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关于农业经济学的论文范文高中英语

发布时间:2024-07-02 14:14:15

关于农业经济学的论文范文高中英语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提出-论点;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结论。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一、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眉目。各类文章的标题,样式繁多,但无论是何种形式,总要以全部或不同的侧面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旨。毕业论文的标题一般分为总标题、副标题、分标题几种。(一)总标题总标题是文章总体内容的体现。常见的写法有:①揭示课题的实质。这种形式的标题,高度概括全文内容,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它具有高度的明确性,便于读者把握全文内容的核心。诸如此类的标题很多,也很普遍。如《关于经济体制的模式问题》、《经济中心论》、《县级行政机构改革之我见》等。②提问式。这类标题用设问句的方式,隐去要回答的内容,实际上作者的观点是十分明确的,只不过语意婉转,需要读者加以思考罢了。这种形式的标题因其观点含蓄,容易激起读者的注意。如《家庭联产承包制就是单干吗?》、《商品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吗?》等。②交代内容范围。这种形式的标题,从其本身的角度看,看不出作者所指的观点,只是对文章内容的范围做出限定。拟定这种标题,一方面是文章的主要论点难以用一句简短的话加以归纳;另一方面,交代文章内容的范围,可引起同仁读者的注意,以求引起共鸣。这种形式的标题也较普遍。如《试论我国农村的双层经营体制》、《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条条与块块的关系》、《战后西方贸易自由化剖析》等。④用判断句式。这种形式的标题给予全文内容的限定,可伸可缩,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文章研究对象是具体的,面较小,但引申的思想又须有很强的概括性,面较宽。这种从小处着眼,大处着手的标题,有利于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拓展。如《从乡镇企业的兴起看中国农村的希望之光》、《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从“劳动创造了美”看美的本质》等。⑤用形象化的语句。如《激励人心的管理体制》、《科技史上的曙光》、《普照之光的理论》等。标题的样式还有多种,作者可以在实践中大胆创新。(二)副标题和分标题为了点明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对总标题加以补充、解说,有的论文还可以加副标题。特别是一些商榷性的论文,一般都有一个副标题,如在总标题下方,添上“与××商榷”之类的副标题。另外,为了强调论文所研究的某个侧重面,也可以加副标题。如《如何看待现阶段劳动报酬的差别——也谈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权利》、《开发蛋白质资源,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探讨解决吃饭问题的一种发展战略》等。设置分标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清晰地显示文章的层次。有的用文字,一般都把本层次的中心内容昭然其上;也有的用数码,仅标明“一、二、三”等的顺序,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紧扣所属层次的内容,以及上文与下文的联系紧密性。对于标题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三点:一要明确。要能够揭示论题范围或论点,使人看了标题便知晓文章的大体轮廓、所论述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不能似是而非,藏头露尾,与读者捉迷藏。二要简炼。.论文的标题不宜过长,过长了容易使人产生烦琐和累赘的感觉,得不到鲜明的印象,从而影响对文章的总体评价。标题也不能过于抽象、空洞,标题中不能采用非常用的或生造的词汇,以免使读者一见标题就如堕烟海,百思不得其解,待看完全文后才知标题的哗众取宠之意。三要新颖。标题和文章的内容、形式一样,应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做到既不标新立异,又不落案臼,使之引人入胜,赏心悦目,从而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二、目录一般说来,篇幅较长的毕业论文,都没有分标题。设置分标题的论文,因其内容的层次较多,整个理论体系较庞大、复杂,故通常设目录。设置目录的目的主要是:1.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该论文之前对全文的内容、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便读者决定是读还是不读,是精读还是略读等。2.为读者选读论文中的某个分论点时提供方便。长篇论文,除中心论点外,还有许多分论点。当读者需要进一步了解某个分论点时,就可以依靠目录而节省时间。目录一般放置在论文正文的前面,因而是论文的导读图。要使目录真正起到导读图的作用,必须注意:1.准确。目录必须与全文的纲目相一致。也就是说,本文的标题、分标题与目录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2.清楚无误。目录应逐一标注该行目录在正文中的页码。标注页码必须清楚无误。3.完整。目录既然是论文的导读图,因而必然要求具有完整性。也就是要求文章的各项内容,都应在目录中反映出来,不得遗漏。目录有两种基本类型:1.用文字表示的目录。2.用数码表示的目录。这种目录较少见。但长篇大论,便于读者阅读,也有采用这种方式的。三、内容提要内容提要是全文内容的缩影。在这里,作者以极经济的笔墨,勾画出全文的整体面目;提出主要论点、揭示论文的研究成果、简要叙述全文的框架结构。内容提要是正文的附属部分,一般放置在论文的篇首。写作内容提要的目的在于:1.为了使指导老师在未审阅论文全文时,先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大体上的了解,知道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研究的主要逻辑顺序。2.为了使其他读者通过阅读内容提要,就能大略了解作者所研究的问题,如果产生共鸣,则再进一步阅读全文。在这里,内容提要成了把论文推荐给众多读者的“广告”。 3、文字要简炼。内容提要的写作必须字斟句酌,用精练、概括的语言表述,每项内容不宜展开论证说明。4.陈述要客观。内容提要一般只写课题研究的客观情况,对工作过程、工作方法以及研究成果等,不宜作主观评价,也不宜与别人的研究作对比说明。一项研究成果的价值,自有公论,大可不必自我宣扬。因而,实事求是也是写作内容提要的基本原则。5.语言要生动。提要既要写得简明扼要,又要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在词语润色、表达方法和章法结构上要尽可能体现文彩,以求唤起读者阅读正文的欲望。四、正文正文包括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这是毕业论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它章节有专门详细论述,这里不再重复。五、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又叫参考书目,它是指作者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所查阅参考过的著作和报刊杂志,它应列在毕业论文的末尾。列出参考文献有三个好处:一是当作者本人发现引文有差错时,便于查找校正。二是可以使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的教师了解学生阅读资料的广度,作为审查毕业论文的一种参考依据。三是便于研究同类问题的读者查阅相关的观点和材料。当然,论文所列的参考文献必须是主要的,与本论文密切相关的,对自己写成毕业论文起过重要参考作用的专著、论文及其它资料。不要轻重不分,开列过多。列出的参考文献一般要写清书名或篇名、作者、出版者和出版年份。具体请参照:毕业论文范文。

一般论文的结构都是一样的~重要的是你打算怎么写~写什么~,你的思路是啥样的,这样~你可以去参考下(世界经济探索),下载些文献~找下自己的写作思路

高中生研究性学习论文课题:我们身边的水摘要:本文是我们五位同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阐述了水的组成、性质,对我们生活中的水进行了分类和比较,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它们的各自用途。最后分析了长江流域和古运河流域镇江段水质污染状况及其原因,并初步提出治理构想。关键词:水,身边的水,分类,用途,水质污染水(H2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水的性质1物理性质 水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在20℃时,水的热导率为006 J/s�6�1cm�6�1K,冰的热导率为023 J/s�6�1cm�6�1K,在雪的密度为1×103 kg/m3时,雪的热导率为00029 J/s�6�1cm�6�1K。水的密度在98℃时最大,为1×103kg/m3,温度高于98℃时,水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在0~98℃时,水不服从热胀冷缩的规律,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水在0℃时,密度为99987×103 kg/m3,冰在0℃时,密度为9167×103 kg/m3。水是良好的溶剂,大部分无机化合物和少部分有机化合物可溶于水。2化学性质 1水的热稳定性。水的热稳定性很强,水蒸气加热到2000K以上,也只有极少量分解为氢气和氧气,但水在通电的条件下会分解为氢气和氧气。2H2O 2H2↑ + O2↑2水与金属反应。很多活泼的金属能与水反应,如钠、钾、铁等。2Na + 2H2O = H2 ↑+ 2NaOH3Fe + 4H2O Fe3O4 + 4H3水与非金属反应。少部分非金属能与水反应,如氟气、氯气、碳等。Cl2 +H2O HCl + HClO4水与一些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能与水反应。如氧化钠、氧化钙、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Na2O + H2O = 2NaOHSO2 + H2O H2SO5与其它物质反应。NH3 + H2O NHH2OCaC2 + H2O → Ca(OH)2 + C2H2↑2水的分类及其应用1普通水、重水、超重水氢元素有三种核素,分别为普通氢(核中1个质子,又叫氕)、重氢(核中有1个质子,1个中子,又叫氘)、超重氢(核中1个质子,2个中子,又叫氚),它们分别与氧结合形成普通水、重水和超重水。普通水的分子式为H2O。重水又叫氧化氘或氘水,分子式是D2O。重水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液体,但它的一些物理性质跟普通水稍有差异。例如,重水的密度是1044g/cm3(25℃),而普通水是99701g/cm3(25℃)。这是重水得名的由来。重水的熔点是81℃,沸点是42℃。盐类在重水里的溶解度比在普通水里小。例如,在25℃,100g普通水中能溶解92gNaCl,而100g重水只能溶解56gNaCl。许多物质跟重水发生反应,反应比普通水慢。重水对生物有不利影响。植物种子浸在重水里不能发芽,鱼类在重水中会很快死亡。一般的普通水中含重水约015%。电解水时,由于普通氢气(H2)比重氢(D2)放出快6倍,所以电解水的残留液中重水被富集。目前生产重水的方法有电解法、精馏法和化学交换法。重水的主要用途是在反应堆中作慢化剂(又叫减速剂)和冷却剂。重水分解时产生的氘是重要的热核燃料。在化学和生物学中,重水用作示踪物质来研究反应机理等。 超重水的化学分子式为T2O,每个重水分子由两个氚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超重水在天然水中极其稀少,其比例不到十亿分之一。超重水的制取成本比重水还要高上万倍。2生活中的水1自来水 天然水经过过滤、沉淀、消毒以后的水,主要成分是水,其次有一些离子如Ca2+、Mg2+、Cl-等等。虽然自来水经过处理后,但还有微量的细菌如大肠杆菌,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溶质,因此自来水不能直接饮用。自来水的密度大于纯水的密度,没有固定的沸点。自来水在加热沸腾后可以饮用,可直接作为工业用水。2矿泉水 矿泉水是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或经人工揭露、未受污染的地下矿水。矿泉水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如锂、锶、硒、锌、溴、钼等,生理功能强,对人体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在通常情况下,矿泉水的化学成分、流量、水温等动态在天然波动范围内相对稳定。3纯净水 纯净水是以江河湖水、自来水等为水源,采用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等处理工艺制成的。就是经过复杂深层的净化程序达到无菌纯净。纯净水是把水中各种元素最大限度的去除,只保留水分子,在去除有害物质的同时,也去除了有益的物质,因此不能长期饮用纯净水,要和矿泉水搭配喝 4磁化水 磁化水是使水经过高科技超导磁体的磁化,使水分子结构发生变化而得到的一种水。水磁化后,其物理化学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电导率增大,PH值升高,密度减小,挥发性加快,溶解氧(DO)升高,难溶物质在其中的溶解度增大等。在大多数磁场下得到磁化水表面张力增大、沸点降低;在极少数磁场下,表面张力下降、沸点升高。磁化后的水的冰点变化不大。由于磁化水具有不同于普通水的结构和性质,使它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很多用途。在医疗上,它对人的高血压、糖尿病、血稠、肾结石等疾病都有一定的刺激和疗效。饮用磁化水对消除运动疲劳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在工业上使用磁化水具有抑垢防垢、灭尘、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用途。在农业上用磁化水对农作物进行灌溉,可以激活各种生物酶,增强酶的生物活性,促进叶绿素的形成,提高光合作用,从而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用磁化水养鱼,使鱼类的生长和抗病抗寒能力得到加强。5超水 将普通水在密闭容器中加热蒸发为水蒸汽,并使水蒸汽在石英毛细管(内径在nm数量级)中凝结,这样得到的水叫超水,有人不科学地称之为纳米水。经过处理得到的超水缔合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形成一种链状六角环结构的聚合物,其颗粒直径达到nm数量级。由于超水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具有不同于普通水的一些性质:①其密度为普通水密度的4倍(ρ超=4ρ普);②其粘滞系数是普通水粘滞系数的15倍(η超=15η普),挥发性低;③超水的冰点为-100℃,在700℃时仍保持其特性。加热到900~1000℃时变为普通的水,并且在-100~700℃内无论加热、冷却还是长期存放,都不会改变其特性。超水活性高,能更容易地进入其它物质的分子之间,某些与普通水不相容的物质,如燃料油,能与超水很好相溶,水进入到油分子之间,改变了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分子结构更松散。按一定比例配成含有超水的燃料油,燃点低且燃烧充分,一方面可以提高燃烧率和机械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大气污染,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用超水做溶剂,可以制成在低温下仍保持液态的溶液,也可以根据其挥发性低及粘滞系数大的特点,制成抗挥发和抗渗透的溶液,在工业上大有用处。6中水 中水就是将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用过的优质杂排水(不含粪便和厨房排水)、杂排水(不含粪便污水)以及生活污(废)水,经集流再生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的杂用水,其水质介于上水(清洁水)和下水(污水)之间。对于“中水”有多种解释,污水工程方面称为“再生水”,工厂方面称为“循环水”或“回用水”,有的人又称之为“复新水”,一般以水质作为区分标志。经过处理所得到的中水水质必满足如下条件:(1)满足卫生要求:其指标主要有大肠菌群数、细菌总数、余氯量、悬浮物、COD、BOD5等;(2)满足人们感观要求,无不快感觉,其衡量指标有浊度、色度、臭味等;(3)满足设备构造方面的要求,即水质不易引起设备、管道的严重腐蚀和结垢,其衡量指标有PH值、硬度、蒸发残渣、溶解性物质等。处理后的出水一般用来冲洗厕所、喷洒道路、绿化、洗车、作为冷却水的补充水等。3硬水与软水1软水 含钙离子、镁离子较少或不含钙离子、镁离子的水,一般硬度低于8度的水为软水。 2硬水 含钙离子、镁离子较多的水,一般硬度高于8度的水为硬水。硬水会影响洗涤剂的效果,硬水加热会有较多的水垢。 工业上在使用硬水之前一般要进行软化。4淡水与咸水1淡水 含较少盐份或不含盐份的水,一般作为民用水或工业用水。2咸水 含有较多盐份的水,如北方盐湖水,部分地下水和海水都是咸水。

