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6 20:22:25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研究论文

唐诗三百首(三秦出版社出版·1995年)(3张)

好的啊,借用算个啥,,给你写都没有问题

论文要求的格式 进行标注一下就行了啊

形成的原因一般认为,最早提出“金砖四国”这一概念的是美国高盛公司,2003年10月高盛公司发表了一份题为“与BRICs一起梦想的全球经济报告"。报告估计,到2050年,世界经济格局将会经历剧烈洗牌。全球新的六大经济体将变成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巴西、俄罗斯。“金砖四国”这个词是高盛公司的吉姆·奥尼尔于2001年首次提出的。“金砖四国”(BRIC)引用了 金砖国家领导人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文中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形成的意义1 在国际格局变化和经济秩序调整的今天,新兴经济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金砖国家已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主要力量。2 努力提高社会发展水平3 “金砖”有广泛代表性

金砖国家研究论文

金砖四国(BRIC)原指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2010年11月,G20在韩国首尔召开,南非申请加入,同年12月,四国一致商定吸收南非加入金砖国家,金砖四国由此变为金砖五国(BRICS),通常大家称之为金砖国家。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金砖国家的经济却逆流而上,GDP保持高速增长。数据显示,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2010年三季度的GDP同比增速分别达、、和。除俄罗斯外,其他三国经济增速均远高于同期的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金砖国家的发展对于世界大格局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以下仅从政治和文化两个角度简单谈谈。其一,加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政治话语权。巴西瓦加斯基金会经济学家西乌维斯指出:在国际格局变化和经济秩序调整的今天,总的来讲金砖国家有着共同的利益与要求,希望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致力于世界和平的建设,反对在国际关系中的强权和暴力政治。而事实也确实如此。金砖国家均反对霸权政治,致力于世界多极化的建设,在维护国家和地区和平稳定、环境保护、反恐、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世界银行和IMF改革等诸多方面都站在同一立场。金砖国家的团结提升了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在世界中的政治地位,增加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发言权,这将有利于其在政治上崛起。其二,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增进国家间互信程度。金砖五国”分别是亚洲、欧洲、拉美与非洲最大的新兴经济体,自然生态从寒带到热带各异,社会人文传统不同,中华文化、俄罗斯文化、印度文化、桑巴文化、祖鲁文化各呈风釆,近代以来历史发展轨迹各有特点,对各成员国民众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2010年,俄罗斯来华游客万人次;印度来华游客万人次;巴西来华游客万人次,南非来华游客万人次。2002年,俄罗斯、印度、南非成为中国公民自费旅游目的地国家。我国旅俄游客从1991年的万人次增加到2009年的万人次。我国旅印游客量从2003年的万人次增加到2008年的万人次,2008年举办了中印旅游友好年。我国公民赴南非游客量从2003年的万人次增加到2009年的万人次。2005年巴西成为中国公民自费旅游目的地国家,目前每年有近2万名游客赴巴西旅游。金砖国家具有不同的历史背景、人文传统和社会环境,都在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旅游发展之路,通过相互交流可以互相借鉴、促进共同繁荣。

楼主你南国的吧.。。。

2011年4月1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在中国三亚举行,五国领导人商讨了如何协调应对重大国际问题,如何深化和扩大彼此间合作,如何加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等问题。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有必要了解何为金砖国家。这个概念是由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首次提出的。而“四国”则分别是指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这四国都是当今世界最大新兴市场国家,也皆是发展势头正劲的国家。现如今,四国为了获得更多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回报率,已将南非吸入合作机制。在这之后,“金砖四国”便改名为“金砖国家”。我国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活力的区域,但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却也存在明显的缺点。例如经济结构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协调。同时还有能源短缺,资源利用率低的情况存在。然而同为金砖国家的巴西和俄罗斯两国拥有丰富的铁矿石和充足的石油,印度IT产业发达,拥有巨大的就业市场。由此看来“金砖国家”可以在经济上互利互赢,共同面对各种问题与考验。金砖国家能够在国际方面互惠互助,在金融发展领域,深入合作。同时在政治方面,也能拥有较强的凝聚力,能坚强应对发达国家的挑战。目前我国与金砖国家互利互赢,共同发展的局面受益于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国情和国际形势提出的外交政策。新外交政策的提出后,中国开始了与周边国家的互利互惠互相合作之路。此后,在我党的领导下,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外交事业欣欣向荣,东亚大国形象日益彰显。世界向中国投来震惊的目光。东方巨龙已经沉睡百年,此时巨龙将厚积薄发,等待时机,遨游九天。我们作为在校大学生,要抓住机会不断完善自我,时刻准备着展现当代大学生的风采。我们是逐梦者,我们怀揣着梦想,我们希望祖国日渐强大,人民幸福安康。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深爱着祖国,我们将努力奋斗,迸发青春的活力,让中华的慑人风采重回世界。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新生力量,

down the bowl, he would snore.

科技合作机制研究论文

(一)主持科研项目1)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编号10YJA770044):“新中国初期农业国际科学技术合作研究”。2)山东省软科学项目(编号:2009RKA171):“山东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循环经济发展问题研究”。3)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08CLSZ02):“新中国初期农业机械技术引进研究”。4)山东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基金项目(重大项目培育工程,编号:2010DXM03):“新中国初期国际科技合作机制创新研究”。(二)发表论文及著作(部分)1)宋超:《近代中国从俄苏引进农业技术及其影响考论》(18千字),《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CSSCI核心期刊),2011年第1期。2)宋超,唐元哲:《马克思循环经济思想的系统方法论蕴意》(9千字),《系统科学学报》(CSSCI核心期刊),2011年第4期。3)宋超:《马克思的循环经济发展观及其当代价值》(9千字),《学术论坛》(CSSCI核心期刊),2010年第10期。4)宋超:《民国时期苏联科技向中国传播及其成效》(10千字),《求索》(CSSCI核心期刊),2010年第10期。5)宋超:《近代新疆引进苏联农业技术的历史考察》(12千字),《新疆社会科学》(CSSCI核心期刊),2010年第6期。6)宋超,吕娜:《水资源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11千字),《科技管理研究》(北大核心期刊),2010年第7期。6)宋超:《民国时期苏联农业技术向中国的转移及其影响》(13千字),《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核心期刊),2010年04期8)宋超:《新中国初期对苏联农业机械技术引进特点与绩效》(14千字),《中国经济史研究》(CSSCI核心期刊),2009年第4期。国学网——《中国经济史论坛》全文转载。9)宋超:《中苏经济技术合作对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影响》(10千字),求索(CSSCI核心期刊),2009年第3期。10)宋超:《水健康循环与循环经济发展的机制关系研究》(7千字),《生态经济》(CSSCI扩展版,北大核心期刊),2009年第8期。11)、宋超,瞿德文:《山东省工业水资源循环经济发展研究》(10千字),《生态经济》(CSSCI扩展版,北大核心期刊),2009年第12期。12)、宋超:《建国初期中苏农业科学技术合作初探》(17千字),《中国农史》(CSSCI核心期刊),2006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2007年第2期全文转载,国学网——《中国经济史论坛》全文转载。13)宋超:《建国初期中苏农业科学技术合作研究》(专著,280千字),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交流出版基金资助,中国三峡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

