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经济型酒店发展模式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1 03:43:51

经济型酒店发展模式研究论文

酒店业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行业,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我国酒店业将得到更大的发展机会。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酒店 市场营销 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高等职业 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应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 社会实践 相结合的学习模式。这一实践教学的课程模式为酒店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也为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开拓新的思路。

关键词:酒店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005-913X(2013)02-0140-01

酒店市场营销是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酒店市场营销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树立以顾客为导向的营销意识,能够具备进行酒店市场调研、市场环境分析、 营销策划 、产品设计、公关销售等岗位技能。从以往的教学过程来看,一方面,传统的课程模式过于呆板,不能起到培养专业酒店营销人员的作用;另一方面,学生缺乏校内实践,考试方式也以理论考核为主,实践教学不能被很好应用于教学当中,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动手能力差。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应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这一实践教学的课程模式为酒店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也为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开拓新的思路。

一、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

酒店市场营销这一课程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将部分课堂搬到了校园“学府悠游咖啡厅”,教师在实训地点边教学边作为学生的营销技能指导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模拟学生将来在酒店市场营销部的工作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训练完成将来的工作任务。而学生边学习边实践,按真实的营销过程进行咖啡厅产品的营销工作,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下进行学习。完成“素养与专业、知识与理念、能力与技术、培训与认证”功能于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二、教学内容与实训合一

(一)教学内容的选取

课程组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在酒店的真实营销岗位(营销专员、营销部文员和营销经理)和 岗位职责 进行教学内容的选取。为缩短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生就业岗位群认知要求的距离,还适当补充了职业资格标准要求,体现“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的职业教育理念。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

课程组把酒店市场营销的课程分为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在课程内容设计的过程中将酒店市场营销最重要的几个过程:商品市场调研→撰写 调研 报告 →找准目标市场→打造酒店产品→制定酒店产品价格→建立销售 渠道 与“学府悠游咖啡厅”的生产任务相结合,做到“做学合一、情境学习”。

(三)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以上的项目内容进行实践教学设计,笔者将选取项目四中的实践任务——咖啡厅酒店产品设计为例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过程通过以下几个环节进行。

准备工作:把学生分组,准备纸、笔等。

第一,导入课程、提出任务——设计一个咖啡厅产品。根据上几节课完成的实践任务,我们进行了目标市场的定位——学校的师生及家属区业主。根据以上市场定位设计一款咖啡厅产品。要求:饮品+快餐食品,有可操作性。

第二,计划。根据前几节课收集到的市场调研信息制定产品设计计划,学生可以结合学校中午用餐的高峰期,或一些大型节日,先在充分考虑咖啡厅的具体情况下进行设计。

第三,决策。在以上几种计划中选取最优者,进行下一步的实施。

第四,实施。学生动手,完成任务。每组学生在掌握了所领任务后,在咖啡厅进行实际的操作,完成产品的设计。(学生大一时曾在咖啡厅实践,因此,有着较好的操作基础。)并在咖啡厅进行现场演示,解说产品性质、特征。

第五,控制。在学生现场演示的过程中,其他小组的同学以及教师进行监督和控制,把程序和职业礼仪中不规范的地方记下,在评估时提出。

第六,评价。各小组根据组员的表现进行小组内组员评价、小组互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针对性的点评、纠正、示范、再练习,最后进行考核与评分,作为单元测试纳入整个课程的考核体系之中。

三、教学效果评价

首先,教师在咖啡厅进行课内实践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有机会、有能力去动手操作。动脑分析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转化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教师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准确定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点,提升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

其次,酒店市场营销是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因此,学生的营销能力不是教出来而是训出来的。通过在咖啡厅的实践教学,提前感知市场营销工作的艰辛和产品设计的复杂,适应将来的酒店工作环境,让他们成为成功的酒店营销人。

第三,考核方式由原来的纸面考核,转化为过程性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由同学、教师和消费者共同为学生的工作任务打分。

第四,学生接受的实践项目紧密结合咖啡厅相应产品的生产推销,以任务形式驱动学生完成专业学习。每个教学过程以特定的工作过程为对象,进行市场分析、调研、撰写调研报告、进行营销策划等,所有环节均围绕着真实业务开展,业务随市场不断变化而更新。经过学生实践课程设计的咖啡厅产品,成为了校园“学府悠游咖啡厅”的主打产品。

参考文献:

[1] 邓清南.酒店管理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

[2] 徐 燕.地方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7).

[3] 杨 昉.浅谈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报,2012(5).

摘要:酒店业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行业之一,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我国酒店业将得到更大的发展机会。酒店的酒店营销是为了满足客户的合理要求,为使酒店盈利而进行的一系列经营、销售活动,营销的核心是满足客人的合理要求,最终的目的是为酒店盈利,尤其是经济型酒店。本文通过对我国经济型酒店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对同行管理者以及其他酒店的市场营销有一定参考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经济型酒店;市场营销;问题;对策

前言

市场营销是酒店的一种市场经营活动,即酒店从满足消费者需求出发,综合运用各种科学的市场经营手段,把商品和服务整体地销售给消费者。对于酒店尤其是经济型酒店而言,市场营销是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研究宾客的需要来促进酒店客源的增长,开发潜在的市场,进而增进酒店的收益。

本文将以经济型酒店为例,来探讨市场营销在我国酒店业中所起的作用,并分析其现状和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我国经济型酒店的特点分析

(一)管理结构:精简高效。

经济型酒店奉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强调“一专多能,一人多岗”,对人员进行优化配置,如四星级、五星级酒店设有副职,管理阶层有6个,而经济型酒店则为1:,这样,既简化了组织结构又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这也是经济型酒店在人事管理方面的一个创新:即在这个劳动力资源密集型的产业通过缩减人力进行机构精简,同时根据市场需求灵活来进行人才招聘。

(二)经营模式:成本节约,性价比高,适用连锁经营。

所谓高质量低成本指:在酒店业发展成熟的国家,经济型酒店只是投资标准和设施配套少而已,在必备项目和基本服务上,它与高档酒店的水平应是一致的,其基本的管理服务质量不能下降。经济型酒店房价不高,但干净、舒适、安全、实惠,以优惠的房价和优质的服务为最大卖点。一般采取连锁经营、特许加盟等形式实现品牌延伸,各连锁店之间统一品牌形象、统一服务标准、统一物资配送、统一市场推广。

二、我国经济型酒店在营销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市场细分不完全。

由于起步晚,很多酒店对目标市场的划分不够细,导致了市场重叠。根据国外的发展 经验 ,经济型酒店有三类档次:有限服务酒店、经济酒店和廉价酒店。有限服务酒店属于高档次,经济酒店属中档,廉价酒店则属于最低档次。这三种层次的酒店价格相差很大,硬件设施的差距也很大,有限服务酒店的客房硬件设施不亚于四五星级宾馆,而一些廉价酒店的客房设施比较简陋。但是在目前中国市场上还没有出现非常清晰的产品层次的划分。

(二)缺乏专业的营销人才。

经验证明,经济型酒店比较适合连锁经营。但是,国内酒店学校的培养体系几乎都是围绕单体酒店的运营和管理来展开的,因此,具有连锁酒店 管理知识 与技能的人才极为缺乏。国有酒店经营者的选拔机制不完善使经济型酒店职业经理人缺乏产生的土壤,很少有既精通连锁经营又掌握酒店管理的人才,此外,中国以往的酒店人才是按照高星级酒店的服务规范和特性培养出来的,无法适应经济型酒店一人多岗,一职全能的技能要求。

(三)市场营销手段缺乏,销售预定网络不全。

与国外品牌相比,国内的经济型酒店品牌缺乏市场营销的意识和手段。很多经济型酒店知名度低,品牌形象构建不成功。由于资金、经营者素质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更多的酒店处在自我摸索阶段。大多数酒店仍没有重视市场区分和特色产品的开发,依旧用大众化的产品面对广大市场。另外,除了锦江之星、毛家快捷等少数几家酒店连锁建设了独立销售预定网络和电话中心,其他很多酒店都主要依靠专业的订房中心和旅行社来销售客房。即使有预定网络,其技术和效率也不高。

三、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一)转变营销观念,创新营销模式。

1.内部营销,全员参与。

酒店内部营销就是饭店内部全员促销,这是酒店营销的继续和延伸,是节约营销成本的最好形式。一方面内部促销是面向已经入住的客人或老顾客进行的促销,稳住已有的顾客就是稳住已有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内部促销不需要专职人员,与外部促销活动相比既容易又方便。从总经理到服务员,从前台到后台,人人都可参与,酒店全员都是义务推销员。只要把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再适当地掌握一些 方法 和技巧,酒店就会形成强大的内部推销力量。

2.关系营销,感动顾客。

酒店关系营销的目的在于提高常客的忠诚度、巩固市场份额。酒店关系营销中常用的手段有:常客优惠、以快速办理登记和结帐、记录常客以往信息提供个性化的住店服务。一次个性化服务的经历会给客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酒店定期与选定顾客接触,了解他们对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这样会使他们认为酒店是自己关系网中的一员,有亲近感,在他们需要到酒店消费时会下意识地首选该酒店。

(二) 进行合理的酒店营销策略组合。

美国市场营销学家麦卡锡教授把市场营销要素归纳为四大类:一是产品(product),二是价格(price ),三是分销(place ),四是促销((promotion ),主要研究如何扩大市场。因为这四个要素英文字第一字母都是P,故简称为4P。

1.产品策略。

经济型酒店在中国快速扩张,同质化竞争非常严重,市场细分是必然趋势。以产品差异化为动力的经济型酒店的专营化发展可以避免同质化带来的恶性价格竞争,并且将不同消费者的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从而形成细化的专业市场,使得经济型酒店产品形态更加丰富,市场竞争规范有序。虽然经济型酒店提供的是有限服务,但这并不意味其产品是简单或简陋的,经济型酒店需要对目标市场再进行细化,确定自己酒店的目标顾客是商务客还是旅游观光客等,针对自己的主要目标顾客群,分析其心理,认真研究其消费需求,为其提供最适合的产品与服务。

2.定价策略。

经济型酒店既不能单纯强调创利而忽视市场和竞争形势,又不能为追求市场份额而陷入价格战。价格策略是经济型酒店重要的营销策略之一,酒店需要以成本为基础,按照季节为各个细分市场制定灵活的、层次不同的价格,以最终达到营销目标。

3.营销渠道策略。

网络是一个很好的信息平台,它加快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酒店通过互联网宣传企业形象,更快捷、清晰、全面、互动,使酒店服务变得有形化。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酒店设施设备、内部的环境装修,还有各种特色服务,都在互联网上非常动态的表现出来。客人可以更快的了解酒店,足不出户就可以在家里得到视觉上、形象化的服务。

参考文献:

[1]何永祺. 张传忠.市场营销学[M].东北 财经 大学出版社,2003, 278-283。

[2]黄浏英. 饭店营销新理念:差异化营销. 商业经济与管理[J],2007,(1)。

[3]石通和.试析经济型酒店降低成本的途径[J].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5)。

[4]周莉. 浅谈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机会和经营模式[J]. 科教文汇,2008(12)。

