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中国五千年气候变迁初步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4 18:49:10

中国五千年气候变迁初步研究论文

古代社会经济依赖农业和畜牧业,气候变化也会引起农产品产量的变化,进而影响王朝税收和人口。如果联系马尔萨斯循环规律,除了人口增长外,气候变冷也会加剧劳动生产率的下降,造成饥荒、战乱。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天道与人文·二、古今气候变迁考》4竺可桢池月山云/知识小品/《天道与人文》论著选载113中国古代哲学家和文学家如沈括(1030—1094)、刘献廷(1648—1695)对于中国历史时期的气候无常,早有怀疑。但他们拿不出很多实质性事实以资佐证,所以后人未曾多加注意。直到20世纪20年代,“五四”运动即反帝反封建运动之后,中国开始产生了一种新的革命精神,近代科学也受到推动和扩展,例如应用科学方法进行考古发掘,并根据发掘材料对古代历史、地理、气象等进行研究。殷墟甲骨文首先引起一些学者的注意,有人据此推断在3000年前,黄河流域同今日长江流域一样温暖潮湿。近3000年来,中国气候经历了许多变动,但它同人类历史社会的变化相比毕竟缓慢得多,有人不了解这一点,仅仅根据零星片断的材料而夸大气候变化的幅度和重要性,这是不对的。当时作者也曾根据雨量的变化去研究中国的气候变化,由于雨量的变化往往受地域的影响,因此很难得出正确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原载于《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此处根据作者修改后的刊本,节录“前言”与“结论”,有删节。20世纪初期,奥地利的汉恩(J.Hann)教授以为在人类历史时期,世界气候并无变动。这种唯心主义的论断已被我国历史记录所否定,从下面的论述就可以知道。在世界上,古气候学这门学科好像到了20世纪60年代才引起地球物理科学家的注意。在60年代,曾举行过三次古气候学的世界会议。在这几次会议上提出的文章,多半是关于地质时代的气候,只有少数讨论到历史时代的气候。无疑,这是由于在西方和东方国家中,在历史时期缺乏天文学、气象学和地球物理学现象的可靠记载。在这方面,只有我国的材料最丰富。在我国的许多古文献中,有着台风、洪水、旱灾、冰冻等一系列自然灾害的记载,以及太阳黑子、极光和彗星等不平常的现象的记录。1955年,《天文学报》发表了《古新星新表》一文,文中包括18世纪以前的90个新星。这篇文章出版以后,极为世界上的天文学家所重视。1956年,中国科学院出版两卷《中国地震资料年表》,包括公元前12世纪到1955年之间的1180次大地震。这一工作除了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不可缺少的参考资料以外,中外地震学家都非常欢迎这两卷书。在中国的历史文件中,有丰富的过去的气象学和物候学的记载。除历代官方史书记载外,很多地区的地理志(方志)以及个人日记和旅行报告都有记载,可惜都非常分散。本篇论文,只能就手边的材料进行初步的分析,希望能够把近5000年来气候变化的主要趋势写出一个简单扼要的轮廓。根据手边材料的性质,近5000年的时间可分为四个时期:一、考古时期。大约公元前3000年至前1100年,当时没有文字记载(刻在甲骨上的例外)。二、物候时期。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1400年,当时有对于物候的文字记载,但无详细的区域报告。三、方志时期。从公元1400年到1900年,在我国大半地区有当地写的而时加修改的方志。四、仪器观测时期。我国自1900年以来,开始有仪器观测气象记载,但局限于东部沿海区域。气候因素的变迁极为复杂,必须选定一个因素作为指标。如雨量为气候的重要因素,但不适合于做度量气候变迁的指标。原因是在东亚季风区域内,雨量的变动常趋极端,非旱即涝;再则邻近两地雨量可以大不相同。相反地,温度的变迁微小,虽摄氏一度之差,亦可精密量出,在冬、春季节即能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而且冬季温度因受北面西伯利亚高气压的控制,使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温度升降比较统一,所以本文以冬季温度的升降作为我国气候变动的唯一指标。40或50年前,欧美大多数正统气候学家相信,气候在历史时代是稳定的。根据当时奥地利的汉恩的意见,如果有一个地方做了30年的温度记载或40年的降雨记载,我们就能给那个地方建立起一个标准。这个标准能够代表历史上过去和将来若干世纪的温度和雨量。这种见解,已为世界近数十年来收集的气象资料所否定。在我国,古代作家如《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农丹》的作者张标和《广阳杂记》的作者刘献廷,均怀疑历史时代气候的恒定性,且提出各朝代气候变异的事例,记载于上述书籍中。对于中国气候的发展史,中国的文献是一个宝库,我们应当好好地加以研究。本文对我国近5000年来的气候史的初步研究,可导致下列初步结论:(1)在近5000年中的最初2000年,即从仰韶文化到安阳殷墟,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高于现在2℃左右。1月温度大约比现在高3℃—5℃,其间上下波动,目前限于材料,无法探讨。(2)在那以后,有一系列的上下摆动,其最低温度在公元前1000年、公元400年、1200年和1700年,摆动范围为1℃—2℃。(3)在每一个400年至800年的期间里,可以分出50年至100年为周期的小循环,温度范围是℃—1℃。(4)上述循环中,任何最冷的时期,似乎都是从东亚太平洋海岸开始,寒冷波动向西传布到欧洲和非洲的大西洋海岸,同时也有从北向南趋势。我国气候在历史时代的波动与世界其他区域比较,可以明显看出,气候的波动是全世界性的,虽然最冷年和最暖年可以在不同的年代,但彼此是先后呼应的。关于欧洲历史上的气候变迁,英国布鲁克斯(C.P.E.Brooks)是20世纪前半期最有成绩的作者。我们把他所制的公元3世纪以来欧洲温度升降图与中国同期温度变迁图作一对照就可以看出,两地温度波澜起伏是有联系的。在同一波澜起伏中,欧洲的波动往往落在中国之后。如12世纪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寒冷的一个时期,但是在欧洲,12世纪却是一个温暖时期,到13世纪才寒冷下来。如17世纪的寒冷,中国也比欧洲早了50年。欧洲和中国气候息息相关是有理由的。因为这两个区域的寒冷冬天,都受西伯利亚高气压的控制。如西伯利亚的高气压向东扩展,中国北部西北风强,则中国严寒而欧洲温暖。相反,如西伯利亚高气压倾向欧洲,欧洲东北风强,则北欧受灾而中国温和。只有当西伯利亚高压足以控制全部欧亚时,两方就要同时出现严寒。挪威的冰川学家曾根据地面升降的结果,做出近10000年来挪威的雪线升降图。雪线的升降与一地的温度有密切关系。一时代气候温暖则雪线上升,时代转寒,雪线下降。以我国5000年来气温升降与挪威的雪线高低相比(图),大体是一致的,但有先后参差之别。图中温度0线是现今的温度水平,在殷、周、汉、唐时代,温度高于现代;唐代以后,温度低于现代。挪威雪线也有这种趋势。但在战国时期,公元前400年,出现一个寒期为中国所无。尚有一点须指出,即雪线高低虽与温度有密切关系,但还要看雨量的多少和雨量季节的分配,所以不能把雪线上下的曲线完全用来代表温度的升降。