新中国成立以后, 在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 促进了水利科技的发展。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水利科技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随着资讯时代的飞速发展,社会生产对机械自动化的推广和自动控制技术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对机械的稳定性和对操作的安全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机械操作智慧化已经是大势所趋。

关键词:机械液压;水利科技

1.我国水电站对过速保护系统的使用历史

我国在发展基础工业的初期阶段,绝大多数的技术和机器都来自前苏联。水力发电从解放以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全套引进得前苏联水轮发电机组设计技术,并且同步使用JSX型机械转速讯号器作为水轮发电机组的过速保护监控。但由于当时技术的局限性,该型机械转速讯号器只能发出过速保护讯号,而不能根据讯号作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也就是说只有报警而机械不能相应的执行保护操作;另一局限性表现在该型机械转速讯号器在长时间的工作后会出现误传讯号或者作业失灵的现象。直到八十年代中期,研究者针对前者只报告讯号不操作的局限性,增加了带执行操作部分的机械液压过速保护装置,但该由于当时电子资讯科技尚不完善,在作业过程中经常发生读卡不成功导致拒绝执行操作现象。改革开放之后,大量的国外的产品和技术被引进到国内,有几种国外厂商提供的纯机械液压过速保护装置被一些水电站使用,但是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国外的纯机械液压过速保护装置与水轮发电机大轴连线的卡环设计有瑕疵,在安装的时候还需要增加一道在水轮机大轴上加工齿口的工序之后,才能保证该装置不在水轮机大轴上做轴向位移,即才能保证装置在轴上的稳固性。我们知道轴承的材质和大小、粗细、长短的规格,都是经过严格计算的,在水轮机大轴上再加工齿口必然会对大轴的强度产生影响,会产生很大的安全隐患。另外对于经济建设来说,拿货时间、购买预算、花费的人力、物力,以及对国外产品技术的掌握和其产品的售后维修服务都在重点考虑之列,故使用国产的、效能可靠地、能解决上述局限性的过速保护系统装置是势在必行。

2.新型机械液压过速保护装置的优势

通过技术知识的积累和以往现场作业反馈给我们的经验可以了解到:机械液压过速保护装置的优点就在于获得的转速讯号不是来自于机组的转速测量装置,而是由于装置本身的离心探测器通过机组转速上升而增大的离心力带动柱塞作径向位移而直接启动事故配压阀操作液压回路来关闭的导水机构,完全是同一机组上的另外一套测速方法和感应、操作的装置,避免了因为电器测速系统出现故障之后可能发生的机器损坏和飞逸事故的发生,可以确保水轮发电机组的安全执行。新型机械液压过速保护装置国内就已经拥有极高的技术力量去生产,机器维护简单方便,相对于昂贵的国外产品,可靠性高、经济预算少、适合国情,对于关系到国家大中小城市、村镇的水电站作业可以达到广泛应用。

新型机械液压过速保护装置的技术要点和设想

在调速器失灵的情况下,新型机械液压过速保护装置能实现“零时间”无缝连结,直接启动事故配压阀操作液压回路来关闭的导水机构,从而实现紧急安全关机。

新型机械液压过速保护装置与电子调速器的有机结合,实际上就是完成了两套过速保护装置系统的安装,新型机械液压过速保护装置本质上是一套在电器测速系统发生故障、电源系统和调速器同时失控的情况下的备用保护装置,完善了过速保护装置的工作系统。

鉴于机械运动必然产生的高温和轴承的变形,以及在作业的应用范围,比如应用到水电站的地下深层取水,应用到石油工业的地下深层取油过程中,必然要遇到高温和高压的问题,新型机械液压过速保护装置必须要克服高压和高温德难关。。

标准液压元件已经在水电市场的大量应用,将标准液压元件应用于新型机械液压过速保护装置,不仅能大量节省制造时间,提高水电辅机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并且降低了操作难度和维护的难度。

3.装置工作原理

机械原理

新型机械液压过速保护装置为两级控制的切换阀。离心探测器由两个半法兰圆环、弹簧以及配重块组成。法兰环安装在大轴承上,当轴承旋转的时候,法兰环也随之旋转,而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则由探测器中弹簧产生的弹力作用在轴承柱塞上消除力的作用,使其保持径向的相对静止状态,而法兰圆环上配置的配重块,则加强了两个半法兰圆环运动的平稳性。而当机组处于过速状态且其他过速保护装置不能正常控制速度时,当机组转速达到了设定的上限时,则离心探测器中的柱塞产生的离心力大于弹簧的弹力,从而使柱塞产生径向位移,离心力增大产生的径向位移直接的结果就是增大了柱塞的旋转半径,径向位移增加到一定的值时,则柱塞可以直接撞击到切换阀的撞块,使得切换阀开始动作,通过与其串联的电磁先导阀作用于事故配压阀,然后通过压力油推动事故配压阀来切换油路,从而实现快速关机的操作。同时电气接点导通,发出事故停机警报。

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机组正常执行时,过速保护装置内的切换阀处于开的状态,事故配压阀上的电磁先导阀不动作,此时事故配压阀只作为主配压阀操作导叶接力器管路中的一个通道,使得压力油经过主配压阀和事故配压阀通道进入导叶接力器。当机组过速运转且调速器调速失灵,急停电磁换向阀和事故配压阀上的电磁先导阀等过速保护装置未能正常启动时,一旦达到设定的临界值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使得离心探测器中的柱塞旋转半径加大撞击到切换阀撞块,使得切换阀进入动作程式,使得事故配压阀左侧油汇入到漏油箱,而排出油,其另一侧压力油则导致了两侧管道的压力差,由于右侧油压力产生的压强,右侧的压力油便将事故配压阀活塞向左推动,使得压力油通过事故配压阀的内腔直接进入到导叶接力器的关腔,并同时切断经过主配压阀的压力油回路,并通过导叶接力器关闭电气阀门。在此执行过程中压力油不经主配压阀而直接通过事故配压阀的内腔操作来关闭导叶接力器,缩短了压力油的作用路线,既缩短了导叶操作的反应时间,也减少了油耗。还有一点要补充说明的是,在启动紧急事故停机流程来关闭机组进口快速闸门的时候,也同时启动了事故停机流程来关闭导叶,双管齐下保证了停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机械液压过速保护装置在水电站作业中的可用机组型别

