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考古学的意义论文格式

发布时间:2024-07-03 06:09:44

考古学的意义论文格式

考古学相关知识:由于大家对考古学比较陌生,我们在此先了解一下考古学的相关知识,以便在下文论述其意义。 定义:考古学是通过发掘和调查古代人类的遗迹遗物和文献来研究古代社会的一门人文科学。 研究对象:考古学研究对象主要是实物。也就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遗迹遗物或各种资料。因此考古学研究对象是属于一定时间以前的古代,比如中国考古学主要是研究明朝灭亡(1644年)以前的内容。 研究方法:首先,运用地质学的方法经过科学的发掘系统完整的收集埋藏于地下的古代实物资料然后运用类型学原理提取实物资料所包含的各种信息,并与文献相印证。 研究目的:复原人类历史,阐释存在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考古学的意义:经过大量查阅发现关于考古学意义的论述要么只言片语要么含糊其词。就我个人理解,考古学的意义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 〈一〉宏观意义:所谓宏观意义,即大的方面对国家对社会的意义。考古学不像科学技术那样能转化为生产力直接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但我们必须知道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环紧扣一环,今天的中国是古代中国的延续和发展,不了解古代不知道我们民族的过去,那么对今天的建设和发展则是盲目的;而且考古学的深入研究还为我们阐释了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一般规律。这种从千万年历史实践中抽象出来的社会发展规律必定对我们现代化的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无可比拟的指导意义和作用。此外考古学能让我们更多的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从而帮助我们树立民族自豪感,并且坚定我们建设现代化强国并重新引导世界文明潮流的信心和决心。 〈二〉微观意义:也就是对我们社会细胞即个人的意义。一般认为,考古学是专业部门或考古学家所进行的专业研究。它与我们普通人毫无瓜葛,我们不研究古代,甚至无需知晓古代的任何情况,我们照样能在现实世界如鱼得水幸福生活。实际上这种观点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大错特错。 就考古学的微观意义,我总结为一个词:归属感。由于才思愚钝,词不达意,我不得不借助两个例子来说明考古学对我们个人的重大意义。 例一,我们走路,脚步覆盖之地,宽不足尺;汽车驶过,车辙宽及米余。由此说来,我们的人行道,车行道两米足矣。但实际上两米小路在现实中已很少见,而且现代化的公路越建越宽,十几米,甚至几十米。我想这是为了满足我们心理上的安全感。 例二,同理,我们的生命最多百年有余,人生苦短,按理说我们只需关注现世生活的内容,无须顾及身前生后的历史或未来,但实际上我们是不停的展望未来或回顾历史的。 人,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是需要不同层次的归属感的。首先,我们需要最基本的亲情归属感。我们需要知道而且必须知道我们的父辈、祖辈、甚至先祖,而且还要关注我们的子、孙、子子孙孙,因为这是我们个人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难怪电视上经常出现寻父或寻母历经艰难求之而后快的动人场面。其次,我们需要社会归属感,即在社会上的工作、地位,这让我们对自身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评价。这种归属感帮助我们建立生命收支的平衡,并取得更大的成就。再次,我们需要更深层次的时空归属感,这种归属感看似无足轻重、可有可无,实则举足轻重、不可或缺。我们对生前身后的社会了解越多,我们这种归属感就越强烈。如果我们对历史一无所知,我们就会陷入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归属感空白的状态,而且这种状态无疑会导致个人的心理紊乱,除非这个人是个傻瓜。而考古学中专业人员的直接研究及我们个人的直接关注或间接了解帮助我们丰富了历史知识,最重要的是为我们自身提供了人类生存发展所需要的更深层次的归属感,帮助我们建立稳定的心理状态,从而能够健康幸福的生活。

考古的意义和价值如下:

考古学在历史研究中起着重要的的作用。考古学也发展促进了历史研究的进步。考古可以让一个民族的历史变得更加透明,有利于了解历史的每一个脚印和文化,对现实和社会以后的发展都会有很好的启迪意义。

考古发现展示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文明。长期以来,中华文明同世界其他文明互通有无、交流借鉴,向世界贡献了深刻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

考古工地的种类很多,有墓葬、房址、灰坑、各种手工业作坊以及车马坑、祭祀坑之类。前期有的需要打洛阳铲钻探,有的需要用电子仪器进行勘探。除了挖掘工作以外,还会用到全站仪测量、墓葬绘图、器物绘图、陶片的清洗拼对、浮选等各种工作。

考古工地常常坐落在远离县城的村子里,考古队员有时住在村民家里,有时安置在多年没有人住过的老宅或弃用的校舍。从最初的新鲜到中期的疲惫,再到后期的不舍,他们不断地画图、清理地层、刮边、拼陶片、透图、分型分式……在发掘的过程中一边实践一边考证。

人类的史料典籍尽管浩如烟海,但却无法全然地反映出历史的绵长与博大,对历史极为有限的记载,也远远不足以为今天的人们展示历史的全貌。

历史文献记载缺失的内容,因为无数的考古资料与科学研究变得丰满起来,那些通过出土遗迹和文物而还原的、因岁月流逝而风化腐蚀掉的细节,向我们讲述的是那历史长河里的中国故事。

自己去挖几个古墓吧,开个玩笑。坐享其成?似乎大学有点太滋润了吧,你自己到网站上找几篇文章就行,就论述文物保护不力啊等等很多都可以做论文的。

发掘历史文物..历史人物..

