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萨特和存在主义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4 23:53:33

萨特和存在主义研究论文

让·保罗·萨特(Jean Paul Sartre,1905一1980)。 1905年6月21日生于巴黎,法国作家,哲学家,社会活动专家。19岁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攻读哲学,后任中学哲学教师。1933年在柏林法兰西学院哲学系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被应征入伍。1940年被德军俘虏,次年获释,后参加法国地下抵抗运动.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也是优秀的文学家。戏剧家、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 萨特出生于巴黎一个海军军官家庭,幼年丧父,从小寄居外祖父家。父亲是个海军军官,在萨特15个月大的时候在印度死于热病。萨特12岁时母亲改嫁,继父是一名海军工程师,迷信数理科学,主张萨特将来也学工程师,这使萨特十分反感,也加强了他从事人文学科的决心。他很小就开始读大量的文学作品。中学时代接触柏格森、叔本华、尼采等人的著作。1924年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1929年,获大中学校哲学教师资格,随后在中学任教。1933年,赴德国柏林法兰西学院进修哲学,接受胡塞尔现象学和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回国后继续在中学任教,陆续发表他的第一批哲学著作:《论想像》、《自我的超越性》、《情绪理论初探》、《胡塞尔现象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意向性》等。1943年秋,其哲学巨著《存在与虚无》出版,奠定了萨特无神论存在主义哲学体系。 萨特虽然曾经是一个早熟的才华横溢的学生,然而直到33岁时,他才发表第一部文学作品。在勒哈弗尔小城做中学教员期间,随着岁月的流逝,萨特产生了失意感,于是开始撰写对孤独的思考,连续写成了以下几篇文章:《对偶发性的论述》、《论心灵的孤独》、《忧郁症》以及《安东纳·洛根丁的奇特冒险》,最后一篇后来改编为小说《恶心》(1938)。 萨特是法国战后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哲学著作有《想象》、《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辩证理性批判》和《方法论若干问题》。这些著作已成为二十世纪资产阶级哲学思想发展变化的重要思想资料。萨特把深刻的哲理带进了小说和戏剧创作,他的中篇《恶心》、短篇集《墙》、长篇《自由之路》,早已被承认为法国当代文学名著。他的戏剧创作成就高于小说,一生创作9个剧本,其中《苍蝇》、《间隔》等,在法国当代戏剧中占有重要地位。《恭顺的妓女》是一部政治剧,揭露美国种族主义者对黑人的迫害,并对反种族歧视的普通人民的觉醒寄予深切的期待。此剧体现了他主张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思想。1955年,萨特和其妻女作家西蒙娜-德-波伏瓦访问中国。1964年,瑞典文学院决定授予萨特诺贝尔文学奖金,被萨特谢绝,理由是他不接受一切官方给予的荣誉。1980年4月15日在巴黎逝世。小说《恶心》和剧本《苍蝇》、《问隔》、《恭顺的妓女》等已有中文译本内容梗概 萨特对哲学发生兴趣,是在1923年读柏格森的《给意识的直接材料》之后,他认为“哲学真了不起,可以教人认识真理!”虽然萨特的思想一生都在变化,但他始终以“人”做为他的思考焦点。因此萨特把他的存在主义称作“人学”。在萨特看来,自由是人存在的基础,人之所以比物高贵,正是因为人可以自由地决定自己的存在,自由地选择自己的本质。因此萨特提出来:存在先于本质。弄清楚“存在”、“虚无”、“自由”和“他人”的关系,就基本理出了《存在与虚无》的精神脉络。 《存在与虚无》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论述虚无问题;第二部分论述为自身的存在;第三部分论述为他人;第四部分论述有、做和存在。 萨特将存在分为“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两种。一块石头是一块石头,一点也不多,一点也不少。就石头来说,它是其所是,这件事物的存在总与它本身相合,这就是“自在的存在”。“自为的存在”实际是指人的存在。在萨特看来,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未来的我不一样,我的意识总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人正因为有意识,所以人的本质就不固定。人一生下来,他没有本质,而只好做为存在体存在世界上,本质是后天的,是通过人的意识自由选择的,意识选择是纯粹个人化的事情,每个人的选择都不相同,因此,人的本质也不相同。“存在先于本质”的意思就是这个。 但是人总不能忍受人的本质的不固定性,这种情境造成人的不安全感受,所以,人要努力寻找使自己由“自为的存在”变为“自在的存在”,变得像那磐石一般有不可动摇的坚实性。然而这可能吗?萨特沮丧地看到,由于人有意识,这可恶的意识,使人总处于摇摆之境。只要人活着,他就找不到他的坚实性。人的存在的极端不稳定性和偶然性是他命中注定,是悖论。 于是,人面对着虚无。没有他自己时,世界对他是一片虚无,有了他自己,这个自己却是本质空缺的自己,所以他面对的仍然是虚无的感觉。不过人类特有的尊严在这里诞生了。萨特自豪地说:正是这种虚无才是行动意志的基础。于是,“自由”的概念被提了出来。

胡塞尔的另一个学生是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 年)。他不仅是 20 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而且还是一位随笔作家、小说家和剧作家。他早期的哲学思想体现在他的小说《恶心》(Nausea,1938 年)、专著《自我的超越性》(1936 年)和《存在与虚无》(1943 年)以及论文《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1946 年)之中。在这些著作中,我们不仅能看到胡塞尔的影响,而且也能看到海德格尔和克尔凯郭尔的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萨特的意识理论。萨特从胡塞尔那里了解到,意识总是有所指涉的,即它总是超出其自身而指向一个对象。“非反思意识”是在反思或理性思考之前的意识。当我读一本小说时,“非反思意识”的对象就是小说里的男主人公;当我跑去乘电车时,非反思意识的对象就是“要去赶上的电车”。在非反思意识中,根本不存在着自我,根本无法发现“我”;只有“我”的对象——如堂吉诃德或者电车——才存在。反思性意识则是对自身进行反思的意识。萨特认为(与笛卡尔相反),自我,或者“我”,只有在“反思性意识”中才可以被发现。自我,或者“我”,不但在反思性意识中被发现,而且部分地是在反思性意识中被创造的。 一旦我们从现象学角度来研究意识(对它进行悬搁,使之成为反思性意识的对象),我们就会发现意识是“一个可怕的……非个人的自发活动,在其中,各种思想按照它们的意愿而不是按照我们的意愿来来往往。萨特认为,这种自发活动是一种令人昏乱的自由,并且对它加以沉思将会导致极度的痛苦。我们主动地竭力把秩序强加到这种自由的自发活动之上,而当我们无法做到这一点时,神经官能症和精神错乱就会因此产生。 萨特曾提到一个妇人的例子,她对她丈夫离家外出工作感到恐惧,因为她害怕他一离开,她就会像一个妓女一样赤身裸体地坐在窗口。因为她知道她可以自由地那么做,所以她害怕她会那么去做。这个主题受到克尔凯郭尔对恐惧所作的解释的启发。当上帝告诉亚当不要去吃苹果时,亚当就知道了他是能够去吃的——他有去吃苹果的自由——而且他知道,如果他能够去吃苹果,那么他就可能去吃。也就是说,他经验到了作为恐惧的自由。 有时候和那个妇人的情况一样,我们强加于意识之上的秩序崩溃了,意识就向我们显示出它原本所是的可怕的自发活动。作为一种哲学思考方式,胡塞尔曾把一切信念和“常识”都悬搁起来,但是萨特发现悬搁可以在我们根本不对它有所预期时就闯进我们之中,它不是作为一种哲学的思考方式,而是作为一种意识的危机,就如我们朝深渊望去时,会突然感觉到纵身跃入其中的冲动。 这种意识危机就发生在萨特的小说《恶心》里的“男主人公”罗康丹身上,当时他正坐在公园的一把长椅上,盯着一棵栗子树缠绕错节的树根看,然后就经验到一次自发的悬搁——这表明胡塞尔是错误的,他假定悬搁只能出于哲学意图人为地造成。 突然之间,一切原有的预设都崩溃了,他所看到的树不再是树,而是一个“乌黑的、多节的、光秃秃的、面团似的、融化了的、松软的、可怕的、裸露的、可憎的、令人害怕的存在”。又突然,树的存在将其自身呈现给他。罗康丹发现,那个存在,就像它在意识的危机中自己揭示出来的一样,是纯粹的剩余物,是纯粹的附加物。 理性主义者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都大错特错。存在不仅不是必然的,而且还是荒谬的。存在之存在(the being of Being)远不是有一个“充足理由”,根本就没有它存在的任何理由。因此,萨特式的存在主义者发现,他或她自己的生存是一个荒谬世界中的剩余物。但是人类确实存在着。未经他们自己允许,他们就被抛入了一个无意义的世界之中。人类和这个世界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这种关系的最重要的形式就是“提问”关系。通过向世界提问,我就把存在中的虚无揭示出来了。当我在咖啡馆里寻找皮埃尔而发现他不在那儿时,我揭示了实在中的虚无。(皮埃尔的不在场是真实的。) 以同样的方式,我发现另一个将我和我自己分离开来的虚无。在我和我的过去(我现在不是过去所是的我)之间以及我和我的将来(我将来之所是不是现在的我)之间有一个虚无。 这种认识再次使我意识到“我在将来等待着我自己,痛苦就是对无法在那里找到我自己的恐惧,对甚至不再希望在那里的恐惧”。这种痛苦源于我的这一发现,即我发现我的自我不是一个稳定可靠的可以在时间中持存的存在物;相反,它是我必须制造出来并且时时刻刻再造的一个创造物。 我不仅必须创造我自己,而且必须创造我的世界。我通过赋予世界以价值来实现此举。萨特之前的关于自由的看法认为,各种价值是先于我的自由而存在的。我被置于这些价值之间,而我的自由则在于在这些先在的价值之间作出选择的能力。依照萨特的观点,在自由中,我通过选择世界的某些方面而赋予其价值。自由先于各种价值而存在。除了我所赋予它的,生活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最终说来,我的价值选择是无法得到辩护的,因为没有永恒的(柏拉图式的)价值,没有(摩西的)律法,也没有《圣经》,可以用来证明我的选择的正当性。归根到底,没有哪套价值比其他任何一套价值客观地具有哪怕更多一点的价值。这一发现导致了更多的痛苦(当然会!)。 我的自由肯定不是绝对的。意识在生存中撞上“事实性”(即那无法改变者)。如果有一块巨石落在了我的路上,它就在那里而且我不能从它中间穿过,这个事实我无法改变。但是我可以自由地对它的“在那里”于我有什么意义作出解释。它可能意味着需要被征服的障碍,也可能意味着我登上山顶的目标遭受挫折,或者我可以把它解释成一个审美鉴赏的对象,或是一个科学标本。 萨特把对事实性的解释称为“处境”。对事实性作出解释就是去为我创造出一个世界以供栖居。我永远在“处境”之中并且永远自由地创造着世界。事实上,在这方面,我自由的极度痛苦在于它是价值的基础,但自己却没有基础。 大多数人根据“坏的信念”来创造世界。也就是说,人们不是直面其责任和自由,而是对责任和自由加以否认,或者把它们归于他人,归于命运,或归于“当权者”,从而逃避责任和自由。 但是在好的信念中就没有怨天尤人。我们不能指责对我们的养育,不能指责我们的父母,不能指责我们的贫困(或富裕),也不能指责“艰难岁月”,因为我们独自确定这些事物对我们所具有的意义。 我们永远是自由的,因为永远都有备选的选项——终极的备选项是死亡。如果我不朝自己开枪,那么我就选择了死亡之外的其他某个备选项。 我们对自由的经验中有一个主要麻烦,亦即我们必定遇到其他自由的存在者。当他人盯着我看并把我变成他凝视的对象时,我所强加给我意识的那个统一性就顷刻间被粉碎了。只有通过盯着他看并且把他变成我的对象,我才能恢复我的自我。(这和黑格尔的主奴关系类似,不过这里没有任何可能的合题。)萨特说道:“他人就是地狱。” 萨特哲学以此结束,很多哲学家认为这是一种悲观主义,它反映了现代世界人类的困境。萨特否认他是一个悲观主义者。相反,他使我们每个人都成为英雄。本真的人类知道其一切行为在死亡和生存的荒谬面前最终都是微不足道的,但她依然选择坚持。以一种类似上帝的方式,她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世界。就像西西弗斯那样,她每天都把她的巨石推上陡峭的斜坡,没有辩解,也没有抱怨。毕竟,那是她的巨石。她创造了它。

