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古埃及论文文献

发布时间:2024-07-05 10:37:18

古埃及论文文献

关于古埃及文明的研究有两部重要著作。第一本是.史密斯的《古埃及人与文明起源》,该书首次出版于1911年。史密斯最初是一位解剖学家和人类学家。他将人类学与古埃及文明研究相结合,出版了许多关于木乃伊和埃及文明史的著作,其中最重要的是《古埃及文明的起源》。有两个主要论点:第一,文明起源于埃及;首先,埃及文明向外传播。在这本书中,作者强调:“毫无疑问,文明的要素确实起源于埃及。”“事实上,埃及是文明的创造者。”“根据她对世界文明的实际贡献,埃及应该在人类学殿堂中占据特别突出的位置。”

能言善辩的农民》,《莱因德纸草书》,《桡夫长雅赫摩斯传》,《Ancient lives》和《Valley of the kings》

公元前4000年代,古埃及人在尼罗河流域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发明了象形文字,产生了用文字记载下来的各种文献记录,形成了埃及奴隶制国家最早的档案。古代埃及档案文献的种类齐全,内容丰富,并设有专门的档案保管库,充分为埃及法老政府所利用,促进了古代埃及的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其实就是 象形文字

古埃及的论文参考文献

古埃及的咒语古代埃及史

陪葬品死亡之书,又叫做book of death, 是古埃及的一种陪葬物品。笃信来世的古埃及人用水生植物纸莎草芯制成长长的纸卷,在上面抄录下冗长的《跨越死亡之国度》(又称《白昼来临之书》)符文的片段,并配以插图,随死者丧葬,以求死者逢凶化吉,安然到达极乐世界“芦苇之野”,这便是著名的死亡之书。《阿尼的死亡之书:称量心脏》(约公元前1250年),描写了人死以后须经神灵们的评判方可进入天堂的故事:去世的阿尼的心脏被放在天平上,与正义女神玛亚特翅膀上的一根羽毛比较,心脏若不重于羽毛,则说明死者生前积德,可享永生;否则,心脏便被画面右边的怪物阿米特吞噬,死者便不能进入来世。画中狼头人身的防腐与死亡之神阿努比斯在调整天平的精确度,鹿头人身的书记与著作之神托特正待记录测量结果,天平支柱上蹲着的狒狒则是托特的化身。面对阿努比斯而立的男子“舍”和他上方人头形的诞生之砖,是阿尼终极命运的两种表现,稍远处静观整个仪式的人头鸟“巴”,则代表阿尼的性格特征。图的左面,阿尼和妻子正在不安地观看仪式的进行。画面上方还有十二位神灵组成的陪审团,整幅图画描绘了一个神与人共存的世界,反映了古埃及人对神灵的虔诚信仰。这幅作品代表了古埃及绘画艺术的特色。对于古埃及人来说,平面的形象在魔力的作用下同样会化为立体的实物,因此在用以陪伴死者进入来世的平面作品中,要全面地表现对象,强调它的重要部分,以便它来日尽善尽美地复活原形。在描绘人物的时候,古埃及人总是将其身体轮廓刻画得清晰完整,而且将其各个部位以其最完整的状态表现出来。古埃及绘画中因此没有定点透视,不局限于人眼片面的观察,标准的人形是:正侧面的头上有正面的眼睛,正面的躯干下是侧面的双腿。纵向看去的物体也不重叠,总是一一排开、分层排开。古埃及人还按照事物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确定它们在画中的大小,比如在这幅作品中,阿努比斯神、阿尼夫妇等因其地位的重要而被表现得比其他人物高大。古埃及绘画艺术,大多描绘场景,或表现现实生活,或表现神灵社会,在表现形式上,使用平直简练的线条刻画事物,几乎将形象简化为一种作为生命载体的符号;画面色彩朴素,在褐、白、黄、红的基调中稍加蓝、绿;在表现人物时,恪守固定的造型比例,在外劳作的男子肤色多为棕红色,操持内务的女子肤色则为淡黄或淡红色,人物面部极少表情,姿态端庄呆板,排列符合节奏。

一 亡灵起身,歌唱太阳 赞美你,啊拉,向着你惊人的上升! 你上升,照耀,令诸天向一旁滚动。 你是众神之王,万物之主, 我们自你而来,因你而成神圣。 你的祭司黎明出迎,以欢笑洗心; 神圣的风带着音乐,吹过你黄金的琴弦。 在日落时分,他们拥抱你,犹如每一片云 自你的翅膀上,闪现着天边反照的颜色。 你行过了天顶,你的心喜悦; 你的清晨和黄昏之舟都遇上好风; 在你面前,玛特高举她决定命运的羽毛, 阿努的殿堂因你的名而喧嚣。 啊你完善之神,永恒之神,唯一之神! 与上升的太阳一同飞翔的伟大的鹰! 在青翠的无花果树上,你永远年轻的形象 闪烁着掠过天国的河心。 你的光照亮每一张脸,却无人知晓。 千年万年,你是新的生命热切的根源。 时间在你的脚下卷起尘土,而你永远不变。 时间的创造者,你已超越了一切时间。 你通过了那扇黑夜的背后闭起的门, 使愁苦中躺卧的灵魂欢喜雀跃。 语言的真实,心的宁静,起来啜饮你的光明, 因你是昨日,今日,也是明天。 赞美你,拉,使生命从昏睡中苏醒! 你上升,照耀,显示你光辉的形象, 千万年过去了,我们不能一一清数, 千万年将到来,你光照万年! -------------------------------------------------------------------------------- 二 他向奥西里斯,那永恒之主唱一篇礼赞 光荣归于奥西里斯,永无穷尽的王子, 他通过了亿万年而直入永恒, 以南方和北方为他的冠冕,他是众神与人的主人, 携带宽厚与威力的手杖和鞭子。 啊王中之王,王子中的王子,主人中的主人, 大地重又回春,由于你的热情; 昔日和将来作你的随从,你将他们率领, 你的心满足地安息在隐密的群山之巅。 你的身体发光,你的头就是蓝天。 土耳其玉的颜色在你莅临之地的四野发光。 你的躯体广被,你的容颜焕发, 犹如今后世界的田野和溪谷。 请允许我的精神在地上坚守,在永恒中凯旋。 允许我顺风航过你的国土。 允许我插翅腾飞,象那凤凰。 允许我在众神的塔门边得到宽宏的迎迓。 在凛冽之屋中,胜利者,请授我以食物, 那些在死亡中与你同升的祝福的食品, 并且让我在那有阳光的田野上 播种和收获大麦和小麦, 在幸福的草原上有一个家。 -------------------------------------------------------------------------------- 三 他请求神的赦免 你摧毁了时间的腾飞的翅膀, 你,生命中神秘的居留者, 我所说的一切话语的保护者, 正为我,你的儿子,感到羞愧; 你的心充满了愁苦与羞赧, 因为我的罪孽,在世间十分严重, 我的邪恶与违逆是如此嚣张。 啊,请与我和解,和解! 毁掉那隐现与我们之间的栅栏! 让我的一切罪孽洗净,而且 无知地俯伏在你的左右。 是的,请去掉我的所有的邪恶, 并放弃你充满心头的羞耻, 使你和我在今后的时间里融化坚冰。 -------------------------------------------------------------------------------- 四 他坚持他的雷同的记忆 在那巨大的屋子里,在那火的居室, 在那计算全部年数的黑夜, 在那细数岁月的黑夜, 请将我的名字归还于我。 当东方的天阶上的守望者 让我安静地坐在他的身边, 当众神一一报出自己的身份, 让我也记起我昔日的名字! -------------------------------------------------------------------------------- 五 他行近审判的殿堂 啊我的心,母亲,我的心,我的母亲, 我的本体,我的人间的生命的种子, 仍旧与我同住在那王子的殿堂, 谒见那持有天秤的大神。 当你被放在天秤中,用真理的羽毛 来称量时,不要使审判对我不利; 不要让判官在我面前呼喊: 他曾遍行恶事,言而无信。 你们,神圣的众神,云一样地即位,抱着圭笏, 在掂量词语时,请向奥西里斯把我说得美好, 把我的案卷提交给四十二位审判者; 让我不敢在阿门提特死亡。 哦,我的心,倘若我们之间无须分离, 我们明天会共有一个名字, 是的,千秋万岁是我们共署的名字, 是的,千秋万岁,啊我的母亲,我的心! -------------------------------------------------------------------------------- 六 他被宣告为诚实 现在,大神托特,那位 正义与真理的审判者, 向着众神如此开言: (众神正坐在奥西里斯面前) 现在这颗心确实 称量过了,它是纯洁的。 在他的里面找不出邪恶, 他的心抵得住那天秤。 于是那些在奥西里斯面前 坐着的诸神如此应答: 你的话是真的,让他进来, 永远在平安中活着。 在永远的田野之中 给他一所房子。 别让遗忘吞噬 那凯旋了的灵魂。" 于是贺鲁斯,爱息斯的儿子, 向神圣的奥西里斯说道, 啊父亲,我将这 剖白了的灵魂带来给你。 他的心在天秤上称量过, 他的行为已经判决; 允许他你的圆饼和麦酒, 允许欢迎他的晋谒。" 于是那活着的灵魂说, 瞧吧,啊主人中的主人, 我来此向你晋谒, 在奥西里斯面前,我是个无罪的人。 你是美丽的 全世界的王子, 我爱了你,啊眷顾我, 把我当作你心所爱的人。" -------------------------------------------------------------------------------- 七 他出来,进入了白昼 这里,我曾游历坟墓,瞧见你 强壮的身体。 我曾通过地下的世界,注视过奥西里斯 播撒黑夜。 我来了,我曾注视过奥西里斯,我的父亲, 我是他的儿子。 我是那爱着他的父亲的儿子, 我也被爱。 我曾为自己开辟一条小径, 通过西方的天际, 象一个神。 我曾追随他的脚步,而由于他的神通, 赢得永远。 天与地间的大门,就敞开着, 我的路径欢畅。 欢呼,每一个神明,每一个灵魂,我的光 从黑暗中闪亮。 我走进去,象一只鹞鹰; 我走出来,象一只凤凰, 那黎明的星。 在那美丽的世界,贺鲁斯的灿烂的湖边, 白昼高升。 -------------------------------------------------------------------------------- 八 他邀请奥西里斯从死人中上升 举步上升,平静的心, 啊平静的心,你的躯体无瑕而完美。 爱息斯在尼罗河的芦苇中 在那纸草的黝黑的沼泽中为你悲恸, 庇护着贺鲁斯为你的命运复仇。 他从隐秘的住所出来; 他勇猛地与你的敌人争斗, 他现在正航行于旭日的舟中。 出来,平静的心,我已经为你复仇。 -------------------------------------------------------------------------------- 九 他把自己与奥西里斯合而为一 我是田野中的王子。 我是奥西里斯, 我就是贺鲁斯与拉, 与奥西里斯合而为一。 我在他诞生之室中 守着他的门户。 我在他诞生之时出世, 我就是奥西里斯。 具有他的心和力量, 我的青春 永远与他的青春在他所到之处 一同更生。 将他的杀害者杀害,我也 从黑暗中上升; 于是,我为了他的报复, 也为自己复仇。 把这一切奉献给他 装饰我的祭坛。 他携带了我一同 从死亡中上升。 -------------------------------------------------------------------------------- 十 他将自己与拉合而为一 我是光明的主宰,自生的青春, 原始的生命的初生,无名的事物的初名。 我是岁月的王子;我的躯体是永恒; 我的形态是无尽,把黑暗践踏在下面。 请用这样的名字呼唤我: 居留在葡萄园中的主人, 漫游过城市的孩子,平原中的青年。 请用这样的名字呼唤我: 走向父亲的小孩, 光明的孩子,在黄昏中找到了他的亲人。 ----------------------- 希望可以帮到您