历史学对于考古学的研究意义论文

试论利用考古学资料研究百越民族史的相关问题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10-10-22 15:53:00 ] 作者:杨杰 编辑:studa090420 论文摘要:20世纪80年代是百越民族史研究的兴盛时期。在当时和其后的研究中,出现了使用材料杂芜、牵强附会和过分强调考古学资料的两种倾向。考古学文化与古代族属研究关系密切,但不能简单地在二者之间画等号。在研究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文化的层次性。以生产工具为代表的古代物质文化史与其所处社会形态并无必然联系。 论文关键词:考古学;百越;民族史;研究 百越作为我国古代早期历史上的一支重要民族群体,曾长久地活跃于祖国南方的大地上。他们是当地最为古老的民族之一,与比之更早的当地新石器时代和早期青铜时代文化有着一脉相承的发展渊源关系。 关于百越民族的情况,在先秦时期就见诸文献记载。正史《史记》、《汉书》等也都有所叙述。另外还有其他一些专著或章节也记述了越族的历史情况。这些记载是后人了解和研究越人历史的弥足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但由于百越地处南部一隅,社会发展水平又长期落后于中原地区,因而古代文献记载既简略又带有歧视性,百越的历史始终扑朔迷离,众说纷纭。 新中国成立后,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等学科领域的成果令人瞩目,对百越民族史的研究也甚为活跃,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达到一个高潮。《百越民族史》、《百越民族文化》一、《百越源流史》•等是其中的代表性论著。 《百越民族史》是建国后研究百越民族史的第一部专著。全书共分l3章,分别论述了百越的名称、分布、来源、文化特征、社会经济、社会性质、民族关系以及百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附有《百越大事年表》,已故著名民族学家翁独健先生为之作序。 《百越民族文化》是同一作者群体在《百越民族史》的基础上重新整理写成的,两本书并无本质区别。何光岳撰写的《越源流史》是于l989年底出版的,主要依据文献记载并结合其他方面的资料写成。在20世纪80年代还多次召开关于百越民族史研究的全国性会议,并出版有《百越民族史论集》、《百越民族史论丛》、《百越史论集》、《百越史研究》、《百越民族研究》等论文集。 《百越民族史》等一批论及百越史的专著尽管已经出版20多年了,但作为开山之作,我们在涉猎百越民族史时不能不读。因为其可谓集那一阶段百越史研究成果之大成,而在那次研究高潮之后,百越史研究并无大的突破。究其原因,一是有一批“文革”前就活跃于民族史学界、造诣颇深的专家学者,经多年积聚,正当年富力强之时,迎来了建国后前所未有的学术繁荣时期。他们的研究成果得以大量发表;二是改革开放后各地基本建设规模空前,考古新发现随之层出不穷。现在重新审视相关考古资料,不难发现为深入研究提供第一手材料、成为综合研究支撑点的重要考古发现成果大多出自20世纪70—80年代。这就为把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相结合进行南方民族史研究提供了难得的良机。 诚然,我们在把握某一领域学术动态时,必须充分关注最新科研成果,但比起一些昙花一现的所谓学术著作来,那些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旁征博引、论述精辟、经得起推敲而带有经典性质的学术论著更值得我们去仔细玩味。 《百越民族史》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大量借助考古资料及成果,经过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尽管其中有许多方面迄今尚无定论,但其仍不失为一家之言。如对百越非夏民族之一支的论述,对东瓯、闽越及西瓯、骆越相互关系及地望的考证都言之成理,颇为精审。《百越源流史》依托历史文献记载,不拘一格地运用各方面材料,对历史上的百越民族及其各支系进行了综合研究,立论大胆而新颖。 《百越源流史》和《百越民族史》反映了百越史研究的两种倾向。 《百越源流史》一书使用的考古资料屈指可数,在其他材料的选用上也略显杂芜,有牵强附会之感。突出表现是将作者认为属于百越族系的各南方族群的源头绝大部分都追根到北方中原甚至是西北地区,对各族群迁移流向的研究也过于宽泛,解释随意,缺乏过硬的证据。由此可以看出,仅仅依靠文献记载和其他更为间接的材料是难以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的。 在文献不足征引的情况下,大量运用考古资料是《百越民族史》一大特色。作者在论述族属的来源及分布时,几乎无一例外地借助考古学资料和研究成果来证实自己的观点。应当说把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相结合进行中国古代史、尤其是早期历史的研究,是史学研究寻求突破的一条有效途径。但《百越民族史》也存在过分倚重考古学资料的倾向,在与文献记载发生矛盾时,往往否定后者。 任何学术著作都不会是十全十美的,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时代的局限性就会日益显露,但这又是不可避免的客观现象。那种以今天的结论和视角去恣意评判、指摘前人以显示自己的正确的做法是不足取的。正确的态度应当是首先观其成果是否尽可能充分地占有了当时所能提供的材料,并在此基础上得出较为合理的结论;其次是不苛求于前人,应尽量去吸收前人成果的合理成分,总结他们的得失,在其基础之上吸纳新的东西,力求有所突破,得出新的结论。 通过考察上述有关百越民族史研究的资料,引发出笔者对考古学资料与民族史研究方面的若干思考。 (一)关于考古学文化与古代族属的关系 在中国,考古学是广义历史学的一部分。经过新中国成立后近60年的发展,中国考古学以其数不胜数的重大发现和辉煌成果,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国最有成就的学科之一。正因为有如此巨大的成就,所以考古学在学术界中具有了越来越多的话语权,在当今中国从事古代史综合研究,完全不理会考古学所提供的材料是不可想象的,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势必受到局限,对于先秦史的研究更是如此。 尽管随着考古学研究的日益深入和领域的不断拓宽,其研究成果越来越为历史学界所重视和吸收,但由于考古学本身的特殊性和局限性,使得二者的结合难如人意,尚存在不少问题和难点。“考古学文化”是代表同一时代的、集中于一定地域内的、有一定特征的遗迹和遗物的共同体。这种共同体,应该是属于某一特定的社会集团的。但考古学文化是由人通过主观意志对客观存在加以判断后确立的,因而这种主观判断并非总是正确的。事实上,考古学研究只能是不断地接近于历史的原貌,而几乎不可能完全复原之。 正如张忠培先生所说:“对历史的认识只能是愈益增进,即逐渐接近历史的真实,却永不能达到完善的认识”,“一代一代的人们向着历史的真实走去,可是,这一代一代的人们只能接近这历史的真实,却永远摸不着它,更不能全面地认识这历史的真实”。在考古学实践中,我们看到在考古学文化的认定上,就中国而言目前还没有一支考古学文化是完全取得一致意见的。即使像“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这类稍有历史知识的中国人就知晓的名称,对其内涵在考古学界仍有许多不同观点。 在考古工作中,只要田野工作基础扎实,科学可靠,并且达到一定的工作规模,那么在量化的基础上较为准确地把握若干遗迹群的整体文化特征是完全可能的。问题在于当这种特征,也就是差别达到怎样的程度就可以确定为一支考古学文化?换言之,就是确立考古学“文化”、“类型”等不同层次的标准是什么?我们看到,东北地区的“兴隆洼文化”、“新乐文化”、“赵宝沟文化”等都是以筒形罐为主的考古学遗存,这些文化尽管略有时间早晚上的不同,但其在特征上的差别似乎并不比“河南龙山文化”中各类型之间的差别更大。这种情况表明,在考古学文化和类型的划分上存在一定的人为因素。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在借助考古学材料进行族属研究时,就存在一个方法问题。 首先,一支考古学文化是否可以和历史记载中的某一族属划等号?笔者认为对此要持慎重态度。完全巧合并非不可能,但显然概率极低。一般来讲,一支考古学文化所涵盖的范围要小于一个部族或民族共同体。因为既然是一族属,其分布范围就不会过分狭窄,其内部的文化面貌也很难整齐划一,而其内部差别在考古学研究中就极有可能被识别出来并确定为不同的考古学文化。张忠培先生说过:“古籍记载的一族,有时恰等于一个考古学文化,有时包含着几个考古学文化,还未见过一个以上的族共有一考古学文化的现象。”事实上,真正从事田野工作的考古学者是不轻易把考古学文化和族属研究相联系的。考古学文化面貌上的差别不一定就是族属上的差别。 当然,在考古学研究达到一定深度和规模时,适时就其族属问题开展研究和讨论是必要的。因为考古学作为一门成熟学科,通过人类遗留的实物资料进行历史研究是其最高目标。考古学分期、分区及“文化”、“类型”的研究仅仅是进行深入研究的手段而绝非目的。然而当我们在掌握已知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对一个事物的描绘越详细,则离其真实情况就可能相去越远,因此笔者以为在目前情况下,运用考古资料进行族属研究时,具体操作上宜粗不宜细。只要我们能够大致描绘出某一或某些族属分布区内当时人类的物质文化是怎样的,达到什么样的发展水平及其主要文化特征也就可以了。在特征上宜捕捉那些数量多、具有普遍性的最为典型的共性因素,而不能拘泥于考古学本身对遗存的过细区分与描述。严文明先生说:“考古学资料虽然不可能反映当时社会的全貌,总还是那个社会的直接遗留和缩影。通过它不仅对当时社会的许多方面可以有形象的真切的认识,也能了解整个社会大致的轮廓及其发展轨迹,从中得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这应当是现代考古学所追求的主要目标。” 《百越民族史》认为广泛分布于东南部地区的有段石锛、有肩石器及几何印纹陶器等属于百越族物质文化特征的一部分,就是针对最典型因素来说的。 (二)文化及其层次性与国家、民族的关系 广义的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考古学文化所反映的主要是物质文化方面的情况。文化是区分不同民族的最核心的内容,一个民族失去了自己的文化,也就失掉了自己的特性。同时,“民族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都具有民族性。民族性是文化的基本特征。”一个古代国家是否就只有一个民族(即单一民族)、一种文化(此处指广义的文化)?一种文化是否就只能由一个民族所拥有?答案显然都是否定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情况不是不可能存在,问题是当我们由一支考古学文化反推族属甚或国家时,就不能简单地去画等号,实际情况可能要复杂得多。严文明先生指出:“考古学文化同族的共同体尽管有密切的关系,毕竟还不是一回事,不能在二者间画等号。要通过考古学文化来研究与族类有关的问题,还需要从实践和理论上来加以论证。” 从理论上讲,考古学文化所反映并主要研究的是古代物质文化层面的东西,在此基础上也会讨论更高层面上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方面的问题,但严格意义上说,这已经超出了纯粹考古学所研究的范畴。任何一支考古学文化无疑都属于某个族群,但其所属族群不一定都在历史上留下记载。因此,只有一部分考古学文化可以和古代文献记载的族属相关联,而且我们看到的考古学文化内容只是该族属全部文化的一小部分。这些因素都是通过考古学文化研究古代族群的困难所在。 《百越民族史》从考古学材料出发,认为“句吴”、“于越”、“东瓯”……都是由新石器时代居民发展而来的土著居民,几乎否定了人口迁徙对文化的影响。诚然,从考古学编年谱系角度看,在文献记载中提到的百越民族分布区内的青铜时代文化和新石器时代文化之间是有不少文化继承因素,但也不应无视来自中原地区的文化因素(尤其是青铜器方面)对南方文化的影响。对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也不应因暂时找不到考古学证据而一概加以否定。 文化是有层次的。平民和贵族的文化从古至今都是不一样的。考古学文化中除大中型墓葬、宫殿衙署、宗教祭祀、礼器等遗迹遗物属贵族文化外,用以确定考古学文化属性的最为重要的陶器、石器、聚落形态、墓葬习俗等,大都属于平民文化。因此,我们现在看到和归纳的考古学文化特征所反映的远非当时社会的全部内容。用占主流的平民文化来否定统治阶层可能存在的另有族源和迁徙现象,同样是缺乏说服力的。 总之,在文献资料有限、百越之义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考古学研究成果是寻求突破的有效途径,而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还需要一个艰难而漫长的探索过程,同时也有赖于考古学理论与实践的提高和丰富。 (三)物质文化与社会形态的关系 社会形态发展阶段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重要论述,长期以来被奉为圭臬。在此我们不打算对社会形态论本身发表评论,只是对以考古学文化为代表的早期物质文化史与社会形态的关系进行简略的讨论。 社会形态的表述是以生产关系的状况为基础的,而生产关系又受到生产力的制约,但这只是社会发展的一般状况,生产力某些要素的变化并不一定迅速导致社会形态的变化。因此可以说,以生产工具为代表的古代物质文化史与其所处社会形态并无必然联系。 有些学者认为广东发现了青铜文化,其发展阶段当属奴隶制社会。《百越民族史》一书也认为西瓯使用青铜器,青铜器时代即奴隶制。我们认为,青铜器和奴隶制不能简单地画等号。落后民族在先进民族的影响下,使用一些较先进的生产工具,但不一定就会立即引起社会性质的改变。 从目前发现的岭南青铜文化面貌观察,当时确实出现了明显的贫富分化和等级差别,但没有确切证据可以证明那些富贵者就一定是奴隶主,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经出现了等级和贫富差别,而且这种差别贯穿于其后的所有社会发展阶段,因而也不能以此作为当时就是奴隶制社会的证据。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这里反对的是青铜文化直接等同于奴隶制的观点,至于岭南青铜文化的具