关于农业经济学的论文范文初中英语

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是普通关注的问题,人们对于这一问题关注的目的在于可持续发展。中国是个文明古国,中华文化之所以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而不衰,可持续。近代工业文明以前是为农业文明。KING称以中国为中心的农业为可持续农业。探讨中国传统农学理论与实践中的天人关系。从中得到启示。天人关系指的是人与大自然的关系。[1]在传统的中国人心中,农业中的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具体表现为人、天、地、稼的关系。故《吕氏春秋·审时》说:“夫稼,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为之者,人也”。其中天和地是大自然的代表,相当于现在人们所说的环境,人和稼生于天地之间,天人关系也可以理解为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不过其中加入了稼的因素,稼同时具有自然的因素和人的因素。人按照需要与可能选择和种植作物。传统农业中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如何?过去在研究农业史时,强调人定胜天,强调人对于环境的改造,过份地强调人及其技术的作用,而技术又过分地强调土壤耕作技术。原始农业中刀耕农业和耜耕农业阶段的划分;传统农业中北方旱作技术体系的形成和南方水田技术体系的形成等,都是主要以土壤耕作技术为依据来划分的。现在,环境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人们开始重新用审视的目光看待人与自然环境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之下,一些历史地理学家开始强调环境对人的作用,甚至有学者重新祭起了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大旗,[2]受此影响农业史研究中,一些学者过多地把目光指向环境及其变迁对于农业的影响,指向农业对于环境的破坏,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人对于环境的保护[3]与改造,更忽视了人对于环境的适应。这些都不符合中国传统农业发展历史的实际。我们认为,中国农业的发展受到环境的制约,环境变迁也引起过中国农业的波动,但真正决定中国农业发展的是人对于环境的适应和改造。一、环境对农业的影响中国人很早就注意到了环境对于农业的影响。同时也注意到环境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各种因素对于农业的影响并不相同,具体说来,天和地对于作物的影响是不同的。古人将它归纳为“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地,即土壤。由于在构成环境的诸多因素中,土壤与作物的关系最为直接,因而也最先为人所注意。古人认为作物的种类是由“地”来决定的。经常提到的例子是:“桔逾淮而北为枳,鸐鹆不逾济,貉逾汶则死。”[4]“菘菜不生北土。有人将子北种;初一年,半为芜菁,二年,菘种都绝。有将芜菁子南种,亦二年都变。”[5]前者说“此地气然也”,后者说“土地所宜”。地气和土地,指的都是土壤。土壤是导致变异的根源。[6]在土壤中首先注意到的是土壤上生长的植被。《师旷占术》曰:“五木者,五谷之先;欲知五谷,但视五木。择其木盛者,来年多种之,万不失一也。”《杂阴阳书》则将“五谷”和“五木”一一对应起来,有所谓:禾生于枣或杨,黍生于榆,大豆生于槐,小豆生于李,麻生于杨或荆,大麦生于杏,小麦生于桃,稻生于柳或杨。”孔子也说:“平原大蔽,瞻其草之高丰茂者,必有怪鸟兽居之,且草可财也,如艾而夷之,其地必宜五谷。”植被不仅是土壤状况的标志,同时还可以用作改善土壤的物质。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杂草“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疆”,并将“于草木茂盛时芟倒,就地内罨腐烂也”,称为“草粪”。还有意识地种植一些豆科植物充当绿肥。民族学调查表明,中国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在进行刀耕火种的时候,首先选择林地而不是草地去作为土地,而在林地的选择方面主要考虑的是林木的长势和种类,而不是土壤的质地。决定什么地种什么庄稼也是根据树木,而不是根据土壤。其次是土壤的性状(颜色、手感、水份、土壤中的生物活动等)。禹平洪水之后,茫茫禹迹,划为九州,九州的土壤,各不相同,《尚书·禹贡》言之凿凿。不同的土壤进而有不同的农产品,《周礼·职方氏》记载甚详。《管子·地员》说:“九州之土,为九十物。每州有常而物有次。”书中还具体指出了九州土壤性状及适宜种植的作物。被李约瑟等称为是最早的地植物学著作。由于决定适宜作物的是土壤而不是行政区划,所以元代孟祺在《论九谷风土及种莳时月》又做了这样的发挥:“苟涂泥所在,厥田中下,稻即可种,不必拘以荆、扬。土壤黄白,厥田上中,黍、稷、粱、菽即可种,不必限于雍、冀。坟、垆、黏、埴,田杂三品,麦即可种,又不必以并、青、兖、豫为定也。”再次是地势。或认为《禹贡》中的“厥田中中”、“厥田中下”等,指的就是地势。“凡草土之道,各有谷造,或高或下,各有草木。”植物的垂直分布也直接影响到了作物的分布,古人说:“三农生九谷”[7],所谓“三农”,郑司农(众)曰:“三农,平地、山、泽也。”(郑)玄谓三农,“原、隰及平地”。“三农生九谷”,正反映了环境因素中地势对于作物的制约。水流径于地。和土关系最为密切的便是水,有时水甚至是土壤的组成部分,如《禹贡》中所说的“涂泥”,其中的“泥”,实际上就是水和土的混和物[8]。水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物发生变异的根源,所以古人又说:“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9]今人有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于某些生物来说,水更是须臾不可或缺。如水稻,《天工开物》说:“凡稻旬日失水则死期至。”水成为发展水稻生产最大的制约因素,于是中国历史上就有了“东周欲为稻,西周不下水”的故事发生。上述因素,古人统称之为“土”,“土气”或“地气”、“水土”。不同的土壤是有不同的物产,它们之间的引种是不可能的。即使强行为之,不是死亡,就是变异。于是有“桔逾淮而北则为枳”,“芜菁南种则为菘”的说法。狭义的天,指的是环境中的气候因素。气候随季节而变化,故称之为天时,用之于农业称之为农时。《孟子》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吕氏春秋·审时》更从“得时”和“先时”、“后时”对六种主要粮食作物的不同生产效果作了细致的对比。来论证“时”对庄稼生长的极端重要性。宋人将地势引入到农时之中,提出天时有“地势高下之不同”[10],认为“高下之势既异,则寒燠肥瘠各不同。”[11]元代农学家更将时与地(纬度和海拔高度)结合起来。不仅指出了气候寒暑与纬度高低的关系,而且强调共性之间的特殊性,要求人们在选择农时的时候,应当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这就叫做“因地为时”。[12]古人尽管对农时重视有加,但是他们对天时的认识是不全面的。也就是说,古人只是注意到了气候对于作物生长的影响,而没有注意到气候对于作物分布的影响,他们把各地作物不同的原因更多地认为是土壤的不同的结果,尽管元代引入了风土的概念,部分地考虑到了气候的因素,但他们总体上还是将土壤看作是根本的原因。只是到了明末,这种认识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徐光启认为作物栽种中的地区差异性,在引种的过程中“亦有不宜者,则是寒暖相违,天气所绝,无关于地”;是以“果若尽力树艺,殆无不可宜者,就令不宜,或是天时未合,人力未至耳”。“若谓土地所宜,一定不易,此则必无之理”。[13]徐光启明确提出了气候是引起作物分布差异的原因的观点。