目前广泛采用的是由标准化耐高油压事故配压阀为主体构成的新型机械液压过速保护装置符合各项大工业时代对机械产品的需求:标准化程度高、耐高油压、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经济实用。机械液压过速保护系统在水电站作业中可用于额定转速为2500r/min以内,轴承直径在100mm~2500mm内的轴流式、混流式、贯流式、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组,目前在国内大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水电站已经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并且在运作中已经避免了数起事故的发生,反响极佳。需要指出的是,在实际的应用中,为了配合新型机械液压过速保护装置的使用,水电站需要在引水管道上加装一道检修闸门,以方便水轮机的使用和维护,此项装置需要增加一笔费用,不过其总体费用与传统过速保护装置所需要的总体费用相比仍然较少,符合经济实用的需求。

5.结束语

随着资讯时代的飞速发展,社会生产对机械自动化的推广和自动控制技术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对机械的稳定性和对操作的安全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机械操作智慧化已经是大势所趋。机械液压过速保护系统目前在电气测速系统发生故障或者电源和调速器调速同时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已经成为过速保护的最后一套保障装置,能基本满足生产的需要,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研究人员还要顺应生产需求,进行进一步的技术革新,设计出更安全的甚至是完全智慧化的过速保护装置。

参考文献

1、2005年江西省水利科技人才预测与规划陈云翔江西水利科技2000-09-30

2、以节水灌溉为中心的农村水利科技发展趋势与研究重点刘钰,许迪,吴景社水利水电技术2001-01-20

摘要:水利科技工作是水利现代化实现的关键和基础,我们将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工作举措,切实加大水利科技工作力度,以水利的科技进步推动淮安水利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关键词:淮安水利;科技

1多措并举、精心组织,水利科技工作有序推进

近年来,我们采取多种形式,积极搭建各类水利科技服务平台,为创新水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增加了对农水科研试验站的投入。淮安市有涟水、淮阴、盱眙三个水利科学试验站,其中涟水试验站是水利部批准确立的全国100所农水科研重点试验站之一,共有职工15人,试验用地123亩,兴建了试验基础、试验大棚以及水土保持测试示范区,为进一步研究淮安市水利科技推广与应用创造了条件。二是搭建创新技术服务新平台。淮安市水利局与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签订水利科技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标志著淮安市科技兴水、提高科技贡献率进入到一个新层次。三是建立了雄厚的技术人才。淮安市水利系统除了局机关及相关直属机构外,还有甲级设计单位1个,一级施工企业1个,二级施工企业6个,水利系统职工总数约4000人。其中技术人才总量占在岗职工队伍总数约50%,为淮安市水利科技推广工作提供了人才支撑。

2投入不足、人员结构老化,水利科技工作仍有问题

“十一五”以来,水利科技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就从水利当前发展的力量上分析,水利发展还没有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目前水利科技工作还面临一些问题。

科技资金投入仍显不足

随着水利服务领域的拓宽,科研成本的提高,当前的科技经费投入仍不能满足水利科技发展在深度和广度上的需求。未设定专项科研基金和奖励基金。

水利前期工作中必要的研究工作开展不够

主要体现在工程规划设计中科技创新意识不强,缺乏创新内在动力,设计方案及技术支援储备上准备不足,尤其农村水利工程面广量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没有跟得上。

水环境保护对策措施研究需进一步加强

淮安市水体允许纳污量、地下水回灌技术、水环境管理模式等研究进度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尤其水花生打捞处置一体化技术、生态清淤技术等研究有待创新突破。

智慧水利发展提出的新问题

在全球物联网技术发展前提下,淮安市水利资讯化建设中各系统资讯交换编码体系和技术规范、中心资料库动态维护、主要应用系统实现智慧功能等要求,将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面临的重大挑战。

水利科研基础设施老化

三个水利科研站长期资金缺乏,配套设施没有及时到位,加之装置在执行过程中,得不到正常的维修更新,在长期的执行中严重老化,加之资料采集手段原始,精度难保证。

水利科研人员结构老化

人员年龄偏大、学业偏低、专业人员偏少。

各县区发展很不平衡

少数县区和单位对水利科技工作重视不够,技术创新和推广意识淡薄,科技优先发展的措施没有得到很好落实,缺乏必要的激励措施。

3构建体系、建立机制,让水利工作插上科技翅膀

“十三五”期间,将针对工作的热点、难点开展一批专案研究;引进、推广、应用一批先进水利科技成果,建设一批水利科技示范区;建设一支结构合理、高素质的水利科技人才队伍;建成水利科技知识普及基地;建立和完善以 *** 为主导、企业和社会力量等共同参与的水利科技创新投入体制和机制,不断提高投入强度。

完善四个推广体系

科技推广是一项促进水利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水利行业科技进步,为实现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服务的一项重点科技工作,必须加强推广体系建设,具体在四个方面进行完善。一是勘测设计技术推广,在工程设计过程中推广成熟的技术产品、优化工程布局和结构型式等工作;二是以水建公司为代表的水利施工企业,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推广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施工效率;三是三个水利科研试验站,淮阴区、涟水县、盱眙县水利科学试验站,在工作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先进的装置开展水利基础技术推广工作;四是以乡镇水利站为基础的水利科技推广体系,包括村组水管员,在工程日常执行、维护等工作推广成熟的科学技术,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建立四项研究机制

科技研究平台,在水利科技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我们紧紧围绕淮安市水利发展大局,深入开展水利现代化、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护等课题研究和技术攻关,加快提升淮安市水利建设与管理的科技含量和服务全面小康社会、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能力。一是合作机制,在淮安水利系统内广泛开展与扬州大学、河海大学、科学研究所等单位的合作,由这些单位每年提供3~5个科研课题,与市县水利局进行对接,开展课题研究。二是奖惩机制,建立水利科技奖励基金,激励广大科技人员创新、创造的积极性。设立水利课题配套研究基金,对部、省立项的专案给予经费配套;设立科研成果奖励基金,对获得上级奖励的专案,按获得奖金的不同比例给予配套奖励;设立水利学术论文奖励基金,年底组织优秀论文评比,主要作者在水利初、中级职称评审中给予加分。三是引进机制。与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省水利厅密切联络,争取在推介的技术指南中优先安排最新的水利科技成果在淮安水利工作中推广应用,引进推广“948”专案等。四是创新机制。针对水利工作热点、难点问题,引导和激励系统部门单位大胆运用新思路、新举措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突破重点、化解难题、提升效能、激发活力,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工作水平,推动水利创新创优工作上层次、出精品。

