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历年国家集训队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2024-07-01 05:56:00

历年国家集训队论文题目

2008年高考作文必备第一篇 人生信念 金兵未灭,何以为家 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岳飞,在金人入侵的动乱年代里,立下了“还我河山”的壮志,他一生征战沙场,死而后已。当岳飞率领军队屡败金兵,建有大功的时候,有人赠送美女以示慰劳,岳飞说:“金兵未灭,难道是大将安乐的时候吗?”宋高宗要为他建宅第、立家室,以褒奖他的赫赫战功,他又辞谢道:“金兵未灭,何以为家?”岳飞一生矢志不渝,终于留下千古美名。 分析:人生短暂,什么最重要?有的人选择及时行乐,有的人选择舒适安逸,岳飞选择的却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为了更多人的幸福而放弃小我。 话题:“生命的价值”“享乐与追求” 童第周新婚别爱妻 1930年,童第周刚结婚,为了深造,他毅然告别了妻子,到比利时留学。他们坚信:“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一去,就是4年。妻子在家养育着孩子,还把菲薄的工资省下一些寄给国外几乎一贫如洗的童第周,他不禁热泪盈眶。4年后童回国,二人从此并肩在实验室探索着生物学的奥秘。 分析:求知者,有时近于无情者;看似无情,却是至情。 话题:“有情与无情”“追求” 李宁带伤比赛夺金牌 在奥运会上连夺3块金牌的李宁是带伤参加比赛的。1984年5月,严重的伤痛使他放弃了在南昌举行的全国体操赛。奥运会临近,伤痛稍有好转,他就参加训练,去洛杉矶后,有一天做双杠后滚翻直倒立拉臂时,一使劲,胸肌拉伤了,肩背也受伤,痛得他痉挛抽搐,攥紧拳头。可他瞒着教练,暗暗发誓:“拼吧,就是比赛后肩膀断了,我也认了!”就这样,李宁不仅靠他的体力、技术,还靠他的坚强意志夺得了3块金牌。 分析:金牌是重要的,比金牌更重要的是精神。体育场上最感动人们的,就是这种拼搏精神。 话题:“最重的金牌”“精神无价” 不达目的不罢休 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勤奋好学,他的艺术水平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著名的语言专家。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北京所有的旧书摊也未如愿。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本书。时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18天都跑到图书馆去抄书,一部10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侯宝林正是凭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强毅力,才成为一代相声艺术宗师的。 分析:语言大师侯宝林以他的行动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要想成就一番事业,一要勤奋好学,二要持之以恒。 话题:“笑声来自勤奋”“学习成就天才” 炙肘练笔 当代画家潘觐缋于上海艺专毕业后,回到家乡卖画为生。他在恶劣的环境下刻苦练画,常十几个小时不停地练。晚上他就在煤油灯下练画,还找到了治瞌睡的最好办法。每当夜间作画困意缠绕,难以自制时,他就把臂膀伸到灯罩上,滚烫的煤油灯玻璃罩发出“嗤”的一声。剧痛驱散了他的睡意,又提起精神继续作画。久而久之,他的左膀肘上留下几块黑色瘢痕。他刻苦学画作画,终获成功。他的鱼类画,风格特异,独树一帜,蜚声中外。 分析:学习既要讲究方法,也需要毅力。任何想投机取巧的人都不可能获得成功。 话题:“刻苦”“成功的法则” 王国维之死 王国维的文化生命中,最深奥的一笔是他的死。 关于他的死,赵万里《王静安先生年谱》有如下记载:“五月初二日夜,阅试卷毕,草遗书怀之。是夜熟眠如常。翌晨(即1927年6月2日)盥洗饮食,赴研究院视事亦如常。忽于友人处假银饼五枚,独行出校门,雇车至颐和园。步行至排云轩西鱼藻轩前,临流独立,尽纸烟一支,园丁曾见之,忽闻有落水声,争往援起,不及二分钟已气绝矣,时正巳正也。” 由此大体可以推测,王国维的死,不仅是一种主动的选择,而且平静得很,如同去赴一位老朋友的约会,没有丝毫激昂的成分。正是这种视死如归的平静,为王国维在文化史的坐标系上圈定了一个独特的位置。他并非死于具体的时事,而极可能是死于对他身处其中的文化精神的失望,对于中国文化中某些无法补救的缺失的绝望。从大的历史观来看,他的死,不仅不拘泥于一些具体时务,更超越了个体生命;他以死来将自己同沦落的文化分割开来——他看到,倘肉体不死,精神必定走向泯灭,所以,只有以肉体的死,换取精神的永生。这正是他的大清醒、大智慧处。当时恐怕只有少数有同感者看穿了这一点。 分析:宁静无悔的选择,似乎在追求着什么,也许是中国知识分子那内心深处的一种恬然吧! 话题:“选择和追求”“死亡与永生” 绝不气馁的贾平凹 贾平凹在大学中文系读书时,开始进行文学创作,他连连在校报上发表诗作,并逐步将作品投向社会上的大小报刊,尽管那时他收到的退稿单比稿费单要多得多,但他毫不气馁,一如既往地看书、写作、投稿,终于获得成功。20年来,他以一枝灵秀之笔,写下了七八百万字的作品,出版了六七十部著作,数十次获得国内外各种文学奖。 分析:毅力是一种闪烁着勇敢者光芒的品质。失败了,不可怕,做一个有毅力的勇敢者,成功定是你的。 话题:“写作之路”“坚持就是胜利” 敢问路在何方 唐玄奘25岁离开长安西游。进入沙漠后不幸迷了路,随身携带的一罐水也不慎掉了。四五天中曾多次昏倒在地,可是只要他一醒过来就继续前进,终于走出了沙漠。他一路越戈壁、翻峻岭,经碎叶城,登帕米尔高原,闯铁门关天险,经历了近一年多的时间,终于到达天竺国,成为第一个周游古印度的中国旅行家。 分析:“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唐玄奘的成功,更印证了东坡居士的这一论断。 话题:“路在脚下”“开拓者” 第七次努力 英国有个人人皆知的故事:古苏格兰国王罗伯特•布鲁斯,六次被入侵之敌打败,失去了信心。在一个雨天,他躺在茅屋里,看见一只蜘蛛在织网。蜘蛛想把一根丝缠到对面墙上去,六次都没有成功,但经过第七次努力,终于达到目的。罗伯特兴奋地跳了起来,叫道:“我也要来第七次!”他组织部队,反击入侵者,终于把敌人赶出了苏格兰。 分析:不经意间的一次发现改变了罗伯特的人生。蜘蛛本能的行为给了他启示,坚忍不拔的努力使他最终取胜。 话题:“坚持才能胜利”“信念” 无腿飞行将军 苏联卫国战争期间,阿列克谢•梅列西耶夫的飞机被击落,他在双腿受伤、冻坏的情况下爬行了18个昼夜,最后回到自己的阵地。双腿截肢后,他经过锻炼,重又驾驶歼击机作战。他很重视人的体育积极性,这种积极性对健康和精神状态都是不可缺少的。他从童年时代起就喜欢运动,喜欢划船,踢过足球,当过守门员。他停飞后每天早晨拼命锻炼,每天早晨洗冷水澡,以此预防感冒。 分析:对于一个双腿截肢后又重回驾驶室的人来说,那绝对是一个奇迹。奇迹的发生需要一个支撑点,那就是毅力。 话题:“真正的残废”“残而不废”“精神的力量” 不留退路才有出路 古希腊著名演说家戴摩西尼年轻的时候为了提高自己的演说能力,躲在一个地下室练习口才。由于耐不住寂寞,他时不时就想出去遛达遛达,心总也静不下来,练习的效果很差。无奈之下,他横下心,挥动剪刀把自己的头发剃去了一半,变成了一个怪模怪样的“阴阳头”。这样一来,因为羞于见人,他只得彻底打消了出去玩的念头,一心一意地练口才,一连数月足不出室,演讲水平突飞猛进。经过一番顽强的努力,戴摩西尼最终成为了世界闻名的大演说家。 与此相似,1830年,法国作家雨果同出版商签订合约,半年内交出一部作品。为了确保能把全部精力放在写作上,雨果把除了身上所穿毛衣以外的其他衣物全部锁在柜子里,把钥匙丢进了小湖。就这样,由于根本拿不到外出要穿的衣服,他彻底断了外出会友和游玩的念头,一头钻进写作里,除了吃饭与睡觉,从不离开书桌,结果作品提前两周脱稿。这部仅用了5个月时间完成的作品,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文学巨著《巴黎圣母院》。 分析:两则事例都说明这样一个道理:断掉退路来逼着自己成功,是许多智者的共同选择。 话题:“我们没有退路”“退路是借口” “提灯女郎”南丁格尔 19世纪中叶,护士地位低下。出身名门的南丁格尔决心以身作则,改变这一现状,自愿当了一名护士。 1854年,英、俄在克里米亚开战,南丁格尔亲自奔赴前线。她替伤员清洗、消毒、包扎、按时换药、改善伙食,还经常跪在地上擦洗地板,洗涤带血的衣裤。每天晚上她都要提一盏灯,在4公里的巡诊线上,挨个查看病情,给伤员唱歌,送去安抚和爱心,从无间断。为此,她经常工作20小时以上,累得头发掉光仍然坚持不懈。由于她的努力,伤员的死亡率从60%降为%。后来,直到英、俄停战,最后一名士兵离开战场,她才回到家园。回国后,她又把英国人民为奖励她而募捐的5万英镑悉数拿出,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她还著书立说,为现代护理学的创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有鉴于此,国际红十字会在她逝世后,将她的生日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英国人民为她立起了手持油灯的巨型铜像,“提灯女郎”南丁格尔被称为“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女人”。 分析:南丁格尔奉献出了自己的时间与爱心,从而改变了整个世界对护士的看法。由此可见,个人的力量并不微小,关键看你愿意付出多少。 话题:“牺牲与奉献”“如何正视自己的工作” 悲情英雄——阿拉法特 阿拉法特从小就显露出了不受他人控制的独立精神和超乎常人的组织能力,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在反英斗争中,年仅17岁的阿拉法特自告奋勇,从沙漠部落中购买武器,偷运到巴勒斯坦,一时成为巴勒斯坦人心目中的英雄。 1948年5月,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法特毅然投身于抗击以色列的战争中。在战火硝烟中,他看清楚了巴勒斯坦人的悲惨命运,认识到革命是惟一的出路。此后十几年的时间,他一直为保家卫国的理想舍身奋斗。 自由,比任何东西都来得更宝贵。阿拉法特朝着理想国度勇往直前,1993年,他与以色列总理拉宾签署了巴勒斯坦自治《原则宣言》,从而拉开了政治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帷幕。第二年,他结束27年的流亡生涯,回到阔别多年的加沙。1996年,阿拉法特当选为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连任至逝世。 分析:自由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权利,阿拉法特的一生,正是对“不自由,勿宁死”的最好诠释。 话题:“禁锢与自由”“为理想艰苦奋斗” 爱拼才会赢 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少年时就立志要在数学上有所作为,为了攻克“哥德巴赫猜想”,他整天进行演算,光计算过的稿纸,就整整装了几麻袋,终于初步论证了这一猜想,创造了欧洲人用计算机都没能做到的奇迹。 分析:对事业的追求通常来源于理想以及对事业的信念和拼搏。 话题:“理想与成才”“奇迹的诞生” 祖逖闻鸡起舞 祖逖,晋朝人,胸襟开阔,不怎么讲究仪表,但却胸有大志。一天半夜里他忽然听到鸡叫,祖逖说:“这是吉祥的声音呀!”边说边下床,走到院子里舞起剑来。晋元帝时,祖逖任豫州刺史,北伐渡江之际,他叩着船桨发誓说:“不收复中原,誓不为人!”渡江以后,他率领部下与后赵石勒的军队相持,收复了不少失地,恢复了东晋黄河以南的许多领地。 分析:苦心孤诣,壮心不已,勤学苦练,必将有所成就。 话题:“成功与追求”“听其言,观其行” 一次成功就够了 以下是一个人一生的简历:5岁时,他父亲就去世了;14岁时,他从学校辍学,开始了流浪生活;16岁时,他谎报年龄参了军,而军旅生活也是处处不顺心;18岁时,他娶了个媳妇,可只过了几个月,媳妇就变卖了他所有的财产逃回了娘家;他曾通过函授学习法律,可不久又放弃了;后来,他卖过保险,卖过轮胎,还经营过一条渡船,开过一家加油站,但都失败了。 人到中年,他成了一家餐馆的主厨和洗瓶师,可因政府修公路而拆了那家餐馆,他又失业了;时光飞逝,眼看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而他仍一无所有。65岁那年,邮递员给他送来了他的第一份社会保险支票,他用这105美元保险金创办了自己的一份崭新的事业;88岁高龄时,他的事业终于大获成功。 他,就是肯德基创始人——哈伦德•山德士! 分析:一辈子都在追求中,只要一次机会,你就会成功;如果你放弃追求,再多的机会,你都不会成功。 话题:“挫折是一笔财富”“困境与成功” 李清照夫妇典衣治学 李清照夫妇二人勤俭度日,常典当衣物,“取丰千钱”,买来一些碑文古迹,回家研习,且全身心投入。她给自己立下规矩:不吃第二道荤菜,不穿第二件绸衣,更不置办贵重饰物。有时她在街市上碰见珍贵史料,宁肯脱掉身上的衣服典当,也要买回。 分析:李清照夫妇为世人所称颂,流芳百世,这与其对治学的不断追求分不开的。 话题:“治学贵在勤奋”“痴” 不下跪的人 1995年3月7日下午3点,头天晚上加班到凌晨两点的珠海市南山工业区瑞进电子公司的工人,好不容易盼到10分钟的工休时间,工人们太累了,一名身体染病的女工实在坚持不住,伏在工作台上打起了盹。然而谁也没有想到,韩国女老板顺手操起一块线路板朝这位女工猛砸过去•……紧接着大发雷霆,吼叫着各生产线管理人员直身站立举起双手作投降状,然后叫车间工人统统跪下。人群中有一个人直直地站着,愤怒地望着这个外国妇人。女老板吼叫:“你为什么不跪?”这个人说:“我是不会给你下跪的!”这个中国青年员工的名字叫孙天帅。 分析:孙天帅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士可杀不可辱”的气概,更是中国人不畏强暴、毅然捍卫自身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的鲜明写照。 话题:“别让精神跪下”“站立的人”

