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广西艺术学院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7-05 00:30:14

广西艺术学院论文范文

艺术概论是一门研究艺术活动基本规律的课程,是阐述艺术的基本性质、艺术活动系统以及艺术种类特点为宗旨的科学体系。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艺术概论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谈多媒体技术与艺术概论教学的整合

摘 要:艺术概论这门课程是高等院校艺术专必业修课之一。结合多媒体的应用,发挥多媒体的声、形、画等综合性的特点,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也能更好的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使理论课不枯燥,有利于教师教学深入浅出、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灵活深入,提高教学效果。但多媒体的运用也要恰到好处,避免画蛇添足影响学生学习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艺术概论;教学效果;教学过程

艺术概论这门课是高等院校艺术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这门课程的内容多并且跨越性大,开设这门课程对学生来说也十分重要,它让学生获得先进艺术观、审美观、提高综合素养的同时能够掌握艺术的本质、艺术的分类、艺术的创作、艺术的作品、艺术批评、艺术鉴赏等内容,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审美的能力。过去讲课时仅凭口述难以让学生深入理解,教学效果不理想,而且课前需要准备大量的挂图、幻灯片、视频等资料辅助讲解但学生有时还不容易理解,教师更是觉得每一节课都很难讲,课前备课量也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脑的广泛应用以及现代化教育方法的不断更新,多媒体开始逐渐的进入课堂。把抽象的说教变成形象的演示是多媒体教学最主要的特色,它改进了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教学开放性也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的能力。但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上的运用也要恰到好处,多发挥多媒体教学在艺术概论课中的优势。

一、艺术概论课的特点

艺术概论这门课程,教材的章节顺序是大致按照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起源、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文化系统中的艺术、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语言艺术、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样一种结构构成的。在具体的讲课过程中,往往每一章节单独讲解时很少而是结合在具体的艺术形式(如建筑、书法、戏剧、绘画、舞蹈、音乐、影视等)中进行讲解。这样不但能够做到“精讲”而且知识的贯通性也强。所以在教学手段上就要求我们要多样化,来支持理论知识的讲解。我们都知道这门课程是一门理论课,往往学生对理论课最没兴趣,但学习兴趣是可以培养的,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满足学生的学习心理的需求,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艺术理论、鉴赏作品的能力并且能够自如地表达,通过对艺术理论的理解,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纯粹的理论课堂教学已经不能适应当下同学们的学习,同时随着各高校教学设备的不断更新进步开始出现了理论课教学与多媒体声像的结合。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相比过去老师拿着粉笔在黑板前边讲边写要新颖并且有吸引力,学生能够在丰富的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资源下理解和记忆,能让学生对艺术理论不感到枯燥乏味,还能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辅助艺术概论课教学,有利于教师引导式教学。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习,这是教育的内在功能。充分发挥主动性是多媒体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参与,例如在艺术概论课的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把枯燥的理论知识溶于生动活泼的课件中展现给学生,通过多媒体展现世界各国的名画、著名建筑、名曲、优秀的电影作品等等,通过欣赏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在学生展开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在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驱使下,会主动去学习探索,这样还会提高学习效率,获得比教师传授更多的知识和方法,同时学生有更多的体验,提高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让我们的学生毕业走上社会时也能做一个高雅的鉴赏者并且有自己的理论观点;通过多媒体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情趣的培养是艺术概论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多媒体辅助艺术概论课教学,不是为了培养学生死记硬背了多少艺术理论而是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服务的。通过声、画等手段让学生了解世界最前沿的艺术作品,这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审美品位同时也掌握了大量艺术理论信息。因此,多媒体的应用是为了帮助学生对书上的内容有更开阔性的欣赏与了解。

三、艺术概论课中使用多媒体应注意的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要让学生主动在多媒体中学,而不是让多媒体取代老师。教师依赖课件照本宣科。教师有时会过分依赖课件,把所有课上要讲解的知识一句不落课前以电子形式打在课件上,这样纵容了教师不认真备课,有时会导致老师课上讲的和课本脱轨;课件做的过于华丽。

教师做课件时有时太华丽反而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喧宾夺主,出现教师围着电脑转,学生忙着瞪眼看的情况,课堂上学生只顾着看华美的课件了,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又不利于师生教与学之间的交流。学生过多关注多媒体技术的各种展示技巧,而忽视了教学内容,分散注意力。有时弄不清是一节计算机课还是什么课,反而不认真思考问题,所以,课件的唯美程度教师要适度把握,总之以吸引学生听课达到教学效果好为目的;摆脱只要教学手段先进,教育思想就会先进的错误观点。有些教师在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教学这一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外衣,依旧进行着填鸭式教育。

教师把课前准备好的课件一放,不管学生的反应按照自己的观点流水账一样讲下去,这样不但没有展现多媒体教学为我们带来的优势反而加重了学生对理论课的反感,学生会认为教师更懒了连黑板字都不写了,而且教师总要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到课前在电脑上做好的流程上来,使学生失去了学习,探寻学习的兴趣,我们不能为了多媒体而应用多媒体,多媒体的应用要为素质教育服务:要为学生自主、创造性的学习服务;利用多媒体教学时注意信息量的适度。艺术概论这门课本身就是知识量涵盖的广,如果再通过多媒体硬加了一些信息量反而会造成课件牵着学生走,学生丢掉了自觉思考的机会,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反而影响了学习效率。

总之,艺术概论课中合理地利用多媒体能够提高我们上课的教学质量,让枯燥的理论课活起来,为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而服务,但也要时刻注意不要因为多媒体而多媒体,这样会画蛇添足,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为进一步提高艺术概论课的教学效果而努力。

浅析艺术教育与民间艺术

内容 摘要:人类创造的多元 文化体系带来 现代 教育 理念与教学体系的多元化,文章探讨根据不同地域性、不同民族民间的 艺术 资源,确立民族民间艺术在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中的学科基础地位,建构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艺术教育模式,立足地方文化优势,办出地方本科院校的专业特色。