我国在历史时期,气候经过了多次变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气候的影响越来越大。也会导致都城的变迁。

1964年2月6日,毛主席看了一篇文章,称赞连连,立即指示中央办公厅,请作者竺可桢到中南海一叙。竺可桢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1918年,竺可桢获得了哈佛大学气象学博士学位,留学八年,他满怀一腔报国为民的热情,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祖国。回到祖国后,竺可桢一直从事气象研究工作。战争年代,尽管生活动荡不安,竺可桢还是坚持写日记,做好物候记录。作为一名科学家,竺可桢非常认真严谨,他客观记录事务与天气的真实状态,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新中国成立后,竺可桢一直生活在北京。之后,只要他在北京,上班前、下班后,他一定会到北海公园定时定点观测物候。如果哪一天没去,公园的门卫都知道他是出差去了。期间,有人对竺可桢的行为提出质疑,觉得这种观察浪费时间,没有多大的意义。但是竺可桢说:“观测物候必须持之以恒,不得随意间断,只有坚持感受和记录,才能发现季节更替的细微变化。而只有真正了解大自然和季节变化,才能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在竺可桢的倡议下,中国科学院在1961年建立了全国物候观测网,制定了物候观测方法,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一直以来,竺可桢都有一个理想: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中国农业发展。1964年,竺可桢发表了《论我国气候的几个特点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一文,这篇论文融汇了他多年来的研究成果,深刻论述了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毛主席看过这篇文章后,欣喜不已,立即请竺可桢到他的中南海住处,共同探讨农业生产问题。毛主席最关心的问题,就是人民的吃饭问题,为了保障农业发展,他特别制定了“农业八字宪法”。看了竺可桢的这篇文章,毛主席为我国有这样一位杰出的气象学家感到高兴。他对竺可桢说:“‘农业八字宪法’只管地不管天,你这篇文章刚好是管天的,非常好啊!”竺可桢听到毛主席风趣的话语,笑着说道:“天有不测风云,不太好管呢。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也要因时制宜。”这次会面,竺可桢与毛主席交谈了很多,74岁的竺可桢,感受到了毛主席对农业科学寄予的厚望,坚定了要发展好中国科学事业的决心。其实这个时候的竺可桢,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但他依然坚持每天工作。他说:“我的时间不多了,但是我还有好多事情没有做。”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依然坚持修改论文《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学生来看望他时,竺可桢还一再嘱咐学生要坚持研究下去。 1974年2月6日,竺可桢病危。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坚持记录当天的天气。2月7日凌晨,竺可桢逝世。 一颗明亮的科学巨星陨落了。但是,他给后人留下的不仅是丰富的气象学知识,还留下了他那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和对科学救国事业的执着精神。 1972年,83岁的竺可桢写著名的论文《中国近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吸引了整个史学界,历史学家们惊人地发现,古代王朝的兴亡竟然和气候冷暖出奇地吻合。大约距今4200年前,即公元前2200年,发生了一次全新世气候变冷事件,这次事件结束之后,大约在公元前2100年-2050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引发了黄河中下游的大洪水。而正是这个时期是传说中夏朝形成的时期,夏朝的形成原因可能就是治理这次变暖后大洪水引发的对人力物力的组织管理。夏商时期虽然换代时期发生了一些气候异常,但是整个夏商时期,气候其实是非常温暖的,在河南安阳的殷墟中,出土了獐、竹鼠、貘、水牛、象等亚热带和热带的动物骨骼。西周初年,气候还处在温暖期。大约从周昭王和穆王时期开始,气候开始变冷。当时的长江流域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开始结冰。公元前770年,春秋时代开始一直到西汉,气候又进入温暖期。这次温暖期持续时间很长,大约800年,一直到公元第一个世纪。司马迁的《史记》上说“蜀汉江陵千亩橘,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但是在现代,橘树,漆树和桑麻都是无法在这些地方存活的。这次温暖期是中国上古的辉煌时代,春秋争霸、战国七雄、先秦诸子、秦王扫六合、楚汉之争、秦皇汉武,这个时期中国历史璀璨绚丽。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是一个长达600年的寒冷期,这个寒冷期大约开始于公元初年,终结于隋朝初期。这个寒冷期包括东汉、三国、魏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大乱世。也就是从东汉开始,北方游牧民族开始内迁,定居中国北方,大约在4世纪初,中国气候来到了一个极寒期,这时西晋统一中国不久。恰巧在这个西晋极寒期。匈奴军队在刘渊之子刘聪率领下攻陷洛阳并大肆抢掠杀戮,酿成“永嘉之乱”,匈奴、鲜卑、羯、羌、氐北方游牧民族登上历史舞台。“群魔乱舞”的南北朝开始了。直至公元600年寒冷期结束,中国又进入了一个大温暖期,这个温暖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隋、唐、五代、北宋。有多温暖?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多年不下雪,可种柑橘,桂花,扬州出现了双季稻。这个中古时代温暖期持续了约500年,一直到公元1050年,北宋年间。这段温暖期和上个温暖期一样,是一个辉煌的历史时期。隋唐是封建王朝的顶峰,文化璀璨夺目,经济发达繁庶,军事强盛,英雄辈出。值得注意的是,大温暖期中公元850-965年是一个较寒冷期。这个一百年的较寒冷期发生了唐末民变、唐亡、五代战乱。979年北宋灭北汉,统一中国。公元966-1109年又恰好是一个较温暖期,是为北宋(960-1127)年间,不得不说,这并不是巧合。从公元1050年开始,气候逐渐寒冷,一直延续到1200年,这段时期中国又进入了一个寒冷期。北宋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十二月二十,泉州大雪。又隔一年,太湖全部结冰。公元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南宋淳熙五年,福州荔枝全部被冻死。这个期间值得注意的是,金灭辽、宋发生在气候骤寒的一个时期。公元1200年至1350年是一个温暖期。这个温暖期帮助贫瘠的蒙古滋长出横扫世界的力量。1209年开始,蒙古各部统一后开始对外扩张。1234年蒙古联宋灭金,1227年蒙古灭西夏,1278年,元灭南宋。1350年至1900年是一个寒冷期,广义的小冰期,也叫明清小冰期。比较寒冷的时期有公元1470-1520年、公元1620-1720年和公元1840-1890年。其中有一个最寒冷时期是公元1650-1700年,期间汉水五次结冰,太湖与淮河四次结冰,洞庭湖三次结冰,鄱阳湖于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也结了冰。京杭大运河一年的封冰期长达109天。1350年前后气候变冷后就爆发了元末农民起义(1351-1367),1352年朱元璋参加红巾军,1368年明军陷大都。1627年陕西澄城饥民暴动,明末民变开始,1644年李自成陷北京城,这17年处于1620-1720的较寒冷期。恶劣天气与明朝的建立一致,但戏剧化的是,明朝末期的那次寒冷,又与中原明王朝的崩溃及满族的入关时间相一致。妥妥的“成也气候,败也气候”!最后一段寒冷期开始于1840年,即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前10年。在捻军发源地的安徽北部,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出现,当地农民悲叹“十年便有八年荒”。气候剧变导致饿莩遍野,民不聊生,农民起义便随连续三年的洪灾而来。有研究认为捻军起义的规模和程度随每年他们所受的经济压力的严重程度而变化。气候影响农业发展和作物生产,而中国5000年历史也是漫长的农业社会史。因此气候变化与政治动乱、经济发展、农作物价格波动、人口增减、土地用置、瘟疫控制、农民起义、游牧民族入侵乃至王朝的命运,也紧紧拴在一起。人类社会和自然气候同向波动也可以理解了。(摘自网络)