考古学相关知识:由于大家对考古学比较陌生,我们在此先了解一下考古学的相关知识,以便在下文论述其意义。 定义:考古学是通过发掘和调查古代人类的遗迹遗物和文献来研究古代社会的一门人文科学。 研究对象:考古学研究对象主要是实物。也就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遗迹遗物或各种资料。因此考古学研究对象是属于一定时间以前的古代,比如中国考古学主要是研究明朝灭亡(1644年)以前的内容。 研究方法:首先,运用地质学的方法经过科学的发掘系统完整的收集埋藏于地下的古代实物资料然后运用类型学原理提取实物资料所包含的各种信息,并与文献相印证。 研究目的:复原人类历史,阐释存在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考古学的意义:经过大量查阅发现关于考古学意义的论述要么只言片语要么含糊其词。就我个人理解,考古学的意义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 〈一〉宏观意义:所谓宏观意义,即大的方面对国家对社会的意义。考古学不像科学技术那样能转化为生产力直接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但我们必须知道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环紧扣一环,今天的中国是古代中国的延续和发展,不了解古代不知道我们民族的过去,那么对今天的建设和发展则是盲目的;而且考古学的深入研究还为我们阐释了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一般规律。这种从千万年历史实践中抽象出来的社会发展规律必定对我们现代化的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无可比拟的指导意义和作用。此外考古学能让我们更多的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从而帮助我们树立民族自豪感,并且坚定我们建设现代化强国并重新引导世界文明潮流的信心和决心。 〈二〉微观意义:也就是对我们社会细胞即个人的意义。一般认为,考古学是专业部门或考古学家所进行的专业研究。它与我们普通人毫无瓜葛,我们不研究古代,甚至无需知晓古代的任何情况,我们照样能在现实世界如鱼得水幸福生活。实际上这种观点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大错特错。 就考古学的微观意义,我总结为一个词:归属感。由于才思愚钝,词不达意,我不得不借助两个例子来说明考古学对我们个人的重大意义。 例一,我们走路,脚步覆盖之地,宽不足尺;汽车驶过,车辙宽及米余。由此说来,我们的人行道,车行道两米足矣。但实际上两米小路在现实中已很少见,而且现代化的公路越建越宽,十几米,甚至几十米。我想这是为了满足我们心理上的安全感。 例二,同理,我们的生命最多百年有余,人生苦短,按理说我们只需关注现世生活的内容,无须顾及身前生后的历史或未来,但实际上我们是不停的展望未来或回顾历史的。 人,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是需要不同层次的归属感的。首先,我们需要最基本的亲情归属感。我们需要知道而且必须知道我们的父辈、祖辈、甚至先祖,而且还要关注我们的子、孙、子子孙孙,因为这是我们个人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难怪电视上经常出现寻父或寻母历经艰难求之而后快的动人场面。其次,我们需要社会归属感,即在社会上的工作、地位,这让我们对自身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评价。这种归属感帮助我们建立生命收支的平衡,并取得更大的成就。再次,我们需要更深层次的时空归属感,这种归属感看似无足轻重、可有可无,实则举足轻重、不可或缺。我们对生前身后的社会了解越多,我们这种归属感就越强烈。如果我们对历史一无所知,我们就会陷入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归属感空白的状态,而且这种状态无疑会导致个人的心理紊乱,除非这个人是个傻瓜。而考古学中专业人员的直接研究及我们个人的直接关注或间接了解帮助我们丰富了历史知识,最重要的是为我们自身提供了人类生存发展所需要的更深层次的归属感,帮助我们建立稳定的心理状态,从而能够健康幸福的生活。

