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有关城市规划的论文选题方向怎么选

发布时间:2024-07-06 09:59:33

有关城市规划的论文选题方向怎么选

不知道楼主有没有题目呢?首先要确定一个题目,其次就要查找资料了,收集多一些的资料,有助于写作过程的顺利进行。然后就需要根据题目来列一个提纲了,就是确定每一部分都写些什么东西之类的。

城乡规划与资源环境管理专业围绕新农村建设好选题,围绕减排防污染也好选题。不能在网上下载。但必须去网上查素材。假如选“小城镇规划建设中的问题和建议”,就要了解全国这方面都有哪些问题,那些最突出、问题产生的原因,问题的焦点是什么,如何解决,在解决中要注意什么……素材愈多越好,决定选题时,题目不能太大,容易空,也不能太小,素材浪费。选一个不被别人注意的题最好,有发现,能的高分。

住区改造。旧商业区复兴。城市地下空间。现代商业空间。城市交通一体化。

试论城市规划要点 引言城市规划的定义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战略、建设城市的纲领、管理城市的依据。如何打造一个城市的风貌、建设一个和谐、生动、合理的空间体系,是现在规划建设中十分热门的话题。城市规划必须注重个性特征,城市个性是一个城市的特色,是独特魅力之所在,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千城一面、似曾相识的城市越来越多,城市的个性特色已湮没在程式化的钢筋混凝土之中,失去了城市的特色和魅力。 城市个性化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突出特点。打好“文化牌”,彰显文化特征是十分重要的课题。美国城市建筑学家刘易斯·芒福德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无论是历史文化名城罗马、威尼斯,还是现代国际大都市巴黎、纽约、芝加哥,座座堪称文化艺术宫殿、建筑博物馆,处处折射出城市的文化,走进这些城市,就仿佛走进了他们的历史。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必须处理好建设与继承的关系,在发展中传承历史文化。否则,城市一旦失去历史陈迹,犹如人失去鲜明的个性,得到的利益是暂时的,而遗憾却是永远的。 由于城市所处的空间地理位置、地形条件、气象条件和自然环境的不同,构成了不同的城市环境空间形态,提供了每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环境空间特性。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充分认识该城市的山、水、林和风景名胜等自然景观要素,发掘、保护、利用、开发、改造自然环境空间特色,在共性中找出个性,围绕个性建设特色城市。与此同时也要注重生态的和谐与持续发展的战略。 规划与人文精神 城市规划的人文精神是在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会议第四次会议发表的《雅典宪章》中提出的,里面提出的城市功能分区原则影响了现代城市规划将近半个世纪。这种功能主义的原则,一方面向古典建筑学派提出挑战,使城市规划、建筑开始从古典的放射、圆形广场一类形式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功能主义又使城市规划、建筑逐渐陷入机械主义,它刻板地分区肢解了城市的有机结构,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多方面联系,破坏了城市的地方特性,其结果是使城市形态单调、布局混乱、建筑雷同。尤其是功利主义的影响,城市空间因最大限度的商业性开发,破坏了城市生态环境,污水、废气、噪声、交通事故等给城市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因此城市在抛弃了人文精神的同时,便从“文明中最伟大的创造”变成了“文明中最大的破坏”,也给人类带来了生存危机。 20世纪60年代,重新关注城市的历史文脉、地域文化和人们的生活,城市规划中的人文理念开始复苏。与此同时,国际规划、建筑界人士开展了“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研究,并指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城市人民”。这表明,城市人文精神将得到完全意义上的复兴与再生,人文因素将是21世纪城市文明的灵魂。 人文因素在中国的造城运动中是历史悠久的。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就是中国城市运动中的代表作之一,彰显出皇权的气势和霸气。现代的城市建设也需要这种对人文精神的关注,在继承与发扬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为城市打造一种文化的底蕴。 1建筑是人文精神的表现 1990年6月2日,国际建筑师协会第十七次大会发表了《蒙特利尔宣言》。其开头一行是:“建筑是人文的表现,它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形象。”世界建筑史表明,人类的建筑活动不仅是一项物质生产活动,而且还是人类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一座城市的魅力,多数是由于建筑艺术的魅力营造出来的。建筑是时代的象征。希腊雅典卫城建于公元前5世纪,其中有世界著名的保护神雅典娜帕提农神庙。卫城建筑群是雅典这个黄金般的古典时期的纪念碑,是雅典全面繁荣昌盛的见证。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建筑主要是国家性的大型建筑,有些是专为荣耀路易十四或他的政权。这个时期建造的卢浮宫东立面、旺道姆广场、凡尔赛宫及园林,都体现了路易十四“伟大的时代”的“伟大的风格”。建筑语言常常是民族的语言,是凝固的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感召力。著名美籍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中国银行香港大楼,他以“中文的构思、英文的设计”,使这幢大楼渗透着深刻的人文含义:塔身,象征着雨后春笋;风格,体现了出于污泥而不染的荷花精神;楼的外表面,展示出宝石图案。有学者说,巴黎人民很大程度上是巴黎的建筑语言场教养、熏陶和塑造出来的。维也纳的建筑群及人文环境,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音乐大师;德国的一批具有艺术特色建筑群和浓郁人文精神的城市,产生了一批又一批的哲学家、科学家、音乐家。城市的建筑具有强大的人文精神功能,一座有个性和人文魅力建筑的城市能提示城市的广大居民,提升这座城市的文明素质,使这座城市有自信心、活力和发展的推动力。