研究变迁论文

感悟变迁 作为一名七十年代出生的我,小时候印象最深的是表哥来我家,骑着“永久牌”自行车,这让我着实高兴了一段时间。我家里买的一台缝纫机也是我们山村里第一台。而今的城市里自行车也基本快销声匿迹了,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样的小车。我的女儿也不认识缝纫机了,现在穿的各式各样五彩缤纷的衣服,就直接到商场或专卖店购买,甚至到网上订购。有时给我七十岁的老爸电话,老爸总是说:现在的社会变化真大,变化真快啊,我都老了,我都不行了…。是啊,现在变化真快,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到沿海,从国内到国际,都无不是在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在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自中国加入WTO,全球经济一体化。狼没有来,金融危机却来了;外国先进的科技和管理技术来了,可一些腐朽的思想也来了;滋养我们躯体的山珍海味来了,果子狸的SARS也入侵了;陈光标的裸捐感动着成千上万的人,可郭美美也来了……。随着这社会的飞速发展,也不得不让我们擦亮我们明亮的眼睛,务必分清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我们也只能吸收好的方面,而掘弃不好的方面。这样才更有利于更好的提升我们。古有“孟母三迁”的感人故事,现在还一直昭示着我们。孟母那种提前改变自己的环境来改变孟子的教育这种精神,无不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面对发展变化的时代,我们一定要抓住机会,甚至去创造机会来更好的提升我们。为了更好的发挥我们的个人价值,为了实现我们的国家在世界和平方面有所贡献,我们必须做好规划,做好计划,定好目标,有步骤,有计划的提升我们,强大我们。再说刘备给刘禅的告诫“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我们做人做事亘古不变的准则。我们无论如何发展变化,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我们的这个“根”。“善”就是我们最大的追求。我们在不断充实提升自己的情况下,让我们变的越来越来好,让我们的创造也越来越高效。新的时代,新的世纪,我们务必要遵循我们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精神。快速的提升自己,发展自己,从而更好的为我们国家的繁荣和富强而努力。