[5]张卫红.经济型酒店竞争策略―以毛家酒店连锁为例[J].商场现代化,2008(9):12。

[6]张慧. 经济型酒店竞争策略选择[J]. 商业现代化,2005(1)。

给你找个篇文献,你参考下吧我国经济型酒店问题与对策研究郑亚民(重庆工商大学旅游学院 重庆 400060)摘 要: 经济型酒店已成为国内酒店业的热点, 酒店业的竞争格局将发生较大的改变。在经济型酒店受到社会肯定的同时, 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许多问题亟需解决。本文对我国经济型酒店发展的概况、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关键词:经济型 酒店 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者消费结构和消费趋势的变化,中国酒店业正在进行着结构调整。经济型酒店大量涌现, 其发展已成为一种重要趋势并对酒店业的影响越来越大。经济型酒店是以中低消费者为对象,以经济的价格、安全的设施、优质的服务和管理满足客人衣食住行的非豪华酒店。目前, 我国经济型酒店主要提供住宿服务,此外,也提供简单的餐饮、会议、娱乐等配套服务。1 我国经济型酒店的现状 我国经济型酒店发展迅猛、总量急剧壮大目前我国的经济型酒店没有权威的统计数据。根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数据来看, 截止到2006 年,全国星级酒店饭店总数达13378 家[1],其中四五星级酒店近1700 家,占%。三星级以下酒店11600多家,占酒店总数的%。目前,我国社会旅馆约10万家。三星级以下酒店平均每家酒店按60 间客房、社会旅馆平均每家按40 间客房计算,全国经济型酒店客房数量约有近500万个。我国经济型酒店的数量是相当喜人,其完善了地方的接待设施,满足了人们的消费需求,并且,进一步对地方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国经济型酒店以单体形式经营为主,抗风险能力差我国经济型酒店的数量损然很大,但是连锁经营或集团化经营的经济型酒店数量却很少,绝大部分都是以单体经营为主。在我国,经济型酒店连锁化经营比较成功的就只有“锦江之星”、“如家客栈”等。其所管理的经济型酒店数量占总数的不到1%。所以,目前我国经济型酒店是以单体经营为主。并由此带来经营不规范、品牌意识差、管理观念落后等问题。 外资经济型酒店大举进入由于我国经济以每年9 %左右的速度发展,中低档散客和旅游度假的增多,在国内经济型酒店迅猛发展之际,国外知名品牌经济型酒店开始大举在我国经济型酒店市场强势布局。目前,在沿海和内地的各个大城市,国外品牌经济型酒店通过独资、联营、特许经营加盟等方式迅猛拓展市场,积极投入到经济型酒店市场。速8,计划15 年内在中国经营管理2000 家经济型酒店:宜必思(Ibis)计划2008年在中国开店50 家:洲际、万豪、美兴等也开始拓展经济型酒店市场。国外知名品牌经济型酒店依靠其在国际上成功的运作经验大举进入,势必带来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市场的重新洗牌。 内资经济型酒店是主体国外经济型酒店进入我国经济型酒店市场,虽然来势凶猛,但是我国经济型酒店还是以内资经济型酒店为绝对主体,占99%。由于我国经济型酒店数量庞大,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 内资经济型酒店占主体这种格局变化不大。但是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 这并不表明内资经济型酒店的经营是成功的。所以,内资经济型酒店提升企业竞争力是目前应对竞争的必须选择。2 我国经济型酒店存在的问题 市场运作意识不强我国经济型酒店在发展过程中在发展过程中,相当部分是满足企事业单位自己接待任务,未走上市场企业经营之路。经济型酒店区别于传统高档酒店,经营手段也有很大的区别,套用高星级酒店管理和服务模式也是行不通,两者市场运作有很大的区别。所以, 经济型酒店没有市场运作机制,或者市场运作机制不符合实际情况。同时,市场竞争信息滞后、手法落后、市场拓展乏力, 应对竞争能力不强。 服务管理水平不高经济型酒店在我国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由于其与高档酒店有很大的差异,很少有人关注研究,不具备现代企业经营思路等原因,固化型、先进型、适合型的经济型酒店服务和管理规范很不健全。直接表现为没有统一的操作流程、服务规范、管理标准。因此, 导致经营水平不高, 效益较差, 品牌知名度不高。 市场定位雷同经济型酒店没有根据自身的地段、产品特点、人们消费需求变化等因素研读自己的市场,所以导致很多经济型酒店都定位于中低档商务客人和旅游客人市场。定位雷同, 导致市场竞争加剧、产品千篇一律、服务和管理没有特色化。另外, 由于很多管理不规范的个体旅馆也纷纷打上经济型酒店的招牌,其脏、乱、差的形象也使人们对此市场有一定的误解。 品牌建设落后我国经济型酒店由于管理不规范、服务水平不高、产品特色化不够,所以品牌建设的速度滞后经济型酒店的发展速度。当然,我国的高星级酒店也存在这个问题。目前我国知名的经济型酒店例如如家客栈、锦江之星等也仅仅局限于区域影响力、相对于国际知名的经济型酒店品牌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特别是品牌的市场美誉度建设更应该加强。3 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对策 强化市场运作意识,走企业化经营道路目前, 市场缺乏价位适中、服务规范、符合国际标准的经济性九点。经济型酒店在定位的时候,注重中低档消费层次的市场群体,尤其关注中低档商务客人、旅游团队、家庭出游、自费旅游者、学生群体等。根据自身条件,突出自己的特色产品,选定并强化多元化、专业化的、特色化市场定位, 拓展新型的经济型经营之路。例如, 汽车旅馆、商务旅馆、家庭旅馆、青年旅社等。另外、经济型酒店应该加强推进并建立经济型酒店现代企业制度, 在市场经济和管理、服务规范方面尽量与国际接轨。 规范内部管理,提升经营水平经济型酒店要满足客人低价、卫生、舒适的要求,必须以热情、卫生、安全、快捷为服务特色、利用专业化的管理和规范,为客人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产品。首先,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保持运作的流畅、经济和客人的满意;其次, 建立规范的夜审制度。每天对酒店的当天营业状况进行夜审,实施专业专业夜审制度,保证随时校正酒店的经营管理活动;再次, 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 推行CDP(Career Develpement Path)制度,做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增强员工凝聚力。 打造专业化的运营团队中国经济型酒店人员的素质比较低,缺乏专业的经营管理知识,其已严重影响了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发展经济连锁酒店, 必须有专业化、职业化的团队,经济型酒店,应从战略发展的高度, 聚集、招募、培养、考核、使用、激励人才。培育人才、发现人才、鼓励保护人才应成为经济型酒店利润提升的重要途径。第一、加强系统培训, 改变观念、强化技能, 提升人员的综合素质。第二、推行一专多能制度, 真正做到一人多用、一人多岗,提高工作效率。第三、加强人本管理,树立员工第一的思想。 加强管理,打造知名品牌经济型酒店应该走品牌发展道路,这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经济型酒店的品牌内涵就是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第一、做品牌必须全方位的投入,靠长期的积累,不能靠几个策划就能够出品牌。第二、要脚踏实际,从质量抓起,不断创新, 才能锻造出市场竞争的利器——品牌。第三、保持和发扬酒店的独特魅力、创新服务理念,提供个性化服务。例如提供家庭式的服务,帮助照看小孩和老人等。第四、整合各方资源,走集团化或连锁化发展道路,打造规模优势、资金优势、成本优势,把经济性酒店做快、做大、做强。发展经济型酒店, 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是中国酒店结构优化和提供品质的需求。必须抓住机遇,强化内部管理、打造特色产品和服务,提升经济性酒店品质,走品牌化发展道路, 使经济型酒店在国际上立于不败之地。

经济型酒店发展的对策研究论文

给你找个篇文献,你参考下吧我国经济型酒店问题与对策研究郑亚民(重庆工商大学旅游学院 重庆 400060)摘 要: 经济型酒店已成为国内酒店业的热点, 酒店业的竞争格局将发生较大的改变。在经济型酒店受到社会肯定的同时, 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许多问题亟需解决。本文对我国经济型酒店发展的概况、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关键词:经济型 酒店 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者消费结构和消费趋势的变化,中国酒店业正在进行着结构调整。经济型酒店大量涌现, 其发展已成为一种重要趋势并对酒店业的影响越来越大。经济型酒店是以中低消费者为对象,以经济的价格、安全的设施、优质的服务和管理满足客人衣食住行的非豪华酒店。目前, 我国经济型酒店主要提供住宿服务,此外,也提供简单的餐饮、会议、娱乐等配套服务。1 我国经济型酒店的现状 我国经济型酒店发展迅猛、总量急剧壮大目前我国的经济型酒店没有权威的统计数据。根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数据来看, 截止到2006 年,全国星级酒店饭店总数达13378 家[1],其中四五星级酒店近1700 家,占%。三星级以下酒店11600多家,占酒店总数的%。目前,我国社会旅馆约10万家。三星级以下酒店平均每家酒店按60 间客房、社会旅馆平均每家按40 间客房计算,全国经济型酒店客房数量约有近500万个。我国经济型酒店的数量是相当喜人,其完善了地方的接待设施,满足了人们的消费需求,并且,进一步对地方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国经济型酒店以单体形式经营为主,抗风险能力差我国经济型酒店的数量损然很大,但是连锁经营或集团化经营的经济型酒店数量却很少,绝大部分都是以单体经营为主。在我国,经济型酒店连锁化经营比较成功的就只有“锦江之星”、“如家客栈”等。其所管理的经济型酒店数量占总数的不到1%。所以,目前我国经济型酒店是以单体经营为主。并由此带来经营不规范、品牌意识差、管理观念落后等问题。 外资经济型酒店大举进入由于我国经济以每年9 %左右的速度发展,中低档散客和旅游度假的增多,在国内经济型酒店迅猛发展之际,国外知名品牌经济型酒店开始大举在我国经济型酒店市场强势布局。目前,在沿海和内地的各个大城市,国外品牌经济型酒店通过独资、联营、特许经营加盟等方式迅猛拓展市场,积极投入到经济型酒店市场。速8,计划15 年内在中国经营管理2000 家经济型酒店:宜必思(Ibis)计划2008年在中国开店50 家:洲际、万豪、美兴等也开始拓展经济型酒店市场。国外知名品牌经济型酒店依靠其在国际上成功的运作经验大举进入,势必带来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市场的重新洗牌。 内资经济型酒店是主体国外经济型酒店进入我国经济型酒店市场,虽然来势凶猛,但是我国经济型酒店还是以内资经济型酒店为绝对主体,占99%。由于我国经济型酒店数量庞大,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 内资经济型酒店占主体这种格局变化不大。但是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 这并不表明内资经济型酒店的经营是成功的。所以,内资经济型酒店提升企业竞争力是目前应对竞争的必须选择。2 我国经济型酒店存在的问题 市场运作意识不强我国经济型酒店在发展过程中在发展过程中,相当部分是满足企事业单位自己接待任务,未走上市场企业经营之路。经济型酒店区别于传统高档酒店,经营手段也有很大的区别,套用高星级酒店管理和服务模式也是行不通,两者市场运作有很大的区别。所以, 经济型酒店没有市场运作机制,或者市场运作机制不符合实际情况。同时,市场竞争信息滞后、手法落后、市场拓展乏力, 应对竞争能力不强。 服务管理水平不高经济型酒店在我国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由于其与高档酒店有很大的差异,很少有人关注研究,不具备现代企业经营思路等原因,固化型、先进型、适合型的经济型酒店服务和管理规范很不健全。直接表现为没有统一的操作流程、服务规范、管理标准。因此, 导致经营水平不高, 效益较差, 品牌知名度不高。 市场定位雷同经济型酒店没有根据自身的地段、产品特点、人们消费需求变化等因素研读自己的市场,所以导致很多经济型酒店都定位于中低档商务客人和旅游客人市场。定位雷同, 导致市场竞争加剧、产品千篇一律、服务和管理没有特色化。另外, 由于很多管理不规范的个体旅馆也纷纷打上经济型酒店的招牌,其脏、乱、差的形象也使人们对此市场有一定的误解。 品牌建设落后我国经济型酒店由于管理不规范、服务水平不高、产品特色化不够,所以品牌建设的速度滞后经济型酒店的发展速度。当然,我国的高星级酒店也存在这个问题。目前我国知名的经济型酒店例如如家客栈、锦江之星等也仅仅局限于区域影响力、相对于国际知名的经济型酒店品牌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特别是品牌的市场美誉度建设更应该加强。3 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对策 强化市场运作意识,走企业化经营道路目前, 市场缺乏价位适中、服务规范、符合国际标准的经济性九点。经济型酒店在定位的时候,注重中低档消费层次的市场群体,尤其关注中低档商务客人、旅游团队、家庭出游、自费旅游者、学生群体等。根据自身条件,突出自己的特色产品,选定并强化多元化、专业化的、特色化市场定位, 拓展新型的经济型经营之路。例如, 汽车旅馆、商务旅馆、家庭旅馆、青年旅社等。另外、经济型酒店应该加强推进并建立经济型酒店现代企业制度, 在市场经济和管理、服务规范方面尽量与国际接轨。 规范内部管理,提升经营水平经济型酒店要满足客人低价、卫生、舒适的要求,必须以热情、卫生、安全、快捷为服务特色、利用专业化的管理和规范,为客人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产品。首先,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保持运作的流畅、经济和客人的满意;其次, 建立规范的夜审制度。每天对酒店的当天营业状况进行夜审,实施专业专业夜审制度,保证随时校正酒店的经营管理活动;再次, 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 推行CDP(Career Develpement Path)制度,做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增强员工凝聚力。 打造专业化的运营团队中国经济型酒店人员的素质比较低,缺乏专业的经营管理知识,其已严重影响了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发展经济连锁酒店, 必须有专业化、职业化的团队,经济型酒店,应从战略发展的高度, 聚集、招募、培养、考核、使用、激励人才。培育人才、发现人才、鼓励保护人才应成为经济型酒店利润提升的重要途径。第一、加强系统培训, 改变观念、强化技能, 提升人员的综合素质。第二、推行一专多能制度, 真正做到一人多用、一人多岗,提高工作效率。第三、加强人本管理,树立员工第一的思想。 加强管理,打造知名品牌经济型酒店应该走品牌发展道路,这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经济型酒店的品牌内涵就是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第一、做品牌必须全方位的投入,靠长期的积累,不能靠几个策划就能够出品牌。第二、要脚踏实际,从质量抓起,不断创新, 才能锻造出市场竞争的利器——品牌。第三、保持和发扬酒店的独特魅力、创新服务理念,提供个性化服务。例如提供家庭式的服务,帮助照看小孩和老人等。第四、整合各方资源,走集团化或连锁化发展道路,打造规模优势、资金优势、成本优势,把经济性酒店做快、做大、做强。发展经济型酒店, 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是中国酒店结构优化和提供品质的需求。必须抓住机遇,强化内部管理、打造特色产品和服务,提升经济性酒店品质,走品牌化发展道路, 使经济型酒店在国际上立于不败之地。