嘿嘿~  写的不好,将就着看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模式的比较  摘要:在过去的10多年中,中国和印度两国经济高速增长,这正在改变着世界经济的格局,并引起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中印两个文明古国在长期停滞后重新实现经济增长,证明了市场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为世界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动力,有利于世界消除贫困、控制人口,因而有着多方面的世界意义。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模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相似的原理和诸多不同的外界因素改变着两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为两国带了了不同的市场与未来。  关键词: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印度经济增长模式、经济增长率、  当我们把目光投向近年的亚洲经济版图,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无疑是其中的一抹亮色。中国与印度既是邻国,又是世界人口大国,两国国情有很多共同之处,经济增长的模式上也有种种相似以及诸多不同。在过去的10多年中,中国和印度两国经济高速增长,目前已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两个国家,而这样快速的增长正在改变着世界经济的格局,并引起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从而引发了中国与印度热。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如果说印度崛起的原因是自然而然的和自由化的改革政策,那么中国经济增长则得益于政府深思熟虑的结果。  一、中国与印度崛起的世界意义  中国与印度所在的亚洲曾经是非常富庶的地方,直到19世纪之前,中国比欧洲或者亚洲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强大,在1820年时,中国的GDP 比西欧及其衍生国家的总和还要高出将近30%。在西方国家进行殖民扩张以前,印度是后来成为西方殖民地国家中唯一的工业品出口国,即使到了英国对印度进行殖民地统治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印度的工业规模仍然要比其他任何一个欧洲殖民地的工业规模都要大。但是,随着西方对印度的殖民,以及对中国的殖民渗透,本来就已处在停滞状态的中印两国经济更是出现了历史性的大逆转。在此后的100多年时间里,中国与印度,以及这两个大国所在的亚洲很快就成为世界上最为贫困的地区,而且大部分贫困人口恰好集中在中国与印度这两个人口规模极其巨大的国家里。  亚洲的复兴是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的,但是走出亚洲经济复兴第一步的并不是中国和印度,而是日本。这是因为中国与印度在争得民族独立与解放之后,选择了被事实证明是缺乏效率的"计划经济体制",结果未能实现有效的经济增长,从而也就不能有效地解决多个世纪积累起来的贫困。但是,当日本于20世纪70年代成功实现对欧洲的赶超,以及随之而来的东亚"四小龙"的经济起飞,给中国以巨大的冲击。中国在经过审慎的思考以后,在1979年以后毅然决然地走上了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道路,从而创造了令世人震惊的中国经济奇迹。面对中国的经济奇迹,印度最终也在1992年开始了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结果,在进行转型后的10多年时间里,也发生了在印度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经济增长。  中国与印度的崛起为解决世界性的贫困问题提供了新的希望。只有经济增长才能有效地减少和消灭贫困,即财富的创造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性因素,而分配至多只能解决公平问题,绝对不能解决贫困问题。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使大致 4亿左右的贫困人口脱贫。印度在刚开始改革时,贫困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36%,改革仅 8 年,其贫困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就下降了八个百分点,平均每年降低一个百分点。  中国和印度的崛起有助于减少和消除世界性的贫困,为世界经济带来新的增长动力。它们都是 “人口年轻”国家,可以为世界带来巨大的红利;它们拥有强大的低成本制造能力,可以让世界在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而不通货膨胀;从长期来看,它们将为世界创造一个规模空前巨大的新兴市场。  二、中国和印度相似又不同的发展模式  1、中国模式:当中国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以闪电般的速度起飞,并且成为全球经济强国时,全世界从最初对中国的不信任逐渐转为由衷的钦佩。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主要以制造业拉动,增长率在2006年达到11%后,又在2007年增至12%。中国依靠巨大的国内储备资金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吸收大量外资在中国建立工厂,引进所需的国外专业技术。  改革开放后30年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否定计划经济的弊端为发端,以市场经济为价值取向和依靠市场调节自发优化资源配置为理论根据而设计和安排的经济模式。是以市场经济为价值取向、以地方分权为行政运作、从农村分田单干起步、公有经济民营化、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经济模式。从总体上说,这是一种市场经济模式,由于它具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优越性,从而为中国经济带来了活力。  2、印度模式: 记得家人出差到印度,回来后形容对那里的“落后”印象深刻。简陋的基础设施、堵塞的交通、满街低档国产车、大城市的贫民窟、随处可见的乞丐,作为孟买一景的多比哈特露天洗衣场……都给人以一种“穷国”的强烈观感,跟中国沿海城市热火朝天的市政建设比起来相形见绌。然而,人们往往没有看到的是印度发展的潜力及其增长模式的可持续性,随处可见的IT公司招牌挂满大街小巷,迅速发展的服务行业……自1980年到2002年,印度的经济增长率保持在6%,到2002年至2006年,其增长率稳步上升到5%。2006年以后的经济增长率突破8%。在过去的20多年中,中产阶级的规模翻了4倍,达到5亿人。印度的经济起步落后于中国大约10年,它的崛起之所以令人关注,并不是因为这是新的现象,而是因为它的发展模式非常特殊。其崛起主要依靠西方工作岗位的地域性转移。同时印度迅速造就了一批世界级的知识密集型企业以高科技为先导的服务业优先,所属行业包括软件业、IT业和制药业。这些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很少得到政府的资助,却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印度采取的战略跟其他亚洲国家不同,它并不依赖于出口劳动密集型的、价格低廉的工业产品,而更依靠国内市场以内需为主拉动消费,他们重消费而非投资,重服务业而非制造业,重高新技术产业而非技术含量低的工业,自下而上的市场主导的经济运作。这种方式意味着印度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受到全球经济疲软的冲击,从而表现出很强的韧劲。以消费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普遍提高,印度的贫富差距比其他发展中国家都要小。而且,30%至40%的国民生产总值来自于生产力的增长,而不是资本或劳动力的增加。  3、中国经济增长率和印度经济增长率(图)  4、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模式的比较:如果说世界上有一个国家对中国来说最有可比性的话,那就是印度,因为两个国家的很多禀赋都比较相似。由于制度环境和初始条件不同,中印两国的发展模式也不同,这表现在市场化路径、开放模式和增长道路的差异。  中国和印度走向市场化的道路不同,由于中国与印度的国情不同,中国和印度走向市场化的道路存在着很大差异。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前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基本制度的计划经济,而印度在其改革开放以前所实行的则是以私有制为基本制度的计划经济,这种制度上的根本差异导致了这两个国家在向市场经济转型时,必须要选择不同的改革道路。对于中国而言,要想完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首要的任务便是进行所有制的改革。对于印度来说,其通向市场化的道路就是放松政府管制、大力推进经济自由化与贸易自由化就可以了。但不管中国和印度在走向市场化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有多大的不同,中国和印度的改革在有一点上却是非常相似的,那就是两国都谨慎地采取了渐进改革的方式,从而避免了那种发生在前苏联和中东欧计划经济国家转型过程中的社会动乱,以及因为社会动乱而造成的经济衰退。  中国和印度对外开放的模式不同,这两个国家也存在着相当显著的差别。就中国而言,对外开放的主要方式是出口导向和引进外资,而印度的对外开放则采取了对外投资与自由贸易的方式。  中国与印度的经济增长道路不同,中国是沿着从农业到制造业,再到服务业的发展道路循序渐进的,而印度则部分地采取后一种经济增长的道路,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了服务业的发展上。  三、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的未来和所需面对的挑战  为了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印两国都面临着挑战。两国共同的问题是坚持通过创造财富来消灭贫困而不要搞平均主义。中国还需要深化以农民土地所有权、国有企业所有权和私人财产所有权为重点的产权改革,印度则需要改革其限制社会流动、压抑经济活力和削弱人力资本投资的种姓制度。印度与我国相比在经济增长中的优势:开放程度比中国高得多,与世界各主要大国关系较好,外部压力较小,精英教育已见成效,印度社会精英阶层整体素质比中国高得多。而印度的劣势是:宗教矛盾日益突出,社会动荡,恐怖事件时有发生,这些都极大地打击了外国投资,由于市场过度开放,对本民族工业造成很大冲击,有些领域经济命脉把持在外国资本家手里,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很差,已经严重束缚了印度经济的发展。  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说:“只要政策对症下药,经济成就是会持续下去的,从而相应提高亚洲区内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也即代表着全球近半的人口,生活素质得到改善。”  辛格还指出,当前全球经济面对的最大挑战,仍是在如何复苏这个问题上。即使亚洲国家并没有受不良证券的拖累,但区内国家多倚靠全球贸易支撑经济,经济变差,需求大减,波及出口贸易。“对中国、印度、印尼这些着重内需的国家来说,外来经济环境不景气,对其冲击不会很大,但对于倚赖出口的经济体来说,影响却甚大。”但辛格补充说:“如今,亚太区经济陆续转佳,截至去年年底,亚洲多数国家的出口更已重回经济危机发生前的水平,当中还包括曾遭受最严重打击的国家。”依据2010年一季度的增长率来看,短期内中、印两国的经济发展走向还是会加速前进的。

经济学论怎么写?学术堂来告诉你:  一、如何选题  ( 一) 选题来源: 前沿问题、热点问题  那些已经陈旧而且对当今现实发展没有意义的问题就没有太多的研究必要,选择要研究的论题应该是当今世界比较前沿和热点的问题,而且,既要有经济现实意义同时也具备理论研究价值比如,近期国内外发生的重大经济事件、热点问题、关于改革的新问题或者国际交往中的重大问题、焦点问题等等,也可以是一些引起全球人、全国人关注的经济问题以自然灾害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为例,例如四川地震、长江中下游旱涝灾害等,可以探讨它们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还可以分析它们对食品价格的影响,甚至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影响等等  当然,全球经济的前沿问题或中国经济的热点问题都很多,如何选择呢? 选择哪一个热点呢? 这就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自己对热点问题的熟知程度进行选择,尽量选择自己平时比较感兴趣、而且了解比较多而且希望继续多了解的热点问题进行研究或者根据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选择一个与自己的未来职业相似或相近的论题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可以完成毕业论文而且也有助于将来的事业发展如果选择一个自己不熟悉、不喜欢的问题去写作,将来的职业规划与这个问题也不相关,那这样的写作可能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 二) 选题原则: 小题大作  "小题"就是选择一个非常细小、非常微小的问题进行研究,"大作"就是对该问题进行深入、透彻、广泛、全面的研究,就像看一个站在面前的普通人,把他的前世尊祖、家学渊源、地域关系、政治关系、社会关系、经济基础、血缘特征、性格特征、喜怒哀乐、外貌衣着等都看到了如指掌  比如,"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研究",是一个很博大、很复杂的问题,一篇经济学论文是无法解决这一宏大问题的但,如果对此问题比较有兴趣,希望在此方面进行研究的话,不妨把研究范围缩小、缩小、再缩小,缩小到从武汉市农产品对欧盟出口的战略分析这个角度进行研究对于这个选题,缩小了研究区域( 武汉市、欧盟) ,研究对象是农产品,研究侧重点是针对出口方面的,这样在写作时就更具体、更能够有的放矢,研究的内容 更加翔实再举一例,"低碳"主题是学界目前关心的一个热点话题,与之相关的话题很多,稍有不慎,在研究的时候就容易出现大而空的现象,以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为例,如果论文题目定为"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 发展",那么这个研究即使洋洋洒洒几十万字都写不完,何况一篇学位论文但是,如果把题目改为"武汉市新生代农民工低碳消费模式分析",研究区域、研究对象、研究内容都缩小了很多,而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通过使用合理的研究方法深入剖析就是一篇很好的作品  ( 三) 选题准则  很多同学选定题目做到一半之后就中途放弃了,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没兴趣继续做下去,二是没法进一步获取相关的信息故最好按以下准则来进行选题: 第一,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兴趣是产生研究动力的源泉,兴趣可以激发对某问题的持久好奇心、探索热情和求知欲望,并促进研究者的思考能力如果你对历史有浓厚兴趣,选择对某个热点经济现象 / 经济事实进行历史性探索,如果你对国际交流、全球化问题更有兴趣,不妨从全球经济贸易的热点问题中寻找论题; 如果 你对农村中小学生的上学 / 读书问题更有兴趣,不妨从农村基础教育投资展开研究  第二,对所选问题有所理解,选取你觉得重要的方面选择一个论题时,必须要知道这个论题的核心是研究什么,与它相关的数据资料如何收集,其他人对该问题已经研究到何种程度,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没有解决的方面是因为何种原因而存在当对以上这些方面有所了解时,就要比较分析出,哪方面更具有研究的价值和研究意义,然后选择你认为比较重要的方面展开研究  第三,选择的问题为什么重要? 一般来说,问题的重要性既要体现理论的重要,也要体现实践上的重要理论来自于实践,但也要回归实践,理论研究是基于实践意义本身很重要当现实的发展需要对某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而该问题在过去的理论研究中也很少有人涉足,那么这个问题就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比如,气候变化与农业经济绩效问题,在过去的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只关注农业经济产出问题( GDP) 、或农业技术与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等,对于气候变化是抱着"靠天吃饭"的态度,理论上也没有太多人去分析农业气候问题,除了气象局之外但当今,气候变化就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重要问题,全球变暖,冷热交替、热带风暴、旱涝灾害、暴风沙等等,不仅影响到农业产出,而且也影响到工业结构、道路桥梁建设、生活水平等等系列问题,因此,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与气候变化相关的问题就显得很重要  二、怎样搜集文献资料和数据  题目选定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工作就是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当相关的所有文献资料都能够基本获得,那么对问题的分析就比较有基础了这是一个数字化的时代,充分有效使用网络资源( 但不能直接拷贝抄袭) 是必 不可少的几种比较常用的查阅经济相关资料的网站有: 1、中国知网( 期刊网) ; 2、中国经济信息网; 3、中国统 计局网站; 4、中国商务部网站; 5、中国统计年鉴各省市官方网站、其他相关网站或论着等如何搜索高质量的文献和数据呢? 这需要对本领域的刊物有一定的了解,在国内经济类,可以参考 CSSCI( 2012 - 2013) 排名前 40 内的本领域的期刊,或者参考北大核心( 2012) 本领域内前 3 名的期刊; 国外经济类,由 于 SSCI /SCI 期刊较多,建议分领域查询全球排名前 10 以内的期刊具体的下载方式和查询通道,可参考百度、GOOGLE( 学术) 及校园内图书馆的电子数据库上的相关内容对于高质量的数据,一般是调查的数据,简 单的方式是找作者获取,或者从作者引用的文章中找到引用数据的数据库,然后找数据库所在单位获取一般而言,数据不是免费的,谨慎获取  三、怎样阅读文献---对文献分类  阅读文献也是研究、写作过程一个组成部分通过阅读、梳理文献,可以了解该领域内学科前沿,包括最新的研究内容、最新的研究方法等但也不是每篇文章、每本书都要从头至尾、一字不漏地读,而是先根据文章的 内容、以及与你要研究的问题相关性对文献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它们的重要程度分类阅读一般来说,文献资料可以分为这样三大类  第一类文章,与你的文章间接相关这类文章与你要研究的问题,不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只要看它们的摘要就可以了但,它们能够帮助了解你要研究的论题在其领域内所处的大概位置,尤其是你的文章主题是不是 具有理论或现实意义,研究方法是不是能够解决主要问题等在这类文献中,有些文章里面有一个表格,有一个数据,能够在你的文章里有所引用,或者支持你的论点,要注意积累在数量上,此类文章在 100 篇里面至少 占五六成; 在阅读方法上,这些文章你可以看得很快,不需要花很长时间从头至尾地阅读  第二类文章,与你的文章相关,但从它的技术路线、它所关注的问题来讲,与你的文章又不是直接相关的这些文章要看的是,其理论是采用什么样的逻辑,它们怎么做,模型的起点是什么,它们得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结 论对于此类文献,要关注的是行文的理论逻辑,包括逻辑起点、逻辑推理、模型构建以及最终结果的计算与分析等环节在数量上,在 100 篇里面,这些文章大概占了 20 篇左右; 在阅读方法上,这类文章一定要看,但是不必要从第一个字看到最后一个字  第三类文章,与你的文章相关性极强此类文章就是对你的研究来讲是最最相关的,因为它们几乎研究的是同一个问题你的研究跟这些文章相比较,你的贡献是边际上的在数量上,此类文章,大概 100 篇里面是5到 10 篇; 在阅读方法上,对这几篇文章,不仅要从第一个字看到最后一个字,而且要反复看很多遍,包括它的思 想观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研究特色、研究结论及文后的参考文献,都要反反复复地仔细阅读,并结合自己的研究进行思考或推敲站在巨人的肩膀,习大作  四、写作步骤  一篇论文主要包括引言、正文主体、结论、参考文献四个部分,环环相扣,一气呵成  ( 一) 引言  文章如果是一份药,那么引言就是药引子,重点阐述文章的现实背景、理论意义、文献综述三个部分该部分应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说清楚,第一,本文研究了什么问题,开门见山、简洁明了地写出来第二,提出问题后,告诉读者为什么该问题很重要,就是文章主题的重要性第三,把自己的研究与既有的文献作比较,这就涉及到对现有文献的评论,引申出文章的新颖之处第四,概括文章的研究告诉读者解决了什么问题,运用了什么方法、贡献与创新,交代论文的结构,这个部分必须在文章初稿完成后,反复修改,着重体现逻辑性,有逻辑,才能把" 故事" 讲完整  ( 二) 正文主体: 理论分析 + 实证分析  理论分析部分主要论述相关的经济学理论、管理学理论,或其他学科理论交叉分析,这部分属于定性分析这个部分需要描述的重点是,从定性的角度对文章的主题进行详实分析,为文章的研究定调,是文章行文的逻辑起点对于定性分析可以是纯文章的推导,也可以是纯数学式的推导目前,流行的是纯数学式的推导,因此,用好数据工具比较关键实证分析部分主要包括模型和数据,这部分属于定量分析实证分析部分的基本步骤为: 假设→建立模型→检验模型→得出新结论实证分析的关键是模型的构建,从定性分析建立的逻辑起点入手,进行模型构建模型的建立,必须是建立在引言中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通过已有的模型,结合文章的主体构建具有逻辑性的模型,模型建立的大忌就是凭空的构建,必须建立在现有理论基础之上模型建立完之后,进行实证分析便是关键,实证分析的焦点在数据分析的可靠性,数据处理不可靠,文章实证分析便没有价值故此,学好计量经济学,用好一个计量工具(主流的是 SAS /STATA /SPSS /EVIEWS 等) 比较关键好模型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假设是否合理,二、对于理解和研究现实问题是否具有可操作性,三、模型所暗含的结论是否可以用经验数据来检验,四、模型结论是否与现实数据相一致在此必须注意的事,模型数据处理的方式必须是可靠、科学的,否则,文章白写!  ( 三) 结论 结论是从文章的前文论证过程自然推导出来的,而不是凭空附和上的文字,既包括对前面论证结果的总结,也包括未能解决的问题( 这部分可有可无,视文章研究的深度而定) 写好结论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要准确,不能夸大,不能总结出一个模型没有说明的结论,无中生有是文章推导出来的结论就写,不是文章推导出来的结论,就不写二是即使观点是正确的,但不是从文章分析中得出的结论,不要三是政策含义最好有,但不一定必要如果有,一定要是严格基于理论发现的结论不基于理论发现的结论,哪怕是正确的也不要说  此外,有同学或许会问,模型的结果和论文的结论有什么区别? 简单的区别在于: 模型的结果是从实证分析中得出的数量结果,这个结果只反映了数据; 而文章的结论,则是从模型的结果中提炼出来的,带有综合性味 道的总结,二者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是有内涵上的联系  ( 四) 主要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对你所阅读、参考和引用过的文章的尊重,特别是那些与文章内容直接相关、对文章写作有启发意义的文献资料,必须在参考文献中标注出来参考文献应该是与研究领域相关的、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 文章资料,而不是低层次的、或者经不起推敲的文章另外,文献资料的选择,也能够反映出作者学术研究水准,因为起点高,立意才会深远  五、摘要如何写?  摘要是放在文章最前面的,但一定要放在最后时刻去写摘要一般包括写作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部分以下是对各部分所写内容做的简要介绍: 一是目的,应简要说明研究的背景和目的,一般用 1 - 2 句话简要 概括,不宜太冗长目的部分的文字最好不是对文题中已有信息的简单重复二是方法,应简述研究的对象、方法、分析线路、资料的收集处理和经济学分析方法等三是结果,应简要列出主要的结果,描述结果要尽量用 具体数据,不要过于笼统四是结论,应根据研究的目的和结果,得出客观适当的结论,并指出研究的价值和今后有待探讨的问题写论文摘要时应注意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客观如实地反映所做的研究或工作,不加作 者的主观见解、解释或评论; 二是着重反映新内容和作者特别强调的观点; 三是排除在本学科领域已成常识的 内容; 四是不要用第一人称如"本文"、"我们"、"作者"等作为主语,而应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如"对……进行 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式; 五是采用规范化名词术语( 包括地名、机构名和 人名) ; 六是缩略语、略称、代号,除非本专业读者能清楚理解,否则首次出现时不论中、英文均应给出全称; 七是 应采用国家颁布的法定计量单位; 八是注意正确使用简化字和标点符号; 九是一般不用引文只有当摘要、文章主体、参考文献等全部写作完毕,一篇完整的论文才算完成整个论文从收集资料、酝酿写作、完成初稿、进一步修改,这一系列过程是一种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过程,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既学习前人的思想聚成、论证推理、对数据的资料运用,也学习对问题的表述和对母语的运用学位论文是在更高理论层次上展示对问题的分析、判断、解决能力,并把自己的分析判断以科学、合理、严谨的方式展示给他人

