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复仇主题英文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1 00:54:47

复仇主题英文论文

如下:

Although the film has made a certain degree of discussion on freedom and belief in the humanities, it is very shallow and can even be regarded as a brush.

After all, the director should fully ensure that the audience's thinking can keep up with the rhythm of the film and not too entangled in a profound proposition. The audience can feel quite superior audio-visual pleasure without using their brains.

So that it is destined to be a pot of delicious miscellaneous vegetables without much nutrition.

Intense scenes, dazzling visual effects, sufficient laughter points, gun battles, air battles, action myths and other elements are well integrated into the Hollywood plot formula.

The decent will eventually save the villains, and the hero will save mankind at the last minute. Rocky's last sinister eyes also suggested that the battle would continue.

The colored eggs at the end of the film also revealed that the really powerful guy hasn't appeared yet.

All suspense left a foreshadowing for the follow-up work. All these wonderful plots and elements make the Avengers a successful example of popcorn blockbusters.

翻译如下:

该片虽在人文方面对自由与信仰做出了一定程度的探讨,但表现得十分浅薄甚至可以算是一笔带过,毕竟导演要充分保证观众思维能跟上影片节奏,不过分纠结于某个深刻的命题中,观众可以不用动脑子便能感受到相当优越的视听快感。

以至于这注定是一锅虽没有多大营养却美味十足的大杂菜。 激烈的场面,炫目的视效,充足的笑点,枪战,空战,动作神话各种元素出色的融入到好莱坞剧情公式中,正派终究拯战胜反派,英雄于最后一刻拯救人类。

洛基最后阴险的眼神也暗示着战斗将继续,片尾的彩蛋也揭示了真正厉害的家伙还没出场,一切悬念都为后续之作留下伏笔。这所有精彩剧情和元素,使得《复仇者联盟》成为爆米花大片成功范例。

I am Iron man

Avengers?

你2019年穿越过来的吧

写复仇论文题目

哈姆雷特》读后论文 “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句流传已久并引起我无限好奇的话。当《哈姆雷特》这本书终于放在我的面前时,我翻开它,如同打开了魔法盒子,为它惊奇,被它吸引。我仿佛去到了丹麦王室,在哈姆雷特身边陪他成长,看着他由一个充满希望的快乐王子蜕变成一个反复延宕的忧郁王子。一股钻心的痛向我袭来,泪水在我脸上肆意流淌,是为这可怜的王子而心痛,也是为人类丑陋的灵魂而哭泣。 王子在大学时代曾说过:“人是万物的灵长。”他认为世界是纯洁美好的,他父母的归关系是人类中最和谐的,他父亲是最完美的国王。他以为他的世界如处子般纯洁,没有半颗沙砾。然而,当王子回到丹麦时,他的世界彻底改变了,黑暗笼罩着他,侵蚀着他的纯洁。父皇死了,母后改嫁了,叔父登基了。这一连串的打击将他的思绪搅混了。随着鬼魂的出现真相大白!光明彻底从他的世界消失,沉重的负担压在王子并不宽厚的肩上,他知道他的责任不仅仅是要报仇,而且要重整乾坤。 假若王子此时肯向人求救,也许历史将会改写。但是王子崇尚的是个人英雄主义,而且由于宗教思想的作祟,他的反复延宕,一次又一次错过了手刃仇人的机会,最终众叛亲离,与仇人同归于尽,丹麦皇室也从此覆灭。这不仅让我想起项羽,项羽也是个个人英雄主义者,喜欢逞匹夫之勇,不依靠众人的力量。在鸿门宴中,他有绝佳的机会弑杀刘邦,然而他也反复延宕,纵虎归山,最终造成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的悲剧结局。 哈姆雷特与项羽都有许多机会可以扭转乾坤,改变结局,但他们却一次又一次错过,这些都是性格使然,但是这些性也是他们的饿魅力所在。他们都是光明磊落的英雄,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见人类的真善美。也许王子只适合生活在光明而纯洁的世界,在他死前的刹那,他或许看到了永恒的光明。 哈姆雷特是不完美的,有时他的抉择是不理性的,甚至相当的冲动,比如当他在激怒之下一剑刺死他误以为是国王的波洛涅斯时。然而或许正式他这种不理智的抉择,这种人性弱点的表现,让我们从心底接受和认同他的艺术形象,因为我们常常可以在他们身上看见自己的影子...... 哈姆雷特又是极其珍视感情的,在他以装疯来躲避过忙的迫害时,他依然抑制不住对奥菲丽亚的思念,不忍心让他因自己的装疯而痛苦,而冒着受到国王怀疑的危险给他写了一首小诗:Doubt that the stars are fire;Doubt that the sun do not move;Doubt rruth to be a liar;But never doubt i love.就是这样,哈姆雷特在对命运的抉择中构造了自己的悲剧。原来他完全可以屈从于自己的命运,不去探索父亲死去的真相。但哈姆雷特的性格不允许他带着一个疑问生活在庸庸碌碌之中,所以他毅然走上了找寻真相的道路。“Things standing thus unknown,shall live behind me !”在一个除了目标再也没有任何尺度来衡量善恶的世界里,勇敢地作出抉择,然后坦然的接受自己的命运,这就是哈姆雷特永恒的魅力之所在吧? 在沙翁所有的作品里,《哈姆雷特》或许是最受争议的一部,也是最受注目的一部。你在十六岁时或许会被《罗米欧与朱丽叶》感动的潸然泪下,却觉得《暴风雨》不知所云;当你60岁时,又可能深深的被后者所带有的神秘色彩所打动而对人生有所感悟,而前者却已经无法再次激起你心中的波澜......但是无论你在人生的那个阶段,当你经厉了一场丰富而深刻的精神生活,当你提升了自己的人格,重新发现发现一个全新的自我,你总是能在《哈姆雷特》里找到一些你会觉得那似乎应该是属于永恒与不朽的东西。因为他谈到人生的抉择,谈到了一个生活在特定的历史与生活环境下的人在对他的个人而言是独特的而对于全人类来说又是普遍的命运面前做出的人生抉择。在只有从过去所积累的有限经验可以凭借或依托的情况下所选择的人生之路。从某中意义上说,他的经验也代表了我们的经验,他所面对的命运在我们人生的某个阶段里也是我们所要面对的。我们面对绝望的存在,在矛盾中摸索真理,在迷雾中找寻真相,在两难问题里作出行动,在一个失去标准与可以衡量标准的尺度的世界里重建价值的体系与精神大厦。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悲剧中的代表作品。在思想内容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深刻的揭示出封建末期社会的罪恶与本质特征。 就人物性格的内在表现来看,《哈姆雷特》是最令人觉得扑朔迷离的,或者说是最富于哲学意味的。其中如父王为恶叔所弑,王位被篡,母后与凶手乱伦而婚,王储试图复仇而装疯卖傻等情节,均可见于古老的北欧传说,特别是丹麦历史学家所著的《丹麦史》中。这些尘封已久的原始资料,本来只记载着一些粗略的情节和苍白的姓名,毫无性格于动作可言,但是在莎士比亚的笔下,读者却发现自己生活在一群鲜活的人群中间,几乎和他们休憩相关,祸福与共。特别不可思议的是,其中出现了一个几百年来令世人叹为观止而有莫测高深的光辉典型。围绕这个主人公,可以提出很多问题。例如哈姆雷特是真疯还是假疯?这个性格的典型意义在哪里?这些问题都不是单凭剧情就可以解决的。 要充分认识和正确评析本剧的中心人物,必须全面照顾他的性格和环境相矛盾的复杂性,认识他从“时代脱臼了,真糟糕,天生我要把它板正过来”这句豪言壮语,到“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这句绝望的叹息的全部心里背景。实际上,哈姆雷特的尴尬在于以一个纤弱而又明达的心灵肩负着与其行为能力不相称的重任。用歌德的说法:“这是一株橡树给我栽在一个只应开放娇嫩的花朵的花瓶里。”哈姆雷特,一个纯洁,高尚,有道德,有知识,有决心,只能以思想代替行为,不可能成为英雄的人,就是那个“花瓶”;那项他承担不起,几乎连渺茫的希望都没有,但又决不可推卸的复仇重任,就是那株“橡树”。 一旦“橡树”的根须膨胀开来,“花瓶”就非给挤破不可,这就是悲剧。在哈姆雷特身上,人的脆弱性和环境的残暴性是如此的相反而又相成,以至这个独特的性格在内涵方面显得致密而厚重,在外延方面也显得博大而深广。正是这样,有的专家便声称,哈姆雷特并不是一个客观的过时的角色,而是我们每个人自己。 莎士比亚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全世纪,他的戏剧就象灿烂星空中的北斗,为人们指引着方向。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他提出这个问题正是哲学的基本命题。因为刚刚发生在他身上的这些事引发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他的人生中诸事顺逆的时候,他是不会考虑到这个问题的,那时他看到的只是人生的光亮面,那时的生活无疑是美好的,而现在,突如其来的这场悲剧迫使他正视生活阴暗的一面和人性丑陋的一面。 可以说,哈姆雷特对人生中阴暗的那一面还是有比较深刻的了解的。过去他对这一切只是视而不见而已。如今残酷的现实迫使他面对这一切。他预感到,自己已经被不可避免的拖入到一个悲剧的命运中。如果他父亲真是被害死的,那么为父报仇就成了他一生中不可推卸的使命。而他的敌人又是当今的国王,要想杀死他,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无论多么困难,杀父之仇是不能不报的,而他当前的任务是要想出一个巧妙的办法来核实他的叔父是否杀害了他的父亲。阴谋,暗算与残杀,这些是违背哈姆雷特善良纯真的本性的,但又是他复仇的使命所必须的。处在人生中花样年华的哈姆雷特背上了沉重的复仇使命,心中整日充满仇恨,使他内心阴暗而沉重,他陷入了无法自拔的痛苦的深渊。 对于死亡的“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的。失去了行动的意义”。哈姆雷特在生死问题上的疑惑也预示着他在未来复仇行动上的犹豫不决,放过了一个轻而易举的复仇机会。那仅仅因为在复仇祈祷的时候,杀死他有可能使他进入天堂,那就太便宜了他。 这一段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了他对人生无法解答的根本问题哲理的思考,这个问题可以说对整个人类,都具有普遍的意义。

