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人民文学杂志创刊70周年

发布时间:2024-07-05 13:00:56

人民文学杂志创刊70周年

应该是没有。人民文学创刊于1949年10月25日,毛泽东主席为创刊号题词希望有更多好作品出世,中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后改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茅盾任主编,首期封面题字出自当时中国文联主席郭沫若之手,它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龄,即将迎来70周年华诞。

2004年10月25日是《人民文学》创刊55周年纪念日。55年中,除1966年6月至1975年12月间停刊外,总计出版542期。其中,1949年10月25日(创刊)至1966年5月12日(5月号),出刊198期;1976年1月20日(复刊)至2004年10月3日(10月号),出刊344期。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此前的7月2日至19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第一次文代会)在北平召开。一般来说,这次大会后被视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开端标志。大会通过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章程,正式成立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文联)。作为全国文联的下属协会之一,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全国文协)于稍后的7月在北平正式成立,茅盾任全国文协主席。1953年9月,全国文协改名为中国作家协会。文协(作协)所主办或创办的最重要的两大机关刊物即为《文艺报》和《人民文学》。《文艺报》创刊于1949年9月,最初由全国文联直接主持,后委托中国作协代管直至正式成为作协直属刊物。《人民文学》则自创刊伊始(1949年10月25日),即为全国文协(作协)的直属机关刊物。与专重文艺政策、文艺思想和理论批评的《文艺报》的主要区别在于,《人民文学》的办刊定位是发表各类文艺作品为主的国家最高文学刊物。建国初期,活跃于民族、民主革命历史时期的作家,投入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斗争生活。他们描绘“新的人物、新的世界”的力作,文艺界领导人的重要文章,大多发表在《人民文学》上。茅盾、叶圣陶、胡乔木、周扬等人的文学评论,推动着新文学的健康发展。沙汀、艾芜、舒群、周立波、刘白羽、马烽、西戎等人的短篇小说,夏衍、老舍的话剧,臧克家、艾青、何其芳、李季等人的诗歌,或展现革命斗争历史和保卫胜利果实的壮丽画卷,或歌赞劳动群众开始主宰自己命运的时代变革。其中,丁玲的《“粮秣主任”》、路翎的《洼地上的“战役”》、秦兆阳的《农村散记》、康濯的《春种秋收》等短篇小说,张天翼的儿童文学《罗文应的故事》,老舍的《从三藩市到天津》、巴金的《生活在英雄们中间》等散文,曹禺的话剧《明朗的天》,赵树理的长篇小说《三里湾》,阮章竞的诗等,深受好评。这一时期,文坛涌现一批和新中国一起成长的新作者。他们中许多人的处女作或成名作,大多发表于《人民文学》。刘绍棠、白桦、王愿坚、李准、林斤澜、刘真、萧平、王蒙、玛拉沁夫、陈登科、闻捷、邵燕祥、李瑛、公刘、柯岩等人的作品,或焕发新生活蓬勃的朝气,或蕴涵对历史与未来的思索,显示了建国后第一代青年作家与诗人茁壮的生机和雄厚的潜力。1956年,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指引下,文坛一度呈现繁荣景象。《人民文学》及时发表一些尖锐地触及时弊、大胆进行探索的创新之作,促进了文艺思想的活跃和解放,推动了文艺创作的进一步发展。刘宾雁的报告文学《在桥梁工地上》、《本报内部消息》,王蒙的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等篇,勇敢揭示社会矛盾,奋力冲击陈旧观念,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与此同时,王汶石的《风雪之夜》,萧平的《三月雪》,骆宾基的《父女俩》,张弦的《上海姑娘》,孙犁的《铁木前传》,艾芜的《雨》,李国文的《改选》,宗璞的《红豆》等一批题材与风格新颖别致的小说,都曾令人耳目一新。1957年秋后,“左”倾思潮逐渐发展,创作之路日渐狭窄,《人民文学》也深受影响。但久经磨炼和日臻成熟的作家,仍在执著现实主义的艺术追求。赵树理的《“锻炼锻炼”》、王愿坚的《普通劳动者》、茹志鹃的《百合花》、周立波的《山那面人家》、马烽的《我的第一个上级》、冰心的《回国以前》、李准的《李双双小传》、巴金的《军长的心》等短篇和周立波的长篇小说《山乡巨变》,赵树理的传记《实干家潘永福》,郭小川的抒情诗《望星空》,郭沫若的历史剧《武则天》,陈白尘等人的电影剧本《鲁迅传》,曹禺等人的历史剧《胆剑篇》以及侯宝林的相声《阴阳五行》等,都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和美学价值。1961年以后,文艺政策得到了一定调整,文学园地又呈现新的繁荣。《人民文学》突出显示了这一时期的创作特色,所发作品题材风格大见宽广;小说如陈翔鹤的《陶渊明写〈挽歌〉》、汪曾祺的《羊舍一夕》、西戎的《赖大嫂》、刘真的《长长的流水》,报告文学如徐迟的《祁连山下》、黄宗英的《小丫扛大旗》等,散文创作如秦牧的《土地》、杨朔的《茶花赋》、刘白羽的《长江三日》、吴伯箫的《记一辆纺车》、冰心的《樱花赞》、方纪的《挥手之间》、沈从文的《过节与观灯》以及何为、袁鹰、曹靖华、朱光潜等人的篇章,也都别有情味。1962年5月,毛泽东应《人民文学》之请,首次发表他的旧作《词六首》。1963年秋后,“左”倾思潮重新加剧,《人民文学》再次受到很大局限。