萨特作品研究论文

本文介绍了萨特的存在主义产生与发展,分析了存在主义哲学的思想内涵,并对其进行了文学阐释。指出萨特的哲学思想在他的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体现。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萨特哲学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萨特哲学论文篇一 浅析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观 【摘 要】 本文介绍了萨特的存在主义产生与发展,分析了存在主义哲学的思想内涵,并对其进行了文学阐释。指出萨特的哲学思想在他的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体现。萨特存在主义思想的产生、发展都对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哲学观;存在主义;存在;本质;自由 让·保罗·萨特是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法国无神论主义者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也是优秀的文学家、戏剧家和社会活动家。主要哲学著作有《想象》、《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存在与虚无》、《辩证理性批判》。这些著作已成为二十世纪资产阶级哲学思想发展变化的重要思想资料。《百年萨特》的作者黄忠晶[1]说“:萨特倾注一生心力探求人的生存和自由问题,探求如何解决人根本上的自由与人在实际处境中的不自由这个永恒的难题。”因此,萨特的哲学常被称为“自由的哲学”,萨特自己也曾说“:自由是我存在的要素”。本文就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观作一简要分析。 一、萨特存在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存在主义是20世纪现代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存在主义强调个人、独立的观念和主观经验。在哲学史上,存在主义被分为基督教存在主义和无神论存在主义。丹麦的神秘主义者克尔凯郭尔著有《恐惧的概念》,为基督教存在主义奠定基础。他认为,世界是客观的,唯一的,但又承认上帝是存在的,这就使基督教存在主义哲学家们陷入“上帝是否与人同在”的矛盾当中,即使基督教存在主义的后来人雅思贝尔等也没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 萨特存在主义兴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当时德国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中,失业、贫困充斥于整个社会中,人们看不到光明,看到的只是令人失望的社会和令人担忧的前途。“国家的命运如何? 个人的前途如何? 这是摆在每个人、同样也摆在每个作家面前的现实问题”[2]对此问题文学界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有提倡奋力抵抗、救国救民,还有不抵抗甚至叛国现象;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作家主张提倡为救国救民出力,提倡面对纷乱的形势有所作为,这就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现的“现身文献”。也是存在主义形成的背景。 欧洲部分国家,尤其是法国在二战的混乱中充满校级颓废情绪,尤其是知识分子在面对这样的世界时不知所措,出现了孤独、苦闷的情绪,因找不到出路而变得放荡不羁,于是,存在主义这种标榜个人生活和自由的生活方式成了倍受欢迎的生活方式。尤其是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把它当作最时髦的哲学。至50—60年代,存在主义哲学成为全欧最流行的哲学思潮。 二、存在主义哲学的思想内涵 1、存在先于本质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问题,“存在先于本质”是萨特的一个观点,也是他存在主义哲学的出发点。他将存在分为两种即“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在他看来,存在指的是“人的存在”,本质则指的是特质、特性,是某一物所应有的固定不变的东西。存在先于本质,存在在前,本质在后,就是按照自己的意志造就自身,希望自己是什么,这样才会有人的本质。萨特所主张的存在实质上就是个人的自我精神或自我意识。 存在主义认为,人只能通过实际行动去体验人的存在,人的存在的过程是人实际所感受到的过程,也就是所谓在存在中感受的过程,即烦恼、冒险、死亡是人的存在的基本内容。萨特认为,要成为他自己,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只有这样才是存在,才是有意义的。 2、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 萨特认为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我们来到这个混乱的、瞬息万变的世界中,面临各种变化,在不定中生存,面对未来、渺茫不知,死亡随时会缠上我们。人们在恐慌中生存,在痛苦中挣扎,这样的生活令大家感到厌烦、痛苦。人们在孤独无依的生活中挣扎、找不到出路。因此人们开始报复社会,用自我的方式生存,为了占有物质资料,人们互为手段,相互利用,自相残杀,因此萨特说“他人就是地狱”,每个人对于他人来说都是残暴的,都是敌人。那个消极的社会带给人们的只有痛苦、悲哀、绝望。因此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 3、选择是自由的 萨特认为人是自由的、而且是绝对自由,不受任何人、任何事情制约。他把自由看做是人与生俱来的东西,自由是无理由的,任何时候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同时也有不选择的自由。人做了俘虏,有选择逃跑的自由、自杀的自由;当了奴隶也有选择反抗奴隶主或者不反抗奴隶主的自由,人永远是自由的。 自由是存在主义的精髓,是存在主义的核心,人在做任何事情时都是自由的,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萨特认为,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思想、有自由选择自己生活方式、作为与不作为的权利,人是自由的,不受任何人的约束。“如果存在确实先于本质,人就永远不能参照一个已知的或特定的人性来解释自己的行动,换言之,决定论是没有的——人是自由的,人即自由。”[3] 三、对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文学阐释 “安德烈·莫洛亚指出:存在主义作家的成功之处‘乃是把哲学运用于小说和戏剧,为小说和戏剧增加了分量,带来了反响。反过来,小说和戏剧赋予存在主义在现代思想中一种不经这些作品体现便永远不会有的威力。’”[4]萨特的文学作品对他存在主义哲学观思想的阐释也恰到好处。 在他的早期作品《恶心》中,主人公洛根丁通过自身对外界的感受,对混乱的世界感到恶心、困惑、恐惧、迷茫,这些心理活动构成了文章的主线,展示了一个孤独者的全部生活。刚开始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营造一个美好的生活,可是在现实的打击下最终以失败告终,依旧孤独终老。洛根丁所生活的世界里让他感觉到恐惧、迷茫,正是这些因素造成他强烈的孤独感,因此更进一步体现他“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哲学观点。 而在他的另一部小说《墙》中萨特正式提出了自我选择的问题。主人公伊比埃塔在宣布死刑后,经历了一系列的心理恐惧、痛苦、内心孤独,临死前,报了必死的心,为了戏弄敌人,看敌人笑话时说战友躲在坟墓里,岂料这个恶作剧却弄假成真,战友真的躲在坟墓里,并被击毙,而他却因揭发战友意外的活下来。听到这个消息后,主人公晕倒在地。这个结局凸显了既有偶然性又有荒谬性的世界。充分体现了萨特的哲学思想: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选择是困难的现象。连死的选择都那么困难,那么痛苦。 萨特的哲学思想在他的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体现。人们生存的社会让人感到不安,动荡,在社会中感到孤独,感受不到任何温暖,在面对这些情况时,人们只能在恐惧、孤独中生活,在痛苦中挣扎,选择虽然是自由的,但其人生更是痛苦的。