关于农业经济学的论文范文高中

太多了,是不是到什么地方去找的啊,我还是跟提问者则说一句,这是作业吗?那就得自己做,他们给了你的一些资料,这可以采访他们的了

摘 要  由于经济管理学一词的使用频率非常高,所以许多人误码以为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大同小异。事实上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的区别是有很大区别的两门学科。他们的根本区别在于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人在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中都是行为主体,但作为独立学科的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并不研究每一个具体的、各不相同的人;而是根据各自的学科目的与研究对象,基于人们的一般的普遍的行为特点,对人作抽象化、概念化的假定,以便于分析。这样得出的对人的认识就是行为主体的基本假定,这种基本假定是进一步分析的基本前提。因此对行为主体的不一样认为或假定导致以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的根本区别。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中对行为主体假定的表现在行为主体的基本倾向与相互关系两方面。关 键 词 : 经济管理学的区别 经济学 经济管理    目 录第一章 经济管理学行为主体基本倾向的区别 11、经济管理学的人性假设 12、经济管理学人性假设 23、人性假设的区别及其对经济管理学的影响 3第二章 经济管理学行为主体关系的区别 41、经济管理学中行为主体的关系 42、经济管理学中行为主体的关系 4第三章 经济管理学小结与补充说明 7结束语 8参考文献 ………………………………………………………………………… 9致敬 ……………………………………………………………………………… 10 第一章 经济管理学行为主体基本倾向的区别 对行为主体基本倾向的抽象化认识形成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有不一样的派别,在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各自内部不一样派别之间的对人性假设的认识也不一致,但这种不一致辞只是大同小异,而两门学科之间却有很大的区别。1、经济管理学的人性假设 经济学以节约成本、扩大产出、优化资源配置为目标考虑规则的合理性,只能从大多数的一般行为出发进行分析,所以假定人是经济人(Economic Man)、理性人(Rational Man),或者是具有机会主义(Opportunism)倾向的人。   经济人的行为决策从自己的经济利益出发,通过收益和成本的比较使其净收益最大化。当然,讲到最大化时都是指一定条件下的尽可能大,而不是无限大,即最大化是条件极值。理性人的基本倾向和经济人一致,只是把经济利益扩大到综合利益与长期利益。如暂时的奉献是为了长远利益或心理上与声望上的满足。但是,经济学同时也认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而且具有可测性、可比性与客观性,因而是衡量交易对象的价值与人(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的难以替代的尺度。所以综合利益的基础当然是经济利益,其衡量尺度也多用市场交易价值。因此。经济学的行为就是理性的行为,理性的行为就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经济人假设借助于可计量的货币作尺度,特别有利于定量化分析或模型化,但经济人的假定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学的目标,而不是为了计量与模型化,这可从较少使用定量分析与模型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新制度主义经济也挖于假定人是经济这一事实中得到证明。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人性假定,但隐含着经济人的假设。因为马克思把经济作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把经济基础作为上层建筑的决定因素,把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贪欲作为其理论前提。无疑,马克思是把行为主体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作为前提的,只是这一前提在分析抽象规律与资本家的行为特点时强调的多;而在分析工人的行为特点时强调的少。   新制度经济学仍然认为人以追求经济管理学利益为特征,只是对行为的理性程度颇有微词,认为人只具有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但是他们认为人具有机会主义倾向,总想搭便车(Free Rider)。机会主义就是不仅追求自身利益,而且想方设法用诡计来实现自己的利益,尽管不一定所有的行为主体都表现为明显的机会主义,但很难肯定那些人的机会主义倾向更小。显然,新制度经济学在否定完全理性的同时却更强调追求经济利益及其手段。从行为主体的基本倾向来看,这和经济人假设并没有很大的区别。 2、经济管理学人性假设 经济管理学以激励人的积极性、提高组织效率为目标,必须兼顾多数人的一般行为与少数人的特殊行为,因为少数的特殊行为以对提高组织效率非常重要。正因为如此,经济学坚守着经济人(机会主义)假设,而经济管理学却认为追求经济利益虽然是人的基本需要,但在人的多种需要中属于低级需要,因而经济管理学对人性的假设早已超越了经济人假设,而有了复杂人、社会人、管理人等新理论,沿着这一方向,经济管理学从经济学中分离出来并独立发展起来。   较早的管理思想中把人当作会说话的工具,认为人总是好吃懒做、好逸恶劳,毫无责任心,麦格雷戈把这种传统称为人性假设的X理论。   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强调人追求经济利益的本性,使经济管理学和经济学的人性假设一度取得了共识。但不久后,梅奥从“霍桑实验”中认识到除了对经济利益的要求外,人们对社会与心理方面的要求也很重要,因而否定了经济人假设,提出了社会人假设。其他行为科学理论的代表人物从不一样侧面强化社会人假设。其中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社会人假设发展为一个经典又精致需要模型。   当代经济管理学学派犹如丛林,对对人性的假设也犹如丛林,其中有代表性的是1978年诺贝尔奖得主西蒙在他的决策理论中阐述的人性假设。他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并且组织中不一样层级的员工都在做决策,所以都是管理人。 3、人性假设的区别及其对经济管理学的影响 经济人假设简单明了、便了分析,经济学以此为核心形成了公理体系与系统的方法(技巧)、原理与定律;而社会人、管理人等假设内涵丰富、复杂,难以形成公理体系。经济管理学在此基础上结合丰富的实践,形成了艺术性与技巧(经验)性很强的许多方法(技巧)原理与定理。二者各有优缺点,但区别是明显的。通俗地说,经济学中类似于“坏人假设”,经济管理学中类似于“好人假设”。   当代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都是学派林立众说纷纭。但由于经济学的人性假设比较一致,因而经济学原理与实证分析领域的分歧并不是很大,分歧主要的在经济学原理的应用(如经济政策的制定)与规范分析方面。例如,经济学在不一样时代都有比较权威的教科书,非权威的教科书也是大同小异。而当代经济管理学由于其人性假设分歧较大,导致了几乎没有经典或权威的理论,也没有系统的理论框架,更没有权威的通行的教科书。有位经济学家曾经说,两个经济学家在一起讨论就会有三个经济学流派。借用这一思路能说,两个经济管理学家在一起讲座至少会有四个经济管理学流派。 第二章 经济管理学行为主体关系的区别  1、经济管理学中行为主体的关系 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是资源配置,分工和交易是资源配置的主要的途径。通过市场进行交易能把行为主体的自利性动机转化为共利的结果。即实现“主观为自己,客观为社会”。所以经济学中行为主体的关系主要的体现为市场交易关系。市场交易的直接目的是交易双方都能获得利益,因而交易双方是平等的契约关系。经济学中的人不仅在人格上与地位是是平等的,而且经常学中也不大考虑粹分工、岗位职责与个人专长等方面差异必然造成的层资差序与隶属关系。这种关系能概括为行为主体的等同性。   上述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在那一本教科书中明确指出,但它隐含在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中。因为经济人假设是对每一个人都有效的,经济人并不是关起门来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是在交换中实现利益最大化。由于每个人都有同样的倾向,所以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限制就是别人同样的利益最大化。如果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过程中只许赚钱,不许你盈得,便不会出现经济学中需要和供给的均衡,也不会出现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均衡。   从经济学角度看,所谓“顾客是上帝”之类的说法都是卖主为了实现自身利益而使用的营销策略,因为供给者和需要者的关系完全是平等的。这些口号具有现实意义是由于特定的历史时期供给大于需要造成的。事实上顾客为了实现自己的交易目的,也能给卖主说一些好听的话(这种情况在市场上讨债价还价中经常)。总之,由于行为主体的等同性,从经济学角度看。交易双方都能向对方提出条件或拒绝对方的条件,也都能用抬高对方地位或贬低自己地位的策略实现自己的交易目的。2、经济管理学中行为主体的关系 经济管理学以激励人的积极性,提高组织效率为目标,从根本上说更加尊重人、重视人的作用。当然经济管理学中的个体(即行为主体,为避免和管理主体混淆暂用个体一词)在人格上也是平等的。但是经济管理学不得不考虑组织中不一样层级与不一样个体的职能。有的人分作为领导者,有的人分作为执行者,而且在不一样的场合下同一个人也要扮演不一样的角色,因而要把人看作“术业有专攻、能力有高低、地位有区别”的不一样个体。经济管理学中的人虽然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但在地位上是不平等的,这种不平等虽然不意味着高低贵j的区别,但意味着主体与客体、主动与被动的区别以及职能的区别、对组织贡献的区别。这种关系能概括为个体的差异性。   经济管理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是区分了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其中,人既是管理主体的核心,也是管理额体的核心。虽然同一行为主体在不一样的场合可能担任不一样的角色,但在同一管理过程中行为具体的人担任什么角色是明确区别的。这意味着经济管理学中人与人的差序关系是不可回避的。   事实上,不管是行政管理还是企业管理,不管理是企业组织形式中的U型还是M型与H型,科层制(Hierachy,或译官僚制)仍然是管理组织的基本形式。科层制中不一样岗位所要求的能力与个性特征的差别很大,这决定了经济管理学中人的差序性是明显。劳伦斯。彼得对科层制中人的差序关系作为精彩的分析,甚至说他创立了一门新的学科——层级组织学(Hierachiolgy)。   从上述分析能看出,尽管理经济管理学没有明确提出们的差序关系,但人们关系的差序性确实是经济管理学中隐含的前提。   正是由于经济管理学中的人是有差序性的人,因而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特别强调员工要有敬业精神,“干一岗、爱一岗”。由于实际生活中的不平等体验会挫伤人们的积极性,经济管理学也很重视从心理上与感觉上给员工营造一种平等的氛围,以裣员工因地位与角色差序导致物不平等感,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管理学以实现组织目标作为自己的目标,把激励人的积极性、提高组织效率作为一种手段。必须兼顾多数人的一般行为和少数人的特殊行为,因为少数的特殊行为以对提高组织效率非常重要。正因为如此,经济学坚守着经济人(机会主义)假设,而管理学却认为追求经济利益虽然是人的基本需要,但在人的多种需要中属于低级需要,因而管理学对人性的假设早已超越了经济人假设,而有了复杂人、社会人、管理人等新理论,沿着这一方向,管理学从经济学中分离出来并独立发展起来。较早的管理思想中把人当作会说话的工具,认为人总是好吃懒做、好逸恶劳,毫无责任心,麦格雷戈把这种传统称为人性假设的X理论。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强调人追求经济利益的本性,使管理学与经济学的人性假设一度取得了共识。但不久后,梅奥从“霍桑实验”中认识到除了对经济利益的要求外,人们对社会和心理方面的要求也很重要,因而否定了经济人假设,提出了社会人假设。其他行为科学理论的代表人物从不同侧面强化社会人假设。其中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社会人假设发展为一个经典又精致需要模型。当代管理学学派犹如丛林,对对人性的假设也犹如丛林,其中有代表性的是1978年诺贝尔奖得主西蒙在他的决策理论中阐述的人性假设。他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并且组织中不同层级的员工都在做决策,所以都是管理人。从这个意义上,管理学的科学性是不如经济学的。 管理学和经济学他们的学术分工不一样。经济学的目标是在资源一定的情况下,为了实现整个人类或者说整个社会的利益,以及实现目标有的手段。象微观宏观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都是以地域或者行业的不同在实现财富最大化目标的。而象计量经济学、博弈论则是经济学分析工具的改进。而制度经济学,家庭经济学和公共选择学派的出现,则是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延伸和改进,是从另一个角度去解释经济现象,把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延伸到社会学、政治学等其它学科。在斯密的理念中,通过社会分工,通过交换,通过市场竞争,就能依靠人的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行为,实现整个社会的财富的增加。在经济学的世界里,行为主体之间是自由的、平等的。社会中的人是分层次的,但是在经济活动中,则是平等的。当然经济学发展到今天,实际上更多的是进行局部的改进,有些是涉及到根源问题,有些是对原来的理论作局部的完善。象今年的3个研究机制设计的学者,他们研究的实际上是如何在一个实现的组织中提高效率的问题了,不是那种传统意义纯粹的经济学。 第三章 经济管理学小结与补充说明   经济学注重设计合理的游戏规则,开发制度资源,因而经济学假定人是具有机会主义倾向的经济人,他们的相互关系是等同的。因为经济学对人的假设简化而一致,所以经济学理论的系统性、科学性、统一性较强;经济管理学注重调动人的积极性,开发人力资源,因而经济管理学假定人是具有多种需要的复杂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差序关系。因为经济管理学对人的假设丰富且分歧较大,所以经济管理学的概权变性、艺术性、多样性较强。   当然理论抽象的区别并不意味着实际应用的泾渭分明。恰恰相反,正象工业生产中把物理学与化学原理的应用交织在一起一样,实际应用中经济学原理和管理原理也是交织在一起的。尽管如此,理论上仍然有必要明确两者的区别。认识相者的区别有助于两门学科的相互借鉴与各自完善,也有助于两门学科的交×或边缘学科的研究。        结束语 事实上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的区别是有很大区别的两门学科。他们的根本区别在于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人在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中都是行为主体,但作为独立学科的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并不研究每一个具体的、各不相同的人;而是根据各自的学科目的与研究对象,基于人们的一般的普遍的行为特点,对人作抽象化、概念化的假定,以便于分析。这样得出的对人的认识就是行为主体的基本假定,这种基本假定是进一步分析的基本前提。因此对行为主体的不一样认为或假定导致以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的根本区别。