虽通过开辟“新花朵”、“故事会”等栏目,在发现与培养文学新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1964年后的版面上却难于列出引人注目之作。“文化大革命”期间,《人民文学》被迫停刊。1976年1月复刊时,虽发表了蒋子龙的短篇小说《机电局长的一天》那样得人心的作品,却终遭压制。 1965年的人民文学江青反革命集团灭亡之后,《人民文学》获得新生。1977至1983年 6月,先后由张光年(光未然)、李季出任主编,副主编为葛洛、李清泉、刘剑青,担任编委的有王蒙、孙犁、沙汀、严文井、张天翼、草明、贺敬之、唐弢、袁鹰、曹靖华、谢冰心、魏巍。新生的《人民文学》,为新时期文学的勃兴与壮大,起到了重要作用。1977年11月,《人民文学》及时发表了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率先举起恢复和发扬革命现实主义传统的旗帜。12月,文艺界以《人民文学》名义召开在京文学工作者座谈会,开始了拨乱反正、解放思想的斗争。1978年1月,《人民文学》刊出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1979年7月和9月相继发表蒋子龙的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刘宾雁的报告文学《人妖之间》,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希望大家能够感同身受。为促进短篇小说创作进一步提高与发展,从1978年至1982年,《人民文学》接受中国作家协会委托,连续主办了五次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奖,《人民文学》所发作品占获奖数量第一位。历届获奖反响巨大的作品,如刘心武的《班主任》、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徐怀中的《西线轶事》,都出自《人民文学》。获奖作品中,有老作家的新成果,如周立波的《湘江一夜》、马烽的《结婚现场会》等;有中年作家的力作,如王愿坚的《足迹》、宗璞的《弦上的梦》、陆文夫的《献身》、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弦的《记忆》、李国文的《月食》、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王蒙的《春之声》、刘厚明的《黑箭》等;更多是新人手笔,如张承志的《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何士光的《乡场上》、柯云路的《三千万》、张抗抗的《夏》、韩少功的《西望茅草地》。这些作品切中现实社会课题,传达人民心底呼声,凝聚对历史的沉思和对未来的热望;或浓墨重彩,慷慨激昂;或淡远幽雅,蕴藉深沉,无不饱含求实的向上的革新精神。在 1977~1980和 1981~1982两届全国优秀报告文学评奖中,《人民文学》所发作品,如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刘宾雁的《人妖之间》、柯岩的《船长》等,都是颇有激情和深度的力作。此外,《人民文学》还汇集选发了各种体裁的优秀篇章。巴金的《望着总理的遗像》、丁玲的《杜晚香》等,情深辞美,真诚感人。艾青的《光的赞歌》等诗篇,打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弦。曹禺的新编历史剧《王昭君》、老舍的遗作长篇片段《正红旗下》、魏巍的长篇《东方》选段、姚雪垠的长篇《李自成》选段等作品,都能给人以高度的艺术享受。 人民文学一九七六年第一期1983年7月,王蒙出任《人民文学》主编,刘剑青、周明、崔道怡、王朝垠为副主编,严文井为顾问,组成了年轻化的新编委会。新编委会的其他成员有张志民、茹志鹃、袁鹰、徐迟、徐怀中、谌容、黄宗英、谢永旺、蒋子龙、葛洛。新编委会在告读者的《不仅仅是为了文学》中表示:“我们希望奉献给读者一期期够水平的、赏心悦目的文学刊物,我们更希望奉献给读者的是亿万人民的心声和时代的壮丽而又斑驳的画卷”。《人民文学》正为实现这一愿望而努力。 《人民文学》创刊于1949年10月25日,毛泽东为创刊号题了词:“希望有更多好作品出世。”第一届主编茅盾在《发刊词》中指出:《人民文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各种文学样式,反映新中国的成长,表现和赞扬人民大众在革命斗争和生产建设中的伟大业绩,创造富有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人民文学,以发挥其教育人民的伟大效能。”同时,《人民文学》还要在“培养群众中新的文学力量”、“建设科学的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等项工作中起到与其所处地位相应的积极作用。它的历届主编、副主编和编辑委员会,都是由卓有贡献与威望的作家、诗人、评论家与编辑担任和组成的。从1949至1966年,先后担任过主编、副主编的有茅盾、艾青、丁玲、邵荃麟、严文井、秦兆阳、葛洛、张天翼、陈白尘、韦君宜、李季等;先后担任过编委的有何其芳、赵树理、周立波、沙汀、袁水拍、胡风、吴组缃、艾芜、魏巍、谢冰心等。1956年来,除1966年6月至1975年12月停刊以外,截止至2005年7月,《人民文学》总计出版551期。这551期刊物,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历程的见证,几乎荟萃了中国所有文学精英所创造的各式各样的文学成果。许多产生过重大影响、具有轰动效应的作品都由《人民文学》首发;一批又一批的作家,是通过《人民文学》走向文坛,并引起国内外瞩目的。

大众电影杂志70周年

国家级影刊《大众电影》是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的大众化电影刊物,也是建国后至今所有影刊的佼佼者。它刊龄最长、发行量最大、读者群最多,名扬海内外,风靡七十年。

《大众电影》杂志在2022年10月迎来了第1000期的出版,知名女星迪丽热巴在这个时候为杂志录制了祝贺的VCR,祝福杂志越办越好。《大众电影》是普及电影文化,推动电影发展的期刊。