关 键 词: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特色 民间艺术传承

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是近几年在国内得到大 发展 的边缘学科,每所院校几乎都设有艺术类专业( 美术学、艺术设计、 音乐 、舞蹈等),其办学思想定位、专业课程设置基本属于近亲繁殖,多共性拷贝,少个性创新,实行的是“拿来主义”。在艺术教育的统一标准模式中,大家都在异口同声说“普通话”,而忘记了最不应该忘记的原生态“地方方言”;一方面不同层次的院校缺乏的是不同层次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学特色,其教育思想的滞后性、教学课程的趋同性、教学内容的单一性所带来的负面 影响 已经暴露无遗,艺术教育缺失的是整体对国家民族主体意识和文化基因进行普通性认知教育的功能。而另一方面,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 时尚 流行文化每天都像沙尘暴一样在侵蚀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领地,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处于边缘化、荒漠化的危险状况。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看成是下里巴人庸俗文化,认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难登大雅之堂的还大有人在,而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传承模式已经不能有效地发挥其传承发展的功能。笔者认为, 中国 的艺术教育需要国家主体意识和民族文化基因的输血健身,民族民间艺术传承更需要借助艺术教育的传播认识功能来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由此看来,改变地方性本科院校的艺术教育发展现状,改变民族民间艺术传承发展生存现状,建设新的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模式势在必行。

目前 ,“中国高等教育在深化改革中,正在重组创建适合现代 社会 发展的新兴学科,在更广阔的人类文化背景中整合、发掘民族文化的新资源,以推动全球 经济 一体化格局下的民族本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2002年的“世界遗产年”,中国召开了将民间文化艺术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引入高等教育的 专题会议,促使艺术教育 工作者加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内涵、价值与意义的进一步认识,全社会对艺术教育促进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发展开始予以热烈的人文关怀。构建有自身特点的创造性艺术教育办学特色,成为近年来高校教改的中心议题,重视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的挖掘、开发、 应用 已成为国内外艺术教育发展的趋势。国内各大艺术院校开始将民族民间艺术融入到现代艺术基础教学系统中的改革与探索,在追求现代艺术新浪潮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原创的本土精神。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发展民族的艺术教育事业,重塑具有中国特色和地方特点的现代艺术教育理念,打造符合新 时代 需求的多层次艺术教育模式。这种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艺术教育体系应该是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全方位、开放性的现代教育体系。它既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对外来优秀文化不具有排他性,又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对本土优秀文化传统善于发扬光大;同时,它也应是现代 科技 与民间文化传统、东方与西方审美理念完美结合的 科学 教育模式。

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资源,同时也是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知识资源,而艺术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传承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地方本科性院校要以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为己任,着重发挥主流文化传承教育认知功能,在追求民族文化教育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并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作为一门新学科,并以主动性姿态特征进入专业艺术教育,建立促进民族民间艺术传承发展的多层次艺术教育模式,推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和艺术教育的“和谐发展”。

在艺术教育过程中,艺术教育者既是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者,又是发展者、 实践和创造者。地方本科院校在建立新艺术教育模式中应发挥根本作用,要发挥作为知识群体对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创造的 历史 作用。把大学的艺术教育课程作为传承弘扬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实施手段,根据不同地域性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确立民族民间艺术在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基础教育中的学科地位,把本土地方性艺术资源运用于艺术教育实践,将现代教育理念与民间艺术资源相结合,寻找民族民间艺术与“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发展的共同脉络,加强对民族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化审美 心理的感知与理解,注重东方艺术元素与西方现代艺术教育理念的融合。遵循“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实践”的基本办学原则,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质的复合实用型艺术人才,实现地方高等院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总体目标。

中国 民族民间 艺术 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民间造型艺术的雄浑、博大、秀丽、丰富,民间表演艺术高亢、辽阔、豪迈、委婉的意境在不同的地域有着丰富多彩的不同表现手段和表现形式。五千年的 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文化财富,感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温暖,带给我们的是不一般的美感和不一般的使命感。就笔者所在的地区来说,湘南五千年的湖湘 历史 文化,底蕴深厚,民间 美术(民间木刻、民间石雕、民间挑花刺绣)、瑶族歌舞(盘王大歌、蝴蝶歌、长鼓舞)等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极其丰富。华夏大地的民族民间艺术更是异彩纷呈。将这些地方民间艺术资源融合进艺术基础 教育 ,是对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课程的有益补充,同时也是对艺术教育形式和 内容 相结合的 实践性体验。

民间艺术作为一种历史上形成的艺术形式,启示传播延续着古老文明的智慧光芒,其艺术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更具有民族审美广泛认知性和 应用 的普及性;将民间艺术的实用性、题材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融合在艺术基础教育中,并与 现代 艺术教育学科建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拓宽现代艺术教育与本土艺术 语言互通、互动、互补的广阔空间,在传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加以现代教育意义的创造与更新,实现民间艺术教育功能的现代转换。通过田野采风收集的地方性民间艺术原始素材再回到课堂,加以 理论 化、系统化、学术化、创新化之后来指导教学,使艺术教学讲授的方式多元化、形象化,更富有感染力。民间艺术的历史背景及艺术形象所包含的生活状况、 心理背景、形式创造元素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在原始的民间艺术素材中提炼创造出既有民族特点又有鲜明 时代 感的优秀艺术作品,使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具有本土化、民族化的教育特点,在历史 发展 动态中保持艺术教育的民族文化特征。

建设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应立足于不同地域性民族民间艺术资源。首先确立民族民间艺术特色课程在地方性高等院校艺术基础教育中的学科地位,开展地方性民族民间艺术教育理论基础 研究 与应用 工作,立足本土文化优势,有重点、有 计划地根据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特点来调整艺术教育课程设置,修订艺术教学大纲,构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艺术基础教育的特色课程模块,开设地方性民间美术、民间 音乐 、民间舞蹈、民间器乐等特色课程。依托民间艺术特点鲜明的资源优势,在现代性、前沿性的基础上撰写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特色的本土民间艺术教材,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基础理论体系,在建设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模式的实践中,实现教学科研的双向良性互动,使地方本科院校艺术基础教育具有 科学 性、系统性、实用性、创新性,从而全面提高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

人类创造的多元文化体系带来现代教育理念与教学体系的多元化,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走进艺术教育,将极大地推动本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将为民族文化和民族 经济 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人力资源。民族民间艺术与地方性高等艺术教育结合在一起,立足地方文化优势建构起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理念,既达到保护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目的,又形成有特色的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模式。提高全民族对民族文化基因的认同,使艺术教育呈现出不同的“地方方言”教育特色;多层次艺术教育模式的建立和发展,将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分享不同的文化 经验,支持文化差异的发展,形成文化与教育的多元化,从而加快文化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文化艺术教育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民族地区的教育公平与平等,实现全球文化与地域文化的价值平衡。在迎接新世纪全球一体化的大挑战的同时,保持增强国家民族的主体意识和文化特征。

参考 文献 :

[1]唐家路,潘鲁生.中国民间美术学导论.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年.