建立多个科普平台

“十三五”期间,我们将积极开展水利科学知识普及工作,重点抓好五个交流平台,并以樱花园等一批区域内水利工程为基础,探索建立淮安市水利科普教育基地;在“淮安水利”网站上设立专栏,办好网上水利科普园地,让广大水利科技工作者能在水利建设、农村水利、城市水利等各方面参与交流;建立QQ交流群,为淮安水利科技工作者建立的一个即时通讯平台,能够实现科技资讯共享,广泛快速传递水利科技资讯,解决在工作中的遇到的问题;拍摄制作水利科普宣传片;办好《淮安水利》杂志,编发水利科普读物,加大科普宣传工作。

4精心挑选、科学布局,积极推进水利科技示范区建设

水利科技示范区是将水利科技成果进行试验示范,整合配套,发挥推广示范效应的水利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区域。能够充分发挥水利科技成果在开发、转化、推广、产业化中的示范作用,促进水利科技发展和技术进步,推动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着重开展了以下水利科技示范区建设。

科学发展的现代化生态灌区示范区

紧紧围绕水利工程生态化、科学用水节约化、配套工程标准化、科学设计人性化、建筑形象景观化、用水排程科学化、工程管理资讯化、管理队伍组织化等八个方面积极推广科技知识,建设现代化灌区,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作用。

节水高效的管道灌溉示范区

结合专案区实际情况,运用管道节水灌溉技术对专案区进行节水改造,充分发挥其作用,管道工程可大量节约用水、减少输水渠道占用耕地面积、降低提水费用、节约灌溉用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减少灌溉矛盾等方面。

生态河道建设示范区

对农村面广量大的河道进行生态治理,实施活水、净水、洁水等工程,从而使河道在满足防洪除涝、灌溉供水、通航等要求的同时,能与周围的生态系统相互和谐、协同发展,保持河道生态平衡,维系良好的生态系统。

长藤结瓜式现代化灌区示范区

在盱眙县,结合灌区改造工程,打造长藤结瓜式的现代化灌区。通过对渠首泵站、输水、配水渠道系统称之为藤和灌区内部的小型水库和池塘称之为瓜进行科学改造,利用科学手段对蓄水、调水、提水、引水等方案进行优化,并采取现代化手段进行管理,使灌区使用效益、效率最大化。

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在盱眙县和市废黄河两岸沿线,打造水土保持示范教育基地。市樱花园已建立成全国第三批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形成了完整的平原沙土区城市河道水土流失综合防护体系,起到了城市水土保持示范、引导和辐射的作用。

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区

按照构建“水畅、水活、水清、水景”的城市水利治水方针,努力打造生态水城。水畅,即建成流的进、排的出的安全水系统;水活,即建成相互补充、相互流动的动态水系统;水清,即建成清澈见底、碧波荡漾的生态水系统;水景,即建成风景优美、独具特色的景观水系统。

水利资讯化示范区

用资讯化技术提升水利工程执行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如3G技术在防汛指挥系统视觉化会商中的应用,推出“防汛快e通”产品,并在全市防汛系统加以应用,有力提高了淮安市防汛指挥系统应急指挥能力,是全省乃至全国资讯化示范专案。

水源地保护示范区

采取在地表饮用水源地和工业集中取水水源地设立保护区,在一级、二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设定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及防护设施和禁止任何污染水体或者可能造成水体污染的各类活动,运用现代科学手段进行监视监测,确保水源地安全。水利科技工作是水利现代化实现的关键和基础,我们将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工作举措,切实加大水利科技工作力度,以水利的科技进步推动淮安水利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2000年我国水利科技期刊综合评价李向东,季山黑龙江水专学报2002-12-30

2、科技进步对水利经济增长速度贡献率的测算王博;严冬;吴巨集伟;江焱生;陈真林;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6-07-15