《大众电影》创办于1950年6月1日,每半月发一期新刊(后改成月刊),是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的。在创刊之处定下的目标就是要为电影文化的普及提供一份力量,引领电影生活,并且在发展中涵盖了网络媒体,行业咨询,平面媒体,电影推广等产品和服务。在发展中壮大,74年的创办中,杂志也做到了创刊的使命,也一直在继续践行着。

杂志因为是电影方面的杂志,内页中有丰富的图片,并且有很强的知识性,新闻性还有趣味性,同时还能传播鲜明的思想,不仅受电影从业者的喜爱,也收到很多普通观众的喜爱,在80年代有一期单期的销量达到了947万册,一直保持着电影类杂志单期销量最高的世界纪录。

在70年代,因为一些历史原因,曾经停刊了一段时间,但是一经复刊,销量就很大,很受欢迎。这本杂志是中国电影第一杂志品牌,也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电影平面媒体。经过多次改革与改版,《大众电影》一直不变初心,也不断地变化,迎合大众的审美和对信息的需求,从单一的纸质媒体,增加了电子杂志,同时也在旗下发展其他子品牌,多方面发展。

杂志创办74年,发布期刊1000期,作为一名杂志的普通读者,也祝贺这本杂志出刊1000期,希望杂志与时俱进越办越好。同时也期待迪丽热巴与杂志的其他联动,期待迪丽热巴的新剧的播出。

截至2021年,大众电影杂志还有。

《大众电影》是创办于1950年6月的电影杂志,80年代单期947 万册印量保持了电影杂志一期销售量最高的世界纪录。

2014 年《大众电影》杂志携手万达集团全新改版,秉承“电影点亮生活”的宗旨和有料、有趣、有品的编辑风格,《大众电影》以普及电影文化、推动电影发展、引领电影生活为使命,将建立起涵盖平面媒体、网络媒体、市场调研、行业咨询、电影推广及会务在内的系列产品和服务。

《大众电影》特点

《大众电影》以“新片评介”、“电影观赏”、“问题讨论”、“电影人物”、“国内外影讯”、“电影史话”等栏目最受读者喜爱,对提高读者的审美水平,了解电影的过去和现状,新片拍摄动向等都起到良好的作用。

“银幕上下”、“读者论坛”、“影院人语”等栏目密切了读者、观众与电影工作者之间的交流和联系。从1962年起,每年举办电影百花奖,是群众性最为广泛的读者评奖活动。

3月6日,中国第一电影杂志品牌《大众电影》在京举办改版及全媒体产品品牌发布会,中国电影家协会党委书记康健民,《大众电影》杂志社社长翟建农、《大众电影》总经理廖敏、杂志新老封面明星史可及陈思诚、诸多产业及媒体嘉宾出席发布会。会上,万达文化产业集团副总裁叶宁启动《大众电影》改版仪式,宣布改版后的《大众电影》全媒体产品将于2014年陆续上线。 《大众电影》品牌改版多媒体产品“点亮生活” 《大众电影》杂志诞生于1950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电影平面媒体,曾创造过940多万单期发行量的世界纪录,引领一时风尚。顺应蓬勃兴起的电影产业需求,迎合不断变化的大众审美和信息产业巨变,《大众电影》杂志于2014年全新改版上市,这个经典品牌将以全新的定位重回大众视野。 《大众电影》以普及电影文化、推动电影发展、引领电影生活为使命,建立起涵平面媒体、网络媒体、市场调研、行业咨询、电影营销、定制出版等系列产品和服务,志在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电影传媒品牌。全新改版的《大众电影》秉承“电影点亮生活”的宗旨,以电影和明星为切入点,展现时尚的生活态度及方式。《大众电影》总经理廖敏女士介绍说,全新改版的《大众电影》杂志,独家深入的内容引发诸多媒体转载,获得读者和市场的全面认可。经过3个月的运营推广,《大众电影》已经成为发行量第一的电影杂志。杂志预计于4月开始全面进驻万达院线,发行量和影响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旗下iPad版电子杂志、万影网()、移动互联产品也将陆续面世。创办六十四年来,《大众电影》全程见证中国电影发展,许多电影人对《大众电影》都有着特别的感情。发布会上,赵薇、黄晓明、甄子丹、梁家辉、斯琴高娃、张涵予、佟大为等众多明星通过视频表达了对《大众电影》改版的祝福;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高层及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乐视影业总裁张昭、等业内人士对《大众电影》品牌的改版发布也非常关注,希望《大众电影》作为中国电影媒体的品牌代表在电影产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大众电影》改版前后两期经典封面嘉宾,史可与陈思诚 更与大家分享了他们对《大众电影》的看法。史可说《大众电影》是一代人共同的记忆,能登上《大众电影》的封面对于一个演员来说是一种荣誉。陈思诚表示,《大众电影》这个媒体品牌在电影市场和媒体形势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的今天,做到了与时俱进,让许多电影人和电影观众能真正的互动、沟通。 发布会最后,万达文化集团副总裁叶宁 与所有出席发布会的电影人共同启动了《大众电影》的品牌改版仪式,预示着这一专业电影媒体品牌,将继续传承经典,点亮生活。