古希腊和古罗马这两大文明是西方文化的摇篮,是世界文化史上两座永恒的丰碑,是西方人所津津乐道的光辉时代。勤劳的古希腊和罗马人民用他们的智慧给我们创造了一个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杰作,留给我们一个无论是文化史上还是艺术史上的维以超越的高度。其中古希腊文化又是罗马文化的源头,罗马文化在其基础上不断地发展创新,创造了许许多多独树一帜的文化,艺术构想和杰作。因此本文主要是讨论了这两个文化的异同,找出“原希腊”的东西,区分罗马的创新,给西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一些粗浅的线索和脉络。经济发展模式希腊是由本土半岛和一些散落在爱琴海和地中海的一些小岛组成的。它三面环海,只有北面与陆地相接,且多丘陵少平原,属于温和的海洋性气候。正是因为这样的地理条件使得它的农业难以发展,为了生存,希腊人学会了和其它地区进行农产品的交换,并逐渐形成了地中海地区繁荣的贸易往来。罗马的环境和希腊类似,它地处今意大利半岛,是一个多丘陵,多沼泽的地区。因此农业也不十分发达。但罗马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并不是像希腊一样通过自由贸易,物物交换。它使用的是一种血腥的方式——侵略和扩张。为了满足罗马帝国日渐庞大的粮食、财富的需求,罗马人选择了不断地侵略。依靠着强大的军队、武器,罗马从昔日台伯河边上一个卑微的小城一跃成为统治着200万平方英里的帝国的中心。同时随着罗马帝国的不断膨胀,使得对这些物资的消耗急剧增多,反过来这又导致了罗马帝国的继续扩张,如此一来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它由始至终都伴随着罗马帝国。相比而言,为了抵御恶劣多变的海上环境,希腊发展起来的却是一种互相合作的良性竞争模式。并且,后者己渗入当代西方人的精神领域。除此之外,希腊的经济发展主要是靠商人进行的海外和地区间的贸易往来和本土的农民耕种。希腊城邦中的奴隶数量比罗马少得多,罗马经年累月的征战,带来财富的同时还有大批大批的奴隶,这些奴隶广泛地分布在大部分的产业,比如采矿,冶金,驾船,铺路和大型建筑的建造。可以这样说,古罗马的伟大和成就很大一部分是由奴隶创造的。总的来说,希腊和罗马的经济发展走的是截然不同的道路,体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这些思想的以后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只要稍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后世西方各国基本上都经由了这两个阶段,比如欧洲新帝国对非洲,美洲的海外扩张,奴隶贸易,俨然是罗马形式的另一版本,而同时期广泛存在于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却又是希腊式的重现。政治与民主一谈到民主,我们就会想到当代西方的“人权”社会,但民主这个字眼最早出现在古希腊的雅典。希腊的民主政治,一方面给予几百人或几千人以民主,另一方面又剥夺了数以万计的奴隶与自由民参与政事的权力。当时希腊民主的要义就是:多数人的统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个人生活自由。虽然此时的民主具有很强的阶级性,只是对于公民的民主,但在几千年前,这种观点己远远超越了它的那个时代。相比我们这个时代的民主,我认为它们的内涵是一致的。虽然当代西方政界口口声声说的是“人人平等,维护人权”,可是这种民主真实存在吗?比如美国,它的政治还是掌握在少数有钱有权的大资本家手中,体现在表象上是一个由其资助的“民主”代言人——美国总统。处于中,下层的公民在很多时候仍是被政治家玩弄于“民主”的假象间。从这个意义上说,它的民主和古希腊的民主是完全一致的。古罗马早期的政治体制是仿照希腊的,后期从奥古斯都�6�1凯撒起,“民主”便不存在了,转为君主专制,直到它的灭亡。罗马人最大的贡献便是立法。在贵族和贫民之间的激烈的矛盾和斗争过程中,产生了第一部成文法律《十二铜表法》,虽然此法律依旧维护的是贵族和上层阶级的利益,在那个时期却又是文明的一大进步。之后陆续产生的《万民法》,《公民法》,《民权大法》更是奠定了西方法律体系的雏形。尤其是《民权大法》中规定的“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成为后世西方法律中永恒的主题。除此之外,在宗教`文学、雕塑、自然科学等方面,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也为后世西方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活力。以上只是对古希腊和古罗马给后世影响的一些方面做了简要的探讨,我也只能用我粗鄙的文字去叩响西方古典时期那厚重的大门。但仅仅从这几个方面我们就足以看出,古希腊和古罗马对后世西方的影响是多么的巨大,多么地深远。也许从这种透入骨髓的深刻中我们能学会反思自己的文化,找到其中的精髓,重新合理地给自己定位,从而更有动力地前进。

