍加人工整理,即可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它与园林其他因素如建筑、假山、花木和动物相结合,使园林的艺术构图更加生动活泼,意境更加深远。二、中国古典园林中叠山理水的形式构成法则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对于叠山理水的处理有着独特的构成法则,这些形式构成法则与中国传统的价值观、美学观有着直接的联系。 园林之水,首在寻源“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无源之水,必成死水,这是中国园林的大忌。然而要找到活水谈何容易,因此在造园时必先设置一处人工水源。宋代郭熙在《临泉高致》中说,“水者,天地之血也,血贵周流,而不凝滞”,表达了水不可无源的观点。 园林之水,贵在曲折无曲折,必平淡无奇。清代著名画家恽正叔在《南田画论》中说“:境贵乎深,不曲不深也。”园林中的水面忌做成正方形、圆形、椭圆形等几何图形,园林中的水池,多为自然的形态,特别是江南园林中的水池,自由的曲线,岸边驳石,高低错落,虚虚实实。这种艺术手法既顺应自然,又深含哲理。 园林之水,妙在分隔“水曲因岸,水隔因堤”,只有进行分割才能打破水面的单调,才能形成水景的多层次感,体现园林空间的奥妙变化。 在较大的水域构筑若干个中心岛在水面较大的区域构筑若干中心岛,能使水景多姿多彩,变化无穷。 非必丝于竹,山水有清音唐代著名诗人兼造园家王维的诗句“竹露滴清香”,通过竹叶滴入水中的声音把人们引入一个十分幽静的意境。在园林理水造景中,若能运用种种手法,制造出水体的种种声音,就能引发游人的听觉美,如“滴水传声”,水声反衬出环境的幽静,带出空间的音乐感。 素入镜中飞练,清来郭外环屏自然界中林林总总万物之色,要数水体之色最为素淡,然而也最富于色彩的变化,运用搭配得当,就可以创造出丰富的色彩视觉美,产生点色和借色两种作用。所谓点色,就是以素淡明净的水色,点缀周边的环境色调,取其浓彩中的淡雅。所谓借色,就是借助周围气象变化的色彩和花木色彩等,使水色变化万千。天光云影、日升月落、下霜落雪等气象色彩,常常因时而异;花开或花落、绿荫与秃枝等花木色彩因季而变。这种不断变化的色彩结合在一起,倒映在水中,常常生发出不断变化的色彩美。 卜筑贵从水面“卜筑贵从水面”,计成在《园治》中的这句话,讲出了建筑与水体的关系,两者若结合得好,便可以相互借景、相辅相成。在江南园林中,由于园林面积大小不同,处理建筑与水体的关系时,大致有依水园和贴水园两种格局。前者如苏州拙政园、网师园的建筑,皆环水而筑;后者如吴江同里镇退思园的建筑,贴近水面而建。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水面形状的曲折,水面的分隔,水面构筑岛屿,曲岸水口的设计和依水而筑的桥梁、楼台、亭榭、轩阁等建筑,都要力求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计成《园冶》)的标准,尽量不露人工斧凿痕迹,否则就会产生东施效颦之感。“自然者为上品之上”,为达到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这一至高标准,就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三、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美学思想 中国传统园林之最深层也最精辟的意义,是对中国社会文化和哲学的表述,当然也是对中国美学思想的表述。中国园林主张“取其自然,顺其自然”。中国园林中的叠山理水,多为自然的形态,如江南园林中的水池有着自由的曲线,是为“顺其自然”;而西方园林中的水池多为几何形,体现出“征服自然,为人而用”的思想。 园林是一种空间的艺术,在空间的处理上隐含着许多哲学思想。如前文所述,中国传统园林多以水池为中心来进行布景。如苏州的网师园、留国、狮子林、怡园,无锡的寄畅园,扬州的寄啸山庄,吴江同里的退思园等,都是以一个水池为中心,旁置山石、林木、建筑等。这种构园方式的深层意义出自中国基本的哲学思想:“虚”乃老庄哲学的最高境界。《老子》说,“至虚极,守静笃”。《庄子》也说,“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是最高境界、最高追求。水是“无”、是虚,山石、林木是“有”、是实,故它们都置于周围。不但如此,中国园林之水多为静水,越静越美。水静则明,可见到水下之物、水中之鱼、水面上物之倒影,而水则消失了,见不到了,故“无”是伟大的,所以“上善若水”。西方园林之水就不同了,用喷泉、水造型等,水池中央往往造一个雕像,水的形态是显露的,这是以“有”为中心,体现出与东方不同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四、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意境 中国园林不但要通过叠山理水创造富有生机、画意、虚实得当的形式美,更追求触景生情,寻找可以显现心灵层面的深刻而重要的旨趣,进入情景交融的境界,这就是中国园林的意境,这是与中国人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美学思想密不可分的。 中国山水园林的设计建造者多为文人或画家。他们造园如做诗文、如画图画,总要抒发一种情感、表达一种意愿、追求一种理想,在园林创作中“以景喻情,感物吟志”。这种意境,总是通过园林的命名、匾额、楹联、题咏和铭记等明确地反映出来。如苏州沧浪亭的命名,取自《孟子》“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之意而自我解嘲;藕园的命名,表示夫妻一同归田隐居的意思;扬州寄啸山庄的命名,取自陶渊明《归去来辞》中“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止易安……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以赋诗”之意。 古人云“:诗言志”、“诗缘情”。所以意境也就是诗境。诗中的志,诗中的情,就是园林意境中的意。鲁迅说过,“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中国园林就是通过艺术加工过的高山流水、清风明月、鸟语花香、亭台楼阁,来激发人对美的感情、美的抱负、美的品格和美的社会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境界,是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即理想美的境界,是造园家们所孜孜以求的最终境界。孙晓翔在《中国园林艺术概观》中写到:“当然以上许多意境,并不是像飘落在水面上的落花一样互不相干的,这种感情、抱负、品格和理想,是和园林中的空间布局,动态布局中的生境和画境交融在一起的,最后达到了‘以情写景,以景寓情’的理想境界,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方案的高度结合。”中国园林构建的主体指导思想是“人与自然直接感通”、“天人合一”,是环境意识与社会意识的有机结合。它以物质寓精神、以“物我相揉和”、以有限寓无限,意在给人以无穷的联想,达到“忘其美之所在,复又与美同在”的目的。因而在总体上讲,它是含蕴无尽、理趣横生的。 从网上帮你找了篇论文,题目基本一样,楼主稍微改下就可以用了。祝你顺利!