[2]王继平.民间美术文化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

[3]张鹏.推动民族本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美术研究.2003年.

[4]张继东.普通高等学校艺术设计教学改革浅析.中国高教研究.2003年.

绘画艺术是精神意蕴和绘画语言的结合体,是精神 文化 所依存的载体,透溢着时代的脉动。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绘画艺术 毕业 论文相关范例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绘画艺术毕业论文相关范例篇1 试论幻想与绘画艺术 摘要:人们都是希望有美好和理想的生活,像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那样的许多哲学家和思想家在探讨理想时总是相信存在一个理想的完美国度,但是现实总是不是完美的,甚至是肮脏、混乱和丑陋的。艺术家的工作就是通过梦这种人的无意识的表现形式去修补这个不完美的生活和现实,使它重获完美,并通过图画把生活的这种理想的状态保存下来。 关键词:白日梦;生活;艺术;美;绘画 一、幻想与生活、科技发明、艺术创造的意义 我们从长期被认为的最为黑暗和压抑的中世纪开始说起。无论是中世纪的精神生活还是世俗生活都是离不开希伯来―__文化这一核心。虽然我们认为中世纪整个时代是肮脏、混乱和丑陋的,但希伯来―基督__也孕育着生活的理想。这个社会理想就是骑士精神。 而在古希腊文化中将人放在自然法则中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因为希腊人认为他们和神的关系最为密切。(几乎每个希腊人都这样认为)他们把人的位置摆得很高,却痛苦的意识到了人类的伟大和人类潜在价值都是有局限的。将现实中对伟大的夸张和人类的种种局限结合起来(最大的局限就是生命是有限的)。帕特农神庙上刻着“Knowyourself”“nothinginexcess”。这两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你不是神。这两者的结合就构成了希腊对人类悲剧性前景的认识。在人类的局限面前,梦的意义就凸显出来了。它是人类在理想中克服局限,促进达成愿望的一种手段。 梦既是我们在生活中活动的延续,而且其目的是使我们超脱日常生活,达成愿望。在生活中我们心事重重、悲痛欲绝时,或是我们竭尽全力在解决问题时,或是沉浸在快乐和甜蜜之中时,梦所展示的不但是现实的情调和象征,而且会产生对生活现实有所补充的内容,使我们对生活的憧憬和感受更加强烈。 二、幻想对绘画艺术的意义 白日梦对生活来说,它满足了生活的欲望,使生活充满憧憬和激情。让一切生活理想的创造力尽情喷发,让一切生活激情的幻想尽相涌流。像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那样的许多哲学家和思想家在探讨理想时总是相信存在一个理想的完美国度,但是现实总是不是完美的,甚至是肮脏、混乱和丑陋的。艺术家的工作就是去修补这个不完美的生活和现实,使它重获完美,并通过图画把生活的这种理想的状态保存下来。 文艺复兴时期,特别是从阿尔伯蒂开始,艺术家谈艺逐渐成为时尚,艺术从中世纪以前单纯的“技艺”中脱离出来。艺术家的匠人身份逐渐下降,而知识分子身份逐渐上升。特别是瓦萨里的《艺术家传》出版后,进一步确立了艺术家的历史地位。这一时期主要是一些技法指南,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艺术理论一方面继承了古希腊古罗马像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文艺理论,另一方面,又结合了艺术在技术和实践上得新的发展成果,使人们对艺术和绘画的理解进一步加深。 切尼尼《艺术指南》是第一个将“幻想”和“手工”放到同样的重要地位,因为艺术从古希腊到中世纪一贯的传统的作为一种工艺制作的活动,对“幻想”或者说是对 想象力 的强调,则是文艺复兴艺术浪漫主义特征的出现。库萨的尼古拉的《论戏球》表达了同样的思想:一个可见的球是先在于艺术家心中的不可见的球的形象。唯有心灵具有创造虚构事物的能力。心灵有创造观念的能力,进而发展这一能力来表现它们。 达芬奇的艺术理论主要见于他的《论绘画》。达芬奇认为“构思”(disegno)这个概念是作为艺术的灵魂,因而具有神性,它是在最高的层次上复制了上帝可见的作品。“构思”是从阿尔伯蒂开始为文艺复兴艺术家和美学家反复使用几乎成为谈艺论美的口头禅的一个中心概念。阿尔伯第即已将“构思”界定为源于精神,用线与角予以表现一种鲜明的规划,《艺术家传》中瓦萨里首先认为艺术家的创作首先体现为处心积虑的构思,当他将内在于心的构思外化,使作品既反映自然,又反映艺术家心中的完美形式即构思。构思即是在心得一种形式,也是用手予以实现的一种形式,实际上是兼顾了构思和 素描 或者说草稿来两个概念。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特别是表现在《达芬奇和他对童年的一个记忆》,他进一步提升了艺术在精神方面的价值,他认为无意识性本能才是艺术家构思和创作的真正来源。无意识是弗洛伊德提出的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个人类心理结构部分之一,无意识就是大量的本能直接需要的东西被意识所压抑的产物,其主要内容是性本能。他认为达芬奇在艺术上有如此崇高的成就就是在于他小时候的恋母情结和自己的性本能转移,这样无意识性本能就成了决定艺术创作的根本动力和最深层的原因。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人的无意识的表现形式,只有人在梦境之中,才能完全放松,人的无意识本能才不会被意识所压抑而尽情释放。艺术家就是一些被过分的性本能无意识需要所驱使的人,艺术家的创作和做梦一样,一次幻想就是一次愿望的体现,,也是一次无意识欲望的一次满足,幻想能使不能感到满足的现实生活和欲望在创作中得以释放。 艺术家就像孩子一样,怀有很大热情来创造一个幻想的世界,正是因为艺术家有很多的无意识本能实现不了,要用幻想性创作来代替满足。 参考文献: [1]《西方美学通史》第一卷古希腊罗马美学.范明生.上海人民出版社. [2]《西方美学通史》第二卷中世纪文艺复兴.陆扬.上海人民出版社. [3]《中世纪的衰落》.赫伊津哈.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4]《释梦》.弗洛伊德.商务印书馆. [5]《艺术指南》.切尼尼. [6]《论绘画》.达芬奇. [7]《诗人与白日梦》.弗洛伊德.BasicBook公司. [8]《艺术史的历史》.温尼?海德?米奈.上海人民出版社 绘画艺术毕业论文相关范例篇2 浅谈数字绘画艺术 摘要:传统绘画是一种古老的艺术门类,艺术创作过程从单纯地模仿传统媒介走向利用电脑程序在电脑中创作或自动生成,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新的技术促成了新的媒介,数字艺术这种新兴媒介的迅猛发展,改变了艺术创作方式,也改变了艺术欣赏的方式。 关键词:艺术创作绘画数字化数字绘画 1946年第一台数字化计算机“电子数字集成和计算机”ENIAC(ElectronicNumericalIntegratorandCalculator)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问世。在这60年里,随着科技技术的进步,个人电脑进入家庭,人工智能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不断开发,电脑硬件的更新换代,计算机数字化也在迅猛发展,艺术家把数字技术应用到艺术创作中,从而改变了传统艺术绘画创作方式,也使艺术审美趣味发生了变化。 一、传统绘画艺术创作 1.艺术创作是以满足人们对娱乐游戏的需求为主要目的而创造虚拟人类生活事件的文化活动过程。创作出的文化产品称为艺术品,要想创作出公众喜爱的艺术品,创作者要不断提高艺术创作的语言技艺水平和创造新的语言风格。高水平的语言技艺和独特的语言风格,能够使创作出的虚拟事件在描绘上准确生动和别具特色,从而使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更强,才能够有效地创造出一定内容和特色的艺术作品。 2.绘画艺术是一种古老的艺术门类,是美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借助于可被利用的物质材料和相应的制作 方法 以创造艺术形象,运用笔、刷、刀、手指等各种绘画工具以挥洒、涂抹、拓印、腐蚀等各种绘制手段,将颜料、墨汁、油墨及其他有色物质描绘和移置到纸张、纺织物、木板、皮革、墙壁或岩石等平面上,以线条、块面、色彩、明暗等造型因素,通过构图形成视觉形象的画面或图像,创造出可以直接看到的,并具有—定形状、体积、质感和空间感觉的艺术形象。绘画艺术从材料、工具来分,其种类主要有:水墨画、油画、版画、壁画、 水彩画 、水粉画、素描、速写等。 二、沿革 所谓数字化,是指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把声、光、电、磁等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或把语音、文字、图像等信息转变为数字编码,用于传输和处理,或以数字形式存放在计算机中,便于今后操作和处理。是以电脑作为绘画艺术创作工具,通过运用一定的电脑程序,进行计算机信息处理,把每个像素用若干个二进制数码进行编码而形成虚拟的视觉图像,并进行输入和输出。 1951年首台供商业应用的电子计算机获得专利,除了大量深入的技术研究,也偶尔涉及音乐和视觉艺术。由于大多数研发人员是科学家,他们没有受过专门的艺术训练,所以早期的电子艺术的美学价值并没有得到认可。美国年轻研究员诺尔可以算作第一批“数字艺术家”,他受到立体主义的影响,1963年用电脑绘出抽象图案《高斯二次方程》,尝试着在二维的画面中表达三维的空间。此时电脑对大量的艺术家来说是一个技术上比较难掌握的机器,数字计算机绘画作为一种新型媒介,还只是模仿传统媒介,并没有用来进行主流艺术创作、创造出新的美学体验和新的价值观体系。 随着电脑功能被进一步开发,艺术家逐渐利用电脑作为程序控制工具,将天幕当成画布将镭射光束作为画笔进行艺术创作,如德国艺术家皮尼的《奥林匹克彩虹》,美国艺术家巴拉德的《视觉化时间》。严格来讲,他们在本质上仍然以传统媒介为主,并非是在进行艺术与科技的探索,而是琢磨如何通过运用电脑这种时髦机械来迎合当时大众的口味。 1990年以来,个人电脑越来越普及并且越来越容易使用,新一代艺术家对电脑操作不再陌生,逐渐将其变成创作工具或者媒介。艺术创作过程从单纯地模仿传统媒介走向利用电脑程序在电脑中创作或自动生成,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新的技术促成了新的媒介,绘画和雕塑的历史让我们知道,每次革命均来自于概念和材料的不断发掘和更新,数字艺术这种新兴媒介的迅猛发展,改变了艺术创作方式,也改变了艺术欣赏的方式。 杜桑以来,艺术和生活的界限模糊了;数字艺术以来,真现实和虚现实之间的界限模糊了。