古埃及数学史论文

数学是人类的第二语言。社会自然科学的发展都离不开数学。商业航海、历法计算、桥梁、寺庙、宫殿建造、武器与工事的设计等等,数学往往能对所有的这些问题做出令人满意的解决。数学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影响,最突出的是反映在它与能根本改变人类物质生活方式的产业革命的关系上:人类历史上先后共有三次重大产业革命,这三次产业革命主体技术都与数学的新理论、新方法的应用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数学对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起着重要作用,数学是研究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意大利数学家伽利略说“数学是书写宇宙的文字”,物理学家狄拉克说:“上帝使用了美丽的数学来创造这个世界”。 作为人类精神、智慧与理性的最高代表之一,数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物质文明和强化精神文明的重要基础,因而在文化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推进人类文明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中国数学[Chinese Mathematics]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地处亚洲东部,濒太平洋西岸。数学在中国的发展源远流长,成就辉煌。下面我们依历史的发展,分段叙述。1.先秦萌芽时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在黄河中下游产生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其后有商、殷两代[约1500 -1027 ]、及周朝[1027 -221 ]。历史上又称公元前八世纪至秦王朝的建立[221 ]为春秋战国时期。据《易.系辞》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辞中有很多记数的文字。从一到十,及百、千、万是专用的记数文字,共有13个独立符号,记数用合文书写,其中有十进制制的记数法,出现最大的数字为三万。算筹是中国古代的计算工具,而这种计算方法称为筹算。算筹的产生年代已不可考,但可以肯定的是筹算在春秋时代已很普遍。用算筹记数,有纵、横两种方式:1 2 3 4 5 6 7 8 9表示一个多位数字时,采用十进制值制,各位值的数目从左到右排列,纵横相间[法则是:一纵十横,百立千僵,千、十相望,万、百相当],并以空位表示零。算筹为加、减、乘、除等运算建立起良好的条件。筹算直到十五世纪元朝末年才逐渐为珠算所取代,中国古代数学就是在筹算的基础上取得其辉煌成就的。在几何学方面《史记.夏本记》中说夏禹治水时已使用了规、矩、准、绳等作图和测量工具,并早已发现「勾三股四弦五」这个勾股定理[西方称勾股定理]的特例。战国时期,齐国人着的《考工记》汇总了当时手工业技术的规范,包含了一些测量的内容,并涉及到一些几何知识,例如角的概念。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也促进了数学的发展,一些学派还总结和概括出与数学有关的许多抽象概念。著名的有《墨经》中关于某些几何名词的定义和命题,例如:「圆,一中同长也」、「平,同高也」等等。墨家还给出有穷和无穷的定义。《庄子》记载了惠施等人的名家学说和桓团、公孙龙等辩者提出的论题,强调抽象的数学思想,例如「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等。这些许多几何概念的定义、极限思想和其它数学命题是相当可贵的数学思想,但这种重视抽象性和逻辑严密性的新思想未能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展。此外,讲述阴阳八卦,预言吉凶的《易经》已有了组合数学的萌芽,并反映出二进制的思想。2.汉唐初创时期这一时期包括从秦汉到隋唐1000多年间的数学发展,所经历的朝代依次为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 秦汉是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时期。为使不断丰富的数学知识系统化、理论化,数学方面的专书陆续出现。西汉末年[公元前一世纪]编纂的天文学著作《周髀算经》在数学方面主要有两项成就:(1)提出勾股定理的特例及普遍形式;(2)测太阳高、远的陈子测日法,为后来重差术的先驱。此外,还有较复杂的开方问题和分数运算等。《九章算术》是一部经几代人整理、删补和修订而成的古代数学经典著作,约成书于东汉初年[公元前一世纪]。全书采用问题集的形式编写,共收集了246个问题及其解法,分属于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和勾股九章。主要内容包括分数四则和比例算法、各种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关于勾股测量的计算等。在代数方面,《方程》章中所引入的负数概念及正负数加减法法则,在世界数学史上都是最早的记载;书中关于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和现在中学讲授的方法基本相同。就《九章算术》的特点来说,它注重应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形成了以筹算为中心的数学体系,对中国古算影响深远。它的一些成就如十进制值制、今有术、盈不足术等还传到印度和阿拉伯,并通过这些国家传到欧洲,促进了世界数学的发展。 魏晋时期中国数学在理论上有了较大的发展。其中赵爽和刘徽的工作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数学理论体系的开端。赵爽是中国古代对数学定理和公式进行证明的最早的数学家之一,对《周髀算经》做了详尽的注释。刘徽注释《九章算术》,不仅对原书的方法、公式和定理进行一般的解释和推导,且在论述过程中多有创新,更撰写《海岛算经》,应用重差术解决有关测量的问题。刘徽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创立割圆术,为圆周率的研究工作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了科学的算法。南北朝时期的社会长期处于战争和分裂状态,但数学的发展依然蓬勃。《孙子算经》、《夏侯阳算经》、《张丘建算经》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孙子算经》给出「物不知数」问题,导致求解一次同余组问题;《张丘建算经》的「百鸡问题」引出三个未知数的不定方程组问题。祖冲之、祖日桓父子的工作在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他们在《九章算术》刘徽注的基础上,将传统数学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成为重视数学思维和数学推理的典范。他们同时在天文学上也有突出的贡献。其著作《缀术》已失传,根据史料记载,他们在数学上主要有三项成就:(1)计算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六位,得到 <π< ,并求得π的约率为22/7,密率为355/113;(2)得到祖 日桓定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并得到球体积公式;(3)发展了二次与三次方程的解法。隋朝大兴土木,客观上促进了数学的发展。唐初王孝通撰《缉古算经》,主要是讨论土木工程中计算土方、工程的分工与验收以及仓库和地窖的计算问题。唐朝在数学教育方面有长足的发展。656年国子监设立算学馆,设有算学博士和助教,由太史令李淳风等人编纂注释《算经十书》[包括《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孙子算经》、《张丘建算经》、《夏侯阳算经》、《缉古算经》、《五曹算经》、《五经算术》和《缀术》],作为算学馆学生用的课本。对保存古代数学经典起了重要的作用。此外,隋唐时期由于历法需要,创立出二次内插法,为宋元时期的高次内插法奠定了基础。而唐朝后期的计算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改进和普及,出现很多种实用算术书,对于乘除算法力求简捷。3.宋元全盛时期唐朝亡后,五代十国仍是军阀混战的继续,直到北宋王朝统一了中国,农业、手工业、商业迅速繁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从公元十一世纪到十四世纪[宋、元两代],筹算数学达到极盛,是中国古代数学空前繁荣,硕果累累的全盛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著名的数学家和数学著作,列举如下:贾宪的《黄帝九章算法细草》[11世纪中叶],刘益的《议古根源》[12世纪中叶],秦九韶的《数书九章》[1247],李冶的《测圆海镜》[1248]和《益古演段》[1259],杨辉的《详解九章算法》[1261]、《日用算法》[1262]和《杨辉算法》[1274-1275],朱世杰的《算学启蒙》[1299]和《四元玉鉴》[1303]等等。 宋元数学在很多领域都达到了中国古代数学,甚至是当时世界数学的巅峰。其中主要的工作有:1. 高次方程数值解法;2. 天元术与四元术,即高次方程的立法与解法,是中国数学史上首次引入符号,并用符号运算来解决建立高次方程的问题;3. 大衍求一术,即一次同余式组的解法,现在称为中国剩余定理;4. 招差术和垛积术,即高次内插法和高阶等差级数求和。 另外,其它成就包括勾股形解法新的发展、解球面直角三角形的研究、纵横图[幻方]的研究、小数[十进分数]具体的应用、珠算的出现等等。 这一时期民间数学教育也有一定的发展,以及中国和伊斯兰国家之间的数学知识的交流也得到了发展。4.西学输入时期这一时期从十四世纪中叶明王朝建立到二十世纪清代结束共500多年。数学除珠算外出现全面衰弱的局面,当中涉及到中算的局限、十三世纪的考试制度中已删减数学内容、明代大兴八段考试制度等复杂的问题,不少中外数学史家仍探讨当中涉及的原因。十六世纪末,西方初等数学开始传入中国,使中国数学研究出现了一个中西融合贯通的局面。鸦片战争后,近代高等数学开始传入中国,中国数学转入一个以学习西方数学为主的时期。直到十九世纪末,中国的近代数学研究才真正开始。明代最大的成就是珠算的普及,出现了许多珠算读本,及至程大位的《直指算法统宗》[1592]问世,珠算理论已成系统,标志着从筹算到珠算转变的完成。但由于珠算流行,筹算几乎绝迹,建立在筹算基础上的古代数学也逐渐失传,数学出现长期停滞。隋及唐初,印度数学和天文学知识曾传入中国,但影响较细。到了十六世纪末,西方传教士开始到中国活动,和中国学者合译了许多西方数学专着。其中第一部且有重大影响的是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和徐光启合译的《几何原本》前6卷[1607],其严谨的逻辑体系和演译方法深受徐光启推崇。徐光启本人撰写的《测量异同》和《勾股义》便应用了《几何原本》的逻辑推理方法论证中国的勾股测望术。此外,《几何原本》课本中绝大部份的名词都是首创,且沿用至今。在输入的西方数学中仅次于几何的是三角学。在此之前,三角学只有零星的知识,而此后获得迅速发展。介绍西方三角学的著作有邓玉函编译的《大测》[2卷,1631]、《割圆八线表》[6卷]和罗雅谷的《测量全义》[10卷,1631]。在徐光启主持编译的《崇祯历书》[137卷,1629-1633]中,介绍了有关圆椎曲线的数学知识。入清以后,会通中西数学的杰出代表是梅文鼎,他坚信中国传统数学「必有精理」,对古代名著做了深入的研究,同时又能正确对待西方数学,使之在中国扎根,对清代中期数学研究的高潮是有积极影响的。与他同时代的数学家还有王锡阐和年希尧等人。 清康熙帝爱好科学研究,他「御定」的《数理精蕴》[53卷,1723],是一部比较全面的初等数学书,对当时的数学研究有一定影响。干嘉年间形成一个以考据学为主的干嘉学派,编成《四库全书》,其中数学著作有《算经十书》和宋元时期的著作,为保存濒于湮没的数学典籍做出重要贡献。在研究传统数学时,许多数学家还有发明创造,例如有「谈天三友」之称的焦循、汪莱及李锐作出不少重要的工作。李善兰在《垛积比类》[约1859]中得到三角自乘垛求和公式,现在称之为「李善兰恒等式」。这些工作较宋元时期的数学进了一步。阮元、李锐等人编写了一部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传记《畴人传》46卷[1795-1810],开数学史研究之先河。1840年鸦战争后,闭关锁国政策被迫中止。同文馆内添设「算学」,上海江南制造局内添设翻译馆,由此开始第二次翻译引进的高潮。主要译者和著作有:李善兰与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合译的《几何原本》后9卷[1857],使中国有了完整的《几何原本》中译本;《代数学》13卷[1859];《代微积拾级》18卷[1859]。李善兰与英国传教士艾约瑟合译《圆锥曲线说》3卷,华蘅芳与英国传教士傅兰雅合译《代数术》25卷[1872],《微积溯源》8卷[1874],《决疑数学》10卷[1880]等。在这些译着中,创造了许多数学名词和术语,至今仍在应用。 1898年建立京师大学堂,同文馆并入。1905年废除科举,建立西方式学校教育,使用的课本也与西方其它各国相仿。5.近现代数学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是从20世纪初至今的一段时间,常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标志划分为两个阶段。中国近现代数学开始于清末民初的留学活动。较早出国学习数学的有1903年留日的冯祖荀,1908年留美的郑之蕃,1910年留美的胡明复和赵元任,1911年留美的姜立夫,1912年留法的何鲁,1913年留日的陈建功和留比利时的熊庆来[1915年转留法],1919年留日的苏步青等人。他们中的多数回国后成为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为中国近现代数学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其中胡明复1917年取得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成为第一位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数学家。随着留学人员的回国,各地大学的数学教育有了起色。最初只有北京大学1912年成立时建立的数学系,1920年姜立夫在天津南开大学创建数学系,1921年和1926年熊庆来分别在东南大学[今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建立数学系,不久武汉大学、齐鲁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陆续设立了数学系,到1932年各地已有32所大学设立了数学系或数理系。1930年熊庆来在清华大学首创数学研究部,开始招收研究生,陈省身、吴大任成为国内最早的数学研究生。三十年代出国学习数学的还有江泽涵[1927]、陈省身[1934]、华罗庚[1936]、许宝騄[1936]等人,他们都成为中国现代数学发展的骨干力量。同时外国数学家也有来华讲学的,例如英国的罗素[1920],美国的伯克霍夫[1934]、奥斯古德[1934]、维纳[1935],法国的阿达马[1936]等人。1935年中国数学会成立大会在上海召开,共有33名代表出席。1936年〈中国数学会学报〉和《数学杂志》相继问世,这些标志着中国现代数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解放以前的数学研究集中在纯数学领域,在国内外共发表论着600余种。在分析学方面,陈建功的三角级数论,熊庆来的亚纯函数与整函数论研究是代表作,另外还有泛函分析、变分法、微分方程与积分方程的成果;在数论与代数方面,华罗庚等人的解析数论、几何数论和代数数论以及近世代数研究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果;在几何与拓扑学方面,苏步青的微分几何学,江泽涵的代数拓扑学,陈省身的纤维丛理论和示性类理论等研究做了开创性的工作: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方面,许宝騄在一元和多元分析方面得到许多基本定理及严密证明。此外,李俨和钱宝琮开创了中国数学史的研究,他们在古算史料的注释整理和考证分析方面做了许多奠基性的工作,使我国的民族文化遗产重放光彩。1949年11月即成立中国科学院。1951年3月《中国数学学报》复刊[1952年改为《数学学报》],1951年10月《中国数学杂志》复刊[1953年改为《数学通报》]。1951年8月中国数学会召开建国后第一次国代表大会,讨论了数学发展方向和各类学校数学教学改革问题。建国后的数学研究取得长足进步。50年代初期就出版了华罗庚的《堆栈素数论》[1953]、苏步青的《射影曲线概论》[1954]、陈建功的《直角函数级数的和》[1954]和李俨的《中算史论丛》5集[1954-1955]等专着,到1966年,共发表各种数学论文约2万余篇。除了在数论、代数、几何、拓扑、函数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史等学科继续取得新成果外,还在微分方程、计算技术、运筹学、数理逻辑与数学基础等分支有所突破,有许多论着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同时培养和成长起一大批优秀数学家。60年代后期,中国的数学研究基本停止,教育瘫痪、人员丧失、对外交流中断,后经多方努力状况略有改变。1970年《数学学报》恢复出版,并创刊《数学的实践与认识》。1973年陈景润在《中国科学》上发表《大偶数表示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的论文,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取得突出成就。此外中国数学家在函数论、马尔可夫过程、概率应用、运筹学、优选法等方面也有一定创见。1978年11月中国数学会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标志着中国数学的复苏。1978年恢复全国数学竞赛,1985年中国开始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数学竞赛。1981年陈景润等数学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励。1983年国家首批授于18名中青年学者以博士学位,其中数学工作者占2/3。1986年中国第一次派代表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加入国际数学联合会,吴文俊应邀作了关于中国古代数学史的45分钟演讲。近十几年来数学研究硕果累累,发表论文专着的数量成倍增长,质量不断上升。1985年庆祝中国数学会成立50周年年会上,已确定中国数学发展的长远目标。代表们立志要不懈地努力,争取使中国在世界上早日成为新的数学大国。古代埃及数学(Ancient Egyptian Mathematics)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孕育了埃及的文化。在公元前3500~3000年间,这里曾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帝国。目前我们对古埃及数学的认识,主要源于两份用僧侣文写成的纸草书,其一是成书于公元前1850年左右的莫斯科纸草书,另一份是约成书于公元前1650年的兰德(Rhind)纸草书,又称阿梅斯(Ahmes)纸草书。阿梅斯纸草书的内容相当丰富,讲述了埃及的乘法和除法、单位分数的用法、试位法、求圆面积问题的解和数学在许多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古埃及人使用象形文字,其数字以十进制表示,但并非位值制,而分数还有一套专门的记法。由埃及数系建立起来的算术具有加法特征,其乘、除法的计算也只是利用连续加倍的方法来完成。古埃及人将所有的分数都化成单位分数(分子为 1的分数之和),在阿梅斯纸草书中,有很大一张分数表,把2/(2n+1)状分数表示成单位分数之和,如:2/5=1/3+1/15,2/7=1/4+1/28,…,2/97=1/56+1/679+1/776,等等。古埃及人已经能解决一些属于一次方程和最简单的二次方程的问题,还有一些关于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初步知识。如果说巴比伦人发展了卓越的算术和代数学,那么在另一方面,人们一般认为埃及人在几何学方面要胜过巴比伦人。一种观点认为尼罗河水每年一次的定期泛滥,淹没河流两岸的谷地。大水过后,法老要重新分配土地,长期积累起来的土地测量知识逐渐发展为几何学。埃及人能够计算简单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出的圆周率为 ;他们还知道如何计算棱椎、圆椎、圆柱体及半球的体积。其中最惊人的成就在于方棱椎平头截体体积的计算,他们给出的计算过程与现代的公式相符。至于在建造金字塔和神殿过程中,大量运用数学知识的事实表明,埃及人已积累了许多实用知识,而有待于上升为系统的理论。印度数学(Hindu mathematics)印度是世界上文化发达最早的地区之一,印度数学的起源和其它古老民族的数学起源一样,是在生产实际需要的基础上产生 的。但是,印度数学的发展也有一个特殊的因素,便是它的数学和历法一样,是在婆罗门祭礼的影响下得以充分发展的。再加上 佛教的交流和贸易的往来,印度数学和近东,特别是中国的数学便在互相融合,互相促进中前进。另外,印度数学的发展始终与天文学有密切的关系,数学作品大多刊载于天文学著作中的某些篇章。《绳法经》属于古代婆罗门教的经典,可能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是在数学史上有意义的宗教作品,其中讲到拉绳设计祭坛时所体现到的几何法则,并广泛地应用了勾股定理。此后约1000年之中,由于缺少可靠的史料,数学的发展所知甚少。公元5-12世纪是印度数学的迅速发展时期,其成就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学者,如6世纪的阿利耶波多(第一)( ryabhata),着有《阿利耶波多历数书》;7世纪的婆罗摩笈多(Brahmagupta ),著有《婆罗摩笈多修订体系》(Brahma-sphuta-sidd'h nta ),在这本天文学著作中,包括「算术讲义」和「不定方程讲义 」等数学章节;9世纪摩诃毗罗(Mah vira );12世纪的婆什迦罗(第二)(Bh skara ),着有《天文系统极致》(Siddh nta iromani ),有关数学的重要部份为《丽罗娃提》(Lil vati) )和《算法本源》(V jaganita)等等。在印度,整数的十进制值制记数法产生于6世纪以前,用9个数字和表示零的小圆圈,再借助于位值制便可写出任何数字。他们由此建立了算术运算,包括整数和分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开平方和开立方的法则等。对于「零」,他们不单是把它看成「一无所有」或空位,还把它当作一个数来参加运算,这是印度算术的一大贡献。印度人创造的这套数字和位值记数法在8世纪传入伊斯兰世界,被阿拉伯人采用并改进。13世纪初经斐波纳契的《算盘书》 流传到欧洲,逐渐演变成今天广为利用的1,2,3,4,…,等等,称为印度-阿拉伯数码。印度对代数学做过重大的贡献。他们用符号进行代数运算,并用缩写文字表示未知数。他们承认负数和无理数,对负数的四 则运算法则有具体的描述,并意识到具有实解的二次方程有两种形式的根。印度人在不定分析中显示出卓越的能力,他们不满足于对一个不定方程只求任何一个有理解,而致力于求所有可能的整数解。印度人还计算过算术级数和几何级数的和,解决过单利 与复利、折扣以及合股之类的商业问题。印度人的几何学是凭经验的,他们不追求逻辑上严谨的证明,只注重发展实用的方法,一般与测量相联系,侧重于面积、体积的计算。其贡献远远比不上他们在算术和代数方面的贡献大。在三角学方面,印度人用半弦(即正弦)代替了希腊人的全弦, 制作正弦表,还证明了一些简单的三角恒等式等等。他们在三角学所做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阿拉伯数学[Arabic mathematics]从九世纪开始,数学发展的中心转向阿拉伯和中亚细亚。自从公元七世纪初伊斯兰教创立后,很快形成了强大的势力,迅速扩展到阿拉伯半岛以外的广大地区,跨越欧、亚、非三大洲。在这一广大地区内,阿拉伯文是通用的官方文字,这里所叙述的阿拉伯数学,就是指用阿拉伯语研究的数学。从八世纪起大约有一个到一个半世纪是阿拉伯数学的翻译时期,巴格达成为学术中心,建有科学宫、观象台、图书馆和一个学院。来自各地的学者把希腊、印度和波斯的古典著作大量地译为阿拉伯文。在翻译过程中,许多文献被重新校订、考证和增补,大量的古代数学遗产获得了新生。阿拉伯文明和文化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直到15世纪还充满活力。花拉子米[Al-khowarizmi]是阿拉伯初期最主要的数学家,他编写了第一本用阿拉伯语在伊斯兰世界介绍印度数字和记数法的著作。公元十二世纪后,印度数字、十进制值制记数法开始传入欧洲,又经过几百年的改革,这种数字成为我们今天使用的印度—阿拉伯数码。花拉子米的另一名著《ilm al-jabr wa'lmugabalah》[《代数学》]系统地讨论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该种方程的求根公式便是在此书中第一次出现。现代”algebra”[代数学]一词亦源于书名中出现的”al jabr”。三角学在阿拉伯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产生与发展和天文学有密切关系。阿拉伯人在印度人和希腊人工作的基础上发展了三角学。他们引进了几种新的三角量,揭示了它们的性质和关系,建立了一些重要的三角恒等式。给出了球面三角形和平面三角形的全部解法,制造了许多较精密的三角函数表。其中著名的数学家有:阿尔.巴塔尼[Al-Battani]、阿卜尔.维法[Abu'l-Wefa]、阿尔.比鲁尼[Al-Beruni]等。系统而完整地论述三角学的著作是由十三世纪的学者纳西尔丁[Nasir ed-din]完成的,该著作使三角学脱离天文学而成为数学的独立分支,对三角学在欧洲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在近似计算方面,十五世纪的阿尔.卡西[Al-kashi]在他的《圆周论》中,叙述了圆周率π的计算方法,并得到精确到小数点后16位的圆周率,从而打破祖冲之保持了一千年的记录。此外,阿尔.卡西在小数方面做过重要工作,亦是我们所知道的以「帕斯卡三角形」形式处理二项式定理的第一位阿拉伯学者。阿拉伯几何学的成就低于代数和三角。希腊几何学严密的逻辑论证没有被阿拉伯人接受。总的来看,阿拉伯数学较缺少创造性,但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地方正处于科学上的贫瘠时期,其成绩相对显得较大,值得赞美的是他们充当了世界上大量精神财富的保存者,在黑暗时代过去后,这些精神财富才传回欧洲。欧洲人主要就是通过他们的译着才了解古希腊和印度以及中国数学的成就。