警务合作机制研究论文

我昨天就报警了,你说的警务保障建设实在是太荒谬了。虽然北京这边警察还不错,但是没有办法。那些大人物是不会在意百姓的生活的。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科学内涵、现实表现、深层原因、方法应用等诸方面作全盘考虑。笔者试从具体操作层面上就如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作一探讨。 一、从思想政治教育抓起,着重解决公安民警的思想观念和认识问题 一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公安工作、指导和谐警民关系建设。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引导广大民警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和谐警民关系的科学内涵、现实表现和根本原因,学会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公安工作,分析警民关系,促进和谐警民关系的建设。二要狠抓执法思想建设,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教育、引导广大民警常怀爱民为民之心,常存便民利民之志,常除坑民害民之祸,把为民执法、为民服务作为执法的目的和归宿,从根本上解决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切实把人民利益至上作为永恒追求。教育、引导广大民警牢固树立严格依法履行职责的观念,把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追求效率与实现公正、执法形式与执法目的有机统一起来。三要大力加强和谐理念教育,树立群众观念,提高服务意识。和谐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基础理念,要采取各种措施,引导广大民警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强化服务意识,文明执法,秉公办事,从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入手,真抓实干,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夯实与群众和谐相处的思想基础。 二、从人民群众满意的地方做起,切实为广大百姓排忧解难 实践证明,公安机关有许多工作做法是深受群众欢迎的。凡是群众欢迎的、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好传统、好做法、好经验都要始终坚持做好。一要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掌控治安大局,创建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平安社区。改善警民关系,关键是你能不能给群众一个平安、稳定、祥和的生活工作环境。公安机关要把创建平安社区、平安大道、畅通工程等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作为长效机制持续、深入贯彻下去。二要深入开展爱民便民活动,扎实为民办实事。要紧密结合公安机关执法、管理和服务工作,切实找准载体、拓宽途径,创造性地、持续不断地开展各种爱民实践活动,从群众最关心、最急需的事情做起,实实在在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要想方设法让群众了解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增进彼此信任、尊重与合作,努力树立公安机关亲民爱民、公道文明的职业形象。三要继续坚持“开门接访”,深化开展大走访活动,架起警民互助、互信、互爱的桥梁。满腔热情、尽职尽责地解决好涉及公安机关的信访问题,走访低保家庭、孤寡老幼等困难群众、弱势群体,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努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化解矛盾、减少怨气、理顺情绪,促进和谐。四要继续深化文明窗口建设,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紧紧围绕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顺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创新服务方式,挖掘服务潜力,最大限度地为群众提供各种便利,以实际行动和工作实效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 三、从人民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努力清除自身不良痼疾 针对公安机关自身还存在的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下大力气加以改正。一是不再参与非警务活动。要依据法律法规关于公安机关职责任务的规定,严格界定警务活动与非警务活动的界限,规范警力使用审批制度,严格警力调用程序,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二是严肃查处民警违法违纪案件。重点查办群众反映强烈的利用职权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和参与“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活动、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搞权力寻租等案件。三是大力整改各类执法问题。坚决纠正特权思想严重、宗旨意识淡漠、损害群众利益和对待群众“冷硬横推”、“吃拿卡要”等作风顽症。继续大力整治刑讯逼供、滥用强制措施以及乱收滥罚、截留挪用等执法痼疾。四是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信访问题。加大领导接访工作力度,进一步形成以信访责任追究制度为核心,以旗县级公安机关办理初信初访为重点,以各部门、各警种经常性接访为支撑,以层层下派接访督导组为基本方式的信访工作格局,使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持久有力的保障,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公安机关维护人民权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业风范,不断夯实公安工作的群众基础,竭力提高公安机关执法的公信力和亲和力。 四、从人民群众容易误解的地方沟通起,全力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 在现实工作中,要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就要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提高公安工作的透明度、开放度,进一步加强与人民群众的交流与沟通。一要大力强化公安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公安宣传阵地作用。按照“贴近公安工作实践、贴近公安现实斗争生活、贴近广大民警的思想和工作实际”要求,充分运用各类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公安机关在维护稳定、打击犯罪、服务群众、抢险救灾等工作中付出的重大牺牲和作出的突出贡献。要培养和选树一大批先进典型,以实现对内凝聚警心、振奋士气、激发斗志,对外弘扬正气、树立良好形象、密切警民关系的目的。二要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公安文化活动。积极创造条件,有效开展各类公安文化活动,创建警民沟通互动、促进警民关系和谐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三要加强涉警舆论引导,建立网络评论队伍,引导网民客观了解事实真相,理性进行分析判断,积极营造有利于公安工作的网络舆论环境。要组织专门力量密切关注社情舆论动态,注意发现苗头性、倾向性的涉警负面报道信息,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将其处置在萌芽状态,将影响控制到最小范围。要建立健全舆情研判、快速反应和新闻发布工作机制,对于不实的报道和网络信息,要及时澄清事实真相,防止媒体炒作,公开处理结果,消除负面影响,紧紧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四要继续开展“开门评警”活动,探索民意导向警务的路子。通过聘请群众担任执法监督员、廉政监督员,设立举报电话、开通群众信箱等多种方式,进一步疏通和拓宽联系群众的渠道,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监督,积极营造有利于公安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如果一篇文章象一张网,则题目就是纲,纲举目张,就是说看了论文题目,就能窥见全篇论文的实质和精华所在,也可以说题目对论文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刑法学硕士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刑法学硕士论文题目(一) 1. 罪数认定的新标准与吸收犯概念的重构 2. 间接正犯概念的否定性清理 3. 《刑法修正案(九)》对危险驾驶有新的更严格规定 4. 刑法人格界定问题思考 5. 食品安全刑法保护制度的缺陷与完善 6. 经济犯罪中被害人过错的认定与适用 7. 《刑法修正案(九)》死刑改革的观察与思考 8. 从业禁止适用范围探究 9. 假释听证制度改革 10. “医闹入刑”后完善医患纠纷解决机制的思考--医方医疗过错的自我评价与告知机制的构建 11. 基于中越边境拐卖妇女犯罪的国际警务合作机制研究 12. 浮出水面的窝案 13. 未成年人不应构成毒品再犯--基于对刑法356条规定的反思 14. 论英国刑法学中的犯罪故意概念--兼论犯罪故意概念对我国刑法立法的反思 15. 完善行贿罪立法--兼论《刑法修正案九》行贿罪新规 16. 农村教师对中小学生性犯罪的启示与思考 17. 浅析我国减刑、假释程序的完善 18. 贪污受贿犯罪起刑数额小议 刑法学硕士论文题目(二) 1. 《刑法修正案(九)》关于涉恐犯罪规定的学理置评 2. 启动刑法全面修订之探讨 3. 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刑事保护研究 4. 网络借贷的刑法规制--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为切入点 5. 股票配资案中非法占用保证金的行为定性 6. 论刑法中不合理的“性别标签” 7. 从刑法修正案九(草案)看死刑制度的存废 8. 罚金刑相关替代制度分析及我国罚金刑的完善 9. 我国刑罚体系之适应性调整研究 10. 爱钱如命的贪官 11. 城市拆迁过程中的职务犯罪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12. 论假冒注册商标罪中“相同商标”的界定 13. 男性应被纳入我国强奸罪的保护对象 14. 刑法因果关系问题研究 15. 罪刑相适应原则研究 16. 探析持有型犯罪的证明责任问题--以主观罪过证明为视角 17. 论正当防卫限度--以南宁男子见义勇为案为例 18. 对刑事司法解释溯及力问题的探讨--以“秦某某网络造谣案”为例 19. 以没收财产偿还犯罪分子所负债务问题研究 20. 论刑法学命题的妥当性 21. 从绝对到相对:晚近德、日报应刑论中量刑基准的变迁及其启示 刑法学硕士论文题目(三) 1. “抗震英雄少年”沦为囚徒 2. 非法拘禁案中案 3. 女企业家智斗绑匪 4. 就这样“被酒驾” 5. 网游达人叫板运营商 6. 中银巨贪亡命泰国 7. 基于我国的传统与现实试谈婚内强奸 8. 论信用卡催收中的法学问题 9. 刑事立法发展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契合 10. 我国着作权刑法保护的相关问题研究--以网络技术为研究视角 11. 女性经济犯罪犯因性分析及预防对策 12. 盗窃未遂法律适用问题探讨 13. 论“碰瓷”行为的刑法定性 14. 通过死缓限制减刑的死刑控制 15. 任人唯“钱”的组织部长 16. 医院内的“塌方式”腐败 17. 迷失在权力旋涡里的区委书记 18. 贪污罪之弹性定罪模式考量--以《刑法修正案(九)(草案)》为范本 19. 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谣言犯罪研究--以社会敌意为视角 20. “问题豆芽”案的刑事法治报告 猜你喜欢: 1. 浅谈刑法学硕士毕业论文 2. 刑法学硕士论文 3. 刑法硕士毕业论文 4. 刑法专业毕业论文 5. 有关刑法研究生毕业论文

