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3d打印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8 12:26:57

3d打印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论文

你可以先去【绘学霸】网站找“3d打印建模”板块的【免费】视频教程-【点击进入】完整入门到精通视频教程列表: /web/AppWebClient/AllCourseAndResourcePage?type=1&tagid=307&zdhhr-11y04r-1675485226729341267 想要系统的学习可以考虑报一个网络直播课,推荐CGWANG的网络课。老师讲得细,上完还可以回看,还有同类型录播课可以免费学(赠送终身VIP)。自制能力相对较弱的话,建议还是去好点的培训机构,实力和规模在国内排名前几的大机构,推荐行业龙头:王氏教育。 王氏教育全国直营校区面授课程试听【复制后面链接在浏览器也可打开】: /school/3dmodel?type=4&zdhhr-11y04r-1675485226729341267 在“3d打印建模”培训机构里是国内的老大,且没有加盟分校,都是总部直营的连锁校区。跟很多其它同类型大机构不一样的是:王氏教育每个校区都是实体面授,老师是手把手教,而且有专门的班主任从早盯到晚,爆肝式的学习模式,提升会很快,特别适合基础差的学生。大家可以先把【绘学霸】APP下载到自己手机,方便碎片时间学习——绘学霸APP下载: /Scripts/html

如今,3D打印作为具有代表性的前沿技术之一 ,其应用价值已经获得了诸多业内人士的认可。在医疗领域,3D打印已经在逐步渗透于手术模型预演、康复医疗器械制造等多个细分应用场景,在3D打印前沿技术的推动下,传统医疗行业的服务模式正加快转变,智能化、高效化、专业化医疗服务模式也加快养成。手术预演模型对于风险高、难度大的手术,医务工作者进行术前规划十分重要。在以往的手术预演过程中,医务工作者往往需要通过CT、核磁共振(MRI)等影像设备获取患者的数据,之后再将二维医学影像利用软件转换成逼真的三维数据。如今,医务工作者可以借助3D打印机等设备,将三维模型直接打印出来。这样做,既可辅助医生进行精准的手术规划、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又便于医务工作者与患者针对手术方案进行沟通和交流。手术导板作为手术实施过程中的辅助手术工具 ,手术导板可以帮助医务工作者准确实施手术方案。目前,手术导板的类型已经包括关节类导板、脊柱导板、口腔种植体导板等。借助3D打印制作的手术导板,在弥补了传统手术导板制造工艺不足之处的同时,也能对导板的尺寸、形状等按需进行调整。这样做,可以使不同的患者都具有符合自己真正需要的导板 。牙科应用近年来,3D打印在牙科领域的应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从总体来看,3D打印在牙科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金属牙齿、隐形牙套设计及制作等方面。 3D打印前沿技术的出现,为需要进行牙齿矫正的人实现个性化定制牙套创造了更多可能。在不同的牙齿矫正阶段,矫正者需要的牙套是不同的,借助3D打印来制作矫正牙齿所需的多副牙套,不仅有助于牙齿的健康发育,也能降低牙套的制作成本。骨科应用目前,很多医务工作者正通过3D打印前沿技术来治疗骨骼受损的患者。通过为患者建立精确的三维骨骼物理模型,医务工作者可以进一步观察患者的骨质情况极骨骼受损的具体部位,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借助3D打印的技术优势,长骨骨折、髋关节受损等治疗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难题已经逐步被攻克。皮肤修复在治疗因火灾等皮肤严重灼伤的患者时,治疗周期较长、术后疤痕明显等问题使皮肤修复效果难以实现新的提升。多年来,科研人员一直致力于探索提升皮肤修复效果的新方式,而3D打印前沿技术的出现,为受损皮肤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通过扫描受损皮肤创面,医务工作人员可以进行皮肤创口三维模型重建,然后利用前沿打印技术,将多种高黏度的含皮肤细胞的材料进行高精度、高活性的原位打印,构建仿生皮肤结构。生物组织器官近几年,科学界和医学界已经将3D打印生物器官组织作为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目前,生物3D打印的组织器官主要包括鼻子、耳朵、血管、肾脏、心脏、皮肤、眼角膜等。无论是人造血管、软骨组织,还是肝脏组织、肾脏组织,其核心都是特定类型细胞的分离(或定向诱导)及大规模扩增。生物3D打印技术,在人工组织、器官培养过程中可以构建组织器官的三维形状,并让细胞组织按照预先设定好的形状生长,以此来促进细胞组织的健康发育,并用其来替换人体病变组织。康复医疗器械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假肢、助听器等康复医疗器械具有小批量、定制化的需求,由于这些康复医疗器械设计较为复杂,传统数控机床受到加工角度等因素的限制往往难以实现较好的效果。利用3D打印技术后,康复医疗器械的制造工艺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制作单个定制化康复医疗器械的成本下降、制作周期也进一步缩短。个性化制药在智慧医疗快速发展的当下,患者对于专业化、个性化、 精准化医疗服务模式也满怀期待。在制药方面,运用3D打印成形技术制备药物缓释装置来制药具有多种优势。3D打印可以对多种制药材料实现局部细节化控制,并精准控制某种药物的成分。对于儿童和老人而言,科学控制药物的剂量也有助于提升用药的安全性。通过3D打印成形技术及设备,将粉末材料粘结成形,可以实现医学应用中具有复杂型腔的多孔结构,这对于药效释放有着重要意义。实际上,3D打印技术的出现,在潜移默化中已经从多个层面上改变了传统医疗行业的发展进程。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3D打印将催生出更医疗服务的新模式,人们也将感受到新兴技术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3d打印技术应用论文