有关城市规划的论文选题方向

住区改造。旧商业区复兴。城市地下空间。现代商业空间。城市交通一体化。

试论城市规划要点 引言城市规划的定义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战略、建设城市的纲领、管理城市的依据。如何打造一个城市的风貌、建设一个和谐、生动、合理的空间体系,是现在规划建设中十分热门的话题。城市规划必须注重个性特征,城市个性是一个城市的特色,是独特魅力之所在,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千城一面、似曾相识的城市越来越多,城市的个性特色已湮没在程式化的钢筋混凝土之中,失去了城市的特色和魅力。 城市个性化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突出特点。打好“文化牌”,彰显文化特征是十分重要的课题。美国城市建筑学家刘易斯·芒福德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无论是历史文化名城罗马、威尼斯,还是现代国际大都市巴黎、纽约、芝加哥,座座堪称文化艺术宫殿、建筑博物馆,处处折射出城市的文化,走进这些城市,就仿佛走进了他们的历史。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必须处理好建设与继承的关系,在发展中传承历史文化。否则,城市一旦失去历史陈迹,犹如人失去鲜明的个性,得到的利益是暂时的,而遗憾却是永远的。 由于城市所处的空间地理位置、地形条件、气象条件和自然环境的不同,构成了不同的城市环境空间形态,提供了每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环境空间特性。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充分认识该城市的山、水、林和风景名胜等自然景观要素,发掘、保护、利用、开发、改造自然环境空间特色,在共性中找出个性,围绕个性建设特色城市。与此同时也要注重生态的和谐与持续发展的战略。 规划与人文精神 城市规划的人文精神是在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会议第四次会议发表的《雅典宪章》中提出的,里面提出的城市功能分区原则影响了现代城市规划将近半个世纪。这种功能主义的原则,一方面向古典建筑学派提出挑战,使城市规划、建筑开始从古典的放射、圆形广场一类形式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功能主义又使城市规划、建筑逐渐陷入机械主义,它刻板地分区肢解了城市的有机结构,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多方面联系,破坏了城市的地方特性,其结果是使城市形态单调、布局混乱、建筑雷同。尤其是功利主义的影响,城市空间因最大限度的商业性开发,破坏了城市生态环境,污水、废气、噪声、交通事故等给城市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因此城市在抛弃了人文精神的同时,便从“文明中最伟大的创造”变成了“文明中最大的破坏”,也给人类带来了生存危机。 20世纪60年代,重新关注城市的历史文脉、地域文化和人们的生活,城市规划中的人文理念开始复苏。与此同时,国际规划、建筑界人士开展了“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研究,并指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城市人民”。这表明,城市人文精神将得到完全意义上的复兴与再生,人文因素将是21世纪城市文明的灵魂。 人文因素在中国的造城运动中是历史悠久的。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就是中国城市运动中的代表作之一,彰显出皇权的气势和霸气。现代的城市建设也需要这种对人文精神的关注,在继承与发扬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为城市打造一种文化的底蕴。 1建筑是人文精神的表现 1990年6月2日,国际建筑师协会第十七次大会发表了《蒙特利尔宣言》。其开头一行是:“建筑是人文的表现,它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形象。”世界建筑史表明,人类的建筑活动不仅是一项物质生产活动,而且还是人类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一座城市的魅力,多数是由于建筑艺术的魅力营造出来的。建筑是时代的象征。希腊雅典卫城建于公元前5世纪,其中有世界著名的保护神雅典娜帕提农神庙。卫城建筑群是雅典这个黄金般的古典时期的纪念碑,是雅典全面繁荣昌盛的见证。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建筑主要是国家性的大型建筑,有些是专为荣耀路易十四或他的政权。这个时期建造的卢浮宫东立面、旺道姆广场、凡尔赛宫及园林,都体现了路易十四“伟大的时代”的“伟大的风格”。建筑语言常常是民族的语言,是凝固的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感召力。著名美籍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中国银行香港大楼,他以“中文的构思、英文的设计”,使这幢大楼渗透着深刻的人文含义:塔身,象征着雨后春笋;风格,体现了出于污泥而不染的荷花精神;楼的外表面,展示出宝石图案。有学者说,巴黎人民很大程度上是巴黎的建筑语言场教养、熏陶和塑造出来的。维也纳的建筑群及人文环境,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音乐大师;德国的一批具有艺术特色建筑群和浓郁人文精神的城市,产生了一批又一批的哲学家、科学家、音乐家。城市的建筑具有强大的人文精神功能,一座有个性和人文魅力建筑的城市能提示城市的广大居民,提升这座城市的文明素质,使这座城市有自信心、活力和发展的推动力。