数字艺术是以电脑为技术支撑的电子时代的新媒介,是艺术摆脱以视觉为中心的束缚过程中的一大飞跃。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媒介的发展。传统的图的概念、内容和形式不再突出。艺术品的价值存在于通过媒介所传递的信息的交换之中,艺术家将把因特网当作最大的美术馆来展示他们的作品,当作直接向公众传播作品的工具。 三、绘画的工具选择 绘画艺术的数字化基本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设计手段的更新,它直接跟数字技术的发展相关;二是创造理念的更新,它主要是指创作者审美趣味的变化。技术是电脑硬件和绘画软件,绘画软件的构成分为矢量图和位图两大类,Adobe公司的Illustrator软件、Corel公司的CorelDRAW和Painter是众多矢量图形设计和绘图软件中的佼佼者;Photoshop是制作和处理位图图像的最好软件。矢量图形最大的优点是无论放大、缩小或旋转等不会失真;最大的缺点是难以表现色彩层次丰富的逼真图像效果。而位图图像能表现层次丰富、具有逼真色彩的照片品质图像,缺点是放大若干倍后会产生“马赛克”现象。图像质量决定于设置的分辨率(一个单位面积内所包含像素的个数)的高低,分辨率越高,图像就越清晰,信息量越大,文件也就越大。提高分辨率虽然可以使图像更清晰,但是,尺寸却会随着分辨率的增大而变小;反之,降低分辨率会使图像变大,画质会变得比较粗糙。像素数目、分辨率和图像尺寸可通过以下公式来理解。像素数目÷分辨率=图像尺寸。根据图像输出的要求,低的可设置72dpi的视频显示模式,高的可设置300dpi的打印机模式,还可设置高达2570dpi的照排设备模式。所以,多数艺术家采用Photoshop软件来进行创作。 结语 目前,人和电脑处于一种既矛盾又合作的关系中,电脑仍然在人的指挥下与人合作,艺术家利用电脑这种媒介进行创作。与传统媒介相比,虽然数字绘画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但基本原理(透视学原理、明暗关系、色彩关系等等)和其他艺术形式都是相同的。在绘画发展的历史中,出现了千姿百态的表现手段、形式技巧和风格特色,无论哪种形式,它最重要的应是依赖视觉来感受和欣赏造型艺术,要求艺术家的艺术创作的思想性与艺术形式要完美结合,既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也包含着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反映了画家的思想感情和世界观,同时还具有美感。在数字化绘画艺术创作中,电脑硬件和绘画软件是会不断更新和贬值的,我们更应该关注数字化对创作观念产生的影响,只有通过研究技术进而深入研究创作理念方面的变化,才是具有价值的,使人从中受到 教育 并得到美的艺术享受。 参考文献: [1]费箐著:《超媒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意动影像编著:《Photoshop场景绘制》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绘画艺术毕业论文相关范例相关 文章 : 1. 艺术类毕业论文参考范文 2. 美术系毕业论文范文 3. 美术毕业论文范文 4. 浅谈绘画艺术赏析论文 5. 优秀艺术毕业论文范文 6. 美术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根据2018年12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019年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第八版)》。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收录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中。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广西师范大学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期刊,ISSN 1001-6600,CN 45-1067/N,CODEN GSDXEA,创刊于1957年,1989年始在国际公开发行,1992年改为季刊,2020年改为双月刊。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进入“中国期刊方阵”;2004年被确定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4年、2008年、2011年、2014年、2017年连续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版及第八版。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已进入的国际检索系统有: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数学评论》(MR)、德国《数学文摘》(ZM)、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英国《动物学记录》(ZR)、美国《化学文摘》(CA)和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以反映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具有光荣的传统和悠久的历史。它创刊于1957年8月25日,当时刊名为《科学论文集》,为文理科综合版。1959年,《科学论文集》改名为《广西师院》,并成立了第一届学报编辑委员会。1960年改回《科学论文集》,文革后被迫停刊,1972年复刊,又名《广西师院》。1978年改为《广西师范学院学报》,仍为文理综合版。1979年文理分离,成为独立的季刊。1984年正式改为《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起在国际范围内公开发行,1995年起,成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和《中国期刊网》上网期刊。创刊50多年来,学报依托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的所有学科专业点和学术力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结合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理论研究,为推动学校教学和科研发展,繁荣和积累祖国的优秀文化,发现和培养学术人才,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是以“立足本校、面向全国、走向世界、服务广西”为理念,努力开拓创新,严格质量管理,进行高标准、高品位、有特色的目标建设,为中国学术期刊增光添彩。《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了探索真理、繁荣学术研究,始终坚持开拓创新、高标准、高质量的办刊思想。办刊特色具有学术性、创新性、师范性。学报刊载的论文涉及哲学社会科学各个专业领域,主要刊载哲学、经济学、法学、语言学、文学、教育学、历史学等方面的论文。常设栏目有:经济研究、哲学研究、法律研究、美学研究、文学研究(含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外国文学研究等特色栏目)、语言研究、教育研究(含课程研究、教学论研究、教育经济史研究等子栏目)、历史研究(含太平天国史研究、经济史研究、世界史研究等子栏目)等等。经过长期的努力和建设,逐渐形成了一些在国内具有特色的栏目,如“经济法研究”、“美学研究”、“文选研究”、“课程研究”、“太平天国研究”、“桂林文化城研究”、“东南亚研究”、“宗法研究”等等。同时,学报努力破除封闭办刊的模式,注重策划意识,加大组稿力度,实施优稿优酬、特稿特酬的用稿制度,着力组发国内外相关国家级、省部级等基金项目稿,发表了大量国内外知名学者、著名教授的优秀论文,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等刊物转载,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好评。由于办刊品位较高,编辑规范,印制精美,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多次获得出版管理部门和期刊组织的表彰。1991年获广西优秀期刊一等奖,1999年获广西优秀期刊一等奖,同年获“首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称号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01年进入“中国期刊方阵”。2002年获“第二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称号, 2005年获“广西十佳社科期刊”,2006年获“第三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称号。2007年入选南京大学CSSCI核心期刊目录扩展版。2008年《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经期刊定量分析及学科专家评审,正式进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行列,入编北京大学图书馆组织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65分山西艺术职业学院,是2020年3月将原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原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山西省晋剧院、山西省京剧院等九家单位改革重组成立的一所新学院。隶属于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接受山西省教育厅业务指导。原山西艺术职业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51年的山西省艺术学校,是山西第一所艺术学校。1958年升格为山西艺术学院(本科),是山西第一所独立建制的本科艺术学院,于2000年联合改制为山西艺术职业学院,是全国第一所艺术类高职院校。原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始建于1958年的山西省实验剧院戏剧学校。2002年与山西省戏剧研究所合并组建山西戏剧职业学院。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期刊