难道你在这里提问 你老师就查不到吗

照样查的到

看到图片没有

下面连接

你还是要总结你的课本  自己慢慢总结

老师的目的是想让你们更加深入了解课文 有自己的观点

而不是这样来纯粹完成任务

通过生活方式的变迁,特别是服饰与文化的变迁。我们可以认识民族文化心理和社会意识的发展历程。 诸如穿鞋戴帽,本是纯粹的个人生活行为,但在近代中国引起轩然大波,成为一代先辈思想启蒙的先声,生活方式国际化的滥觞。 鸦片战争后人们痛感到国家的积弱是由于民智不开,欲启民智,必先革除恶风陋习对人民的禁锢,其中尤以吸鸦片、裹足成为摧残民体,有辱国格的两大公害。先进的知识分子莫不对此口诛笔伐。如果说禁烟是对少数人不良嗜好的整治,反对裹足却要变更上千年的陈规旧习,波及千家万户。19世纪末兴起男子剪辫子的风潮,成为维新运动和民族革命的动员号召。 反对女子裹足和男子留辫子,必然推动鞋帽服饰的改革。早在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上书《请禁妇女裹足折》和《请断发易服改元折》,认为女子裹足,不能劳动;辫发长垂,不利于机器生产;宽衣博带,长裾雅步,不便于万国竞争的时代,请求放足、断发、易服以便于“与欧美同俗”,这就把变衣冠作为学习西方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开启民智的意义。剪辫子与留辫子,从上到下分成两大派。主留的固然有上层的冥顽派,而下层民众尤其是闭塞的农村反剪的势力更大,辫子尽管不是汉族的装束,但已通行了几百年,由长期生活积淀形成的心理习惯已经积重难返。有的为失去辫子哭泣的、骂娘的、呼妈的形形色色,有的自发组织保辫会进行抗议,甚至发生罢市。主剪的更把这一行动视为支持革命的召唤,到辛亥革命前夕形成高潮,人们欢欣鼓舞地选吉日,拜祖宗,放爆竹,剪辫子。有的地方“辫子”还成为一句骂人话,要说一句“你这人真是辫子! ”如同被骂“不是东西”。对辫子的态度,是非荣辱的两极对立和迅速转化,极为敏感地反映了在革命风潮中社会风尚的起伏激荡。 断发易服是在反封建思想指导下的风俗改良,不同于历代改元易服之举,历史上的变衣冠所变的形制,不变的是伦理性和等级性,民国初颁布的《服制》规定官员不分级别都以西式大髦和燕尾服作大礼服,是对封建服式等级制的彻底否定。孙中山还提出“适於卫生,便於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⑺作为改良服饰的指导思想,这一与现代文明接轨的服装观念在中国的实施,使得人人须臾不可离身的服装,彻底摆脱封建伦理的规范,向着实用、经济、卫生、美观的方向发展,这是服装史上的重要转折。 在服装变化中,穿洋装是一大时尚,这不能简单地归于崇洋的倾向。民主制的确立激励了人们对西方民主社会的向往,人们醉心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思想,认为由这种思想建立的生活方式代表社会的前进方向,洋装是文明的的象征,受到人们的喜爱。社会实践的结果是,洋装在中国的流行,并未取代中国服装,而是促进了中国服装的改良。中山装的出现,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它以西服为模本,改大翻领为立领,四个贴口袋,五个扣,去掉腰带。女性服装一改宽大直筒式的满装,依照西方的人体曲线美加以剪裁,演变成今日的旗袍。这都是沿用西式服装的审美和价值观念,结合中国传统的某些形制而创作的新服式,可谓西体中用最成功之作。穿什么,不穿什么是个人行为,一些先进的思想家们都把个人安排生活的自由视为个体自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个人权力。个性解放的呼声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刺激了人们的生活欲望,在穿着打扮上追新求异,合理的,不合理的浪急潮涌。西装革履,长袍马褂,坦胸露背,长靠短打,新旧土洋,千奇百怪,真正开开始了服装自由穿着的时代。在剧烈的社会变迁中,服装的变化得风气之先,敏感地表现了文化气候的走向。 从社会、思想和文化变迁的角度看服装的变化,那服装就成为考察社会文化变迁的窗口。所以一部优秀的社会生活史必定是社会文化史;一部优秀的社会文化史必然要对社会生活作出具体详实的文化和社会的阐释。