现当代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1、 鲁迅《人之历史》解读

2、 鲁迅《文化偏至论》的精神要义

3、 鲁迅《摩罗诗力说》中对有关诗人及作品的评论

4、 鲁迅《野草》中的战士形象简析

5、 论《野草》对国民性弱点的批判

6、 论《野草》中鲁迅的想象力

7、 论《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形象及鲁迅的态度

8、 论《朝花夕拾》中的幽默

9、 论《故事新编》中的荒诞描写

10、 简析《铸剑》中的复仇

11、 论胡适《尝试集》的艺术特征

12、 论郁达夫散文的审美特征

13、 论郁达夫散文的审美特征

14、论周作人二十年代的散文

15、论瞿秋白的杂文

16、论戴望舒四十年代的诗

17、论田间抗战时期的诗歌

18、论艾青抗战时期的诗歌

19、藏克家《烙印》解读

20、论藏克家抗战时期的诗歌

21、论洪深的《香稻米》

22、论胡风的诗歌创作

23、 论夏衍的报告文学创作

24、 胡风论诗

25、 评曹禺的《北京人》

26、 论夏衍抗战时期的戏剧

27、 论杨绛抗战时期的戏剧

28、 论丁西林抗战时期的戏剧

29、 评骆宾基的长篇小说《边陲线上》

30、 论谷斯范的长篇小说《新水浒》

31、 从《速写三篇》看张天翼讽刺小说的特点。

32、 论沙汀的长篇小说《淘金记》

33、 沙汀的长篇小说《困兽记》的内容与艺术特色。

34、 解读沙汀的长篇小说《还乡记》

35、 解读艾芜的长篇小说《丰饶的原野》

36、 论艾芜的长篇小说《故乡》

37、 论茅盾《腐蚀》对赵惠明的描写

38、 试析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中的几个重要人物

39、 论齐同长篇小说《新生代》中的几个知识分子形象

40、 试谈老舍《四世同堂》中的几个汉奸形象

41、 论巴金《寒夜》中的心理描写

42、 论钱钟书《围城》的幽默艺术

43、 论黄谷柳的长篇小说《虾球传》中的景物描写

44、 张恨水的长篇小说、

45、 陈敬容的诗集《交响集》、《盈盈集》(可以择其一研究)

46、 谈袁水诗歌的讽刺艺术

47、 陈白尘的戏剧(讨论其艺术特色)

48、 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可以考虑其文学史意义、其精神内涵,以及它的局限性)

49、 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艺术成就、人物塑造等)

50、 40年代解放区的报告文学

论文题目复仇者联盟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有你真好优秀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在小时候有很多地方都不知道怎么完成,每一次我不想完成的时候,当身后总会有一个身影,这个身影就是我的姐姐。

我的姐姐从哈尔滨大学毕业了,在安当教师,她每一个月会回来五天,她回来看望爷爷奶奶,她会带许多东西回来,她每次带的东西,都会被我吃掉,姐姐和爷爷奶奶说话,而我却像一头猪一样在吃东西。

国庆节的时候,姐姐带回来三盒热干面,还有许多东吃,那时间我觉得我好幸福呀!爷爷烧火奶?在做饭,到了吃饭时,姐姐对说:”这个国庆节你想去那里“,当时我想现在有吃的,还可以去玩,我真得好幸福呀我说姐姐我想去水上乐园,姐姐说好。

吃完饭后,姐姐用手机察一察我们贵州那里有水上乐园,姐姐对我说我们明天去铜仁。到了第二天,我们吃过早饭我和姐姐开车去铜仁,上车之前我还开开心心的,上车之后我就闻到车上了一股霉的味道,当时我就想下车不去了,这种味道我不喜欢,我赶快下车去买水和口香唐。

水上乐园既然关门了,我们只好回家了,但是姐姐并没有回家,姐姐带我去其它的地方玩了。有这样姐姐,我好开心,我想对姐姐说,姐姐,有你真好!

一滴滴雨水落在窗上,门外黑沉沉的,雨越下越大,就像我那泪水。我真想大声地对你说:“有你,真好!”

记得有一天,我和弟弟在门口跑,一个跟头,我摔在了地上。一个小石子在我的膝盖上留着,不想下车,鲜血一滴一滴地流了出来。我的双手也同样有伤痕,似乎在用血洗手,你看到了,毫不犹豫地向我跑来。我的泪如同下雨一般,说下就下。

你牵着我的手,边走边说:“你怎么这么不小心?” 我看着你的脸,你皱着眉头,我又低下了头。你扶着我,让我坐在椅子上,端着一盆水向我走来,手上挂满了晶莹剔透的珍珠玛瑙,你拿起那一瓶消毒水时,我就开始害怕了。你的手都被我抓红了,可当我脚上的石头跑了时,我眼眶里的水都缩了回去,和我的泪水变成了你的汗水。

不过多久,你抱着一盆还是冒着烟雾的水向我走来,你擦了擦汗水,把毛巾放进了盆,我看着你的手,如同跌入岩浆一样。你把毛巾放在我的脚上,我的脚似乎康复了,心里那喃喃着:妈妈,有你,真好!

可你仍然没有停下来,到了厨房,我看着你那忙碌的身影,我的泪水不禁又一次流了出来。这一次的泪,不是伤心的泪,而是感动的泪。

伤疤一天一天地好起来。

雨停了,大雨冲刷过的马路如同一面明晃晃的镜子,鸟儿开始唱歌了,小草、树木随着歌声摇动起来,天上的云都是白色的了,天空中的彩虹把云都改变了。

妈妈,有你,真好!

因为有你,我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我们一句“好姐妹,手牵手”走过了十个年头。这十个年头里和你在一起的每一天,我都很开心。

你还记得吗?去年我俩上山比赛采蘑菇。刚开始我怎么也采不到,而你的竹筐却快满了,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你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故意捉弄我说:“要加油了哦!不然你就输了。”看着你得意的样子,我非常不服气,于是我更加仔细的找蘑菇。可惜我没有经验,怎么找都找不到,就在这时,意外之喜来了,蘑菇从天而降般的出现在我的眼前,我高兴极了,边走边捡,一朵、两朵,三朵可是,慢慢地,我发现这些蘑菇的根没有立在土中,我还以为是谁的竹筐漏下的。

下午四点多了,我们都累了,于是我建议休息一会儿。当你若无其事地坐下时,我才发现你的竹筐里少了许多蘑菇,我怀疑:你为了让我开心,偷偷“种”下了那些从天而降的蘑菇。过了一会儿,你又向山顶走去,我猜你又“种”蘑菇去了,我便偷偷跟在你身后不远处。我看到了:你从筐里拿出一朵漂亮的蘑菇,轻轻放在草丛边,走一段路又放一朵放了几朵后,你就躲在大树后等我来捡。此时,我心里的一股暖流涌了上来。

不知不觉已是傍晚时分,天空中出现了绚丽的晚霞。当你放下竹筐欣赏晚霞时,我立刻把蘑菇倒入你的竹筐里,在你转身的瞬间发现了我的动作,你笑了,我也笑了,笑得那么灿烂,如同天空中的晚霞。

姐姐,我想对你说:谢谢你!有你,真好!

母爱是严冬中的丝丝暖温,母爱是怕寒冷的梅花,母爱是一只呵护孩子的鸟儿。母亲是天使、是阳光,是雨露,以爱来呵护我,爱护我一点一点地成长,以品为端来教育我懂得人生的道理。妈妈,有你,真好!

这天晚上,星星无聊地眨了眨眼睛,夜空中挂着一轮银光四溢的“仙石”,洁白无瑕,给“仙石”当陪衬的星星犹如颗颗亮眼的钻石,亮闪闪的,又犹如一美丽的星空图,好看极了。屋里,同学母亲把还没有干的衣服用吹风机把衣服遍又一遍地吹干,既使衣服很多,还是耐心地慢慢吹。忙完了之后,又抽出时来到厨房准备明天早上的营养早餐,样都是营养品,我一问才知道:原来同学掉发了,去医院检查,她妈妈才给她弄那多营养品,我不惊羡慕起来,因为她妈妈的体贴是我妈妈从未有过的。

那天回去后,我和妈妈吵起了架,我一时气上了头对妈妈说:“你知道别人的妈妈有多好吗?你连一点好都没有!”我不知道这句话对妈妈妈有多大的伤害,只知道我生气了。我跑回房间,“反锁上了,闷声做作业。不知过了多么久,妈妈一直在敲门。我跑过去开了门,可是妈妈没看到,只看见了地上有一碗我最爱吃的面。我鼻子一酸,一滴滴眼泪留了下来。妈妈很爱我,她只是不想我看到她心的苦,有妈妈,真好!

你,就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进的方向;你就像沙漠里的一棵大树,给予我阴凉;你,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着我的心窝。

刚开学时,我和班上的同学都互不相认,踏进教室门,就如同一只小蚂蚁闯进大象群,弱小又无助。我生平就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而你却不同。你阳光灿烂,能让所有人都成为你的朋友。也许是缘分,我们成了同桌。

你便开始知道我很胆小,不爱说话。为了让我融入到阳光的世界,你放弃了与他人玩耍的时间,每到下课就与我聊天。你的笑容就像一束温暖的阳光照进我原本冰冷漆黑的心房,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温暖。我开始奔向阳光。

有一次,老师在讲课时,我不由自主地走了神,被虎视眈眈的老师一眼看穿,便让我回答问题。我猛的一惊,回过神来,结结巴巴的回答个半天都说不出正确答案,老师一气之下把我叫到教室门前罚站。这时你说:“老师,我也有点没精神,我能出去站一会吗?”老师,无可奈何,便允许了。走出教室,我们对视一眼,微微一笑。

你,是夏日里的一股清泉,让我感到凉爽;你,是雨天里的一把伞,为我遮挡风雨;你,是一位悉心教导的老师,给予我知识。

朋友,有你真好!