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很好的医学类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该学校环境优美,医学类专业齐全,师资力量强大,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角度了解该学校:

1、基础设施。学校昆仑校区亩,桃源校区亩,建筑面积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8900台件6116万元,教学计算机2001台,多媒体教室106间,语音室9个。

2、师资力量。学校现有教职工516人,专任教师335人,其中二级教授1人、博士4人、在读博士6人、硕士147人,双师教师272人,外聘兼职(课)教师862人。

3、专业开设。学校开设临床医学、中医学、针灸推拿、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口腔医学技术、眼视光技术、中医康复技术、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护理、助产等26个专业。

扩展资料:

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有校内实训中心8个,实训室181间,建筑面积平方米。有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所一个(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能鉴定所),附属医院和药厂各一家,有着200多家遍布广西各地市的综合医院、药厂以及广州、深圳等地的医药卫生单位作为校外教学、实习基地。

学校教师主持或参与各级各类项目、课题累计立项87项,结题57项;获院外课题经费万元;公开发表论文424篇,其中sci论文9篇,中文核心期刊65篇。

参考资料来源:广西卫生职业学院——学院简介

1、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录取分数线320。

学院由1952年创办的陕西省团校发展而来。1984年在团干部短期培训的基础上正式举办大学专科教育,1988年创建陕西青年干部学院;1994年更名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为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同时保留了陕西省团校的性质、任务和校名;2003年开始独立举办高等职业教育,2005年正式转制成立陕西青年职业学院。

2、西安高新科技职业学院录取分数线310。

西安高新科技职业学院是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具备独立颁发学历证书资格的国家统招普通高校。学院位于陕西省国家级西咸新区,占地1000亩,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

图书馆纸质藏书60余万册,期刊1500余种,数字图书50余万种,大型实验实训集群、工程训练中心、图文中心等国际化标准,与著名企业家、工程师、科学家直通的网络云教学辅助及就业系统等最现代科技设施,智慧化产学研一体化校园正引领学院向国际化大学标准迈进。

3、西安海棠职业学院录取分数线300。

西安海棠职业学院坐落于古都西安东郊白鹿原上,是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并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学历证书资格的陕西省属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学院1996年由王海棠创办,2004年升格为西安海棠职业学院。

据2018年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占地500余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设有医学美容学院、医学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业学院5个二级学院,开设30余个专业,在校学生11000余人,在校教师500余名。

4、西安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录取分数线318。

近年来学院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遵循高等教育的办学规律,制定了“两翼齐飞,四轮驱动”的总体发展战略。