中国古典园林史论文摘要怎么写的

理想家园——中西古典园林艺术比较研究  〔 作者: 周武忠 来自:硕博文库 ]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  【文献属性】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2001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文章标题】理想家园——中西古典园林艺术比较研究  【英文标题】Gardens: the Ideal Home of Mankind——A Comparative Study on Chinese and Western Classic Garden Arts  【文章作者】周武忠  【指导教师】奚传绩  【英文关键词】Chinese and Western classical garden arts; comparative study; garden styles; principal elements of gardening; ideas of garden design; essence of garden ;  【中文摘要】本文用历史比较和平行比较为主的综合比较研究法,对中国古典园林和西方古典园林进行了比较研究,侧重于风格的分析和植物、假山与石景的比较,也涉及理水和 建筑等其他造园要素。  研究表明,中西园林艺术由于地理环境、审美理想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造园思想不同,两者在风格和形态上表现了明显的差异性:从总体上看,中国园林由于受儒、道、释的影响而崇尚自然,并在禅宗和宋明理学的影响下发展成自然写意主义山水园的风格。以意大利、法国、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古典园林有着共同的起源,其原型是古典世界的几何规则式园林。之后由于欧洲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历史进程的不平衡,而在西方世界内部先后出现了16、17世纪以“第三自然”为特征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和巴洛克园林、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伟大风格”和18世纪英国的写实主义自然风景园。前两者均深受西方哲学中理性主义的影响,但意大利园林的人文主义色彩和法国园林的专制主义表现在造园风格上形成了差异;第三者则是英国资本主义革命、农业生产方式、经验主义哲学和浪漫主义思潮综合作用的结晶。中西古典园林  【英文摘要】Focu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garden styles, plantscape and stonescape, as well as waterscape and garden architecture, the author have drawn a parallel between the classical garden arts in China and that in the West mainly by historical and parallel comparative It is indicated that, although they have the similar historical origins, the classic gardens in China and those in the West are very different in the ideas, styles and landscapes of the gardens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natural   1 绪论 12-30  1.1 本研究的目的与范围 12-17  1.1.1 本研究的目的 12-13  1.1.2 本研究的范围 13-17  1.1.2.1 关于“中西” 13-14  1.1.2.2 关于“古典” 14-15  1.1.2.3 对比时期确定的依据 15-16  1.1.2.4 对“园林”的界定 16-17  1.2 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存在问题 17-22  1.2.1 前人的研究成果 17-21  1.2.2 存在问题 21-22  1.3 研究设想和研究方法 22-26  1.3.1 研究设想 22-24  1.3.2 研究方法 24-26  1.4 预期结果和意义 26-30  1.4.1 有助于把握中西园林艺术的真面貌 26  1.4.2 有助于扩大园林学研究的领域 26-27  1.4.3 寻求中西园林的共同的发展规律 27  1.4.4 为创造新的造园艺术风格提供历史借鉴 27-30  第一部分 造园风格研究 30-110  2 中国古典园林 30-57  2.1 研究概况 30-34  2.2 发展轨迹 34-42  2.3 中国风格的形成 42-48  2.3.1 崇尚自然 42-44  2.3.2 写意手法 44-48  2.4 园林意境的创造 48-57  2.4.1 诗画与园林意境的创造 50-52  2.4.2 独特的时空意识 52-53  2.4.3 园林意境的表现手法 53-57  3 西方古典园林 57-110  3.1 研究概况 57-59  3.2 发展轨迹 59-88  3.2.1 西方园林的起源 59  3.2.2 古希腊园林 59-61  3.2.3 古罗马园林 61-63  3.2.4 中世纪园林 63-65  3.2.5 意大利园林 65-74  3.2.5.1 人文主义者园林 65-69  3.2.5.2 风格主义与造园 69-71  3.2.5.3 巴洛克园林 71-74  3.2.6 法国园林 74-81  3.2.6.1 法国文艺复兴花园 74-78  3.2.6.2 古典法国式 78-81  3.2.7 英国园林 81-88  3.3 西方园林风格的形成 88-110  3.3.1 意大利花园的特征:“第三自然” 88-93  3.3.2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伟大风格” 93-99  3.3.3 英国自然风景园 99-110  第二部分 造园要素比较 110-192  4 植物景观 110-146  4.1 植物种类 110-119  4.1.1 中国 110-114  4.1.2 西方 114-119  4.2 象征意义 119-124  4.3 引种交流 124-127  