我说你这位阶级兄弟姐妹,关系劳苦民众的论文你就想花200点搞来?你太没诚意了,太敷衍我们农民兄弟了吧,你这样的就该下回乡,刨回地,运回粮,卖回菜。

“三农”与市场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8-31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农业大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老百姓都以农业为生,农业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离开农业,他们的生产生活就会陷入困境,这是我国传统社会最大的国情。在传统社会中,土地问题又是农业中的最大问题。土地所有权问题则是农业发展变化中的核心所在,也是农业、农村、农民经济生活中的关键所在。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传统社会经历了一次经济体制变革时期,由西周时期的领主制经济体制向地主制经济体制过渡,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与变动,到秦汉时期,地主制经济体制得到确立。废井田“民得买卖”,开创了经济运行的新纪元。地主制经济体制是以地主经济为核心,包括国有经济、自耕农经济、佃农经济、手工业经济、商业经济在内的多种经济成分构成。其中小农经济(包括自耕农经济和佃农经济)是地主制经济的基础。当地主经济无限扩张时,地主制经济体制下的多种经济成分之间的平衡关系就会被打破,自耕农经济会受到极大打击而衰败下去,广大自耕农便沦落为佃农,或地主的依附农,或雇佣工人。佃农经济因受自耕农破产挤压,原来的佃农中有相当部分受到排挤,而沦落为流民,主佃之间的依附关系,随着小农经济破坏而得到强化,整个农民阶层社会地位在下降。与此同时,手工业者也因小农经济破产,产品找不到出路而倒闭。这时地主制经济体制就会发生倒退,甚至是逆转。不甘心破产、没落的小农和手工业者就会为争取曾经有过的经济利益进行抗争,一场以农民和手工业者为主体的声势浩大的农民战争爆发了。在农民战争洗涤下,地主制经济体制又回到正常轨道上,各种经济成分之间的利益暂时得到平衡,劳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又会得到巨大的发挥,社会经济又会在新一轮经济关系中得到恢复和发展,并走向繁荣昌盛。 经过一场巨大的农民战争洗礼,新王朝建立以后,为了安定社会秩序,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采取一系列措施。如鼓励垦荒,并给垦荒者以土地所有权,在规定时间内免于升科纳粮、免除徭役负担,没有耕牛、籽种者给予资助,大力兴修水利,或资助农户凿井溉田,鼓励农民发展家庭副业,在受灾年份可以免除部分田赋,或给予赈济,或对地主兼并土地行为进行抑制,等等。这时,小农经济在较为宽松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得到恢复和发展。整个社会经济在小农经济发展拉动下,也由衰败走向恢复,并走向繁荣和昌盛。这一切都受到地主制经济影响和约束。 在地主制经济体制制约下,土地可以买卖,并不固定在某个人手中。由于土地所有制不同,所以中国社会经济运行与西欧领主制经济体制运行有巨大不同,西欧在领主制经济体制约束下,庄园内部实行分工制,生产各种各样产品以满足庄园内部生产生产需求,与市场联系不密切;中国在地主制经济体制制约下,由于各个经济单位规模小,产品又单一,对市场有强烈依赖性,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 在地主制经济体制制约下,每家每户都是一个独立经济单位,由于他们经营土地面积规模都不大,南方地区,耕地多的农户,所占有的土地不过数十亩,占地少的家庭,所耕种的土地不过三五亩,少的甚至几分地而己。北方自耕农虽然耕地面积大些,多者上百亩,少者十几亩或几亩,但单位面积产量比南方要低。从家庭人口结构看,不论南方或北方,家庭成员也不多,一般为四五口之家,数世同堂大家庭虽有,但为数不多。地主占地有的很大,多者以万计,但绝大部分土地是划分为小块,出租给农民,以收取地租为生。土地收获物以粮食为主,很单一,无法完全满足生产生活需求,各个经济单位之间必须进行交换,才能实现自身经济再生产。这成千成万经济单位存在,以及多种经济成份并存情况下,为市场经济发展堤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 不过,市场经济的发展还取决于当时社会的购买力。我国传统社会以农业经济为主体,市场经济繁荣与萧条,取决于当时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活跃,农民生活富裕程度来衡量。有人认为个别地区市场发展是靠当地官僚集中、消费水平高来拉动。但从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看,这仅仅是很特殊的事例,不能把它扩大化。手工业工人、商人、官僚数量也不大,据研究,到明清时期,城镇人口还占不到百分之十,也就是说最多也不过十分之一而己。尽管这些人与市场关系很密切,对市场经济依赖性很强,消费也较高,但必竟人少,对整个社会经济来说,购买力还是有限,对市场经济整体而言,起不到拉动作用。所以农村经济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至为关键所在。舍此,而去寻找其他什么原因,都是拾芝麻丢西瓜,抓小而不抓大。 中国封建社会以农业为主体,是农民赖以生存最基本条件。明清两代农业经济发展与衰落,农村经济繁荣与衰败,农民需要增加与缩减的发展变化历史过程,生动地描绘了“三农”与市场之间水与鱼关系。水丰则鱼多,水枯则鱼亡。农民口袋钱多,市场则购销两旺。当地主制经济体制正常轨道运行时,自耕农经济大量存在,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农业得到发展,商品量增加,农民钱袋子也随生产发展而逐渐饱满起来,农民钱多了,市场出现购消两旺,商人发财。到王朝后期,市场逐渐走向萎缩,商号倒闭,其原因是政府重农政策不能坚持到底,在地主经济迅速上升情况下,重农政策转化为弃农政策,把农民当作羔羊任意宰割,自耕农承受不了苛重赋役剥削,而抛弃土地,佃农经受不了地主沉重地租掠夺,而离开土地,农业生产遭到破坏,这时农民钱袋子又变得空敞,市场失去拉动力,而变得疲软。商品卖不出去,市场就不景气。这时就会出现商家破产,商人失业,手工业倒闭,社会经济萧条。这是最明白不过的道理。从前,有很多人谈论中国商业不发达时,总喜欢把问题简单地归结为王朝“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这可能是一种误解。除汉武帝采用告缗钱办法,抑制商人发展以外,其后历代王朝都没有对商人采取过打击或剥夺政策。虽然在政治上有限制商人参加科举规定,但并不影响商人当官,历代买官商人所在有之。况且,汉武帝时所采取的告缗钱政策,主要还是针对逃税不法商贾,是针对人,并不是针对要不要商业制度,守法商贾准予照常营业,同时小商小贩并没有受到打击,盐铁买卖也照常进行。当时政府行为并不是取缔市场,禁止买卖,这一点还是很明确的。不能因为惩治不法商人,而笼统地把它夸大为“抑商”。