启动了学院的全面改革,秉承“在素质教育中培养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突出特色,在行业引领中服务现代社会,在信念执着中传承大学文化”的办学理念,在学院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5、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分数线308。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首批百所高职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广西首批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院校。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65年的广西劳动大学,先后历经广西农学院热带作物分院(本科)、广西农垦职工大学、广西农工商职业大学等历史阶段。1998年成为广西首批独立改制的公办高等职业院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陕西青年职业学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西安高新科技职业学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西安海棠职业学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西安城市建设职业学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王艺轩,本名王朝东,男,壮族,1987年9月3日(农历7月11日)生,字艺轩,号瑟雨,又号山中墨人、山里人,小名东东、寒冰,曾用名王茂均,广西南宁人(老家武鸣宁武东王),专业:艺术文科。五岁开始接触书法、国画,因书画的需求,后与文字有染。中国当代青年诗人、作家、书画家、设计师、策划师。广西金兰文联会主席,中国国际艺术协会会员,中国青年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书法家协会会员,广西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南文学主编,艺轩书画馆馆长,艺轩教育培训机构总裁,艺轩文化总裁,艺轩茶叶总经销,青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裁,百色市云山诗社社员,南宁诗词学会会员,广西青少年书画学会理事,四川省绵州诗联网驻站作家。做过书画老师(一个月)、设计员、企划主管、策划总监、设计总监,现为一家文化公司和礼品公司负责人之一,并为深圳某电子公司企划部长。2009年曾通过火车、汽车、徒步等从最南端到最北端,再到最东端和最西端,历时一年,差不多踏遍中国版图。在文学方面著有诗集《一起走过的记忆》、《一起走过的日子》、《青苹果的滋味》、《底心的年华》、《王朝东诗便条》、《王艺轩诗选》》、《向往绿意》(在创作与待创作诗集有《那年花事集》、《我的壮家人》、《宝宝诞生集记》);以及著有长篇小说《流浪的小孩》、《我的大学》、《我的风流史之给自己一两力》、《最后一两力留给自己》(在创作与待创作小说有《三年,只为等一个缘字》、《美在绿城》、《飘在深圳》、《我的女子军团》、《诗人与女人们》,剧本有《2020,原始社会》、《抗霸子》)。在书画艺术方面著有书画册《青春恰好》(待创作书画册《在路上》)。有诗歌、散文、书画、小说等作品散见于《灵水》、《云山鉴水》、《云山诗刊》、《诗友》、《绿野》、《南风报》、《靓丽诗韵》、《寻道》、《南国早报》、《葵花》、《半坡人》、《当代生活报》、朝阳市《作家》等省市刊物。有作品被《华语作家网》、《中国作家网》、《靓丽风景线》、《南国早报网》、《广西新闻网》、广西大学《空谷校园》、《世界华人少年作家网》、朝阳市文联《作家》等收录或发表。2008年12月主编(以及排版和封面设计)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校园首期刊《绿野》,2008年12月主编、设计萧萧散文集《遗失的美好》,至今主编有七期校园期刊。2003年创建“朝阳文学社”,发展会员40余人;2004年9月担任“翠屏文学社”社长;2007年7月创建“弄朝诗派”。在其期间编辑出版有文学专刊二十四期;校园作品集《打开心灵的枷锁,感受一片艳阳天》一部,至今发表诗歌有《校园随想》、《依旧对你惦念》、《昨夜的我》、《如果有一天》、《思明湖畔上的那一棵树》等272首,散文有《另有一番滋味》、《校园思恋》等34篇。至今在诗书画方面,共获得省级以上奖项80余项,县市级以上160余项。中国当代青年诗人、作家、书画家、设计师、策划师。五岁开始接触书法、国画,因书画的需求,后与文字有染。广西金兰文联会主席,中国国际艺术协会会员,中国青年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书法家协会会员,广西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南文学主编,艺轩书画馆馆长,艺轩教育培训机构总裁,艺轩文化总裁,艺轩茶叶总经销,青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裁,百色市云山诗社社员,南宁诗词学会会员,广西青少年书画学会理事,四川省绵州诗联网驻站作家。1987年9月3日(农历7月十一)生于广西南宁武鸣宁武东王。1992年——1993年,开始接触书法、国画。1994年——1999年,期间的书画艺术启蒙于邻里街坊,书法方面主要临摹“两王”书帖,其次临摹“欧体”、“颜体”、“柳体”。画画方面主要国画、儿童漫画。1994年9月——2000年7月,就读于东王小学。2000年9月——2003年7月,就读于南宁宁武二中。2000年——2003年,师从宁武二中林清老师学习水彩、色彩、素描等。2003年9月——2006年7月,就读于南宁锣圩高中。2003年——2006年,师从锣圩高中吴晓松老师学习水彩、色彩、素描、国画、图案基础等。2004年11月,高中校运会三级跳远第二名。2004年11月,高中校运会800米第二名。2005年11月,高中校运会三级跳远第一名。2005年10月——2006年8月,师从广西艺术学院罗斯德教授学习书画艺术。2005年,师从黄德平,与其进行诗词方面的创作。(黄德平,南宁市诗词学会会长。)2006年9月——2009年7月,就读于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2006年9月,师从水彩画名家刘少华,与其学习水彩、色彩。(刘少华,北海人,广西科技书画院画家、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外聘教授、广西著名水彩画家。)2006年10月,从师于劳廉先,与其进行诗歌、散文等文学创作。(劳廉先,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广西作家学会会员、南宁市作家协会会员、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文化与传播系党总支书记。)2006年12月,师从于广西书法家协会曾宪高老师学习书法。