儿童时代杂志70周年

张乐平先生笔下的三毛,诞生于1935年春夏之交。目前能找到的最早的三毛漫画,刊登在1935年7月28日的《晨报》副刊《图画晨报》上。早期的三毛滑稽幽默,调皮捣蛋,闹出种种笑话,是上海普通人家的小顽童。自1935年至1937年,上海的20多家报刊画报先后刊登了二百多幅三毛漫画,还结集出版了单行本,三毛在当时就已经成了一个名符其实的漫画明星。文史学家魏绍昌先生回忆:当时“除了张乐平的三毛,还有叶浅予的王先生和小陈,鲁少飞的改造博士,梁又铭的弗先生,高龙生的阿斗,黄尧的牛鼻子,梁白波的蜜蜂小姐等等,这样的长篇连载漫画也有十几种之多,不过画得最成功和影响最大的,要数王先生和三毛这一老一小的一对。总的说来,30年代是中国新文艺运动史上的一座高峰,三毛,就是在这样的文艺盛世之下应运而生的。”抗日战争刚开始,张乐平担任救亡漫画宣传队副领队。1938年在武汉时,张乐平画过几幅宣传抗日的三毛漫画,后由于工作繁忙,三毛创作停止了八年。1939年春,漫画队兵分两路,张乐平毅然担任奔赴前线的漫画队队长。抗战期间,张乐平率队战斗在沪、苏、鄂、皖、浙、湘、桂、赣、闽、粤诸地,这段经历成了张乐平在战后创作《三毛从军记》的丰富源泉。这部作品是张乐平先生奠定自己大师级地位的作品。1946年4月,三毛漫画形象匿迹八年后出现在《文汇半月画报》创刊号上,内容讽刺辛辣,针砭时弊。同年5月12日,传世之作《三毛从军记》问世于《申报》。这部作品以精致独到的笔触,扎实的生活素材,合理又不失夸张的故事情节,诙谐幽默的艺术感染力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社会反响很大。《三毛从军记》既揭露了当时国民党军队腐败的一面,又反映了当时国民党军队抗日的一面,这是历史的真实写照。后来在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海峡两岸由于各自的原因,均把该书打入另册,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分别“解冻”。当《三毛从军记》终于能够再次面世时,又一次赢得了读者的青睐和挚爱,内地的印数在短短的几年里很快就达到百万册。1992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电影《三毛从军记》,该片赢得国内外多项大奖。2005年,中国戏曲学院、山东省话剧院联合创作、演出了舞台剧《三毛从军记》。张乐平先生于1946年又创作了一部连环漫画《三毛外传》,1946年11月4日至1947年1月9日在《申报》上连载,至今已出版了多种单行本。《三毛外传》风格接近于早期的三毛,艺术上更为成熟。主角三毛又成了城市寻常市民家的顽童,有趣和可笑的生活情景,却又耐人寻味。1947年年初,张乐平先生目睹路边冻死的骨瘦如柴的流浪儿,内心在悲泣呼号:“这是什么世道!”经过痛苦的思索后,张乐平先生开始以眼泪和着笔墨创作《三毛流浪记》。不朽的流浪儿形象三毛终于向人们走来了……《三毛流浪记》自1947年6月15日至1948年12月30日在上海《大公报》上连载,1949年1月7日和4月4日又发表了最后2幅。经典漫画名著《三毛流浪记》的核心体现的是人道主义。这部巨作无情地鞭挞了社会人间的冷酷、残忍、欺诈和不平,颂扬了在极度凄苦无依无靠的困境中,依然意志坚强、乐观、善良、机敏、幽默的“三毛精神”。流浪儿三毛迅速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随着报纸上的每日连载,大人小孩都为三毛的经历时而忧愁,时而惊喜,时而伤心,三毛的命运竟成了当时上海市民生活中的大事。广大人民的关心,社会的巨大反响,激励着张乐平先生不顾身患肺病,不顾收到的匿名恐吓信,坚持创作下去。1949年初春,宋庆龄先生领导的中国福利基金会举办了三毛生活展览会和建立三毛乐园会,救济了数以千计的贫苦儿童。漫画人物三毛,为许多真实生活中的“三毛”提供了庇护和生存的机会。 1949年,上海昆仑影业公司拍摄了由王龙基主演的电影《三毛流浪记》,成为我国的经典电影之一,影响深远。半个多世纪以来,《三毛流浪记》以多种版本发行,总量数以千万册计,而且以几种外文版本在国外发行。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三毛流浪记》是我国印数最多、最畅销的儿童读物之一,中国的孩子们是看着三毛的故事长大的。十年浩劫后,曾经被批判为“宣扬资产阶级人性论”的漫画书《三毛流浪记》于1978年再度出现时,人们争相购买,供不应求。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畅销书排行榜”,《三毛流浪记》多次名列文艺类或少儿类榜首。漫画《三毛流浪记》曾经多次被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除了王龙基主演的电影《三毛流浪记》之外,还有1958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木偶电影《三毛流浪记》, 1996年和1998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视连续剧《三毛流浪记》,2004年安徽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三毛救孤记》、2006年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台总公司出品的26集动画片《三毛流浪记》等。漫画《三毛流浪记》还于1986年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改编成长篇系列故事广播,1990年被河南省歌舞团改编成大型舞剧,1997被香港明日剧团改编成舞台剧等。1949年新中国成立,张乐平先生满腔热情地使三毛进入了新的生活。《三毛的控诉》于1951年1月1日起在《大公报》上连续刊登。长篇连环漫画《三毛翻身记》也于1951年5月5日起在《解放日报》上连载。后来,作者改为不定期发表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三毛组画,其中《三毛日记》于1956年8月19日开始在《人民日报》上陆续刊登。《三毛日记》单行本则是组合了画家自1950年至1992年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的类似范围的三毛作品。新三毛由原先瘦骨嶙峋的形象变成饱满而健壮,伴着他的欢笑,做好事,爱科学,勤劳动,成了新一代少年儿童的好伙伴。《三毛今昔》于1959年5月30日开始在《解放日报》陆续刊登。1961年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三毛今昔》单行本成了当时的畅销书。《三毛——在迎接解放的日子里》(后改名为《三毛迎解放》)于1962年6月1日起在《解放日报》上连载,《三毛迎解放》出版过好几种单行本,累计印数超过一百万册。十年浩劫开始,历史被颠倒了,三毛自然也逃脱不了厄运。阔别十年,三毛才重新露面。1977年6月1日《解放日报》首先刊登了《三毛学雷锋》的几个组画。那个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三毛重又跃然于报上。