萨特情境剧的哲学意蕴与文学价值论文

摘要: “情境剧”不仅是萨特独创的一种文学样式,而且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特殊载体。以《恶心》为代表的“情境剧”对萨特存在主义哲学观点进行了形象表达,将深刻的哲理寓于形象的文学之中,实现了文学与哲学的有机结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萨特存在主义文体的哲学含蕴与文学价值。

关键词: 萨特;情境剧;哲学意蕴;文学价值

与其说萨特是一位作家,不如说他是一位哲学家。他通过自己的思考行为将“存在主义”全面定位,使之成为哲学和文学领域中都不容忽视的重要体系。他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来阐释自己的哲学学说,成为哲学与文学的最佳结合;他的哲学思想依托文学作品而得以广泛传播,而他的文学作品也凭借着哲学思想而得到升华。时值今日,如何看待萨特“情境剧”的哲学意蕴与文学价值,就成为萨特存在主义文本研究的重要课题。

何谓“情境剧”,萨特曾作过明确解释。他说“为了取代性格剧,我们创立情境剧;我们的目的在于探索一切人类经历中最共同的情境,这种情境在大部分人一生中至少发生过一次。”[1]换言之,存在主义剧作中人物所处的情境在现实中时有发生,存在主义人物所处的境遇在抽象的层面上有其不容置疑的哲理性。同时,“情境剧”关心的是人物的“极限的情境以及处在这种情境中的人的反应”,在这种善恶荣辱、生死成败尖锐冲突的极限境遇下,剧中人物进退维谷,左右为难,但必须做出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萨特的十一部剧作大多都算作“情境剧”。本文以《恶心》为例,以窥其存在主义文本的哲学意蕴与文学价值。

一、萨特的“情境剧”是其存在主义哲学形象化的解说

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是:存在先于本质。他说:“人不外是由自己造成的东西,这就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这原理,也即是所谓的主观性”。[2]显然,萨特的“存在”,是指“人的存在”,这种“人的存在”先于本质,是一种主观性的存在,具有自我超越存在的'特性,是先于外界万事万物的本体论的“在”。

所谓“存在先于本质”,指的是人而不是物。物的本质在它被生产出来之前就已经被确定了,物是本质先于存在。而萨特所说的人则不同,他认为首先是人在,然后选择本质,存在规定着必然通过选择而成为自我。萨特曾明确指出,“所谓‘存在先于本质’是什么意义?这话的意思就是说,首先人存在、露面、出场,后来才说明自身,假如说人,存在主义者看来是不可能给予定义的话,这是因为人之初是空无所有;只在后来人变成某种东西,于是人就照自己的意志而造成他自身”。[2]

萨特的代表作《恶心》是一部日记体裁小说,它通过人的一种生理反应——恶心把作品的主题导向存在主义的理念。它描写青年历史学家安东纳·洛根丁在一个虚构的法国城市布维尔大约一个月的生活、工作、思绪和回忆。他正在研究并准备写一位侯爵的传记。他来到布维尔这个小城,城里那些悠闲自得,心满意足的居民使他恼火;他们恪守法律、尊重上帝、循规蹈矩的行为使他憎恨。他觉得自己似乎属于另一类人,“一个生活在死气沉沉的孤寂之中的局外人”。他对周围的一切感到陌生,研究工作一无起色,只好到马路、公园、酒店去闲荡,还常去咖啡馆与老板娘厮混。久而久之他对这一切渐渐产生了厌恶:

现在我明白了,我更清楚地记得几天前我在海边打水漂时的感觉。那是一种带甜味恶心的感觉。这种感觉多么令人不愉快。那是从石块上来的。我可以肯定,这种感觉是从石块传到我手里的,是的,是这样,一定是这样。我的手上握着一种厌恶的感觉。从那时起,恶心就没离开过我,它把我逮住了。

于是,洛根丁感到“我存在着——世界存在着——而且我知道世界存在着,这就是全部真相”,这是“存在先于本质”的第一义,即人的存在先于本质。而“卵石”则是其第二义,如果洛根丁像彼维尔布的其他居民一样麻木,那么他就不会感到“恶心”,就不会在捡起卵石时浮想联翩,更重要的是,他根本不会注意到这卵石,最多只是在散步时无知无觉地在脚下踩过。那么这时,卵石没有为洛根丁所体验,它便不在“恶心”中存在。这样,萨特就借助“恶心”这一所有人类都会有的心理反应,将其抽象的哲学思想——“存在先于本质”的含义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表达出来了。

二、萨特存在主义另一个重要的思想是:自由选择

自由选择的核心是自由,即主张人在选择自己的行动时是自由的,无论对什么环境、采取什么行动、怎样采取行动,都可以自由选择,反对任何形式的决定论。

萨特的自由理论一方面在伦理上为人的行动自由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也强调人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萨特所说的自由是承担责任的自由、做出道德选择的自由。例如他在《存在与虚无》中说:“人,由于命定是自由,把整个世界的重量担在肩上:他对作为存在方式的世界和他本身是有责任的”,又说:“这种绝对的责任不是从别处接受的:它仅仅是我们的自由的结果的逻辑要求。”[2]这就是说,正因为人是自由的,所以才需要承担责任。由于害怕自己实现不了预定的目标,完不成自己的责任,人就有了焦虑。

人的自由和自由选择不仅是萨特哲学思考的主题,也是他文学表达的核心。在自由的哲学问题上,萨特强调了人选择的自主性和他应对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恶心》中的主人公洛根丁对他所处的世界感到恶心,他在书中写到:   后来他有了一个真正是冒险的开端——他整个地感受一种模模糊糊的可怕的变态:这就是恶心。它从后面抓住你,使你漂浮在一个不冷不热的时间的海洋里。这是改变了的洛根丁吗?这就是世界吗?这墙、这花园、这咖啡店都突然被恶心所压倒。另一回他又度过了一个可怕的日子:有什么东西在空气中散发着腐烂的气息,这光,这人们的姿态。洛勒旁先生又死了——死者不能作为活人存在的理由。洛根丁徘徊在街头,实实在在但又毫无存在的理由。然后,在早春的一天,他领悟了自己冒险的意义:恶心是展现自身的存在——而存在看来不是很舒适的。

显然,恶心这个东西既不是死的念头,也不是害怕,而是一种无名的压力。这种压力使洛根丁感到自己与世隔绝,“毫无存在的理由”。精神上的压力使他思考自己的一生,结论是自己的一生毫无价值。最后洛根丁放弃写作、离开布城:

这小城令人气闷的氛围和他对即将来临的巨大灾变的感受使他重又回到与世隔绝的状态。怎么办?喊别人来帮一把?但“别人”都是些绅士:他们彼此点头致意却丝毫意识不到自身的存在。洛根丁准备离开布城;他到铁路咖啡店去最后听一次“在这些日子里”,这歌正放着。洛根丁找到了一个机会,一个肯定自身的微小机会。

这里,洛根丁所找到的“机会”,“一个肯定自身的微小机会”就是对他所处世界所担负的责任。虽然这种责任是如此微不足道,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萨特“自由选择”的基本思想。

总之,借助“情境剧”,萨特把深刻的哲理寓于形象的文学之中,从而实现了文学与哲学的有机结合。这样,存在主义哲学成了存在主义文学的核心思想,存在主义文学成了存在主义哲学形象化的图解。存在主义哲学因为文学的广泛流传而与普通民众产生了联系,从而使存在主义哲学在短时期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存在主义文学也因为哲学而具有了深厚的哲学底蕴,表现出了鲜明的哲理性。不过,萨特“情境剧”借助文学作品虽然提出了不少发人深思的哲学问题,但从总体看,他的处世态度是消极的,也是不可取的。

参考文献:

[1]让·保罗·萨特著,施康强等译,《萨特文学集》[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2]萨特著,陈宣良译,《存在与虚无》[M]。北京:三联书店,1987