这是从不同方位对同一课题的描述和解析,也是社会文化史和社会生活史的联系和区别。 服饰习俗的变化:中国服饰习俗源远流长,各时代都有绚丽多彩的服饰。至清代中国服饰则多以长袍马褂为主,女子则穿旗袍。民谚有“孔雀翎,马蹄袖”之说。服饰具有体现等级森严、褒衣博带特点,这些弊端与近代人的平等要求以及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很不协调。为此,部分中国人开始接受西式服饰。在19世纪50年代,香港、广州即有人模仿洋人打扮,华商更多有穿洋装者。戊戌时期康有为力倡“易服”。20世纪初,当时青年穿西服的人渐多起来。1903年胡汉民任教的广西梧州中学允许学生可以在岁时年节“披洋衣揖孔孟”(注:《胡汉民自传》,〔北京〕《近代史资料》1981年第2期。),可见在学生中穿洋服的人已不在少数。当时的出“洋”留学生更多着洋装。清亡后,曾出现过“洋装热”,在通都大邑,人们“趋改洋服洋帽,其为数不知凡几”(注:《潘月樵请用国货》,〔上海〕《申报》1912年3月4日。),在偏远小城,“文武礼服,冠用毡也,履用革也,短服用呢也,完全欧式”(注:民国《慈利县志》卷17,风俗。)。此外,洋式衬衣、绒衣、针织衫、西裤、纱袜、胶鞋、皮鞋等都渐渐普及推广,总之,中国服饰中的西方因素不断增加。值得一提的是,中山装则是近代中西服饰合璧的最典型标志。 在广义的服饰民俗中,穿着和“打扮”是有机的统一体。例如纹身、化妆、发式、饰物、缠足等。鸦片战争前后,西方人到中国,首先看到的就是蓄着长辫子的男人和裹着小脚的女人,“许多年来,全欧洲都认为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荒谬最奇特的民族;他们的剃发、蓄辫、斜眼睛、奇装异服以及女人的毁形的脚,长期供给了那些制造滑稽的漫画家以题材”(注:〔英〕哈利:《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王维周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51页。)。男人拖着大辫子、穿着宽大的褂袍,女人裹着小脚,这是清代中国人的基本装束。然而,19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人这种装束形象有了显著改观。首先,一批来华的传教士中有人首先提倡天足。维新派人士更率先反对缠足,主张放足,1883年康有为在广东南海县成立不缠足会,1896年又在广州成立不缠足会,1897年梁启超等人在上海成立不缠足会,不久不缠足会遍及东南沿海地区。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还发出上谕禁止缠足。1901年慈禧太后下达了劝禁缠足的懿旨,1912年民国成立后,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下令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从反对传统道德,争取妇女解放的角度看,不缠足运动带有反封建的政治意义,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辫发虽系清代男人的形象标志,但却是满族习俗同化汉族的结果,在外国人面前,却又成为中国人的民族标志了,而这种民族标志,在近代又成为与开化世界趋向短发的世界大潮相背驰的“落后”、“不开化”的标志而体现的。 戊戌时期康有为在给光绪皇帝的《请断发易服改元折》中公开要求清政府“断发”易服,一般开明人士也发出了剪辫的呼声。清政府更在1911年允许官民自由剪发了。辛亥革命爆发后,辫子陆续剪掉。当时甚至出现了众多的理发店取代了众多的“剃头匠”。连袁世凯也剪掉了辫子。民国的成立更带来了短发的普及。 而当代服饰的发展变化,异彩纷呈,想多远方向发展。轻便,休闲成为市民服装的主流,等级标志的服装以及与其相配套的封建繁缛礼节也不见了。但各种各样的制服还是很受人尊敬的。另外,伴随社会经济突飞猛进,人们收入水平提高,选美文化的影响等,现代人热衷服装独特,鲜艳,创新。中外服饰相互影响,传统服饰与现代交融,也吸收了一些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