算法艺术与信息学竞赛算法导论 你准备NOI,算法导论必修! 不看算法导论,把从02年以来所有国家集训队论文都看掉NOI考什么? 只有想不到,没有考不到。 考一切,在世界上所诞生的算法。(除了代码量特大的算法) 《算法竞赛入门经典》刘汝佳那个书,才是入门。 但是还是不错的,我也有看。 算法艺术与信息学竞赛不是让你直接看,那是信息学界的圣经,是目录…… 你看见算法,然后去百度找资料。 网上资料还是很多的USACO 速度全部刷完。 月赛看自己情况,做金组题 然后去做 衡阳八中OJ 的省选题。 准备NOI,网络流要很强大,DP要很强大。 数学要很强大。 哎,我今年NOI,但是连去年的卷子都做不到银牌的分数。 我悲剧了…… 只有前辈的经验, 看集训队论文,很重要!

如何免费下载ACM数字图书馆文献(2021/2/17亲测好用)1、首先在acm图书馆(ACM电子图书馆)找到想要的文献(我使用作者+年限限定的方式找到了文章)2、复制文献对应编号(蓝色所示)粘贴到文献小站(文献小站)3、下载,搞定

能作出这样的梦真是天才!我认为你的想法不是正确的。当然,作为一个普通的高三学生,我所说的也只是我的想法: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2-3的第三章第一节: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书上做讲的内容与你这题要求的“直线”本质上是一样的:求回归直线我的方案(基本是背书的):①建立直角坐标系,给n个点编号(画散点图)②求回归方程: 分类讨论: 1.如果N个点的分布接近于线性,则可以直接用线性方法做下去; 2.如果N个点的分布不是线性,则应当用各种方法将其转换为线性: 例如:有一组点的分布是呈二次函数的,则应当将点用对数函数转化为线 性关系再作下一步处理③线性回归方程的求法: n _ _ ∑ (xi-x)(yi-y)⌒ i=1b= ------------------- n _ ∑ (xi-x)^2 i=1⌒ _ ⌒ _a= y - b x④所以y=ax+b为所求⑤由于可能求到很多个直线,那到底哪个最准呢? 所以要 求“残差”,残差越小,证明所求直线越精确 将散点的残差的平方加起来,就得到了残差平方和,它代表了随机误差的效应 (这个公式比上面的更难写,所以不打了)*如果你看不懂的话我跟你解释一下:这实质就是通过求这些散点里这条虚拟的线的最短距离之和,类似于初中学的求一组数据的方差.(因为如果有的点在直线下方,有的点在上方,它们一正一负会相互抵消导致误差,所以这个公式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用了类似求方差的办法.)⑥搞定!如果你要找不到数学选修2-3,可以去这个网址下载课件看,如果你还看得下的话:我可是找了很久才找到的啊! 另外,对于你所说的2.可做一条与所求直线l垂直的直线m,然后做那些定点在直线m上的投影.然后求这些投影的点 到 直线l与直线m的交点 的距离 即可。(显然l与m的交点应该在正中间的一个投影上(如果是n奇数)或在正中间的两点之间(如果n是偶数))——我认为未尝不可,但很难保证是最短的(也就是最精确的),最好将点到线的距离用方差计算,得到的结果可能更加准确。而且,你所讲的办法不具有一般性,也就是在一些其他方面可能难以拓展,只适合基础(直线)部分,例如求一条曲线就不行了。不过我很钦佩的对数学的热情和不息的探索!我跟你讲的东西都是老师教的,我没有你一样思考的空间和火花,所以你一定很有潜力!By the way,老师用了一个星期才讲完,我的话不免有漏洞,最好还是自己翻书看看,理解,这样比较深刻。最后,祝你成功!作个好梦! ———————————————————————————————————嗯,我看三楼「矛∈雨∮盾 - 魔法师 四级」应该是对的!O(∩_∩)O