4.3.1 中国花卉传西方 124-126  4.3.2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西方植物 126-127  4.4 配置艺术 127-146  4.4.1 中国园林植物配置 127-133  4.4.1.1 模拟大自然植物景观 127-128  4.4.1.2 重视“意”与“匠”的结合 128  4.4.1.3 重视植物同园林其他要素的关系 128-130  4.4.1.4 中国士人的植物配置 130-131  4.4.1.5 中国民间的植树风俗 131-132  4.4.1.6 中国园林植物配置的程式 132-133  4.4.1.7 重视古树名木 133  4.4.2 西方园林植物配置 133-146  4.4.2.1 树木修剪术 135-136  4.4.2.2 丛林 136-137  4.4.2.3 花结园 137  4.4.2.4 绿廊 137-138  4.4.2.5 花坛、花圃与花境 138-140  4.4.2.6 草本园 140-141  4.4.2.7 植物园 141-142  4.4.2.8 植物迷宫 142-146  5 假山与石景、水法和建筑 146-180  5.1 假山与石景 146-165  5.1.1 中国园林中的假山 146-155  5.1.1.1 “台” 147-148  5.1.1.2 海中神山与远景式假山 148  5.1.1.3 土、石结合之山 148  5.1.1.4 近景式写实假山 148-149  5.1.1.5 白居易与山石审美 149-150  5.1.1.6 宋徽宗与寿山艮岳 150-151  5.1.1.7 叠石、匠师与写意式假山 151-155  5.1.2 西方园林中的石景 155-165  5.1.2.1 罗马和中世纪花园中的石作 157-158  5.1.2.2 园林中的雕塑 158-160  5.1.2.3 让风景直言:洞穴 160-162  5.1.2.4 让风景直言:假山和岩石园 162-165  5.2 理水 165-170  5.2.1 中国园林中的水景 165-167  5.2.2 西方园林中的水景 167-170  5.3 园林建筑 170-180  5.3.1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 170-175  5.3.2 西方园林中的建筑 175-180  6 讨论与结论 180-192  6.1 中西园林艺术的相似性和同一性 180-185  6.1.1 中西园林艺术的相似性和同一性 180-183  6.1.1.1 中西园林艺术起源的相似性 180-181  6.1.1.2 中西园林艺术发展过程的相似性 181-182  6.1.1.3 中西园林艺术的物质同一性 182-183  6.1.1.4 中西园林艺术的社会同一性 183  6.1.2 原因分析:中西园林艺术的人类同一性 183-185  6.2 中西园林艺术的差异性 185-187  6.3 中西园林艺术的精髓 187-192  致谢 192-193  参考文献 193-196  附表 196-207  1 意大利建于16~18世纪的别墅一览表 196-198  2 英国自然风景园的发展 198-199  3 欧洲园林中具有中国艺术风格的景观 199-200  4 植物的象征意义 200-203  5 西方献给天神的植物 203  6 西方献给圣人的植物 203-204  7 部分树种自中国直接传往英国诸岛的日期 204-205  8 应用于美国南部地区园林中的中国原产植物 205-207  9 现存的有迷宫的欧洲园林 207  来源:_asp?articleid=1427

没人会无聊到去给你写这些东西的,最多会给你废话一通,这事还得你自己办,从网上查点,自己想点,绝对有收获。

中国古典园林论文摘要怎么写

园林论文摘要,这个你可以写一下你要写内容的简单的介绍,比如说包括园林的。建设年代还有他的园林的构造,还有里面的植被。还有它的发展方向等等。

我也是生化系 可 不是你们 那专业

中国园林造园艺术手法的特色~~~~  首先,中国古典园林的园景上主要是模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所以,园林中除大量的建筑物外,还要凿池开山,栽花种树,用人工仿照自然山水风景,或利用古代山水画为蓝本,参以诗词的情调,构成许多如诗如画的景。所以,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山池、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中国古典园林的这一特点,主要是由中国园林的性质决定的。因为不论是封建帝王还是官僚地主,他们既贪图城市的优厚物质享受,又想不冒劳顿之苦寻求“山水林泉之乐”。因此,他们的造园,除了满足居住上的享乐需要外,更重要的是追求 幽美的山林景色,以达到身居城市而仍可享受山林之趣的目的。  其次,中国古典园林因受长期封建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绝大部分是封闭的,即园林的四周都有围墙,景物藏于园内。而且,除少数皇家宫苑外,园林的面积一般都比较小。要在一个不大的范围内再现自然山水之美,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是突破空间的局限,使有限的空间表现出无限丰富的园景。在这方面,中国古典园林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所在。  一般来说,中国古典园林突破空间局限,创造丰富园景的最重要的手法,是采取曲折而自由的布局,用划分景区和空间、以及“借景”的办法。 所谓曲折而自由的布局,是同欧洲大陆一些国家的园林惯用的几何形图案的布局相对而言的。这种曲折而自由的布局,在面积较小的江南私家园林,表现得尤其突出。它们强调幽深曲折,所谓“景贵乎深,不曲不深”,讲的就是这种手法。例如,苏州多数园林的入口处,常用假山、小院、漏窗等作为屏障,适当阻隔游客的视线,使人们一进园门只是隐约地看到园景的一角,几经曲折才能见到园内山池亭阁的全貌。以布局紧凑、变化多端、有移步换景之妙为特点的苏州留园,在园门入口处就先用漏窗,来强调园内的幽深曲折。至于园内的对景,也不象西方庭园的轴线对景方式,而是随着曲折的平面,移步换景,依次展开。有的则在走廊两侧墙上开若干个形状优美的窗孔和洞门,人们行经其间,它就象取景框一样,把园内的景物象一幅幅风景画那样映入优美的窗孔和洞门。  至于划分景区和空间的手法,则是通过巧妙地利用山水、树木、花卉、建筑等,把全园划分为若干个景区,各个景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又着重突出能体现这一园林主要特色的重点景区。