气候变化研究报告期刊

是的。《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创刊于2005年5月,由中国气象局主管、国家气候中心主办,是我国在气候变化研究领域内由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学术期刊。2008年6月,《气候变化研究进展》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收录,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9年3月,《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又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的数据,《气候变化研究进展》(中文版)的影响因子为,在大气科学领域的核心期刊中排名第4。 根据2010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的数据,《气候变化研究进展》(中文版)的影响因子为,在大气科学领域的核心期刊中排名第3。

《国际气候学杂志》通过发表研究论文、对进展的主要评论以及对新书和报告的评论,跨越了气候学整个不断扩大的领域。它的主要作用是报道和促进气候学的研究。该杂志包括全球和区域气候研究、地方和微气候调查、长期预测气候变化(过去、现在和未来)以及将气候知识应用于广泛的人类活动。

我只知气候变化研究快报这本期刊,是本“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是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外气候变化相关领域论文。

汉斯出版社有本气候变化研究快报,有涉及到这个领域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投稿

是汉斯出版社的核心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外气候变化相关领域论文。你的研究应该适合的

汉斯出版社有本气候变化研究快报,有涉及到这个领域

我的也是就定稿会完了,后面就一直没信息,不过一般来说这个时候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是的哦,气候变化研究快报属于RCCSE中文OA学术期刊类核心期刊,在第五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武大版)(2017-2018)》中,被评为“RCCSE中文OA学术期刊类核心期刊”

百城千户变迁调研论文范文

上联:百村千户万头牛下联:十里八乡六人家

是。百名老师进入千户学生家中访民情解民忧,进入的是所有学生的家里,为的就是进一步促进家校和谐,密切家校联系,赢得更广泛的社会支持,提高教育质量。

下联可以是:“十年寒窗出状元”。这个下联的意思是,“百村千户万头牛”象征着广大农村,而“十年寒窗出状元”则表达了读书人在艰苦环境中勤奋学习的精神和最终获得成功的喜悦。

1.上联“百村千户万头牛”是一幅质朴、生动的田园风光图,展现了中国乡村的宁静与繁荣。

2.下联“十年寒窗出状元”则表达了通过努力学习、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最终取得成就的信念和决心。

3.这句对联所表达的主题是“勤劳致富、勤奋求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

4.通过对联的形式来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在中国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这种方式简洁、生动、易于传承,并在民间广泛应用。