数学知识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而起源,并率先在几个文明古国开始了漫长的原始积累过程,人类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可供研究的原始资料,最著名的古埃及象形文字纸草书和巴比伦楔形文字泥板书,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古埃及数学和巴比的水平,它们被视为人类早期数学知识积累的代表. 古埃及纸草书,是用尼罗河流域沼泽地水生植物的茎皮压制、粘连成纸草卷,用天然涂料液书写而成的.有两份纸草书直接书写着数学内容.一份叫做“莫斯科纸草”,大约出自公元前1850年左右,它包括25个数学问题.这份纸草书于1893年被俄国人戈兰尼采夫买得,也称之为“戈兰尼采夫纸草”,现藏莫斯科美术博物馆.另一份叫做“莱因特纸草”,大约成书于公元前1650年左右,开头写有:“获知一切奥秘的指南”的字样,接着是作者阿默士从更早的文献中抄下来的85个数学问题.这份纸草书于1858年被格兰人莱因特购得,后为博物馆收藏.这两份草书是我们研究古埃及数学的重要资料,其内容丰富,记述了古埃及的记数法、整数四则运算、单位分数的独特用法、试位法、求几何图形的面积、体积问题,以及数学在生产、生活初中中的应用问题. 古巴比伦泥板书,是用截面呈三角形的利器作笔,在将干未干的胶泥板上刻写而成的,由于字体为楔形笔划,故称之为楔形文字泥板,从19世纪前期至今,相继出土了这种泥板有50万块之多.它们分别属于公元前2100年苏美尔文化末期,公元前1790年至公元前1600年间汉莫拉比时代和公元前600年至公元300年间新巴比伦帝国及随后的波斯、塞流西得时代.其中,大约有300至400块是数学泥板,数学泥板中又以数表居多,据信这些数学表是用来运算和解题的.这些古老的泥板,现在散藏于世界各地许多博物馆,并且被一一编号,成为我们研究巴比伦数学最可靠的资料.巴比伦数学从整体上讲比古埃及数学高明,古巴比伦人采用60进位制记数法,并计算出倒数表、平方表、立方表、平方根表和立方根表,其中2的平方根近似为.巴比伦的代数有相当水平,他们用语言文字叙述方程问题及其解法,常用特殊的“长”、“宽”、“面积”等字眼表示未知量,除求解二次、三次方程的问题之外,也有一些数论性质的问题.巴比伦的几何似乎没有古埃及的几何那么重要,只是收罗了一些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体积的法则,也许他们只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才搞点几何.此外,巴比伦数学中有很明显的商业、农业和天文的应用背景. 我们可以说,在人类早期数学知识积累过程中,由于计数物件的需要,产生了自然数,随着记数法的产生和发展,逐渐形成了运算,导致算术的产生;由于计量实物的需要,产生了简单的几何,随着农业、建筑业、手工业及天文观测的发展,逐渐积累了有关这些的基本性质和相互关系的经验知识,于是几何学萌芽了;由于商业计算、工程计算、天文的需要,在算术计算技巧的基础上,逐渐积累起代数学基本知识.但是,在这个阶段上,直到公元前6世纪,无论如何也找不到我们今天所谓的“理性的数学”,而只是一种初级的“经验的数学”.麻烦采纳,谢谢!。

数学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数学推动了重大的科学技术进步.但在历史上, 限于技术条件,依据数学推理和推算所作的预见,往往要多年之后才能实现.数学为人类生产和生活 带来的效益容易被忽视.进入二十世纪,尤其是到了二十世纪中叶以后,科学技术发展到这一步:数 学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之间的时间差已大大缩短,特别是当前,随着电脑应用的普及,信息的数字化 和信息通道的大规模联网,依据数学所作的创造设想已经达到可即时试验、即时实施的地步.数学技 术将是一种应用最广泛、最直接、最及时、最富创造力和重要的实用技术, 一、数学与科学技术进步 二十世纪科学技术进步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确实令人赞叹不已.从远古时代 起一直是人们幻想的“顺风耳”,“千里眼”,“空中飞行”和“飞向太空”都在这一世纪成为现实.回 顾二十世纪的重大科学技术进步,以下几个项目元疑是影响最大的,而数学的预见和推动作用是 非常关键. (1)先有了麦克斯韦方程人们从数学上论证了电磁波,其后赫兹才有可能做发射电磁波的实 验,接着才会有电磁波声光信息传递技术的发展. (2)爱因斯但相对论的质能公式首先从数学上论证了原子反应将释放出的巨大能量,预示了 原子能时代的来临.随后人们才在技术上实现了这一预见,到了今天,原子能已成为发达国家电 力能源的主要组成部分. (3)牛顿当年已经通过数学计算预见了发射人造天体的可能性,差不多过了将近三个世纪, 人们才实现了这一预见. (4)电子数字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完全是在数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数学家图灵和冯诺依 曼的研究对这一重大科学技术进步起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 (5)遗传与变异现象虽然早就为人们所注意.生产和生活中也曾培养过动植物新品种.遗传 的机制却很长时间得不到合理解释,十九世纪60年代,孟德尔以组合数学模型来解释他通过长 达8年的实验观察得到的遗传统计资料,从而预见了遗传基因的存在性.多年以后,人们才发现 了遗传基因的实际承载体,到了本世纪50年代沃森和克里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这以 后,数学更深刻地进入遗传密码的破译研究.数学是人类理性思维的重要方式,数学模型,数学研究和数学推断往往能作出先于具体经验 的预见.这种预见并非出于幻想而是出于对以数学方式表现出来的自然规律和必然性的认识,随 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预见的精确性和可检验性日益显示其重意义. 二、时代大潮的潮头 我们面临一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信息的数字化和信息的数学处理已经成为几乎所 有高科技项目共同的核心技术.从事先设计、制定方案,到试验探索、不断改进,到指挥控制、具体 操作,处处倚重于数学技术.众多新闻报道反映出这一时代大潮汹涌澎湃的势头.下面列举的仅 仅是其中一小部分.(1)数学技术已经成为工业新产品研制设计的重要关键技术.1994年4月9日,被称为“百 分之百数字化确定”的波音777型飞机举行盛大隆重的出厂典礼.在过去,进行新机型设计,必须 对模型构件和样机反复作强度试验和空气动力学性.:试验.稍有不妥,就必须改变设计再来一轮 试验.新机种的研制周期长达十余年,消耗大量原材料和能源,采用了数学技术以后,所有的试验 可以通过精确设定的数学模型在计算机中进行,探索和修改都可以通过数学指令去实现.新机种 的研制周期从十多年缩短到三年半,大幅度节约了原材料和能源. (2)许多国家认识到,发展高清晰度电视是未来经济技术竞争的主战场之一.日本和美国都 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进行有关研究,日本起步最早,但所研究的是模拟式的;美国虽然起步稍晚, 但所研究的是数字式的.经过多年的较量,数字式研究以其高度优越性取得关键性胜利.1994年 2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日本 *** 正式宣布,转向研究数字式高清晰度电视,承认数字式因其 优越性而得到世界多数国家赞同,很可能成为未来的国际标准. 应该指出,电视屏幕不仅是现代人们日常生活所不可缺少的,而且可能通过联网成为信息传 递处理的工作面.几乎所有重要的工作岗位都将与之有关.数学技术在如此重要项目的激烈较量 中起了决定作用. (3)199=年的海湾战争是一场现代高科技战争,其核心技术竟然也是数学技术.这一事实引 起人们不小的惊讶.美国总结海湾战争经验得出结论是:“未来的战场是数字化的战争”.干扰和失真是电磁波通信的一大难题.早在六十年代太空开发竞争的初期,美国施行.‘阿波罗登登月计划时,就已经意识到:由于太空中过强的干扰,无论依靠怎样精密的电子硬件设备 ,也 无法收到任何有用的信息,更不用说操纵控制了,采用了信息数字化、纠错编码、数字滤波等一整套数学通讯技术和数学控制技术之后,送人登月的计划才得以顺利完成,二十年后,在海湾战争 中,多国部队方面使用这一套技术把对方干扰得既聋又瞎,却能让自己方面的信息畅通无阻.采 用精密酌数学技术,可以在短短数十秒的时间内准确拦截对方发射的导弹,又可以引导对方发射 导弹准确击中对方的目标.也正是这一套信息数字化的数学技术,在开发高清晰度电视的竞争中 取得压倒性的胜利.开发。

一、中国数学的起源与早期发展据《易·系辞》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辞中有很多记数的文字.从一到十,及百、千、万是专用的记数文字,共有13个独立符号,记数用合文书写,其中有十进制制的记数法,出现最大的数字为三万.算筹是中国古代的计算工具,而这种计算方法称为筹算.算筹的产生年代已不可考,但可以肯定的是筹算在春秋时代已很普遍.用算筹记数,有纵、横两种方式: 表示一个多位数字时,采用十进位值制,各位值的数目从左到右排列,纵横相间〔法则是:一纵十横,百立千僵,千、十相望,万、百相当〕,并以空位表示零.算筹为加、减、乘、除等运算建立起良好的条件.筹算直到十五世纪元朝末年才逐渐为珠算所取代,中国古代数学就是在筹算的基础上取得其辉煌成就的.在几何学方面《史记·夏本记》中说夏禹治水时已使用了规、矩、准、绳等作图和测量工具,并早已发现「勾三股四弦五」这个勾股定理〔西方称勾股定理〕的特例.战国时期,齐国人着的《考工记》汇总了当时手工业技术的规范,包含了一些测量的内容,并涉及到一些几何知识,例如角的概念.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也促进了数学的发展,一些学派还总结和概括出与数学有关的许多抽象概念.著名的有《墨经》中关于某些几何名词的定义和命题,例如:「圆,一中同长也」、「平,同高也」等等.墨家还给出有穷和无穷的定义.《庄子》记载了惠施等人的名家学说和桓团、公孙龙等辩者提出的论题,强调抽象的数学思想,例如「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等.这些许多几何概念的定义、极限思想和其它数学命题是相当可贵的数学思想,但这种重视抽象性和逻辑严密性的新思想未能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展.此外,讲述阴阳八卦,预言吉凶的《易经》已有了组合数学的萌芽,并反映出二进制的思想. 二、中国数学体系的形成与奠基这一时期包括从秦汉、魏晋、南北朝,共400年间的数学发展历史.秦汉是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时期,为使不断丰富的数学知识系统化、理论化,数学方面的专书陆续出现.现传中国历史最早的数学专著是1984年在湖北江陵张家山出土的成书于西汉初的汉简《算数书》,与其同时出土的一本汉简历谱所记乃吕后二年(公元前186年),所以该书的成书年代至晚是公元前186年(应该在此前).西汉末年〔公元前一世纪〕编纂的《周髀算经》,尽管是谈论盖天说宇宙论的天文学著作,但包含许多数学内容,在数学方面主要有两项成就:(1)提出勾股定理的特例及普遍形式;(2)测太阳高、远的陈子测日法,为后来重差术(勾股测量法)的先驱.此外,还有较复杂的开方问题和分数运算等.《九章算术》是一部经几代人整理、删补和修订而成的古代数学经典著作,约成书于东汉初年〔公元前一世纪〕.全书采用问题集的形式编写,共收集了246个问题及其解法,分属于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和勾股九章.主要内容包括分数四则和比例算法、各种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关于勾股测量的计算等.在代数方面,《方程》章中所引入的负数概念及正负数加减法法则,在世界数学史上都是最早的记载;书中关于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和现在中学讲授的方法基本相同.就《九章算术》的特点来说,它注重应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形成了以筹算为中心的数学体系,对中国古算影响深远.它的一些成就如十进制值制、今有术、盈不足术等还传到印度和 *** ,并通过这些国家传到欧洲,促进了世界数学的发展.魏晋时期中国数学在理论上有了较大的发展.其中赵爽(生卒年代不详)和刘徽(生卒年代不详)的工作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数学理论体系的开端.三国吴人赵爽是中国古代对数学定理和公式进行证明的最早的数学家之一,对《周髀算经》做了详尽的注释,在《勾股圆方图注》中用几何方法严格证明了勾股定理,他的方法已体现了割补原理的思想.赵爽还提出了用几何方法求解二次方程的新方法.263年,三国魏人刘徽注释《九章算术》,在《九章算术注》中不仅对原书的方法、公式和定理进行一般的解释和推导,系统地阐述了中国传统数学的理论体系与数学原理,而且在其论述中多有创造,在卷1《方田》中创立割圆术(即用圆内接正多边形面积无限逼近圆面积的办法),为圆周率的研究工作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了科学的算法,他运用“割圆术”得出圆周率的近似值为3927/1250(即);在《商功》章中,为解决球体积公式的问题而构造了“牟合方盖”的几何模型,为祖暅获得正确结果开辟了道路;为建立多面体体积理论,运用极限方法成功地证明了阳马术;他还撰著《海岛算经》,发扬了古代勾股测量术----重差术.南北朝时期的社会长期处于战争和分裂状态,但数学的发展依然蓬勃.出现了《孙子算经》、《夏侯阳算经》、《张丘建算经》等算学著作.约于公元四-五世纪成书的《孙子算经》给出「物不知数」问题并作了解答,导致求解一次同余组问题在中国的滥畅;《张丘建算经》的「百鸡问题」引出三个未知数的不定方程组问题. 公元五世纪,祖冲之、祖暅父子的工。

历史上,建筑和数学有着巨大的联系。

古代的数学家即是建筑师,反之亦然,他们应用高超的技巧建造金字塔、庙宇、渡槽、教堂和一系列直到今日我们 仍觉得美轮美奂、叹为观止的其他建筑。例如,在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师也必 须是数学家。

在中世纪,大多数建筑和结构都含有一些教堂的寓意;这期间建 筑的数学因素几乎被人遗忘。在约1400年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一种新 型的建筑,它强调质感和内部空间来产生美学上令人愉悦的“画面”,同油画和 雕塑表现的一样。

这为观看建筑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并改变了建筑和数学 的关系。

数学的发展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即数学形成时期,初等数学,变量数学时期。

第一时期

数学形成时期,这是人类建立最基本的数学概念的时期。人类从数数开始逐渐建立了自然数的概念,简单的计算法,并认识了最基本最简单的几何形式,算术与几何还没有分开。

第二时期

初等数学,即常量数学时期。这个时期的基本的、最简单的成果构成现在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这个时期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也许更早一些,直到17世纪,大约持续了两千年。这个时期逐渐形成了初等数学的主要分支:算数、几何、代数、三角。

第三时期

变量数学时期。变量数学产生于17世纪,大体上经历了两个决定性的重大步骤:第一步是解析几何的产生;第二步是微积分【微积分(Calculus)是高等数学中研究函数的微分、积分以及有关概念和应用的数学分支。它是数学的一个基础学科。内容主要包括极限、微分学、积分学及其应用。微分学包括求导数的运算,是一套关于变化率的理论。