中国近代考古学发轫于20世纪初兴起的“古史辨运动”。

为寻找与传统史学论战的证据,疑古派将目光转向考古学,“他们扫除了建立‘科学的中国上古史’的道路上的一切障碍物,同时使人痛感到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缺乏”。

他们当时“最要注意的是求新材料……我们不是读书的人,我们只有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

他们甚至认为,“解决古史唯一的方法就是考古学”。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近代考古学诞生。

虽然当时它只为“证经补史”,只是服务于文献史学的一门工具,但毕竟是文献史学的研究危机诱发了它的产生和发展,从此中国考古学逐渐地走向成熟,与文献史学同为历史研究的左右翼。

由于特殊的学术背景和大量历史记录的存在,中国考古学从一开始就存在着编史的倾向。

尽管有些学者对这一问题和中国考古学的发展提出尖锐的批评[9],但考古学在历史研究中仍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第一、复原和重建中国古史。

“从傅斯年揭举古史重建,李济以考古学来实践,历经夏鼐、苏秉琦前后70年,中国考古皆以重建历史为基调”。

考古学为历史研究提供了大批可资利用的资料,包括出土文献如甲骨文、金文等,还有各种大量考古实物,它们都包含着许多重要的历史信息,“凡是经过人工的、埋在地下的资料,不管它是否有文字,都可以作研究人类历史的资料”。

正是考古学一下子把历史研究延长到整个人类的历史,但是“只有当历史的框架建设起来之后,考古学才有了对如何重建中国历史的问题进行整体思考的基础”。

通过考古学家们对实物资料的解释,全国各地基本上建立起较为概略的独立的考古学文化序列与古史结构,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时空框架。

史前史是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除了传说材料没有任何文献记载,史前史的重建完全依赖于史前考古学。

考古发现已经使古史传说成为历史研究的对象。

史前考古学文化的发现和研究,为重建史前史提供了重要前提,因为史前史并不等于史前考古学。

“从史前考古学到中国史前史要有个升华过程,即概括和抽象的过程,科学思维的过程……从研究史前考古学到研究史前史,考古学家在思想观念上、工作上要有个转变”。

史前史的重建不仅要吸收人类学、民族学的成果,还要借助地质学、古生物学以及许多自然科学或新技术手段。

苏秉琦不仅为重建中国史前史提出了内容和时空框架,还从宏观上系统总结了中国史前文化特征。

张光直提出了“相互作用圈”的概念,阐明了中国古代文明形成的机制。

历史时期因为有大量文献为佐证,似乎考古学的作用显得不重要,其实不然。

1928年开始的殷墟考古是历史时期考古学最早的发掘,出土甲骨文印证了文献所载商史是信史。

考古学者也依据考古资料进行了文化分期和年代学研究,确立了殷墟文化的时空框架。

所以,安阳的发现,一方面把地上和地下的材料联系起来,一方面把历史和史前史联系了起来。

殷墟以前的夏文化、早商文化,文献虽有所涉及,但并不能确认其为信史,考古学界对此多有努力。

1959年,徐旭生依文献发现二里头遗址,此后学者对“二里头文化”进行了分期与编年研究,并将“二里头文化”与夏文化联系起来;20世纪50年代,邹衡以郑州出土的考古资料为基础,系统研究了早商文化的分期。

它们与两周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分期构成青铜时代完整的文化发展序列。

就是刚刚结项的“夏商周断代工程”中,考古学研究也是“夏商周断代工程”能否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目的的基础~

规范学术论文格式的意义

学术规范,是指学术共同体内形成的进行学术活动的基本伦理道德规范,或者根据学术发展规律制定的有关学术活动的基本准则。学术规范的意义是有助于彰显学术研究的价值,使学术活动制度化、学术研究标准化和专业化。有助于学术积累和创新,强调学术史的研究和学术传统的养成,从而推动学科发展。有助于解决学风建设问题,规约和惩处学术研究活动中的各种不良行为。学术道德是指在学术界约定俗成并得到学者认同和共同遵守的观念道德和价值取向,包括对待学术事业的态度、学术责任等。学术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它对行为者的约束作用是以自觉为特征的。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之间的关系是学者在进行学术活动时自律与他律的关系,也就是说“学术规范是一种外在的、强制性的约束机制,而学术道德则是学者内在的自我修养机制”。

毕业论文格式规范解读

写论文的要求有很多,每个学校的要求也不一样,你们的要求就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就是我整理的毕业论文格式规范解读,欢迎来参考!