(曾宪高,广西书法家协会会员、广西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南宁市书画家协会会员。)2007年1月,在院第九届运动会荣获三级跳远第一名。2007年3月,获院级奖学金。2007年3月,师从钢笔速写大师、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罗克中教授,与其学习建筑速写、风景速写。(罗克中,广西著名钢笔速写大师、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外聘教授。)2007年5月,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孙祝,与其学习中国画。(黄孙祝,福建人,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大师、广西科技书画院院长。)2007年6月,师从书画家梁万淇学习书法、篆刻。(梁万淇,钦州人,广西科技书画院院长、广西书法家协会会员、广西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外聘教授。)2007年6月,荣获“体育积极分子”和“文艺积极分子”。2007年7月,荣获“江西诗歌比赛二等奖”。2007年8月,结义金兰于贾星研,与其进行文学艺术方面的创作。(贾星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建平文联秘书长、辽宁朝阳市作家协会理事、就职于中共建平县委宣传部。)2007年9月,完成第一本诗集《一起走过的记忆》。2007年9月,师从于书画家方浩园学习书法。(方浩园,广西科技书画院副秘书长、广西书法家协会会员、广西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南宁市书画家协会会员。)2007年12月,荣获院第十届运动会三级跳远第三名。2008年1月,获得院级奖学金。2008年1月,荣获青少年书法比赛三等奖、青少年绘画比赛二等奖。2008年3月,完成第二本诗集《一起走过的日子》。2008年5月,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书法奖和诗歌奖。2008年5月,获第七届全国少年之星创新作文大赛金奖。2008年5月,世界华人青少年“中华情”主题写作大赛银奖。2008年5月31日,广西大学空谷文学最佳人气奖。2008年6月,第六届“火鸟杯”全国青少年儿童书画大赛中国画青年组金奖。2008年6月,奥林匹克国际青少年儿童书画大赛书法青年组铜奖。2008年6月20日,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大赛铜奖。2008年6月23日,第六届天才杯全国青少年作文大赛二等奖。2008年6月,第九届“中国少年作家杯”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2008年8月,首届中华鲁迅文学大赛铜奖。2008年8月,作品《绿意让我们没有距离》刊登在《诗友》08年第四期。2008年9月,荣获“复兴之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文学征文二等奖。2008年10月,荣获“和谐中华”首届全国书画作品展入选入展奖。2008年11月,第九届“中国少年作家杯”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2008年12月主编(以及排版和封面设计)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校园首期刊物《绿野》杂志。2009年5月,获第八届全国少年之星创新作文大赛金奖。2009年7月,在青岛创作小说《流浪的小孩》及书画册《青春恰好》。2009年8月——2009年10月底,在辽宁朝阳建平创作小说《流浪的小孩》及书画册《青春恰好》。2009年9月,完成第三本诗集《青苹果的滋味》。2009年10月,分别去往北京、天津创作小说《流浪的小孩》及书画册《青春恰好》。2009年10月,山东省“齐鲁国际诗歌网”与山东青年诗歌协会联合举办“和谐中国、全民全运”2009济南全运会征文荣获优秀奖。2009年11月,在江苏苏州创作小说《流浪的小孩》及书画册《青春恰好》。2009年12月,碧野半月圆 第十三期采用诗歌《我的方向》。2010年1月,回到南宁,并完成了书画册《青春恰好》。2010年2月,完成小说《流浪的小孩》。2010年3月,构思与创作小说《我的大学》、《美在绿城》和电影剧本小说《2020原始社会》、《抗霸子》,以及开始创作第四本诗集《底心的年华》。2010年4月,和人民文学副主编邱华栋、民族文学主编助理杨玉梅参与中国壮乡三月三歌圩。2010年6月26日——6月29日,应区党委宣传部的邀请参加广西优秀青年精英上海世博学习之旅活动。2010年8月8日,荣获广西百佳华百货员工篮球比赛男子组冠军。2010年8月下旬,荣获深圳百佳华百货成立十五周年征文二等奖、书法三等奖。2010年9月,《百佳华》杂志第三期刊登组诗《佳华,对你的颂歌唱不完》。2010年10月10日,完成诗集《王艺轩诗选》。2010年10月10日,佳华信息报第205期刊登新闻稿“庆祝深圳百佳华百货成立十五周年暨广西百佳华百货举行供应商联谊会”。2010年11月1日,构思待创作小说《三年,只为等一个缘字》、《飘在深圳》;诗集《那年花事集》、《向往绿意》。2011年6月,与未满等人编排《中国诗人村》首期刊。2011年7月,在湖南参加中国诗歌研讨会暨曾国藩故居200周年纪念。2011年1月荣获并入编《中华文学》2010年度 诗百家。2011年1月,应广西区党委宣传部的邀请,以李宁和区党委的身份为广西优秀青年精英上海世博学习之旅活动一书写序。2011年12月出版第五本诗集《王艺轩诗选》。2011年11月入编和收录《湿地》诗刊。2012年3月第二次印刷出版第五本诗集《王艺轩诗选》。2012年5月作品《秋叶》入编和收录《深圳80后诗选》。2012年8月创作完成小说《我的风流史之给自己一两力》。2012年9月参与深圳红荔书画馆组织的爱从深圳出发第二十九回——情系滇西北学子爱心活动。2012年10月《在每一个宁静地夜》荣获观澜文学优秀奖。2012年11月《每一个宁静的夜》《我的方向》《我有一个简单的梦想》《如果你是我生命中的唯一》《如果我不爱你》《殇》等七首入编和收入 陇东文学。2012年11月参加东莞茅台典藏酒会,结识冯小刚的编剧黄钰贤,黄钰贤并想收其为徒。2012年11月构思开始创作小说《我的风流史之飘在深圳》。2012年12月,构思创作第二本书画册《在路上》。2012年12月,创作完成第六本诗集《向往绿意》。2012年12月15日,应邀参加书画家、大慈善家黄南美先生86大寿。2012年12月31日,深圳青年诗人迎新诗会。2013年4月,参与中国壮乡三月三歌圩。2013年第九期诗百家精选入选《秋天趟过我心中的河流》作品入选《中华文学》2010年度诗会特刊诗百家专栏第六届“虞姬杯”全国征文大赛散文小说组入选《北京随想》香稻诗报2011年冬季刊入选作品六首《深圳80后诗选》入选诗歌《秋叶》有诗歌入选“我们的苦难、我们的爱”专题文选集《我的方向》《午夜,我写诗了》入选《中国青年诗人精选集》第三届中华校园诗歌节教师组三等2013年,第三届中华校园诗歌节教师组三等奖2014年,龙华新区文化节征文三等奖2014年,多幅字画被中国集邮收集发行邮票、明信片等