3D打印技术。可以应用于很多行业。比如说医疗行业用于人体再生结构的配套打印。机械,航空,航天制造研究行业。复杂奇特零件的打印。其实它主要应用于。外形的仿制。特殊零部件的抄袭。3D打印模具生成。只要在电子空间可以看到。可以感受到的东西他就可以打印出来。

可以写一些发现史东西,然后写国内外发展趋势,最后写你要做的东西,最后写细节。还哪里不懂?

3D打印的研究背景:3D打印技术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实际上是利用光固化和纸层叠等技术的最新快速成型装置。它与普通打印工作原理基本相同,打印机内装有液体或粉末等打印材料,与电脑连接后,通过电脑控制把打印材料一层层叠加起来,最终把计算机上的蓝图变成实物。这打印技术称为3D立体打印技术。2019年1月14日,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在《自然·医学》杂志发表论文,首次利用快速3D打印技术,制造出模仿中枢神经系统结构的脊髓支架,在装载神经干细胞后被植入脊髓严重受损的大鼠脊柱内,成功帮助大鼠恢复了运动功能。该支架模仿中枢神经系统结构设计,呈圆形,厚度仅有两毫米,支架中间为H型结构,周围则是数十个直径200微米左右的微小通道,用于引导植入的神经干细胞和轴突沿着脊髓损伤部位生长。3D打印研究意义近年来3D打印技术已经在汽车设计、航空航天和医疗等行业取得了广泛的应用。然而,3D打印技术在大尺寸建筑结构自动化建造中的研究及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3D打印建筑材料的研发成为实现3D打印建筑的核心技术。目前国内外已有部分学者就3D打印建筑材料进行了尝试性研发,如:荷兰的专家曾采用了树脂及塑料类的材料进行研发;美国人采用了树脂砂浆类、黏土类、混凝土类材料进行3D打印材性试验;英国拉夫堡大学对打印所需混凝土材料性能进行研究。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3D打印