研究层面、研究内容、切入点、研究理论和方法。

比如城市历史与文化方向

有关城市规划的论文选题方向怎么写

比如城市历史与文化方向

住区改造。旧商业区复兴。城市地下空间。现代商业空间。城市交通一体化。

规划思想对于城市的影响一类 对比北京和深圳城市产业发展对于城市规划的新要求 南方第三产业和商业北方工业化

研究层面、研究内容、切入点、研究理论和方法。

城市规划论文方向选题怎么选

博士论文撰写的一般逻辑。从西方引进的这套研究生培养体系,总体来说是建立在理性思考和经验研究的基础上,这也是现代科学的基础。大多数理工科论文要做的,就是根据已有积累,建立理论假设,通过实验分析或实证研究,去验证假设。在这一系列的分析与归纳中,评判其科学性的关键有两个:(1)理论假设是否建立在稳固的理论基础上,即假设的前提是否是大家接受的。大家接受的包括公理,以及经公理演绎出来的理论,这里的“大家”可以指所有人,也可以指认可你的理论前提的某一个学派;(2)理论验证过程是否符合理性。所谓理性是指严密的逻辑推导,经得起拥有理性思维的人的检验和质疑。当然,这种质疑也都是在所有限定的假设和前提范围内。论文的结论有可能是反直觉的,但只要前提和过程具有科学性和鲁棒性(Robustness),无明显漏洞,结论也是可接受的。当然,即使这是一篇前提稳固、论证充分的论文,在答辩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最终教授对论文的评判:(1)学生是否清晰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论证过程;(2)教授们对前提假设的接受程度和理解是否不同;(3)教授们的思考过程是否理性,是否被他们的直觉干扰,这种直觉是由专家长期积累的经验产生的。如果这三个问题都能解决,又能满足创新性的要求,那么这应该是篇合格的博士论文。BTW,博士论文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在这里就不讨论了,这些开题的时候都应该已经解决了。城市规划学科的特征。城市规划,严格来说是城乡规划学专业,在博士生通过答辩后授予的是工学博士学位,这是由城市规划的工程性和技术性决定的。但由于城市规划是一个偏向于应用的学科,直接与城乡和区域的发展相关,概括来说是从长远角度统筹安排城乡发展的、重点关注各类要素在空间上配置的学科。学科研究内容包括了城市研究和规划研究两大部分,对应的理论可以分为城市理论和规划理论。城市理论涵盖内容广泛,这是由于其研究对象——城市和乡村的复杂性决定的,包含着经济、社会、生态、空间等很多维度的内容,因此也需要得到相关学科的理论支持,包括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地理学、建筑学、景观学等;规划理论要求思想深度,这是由于规划面向未来,涉及决策的制定,一方面需要对规划的价值观与伦理观、规划程序的合理性与正义性的论证,概括来说是规划的理论(Theory of Planning),涉及到公共政策、管理学,以及更基本的哲学层面;另一方面,针对具体城市和具体问题,应该采取何种规划方法,为什么这种方法可行,是规划中的理论(Theory in Planning)需要解决的问题(详细论述可以阅读孙施文老师的《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一书,在开篇有清晰的论述)。梳理以上这些是为了说明城市规划研究的复杂性和应用性。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城市规划专业的同学,包括我在内的困惑,觉得规划似乎没有自己的理论,一旦涉及到具体的问题都得这个学科借一点,那个学科借一点来组合生成理论框架;而且时常感觉自己研究的不是科学问题,往往一个问题挖深了,就跑到别的学科去了,于是开始质疑学科的科学性。我想这些问题不止我们学生有,教授们肯定也有,他们也希望能建立起只属于城市规划学科的理论框架。但由于对规划本身具有的复杂性和应用性的学科属性,以及是否规划、规划什么的问题涉及到哲学层次这一现实,规划学科似乎不太可能建立起大一统的只属于自己学科的理论。如果能够建立,那也一定是建立在一些公理基础上,通过不断的分析和演绎得到的一些理论,但这些理论对解决现实问题有多大帮助,那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这些问题当然也困惑着城市规划的博士生们,我们该如何在纷杂的表象与现实的需求背后,找到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应用价值的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呢?城市规划论文的特征和类型。从城市规划学科的特征可以看出,正统的规划博士论文肯定不同于大多数理工科的论文,它要求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要求综合相关学科的知识,建立与城市或规划相关的研究框架,并寻找一切可能进行充分论证。但大家都知道,我们不可能建立假设拿城市来做实验,即使规划结果有反馈那也是很多年之后的事,因此我们来不及用自己的规划成果来论证自己的规划理论。所以,一般来说以实证研究为方法的描述和解释性研究,相对好做,而以规范研究为方法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十分棘手。我的导师告诉我规划的博士论文有三种类型:(1)纯理论的研究,基本不涉及实证。选择这种类型论文的博士生较少,当然也是难度最大的研究。因为从理论到理论需要严密的逻辑体系,需要严谨的论证,还需要理论的创新性与价值。