张乐平先生满怀激情创作了一系列三毛连环漫画:《三毛学雷锋》、《三毛爱科学》、《三毛与体育》、《三毛旅游记》、《三毛学法》等,这些作品顾名思义,就能看出大师对孩子的一颗赤诚之心。大师呼吁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回归,渴望祖国的强盛。《三毛爱科学》最早发表于1978年的《儿童时代》刊物上。《三毛与体育》自1978年1月20日起在《体育报》陆续刊登。《三毛旅游记》在1980年第5期的《旅游》上开始刊登。1983年起,张乐平先生患了帕金森氏症,双手颤抖,可是仍以坚强的毅力陆续发表了一些作品,三毛没有停止生命。张先生表示“要让三毛脚步紧跟祖国前进。”20世纪80年代初,时常能在一些报刊杂志上见到单幅三毛漫画。张乐平先生深感少年儿童的精神食粮还不丰富,努力想用三毛漫画来引导孩子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茁壮成长。1985年10月22日,张先生的最后一部三毛系列连环漫画《三毛学法》问世,自《民主与法制》画报创刊号起开始连载。1990年1月1日《新民晚报》第一版一幅“三毛迎新图”,标志着三毛跨进了90年代。1991年的支援灾区活动中,出现了三毛义卖画。张乐平先生生前发表的最后一幅三毛作品,是作为《少年文史报》等单位主办的“三毛杯”全国中小学生文史知识竞赛的赛杯,于1992年1月15日在上海华东医院签名。1992年9月27日,平民画家、一代宗师张乐平先生与世长辞。但是,他给人们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留下了宝贵的民族文化。据不完全统计,大师去世后,国内外出版各种版本的原著《三毛》漫画书就已经高达60多种,新改编的《三毛》出版物也达10多种。三毛还以新的姿态出现,成了舞台人物、卡通人物、网络虚拟人物。三毛在当代依然拥有广泛的读者和观众,表现出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和活力。据有关部门评估,三毛的无形资产达亿元人民币,具有极大的潜在价值。从1935年第一幅三毛漫画问世至今,三毛形象深入人心,影响力波及海外。人们喜欢三毛,因为他拥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社会内涵。在不同的时代,三毛给予人们心灵上的震动,精神上的鼓舞,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许多人都说:“我是看着三毛的故事长大的。”在中国人心目中,三毛不仅仅是那个只长着三根头发的小男孩形象,更是一种民族形象。三毛,漫画大师张乐平先生笔下家喻户晓的漫画人物,那寥寥几笔、那三根活泼的头发,讲述着人世间的喜怒哀乐,讲述着世人对人生、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向往。20世纪30年代顽皮的三毛,40年代从军、流浪的三毛,以及后来获得新生活的三毛,就如同一个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引得无数人与其一起品味世态炎凉,共同寻找和创造新的生活。正直善良,自强不息,聪明机智,富有童趣的小三毛,将伴随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动画片《三毛流浪记》荣获第23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长篇美术片奖、最佳美术片制作奖两项大奖 。(报导)纪念“三毛之父”张乐平先生逝世14周年,《青年报》等划“2006年中国城市风情三毛”这一主题,邀请上海四大散文高手进行阐释。(月报导)国家图书馆举办的馆藏连环画展,陈列珍品500余件,其中1948年版《三毛流浪记》等书籍引得不少观众驻足细细观看。(报导)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出了《三毛(四种)》精美纪念版套书,包括《三毛流浪记》、《三毛从军记》、《三毛解放记》和《三毛新生记》,分别为彩色版和黑白版。(报导)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出《张乐平怀旧经典作品集》套书,收集了《1935年的三毛》、《三毛今昔》、《三毛日记》、《三毛新事》、《三毛流浪记》、《三毛从军记》、《三毛翻身记》、《三毛迎解放》、《三毛外传》和《绘画百喻经》共十种书。(报导)6月29日至7月3日,第二届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展在上海展览中心展开。展馆入口处巨大的显示屏播放着动画片《三毛流浪记》,位于展厅门口的中央电视台的《三毛》大型展区十分醒目。(报导)6月28日至7月3日,“SAF2006卡通总动员”活动在上海东亚展览馆隆重登场。动画片《三毛流浪记》展区,带来最新的三毛形象和相关的衍生产品,并举办了“三毛回家”等活动。(报导)第二届中国国际动漫节暨第二届中国国际动漫产业博览会在杭州市举办。动画片《三毛》展区占中央电视台主展区面积的五分之一,另有8个展柜、140平方米的衍生产品展销区,并发送手提袋40000件,引人注目。(报导)《永远的三毛》一书已由译林出版社出版,张乐平夫人冯雏音女士主编。(报导)26集动画片《三毛流浪记》于1月29日农历大年初一开始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播出。(12点,19点和次日8点播放)(报导)由吉林美术出版社独家出版的动画版《三毛流浪记》丛书,在全国范围内上市销售,这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国产动画图书。(报导)曾经出版了二十多种经典“三毛”图书的少年儿童出版社,在上海书城举办“三毛陪我过寒假”活动。(报导)正在开发三毛网络游戏的成都斯普电脑科技有限公司荣获2005年成都数字娱乐4项大奖:年度最具潜力软件企业;年度最受期待网络游戏《三毛欢乐派》;年度最佳3D网络游戏研发平台;年度风云人物徐伟。(报导)据统计,动画片《三毛流浪记》尚未播出,衍生产品签约就已达近两千万元人民币,这种情况在国内尚无先例。(报导)104集大型系列动画片《三毛》第一部《三毛流浪记》的首播首发式1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本次仪式由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吉林出版集团共同主办,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辉煌动画公司、吉林美术出版社承办。(报导)电影版图书《三毛流浪记》已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报导)据统计,2005年全年,五家出版社在国内出版发行的三毛漫画书已突过百万册,共达1,174,100册。(报导)在北京新建立的中国电影博物馆里,有19个与真人一样大小的全身蜡像,其中就有王龙基扮演的流浪儿三毛。(报导)为纪念中国电影诞辰100周年,由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艺术研究所,文汇报社联合举办,评选出“中国电影百年百名经典银幕形象”,王龙基主演的三毛是其中之一。