例如,苏州最大的园林拙政园,全园包括中、西、东三个部分,其中中部是全园的精华所在。同时,水的面积约占全园五分之三,亭榭楼阁,大半临水,造型轻盈活泼,并尽量四面透空,以便尽收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色。园内的空间处理,妙于利用山、池、树木、亭、榭,少用围墙。故园内空间处处沟通,互相穿插,形成丰富的层次。再如北京的颐和园,它的规模很大,全园面积约4平方公里,它可以分成许多个景区,其中有些景区还形成大园中包小园,如谐趣园。但在这许多景区中,昆明湖与万寿山则是它的精华所在。正是这些重点的景区构成了这些园林的主要特色。各个园林不论其大小,只要主要景区很有特色,即使其它方面略有欠缺,也仍可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至于“借景”这种艺术手法,更是中国古典园林突破空间局限、丰富园景的一种传统手法。它是把园林以外或近或远的风景巧妙地引“借”到园林中来,成为园景的一部分。这种手法在我国古典园林中运用得非常普遍,而且具有很高的成就。例如,现存苏州古典园林中建园历史最早的沧浪亭,它的重要特色之一便是善于借景。因为园门外有一泓清水绕园而过,该园就在这一面不建界墙,而以有漏窗的复廊对外,巧妙地把河水之景“借”入园内。再如北京的颐和园,为了“借”附近玉泉山和较远的西山的景,除了在名为“湖山真意”处充分发挥借景手法的艺术效果外,在其它方面也作了精心的设计。如颐和园的西堤一带,除了用六座形式不同的桥点景外,没有高大的建筑屏挡视线。昆明湖的南北长度也正适合将园内看得见的西山群峰全部倒映湖中。同时,两堤的桃柳,恰到好处地遮挡了围墙,园内园外的界限无形之中消失了。西山的峰峦、两堤的烟柳、玉泉山的塔影,都自然地结合成一体,成为园中的景色,园的空间范围无形中扩大了,景物也更加丰富了。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以万寿山佛香阁为近景、两堤和玉泉山为中景、西山群峰为远景的锦绣湖山诗境画卷。  中国古典园林的这种借景手法,在《园冶》一书中,总结为五种方法,即“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上面提到的一些实例,主要属于借园外之景,是“远借”。所谓“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主要是指园林之内的借景。所谓“邻借”是指园内距离不远的景物,彼此对景,互相衬托,互相呼应。如颐和园中“知春亭”附近的亭、桥、柳、石等互相因借,显得协调而优美。“仰借”一般是指园林中的碧空白云、或明月繁星等天象。不过,象仰望山峰、瀑布、以及苍松劲柏、宏伟壮丽的建筑也可称为仰借。如进入北京北海公园的正门,抬头即可仰望出类独秀的白塔;“俯借”则是指如凭栏望湖光倒影、临轩观池鱼游跃等;“应时而借”是指善于利用一年四季或一月之间不同的时辰景色的变化——如春天的花草、夏日的树荫、秋天的红叶、冬天的雪景、早晨的朝霞旭日、傍晚的夕阳余晖……等等,都可应时而借。如苏州的以精巧幽深见长的网师园,园中的重要景区“殿春簃”就是根据宋人芍药诗里的两句“多谢化工怜寂寞, 尚留芍药殿春风”,借春末的芍药花来造景的。  第三,中国古典园林特别善于利用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如亭、台、楼、阁、廊、榭、轩、舫、馆、桥等,配合自然的水、石、花、木等组成体现各种情趣的园景。  以常见的亭、廊、桥为例,它们所构成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境界都是独具匠心的。如亭,不仅是造型非常丰富多彩,而且它在园林中间起着“点景”与“引景”的作用。如苏州西园的湖心亭、拙政园别有洞天半亭、北京北海公园的五龙亭。再如加廊,它在园林中间既是引导游客游览的路线,又起着分割空间、组合景物的作用。如当人们漫步在北京颐和园的长廊之中,便可饱览昆明湖的美丽景色;而苏州拙政园的水廊,则轻盈婉约,人行其上,宛如凌波漫步;苏州怡园的复廊,用花墙分隔,墙上的形式各异的漏窗(又称“花窗”或“花墙洞”),使园有界非界,似隔非隔,景中有景,小中见大,变化无穷,这种漏窗在江南古典园林中运用极广,这是古代建筑匠师们的一个杰出创造。因为本来比较单调枯燥的墙面,经过漏窗的装饰,不仅增添了丰富的变化,那一个个各不相同的漏窗图案在墙面上成为一幅幅精美的装饰纹样,而且通过巧妙地运用一个“漏”字,使园林景色更为生动、灵巧,增添了无穷的情趣。苏州的西园、狮子林的漏窗都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特色。  至于中国园林中的桥,则更是以其丰富多姿的形式,在世界建筑艺术上大放异彩。最突出的例子是北京颐和园的十七孔桥、玉带桥。它们各以其生动别致的造型,把颐和园的景色装点得更加动人。此外,江苏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苏州拙政园的廊桥则又是另一种风格,成为这些园林中最引人注目的园景之一。  中国古典园林特征/建筑思想:“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中国古典园林史论文结尾怎么写初中

读过网站上的文章,内心久久不能平复,作者们的那一句句独到见解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文章的篇名叫《有了民族精神,就等于有了灵魂》,文章的题目一下子就使我感到了茫然,仔细品读下来,才有所触动,有所感觉。“没有祖国,就没有幸福。每个人必须植根于祖国的土壤里。”虽然这是引用的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名言,虽然只是那么短的一句话,但它已经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不可动摇。接着作者的那一段极富表现力的排比句更是令我心潮澎湃。作者是这样写的:对于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谁能不怀有最自然,最深厚的感情呢?哪个儿女不把对祖国母亲的这份强烈情感融入生命,并使之成为生命中一首激情高昂的主题歌呢?当杨利伟坐上“神舟五号”升空时,谁不为祖国的成就而感到震撼和自豪呢?当奥运健儿们站在奥运会最高领奖台上时,谁不为祖国取得的荣耀而感到骄傲呢?这是对民族精神最生动的写照,这是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同时也使我联想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刘翔在男子110米跨栏勇夺中国人渴望已久的金牌的一刹那,那情景始终在我的脑海里呈现,环绕,难以磨灭。