总之,“百村千户万头牛”与“十年寒窗出状元”的组合,呈现出一种努力、奋斗、踏实向上的精神风貌,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凤凰古城,千户苗寨,镇远古镇的夜景哪更美? 在这三个夜景中,都有它独特的景致,依我而论,还是有些偏爱凤凰古城的夜景,我曾经在此游过,它给人一种古朴民居的无限韵致,各种灯饰和酒吧音乐把这座古城装扮成靓丽多姿, 1.凤凰古城,夜色的画卷。 在傍晚时分,当你来到凤凰古城的大桥上,可看到整个古城在五颜六色的灯饰下,显得格外艳丽,还有来往穿梭的游客坐在桥的栏杆两旁,正在拍摄整个夜的画卷。 凤凰古城是一个美丽的古城,到处都充满古,特别在夜色中,你可看到两边古城的灯饰倒影在中间的江水中,显得格外精致。 2西江千苗寨。 西江千户苗寨是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组连成片,有千户苗族家庭,约6000苗寨人在这里生活,也是中国及世界最大苗族聚居村寨。 3.当夜幕降临时。 你品完了苗家 美食 ,你可沿着盘山小路,登高而望,可见苗寨人家灯火通明,犹如繁星点缀,非常迷人,这就是上千座苗族的特色,从山上的吊脚楼一直漫诞到山脚,徐徐展开,犹如一颗黑色的宝石镶嵌在苗寨的青山绿水之中,展现在游客面前的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夜景。 4.镇远古镇,是贵州黔东南苗族自治州镇远县名镇。 当你来到这里,可体会到它独特而俊秀的古朴和透着现代的气息,我们漫步与江边,远眺江水的涌流,极为养眼,夜色的古城,显得灯火辉煌,江边的灯光像一面彩色的镜子,放眼望去,各种颜色的生意招牌映入眼帘,给这夜景增添了不少光彩! 5.镇远古镇是一个很热闹的地儿。 这地方虽然热闹,但没有拥挤,你可在这里体验到一份古朴和宁静,让你觉得来到这里,有一种依恋的感觉,很舍不得离开这里。 这是我对三个古镇的夜景一些介绍,至于哪个夜景最美,这要看个人的欣赏度吧。 都还可以,但千户苗寨更胜一筹! 注:这只是我个人观点。 凤凰古城、镇远古镇、千户苗寨夜景比较: 三个古镇的夜景风光无限,各有特色:凤凰古城夜景美妙空灵、怦然心动,有一种艳遇的感觉;镇远古镇夜景美妙绝伦、绚丽多姿,山色水韵风光迷人;千户苗寨夜景蔚为壮观,如诗如梦,似乎进入梦境。我个人更喜欢镇远古镇美妙绝伦、绚丽多姿的夜景。 1、凤凰古城夜景:美妙空灵,怦然心动。 湖南凤凰古城居民由苗族、汉族、土家族等28个民族组成,为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古城内有明清时代特色民居和庙祠馆阁,古色古香的石板街道,是我国西南文物建筑最多的古城,与云南丽江古城、山西平遥古城媲美。 夕阳西下,夜色中的凤凰古城展现出无边无际、无我缥缈的空灵。漫步在光可鉴人的石板街道上,感受古朴民居的雅致、古城超然人寰的宁静。沱江两岸的古典楼宇灯光闪亮,在清澈的沱江水中闪烁跳跃,如一曲古典与自然两相忘的和谐乐章,美妙空灵。虽然只是一次短短的邂逅,却已经把她的款款深情,抒写在我心灵中最纯洁的地方,偶尔闲暇时,细细回味最深切的怦然心动。 2、镇远古镇夜景:美妙绝伦,绚丽多姿 贵州镇远古镇位于舞阳河畔,四周皆山,碧绿的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过,北岸为旧府城,南岸为旧卫城,远观似太极图。 夕阳西下,舞阳河沿岸的古朴楼宇华灯初上,尽显梦幻之美;随着夜色深沉,在艳丽多彩的灯光中,古镇变得更加的美妙绝伦;而河水更是倒映出古镇楼阁绚丽多姿的夜景,犹如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更加迷人。河岸两边熙熙攘攘的人群或是悠闲漫步,或是泛舟河中,欣赏夜景,悠然而安逸。 3、千户苗寨夜景:蔚为壮观、如诗如梦 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由10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登高而望,上千座苗族特色吊脚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地布满在对面的山坡上,从山上一直蔓延到山脚,铺天盖地,徐徐展开,蔚为壮观。 夜幕降临,清风拂面,吊脚楼里陆续亮起了灯,星星点点,犹如繁星点缀在浩瀚的夜空;几缕炊烟袅袅升起,更是诗意般的美妙! 感谢“悟空小秘书”邀请。我是贵州人,不过在这三个地方中却是对凤凰更熟悉,最早在四十多年前就去过最原始的凤凰,而且前些年曾经在铜仁工作将近三年,那时候我的办公室其实是在凤凰境内,因为平时接待工作比较多,基本上每周平均会去凤凰两次,对凤凰可谓是非常了解,而镇远古城和西江千户苗寨也都去过不止一次,这三个地方的夜景各有特色,都挺漂亮的。 虽然三地夜景各有特色,但是平心而论,凤凰古城的夜景要更辉煌一些,或者说是凤凰古城的灯光效果要更密集更好一些,夜晚的凤凰古城通常也更热闹一些。 镇远古城可能是因为舞阳河河面比凤凰沱江的稍微宽一点的原因,白天风景比凤凰要好,但是晚上就显得两岸的灯光比较分散,不够密集,对整体效果有点影响。 千户苗寨夜景需要爬上观景台俯瞰,靠近河边和主街道的地方灯光还比较密集,山上苗寨的灯光就显得有点稀疏而且山上灯光的色彩比较单调,都是黄色灯光,再加上基本上没有河流倒影支持,所以整体效果不如那两个地方。 感谢悟空邀请,我是静伟,我来回答。 凤凰、千户苗寨、镇远古镇三个地方我都去过,而且去过不止一次,我个人对于主打古文化的 旅游 景点还是比较情我独衷的,每次出门 旅游 一定要往行程里加一些古迹进去,否则就觉得不完美。 对于题主提出的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比较一下,孰优孰劣自然便一目了然,不成熟之处,还请见谅。 一、规模 1、凤凰, 凤凰是一座县城,地处湘西腹地,定有少数民族文化色彩,于群山之中自成一域,自古便是经商行脚的必经之路; 2、千户苗寨, 故名思义,千户苗寨只是一个“寨”的级别,什么是寨?