在平阳车站中,有一个无助的小男孩,正盯着一班班公交车从眼前开过……这个人怎么这么眼熟?哦,原来是我本人——董文奕。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且听我一一道来。事情是这样的,这个暑假,我在小姨家玩了一段时间后想回去,但爸爸妈妈没时间接我。于是,我只能一个人从乐清坐一个半小时的车回平阳。我坐在外公电动车后面,吹着凉风、闻着空气、看着风景、吃着薯片,向着车站出发。

到了车站,外公买了车票并把我送上了车,我大声跟外公说“再见”,于是我一个人坐上了开往平阳的客车。我对面坐着的叔叔阿姨非常热情,刚开始我还怕他们是坏人,但过一会就觉得他们是好人,于是我们一路聊到平阳。

等下了客车,我直奔公交站点,然后就出现了开头的一幕。这时,公交车来了,我赶紧上车,打开电话手表一看,里面还有两块钱,刚好够车费。我调到支付的二维码一刷,咦?怎么不行,我又试了一下,还是不行。虽然司机没有赶我的意思,但乘客好像在想:车怎么还不开?我只好下车。望着一辆辆我要坐的公交车陆续开走,我却没有办法。就在这时,我后面有人拍我的肩膀说:“小朋友,你要坐的公交车都已经开走了,你怎么不上啊?”我一看,原来是车上的叔叔阿姨,我跟他们说了是怎么一回事,叔叔说:“我给你两块吧。”我说:“不用啦”。叔叔还是把钱硬塞给了我,最后我拿着叔叔的钱,上了公交车。

在我需要帮助时,有你们这些热心人,真好。在我困难时,有你们这些热心人,真好。

在我迷茫之时,你是我前进的动力;在我失去方向时,你是我奋发向前的标杆;春寒料峭之时,我在一条隐形的跑道上无尽奔跑,你让我懂得什么是一时。有你真好。

有人会问我:除了父母、老师、同学,你最感谢什么人?我会毫不犹豫回答他:对手!你们一定会很奇怪,下面我就说说我的观点吧。

记得是一个春雨飘落的下午,一道题目牵住了所有人的心,班级上下寂静无声,同学们个个百思不得其解。就在那一刻,我们俩几乎是同时举手的,我们俩双双对视了一下,眼睛中闪出了火花。最终,老师让我回答。我望着你,眼里掠出一丝得意,便开始大声发表我的观点。看着老师赞赏的目光,我的脸颊上有着掩饰不住的兴奋,而你却说出了一种更为简单又易懂的方法。你教会了我不能恃勇轻敌。

下课时,你常常会坐到我旁边,向我请教今日的每日一题,望着你对题目的渴望,我的心里满是崇拜的目光。而你总是追根问底,不问个所以然来,绝对不会善罢甘休。你教会了我要虚心请教。

考试时,我奋力奔跑,每一个字与词都十分重要,成败往往体现在字里行间,以及许多许多难以发现的重点,每一次都让我不敢掉以轻心。你像一个标杆,即使与你只有几步之差,却要花上无数时间以及精力的代价才能超过你。你教会了我要懂得如何磨炼自我。

你就如一个影子,时而遥不可及,时而触手可得,你教会了我棋逢对手要镇静,教会了我只要坚持就会胜利,教会了我太多太多。最后,我想说一句:对手,谢谢你,有你真好!

自从你来到妈妈的怀抱,你陪妈妈笑,陪妈妈疯,陪妈妈吃饭,陪妈妈遛弯,陪妈妈睡觉……谢谢你,我的儿子。

自从有了你,妈妈斗志满满,虽然有点累,但是却那么的高兴和充实。因为你,妈妈改了追剧的毛病,因为要陪你爬。因为你,妈妈改了熬夜的毛病,因为要陪你早起。因为你,妈妈爱上了看书,因为妈妈将来要陪你阅读……

你知道吗儿子?妈妈最近在看刘良华老师的一本《新父母学校》,这本书是妈妈去贵阳学习时的收获,书中说自然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还说孩子的成长有三个关键期,父母要让孩子在关键的年龄做关键的事情。这些事情,作为年轻妈妈的我,却浑然不知。妈妈从来没有过的阅读激情,每天不管多忙,总想看两页,因为每次总有疑问,妈妈该怎么做更有利于你成长。每次看书的时候妈妈都会不禁的想到你平时的表现,更会想到妈妈每次对你的说话方式和表达方式有没有不妥……谢谢你儿子,因为你,妈妈不再沉迷于追剧和空虚之中,妈妈不再堕落,妈妈会更努力、乐观和坚强。

“有你,真好,”是一句让人感到温暖的话。凝视着它,那人、那事、那场景…会浮现在我们眼前,一听这句话,我第一想到慈祥的外婆。

我的外婆是一位活泼的老人,小时父母因为工作常常离开我,那一段时间都是外婆在家照顾我。

外婆很爱吃干红枣,如果她的房间没有一小袋干红枣我都会奇怪,我经常偷吃她的干红枣,用铅笔画个干红枣,外婆来吃的时候,发现了我干的坏事,她若无其事地说:“哪个小精灵把我的枣枣变成纸了,这可是好征兆呀,哈哈!”那时的我很天真,万一“好征北”没有出现,那我干的坏事可就暴露无遗了,我向外婆承认了错误,外婆听了,非但没有大发雷霆,反而跳起舞来:“太好了!我的小孙孙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这是好征兆!”我们一起笑了起来。

一次,我们一家在一家鱼馆吃饭,门外忽然来了一位衣服破破烂烂的,脸黑黑的叫花子,看着,他那瘦小的身影,我忍不住给他一点钱,却得了外婆的反对,她对我说:“孙孙凡事不能看表面,咱们就当没看见他!”果然,不一会儿,叫花子走了,我很佩服外婆,外婆笑了笑,像福尔摩斯一样顶了顶眼镜为我们讲解:“他明明可以去其他地方乞讨,可为什么要鱼馆门口要呀。他衣服和脸那么脏可,手却干干净净,必定有许。”外婆说着说着脸笑,了花,那一次我知道了,什么事都不能只看表面。

外婆让我知道了很多很多人生道理,这些道理会指引我的人生道路,想到小时候的种种往事,至今记忆犹新。外婆,有你,真好!

在成长的路上,一直有你陪伴,在你的呵护下,一切都好。妈妈,生活中有你,真好!

那是个多雨的夏季。天阴沉沉的,放学时,天终于忍不住张开大嘴咆哮起来。顿时,乌云密布,大雨如注。放学后的学生像小鸟一样乱飞,找寻自己的鸟妈妈。见其他同学都被家长接走了,我不免心中有些失落。望着空落落的街道,只能独自期盼妈妈的到来。忽然“哧”的一声响,啊,那是妈妈的车!妈妈打着伞不顾风雨如何吹打着她。急忙跑到我身边,解释道:“对不起,我来晚了,没淋着你吧。”说着,还给我拿了一条围巾。握着她冰冷的手,我扑到了妈妈的怀抱。觉得一切困难都化为乌有,剩下的是温暖和爱。

月考成绩出来了,我考的不理想。唉!这次肯定要挨妈妈批评了,该怎么办呀?我心中忐忑不安。到了家,妈妈询问我的成绩。呀!糟了,可是母命不可违啊!只得一五一十告诉了妈妈。可妈妈并没有大发雷霆,她努力压制着自己心中的小火山,心平气和地说:“这次考试,我们一起来分析错因。”我心中的大石头落了地。妈妈一道一道为我讲解错题,还不时问我听懂了吗?我望着妈妈那认真的面孔,心中感觉很神奇。

妈妈,你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有你的陪伴,任何困难我都无惧无畏。妈妈,有你真好!

张老师是我们班的英语老师,她中等身材,一张和蔼可亲的脸庞。总是那么慈祥,从那黑边眼镜中透出的目光,总是那么炯炯有神,那么和善,她的语言总是那么含意深刻,那么奇妙。

星期一,老师上课的声音悦耳动听,我听的可认真的,星期四,由于这天有许多英语课,老师清脆的声音夹带着沙哑声,我心里有些难受。

在我们读书时,老师赶快喝点热水,吃点药为了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声音好像以前那样响亮,还想以前那样把重要的知识点重复一遍又一遍,这种先人后己的高贵品质真是伟大啊!此时,我真想端杯热茶给张老师喝,让她润润喉咙。此时,我多想对正在说话的同学说:老师生病了,还坚持给我们上课,你们想过为什么吗?是为了我们啊。

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辜负老师对我的期望,长大以后一定会报答她对我的辛勤培育。老师的行为让我想到了妈妈,在我生病时,总是她给我信心和安慰。老师,您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啊!我点点滴滴进步都离不开您对我的培育和信任。

一路有你真好!

书本静静地躺在书桌上,风轻轻地敲打着窗棂,无赖地翻着书页。书面上,墨水沉淀,翩然似大雁跃入,又似一根无边的带子,轻轻伸入我的心田。书——有你相伴,真好。

十三岁的我,藉由书的帮助,透过厚重的历史看到屈原的一生是孤独的,他一人站在汨罗江畔,面对山河的破碎独怆然涕下:“世人皆浊我都清,世人皆醉我独醒。”他身似浮萍,心在郢城,最后却落得个葬身鱼腹的下场。我不禁为屈原的怀古投江感到惋惜,不用说屈原的代表作《离骚》,也不用说《橘颂》,单是这《国殇》就让人震撼,哪一篇不与山河同在、日月同辉?

翻开《红楼梦》,我曾见宝钗诗情勃发吟螃蟹;我曾见黛玉青石之上读《西厢》;也曾见王熙凤盛装见黛玉……对《红楼梦》我也只是一知半解,却常常因为“水中月”、“镜中花”云云被家人称赞。书——有你相伴,真好!

唐朝的诗、宋代的'词、元朝的曲、清代的小说,无不令我神往。我想随李白去远行:峨眉秋月、蜀道古风、楚江猿啼、长江孤影……多么的潇洒自在;我想同王维一起,领略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一起欣赏祖国的壮丽河山;我,还想像范仲淹一样,在“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的景色中留下足迹……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字里行间,富贵荣华皆忘,承载着民族的伟大精神。

书——我的良师益友!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但是我想对你说:有你,真好!事情来自于一个大雨滂沱的放学后。

一天,雨在窗外下着,倾盆大雨,大雨如泼,如倒。我坐在教室中,着急地等着你在接我回家。我用手在教室的窗户上胡乱的划着。在焦急的时候,突然听到学校外的一声汽笛声,原来是您来接我了。我激动的跑出校门,你用你那湿漉漉的衣服为我擦干电动车后座的雨水,对我说:我帮你擦干了,请坐吧。

到了家中,你还是十分的带给我温暖,到了家后,您将您的大衣盖在了我的身上,我却说:妈妈,你嘴都冻的颤动,我怕你冻感冒了,还是您披上吧。妈妈却将大衣递给我说:谢谢你的关心,淋了雨之后,要将大衣赶快披上,不然会冻着凉的!妈妈这句话,使我眼角流下了两行热泪。

我在写作业,您更是让我感动,只见您端了一碗热乎乎的牛奶,让我喝,而我却回答道:妈妈,您的手指都冻红了,要不,您先用牛奶捂一捂手吧!您却说:牛奶要趁热喝,我的手暖和了,牛奶不就凉了吗?我只好将牛奶一口气喝了下去。您在我做作业的时候,看了看我的作业,有时还皱了皱眉头,好像在努力思考和问我室怎样做的,当您听好我讲题之后,我看到了您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微笑,它与您一块儿,带给了我快乐。

在这种下大雨的天里,您仿佛就如同在黑暗中默默地给我拉亮了一盏明灯,妈妈,在这种大雨天中,我觉得有您真好!