2016年国家集训队论文答辩

在acm图书馆(ACM电子图书馆)找到想要的文献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我使用作者+年限限定的方式找到了文章)2、复制文献对应编号(蓝色所示)粘贴到文献小站(文献小站)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3、下载,搞定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打开CSDN APP,看更多技术内容ACM集训队论文合集_lhfl911的博客_acm集训队论文2021距离ACM/ICPC的时间越来越少了,选择性地看一些集训队论文是很有必要的。 (在此给已经看过所有论文的神牛跪了= =) 所以,我在此整理了一下,供大家参考。 组合数学 计数与统计 2001 - 符文杰:《Pólya原理及其应用》 2003 - 许智磊...继续访问...会议和期刊论文的下载方法_zffustb的博客_aaai论文下载在以下的网站上选择需要下载的年份的会议。 WWW Conference - Proceedings ()在2022年时,5月6日时可以从该网站上下载WWW 2022的论文了。 ACM MM 在bing国际版上搜索[year] ac...继续访问ACM经典论文,这是acm经典论文集。acm常用算法,这是acm经典论文集。里面主要是2009年的国家集训队的acm培训资料。最新发布 学计算机不知道ACM数据库文献下载,那你就OUT了ACM数据库文献如何下载继续访问ACM最佳论文专业指导文档类资源-CSDN文库ACM会议模板,内含“”文件 本资源参考网址: 解压本资源后,用WinEdt打开“”文件,直接点“PDFTeXify”即可编译... ACM国家集训队论文集...继续访问最新CCF A 类人工智能会议论文下载汇总 (含2022)_Phoenixtree_DongZha...ACMMM2021 :ACM Multimedia 2021 NeurIPS2021 :Accepted Papers 2020 年前部分 CCF A 类会议论文下载地址汇总 NeurIPS(1987-2020) :List of Proceedings ICML(2013-2020) :Proceedings of Machine Learning Research | The Proceedings of...继续访问ACM论文格式化下载「ACM Paper Formatted Download」-crx插件下载文件名称 插入“一键下载”链接, 这将把PDF保存为格式化的文件名。 防爆 “140418_EA CHI'13_TuringRings-可嵌套的圆形” 而不是“” 支持语言:English如何免费下到IEEE ACM的论文(SCI-HUB的使用)记住这个网址 : (或者谷歌 sci-hub) 这是主页,看到 URL, PMID/DOI ,search string 在acm论文的地址粘贴在主页的search输出框,然后search查看pdf并下载继续访问ACM官方论文模板,英文投稿必备_acm英文论文格式-机器学习文档类...这是ACM给出的英文投稿模板,投稿必备。里面详细给出了章节、图片、表格、公式、数据、定理证明格式、引acm英文论文格式更多下载资源、学习资料请访问CSDN文库频道.继续访问如何免费下载英文论文_sa726663676的博客如何免费下载英文论文 如何免费下到IEEEACM的论文(SCI-HUB的使用): SCI-Hub科研论文全文下载可用网址 - 自动更新:...继续访问查找和免费下载文献的方式汇总目录1 查找文献的网站(1)Google Scholar(2)Semantic Scholar(3)Springer LInk(4)IEEE Xplore(5)ACM Digital Library(6)计算机数据库DBLP(7)知网(8)百度学术(9)万方数据库2 免费下载文献的方法(1)SCI-HUB(2)登录校园网(3)谷歌搜索(4)百度学术 本人是计算机专业,以下介绍的部分数据库是针对计算机和电子方向的,这几种常用的大众数据库一般足够使用,还有更过的小众的数据库就不一一介绍,如果想了解更多的通过校园继续访问ACM Digital Library访问及完整联动ZoteroThe ACM Digital Library(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创立于1947年,是全球历史最悠久和最大的计算机教育、科研机构。数据库收录了美国计算机协会的各种电子期刊、会议录、快报等文献的全文信息,还可以看到出版物信息。个人注册的账户不可以免费访问获取。尝试了几个第三方网站,也还凑合,最好的方式肯定是通过学校VPN的资源访问。所以一直是下载然后手动添加pdf,偶然发现,如下图,在pdf界面点击Zotero Connector插件,继续访问[转]如何免费下到IEEE ACM的论文(SCI-HUB的使用)记住这个网址 : (或者谷歌 sci-hub) 这是主页,看到 URL, PMID/DOI ,search string 在acm论文的地址粘贴在主页的search输出框,然后search查看pdf并下载 参考 ...继续访问ACM文献citation批量下载ACM批量下载citation继续访问超详细的免费下载论文方法作为一名大四生必然逃不过论文的刁难,一般学校都是买了中国知网、万维网等版权,但是回到家的同学没有校园网可以用这些免费的网站。 推荐网站: 2.谷歌学术 (主要用于下载英文文献) 知网虽然没有会员无法下载也无法在...继续访问acm程序参考文献参考本人上传一份acm程序参考文献,提供大家参考。。。国家集训队论文分类假期要将论文扫一遍。 组合数学 计数与统计 2001 - 符文杰:《Pólya原理及其应用》 2003 - 许智磊:《浅谈补集转化思想在统计问题中的应用》 2007 - 周冬:《生成树的计数及其应用》 2008 - 陈瑜希《Pólya计数法的应用》 数位问题 2009 - 高逸涵《数位计数问题解法研究》 2009 - ...继续访问一篇ACM上的文章主要介绍了一种新型的DNS结构;ACM CCS 2017论文集 PART1ACM CCS 2017会议论文集 The ACM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s Security (CCS) is the flagship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Special Interest Group on Security, Audit and Control (SIGSAC)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ACM).热门推荐 ACM 下会议的最新Latex模板的使用方法和投稿注意事项ACM 下会议的最新Latex模板的使用方法和投稿注意事项 1. ACM 会议的最新Latex模板的使用方法 解压从ACM会议指定官网下载的压缩包,一般使用sample-sigconf模板。新建一个文件夹将acmart-master中 、、及samples文件夹下sigconf拷入,编译即可。报错是因为没有考入sample下的图片。另外。Texstudio的编译改为Xelatex继续访问多媒体领域顶会--ACM MM 2020 会议论文打包下载点击上方,选择星标或置顶,不定期资源大放送!阅读大概需要15分钟Follow小博主,每天更新前沿干货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 ...继续访问如何免费下载论文?声明:博客里只提供正规方法。首先,一般检索论文的搞研发工作的学生或者学者,而一般学校和研究所都会购买IEEE Xplore、中国知网、百度文库等比较常用的数据库,所以一般情况下先去这三个地方搜。其中:IEEE用来检索大多数的英文文章(打开相对来说有个几秒延迟);知网用来检索大部分的中文文章;百度文库里面有时候会有一些学生上传的毕业论文(大论文),一般不会去百度文库检索。其次,如果你在以上网站检索不...继续访问多媒体领域顶会,ACM MM 2020 会议论文下载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 (ACM MM) 是多媒体领域顶会,研究内容覆盖图像、视频、音频、人机交互、社交媒体等,今年的ACM...继续访问acm论文下载写评论72619踩分享