关于经济学的论文范文高中英语

看看下面这个经济学论文范文怎么样,也是用某种经济学原理解释某种经济学现象,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生活中的经济学:经济活动中的是非观  “不患贫而患不均”,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信条。可是至今我们未能发明一种分配方式,可以保证所有的人齐步致富,于是先富的人在他人眼中总是横竖不顺眼,他难免受非议、遭怨恨,甚至被抄家被瓜分。“不患贫而患不均”的结果是“大家一起受穷”。改革以来,党的政策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立刻改变了大家受穷的僵持局面,10 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改善不但有目共睹,而且是亲身感受。可是上述这条传统信条在大家的观念中究竟改变了多少实在很难说,一遇气候适宜,它恐怕又会怂恿一些人出来“造富人的反”。  贫富悬殊有可能但并非必然引起社会的不安定,理解这一关系的关键因素是弄清贫富不均的原因。如果富人是靠偷盗、欺诈、贪污、勒索而发家,贫富不均成为社会的不公,这将引起社会不安;但如果富人是靠勤劳、创新、敏捷、灵活而致富,则在一定程度内贫富差距大反而成为鼓励社会成员创造更多财富的动力。我们需要的是铲除社会的不公,而不是完全消灭贫富差别。  然而“公”和“平”是有联系的,历来的政治家、革命家都把公平作为奋斗的目标之一。贫富悬殊极易造成社会上的丑恶现象。尽管钱的来路正当,但富人的颐指气使,穷人的委曲求存,仍然会使许多人感到压抑。于是难题就出现了,什么样的贫富差距算是适当的?在一个法治社会里这一类纯属价值判断的问题可以通过议会中的辩论、投票,最后制定所得税法来解决。美国的经济学界和政界不断在搜集社会收入分配的变化动向资料,并展开讨论,以确定当前对富人课的税应增加一些还是减少一些。对于合法收入(不论这种收入有多高),美国人几乎从来不用“剥削”这一易使人情绪激动的说法。他们用收入分配差距这种中性的指标:最常用的衡量办法是看收入最高的 20%的人的人均收入是收入最低的 20%的人的人均收入的几倍。从 20世纪 20 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 25 年中,美国人的收入差距明显地缩小。但 50 年代以后,收入差距变化甚微,1965 年以后略有缩小,近三五年来又略有扩大,现在最富有 20%的人的平均收入约为最穷 20%的人的平均收入的 7.5 倍上下。在国际比较中,这样程度的收入差距属于中等偏低,换句话说,算是比较平均的。至少比德国、法国、荷兰、丹麦等国平均。  美国用累进所得税来调整收入分配中的过度悬殊,越是高收入的部分税率越高。不过,从最高部分的税率演变可以看出美国人不断变得更加容忍高收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最高税率超过 90%,以后降到 70%,1984 年降到50%,而 1988 年又降到 33%。最后的一次减税发生在里根当政的时代。这位共和党总统一向以观点右倾保守著称。在酝酿减税时许多人攻击他是劫贫济富,可是最后在国会投票表决时却顺利通过。除了个人所得税,美国还有公司所得税、遗产税、债赠税,这些税虽然并不明确针对富人,但富人的这类活动远多于穷人,因而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  嫉妒别人的富有,如果说这是一种毛病的话,原也是人之常情。问题是如何避免这种情绪被挑动和被激发,保持社会的安定与和谐。打上豪分浮财,斗地主抄家,都靠了激发这种情绪才能成功。美国人有一些习惯有利于保持人际关系的平衡。他们互相不打听收入水平,问别人“你一个月挣多少钱?”是很不礼貌的,正好像问一位女士“你多少岁数?”一样。除了在正式社交场合,人们不注重衣着,所以很难从衣着上去猜测此人是阔老还是寒士,当然也很少凭衣着取人的风气。大学教授过去上课时还打领带,但最近几年有些年轻教授穿着却非常随便。在大城市,邻里之间的交往非常有限,多半只限于说一声“Goodmorning”之类的问候话,很少串门聊天。家里开宴会,出席者很少仅仅因为是邻居而受到邀请,这避免了比阔气比排场引起的邻里纠纷。  别人富有,本来就是引人羡慕甚至令人眼红的事,如果再怀疑富人的钱恐怕是从自己身上刮去的,不平的情绪便会油然而生。所以避免产生不平心理的重要条件是“把账算清楚”——在每一笔经济往来中既不让别人占了便宜,也不要去占别人的便宜。其实对于社会来讲,占别人的便宜和被别人占了便宜是同一件事的两种不同的说法(对个人讲当然完全不同)。只要设想:如果一个社会内没有一个人被别人占了便宜,则其必然结果是没有一个人占了别人的便宜。因为不可能存在只有人拣便宜而没有人吃亏的事。刚到美国时,我对电话收费制管理之严格感到吃惊。大机关里的电话分两种,一种是无人看管可以随便使用的,但此种电话只能拨通本单位内部;另一种可以拨市内、长途、乃至国际电话。后一种电话都有人看管,如果要借用(事实上等于揩油)必须事先声明拨往何处征得主管同意。美国人有一句口头禅“免费搭车”,他们对于白吃、白拿、白占十分敏感,所以创造了这样一个专门名词,不像我们习惯成了自然,见怪不怪。  防止免费搭车最有效的手段,并不是用道德说教去劝阻,而是赋子每个人有保卫自己正当收入的权利,从财源上杜绝别人拣便宜的机会。相反,如果每个人自觉自愿把自己创造的财富交出来,这样汇集的巨额财源便成为喜欢拣便宜的人的可趁之机。税收从表面上看是不与权利相称的义务,但从根本上看,正因为每个人享受了国防、治安、道路、公共服务(例如路灯),才有纳税的需要。所以纳税并不完全是无权利的义务。美国人纳税意识很强,常说“纳税和死亡是人生逃不了的两件大事”。但同样强烈的是百姓对政府开支的监督意识,几乎每天报纸都有文章或消息,直接间接议论这件事。凡此种种,其原则是每笔钱的来龙去脉都要弄清楚。用我们的话说,就是尽量做到各负盈亏,不吃大锅饭。  生产力越发达,分工必定越精细,其结果是交换越频繁。美国种小麦的农民仍在市场上买面包吃,因为自己做面包的成本比买面包的价格高。此时农民生产的商品率达到 100%。不仅农民如此,几乎每一个人全都靠交换来获得自己生活用品,于是金钱成为主宰一切的因素。美国之成为金元帝国恐怕与这一点有关。在美国,人人都谈钱,也不避讳谈钱,钱成了推动一切经济活动的动力。然而对每一个人有价值豹事物却不限于能通过交换得到的东西,例如健康是有价值的,但钱却买不来健康;新鲜空气是有价值的,但穷人和宫人呼吸同样的空气。此外,成就、友谊、寿命、理想等对生命的价值丝毫也不比物质享受次要,而都不是用金钱可以买到的。美国人重视钱,与前商品经济社会中的价值观比较是一个进步。但物质享受相对满足之后,又发现了人生还有更多的东西值得追求。有一些美国人觉悟到了这一点,近几年环境保护热风起云涌,自然主义提倡回到自然去,宗教热忱久盛不衰,也许指出了下一个世纪人们将逐渐从热衷于追求物质享受,回复到一个比较均衡的人生价值观。  小结:收入差距大未必引起社会动荡,关键在于造成差距大的原因何在。把账算清楚,可以避免产生忿忿之情,剥削也就不再可能。经济交往中的糊涂账往往成为内部摩擦的原因。

建议你写房价的供需矛盾,这个相对于简单,而且在自己身边,也有一定的了解和研究。以下为摘取的一篇文章的分析,也许对于你所要求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下的暴利认知上的差别在经济学中被称为“信息不对称”。信息的存在有三种形式:一是不被任何人知道;二是它只被一些人知道而不被另一些人知道;三是它被所有的人知道。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说的是在某一事件中所涉及的信息在参与者之间的不对称分布。造成信息不对称的原因有很多,知识结构的不同,教育水平的不同,交流能力的不同等都会造成信息的不对称。信息的不对称大致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参与者所获信息含量的不对称,即市场交易的双方所掌握的信息出现一方多、一方少,或者一方有、一方无的情况;另一类是参与者获取信息的时间的不对称,市场交易的双方获取信息的时间点有先有后。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占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就存在不当获利的机会,凭借自己占有信息的优势来误导或欺骗另一方,使自己获利而使他人受损。“信息不对称”催生下的信息经济学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信息不对称”,最常见、最让人感到头疼的“信息不对称”可能就要算是虚假广告了。在商业高度发达的今天,广告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面对铺天盖地的广告,消费者时常会感到迷茫和无奈。由于知识结构的不同和精力的有限,消费者通常无法精确地去判断广告的真实与否,以至于与虚假广告有关的“信息不对称”悲剧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经济学家们在研究微观经济行为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信息的不对称给整个市场经济体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市场经济体系是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假设:一个是竞争假设,市场中的每个经济主体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还有一个是完全信息假设,经济主体拥有与交易相关的所有信息,也就是说经济主体拥有的信息是绝对完全的、对称的。然而,假设毕竟是假设,在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人们掌握的信息总是不那么的对称,所以就有了古人的一句谚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信息的不对称势必会导致信息的优势方为牟取自身的更大利益而做出损害信息劣势方利益的行为,它可能会使资源配置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使生产要素市场、资本市场、产品市场很难能够以一种最有效率的方式来配置,严重的时候还会导致市场的失灵。同时,信息的不对称还会带来道德上的风险(Moral Hazard),滋生腐败。针对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经济学家们展开了深入的探索研究,创立了信息经济学理论体系。20世纪70年代,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阿克尔洛夫、斯坦福大学的斯宾塞和哥伦比亚大学的斯蒂格利茨开始关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他们分别从商品交易、劳动力和金融市场三个不同的领域对信息经济展开研究。1970年,阿克尔洛夫在哈佛大学期刊发表了名为《次品市场》的论文,对信息不对称在商品市场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他在该文中提出了著名的“柠檬”模型,从而开创了逆向选择理论的先河;《劳动市场的信号》则是斯彭斯的研究成果,该文对人才市场上用人单位与应聘者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斯蒂格利茨通过分析保险市场、信贷市场等道德风险问题提出,缺乏信息的交易方应该如何获取更多的信息。2001年,为了表彰阿克尔洛夫、斯宾塞和斯蒂格利茨三人对信息经济学做出的突出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向他们三人颁发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也标志着信息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最终完成。在信息经济学理论体系中,信息不对称是核心,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两大支柱。通常,我们一听到信息经济学,就会把它和计算机、通讯网络联系在一起,将它等同于信息产业经济学。其实不然,信息经济学是一种理论经济学,它是在否定了从亚当·斯密以来的古典经济学理论中的“完全信息假设”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理论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的应用性很强,它的意义并不在于理论方面,而是在于它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论文撰写步骤:一、论文的标题部分标题就是题目或题名,标题需要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重要的特定内容逻辑组合,论文题目非常重要,必须用心斟酌选定。二、论文的摘要 论文一般应有摘要,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摘要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1、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2、研究的主要内容3、完成了哪些工作4、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 5、结构或结果的意义三、论文关键词关键词属于主题词中的一类,主题词除关键词外,还包含有单元词、标题词和叙词。关键词是标识文献的主题内容,单未经规范处理的主题词。四、引言又称为前言,属于正片论文的引论部分。写作内容包括:1、研究的理由2、研究目的3、背景4、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5、作用和意义五、正文部分论文的主题,占据论文大部分篇幅。论文所体现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结果,都将在这一部分得到充分的反映,要求这部分内容一定要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利,主题明确。 六、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文章在研究过程和论文撰写是所参考过的有关文献的目录,参考文献的完整标注是对原作者的尊重。不只在格式上有具体要求,在数量、种类、年份等方面又有相关要求。