传统的铸造生产是设计-模具-造型-浇注-清理-后处理-机加。3D打印学名为增材制造技术,其工作原理是将计算机设计出的三维模型分解为若干层平面切片,然后把“打 印”材料按切片图形逐层叠加, 最终“堆积”成完整的物体。1、目前主要应用领域目前,3D打印主要用在3个方面:大众消费 (桌面级)、工业级、生物工程级。 ①大众消费(桌面级)。用于工业设计、 工艺设计、珠宝、玩具、文化创意等领域。 ②工业级又有两个方面,一是原型制造, 主要用于模具、模型等行业。二是产品制造, 包括大型金属结构件和小型金属零部件的直接制造。 ③生物工程级。如打印器官、 骨骼、牙齿、细胞、软组织等。2、3D打印技术与行业现状①欧美的3D研究和产业化。在美国,3D打印技术已初步产业化,其中Stratasys和3DSystems是两家龙头企业,均已经在纳斯达克上 市。2013年8月16日,“美国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 剪彩成立。 欧盟也设置了基金会来支持3D打印技术, 分别在诺丁汉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埃克斯特大学建立了3D打印中心。②国内3D行业现状。 国内的3D打印行业分为学院派和市场派。学院派主 要以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为主。市场派主要包括南京 紫金立德、湖南华曙高科、无锡飞尔康、 杭州先临、中航激光、武汉滨湖等。③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 2012年10月15日,由亚洲制造业协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等权威科研机构和3D行业领先企业共同发起的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在 北京宣告成立,自称是全球首家3D打印产业联盟。 ④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 2013年5月29日,由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以 及英国3D增材制造联盟、美国的Exone公司、德国EOS公司、美国的3DStratsys公司、比利时Materialise公司、英国ChocEdgeLtd公司、美国drexel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机械与宇航学院等科研单位和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2014年6月19-22日将在青岛召开第二届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暨2014年世界3D打印技术博览会。 3、3D技术应用前景通过中国知网、维普等查询到关于3D的论文汗牛充栋,让人热血沸腾。但基本都是关于3D技术的普及知识以及在医学、模具、建筑等应用案例。资本市场也热闹非凡,但有头脑的风投非常谨慎。一般认为: ①3D打印不可能,至少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制造业。 3D打印究竟能够做什么?美国的、欧洲的3D企业, 也说不出来。否则, 他们就不会在世界3D产业大会上和中央电视台的专题节目中炫耀: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一 把吉他,打印一支电子琴,打印一个台灯, 或者打印一把gun…… 传统制造业经过数千年的积累和发展, 已经非常完善和成熟,无论是工艺特点,还是成本因素、材料因素,3D打印技术都是无法比拟的。3D打印技术的真正奥秘所在, 不是什么都能做,而应该是传统制造业不能做或很难做的领域,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轻松实现。 ②个人消费。 由于成本问题以及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因为3D应用并不是零门槛,要以现有技术, 一家用户需要准备多种原材料和成本的水平推广, 肯定有难度,很难形成市场规模。关键是如何培育应用市场, 用户是需要去培育的。所以,短期内家用3D打印行业也难形成气候。

3d打印技术应用论文3000字

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特别是在医学,考古的领域有重要的应用。普及到普通人家的生活中只是时间问题。但同时也存在一定限制,据说3D打印技术甚至可以打印出小口径枪械,可能被滥用。总体来说优势大于劣势,需要相应的管控。

可以查查相关3D打印机的资料,现在打印机可分为桌面级,工业级,生物医疗级;不知道你准备写那个类型的,桌面级以后将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或家庭中,比如成都mostfun,北京太尔等;至于其他级别的可以查询国外的。

3d打印技术应用论文2000字

按议论的性质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立论性的毕业论文是指从正面阐述论证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一篇论文侧重于以立论为主,就属于立论性论文。立论文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以理和事实服人。驳论性毕业论文是指通过反驳别人的论点来树立自己的论点和主张。如果毕业论文侧重于以驳论为主,批驳某些错误的观点、见解、理论,就属于驳论性毕业论文。驳论文除按立论文对论点、论据、论证的要求以外,还要求针锋相对,据理力争。按研究问题的大小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宏观论文和微观论文。凡届国家全局性、带有普遍性并对局部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的论文,称为宏观论文。它研究的面比较宽广,具有较大范围的影响。反之,研究局部性、具体问题的论文,是微观论文。它对具体工作有指导意义,影响的面窄一些。:p>

可以查查相关3D打印机的资料,现在打印机可分为桌面级,工业级,生物医疗级;不知道你准备写那个类型的,桌面级以后将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或家庭中,比如成都mostfun,北京太尔等;至于其他级别的可以查询国外的。

您好!可以参考下。英国杂志《经济学人》把3D技术称之为第三次工业革命,世界期待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终于降临。 3D打印技术作为快速成型领域的一种新兴技术,目前正迅猛发展。近段时间,3D打印技术吸引了国内外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热切关注。英国杂志《经济学人》对3D打印技术和发展做了介绍和展望,文章认为, 3D打印技术未来的发展将使大规模的个性化生产成为可能,这将会带来全球制造业的重大变革。很多新闻媒体乐观地认为,3D打印产业将成为下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朝阳产业。什么是3D技术? 3D打印技术有很多种,大致有激光粉末成型法、熔融塑料成型法、光敏树脂成型法等几种,技术原理是无论何种成型法,都是采取原料加层方法形成3D物体,每次打印一层材料只有1mm-2mm厚,与2维打印机相比,3D打印机多了一维,即Z轴,通过X-Y-Z轴的运动,将原料逐层堆积而成,如熔融塑料成型法,喷嘴喷出熔融的塑料丝,承物平台作3维运动,即可堆积出3D实物(等于一层层粘上去)。 3D技术的应用领域 3D打印机的应用对象可以是任何行业,只要这些行业需要模型和原型。3D打印机需求量较大的行业包括政府、航天和国防、医疗设备、高科技、教育业以及制造业等等。望采纳!!