存在主义女性主义论文开题报告

女性主义的目的和就是一对女性的成长,有一定的好处

《紫色》象征意义的女性主义解读作者:王冬梅摘要:《紫色》是一部优秀的黑人女权主义代表作。艾丽丝·沃克在这部小说中,从黑人女权主义文学的创作视角出发,充分描述了黑人女性深受性别和种族双重压迫的政治状况及生活境遇, 展现了其对双重压迫的反抗和对完整自我及完美生活的渴望与追求。本文试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角度出发,全面解读与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所包含的丰富意蕴,力求深入理解《紫色》这部长篇小说的主题与思想内涵。关键词:《紫色》;象征;女性主义;解读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883(2004)01-0116-05艾丽丝·沃克是当今美国文坛上最杰出的黑人女作家之一,1944年出生于美国南方乔治亚州伊坦顿的一个黑人家庭。社会的偏见、家庭的贫困,使她深深体会到身为黑人的艰难与困苦。1982年创作的长篇小说《紫色》是她最为成功的一部。这部小说一经出版即刻引起美国评论界广泛关注,评论家彼德·普罗斯科特曾称其为“一部具有永久重要性的美国小说,是一部罕见的作品”〔1〕(67),并于1984年获美国文学的最高奖项普利策奖和国家图书奖,此书在随后的几年内不断再版,畅销全美。《紫色》是一部优秀的黑人女权主义代表作。艾丽丝·沃克在这部小说中,从黑人女权主义文学的创作视角出发,充分描述和展现了黑人女性深受性别和种族双重压迫的政治及生活状况,以女主人公茜丽由麻木到觉醒、由反抗到独立、由自主到获得与男子平等的地位的人生奋斗经历为主要线索,突出体现了黑人女性对双重压迫的反抗和对完整自我及完美生活的渴望与追求。为了凸现这一主题,艾丽丝·沃克在小说中运用了大量富有深意、极具女性文学色彩的象征意象,使整部小说充满了奇丽的色彩和发人深省的哲理,突出体现了作者的黑人女权主义思想和主张。本文试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角度出发,观照小说中的象征意象所包含的丰富意蕴,力求全面解读和深度理解《紫色》这部长篇小说的主题与思想内涵。《紫色》中的象征意义突出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一间自己的屋子的象征艾丽丝女权主义思想的形成受到了许多女权主义先驱者的影响。在这些人当中,弗吉尼亚·沃尔夫对她的影响尤其深远。因此,在艾丽丝·沃克的小说中,能够看到沃尔夫的一些女权主义主张。沃尔夫在自己的论文《一间自己的屋子》中写道:“一个女人如果要想写小说一定要有钱,还要有一间自己的屋子。”〔2〕(2)这里,沃尔夫所指的“一间屋子”不仅仅是它本身,而且是一种象征。在她看来,“一间屋子”不仅象征一种自由的生存空间,而且象征一种自由的精神空间。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屋子,就说明女性有了安身立命的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而这正是妇女解放的关键所在;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屋子,妇女就有了一片展示自我和体现自己思想、才能和价值的天空,而不必受任何外物的羁绊。因此,小说中的三个女主人公茜丽、莎格和聂蒂,经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最终都拥有了自己喜爱的一间屋子:聂蒂有个用屋顶大叶子树叶铺成的圆顶的茅屋;莎格为自己设计的是一幢又大又圆的粉红色房子;茜丽将自己的房间按照自己喜欢的样子装扮一新——一切都是紫色的和红色的,只有地板漆成了鲜黄色。对自己房间的不同装饰和布置,象征女性色彩缤纷的内心世界和各自不同的追求目标,但无论多么不同,在本质上都象征一种生存与精神的自由空间。二、圆形房屋的象征一般来说,方形代表法律和规矩,而圆形则象征自然、完满与平和。非洲的黑人喜欢将自己的房子建成圆形,聂蒂在给茜丽的信中写道:“我希望你能够来看我的茅屋,茜丽,我爱它,还有个用屋顶大叶子树叶铺成的圆顶”〔3〕(149)。同时,在美国的黑人妇女也对圆形情有独钟。莎格将自己的床选择为圆的,并且梦想给自己造一座圆形房子,“一幢又大又圆的粉红色房子,有点像某种水果的形状。它有门和窗,四周有许多树……”〔3〕(194)茜丽和莎格所设想建造的房子是圆形的,这象征了她们对和平与自然的热爱和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追寻,体现了黑人妇女对于圆满、和谐人生的追寻和渴望。黑人妇女对黑人传统文化和审美情趣的接受与传承,增强了她们对自我的认识与肯定,增强了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三、裤子的象征传统意义上讲,裤子只是男人的专利。在小说中,非洲黑人不论男女都穿漂亮的裙衫。而美国的黑人男性效仿白人,穿起了长裤,却让黑人女性继续穿裙子。茜丽的先生就曾直言不讳地告诉茜丽说,男人和女人不可以穿同样的衣服,裤子是男人穿的。可是,茜丽告诉他,她做的裤子最大特点就是任何人都可以穿。妇女穿裤子实际上是男女平等的一种表现,让女人穿上原本属于男人的裤子,有着消解两性的界限的寓意〔4〕(183)。在小说中,茜丽离开压迫深重的父权制家庭之后,一方面,通过做裤子这项工作在经济上得到独立,并发挥出自己无穷的创造力,甚至创办了自己的“大众裤业有限公司”;另一方面,她为周围的女同胞做了许多裤子,让她们穿,实际上是在为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而工作。这贯穿了艾丽丝·沃克一贯的男女平等的思想主张。四、缝制百衲被的象征缝制百衲被是一种源于非洲和英国的美国黑人妇女的实践活动,就是将许多废旧的衣物、布料裁剪成几何形状的小块儿,然后将它们按照一定的方式缝合成一个整体的图案作为被子的面料。缝制百衲被不仅是妇女生活中的一种实践活动,而且是妇女文化传统和女性美学的象征。在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中,“缝合”成为妇女文本消解了中心结构的隐喻。对于艾丽丝·沃克缝合百衲被,既代表了美国黑人妇女的美学传统,也代表了她的妇女主义(Womanism)的范例。在她的《寻找我们母亲的花园》中,她认为百衲被是美国南方黑人妇女创造性表达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她的短篇小说《为日常生活所用》中,她将百衲被视为黑人的不可放弃的文化传统的象征。在《紫色》中,她采用了缝合百衲被的技巧,并将它视为妇女团结的象征。通过捐出黄色的连衣裙,莎格把自己的欢乐传给了茜丽和索非亚,在妇女中传播了温馨、和睦的感情。茜丽和索非亚在被子上缝的图案取名为“姐妹的选择”,这个突然由茜丽想出来的名字,象征着在黑人妇女之间传递的爱与理解。一片片废弃的布料竟能被用来制出如此崭新又美丽的被子,这预示着黑人女性也必将从旧的生活的阴影里走出来,而创造一个崭新的生活。五、旅行的象征黑人女权主义者苏珊·威利斯(Suan Willis)认为:“对于黑人妇女小说中所写的旅行,不能仅视作作者为便于串联情节事件而使用的结构技巧,应该联系过去,整体地理解穿越空间的概念,把它与历史的展现与个人意识的发展联系在一起。这样,在一个地理空间中旅行就有了深广的含义,它就是一个女人走向认识自我的过程。当然,这个自我并非作为个人,而是作为一个集美国黑人的群体经验于一身的主体被认识的;正是通过叙述那种经验,这个主体才体现了历史的自我。”〔5〕(357)因此,在地理空间中的旅行,实际象征着一个走向认识自我的过程。《紫色》中聂蒂的非洲之行便象征着黑人妇女认识自我的过程,“每一次旅行,无论有多艰难,都会提升人的自我意识。每一次旅行,无论有多险恶,都会提供一种定义自我的方式”〔6〕(220)。当聂蒂第一次看到非洲的海岸线,一种强烈的激情油然而生,她对茜丽这样表达她的心情:“我提到过我初次见到非洲海岸时的情景吗?我有点感受到,我的灵魂,茜丽,像个大钟,而我只是摆动着。柯琳和桑莫尔也有同感。我们就在甲板上跪下,感谢上帝让我们看到这片土地——我们的父母曾为它哭泣过。我们的祖辈就在那儿生与死。我们又见到它了!”〔3〕(133)就是在这艰难的非洲之旅中,聂蒂开始了解黑人的文化传统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对于自身有了一个更为深切的认识。这种认识包含她对于自己黑皮肤所建立的骄傲与自信,对黑人文化传统的追寻、认同与继承,对于自身的能力与价值的肯定和对自己的宗教观及文化观的重构。因此,旅行对于黑人妇女来说象征一个走向内心的过程,一个认识自我与成长的过程。六、开窗户的象征窗户通常象征一种与外界交流的通道,打开窗户能够给人带来光明以及清新的空气,能够观看到窗外的风景。小说中聂蒂很喜欢她在非洲奥林卡村所住的茅屋,但是茅屋没有窗子。在信中她对茜丽这样写道:“我现在唯一的希望是开个窗子。村里的茅屋都没有窗子。我对女人提起窗子的事时,她们会心地笑了。雨季使人们认为开窗子虽然是荒唐的,但我决心要开这个窗子,即使洪水天天涌进我的地板,我也不在乎。”〔3〕(149)聂蒂不顾别人的讥笑,决心要在茅屋开的这扇窗户,象征着她立志要与当地黑人进行交流与沟通,也象征她心灵之窗的开启。一方面,通过这扇窗户,她开始用自己的智慧、知识和男女平等的新观念,来教育和影响学校里的女孩子及周围还处于麻木状态的黑人女性,给予她们一种全新的理念。这种沟通的确卓有成效,妇女们开始送自己的女孩子上学。因此聂蒂所开的窗户是一扇智慧之窗、知识之窗与心灵之窗;另一方面,聂蒂也利用这扇窗户,增进了对黑人文化传统及女性文化传统的了解以及对自身的认识。七、颜色的象征《紫色》中最为突出的就是颜色的象征。颜色可以用来表达人的情绪、心情甚至性格,可以用来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路易斯·温伯格认为:“最漫不经心的想法也会告诉我们,颜色是我们某些最敏锐感觉的中介,它与我们的各种情绪有密切的联系。”〔7〕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各种颜色,常常会引发作家与诗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艾丽丝·沃克也不例外,她热爱五彩缤纷的生活,就像她喜欢五颜六色的花朵,对于色彩的强烈感受和敏锐的洞察,促使她借用各种不同的颜色,来表达《紫色》中的主人公茜丽的不同时期的不同心态和情绪。蓝色(blue)象征忧郁与悲伤。美国南部黑人之中流传的抑郁难忘的爵士曲调Blues就源于此词。在《紫色》中,初为人妻的茜丽,在第一次被赋予买一块属于自己的衣服布料的权利时,被告诫不能选择她所喜欢的红色,因为“它显得太快乐了”〔3〕(22),因而只好选择了蓝色,这种体现低落情绪的颜色,充分暗示了茜丽当时所处的不幸的生活境况和抑郁悲哀的心情。一个从十二岁起就连遭继父强奸,十四五岁就嫁给一个有五个孩子的鳏夫,整日作牛作马、挨打挨骂的女孩,有什么快乐可言呢?鲜亮的红色和高贵的紫色都是不适合她的。所以蓝色的运用象征了黑人妇女在重重压迫下的沉闷沮丧与苦难悲郁的生活状况。红色(red)标志着热情、活跃和激动,表现人的快乐与幸福。这一颜色在小说中的另一个重要角色莎格身上得以充分运用和体现。莎格虽是茜丽丈夫的情人,但她心地善良、热情奔放、独立自主、开朗乐观,敢于和女性的传统保守观念及偏见作斗争。她在文中始终以红色出现,茜丽第一眼看见她,就注意到她“穿着红色的线衫”,涂着“红色的口红”〔3〕(46)。在小说中,是她一直在暗中帮助茜丽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冲破父权制家庭的牢笼,走向新生。她以自己的歌声与舞蹈赢得报酬、获得尊严,展示了自己的个性与价值。在艾丽丝·沃克看来,这才是黑人女性的完美形象,这样的生活才是黑人妇女追求的至高的理想的生活境界。这一红色的亮点,点燃了所有黑人妇女追求理想新生活的信念与决心,似一面旗帜,又是一种热烈的呼唤。黑色(black)在其他民族尤其是白人文化传统观念中,被赋予的象征含义是“邪恶”、“恐怖”、“死亡”和“神秘”。正因为黑色被认为是丑陋的颜色,所以有着黑皮肤的黑人也是天生劣等的种族。受这种意识形态的影响,有些黑人甚至也为自己的黑皮肤而感到耻辱并甘心忍受压迫;这种意识形态还导致了黑人内部的种族歧视,即黑人中肤色稍浅的人对肤色更黑的人的歧视。小说中茜丽的公公因为自己是黑人与白人的后裔,肤色较浅,所以痛恨自己儿子身上的黑色,更极力诋毁皮肤黝黑的儿子的情人莎格,认为她“黑得像柏油”〔3〕(55)。然而,艾丽丝在这部小说中却彻底推翻了白人对黑色内涵的传统观念和偏见,将“黑色”视为一种高贵美丽的颜色。茜丽的妹妹聂蒂的非洲之旅,使人们对于黑色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她告诉茜丽,看到非洲的黑人,“仿佛是初次见到黑人”,而且“黑人这么黑,眼睛有点炫耀的神采,而那亮光好象真的是来自月光,实在太令人眼花缭乱了,他们的皮肤在阳光下闪闪发亮”〔3〕(132)。聂蒂对黑色皮肤的描述充满了羡慕与骄傲,她对于“黑色”中蕴藏的美的发现,建立起了黑人妇女对自己黑人血统的信心,通过了解自己的种族,她们获得了一种对自我的认识和对“成为自己”的权利的理解。因此艾丽丝在这部小说中重新打造的黑色的象征意义,展示了黑人妇女对自己文化传统的寻求和对完整自我的寻求,也展示了黑人妇女为自己是黑人所具有的独特性而产生的自信与自我欣赏,这正是艾丽丝妇女主义(Womanism)思想的集中体现。紫色(purple)向来被视为一种高贵的颜色,是帝王才能穿戴的颜色,它象征着主权和尊贵的地位。在小说刚开始,茜丽想扯自己喜欢的紫色的布料做衣服却找不到,这表明她还没有获得尊严的合适时机。而到小说的结尾,茜丽在独立自主之后,把自己的屋子全部用紫色和红色来装饰,展示了她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也象征着她作为奴隶的社会地位的改变和提高以及她美丽完整人生的开始。因此,艾丽丝大胆借用“紫色”为书名,“把跪着的黑人妇女拉起来,把她们提到了王权的高度”〔8〕(478),让黑人妇女也享有帝王般的尊严和社会地位,的确是气魄不凡,匠心独具。艾丽丝·沃克曾经说:“我会致力于我的人民的精神的存在和生存完美的事业,但除此之外,我还致力于揭示探索黑人妇女所受的压迫,她们的疯狂、忠诚和胜利。”〔9〕(80) 在这部小说中,艾丽丝充分体现了希望黑人妇女获得“生存完美”(Survival Whole)的女权主义思想。综上:艾丽丝·沃克继承和发展了美国黑人文学的优秀传统,吸取了现代美国小说创作的多种表现手法,使《紫色》集美国南方文学、黑人文学和妇女文学所长,在内容上有所突破,在艺术上有所创新。《紫色》这部小说处处充满寓意深刻的象征意象,通过对这些象征意象的解读,我们不难发现,每一处都折射着作者艾丽丝·沃克主张男女平等、实现女性生存完美的黑人女权主义思想内涵。对于这些饱含女性主义哲学思想的象征意象的解读,必将大大加深读者对这部小说的主题理解和对于黑人女权主义文学理论的认识。参考文献:〔1〕 Peter S�Prescott. A Long Road to Liberation 〔J〕�News Week, 1982, Vol� XCIX, No� 25�〔2〕〔英〕弗吉尼亚·沃尔夫�一间自己的屋子〔M〕�王还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3〕〔美〕艾丽丝·沃克�紫色〔M〕�杨敬仁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4〕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5〕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6〕Gayle Greene & Coppelia Kahn. Changing Subjects: The Making of 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M〕� London: Routlege, 1993�〔7〕王逢鑫�论色彩词〔J〕�北京大学学报·英语语言文学专刊,1991(2)�〔8〕Bettye J�Parker Smith. "Alice Walkerdanyinghaos women: In Search of some Peace of Mind" in Black Women Writers (1950-1980): A Critical Education, ed� 〔M〕�Mari Evans, Anchou Press/Doubledy, 1984�〔9〕Olga Kenyon. Writing Women: Contemporary Women Novelist〔M〕� London: Plato Press, 1991好难找啊,楼主是不是应该提高悬赏分呢,这么学术的问题。还有啊,紫色是不是要加书名号啊,明明是一本书么~