当他跨过最后一个栏,飞快地冲过终点,以91秒的成绩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了在短跑项目上有史以来的第一枚金牌时,我心潮澎湃,我想在这91秒的时间内,大家的心情都和我一样,犹如滔滔的江水。刘翔的那块金牌里面不但包含了他多年来的血汗和经验的积累,而且还有激励他迈向巅峰的那一份强烈的民族精神。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我们种种复杂的情绪都升华了,自然地融合于节奏之间,变成了令人陶醉的旋律,民族精神。其实,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民族精神激励着我们去努力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和锻炼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多为国家做出贡献。有了信心的支柱,就等于迈向了成功,有了正确的民族精神,就等于有了高尚的爱国情操;有了民族精神,就等于有了灵魂;有了祖国,就等于有了光辉灿烂的未来。我们现在正处于学习阶段,让我们谨记运动员们的拼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努力学习文化知识,长大后为祖国的未来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请记住:有了民族精神,就等于有了灵魂。

从中国传统文化观看中国园林 吴隽宇 肖 艺摘 要:中国园林艺术之所以有着丰富的主题思想和含蓄的意境,原因在于中国园林美学思想的丰富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本文尝试从中国传统文化各教派的思想———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禅宗思想及其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来窥探中国园林发展之一斑。景妙何在?曰:妙在知与不知之间。知者,知其妙,悉其好恶;不知者,不知其所以然也。这句话一语道破了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所在。中国园林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园林体系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不以创造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具体园林形象为最终目的,它追求的是象外之象,言外之意,即所谓的“意境”。意境,实质上是造园主内心情感、哲理体验及其形象联想的最大限度的凝聚物,又是欣赏者在联想与想象的空间中最大限度驰骋的再创造过程。正如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说:“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相,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园林景物,取自然之山、水、石组织成景,寥寥几物便使游人大有“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言”之感。中国园林艺术创作中“意境”的产生与中国哲学思想是密不可分的。它对中国园林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中国文人性格和审美情趣的渗透,折射在园林风格和景观意境的审美观念中。因此,无论从园内的物质内容到精神功能,从园林的立意布局到园内景区的主题分配,从景物本身的表义内涵到景物之间的符号关系都孕育着丰富的中国园林美学思想和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道、佛三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各以其不同的文化特征影响着中国文化;同时,三者又相互溶合,共同作用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并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多元互补的特色。本文通过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教派的思想及其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来窥探中国园林发展之一斑。! 儒家思想与中国园林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主流。虽然在先秦时,中国文化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多元形态,儒家只是其中主要的一家,但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正统,深深地影响并主导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在儒学创立和发展的过程,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学说:崇尚“仁义”和“礼乐”等孔子思想,提倡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思想。政治上主张“德治”和“仁政”;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平民教育和伦理道德的培养与实践;并溶入了重民、三纲五常、道统等思想,以及提倡以义制利的价值观。虽然这些儒学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又带来一定的抑制和制约作用。其崇性抑情、重道轻文、存理去欲的思想遭到了历代崇尚自然的文学家的批评。于是,儒学在吸取、借鉴道教的基础上,以保持自己特色的前提下相互调和,从而使儒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儒学学者吸取了道教以道为宇宙本体,“道生万物”的思想,完善了儒家哲学的思想体系。