(报导)为纪念中国电影诞辰100周年,由上海东方电影频道、《每周广播电视报》、新浪网共同主办,由10万多名观众参与评选出了“我最难忘的百部中国电影”,《三毛流浪记》和《三毛从军记》均榜上有名。(报导)第五届全国优秀儿童剧展演,新媒体卡通剧《三毛从军记》荣获优秀剧目二等奖、导演奖、舞美设计奖、灯光奖及演员三个表演奖,共计七个奖项。(报导)由成都斯普电脑科技有限公司制作的网络游戏《三毛欢乐派》入选第二批“中国民族网络游戏出版工程”。(报导)第62届威尼斯电影节“亚洲电影回顾单元”,介绍了《三毛流浪记》等10部中国老电影。(报导)三毛故事集锦——《三毛解放记》、《三毛新生记》(分为彩图注音读物和黑白本读物)已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报导)“永远的三毛——纪念三毛形象诞生七十周年”座谈会8月8日在上海召开,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少年儿童出版社、上海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联合主办。(报导)《上海Memory-张乐平画笔下的三十年代》已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报导)《三毛诞生七十周年纪念——三毛之父张乐平》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上海大可堂文化有限公司承制。(报导)“三毛诞辰七十周年纪念活动暨大型3D网络游戏《三毛欢乐派》发布会、多媒体视听音乐会”于7月29日在成都举行,70人阵容的四川交响乐团为游戏现场配乐。(报导)《三毛形象诞生70周年纪念》地铁纪念卡由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发行。(报导)为纪念三毛诞生七十周年,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于7月28日19:00特别播出了正在摄制的26集动画片《三毛流浪记》的一集样片。(报导)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山东省文化厅主办,新媒体卡通戏剧《三毛从军记》(中国戏曲学院和山东省话剧院联合制作)在北京天桥剧场公演。(2005年.7报导)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在其“上海神奇之旅”虚拟厅中,策划发掘上海独特形象资源,设计了新三毛导游形象,引入城市景观演示。(2005年.7报导)“影响过我们的漫画《三毛》”(共4集)由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报导)“南北湖杯”新三毛动漫创意大赛结果揭晓。(报导)少年儿童出版社对其品牌书《三毛流浪记全集》、《三毛流浪记全集(彩图注音读物)》、《三毛从军记全集》、《三毛从军记全集(彩图注音读物)》,重新进行包装后出版。(报导)《三毛剪纸》、《三毛撕纸》、《三毛蒙纸学画》、《三毛巧学计算》、《三毛贴纸着色画》等三毛衍生读物已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报导)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的《三毛全集丛书》,其中的“三毛在1935年”、“三毛外传”、“三毛迎解放”、“三毛翻身记”、“三毛今昔”、“三毛日记”、“三毛爱科学”、“三毛新事”等已经出版。(报导)《儿歌版三毛从军记》由长春海威儿童出版发行公司策划,白山出版社出版。(报导)由内蒙古民族青少年杂志社出版的蒙古文杂志《花蕾》,自2005年第1期起连载《三毛流浪记》漫画,并配蒙古文说明。(报导)《张乐平连环漫画全集》系列丛书:64开本的《三毛从军记》上、下,《三毛流浪记》上、下,《三毛解放记》上、下和《三毛新生记》共7册,由译林出版社出版。(报导)《儿歌版三毛流浪记》由长春海威儿童出版发行公司策划,白山出版社出版。(报导)二十一世纪出版社计划出版《三毛全集丛书》,其中首期开发的《彩图三毛全集》、《彩图三毛全集袖珍本》、《三毛全集袖珍本》中的“三毛流浪记”和“三毛从军记”共16册,首印二万套,当月即被征订一空。(报导)上海市儿童少年活动基金会更名为上海市儿童基金会,王龙基(经典电影《三毛流浪记》主演,三毛公司副总经理)继续担任爱心大使(该会原有姚明、黄豆豆等12位爱心大使,这次又新增刘翔、吴敏霞两位)。(报导)由《儿童漫画》编辑部与三毛公司共同举办的“新三毛”四格漫画大赛共收到七千余封稿件,现评奖结果已揭晓。本次活动得到了漫画界、教育界很多专家、学者的支持和鼓励。(报导)中国福利会出版社出版的《名人小时候》(三毛讲故事系列丛书)荣获2004年冰心儿童图书奖。(报导)安徽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儿童片《三毛救孤记》,自6月1日首映以来,累计在上海的票房已突破100万元。这个票房成绩虽然相对一些大片来说也许微不足道,但是对于国产儿童片来说,已经有许多年没有出现票房这么高的情况了。(报导)成都斯普电脑科技有限公司获三毛公司授权,使用三毛形象开发、生产、发行、推广和销售网络游戏及单机游戏。(报导)上海《每周广播电视》报主办“我的三毛情怀”征文活动,投稿者自刚入学的一年级小朋友到七十多岁的老爷爷,几代人抒发了对三毛的情怀。(报导)2004上海国际城市动漫画展在东方明珠举行,在“中国馆”,张乐平先生的一幅真迹《大家照照看》(《三毛日记》的一个片断)最引人注目。(报导)"MACAGA2004在上海"漫画、卡通、游戏展在东亚展览馆举行,100多幅“三毛”系列作品彩色复印件,将观众带入怀旧的时光隧道,感受“最文化”的漫画。(报导)系列动画片《三毛流浪记》制片工作会议于6月17日至6月20日在北京举办,该片由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共同投资,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辉煌动画公司策划制作。(报导)为庆祝“六一”儿童节,北京中国美术馆特别推出“馆藏张乐平漫画作品陈列展”,展出收藏的《三毛流浪记》原稿。(报导)由山东省话剧院与北京中国戏曲学院合作的“新媒体卡通戏剧”《三毛从军记》5月30日在新落成的中国戏曲学院“三维运动捕捉系统”现场举行了媒体发布会,该剧计划于2005年正式公演。(报导)由安徽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三毛救孤记》(原名《盲人明眼》),于2004年5月29日在上海衡山电影院举行首映仪式。(报导)三毛讲故事系列丛书之一《名人小时候》一书由中国福利会出版社出版。(报导)2004年中国海盐南北湖旅游节隆重开幕,其中一项活动是“新三毛”闲趣运动会,除了各项比赛外,100个家庭中的孩子在百米长卷纸上共画以新三毛为主题的漫画。(报导)《三毛流浪记》越南文版已经在越南河内市出版。(报导)《三毛》(百年经典.世纪珍藏:影响过我们的漫画)一书由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报导)北京万卷中心联合部分动漫专家和热心读者在出版社选送的优秀漫画图书中遴选出“十大优秀漫画图书”,《三毛流浪记》(少年儿童出版社)榜上有名