摘要:

有关国家标准、各校自拟格式要求与模板就是规范毕业论文格式的主要依据,对论文的写作格式与排版格式均提出了要求。规范的毕业论文格式有助于准确表达科研成果,便利信息交换与处理及学术成果的评价,并使行文简练、版面美观。通过了解格式规范的作用、准确把握格式规范要求的含义、推荐阅读先期论文、增加论文写作实践等措施,可以落实毕业论文格式规范要求。

关键词:毕业论文;格式规范;作用;国家标准;模板

一、毕业论文格式规范的意义及标准

在大学教学中,毕业论文(设计)撰写与专业实习一样都属于实践教学中综合实践教学的部分,就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这里所说的“毕业论文”只就是课题研究结果(结论)的一种表达形式。毕业论文也就是“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就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就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表1,GB/T7713-87)。毕业论文若要科学、严谨地表达课题研究的结果(结论)必须要有规范的格式。但规范的论文格式常常被类比为“八股文”格式而受到质疑或评判。因此,有必要增进对毕业论文格式规范及其作用的了解,从而让它能在教与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一系列与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格式规范有关的国家标准的出台(表1),为规范毕业论文格式提供了依据,毕业论文格式逐步走向规范化、标准化;同时,有关毕业论文撰写的研究逐渐增多。①这些研究主要针对毕业论文选题、写作(设计)方法[1]、答辩、管理与评价[2]以及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而有关毕业论文格式规范的专门探讨甚少。其中有规范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对科研成果的交流与传播的重要意义的探讨[4],有对如何让论文的格式修改更加快捷、标准的问题的探讨[5],也有对某专业毕业论文撰写规范的意义及要求的探讨[6]。这些探讨为毕业论文格式规范化、标准化的实现提供了思路。另外,陈浩元以表1中GB/T7714-2005为依据,介绍了各类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并提示了著录中的注意事项。[7]本文在此基础上对毕业论文格式规范及其作用进行解读,并就如何落实毕业论文格式规范要求提出建议。

二、毕业论文格式规范的依据与要求

1、毕业论文格式规范的主要依据

毕业论文格式规范的依据主要包括有关国家标准、各校自拟的论文格式要求与“格式模板”等。论文格式规范国家标准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普适性,就是规范大学毕业论文格式的主要依据。适用论文格式规范的主要现行国家标准如表1所示。这些标准由专门委员会提出或起草,专家执笔,有关国家机关批准或发布,具有指导性、示范性与权威性。另外,为促进毕业论文信息的电子化,文献CAJ-CD B/T1-2006(表1)可作为论文格式规范的参考标准。以这些标准为依据,各校一般会结合本校实际与学科实际对毕业论文的格式提出相关要求,并会拟订具体可操作的论文格式模板,对本校毕业论文的写作与排版格式进行规范。如华中师范大学不仅在其《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2004年修订)中对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规范提出了有关要求,而且又通过《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写作与排版打印规范》(模板)对毕业论文的排版格式做出了具体规定。实际上,毕业论文格式模板往往就是论文写作格式与排版格式规范要求的具体化以及论文格式规范标准与各校毕业论文格式要求中未尽事宜(如注释格式要求)的补充,就是毕业论文格式规范的又一重要依据。

2、毕业论文格式规范的主要要求

毕业论文格式规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就是写作格式规范要求,一就是排版格式规范要求。像表1中所列标准主要就是写作格式规范要求,其中文献 GB/T7713-87中也涉及排版格式规范要求,但论文排版格式规范要求主要还就是在论文格式模板中得到体现。

(1)写作格式规范要求。毕业论文的写作格式规范要求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就是论文的形式构成,一就是有关论文构成项的技术性规定。表2即为毕业论文形式构成项目,其中注以“必要时”字样的为根据实际需要供选择的项。这些供选择的项在研究生阶段的毕业论文中有时就是必要的,而在专本科阶段的毕业论文中一般不作要求。由表2可知,毕业论文主要由题名、摘要与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等项组成。其中主体部分的格式也可由作者自定,但一般由引言(绪论)开始,以结论或讨论结束。主体部分中的正文部分就是论文的核心部分,主要由章、条(节)及图表(必要时)构成,章、条要求格式划一,层次清楚,合乎逻辑。而有关的技术性规定则对各项格式作出了具体要求,如“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字”、“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过200~300字”、“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以及有关文后参考文献的顺序编码、著录格式、著录符号的详细规定等。

(2)排版格式规范要求。毕业论文排版格式规范要求主要包括页面设置与著录(书写)格式。页面设置主要包括纸张型号、论文版心大小、页边距、装订线位置、页码等。著录格式主要包括题序、标题与正文的字号、字体与段落行距以及有关页眉、页脚、公式、插图与插表、参考文献著录等格式要求。表1文献GB/T7713-87对页面设置作了要求,如“每一面的上方(天头)和左侧(订口)应分别留边25mm以上,下方(地脚)和右侧(切口)应分别留边20mm以上”。但排版格式规范要求主要就是通过论文格式模板来具体操作,如表3即为复旦大学2006级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中排版格式规范要求的主要内容,它对论文的页面设置与著录格式中的项目做了技术性规定,对统一论文排版格式具有重要意义。

三、毕业论文格式规范的作用

1、有助于准确表达科研成果

毕业论文格式规范如同一种符号或语言,其实质就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一种约定。因为这种格式就是作者与读者都熟悉与认可的。借助这种约定,作者能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或思想向读者予以准确表达。从毕业论文的形式构成(表2)来看,它本身就就是一个完整的科研成果表达体系,如果按这一表达体系行文,作者足以准确表达自己的科研成果,读者足以用来准确认知与评价作者的研究成果。按文献GB/T7713-87的要求,毕业论文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它就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与评论的简短陈述。同样,论文中的图表要具有自明性。因此,作者如能按要求写论文摘要与编制图表,读者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只阅读摘要与图表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科学研究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具有继承性和关联性,所有的科研成果几乎都就是对前人工作的继续和拓展。[8]依据文献GB/T7713-87,论文的引言部分必须对有关研究历史进行回顾,对前人的有关研究进行综合述评;按文献GB/T7714-2005的要求,论文的引文必须标注参考文献,论文的参考文献必须能指明文献资料的确切出处。这些要求不仅能反映真实的科学依据,体现科学研究的继承性,而且能将作者的'数据、观点或成果与他人的区分开来,从而准确表达作者自己的科研成果。

2、便利信息交换与处理

规范的论文格式也就是一种信息交换与处理的工具。制定文献GB/7713-87的目的就就是为了统一论文与报告撰写和编写的格式,“便利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加工、检索、利用、交流、传播”。论文摘要中应有数据、有结论,就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可以引用,可以用于工艺推广,并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摘第二次文献采用,从而提高信息交换与处理的效率;而关键词(主题词)就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它们的出现与发展使论文检索计算机化成为可能,从而使论文检索更加方便快捷。表1文献GB/T7714-2005与CAJ-CD B/T1-2006对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方式也都有明确而详细的规定,这就是知识经济时代电子文献著录的需要,也便于读者利用文后参考文献查找原文献。更为重要的就是,规范的论文格式“有助于计算机科研信息系统对其收集、存储、加工、检索和利用,有助于科研人员用计算机查询他人的成果,减少重复劳动”。[4]另外,论文中外文摘要与外文关键词的使用以及ISO690等文献格式规范国际标准的参照使用则为论文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提供了便利,达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总之,论文格式规范不仅提高了论文信息交换与处理的质量与速度,而且扩展了论文信息交换的地域空间,对科研成果的交流传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便利学术成果的评价