编辑词条张钰哲 张钰哲——“中华星”的发现者 1928年11月22日夜,美国叶凯士天文台爆发出一阵欢呼声。一个高挑儿身材,面庞清秀的中国小伙子一边摘下眼镜揩去激动的泪花,一边不禁地高喊着:“捉住了,捉住了!我终于把它捉住了……”他就是我国著名天文学家张钰哲。两年中,他一直在苦苦地追索,在茫茫地星海当中找寻一颗人类从未发现过的行星。这颗星溜得太快了,当它刚一进入张钰哲的眼帘时,又在转瞬之间躲进了茫茫的星海之中。 为了它,两年时间张钰哲从未睡过一个好觉,吃过一顿安静饭,伴随他的只有伸向星空的天文望远镜。多少个不眠之夜过去了,张钰哲熬红了双眼,深陷的面颊显露出苍白的容色,但他依然如故,仍在星海中搜寻。他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更相信自己的中国心。这是一颗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和力量的心。有了这颗心,他虽然身在异国,却能创造出散发着老祖宗气息的奇迹。 经过连续的观测和精密的轨道计算,张钰哲确信两年前他发现的一颗星是从未有过纪录的新行星。今天,当这颗星再次进入他的观测网时,他轻按相机快门,终于将这颗新星留在了底片上。张钰哲的发现,很快就得到了“国际行星中心”的承认。依照国际惯例,发现者有权为它命名了。身处异国他乡的张钰哲,此时心潮澎湃:天文学乃是我国古学,其成就早就领先于世界各国。只是到了近代,我国才落后于西方,就天上闪烁的行星来说吧,没有一颗是中国人发现的。多少年来的梦想今天终于实现了,中国人发现了行星,中国的名字也将在太空遨游。“就叫它‘中华星’吧!”张钰哲坚定地说。 从此,一颗新发现的“中华星”带着海外游子的拳拳报国心闪烁在无垠的宇宙之中。 1902年,张钰哲出生在福建闽侯县城一个职员的家庭。他两岁丧父,家境贫寒。艰难的世道,磨练出他坚毅顽强的性格。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为学校里品学兼优的学生,无论在小学还是中学毕业的考试中,他都取得了全校第一名的成绩。1919年他又以优异的分数考取了清华的留美预备班。 张钰哲多才多艺,他热爱文学,擅长美术。但他更希望发展祖国的工业。在清华园里,他攻读机械工程,准备有朝一日,使祖国的经济腾飞而起,不再受洋人的欺辱。 一天晚上,在同学的宿舍里,他偶然发现了一本小册子,而这本小册子却改变了他的一生,也改变了中国天文事业的命运。这是一本普通的天文科普读物,作者在卷首写了这样一段令人心泣的言语: “天文学乃中国古学,在我国启昌独早,其研究规模,千年前即已灿然大备,惜后中落……近百年复受晚清腐败政治之影响和军阀的摧残,天文古学更日就消亡,几成绝响。诸君关心国粹,扶翼文明,想亦深同愤惜也。” 读到这里,张钰哲的心微微颤抖了一下,难道中国真的要沉沦下去?天文古国的雄风难道真的再也树不起来了? 1923年,张钰哲来到美国求学,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毅然放弃了追求已久的机械工程专业,转而投考了芝加哥大学天文系。经过几年的努力,他发现了“中华星”,为中国的天文事业争得了荣誉,他的名字如同一颗升起的新星传遍了整个世界。 1929年夏,张钰哲获芝加哥大学天文博士学位。他放弃了美方提供的优厚报酬,轻装返回祖国。从此在这块生他养他的土地上,与中国的天文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冒险抢国宝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三省并继续西犯,不久又占领了热河地区,矛头直指华北,直指平津。 1932年9月10日,正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服务的张钰哲,受台长余青松的派遣,到北平将安放在古观象台上的四架古天文仪器抢运至南京,以免落入日本之手。 安放在北平古观象台上的四架古仪器,是我国的传世之宝,也是世界上罕见的古雕铸珍品。其中的两件——天象仪和圭表,曾遭八国联军的劫难,落入德、法侵略军之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我方是战胜国,才几经周折将宝物要回。难道让它们再次落入侵略者的手中?想到这里,张钰哲深感肩上担子的沉重,无论如何也要把国宝抢回来。人在国宝在,宝亡人也亡。张钰哲下定了决心,只身奔赴北平。 到了北平,他顾不得喘一口气,直奔古观象台。张钰哲令人将天象仪和圭表装入木箱内,然后运送到火车站,通过铁路运往南京。剩下的浑天仪和简仪竟是庞然大物。这两件铜铸仪器分别重8吨和7吨,像两座小山一样稳坐在古观象台上,难怪八国联军对它们都奈何不得! 张钰哲八方求援,跑遍了整个北平城,都找不到一辆可以运载它们的车辆。根据南京政府的密令,一旦北平危急,即将这两座古宝炸毁,决不落入日本人手。奔波了一天的张钰哲回到古观象台时,看到全副武装的士兵散站在两架仪器的旁边,正在筹划着炸毁仪器。 张钰哲一个箭步冲上去,又手抱住了浑天仪,热泪夺眶而出,口里重复着一句话:“等等,等等,你们要相信我……”此时,他的心像撕裂了一样疼痛。急切之中,他猛然想起了光绪年间浑天仪自钦天监紫微殿移到观象台,两地相距3公里之遥,这个庞然大物是如何过来的呢?经过了解,答案找到了,原来是在严冬季节,沿途百姓泼水成冰,100多个壮汉将仪器前呼后拥着自冰道上推过来的。 张钰哲茅塞顿开。早在中学时代,他就学过摩擦力的原理。早秋的季节自然是制不得冰道,但滚动的圆木却可以将摩擦力降低到最小限度。 第二天清晨,张钰哲叫来几十名工人。在两座古仪的底座下垫起了一排整齐的圆木杠,在一声声的吆喝中,两架古仪一寸一寸地移向大门口,穿过裱褙胡同,经西观音寺由东单移到前门车站。12华里的路程,竟用了整整3天的时间。 5天以后,4架国宝安全抵达南京。直到此时,张钰哲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在日军轰炸下观测天象 1937年8月11日,张钰哲测得一项重要的太阳活动预报:1941年9月21日将有日全食带进入我国新疆。据张钰哲的测算,日食带将经甘肃、陕西、湖北、江西,最后从福建北部入海。后来,经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证实,张钰哲率先测报的1941年9月21日在我国出现的日全食,是全球400年来罕见的天文奇观,其观赏价值和学术价值都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 为了观测这次奇观,我国有关部门积极行动起来,进行了周密的部署。1940年1月,中国日食观测委员会宣告成立,并购买仪器,绘制地图,安排交通给养,确保观测的顺利进行。 1941年4月,中国日食观测队成立,张钰哲任队长,亲自带队到昆明集训。当时正值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前夜,日军加紧了对香港及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轰炸。观测队自德国购进的观测镜被日军炸毁,由于时间急迫,再次从国外进口仪器设备已经没有可能。张钰哲急中生智,将一架6寸口径摄影望远镜头取下,配上自制的木架,外蒙黑布以代镜筒,另以24寸反光望远镜底片匣附于其后,用以摄取日冕图像。在中央大学、金陵大学和测量总局的大力协助下,总算配齐了必需的设备。这时,张钰哲才深深地松了一口气。 根据预测的情况,1941年在我国出现的日食带,其覆盖地区大部分已沦为敌占区,所剩可观测的地区寥寥无几。这些地方离占区近,随时都会遇到日军飞机的狂轰滥炸。张钰哲深知这次观测意义的重大,这是我国进行的第一次有组织的现代日食观测,其记录将对世界天文科学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了使中国的天文事业跨入世界强手的行列,就是冒再大的风险,也要完成这次艰巨的任务。 张钰哲选定甘肃临洮县为观测地。他认为临洮县秋季晴天多,而且相距我国西北第一大城市兰州只有100公里,可以为观测队提供更多的方便。 1941年6月29日,张钰哲率领观测队全体成员携带仪器设备,乘坐吨的一辆军用卡车从昆明取道去临洮,开始了3000公里的行程。汽车行至重庆附近,遇到27架日机的轰炸。张钰哲和他的队员们跳下汽车,钻进农田,趴伏在地,头上飞机盘旋,周围烟火弥漫。所庆幸的是,观测队的成员无一伤亡。空袭过后,公路上弹痕累累,尸骨遍地。张钰哲目睹这一切,毅然驱车继续行驶。 经过6个星期的颠簸行程,观测队于8月13日抵达临洮。在当地军民的大力支持下,观测队在泰山庙戏台前的广场上建起了临时观测点。在安装调试仪器的日子里,观测队经常遇到日军的空袭。据《中央日报》统计,观测队抵达临洮以后,共遇日机空袭25次。有次日机空袭,正值张钰哲调试仪器,他立即跑到了旁边的树丛中躲藏起来,周围的群众都为他捏了一把汗。空袭过后,他又埋头紧张地工作起来。 9月21日9时30分,全球瞩目的日全食初亏终于出现了。当时晴空万里,但见月亮的黑影从西侧开始侵入太阳。40分钟后,太阳被“吃掉”了1/3,天空也逐渐昏暗,气温下降。又过了半个多小时,太阳整个被“吃掉”了,月球遮住了整个日轮。又过了一会,全食的四周辐射出万道金光,“日冕出现了!”在场群众欢声雷动。10时59分,太阳开始生光,万物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张钰哲和他的队友们观测和捕捉到珍贵的天文资料170多项,共摄得照片200余张,“五彩”影片20卷,重庆中央广播电台将实况通过无线电波转播到世界各地。 这次日食现象,历时3分钟,与张钰哲所预测的情况完全吻合。在中华民族遭受外国侵略之时,在中国本土上进行的这次成功的有组织的日食观测,其意义早已超出了“天文”的范畴。 心中只有中国 抗战胜利后,身为紫金山天文台台长的张钰哲怀着无比的喜悦,和他的同事们一起将天文台迁回南京。 为了更多地了解世界天文发展的动向,发展中国的天文科学,1946年,张钰哲前往美国、加拿大等国考察。凭藉他在世界天文学领域中的影响,在国内外朋友的帮助下,他先后访问和考察了美国帕洛马山天文台、基特峰天文台、阿雷西博天文台、橡树岭天文台等以及加拿大维多利亚天文台。 在出国访问的过程中,张钰哲一方面注意考察美、加等国使用的遥遥领先的仪器设备和尖端的科学技术,另一方面向西方介绍了中国天文事业的发展状况及中国人对天文科学的贡献。他以实际行动向世界天文学界证明:别人家做的事,中国人也能做到;别人不能做到的事,中国人一定也能做到!他在美访问期间,以唯一的外籍代表身份被邀请参加在波士顿召开的美国天文学会年会。在会上他发表了“变星的速度曲线”和“大熊星座的光谱观测”两篇论文。他那严密的论证,透彻的分析获得了同行们的一致好评。论文很快地发表在美国《天体物理学》杂志上,那是美国很有权威性的一份刊物。当他再次来到使他发现“中华星”的叶凯士天文台时,张钰哲的名字又一次升上天空——他在变星照相观测中发现了一颗新的变星!张钰哲对天文学的贡献令外国人刮目相看,中国人的智慧令外国人惊叹。“张钰哲真了不起!中国人真了不起!”此时此刻,“张钰哲”与“中国人”联在一起。张钰哲是中国人,而中国人就是张钰哲。 正当外国朋友庆贺张钰哲的考察取得丰硕成果之际,国内传来了令人失望的消息:国民党外交部突然中断对他回国路费的承担。这消息如同当头一棒落在了正准备归国的张钰哲身上。此时此刻,他感到浑身冰凉,甜酸苦辣五味俱全,他的心在哭泣…… 恰恰相反,美国及加拿大的同行们听到这个消息后却异常高兴,他们奔走相告,觉得再也找不到像这样一个说服张钰哲留美的好机会了。美国各大天文台向他发来了聘请书,加州大学立克天文台破例以优厚的待遇聘他去当台长,并答应安排好他夫人的工作。金钱、待遇,对他来讲,从来是不屑一顾的,唯一使他感兴趣的是美国天文学界那高精尖的仪器设备。但是这些,和祖国的需要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 这一夜,张钰哲辗转反侧,他想起了18年前,当他通过博士论文答辩的时候,当时的生叶凯士天文台台长樊比博教授向他提出在该台任职的挽留,遭到了他的婉言拒绝。也是这样一个夜晚,他睡不着,披上衣服奋笔疾书,写下了这样两句诗言:“楚材岂能为晋用,相期神州建灵台!”此时,这两句话又在耳边作响。祖国毕竟是我的母亲呀,我的一切都是母亲给的。我虽不材,但岂肯为晋用? 主意已定,他婉言回绝了美国朋友和同行们的邀请,利用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派队到我国浙江武康地区观测日食的机会,1948年初回到了祖国。 新中国成立后,张钰哲一直担任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几十年来,他一直耕耘在祖国天文科学的园地上。 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富于才华的领导者。有人形象地比喻说,他的一只眼睛盯着星空,而另一只眼睛始终看着紫金山。这话一点也不过分,他在勤奋地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一直关心着对紫金山天文台的建设。 1949年10月,在张钰哲的努力下,紫金山天文台的观测仪器得到了修复。他又倾注心血,花去4年的时间建成了我国最先进的天文仪器厂——南京天文仪器设备制造厂。以后,他又亲率同行自制和引进了国际一流水平的科学仪器,使紫金山天文台,名享四海,它不仅恒星、行星进行观测,同时对空间天文学、射电天文学、实用天文学、历算和天文仪器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这一切包含着张钰哲一生的心血。 从1928年张钰哲发现“中华星”起,到1986年张钰哲病逝,在半个多世纪中,他又陆续发现了“中国星”、“紫金山一号”、“紫金山二号”等400多颗在星历表上没有记载的新星,在它们当中,有81颗得到了国际行星中心的编号命名。张钰哲一生著作甚多,发表论文101篇,出版专著、译作10本。国际天文学界为了纪念他,将美国哈佛大学天文台1976年10月23日发现的一颗新星命名为“张钰哲星”。 1986年5月5日,《人民日报》为张钰哲发表了专题短评,称他是一颗 “永不熄灭的星”。 张钰哲(1902—1986),福建闽侯人,天文学家,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1926年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天文学系,次年获硕士学位,1929年获美国叶凯士天文台天文学博士学位。历任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台长、名誉台长。 张钰哲在国际天文界享有盛名,更在中国天文史上留下许多 “第一”: 1928年,中国人自己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第1125号小行星是他发现并命名为“中华”;1941年,中国境内的第一张日全食照片是他组织拍摄;他第一次提出从研究哈雷彗星的回归,来解决“武王伐纣” 究竟发生在哪一年的历史悬案。新中国成立后,张钰哲一直担任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台长,直到1986年去世为止。30多年间,他拍摄和领导拍摄到7000多次小行星和彗星的精确位置,发现800多颗小行星和3颗命名为“紫金山”的新彗星,他开创并领导了多个领域天文学研究,取得多项重要成果。世界同行对他的成就极为重视和尊崇。为了表彰他在天文学上的贡献,1978年8月,国际小行星中心宣布,将第2051号小行星定名为“张”(zhang)。 张先生精通天体力学,同时在创建我国小行星、彗星的探索和研究上倾注了很大的精力,作为我国的首席天文学家,对当代天文学主流的天体物理学的建设,始终备极关注。开创并领导了天文学多个领域研究,取得多项重要成果。在天文学史研究、天文仪器研制、天文科普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张钰哲编著成果颇丰。早在30年代初,即担任中国天文学会《宇宙》杂志主编,出版了19卷;1954年《天文学报》创刊,他首任主编,1962年-1982年再任主编。1979年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卷》编委会主任。他在国内外发表过六十多篇论文和八部译著,并主编《天问》等书,一生论著颇丰。 我们以《天文爱好者》2002年第6期上李元先生的文章,来了解张钰哲先生为我国天文科普事业所做的巨大贡献: 张钰哲--天文科普的引路人——纪念张钰哲诞生100周年 张钰哲是中国现代天文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他在天文教育,天文科研上都有很多贡献,同时他还是一位热心科普的天文学家,他是我国天文科普事业的引路人。 从《宇宙》到《宇宙丛谈》 1929年张钰哲从美国学成归来,他在南京中央大学物理系讲授天文学等课程之余,也经常写科普文章发表。由于他的文学修养深厚,他的文章十分优美,立刻名传天下。1930年中国天文学会的《宇宙》月刊创刊,发刊辞就是请他写的。后来他为《宇宙》写过很多科普文章。在科普写作方面他出过两部著名文集:《天文学论丛》(商务印书馆1934年)和《宇宙丛谈》(正中书局1945年)。其中有些文章流传海内外,成为经典之作。 破除迷信 声讨伪科学 过去,由于科学知识的馈乏,长期以来流传于民间的天象迷信,束缚着人们的思想,例如日食、月食、彗星、流星等等。张钰哲每逢遇有罕见天象发生时总要进行破除迷信,普及科学的工作。例如1936年6月19日的日食;1941年9月21日的日全食;1953年春节(2月14日)的日偏食;1980年春节(2月16日)的日全食发生前后张钰哲都做了不少科普工作。特别是1941年的日全食,他不但带队在抗战艰苦情况下,到甘肃临洮进行了我国境内第一次日全食的科学观测,并且多次举办了日食图片展览和科普演讲。1953年春节的日偏食,张钰哲也带头进行了全国性的广播演讲,是新中国第一次的全国性科普活动。1980年春节日全食是新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日食的观测与科普活动,张钰哲虽已高龄,但也积极参加。至于多次的彗星出现,张钰哲也参加科普宣传。他编著的《哈雷彗星今昔》(1982,知识出版)一书既是科学著作也起到科普作用,驰名中外,在国外也常见到这本书的书影。 在捍卫科学尊严,声讨伪科学方面,张钰哲总是挺身而出,口株笔伐不遗余力。1946年一位留学法国的博士刘某,居然声称用八卦发现了第十大行星--木王星。当时由国民党的宣传部长出面为此大为吹捧,在重庆国民党的《中央日报》上鼓吹宣传,弄得一片乌烟瘴气。中国共产党的《新华日报》首先发表短文予以批评。不久,张钰哲就在当时最有权威的重庆《大公报》上发表著名的长篇星期论文《你知道行星是怎样发现的吗?》,对这种伪科学予以有力的抨击,这是普及科学,发扬科学精神的著名事例。1980年前后,这一伪科学活动又在卷土重来之势,科普界重温了张钰哲先生的著名论文并且在《科普创作》杂志上将它重新发表,使许多人澄清了头脑中的模糊认识。 开放天文台 推动天文馆 新中国成立不久,国务院任命张钰哲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他除了积极修复仪器开展天文观测和研究之外,还积极支持天文台的科普工作。当时刚成立的大众天文社就挂靠紫台,得到他的大力扶持,因而也使紫台建立了每逢周末日正式向广大群众开放的制度。这可能是建国以来最早向群众开放的科研机构。此外紫台对科普展览,科普电影的拍摄(如《日食和月食》)和译校(如苏联彩色影片《宇宙》)都给予很多便利,还支持了《大众天文》科普期刊,组织翻译了苏联《天文爱好者手册》等。 在筹建北京天文馆中,张钰哲可以说是推动我国天文馆事业的先锋。1929年张钰哲回国不久,就在《科学》杂志上发表长文介绍蔡斯天象仪和天文馆(那时叫假天),还在文末有:"在国都听在地建立一所假天(天文馆)亦孰曰不宜"之句。该文又收入他的名著《天文学论丛》(1934)中。因此张钰哲在筹建北京天文馆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他从紫金山天文台调出陈遵妫和李元支援北馆工作就是实例。 在后来天文馆的许多工作及《天文爱好者》杂志的诞生和发展,都有张钰哲的影响和关怀。 在纪念张钰哲院士百年诞辰之际,谨以此言语追述他做为我国天文科普事业引路人的部分事迹,并愿与同志们共勉,献身天文科普事业。 张钰哲先生科普创作介绍: 《小行星漫谈》 这本1977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科普小书,系统地介绍在太阳系里,除了九大行星外,还有许多体积较小的小行星也绕太阳运行,用浅显的语言,通俗地介绍小行星的发现、观测、特性、用途及其演化等,供广大天文爱好者欣赏。书中的内容包括:小行星的发现、小行星的观测、小行星的运动和轨道、小行星分布和总质量、不平常的小行星、小行星的用途、小行星的诞生和演化。 《哈雷彗星今昔》 1982年由知识出版社出版,完整介绍了哈雷彗星的运动规律,以及哈雷彗星现象的科学历史,对传统的迷信说法予以批驳,澄清了广大百姓的头脑中的一些糊涂思想,引导大家用科学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这一天文现象。此书的内容有: 年回归的哈雷彗星; 2.我国古代文献记载的彗星; 3.关于彗星的迷信和传说; 4.哈雷彗星的弟兄们; 5.秦代前后的哈雷彗星观测记录; 6.认识同期彗星的过程; 7.哈雷彗星1910年回归的经过和1986年回归预报; 8.研究哈雷彗星的意义。 张钰哲的著述甚多,主要有《变化小行星的光电测光》、《造父变星仙后座CZ的研究》、《哈雷彗星轨道的演化趋势和它的古代历史》等学术论文二十多篇。