题目:《简爱》的女性主义分析 《简.爱》作为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之一,其在当时的英国社会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简.爱》中所体现的女性主义意识更是引起了当时以及后代人的广泛关注,而中外学者对《简.爱》中的女性主义也都持有各自的观点。 吴娟《从觉醒到回归的渐进---19世纪英国女性小说中女性意识探幽》(2010)表现了19世纪以跨世纪小说家简.奥斯汀为首,勃朗特姐妹及乔治.艾略特等一批优秀女作家相继亮相文坛,共同揭开了19世纪英国小说妇女创作艺术的崭新篇章。指出女性作为第二性和多余的肋骨,在父权社会的历是带着沉重的枷锁处于从属地位的。文章从女性意识的角度,论述从奥斯汀到乔治.艾略特等女作家的小说中所体现的19世纪英国妇女从觉醒到抗争,从出走到回归的曲折历程。她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明妇女的处境,表达妇女的心声,以女性特有的目光来审视社会现实,生动的反映女性在男权统治的社会中的坎坷命运,并深刻地揭示了她们的情感危机,道德困惑和反叛意识。 冯茜《夏洛蒂.勃朗特文本的女性社会主体意识》指出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在看似女性私人化的叙事中,透露着19世纪英国社会公众事务中的诸多信息。夏洛蒂.勃朗特把外在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现象转化为写作的一部分,一方面,小说折射出英国海外殖民的社会背景;一方面,小说也不乏关注英国社会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财产与婚姻关系折射出诸多的社会问题。作品以边缘人向主流社会挺近的姿态,在双重历史语境下进行着对权利的去势与挑战,实现着作者鲜明的平等意识和女性主义的价值观。夏洛蒂的小说更是以第一人称的叙事与读者成为同谋,叙说着女作家自身的焦虑与无奈。从其作品中可以看出,夏洛蒂是试图通过她的女性文本和阴书写突破女性自身的内囿和父权制的历史语境,抵抗男权社会对女性的边缘化和在语言、意识上的陌视。 肖巍《当代女性主义伦理学景观》(2001)指出当代女性主义伦理学是妇女解放运动的产物,它旨在批评贬低和歧视女性伦理理论,建立男女平等的伦理学说。它主要探讨的主题有政治伦理、生态伦理、生命伦理、道德教育以及性伦理等。认为当代主义伦理学是批判父权制妇女观、继承父权制批判妇女观的产物。而其发展又呈现出破与立两大主流,反映出女性主义伦理学的宗旨:批判和建构。并将当代女性主义伦理学的理论特色概括为:关系中的自主性;情境的氛围;经验和情感的纽带;能力和实践的支柱;多样性和差异性的视角;性别的分析范畴。 周曾《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2004)指出女性主义批评这种外来理论在中国的发展经过引进、本土化和科学化三个阶段。各个阶段出现不同的特点,经历了被拒斥到接受、落地生根直至蓬勃发展的曲折历程。认为传统文化积淀和解放后意识形态对女性的规范,都忽略了女性意识中的自住性原则;当下的社会存在和生活方式遮蔽了性别身份的存在,对于性别差异缺乏充分的认识;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在当时文艺批评中处在边缘地位;这三点是80年代初女性主义在中国悄然出场的原因。而有关西方的译作和一些论文集的出版、女作家性别写作意识的增强,更是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1)选题依据 ① 书中女主人公鲜明的女性主义特征:虽是出身寒微的年轻女子,但是不屈于世 俗的压力,独立自主、积极进取、智慧过人。蔑视权贵,嘲笑他们的愚蠢,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平等,敢于追寻真正意义上完整的爱情,显示出自强自立的人格。在简爱身上所显现出来的这些女性主义的光芒深深的吸引了我,由此促成了这次选题的完成。 ② 女性主义在中国的出现:80年代初传统文化积淀和解放后意识形态对女性的 规范,都忽略了女性意识中的自主性原则;当下的社会存在和生活方式遮蔽了性别身份的存在,对于性别差异缺乏充分的认识。以上两点促成了80年代初女性主义在中国的悄然出现。 (2)主要研究内容 ○ 1简爱在寄人篱下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女性主义。 ○ 2简爱在寄宿学校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女性主义。 ○3简爱在做家庭教师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女性主义。 ○ 4简爱在成为女继承人时所表现出来的女性主义。 ○ 5简爱的女性主义意识在各个时期的变化。 (3)研究思路、方案 本课题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对简爱的女性主义意识进行论述: 1、简爱女性主义的最初表现,包括在寄人篱下时对表弟的侮辱和毒打的反抗等。 2、女性主义的第二个阶段,在寄宿学校时所表现出来的对学校传统教育的反抗等。 3,做家庭教师时所表现出来的女性意识,包括对平等身份的追求、对爱情的追求等。 4、简爱女性主义的最后一个阶段,作为女继承人后又回到了罗伯斯特的身边。