外面,大雨迷蒙,透过窗户只能看到微微的亮光。“咕!咕咕!”我的肚子空空如也,忍不住埋怨着。母亲已经点了外卖,可在饥饿的困境下,时间仿佛像胶水般的凝固了,显得那么漫长。

“儿子,你在窗外看看外卖来了没有!”母亲叮嘱着。我慢吞吞的趴在窗前,渴望着外卖小哥快点出现。推开窗子,雨还在淅淅沥沥的下着。大街上显得十分空阔,只有一辆汽车驶过,溅起一朵朵浪花。

突然,远处的路上闪出一个黄光,我两眼放光,擦擦眼睛,没错!是外卖小哥。他穿着黄色制服,车后放着一个箱子。风很大,车也就像一位登山员,顶着大雨缓缓前进。我的肚子似乎也很激动,“咕咕”地更大声的叫唤着。车子刚停到门口,就听到门外“叮当、叮当!”的脚步声,我十分惊喜。打开门,迎面而来的却是一股冷风,我定眼一看,哦!果然是你——外卖小哥!在风像刀子似的环境下,你的脸蛋,耳朵变得通红,嘴里不住的喘气,显然刚才经过了猛烈的奔跑,头盔上的雨珠滚动下来,如水晶一样闪亮。外卖小哥递给我一个餐盒,哇!汉堡。我接过来,还是热乎乎的,不小心碰到他的手冰凉冰凉的,我感激的看着你。你却微笑着说:“外卖送到!祝您用餐愉快!”这是个什么样的笑容啊?像太阳一样温暖了我。

光阴如绣,蔓草生香。闻着迷人的汉堡味!才觉得,有你真好!

他走了,这是事实。

钢铁侠谢幕了,美国队长老了,不会再有不会再有《复仇者联盟5》了。

那天,我眼睛红红的,走出了电影院。

《复仇者联盟4》,讲述的是复仇者们又一次聚集了起来,他们通过时间穿梭拿到了无限宝石,然后把宝石镶嵌在钢铁侠制作的纳米机械无限手套上。浩克打了一个响指,化灰的英雄们都回来了。然而,过去的灭霸通过时间漏洞来到了现在,抢到了纳米机械无限手套。在他正要打一个响指的关键时刻,钢铁侠夺回了无限宝石,把宝石镶嵌在自己的手上,打了一个响指。灭霸和他们的军团都化成了灰。但是,钢铁侠却因承受不了无限宝石的力量而离去。

钢铁侠,一个凡人,怎能承受得了无限宝石的力量?

黑寡妇,一个特工,为什么用她的生命换来灵魂宝石?

还有美国队长……

他们虽然离去,但是他们的精神品质还在。十年漫威,英雄不朽!他们誓死捍卫我们的地球,与坏人战斗。他们赢了!但是……也付出了代价。

十年漫威,英雄不朽,向复仇者们致敬!

嗯,有哒,,点主页呐

对于对文艺作品里某一个人物的评价这种问题,永远不可能只存在一种答案。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废话不需要再多讲了吧?

① 从星爵的情绪的角度上看,我们可以体味到他得知噩耗后,情绪从惊愕到痛苦到疯狂的转变,疯狂难以自制后便直接动手,这是他的性格使然。这个情绪状态是电影想让观众get到的,也是我们对星爵报以同情之心的出发点。

②客观角度,从星爵对剧情造成的转折上看,攻击灭霸这一行为直接导致的是螳螂女解开控制、灭霸清醒,继而有利战机转瞬即逝。先不说无限手套如果真的被扒会是什么结果。确定的是,星爵的行为导致了这个即将迎来初步成功的计划功亏一篑,导致了战局形势的直接逆转。好,从这个角度我们又可以得出结论了,星爵犯了错,犯了大错,甚至可以说,抹除宇宙一半生命这个结果他要负一定的责任。

ok,从人物本身出发和从客观出发观察问题可以得出上述这两个结论。

第一种就是题主所谓觉得星爵没锅的观众,这些观众对星爵的遭遇更多是从第一点,也就是他本身的情绪出发地,报以极大的同情,会找很多理由为星爵开脱。

第二种就是持中立态度的观众,他们从两个角度同时看待问题,既可以理解星爵的心情,也承认他造成的严重后果。这些观众不会有太多过激的观点,他们会怪编剧这个情节编得太牵强。

第三种就是那些对星爵极其厌恶的观众。他们从第二个角度出发的成分比较多,觉得星爵太过莽撞和情绪化,对星爵这个人物十分愤怒。

对于观众来说,决定他们是哪种观众的,就是从这两个角度看待问题的比重。而比重又决定于每个人不同的人生经历和性格,是重情?还是重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选择。

所以这三种观众的存在、他们不同的观点、他们不同的选择和他们本身的存在一样具有合理性。不存在非此即彼这种幼稚的二元论的问题,更不需要你死我活的争论,真的太不需要了。

就题目而言,题主明显是第三种观众,还是这些观众里比较偏激的那种,他不能理解其他的观众的观点,甚至还不允许那些观点的存在。不允许存在就算了,还在喜欢星爵的观众面前骂星爵,这种行为就好像在饭桌上谈拉屎,行为本身非常不合时宜,没人骂才怪呢。

《银河护卫队2》里,被手下叛变的勇度在狱中和火箭浣熊难得地谈心,勇度正谈到兴处,火箭说:“你笑了,有那么一刻我有一种温暖的感觉,但你那一口烂牙毁了这感觉。”勇度回复他:“你是职业混蛋还是别的什么?”

我本身很喜欢星爵这个人物,可以说他就是我想成为的那种人:爱朋友、喜欢冒险、随性洒脱、自由自在,有自己的飞船,还能把到卡魔拉这种武功高强的外星辣妹,结识一帮看似不靠谱但是有情有义的朋友。星爵就是我的大卫·哈塞尔霍夫。

星爵是我的菜,但是剧情上他确实有锅,我承认,实际上刚刚看完电影,我对星爵的行为也有些不满,算是中立观众。

走出影院,坐上公交,我开始想,如果我是星爵,在那种场景下,我会做什么?

作为单身狗,没有一个女友去充当卡魔拉的位置,我就把我的家人和朋友放到那个位置设想了一下,瞬时间就感受到了一种想要嘶吼的冲动。我想,如果真的碰到这种事,仅仅一个“痛”字一定无法形容那种心情,“疯狂”这两个字可能才勉强配得上。

所以,我极度怜悯妇联3里的星爵,那时的他,已经接近一无所有了,疯狂是一定的。

电影《复仇者联盟》系列和美剧《神盾局特工》《神盾局特工》的剧情一次连接《美国队长2》,一次连接《复仇者联盟2》。如果不看电影,《神盾局特工》的剧情就连接不上了,是否可以看做是美剧为电影留了“扣子”呢?

复仇名著论文素材

-----通‖过元庆(一个为父报冤杀之仇而杀官的人,杀‖人后自首)一案,柳宗元认为:父亲罪不当诛而被杀,儿子报仇是可以的;不忘父仇,是孝;不惜一死,是义,把他处死,既亵‖渎了刑法,也败坏了礼义。但如果父亲罪合该死,儿子报仇,则是与国‖法对抗。 所以,柳宗元的主张是,合乎礼、合乎义的报复,不但不应定罪,还应受到表彰,应追究责任的是对冤‖情不闻、不问、不究,有渎职行为的各级官‖员。对不合乎礼、义的报复,是有罪的,判他死刑是明正国‖法,这种情况下的报复是对国‖法的仇视,是犯上作乱,更谈不上什么表彰了。

复仇是鲁迅文章中的一个高频词汇,甚至于在死前不久的文章《女吊》里,仍表示了对于女吊“讨替代”而忘记了复仇的痛惜,并在随笔《死》中留下了那句让人难以忘怀的“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饶恕”。不过,鲁迅的复仇不是简单的以牙还牙,而是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是不妥协的决绝的态度。在《杂感》中他构想出一种无泪的死于自己制定的死刑的人,拒绝一切为他的哭泣和灭亡,爱人不觉他被杀之惨,仇人也终于得不到杀他之乐:这是他的报恩和复仇。一种非对象化的自发自觉的复仇,告别了神经衰弱幼稚病后活在地上的超人哲学,不仅是对生命中卑微、琐碎、猥琐的超越,也是对大化流行和生生之道的无上的礼赞

《驳复仇议》是柳宗元一篇著名的议论文。一篇高扬以人为本思想的光辉篇章。它以对弱者的深切同情,批驳初唐陈子昂“诛之而旌其闾”的论点,并且,阐述了“调”即和谐在处理社会矛盾中的作用。层次清楚、内容丰富,对今天的人们依然有启发。武则天时,徐元庆之父被县尉所杀,元庆亲自杀死了仇人而后投案自首。当时的谏官陈子昂主张对徐元庆“诛之而旌”,并要求将这种处理方式“编之于令,永为国典”。柳宗元写《驳复仇议》,批驳了陈子昂的意见。他从“礼之大本,以防乱也”,“刑之大本,亦以防乱也”出发,说明表扬是明“礼”,处死是明“刑”,“故旌与诛莫得而并焉”,不可不议曲直。他从徐元庆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认为徐元庆“不忘仇,孝也;不爱死,义也”对他应予表扬。最后下结论:“议者反以为戮,黩刑坏礼,其不可以为典,明矣。”文章完全用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和封建法律制度为依据,但又不拘泥于这些礼法条文,紧紧抓住“礼”和“刑”不可同施一人,不仅表现了作者反抗强权、惩办暴力的思想,而且说理透辟,论辩有力,具有不可辩驳的力量