数学史是研究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起源与发展,以及其与社会政治、经济和一般文化的联系的一门科学.数学史对于揭示数学知识的现实来源和应用,对于引导学生体会真正的数学思维过程,创造一种探索与研究的数学学习气氛,对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对于揭示数学在文化史和科学进步史上的地位与影响,进而揭示其人文价值,都有重要意义.作为教授数学的教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数学史的内容,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有很强的教育功能.我认为其具体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数学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数学,形成正确的数学观.二、数学史知识可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励学生学好数学三、数学史知识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应用数学知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四、数学史知识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五、数学史知识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数学的发展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即数学形成时期,初等数学,变量数学时期。

第一时期数学形成时期,这是人类建立最基本的数学概念的时期。人类从数数开始逐渐建立了自然数的概念,简单的计算法,并认识了最基本最简单的几何形式,算术与几何还没有分开。

第二时期初等数学,即常量数学时期。这个时期的基本的、最简单的成果构成现在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

这个时期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也许更早一些,直到17世纪,大约持续了两千年。这个时期逐渐形成了初等数学的主要分支:算数、几何、代数、三角。

第三时期变量数学时期。变量数学产生于17世纪,大体上经历了两个决定性的重大步骤:第一步是解析几何的产生;第二步是微积分【微积分(Calculus)是高等数学中研究函数的微分、积分以及有关概念和应用的数学分支。

它是数学的一个基础学科。内容主要包括极限、微分学、积分学及其应用。

微分学包括求导数的运算,是一套关于变化率的理论。

高中:人类是动物进化的产物,最初也完全没有数量的概念。

但人类发达的大脑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已经达到更加理性和抽象的地步。这样,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由于记事和分配生活用品等方面的需要,才逐渐产生了数的概念。

比如捕获了一头野兽,就用1块石子代表。捕获了3头,就放3块石子。

"结绳记事"也是地球上许多相隔很近的古代人类共同做过的事。我国古书《易经》中有"结绳而治"的记载。

传说古代波斯王打仗时也常用绳子打结来计算天数。用利器在树皮上或兽皮上刻痕,或用小棍摆在地上计数也都是古人常用的办法。

这些办法用得多了,就逐渐形成数的概念和记数的符号。 数的概念最初不论在哪个地区都是1、2、3、4……这样的自然数开始的,但是记数的符号却大小相同。

古罗马的数字相当进步,现在许多老式挂钟上还常常使用。 实际上,罗马数字的符号一共只有7个:I(代表1)、V(代表5)、X(代表10)、L(代表50)、C代表100)、D(代表500)、M(代表1,000)。

这7个符号位置上不论怎样变化,它所代表的数字都是不变的。它们按照下列规律组合起来,就能表示任何数: 1.重复次数:一个罗马数字符号重复几次,就表示这个数的几倍。

如:"III"表示"3";"XXX"表示"30"。 2.右加左减:一个代表大数字的符号右边附一个代表小数字的符号,就表示大数字加小数字,如"VI"表示"6","DC"表示"600"。

一个代表大数字的符号左边附一个代表小数字的符号,就表示大数字减去小数字的数目,如"IV"表示"4","XL"表示"40","VD"表示"495"。 3.上加横线:在罗马数字上加一横线,表示这个数字的一千倍。

如:""表示 "15,000",""表示"165,000"。 我国古代也很重视记数符号,最古老的甲骨文和钟鼎中都有记数的符号,不过难写难认,后人没有沿用。

到春秋战国时期,生产迅速发展,适应这一需要,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一种十分重要的计算方法--筹算。筹算用的算筹是竹制的小棍,也有骨制的。

按规定的横竖长短顺序摆好,就可用来记数和进行运算。随着筹算的普及,算筹的摆法也就成为记数的符号了。

算筹摆法有横纵两式,都能表示同样的数字。 从算筹数码中没有"10"这个数可以清楚地看出,筹算从一开始就严格遵循十位进制。

9位以上的数就要进一位。同一个数字放在百位上就是几百,放在万位上就是几万。

这样的计算法在当时是很先进的。因为在世界的其他地方真正使用十进位制时已到了公元6世纪末。

但筹算数码中开始没有"零",遇到"零"就空位。比如"6708",就可以表示为"┴ ╥ "。

数字中没有"零",是很容易发生错误的。所以后来有人把铜钱摆在空位上,以免弄错,这或许与"零"的出现有关。

不过多数人认为,"0"这一数学符号的发明应归功于公元6世纪的印度人。他们最早用黑点(·)表示零,后来逐渐变成了"0"。

说起"0"的出现,应该指出,我国古代文字中,"零"字出现很早。不过那时它不表示"空无所有",而只表示"零碎"、"不多"的意思。

如"零头"、"零星"、"零丁"。"一百零五"的意思是:在一百之外,还有一个零头五。

随着阿拉数字的引进。"105"恰恰读作"一百零五","零"字与"0"恰好对应,"零"也就具有了"0"的含义。

如果你细心观察的话,会发现罗马数字中没有"0"。其实在公元5世纪时,"0"已经传入罗马。

但罗马教皇凶残而且守旧。他不允许任何使用"0"。

有一位罗马学者在笔记中记载了关于使用"0"的一些好处和说明,就被教皇召去,施行了拶(zǎn)刑,使他再也不能握笔写字。 但"0"的出现,谁也阻挡不住。

现在,"0"已经成为含义最丰富的数字符号。"0"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表示有。

如:气温0℃,并不是说没有气温;"0"是正负数之间唯一的中性数;任何数(0除外)的0次幂等于1;0!=1(零的阶乘等于1)。 除了十进制以外,在数学萌芽的早期,还出现过五进制、二进制、三进制、七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二十进制、六十进制等多种数字进制法。

在长期实际生活的应用中,十进制最终占了上风。 现在世界通用的数码1、2、3、4、5、6、7、8、9、0,人们称之为 *** 数字。

实际上它们是古代印度人最早使用的。后来 *** 人把古希腊的数学融进了自己的数学中去,又把这一简便易写的十进制位值记数法传遍了欧洲,逐渐演变成今天的 *** 数字。

数的概念、数码的写法和十进制的形成都是人类长期实践活动的结果。 随着生产、生活的需要,人们发现,仅仅能表示自然数是远远不行的。

如果分配猎获物时,5个人分4件东西,每个人人该得多少呢?于是分数就产生了。中国对分数的研究比欧洲早1400多年!自然数、分数和零,通称为算术数。

自然数也称为正整数。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又发现很多数量具有相反的意义,比如增加和减少、前进和后退、上升和下降、向东和向西。

为了表示这样的量,又产生了负数。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整数。

如果再加上正分数和负分数,就统称为有理数。有了这些数字表示法,人们计算起来感到方便多了。

但是,在数字的发展过程中,一件不愉快。

数学(汉语拼音:shù xué;希腊语:μαθηματικ;英语:Mathematics或Maths),源自于古希腊语的μθημα(máthēma),其有学习、学问、科学之意。古希腊学者视其为哲学之起点,“学问的基础”。另外,还有个较狭隘且技术性的意义——“数学研究”。

基础数学的知识与运用是个人与团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基本概念的精炼早在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及古印度内的古代数学文本内便可观见.从那时开始,其发展便持续不断地有小幅度的进展。

现时数学已包括多个分支.创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法国的布尔巴基学派则认为:数学,至少纯数学,是研究抽象结构的理论。结构,就是以初始概念和公理出发的演绎系统。

扩展资料:

数学的演进大约可以看成是抽象化的持续发展,或是题材的延展.而东西方文化也采用了不同的角度,欧洲文明发展出来几何学,而中国则发展出算术。

第一个被抽象化的概念大概是数字(中国的算筹),其对两个苹果及两个橘子之间有某样相同事物的认知是人类思想的一大突破。除了认知到如何去数实际物件的数量,史前的人类亦了解如何去数抽象概念的数量,如时间—日、季节和年.算术(加减乘除)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更进一步则需要写作或其他可记录数字的系统,如符木或于印加人使用的奇普.历史上曾有过许多各异的记数系统。

古时,数学内的主要原理是为了研究天文,土地粮食作物的合理分配,税务和贸易等相关的计算.数学也就是为了了解数字间的关系,为了测量土地,以及为了预测天文事件而形成的.这些需要可以简单地被概括为数学对数量、结构、空间及时间方面的研究。

古埃及人在长期的生产事件中积累了丰富的数学知识。可以说实用性是古埃及人数学知识的基本特点,他们所使用的方法极其原始,因此他们的成就更显得辉煌。古埃及数学虽然缺乏概括的演绎推理,没有形成严密的数学理论体系,但是他们在应用数学方面成就显著,特别是以用数学制定历法,确定节日,测定金字塔的方位等等。古埃及以其实用而辉煌的数学成就,对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非洲东北部有一条举世闻名的大河——尼罗河。它穿过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大沙漠,流入地中海,两岸狭长地带便成了肥沃的绿洲。河的下游流经的地方,孕育了最古老文明之一的埃及。尼罗河三角洲一带盛产一种水草,名叫纸草。古埃及人把纸草的茎一层一层地撕成薄片,再一张一张地粘起来,就成了写字用的纸。有不少古埃及纸草纸一直被保留到今天,成为我们考察埃及历史文化的珍贵材料。埃及人大约在公元前三千五百年就已经有了文字。保存下来的最早记录数学知识的纸草纸现在珍藏在英国大英博物馆。写这份纸草纸的,是生活在公元前一千六百年到一千八百年间的阿摩斯。据他说,纸草纸上的内容,又是他从公元前两千二百年以前的旧卷子上转录下来的。在这份纸草纸上,记载了一些分数和算术四则运算的说明,还有关于测量的规则。古埃及的皇帝叫做“法老”,著名的金字塔就是法老的坟墓。今天,在尼罗河三角洲南面,散布着七十多座金字塔。齐阿普斯皇帝的金字塔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塔高一百四十六点五米;塔基每面长约二百四十米,绕塔一周约一公里;塔内有甬道、石阶、墓室等。这座金字塔是在公元前两千八百年建成的,在一八八九年巴黎埃菲尔铁塔建成以前的四千六百多年间,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这确实是了不起的奇迹!古埃及人在建造这些巨大建筑物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几何学知识。我们设想,在建造金字塔之前,一定得先画出一张平面图。估计这张图是画在粘土板上的,它大概就是世界上的第一张平面图了。分析起来,制图人肯定知道,图样和竣工后的建筑物,尺寸尽管可以不同,形状却是一样的。由此可以判断,当时的埃及人已经掌握了比例和相似形的知识。画出平面图后,应该平出一大片空地,在地上放出实际尺寸,准备动工。建筑材料都是几吨重的大石块,一座金字塔要用许多这样的石块。那时候还没有发明车辆,也没有像样的道路,只能用船沿着尼罗河把石头运到尽量靠近的地方,再用滚木把它们运到工地。每块石头都得事先按一定的形状凿好、磨平。石块的每个角,都要用丁字尺或者三角板反复校正成直角。接着,铺设庞大的石头层作地基。第二层要按一定的比例小一些,并且使每一层正好放在下面一层的中间。这样一层一层往上加,四面相等地缩小,最后准确地在塔尖会合在一点。一座金字塔,要用几十万人和几百万块巨石,在几十年的时间内才能建成,能够不出差错,你看古埃及人在设计、计算、测量和施工方面该有多么高明!怎样准确画出直角,很可能是古埃及人要解决的最大难题。因为金字塔的地基必须严格地成为正方形,四个角就必须是严格的直角;不管是哪一个角有微小的偏差,都会使整个建筑物走形。那时候还没有发明测量仪器,要做出周长一公里那么大的正方形,实在不简单!他们很可能是这样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先在地上打进两个木桩,然后绷紧木桩间的绳子,这样就画出一条直线,成为金字塔的一条边线。然后,在两个木桩上各系上一条绳子,绳子的长度要超过两个木桩距离的一半。拉紧绳子的末端,以木桩为原点转动,画出两条相交的圆弧来。过这两条圆弧的交点,画出另一条直线,和头一条直线相交,夹角就是准确的直角。这后一条直线,就是地基的另一条边线。那么,要检查墙壁或者巨石的一面是否直立,怎样在空中做出直角来呢?古埃及人巧妙地使用了锤准线。这个方法直到今天还在使用着。锤准线自由摆动,在空中画出圆弧,当它停下来的时候就与地面成直角。要是墙壁能和锤准线平行,它就和地面垂直。现在,我们都知道画直角的简便方法是使用直角三角板。但是,这必须首先做出一个直角三角形来。古埃及人使用绳子丈量土地。职业结绳者的工作就是在测量用的绳子上打出等间隔的绳结。可能就是他们最先发现了某些长度一定的三条绳子所组成的三角形,其最长边所对应的那个角是直角。其中一种是由3个、4个、5个等间隔的绳结长度组成的;另一种取5个、12个、13个等间隔的绳结长度。把窄木条锯成这样的长度,首尾相接,就做成一个直角三角板。有了这种三角板,以后的测量和画图就方便了。农民在盖自己住的小屋的时候可以说:“我这个屋子六步长,四步宽,屋顶比我脑袋高一柞”。设计大型建筑金字塔可不能这样。因为工人成千上万,每个人的步和柞都不一样。于是,他们就规定出以某一个人——据说是当时国王身体的某一部分的长短,作为标准单位;再按这个标准单位,制作一定长度的木头条或者金属条,作为大家通用的度量工具。这就是最早的尺子。在埃及,主要的长度单位是腕尺,它是自肘到中指尖的长度。小一些的单位有:掌尺,它等于七分之一腕尺;指尺,它等于四分之一掌尺。因为那时候的埃及人理解分数的意义非常费劲,所以这些小单位很有用。今天,人们熟悉分数了,但是在习惯上,大家一样喜欢用小单位。比如英国人和美国人总是说七英寸,不肯说十二分之七英尺。在我国,有说半尺的,但是谁也不说十分之五尺。每年收获季节,埃及的僧侣都要向农民征收赋税。农民主要是上交自己的农产品,这就需要标准重量单位来称量谷子、油、酒等;而捐税的多少,又是按土地的多少来定的,这又需要丈量和计算土地面积了。求面积的方法,最初很可能是工匠在铺设方砖地面的时候学会的。他们发现:一块地面,如果是三砖长、三砖宽,需要铺九块砖(3×3);另一块地面,三砖长、五砖宽,就需要铺十五块砖(3×5)。这样,计算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只消用长乘以宽就行了。但是问题在于,不是所有的土地都是正方形或者长方形。有些土地,好像那儿都是边,那儿也有角,形状很不规则,把它们分成若干个三角形倒是方便的。怎样才能求出三角形的面积呢?其实,一旦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求法,三角形面积也就不难求了。一块正方形的麻布,可以折叠成两个大小相等的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恰好是正方形面积的一半。估计古埃及人正是从这类简单的线索中,学会了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长乘宽,再除以二。测量土地的工作,想来是十分繁重的。因为埃及的土地主要分布在尼罗河沿岸,每年七月中旬,河水开始泛滥,淹没大量土地,一直到十一月才开始退落。洪水退去后,田野里留下一层肥沃的淤泥,帮助农民获得好收成;可是洪水把地界冲掉了,年年都得重新测量土地。因此,人们常把几何学起源于埃及的原因,归功于尼罗河水的泛滥。在大量的测量工作中,埃及人当然会碰到“圆”这类难办的图形。他们感到难办的地方,是无法把圆分成许多块三角形,而每一块都是由三条直线组成的标准三角形。因此,古埃及人认为圆是天赐予人们的神圣图形。今天,我们都很熟悉圆,天天和圆打交道,可是要认识和掌握好圆的性质也不容易。实践出真知。早期的埃及人,一定是用绳子绕木桩的方法来画圆。他们从长绳子画出来的圆大,短绳子画出来的圆小,知道了圆面积的大小,是由圆周到圆心的距离来决定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半径。到了三千五百年前左右,当金字塔已成为古迹的时候,一个叫阿赫美斯的埃及文书,写出了一条这样的法则:圆的面积,非常接近于半径为边的正方形面积的三又七分之一倍。这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发现!阿赫美斯是怎样得到这个求圆面积的方法的,我们恐怕永远弄不清楚,只能猜想他大概还是用划三角形的方法。现在,他的纸草纸手稿装在精致的镜框里,悬挂在伦敦大英博物馆里。分散在世界各地博物馆中的纸草纸手稿,虽然能帮助我们了解古埃及的数学,不过现有的大部分资料,还是从考察尼罗河畔的古建筑得来的。有的金字塔,四面准确地对着东西南北,可见古埃及人确定方向的本领很高明。他们可能是根据一个高大的石柱阴影,来确定东西南北的。有一座大庙的遗址,至今屹立着一排柱子。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中,只有夏至这一天早晨的阳光,能沿着这一排柱子照射进去。数一数太阳光两次正好沿着这行柱子照进庙堂的天数,这就是一年的长短。在测定时间方面,埃及人也是根据日月星辰的位置和物影来确定的。不过,他们比原始狩猎者和采集者进步得多。早晨,原始人看到长长的物影,顶多只能说“时间还早啦!”埃及人有日规,看看有刻度的木条上的影子,就能说出“上午第二个时辰快到了!”从此,人们有了真正的科学。不过,古埃及留下来的许多图画,画的是上帝掌管日夜时辰的忙碌情景。看来他们是背着一个十分沉重的迷信包袱,在科学的道路上艰难地摸索着。