《小学生学习报》 河南省教育报刊社《少年先锋报》 共青团重庆市委《小学生拼音报》 山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少年百科知识报》 四川教育报社《小学生世界》 浙江外国语学院 《小学生天地》 湖北教育报刊传媒有限公司《幼儿画报》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时事(时事报告中学生版)》 时事报告杂志社《小聪仔》 接力出版社有限公司《漫画派对》 云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少儿科技》 安徽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儿童文学》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科学世界》 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幼儿智力世界》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大自然探索》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我们爱科学》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知音漫客》 知音杂志社《少年科学画报》 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婴儿画报》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东方娃娃》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生命世界》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植物学会《新少年》 共青团辽宁省委《嘟嘟熊画报》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红领巾》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小哥白尼》 陕西省出版总社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报)

走近伟人学做人 12月13日上午,沐浴着冬日的阳光,我校小记者来到了位于上海市宋园路21号的宋庆龄陵园,寻访宋奶奶的足迹。 讲解员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宋庆龄生平事迹陈列室”,它分六大部分,最开始是宋庆龄勤奋好学,立志报国的事迹。宋庆龄年轻时前往东京留学,那时她认识了孙中山先生,所以才有了陈列室里介绍的第二部分:革命伴侣,风雨同舟。宋庆龄和孙中山先生风雨同舟,一起为我们的民族解放事业到处奔波,并肩作战,成为人民传颂的伟大的革命伴侣。随后第三、四、五、六部分分别介绍了宋庆龄继承遗志,坚持革命;团结八方,抗日救亡;迎接解放,开国元勋的事迹。 我们在这里看到最多的就是宋奶奶的照片了!有宋奶奶年轻时的,有年老时的,有她和爸爸妈妈的,还有她和孙中山爷爷的……我们发现这些照片和现在的不太一样,都是黑白的。我们还买了几张她的照片和她们全家的合影,听说这是她们唯一的全家福呢!我们都觉得自己真的很幸运,要带回去给爸爸妈妈和好朋友看一看,让她们也来了解宋奶奶。讲解员叔叔说,宋奶奶很关心小朋友的,还为小朋友做了很多善事。她真是一位慈祥的奶奶!如果宋奶奶还在,一定很喜欢和我们小朋友一起玩的!我们真想拥抱她! 陈列馆很大但很安静,大家都自觉有序地参观着。这时一封放大的宋奶奶给全体少年儿童的信吸引了大家,我们站在这封信前,大声地朗诵起来:练身体,树理想,讲文明,懂礼貌,学文化,学科学,争取做好学生。宋奶奶为国家、为少年儿童操劳一辈子,我们尊敬并爱戴她,不能辜负她的期望…… 在回家的路上,我们回味着今天的一幕一幕,特别是那些照片和宋奶奶写的话。宋奶奶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她光辉的形象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我们要以宋奶奶为榜样,“学做人,学生活,学知识”,将她无私奉献、执着追求的精神一直传承下去。