低温机械合金化制备研究论文

机械合金化用高能研磨机或球磨机实现固态合金化的过程。机械合金化基本原理机械合金化是一个通过高能球磨使粉末经受反复的变形、冷焊、破碎,从而达到元素间原子水平合金化的复杂物理化学过程。在球磨初期,反复地挤压变形,经过破碎、焊合、再挤压,形成层状的复合颗粒。复合颗粒在球磨机械力的不断作用下,产生新生原子面,层状结构不断细化。在机械合金化过程中,层状结构的形成标志着元素间合金化的开始,层片间距的减小缩短了固态原子间的扩散路径,使元素间合金化过程加速。球磨过程中,粉末越硬,回复过程越难进行,球磨所能达到的晶粒度越小。并且,材料硬度越高,位错滑移难以进行,晶格中的位错密度越大,这些又为合金化的进行提供了快扩散通道,使合金化过程进一步加快。球磨过程中,大量的碰撞现象发生在球-粉末球之间,被捕获的粉末在碰撞作用下发生严重的塑性变形,使粉末受到两个碰撞球的“微型”锻造作用。球磨产生的高密度缺陷和纳米界面大大促进了SHS反应的进行,且起了主导作用。反应完成后,继续机械球磨,强制反复进行粉末的冷焊-断裂-冷焊过程,细化粉末,得到纳米晶。机械合金化的主要特点机械合金化(MA)技术是制备新型高性能材料的重要途径之一。采用MA工艺制备的材料具有均匀细小的显微组织和弥散的强化相,力学性能往往优于传统工艺制备的同类材料。采用液氮作为冷却剂的低温MA技术制备的Al3Ti/Al合金与传统铝合金或钛合金相比,在高温强度和密度方面(尤其在350℃左右)具有特别的优势。可望成为部分取代传统钛合金的新型航空材料,达到减重或提高发动机推重比的目的。机械合金化是一种合成细晶合金粉末材料的有效方法。TiAl基合金采用快冷方法无法获得非晶,而采用机械合金化则可以形成非晶。利用机械合金化制得的非晶态TiAl基合金粉末,在其玻璃点温度以上压实时,粉末的流动性非常好,可以得到形状复杂、致密度近理想状态的合金试件。机械合金化工艺采用的原料既可是单质元素粉末,也可是预合金粉。Ti、Al单质混合粉经机械合金化,很容易使Ti、Al组元尺寸细化、形成一种颗粒细小的Ti/Al复合粉;进一步延长球磨时间,则发生合金化或形成非晶。TiAl预合金粉经机械合金化,其晶粒尺寸能显著细化。两种经机械合金化方法处理的粉末,其烧结行为有些差异,但均可烧结成致密度大于96%的TiAl基合金材料。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TiAl基合金粉末的最大特点是易于获得纳米晶组织。如:预合金粉经机械球磨后,晶粒可细化至40~50nm,再经热压和1200℃热处理25h,晶粒尺寸也只长大至1μm。Hiroshi等通过机械球磨制得了Ti-51Al非晶,发现在同一保温时间下,随热压温度的增加γ晶粒尺寸增加,但经1300℃保温5h,其尺寸仍能保证在50nm以下,且当直径为15nm时,材料硬度达到最高10GPa。Huang等利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分别制得伴有少量Ti(Al)固溶的TiAl复合组织和颗粒细小的非晶粉,再通过反应热等静压分别获得了等轴γ-TiAl+α2 Ti3Al相和近单相γ-TiAl,并且发现球磨粉末中高含量Nb、Cr等合金元素和间隙元素会导致α/(α+β)转变温度升高。但是,机械合金化制备的TiAl基合金粉末的固结致密与成形较为困难,因此关于机械合金化制备TiAl基合金块体材料及其力学性能方面的研究报道,目前仍为鲜见。影响机械合金化的主要因素机械合金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要获得理想的相和微观结构,就需要优化设计一系列的影响参数。下面列举一些对机械合金化结果有重大影响的参数。(1)研磨装置研磨类型生产机械合金化粉末的研磨装置是多种多样的,如:行星磨、振动磨、搅拌磨等。它们的研磨能量、研磨效率、物料的污染程度以及研磨介质与研磨容器内壁的力的作用各不相同,故对研磨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研磨容器的材料及形状对研磨结果有重要影响。在过程中,研磨介质对研磨容器内壁的撞击和摩擦作用会使研磨容器内壁的部分材料脱落而进入研磨物料中造成污染。常用的研磨容器的材料通常为淬火钢、工具钢、不锈钢、P>K>5或P>内衬淬火钢等。有时为了特殊的目的而选用特殊的材料,例如:研磨物料中含有铜或钛时,为了减少污染而选用铜或钛研磨容器。此外,研磨容器的形状也很重要,特别是内壁的形状设计,例如,异形腔 ,就是在磨腔内安装固定滑板和凸块,使得磨腔断面由圆形变为异形,从而提高了介质的的滑动速度并产生了向心加速度,增强了介质间的摩擦作用,而有利于合金化进程。(2)研磨速度研磨机的转速越高,就会有越多的能量传递给研磨物料。但是,并不是转速越高越好。这是因为,一方面研磨机转速提高的同时,研磨介质的转速也会提高,当高到一定程度时研磨介质就紧贴于研磨容器内壁,而不能对研磨物料产生任何冲击作用,从而不利于塑性变形和合金化进程。另一方面,转速过高会使研磨系统温升过快,温度过高,有时这是不利的,例如较高的温度可能会导致在过程中需要形成的过饱和固溶体、非晶相或其它亚稳态相的分解。(3)研磨时间研磨时间是影响结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一定的条件下,随着研磨的进程,合金化程度会越来越高,颗粒尺寸会逐渐减小并最终形成一个稳定的平衡态,即颗粒的冷焊和破碎达到一动态平衡,此时颗粒尺寸不再发生变化。但另一方面,研磨时间越长造成的污染也就越严重。因此,最佳研磨时间要根据所需的结果,通过试验综合确定。图1-2为球磨过程中TiAl粉末的显微硬度随球磨时间的变化。图1-3为TiAl粉末经过不同时间球磨后的背散射扫描电镜照片,从图上可明显地看出球磨时间对组织的影响。(4)研磨介质选择研磨介质时不仅要象研磨容器那样考虑其材料和形状如球状、棒状等,还要考虑其密度以及尺寸的大小和分布等,球磨介质要有适当的密度和尺寸以便对研磨物料产生足够的冲击,这些对最终产物都有着直接的影响,例如研磨Ti-Al混合粉末时,若采用直径为15mm的磨球,最终可得到固溶体,而若采用直径为25的磨球,在同样的条件下即使研磨更长的时间也得不到Ti-Al 固溶体[20]。(5)球料比球料比指的是研磨介质与研磨物料的重量比,通常研磨介质是球状的,故称球料比。试验研究用的球料比在1:1~200:1范围内,大多数情况下为15:1左右。当做小量生产或试验时,这一比例可高达50:1甚至100:1。(6)充填率研磨介质充填率指的是研磨介质的总体积占研磨容器的容积的百分率 ,研磨物料的充填率指的是研磨物料的松散容积占研磨介质之间空隙的百分率。若充填率过小,则会使生产率低下;若过高,则没有足够的空间使研磨介质和物料充分运动,以至于产生的冲击较小,而不利于合金化进程。一般来说,振动磨中研磨介质充填率在60%-80%之间 ,物料充填率在100%-130%之间。(7)气体环境机械合金化是一个复杂的固相反应过程,球磨氛围、球磨强度、球磨时间等任意一个参数的变化都会影响合金化的过程甚至最终产物。在机械合金化过程中,由于球与球、球与罐之间的撞击,机械能转换成热能,使得球磨罐内的温度升得很高。同时,合金化过程中往往发生粒子的细化,并引入缺陷,自由能升高,很容易与球磨氛围中的氧等发生反应,因此一般机械合金化过程中均以惰性气体,如氩气等为保护气体。球磨气氛不同,会对合金化的反应方式、最终产物以及性质等造成显著影。研磨的气体环境是产生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一般在真空或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但有时为了特殊的目的,也需要在特殊的气体环境下研磨,例如当需要有相应的氮化物或氢化物生成时,可能会在氮气或氢气环境下进行研磨。(8)过程控制剂在MA过程中粉末存在着严重的团聚、结块和粘壁现象大大阻碍了MA的进程。为此,常在过程中添加过程控制剂,如硬脂酸、固体石蜡、液体酒精和四氯化碳等,以降低粉末的团聚、粘球、粘壁以及研磨介质与研磨容器内壁的磨损,可以较好地控制粉末的成分和提高出粉率。(9)研磨温度无论MA的最终产物是固溶体、金属间化合物、纳米晶、还是非晶相都涉及到扩散问题,而扩散又受到研磨温度的影响,故温度也是MA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例如 Ni-50%Zr粉末系统在振动球磨时当在液氮冷却下研磨15h没发现非晶相的形成;而在200oC下研磨则发现粉末物料完全非晶化;室温下研磨时,则实现部分非晶化。上述各因素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例如最佳研磨时间依赖于研磨类型、介质尺寸、研磨温度以及球料比等。机械合金化合成高熔点合金或金属间化合物时具有如下优点:避开普通冶金方法的高温熔化、凝固过程,在室温下实现合金化,得到均匀的具有精细结构的合金,且产量较高,因而已成为生产常规手段难以制备的合金及新材料的好方法。