古埃及服饰研究论文

因为服饰是代表着身份地位的,那些穿着非常繁杂的服饰,说明人的地位越高。反而穿的比较朴素的就说明是普通人。也影响到了当时人们的思想,十分的封建,也影响到了当时人们都喜欢权力。

在我刚开始了解古埃及服装的时候,我最先想到的就是埃及艳后Cleopatra,她才貌出众,聪颖机智,且手腕了得。连但丁、莎士比亚都将这个女人描述为"旷世的性感妖妇",萧伯纳也称她为"一个任性而不专情的女性"。         关于她的电影很多,不管是《埃及艳后的任务》里的贝鲁奇版,还是《埃及艳后》里的伊丽莎白·泰勒版,都无疑展现了这个女人最妖艳华贵的样子,还有许多关于埃及探险的片子里都有这样类似的身份高贵的女人,她们均身着华服,有着繁多的镶金首饰,所以在我心中埃及女人的代表性特征即浓妆+华服华饰。         进一步了解和学习后,看到许多平民女性的着装其实非常简练干净,在她们身上我看到了对线条感的把握,她们的服装将女人的线条及韵味凸显的淋漓尽致,加上服饰上的褶皱以及装饰,增加整体的层次感。         值得一提的是,古埃及大部分缝制衣服的活儿都是女性干的,从王后的礼服,法老的精制短褶裙到普通人家穿的简单褶裙和围裙均为妇女手工缝制,步骤之繁琐足以让我们每个现代女性抓耳挠腮。         接下来介绍几款古埃及时代比较普及的服装款式,来看看埃及人的审美和工艺。 卡里西里斯(calasiris)         古埃及人穿的亚麻短袍,用一块相当于衣长两倍的布对折,在正中挖一个钻头的洞,两侧留出袖子部分后缝合而成的一种宽大贯头衣镶有饰边,垂至腿部。         式样简洁:一条短缠腰布,很像是男人穿的褶裙,女子则穿有肩带的裙子,多用透明的皱布制成。新王国以后的卡拉西里斯在前胸系结,或用带子系扎。也有斗篷状的卡拉西里斯。 多莱帕里(drapey)         新王国时代,出现了一种叫做多莱帕里的卷衣,像袈裟一样缠卷披挂在身上,形成许多优美的垂褶。女用多莱帕里是一块长方形的布,从右肩到右臂缠裹在身上。当时女服还出现了两件式的服装组合, 上衣叫肖尔(披肩), 裙子叫斯长特。 丘尼克 ( tunica )         丘尼克是女性主要穿着, 这是一种从胸到脚踝的筒形紧身裙, 腰身较高,且腰身部位非常紧身合体,可以充分表现出女性玲珑的身躯;大体分两种,一种是有吊带的连衣裙,很像是今天的衬裙或吊带裙,第二种则是半袖连衣裙,多为贵妇穿着, 有一种礼服性质,常与那鲜艳夺目的大型项圈巧妙组合。 罗印·克罗斯( loin cloth )         古埃及早期, 男子无论地位高低都是上身赤裸, 下身仅穿一件白色亚麻布制的缠腰布——罗印·克罗斯。上层阶级男子穿的有熨烫定型的直线普利兹褶, 并在外系一个三角形的围裙, 围裙上装饰着金银饰物或刺绣, 并镶嵌着宝石以示特权。         到新王国时期, 罗印·克罗斯变长, 织物更加精细, 出现了半透明的细布, 着装更加讲究, 有两件式或三件式的穿法。至于平民和奴隶式样则相当简单, 所使用的亚麻布也较粗糙了。 身份等级的区分: 1.女王的裙子带褶,不同额褶皱代表了不同的身份和地位。 2.有权势的男人女人都有色彩艳丽的臂环和手镯,各类首饰十分繁琐。 3.珐琅金缠腰带和领子能明显区分等级高低。 4.贵族着凉鞋,奴隶则赤脚。 穿衣打扮的特点: 1.因为气候炎热,服装均宽敞、轻盈、省布。 2.女人喜戴假发,男人喜戴假发假须。 3.服装多为亚麻质地,且多为透明亚麻质。 4.男性和女性穿衣时喜欢在胸上或胸下打结,系有臀带和腰带。         古埃及女性长筒裙的线条流畅,充分烘托女性玲珑有致的身体,当代女性常问如何穿着性感而不低俗,那么你不妨学习一下埃及女人,和她们一样她们着装轻盈简练,挑选极具线条感的长裙,或许在你的裙边加上少许异域风情的图腾,简单地佩戴一个珐琅手镯,活脱脱的简洁版Cleopatra。         想体验一下DIY的乐趣,或许当明年夏季来临,我会买一块做工上乘的轻盈亚麻布,给自己做一身简单的卡里西里斯,做个大大方方的埃及美人。

课题呀.一.课题的选择 (一)课题及其类别 我们知道,一般性的课题按不同的角度可以有如下几种分类: 按照研究的深度可分为描述性课题、因果性课题和预测性课题。描述性课题是指对社会现象的真实情况进行具体详细地描述,这是最基本的课题,难度小,层次低;因果性课题指揭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社会现象之间因果关系,主要回答"为什么"、"怎么办",层次较高,难度较大;预测性课题指在弄清了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的基础上,对事物未来发展趋势和状况进行预测,研究层次最高,对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都有着重要意义。 按照课题的大小可分为宏观课题、中观课题和微观课题。宏观课题涉及的是某一时期较大范围需要解决的标本性问题,如素质教育;中观课题以阶段性问题、局部问题对研究对象,研究涉及的范围要小一些;微观课题指研究对象非常具体、涉及面不太广的课题。 按研究的层次可分为面上课题、重大课题和重点课题。面上课题面向大多数科研人员,它也称为自由申请课题;重大课题少而精,目标明确,有重大科研意义,对课题组织者和呈担者要求非常高;重点课题有针对学科发展和布局中最急需、最重要的问题和新学科新领域的增长点,开展深入研究而设立。 按照研究目的可分为理论性课题和应用性课题。前者是以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为主要目的;后者以提出解决社会实践问题的具体方案或对策为主要目的。当某一课题两个目的兼而有之时,就可看作是综合性课题或理论应用性课题。 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大致有以下四类: (1)知识探究型。这是研究课题中的最低层次。学生学到某一方面知识,在教师指定下拓宽学习范围,获得学习体验,甚至形成学习报告。这种学习研究,尽管只是初步,但对于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激发学生研究学习无疑是全新的起点。 (2)学术研究型。学生在文理各科学习中,对某一教学内容发生浓厚兴趣,从而确定课题,寻找导师给予指点,化上数周、数月甚至年余时间研究探索,写出学术论文。 (3)社会调查型。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这是学校开设"研究性学习"课之后十分可喜的现象.学生通过对社会进行研究调查,然后撰写出调查报告。 (4)创造发明型。在学生"研究性学习"课程中,最高的研究层次应当属科技的创新发明。学生通过自已的努力,以科技创造为目标,进行认真的科技发明尝试,并取得了成果。然后应用于社会并为社会创造出一定的社会效益。 (二)何处选题(即问题从哪里来) (1)生活实践(2)报刊、杂志论文(2)热门话题(3)参考教师提供的课题 (三)如何选题 学生自主选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与特长自主选题。学生所选的课题,不受学科的限制,可以是运用某一门学科的知识就能解决的课题,也可以是需要综合运用几门学科的知识才能解决的课题;可以是理论性较强、需要逻辑推断予以阐明的问题,也可以是实验性较强、需要进行科学实验才能解决的课题;可以是与当前社会生活密切有关的现实性较强的课题,也可以是需要进行调查、实验、理论分析等综合研究的课题。总之,选题的过程,是学生发散性、开放性思维得以充分展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选择全新的课题,也可以是前人(别人)已研究过的课题,但两者都强调课题研究本身的新颖性--要么取一个新的研究视角,要么采用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要么提出一个新的观点。 (四)选择课题的原则与策略 价值性原则: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创造价值。 可行性原则:研究人员的能力和知识水平、研究经费及相关物质条件。即常常从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文革面去考虑一个课题的可行性 总的讲,在选择和提出研究课题时,不仅要对这项研究的社会意义、社会价值有充分的考虑,而且要从各个方面周密地估价研究的可行性。 课题选择的具体策略有: 审时度势,根据社会需要,认清社会潮流,选择当前社会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证实他人或自己的某一观点选择相应课题; 根据不同理论观点之争选择课题; 通过对现有理论、观点进行质疑提出研究课题; 查阅和评价已有研究文献选择课题,密切注意文献中被忽略的问题、研究结果中存在着 相互矛盾的问题、方法上存在缺陷的问题、需要重复验证的问题等。 从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产生新的问题; 从新学科的发展中发现 、移植、借用新观念、新思想、新方法,提出研究问题。 新的高中各科教学大纲都增加了研究性学习内容,主要有以下一些:(仅供参考) 生物-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调查生物工程制品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观察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收集我国自然保护区的资料,收集有关生态农业的信息,根据当地农业生产情况,设计一个农业生态系统;通过调查,对社区的生态系统特点进行分析和评价。 物理-调查家用电器的发展带来的安全问题,研究用电量与电路负荷的矛盾,雷电通过电磁感应对计算机等电器的破坏等问题,讨论电冰箱的工作原理,氟利昂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氟利昂中某些物质与臭氧的作用,臭氧层与人类的关系,臭氧层空洞对策。 历史-分析总结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巴尔于问题的由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与影响;世界近现代史上著名科学家传略;中国古代文明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 化学-调查市场补钙保健品的种类、钙的存在形式和钙元素的含量;调查本地区燃料的种类、性能、发热量、价格以及燃烧产物对环境的影响,提出合理使用的建议;调查常用电池的种类、使用范围、性能价格比以及电池中的氧氧化剂和还原剂,了解回收电池的意义和价值。 地理-观测月相,记录并总结月相的变化规律,尝试分析月相变化的原因;找两副或两副以上不同时期的家乡地图,看地理要素的变化,结合该区域面积、人口等统计资料,分析变化的特点和原因;了解家乡种植结构的变化,为学校设计一个绿化方案。 数学-分析说明数列在分期付款中的应用;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线性规划的实际应用;多面体欧拉定理的发现等。 二.课题的确立 研究方案的制定。小课题确立后,要求每一个研究小组认真讨论,共同拟定整个研究活动的计划,形成具体完整的研究方案。 研究方案(开题报告)大致包括:课题名称、指导教师、课题组成员、本课题目前的研究现状、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本课题拟创新之处、研究方法、具体的实施步骤(研究进度计划)、课题组成员的分工、课题研究所需设施、场地、经费预算、主要参考文献等。以上内容完成以后,一般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开题报告会。 课题申报表的填写 经过严密地论证后,最后要填写正式论证报告,送交有关部门进行评审。申请报告可手工填写,也可计算机打印,一般需要多个副本,除了上交之外,需要自留一份备案查索。送交上去之后,研究者在申请方面的工作就已结束,只需耐心等待评审结果。 中学研究性课题:这些恐怕连“大师级人物”也难以把握的大课题,如今竟然出现在本市一些中学研究型课程“菜单”上。教育界人士指出,这类“大帽子”课题有违研究型学习的初衷,对学生无益。 普陀区某中学初一年级开出的研究型课程“菜单”中,大概念课题竟占到70%以上。记者又随机抽取了其它3所初中、高中的课题,发现“大帽子”课题所占比重均超过一半。而对此类选题,许多学生感到无从下手,只得抄抄资料、拼凑应付。初二学生小余说,他上学期写的研究型论文《古埃及服饰研究》,只花了半小时就完成了。上师大环境科学专家陶康华教授曾当过中学生的论文指导老师,有一次看了几名初中生的研究型论文后直摇头:“没做实验,报告就写出来了,数据也不是第一手。如《辐射现象研究》,学生找不到可以切入的角度,就根据物理学原理进行演绎,结论下得有些随便。” 专家指出,中学研究型课程首先是锻炼学生的观察、调 被过滤广告 查、实验、分析、归纳总结能力,训练独立思考、小心求证的科学态度,这就要求课题要从身边问题着眼、从现有条件研究。如果是“大帽子”课题,学生不但无从下手,而且只能走“投机”捷径,反过来还以为搞科学研究很容易,形成浮躁心态。市教科院普教所副所长吴增强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认为主要与教师的“分数教育”观念有关。有些老师加班加点抓升学率,把研究型课程教学当成负担,敷衍了事。还有些老师将研究型课程“简单化”,重形式概念,乏科学态度,认为就是查查资料、写写小论文之类的“小差事”。 研究型课程如何“做实”?南洋模范中学副校长刘晓舟认为,教师首先要改变观念,不能将研究型课程当成“小事”———研究型学习主要培养课程以外的思考和实践能力、合作精神等。当学生提出“高大深”的选题,诸如宇宙空间探寻、UFO研究等,教师要及时诱导学生寻找贴近生活的选题,如“社区健身设施调查”、“透视中学生消费现象”等。卢教院附中几名学生选择《小区宠物饲养干扰生活问题调查》就比较有意思,操作性强,也有现实意义,学生从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锻炼。 对于一些涉及大概念的课题,老师不妨指导学生“小角度”进入,教会他们科学的研究方法。南模中学高二学生小冉原先提出要研究上海经济发展问题。但一次偶然机会,他得知新校区将迁往东安三村附近后,老师及时启发他对“东安三村动迁问题”进行调查,从中对本市经济发展问题再作思考。以后一年里,小冉与小组成员一起查资料、设计调查问卷、分析数据、提出验证。小冉等同学说,通过采访调查掌握了鲜活的第一手资料,也增进了人际交往能力,经历了一次宝贵的科学方法训练。可以这样写: 大概写这么几项:《课题名称》 《课题负责人》 《 单 位》 《联系方式》 《 开展时间》 《参与人员》 《课题选择理由及研究背景》《实施步骤》 《研究目标及预期成果》可以列成表格形式!也可以是论文形式!愿对你有帮助!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 现代服装设计总脱离不了传统服装给予的影响, 这是因为事物的发展总是承前启后, 人们总有着怀旧、追忆心理和表达民族情怀的感情因素等。而古埃及服饰给予现代服装最直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服装造型、色彩、面料、配饰等等方面。