本首散文诗是《野草》中的一篇重要作品。《野草》的基本特点是其“独语”性,即它不像作者的“杂感”(后称为“杂文”)类作品,是直面现实,以寸铁杀人;也不像作者同时期所写的“随笔”,无所顾忌,任意而谈。它是面对作者内心,捕捉某种萦绕于心的意象、思绪、意念,以瑰玮奇谲的语言,独自言语,类似于“自言自语”(作者此前在1919年即有《自言自语》一组小散文诗,可视为《野草》的雏形)。更因作者有意“措词含糊”,故其情其意,只是作者自我有所感知,他人则难以索解。解读这一类作品,一要顾及散文诗的特殊形式:形象化的构思过程,多用比喻以至象征、回环复沓等修辞手段,意蕴含蓄,可意会而难以言传;还需注意其“互文性”,即作者相似的意思在其他文本中也有表露,虽然形式不同、手法不同,但其指向有一致性,可以互为解说之资。 “复仇”是鲁迅从早年至晚年,念兹在兹、一以贯之的一个思绪。几十年间在他心头萦绕不去,回环往复,多次谈及,遂成为其作品和思想的重要主题之一。 鲁迅揭示的中国国民的劣根性之一,即是“看客”心理:“庸众”因“无聊”而将他人的一切举动“事件”化、“戏剧”化,从而“旁观”之,“赏鉴”之,以慰其无聊;他人特别是其中的所谓“独异个人”,因之被迫成为表演者,其庄严神圣的爱与死,都在无聊看客的围观中成为作秀。而被赏鉴者欲摆脱此一地位,则只有“毫无动作”,使路人“无戏可看”,以此向看客们“复仇”!这种令普通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思绪,却是极其深刻的情思,它构成了独特的鲁迅式复仇哲学的丰富内涵。 本篇《复仇》正是以散文诗的形式,集中而深刻地表现了以“毫无动作”对“看客”“复仇”这一主题。 开篇两段,以塑形又似乎议论的口气,谈论热血造成的温热,体现了生命之力:它首先引发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吸引和接近,由此得到“生命的沉酣的大欢喜”;同时,如有人以利刃刺穿其皮肤,则有鲜血喷灌于杀戮者,双方或得到、或沉浸于“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前者为静态的生命力的价值呈现,后者为动态的生命力的体现、发扬。“大欢喜”,乃佛家语(佛教中的天神“欲天”和“爱神”即又名“欢喜天”,作裸身拥抱状),此指宗教般的欢欣,极言其喜。 至第三段,始点出二人──“他们俩”(在后来作者致郑振铎的信中,才点明为“一男一女”;于本文中只能从其“互相蛊惑,煽动,牵引,拚命地希求偎倚,接吻,拥抱”中猜测其互为异姓)。唯其“裸着全身”,才可见出其皮肤、皮肤下血管里的血,鲜红的热血。二人“持刀对立旷野中”,所欲何为呢?第四段点明其二人之间两种关系的极端状态:或“爱”,则拥抱;或“杀”,则为杀戮。 以上为第一部分。下面看第二部分。 以现代观念衡量,此二人或相爱、或相杀,完全是为其个体生命力所驱动的个人行为,无关于他者。爱的结局是性的交往和种的延续,杀的结果是鲜血的流尽和肉身的死灭,二者均可以得到或可以沉浸于生命的或沉酣或飞扬的大欢喜中。尽可以由其“自己裁判,自己执行”。 然而,第二段中,“路人”来了!“路人”的身份,说明他们本有其行进的目的地。然而,他们闻风而起,不请自来,是所谓“无聊人”。他们来自何方?又非只一处,而是“四面八方”;人有多少?“密密层层”,言其多也。作者于此用了“博喻”:“如槐蚕爬上墙壁,如马蚁要扛鲞头”,人而如蚕如蚁,并且“拼命地伸长颈子”。作者的鄙夷之意,于此全出。 鲁迅多次描摹过路人、看客的形象:《呐喊·阿Q正传》曾描写阿Q上法场时,“两旁是许多张着嘴的看客”;《彷徨·示众》里就写到首善之区炎热的马路上,有犯人上街,“刹时间,也就围满了大半圈的看客”,“人们又须竭力伸长了脖子”,“竟至于连嘴都张得很大,像一条死鲈鱼”。写者亦是鄙夷之意。 路人来了,要做什么?他们竞随而往,以为必有事件,慰其无聊,也就是要“赏鉴”。这也是鲁迅常用的一个词:《〈呐喊〉自序》说作者在日本时目睹幻灯片上一个中国人“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要赏鉴这拥抱或杀戮”。严重的在于,赏鉴者不光是看看“热闹”而已──那倒算得上是“人之常情”;鲁迅恰于此尖锐揭露出赏鉴者的深层心理:“他们已经豫觉着事后的自己的舌上的汗或血的鲜味”──一种渴血的欲望、一种足可慰其无聊的慰安。这种心理给予被看者的感觉,是阿Q经历过的:那是山中的一只饿狼,永是不近不远的跟定他,要吃他的肉。他永远记得那狼眼睛,又凶又怯,闪闪的像两颗鬼火,似乎远远的来穿透了他的皮肉;有着他从来没有见过的更可怕的眼睛,又钝又锋利,不但已经咀嚼了他的话,并且还要咀嚼他皮肉以外的东西,已经在那里咬他的灵魂了。被看者不但将要在肉体上丧失尊严,其精神、灵魂也将被吞食。这真是让人不寒而栗的发现! “赏鉴”,还意味着其对象之角色性质的被迫转化,也就是,被赏鉴者,由自在自为的自主性的人,被强行“赏鉴”,因此而成为表演者,被迫成为演员;于是其爱与死──这生命中最庄严神圣的举动──均在看客的围观中成为表演、作秀。对于看客而言,如作者在他处所悲愤指出的:“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北京的羊肉铺前常有几个人张着嘴看剥羊,仿佛颇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予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而况事后走不几步,他们并这一点愉快也就忘却了。” 这是精神麻木的、无爱心甚至残忍的、健忘的、无特操的、无“迷信”的一群“看客”。“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在他们残酷的注视下,一切出自本心的、伟大的思想、行为,均成为可以观看的戏剧,其中所包含的意义、价值、精神、统统被无情的目光所消解、扭曲、阉割。本诗中裸立的两人与路人的关系就是这样。 那么,被围观的“他们俩”怎样呢?被迫演出吗?不! 他们仍然保持着那个姿势,“也不拥抱,也不杀戮,而且也不见有拥抱或杀戮之意”。可见,他们意欲摆脱这种被看、被围观、被赏鉴的尴尬的也是危险的处境;而且还要再进一步,想要还以颜色──那就是“复仇”。于是,他们只好将这种姿态保持“至于永久”,而同时他们也为此付出了代价:“圆活的身体,已将干枯”。然而他们仍然执拗的坚持着,“毫不见有拥抱或杀戮之意”。 复仇显出了效果:“路人们于是乎无聊”,而这无聊发自内心,又相互感染,“他们于是觉得喉舌干燥,脖子也乏了;终至于面面相觑,慢慢走散;甚而至于居然觉得干枯到失了生趣”。好了,持刀对立者的目的达到了,在他们持续的报复下,路人们干枯了,而且干枯到失了生趣──这是一种“无血的大戮”。被看者正是以此来向旁观者复仇。这也就是鲁迅在《坟·娜拉走后怎样》中所给出的办法“使他们无戏可看”;也是致郑振铎信中所解释的:使其“仍旧无聊”,直至“干枯”、“老死”;也是《阿Q正传》中所描绘的“他们白跟一趟了”。这真是如同流着泪而表达的“高兴”心情!从这样一种叙述中,不难看出作者“憎恶”、“愤激”的强烈情感。 而这时,他们曾经“已将干枯”的身体,已然干枯──所以才会有“死人似的眼光”。于是,颇富戏剧性的场面出现了:另一次角色转换到来了,被赏鉴者反过来成了赏鉴者!他们“以死人似的眼光,赏鉴这路人们的干枯”;而原先的赏鉴者即路人,则变成了被赏鉴者,他们因赏鉴别人而遭获的“无血的大戮”,被被看者看在眼里,那无尽的、悲慨的欣悦收到了与“有血的大戮”同样的效果:“永远沉浸于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 我们注意到,作品里两次写到“永远沉浸于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都是指其达到生命力的“飞扬”,也就是价值凸显而引起的欣悦的情感;第一次是因爱人之“爱”与置爱人于“死”而达致,是“有血的大戮”所引发,第二次则因己身“干枯”的同时“赏鉴”“旁观者”的“干枯”而达致,是“无血的大戮”所引发。前者是自主的选择而得,后者却是被迫而无奈的选择而得。前者是“照所欲而行”的结果之一,后者却是以死亡为复仇手段的必然结果。 被看者“毫无动作”使旁观者“无戏可看”,固然实现了对看客的复仇,但代价却是自主选择爱或死之权利的丧失;然而如果“照所欲而行”呢?则固然可以自主选择爱或死之权利,却必然成为旁观者赏鉴的对象──也许这本是一个两难的选择。鲁迅于此当然是赞成那种彻底的、无情的、奇崛的复仇观的。 还有不应忽视的一点,鲁迅之所以如此歌咏复仇,其内在的意涵不尽在于鼓吹向看客们“复仇”,或者更将其看作是一种“疗救”!在《娜拉走后怎样》中,作者沉痛地说道:“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对于这样的群众没有法,只好使他们无戏可看倒是疗救。”着眼于“疗救”,正一语道破了作者对“群众”“衷悲疾视”(语见作者早期文言论文《摩罗诗力说》,谈及拜伦对待希腊人民的态度时而言)式的大爱!而作者清醒地知道,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改造这种国民性的途中,“正无需乎震骇一时的牺牲,不如深沉的韧性的战斗”! 本篇散文诗,其精巧的构思,象征性的人物,细腻而尖新的描写,复沓而有力的语句,铸成了强烈的感觉和思想的冲击力。这一成就也是《野草》中许多篇什的特点。