报效祖国宏愿——华罗庚华罗庚是一位靠自学成才的世界一流的数学家。他仅有初中文凭,因一篇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得到数学家熊庆来的赏识,从此华罗庚北上清华园,开始了他的数学生涯。 1936年,经熊庆来教授推荐,华罗庚前往英国,留学剑桥。20世纪声名显赫的数学家哈代,早就听说华罗庚很有才气,他说:“你可以在两年之内获得博士学位。”可是华罗庚却说:“我不想获得博士学位,我只要求做一个访问者。”“我来剑桥是求学问的,不是为了学位。”两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堆垒素数论,并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哥德巴赫问题发表18篇论文,得出了着名的“华氏定理”,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数学家出众的智慧与能力。 1946年,华罗庚应邀去美国讲学,并被伊利诺大学高薪聘为终身教授,他的家属也随同到美国定居,有洋房和汽车,生活十分优裕。当时,不少人认为华罗庚是不会回来了。 新中国的诞生,牵动着热爱祖国的华罗庚的心。1950年,他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裕生活,回到了祖国,而且还给留美的中国学生写了一封公开信,动员大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他在信中坦露出了一颗爱中华的赤子之心:“朋友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虽然数学没有国界,但数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 华罗庚从海外归来,受到党和人民的热烈欢迎,他回到清华园,被委任为数学系主任,不久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从此,开始了他数学研究真正的黄金时期。他不但连续做出了令世界瞩目的突出成绩,同时满腔热情地关心、培养了一大批数学人才。为摘取数学王冠上的明珠,为应用数学研究、试验和推广,他倾注了大量心血。 据不完全统计,数十年间,华罗庚共发表了152篇重要的数学论文,出版了9部数学着作、11本数学科普着作。他还被选为科学院的国外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家的院士。 从初中毕业到人民数学家,华罗庚走过了一条曲折而辉煌的人生道路,为祖国争得了极大的荣誉。中国第一飞机设计师 制造家和飞行家冯如冯如(1884-1912),原名冯九如,字鼎三,1884年1月12日(清光绪九年农历十二月十五日)出生于恩平牛江杏圃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时曾在乡间私塾就读数年,辍学后居家务农。 1898年,冯如16岁时,父母就为他成婚,妻子是恩平大沙岗坪乡竹林村梁三菊。 由于生活困难,冯如在1899年辞别了父母和婚后不久的妻子,跟表亲伯母的弟弟吴英兰,远涉重洋到美国三藩市(旧金山)谋生。 天资聪颖多幻想 冯如在村中的私塾读书时,非常勤奋,学习成绩在同班同学中名列前茅。他在写作时常常流露出许多幻想,并提出许多令人思考的问题。如小鸟为什么会飞上天呀,为什么可以在天空中翱翔自如呀,为什么可以飞快飞慢,甚至有时可以停留在空中呀,等等。老师看到他的这些作文,称他是“富有幻想的孩子”。 冯如还经常创造出一些新奇的玩具。他制作一只像大鸟的风筝,两只翼吊着两个小木桶,当风筝乘风徐徐升上天空后,小木桶变成小风袋,起到平衡飞翔的作用,看得村中大人、小孩连连称奇。他还用一个火柴盒造一只小船,放在鱼塘中,让风吹着飘来飘去,人们都称赞他有办法。 醉心飞机制造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创制飞机成功的消息轰动世界。20岁的冯如被这一发明所吸引。他身在海外,感受到被列强欺凌的滋味。他想到,列强之所以敢欺凌我们,就是凭借那些坚船利炮。飞机在军事上的作用很大,于是他决心献身飞机制造事业,将来好为祖国发展航空事业服务,使祖国强盛起来。从此,他有空就到图书馆、书店和朋友家中,搜集、查阅有关飞机原理的图书资料,开始研制飞机模型。 年青的冯如虽有创业的雄心壮志,但没有创业的资本。为了解决资金问题,他于1906年从纽约来到三藩市,动员侨胞投资开设机器厂制造飞机。冯如的赤诚之心,激发了华侨青年朱竹泉、朱兆槐(台山人)、司徒碧如(开平人)等人的为国创业之心。他们不仅愿意出钱,而且愿意做徒弟跟着冯如一起研制飞机。在华侨的支持下,冯如他们终于办起了飞机研制厂。在工厂里,师徒们昼夜不息,埋头在设计的图纸堆中,图纸出来了,就制造模型,在师徒们的努力下,飞机的内燃机首先制成了。 1908年5月,第一架飞机制成了。他们异常兴奋,冯如更好似自已的孩子出生那样高兴。他认真思考和策划着试飞的事情,其他人也认真做准备工作,随后,他们把飞机运到打林可市的麦园试飞。但是飞机试飞失败了。 1908年9月,第二架飞机制成后,他们又进行试飞——改进——再试飞,但一连五次都没有成功。最后一次,飞机飞起几丈高就摔下来,飞机毁坏,幸未伤人,但让冯如看到了成功的希望。很多资助者看到屡屡失败,也丧失了信心,不愿再资助了。在处境极端艰难时,冯如又接连收到父母的来信,催促他回国。“飞机造不成,誓不回国”,冯如立下了誓言。冯如毅然给父母回信说:“望双亲原谅,待飞机造成后,即可回国。”他带领徒弟们节衣缩食,继续筹集资金,改进飞机设施。 但是,飞机又该怎样改进才可达到要求呢?一天,他偶然看到几只老鹰在空中展翅盘旋,升降自如。他沉思良久,突有所悟,迅即向邻居借来一只白鸽,仔细地用尺计量鸽子身躯和两翼长度的比例,从中得到了启发。于是他高兴地对徒弟们说:“这下飞机有成功的希望了!” 成就轰动海外 1909年秋,一架听人操纵、升起降落达到设计要求的飞机制造成功了。9月16日、22日两天,冯如驾着新改进的飞机在皮德蒙地区作了两次成功的短程飞行,23日《旧金山观察报》在第一版用大字号标题加以报道,称冯如为“天才人物”,并惊叹:“在航空方面,白人已落后于华人�”那时,孙中山先生适在美国,也亲临现场观看。他赞扬冯如爱国图强的精神,并高兴地说:“爱国救国,大有人在!”孙中山的话,给冯如以极大的鼓励。那些以前曾资助过冯如制造飞机的华侨,又恢复了信心。在华侨的支持下,一家以制造飞机为主的“广东制造机器公司”正式成立了,冯如担任总机械师。 果然,冯如没有辜负孙中山先生及广大侨胞的期望。1910年10月,美国人在旧金山举办“国际航空飞行比赛”。冯如驾着他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参加比赛,冯如的飞机以211米的高度、时速105公里、飞行32公里的成绩,超过所有参加比赛的飞机,夺得比赛第一名,国际飞行协会发给他优等证书。当时,各地报纸均突出地报道了冯如这一奇迹,冯如的名字也轰动海外,华人因此而扬眉吐气。 当时,美国人想用重金招聘他,把他永远留在美国;英国一个航空业老板也想用黄金购买他的飞机设计技术资料,冯如都拒绝了。后来美国人竟企图否认冯如设计制造飞机的专利权。冯如据理驳斥,对这些美国人嗤之以鼻。他只想为中国人争气,报效祖国。 技术献给祖国 1911年2月,冯如带着朱竹泉、朱兆槐、司徒碧如等全体制造厂的人员、飞机设备和造好的飞机,返回祖国。他们计划在广州举行飞行表演,借以向祖国人民宣传飞机制造工业的重要意义。但是昏庸腐朽的清政府竟指责他与革命党人有联系,而不准他表演。 冯如和“广东制造机器公司”的股东们,振兴中华航空事业的爱国热情虽受打击,但他们仍以“壮国体,挽权利”为宗旨,把从美国搬迁回来的“广东机器制造公司”在广州挂牌,制造机器和飞机。公司改名为“广东飞行器公司”,冯如是创办人之一,并担任总机械师。 曾立下“飞机造不成,誓不回国”誓言,也向父母许下“飞机制成,即可回国”诺言的冯如,在“广东飞行器公司”安排就绪后,于1912年5月左右,回到久别的故乡,探望离别十多年的双亲和妻子。一家团聚,冯如十分高兴,他带齐家人,跑到恩城“艳芳”照相馆照相留念。 不幸失事牺牲 辛亥革命爆发,冯如毅然投身革命。清王朝倒台,中华民国成立,冯如有了新的希望。 1912年,冯如向当时的陆军司令申请做飞机飞行表演,喜获批准,同年8月25日上午11时,广州上空阳光灿烂,近郊的瘦狗岭、燕塘,成千上万的人翘首观望。 冯如心情激动地驾着飞机,凌空而起,翱翔自如。地面上欢声雷动,掌声不绝。 这时,冯如正让飞机飞得更高,只见机身急剧震动,头高尾低,失去平衡,机身倾侧。当时又没有控制身体的座带和降落设备,致使冯如被抛出机座坠地,身受重伤。他在医院醒过来对徒弟们说:“我死之后,你们不要为这次事故而丧失信心。”冯如终因救治无效而牺牲,时年28岁。 事后检查,这架飞机因闲置一年,有些机件生锈,以致操纵器失灵而发生事故。 冯如殉难后,9月24日,军政府举行追悼大会,并对其家属予以抚恤。11月16日,临时大总统发出命令,“以少将阵亡例给恤”。 冯如遗体葬于空军坟场,现迁葬于黄花岗七十二烈土墓左侧,建有纪念碑一座,供后人瞻仰。