摘 要  由于经济管理学一词的使用频率非常高,所以许多人误码以为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大同小异。事实上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的区别是有很大区别的两门学科。他们的根本区别在于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人在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中都是行为主体,但作为独立学科的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并不研究每一个具体的、各不相同的人;而是根据各自的学科目的与研究对象,基于人们的一般的普遍的行为特点,对人作抽象化、概念化的假定,以便于分析。这样得出的对人的认识就是行为主体的基本假定,这种基本假定是进一步分析的基本前提。因此对行为主体的不一样认为或假定导致以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的根本区别。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中对行为主体假定的表现在行为主体的基本倾向与相互关系两方面。关 键 词 : 经济管理学的区别 经济学 经济管理    目 录第一章 经济管理学行为主体基本倾向的区别 11、经济管理学的人性假设 12、经济管理学人性假设 23、人性假设的区别及其对经济管理学的影响 3第二章 经济管理学行为主体关系的区别 41、经济管理学中行为主体的关系 42、经济管理学中行为主体的关系 4第三章 经济管理学小结与补充说明 7结束语 8参考文献 ………………………………………………………………………… 9致敬 ……………………………………………………………………………… 10 第一章 经济管理学行为主体基本倾向的区别 对行为主体基本倾向的抽象化认识形成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有不一样的派别,在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各自内部不一样派别之间的对人性假设的认识也不一致,但这种不一致辞只是大同小异,而两门学科之间却有很大的区别。1、经济管理学的人性假设 经济学以节约成本、扩大产出、优化资源配置为目标考虑规则的合理性,只能从大多数的一般行为出发进行分析,所以假定人是经济人(Economic Man)、理性人(Rational Man),或者是具有机会主义(Opportunism)倾向的人。   经济人的行为决策从自己的经济利益出发,通过收益和成本的比较使其净收益最大化。当然,讲到最大化时都是指一定条件下的尽可能大,而不是无限大,即最大化是条件极值。理性人的基本倾向和经济人一致,只是把经济利益扩大到综合利益与长期利益。如暂时的奉献是为了长远利益或心理上与声望上的满足。但是,经济学同时也认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而且具有可测性、可比性与客观性,因而是衡量交易对象的价值与人(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的难以替代的尺度。所以综合利益的基础当然是经济利益,其衡量尺度也多用市场交易价值。因此。经济学的行为就是理性的行为,理性的行为就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经济人假设借助于可计量的货币作尺度,特别有利于定量化分析或模型化,但经济人的假定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学的目标,而不是为了计量与模型化,这可从较少使用定量分析与模型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新制度主义经济也挖于假定人是经济这一事实中得到证明。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人性假定,但隐含着经济人的假设。因为马克思把经济作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把经济基础作为上层建筑的决定因素,把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贪欲作为其理论前提。无疑,马克思是把行为主体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作为前提的,只是这一前提在分析抽象规律与资本家的行为特点时强调的多;而在分析工人的行为特点时强调的少。   新制度经济学仍然认为人以追求经济管理学利益为特征,只是对行为的理性程度颇有微词,认为人只具有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但是他们认为人具有机会主义倾向,总想搭便车(Free Rider)。机会主义就是不仅追求自身利益,而且想方设法用诡计来实现自己的利益,尽管不一定所有的行为主体都表现为明显的机会主义,但很难肯定那些人的机会主义倾向更小。显然,新制度经济学在否定完全理性的同时却更强调追求经济利益及其手段。从行为主体的基本倾向来看,这和经济人假设并没有很大的区别。 2、经济管理学人性假设 经济管理学以激励人的积极性、提高组织效率为目标,必须兼顾多数人的一般行为与少数人的特殊行为,因为少数的特殊行为以对提高组织效率非常重要。正因为如此,经济学坚守着经济人(机会主义)假设,而经济管理学却认为追求经济利益虽然是人的基本需要,但在人的多种需要中属于低级需要,因而经济管理学对人性的假设早已超越了经济人假设,而有了复杂人、社会人、管理人等新理论,沿着这一方向,经济管理学从经济学中分离出来并独立发展起来。   较早的管理思想中把人当作会说话的工具,认为人总是好吃懒做、好逸恶劳,毫无责任心,麦格雷戈把这种传统称为人性假设的X理论。   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强调人追求经济利益的本性,使经济管理学和经济学的人性假设一度取得了共识。但不久后,梅奥从“霍桑实验”中认识到除了对经济利益的要求外,人们对社会与心理方面的要求也很重要,因而否定了经济人假设,提出了社会人假设。其他行为科学理论的代表人物从不一样侧面强化社会人假设。其中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社会人假设发展为一个经典又精致需要模型。   当代经济管理学学派犹如丛林,对对人性的假设也犹如丛林,其中有代表性的是1978年诺贝尔奖得主西蒙在他的决策理论中阐述的人性假设。他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并且组织中不一样层级的员工都在做决策,所以都是管理人。 3、人性假设的区别及其对经济管理学的影响 经济人假设简单明了、便了分析,经济学以此为核心形成了公理体系与系统的方法(技巧)、原理与定律;而社会人、管理人等假设内涵丰富、复杂,难以形成公理体系。经济管理学在此基础上结合丰富的实践,形成了艺术性与技巧(经验)性很强的许多方法(技巧)原理与定理。二者各有优缺点,但区别是明显的。通俗地说,经济学中类似于“坏人假设”,经济管理学中类似于“好人假设”。   当代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都是学派林立众说纷纭。但由于经济学的人性假设比较一致,因而经济学原理与实证分析领域的分歧并不是很大,分歧主要的在经济学原理的应用(如经济政策的制定)与规范分析方面。例如,经济学在不一样时代都有比较权威的教科书,非权威的教科书也是大同小异。而当代经济管理学由于其人性假设分歧较大,导致了几乎没有经典或权威的理论,也没有系统的理论框架,更没有权威的通行的教科书。有位经济学家曾经说,两个经济学家在一起讨论就会有三个经济学流派。借用这一思路能说,两个经济管理学家在一起讲座至少会有四个经济管理学流派。 第二章 经济管理学行为主体关系的区别  1、经济管理学中行为主体的关系 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是资源配置,分工和交易是资源配置的主要的途径。通过市场进行交易能把行为主体的自利性动机转化为共利的结果。即实现“主观为自己,客观为社会”。所以经济学中行为主体的关系主要的体现为市场交易关系。市场交易的直接目的是交易双方都能获得利益,因而交易双方是平等的契约关系。经济学中的人不仅在人格上与地位是是平等的,而且经常学中也不大考虑粹分工、岗位职责与个人专长等方面差异必然造成的层资差序与隶属关系。这种关系能概括为行为主体的等同性。   上述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在那一本教科书中明确指出,但它隐含在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中。因为经济人假设是对每一个人都有效的,经济人并不是关起门来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是在交换中实现利益最大化。由于每个人都有同样的倾向,所以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限制就是别人同样的利益最大化。如果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过程中只许赚钱,不许你盈得,便不会出现经济学中需要和供给的均衡,也不会出现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均衡。   从经济学角度看,所谓“顾客是上帝”之类的说法都是卖主为了实现自身利益而使用的营销策略,因为供给者和需要者的关系完全是平等的。这些口号具有现实意义是由于特定的历史时期供给大于需要造成的。事实上顾客为了实现自己的交易目的,也能给卖主说一些好听的话(这种情况在市场上讨债价还价中经常)。总之,由于行为主体的等同性,从经济学角度看。交易双方都能向对方提出条件或拒绝对方的条件,也都能用抬高对方地位或贬低自己地位的策略实现自己的交易目的。2、经济管理学中行为主体的关系 经济管理学以激励人的积极性,提高组织效率为目标,从根本上说更加尊重人、重视人的作用。当然经济管理学中的个体(即行为主体,为避免和管理主体混淆暂用个体一词)在人格上也是平等的。但是经济管理学不得不考虑组织中不一样层级与不一样个体的职能。有的人分作为领导者,有的人分作为执行者,而且在不一样的场合下同一个人也要扮演不一样的角色,因而要把人看作“术业有专攻、能力有高低、地位有区别”的不一样个体。经济管理学中的人虽然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但在地位上是不平等的,这种不平等虽然不意味着高低贵j的区别,但意味着主体与客体、主动与被动的区别以及职能的区别、对组织贡献的区别。这种关系能概括为个体的差异性。   经济管理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是区分了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其中,人既是管理主体的核心,也是管理额体的核心。虽然同一行为主体在不一样的场合可能担任不一样的角色,但在同一管理过程中行为具体的人担任什么角色是明确区别的。这意味着经济管理学中人与人的差序关系是不可回避的。   事实上,不管是行政管理还是企业管理,不管理是企业组织形式中的U型还是M型与H型,科层制(Hierachy,或译官僚制)仍然是管理组织的基本形式。科层制中不一样岗位所要求的能力与个性特征的差别很大,这决定了经济管理学中人的差序性是明显。劳伦斯。彼得对科层制中人的差序关系作为精彩的分析,甚至说他创立了一门新的学科——层级组织学(Hierachiolgy)。   从上述分析能看出,尽管理经济管理学没有明确提出们的差序关系,但人们关系的差序性确实是经济管理学中隐含的前提。   正是由于经济管理学中的人是有差序性的人,因而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特别强调员工要有敬业精神,“干一岗、爱一岗”。由于实际生活中的不平等体验会挫伤人们的积极性,经济管理学也很重视从心理上与感觉上给员工营造一种平等的氛围,以裣员工因地位与角色差序导致物不平等感,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管理学以实现组织目标作为自己的目标,把激励人的积极性、提高组织效率作为一种手段。必须兼顾多数人的一般行为和少数人的特殊行为,因为少数的特殊行为以对提高组织效率非常重要。正因为如此,经济学坚守着经济人(机会主义)假设,而管理学却认为追求经济利益虽然是人的基本需要,但在人的多种需要中属于低级需要,因而管理学对人性的假设早已超越了经济人假设,而有了复杂人、社会人、管理人等新理论,沿着这一方向,管理学从经济学中分离出来并独立发展起来。较早的管理思想中把人当作会说话的工具,认为人总是好吃懒做、好逸恶劳,毫无责任心,麦格雷戈把这种传统称为人性假设的X理论。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强调人追求经济利益的本性,使管理学与经济学的人性假设一度取得了共识。但不久后,梅奥从“霍桑实验”中认识到除了对经济利益的要求外,人们对社会和心理方面的要求也很重要,因而否定了经济人假设,提出了社会人假设。其他行为科学理论的代表人物从不同侧面强化社会人假设。其中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社会人假设发展为一个经典又精致需要模型。当代管理学学派犹如丛林,对对人性的假设也犹如丛林,其中有代表性的是1978年诺贝尔奖得主西蒙在他的决策理论中阐述的人性假设。他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并且组织中不同层级的员工都在做决策,所以都是管理人。从这个意义上,管理学的科学性是不如经济学的。 管理学和经济学他们的学术分工不一样。经济学的目标是在资源一定的情况下,为了实现整个人类或者说整个社会的利益,以及实现目标有的手段。象微观宏观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都是以地域或者行业的不同在实现财富最大化目标的。而象计量经济学、博弈论则是经济学分析工具的改进。而制度经济学,家庭经济学和公共选择学派的出现,则是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延伸和改进,是从另一个角度去解释经济现象,把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延伸到社会学、政治学等其它学科。在斯密的理念中,通过社会分工,通过交换,通过市场竞争,就能依靠人的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行为,实现整个社会的财富的增加。在经济学的世界里,行为主体之间是自由的、平等的。社会中的人是分层次的,但是在经济活动中,则是平等的。当然经济学发展到今天,实际上更多的是进行局部的改进,有些是涉及到根源问题,有些是对原来的理论作局部的完善。象今年的3个研究机制设计的学者,他们研究的实际上是如何在一个实现的组织中提高效率的问题了,不是那种传统意义纯粹的经济学。 第三章 经济管理学小结与补充说明   经济学注重设计合理的游戏规则,开发制度资源,因而经济学假定人是具有机会主义倾向的经济人,他们的相互关系是等同的。因为经济学对人的假设简化而一致,所以经济学理论的系统性、科学性、统一性较强;经济管理学注重调动人的积极性,开发人力资源,因而经济管理学假定人是具有多种需要的复杂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差序关系。因为经济管理学对人的假设丰富且分歧较大,所以经济管理学的概权变性、艺术性、多样性较强。   当然理论抽象的区别并不意味着实际应用的泾渭分明。恰恰相反,正象工业生产中把物理学与化学原理的应用交织在一起一样,实际应用中经济学原理和管理原理也是交织在一起的。尽管如此,理论上仍然有必要明确两者的区别。认识相者的区别有助于两门学科的相互借鉴与各自完善,也有助于两门学科的交×或边缘学科的研究。        结束语 事实上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的区别是有很大区别的两门学科。他们的根本区别在于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人在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中都是行为主体,但作为独立学科的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并不研究每一个具体的、各不相同的人;而是根据各自的学科目的与研究对象,基于人们的一般的普遍的行为特点,对人作抽象化、概念化的假定,以便于分析。这样得出的对人的认识就是行为主体的基本假定,这种基本假定是进一步分析的基本前提。因此对行为主体的不一样认为或假定导致以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的根本区别。

关于农业经济学的论文范文高中生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提出-论点;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结论。  论文提纲也可以用最简单的格式和分类,简单明了地说明论文的目的、依据和意义,甚至是两句话。这种提纲往往是用于科学论文,而且在对于各种概念有相互联系而不是孤立的出来讨论的情况下。如果总要分出1、2、点来写的话,往往会变成“八股文”的模式,这样的论文往往是应付式的论文,其真正的科学价值会大打折扣。

据学术堂了解,农业经济学是研究农业中生产关系和生产力运动规律的科学农业经济学是研究农业生产,及与其相联系的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学科当今社会农业也是必须发展的产业,农业如果一旦停滞必定会影响阻碍经济的发展那么为了研究农业与经济的关系下面来看看农业经济学论文题目  1、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建设用地布局优化方法研究  2、甘肃省耕地资源保护问题研究  3、面源污染防治视角下农村土地经营方式选择的博弈分析  4、农村小型水利基础设施自主管理问题分析  5、凌源市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系研究  6、云南省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政策实施情况及成效  7、农村生态环境与生态农业经济的关系  8、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对河南省方城县农户的调查  9、城镇化率与农机化程度的关系研究  10、贵州山区公路沿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11、我国环境污染源中废气的监测方法分析  12、中小农业企业的发展战略研究  13、土地征用的农户收入效应  14、大数据环境下云南农产品精准营销模式研究  15、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逻辑及动力  16、大力提升粮食产业经营水平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17、社会治理视角下的林业专业合作社制度创新  18、对我国森林资源价值核算的评述与建议  19、我国肉鸡养殖户建立免疫档案行为及影响因素  20、中国东西部地区蔬菜流通效率差异的比较研究