女权主义从一种社会思潮到哲学思想的发展,并非一朝一夕的,而是经历了理论和实践斗争发展的多个阶段的。从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看来,朱莉娅·克里斯蒂娃把女权主义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由女权主义”阶段,强调女性作为平等的参与者加入既定社会秩序的权力,在“普遍化”的背景下考虑女性问题;第二阶段“差异女权主义”阶段,强调女性内在固有的积极性,摒弃社会秩序,主张建立一种女性能够摆脱男性影响而生存的社团或群体;第三阶段则是在后现代背景下形成的当代女权主义理论,把“平等”与“差异”、“男/女”对立的二分法作为强制的形而上学范畴,女权主义的目标必定致力于发展一个超越男女性别对立的社会。 第一阶段或第一浪潮 女权主义兴起和发展大约在19世纪到20世纪40年代; 女权运动与是反封建运动相结合的,早在法国大革命时就开始出现,到19世纪中叶规模壮大起来。这个阶段主要与社会自由解放的革命运动一起,成为社会革命的重要部分和衡量社会解放的标准和尺度。女性们追求与男性平等的政治权利,认为作为人类的一部分,男性与女性是平等的。到20世纪20年代,这一目标基本实现。在早期的女权主义在理论层面上的差异性研究中,主要是围绕着自然性别(sex)来展开的。女权主义性别sex的考察指出,性别是给与的或强加给女性的,描述了女性与男性在身体上的生理特征差别,具有启蒙的作用。西蒙·波伏娃《第二性》;注重生理性别(sex)差异,是指男女之间在生理上的特征表现出的自然性别,但是她破除了性别是天生的看法;波伏娃指出,所谓自然性别sex,事实上并非是天然形成的,人们的性别区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被给与的,被强加,尤其女性作为低等的性别,和男性作为优越的性别,是社会不平等的表现。在序言中,西蒙·波伏娃尖锐地指出,“女性是什么?有人说:‘女性仅不过是个子宫而已’”。但是谈到某些女性,她指出,“在今日,女性的处境指示出,女性是和男性一样是一个自由自主的个体,虽然在这个世界里男性还是尽量处处压迫她们,推到比男性次要的地位,而且希望她们永远停留在附属的地位,把她们的命运限制在狭窄的范围之内。”第二阶段或第二浪潮 女权主义在20世纪60-70年代, 兴起于美国,其基调是要消除两性差别,它引发了女权主义的理论研究热潮,更多的女性为争取女性在文化、历史、习俗上的更多自由而投身到这场斗争中。注重社会性属的考察,分析了性属所造成的性格的差别,形成了各个方面的女权主义的理论创建;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差别;女权主义理论作为正式的学术研究,此间逐渐发展成为人文学科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在这里《第二性》尽管发表较早(1949年),但它对女权运动的第二次浪潮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波伏娃促使女性超越生理局限,更多地关注到政治、法律对女性自由的束缚。凯特?米利特的《性政治》(1969年),把“父权制”概念引入女权主义理论,并为它注入了新的含义,父权制不仅指男性作为权力中心统治女性,而且包括男性长辈对晚辈的统治。米利特将性别与政治直接且突出地联系在一起,用“父权制的男性沙文主义”统治,把男性对女性的压迫视为人类社会历史统治的最基本最普遍最不合理的政治形式,激起女性与整个人类联合起来推翻父权制的统治。米利特将这种激进的政治态度带进文学批评,以此反对当时占绝对权威的新批评理论,成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典范。于是,人们开始提出了性属(gender)概念,即社会性别,或称其为历史性别或文化性别。性属理念是揭露性的批判,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被社会不平等给与性别的印记,可以看到性别之间的主次划分和优越从属的区别。在《性属/社会性别机制》一文中,特利沙·德·劳力提指出,对于社会性别而言,“不仅仅是在每个词、每一符号都指代一种物体、一件事情或是一个有生命的机体这种意义上的再表现。社会性别事实上是对一种关系,一种隶属于一个阶级、一个团体、一种类别的关系的再表现。……所以说,社会性别并非指代一个个人而是指代一种关系, 一种社会关系。换句话说, 它为一个阶级而指代一个个人。” 可说是“与社会不平等机构有机地连结在一起的”。他认为,性别—社会性别体系既是一种社会文化建构也是一种语言机制,一种指定个人在社会中的意义(身份、价值、声望、在血族关系中的位置以及社会地位等等)的再表现体系。如果社会性别的再表现代表着不同含义的社会地位的话,那么某个人被表示成或自表为男或女也就意味着承认了整个社会性别的意义体系。发现女性被社会给与的卑下性别和社会性属的理论,导致了自然性别论的破产。社会性别的再表现也就是社会性别的建构,男性和女性之间的社会差异就显露出来了。一方面可以看到男女之间横亘着的不可逾越的鸿沟,同时表现为社会价值观赋予的女性气质与男性气质之间的截然不同。社会对女性的气质的规定打造了女性形象,从而也规定了女性的命运和女性的生活状况及家庭生活状况。有的人看到,社会性别理论的贡献在于性属"gender"概念,人类才意识到,有阶级历史以来任何人类社会阶段上都有社会性别。只是没有作自觉的观察和了解。在人类认识到了性属存在和发展的过程中,人的身心被建构成了一种历史的和社会的性别——性属。这些过程随着时间推演而不断改变。历史学家斯科特在《社会性别:历史分析的一个有效范畴》中对性属/社会性别概括道,性属/社会性别是组成以性别差异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的一个成分,是区分权利关系的基本方式。在这里,他强调了两点:第一,性属/社会性别是社会关系的表现,不是由生理性别决定的;第二,性属/社会性别是权力关系的一种存在方式。

存在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萨特情境剧的哲学意蕴与文学价值论文

摘要: “情境剧”不仅是萨特独创的一种文学样式,而且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特殊载体。以《恶心》为代表的“情境剧”对萨特存在主义哲学观点进行了形象表达,将深刻的哲理寓于形象的文学之中,实现了文学与哲学的有机结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萨特存在主义文体的哲学含蕴与文学价值。

关键词: 萨特;情境剧;哲学意蕴;文学价值

与其说萨特是一位作家,不如说他是一位哲学家。他通过自己的思考行为将“存在主义”全面定位,使之成为哲学和文学领域中都不容忽视的重要体系。他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来阐释自己的哲学学说,成为哲学与文学的最佳结合;他的哲学思想依托文学作品而得以广泛传播,而他的文学作品也凭借着哲学思想而得到升华。时值今日,如何看待萨特“情境剧”的哲学意蕴与文学价值,就成为萨特存在主义文本研究的重要课题。

何谓“情境剧”,萨特曾作过明确解释。他说“为了取代性格剧,我们创立情境剧;我们的目的在于探索一切人类经历中最共同的情境,这种情境在大部分人一生中至少发生过一次。”[1]换言之,存在主义剧作中人物所处的情境在现实中时有发生,存在主义人物所处的境遇在抽象的层面上有其不容置疑的哲理性。同时,“情境剧”关心的是人物的“极限的情境以及处在这种情境中的人的反应”,在这种善恶荣辱、生死成败尖锐冲突的极限境遇下,剧中人物进退维谷,左右为难,但必须做出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萨特的十一部剧作大多都算作“情境剧”。本文以《恶心》为例,以窥其存在主义文本的哲学意蕴与文学价值。