1).机械合金化制粉技术最早是美国国际镍公司的本杰明(Benjamin)等人于1969年前后研制成功的一种新的制粉技术。这种工艺最初被称之为“球磨混合”,但是INCO(国际镍公司)的专利代理律师 C. MacQueen在第一个专利申请中将此种工艺称之为“机械合金化”(Mechanical Alloying)。2).20世纪70年代初期机械合金化技术首先被用于制备弥散强化高温合金,最初研制出的合金牌号为MA753((Y2O3)余量),作为正式生产的合金牌号有弥散强化镍基高温合金MA754、MA6000E,弥散强化铁基高温合金MA956。3).20世纪80年代国际镍公司和日本金属材料技术研究所等又推出第二代弥散强化高温合金,如MA754的改型材料MA758,MA6000的改型材料MA760,MA956的改型材料MA957,以及TMO-2合金,由于这些改型合金具有能满足特殊要求的性能,逐步被用户所接受。除了制备高温合金外,机械合金化技术还被广泛应用于制备结构材料。弥散强化铝基合金INCOMAP-Al9021和INCOMAP-Al9052在抗拉强度、抗蚀性、断裂韧性和抗疲劳性能方面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是一类新型的工业定型合金材料,这类弥散强化材料已在洛克希德C-130飞机上作过对比试验,结果十分令人满意。另外,采用机械合金化技术制备的INCOMAP-Al905XL合金与通常的7075-T73铝合金有相似的强度,但密度小了8%,刚度增加了15%。4).1975年Jangg等人提出了“反应球磨”的类似方法,即通过一起球磨化学添加物与金属粉末,诱发低温化学反应,生成了分布均匀的弥散粒子。采用这种方法制备的弥散铝合金(Al-Al4C3-Al2O3)的室温力学性能和电导性均优于SAP(弥散强化烧结铝),其中商业牌号为DISPAL的机械合金化弥散铝合金已被广泛应用。采用机械合金化技术制备的弥散强化铜合金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机械合金化弥散铜合金可以替代内氧化法制备的弥散强化铜合金,是理想的引线框和电极材料。近年来,机械合金化弥散强化钛合金、镍合金和钼合金以及机械合金化弥散强化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日益增多,估计将有更多的新型弥散强化材料问世。5).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初,机械合金化技术主要用于研制弥散强化合金材料。虽然1979年White在用机械合金化法合成Nb3Sn超导材料时第一个提出机械合金化可能导致材料的非晶化;前苏联学者Ermakov等人在1981年机械球磨Y-Co金属间化合物时首次得到了非晶态合金,但是这两个重要结果在当时并未引起材料科学界的足够重视。直到1983年Yeh等人发现氢化作用导致Zr3Rh非晶化;Schwarz等人发现La和Au晶体之间固态扩散导致非晶化;Koch等人采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出Ni40Nb60非晶态合金和1985年Schwarz等人用热力学方法预测了Ni-Ti二元系机械合金化非晶合金的形成区域,以及采用固态反应理论解释了非晶态形成机理之后,材料科学工作者才对机械合金化制备非晶粉末的方法产生了极大兴趣。由于采用机械合金化制备非晶的方法避开了金属玻璃形成对熔体冷却速度和形核条件较为苛刻的要求 ,因而具有很多优点,如:可以得到更加均匀的单相非晶体,可以合成快速凝固技术无法制备出的非晶合金等。机械合金化制备非晶材料的方法在短短的近二十年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6).正当人们运用固态反应理论来寻找新的非晶态合金时,Gaffet等人报道了Si在球磨时发生部分非晶化。这是纯元素通过机械球磨产生非晶化的第一个例子。采用固态反应理论无法解释纯元素粉末和纯化合物粉末通过机械合金化形成非晶的现象。材料科学工作者于是把两种以上元素粉末(包括两种元素粉末)进行球磨,通过固相扩散,得到非平衡相的过程称为机械合金化,而把单一元素或单一化合物粉末进行球磨,不需要物质转输就能得到非平衡相的过程称之为机械碾磨(Mechanical Grinding,简称MG或MM)。显然两者的非晶化机理是不同的。7).准晶是1984年由Schechtman等人在快冷Al-Mn合金中发现的新材料,引起了材料界的极大兴趣。制备准晶合金可采用快速冷凝、溅射、气相沉积、离子束混合、非晶相热处理、固态扩散反应和熔铸多种方法。采用机械合金化技术制备准晶合金是机械合金化研究的重要进展之一。Ivanov等利用机械合金化技术制得了Mg3Zn(5-x)Alx(其中x=2~4)和Mg32Cu8Al41的二十面体准晶相,其结构和快冷技术制备的二十面体准晶相的相同。Eckert等人对成分配比为Al65Cu20Mn15的金属粉末进行机械合金化处理后也观察到了二十面体准晶相的形成。8).对在固态下完全互溶的合金系的组元金属粉末进行机械合金化处理,可以形成固溶体。Benjamin在1976年对Ni粉和Cr粉进行机械合金化处理,发现能够真正实现原子尺度的合金化。他发现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的Ni-Cr合金的磁性能和用传统铸锭冶金方法制备的相同成分的Ni-Cr合金的完全相同。Si和Ge完全互溶,但在室温下都是脆性材料。