连锁经营论文参考文献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连锁经营论文参考文献,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 秦寰宇. 大型网购企业配送网络优化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11

[2] 潘咪咪.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胜利油田生态环境系统研究[D].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3

[3] 徐洪超. 快速消费品供应链的库存管理绩效评价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11

[4] 蔡云蛟. 基于物流成本的配煤中心选址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07

[5] 付延冰. 基于随机需求的配送中心设备配置与库存控制问题研究[D]. 中南大学 2010

[6] 毛太田. 连锁零售供应链优化关键问题研究[D].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8

[7] 李庆喜. B公司海外物流Supply-hub运作模式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13

[8] 黄丽珍,李旭,王其藩. 超市配送中心订货策略优化研究[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2)

[9] 周涛,程钧谟,乔忠. 多品种配送的库存优化模型研究[J]. 系统工程. 2003(05)

[10] 桂寿平,朱强,吕英俊,桂程飞.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库存控制机理研究[J]. 物流技术. 2003(06)

[11] Edward A. Silver,David J. Robb. Some insights regarding the optimal reorder period in periodic review inventory system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 2007 (1)

[12] 伯帆. 基于Supply-hub的宜家餐厅供应物流运作模式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14

[13] Amit Eynan,Dean H. Kropp. Effective and simple EOQ-like solutions for stochastic demand periodic review systems[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 2006 (3)

[14] Pin-Ho Lin,David Shan-Hill Wong,Shi-Shang Jang,Shyan-Shu Shieh,Ji-Zheng Chu. Controller design and reduction of bullwhip for a model supply chain system using z -transform analysis[J]. Journal of Process Control . 2003 (5)

[15] 张勇. 电气企业供应物流库存协作模式选择与效益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14

[16] 白云鹏. 中粮我买网北京物流中心货位与批次拣选优化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13

[1] 庞林荣. 北京朝批商贸有限公司开展循环物流业务模式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12

[2] 董宇. 进口汽车分销系统库存策略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09

[3] 汪振义. 基于外部融资的中小企业供应链收益与风险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12

[4] 杨一铭. 中韩贸易环境下的集装箱海铁联运计划优化[D]. 北京交通大学 2012

[5] 闵宏东. PPP项目融资模式在我国城市水业的应用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06

[6] 刘世伟. 城市生活废弃物回收链管理对策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07

[7] 贾静.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软件项目需求变更影响研究[D]. 南开大学 2014

[8] 夏雄. 基于贝叶斯需求预测理论的易损耗货物库存控制模型[D]. 北京交通大学 2015

[9] 俞箐. 邮政速递信息系统架构分析与预测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09

[10] 张S. 音像企业ERP应用绩效评价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09

[1] 马剑平. 经济型酒店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 贵州社会科学. 2012(11)

[2] 纪文哲. 我国经济型酒店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J]. 经济研究参考. 2012(47)

[3] 邓秋霞. 从第三版星级标准看成都饭店业的发展[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4)

[4] 王华,江晓云. 我国经济型酒店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位[J]. 社会科学家. 2004(02)

[5] 邹统钎. 经济型酒店的关键成功因素与经营模式[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03)

[6] 王大悟. 确立中国饭店集团的品牌优势[J]. 旅游科学. 2003(02)

[7] 陈国香. 经济型酒店战略联盟成功运作的影响因素研究[D]. 浙江理工大学 2010

[8] 殷瑛. 酒店网站顾客预订意向影响因素研究[D]. 华南理工大学 2011

[9] 刘慧. 一个关于酒店变革的研究[D]. 清华大学 2004

[10] 殷红卫. 南京经济型酒店发展策略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 2005

[11] 赵剑锋. 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模式关键要素分析[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2)

[12] 曲常军. 我国经济型酒店现状及发展策略探析[J]. 中国商贸. 2011(30)

[13] 赵莹雪,郑海燕,余惠宜. 广州酒店发展新趋势--经济型品牌连锁经营[J]. 经济研究导刊. 2008(17)

[14] 赵炜. 经济型酒店的现状与发展策略探析[J]. 生产力研究. 2007(11)

[15] 张璐,张胜男. 我国经济型酒店特许经营模式研究--以“如家”酒店为例[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2)

[16] 周莉. 浅谈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机会和经营模式[J]. 科教文汇(上半月). 2006(12)

[17] 冯冬明. 经济型酒店:发展·问题·策略[J]. 旅游学刊. 2006(07)

[18] 费寅. 经济型酒店发展策略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06(11)

[19] 孙静,黄清. 我国经济型酒店外包业务的功效及管理策略[J]. 商业研究. 2006(06)

[20] 曹毓. 我国经济型酒店品牌定位探究[J]. 中国商贸. 2011(12)

[21] 张先花,朱磊. 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模式应用分析[J]. 中国商贸. 2011(08)

[22] 吴巍,王红英. 现代城市经济型酒店市场竞争力策略分析[J]. 中国商贸. 2010(23)

大型酒店发展管理研究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范文篇2 论酒店工程设备的管理与维修 摘要:为使酒店具有良好、舒适的环境, 应保持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保证设备的各项功能正常。这就要求设备管理人员充分掌握所有设备的性能, 研究最有效地发挥各种设备功能的措施, 并对设备进行全盘规划和管理。 关键词:酒店 工程设备 管理维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工业实力也上了很大的台阶,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改善。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大量的科技成果被应用到各个领域。许多新的工程设备也被应用到酒店领域。酒店的工程设备追求的是舒适、豪华的效果,这与一般意义上的工程设备又有许多不同之处。本文在分析酒店工程设备特点的基础上,对如何开展酒店工程设备的管理与维修工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酒店工程设备管理概述 1. 工程设备管理概念 设备管理是以设备为研究对象,应用一系列理论、方法,追求设备综合效率,通过一系列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的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进行全过程(从规划、设计、选型、购置、安装、验收、使用、保养、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科学型管理。设备管理是对设备寿命周期全过程的管理,包括选择设备、正确使用设备、维护修理设备以及更新改造设备全过程的管理工作。 2. 工程设备管理的作用 (1)工程设备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点。工程设备是酒店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财富,也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要素之一,酒店工程设备为酒店经营提供重要的工具,也是衡量酒店综合规模水平的物质标志。提高工程设备管理水平对促进酒店进步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工程设备管理是企业生产的保证。优化工程设备管理可以为酒店提供优良而又经济的技术装备,使酒店的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从而可以确保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使酒店获得最高经济效益。 (3)工程设备管理是酒店提高效益的基础。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是酒店经营的目的,而工程设备管理就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工程设备对于提高酒店经营和服务质量,是一个重要因素。提高工程设备的生产效率也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工程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便是减少工程设备的消耗来降低成本。总之,工程设备管理是酒店提高效益的基础和根源之一。 二、酒店设备管理的目标 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 提高设备利用率和设备技术水平, 节约能源并减少人力消耗, 从而达到投资少、效益高、维修费用低、经济效益好的效果, 这就是酒店设备管理的目标。 为使酒店具有良好、舒适的环境, 应保持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保证设备的各项功能正常。这就要求设备管理人员充分掌握所有设备的性能, 研究最有效地发挥各种设备功能的措施, 并对设备进行全盘规划和管理。 三、酒店设备中的具体问题 酒店设备利用状况较差 设备采购不合理,许多酒店设备拥有量大于生产需要,造成极大浪费:(1)选择不当,质量不好,酒店也不进行改造,闲置一边。(2)质量好,但与酒店生产流程不匹配。(3)设备虽能用,但同型号数量太多,造成仓库积压。(4)由于没有掌握设备使用技术,造成设备不能使用。 设备运行时间不足:许多酒店设备没有充分运行,利用率只有30%左右。许多非常昂贵的设备,造成运行收益太低。运行负荷严重不足:(1)部分设备是无偿占用,酒店为争取投资贪大求洋求多。造成设备积压。(2)酒店不考虑设备利用效率,搞小而全。(3)只注意提高拥有量,不注意提高设备素质和构成。(4)设备购置不慎重,缺乏严格审批程序,造成选型不合理。(5)缺乏设备更新改造中长期规划。(6)设备管理人员对饭店了解不够。 设备寿命费用高 长期以来,酒店对设备寿命缺乏核算和有效考核。设备寿命费用普遍偏高。(1)管理混乱,维修计划缺乏科学性。(2)缺乏成本核算。平时不管理,许多设备带病维持,缺乏有效维修。出现问题不惜成本。(3)能源消耗巨大,设计不合理,维护不力。 设备管理缺少规范凭经验管理 经验严重不足而且落后,缺乏有经验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员。 工程部技术力量不足 酒店工程部人员长期不足,我国培养不足。专业化公司维护设备,是现有状况的解决方式,但专业化公司维护成本也呈上升趋势。 设备管理组织机构不完善 设备管理部门权威性存在很大问题。设技术总监,由总经理或副总经理负责。加强重视设备管理工作。 四、酒店设备管理的基本制度 设备管理的各级责任制 (1) 工程部经理和总工程师的主要职责:在主管总经理的统一领导下, 贯彻执行有关设备和能源管理方面的方针、政策、规定和制度, 加强设备的技术管理工作, 在“ 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的原则下, 保证各种设备的节能运行; 组织收集、编制设备有关技术文件, 编写各种设备的保养、检修计划并监督落实完成, 拟定设备管理维护的各种规范和技术标准, 不断提高维修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 (2) 各专业负责人的主要职责: 编制各种设备的年、季、月度检修计划和材料计划, 报批后组织实施; 保证所管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并负责解决有关技术问题, 组织调查、排除事故, 提出防范措施; 与仓库管理员协作, 确定维修备件的储备品种和数量, 提出并实施减少物耗的具体措施, 尽量节约水、电、油等能源。 设备的管理制度 主要包括设备管理的范围、类别, 设备的选型、编号、登记, 备件及设备档案的管理以及设备报废更新管理等。 设备的维护修理制度 主要内容有定期巡回检查制度、故障修理制度(派工制度) 及交接班制度等, 视各酒店的具体情况而异。 备件和库房的管理制度 包括备品备件的申购制度, 工具和材料的领发制度, 各种备件的定额储备制度和管理制度等。 设备维修的技术管理制度 技术管理制度主要是维护修理所需技术资料的积累及其管理, 重点设备检修计划的编制及其管理, 检修前的技术准备及检修中的技术服务. 检修质量的要求和检查验收等项工作制度。 设备的事故处理制度 设备事故对酒店的经营影响很大, 严重的会造成人身伤亡和经济损失, 甚至停业。因此, 在加强设备管理, 严防事故发生的同时, 对已发生的事故要认真分析原因, 总结教训, 重大事故应追究责任, 严肃处理。 设备管理和维修的经济管理制度 我国酒店设备管理人员一般对此不够重视, 很少从经济分析的角度对设备的维修运行管理进行全面科学的研究。该制度至少应包括维护修理的定额、修理成本的核算、维修费用的考核、备件资金的定额等基本经济指标。经济考核指标是对各项管理制度效果的一个综合性评估, 对提高设备管理水平有着重要作用。 五、设备的保养和维修管理 酒店的每一位员工都是相关设备的使用者, 也是这些设备的当然保养者。酒店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 除了日常的维护保养外, 大部分靠工程部完成, 如空调、电气、供水等所有酒店设备设施的运行保养、维修改造等工作。在设备维修工作中, 应注重预防性维修, 及时发现故障隐患及方位, 减少设备损坏所带来的损失, 延长设备寿命, 提高效率, 降低能耗。。 为了实施预防维修保养计划, 需要编制预防性维修保养单。它是部署、安排及完成任务的一种直观记录, 也是对维修保养人员进行指导的文件。具体做法是根据设备登记卡, 制定设备维修保养的要求和内容, 再依据巡检情况进行分析, 不能适应要求的设施要更新改造, 发现设备故障隐患按轻重缓急、排除故障所需时间(即工时管理) , 列入预防性维修保养表。 结语: 作为服务性行业,酒店赖以生存的根本是服务质量。目前,在世界新的经济形势下,为了提高酒店的规模和服务质量,大量的工程设备被应用到酒店。但酒店工程设备的应用和一般的工程设备使用有很多不同之处,关键就在于使用目的上,一般的建筑类工程使用工程设备的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而酒店工程设备的使用目的是为了保证服务质量。但我国目前的酒店工程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还存在着诸多漏洞和问题,作者有着丰富的酒店工程设备管理和维修经验,结合自身经验,对于如何提高酒店工程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质量,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参考文献: [1] 杜学.酒店工程管理.清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 [2] 林允明.设备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1. 酒店管理毕业论文范本 2. 有关酒店管理论文范文 3. 酒店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4. 酒店管理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酒店的发展需要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保证,但是我国酒店市场上具有较高素质的酒店管理人才供不应求。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酒店管理专业论文 范文 ,供大家参考。