这种研究包括从城市规划哲学、城市规划史、城市规划与其他相关学科理论交叉等角度的研究,一般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理论框架和解释体系,属于理论-理论的研究;(2)理论为主,实证为论证支撑。很多博士生选择这种写法。初始路径分为两类:一种是在学者们的研究领域中发现自己的兴趣,一种是结合实际规划中遇到的问题确定选题。之后都是通过阅读文献建立理论认知,进一步阅读和整理发现理论不足,并建立自己的框架,进行假设,在具体的实例中考察理论假设的可靠性,并结合演绎与归纳的说理过程,进行论证,最后回到理论,修正理论,得出结论,属于理论-实践-理论的研究;(3)实证中总结观察,提炼理论。这种类型也有很多博士生选择,上手容易,通过一手数据的获取,开展扎实的实践分析,通过归纳总结,与已有理论进行比较,修正理论,属于实践-理论的研究。当然第(3)种在开展实证研究前也需要理论的支撑,与(2)并非迥异,但二者各有侧重。城市规划的论文该怎么写。这里想说的只是一些直观基础上的理性推测。在听师兄预答辩的过程中,不断在思考一篇扎实的博士论文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新思路、工作量、论证过程的合理性、规范性?如何才能保证论文答辩时在专家们密集的攻势下依然屹立不倒,并能经得起实践和时间检验呢?(1)前提条件:批判性思维的建立。如果没有批判性思维,有的只可能是依葫芦画瓢,引进别人的思想,基本不可能有大的创新。而对于应试教育制度下培养出的中国研究生,这种批判性思维的建立只能依靠外界的刺激和个人痛定思痛的决心。多问一些为什么,多挑战自己的习惯,质疑自己的思想,阅读哲学书籍,都是有帮助的,但一定要克服刚开始阅读哲学的枯燥感,将哲学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2)必要条件1:国内外文献的阅读与吸收,这也是最需要下苦功夫和硬功夫的地方;导师告诉我文献阅读的三个原则:经典的、名家的、最新的。书看10年以内的,文献看5年以内的。学会钓鱼,找到一篇与研究密切相关的最新文献,然后根据它的参考文献钓鱼,钓出之前的经典与名家作品。国内的文献要看,国外的文献更要看,而且要多看,不仅学习具体的理论,而且学习直线性的分析方法,这也是对理性论证的学习;密切相关的要看,关系不那么密切的也要看,因为一来创新常常出现在交叉领域,二来相关研究会给你更宏观的视角。读外文文献刚开始比较痛苦,速度慢,理解不深,但后来熟练后,也能渐渐理解作者为什么写,有什么欠缺。等到能够合上文献,把所要研究领域的专家及其理论在头脑中梳理清楚,包括谁在什么背景下研究了什么,他们各属于哪个流派,理论重点是什么,有哪些不足都能一一列出来时,就可以写文献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你的理论框架或理论假设了。(3)必要条件2:理性的方法。这里指的是论证的方法,即在理论基础上、进行假设、展开论证的过程中需要的方法。归纳和演绎一般是常用的逻辑方法,对于博士论文来说,建立在宽广理论基础上的收敛型研究过程似乎更能站得住脚,接近金字塔顶的最后那一层就是博士生的理论创新;而理论基础聚焦或者说理论根基不牢,依据作者的演绎逻辑发散式的研究过程似乎不太容易站稳脚跟,至少我现在还没有找到这样的例子。当然,实际的研究过程没有这么抽象,而且这两种方法都是必要的:演绎能够打开思路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归纳能够去粗取精,留下符合检验的理论。此外,还有多个主体之间的比较研究、交叉研究等等,如何运用理性的方法,我也说不太清楚,恐怕还是要多去读读笛卡尔、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等唯理主义哲学家的观点。(4)必要条件3:不断的总结、质疑,与导师、同学和专家讨论,与实践操作者讨论,不断修改。我自己经常会有觉得文献没读完,不敢动笔写的问题,造成文献一直读啊读,观点在脑海中转啊转,就是理不出一个思路。认识到人的局限性的同时,也认识到了文献的有限性(曾经觉得文献不可能读完,但现在只读最新、经典和名家的)后,开始边写边思考。知识编码化还是要比脑海中的静默知识明确很多,很容易看到自己的问题和漏洞,所以一定要动笔写。另外,与导师、同学、老师和实践者的讨论十分必要,这样不但可以多方吸收观点,也可以降低在答辩时被教授们彻底推翻的可能性。(5)必要条件4:规范性写作。这点非常重要,最好在刚开始时建立良好习惯,包括读文献时记录的笔记的规范性,不然到论文成文后就麻烦大了。这也是博士论文训练的一个方面,科学性写作。(6)附加条件1:发表小论文接受同行审议。除了满足毕业要求以外,发表小论文是给自己设定deadline,不断push自己加快进度的一个好办法。而且,这样设定的一个个小目标的完成,会带给自己成就感,增加终日与问题和危机对抗的自信心。同时,来自审稿人的意见也会帮助自己及时看到问题,修正思路。我在这点上做的不好,一直在等待着论文完美的出现,却永远也无法等来。是时候尝试总结发表自己的观点了。(7)附加条件2:直觉的捕捉,事物联系的捕捉。论文写作过程不可能一直都是理性的状态,偶尔灵感爆发,突然发现一些有趣的东西,捕捉到事物之间的联系,最好不要放过。试着用理性去分析这种直觉,看是否经得起检验。我们觉得异常正确的直觉分为两类:一种属于笛卡尔和斯宾诺莎所说的天赋观念,是所有人都会认可的直觉;另一种是我们的经验产生的某种“显而易见”,但这种“显而易见”有可能只是对我们自己,对其他人则没有,这时,我们运用理性的工具来分析来解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它能通过自己的质疑,同时也能运用科学方法来证明,并经得起别人的质疑,那这就是创新。