纳米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论文

简单说就是五大块,载药,成像,检测,器件,组织工程。载药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药物给药量,改善生物利用度,增加靶向效果,降低毒副作用。成像主要是为了发展新型的成像技术,以及造影剂的改进与开发。检测主要是为了简化现有的操作,简化诊断标识,提高灵敏度和可信度,提供新的检测手段。器件主要目的是为了开发嵌入式或者植入式的器件,微型化并提高集成度,以及纳米机器人的开发。不过这部分比较新,还没见到比较突破性的成果,现有的水平主要还是在体外做一些检测方面的工作,作为智能硬件来开发的也仅仅是一小部分。组织工程是过去生物材料领域的老本行,现在材料的和生物的都扎进去了,创伤修复,新的植入体材料的开发,以及植入体的表面修饰,做得都比较好。另外就是人工器官的开发,以及引入3D打印之后可能做到的完整的体外器官重构,这个现在虽然是概念,但是可以想见已经有不少人在做了。纳米材料很容易做到功能的集成化以及微型化,具体一点说的话,其实就是把过去不可控,不可见的阶段,变得尽量可控,并可视化。药还是原来的药,只不过如同内裤外穿就变身超人,换装Cos之后就会使用魔法一样,疗效更好了

我觉得~~你还是自己去看下(纳米技术)吧~自己找下这样的论文多参考参考

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上有什么应用和优势纳米技术对医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疾病诊断、预防和治疗的实际需求对纳米技术提出了获得更先进的药物传输系统和早期检测与诊断技术的期望,如早期诊断和预警、代谢产物中的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及其微量或痕迹量或瞬间的样品量的检测技术,适于大量或批量的实用检测技术平台,载体的效率和容量,靶向、缓释、可控的药物载体,药靶确证和药物筛选,甚至是突变或个体化差异的检测、诊治等。利用DNA分子的自组装特性,可以获得新型的纳米结构材料,用于发展全新的生物检测技术,实现基因治疗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发展安全有效的基因运载系统,利用纳米技术发展新型医学传感器,利用纳米技术发展新型活细胞检测技术。另外纳米技术对再生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和推动作用,纳米技术为模仿和构建天然组织里不同种类的细胞外基质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纳米技术将有助于探索和确定成体干细胞中的信号系统,以激发成体干细胞中巨大的自我修复潜能,纳米技术在医学科学中的应用,如单分子、单细胞体内成像应用、单一癌症细胞检测、药物释放直观技术等。 纳米技术在传染病防治中也有广阔的应用,我国是乙肝大国,平均有8%乙肝病人或携带者,在偏远农村远远高于这个比例。进展期肝病病人在中国的死亡率比较高,在大城市有60%的死亡率,在小的城市死亡率更是高达80%。虽然乙肝疫苗在乙肝病毒的传染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研究表明乙肝病毒的变异也是非常高的,而且目前一些治疗乙肝的药物的抗药性在我国已经显现出来,所以在中国开展乙肝病的纳米医药研究尤其重要,探测活体细胞的功能,在分子的水平上认识和理解病变机理,做到早期诊断,实现早期治疗。 纳米药物及其药理学 目前国内外已开发并上市了许多纳米药物制剂,以提高原制剂的口服生物利用度、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和提高治疗指数等,但是国际和国内纳米技术标准化却还没有建立,所以在纳米医药开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制约和影响。所以,对于纳米药物学及其药理学研究的基础科学问题和近、中、长期的目标设定非常重要。 例如,肿瘤生长机制及阿霉素胶束自组装分子的抗肿瘤活性研究。肿瘤的微环境对其生长及对药物输运有着巨大影响,肿瘤组织内部静液压高、低氧、低PH值等微环境使得药物分子只能聚集在血管细胞周围,不能达到肿瘤细胞,影响了药物的使用效果。PEG-PE包裹阿霉素形成的胶束自组装分子在治疗肿瘤方面有着很好的效果,使用后肿瘤尺寸明显减小。 “用于肿瘤诊断与治疗的纳米医药的材料发展潜力”的研究指出,纳米生物技术在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中可以发挥很大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抗体修饰的脂质体纳米复合载药体系不仅可以对肿瘤进行靶向治疗,结合纳米粒子修饰的纳米复合给药体系还可以对转移的肿瘤细胞进行诊断和靶向治疗,而且纳米胶囊的尺寸适中(50-200nm)时效果最好。“脂质分子自组装系统及其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的研究认为,脂质分子作为生物体组成的主要成分具有无可比拟的生物相容性,自组装形成的纳米结构无论从均一性、稳定性,以及重复性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而且小肽修饰的脂质体对肿瘤有一定的靶向作用。 在这一议题中,专家们就目前纳米医药中其安全性评价和标准研究方法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一致认为目前纳米医药研究应该规范化,推行“力量集成、资源整合和有限目标”的策略。