《 酒店管理专业多维创业实践平台思考 》

摘要:目前,创业实践平台建设的不全面、不连续、不系统成为高校提升创业 教育 质量的障碍。 文章 在分析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基础上,以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为例,提出构建多层次、多途径、互动式的多维创业实践平台,并探讨创业平台有效运行的保障机制,以期加强大学生创业实践,助推院校创业教育水平提升。

关键词:多维创业平台;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

近年来,国家及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强调要大力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以创业带动就业,这是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教育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通过对武汉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随机访谈,发现大学生群体普遍认同自主创业,但目前实践平台建设单一、学生参与度低、环境缺乏真实性等问题无法让学生了解真实的创业过程、体验真实创业的艰辛。因此,有必要构建多层次、多途径、互动式的多维创业实践平台,以提高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效性,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1创业实践平台建设的现状

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是指提供并保障大学生进行创业尝试与模拟操作的制度设计、项目安排、活动组织以及硬件支持的统称,是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条件保障[1]。创业实践平台是院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有效组成部分,是学生创业活动的有效载体。创新创业作为一种通用技能和态度,是需要在变化的相对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来获得的一种知识。同时创业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复杂性,平台是学生和社会、市场之间交流沟通的桥梁,是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创业、学习创业的一种有效形式。从目前实践平台建设的情况来看,各高校都在积极投入为学生搭建实践桥梁,如举办创业大赛、开办创业讲座、创建创业园区等,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①实践平台建设形式单一、未形成系统性保障体系,难以有效整合全校甚至全社会有效资源。

②实践平台宣传力度不够。此外,实践平台未有效融入进专业教育体系中,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稍有脱节。

2多维创业实践平台建设的形式

根据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基本形式,遵循大学生了解、学习创业知识的基本脉络,笔者提出构建多层次、多维度、互动式的大学生实践平台,主要包含三种类型,即知识教育平台、实践应用平台及创业信息服务平台。

创业知识教育平台根据教育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要求,高校的创业教育要实行面向全体在校生的全过程教育。同时,创业教育不是简单地通过学习让学生开办企业,它以能力为导向,更多的是一种思维,一种对综合能力和素质的锻炼。因此,搭建的创业知识教育平台能成为高校创业知识的有效传播平台。具体表现在,

第一,构建课堂教学平台。整合创业知识与专业知识。一方面,发挥全校资源优势,增加开放性、跨学科性的创业类基础课程,扩大覆盖面,如创业学、风险投资等。另一方面,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逐渐渗透进创业相关知识。如在《餐饮 企业运营 与管理》课程中,教师不仅仅讲授基本知识,还要设计团队开放性活动,引导学生模拟开办小型餐饮企业,了解创业的基本流程。

第二,构建课外学习的平台。利用社团活动平台,充分发挥社团“第二课堂”的力量,通过组织知识讲座、论坛、演讲与 辩论 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另外,网络虚拟教学平台也应该广泛应用。目前,除高校引进的创业数字图书馆资源之外,还应该提供一个资料丰富的学科知识资源库。在资源库中,除了有教师授课的课件讲义外,还提供大量供学生使用的与专业有关的文字资料、图形、视频、音频等各种多媒体信息。此外,利用移动互联的便利,开发手机APP软件,组建QQ群、微信群,公众号等共享创业知识,传授创业 经验 。

创业实践应用平台

逐渐将校内实训基地改建成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如酒吧模拟实验室平时可定期开放,供学生练习调酒、咖啡调制技能,也可对外开放经营,由班级各小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学生亲自参与店面装饰、店面运营与管理,感受创业艰辛,发现自身不足。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建设校外创业街区。创业街区由学校搭建,提供场地和相关服务,设立创业风险基金,配套小额贷款,营造孵化企业的市场环境。

有志于创业的可提出申请。目前,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经营的茶语心菲茶餐厅正是在这种创业实践平台基础上创办的。另外,强化构建虚拟实践平台。利用模拟软件,社团组织或学生自发组织创业工作室进行各类活动体验,并针对电商、微商等新兴业态进行模拟经营。

强化校外实践平台首先,搭建校外创业体验平台。鼓励学生每年寒暑假到酒店、餐饮企业等地实习,了解酒店,参与酒店具体的生产和经营,进一步加深行业认知。其次,重视校外实习基地平台建设。在半年的顶岗实习中,引导学生将创新创业思维融入实习岗位中,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多成长机会,这也是创业教育的终极目标。一方面,教师做好实习动员,激发学生的工作激情,并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形成正确的期望值。另一方面,鼓励学生以积极心态面对各项挑战,多观察多学习多思考。再次,安排学生在酒店轮岗实习,让学生有机会从不同部门的角度看待酒店管理运营。

创业信息服务平台2015年对武汉商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创业情况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国家和政府的相关 创业政策 了解程度不高,其中,46%的被调查者只是“了解一点”,的被调查者对政策“不了解”,而只有的被调查者对此是非常了解。因此,有必要构建创业信息服务平台。一方面,高校应成立创业服务中心,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创业指导与服务。通过开办讲座、提供信息咨询、资助创业资金等形式普及创业知识,拓展服务功能。另一方面,搭建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创业服务虚拟网络平台。将创业政策、企业信息、创业指导信息、模拟软件等有关内容融合,学生可登陆网站查阅创业政策,撰写 创业计划 书,与相关企业及老师互动交流。

3多维创业实践平台运行的保障机制

多维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且持续运行,需要在师资、研究、经费等各方面提供必要保障,形成高校、企业、社会各方参与的协同保障机制。

完善创业教育组织机构,健全管理制度

目前在组织机构建设方面,各高校基本形成了校领导主抓、多部门协同的组织管理形式。然而建立创业教育专门的组织机构,完善机制、体制是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具有重大意义。独立的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独立的人员配置,并聘请有经验、相关学术水平高的教师,负责对不同类型的创业平台的使用范围、运行要素及支持体系等加以研究,形成系统的创业平台运行机制,才能保障各类型平台的顺利运行,才能使就业和创业工作更加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同时,制定相关制度,对创业平台的使用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搭建多部门协同配合的支持网络,实现对人力、物质等资源的统筹协调。

优化整合师资队伍创业

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是创业平台有效运行的关键一环。应用型本科院校本身就拥有不少“双师型”教师,这也是其与传统高校的一大区别,也是优势与亮点。首先,鼓励教师参与。引导与组织教师多参加校外实践和创业模拟活动,提升教师的创业教育素养[2]。其次,加强师资培训,借助多方资源选送教师 出国 培训、参加创业师资培训项目,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发挥双师型教师的特长,委派教师进企业挂职锻炼,参与咨询等增加其管理实践经验。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可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课程的重要师资来源。再次,扩充“智囊团”,吸纳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家、创业人士、政府专家作为创业导师,通过授课、讲座、实践指导等形式参与创业教育,并由专门部门进行跟踪,及时反馈信息,随时更新“智囊团”。

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升学习能力创业平台作用的充分发挥

有赖于大学生的积极参与。要营造浓厚积极的创业氛围,鼓励学生创新,大学生首先要转变观念,深化对创业教育内涵的认识,明确创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其次,大学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学习,有针对性地培养自身学习的能力。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较为庞大,所涵盖的知识甚广,单靠几门课程及教师的引导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学生积极自觉地利用学校所提供的各类创业平台去充电,去探索,去实践。只有这样,创业实践平台的作用才能真正凸显。

健全激励机制创业平台的建设

不仅要求院校加以重视,积极投入,更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充分利用“应用型”的深厚积淀,拓展外部资源,与政府、企业等外部机构联合推进。因此,有必要有效地整合政府及企业资源。首先,可采用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的方式,共同推进平台建设。多方争取资金支持,以合理的利益分配、科学的管理机制来确保联合各方对平台建设的持续投入。对院校而言,有必要加强对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有效控制和使用;同时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深入思考如何通过人才输出、协助进行业务拓展等方式维系与外部机构的广泛联系及各方对共建平台的热情[3]。另外,完善教师评估激励机制也是发挥创业平台作用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李静.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初探[J].中国高校科技,2011,(6).

[2]曹盈.基于SWOT分析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人才培养[J].黄山学院学报,2013,(12).

[3]易伟义,余博.高校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的思路和策略探讨[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3,(3).

[4]卢淑静.创业创业教育嵌入专业教育的原则与机制[J].求索,2015,(2).

《 酒店管理专业职业意识培养思考 》

【摘要】作为第三产业代表性的酒店行业,需要的管理型人才必须要具有高度的职业意识。为了提高酒店人才的职业意识,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不仅仅要对学生教授酒店管理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服务业职业意识的培养。本文我们从职业意识的概念和如何培养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意识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职业意识;实践教学

引言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发现各种各样的酒店屹立在我们身边的每一条街道。酒店行业在经济迅速增长的现代城市环境中越来越体现出其广阔的发展前景,这就意味着当今社会需要一大批酒店管理的专业性人才。

一、对职业意识的认识

(一)服务意识。

要成为一名出色的酒店员工,服务意识必不可少。服务意识指的是在对客户进行服务时,要有“顾客就是上帝”的潜意识理念,需要做到明确自身的位置、明确谁是客户、明确客户的要求三个方面。

(二)团队意识。

工作中离不开团队协作,一个拥有有高度的团队凝聚力和办事效率的团队离不开该团队每一个人的团队意识。团队意识要求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具有高度的服从意识和责任意识,团队领导分派的任务要按照要求高质量的做到,要能够信任团队、与团队荣誉与共。

(三)诚信意识。

在酒店服务行业中,诚信意识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职业意识。如果没有诚信很难在酒店管理岗位上立足,失去诚信甚至会影响酒店本身的信誉。

(四)责任意识。

每一个员工都有自己的工作岗位和责任,需要尽心尽力的负起自己的责任。一个员工要在工作中立足首先要有坚定的责任心,能够将安排自己的工作做好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在工作岗位中才能逐渐脱颖而出。

(五)学习意识。

一些员工上岗工作了之后就不再学习,满足于自己了解的领域上止步不前。优秀的有着高职业意识员工会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学习自己不了解的知识和领域,开拓自己的眼界。

二、如何进行职业意识的培养

由于高职院校的教学体系还比较传统、师资力量也不够雄厚、学生的各项素质普遍较低,因此开展职业意识的培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学校和酒店企业共同努力为学生制定合理的职业意识培养方案。

(一)酒店管理专业职业意识的培养方向。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学生的个人素质包括学生的个性、品格、道德等等基本的素质要求。第一要让学生懂得理性看待身边发生的各项事情,不论面对生活的挫折还是情感上的委屈愤怒都要理性有智慧的面对和处理,不能感情用事;第二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为人处世中要拥有基本的道德标准,要有强烈的信念坚持自我的道德观念,不能因为贪图利益而违背自我标准。其次要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服务意识指的是在面对客户时所需要的礼仪态度、言谈举止。要让学生意识到服务意识的重要性,培养这些方面的品质需要学校开展礼仪课、礼仪比赛等等实践性的课程,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最后要培养学生的业务水平,在学校期间的业务水平的培养不是指销售业绩,而是与人沟通的能力、化解矛盾的能力和执行任务的能力。在进入酒店职位之后,面对各种各样的陌生人需要优秀的与人沟通能力;面对酒店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需要冷静的头脑和化解矛盾的能力;在领导下达任务时,要有清晰的目标和高效率的执行力完成任务。