法大的MPA(公共管理)在职研究生,需要在学校集训一个月,一开始我是抗拒的,因为不好安排工作,然而集训了以后,才发现这一个重返校园的机会是多么难得。从工作中脱离出来,近一个月的时间也是一个小小的间隔期,亦是一个审视自己的好机会。看到校园里的学生,仿佛看到当年那一个不自信的小姑娘,隔着时空,在和我对话。 作为一名文科学生,像古时候赶考的举子,怀着对历史古都和文化中心的向往,高考时大概都揣着一个去北京读书的梦,理想的学校当然是最高学府北大,当然自己还是水平不够,其他人大,法大,北外等都是不错的,但是在山高路远和就业的顾虑下,最后选了最近的浙大,选的也不是自己最喜欢的专业,不是没有遗憾的。 没想到时隔11年,也许是冥冥之中的驱使,最终还是小小地圆了一下在北京读书的梦,也算是念念不忘,必有回想了。所以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什么时候就实现了呢,尽管方式有点曲折。 家庭生活久了,再来到学校,虽然有不少不习惯处,比如宿舍没有卫生间,洗澡在公共澡堂,学校没有操场。但是有很多的新鲜感,心情多少是雀跃而期待的,不像11年前,刚进大学校门,心情是忐忑的。 想起当年,作为小地方来的孩子,到了大地方公共场合,总是有点怯懦的,连问路都要挑个面善的。见了同寝室的室友,也不太敢主动交流,很怕给大家添麻烦,或者怕相处不来,对于接下来要应对的种种,还有着丝丝担忧。而今,脸皮真是厚得多了,心理承受能力也强得多,对于明天对了一份确定,不能不说是成长。 宿舍楼里女同学,空余时间喜欢宅在寝室看电影上网,没课的时候还可以睡个懒觉赖个床,这样的画面是不是似曾相识。除了少部分极为自律和有目标的,普通人的状态都差不多。 经过高中三年的高压束缚,在大学时候难免有一种给自己松绑的思想,翘课,恋爱,追剧这些事情没少做,年轻的时候无所畏惧,觉得还有大把时间,还有大把的机会,无意识也虚掷了一些时光。踏入社会后,才有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追悔。比如没有利用这集中学习的时间,好好学一门语言,没有好好专一项爱好,没有好好啃几部经典,没有好好做职业生涯规划。 这几年常常觉得时间不够用,不得不争分夺秒去做一些事,也许是为了补上当年落下的课。有一阵子常常在想,如果20岁的时候,早早确定目标,更加合理安排时间,更加自律和勤奋,现在人生是不是会更开阔。 然而后来也慢慢领悟到,过去已经无法改变,能把握的只有当下,不管什么时候意识到这一点,即使从头开始还未算晚,不好的不必回头,否则明天又会是另一个迷茫。相信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候。 过去老想走捷径、贪小便宜、急功近利的想法也逐渐改变,不会再做考前连夜突击,也不会因为短时间努力了一下看不到结果就放弃,也不再那么羡慕嫉妒别人,会相信日积月累的力量,会把关注点更放在自我的改变,因为懂了,哪来那么多天赋秉异,也没有那么多一蹴而就。 长时间呆在舒适区里,会渐渐忘了外面还有风雨,对现实的认知就会出现偏差,深处漩涡之中,还没有觉察到危险。而学习就是一种走出去看看的途径,通过去碰壁,去接触新的东西,去逼出自己的潜能,拓宽自己的边界,自己自己要做什么,能做什么。 10年时间,岁月无痕,自己不曾察觉,不知不觉间,一直在寻找自己,也思考、沉淀、成熟了不少,留下了成长的印记,这就是时间和阅历的力量。现在,也是时候整理好心情,向着下一个目标重新出发。 很多人都问到读书的事情,那么就给想读在职研究生的一点小小的建议: 1.想好自己的动机。 工作以后琐事诸多,时间宝贵,做事前想想你的动机是什么,是为了文凭,是为了训练自己的思维,是为了工作需要还是兴趣使然,想要得到什么就得付出什么,在自己能够承受住的前提下做出合理选择。 比如我自己,在体制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常常有一种危机感,所以萌生了读在职研究生的念头,一方面也算是提升自己,一方面也是拿个文凭,说不定哪天有用(而事实说明,还没读完呢就已经用上了,这个以后再表) 2.选一个合适的学校。 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首先评估一下自己的水平,不要定太高目标,但也不要选一个比你本科学校差很多的吧;其次,考虑学习的便利性,比如说有没有就近开班,上课的时间和频率。然后再根据经济能力比较一下学费。 我选的时候,mpa双证开设的学校不是很多,在浙江范围内有开班的就更少,浙大,复旦的分数和费用都高,其他省内学校又一般般,最后选了中国政法,学费最低,上课频率也低,学校又是政法类的文科院校,除了要去北京集训和考试较为麻烦,其他都好。 3.取得领导和同事的支持。 这点很关键,如果你的工作非常忙,不方便请假,也没有同事可以接替你的工作,那你就要想想办法了,比如找合适的时机探探领导意思,如果领导同意还要注意和同事搞好关系,安排好工作。像我这次去北京集训,蛮早之前就跟领导说了,在走之前加班加点把工作都安排了,请假的时候也比较顺利。而且同事们都非常nice,很多工作都帮我接手了,也是很幸运。 4.合理安排好时间。 读书肯定会占用你一部分时间的,要有心理准备,工作,学习,生活要合理安排,尤其是女孩子,工作三年后刚好是结婚生孩子的高峰期,mpa同学里面有怀孕的,带着吃奶的娃上课的,赶上工作特殊的,相对来说会比较辛苦,能避开尽量避开吧。其实单身或者新婚陪娃的时段是最好的。 5.做了就全力以赴。 工作以后的读书时间更加难得,既然选择了读书,就好认真对待,上课,作业,论文,各种手续资料,该做的事情不要落下,有什么困难不要怕,要想办法坚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废。虽然在职读书没有以前那种压力也没人监督你,但尽量不要敷衍。 附一些tips: 1.近三年几所学校MPA录取分(其他一些学校大家可以上网了解) 浙江大学:   总190外语55/ 总195外语60/ 总180外语60 复旦大学:   总180外语50/ 总190外语50/ 总180外语50 中国政法大学:总165外语41/ 总170外语41/ 总170外语412.报考流程 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 ,教育网址: ,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 每年的时间不太一样,比如2017年全国管理类联考初试时间为:2016年12月24日(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报名时间今年10月31日已经结束。 3.上课安排 课程分两部分核心课和专业课: 核心课(共10门,台州本地上课,时间放周末,一门课一个周末):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2学分)、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2学分)、公共行政原理(2学分)、公共管理学(3学分)、公共政策分析(3学分)、政治学原理(3学分)、公共经济学(3学分)、社会研究方法(3学分)、行政法(3学分)、英语(4学分)。 专业课(7门,北京集训一次三个星期,时间在入学后第三个学期,大概10月份):管理心理学(2学分)、公共人力资源管理(2学分)、非营利组织与公共管理(2学分)、刑法与职务犯罪(2学分)、公务员制度与公务员法(2学分)、电子政府与政务(2学分)、政府法制监督(2学分) 因为专业课程要去北京上课三个星期,如果无法向单位请假,建议不要报考政法大学。 每门课作业一般都是写论文,字数3000-8000不等(我们有一门课要求8000字以上,一门要求6000字以上,其他基本3000字以上)。 论文按计划是入学后第四学期五月开题,再第二年论文答辩,时间比较充裕的,不过集训班的可以在集训课上完就进行论文开题答辩。 4.学费、学制 台州班非全日制公共管理专业学费万,学制三年,学籍注册时间为每年9月份。举例:2016年底参加入学考试,学籍注册时间为2017年9月,毕业时间为。 政法大学在浙江只有台州有正规的教学点,是台州市人社局组织的,上课地点在台州人才市场,杭州也有一个点(本来是复旦在杭的教学点),不过办班的老师太精明,属于非正式班,但也能毕业。 5.北京去几次? 三次。流程是这样的:现场确认和12月份初试在台州,复试在北京(复试的加体检大概三天时间),考上以后去北京集中上课三个星期(连续三周,一般是第三学期10-11月),最后一学年论文答辩去北京(时间1天),如果论文开题答辩不在集训的时候完成,就要再单独去一次,一般是五六月份。 6.公共管理专业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区别 2017年开始,国家取消单证考试,公共管理专业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报台州跟班读的学员选择非全日制,毕业后毕业证书上标明非全日制。如考试方式选择全日制,需到学校脱产两年。学校不允许全日制异地办班。