纳米药物学近期或近中期目标可以是通过药物的直接纳米化或纳米载药系统(NanoDDS),研制一批旨在提高生物利用度、延长药物作用时间、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或提高制剂顺应性等的纳米药物制剂。在纳米效应研究基础上,针对我国重大疾病(如肿瘤、心血管疾病、肝炎、艾滋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通过汲取这些疾病的病理学、生理学研究成果,研究和开发一批创新纳米药物制剂,并阐明与此相关联的深层次科学问题,包括纳米药物的长循环机理、纳米粒肿瘤药物的EPR效应机理、纳米药物对微循环影响机理、基因非病毒纳米载体的组装、转染机理、纳米智能载药系统的传感技术与药物控制释放技术的整合等。 生物传感与医学示踪 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是当前医学研究领域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恶性肿瘤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危及人群健康及带来巨大经济负担的社会问题。目前癌症病人和心血管病人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一个最主要原因,是现有技术还很难实现真正的疾病早期检测,所以生物传感和医学示踪技术至关重要,特别是纳米生物传感技术和纳米材料在分子影像技术中的应用等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生物医学用磁性纳米材料及器件”的中心议题报告中介绍了生物医学用磁性纳米材料及器件在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医学以及药学等方面的应用及发展;同时,也提出了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急需研究的问题:(1)还有哪些新奇的性质可以应用?对不同分子探针的组装、联合及效能等;(2)磁性纳米材料究竟是在什么水平,如究竟是在细胞层次还是在组织层次上,对生物产生综合影响;(3)影像对磁性纳米材料对比剂尺寸和其他性质的依赖程度;(4)磁性纳米材料在生物体内的分散及循环问题;(5)磁性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生物相容性等。 《生物微纳传感技术》的报告,对建立在纳米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磁性、催化性能等特性基础上的新型传感技术进行了综述和探讨,如纳米单通道技术利用随机传感形成的电流脉冲信号来实现DNA测序、单核苷多态性、特异序列DNA等的识别分析。此外,纳米阵列通道技术、纳米阵列电极、纳米微流控通道、纳米间隙等技术对基因识别、蛋白质的结构及修饰特征、药物作用靶标的发现与确证、药物筛选等方面的研究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纳米技术的生物效应及安全性 “纳米生物环境健康效应与纳米安全性”的研究发现,由于小尺寸效应、量子效应和巨大比表面积等,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在进入生命体和环境以后,它们与生命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化学特性和生物活性与化学成分相同的常规物质有很大不同。一方面要充分评价其安全性问题,比如对人类健康以及生态环境等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对纳米颗粒与生命过程的相互作用过程的研究,发现纳米颗粒对生命过程的调控功能和正面的影响,也是纳米医学发展高效诊断和治疗的关键。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对于纳米技术安全性的评价是为了保障纳米技术在纳米医学和纳米生物学方面的更好的应用,更好地将纳米技术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纳米材料安全评价的研究战略和碳纳米管的生物分布”的专题报告,对目前国际上纳米材料安全评价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指出纳米安全性的研究并不是要阻碍纳米科技的发展,而是为纳米技术的快速高效发展铺平道路。

简单说就是五大块,载药,成像,检测,器件,组织工程。载药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药物给药量,改善生物利用度,增加靶向效果,降低毒副作用。成像主要是为了发展新型的成像技术,以及造影剂的改进与开发。检测主要是为了简化现有的操作,简化诊断标识,提高灵敏度和可信度,提供新的检测手段。器件主要目的是为了开发嵌入式或者植入式的器件,微型化并提高集成度,以及纳米机器人的开发。不过这部分比较新,还没见到比较突破性的成果,现有的水平主要还是在体外做一些检测方面的工作,作为智能硬件来开发的也仅仅是一小部分。组织工程是过去生物材料领域的老本行,现在材料的和生物的都扎进去了,创伤修复,新的植入体材料的开发,以及植入体的表面修饰,做得都比较好。另外就是人工器官的开发,以及引入3D打印之后可能做到的完整的体外器官重构,这个现在虽然是概念,但是可以想见已经有不少人在做了。纳米材料很容易做到功能的集成化以及微型化,具体一点说的话,其实就是把过去不可控,不可见的阶段,变得尽量可控,并可视化。药还是原来的药,只不过如同内裤外穿就变身超人,换装Cos之后就会使用魔法一样,疗效更好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