鲁迅复仇论文参考文献

伴随着鲁迅先生的作品,一同凝望逝去的历史,解读上个世纪中国最忧患的灵魂,同时在成长中,不断剖析自我个体的生命存在,这已是我们见证深刻的必修课,而且势必仍将持续下去,成为我们灵魂深处不可磨灭的永恒。有人说:鲁迅是一个难以表述的存在,走进他的内心深处,是相当困难的,鲁迅思想的深刻性和复杂性,使得后人在接近的时候,常常会陷入表述的尴尬。但对于我们而言,从学者抑或评论家的角度去品味、体会,实在是被置入另一种无地的尴尬中,我只能记下那些在我的成长中慢慢风化却又自信弥坚的感想,来告慰先生的伟大,以及见证一些…… 田园牧歌中的现实主义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最早时读到的先生的作品,幽默、诙谐、妙趣横生,那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黄蜂、叫天子以及人形的何首乌,还有长妈妈讲的有关赤练蛇、美女蛇的故事,都曾引起儿时最远最深的遐想,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恰似那时的心境。文章天成,如同园中的草木,枝叶繁茂,尽皆奇花异草,随手摘取。这种以孩童的眼光来观察事物,使之形成一种张力,令人目不暇接。《故乡》里的闰土是经常盼望突然来临的远客,带着故乡的趣事,捕鸟、拾贝壳、守西瓜地,以及如歌吟般的“一轮金黄的圆月”所照亮的美丽的世界。还有《社戏》,那么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兀自划了船去看戏,“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散发出来的清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依稀见望的山庄,和咿咿呀呀地旦角的哼唱,归来时偷煮豆的欢晌,都成为我们回忆中的美景。 鲁迅以他特有的细腻的笔触为许多年后中国的孩子勾勒了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童年图景,却以自我的孤独实践、审识了所谓的原乡情调,这种怀旧中隐藏的对现实的思考是更为深刻的历史使命感与生命剖析,这是我很久以后再读先生作品的体会,继而颠覆了置于一个时期和年龄的思想。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是之中少有的童话般的文字,也使之成为儿童教育中的经典读物。百草园中的草木鸟兽、三味书屋里的摇头晃脑,都以一种幽默的笔调来调节给人的目不暇接的紧张感,这些都在文末“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的感慨中结束,给人一种回忆的阶段性与模糊感,带着无法挽回的忧伤继续行走,在回望与现实中,反而更突显了生命存在悲哀,这种悲哀正是鲁迅思想中有关“中间物”的体现,他是一个“感得全人间世,而同时领会天国之极乐和地狱之大苦恼”的博大的诗人,不承认历史发展,社会形态,他拒绝了永恒,否定了历史社会生命的“凝固”与“不朽”,制造了空前的现实感与孤立姿态,这种“中间”的论调使对于百草园、三味书屋的回忆与现实产生一种巨大的隔膜,把人置于虚无的境界,推向绝望的极致。 《呐喊》小说之一《故乡》将虚构作者与现实结合,令人不得不怀疑作者与小说人物的统一性,浓郁、强烈的抒情性,使这首“还乡诗”塑造了童话般的抒情世界。在所谓的“离去——归来——再离去”的建构模式中,田园牧歌的情感也在闰土的一声”老爷”中彻底破灭,“我”的再次离去与闰土的离去是相互见证与背离的。鲁迅是真正透彻了解农民的心灵的作家,这种隐含在文字中的对农民个体生命意识的描写正是于悄无声息中洞穿,而这又是于平静中对现实的毁灭性的认识,在人们被乡村美丽深深打动的同时,不得不直视现实。《故乡》比起古典文学构筑的童话世界更富于现代性,它是描写无暇的童话世界中被毁灭的悲哀,他“描写现实世界与童年经历的分裂对立,表现在现实世界中童年的纯粹而美丽的童话般世界的崩坏与堕落,以及那个为‘一轮金黄的圆月’所照亮的想象世界的歌吟般的追寻”,实际上是引导人们的目光投入更深沉与痛苦的现实。乡村是没有陌生人的世界,与《祝福》、《社戏》中的“我”一样,鲁迅却正是从一个陌生人的视角来发现、观察“陌生化”的“故乡”的,它是对现实的一种永恒的拯救,关照现实对立的想象,以田园牧歌的笔调上位于这种自己身处其间却又终是孤独的陌生,极其高超的寄托了自己的现实主义精神。这种现实主义,不同于直接的白描,正是童话般的想象世界加深了现实的深重性。“幻景”与”现实”混沌一片,从“离乡”到“作怀乡梦”,“我现在的故事”始终在“心理的回乡”与“现实的回乡”所构成的张力中展开,而且必然是一个“幻景”与”现实”相互剥离的过程,剥离的痛苦与“金黄的圆月”相映成辉,是折射后更为苦痛的现实。 中学语文课本里的《社戏》并非原文的全部,而这种删节或许正引导和规定了更多的人对小说原作的理解,它在我们的记忆中展现的只是一幅精妙绝伦的江南小镇风物图,秀美的景致、豆麦的清香、淳朴的民俗以及一大群天真质朴的孩子,足以让人产生某种幻觉。但一联系前文“我”两次看京戏的情景,就完全不是一种印象了。戏院里“咚咚惶惶之灾”,由板凳“联想到私刑拷打的工具”,带着这些小说前半部分留下的奇特而沉重的印象来重读我们早已读熟的文章,不得不有新的感觉感受,新的发现及新的眼光。再回忆鲁迅写在赵庄的看戏,竟至于如此的烦闷,其意并不在“戏”或“看戏”本身,而是来折射自己内心的世界,通过这些“看戏”过程中不同寻常的感觉感受,使人体会到一种精神的扩张、霸占,对个体生命的挤兑、迫压使人产生甚至于生命的威胁感,实在是与后面的清闲不可比拟的。然而这种同现,正是产生了无法超越、剥离的负罪感与现实体验,以儿童视角描绘的鲁镇的田园牧歌的生活,在此时已消失殆尽,留下的,只是心中无尽的伤痕与莫名的惋惜,鲁迅同样是以陌生化的视角来建构整篇小说的,前面删节的部分是于现实中的陌生,无法融入现实的体验,而后面则是一直以一种腼腆的姿态来回报当地不同人的相同热情,同样没能沉于“故乡”中,于是鲁迅思想的“中间物”的意象跃然纸上,这种回望与展现都不能完成的中间性,是作品中的“我”与作者的再度结合,从而在更深沉次上体现了现实主义。 钱理群在剖析鲁迅的思想时曾指出鲁迅作为现实主义者,最根本的含义,在于他彻底地屏弃了一切关于绝对,关于至善至美,对于全面而无弊端,关于永恒的乌托邦的神话与幻觉世界,杜绝一切精神逃薮,只给人们留下唯一的选择——正视现实、人生的不完美、缺陷、速朽,并从这种正视中,杀出一条生路。对于故乡的回忆,无论是真实的散文的语言,抑或自叙式的小说笔调,鲁迅都带有原乡情调似的追述展示绝对澄澈的世界,这种童话般的生活作为永恒的乌托邦的幻觉于不真实中表现无法企及的现实的悲哀。陌生化的视角,不是简单的怀乡和描述,而是更突显了屹立于“故乡”中的外乡人形象,这种无家可归的绝望的苍凉,构成了鲁迅极其作品“荒凉感”的另一个侧面,那些田园牧歌实际上是现实的坟墓中葬送了现实,田园牧歌对于鲁迅自我只是回忆中爱的体验,却又背道而驰。鲁迅自己曾说“爱之转而畏惧于爱,最终逃避爱”,这些有关爱的回忆,造成一种距离感,可以使他摆脱爱的重压,更投入的反对现实。 “爱是奢侈品,在这样的人间”,先生正是于这样的彷徨的无地中以最深刻忧患的灵魂建构起一座丰碑,在田园牧歌中践行现实主义。 绝望与希望中的启蒙者 很久以前读《伤逝》,读鲁迅,不懂。记忆中只有子君走过紫藤棚与涓生谈易卜生、谈泰戈尔的风景,子君瞥见雪莱半身像的羞涩,还为着子君的死可惜,我抄了林徽因的《别丢掉》:“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现在流水似的/轻轻/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在松林/叹息似的渺茫/你仍要保存那真/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使人不见/梦似的挂起/你向黑夜要回/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者/有那回音”,以此来祭奠子君,祭奠那些为了爱奋力拍翅飞出围城却又在无可奈何中走向坟墓的女子。《伤逝》是先生少有的温情之作,之中寄寓的,有关于爱的回忆,有对封建社会的现实性的反抗,更存在的是先驱者无法回避的历史命运。子君的无畏的“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代表着众多蒙受西方浪漫主义思潮影响的年青人,在才子佳人梦的破灭中,对于封建的叛逃只能留下一声叹息。这之中,有鲁迅对个体生命存在与社会历史群体关系的探讨,深入触痛的,更是于绝望与希望中他都无法忘怀的启蒙,个性主义与人道主义交织中斗争的空白,留给他只一点罅隙去品位再一次的孤独。 《伤逝》作于五四落潮时期,正如鲁迅在显示中所体会的各样人生情态,高升的高升,沉沦的沉沦,这些个体所表达的都是先驱者对于寂寞中选择的不同的历史命运。子君的夭折、涓生的悔恨是突破封建束缚后自我选择的结果,它具有不可回避性,这不仅来自五四偏执错误的启蒙思想,更有对自我认识的绝望与希望的模糊体验。《伤逝》是以涓生手记的形式把握的,其中对会馆的败壁、吉兆胡同生活的描写都带有回忆的性质,而这种回忆,终于没能落入乌托邦神话的幻想,最后还是回到现实,重新面对新的痛苦与寂寞,咬着牙关选择了历史。子君和涓生对自我个体解放中蕴涵的有鲁迅前期的浪漫主义和个性主义的思想,他的以“个人”为本位的个性主义思想与封建传统思想以封建“社会”为本位的思想构成了尖锐的对立,在揭露封建思想对个人生存权利的漠视和对思想的摧毁中,鲁迅把西方浪漫主义的某些观点也寄托在这里。子君和涓生一起读泰戈尔、雪莱的诗,一同散步,探讨未来,于无畏中将自我从封建牢笼的束缚中释放出来,实现了自我的启蒙,在这之后的一段时间,是徘徊在希望边缘中渐而升起的绝望,这种绝望来自于未知前路的迷茫。等待的面前面对的是现实的危机,经济的拮据、家人朋友的不理解都使子君与涓生对这种生活产生怀疑,于是一个开始沉溺于与官太太的勾心斗角中,一个开始在内心中反思现实,这种背道具有历史性的选择意义,个性解放后面对的问题是如何与整个社会历史相结合、相协调,而这种结合与协调又不至于丧失自我。这之中,鲁迅提出的,是个性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问题。对个性启蒙的怀疑已不只是一个单纯的体验,更升华为对人的自觉的怀疑。人的独立品格、人的自由自觉都应是与人相协发展的。 当鲁迅着力于个体生命体验时,他感到的是极大的孤独,这种孤独,在《伤逝》中的体现,不仅有世人对涓生和子君的不理解,更有他们之间的无法沟通,于是个性主义在此沦落为对于“启蒙梦”的深刻怀疑与绝望,这种深层意识与潜在心理使得温情的文字背后浮现的是更为深刻的思考。个性精神的解放,脱离了变革社会制度的斗争,是无法得到结果的,然而鲁迅又从根本上否定了为了“爱”而牺牲个人意志和个性的人道主义,涓生也说“爱必须有所附丽”,而这种“附丽”不仅来自对现实生活的经济需求,更应有双方自我生命存在的把握,这种希望似乎又于一瞬中陷入虚妄中,悲剧主人公自身本就是与周围环境相对的,个性主义与人道主义在鲁迅看来是无法调和的,在这种绝望与希望的交织中,鲁迅认为应使其并存对立,择其能用者而用之,爱则爱之深,恨则恨之切,鲁迅不是“泛爱众”,提倡“人皆兄弟”的人道主义,他也不是纯粹浪漫的个性主义者,他既否定脱离开个性主义的的人道主义,也否定脱离人道主义的个性主义。正是在个性主义与人道主义相交织的此消彼长中,鲁迅在绝望与希望的中间,依然孜孜不倦的实现着对自我与社会的启蒙。子君的夭折、涓生的悔恨,在现在看来,也是启蒙者们不可回避的历史命运的选择,具有必然的孤立性与矛盾性。 作为处于绝望与希望之间的启蒙者,鲁迅也咬着牙关选择了历史,他从来不否定或掩饰自身思想的矛盾与破碎,将慈爱与悲怆互为表里,使“爱”与“死”成为对立永恒的存在,又一次把自我放进了历史的荒原中,孤独的承担启蒙的责任。《头发的故事》中N先生的愤激,《孤独者》里魏连殳的痛苦以及《在酒楼上》吕纬甫的感喟,都表现出先驱者对社会历史的背离与逆转,但这种背离又并非完全的复归,这种陷入极端孤立的状态中的先驱者,面对这种寂寞,或在绝望中死亡,或于希望中沉沦,辩不清真正的方向。这种深刻的历史使命感,在鲁迅一直默默进行的启蒙工作中,是由自我来背负的,这种孤独与寂寞之于绝望与希望,是置于之中的艰难。他曾在《<呐喊>自序》中提到:“我在年青时候也曾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然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历史给予先驱者的馈赠,全由自我一力承担。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先生拒绝了完美与圆满,对于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变更、人生道路的极境,他都抱有怀疑,他同时拒绝了个性与人道的调和,在更深沉的痛苦与孤独中践行自我与社会的启蒙,于绝望与希望中实现真理的探索。“斯失子与之德,而留者为空无”。 黑暗灵魂的舞者 很简单的一个故事,最初读起只是语言晦涩颇有些古怪的神话,眉间尺与楚王还有“黑的人”的头之战,以及那些咿咿呀呀奇奇怪怪的歌,平添了许多奇异的幻彩。为父复仇而死的传说在中国是不少见的,被冠以忠孝的名义后终沉溺于历史的洪流中,不复听说。而《铸剑》似乎倾注了鲁迅先生极大的心血,最终也不辜期望成为先生探寻人类灵魂、反思人性、守望孤独的代表之作,其极具先锋的艺术内涵仍恩泽此后的众多作家。 简单的子为父复仇的故事随着“黑的人”的出现逐步步入复杂的旋涡中。鲁迅花大笔墨写了眉间尺的优柔寡断,这就决定了复仇于他是一件不可完成的任务,在现实世界的这种两难境地与复仇命运的必然性里,就决定了宴之敖出场的顺理成章,他的种种神秘性,把人引入另一种复仇的境地,即指向全人类生命个体的灵魂深处的自我复仇。再来看看楚王,残忍、无道的代表,但他也曾摆脱现实的两难,铸莫邪剑,为的是消除戾气,增加的却是新一轮的杀戮有复仇。这种荒诞性的叙述,是通过细腻的笔法表现的,莫邪剑的诞生、充满血腥的头与头式的复仇,神秘而古怪的楚歌,都另人不得不把目光投向这个奇怪个黑衣人,他的言谈、举止都带有对于世俗的生死、个人肉体摈弃与冷酷的决绝,鲁迅在他身上贯注了他“理想的人性”,“你的就是我的,他也就是我”,万物在他身上都能找到痕迹,然而终也抓不住。他的冷酷与神秘在作品的荒诞叙述中只能置于理念的范畴,这实质上是顿入虚无的表现,对于人性的关注与探讨一直是鲁迅思想的重点,也使之成为他最具先锋性价值的内涵。 人类个体的灵魂自我必定如《铸剑》里的眉间尺与楚王,存在着两个极端,爱与恨、善良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然而这极端也终是无法调和的,复仇的必然性带有古希腊神话的命运悲剧性,而人物性格又使之具有莎士比亚戏剧式的性格悲剧,双重式的复仇使人的关注更深沉的投入自我的体验中,灵魂的两极,存在于同一生命个体,也必然会有斗争,人类就是在这种自我复仇中不断成长与继续生活着的。鲁迅把关注投入到整个人类灵魂的最深处,通过一种荒诞性的叙事纬语,展示了人存在的理念世界,是极具现代性与先锋意义的。同时这种对自我的复仇、对存在理念世界的把握,又是通过绝对的神化将其置入一种虚无的境界来把握的,这就更深入了鲁迅自我的一种虚无主义精神。宴之敖说:“仗义、同情,那些东西,先前曾经干净过,现在却成了放鬼债的资本。我的心里全没有你们所谓的那些,我只不过要给你复仇”,《铸剑》在这里提出的超目的性的现实主义,正如康德所说:“在此岸的社会中,任何行善的目的,都不是纯粹,而纯粹的动机是来自彼岸的承诺”,他认为有限的生命个体不可能认识无限的世界,对“复仇”崇高赶的认同是来自此岸与彼岸间不可能建立的桥梁,这样就给复仇打上了虚无主义的旗帜,自我的复仇来自虚无的认识,而虚无主义也正是源自对自我灵魂拷问,这种非凡的自我否定精神和殉道意识,是鲁迅比之同代人对自我在社会形态与文化形态的地位的更深刻的认识,他所阐述的这种虚无与孤独的荒原感不是一个阶级一个时代的,而是整个人类从古自今的悲哀。 这种虚无主义不仅在《铸剑》里表现突出,在鲁迅最具代表性的散文诗集《野草》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影的告别》中的影显示了三种本质特征,其中对自身本质的反省和怀疑都表明了来自人内心深处的恐慌与荒诞。主人公自我与社会和个人存在之间的逻辑两难框架,是此岸不得通向彼岸的虚无,而对于“无间”的复仇也在他的其他作品中有深刻体现,《孤独者》里的魏连殳的复仇是以自我毁灭与扭曲为代价的,《野草》中《复仇》与《复仇之二》中充斥着荒诞感,也必会受到一番灵魂与心灵的挣扎。在追求世俗完美的过程中,最大的敌人应是来自自我,在理念上的声讨,于现实是虚无的,但鲁迅正是以这对自我的深刻复仇及虚无的剖析,创造了那个时代不应有的伟大认识。复仇与虚无带给他的,是更为绝对的孤独。 “他曾把自己看作由中世纪走向现代文明的‘过客’,看成具有使命感的中间人物”,“他努力把自己从异己的环境中解放出来,使自己不再类属于非人道的意志王国,而是具有自由意识与善良意志的独立的主体”,这种具有历史使命感的意识使先生创造了非同一般的艺术成就,同时他将自己置于更为黑暗、孤独的世界里,在自我的虚无与复仇中寻找光明。 残雪说:艺术,就是黑暗灵魂的舞蹈。从复仇到虚无,鲁迅先生揭示了整个人类灵魂的存在状态,具有深刻的内涵与哲理,这种对人性的孤独者的守望,恰似黑暗里的一首舞曲,在痛苦中将艺术留给后人。 那些关于爱与恨,黑暗与光明、艺术与人生的思想随着我们的阅历渐渐成熟、改变,在少时读鲁迅先生,那是一首略带忧伤的儿歌,淳美中却又另带别质;很久前读先生,那时一首激进高昂的爱国歌曲深沉却又另蕴他意;现在读先生,是一幕幕轮番上演的对心灵与现实拷问的话剧,痛苦而又深涵哲意,就仿佛是广袤的沙漠里野草的鸣动,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成色才依稀可见,而我只能在此写下此刻的认识与见解,或许短暂,或许肤浅,但正如先生对历史承担的决绝,虚无中也自有那一份真意。多了点,你可以参考一下,再删删