1987年Davis等人的实验表明,对Si和Ge粉末进行机械合金化处理时,Si和Ge的点阵常数逐渐靠拢,当球磨时间达到4~5小时时点阵常数合二为一,表明生成了Si-Ge固溶体。9).采用非平衡加工方法,如快速凝固等可以突破合金平衡固溶度的极限,机械合金化技术也具有同样的功能。1985年Schwarz等人发现在经过机械合金化处理过的钛和镍粉末中,Ti在面心立方结构的Ni中的固溶度高达28mass%,而根据Ti-Ni合金平衡相图,Ti在Ni中的固溶度仅为百分之几。1990年Polkin等人系统报道了由机械合金化所引起的固溶度增大现象,他们在所研究的Al-Fe、Ni-Al、Ni-W、Ni-Cr等合金系中均发现了固溶度显著扩展现象。10).一般来说,有序固溶体可以通过辐射、快速凝固、大塑性变形等工艺产生无序化结构,并且导致合金性能的改变。机械合金化也可以导致有序合金和金属间化合物结构的无序化,最初的报导是由Ermakov等人进行的研究工作,他们通过机械碾磨(MM)工艺使有序化合物ZnFe2O4结构无序化。1983年Elsukov等人报导了通过机械合金化使Fe3Si相无序化。Bakker等人报道了有关金属间化合物无序化的详细研究成果。11).机械合金化是少数几种能将两种或多种非互溶相均匀混合的方法之一。实际上弥散强化合金就是如此,因为氧化物基本上与金属基体不相溶。更一般地讲,机械合金化可以应用到在固态乃至液态下非互溶的二元合金系中。Benjamin介绍了有限互溶Fe-50mass%Cu合金和在液态存在非互溶间隙的Cu-Pb合金在机械合金化过程中形成均匀化合物的结果。Green等人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电气触头材料,原始材料为Cu-15vol%Ru混合物,Cu和Ru不互溶。将Cu和Ru混合粉末进行机械合金化处理后再退火、冷压和热轧,得到了Cu-Ru复合材料,再通过冷轧和退火得到了最终尺寸的条带。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Ru粒子的最终直径为1~2μm,用腐蚀法将条带表面的Cu清除,则硬的、难熔且导电的Ru粒子在表面突出,从而可以做为电触点,Cu基体起支撑作用且保证电流的连续性。12).纳米材料的制备是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纳米材料由于具有显著的体积效应、表面效应和界面效应,因此引起材料在力学、电学、磁学、热学、光学和化学活性等特性上的变化。制备纳米晶材料的方法主要有固相法、液相法和气相法三大类。Thompson等人在1987年首先报导了通过机械合金化法合成出了纳米晶材料。Hellstern等人和Jang等人报导了采用元素粉末和金属间化合物粉末通过机械合金化技术制备出了纳米晶材料。Schlump等人发现,在Fe-W,Cu-Ta,Ti-Ni-C,W-Ni-C等非互溶合金系中,用球磨方法可以生成纳米尺寸的弥散相粒子。13).1988年日本京都大学的新宫教授等人系统地报导了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Al-Fe纳米晶材料的工作,为纳米晶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找出了一条实用化的途径。研究表明,纳米晶材料可通过元素粉末、金属间化合物粉末、非互溶合金系的组元粉末球磨的方法来合成。目前已在Fe、Cr、Nb、W、Zr、Hf、Ru等纯金属粉末中得到纳米晶;在Ag-Cu、Al-Fe、Fe-Cu系合金中得到了纳米结构的固溶体;在Cu-Ta、Cu-W系合金中得到了纳米结构的亚稳相;在Fe-B、Ti-S、Ti-B、Ni-Si、V-C、W-C、Si-C、Pd-Si、Ni-Mo、Ni-Al和Ni-Zr系合金中得到了纳米晶金属间化合物。14).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初期机械合金化技术主要被用于制备非平衡态材料,几乎所有的非平衡材料都可以采用机械合金化技术来制备。非平衡材料的制备研究使机械合金化技术的研究又掀起一个高潮。15).许多合金系通过机械合金化处理后,可以把纯组元合成为金属间化合物。由于熔铸的金属间化合物往往具有加工性能差的粗晶铸态组织,即使通过变形-热处理技术也难以控制其显微组织。因此,人们希望采用机械合金化技术制备的金属间化合物是一种具有微晶和纳米晶结构的材料,能够改善金属间化合物的脆性。最早采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出金属间化合物的是McDermott等人,他们将Zn粉和Cu粉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后球磨,得到了β黄铜。Ivanov按成份为Ni40Al60的配比将Ni粉和Al粉混合物通过球磨处理制备出了金属间化合物Ni2Al3。通常利用机械合金化制备金属间化合物时所需的球磨时间非常长,影响了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自从1989年Schaffer等人发现通过机械合金化诱发的自蔓燃反应可以将某些金属从它的氧化物中还原出来,1990年Atzmon等人发现球磨Ni粉和Al粉时发生了自蔓燃高温反应现象以后,机械合金化自蔓燃高温合成反应成为研究热点,利用这种自蔓燃反应,可以大大缩短球磨时间,并能制备多种金属间化合物。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