儿童时代一般都是去邮局订阅,或者去当当网买。儿童时代,是一份富有想象力和成长指数的月刊,融文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及互动活动于一体,呈现了极具魅力的灵感阅读,也呈现了儿童时代的天真与无邪。

儿童时代简介

儿童时代,由宋庆龄女士创办,创刊56年来累计读者已达到3亿。儿童时代在第一时间捕捉第一亮点,在第二课堂延续读者的快乐时光。1950年,宋庆龄女士亲手创办了全国第一份少儿综合期刊儿童时代,她执笔题写刊名,撰写创刊词。

儿童时代一本青少年文学文摘类,提高文学素养和生活休闲类的杂志,适读人群,7至12岁小学生们和小学低年级学生、老师及家长。让孩子在动手中愉悦身心,在思考中启迪智慧。儿童时代的主要栏目,脑力操、经典故事、童谣叮咚、童话小屋、幼儿迷宫、小眼睛大发现、连环画、教师观察日记等。

五十多年来,有无数少儿和师长读过儿童时代,在几代人的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影响。许许多多现已肩负重任的建设者们,都怀有这份温暖记忆,我们是读着儿童时代长大的。

杂志创编人物周刊

推荐《人物》杂志,绝对比其他杂志更有层次,专做人物访谈的,绝对会比其他的人物访谈杂志好

目前国内人物访谈类杂志做的最好的是《南方人物周刊》其他的《三联生活周刊》《南方周末》《名牌》《新世纪周刊》《中国新闻周刊》等等都不错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由《南方日报》及其创办的系列报刊发展而来。《南方日报》1949年10月23日创刊于广州。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南方日报以其不可替代的权威性、公信力和高品质的主流新闻和深度报道,确立华南地区主流政经媒体地位,是广东唯一主打高端读者群的权威政经大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前身为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于1998年5月18日正式挂牌运作。2005年7月18日,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更名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杂志简介      《南方人物周刊》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管、南方周末出品的综合类人物周刊。它以“记录我们的命运”为办刊宗旨,以“平等、宽容、人道”为理念,关注那些“对中国的进步和我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人、在与命运的抗争中彰显人类的向善力量和深邃驳杂的人性魅力的人”,为历史留存一份底稿,为读者奉上一席精神的盛宴。        创办《南方人物周刊》的设想是在2003年,正值报刊整顿时期,一大批市场化程度不高的杂志被停刊。南方集团兼并了《广东审计》的刊号,想要创办一份新的刊物。当时南方周末的副主编徐列正做报纸的任务版,他建议创办一份真正意义上的人物类杂志。目的是想通过记录当下中国人物的命运,来记录中国时代的变迁。以人物为切入点,以人物故事来反映时代的变迁。同时,还加强政治方面的领导,把握办刊的方向。      《南方人物周刊》利用《南方周末》丰富的人力、物力资源,还有南方报业的品牌魅力,在2004年6月顺利创刊之后,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屡获奖项,如2004年欧莱雅“风尚媒体大奖”新锐奖。并且办刊的质量越来越高,发行量越来越大。      《南方人物周刊》融新闻性与可读性为一体,适合中高端读者的品味,使您在闲暇时光,翻阅一幅幅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和一篇篇平实优美的文字,从他们的故事中感悟时代的变迁和人性的魅力,为他们的故事而感动,为他们的命运而感慨,为他们的成功而感叹。

南方人物周刊是南方报业集团的,南方两个字相对于人物周刊几个字显得特别小,现在市面上已经没有只叫人物周刊的杂志了,你说的人物周刊就是南方人物周刊,好杂志,值得看!

人民周刊杂志社招聘

人民周刊特刊是一种专题性刊物,它以新闻报道为主,以深入报道、专题访谈和专家评论为辅,以深入报道和深入解读当前热点话题为主要特色。它旨在深入报道当前社会热点话题,提供深入的解读和深刻的思考,为读者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资讯。

人民周刊网由人民日报《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系国家一类新闻网站,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人民日报编委会的要求,努力打造“主流舆论融合传播平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阵地、人民日报现代传播体系的窗口

人民周刊和人民日报区别在于:人民周刊是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人民日报是中共中央的机关报,部级单位,可以说是中国最权威、政治性最强的报纸;

人民周刊主要栏目设有: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人民周刊主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收录。人民周刊主获得荣誉情况: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毛泽东主席亲笔为人民日报题写报名。1948年6月15日在河北省邯郸市创刊,由《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而成,为华北中央局机关报,同时担负党中央机关报职能。

《人民周刊》特刊是《人民日报》社旗下的一份特殊主题刊物,主要以深入报道重大政策、重大事件、重大问题,为全国读者提供深度解读和全面报道的刊物。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