试论城市规划要点 引言城市规划的定义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战略、建设城市的纲领、管理城市的依据。如何打造一个城市的风貌、建设一个和谐、生动、合理的空间体系,是现在规划建设中十分热门的话题。城市规划必须注重个性特征,城市个性是一个城市的特色,是独特魅力之所在,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千城一面、似曾相识的城市越来越多,城市的个性特色已湮没在程式化的钢筋混凝土之中,失去了城市的特色和魅力。 城市个性化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突出特点。打好“文化牌”,彰显文化特征是十分重要的课题。美国城市建筑学家刘易斯·芒福德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无论是历史文化名城罗马、威尼斯,还是现代国际大都市巴黎、纽约、芝加哥,座座堪称文化艺术宫殿、建筑博物馆,处处折射出城市的文化,走进这些城市,就仿佛走进了他们的历史。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必须处理好建设与继承的关系,在发展中传承历史文化。否则,城市一旦失去历史陈迹,犹如人失去鲜明的个性,得到的利益是暂时的,而遗憾却是永远的。 由于城市所处的空间地理位置、地形条件、气象条件和自然环境的不同,构成了不同的城市环境空间形态,提供了每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环境空间特性。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充分认识该城市的山、水、林和风景名胜等自然景观要素,发掘、保护、利用、开发、改造自然环境空间特色,在共性中找出个性,围绕个性建设特色城市。与此同时也要注重生态的和谐与持续发展的战略。 规划与人文精神 城市规划的人文精神是在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会议第四次会议发表的《雅典宪章》中提出的,里面提出的城市功能分区原则影响了现代城市规划将近半个世纪。这种功能主义的原则,一方面向古典建筑学派提出挑战,使城市规划、建筑开始从古典的放射、圆形广场一类形式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功能主义又使城市规划、建筑逐渐陷入机械主义,它刻板地分区肢解了城市的有机结构,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多方面联系,破坏了城市的地方特性,其结果是使城市形态单调、布局混乱、建筑雷同。尤其是功利主义的影响,城市空间因最大限度的商业性开发,破坏了城市生态环境,污水、废气、噪声、交通事故等给城市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因此城市在抛弃了人文精神的同时,便从“文明中最伟大的创造”变成了“文明中最大的破坏”,也给人类带来了生存危机。 20世纪60年代,重新关注城市的历史文脉、地域文化和人们的生活,城市规划中的人文理念开始复苏。与此同时,国际规划、建筑界人士开展了“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研究,并指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城市人民”。这表明,城市人文精神将得到完全意义上的复兴与再生,人文因素将是21世纪城市文明的灵魂。 人文因素在中国的造城运动中是历史悠久的。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就是中国城市运动中的代表作之一,彰显出皇权的气势和霸气。现代的城市建设也需要这种对人文精神的关注,在继承与发扬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为城市打造一种文化的底蕴。 1建筑是人文精神的表现 1990年6月2日,国际建筑师协会第十七次大会发表了《蒙特利尔宣言》。其开头一行是:“建筑是人文的表现,它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形象。”世界建筑史表明,人类的建筑活动不仅是一项物质生产活动,而且还是人类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一座城市的魅力,多数是由于建筑艺术的魅力营造出来的。建筑是时代的象征。希腊雅典卫城建于公元前5世纪,其中有世界著名的保护神雅典娜帕提农神庙。卫城建筑群是雅典这个黄金般的古典时期的纪念碑,是雅典全面繁荣昌盛的见证。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建筑主要是国家性的大型建筑,有些是专为荣耀路易十四或他的政权。这个时期建造的卢浮宫东立面、旺道姆广场、凡尔赛宫及园林,都体现了路易十四“伟大的时代”的“伟大的风格”。建筑语言常常是民族的语言,是凝固的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感召力。著名美籍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中国银行香港大楼,他以“中文的构思、英文的设计”,使这幢大楼渗透着深刻的人文含义:塔身,象征着雨后春笋;风格,体现了出于污泥而不染的荷花精神;楼的外表面,展示出宝石图案。有学者说,巴黎人民很大程度上是巴黎的建筑语言场教养、熏陶和塑造出来的。维也纳的建筑群及人文环境,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音乐大师;德国的一批具有艺术特色建筑群和浓郁人文精神的城市,产生了一批又一批的哲学家、科学家、音乐家。城市的建筑具有强大的人文精神功能,一座有个性和人文魅力建筑的城市能提示城市的广大居民,提升这座城市的文明素质,使这座城市有自信心、活力和发展的推动力。