《周易》中强调天、地、人三才以人为本,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尽管人与自然相比,人的地位更为重要,但儒学并不把自然看作异己力量,而是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为天人是相通的,倡“天人合一”、“万物与吾一体”之说。于是,这些思想的形成,导致了中国人的艺术心境完全融合于自然,“崇尚自然,师法自然”也就成为中国园林所遵循的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园林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自然条件,模拟大自然中的美景,经过加工提炼,把自然美与人工美统一起来,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苏州沧浪亭的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俱有情。”就表现出园主视己与自然浑同一体,陶然于自然的闲适心情。另一方面,儒家的比德思想也对中国园林的主题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我国的古典园林中特别重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义于物,以物比德。人们把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一种象征。自古以来,人们就把竹子作为美好事物和高尚品格的象征。人们把竹子隐喻为一种虚心、有节、挺拔凌云、不畏霜寒、随遇而安的品格精神。历史上不少诗人、文学家都写过许多关于竹的诗文。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赞竹曰:“竹解心虚即我师”。唐代文人刘岩夫写的《植竹记》中将竹与君子的人格相比拟,道:“劲本坚节,不受雪霜,刚也;绿叶萋萋,翠筠浮浮,柔也;虚心而直,无所隐蔽,忠也;不孤根而挺耸,必相依以擢秀,义也;虽春阳气旺,终不与众木斗荣,谦也;四时一贯,荣衰不殊,恒也。”从竹子的人格化看出,自然美的各种形式属性本身往往在审美意识中不占主要的地位,相反,人们更注重从自然景物的象征意义中体现物与我、彼与己、内与外、人与自然的同一。除了竹子以外,人们还将松、梅、兰、菊、荷以及各种形貌奇伟的山石作为高尚品格的象征。! 道家思想与中国园林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与儒、佛并称三教,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道教尊老子为教主。在哲学上,老子以“道”为最高范畴,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而生成万物,亦是万物存在的根据,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同时主张“天地以自然为运,圣人以自然为用,自然者道也。”后来,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以自然为宗,强调无为。他认为自然界本身是最美的,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老庄看来,大自然之所以美,并不在于它的形成,而恰恰在于它最充分、最完全地体现了这种“无为而无不为”的“道”,大自然本身并未有意识地去追求什么,但它却在无形中造就了一切。而中国古典园林之所以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实际上并不在于对自然形式美的模仿本身,而是在于对潜在自然之中的“道”与“理”的探求。由此可见,道家的自然观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对古代艺术民族特色的形成是极为重要的。其精神表现为崇尚自然、逍遥虚静、无为顺应、朴质贵清、淡泊自由、浪漫飘逸。于是,在道家神仙思想的影响下,以自然仙境为造园艺术题材的园林便应运而生。如秦始皇在渭水之南建的上林苑。据《关中记》载,上林苑设牵牛织女象征天河,置喷水石鲸、筑蓬莱三岛以象征东海扶桑。另上林苑中有大型宫苑建章宫,建章宫北为太液池,是一个相当宽广的人工湖,因池中筑有三神山而著称。据《史记·孝武本记》载,“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这种“一池三山”的布局对后世园林有深远影响,并成为创作池山的一种模式,促成了园林艺术的发展。这种在宫苑里凿池筑岛,用造园的方式来摹拟东海神山,对传统中国园林空间的发展至少具有以下显著的意义:(#)完整的主附水体的建立。汉上林苑不但拥有数量众多的大小池沼作为附属水体,而且具备了太液池、昆明池这样水面浩瀚的主水。昆明池遗址的面积至今仍是清代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面积总和的三、四倍。同时,主附水体之间已有明确的仰承呼应关系。班固云:“前唐中(池)而后太液,览沧海之汤汤。”数量众多,相互映衬的水面形态,千姿百态的水体穿插于庞大宫苑建筑和山体之间,大大开拓了园林艺术空间,产生高低错落、起伏有致的和谐韵律。(!)为中国园林山水体系的确定奠定了基础。山体与水体之间的关系由过去长期的一水环一山,一池环一台变成了一庞大水体环绕三山,大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园林空间艺术,促进了园林艺术的发展。(%)以水体为纽带的山、水、建筑组合关系的建立。在已往单纯的山或高台建筑为核心,以道路建筑为纽带的园林形式中加入了以水体为核心和纽带的新格局。这不仅大大丰富了园林艺术手段,促进山、水、建筑及植物景观间更复杂的穿插、渗透、映衬等组合关系的出现和发展,为传统园林最终采取一种流畅柔美、富于自然韵致的组合方式准备了必要的条件。“一池三山”的模式后来为历代皇家宫苑所沿用,并影响到宫苑以外的园林,如扬州曾有“小方壶园”,苏州留园有“小蓬莱”,杭州三潭印月景区有“小瀛洲”等。" 禅宗思想与中国园林禅宗是由于佛教文化东渐,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形成的一个中国佛教宗派。它不仅吸收了以往佛教诸派思想以及玄学思想之所长,而且还融合了中国文化中有关人生问题的思想精髓,从而与华夏民族注重现实生活的文化传统构成水乳交融的整体,成为与儒、道并称为传统文化的三大基本组成之一。它提倡通过个体的直觉体验和沉思冥想的思维方式,从而在感性中通过悟境而达到精神上的一种超脱与自由。