复仇是鲁迅文章中的一个高频词汇,甚至于在死前不久的文章《女吊》里,仍表示了对于女吊“讨替代”而忘记了复仇的痛惜,并在随笔《死》中留下了那句让人难以忘怀的“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饶恕”。不过,鲁迅的复仇不是简单的以牙还牙,而是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是不妥协的决绝的态度。在《杂感》中他构想出一种无泪的死于自己制定的死刑的人,拒绝一切为他的哭泣和灭亡,爱人不觉他被杀之惨,仇人也终于得不到杀他之乐:这是他的报恩和复仇。一种非对象化的自发自觉的复仇,告别了神经衰弱幼稚病后活在地上的超人哲学,不仅是对生命中卑微、琐碎、猥琐的超越,也是对大化流行和生生之道的无上的礼赞

《复仇》与《复仇(其二)》,是《野草》中命意比较明白的两篇。鲁迅曾解释说:“因为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作《复仇》第一篇。”又说:“我在《野草》中,曾记一男一女,持刀对立旷野中,无聊人竟随而往,以为必有事件,慰其无聊,而二人从此毫无动作,以致无聊人仍然无聊,至于老死,题曰《复仇》,亦是此意。”这段话还注明了他们俩的性别。

对“其二”,鲁迅虽未有说明,但主题也较明显,所写耶稣被以色列人钉在十字架上的故事,是取自《圣经·新约》的《马可福音》和《马太福音》。这里侮辱、讥诮并动手钉杀耶稣的群众,已经不是活得无聊的旁观者了,他们竟然亲手将解救自己的先觉者杀害,客观上已起了帮凶的作用。

耶稣的这个结局,可以说概括了古今许多改革家与先行者的悲惨遭遇。无论是旁观者还是帮凶者,对这些愚昧麻木的群众,当然无所谓复仇。取名“复仇”,其实是表现了作者的深沉的悲愤。

《野草》中有不少用象征主义方法写的,而且艺术上极精致的作品。但也并非每篇都是象征主义,这两篇《复仇》,用的是地地道道的浪漫主义方法,这说明《野草》的艺术方法是多样的。

散文诗是诗,诗的品格是抒情。这两部《复仇》都有很简单的情节,但不是叙事性的,仍然是抒情的。抒情的方法就是通过诗中挺拔地矗立在群小中的正面形象,寄托作家的满腔悲愤之情。两篇都塑造了悲剧性的崇高的人物形象,这是很值得注意的。

人物形象与作家的情感,二而一地交融着。形象的客体(人物)不是却同时又是抒情的主体(抒情主人公)。裸体男女以死人们的眼光,赏鉴这路人们的干枯,耶稣“悲悯他们的前途”,“仇恨他们的现在”、这里都凝聚着一个先觉者在丑陋的人文环境中的寂然、怆然、愤然的感慨。正是这种情感,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产生了抒情的艺术力量。