规范的毕业论文格式有助于客观、公正地评价毕业论文所表达的科研成果。如前文所述,参考文献的规范著录能反映出真实的科学依据,能将自己的数据、观点或成果与他人的区分开来,体现科学研究的继承性,也就是对他人知识产权的尊重。在课题的选题论证、实验研究、理论分析以及总结和撰写论文的过程中,论文作者都要参阅和利用大量的文献,吸取他人的研究成果,并在对其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工作内容,然后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才能取得创造性研究成果。[9]因此,论文引言部分的综述文献及论文所引参考文献的类型、数量反映了作者对所做课题研究的领域的认识的广度与深度。而毕业论文关键词检索的计算机则为毕业论文的检索、下载或引用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平台;规范的参考文献著录也为毕业论文的引文分析与被引次数统计的计算机化提供了便利,从而也便利了学术成果的评价。

参考文献:

[1]法焕霞,波、浅谈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与指导[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教育科学),2010,(6):91-93、

[2]李俊龙,等、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6,(8):41-42、

[3]高慧,等、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7):77-78、

[4]卢华东、学术论文格式编写刍议[J]、科学咨询,2010,(4):119、

考古学论文格式

1、论文格式的论文题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论文格式的目录 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论文格式的内容提要: 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论文格式的关键词或主题词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 5、论文格式的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问题-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 d.结论。 6、论文格式的参考文献 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 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搜索一下 品学论文网 上面什么专业的都有经济学 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财政学 金融学 国民经济管理 保险 金融工程 税务 信用管理 投资学 环境经济/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 管理学 酒店管理 管理科学与工程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工业工程 工程管理 工程造价 产品质量工程 项目管理 工商管理 市场营销 会计学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旅游管理 审计学 电子商务 物流管理 国际商务 物业管理/房地产 连锁经营管理 资产评估 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公共事业管理 劳动与社会保障 土地资源管理 城市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会展经济与管理 航运管理 劳动关系公共安全管理/应急管理 体育产业管理 农林经济管理 农村区域发展 图书馆学 档案学 信息资源管理 理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声学 化学 应用化学 化学生物学 生物信息学/生物信息技术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动物植物生物技术) 动植物检疫 天文学 地质学 地球化学 地理科学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地球物理学 大气科学 应用气象学 海洋科学与技术(渔业) 海洋管理 军事海洋学 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 理论与应用力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微电子学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信息安全(信息科学技术) 光电子技术科学 材料物理 材料化学 环境科学 生态学资源环境科学 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统计学 系统科学与工程 教育学 教育学 学前教育 特殊教育 教育技术学 小学教育 人文教育 科学教育 华文教育 体育教育 运动训练 社会体育 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 运动康复与健康 农艺教育 园艺教育 林木生产教育 特用作物教育/特用动物教育 水产养殖教育 应用生物教育 农业机械教育农业建筑与环境控制教育 农产品储运与加工教育 农业经营管理教育 机械制造工艺教育 机械维修及检测技术教育 机电技术教育(电气) 汽车维修工程教育 应用电子技术教育 印刷工艺教育 食品工艺教育 纺织工艺教育 化工工艺教育 建筑工程教育 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装潢设计与工艺教育 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 财务会计教育 文秘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管理 医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 卫生检验 妇幼保健医学 营养学 临床医学 麻醉学 医学影像学 医学检验 眼视光学 精神医学 听力学 医学实验学医学美容技术 口腔医学 中医学 针灸推拿学 蒙医学 藏医学/藏药学 中西医临床医学 法医学 护理学 药学 中药学 药物制剂中草药栽培与鉴定 中药资源与开发 法学 法律/法学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 社会学/社会工作 家政学 人类学 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 外交学 思想政治教育 国际文化交流 国际政治经济学 治安学 侦查学 边防管理/边防指挥 火灾勘查禁毒学 警犬技术 经济犯罪侦查 消防指挥 警卫学 公安情报学 犯罪学 公安管理学 国际经济法 历史学 历史学 世界历史 考古学 博物馆学 民族学 文物保护技术

3000字的小论文,建议你题目最好小一点!不知道你是刚刚涉及考古还是怎么?所以给你几个建议1.找一个遗址中的一种遗迹或遗物进行探讨。这个相对专业,但上中国知网就有很多。如:半坡的环壕研究,看《西安半坡》;汉代桂宫瓦当研究,看《汉长安城桂宫 1996~2001年考古发掘报告》2.讨论一下考古与其他专业的关系。如:中国考古学与文物学的关系(大一是我就写过类似的)看 中国考古学通论、中国考古史、考古十八讲、文物学概论之类的。这个相对简单。写一下区别、源流,写一下相互应该借鉴之处就可以了。

1、论文格式的论文题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论文格式的目录 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论文格式的内容提要: 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论文格式的关键词或主题词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 5、论文格式的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问题-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 d.结论。 6、论文格式的参考文献 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 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搜索一下 品学论文网 上面什么专业的都有 经济学 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财政学 金融学 国民经济管理 保险 金融工程 税务 信用管理 投资学 环境经济/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 管理学 酒店管理 管理科学与工程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工业工程 工程管理 工程造价 产品质量工程 项目管理 工商管理 市场营销 会计学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旅游管理 审计学 电子商务 物流管理 国际商务 物业管理/房地产 连锁经营管理 资产评估 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公共事业管理 劳动与社会保障 土地资源管理 城市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会展经济与管理 航运管理 劳动关系公共安全管理/应急管理 体育产业管理 农林经济管理 农村区域发展 图书馆学 档案学 信息资源管理 理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声学 化学 应用化学 化学生物学 生物信息学/生物信息技术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动物植物生物技术) 动植物检疫 天文学 地质学 地球化学 地理科学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地球物理学 大气科学 应用气象学 海洋科学与技术(渔业) 海洋管理 军事海洋学 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 理论与应用力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微电子学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信息安全(信息科学技术) 光电子技术科学 材料物理 材料化学 环境科学 生态学资源环境科学 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统计学 系统科学与工程 教育学 教育学 学前教育 特殊教育 教育技术学 小学教育 人文教育 科学教育 华文教育 体育教育 运动训练 社会体育 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 运动康复与健康 农艺教育 园艺教育 林木生产教育 特用作物教育/特用动物教育 水产养殖教育 应用生物教育 农业机械教育农业建筑与环境控制教育 农产品储运与加工教育 农业经营管理教育 机械制造工艺教育 机械维修及检测技术教育 机电技术教育(电气) 汽车维修工程教育 应用电子技术教育 印刷工艺教育 食品工艺教育 纺织工艺教育 化工工艺教育 建筑工程教育 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装潢设计与工艺教育 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 财务会计教育 文秘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管理 医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 卫生检验 妇幼保健医学 营养学 临床医学 麻醉学 医学影像学 医学检验 眼视光学 精神医学 听力学 医学实验学医学美容技术 口腔医学 中医学 针灸推拿学 蒙医学 藏医学/藏药学 中西医临床医学 法医学 护理学 药学 中药学 药物制剂中草药栽培与鉴定 中药资源与开发 法学 法律/法学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 社会学/社会工作 家政学 人类学 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 外交学 思想政治教育 国际文化交流 国际政治经济学 治安学 侦查学 边防管理/边防指挥 火灾勘查禁毒学 警犬技术 经济犯罪侦查 消防指挥 警卫学 公安情报学 犯罪学 公安管理学 国际经济法 历史学 历史学 世界历史 考古学 博物馆学 民族学 文物保护技术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d.结论。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论文格式规范的意义