(二)酒店管理专业职业意识的培养 方法 。

传统的高职院校一般采取学习两年理论知识,进行一年工作实践的“2+1” 教学方法 ,但是这种方法往往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也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可以将最后一年的工作实践糅合到前两年的理论知识教授当中。在大一就开始进行职业意识的培养,我们可以制定详细的职业意识的培养计划。例如,对大一的学生进行职业意识的初次接触,进行模拟酒店职业测试、学习基础的社交礼仪、在班级上进行团队划分培养团队意识;大二可以进行分阶段的职业意识训练,学习锻炼与人沟通的能力、对环境变化的敏感程度、对诚信的重要性的认知等等;大三可以进行实践的职业意识的锻炼,带领学生真实体验酒店管理工作,学习如何让客户满意锻炼自己遇到挫折的抗压能力,对自己的 职业规划 有明确的认识,消除对酒店服务行业的歧视。学校要大力支持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建设模拟实习场所,让学生们充分的体验到工作所需要的职业意识;带领学生参观服务优秀的高星级酒店,让学生了解高素质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对优秀学生进行鼓励表彰,作为模板激励学生不断进步;以班级为团队开展酒店管理主题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选拔出有领导能力的学生代表成为学生的学习目标。

三、结语

职业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高职院校开发新的实践教育方式,摸索探讨并且完善。但是我们相信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进行职业意识的培养对学生将来就业时有着莫大的帮助,酒店管理专业职业意识的建设需要学校、酒店行业、教师和学生充分的参与其中,每一个能够体现职业意识的细节都不能放过,争取为酒店管理行业提供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严辉华.浅析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0,02:10-12.

[2]曹敏.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方法初探[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05:158-160.

[3]彭磊.如何加强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0:207-208.

[4]乐彩珠.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探析[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3:25-27.

[5]齐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成人教育,2011,10:44-45.

[6]刘学文.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意识培养的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8,14:67-68.

《 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 》

摘要:本文以沈阳工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经验为例,通过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探讨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路径与方法。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作为培养酒店中高级管理人才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应在这一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应采取什么样的路径,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应从哪些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等,成了各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国内主要的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有“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双证式”人才培养模式、“中外合作式”人才培养模式、“四合-双线”人才培养模式、“定向-双轨制”等,不同院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及资源条件选择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酒店管理人才成为酒店在全球化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因素,根据迈点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2年,酒店对人才需求量在不断上升,2011年酒店人才需求量同比增长,2012年同比增长。求职人才数量增长缓慢,2011年同比上年增幅仅为,2012年增长幅度也仅为。一方面是市场的需求旺盛,另一方面却是 毕业 生在酒店行业就业状况不佳,这种矛盾成为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参与少,“工”有余而“学”不足。“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经历了由“以院校培养定位为中心”到“以企业需求为中心”的过程,部分企业出于自身经济利益和生产实践等因素的考虑,把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视为额外负担。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致使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动手操作能力不高。另外,虽然部分学校与企业进行了校企合作,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定向培养,但是学校与企业的结合仅体现在“合作”的目的上,在“合作”的范围、程度、方法等方面却很少探究。

2.实践教学内容未达到“工学结合”的目的。由于多方面原因,虽然很多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都依托校企合作基础,开展实践教学,但是合作的深度不够,仅停留在较低的层次,如参观企业、与 企业管理 人员交流等,缺乏对行业的深刻了解和真实体验。学校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缺乏对企业的认识,更无法与企业进行深层次合作。

3.“双师型”实践指导教师紧缺。现阶段酒店管理专业真正具备较高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能指导学生实践的“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能参与企业实践、管理流程创新的更少,而这是推进“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关键。另外,校内教师大多来自于传统本科院校的硕士或博士,理论教学有余而实践经验不足,教学方法上多采用灌输式,难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学习兴趣,能力可持续发展空间较小。

三、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建议

随着酒店管理专业与企业的合作逐层深入,现在酒店管理专业逐渐关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内涵和实效,即“企业需求和学生发展并重”的工学结合精细化发展阶段。

1.构建高效运行的基地管理体系。构建组织管理体系框架,明确双方责任和任务,制定实践教育基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规划,建立健全高效率的实践管理与服务机制,健全校外实践教育的教学运行、学生管理、安全保障等 规章制度 ,构建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完善相应的保障条件,如双方投入保障、制度保障、教学质量保障等条件。

2.打造双师结构合理的专兼职教学团。教基地兼职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及管理经验,应走进课堂与学生分享行业前沿知识,而不是仅仅是在工作岗位上与学生接触。专职教师与基地兼职教师协同授课,应得到各方管理者的支持,如实践基地鼓励走进课堂的兼职教师,制定“教学学时代替工时”的政策,根据学生的评价,学校对兼职教师进行一定的荣誉奖励等,会激励兼职教师走进课堂,并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3.实践教育资源信息应不断丰富和完善。为实现基地服务社会的功能,建立实践教育信息管理平台,定期发布实践基地活动相关新闻,营造校企合作氛围。依托该信息管理平台,宣传基地 企业 文化 ,展示国内外酒店业动态;面向兄弟院校发布实践基地用人信息。同时,应借鉴国内外优秀的实践基地建设成果,进行研究和学习,不断丰富和完善资源共享平台信息,使其成为经验交流的平台。

4.实践课程设计应以学生能力提升为核心。实践教育基地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践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在基地及学校老师指导下开展调研活动,进行毕业论文选题和写作。为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突出个性化教育,在课程体系中设置创新学分模块,在实践教学环节强化素质训练、技能训练。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高校与用人单位秉承合作育人的原则,不断探索、不断尝试,为培养社会需要、行业认可的优秀人才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杨慧敏.中外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0.

[2]胡晓玲,黄颖,肖志雄.中外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A].2013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旅游研究院.2013.

[3]鲍艳利,周海华.全球地域化视野中的高校酒店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3(11).

有关酒店管理专业论文范文推荐:

1. 酒店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2. 浅谈酒店管理论文范文

3. 酒店管理论文精选范文

4. 酒店管理毕业论文范本

5. 酒店管理的毕业论文范文

6. 有关酒店管理论文范文

经济型酒店实证研究论文范文

酒店业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行业,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我国酒店业将得到更大的发展机会。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酒店 市场营销 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高等职业 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应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 社会实践 相结合的学习模式。这一实践教学的课程模式为酒店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也为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开拓新的思路。

关键词:酒店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005-913X(2013)02-0140-01

酒店市场营销是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酒店市场营销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树立以顾客为导向的营销意识,能够具备进行酒店市场调研、市场环境分析、 营销策划 、产品设计、公关销售等岗位技能。从以往的教学过程来看,一方面,传统的课程模式过于呆板,不能起到培养专业酒店营销人员的作用;另一方面,学生缺乏校内实践,考试方式也以理论考核为主,实践教学不能被很好应用于教学当中,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动手能力差。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应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这一实践教学的课程模式为酒店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也为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开拓新的思路。

一、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

酒店市场营销这一课程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将部分课堂搬到了校园“学府悠游咖啡厅”,教师在实训地点边教学边作为学生的营销技能指导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模拟学生将来在酒店市场营销部的工作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训练完成将来的工作任务。而学生边学习边实践,按真实的营销过程进行咖啡厅产品的营销工作,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下进行学习。完成“素养与专业、知识与理念、能力与技术、培训与认证”功能于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二、教学内容与实训合一

(一)教学内容的选取

课程组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在酒店的真实营销岗位(营销专员、营销部文员和营销经理)和 岗位职责 进行教学内容的选取。为缩短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生就业岗位群认知要求的距离,还适当补充了职业资格标准要求,体现“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的职业教育理念。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

课程组把酒店市场营销的课程分为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在课程内容设计的过程中将酒店市场营销最重要的几个过程:商品市场调研→撰写 调研 报告 →找准目标市场→打造酒店产品→制定酒店产品价格→建立销售 渠道 与“学府悠游咖啡厅”的生产任务相结合,做到“做学合一、情境学习”。

(三)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以上的项目内容进行实践教学设计,笔者将选取项目四中的实践任务——咖啡厅酒店产品设计为例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过程通过以下几个环节进行。

准备工作:把学生分组,准备纸、笔等。

第一,导入课程、提出任务——设计一个咖啡厅产品。根据上几节课完成的实践任务,我们进行了目标市场的定位——学校的师生及家属区业主。根据以上市场定位设计一款咖啡厅产品。要求:饮品+快餐食品,有可操作性。

第二,计划。根据前几节课收集到的市场调研信息制定产品设计计划,学生可以结合学校中午用餐的高峰期,或一些大型节日,先在充分考虑咖啡厅的具体情况下进行设计。

第三,决策。在以上几种计划中选取最优者,进行下一步的实施。

第四,实施。学生动手,完成任务。每组学生在掌握了所领任务后,在咖啡厅进行实际的操作,完成产品的设计。(学生大一时曾在咖啡厅实践,因此,有着较好的操作基础。)并在咖啡厅进行现场演示,解说产品性质、特征。

第五,控制。在学生现场演示的过程中,其他小组的同学以及教师进行监督和控制,把程序和职业礼仪中不规范的地方记下,在评估时提出。

第六,评价。各小组根据组员的表现进行小组内组员评价、小组互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针对性的点评、纠正、示范、再练习,最后进行考核与评分,作为单元测试纳入整个课程的考核体系之中。

三、教学效果评价

首先,教师在咖啡厅进行课内实践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有机会、有能力去动手操作。动脑分析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转化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教师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准确定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点,提升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

其次,酒店市场营销是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因此,学生的营销能力不是教出来而是训出来的。通过在咖啡厅的实践教学,提前感知市场营销工作的艰辛和产品设计的复杂,适应将来的酒店工作环境,让他们成为成功的酒店营销人。

第三,考核方式由原来的纸面考核,转化为过程性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由同学、教师和消费者共同为学生的工作任务打分。

第四,学生接受的实践项目紧密结合咖啡厅相应产品的生产推销,以任务形式驱动学生完成专业学习。每个教学过程以特定的工作过程为对象,进行市场分析、调研、撰写调研报告、进行营销策划等,所有环节均围绕着真实业务开展,业务随市场不断变化而更新。经过学生实践课程设计的咖啡厅产品,成为了校园“学府悠游咖啡厅”的主打产品。

参考文献:

[1] 邓清南.酒店管理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

[2] 徐 燕.地方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7).

[3] 杨 昉.浅谈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报,2012(5).