再则,虽有情节,目的却不在于交代某一报仇雪耻故事的本末,不过是借着那样的场面,渲染人物在特定情景下的思想活动和感情波澜。真正的目的还在抒发情感。

《野草》中的多数部分,包括这两篇《复仇》,其艺术表现给人以特异之感。在《复仇》中,用了裸体男女的形象,这在当时无疑是相当特异的。首先这是为了承接开头第一段,既然人的皮肤是薄的,鲜血是美的,那么让皮肤祼露在外,才能显现这美。

其次,这里当然含有外来文化的影响,一男一女裸体共处的模式,可能始于《圣经·旧约》的《创世纪》,那伊甸园中的亚当夏娃的故事。我国传统文艺中没有这样的模式;描写裸体男女,也不合我们的欣赏习惯。

好在20年代已有许多人理解、接受希腊人体艺术,知道那些裸体的是神,是战士,是英雄的形象(钉上十字架的耶稣,也是裸体的),从《复仇》给出的语言符号,可以联想到《掷铁饼者》、《赫尔克里斯》以至《大卫》的艺术形象。由联想产生的健壮有力的体魄,肯定加强了复仇者的人格力量。

同时也与周围的看客,形成强烈的对比。他们虽然著衣,而且“衣服都漂亮”,但却是那么无聊、卑琐、渺小。这就极鲜明地把这两种人完全区别了开来。这两个用蔑视的眼光,对着周围群众的裸体人像,如果由雕塑高手做成塑像,为什么不可以产生《拉奥孔》一般的效果呢?看来这题材不仅可以写散文诗,也颇适于雕塑艺术。

《复仇(其二)》中的耶稣形象,也是外来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用他做题材的也极少。这两篇散文诗说明鲁迅从古希腊和希伯来文化中,也吸收了一些可用的因素,丰富自己的艺术创造。

人物形象身上贯注了作家的悲愤情绪,这是《复仇》和《复仇(其二)》的基本感情色彩。但在具体描绘中,突出的却是轻蔑,用轻蔑来反衬悲愤,这和《记念刘和珍君》等文的直接描绘悲愤是不同的。

因为只有把悲愤化为轻蔑,才能完成“复仇”的主题;而轻蔑只有有了悲愤做内涵,才显得那般深沉而坚实。在“其一”中,这轻蔑 是由路人们的反应表现出来的,即写轻蔑的效果:“觉得有无聊钻进他们的毛孔,觉得有无聊从他们自己的心中由毛孔钻出,爬满旷野,又钻进别人的毛孔中。……终至于面面相觑,慢慢走散。”

把“无聊”具体化为小爬虫,游漫于空间,无孔不入,又非常活跃地钻进钻出,好像有孙悟空的瞌睡虫一般的魔力。于是希求鉴赏他人者倒过来被他人所鉴赏,双方调换了 位置。从这样的艺术描绘中反射出轻蔑的力量。

在《复仇(其二)》中则直写耶稣的感觉。他虽然感到透心的痛楚,但却“痛得柔和”、“痛得舒服”,并且“沉酣于大欢喜和大悲悯中”。前者是肉体上的真实感觉,后者是心理上的满足,二者完全相反。这正是对凌辱者的轻蔑所产 生的一种感觉转换,而不是什么表现为群众视死如归。

《复仇》和《复仇(其二)》在语言上,如选词、表述、语调等,也颇特异。一些词的使用法,如“这样地至于永久”、“较永久地悲悯”等,或虚词的叠用,如“甚而至于居然”等,还有某些夸张的修辞:“得到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等,都显得很特别,与众不同。这对于造成艺术的特异感,也是重要因素。

这里显然有尼采的《查拉斯图拉如是说》的影响,在鲁迅的第一本杂文《热风》,还有《野草》的某些篇中,都可以看到这类尼采式的语言的痕迹。这种语言的特异,也造成一种不俗、不谐、不训的文章格调,有助于表现抒情主人公的背逆传统和世俗的性格,加强了作品的批判力量。

扩展资料

《复仇》是鲁迅创作的一篇散文诗,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四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语丝》周刊第七期。

概述

人的皮肤之厚,大概不到半分,鲜红的热血,就循着那后面,在比密密层层地爬在墙壁上的槐蚕更其密的血管里奔流,散出温热。于是各以这温热互相蛊惑,煽动,牵引,拚命地希求偎倚,接吻,拥抱,以得生命的沉酣的大欢喜。

但倘若用一柄尖锐的利刃,只一击,穿透这桃红色的,菲薄的皮肤,将见那鲜红的热血激箭似的以所有温热直接灌溉杀戮者;其次,则给以冰冷的呼吸,示以淡白的嘴唇,使之人性茫然,得到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而其自身,则永远沉浸于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

这样,所以,有他们俩裸着全身,捏着利刃,对立于广漠的旷野之上。

他们俩将要拥抱,将要杀戮……路人们从四面奔来,密密层层地,如槐蚕爬上墙壁,如马蚁要扛鲞头。衣服都漂亮,手倒空的。然而从四面奔来,而且拚命地伸长颈子,要赏鉴这拥抱或杀戮。他们已经豫觉着事后的自己的舌上的汗或血的鲜味。

然而他们俩对立着,在广漠的旷野之上,裸着全身,捏着利刃,然而也不拥抱,也不杀戮,而且也不见有拥抱或杀戮之意。

他们俩这样地至于永久,圆活的身体,已将干枯,然而毫不见有拥抱或杀戮之意。

路人们于是乎无聊;觉得有无聊钻进他们的毛孔,觉得有无聊从他们自己的心中由毛孔钻出,爬满旷野,又钻进别人的毛孔中。他们于是觉得喉舌干燥,脖子也乏了;终至于面面相觑,慢慢走散;甚而至于居然觉得干枯到失了生趣。

于是只剩下广漠的旷野,而他们俩在其间裸着全身,捏着利刃,干枯地立着;以死人似的眼光,赏鉴这路人们的干枯,无血的大戮,而永远沉浸于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

一九二四年十二月二十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复仇(鲁迅散文诗其一)

看鲁迅的文章总有一种刺痛的感觉,就像一把刀,刺进身体,死不了,但很痛。他的文风不必多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喜欢也罢,讨厌也罢,但不得不承认,他很决绝,很凌厉。看《复仇》时,就在想,也许只有鲁迅才能写出如此决绝的复仇方式吧!两男女,裸着全身,捏着厉刃,对立于广漠的旷野上,一群无聊之人纷涌而至,希望能满足他们无聊之欲。而这两人就这样的站着,毫无动作,这使无聊之人更加无聊。这就是复仇。起初看不明白,到底是在复什么仇?向谁复仇,随着时间的增长,渐渐的明白了些。鲁迅用如此决绝的方式向冷漠无聊的看客在复仇。将自己做诱的复仇方式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做到吧,而鲁迅是怎么做到的呢?社会确实很黑暗,人情确实很淡漠,然而又有多少人想去改变?大部分人还是会在私下里感叹为什么社会如此黑暗,人情如此淡漠,但也仅仅是感叹而已;有些人还是说社会就是这样,又不是一个人能改变的,就拿这些来为自己的淡漠来辩解。是啊!的确不是一个人能改变的,但如果很多人都尝试去改变呢?这个世界是不是就会是另一个样子了呢?可惜的是,虽然有很多人这样想着,但只是想着,如果真的有人去尝试,他也会成为众矢之的,所有人都会伸长脖子去看,去看这个认识如此的好笑,为自己单调的生活找一点乐趣。久而久之,便没有人去尝试了。这就是社会为何依旧黑暗,人情为何依旧淡漠的原因吧!所有人都愿意当一个看客,自古便是如此,也不是鲁迅那时有的,也不是现在有的,从来都有的!就这样,总是会有人不愿做麻木的看客的,于是就有人拿着自己的武器,站在风口浪尖,厉声疾呼,用热血去温热,去染红渐冷渐苍白的世人的灵魂。鲁迅无疑是成功的,多少年后当我们读起那些犀利的文字时就会感觉它们像刺一样扎在心头,逼迫着我们要热要红。很无奈,如果鲁迅还在,他也会很无奈,因为这个世界依旧没有明亮,还是一如既往的黑暗,甚至更为黑暗。在黑暗中人们学会了自保,冷漠更甚从前,所以此时起来反抗的声音会被无声给吞没,所有人都很忙,忙着生忙着死,没有人会去在意你在呼喊着什么,你的所有的饿呼喊找不到回应,那种无声就渐渐湮没你的呼喊。一直觉得鲁迅那个时代的文人是真正的文人,他们为了民族和心中仍存的正气去书写。无论世事如何逼迫,他们的笔尖总是对着最黑暗的地方。因此当全国都处于黑暗中,总有一些光亮仍执着的亮着,让人们不会忘了光明是什么样子。那时他们也有无力感吧!当世事还是没有改变时,当人们还是麻木时,真不知他们是如何抗拒那种深深的无力感的。也许这就是文人真正的信仰吧!希望自己的笔,或者坚信自己的笔总有一天能划开那厚重的乌云。而现在要怎么才能找回这种信仰?每当我想对周围的人诉说这种信仰时,得到的回复总是惊讶的表情和冷漠的语言,他们用冷漠的语言问我怎么会这么自不量力?久而久之,我的无力感渐渐加深,就再没了向人诉说的欲望,只是默默的坚持自己的坚持,告诉自己不要丢了自己。我想我还在努力的寻找,希望有一天能找回属于文人的信仰。每当我对自己怀疑时总这样告诉自己:只要我没有放弃,就会有希望,只要我没有成为麻木的看客,这个世界就会少一个看客。后来才发现其实有很多人都在这样坚持着,默默的坚持着。也许我们没有办法拯救所有人,至少可以拯救自己。只是这样就少了那份凌厉,那份决绝的凌厉。因次每次看《复仇》时就很惭愧,没有那种勇气啊!真的希望有这样凌厉的人,向这个世界中麻木的看客们复仇,纵使不是复仇,只是呼唤,但也要凌厉也要决绝,这样才能穿透那些无声的压迫。总会有的,总会有人的,一直都不少文人在呼喊,总会有呼喊能穿透云霄,让所有的世人都听到的。期待到那时,人们能停下匆忙的脚步,静静的去倾听他们用心用血用灵魂去呼喊的内容。如此便不需要那么决绝的复仇了,文人便不需要那么恨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