一、萨特的“情境剧”是其存在主义哲学形象化的解说

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是:存在先于本质。他说:“人不外是由自己造成的东西,这就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这原理,也即是所谓的主观性”。[2]显然,萨特的“存在”,是指“人的存在”,这种“人的存在”先于本质,是一种主观性的存在,具有自我超越存在的'特性,是先于外界万事万物的本体论的“在”。

所谓“存在先于本质”,指的是人而不是物。物的本质在它被生产出来之前就已经被确定了,物是本质先于存在。而萨特所说的人则不同,他认为首先是人在,然后选择本质,存在规定着必然通过选择而成为自我。萨特曾明确指出,“所谓‘存在先于本质’是什么意义?这话的意思就是说,首先人存在、露面、出场,后来才说明自身,假如说人,存在主义者看来是不可能给予定义的话,这是因为人之初是空无所有;只在后来人变成某种东西,于是人就照自己的意志而造成他自身”。[2]

萨特的代表作《恶心》是一部日记体裁小说,它通过人的一种生理反应——恶心把作品的主题导向存在主义的理念。它描写青年历史学家安东纳·洛根丁在一个虚构的法国城市布维尔大约一个月的生活、工作、思绪和回忆。他正在研究并准备写一位侯爵的传记。他来到布维尔这个小城,城里那些悠闲自得,心满意足的居民使他恼火;他们恪守法律、尊重上帝、循规蹈矩的行为使他憎恨。他觉得自己似乎属于另一类人,“一个生活在死气沉沉的孤寂之中的局外人”。他对周围的一切感到陌生,研究工作一无起色,只好到马路、公园、酒店去闲荡,还常去咖啡馆与老板娘厮混。久而久之他对这一切渐渐产生了厌恶:

现在我明白了,我更清楚地记得几天前我在海边打水漂时的感觉。那是一种带甜味恶心的感觉。这种感觉多么令人不愉快。那是从石块上来的。我可以肯定,这种感觉是从石块传到我手里的,是的,是这样,一定是这样。我的手上握着一种厌恶的感觉。从那时起,恶心就没离开过我,它把我逮住了。

于是,洛根丁感到“我存在着——世界存在着——而且我知道世界存在着,这就是全部真相”,这是“存在先于本质”的第一义,即人的存在先于本质。而“卵石”则是其第二义,如果洛根丁像彼维尔布的其他居民一样麻木,那么他就不会感到“恶心”,就不会在捡起卵石时浮想联翩,更重要的是,他根本不会注意到这卵石,最多只是在散步时无知无觉地在脚下踩过。那么这时,卵石没有为洛根丁所体验,它便不在“恶心”中存在。这样,萨特就借助“恶心”这一所有人类都会有的心理反应,将其抽象的哲学思想——“存在先于本质”的含义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表达出来了。

二、萨特存在主义另一个重要的思想是:自由选择

自由选择的核心是自由,即主张人在选择自己的行动时是自由的,无论对什么环境、采取什么行动、怎样采取行动,都可以自由选择,反对任何形式的决定论。

萨特的自由理论一方面在伦理上为人的行动自由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也强调人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萨特所说的自由是承担责任的自由、做出道德选择的自由。例如他在《存在与虚无》中说:“人,由于命定是自由,把整个世界的重量担在肩上:他对作为存在方式的世界和他本身是有责任的”,又说:“这种绝对的责任不是从别处接受的:它仅仅是我们的自由的结果的逻辑要求。”[2]这就是说,正因为人是自由的,所以才需要承担责任。由于害怕自己实现不了预定的目标,完不成自己的责任,人就有了焦虑。

人的自由和自由选择不仅是萨特哲学思考的主题,也是他文学表达的核心。在自由的哲学问题上,萨特强调了人选择的自主性和他应对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恶心》中的主人公洛根丁对他所处的世界感到恶心,他在书中写到:   后来他有了一个真正是冒险的开端——他整个地感受一种模模糊糊的可怕的变态:这就是恶心。它从后面抓住你,使你漂浮在一个不冷不热的时间的海洋里。这是改变了的洛根丁吗?这就是世界吗?这墙、这花园、这咖啡店都突然被恶心所压倒。另一回他又度过了一个可怕的日子:有什么东西在空气中散发着腐烂的气息,这光,这人们的姿态。洛勒旁先生又死了——死者不能作为活人存在的理由。洛根丁徘徊在街头,实实在在但又毫无存在的理由。然后,在早春的一天,他领悟了自己冒险的意义:恶心是展现自身的存在——而存在看来不是很舒适的。

显然,恶心这个东西既不是死的念头,也不是害怕,而是一种无名的压力。这种压力使洛根丁感到自己与世隔绝,“毫无存在的理由”。精神上的压力使他思考自己的一生,结论是自己的一生毫无价值。最后洛根丁放弃写作、离开布城:

这小城令人气闷的氛围和他对即将来临的巨大灾变的感受使他重又回到与世隔绝的状态。怎么办?喊别人来帮一把?但“别人”都是些绅士:他们彼此点头致意却丝毫意识不到自身的存在。洛根丁准备离开布城;他到铁路咖啡店去最后听一次“在这些日子里”,这歌正放着。洛根丁找到了一个机会,一个肯定自身的微小机会。

这里,洛根丁所找到的“机会”,“一个肯定自身的微小机会”就是对他所处世界所担负的责任。虽然这种责任是如此微不足道,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萨特“自由选择”的基本思想。

总之,借助“情境剧”,萨特把深刻的哲理寓于形象的文学之中,从而实现了文学与哲学的有机结合。这样,存在主义哲学成了存在主义文学的核心思想,存在主义文学成了存在主义哲学形象化的图解。存在主义哲学因为文学的广泛流传而与普通民众产生了联系,从而使存在主义哲学在短时期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存在主义文学也因为哲学而具有了深厚的哲学底蕴,表现出了鲜明的哲理性。不过,萨特“情境剧”借助文学作品虽然提出了不少发人深思的哲学问题,但从总体看,他的处世态度是消极的,也是不可取的。

参考文献:

[1]让·保罗·萨特著,施康强等译,《萨特文学集》[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2]萨特著,陈宣良译,《存在与虚无》[M]。北京:三联书店,1987

论教育哲学的论文1500字篇二 《存在主义教育哲学研究》 摘 要:存在主义是当今世界影响广泛的一种哲学流派,其对教育的影响引申出存在主义教育哲学。笔者主要阐述了存在主义教育哲学的教育目的、教学内容以及师生关系等方面对现代教育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B087 文献标识码:A 1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是当今世界影响广泛的一种哲学流派。它是20世纪初期西方工业文明繁荣、科技迅猛发展的产物。伴随着工业文明发展,西方社会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失业、破产、落魄、情感无处寄托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人们对理性、物质的热衷逐渐淡然,取而代之的是对他们自身的审视与安抚。存在主义一反传统哲学,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现实生活中人的存在上。由于存在主义自始至终以人为研究对象,把对人的研究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没有哪一个哲学流派能像存在主义一样那样关心人的存在,所以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萨特坚持说“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2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存在主义强调人的主观性,强调人的自由选择,使它很难形成一个囊括所有的哲学体系。但“存在主义是一种关于个人生活的哲学,它一定会对教育表现出深刻的洞察力,因为教育是一种个人塑造自己或被塑造的过程”,所以作为关注人自身命运的哲学,存在主义自然就对教育投以审视的目光,其对教育的影响引申出存在主义教育哲学。 存在主义教育哲学是西方人本主义教育的典型代表,它重视个人的自由和选择权,强调人的责任,倡导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认为人的存在就是人不断超越、完善以及自我实现的过程。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存在主义教育哲学对世界各地的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3存在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存在主义教育哲学与传统的过分强调社会价值却忽视人的存在的教育哲学背道而驰,在教育目的、教学内容、师生关系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 存在主义教育哲学目的观 存在主义教育哲学宣称,人的存在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我存在这个事实要比我是谁更加重要,即“存在先于本质”。所谓本质是指组成某些事物的东西,也就是说某些事物的本性。但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人并没有这种先天的“本性”。因此,人必须创造自己的本性或“本质”。雅斯贝尔斯也认为“人永远不能穷尽自身,人的本质不是不变的,而是一个过程。” 因此,追求广泛的生命“意义”是没有用的。换句话说,我们注定要自己创造这种意义。我们就像是还没背好台词就被拉上舞台的演员,没有剧本,也没有人低声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必须自己决定该怎么活。所以存在主义教育哲学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存在的意义,培养他们的自我抉择能力,使他们成为自由人。和存在主义的教育哲学相比较, 其它 的教育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的弊端,即把学生的人格发展放在次要位置,而把主要目标放在学生理性的培养或技能、技巧的培训上,忽视学生的情感、需要的发展。在对传统教育思想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存在主义提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学生的 自我评价 能力,促进学生对自己的行动作出判断,对未来作出选择,使他们成为自由人。 存在主义教育哲学教学内容观 对于教学内容,存在主义教育哲学认为,各科教材即知识不能作为教育的目的,也不能作为学生未来谋求职业的手段,更不能把教材看作是进行心智训练的材料。教材的真正作用应该是学生进行自我发展及自我实现的手段。存在主义者反对一成不变的课程设置,认为这样的课程很难适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对学生的发展没有帮助。课程的制定应该由学生亲自完成。存在主义者坚持学生应该以人文科学的学习为主,自然科学的学习为辅。在存在主义者看来,由于自然科学的客观性和非人格性,不应成为课程的重点。因为纯粹的职业训练不能使一个人获得真正的自由,只能成为某一类别的人。相反,人文学科的知识更直接反应人的本性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所以应该成为课程的重点。 4存在主义教育的现实意义 存在主义强调人性化、主体化、个性化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及一系列的教育主张,体现了对人的关怀,对生命的尊重,对当今我国教育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存在主义教育强调对人的研究并视人为世间最尊贵者。存在主义者看来,现实生活中的人都是真正的人的“异化”。他们认为社会不但要关注人生的意义,还要关注人的生活世界,关注他们的情感、信仰、理想、希望等非理性世界。笛卡尔强调“我思故我在”,存在主义者则强调“我在故我思”并以此来强调其认识的本体论――人的存在。 存在主义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了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坚持知识传授的同时,应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最终实现自己的价值。存在主义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发展、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在 教学方法 上,主张师生之间“对话”式的教学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应显现人的主体性品质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让学生更主动、更自觉去掌握。存在主义教育注重对学生品格道德的教育,倡导人文精神,强调那些人们最基本的品质,如,诚实、同情心、人的尊严、礼貌等。最重要的是强调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要求学生不但对自己负责,还要对他人、对民族、对国家乃至对整个世界负责。 总之,20世纪的存在主义教育思想虽然只是昙花一现,但它所倡导的教育要以人的存在为出发点的教育理念已经给我们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产生了有益的社会价值,是考量我们教育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准。 参考文献: [1] 陈友松.当代西方教育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106.