在禅学看来,人既在宇宙之中,宇宙也在人心之中。人与自然并不仅仅是彼此参与的关系,更确切地说是两者浑然如一的整体。为了在人的生命历程中展现出这种自然宇宙与人的整体境界,禅学认为,内心的体验便是达到这一境界的关键,这是因为宇宙万物的一切都是人心所生。正如六祖惠能的传世之偈中所说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它不仅体现了“不立文字”、“明心见性”的禅宗旨趣,还阐析了禅学对于宇宙本体的追求,实际上是一种在刹那之中使自己获得解脱的觉悟或感受。禅宗思想可谓有以下几个特点:(#)“梵我合一”的一元世界观,即所谓我心即佛,佛即我心;(!)设定了顿悟见性的修行方式,也就是通过渐修或顿悟发见本心;(%)“以心传心”、“自解自悟”、“不着文字”的内心体验。中唐时期,禅宗美学的兴起,将审美与艺术中主体的内心体验、直觉感情等的作用,提到极高的地位,使之得以深化,并把禅宗思想融入到中国园林的创作中,从而将园林空间的“画境”升华到“意境”。从禅宗的观点看,世间万物都是佛法或本心的幻化,即“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若般。”这就为园林这种形式上有限的自然山水艺术提供了审美体验的无限可能性,即打破了小自然与大自然的根本界限,这在一定的思想深度上构筑了文人园林中以小见大、咫尺山林的园林空间。因此,与皇家园林不同,充满禅趣的文人园林多显露出以小为尚的倾向。这一方面表现在园林面积、规模的小型化上,如山向叠石、水向小池潭、花木向单株转化,静观因素不断增加,而自然景观的可游性则相对降低。另一方面表现在立意于小。小中见大的创作手法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艺术中应用是十分广泛的。在绘画方面,“咫尺有千里之势”;在诗词方面,“五绝只字,最为难之,必言短而意长而声不足,方为佳矣。”园林之佳者如诗之绝句,词之小令,皆以少胜多,以咫尺面积创无限空间。小何以大?小是客观的,指园林的面积,大是主观的,指人的感受。大通过小而体现出来。在禅宗看来,规定性越小,想像余地就越大,因而少能胜多,只有简到极点,才能余出最大限度的空间去供人们揣摩与思考。正如沈三白《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中所说的那样:“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除了以小见大的创作方法以外,园林中的“淡”也是源于禅宗思想。园林的“淡”可以通过两方面来体现。一是景观本身具有平淡或枯淡的视觉效果,其中简、疏、古、拙等都可构成达到这一效果的手段。一是通过“平淡无奇”的暗示,触发你的直觉感受,从而在思维的超越中达到某种审美体验。事实上,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文化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以及人们对自然美的认识和追求,常常与社会的剧烈变革、政治动荡以及思想活跃程度密切相关。春秋战国时期,老庄对自然美的整体认识,那恰好是周王朝衰落,群雄割据,战乱连年的时代。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两汉国力强盛,这时儒学上升为正统独尊的地位,人们的心理特征是普遍的入世和进取精神。为国家效劳、建功立业、扬名后世是士大夫普遍追求的人生理想,对个体自我意识的要求和发展处在次要的地位,对自然美的追求也不是社会的主流。因此,时代本身不具备对自然美作深层次发掘和开拓的土壤和条件。对自然美认识是在东汉衰落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得以深化。无独有偶,私家园林、山水诗画都出现及勃兴于这个时代。魏晋南北朝,以儒道结合的玄学进一步发展,在艺术上提出了“言不尽意”、“悟对神通”的理论主张,使山水诗画的创作达到了一个追求形外之意的境界。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出对自然美的一种怡然、闲适的深远情思。中唐以后,士大夫艺术思维层次得到了提高和深化。由于盛唐自安史之乱以后转入衰落,士大夫的心理又一次失去平衡,这时糅合了老庄和玄学的禅学得到迅速的发展。它所提倡的直觉体验和沉思冥想的思维方式,心悟、顿悟的领悟方式对艺术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于是,人们在追求自然美的过程中,总喜欢把客观的“景”与主观的“情”联系在一起,把自我摆到自然环境之中,物我交融为一,从而在创作中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准确抓住自然美的精华,并加以再现。因此,含蓄的意境美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结 语纵观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表现在古典园林中的这种具有古代中国人审美特征的园林自然观,绝不仅仅限于造型和色彩上的视觉感受以及一般意义上的对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心理描述,而更重要的还是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即通过园林艺术对人的生活环境的调节,来把握人本身的存在特征和意义。

中国园林造园艺术手法的特色~~~~  首先,中国古典园林的园景上主要是模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所以,园林中除大量的建筑物外,还要凿池开山,栽花种树,用人工仿照自然山水风景,或利用古代山水画为蓝本,参以诗词的情调,构成许多如诗如画的景。所以,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山池、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中国古典园林的这一特点,主要是由中国园林的性质决定的。因为不论是封建帝王还是官僚地主,他们既贪图城市的优厚物质享受,又想不冒劳顿之苦寻求“山水林泉之乐”。因此,他们的造园,除了满足居住上的享乐需要外,更重要的是追求 幽美的山林景色,以达到身居城市而仍可享受山林之趣的目的。  其次,中国古典园林因受长期封建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绝大部分是封闭的,即园林的四周都有围墙,景物藏于园内。而且,除少数皇家宫苑外,园林的面积一般都比较小。