近代上海城市规划法制研究新中国建立初期城市规划事业的启动和发展我国城市规划公众参与探讨济南近代城市规划研究制定我国城市规划听证制度的研究上海近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及其范型研究城乡规划法施行后城市规划决策优化途径研究从城市可持续发展角度看城市规划政策与管理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的协调机制研究中国近代分散主义城市规划思潮的历史研究中国近代城市规划中的传统思想研究城市规划作用特征:一种比较的观点城市规划专业教育中的人文学科城市规划的法学思考城市规划不能留缺憾城市规划信息系统初探城市规划系统悖论及其出路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以广州市城市规划应用实践为例从一次道路规划听证会看城市规划不可诉及其意义现代城市规划方法论的演变和发展我国城市规划法律制度研究我国城市规划立法问题研究

城市规划论文选题方向怎么选

试论城市规划要点 引言城市规划的定义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战略、建设城市的纲领、管理城市的依据。如何打造一个城市的风貌、建设一个和谐、生动、合理的空间体系,是现在规划建设中十分热门的话题。城市规划必须注重个性特征,城市个性是一个城市的特色,是独特魅力之所在,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千城一面、似曾相识的城市越来越多,城市的个性特色已湮没在程式化的钢筋混凝土之中,失去了城市的特色和魅力。 城市个性化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突出特点。打好“文化牌”,彰显文化特征是十分重要的课题。美国城市建筑学家刘易斯·芒福德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无论是历史文化名城罗马、威尼斯,还是现代国际大都市巴黎、纽约、芝加哥,座座堪称文化艺术宫殿、建筑博物馆,处处折射出城市的文化,走进这些城市,就仿佛走进了他们的历史。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必须处理好建设与继承的关系,在发展中传承历史文化。否则,城市一旦失去历史陈迹,犹如人失去鲜明的个性,得到的利益是暂时的,而遗憾却是永远的。 由于城市所处的空间地理位置、地形条件、气象条件和自然环境的不同,构成了不同的城市环境空间形态,提供了每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环境空间特性。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充分认识该城市的山、水、林和风景名胜等自然景观要素,发掘、保护、利用、开发、改造自然环境空间特色,在共性中找出个性,围绕个性建设特色城市。与此同时也要注重生态的和谐与持续发展的战略。 规划与人文精神 城市规划的人文精神是在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会议第四次会议发表的《雅典宪章》中提出的,里面提出的城市功能分区原则影响了现代城市规划将近半个世纪。这种功能主义的原则,一方面向古典建筑学派提出挑战,使城市规划、建筑开始从古典的放射、圆形广场一类形式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功能主义又使城市规划、建筑逐渐陷入机械主义,它刻板地分区肢解了城市的有机结构,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多方面联系,破坏了城市的地方特性,其结果是使城市形态单调、布局混乱、建筑雷同。尤其是功利主义的影响,城市空间因最大限度的商业性开发,破坏了城市生态环境,污水、废气、噪声、交通事故等给城市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因此城市在抛弃了人文精神的同时,便从“文明中最伟大的创造”变成了“文明中最大的破坏”,也给人类带来了生存危机。 20世纪60年代,重新关注城市的历史文脉、地域文化和人们的生活,城市规划中的人文理念开始复苏。与此同时,国际规划、建筑界人士开展了“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研究,并指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城市人民”。这表明,城市人文精神将得到完全意义上的复兴与再生,人文因素将是21世纪城市文明的灵魂。 人文因素在中国的造城运动中是历史悠久的。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就是中国城市运动中的代表作之一,彰显出皇权的气势和霸气。现代的城市建设也需要这种对人文精神的关注,在继承与发扬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为城市打造一种文化的底蕴。 1建筑是人文精神的表现 1990年6月2日,国际建筑师协会第十七次大会发表了《蒙特利尔宣言》。其开头一行是:“建筑是人文的表现,它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形象。”世界建筑史表明,人类的建筑活动不仅是一项物质生产活动,而且还是人类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一座城市的魅力,多数是由于建筑艺术的魅力营造出来的。建筑是时代的象征。希腊雅典卫城建于公元前5世纪,其中有世界著名的保护神雅典娜帕提农神庙。卫城建筑群是雅典这个黄金般的古典时期的纪念碑,是雅典全面繁荣昌盛的见证。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建筑主要是国家性的大型建筑,有些是专为荣耀路易十四或他的政权。这个时期建造的卢浮宫东立面、旺道姆广场、凡尔赛宫及园林,都体现了路易十四“伟大的时代”的“伟大的风格”。建筑语言常常是民族的语言,是凝固的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感召力。著名美籍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中国银行香港大楼,他以“中文的构思、英文的设计”,使这幢大楼渗透着深刻的人文含义:塔身,象征着雨后春笋;风格,体现了出于污泥而不染的荷花精神;楼的外表面,展示出宝石图案。有学者说,巴黎人民很大程度上是巴黎的建筑语言场教养、熏陶和塑造出来的。维也纳的建筑群及人文环境,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音乐大师;德国的一批具有艺术特色建筑群和浓郁人文精神的城市,产生了一批又一批的哲学家、科学家、音乐家。城市的建筑具有强大的人文精神功能,一座有个性和人文魅力建筑的城市能提示城市的广大居民,提升这座城市的文明素质,使这座城市有自信心、活力和发展的推动力。