帕萨特论文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大专)毕业论文题目 那一天老师打来电话,说数控技术已经招满了. 虽然我的分数在里面是最高的,但是我们要关系没关系,要钱没钱,那能怎么样呢? 我终于明白金钱和权利有多么重要. 典型职业岗位(举例) 在汽车制造厂、汽车改装厂及汽车维修企业从事汽车等各类机动车的检测、运行、维修等技术与管理工作。推荐院校 东北林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汽车维护与检测)、哈尔滨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维修工程)、太原大学(汽车维修与营销) 推荐院校 东北林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汽车维护与检测)、哈尔滨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维修工程)、太原大学(汽车维修与营销)温馨提示 1.汽车修理工的年收入情况(单位:元/年),以合肥市为例:低位数7200,中位数12300,高位数18700。2.有关汽车人才的网站很多,如中和汽车人才网、中国汽车人才招聘网、第一汽车人才网、中华汽车人才网、中国人才汽车网、汽车销售人才网等,还有一些地方性的网站,如成都汽车人才招聘网、杭州汽车人才招聘网、北京汽车人才招聘网等等。3.根据《厦门市2005年非师范类毕业生人才供需情况分析报告》(厦门市人事局人才开发处,2005年1月25日),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大专)在厦门市是短线专业,即供不应求。艺基础、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基础、汽车结构、汽车制造工艺学、汽车维修、汽车检测技术、汽车电子技术、金工实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汽车制造工艺与装备课程设计、汽车制造与维修综合实训、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71.氧传感器故障检测72.传统诊断在轿车维修中的应用73.广本雅阁的空调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检修74.电子点火系统的诊断与维修75.上海帕萨特B5的空调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检修76.论车身计算机系统的结构控制原理与检修77.上海通用别克空调控制系统故障分析与检修78.广本雅阁电气设备及附件系统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79.汽车常用防盗系统综述80.汽车防撞技术综术81.现代汽车音响防干扰设计82.汽车电控技术分析83.奥迪A6电气设备及附件系统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84.上海通用别克电气设备及附件系统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85.标致307电气设备及附件系统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

怎样写论文怎样找论文看经常有人问这问题,总结下现在如何在网上找论文与写论文等,具体方法见我qq空间里的介绍

中保研完成了帕萨特全部碰撞测试,公布了个成绩,成绩比较差,排名所有测试当中倒数第一。

上汽大众不回应的原因也很简单,首先帕萨特的碰撞成绩差,在厂家的预料之中。另外,大众错误了估计这次事件的影响力。

大众第一时间就知道,帕萨特偏置碰撞成绩很差,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危机公关的工作。时间你注意一下,中保研公布大众帕萨特完成25%偏置碰撞测试的消息,而且还放上了一张A柱弯折的照片。

当时大众的技术人员跟踪、并且观看了测试准备情况和碰撞试验。中保研老师在那边改期末卷子,大众同学就在边上看得清楚,看着他在改的,一个勾,一个叉在那边弄的。

在测试现场的大众技术人员,他肯定不是去参观、旅游的,是有义务把帕萨特A柱弯折的情况上报公司的。不然他去干嘛?同时,如果对测试结果是存在异议的,也有充分的时间来提出质疑。到中保研公布测试成绩之前,大众都没有做出行动。

这个就可以说明2点。第1个,对于中保研的碰撞测试规范性和公正性,大众公司是认可的。不然你干嘛派人去?对吧?

第2,有东本思域“B柱断裂”的前车之鉴,大众认为中保研碰撞测试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小。人家都撞断了就这样,我不就撞歪吗?对不对?大众认为:中保研碰撞测试应该也不会影响帕萨特的销量,或者是怎么样。事实上,A柱弯折的照片,在当时,也真的没有影响到帕萨特的销量。搜狐汽车是有数据的,帕萨特11月的销量,26024台,比10月还多卖了5308台。

中保研公布了测试视频之后,中保研百度搜索指数飙升了,25号超过帕萨特了,在26号和大众的搜索指数持平了。今日头条、微博、知乎、哔哩哔哩等等各种平台,“帕萨特碰撞测试成绩”这个话题都登上热搜榜了。

这个是因为帕萨特的测试视频太过于触目惊心了。A柱弯折的车,大家也不是说没见过,但是弯得这么厉害,安全气囊还避开假人的头,测试了这么多车,它算是头一个。

大众没做出回应,从法律角度来说,确实是可以不回应的。虽然中保研的测试结果是有公正性和先进性的。但中保研的性质是非盈利的第三方测试机构,它只是一个民间机构,对车企只能起到督促改进的作用。打个比方,大众是个饭馆,中保研就好比是严格专业的“什么点评”,或者“什么团”。它下面有很多评论,可以讲你菜量少、难吃,可能不太新鲜,排名还靠后。

大众可以理,也可以不理,毕竟不是卫生局过来说,或者工商局过来说:你明天不能营业!它的确可以不理的,对不对?目前《GB11551-2014汽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上面只规定了正面碰撞的强制要求。

国家对偏置碰撞测试,是没有明文要求的,别说是A柱撞弯了,假人头撞掉了。就算是车散架了、假人撞得粉碎,最多也只能说是车子质量差。说到底,依然还是符合国家标准的,还是可以卖的。简单地讲,就是说:理有可能是亏了,但法上面还真的是不亏的。就是可以不回。

汽车圈的企业在面对质疑的时候,尤其是质量质疑的时候,态度一般都出奇地一致。“死亡气囊”——高田的气囊安全缺陷,也是在被曝光之前至少存在了10年了,直到09年美国发生了气囊命案,才开始全面调查。

大众处理这类事情也是有经验的,当年干式双离合质量问题,315都上的,然后才进行召回的。这个心态,土话有点像什么呢,就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虽然法律上没有要求大众做出回应,但是这段时间中保研的热度居高不下。很多朋友都关心这件事情,想问:大众你是不是给个说法会比较好?对不对?对于大众来说,这个事件已经算是对品牌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了,某种角度来说,甚至难以挽回了。

曾经的干式双离合质量问题,还可以甩锅给双离合技术不够成熟,没有充分考虑国内拥堵路况等等。对吧?但偏置碰撞A柱弯折,只有3种原因:车子结构设计不合理、关键结构件强度不足、结构设计和结构件都不行。这锅怎么甩呢?对吧?

重庆大学有论文《车身复杂结构件用超高强度钢双热成形关键技术》上面讲。汽车A柱加强件是白车身零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驾驶员和乘车人员的安全,要保证该零部件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和耐撞性能。

这个就好比你之前犯错像是“阅读理解”考得不好,找个理由说:「啊」,这题目实在是太难了,大家都做不会,怎么样。碰撞测试就算是最基础的“单词拼写”了,你拼都拼不出来,字都不会写,就是一个学习态度的问题了。

可以说这个折的不光是A柱了,有可能大众车主的心也被小小地折了一下,有可能。这安全气囊愣是没接住假人的头,也没能接住所谓的我们大众粉丝的心。

虽然大众没有公开回应,但是从它沉默的情况来看的话,也能感觉到,有一种想要“要么就算了吧,咱们也别提这个事”的那种感觉。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有个论文《网络舆情热点事件传播的生命周期研究》,上面对158个网络热点事件传播周期进行了一个量化分析。

它有个结论:网络热点事件传播的生命周期一般是不超过7天。热衷狂欢、善于遗忘成为了网民网络围观和表达的一个显著特征,就不过7天。等到新的网络事件一出来,热点事件又过去了,照样卖车,舞照样跳,每天都是新的一天。

所以总结一下,大众不回应帕萨特的碰撞测试成绩,是真的没有办法去做出一个让各方都满意的回应的,在我个人的角度来看。

其实,是因为大众也知道这次的成绩太过于差了,而且证据确凿并没有任何反驳的理由。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