意思就是一族之人聚居之所,规模注定不会太大,能称之为千户已经是十分的少见了,虽经近年来 旅游 业带动热钱不断涌入而大肆发展不断扩展其规模,但和县比起来仍是稍差了一筹,毕竟起步时间在那里摆着呢,光从规模上说想超过凤凰还得几年才行; 3、镇远, 这是个什么地方呢?边!什么是边?就是边疆的意思, 滇楚锁钥、黔东门户 说的就是镇远,这个地方一出现就是为了镇守住 “五溪蛮”和“百越人” 的,以战争为依托而存在,规模一直非常小,直至明朝嘉靖年间局势相对稳定,才在朝廷的拨款及乡绅的资助之中建起了”镇远古城“,其 历史 追溯起来虽然可至汉朝以前,但古城的 历史 还是挺近的,几百年而已。 镇远古城依舞阳河两岸向周边幅射,虽经百年发展规模渐大,但建国后的破坏也较为严重,能保留至今的古迹并不是很多,所以在规模上比起来,三家之中反倒是这里稍小一些。 如果用一个比喻来形容的话: 凤凰是大家闺秀,秀外慧中让人如沐春风,身处其中一环扣着一环环环不断;镇远则是小家碧玉,犹抱琵琶半遮面,看了总给人一种意犹未尽之感;而千户苗寨则是一个粗犷的汉子,不修边幅漫不经心。 二、布局 1、凤凰, 我们不妨打开网页地图看一下凤凰的轮廓,某种程度上来说还真是挺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的,光是布局上就比另外两地略胜了一筹,凤凰依托沱江而建,向两岸纵深发展,以沱江两岸为主体发展商业,可以说凤凰的夜景基本就是沱江的夜景,每到夜间灯火辉煌人声鼎沸,只要沿着沱江岸逆流而上或顺流而下便能一览无余,两岸的繁华程度便是比之大名鼎鼎的丽江、平遥等也不遑多让; 2、千户苗寨, 千户苗寨是依山而建,四面环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盆地,而盆地中间的平地又比较少,就导致了想要居住就要在山坡上建造住所,随着人口的增多房子也就越建越多,建的加面山坡上零零散散的到处都是,在夜晚若是站在山顶向下看,固然灯火辉煌漫山遍野,但却散漫无主,以昏黄为主题缺少了几分炫烂之感; 3、镇远, 镇远因其规模有限,只是在舞阳河边的夜景还颇有几分看头,但无论是规模还是韵味儿却较之凤凰都差了不止一筹。 三、繁华及人流量 我今年年初的时候又去过一次凤凰,说实话我个人对这里还真是蛮情有独衷的,刚过完年还没有进入春天,所以寒流未退正是 旅游 的淡季,但便是这个淡季凤凰里依然是人满为患,我听朋友不止一次的介绍过, 据说高峰时期来凤凰,那么在高速口就要下车步行走进来,十几公里吧, 指望坐车进来那基本是没可能的,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反正我是从不赶在 旅游 旺季出门去玩的; 而我上次去千户苗寨是在去年的十月,金秋飒爽又恰好过了十一的高峰期,天气不冷不热正是出行的好季节, 然后一头扎了进去就出不来了,是的,出不来了,那种人潮的汹涌是十分可怕的,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排着队的一点点挪动, 最后我们是步行从景区走回出口的,景交车?抱歉,你要愿意站上两三个小时那就等吧,反正我没那耐心; 也就是这次去千户顺道也去了一下镇远,在那边走了走,说实话,经受过凤凰和千户的洗礼以后,再来看镇远也就没有什么太强烈的感觉了,但如果能在来之前了解一下镇远的文化、传统、底蕴等等再来看的话,其实还是蛮有韵味的,这个季节里的镇远人并不是很多,但依然有几条主干道因为 旅游 而封掉了,除必须的公交车外一律禁止通行,可是真到达古城内部的时候再和凤凰以及千户比较,还是极为宽松的,最起码没有遇到人挤人挤的走不动的地方。 综上所述,若只单论夜景,个人意见为:镇远垫底要差了一些,和另外两处差距还是有的,而且短期之内没有追赶的希望;次之则是千户那里,千户苗寨若是灯光能够集中一些,再多一些不同的色彩绝对可以辗压凤凰,但遗憾太分散了,零乱没有规制,缺少一个统一的主题来贯连其中;三地之中夜景最好的当数凤凰古城,单论夜色,便是叫板国内知名的几处地方也不在话下,个人还是更喜欢这里。 回答完毕,再次感谢悟空邀请,不足之处请各位见谅指正,欢迎关注支持,谢谢。 这三处的夜景各有侧重和特色,都很美,我个人呢,更喜欢镇远古镇。 凤凰古城位于湘西,建于清康熙年间,由汉、苗、土等28个民族组成,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和镇远古镇一样,湖南的凤凰古城也是被沱江一分为二,两岸的民宿隔江相望,投影在江中彼此相依。到了晚上,两岸的,像两条明亮的光带随着沱江水逶迤而去,流向遥不可知的远方。凤凰古城的酒吧文化并不逊于丽江,为古城的夜景锦上添花。 贵州西江千户苗寨隐匿在群山中,由10多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组成,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站在高处看苗寨,房屋鳞次栉比,规模宏大。入夜,家家户户灯火辉煌,把整个山谷点燃了一般,与繁星点点相望,把山寨的夜唤醒。 贵州的镇远古镇位于舞阳河畔,四面皆山。舞阳河水清幽,两岸垂柳依依。和其他古城镇的喧嚣不同,镇远古镇的疯晚特别幽静。舞阳河亦把镇远一分为二,山上也用五彩的灯点缀,在夜色中如宝石般闪耀。两岸的灯光璀璨,把舞阳河染得五彩斑斓。河上的小舟飘飘荡荡,撞出亘古的水声,感觉夜被拉长,人便沉静了下来,静静地去感受夜晚的美好。 各有千秋,美不胜收。最喜欢的还是凤凰夜景。 三个地方都去过,各有特色,但让我感觉最深的还是凤凰,因为凤凰不仅夜景迷人,有沱江还承载着有诗和文化。 个人觉得凤凰古城的夜景要美一点吧 湖南凤凰古城,贵州 镇远古镇,两古镇有山有水有 古民居 夜景很美哦!贵州西江苗寨也叫千户苗寨 是少数民族 依山而建聚居的一个大寨 夜景也很美。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