博士论文撰写的一般逻辑。从西方引进的这套研究生培养体系,总体来说是建立在理性思考和经验研究的基础上,这也是现代科学的基础。大多数理工科论文要做的,就是根据已有积累,建立理论假设,通过实验分析或实证研究,去验证假设。在这一系列的分析与归纳中,评判其科学性的关键有两个:(1)理论假设是否建立在稳固的理论基础上,即假设的前提是否是大家接受的。大家接受的包括公理,以及经公理演绎出来的理论,这里的“大家”可以指所有人,也可以指认可你的理论前提的某一个学派;(2)理论验证过程是否符合理性。所谓理性是指严密的逻辑推导,经得起拥有理性思维的人的检验和质疑。当然,这种质疑也都是在所有限定的假设和前提范围内。论文的结论有可能是反直觉的,但只要前提和过程具有科学性和鲁棒性(Robustness),无明显漏洞,结论也是可接受的。当然,即使这是一篇前提稳固、论证充分的论文,在答辩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最终教授对论文的评判:(1)学生是否清晰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论证过程;(2)教授们对前提假设的接受程度和理解是否不同;(3)教授们的思考过程是否理性,是否被他们的直觉干扰,这种直觉是由专家长期积累的经验产生的。如果这三个问题都能解决,又能满足创新性的要求,那么这应该是篇合格的博士论文。BTW,博士论文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在这里就不讨论了,这些开题的时候都应该已经解决了。城市规划学科的特征。城市规划,严格来说是城乡规划学专业,在博士生通过答辩后授予的是工学博士学位,这是由城市规划的工程性和技术性决定的。但由于城市规划是一个偏向于应用的学科,直接与城乡和区域的发展相关,概括来说是从长远角度统筹安排城乡发展的、重点关注各类要素在空间上配置的学科。学科研究内容包括了城市研究和规划研究两大部分,对应的理论可以分为城市理论和规划理论。城市理论涵盖内容广泛,这是由于其研究对象——城市和乡村的复杂性决定的,包含着经济、社会、生态、空间等很多维度的内容,因此也需要得到相关学科的理论支持,包括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地理学、建筑学、景观学等;规划理论要求思想深度,这是由于规划面向未来,涉及决策的制定,一方面需要对规划的价值观与伦理观、规划程序的合理性与正义性的论证,概括来说是规划的理论(Theory of Planning),涉及到公共政策、管理学,以及更基本的哲学层面;另一方面,针对具体城市和具体问题,应该采取何种规划方法,为什么这种方法可行,是规划中的理论(Theory in Planning)需要解决的问题(详细论述可以阅读孙施文老师的《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一书,在开篇有清晰的论述)。梳理以上这些是为了说明城市规划研究的复杂性和应用性。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城市规划专业的同学,包括我在内的困惑,觉得规划似乎没有自己的理论,一旦涉及到具体的问题都得这个学科借一点,那个学科借一点来组合生成理论框架;而且时常感觉自己研究的不是科学问题,往往一个问题挖深了,就跑到别的学科去了,于是开始质疑学科的科学性。我想这些问题不止我们学生有,教授们肯定也有,他们也希望能建立起只属于城市规划学科的理论框架。但由于对规划本身具有的复杂性和应用性的学科属性,以及是否规划、规划什么的问题涉及到哲学层次这一现实,规划学科似乎不太可能建立起大一统的只属于自己学科的理论。如果能够建立,那也一定是建立在一些公理基础上,通过不断的分析和演绎得到的一些理论,但这些理论对解决现实问题有多大帮助,那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这些问题当然也困惑着城市规划的博士生们,我们该如何在纷杂的表象与现实的需求背后,找到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应用价值的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呢?城市规划论文的特征和类型。从城市规划学科的特征可以看出,正统的规划博士论文肯定不同于大多数理工科的论文,它要求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要求综合相关学科的知识,建立与城市或规划相关的研究框架,并寻找一切可能进行充分论证。但大家都知道,我们不可能建立假设拿城市来做实验,即使规划结果有反馈那也是很多年之后的事,因此我们来不及用自己的规划成果来论证自己的规划理论。所以,一般来说以实证研究为方法的描述和解释性研究,相对好做,而以规范研究为方法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十分棘手。我的导师告诉我规划的博士论文有三种类型:(1)纯理论的研究,基本不涉及实证。选择这种类型论文的博士生较少,当然也是难度最大的研究。因为从理论到理论需要严密的逻辑体系,需要严谨的论证,还需要理论的创新性与价值。这种研究包括从城市规划哲学、城市规划史、城市规划与其他相关学科理论交叉等角度的研究,一般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理论框架和解释体系,属于理论-理论的研究;(2)理论为主,实证为论证支撑。很多博士生选择这种写法。