要在一个不大的范围内再现自然山水之美,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是突破空间的局限,使有限的空间表现出无限丰富的园景。在这方面,中国古典园林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所在。  一般来说,中国古典园林突破空间局限,创造丰富园景的最重要的手法,是采取曲折而自由的布局,用划分景区和空间、以及“借景”的办法。 所谓曲折而自由的布局,是同欧洲大陆一些国家的园林惯用的几何形图案的布局相对而言的。这种曲折而自由的布局,在面积较小的江南私家园林,表现得尤其突出。它们强调幽深曲折,所谓“景贵乎深,不曲不深”,讲的就是这种手法。例如,苏州多数园林的入口处,常用假山、小院、漏窗等作为屏障,适当阻隔游客的视线,使人们一进园门只是隐约地看到园景的一角,几经曲折才能见到园内山池亭阁的全貌。以布局紧凑、变化多端、有移步换景之妙为特点的苏州留园,在园门入口处就先用漏窗,来强调园内的幽深曲折。至于园内的对景,也不象西方庭园的轴线对景方式,而是随着曲折的平面,移步换景,依次展开。有的则在走廊两侧墙上开若干个形状优美的窗孔和洞门,人们行经其间,它就象取景框一样,把园内的景物象一幅幅风景画那样映入优美的窗孔和洞门。  至于划分景区和空间的手法,则是通过巧妙地利用山水、树木、花卉、建筑等,把全园划分为若干个景区,各个景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又着重突出能体现这一园林主要特色的重点景区。例如,苏州最大的园林拙政园,全园包括中、西、东三个部分,其中中部是全园的精华所在。同时,水的面积约占全园五分之三,亭榭楼阁,大半临水,造型轻盈活泼,并尽量四面透空,以便尽收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色。园内的空间处理,妙于利用山、池、树木、亭、榭,少用围墙。故园内空间处处沟通,互相穿插,形成丰富的层次。再如北京的颐和园,它的规模很大,全园面积约4平方公里,它可以分成许多个景区,其中有些景区还形成大园中包小园,如谐趣园。但在这许多景区中,昆明湖与万寿山则是它的精华所在。正是这些重点的景区构成了这些园林的主要特色。各个园林不论其大小,只要主要景区很有特色,即使其它方面略有欠缺,也仍可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至于“借景”这种艺术手法,更是中国古典园林突破空间局限、丰富园景的一种传统手法。它是把园林以外或近或远的风景巧妙地引“借”到园林中来,成为园景的一部分。这种手法在我国古典园林中运用得非常普遍,而且具有很高的成就。例如,现存苏州古典园林中建园历史最早的沧浪亭,它的重要特色之一便是善于借景。因为园门外有一泓清水绕园而过,该园就在这一面不建界墙,而以有漏窗的复廊对外,巧妙地把河水之景“借”入园内。再如北京的颐和园,为了“借”附近玉泉山和较远的西山的景,除了在名为“湖山真意”处充分发挥借景手法的艺术效果外,在其它方面也作了精心的设计。如颐和园的西堤一带,除了用六座形式不同的桥点景外,没有高大的建筑屏挡视线。昆明湖的南北长度也正适合将园内看得见的西山群峰全部倒映湖中。同时,两堤的桃柳,恰到好处地遮挡了围墙,园内园外的界限无形之中消失了。西山的峰峦、两堤的烟柳、玉泉山的塔影,都自然地结合成一体,成为园中的景色,园的空间范围无形中扩大了,景物也更加丰富了。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以万寿山佛香阁为近景、两堤和玉泉山为中景、西山群峰为远景的锦绣湖山诗境画卷。  中国古典园林的这种借景手法,在《园冶》一书中,总结为五种方法,即“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上面提到的一些实例,主要属于借园外之景,是“远借”。所谓“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主要是指园林之内的借景。所谓“邻借”是指园内距离不远的景物,彼此对景,互相衬托,互相呼应。如颐和园中“知春亭”附近的亭、桥、柳、石等互相因借,显得协调而优美。“仰借”一般是指园林中的碧空白云、或明月繁星等天象。不过,象仰望山峰、瀑布、以及苍松劲柏、宏伟壮丽的建筑也可称为仰借。如进入北京北海公园的正门,抬头即可仰望出类独秀的白塔;“俯借”则是指如凭栏望湖光倒影、临轩观池鱼游跃等;“应时而借”是指善于利用一年四季或一月之间不同的时辰景色的变化——如春天的花草、夏日的树荫、秋天的红叶、冬天的雪景、早晨的朝霞旭日、傍晚的夕阳余晖……等等,都可应时而借。如苏州的以精巧幽深见长的网师园,园中的重要景区“殿春簃”就是根据宋人芍药诗里的两句“多谢化工怜寂寞, 尚留芍药殿春风”,借春末的芍药花来造景的。  第三,中国古典园林特别善于利用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如亭、台、楼、阁、廊、榭、轩、舫、馆、桥等,配合自然的水、石、花、木等组成体现各种情趣的园景。  以常见的亭、廊、桥为例,它们所构成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境界都是独具匠心的。如亭,不仅是造型非常丰富多彩,而且它在园林中间起着“点景”与“引景”的作用。如苏州西园的湖心亭、拙政园别有洞天半亭、北京北海公园的五龙亭。再如加廊,它在园林中间既是引导游客游览的路线,又起着分割空间、组合景物的作用。如当人们漫步在北京颐和园的长廊之中,便可饱览昆明湖的美丽景色;而苏州拙政园的水廊,则轻盈婉约,人行其上,宛如凌波漫步;苏州怡园的复廊,用花墙分隔,墙上的形式各异的漏窗(又称“花窗”或“花墙洞”),使园有界非界,似隔非隔,景中有景,小中见大,变化无穷,这种漏窗在江南古典园林中运用极广,这是古代建筑匠师们的一个杰出创造。因为本来比较单调枯燥的墙面,经过漏窗的装饰,不仅增添了丰富的变化,那一个个各不相同的漏窗图案在墙面上成为一幅幅精美的装饰纹样,而且通过巧妙地运用一个“漏”字,使园林景色更为生动、灵巧,增添了无穷的情趣。苏州的西园、狮子林的漏窗都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特色。  至于中国园林中的桥,则更是以其丰富多姿的形式,在世界建筑艺术上大放异彩。最突出的例子是北京颐和园的十七孔桥、玉带桥。它们各以其生动别致的造型,把颐和园的景色装点得更加动人。此外,江苏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苏州拙政园的廊桥则又是另一种风格,成为这些园林中最引人注目的园景之一。  中国古典园林特征/建筑思想:“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