摘要:酒店业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行业之一,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我国酒店业将得到更大的发展机会。酒店的酒店营销是为了满足客户的合理要求,为使酒店盈利而进行的一系列经营、销售活动,营销的核心是满足客人的合理要求,最终的目的是为酒店盈利,尤其是经济型酒店。本文通过对我国经济型酒店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对同行管理者以及其他酒店的市场营销有一定参考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经济型酒店;市场营销;问题;对策

前言

市场营销是酒店的一种市场经营活动,即酒店从满足消费者需求出发,综合运用各种科学的市场经营手段,把商品和服务整体地销售给消费者。对于酒店尤其是经济型酒店而言,市场营销是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研究宾客的需要来促进酒店客源的增长,开发潜在的市场,进而增进酒店的收益。

本文将以经济型酒店为例,来探讨市场营销在我国酒店业中所起的作用,并分析其现状和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我国经济型酒店的特点分析

(一)管理结构:精简高效。

经济型酒店奉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强调“一专多能,一人多岗”,对人员进行优化配置,如四星级、五星级酒店设有副职,管理阶层有6个,而经济型酒店则为1:,这样,既简化了组织结构又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这也是经济型酒店在人事管理方面的一个创新:即在这个劳动力资源密集型的产业通过缩减人力进行机构精简,同时根据市场需求灵活来进行人才招聘。

(二)经营模式:成本节约,性价比高,适用连锁经营。

所谓高质量低成本指:在酒店业发展成熟的国家,经济型酒店只是投资标准和设施配套少而已,在必备项目和基本服务上,它与高档酒店的水平应是一致的,其基本的管理服务质量不能下降。经济型酒店房价不高,但干净、舒适、安全、实惠,以优惠的房价和优质的服务为最大卖点。一般采取连锁经营、特许加盟等形式实现品牌延伸,各连锁店之间统一品牌形象、统一服务标准、统一物资配送、统一市场推广。

二、我国经济型酒店在营销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市场细分不完全。

由于起步晚,很多酒店对目标市场的划分不够细,导致了市场重叠。根据国外的发展 经验 ,经济型酒店有三类档次:有限服务酒店、经济酒店和廉价酒店。有限服务酒店属于高档次,经济酒店属中档,廉价酒店则属于最低档次。这三种层次的酒店价格相差很大,硬件设施的差距也很大,有限服务酒店的客房硬件设施不亚于四五星级宾馆,而一些廉价酒店的客房设施比较简陋。但是在目前中国市场上还没有出现非常清晰的产品层次的划分。

(二)缺乏专业的营销人才。

经验证明,经济型酒店比较适合连锁经营。但是,国内酒店学校的培养体系几乎都是围绕单体酒店的运营和管理来展开的,因此,具有连锁酒店 管理知识 与技能的人才极为缺乏。国有酒店经营者的选拔机制不完善使经济型酒店职业经理人缺乏产生的土壤,很少有既精通连锁经营又掌握酒店管理的人才,此外,中国以往的酒店人才是按照高星级酒店的服务规范和特性培养出来的,无法适应经济型酒店一人多岗,一职全能的技能要求。

(三)市场营销手段缺乏,销售预定网络不全。

与国外品牌相比,国内的经济型酒店品牌缺乏市场营销的意识和手段。很多经济型酒店知名度低,品牌形象构建不成功。由于资金、经营者素质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更多的酒店处在自我摸索阶段。大多数酒店仍没有重视市场区分和特色产品的开发,依旧用大众化的产品面对广大市场。另外,除了锦江之星、毛家快捷等少数几家酒店连锁建设了独立销售预定网络和电话中心,其他很多酒店都主要依靠专业的订房中心和旅行社来销售客房。即使有预定网络,其技术和效率也不高。

三、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一)转变营销观念,创新营销模式。

1.内部营销,全员参与。

酒店内部营销就是饭店内部全员促销,这是酒店营销的继续和延伸,是节约营销成本的最好形式。一方面内部促销是面向已经入住的客人或老顾客进行的促销,稳住已有的顾客就是稳住已有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内部促销不需要专职人员,与外部促销活动相比既容易又方便。从总经理到服务员,从前台到后台,人人都可参与,酒店全员都是义务推销员。只要把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再适当地掌握一些 方法 和技巧,酒店就会形成强大的内部推销力量。

2.关系营销,感动顾客。

酒店关系营销的目的在于提高常客的忠诚度、巩固市场份额。酒店关系营销中常用的手段有:常客优惠、以快速办理登记和结帐、记录常客以往信息提供个性化的住店服务。一次个性化服务的经历会给客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酒店定期与选定顾客接触,了解他们对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这样会使他们认为酒店是自己关系网中的一员,有亲近感,在他们需要到酒店消费时会下意识地首选该酒店。

(二) 进行合理的酒店营销策略组合。

美国市场营销学家麦卡锡教授把市场营销要素归纳为四大类:一是产品(product),二是价格(price ),三是分销(place ),四是促销((promotion ),主要研究如何扩大市场。因为这四个要素英文字第一字母都是P,故简称为4P。

1.产品策略。

经济型酒店在中国快速扩张,同质化竞争非常严重,市场细分是必然趋势。以产品差异化为动力的经济型酒店的专营化发展可以避免同质化带来的恶性价格竞争,并且将不同消费者的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从而形成细化的专业市场,使得经济型酒店产品形态更加丰富,市场竞争规范有序。虽然经济型酒店提供的是有限服务,但这并不意味其产品是简单或简陋的,经济型酒店需要对目标市场再进行细化,确定自己酒店的目标顾客是商务客还是旅游观光客等,针对自己的主要目标顾客群,分析其心理,认真研究其消费需求,为其提供最适合的产品与服务。

2.定价策略。

经济型酒店既不能单纯强调创利而忽视市场和竞争形势,又不能为追求市场份额而陷入价格战。价格策略是经济型酒店重要的营销策略之一,酒店需要以成本为基础,按照季节为各个细分市场制定灵活的、层次不同的价格,以最终达到营销目标。

3.营销渠道策略。

网络是一个很好的信息平台,它加快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酒店通过互联网宣传企业形象,更快捷、清晰、全面、互动,使酒店服务变得有形化。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酒店设施设备、内部的环境装修,还有各种特色服务,都在互联网上非常动态的表现出来。客人可以更快的了解酒店,足不出户就可以在家里得到视觉上、形象化的服务。

参考文献:

[1]何永祺. 张传忠.市场营销学[M].东北 财经 大学出版社,2003, 278-283。

[2]黄浏英. 饭店营销新理念:差异化营销. 商业经济与管理[J],2007,(1)。

[3]石通和.试析经济型酒店降低成本的途径[J].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5)。

[4]周莉. 浅谈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机会和经营模式[J]. 科教文汇,2008(12)。

[5]张卫红.经济型酒店竞争策略―以毛家酒店连锁为例[J].商场现代化,2008(9):12。

[6]张慧. 经济型酒店竞争策略选择[J]. 商业现代化,2005(1)。

酒店管理论文是考评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综合掌握水平的一种有效方式,但是写作酒店管理论文前,我们要先确定好一个论文的题目,好的题目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酒店管理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2017年酒店管理论文题目(一) 1 **湿地旅游资源开发 2 论饭店忠诚顾客的培养 3 徐州汉兵马佣旅游开发分析 4 苏州民俗旅游发展研究 5 微博营销:网络时代旅游景区营销新途径 6 苏州工业园区商务旅游发展状况分析 7 高速铁路对区域旅游的影响——以合福高铁为例 8 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9 主题餐厅个性化设计研究 10 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分析 11 中国古典园林旅游解说系统研究--以苏州拙政园为例 12 苏州市导游服务质量研究 13 中式快餐的发展分析——以“老娘舅”为例 14 浅析历史街区开发以无锡惠山历史街区为例 15 浅析城市游憩商业区RBD的发展-以无锡市崇安寺为例 2017年酒店管理论文题目(二) 1 基于SWOT分析的莫泰经济型酒店发展思考 2 浅谈农家乐旅游产业发展-以常山县桃花源农家乐为例 3 浅谈我国低碳旅游的发展 4 浅析苏州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5 我国酒店业绿色营销浅析 6 基于居民态度与行为的历史街区旅游开发——以江阴南门历史风貌区为例 7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在虚拟旅游中的应用分析 8 浅析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 9 浅析上海老年旅游市场的开发 10 浅论酒店忠诚顾客的培养 11 厦门鼓浪屿特色家庭旅馆的市场现状和发展策略 12 旅行社在信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江苏省旅游为例 13 经济型酒店的发展研究-以如家酒店为例 14 浅析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周庄旅游景区中的运用 15 浅析上海希尔顿酒店客户关系管理策略 16 江南水乡古镇旅游资源开发分析-以昆山锦溪为例 17 酒店如何留住优秀员工 18 主题公园竞争力分析:中华恐龙园个案研究 19 基于居民感知的休闲空间满意度调查-以金鸡湖湖滨大道景观为例 20 旅游节庆策划研究-以周庄国际旅游节为例 2017年酒店管理论文题目(三) 1 历史 文化 街区的开发和保护对策-以无锡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2 旅行社低价恶性竞争的分析与思考 3 我国酒店餐饮营销的策略研究 4 浅析双休日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 5 现代酒店餐饮竞争策略分析 6 苏州水上旅游的发展思考 7 浅谈苏州古街区旅游文化资源管理——以平江路为例 8 浅析苏州经济型酒店品牌的发展 9 主题公园错位竞争浅析——以苏州乐园为例 10 论旅游景区的开发-以扬州瘦西湖为例 11 常州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研究 12 高星级饭店餐饮经营面临的内外压力分析-以苏州为例 13 浅析旅行社 自驾游 的开发 14 浅析移动网络时代旅游景区APP营销策略 15 浅谈中国主题酒店的发展策略 猜你喜欢: 1. 酒店管理论文范文精选 2. 有关酒店管理论文范文 3. 酒店管理毕业论文范本 4. 酒店管理的毕业论文范文 5. 有关酒店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经济转型发展研究论文

经济转型下企业工商管理模式的不足与完善开发论文

现如今,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以下是我整理的经济转型下企业工商管理模式的不足与完善开发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 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发展下,企业工商管理在企业发展过程当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现如今,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企业想要在这种环境下健康稳定的发展,那就必须要加强对企业工商管理的重视,只有通过不断完善企业管理模式,提高工商管理水平,才能够为企业的顺利发展保驾护航,同时也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工商企业管理模式便显得极为重要。本文在此对企业工商管理的发展模式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经济结构;工商企业;管理模式;

现如今经济发展迅猛,使得企业在经营过程当中面临的机遇较多,同时面对的风险也随之提高,想要在日新月异的经济市场当中站稳脚跟,稳定发展,那么企业就需要不断优化完善自身的工商管理模式,要利用先进的工商管理方法和知识来强化企业自身的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但是目前,我国仍旧有不少企业在工商管理工作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对工商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缺乏工商管理的相关人才,工商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等,这些问题都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了阻碍。针对我国企业工商管理经常遇到的问题,本文进行了分析研究,希望企业管理者能够及时做出应对,在企业今后的发展过程当中寻求到最适合的工商管理模式。

一、企业工商管理的概述

所谓的企业工商管理,就是在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当中进行计划、协调、控制、领导、指挥以及人员配备等职能的总称。工商管理是将管理学和经济学进行了结合,从而在企业的方方面面当中进行有效的管理,以此来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促使企业能够朝着健康稳定的目标发展。因此,企业工商管理是企业发展过程当中必不可缺的管理方式之一,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综上所述,企业管理者需要认识到工商管理在企业发展当中的重要性,并且能够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以及企业本身的状态,来进行有效的结合管理,从而使得企业竞争力提高,实现稳定发展的目标。

二、企业工商管理的特征

企业工商管理是企业发展经营不可缺失的重要内容,工商管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企业今后的发展。在这样的条件下,企业需要对工商管理工作有一个全面细致的了解,正确的开展工商管理工作,从而使得企业在发展过程里的效益得到保障,具体企业工商管理的特点总结如下。

当前,企业工商管理已经进入到了各大小企业的日常管理、经营等方方面面,并且得到了一定的加强。在这当中,企业的工商管理通过开展更深层次的管理工作,帮助企业进一步实现了利润的最大化,而且在通过工商管理工作能进一步树立起了更加长远的战略发展目标。除此之外,营销管理工作在企业工商管理当中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并且根据这一点将企业各个部门以及职员之间的协调、劳动市场资源和企业资源进行了系统的分配,帮助企业以最小成本实现最高利润的目标。另外,财务和会计管理工作也得到了企业的重视,并且根据企业动态发展的状态,实现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当中的管理和监督。

为了让工商管理工作目标得到进一步的实现,企业对员工工作积极性进行了提高,以此来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工作。除此之外,企业根据时代发展的趋势,为了避免工商管理工作和时代脱轨,企业加强了各种工商管理工作理念的学习,推动了工商管理工作的开展和提高。现如今,我国的一部分企业在进行工商管理活动的时候,通常会把工商管理当做是一门特殊的艺术来进行看待,以此来实现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发展。而且我国企业在工商管理过程当中十分重视企业的的文化建设,以此来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企业工商管理发展模式

当前,我国企业进行工商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通常是根据我国的传统文化来展开,这一点符合我国千百年来的商业文化理念的传承和发展,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深入企业管理者的理念当中。在这样的背景下,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往往是企业工商管理者首先借助的开展工作方式的条件之一,在加强我国文化应用的同时,也将国际化的管理理念融合进来。

总体来说,在经济技术发展迅速的环境下,我国企业应该在继承本国管理理念以及经验的同时,也应该更加注重国际化理念的吸取。只不过,我国一部分中小企业在这个过程当中,将侧重点几乎都放在了具有国内文化特色的管理模式上,从而使得管理工作无法与时俱进,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导致了相关利益无法最大化甚至无法获取。

鉴于上述分析,企业不仅需要继承具备我国传统文化的管理理念,更应当积极的吸收工商管理模式的创新管理模式,但并不是盲从,而是要去糟粕取精华,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学习,为企业提供更高的利润。总而言之,企业的管理者需要将不同的管理模式、理念进行整合提炼,并且学习不同企业的管理模式,将这几点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充分考虑利弊,建立起有效、合理的企业经营战略和决策制度。