初始路径分为两类:一种是在学者们的研究领域中发现自己的兴趣,一种是结合实际规划中遇到的问题确定选题。之后都是通过阅读文献建立理论认知,进一步阅读和整理发现理论不足,并建立自己的框架,进行假设,在具体的实例中考察理论假设的可靠性,并结合演绎与归纳的说理过程,进行论证,最后回到理论,修正理论,得出结论,属于理论-实践-理论的研究;(3)实证中总结观察,提炼理论。这种类型也有很多博士生选择,上手容易,通过一手数据的获取,开展扎实的实践分析,通过归纳总结,与已有理论进行比较,修正理论,属于实践-理论的研究。当然第(3)种在开展实证研究前也需要理论的支撑,与(2)并非迥异,但二者各有侧重。城市规划的论文该怎么写。这里想说的只是一些直观基础上的理性推测。在听师兄预答辩的过程中,不断在思考一篇扎实的博士论文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新思路、工作量、论证过程的合理性、规范性?如何才能保证论文答辩时在专家们密集的攻势下依然屹立不倒,并能经得起实践和时间检验呢?(1)前提条件:批判性思维的建立。如果没有批判性思维,有的只可能是依葫芦画瓢,引进别人的思想,基本不可能有大的创新。而对于应试教育制度下培养出的中国研究生,这种批判性思维的建立只能依靠外界的刺激和个人痛定思痛的决心。多问一些为什么,多挑战自己的习惯,质疑自己的思想,阅读哲学书籍,都是有帮助的,但一定要克服刚开始阅读哲学的枯燥感,将哲学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2)必要条件1:国内外文献的阅读与吸收,这也是最需要下苦功夫和硬功夫的地方;导师告诉我文献阅读的三个原则:经典的、名家的、最新的。书看10年以内的,文献看5年以内的。学会钓鱼,找到一篇与研究密切相关的最新文献,然后根据它的参考文献钓鱼,钓出之前的经典与名家作品。国内的文献要看,国外的文献更要看,而且要多看,不仅学习具体的理论,而且学习直线性的分析方法,这也是对理性论证的学习;密切相关的要看,关系不那么密切的也要看,因为一来创新常常出现在交叉领域,二来相关研究会给你更宏观的视角。读外文文献刚开始比较痛苦,速度慢,理解不深,但后来熟练后,也能渐渐理解作者为什么写,有什么欠缺。等到能够合上文献,把所要研究领域的专家及其理论在头脑中梳理清楚,包括谁在什么背景下研究了什么,他们各属于哪个流派,理论重点是什么,有哪些不足都能一一列出来时,就可以写文献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你的理论框架或理论假设了。(3)必要条件2:理性的方法。这里指的是论证的方法,即在理论基础上、进行假设、展开论证的过程中需要的方法。归纳和演绎一般是常用的逻辑方法,对于博士论文来说,建立在宽广理论基础上的收敛型研究过程似乎更能站得住脚,接近金字塔顶的最后那一层就是博士生的理论创新;而理论基础聚焦或者说理论根基不牢,依据作者的演绎逻辑发散式的研究过程似乎不太容易站稳脚跟,至少我现在还没有找到这样的例子。当然,实际的研究过程没有这么抽象,而且这两种方法都是必要的:演绎能够打开思路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归纳能够去粗取精,留下符合检验的理论。此外,还有多个主体之间的比较研究、交叉研究等等,如何运用理性的方法,我也说不太清楚,恐怕还是要多去读读笛卡尔、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等唯理主义哲学家的观点。(4)必要条件3:不断的总结、质疑,与导师、同学和专家讨论,与实践操作者讨论,不断修改。我自己经常会有觉得文献没读完,不敢动笔写的问题,造成文献一直读啊读,观点在脑海中转啊转,就是理不出一个思路。认识到人的局限性的同时,也认识到了文献的有限性(曾经觉得文献不可能读完,但现在只读最新、经典和名家的)后,开始边写边思考。知识编码化还是要比脑海中的静默知识明确很多,很容易看到自己的问题和漏洞,所以一定要动笔写。另外,与导师、同学、老师和实践者的讨论十分必要,这样不但可以多方吸收观点,也可以降低在答辩时被教授们彻底推翻的可能性。(5)必要条件4:规范性写作。这点非常重要,最好在刚开始时建立良好习惯,包括读文献时记录的笔记的规范性,不然到论文成文后就麻烦大了。这也是博士论文训练的一个方面,科学性写作。(6)附加条件1:发表小论文接受同行审议。除了满足毕业要求以外,发表小论文是给自己设定deadline,不断push自己加快进度的一个好办法。而且,这样设定的一个个小目标的完成,会带给自己成就感,增加终日与问题和危机对抗的自信心。同时,来自审稿人的意见也会帮助自己及时看到问题,修正思路。我在这点上做的不好,一直在等待着论文完美的出现,却永远也无法等来。是时候尝试总结发表自己的观点了。(7)附加条件2:直觉的捕捉,事物联系的捕捉。论文写作过程不可能一直都是理性的状态,偶尔灵感爆发,突然发现一些有趣的东西,捕捉到事物之间的联系,最好不要放过。试着用理性去分析这种直觉,看是否经得起检验。我们觉得异常正确的直觉分为两类:一种属于笛卡尔和斯宾诺莎所说的天赋观念,是所有人都会认可的直觉;另一种是我们的经验产生的某种“显而易见”,但这种“显而易见”有可能只是对我们自己,对其他人则没有,这时,我们运用理性的工具来分析来解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它能通过自己的质疑,同时也能运用科学方法来证明,并经得起别人的质疑,那这就是创新。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