服装的款式造型是服装的外部轮廓造型和部件细节造型, 是设计变化的基础。服装的外部轮廓造型形成了服装的线条, 并直接影响到了款式的流行与否。服装的部件造型包括了领型、袖型、口袋、裁剪结构甚至衣褶、拉链、扣子的设计。由于古埃及气候炎热, 古埃及女子服饰典型造型是贴身长裙, 以直筒裙为主, 在一侧缝合, 从胸垂直到脚踝。现代服装设计中, 不少都充分运用了古埃及遗留下来的服装文化及服饰元素, 如婚纱、礼服、连衣裙上都有很多的应用。

服装面料对服装的影响尤为重要, 它主要影响了服装的服用性能。面料的厚薄, 软硬, 光滑粗涩, 立体平滑之间的差异以及面料不同的悬垂感, 光泽感, 清透感, 厚重感和不同弹力等对服装的影响很重要。古埃及现代服装中亚麻布是最常见的面料, 既不热, 也不重, 还可以形成简单的褶皱, 清洗起来也比较方便。而现代不少服装面料仍然沿用着亚麻布这种面料, 同时也根据现代人的使用需求进行了改良, 制造出了更加适合现代服装需求的面料。

古埃及艺术十分讲究形式美, 特别是构图的秩序性。古埃及服装造型简单, 但是褶皱的变化形成了丰富的立体层次和明暗效果, 这是构成古埃及服装魅力的重要手段。往往服饰配件会与象形文字结合, 这也是古埃及艺术品的一大特点。现代设计中, 我们也常常追求一致性、协调性、秩序性, 不少典型的时装设计中, 我们可以看到只有简单的线条和褶皱, 却使服装的整体表现得非常有层次感和秩序性。

通过研究古埃及服饰艺术后, 我们发现, 如今人们向往简约舒适、精致优雅、年轻的生活情调, 但是又不愿意让自己穿得太过于成熟, 于是, 古埃及服饰那种集简约、优雅、年轻以及丰富的造型为一身的风格得到了现代人们的追捧。

服装设计大师们给古埃及服饰艺术赋予了新的意义, 成为了新的流行趋势。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 着装水平与着装理念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们不再盲目去追求时尚, 而是越来越关注古典服饰文化元素。

对古埃及首饰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美术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范文一

一、课题的目的意义:

课题的目的

1、现实的景色不同于绘画表现,绘画是对表现的再创造,它承载了作者对景色认识与对作者内心感受的表现意图。将现实中斑驳的光影、繁杂的色彩、以及杂乱的空间层次进行梳理,将绘画回归到简约、直接的画面形式语言中,明确并增强画面的表现力度。

2、将客观现实转化为绘画作品过程中,明确画面表现意图,探求现实世界和画面平面化语言需求之间的关系,更直接的明确体现画面视觉语言的本质。

课题的意义

1、将绘画者从现实世界中解放出来,使绘画者面对现实世界进行表现时能够变得从容、清晰,意图更加明确。

2、通过对平面化油画语言的研究,明确平面化油画语言在画面形式意味中的组织技巧和审美彰显,为更好的提高绘画水平和作品质量提供理论的支持和方法的指导。将有助于绘画实践中更自由的进行表现,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

二、文献综述 (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问题,找到研究课题的切入点,附主要参考文献,约2000字):

“平面化”在如今的绘画领域,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多。所谓的平面化,指的就是在绘画的作品中不追求三维真实空间为目的,更好地运用色彩、形状、线条等形式因素,使绘画更臻于作为平面艺术的本质。英国美术评论家赫伯特·里德在《现代绘画简史》中对艺术史的发展有过经典的概括:“整个艺术史就是一部关于视觉方式的历史,是关于人类观看世界所采用的各种不同方式的历史”。康定斯基认为,画家作为创造者应该追求对自己内心世界的表现,不应把模仿自然现象当做自己的目的,画家应当用绘画自身的形式语言,创造出能够展现意图的画面;美国视觉艺术批评家苏珊·格朗在《艺术的问题》中指出:“艺术品是种在某些方面与符号相类似的表现形式,这个表现形式就是艺术符号。”这些论述讲明了绘画形式与现实的关系,现实只是画面创作的依托完全不同于现实世界。更有英国艺术理论家克莱夫·贝尔在《艺术》中提出:“艺术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清晰地表述出绘画的表现不同于现实的写照,而是创造一种平行于现实世界的平行体。” 与土地和乡村的亲近,仿佛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无论是在再现现实世界风景画还是个性平面化语言的画面再造的形成都一开始便于土地和乡村息息相关。在土地和乡村同呼吸共命运的绘画取向中,无不充满着生命的气息,无不闪耀着人性的光芒。油画进入二十世纪已不再满足于再现现实世界,逐步进入到对人的本性和个性语言的画面再创造的研究和探索中。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艺术语言形式丰富多样,平面化的艺术语言形式在其中占据了重要的分量。说起平面画,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图绘在岩洞深处墙壁上的“洞穴壁画”就初露端倪。平面化的形式语言在印象派时期已经有明确的倾向,在塞尚、高更、和梵高的部分作品中已经能够看到作者在逐步的减弱所现物体的明暗、体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画面的形式布局和结构当中,塞尚以画面的独立表现为目标,从而实现了平面化。他对空间进行再构成,使二维画面可咀自由处理,而不再一味的拘泥于再现。应该说是从塞尚的画法之后,绘画史上开始出现了平面化的画面自立。梵高的作品,在东方绘画的影响下只保留了一些微弱的颜色变化。毕加索在其作品《梦》中突出运用了平面化的形式手法,将画面用舒缓的线条分割,填充色块,形成了具有立体主义语言特点和装饰性效果的油画。马蒂斯是法国二十世纪最为著名的表现性画家之一,他笔下的物体完全是他在作品当中把人物和物体做出了极大地简化处理,有些作品中甚至只保留了物象的大致轮廓;其作品利用色彩的对比关系和画面形的分割,将画面进行了平面化的组织、表现,达到了强烈的视觉效果。在抽象主义的绘画当中,多数作者更加彻底的放弃了现实世界,更为自由的在画面上进行着形与色的自由组合,用更为直接的个性语言传达着对世界的认识,代表性的画家有米罗、克里、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等。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的作品在抽象表现主义绘画里面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康定斯基的热抽象绘画,画面热情,色彩跳动,充满运动感;蒙德里安的作品相比之下则显得安静、理性,简单的色块对比和线条分割,展现着画家对世界和画面平面化语言构成的理性思考。由国内绘画的发展和演变来看,传统的中国画主要是由平面化的形式语言构成,但由于文化背景和认识的不同,其视觉构成不同于西方油画的平面化形式语言。由于受到西学东渐的影响,中国出现了不少油画家,但运用平面化形式语言进行表现创作且能够融汇中西美学思想的为数不多。主要的代表性画家有:四五十年代的林风眠由于受到了西方现代绘画思想特别是马蒂斯等画家的影响,经过多年的探索形成了具有东方韵味的平面化表现形式的油画,成就了很高的艺术造诣。在他的影响下,现代画家吴冠中也形成了运用平面化形式语言结合中国文化和审美特点的绘画形式。另外,现代还有画家如:王克举、谭平等在不断地探索能够融汇中西审美的平面化表现形式,并取得一定得成就。 在探索的过程中,作为中国的画家面临着西方审美思想和东方审美思想的碰撞,西方的绘画材料和中国传统审美根基的不协调等问题。虽然西方油画当中也存在大量的平面化形式语言的绘画形式,但毕竟审美的根基不同,不能完全适合画面意图的表现。 绘画源于对现实世界的观看,观看中将审美意识、意图与现实世界融汇,形成最终的画面。平面化表现语言应注重展示视觉理解世界的方式,在最初的观看中将本民族的审美融汇到画面的平面化形式语言当中。绘画发展越来越注重个性化语言的形成和主体意识的张扬,对平面化形式语言的研究符合本民族审美需求,符合绘画中主体意识增强的发展趋势,亦将促进绘画个性化语言展现。

提出问题:

通过对平面化油画语言的研究,笔者发现在国内外对其的研究不计其数。但真正将画面回归到简约、直接的画面形式语言和真正探究现实世界与画面化语言需求之间关系,还需要在前期学习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探索。如何真正将画面回归到简约、直接的画面形式语言?真正探究现实世界与画面平面化语言需求之间关系?