四、企业工商管理现阶段存在的不足分析

1、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当前虽然有很多企业已经采取了工商管理模式,而且这方面的工作也表现得十分积极。但是,在工商管理的体系上仍旧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完善,这就导致企业管理人员在工作进行的过程当中,没有制度和流程可以依据,从而导致对管理的监督、实施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导致企业的最终效益达不到预期目标。

2、工商管理目标不明确,水平低下

现如今我国经济市场不断发展,能够对企业竞争力产生影响的重要环节就是企业的工商管理水平。对比一些发达国家,我国的工商管理水平还明显有些不足,比如工商管理水平低下、管理理念滞后、日常的生产部门和管理销售部门无法做到及时有效的沟通,这些诸多问题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企业的发展运行。不仅如此,我国部分企业还存在工商管理工作目标不明确的问题,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那么企业的发展方向便不清晰,从而导致企业管理混乱,在日常的经营生产过程当中没有依据可以遵循,一味地注重企业利润的获取,这种盲目的获取利润的现象,对企业的健康发展有极为不利的影响。另外在工商管理职员方面,一部分企业只是将员工和成本放在一起考虑,无法调动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开拓市场、掌控市场的能力较差

在企业当前的发展过程中,没有办法将企业自身的管理模式和市场进行有效的融合,换句话说就是无法迎合市场的需求,这就导致企业难以与市场对接,从而使得企业脱离了市场的实际需求,在产品的设计生产上与市场脱节,企业无法根据市场的发展规律和特征就无法对市场进行拓展,企业原地踏步无法发展,最终的结果就是企业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生存,对企业的影响极为不利。

4、企业工商管理活动缺乏创新精神

想要在经济时代当中立足,那么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就需要有创新意识,这样才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而且提高企业自身的工作效率。然而,一部分企业在进行工商管理工作的时候,通常不具备创新精神,甚至有的仍旧停留在借鉴国外陈旧落后的工商管理模式层面上,这就导致了企业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脚步,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节奏,最终使得企业缺乏完善的工商管理模式,企业目标无法实现,做不到可持续发展。

5、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建设较为落后

现如今市场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使得绝大部分企业更加认识到工商管理在企业发展当中的重要性,只不过因为诸多因素的影响,一部分工商企业在内部的管理制度上仍旧没有找到可实行的道路,导致无法在市场上立足。而且多数企业重视的内容通常是企业经济发展的问题,这便对工商管理人才的精神和物质需求造成了疏忽,也忽视了薪酬激励制度的建设,没有将重点放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上,这便导致了员工工作积极性下降,企业工作力度不足,不仅经济发展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就连内部管理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6、企业管理人员素质相对偏低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之一,工商管理工作其实也是对人员的管理,也是工作人员理念的具体实施。只不过在企业实际运作过程当中,有一部分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只是对之前制度进行了继承和延续,并没有提出应对措施。由此一来,企业工商管理工作便循规蹈矩难以得到创新,工作也无法顺利开展。再加上员工本身的工商管理理念落后,在实际工作当中难以适应,使得整个工商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停滞不前。

五、完善企业工商管理模式的对策分析

1、加强对管理体系的完善

企业管理者应该及时的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出符合公司发展的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这样企业管理者的能力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在管理体系制定的过程当中,应当明确各个职责的划分,并且配合企业的其他相关管理制度来进一步的完善,充分发挥激励制度的作用,确保每一个岗位都能够严阵以待正确落实相关工作内容。企业还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方针,在工商管理模式进行的同时,还应当考虑工作人员的状态,不仅仅是要提升企业的利润,也应该重视员工的利益。

2、提高企业工商管理人员的能力

企业工商管理工作当中管理人员是重要的执行者,管理人员的能力直接影响企业工商管理水平的高低。所以,想要提升企业工商管理水平,首先应该对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进行提高。针对这一点,企业可以进行管理者培训,加强管理者综合能力的提高,并且根据实际岗位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管理人员能力培养。在具体实施的过程当中,企业还应该不定期的进行开展培训活动,提高管理人员的工商管理理念和技能,并且还可以组织相关的工作人员到先进企业进行交流学习,从而使得企业培养出更多的管理人员,以此来提高工商管理水平。

3、以市场为依托,加强管理

获取经济效益是每一个企业的最终目标,所以企业应当根据市场的形势,以市场为基础,来构建企业工商管理模式。现如今市场经济发展迅速,通过围绕市场建设出来的工商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的防止企业与市场脱节,能够使得企业及时适应市场瞬息万变的.变化,从而打破传统的工商管理模式跟不上市场的状况,通过不断提高企业工商管理的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确保企业能够顺利立足于现代化市场。

4、积极创新工商管理模式

创新工商管理模式的前提,首先是需要工作人员将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作为依据来进行,以此来确保企业的发展能够适应时代的需求,并且需要引进高素质的专业型技术人才,增强队伍的综合能力。在进行人才培养的同时,还应该分析各个部门的职责,并且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参加实践活动,让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达到培养目的。企业培养人才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需求。在对工商管理模式进行创新的过程中,还要分析相应的管理制度,使企业体系得到保证,并且让管理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以此来实现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加强完善工商企业的内部管理体系

现如今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竞争对手的情况难以掌握,只有通过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和体系才能够有效的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并且通过不断完善企业经营理念以及创新战略规划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以此来增强立足之力。首先,企业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正确的发展规划,并结合经济发展的趋势有针对性构建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其次,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人才是一个企业发展生存的根本,只有不断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才能够保证企业人员的工作稳定性,并且通过科学有效的手段构建完善的薪酬激励制度,让企业的内部管理体系能够充分的为工商企业的管理经营提供强而有力的基础保障。

6、构建职能匹配的、新时代的企业管理团队

将思想和工作方式陈旧的老龄化员工进行优化或者更换。工商企业管理工作的相关知识更新换代很快,如果不及时学习很容易导致企业落后,因此,有必要不断给团队灌输新的管理理念以及相关知识,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朝气的崭新队伍。但这并不意味着抛弃老员工,毕竟新队伍的发展也需要有熟悉企业的老员工来协助。这样组建出来的具有新管理理念又有熟悉企业情况的全新管理团队,一定会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活力。

六、企业工商管理模式开发路径

1、基于市场

让企业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是当前企业进行经营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基于这种情况,企业需要以市场为载体进行工商管理模式的开发,并且需要围绕我国市场经济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一系列的优化和发展,这就需要相关人员来保证工商管理模式的灵活性。

如今我国相关经济体制已经得到了极大地完善,但我国经济市场的环境越来越复杂。企业如果想要适应竞争日趋激烈的经济市场,就需要根据市场的相关特点来有针对性的制定工商管理模式,让其可以依托实际发挥应有的作用,另外还需要给相关人员留出操作空间,避免因为工商管理模式的疏漏引起损失。

除此之外,工商管理模式的相关规范也要被企业重视,并且借助相关的体制来对工商管理相关人员进行约束和规范,从而有效的避免企业出现损失问题,还能够帮助企业进行可持续发展。

2、基于法律

现如今我国的法律法规日趋完善,我国企业在进行工商管理模式的同时,需要依法而行,遵循我国的法律法规来进行工商管理的相关工作,杜绝暗箱操作以及恶意竞争等不良行为。

相对来说,为了实现企业目标,促进企业的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企业通常会邀请构建工商管理模式的相关法律专业人士参与,这样可以保证规章制度不会和法律产生冲突。在整个过程里,相关人员需要确保企业预算和核算符合法律的要求,并且需要有律师在场指导工作进行,因此,必须要保证工商管理模式和法律相符,避免以后出现法律方面的问题给公司发展带来阻碍。

七、结语

企业的经济效益会受到经济转型的影响,而工商管理模式便可以将这一影响降低。因此,加强工商管理模式的运用和创新,是企业在经济结构转型的背景下的中心。不仅如此,企业还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财务分配,并且加强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让管理得到进一步强化,使企业处在主导地位,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资源,规划出正确的企业发展方向和战略布局,以此充分发挥出工商管理模式的优势,让企业可持续发展。

八、参考文献

[1]刘娟.国有企业改制后工商管理观念的发展以及创新[J].现代商贸工业,2020,(33):54~55.

[2]胡梓浩.强化企业工商管理培训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J].农家参谋,2020,(24):289,295.

[3]郭静.我国企业工商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与管理模式分析[J].中国市场,2020,(29):107~108.

[4]刘金琳.解读新时期背景下提升企业工商管理有效性的方法[J].经济管理文摘,2020,(19):70~71.

[5]滕瑶.工商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实施与具体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237~238.

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能源需求保持稳步增长,温室气体排放与气候变化问题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和需要共同面临的挑战。根据国际环保组织“全球碳计划”的测算,中国作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兴国家,能源消费增长迅速,中国的碳排放总量于2006年超过美国,人均碳排放于2014年超越欧盟。作为碳排放总量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碳减排方面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与贡献,相继制定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等行动政策。根据《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我国确定于2030年前碳排放达到峰值,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逐步实现向低碳经济的转型。但长期以来我国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这不仅表现在人均GDP差异巨大,还表现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并进一步产生地区间碳排放转移与碳泄漏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厘清地区发展不平衡对低碳经济转型造成的压力与挑战,明确各地区碳排放的驱动因素,为各地区制定差异化的二氧化碳减排政策提供依据。

一、地区发展不平衡与碳排放现状

二氧化碳排放主要由经济活动中的化石能源燃烧产生,因此碳排放问题实际上是一个能源问题。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表现在经济活动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并会反映到能源系统上,导致碳排放在地区间的不平等。二氧化碳减排是一个涉及时间、空间和行业的复杂系统,政策制定需要地区间的协调与配合,从而减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目标的分解与最终实现[1]。

(一)地区间碳排放差异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资源禀赋、地理条件、国家给予的定位与政策不尽相同,导致各地区发展速度不一致,地区之间存在巨大的发展差异。由于二氧化碳排放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息息相关,最终在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各地区也存在显著的差异。碳排放的核算问题一直是学界研究的一个主题,目前采用最多的是基于能源消费量的计算方法[2]。参考IPCC和国家气候变化协调小组办公室和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提出的方法,计算出各种化石能源的碳排放系数。由EPS中国能源数据库获得各省各种能源消费量,计算出各省2013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并进一步计算出碳生产力①(见图1)。

2013年二氧化碳排放最多的五个省份从高到低依次是山东、河北、山西、江苏、内蒙古,其排放量均超过80 000万吨;排放最少的三个省份海南、西藏和青海均只有约8 000万吨,前者是后者的10倍以上,可见省份之间碳排放的巨大差异。考虑到省份之间人口数量与碳排放总量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用碳生产力考察省份之间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碳生产力最高的省份是北京市和广东省,两者的碳生产力均超过万元/吨二氧化碳,北京市该指标更是高达万元/吨二氧化碳。山东、山西、内蒙古、辽宁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都位居前十,但其碳生产力比较低,都没有达到万元/吨二氧化碳,不及北京和广东碳生产力的一半。碳排放量和碳生产力的差异揭示出地区间低碳经济转型的差异,而其根源很大程度上在于地区发展的不均衡。

(二)产业结构差异

由于行业间存在的异质性,导致不同行业的能源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存在差异。从产业结构上看,第二产业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但在工业内部,不同行业的能耗强度也是不同的,其中炼焦化工和金属制造业以及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消耗的化石能源数量巨大,其碳排放占工业部门碳排放的80%以上[3],这些部门就成为减排重点关注的部门,关系到减排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由于各省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表现在产业结构上就是各产业占比存在较大差异。如图2所示,2013年第二产业占比最高的五个省份是青海、陕西、河南、吉林和辽宁,这些省份或者是处于工业化前期,工业处于扩张阶段,或者是属于传统的工业大省。工业占比最低的两个省份是北京和上海,两个省份都基本完成工业化,产业结构以服务业为主导。其余省份的'第二产业占比基本都在50%左右,能源消耗强度相对较高。鉴于工业部门的能耗强度不同,进一步计算出高耗能行业产出占工业产出的比值②。该比值最高的省份是河北省,其值高达,这不仅给节能减排造成巨大压力,还给周围省份的环境带来负面影响,由此可见京津冀建立联合行动机制治理大气污染的必要性。部分中西部省份如甘肃、青海、宁夏等高耗能产业产出占工业产出的比值也比较高,虽然工业化前期或许需要高耗能产业占比提高的过程,但这无疑给碳减排造成一定难度。北京、上海等的高耗能产业占工业比值在30%左右,相对于黑龙江、重庆等省市而言,仍有一定下降空间,应进一步实现工业向低能耗、低污染转型。