2016集训队论文答辩知乎

什么时候要呢?具体要求给我说一下。

当然有技巧的,首先需要自己对自己的论文特别了解,可以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来模拟答辩的场景:

1、首先,PPT封面应该有:毕设题目、答辩人、指导教师以及答辩日期;2、其次,需要有一个目录页来清楚的阐述本次答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接下来,就到了答辩的主要内容了,第一块应该介绍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4、之后,是对于研究内容的理论基础做一个介绍,这一部分简略清晰即可;5、重头戏自然是自己的研究内容,这一部分最好可以让不太了解相关方面的老师们也能听出个大概,知道到底都做出了哪些工作,研究成果有哪些,研究成果究竟怎么样;6、最后,是对工作的一个总结和展望。7、结束要感谢一下各位老师的指导与支持。

知乎点击添加关注,快捷访问知乎打开知乎 App北京智者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版本号 写论文的几大好处素颜控一只努力的研究僧写论文本身有很多好处:1)有助于整理思维;论文是个讲逻辑,重证据的事情,也是个需要灵感的事情,随时写下头脑中的念头和想法,可以随时思考逻辑关系,斟酌论文细节。2)有助于记忆;一篇论文,尤其是人文学科的论文,往往含有大量的信息和细节,靠头脑硬记比较困难;随着一个人记忆力的衰退,他/她只有把研究成果写下来,才能随时翻阅审核。3)有助于传播;一个人的研究成果仅靠口头传播,范围毕竟有限;写成论文发表在期刊或论文集上,就可以传播到世界各地和后世读者手中。4)有助于检验和认可,让别人检验你的想法;一个人的研究成果,尤其是重大成果,需要经过其他学者的检验才能定论,也才能得到学术界的认可。

家风家训论文题目

我的家风家训征文题目(4篇)

无论大家、小家都要有一定的家风家训,“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家有家风”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家风家训是什么呢?以下是一篇关于我的家风家训征文题目,供您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我的家风家训征文题目

从小就听爸爸妈妈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个家庭都有家风、家训。

我觉得家风就是家里的规矩,是一家子的风气。一个孩子出去代表的是一个家庭不是她自己,孩子在外面的一言一行都说明这个孩子的家庭教养。

我们家的家风就是体现在“孝顺”上,从小爸爸妈妈就教育我要孝敬老人,主动跟长辈打招呼,不能让老人生气。我家的家风还体现在饭桌上,一家人吃饭都是等家人全部都到齐了,如果老人没有动筷子我们小孩绝不能先吃的,在不知不觉中这已经形成了我们家的一个习惯,这个习惯会一直保持下去的。

我家的家训就是“勇敢自信”,爸爸妈妈教育我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放弃,要自信,要勇敢的去面对,办法总是比困难多。爸爸妈妈教育我做一个阳光、积极向上的女孩子,不爱慕虚荣,不比吃穿;要多学习,多看书,做一个有文化、有教养、懂礼貌的孩子。

爸爸妈妈很孝敬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过年过节都要回去看望他们。大人们都是孩子的榜样,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的爸爸妈妈给我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我的家是温暖和谐的家庭,我爱我的家,并且我家的良好的家风家训会一直传承下去。

我的家风家训征文题目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每个幸福的家庭里肯定都有自己的家风和家训。我家的家风和家训可以概括为“孝、俭、勤”三个字,虽然简单普通,但是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是孝,在我的眼里,父母都很孝顺,每天,爸爸妈妈都要给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打个电话,问问他们在做什么,身体怎么样,叮嘱他们要注意锻炼身体。只要有时间,他们就会回家看看老人,陪着聊天、散步、购物。爸爸妈妈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举动,都在影响着我,我也十分关心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是他们的开心果。

其次是节俭,小时候,爷爷就常讲:“节俭兴家,浪费可耻。”这个浅显的道理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影响着我的言行:我的铅笔总要用到抓不住为止;书包也是从一年级一直用到现在;至于穿的衣服大多是哥哥姐姐穿过的;过年的压岁钱我从不乱花。我养成了不攀比,不浪费的好习惯,这得益于我严格的家教。

“勤”就是勤奋。“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勤奋的重要性不难理解,在我家勤不仅仅体现在学习上,也体现在生活中。爸爸妈妈工作很努力,妈妈很少看电视,忙完家务,大多时候她总是看些有关教育类的书籍,她总说要与时俱进,不断给自己充电。爸爸爱鼓捣他的电脑,妈妈不会操作时,爸爸轻点鼠标,就把问题解决了;很多时候,爸爸的同事在下班后还会向爸爸请教电脑问题。勤奋才能让人上进,在爸爸妈妈的影响下,我也爱读书,勤思考,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养成了好习惯。

我们的国家是由千千万万个幸福家庭组成的',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训。只有我们每个人认真遵守好自己的家风和家训我们的祖国才能更加稳定、和谐、繁荣、强大。

我的家风家训征文题目

家,给人以温暖。它是人们的唯一定所,是人们的避风港湾。但是,家要有家的样子,不能乱七八糟,没有规矩。有句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如果一个家庭,没有规则,只有溺爱与包庇,那请问这是一个家吗?家原本是一棵参天大树,是一座巍然耸立的大山,万一。他忽然倒了,塌了。请问,这是谁造成的?是我们。爸爸没有威严,妈妈全是溺爱,我们变成一个个蛮横无理的人。家这棵参天大树一倒,大山塌了,我们后悔了,懊恼了,可惜晚了。

我记得寒假临近过年时,电视上出现了一种许久未听过的新词“家风”。这一词是新闻联播上所播出的,他们派出记者,随机提问,“家风是什么?家教是什么?”行人的答案各不相同。

家风,我认为是家里人的一种行为,是好是坏。我认为我家的家风是热情,爽快和执着,因为家中的每个成员都十分热情好客,遇到困难不退缩,说到做到,很少食言。

家教,我认为是家人的素质,是深是浅。家人如果不学习,将得不到知识,学不到文明。教育,是尤其重要的一点。从小,父母教育我们要认真做事,知错就改。现在老师教导我们分清黑白,认真做人,踏踏实实。将来,会是社会教育我们坚持不懈,守法牢记。每一天,我们都学到东西,学到知识,学会了文明,懂得了道理。

家训,我认为是家人的教训,是严是松。如果每个人都官官相护,隐藏事切,我认为就要使用杀手锏了。如果每个人都坦诚相待,大公无私,我认为规则没有必要了。家训,该用的时候,一定不能手下留情,不该时千万不要用,否则会铸成大错。

一个家,既要有令,也要有暖,二者不可缺。

我的家风家训征文题目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我爸爸妈妈都是老师,他们对我要求很严格,教育我要:文明守纪,律己修身;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知恩图报。想起这些,我的脑海里就涌现出一幕幕童年的景象。

小时候,我不懂事,总喜欢将纸张撕碎飘撒出去,看着纸花像仙子一样飘落下来,感觉很美,却不懂得会污染环境。有一次,上楼梯时,一时兴起就把一张大报纸撕成拇指大小的小纸片,站在五楼的楼道转台往楼下撒,“哗”的一声,妈妈连忙喊到:“澜露,别撒。”说时迟那时快,纸片已像天女散花一样飘飘摇摇地在空中飞舞,纸片撒满各层楼梯。妈妈眉间打了结,严厉地说:“你乱扔纸屑,如果人人都像你这样,楼道早就成垃圾堆了,赶快把纸屑处理干净。”“呜,我就玩一下嘛!干么这么凶!”我嘟哝着,不争气的眼泪就夺眶而出。可妈妈不吃这一套,她的心像是铁做的一样硬。眼睛死死地盯着我,我只好把地上的纸片一片一片捡起来,可那些纸片好像在跟我作对似的,怎么捡也捡不完。我回家拿来扫把把纸片扫干净。之后,妈妈语重心长地说:“累吧!你开心一下子,清洁工扫完它们却要这么久,这么辛苦。”从此,我偷偷地学着他*的样子:如果去踏青,周围没有垃圾桶,会把果皮、纸屑放在包包里带回家。

一天,我和爸爸乘坐公交车。我们上车时,车上一大排空座位,就各自找座位坐下。过了两站,车上人越来越多,座位被抢空,这时上来一位老爷爷,爸爸站起来把座位让给他。我对爸爸竖起大拇指,点了个赞。再过一站,有位阿姨抱着婴儿上车。我扫视一下车内,没人给她让座,看着阿姨紧紧地倚靠着椅背,小心翼翼地保护着手中的宝宝,于是我把座位让给她。这时爸爸也对我竖起大拇指,点了个赞。作文

就这样伴随着欢笑,伴随着泪水。我在爸爸他*的养育下,慢慢成长!他们的言行举止深深地影响着我,指引着我。

家风家训优秀征文题目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指导下,每个家庭在不违背国家法律、道德、文化的前提下制定现代家庭的家规、家训,形成良好家风。下面有我整理的家风家训优秀征文题目,欢迎阅读!

家风家训优秀征文题目

吃晚饭的时候,爸爸突然神秘地对我说:“小子,我给你找了一个家教,全能的以后你就不用整天缠着我问东问西了。”我一听完了都怪自己,平时老问爸爸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这下好了给我找家教了,万一家教很凶的话那可怎么办啊!