研究切入点:

在国内外对平面化油画语言研究的基础上,在《乡村》创作中将画面回归到简约、直接的画面形式语言中,更直接的体现画面视觉语言本质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1] 英.克莱夫·贝尔.薛华译.艺术[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2] 房建平另一种艺术上的真实——浅析油画的平面化特征,2011(5)

[3] 赫伯特·里德.现代绘画简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4] 莫里斯·梅洛-庞蒂. 眼与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5] 让-吕克·夏吕姆.解读艺术[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6] 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7] 张元、赵扬.艺术材料的遐想.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8] 王凡.浅谈当代油画创作中平面化倾向[D].四川美术学院

[9] 易苗苗.中西方现当代油画平面性风格比较[j].美术大观,2009(4)

[10] 靳凤华绘画的抽象性--从中西方绘画比较谈抽象[期刊论文] (2004(4)

[11] 何政广.世界名家画集——克里姆特.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

[12] 张弘昕.西方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和预期目标:

课题研究的内容

1、现实世界与画面平面化形式语言表现的需求存在巨大的差异,如何将现实世界转换成画面意图的需要,成为油画创作的重点。在转换过程中,如何体现绘画的意图和如何有意图的观看成为平面化形式语言形成的关键。

2、如何在创作中把握形式语言:创造能够彰显个性特征的平面化形式语言,并能在油画创作中熟练地运用,能够很好的展现创作意图,使创作意图与平面化形式语言完美结合是创作的最终目的。

3、利用平面化油画语言创作油画作品《乡村》。把现实中斑驳的光影、繁杂的色彩杂乱的空间进行梳理,在画面中充分体现出来,将画面回归到简约、直接的画面语言形式中去。

课题研究的方法:

1、读画法:搜集各种相关平面化形式语言表现的作品进行研读,包括不同画种、不同材料和不同国度的绘画。对比、比较大师平面化表现语言的差异,领会画面中表现技法与表现意图和内容的关系。

2、临 摹 法:选择自己喜欢,适合自己的名画进行临 摹 ,研究名家在创作过程中的材料运用、表现方法、意图与画面的结合等,提升对平面化表现形式语言技法的把握能力。

3、实验法:对材料和表现技法结合个性化的表现意图进行反复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修正问题,不断寻求更好更适合的表现方法。

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通过对油画创作中平面化油画语言的研究和应用,初步形成适合画面意图和自我个性化语言的表现形式,形成一篇优秀的论文,并且能够应用平面性油画语言创造出一幅完整的有意味形式的油画作品《乡村》。

四、所需仪器设备、材料情况:

1、各种纸、笔等;2、油画颜料;3、油画内框、油画布;4、媒介剂、乳胶等。五、课题分阶段的进度计划 序号 起止日期工作内容 阶段成果 1 2012年10月22日-2013年1月12日查阅收集论文资料,完成 读书笔记 确定论文选题 2 2013年1月13日-2013年3月14日分析资料,撰写开题报告完成报告开题3 2013年3月15日-2013年4月20日论文开题答辩,确定设计(创作)草图完成论文框架和创作草图4 2013年4月21日-2013年5月10日撰写论文初稿,绘制设计(创作)初稿 完成论文初稿和创作初稿5 2013年5月11日-2013年5月20日修改完善论文初稿,绘制设计(创作)正稿完成论文二稿修改创作正稿6 2013年5月21日-2013年6月10日修改完善论文二稿,绘制设计(创作)正稿完成论文三稿和创作正稿7 2013年6月11日-2013年6月15日修改论文三稿和设计(创作)正稿,参加评审答辩资格审查8 2013年6月16日-2013年6月25日 毕业论文答辩,毕业汇报展览 成绩评定推优

指导 教师 意见 (详细填写指导教师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范文二

题目:试论水彩画创作的表现形式

(一)选题的根据:

1)本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理论意义:

水彩画是用水调和透明颜料作画的一种绘画方法,简称水彩,由于色彩透明,一层颜色覆盖另一层可以产生特殊的`效果,但调和颜色过多或覆盖过多会使色彩肮脏,水干燥的快,所以水彩画不适宜制作大幅作品,适合制作风景等清新明快的小幅画作。颜色携带方便,也可作为速写,搜集素材用。绘画艺术审美意识物化形态的特征简单说来,就是——“写意性”。不同的表现形式能够表现出不一样的情感。

实际意义:

对水彩画家来说,作品中表现的物象与反映生活,都有自己的认识和方法。在水彩画作品中,写意性也可以直接作用于观赏者的心理感官,强化着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和作品的意图,以产生深刻的寓意,来丰富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同时,写意性的运用也进一步触动了人们的潜意识,并感染观赏者对作品的欣赏情绪。掌握水彩画中的写意性的规律和技巧,能够准确、鲜明、生动自然地描绘对象及其色调的特征的惟一途径就是时刻和大自然保持着联系,并且从自然中获取充足的养分,去更进一步追求更高的境界。艺术家借助一定的表现形式直接塑造出可感的艺术形象,以此来表现艺术家对现实的审美认识和创作体验,以此来表达他的情感内容。通过表现形式的运用,艺术家能够灵活、自由、含蓄地表现复杂的现实生活,抒写自己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体验。

2)综述国内外有关本选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

研究动态:

国外研究动态:有明确文字记载的就可以追溯到150万年以前,西班牙旧石器时代的阿尔太米拉石窟壁画中的野牛、古埃及盛行于Memphie时期用芦笔画在草纸和墙壁上的画以及我国西南地区诸省的崖画,都可以说是原始社会早期的水彩画。水彩画是标志人类文化与文明的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 。但水彩画真正发展成为独立画种,则主要是通过英国水彩画家们的努力来完成的。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英国水彩画取得辉煌成就,使水彩画作为一门独立画种真正登上艺术殿堂,在世界艺术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人们把英国作为水彩画的发源地。但几经沿革,由钢笔淡彩发展成多彩风格,直至逐步突破古老画法,大胆追求自然光色,从而创造出英国水彩画最辉煌的时代。技法日趋成熟, 水彩画特性更为明显,名家辈出,享誉世界, 19世纪中期,达到了可与油画相媲美的水平,终于登上绘画艺术的巅峰。然而现代水彩画在美国发展蓬勃,美国已成为 20世纪以来新崛起的“水彩画王国”。流派纷呈,画家众多,如大卫.理勒 .米勒得 (David Lyle Millard)、安德鲁.怀斯 (Amdrew Wyeth)、法兰克.韦伯 (Frank Webb )、查理斯.雷德 (Charles Reid)等。美国最大、最有权威的水彩画组织——“美国水彩画会”建于1866年(前身为纽约水彩画会),每年举行一次画会年展,推动着水彩画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现在,水彩画不仅在西方,也在东方蓬勃发展,水彩画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画种。

在国内研究动态:新中国成立后,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指引下,水彩画蓬勃发展。 1949年,“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在北京成立,组织创作活动。1954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全国水彩画、速写展览”。1956年举办的“全国第一届青年美术作品展览”展出水彩画一百多件。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画家们深入生活,用水彩画来反映新中国的新面貌,写实风格得以确立,奠定了中国水彩画重写实的传统模式。李剑晨的《晨 曦 中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古元的《延河饮马》、萧淑芳的《丁香花》都是当时影响广泛的佳作。

20 世纪50年代,苏联格拉西莫夫、茹可夫、克里马中等画家的水彩画相继传入中国,他们“讲究造型严谨和色彩真实 ” 的写实传统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水彩画艺术的发展。

自己的见解:

目前存在的许多问题比较复杂,很难归纳。从近几年举行的几次大型美展来看,有一个很突出的现象:水彩画作品中缺少画家内心活动的具体表现。现在画画的人大多都是靠临 摹 照片,缺少对事物的感触,缺乏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产生的独特的感觉。水彩画进一步发展,绘画形式的多元化与单纯的技法进一步影响着水彩画的意境。还有一些高科技手段开始被运用到水彩画创作中,甚至使用微喷技术,在专业的美展上这应该是受谴责的。

(二)研究内容

本文从理论出发,联系实际,对水彩画中的写意性进步作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对提出了各种技艺对水彩画创作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

一、题材选择是水彩画创作的“质”

二、作画技巧是水彩画创作中的“法”

(一)干画法和湿画法影响着画中的空间变化

(二)水分是水彩画中不可或缺的媒介

1、时间问题

2、空气的干湿度

3、画纸的吸水程度

(三)“留空”为水彩画中的“点睛之笔”

三、构图方式是水彩画创作中的“形”

四、艺术内容是水彩画创作中的“情”

(一) 静物水彩画

(二)风景水彩画

(三)人物水彩画

五、总结

(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

研究方法:

(1)调查法:通过对近现代画家的调查,了解水彩虚实技法的发展进步过程。

(2)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大量的书籍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水彩技法及在当代中国艺术教育中的发展过程和状态,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3)定性分析法:对于本研究课题,我们除了要掌握一些资料之外,更多的要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对获得的各种资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了解中国当代水彩技法的虚与实在美术教育中的地位和影响。

可行性分析:

1、资料来源充足:现代网络设备,各种的期刊,报纸杂志都能为我们提供信息。相应的理论研究比较多,对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性支撑;

2、导师的精心指导:在导师的精心指导下,我修改论文,查找相关资料,使论文研究更彻底;

3、准备及研究时间充足:我校开展论文写作的时间充足,从2010年7月份开始选题,到2011年5月中旬定稿,将近半年的时间可以供我们写作和研究。

(四)进度安排和采取的主要措施

1、2010年7月10日——8月10日 收集资料,重读作品,确定论文题目,查阅相关资料。

2、2010年9月1日——9月12日 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拟定写作提纲,并按学校相关要求完成开题报告,准备开题答辩。

3、2010年7月13日——12月30日 完成论文初稿,并交指导老师评审。

4、2011年1月1日——3月10日 认真听取指导老师的意见,修改论文。完成论文2稿。

5、2010年3月11日——5月10日 完成第三、四稿,毕业论文中期考核。

6、2010年5月11日——5月20日 定稿,装订,成册,准备答辩。

(二)主要措施:

1、查阅有关文献,去期刊网或报纸、杂志等媒体了解相关资料;

2、分析问题,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事实分析并解决问题;

3、与指导老师及同学共同探讨有关本题的相关内容。

(五)主要参考文献

[1] 孔新苗,张萍.中西美术比较[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

[2] 蒋跃.水彩画艺术[J].美术杂志社,2000,(5).

[3] 张道一.美术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 孙宜生.意象素描[M].武昌: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6.

[5]童丽莉.水彩画的当代视野彩绘当代—中国水彩画高峰论坛纪要[N],浙江美术在线-世纪美术

[6]关维兴.我和水彩,光明日报[J]1998,10,(25).

[7]于然.绘画色彩基础[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88.

[8]中国水彩画(第六期)[J].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2.

[9]文金扬.绘画色彩学[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1.

[10]王伯敏.中国画构图[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

古埃及首饰的种类主要有项饰、耳环、头冠、手镯、手链、指环、腰带、护身符及项饰平衡坠子等,制作精美、复杂,并带有特定含义。一件第十二王朝(约公元前1900-1800)的腰带,两个鱼形护身符,用以祈求佩戴者免被水淹。跪坐的人像是长寿之神———赫,他通常手持棕榈枝。一件第十二王朝(约公元前1900—1800年)的腰带,由贝壳、护身符和珠饰组成,材料包括天然银金、银、光玉髓、紫晶、青金石、长石和玻璃等。贝壳中空,由银金制成,古埃及人认为贝壳与女性生殖器的形状相似,可起保护作用。两个以天然银金制成的中空护符,代表一束继承王位者的发式。两个鱼形护身符,用以祈求佩戴者免被水淹。跪坐的人像是长寿之神—赫,他通常手执棕榈枝。其余都是圆形珠子,包括中空的银金珠子和光玉髓、紫晶、青金石、绿色长石制成的珠子。这件腰带体现了古埃及人将珍贵金属与色彩艳丽的半宝石串连的爱好,代表着当时珠宝 佩饰工艺的高度成就。项饰平衡坠子是当胸前佩戴的项饰过重时,用以平衡其重量的坠子,常佩于背后两肩胛骨的中间。平衡坠子的基本形状像个钟摆,和项饰一起原为供奉天空之神哈托尔的女祭司们专用,后来所有贵族妇女都佩戴它,以示对神的尊敬。项饰象征着死后的复生和多子,而平衡坠子佩于背后则有庇佑之意。 代表古埃及首饰最高成就的当然是法老的首饰,法老墓中曾随葬着大量精美无比的珍宝首饰,但历经多年的盗掘,大多流失殆尽。在为数不多的未被盗掘的法老墓中,第十八王朝法老图唐卡门墓的首饰最为有名。除上述实物外,古埃及雕像、浮雕及图画上人物所佩戴的首饰,也以其逼真的刻画,向今天的我们展示着这个古文明在首饰工艺上的辉煌成就。 古时的戒指有多种用途,除了用于装饰外,还常用来在文书、信件上签盖印章。金属印章最早用于新王国时期,呈马镫形,但到了后王国期,一种新型的金属印章开始流行起来。 在所有出土的古埃及首饰中,最著名且经年代确认的是一枚蜣螂型印章金戒指,大约是在公元前1000年以前制作的。戒指由纯金打造,上面刻着一只蜣螂,戒指后面刻有主人的名讳和“永生”的象形文字。古埃及人视蜣螂为死后再生和生命力的象征,于是在埋葬死者时,就将这枚戒指放在木乃伊的心脏部位。在古埃及第18王朝国王图坦卡门的陵墓中,这位国王的心脏部位也佩戴有蜣螂型的胸饰。而且据说在这位年轻国王的无名指上戴有蓝水晶戒指,中指上戴着金戒指。统治者希望能通过这些护身符使自己在进入死亡世界后获得新生,实现继续掌握权望。后来,蜣螂的形象也传播到了希腊,对欧洲的装饰风格也发生了影响。 由于埃及服装的缘故,腰带也成为古埃及人必不可少的服饰。埃及人相信,贝壳形似女性的性器官,因此贝壳或贝壳形护身符作为腰带的一部分,佩戴在女性腹部,能保护女性不受侵犯。

古埃及首饰是古埃及历史的承载,是古埃及文明的精髓,它是贵族的、文化的、更是艺术的。虽然世隔千年,它的魅力依然不减,就像陈年的美酒香气反而愈加浓郁。古埃及首饰色彩艳丽,制作精美,代表了当时杰出的、令人惊叹的首饰加工水平及设计师非凡的创造力。金色是埃及首饰最主要的颜色,如同耸立在埃及广漠大地上的金字塔一样,让人感到皇族的奢华高贵和神圣不可侵犯的无上权威。从古埃及文明的遗物看来,首饰的使用相当广泛。社会上的各个阶层,上至法老,下到平民,生者死者,人人都佩戴首饰,甚至连神兽也不例外。古埃及法老、贵族的首饰多用贵重金属和半宝石制成,那是当时人们喜爱的材料。埃及国内盛产黄金,白银则十分稀有,而金银合金较为耐用,故贵重金属主要指金银的合金。通常以石英砂为坯,再饰以玻璃状的碱性釉料,也可在石子上涂釉彩而成。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