论文格式有多重要,相信已经 毕业 或即将毕业的同学们都能深刻理解。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论文格式的重要性及写作的要求,仅供大家参考。 论文格式的重要性及写作的要求 格式是为了凸显内容.让人更容易了解内容的要点,乃至领读内容,格式就是有益的。 格式是论文给读者的第一印象。不少有 经验 的老师可以根据格式判断论文是否是认真之作、 学生的专业训练如何,是否有重要的遗漏。 一篇乱七八糟的论文会毁坏阅读的兴趣,因为无法让人抓住论述的中心,如果将这样的论文投给专业期刊,被接受的机会也不高。论文的格式关系到下列几个方面: 一、字数 很多论文的篇幅都是自由的,但根据经验,论文的重要追求是简洁而有实际内容。应当避免两种情况;一是论文很短,显得没有东西可写,于是加上很多无关的文字,或是用不当内容来填充,二是洋洋万言,旁征博引,枝节很多,但分散了主要论题,难以凸显重点。 长篇论文往往要面对的挑战是,处理各部分和主要论题的整合关系。 二、封面和题目 论文要用一个简洁的封面提供一些信息,显示论文题目,作者姓名、专业、班级和学号,指导教师姓名,完成(上交)日期。 论文题目应当直接、清晰、简明。 “直接”要求直指论文的主题, “清晰”是不要繁杂绕 口,简明是不要冗长或重复。 常见的问题是,论文题目不明确,和内容不切合,往往题目过大过长过于抽象, 从题目中很难看出论文在说什么, 需要再引注, 甚至换到任何一篇论文上。 似乎都可用。 三、知识产权声明 由于网上信息的传播, 一些非纸质发表的作品很容易查阅并转载, 知识产权纠纷也因此愈来愈多。为了避免这些纠纷,分清知识产品的拥有人、论文观点的责任人和论文处置的权利人,变得日益重要。因此大学的学位论文要求学生给出一到两个说明: 第一,此论文是否 是作者独立的作品(没有复制或者抄袭); 第二, 未征得作者同意, 他人是否可以引用或传播。 四、提要 无论论文长短.都不要忘记给出一个提要,一般论文提要可以在 300-500 字之间,博士论文提要通常可达2000—3000 字。需要留意,提要不是论文领域和意图的介绍,尤其不是论文的背景说明或价值(重要性)评价。 五、目录 论文有一个目录很必要,它可以清楚展示论文各部分的内容。论文目录反映的是各章题目,应选择简洁易懂、能反映 文章 主题甚至结论的主题词做标题。这样不仅方便他人了解 论文内容,作者自己也很清楚各章的主题结论。 六、附录 —些论文在正文之后加进附录,比如访谈纪要、相关的统计数据、调查问卷等等。这些附录文献应当编号排序,每—篇都有明确的标题。 有关论文格式的重要性及写作的要求推荐: 1. 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2. 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3. 课程论文格式写作要求 4. 大学毕业论文提纲格式要求 5. 科技论文格式要求及写作技巧 6. 英语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论点论证论据论证推导反复论证总结结论

毕业论文的格式是非常重要的他考验了一个人对于格式的注意性以及细心性,通过格式可以将毕业论文,展现的更加规范,让审查毕业论文的老师看着更加的舒心,而且可以直接找到主题。

毕业论文格式规范解读

写论文的要求有很多,每个学校的要求也不一样,你们的要求就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就是我整理的毕业论文格式规范解读,欢迎来参考!

摘要:

有关国家标准、各校自拟格式要求与模板就是规范毕业论文格式的主要依据,对论文的写作格式与排版格式均提出了要求。规范的毕业论文格式有助于准确表达科研成果,便利信息交换与处理及学术成果的评价,并使行文简练、版面美观。通过了解格式规范的作用、准确把握格式规范要求的含义、推荐阅读先期论文、增加论文写作实践等措施,可以落实毕业论文格式规范要求。

关键词:毕业论文;格式规范;作用;国家标准;模板

一、毕业论文格式规范的意义及标准

在大学教学中,毕业论文(设计)撰写与专业实习一样都属于实践教学中综合实践教学的部分,就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这里所说的“毕业论文”只就是课题研究结果(结论)的一种表达形式。毕业论文也就是“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就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就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表1,GB/T7713-87)。毕业论文若要科学、严谨地表达课题研究的结果(结论)必须要有规范的格式。但规范的论文格式常常被类比为“八股文”格式而受到质疑或评判。因此,有必要增进对毕业论文格式规范及其作用的了解,从而让它能在教与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一系列与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格式规范有关的国家标准的出台(表1),为规范毕业论文格式提供了依据,毕业论文格式逐步走向规范化、标准化;同时,有关毕业论文撰写的研究逐渐增多。①这些研究主要针对毕业论文选题、写作(设计)方法[1]、答辩、管理与评价[2]以及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而有关毕业论文格式规范的专门探讨甚少。其中有规范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对科研成果的交流与传播的重要意义的探讨[4],有对如何让论文的格式修改更加快捷、标准的问题的探讨[5],也有对某专业毕业论文撰写规范的意义及要求的探讨[6]。这些探讨为毕业论文格式规范化、标准化的实现提供了思路。另外,陈浩元以表1中GB/T7714-2005为依据,介绍了各类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并提示了著录中的注意事项。[7]本文在此基础上对毕业论文格式规范及其作用进行解读,并就如何落实毕业论文格式规范要求提出建议。