帮你写, 我有啊 你联系我 朋友把您的具体的要求出清楚些,看看需要农业经济学的毕业论文联系我 我来 帮你 q我 吧 在校研究生

摘 要  由于经济管理学一词的使用频率非常高,所以许多人误码以为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大同小异。事实上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的区别是有很大区别的两门学科。他们的根本区别在于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人在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中都是行为主体,但作为独立学科的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并不研究每一个具体的、各不相同的人;而是根据各自的学科目的与研究对象,基于人们的一般的普遍的行为特点,对人作抽象化、概念化的假定,以便于分析。这样得出的对人的认识就是行为主体的基本假定,这种基本假定是进一步分析的基本前提。因此对行为主体的不一样认为或假定导致以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的根本区别。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中对行为主体假定的表现在行为主体的基本倾向与相互关系两方面。关 键 词 : 经济管理学的区别 经济学 经济管理    目 录第一章 经济管理学行为主体基本倾向的区别 11、经济管理学的人性假设 12、经济管理学人性假设 23、人性假设的区别及其对经济管理学的影响 3第二章 经济管理学行为主体关系的区别 41、经济管理学中行为主体的关系 42、经济管理学中行为主体的关系 4第三章 经济管理学小结与补充说明 7结束语 8参考文献 ………………………………………………………………………… 9致敬 ……………………………………………………………………………… 10 第一章 经济管理学行为主体基本倾向的区别 对行为主体基本倾向的抽象化认识形成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有不一样的派别,在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各自内部不一样派别之间的对人性假设的认识也不一致,但这种不一致辞只是大同小异,而两门学科之间却有很大的区别。1、经济管理学的人性假设 经济学以节约成本、扩大产出、优化资源配置为目标考虑规则的合理性,只能从大多数的一般行为出发进行分析,所以假定人是经济人(Economic Man)、理性人(Rational Man),或者是具有机会主义(Opportunism)倾向的人。   经济人的行为决策从自己的经济利益出发,通过收益和成本的比较使其净收益最大化。当然,讲到最大化时都是指一定条件下的尽可能大,而不是无限大,即最大化是条件极值。理性人的基本倾向和经济人一致,只是把经济利益扩大到综合利益与长期利益。如暂时的奉献是为了长远利益或心理上与声望上的满足。但是,经济学同时也认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而且具有可测性、可比性与客观性,因而是衡量交易对象的价值与人(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的难以替代的尺度。所以综合利益的基础当然是经济利益,其衡量尺度也多用市场交易价值。因此。经济学的行为就是理性的行为,理性的行为就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经济人假设借助于可计量的货币作尺度,特别有利于定量化分析或模型化,但经济人的假定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学的目标,而不是为了计量与模型化,这可从较少使用定量分析与模型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新制度主义经济也挖于假定人是经济这一事实中得到证明。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人性假定,但隐含着经济人的假设。因为马克思把经济作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把经济基础作为上层建筑的决定因素,把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贪欲作为其理论前提。无疑,马克思是把行为主体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作为前提的,只是这一前提在分析抽象规律与资本家的行为特点时强调的多;而在分析工人的行为特点时强调的少。   新制度经济学仍然认为人以追求经济管理学利益为特征,只是对行为的理性程度颇有微词,认为人只具有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但是他们认为人具有机会主义倾向,总想搭便车(Free Rider)。机会主义就是不仅追求自身利益,而且想方设法用诡计来实现自己的利益,尽管不一定所有的行为主体都表现为明显的机会主义,但很难肯定那些人的机会主义倾向更小。显然,新制度经济学在否定完全理性的同时却更强调追求经济利益及其手段。从行为主体的基本倾向来看,这和经济人假设并没有很大的区别。 2、经济管理学人性假设 经济管理学以激励人的积极性、提高组织效率为目标,必须兼顾多数人的一般行为与少数人的特殊行为,因为少数的特殊行为以对提高组织效率非常重要。正因为如此,经济学坚守着经济人(机会主义)假设,而经济管理学却认为追求经济利益虽然是人的基本需要,但在人的多种需要中属于低级需要,因而经济管理学对人性的假设早已超越了经济人假设,而有了复杂人、社会人、管理人等新理论,沿着这一方向,经济管理学从经济学中分离出来并独立发展起来。   较早的管理思想中把人当作会说话的工具,认为人总是好吃懒做、好逸恶劳,毫无责任心,麦格雷戈把这种传统称为人性假设的X理论。   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强调人追求经济利益的本性,使经济管理学和经济学的人性假设一度取得了共识。但不久后,梅奥从“霍桑实验”中认识到除了对经济利益的要求外,人们对社会与心理方面的要求也很重要,因而否定了经济人假设,提出了社会人假设。其他行为科学理论的代表人物从不一样侧面强化社会人假设。其中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社会人假设发展为一个经典又精致需要模型。   当代经济管理学学派犹如丛林,对对人性的假设也犹如丛林,其中有代表性的是1978年诺贝尔奖得主西蒙在他的决策理论中阐述的人性假设。他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并且组织中不一样层级的员工都在做决策,所以都是管理人。 3、人性假设的区别及其对经济管理学的影响 经济人假设简单明了、便了分析,经济学以此为核心形成了公理体系与系统的方法(技巧)、原理与定律;而社会人、管理人等假设内涵丰富、复杂,难以形成公理体系。经济管理学在此基础上结合丰富的实践,形成了艺术性与技巧(经验)性很强的许多方法(技巧)原理与定理。二者各有优缺点,但区别是明显的。通俗地说,经济学中类似于“坏人假设”,经济管理学中类似于“好人假设”。   当代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都是学派林立众说纷纭。但由于经济学的人性假设比较一致,因而经济学原理与实证分析领域的分歧并不是很大,分歧主要的在经济学原理的应用(如经济政策的制定)与规范分析方面。例如,经济学在不一样时代都有比较权威的教科书,非权威的教科书也是大同小异。而当代经济管理学由于其人性假设分歧较大,导致了几乎没有经典或权威的理论,也没有系统的理论框架,更没有权威的通行的教科书。有位经济学家曾经说,两个经济学家在一起讨论就会有三个经济学流派。借用这一思路能说,两个经济管理学家在一起讲座至少会有四个经济管理学流派。 第二章 经济管理学行为主体关系的区别  1、经济管理学中行为主体的关系 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是资源配置,分工和交易是资源配置的主要的途径。通过市场进行交易能把行为主体的自利性动机转化为共利的结果。即实现“主观为自己,客观为社会”。所以经济学中行为主体的关系主要的体现为市场交易关系。市场交易的直接目的是交易双方都能获得利益,因而交易双方是平等的契约关系。经济学中的人不仅在人格上与地位是是平等的,而且经常学中也不大考虑粹分工、岗位职责与个人专长等方面差异必然造成的层资差序与隶属关系。这种关系能概括为行为主体的等同性。   上述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在那一本教科书中明确指出,但它隐含在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中。因为经济人假设是对每一个人都有效的,经济人并不是关起门来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是在交换中实现利益最大化。由于每个人都有同样的倾向,所以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限制就是别人同样的利益最大化。如果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过程中只许赚钱,不许你盈得,便不会出现经济学中需要和供给的均衡,也不会出现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均衡。   从经济学角度看,所谓“顾客是上帝”之类的说法都是卖主为了实现自身利益而使用的营销策略,因为供给者和需要者的关系完全是平等的。这些口号具有现实意义是由于特定的历史时期供给大于需要造成的。事实上顾客为了实现自己的交易目的,也能给卖主说一些好听的话(这种情况在市场上讨债价还价中经常)。总之,由于行为主体的等同性,从经济学角度看。交易双方都能向对方提出条件或拒绝对方的条件,也都能用抬高对方地位或贬低自己地位的策略实现自己的交易目的。2、经济管理学中行为主体的关系 经济管理学以激励人的积极性,提高组织效率为目标,从根本上说更加尊重人、重视人的作用。当然经济管理学中的个体(即行为主体,为避免和管理主体混淆暂用个体一词)在人格上也是平等的。但是经济管理学不得不考虑组织中不一样层级与不一样个体的职能。有的人分作为领导者,有的人分作为执行者,而且在不一样的场合下同一个人也要扮演不一样的角色,因而要把人看作“术业有专攻、能力有高低、地位有区别”的不一样个体。经济管理学中的人虽然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但在地位上是不平等的,这种不平等虽然不意味着高低贵j的区别,但意味着主体与客体、主动与被动的区别以及职能的区别、对组织贡献的区别。这种关系能概括为个体的差异性。   经济管理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是区分了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其中,人既是管理主体的核心,也是管理额体的核心。虽然同一行为主体在不一样的场合可能担任不一样的角色,但在同一管理过程中行为具体的人担任什么角色是明确区别的。这意味着经济管理学中人与人的差序关系是不可回避的。   事实上,不管是行政管理还是企业管理,不管理是企业组织形式中的U型还是M型与H型,科层制(Hierachy,或译官僚制)仍然是管理组织的基本形式。科层制中不一样岗位所要求的能力与个性特征的差别很大,这决定了经济管理学中人的差序性是明显。劳伦斯。彼得对科层制中人的差序关系作为精彩的分析,甚至说他创立了一门新的学科——层级组织学(Hierachiolgy)。   从上述分析能看出,尽管理经济管理学没有明确提出们的差序关系,但人们关系的差序性确实是经济管理学中隐含的前提。   正是由于经济管理学中的人是有差序性的人,因而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特别强调员工要有敬业精神,“干一岗、爱一岗”。由于实际生活中的不平等体验会挫伤人们的积极性,经济管理学也很重视从心理上与感觉上给员工营造一种平等的氛围,以裣员工因地位与角色差序导致物不平等感,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管理学以实现组织目标作为自己的目标,把激励人的积极性、提高组织效率作为一种手段。必须兼顾多数人的一般行为和少数人的特殊行为,因为少数的特殊行为以对提高组织效率非常重要。正因为如此,经济学坚守着经济人(机会主义)假设,而管理学却认为追求经济利益虽然是人的基本需要,但在人的多种需要中属于低级需要,因而管理学对人性的假设早已超越了经济人假设,而有了复杂人、社会人、管理人等新理论,沿着这一方向,管理学从经济学中分离出来并独立发展起来。较早的管理思想中把人当作会说话的工具,认为人总是好吃懒做、好逸恶劳,毫无责任心,麦格雷戈把这种传统称为人性假设的X理论。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强调人追求经济利益的本性,使管理学与经济学的人性假设一度取得了共识。但不久后,梅奥从“霍桑实验”中认识到除了对经济利益的要求外,人们对社会和心理方面的要求也很重要,因而否定了经济人假设,提出了社会人假设。其他行为科学理论的代表人物从不同侧面强化社会人假设。其中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社会人假设发展为一个经典又精致需要模型。当代管理学学派犹如丛林,对对人性的假设也犹如丛林,其中有代表性的是1978年诺贝尔奖得主西蒙在他的决策理论中阐述的人性假设。他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并且组织中不同层级的员工都在做决策,所以都是管理人。从这个意义上,管理学的科学性是不如经济学的。 管理学和经济学他们的学术分工不一样。经济学的目标是在资源一定的情况下,为了实现整个人类或者说整个社会的利益,以及实现目标有的手段。象微观宏观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都是以地域或者行业的不同在实现财富最大化目标的。而象计量经济学、博弈论则是经济学分析工具的改进。而制度经济学,家庭经济学和公共选择学派的出现,则是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延伸和改进,是从另一个角度去解释经济现象,把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延伸到社会学、政治学等其它学科。在斯密的理念中,通过社会分工,通过交换,通过市场竞争,就能依靠人的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行为,实现整个社会的财富的增加。在经济学的世界里,行为主体之间是自由的、平等的。社会中的人是分层次的,但是在经济活动中,则是平等的。当然经济学发展到今天,实际上更多的是进行局部的改进,有些是涉及到根源问题,有些是对原来的理论作局部的完善。象今年的3个研究机制设计的学者,他们研究的实际上是如何在一个实现的组织中提高效率的问题了,不是那种传统意义纯粹的经济学。 第三章 经济管理学小结与补充说明   经济学注重设计合理的游戏规则,开发制度资源,因而经济学假定人是具有机会主义倾向的经济人,他们的相互关系是等同的。因为经济学对人的假设简化而一致,所以经济学理论的系统性、科学性、统一性较强;经济管理学注重调动人的积极性,开发人力资源,因而经济管理学假定人是具有多种需要的复杂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差序关系。因为经济管理学对人的假设丰富且分歧较大,所以经济管理学的概权变性、艺术性、多样性较强。   当然理论抽象的区别并不意味着实际应用的泾渭分明。恰恰相反,正象工业生产中把物理学与化学原理的应用交织在一起一样,实际应用中经济学原理和管理原理也是交织在一起的。尽管如此,理论上仍然有必要明确两者的区别。认识相者的区别有助于两门学科的相互借鉴与各自完善,也有助于两门学科的交×或边缘学科的研究。        结束语 事实上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的区别是有很大区别的两门学科。他们的根本区别在于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人在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中都是行为主体,但作为独立学科的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并不研究每一个具体的、各不相同的人;而是根据各自的学科目的与研究对象,基于人们的一般的普遍的行为特点,对人作抽象化、概念化的假定,以便于分析。这样得出的对人的认识就是行为主体的基本假定,这种基本假定是进一步分析的基本前提。因此对行为主体的不一样认为或假定导致以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的根本区别。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