晚上我做了个梦,一个凶神恶煞长着一脸大胡子的家伙,正在恶狠很地给我讲课。我一开小差被他发现了,正当那金箍棒似的杆子打过来时我被下醒了。

一天晚饭妈妈烧了一桌子好菜,可是左等右等也不见爸爸回来,正当我担心那盘猪头肉凉了就不好吃的时候,突然传来了一阵敲门声, 我连忙去开门是爸爸和一个不认识的叔叔抱着一个大箱子,爸爸笑呵呵的对我说:“小子家教给你请来了,快把书桌收拾收拾去。”看见那箱子上大大的“联想”两个字,我高兴极了也顾不上那香喷喷的猪头肉,飞快的把书桌整理的干干净净。

电脑很快被那个叔叔装好了,黑白相间的机箱,黑色的19寸液晶显示器,安静地坐在书桌上我正要冲上前去,爸爸一把拉住我:“小子 电脑是用来帮助你学习的,绝对不能用来打游戏要是不然家法从事。”虽然网线要过两天才能装上,电脑里面什么都没有,可我还是忍不住轻轻拂摸着显示器,直到妈妈动怒我才极不情愿地去吃饭。

饭桌上,老爸给我“约法三章”回家后必须先写作业电脑只能用来查资料,周末的时候才可以打会游戏,但是一定要掌握分寸。从此,电脑就成了我的新家教,虽然它不会说话可它懂的可比爸爸多极了。不懂的问题基本上都可以在它那找到答案,而且在学习累的时候,可以在网上听听音乐,看看新闻,我们一起学习,一起相处。

它就是我的良师益友。

家风家训优秀征文题目

家风家教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勤俭持家,尊老爱幼,明事知礼等等这些是家风家教的永恒主题,好的家风家教是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的保证,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旧时代的家风家教常常糟粕与精华并存。

在今天,当我们再次关注家风家教,更多思考的也许应该是这样的问题,怎样把传统的家风家教与现代意识结合起来,家规家法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我们是否可以通过家风之正呢?作文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的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作为母亲的我经常教育孩子在学校遇事要宽宏大量,与老师同学和睦相处,不要动不动就和其他同学发生冲突,在我的教诲下,孩子基本上没有和老师,同学发生过矛盾。

现在,我希望孩子早日养成乐于助人,艰苦朴素等好习惯,仔细想想这些都和我们做父母的还有家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教育孩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孩子非常乐于聆听我们的一言一行,因为那正是我们家的好家风。

我一直在想,树立端正的家风,让孩子继承优秀的家规和家训,是值得弘扬的民族文化,如今社会一些不良习气已远渐退出让人民的视线,“正能量”得以传递。如再加上优良的家风以打造。那么咱们社会的风气将会更加纯洁,人民的生活将会更加的美好。国家的未来将会更加繁荣昌盛,孩子们也将是祖国未来的花朵!

家风家训优秀征文题目

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题记

正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纵观前人,家风家训可谓是民之本,国之福啊。大多数人的家里都有一套家规家训,我家也不例外。客厅中间挂着许多家规。

那天,老师宣布了单元考将在三天后进行,当许多人尖叫抱怨要赶紧复习时,我却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淡定地说到:“小考而已,不必太在意,等最后一天再复习也不迟。”

几两天过去了,考试前的最后一天到了。我回到家,翻起了课本,发现有许多知识点我还很陌生,这时我便开始焦躁不安起来了。我懊悔地望着天花板,开始了临时抱佛脚。读着读着,我的眼皮开始打起架来,我揉揉眼,倍儿想跳到床上入眠,但还是克制住了。突然,爸爸走了进来,惊奇地问道:“怎么还没睡?”我支支吾吾地回答道:”复习……准备明天的考试……”爸爸眉头一邹,说到:“早干嘛去了!”于是他拿来一把椅子,开始念叨了:“做事情之前,要做足准备,未雨绸缪,不要临时抱佛脚,搞得手忙脚乱的!知道吗?”我也只是像应声虫似的应了一声。

听爸爸说,这便是我们家的家训期中一条了。就是“在任何事情之前,都需要做好最充足的准备,不要等到事情将至,才知事情之重,不知所措,而不能把事情做好。反之,事半功倍,让成功触即而得。”听后我仍对此不屑一顾,只认为是前人的一些封建思想,在现代社会已经逐渐成为历史,不可实用。爸爸看到我不屑的眼神,又跟我讲了一个故事。他说:“毛主席曾经说过,不打无准备的仗,若要打胜仗,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所以,你明白事情的准备是有多么重要!倘若士兵们只在要打仗即将来临之时,才努力的训练,你认为这来得及吗?能打胜仗吗?国家又能安宁吗?”这番话让我感触颇深,原来这个小小的问题竟能关乎到国家的命运。这个先人总结出来的道理,确实让我受益无穷啊!

再次走到挂在墙上的家训旁,我轻轻地抚摸着,此时,凝聚着祖先们教育的结晶,人生的感悟。我义正词严地告诉自己:“要永远铭记这些家训,并像祖辈们一样将它们传承下去!让后辈和我一样受益终生!

家风家规家训论文题目

无论大家、小家都要有一定的家风家训,“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家有家风”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家风家训是什么呢?今天我就谈一谈我家的家风家训吧。所谓的家风就是自己家里的风气,家里的风气好不好就会影响到子孙后代。我们中国的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训,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风是以德立家,以德治家,团结向上,孝敬父母。父母一直告诫我,百善孝为先。家风是一条应该牢记的座右铭,有了它,我们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才能让自己走的更远。铭记家风,为自己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我家的家训是尊敬老师、长辈,勤劳节俭,懂得持家,邻居之间和睦共处。自小受家庭和父母的影响,把勤劳、节俭的作风来规范自己的行动和价值观。我会努力去做,同时也会影响周围的人,让他们也做到。我现在还能主动向长辈们问好,同学之间搞好团结,有时和同学闹点小矛盾,是我的错一定主动向同学道歉,不是我的错也不追究,退一步海阔天空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业做完了,才能有娱乐时间。当天的事情当天做,不能拖拉,每天要运动,养成良好的习惯。一个好的家风家训能让我更加了解到了中国文化的进步,让我们踏出坚定的步伐,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长大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我希望我家的家风家训能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家风家训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要从每个家庭做起,弘扬民族精神。

关于家风的作文题目我已经为大家找来了,大家赶快跟随我一起来看看吧。

家训、家规、家风

谈家风

家风家规

谈论家风与家规

家风家训代代传

家风和家规

弘扬家风

家风伴我成长

我的家风家训

我的“家风、家训”礼仪

每个人的家里都有着一条家风家训这个影响了一代代人,也传送了一代代人,而在我家也有一条一条的家风家训。

就从我家的吃饭说起,每次吃饭都得长辈先动筷,如果长辈不吃我们也不吃,如果谁吃了我们就要让他接受惩罚就是不吃饭,让他们记住这个教训才行呢。或是有人偷吃,那么他就要将这碗饭重新给大家做,我们家里的人没有谁不敢遵守规矩。

还有一条是从个人卫生说起,如果谁每天的穿着非常肮脏,那么他也要接受家风家训每天要擦桌子连续一个星期接受教训,我们家的人没有这样的都是每天一身衣服,有时最长就一身衣服穿两天,这样我敢说我们家遵守的很好。

另外一条是从个人素质讲起,在我们家里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每个人都非常文明,非常礼貌,没有人说脏话,我的爷爷和爸爸小时候都是非常文明的人他们的文明传给了我,而我也非常文明。这点我们家里做的也非常好。

这就是我们家的家风家训,非常普通,没有什么新奇,不过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每天遵守家风家训,接受惩罚的时候也毫不犹豫,这就是我们的家风家训。

在我的心里,家是菜园,我是菜苗,一个茁壮成长的苗,而陪伴了我十三年的家风则是甘露﹑雨滴。是家风耐心的历经春夏秋冬滋润我,没有家风的滋润,我就不能够茁壮成长。

家风伴我从懵懂无知坐向成熟,一步步在人生的阶梯上踏上脚印,是它塑造我的无形力量―家庭的生活方式。在模糊的记忆中,妈妈教我懂礼貌,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等等。品质方面严格把关。

时间不紧不慢的流逝,事情一次一次的发生。外面闪耀的阳光直直的射进了窗户,我们家的争议声又一次直逼耳际:

“你说你都多大了,干什么都干不好。瞧瞧,让你给你倒杯水,干嘛倒那么满,撒的到处都是。”一向宠爱我的妈妈一边擦着桌上的水,一边又开始唠叨了。虽然说,妈妈的“话匣子”有点烦人,但勉强算得上是“音乐”。就听下去吧。原来今天早上我家来了位做客的阿姨,妈妈命令我去倒一杯水给阿姨喝,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不料,我的手不小心抖了一下,水就倒满了。有点不小心,不过我不是故意的。阿姨走后,妈妈的“低音小喇叭”开始不停地的播放,做事稳重,不要三心二意。我只得改正。

“那么大了,连点规矩都不懂,客人来了也不知道打声招呼,只顾忙自己的。”妈妈一送走客人,回来就又“赠”了我一句。我怎么这么倒霉,“……!”长篇大论过后,妈妈竟然一点点也不累:“要知道尊重别人,得有礼貌。”从此以后,家里来客人我一刻也不敢怠慢,急忙左一声“阿姨好,”右一声“叔叔好。”

我在妈妈的话匣子里学到懂礼貌,尊重他人,做事专心……我伴着岁月,年龄不断增长,妈妈却毫不松懈。告诉我:“这些事情虽然微不足道,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可以直接影响你的成长。”我的家风由我的妈妈培养出来,一步一步,一件一件。

没错,无形中好的家风的养成,是正能量的传递,也是以后对自己教育的回馈,只要家风好了,国风才会好。

我们家的家风,愿它常驻我家。愿那不辍的改进之风飘在中国民族的上空,飘进千家万户之中。愿我的家庭会因它变得更充实,更美好。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找来的关于家风的作文题目,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家风如一杯酒,清香甘冽;家风如一壶茶,醇厚芬芳;家风如一朵花,馨香扑鼻;家风如一张画,连城之璧。俗语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个良好的家风就是一所好的学校,它通过日常生活影响着我们的心灵,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我们家有三风:善良之风,孝顺之风,勤俭之风。我家的善良之风。妈妈常说:“善良是心灵的灯盏,能引导迷路的孩子前行”前年的一个星期天,我和妈妈去春天服饰里给我买了一件新毛衣,然后又去超市买了一些零食。在回家的路上,我们遇到了一个跟我年龄相仿的孩子,不过跟我不同的是他患有小儿麻痹症,当时的他穿的破破烂烂的,还在马路边上到处乞讨。我看他好可怜,正准备给他分点零食吃,妈妈却什么话都没说,直接把口袋里仅有的二百多元钱递给了那个孩子,还把给我买的零食和毛衣都给了他,并对他说:“孩子,买车票回家吧,别让爸爸妈妈担心啦,家里再穷,也是家。”我记得当时那孩子哭的好伤心,直对着妈妈鞠躬说:“谢谢,谢谢”,后来,我在街上再也没见过那个孩子,我想他一定是回家和爸爸妈妈幸福的在一起了。我家的孝顺之风。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顺是每个中华儿女都应该必备的传统美德。在家里,我孝顺我的爸爸妈妈,每天,我会在课余时间帮他们干点力所能力的活,晚上给他们捶捶背,倒点热水泡泡脚。我孝敬我的爸妈是因为他们的言传身教,多年来,爸妈十几年如一日的孝敬爷爷奶奶,记得奶奶生病住院时,爸爸妈妈衣不解带的侍奉在病床前,他们是远亲近邻们公认的好儿子,好儿媳。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