二、毕业论文格式规范的依据与要求

1、毕业论文格式规范的主要依据

毕业论文格式规范的依据主要包括有关国家标准、各校自拟的论文格式要求与“格式模板”等。论文格式规范国家标准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普适性,就是规范大学毕业论文格式的主要依据。适用论文格式规范的主要现行国家标准如表1所示。这些标准由专门委员会提出或起草,专家执笔,有关国家机关批准或发布,具有指导性、示范性与权威性。另外,为促进毕业论文信息的电子化,文献CAJ-CD B/T1-2006(表1)可作为论文格式规范的参考标准。以这些标准为依据,各校一般会结合本校实际与学科实际对毕业论文的格式提出相关要求,并会拟订具体可操作的论文格式模板,对本校毕业论文的写作与排版格式进行规范。如华中师范大学不仅在其《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2004年修订)中对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规范提出了有关要求,而且又通过《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写作与排版打印规范》(模板)对毕业论文的排版格式做出了具体规定。实际上,毕业论文格式模板往往就是论文写作格式与排版格式规范要求的具体化以及论文格式规范标准与各校毕业论文格式要求中未尽事宜(如注释格式要求)的补充,就是毕业论文格式规范的又一重要依据。

2、毕业论文格式规范的主要要求

毕业论文格式规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就是写作格式规范要求,一就是排版格式规范要求。像表1中所列标准主要就是写作格式规范要求,其中文献 GB/T7713-87中也涉及排版格式规范要求,但论文排版格式规范要求主要还就是在论文格式模板中得到体现。

(1)写作格式规范要求。毕业论文的写作格式规范要求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就是论文的形式构成,一就是有关论文构成项的技术性规定。表2即为毕业论文形式构成项目,其中注以“必要时”字样的为根据实际需要供选择的项。这些供选择的项在研究生阶段的毕业论文中有时就是必要的,而在专本科阶段的毕业论文中一般不作要求。由表2可知,毕业论文主要由题名、摘要与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等项组成。其中主体部分的格式也可由作者自定,但一般由引言(绪论)开始,以结论或讨论结束。主体部分中的正文部分就是论文的核心部分,主要由章、条(节)及图表(必要时)构成,章、条要求格式划一,层次清楚,合乎逻辑。而有关的技术性规定则对各项格式作出了具体要求,如“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字”、“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过200~300字”、“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以及有关文后参考文献的顺序编码、著录格式、著录符号的详细规定等。

(2)排版格式规范要求。毕业论文排版格式规范要求主要包括页面设置与著录(书写)格式。页面设置主要包括纸张型号、论文版心大小、页边距、装订线位置、页码等。著录格式主要包括题序、标题与正文的字号、字体与段落行距以及有关页眉、页脚、公式、插图与插表、参考文献著录等格式要求。表1文献GB/T7713-87对页面设置作了要求,如“每一面的上方(天头)和左侧(订口)应分别留边25mm以上,下方(地脚)和右侧(切口)应分别留边20mm以上”。但排版格式规范要求主要就是通过论文格式模板来具体操作,如表3即为复旦大学2006级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中排版格式规范要求的主要内容,它对论文的页面设置与著录格式中的项目做了技术性规定,对统一论文排版格式具有重要意义。

三、毕业论文格式规范的作用

1、有助于准确表达科研成果

毕业论文格式规范如同一种符号或语言,其实质就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一种约定。因为这种格式就是作者与读者都熟悉与认可的。借助这种约定,作者能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或思想向读者予以准确表达。从毕业论文的形式构成(表2)来看,它本身就就是一个完整的科研成果表达体系,如果按这一表达体系行文,作者足以准确表达自己的科研成果,读者足以用来准确认知与评价作者的研究成果。按文献GB/T7713-87的要求,毕业论文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它就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与评论的简短陈述。同样,论文中的图表要具有自明性。因此,作者如能按要求写论文摘要与编制图表,读者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只阅读摘要与图表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科学研究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具有继承性和关联性,所有的科研成果几乎都就是对前人工作的继续和拓展。[8]依据文献GB/T7713-87,论文的引言部分必须对有关研究历史进行回顾,对前人的有关研究进行综合述评;按文献GB/T7714-2005的要求,论文的引文必须标注参考文献,论文的参考文献必须能指明文献资料的确切出处。这些要求不仅能反映真实的科学依据,体现科学研究的继承性,而且能将作者的'数据、观点或成果与他人的区分开来,从而准确表达作者自己的科研成果。

2、便利信息交换与处理

规范的论文格式也就是一种信息交换与处理的工具。制定文献GB/7713-87的目的就就是为了统一论文与报告撰写和编写的格式,“便利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加工、检索、利用、交流、传播”。论文摘要中应有数据、有结论,就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可以引用,可以用于工艺推广,并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摘第二次文献采用,从而提高信息交换与处理的效率;而关键词(主题词)就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它们的出现与发展使论文检索计算机化成为可能,从而使论文检索更加方便快捷。表1文献GB/T7714-2005与CAJ-CD B/T1-2006对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方式也都有明确而详细的规定,这就是知识经济时代电子文献著录的需要,也便于读者利用文后参考文献查找原文献。更为重要的就是,规范的论文格式“有助于计算机科研信息系统对其收集、存储、加工、检索和利用,有助于科研人员用计算机查询他人的成果,减少重复劳动”。[4]另外,论文中外文摘要与外文关键词的使用以及ISO690等文献格式规范国际标准的参照使用则为论文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提供了便利,达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总之,论文格式规范不仅提高了论文信息交换与处理的质量与速度,而且扩展了论文信息交换的地域空间,对科研成果的交流传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便利学术成果的评价

规范的毕业论文格式有助于客观、公正地评价毕业论文所表达的科研成果。如前文所述,参考文献的规范著录能反映出真实的科学依据,能将自己的数据、观点或成果与他人的区分开来,体现科学研究的继承性,也就是对他人知识产权的尊重。在课题的选题论证、实验研究、理论分析以及总结和撰写论文的过程中,论文作者都要参阅和利用大量的文献,吸取他人的研究成果,并在对其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工作内容,然后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才能取得创造性研究成果。[9]因此,论文引言部分的综述文献及论文所引参考文献的类型、数量反映了作者对所做课题研究的领域的认识的广度与深度。而毕业论文关键词检索的计算机则为毕业论文的检索、下载或引用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平台;规范的参考文献著录也为毕业论文的引文分析与被引次数统计的计算机化提供了便利,从而也便利了学术成果的评价。

参考文献:

[1]法焕霞,波、浅谈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与指导[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教育科学),2010,(6):91-93、

[2]李俊龙,等、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6,(8):41-42、

[3]高慧,等、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7):77-78、

[4]卢华东、学术论文格式编写刍议[J]、科学咨询,2010,(4):119、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