(三)能源结构差异

二氧化碳排放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含碳的化石能源燃烧引起的,涉及到不同能源的利用问题。由于我国资源分布不均,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煤炭和油气资源比较丰富,而中部和沿海地区在水力发电和核电资源上有优势,地区间的能源结构存在一定差异。我国2013年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的比重超过70%,在山西、陕西等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煤炭消费的占比更高。另一方面煤炭的碳含量更高,产生相等的能量,煤炭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要多于同样是化石能源的石油和天然气。

在不同地区之间,不仅使用的能源品种占比存在差异,在用途上也存在差异。能源既可以用于生产活动,也可以用于消费活动,也就是生产端和消费端都会有二氧化碳排放[4]。各地区由于产业结构和经济活动分布的差异,在生产端和消费端排放二氧化碳的比例也是不相同的。能源用于消费主要包括家庭取暖、私人交通等,其中城镇和农村的能源消费存在一定差距。各地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一致,能源用于生产和消费的比重也存在差异。以北京和四川为例,根据2014年北京和四川的能源平衡表,2013年北京能源用于生产活动的比例超过70%,其中用于农业和工业生产的比例只占,而用于服务业的比例达,剩下的约20%用于消费,而消费部分中90%以上由城镇居民消费。与之形成对比的是,2013年四川能源用于生产活动的比例约为94%,但其中约82%用于农业和工业的生产,能源用于私人消费的比例不足6%。能源用途的占比的不同对碳减排的隐含意义是不同的,更多的能源被用于生产活动意味着要在生产端着重落实好减排政策,另一方面在消费端需要加强宣传和强化低碳生活的理念,营造节约能源、低碳生活的社会氛围。

二、地区发展不平衡给碳排放造成的挑战

由于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在碳排放责任划分上会产生如碳排放转移、碳泄漏等一系列问题,客观上给二氧化碳协同减排造成一定的挑战。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地区间发展水平的差距仍会存在,因此在考察地区间二氧化碳减排目标的分配时,需要对这些问题做充分的调查和研究。

(一)碳排放转移问题

由于各省能源富集程度和产业结构不尽相同,在相互之间的经济往来中会产生碳排放转移问题。从碳足迹③的角度观察,我国地区间碳排放转移的规律是碳排放从能源丰裕地区和重化工业基地向经济发达和产业结构不健全的地区转移,并且碳排放在转移规模、层次上都存在一定区别[5]。此外各省处于一个经济体中,各省的需求不仅会拉动本地区的经济增长,还会通过省际间的贸易对其他省份有相互的驱动作用,对碳排放有转入或转出的作用,即贸易隐含碳问题[6]。碳排放转移的规律显示,山西、陕西等能源和重化工业富集区域是碳排放净调出地区,表明这些地区是碳排放的受益者,因此一定程度上需要承担更多的碳减排责任。

地区间的产业转移是减小地区间差距的一种途径,但该过程可能会导致碳排放转移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和沿海地区利用政策优势实现率先发展,其产业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型升级,同时由于高劳动力成本、高地价等趋势,东部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成为明显的趋势。在地区间产业转移过程中,相应的产业排放的二氧化碳也会随之转移[7]。如果不注意产业转移过程中碳排放转移的问题,就可能导致局部地区碳排放量下降、而另一些地区碳排放量上升的情况,最终全国的碳排放可能不降反升。

(二)碳泄漏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各国间的贸易往来密切。西方国家由于技术较为先进和更为严格的环境规制,中国长期以来在世界价值链低端生产、出口高能耗产品,由此产生碳泄漏问题。碳泄漏是全球范围内的外部性问题,部分发展中国家宽松的环境政策,发达国家的高能耗产品生产被转移到该国,二氧化碳排放也在国家间转移。由于中国各省发展程度不一致,出口所占比重也不尽相同。中国的碳泄漏问题最严重的地区包括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省份,这些地区都是制造业大省,主要出口金属及非金属制品、化工产品等高能耗产品,诸如此类的碳泄漏问题也是发达国家要求对我国征收碳关税的一个重要依据[8]。

(三)地区间碳减排政策的协调

我国是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在二氧化碳减排方面做出了自主贡献和承诺。目前我国碳减排措施主要分为行政手段和市场化机制,自2013年以来,中国陆续启动了深圳、北京、上海、广东、天津、重庆七个省市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并计划于2017年建立全国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引入碳排放权交易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截至2015年,七家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共纳入控排企业一千多家,累计交易额突破十亿元。已有研究表明,碳排放交易相比于行政命令减排,由于碳减排造成的产出和福利损失都是更小的[9],成本节约也更加明显[10]。

在有序建立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同时,需要注意到地区间发展的差异,在控制全国排放总量的基础上,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有区别地将减排指标分解下去。另一方面需要设计合理的制度和措施,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节能减排,活跃碳排放权市场。在这个过程中,地区间的政策协调成为一个关键,关系到全国碳减排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三、地区碳排放驱动因素的LMDI分解与碳减排路径分析

(一)双层LMDI分解法

由于地区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都存在差异,为考察各省二氧化碳排放变化的驱动因素,将碳排放量做双层分解。参考Wu et al(2005)的思路[11],各省碳排放总量可以表示为:

Ci=■■■■■■Yi

=■■CIijkESijkEIijYSijYi,i=1,…,30(1)

式(1)中,C表示二氧化碳排放量,E表示能源消耗量,Y表示产出。对应地,CI表示碳排放强度,ES表示能源结构,EI表示能源强度,YS表示产业结构。下标i表示省份,j表示部门,四个部门分别是农业部门、工业部门、服务业部门和私人消费部门,把私人消费剥离出来是为了考察生产端和消费端对碳排放的影响。k表示能源,8种能源分别是煤炭、焦炭、原油、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和天然气。因为西藏缺失数据,因此只使用剩余30个省市的数据做实证分析。

利用LMDI分解法[12],碳排放增量的变化可以分解为:

ΔCi=CiT-Ci0=■ΔCl,l=CI,ES,EI,YS,Y(2)

ΔCl=■■■ln■,l=CI,ES,EI,YS,Y(3)

式(2)将碳排放增量(ΔCi)分解为碳排放强度效应(ΔCCI)、能源结构效应(ΔCES)、能源强度效应(ΔCEI)、产业结构效应(ΔCYS)、经济规模效应(ΔCY)。式(3)进一步给出了各种效应的计算方法。通过定量分析各省在给定时间段中二氧化碳排放的变化和增量的构成部分,可以比较得出碳排放的驱动因素,为碳减排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二)碳排放变化的分解结果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年份为2003年和2013年,数据来源于2004年和2014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和各省统计年鉴。根据原始数据计算出碳排放强度、能源结构、能源强度、产业结构等变量,按照式(2)和式(3)进行分解,分解结果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各省份二氧化碳排放在该时间段都是上升的,并且上升的幅度不同,其中山东、内蒙古、河北三个省份增加量最大,都超过了5亿吨。进一步观察分解结果,促使各省碳排放增加的各效应的构成是不同的。仍以山东、内蒙古和河北为例,虽然三个省份碳排放增加最多,但驱动因素不同,其中山东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是能源强度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和经济规模效应,而内蒙古和河北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则是能源结构效应和经济规模效应。值得指出的是北京和上海的产业结构效应为负,说明北京和上海产业结构变化减少了碳排放,原因在于北京和上海近十年来工业占比不断下降而服务业占比上升,而服务业的碳排放强度明显小于工业的碳排放强度。

碳排放分解的五个因素中,碳排放强度效应和经济规模效应是无法直接控制的,因为碳排放强度与各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和能源结构有关,最终仍落实到改善能源结构和能源使用效率。在新常态下,可以预见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仍会保持稳步增长,重点在于经济增长的质量,即需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效应。以河北和贵州为例,河北碳排放的三个控制因素中,能源结构效应和能源强度效应远大于产业结构效应,因此河北在碳减排政策的制定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改善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而贵州产业结构效应明显大于能源结构和能源强度效应,因此对贵州而言,尽快完成工业化前期和中期阶段,促进经济结构向服务型转变是完成碳减排目标的一个主要途径。

(三)碳减排路径分析

我国各地发展水平不一致,碳排放变化的趋势也不尽一致,碳减排的责任和压力也会有所区别。LMDI分解结果表明各地区碳排放变化的驱动因素有自己的特点,因此在碳减排路径上需要因地制宜,针对碳排放的主要贡献因素制定相应的政策目标,争取碳减排目标的顺利实现。

具体而言,碳排放的减排路径如图3所示。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和改善产业结构三个主要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往往能源方面的调整也涉及到产业结构的调整。三个方面的最终目标都是发展低碳经济,其中改善能源结构可以通过减少煤炭,增加天然气、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来实现。另外发展新能源不仅可以增加替代能源的使用,还可以提高能源效率。关于能源使用效率,合理的城镇化模式和技术进步是两个主要选择途径:合理的城镇化应是结合城市的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引导人口向适宜开发的区域集中,推动主体功能区建设,促进城市的集约化发展;技术进步可以通过研发和自主创新来实现,在能源的开发、使用环节减少损失量。在产业结构方面,高耗能产业占比降低是未来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另外发展服务型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协同发展,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将是未来碳减排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因此各省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碳减排路径,并做好协调工作,争取顺利完成碳减排目标。以北京和河北为例,北京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改善明显,2013年北京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降至20%,服务业占比,在碳减排方面效果显著。未来北京在碳减排政策方面应该注重提高能源效率,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推广新能源的使用。河北作为经济大省,在环境压力下能源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势在必行。2013年河北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6%,根据2014年国家发改委出台的《重点地区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管理暂行办法》,2017年河北将比2012年压缩煤炭消费4 000万吨,占京津冀控煤指标约60%。同时河北需要着力改变高能耗、高排放的传统产业,包括钢铁、水泥、电力和玻璃四个治理重点,建立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

四、地区碳减排的对策建议

鉴于我国地区间发展差距较大,不同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能源效率对协调碳减排政策带来一定挑战。在做好区域规划,缩小地区发展水平差距的同时,需要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碳减排路径,打破体制机制壁垒,推动区域减排政策的协调与配合,明确各地区碳排放的责任和减排目标在地区间的分解,做好统筹规划和协调行动。

1. 加快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现有的七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地区的经验基础上,总结各试点地区在实际运行中的不足与缺陷,充分做好试点向全国推广的前期研究和验证工作。进一步完善应对气候变化的顶层设计工作,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体制机制,创新财税、价格、金融等一系列政策和市场化机制,最大程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现实操作层面,需要采取一套激励措施,提高企业参与碳排放交易的积极性,引导民间资本广泛投入到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活跃碳排放交易市场。

2. 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各地区应结合自己的优势,选择发展可替代的能源,以减少煤和其他化石能源的使用。天然气无疑是替代煤炭的一种现实选择。已有勘探结果表明,我国天然气资源潜力大于石油,并且天然气是相对最为清洁的化石能源,未来减煤增气将势在必行。此外,各地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开发新能源,如日照充足的新疆等地区可以加大扶持光伏发电的力度,风力资源最丰富的内蒙古可以选择大力发展风力发电项目,其他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选择发展潮汐发电、水力发电、核电等项目,推动新能源行业的发展,逐步减少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的使用。

3. 完善能源品种价格形成机制。加快改革电价、气价等价格体系,充分发挥价格成本的倒逼机制作用,引导企业积极改善能源消费结构。理顺能源价格机制,完善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政策,推进天然气价格和电力改革的深入推进。积极疏导价格矛盾,逐步放开与居民生活没有直接联系的专业服务价格,吸引社会资本进入相关领域。

4. 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建立严格的高耗能行业准入机制,避免高耗能行业盲目建设和重复投资造成的产业同构化问题。针对传统行业占比高的地区,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有效的高耗能产品淘汰制度,限制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发展空间。加强对重点高耗能企业能耗的统计监测工作,为限制高耗能产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进一步增加对自主研发和创新的投入,加大对节能技术的支持力度,促进节能技术向企业实践的转化和推广。

5. 发展服务型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服务型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是未来产业发展的趋势,相比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能耗更低,污染更小。各地区在制定产业战略时,应注意差异化和错位发展,如有较好工业基础的东北地区可以推动发展装备制造业以及相应的服务业,有资源禀赋条件的中西部地区可以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食品加工业和配套的服务业。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地区间产业的协调发展,防止区域间产业结构的同构化,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与自由流动。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