广西高职专科招生网官网登陆平台地址: 【基本情况】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由创办于1942年的南宁高级农业职业学校发展而成,成长过程校名经历了南宁高级农业职业学校、广西革大农林水利专修科、南宁农业学校、广西农业专科学校、广西农业学校、南宁地区农业学校、广西农业学校、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变化,现在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的一所以农类专业为主的公办高等职业院校。2002年8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重点中专广西农业学校升格为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7月被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经贸委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5年12月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发改委、财政厅、人事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农业厅、扶贫办授予“全区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7年7月被批准为副厅级建制的自治区直属高校,2008年12月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认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批职业教育攻坚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1年1月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财政厅认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3年6月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确定为“广西特色高校建设项目立项建设高校”。校训:立德明志、博文精技 校风:孝信善礼、勤实精新 校歌:绿色的摇篮 治校理念: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创新机制,增强活力;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强化特色,争创一流。 办学理念:适应市场设专业,双研并进促教学;首重德行抓质量,围绕就业育人才;走向社会广合作,矢志服务助三农;强化特色求发展,创建品牌争一流。感恩致远,诚信致远,敬业致远,创新致远。 育人理念:感恩致远,诚信致远,敬业致远,创新致远。 学生人数:学院全日制高职在校学生13334人,成人教育学生1762人。 学院地址:学院位于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176号,校园周边高校聚集、商业发达、公共设施完备,交通十分便利。 【办学目标】学院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律,按照德才兼备、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要求,针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农业农村产业结构,着力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学院以建设区域领先、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学校为办学目标。 【基础条件】学院占地面积公顷,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万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万平方米,固定资产万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万元。学院图书馆纸质藏书万册,图书资源数据库6个,电子图书3100GB。已建成学生课堂刷卡和微信考勤系统、网络远程双向互动可视化教学培训系统、“一卡通”智慧管理系统、协同管理平台、教务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学生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校情分析与综合数据共享信息平台等20多个系统,学院基本实现教学、行政、生活等方面信息化管理。 【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650人,其中专任教师522人,具有博士学位6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190人;具有正高职称21人,副高职称98人,获教育厅认定的“双师型”教师164人。有3个教学团队(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养猪与猪病防治课程、果树生产技术课程)被评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有14名教师被聘为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和广西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有1名教师被评为广西高校教学名师,1人被评为广西先进工作者,1人获得广西五一劳动奖章。 【专业建设】学院开设的专业涵盖农林牧渔、生化与药品、土建、制造、电子信息、轻纺食品、财经、文化管理等8大行业,形成了以农科类专业为主体,农、工、商、经、管、文多学科、多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畜牧兽医、城市园林、食品加工技术、中草药栽培技术、园艺技术5个专业被确定为广西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点。畜牧兽医、食品加工技术、中草药栽培技术、城市园林、园艺技术等5个专业先后获自治区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项目建设(分别获1000万元建设经费支持)。目前,学院正在按照“扶需、扶特、扶优”的原则,着力把畜牧兽医类、农作物生产类、园艺类、园林类、中草药类、食品加工与检测类、信息技术类、汽车与机电维修类、企业管理类等九大类专业打造成为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优势特色专业群。目前,学院招生专业及专业方向共有58个。各教学系招生专业如下: 1.农学与园艺系:设置有农业生物技术、园艺技术、园艺技术(都市园艺方向)、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种子生产与经营、作物生产技术(含生态农业方向、现代农艺方向、有机农业方向)等6个专业及专业方向。 2.动物科学技术系:设置有畜牧兽医、动物医学、动物医学(二年制)、动物医学(宠物养护与疾病防治方向)、水产养殖技术、宠物养护与驯导、宠物临床诊疗技术等7个专业及专业方向。 3.药学系:设置有药品经营与管理、药品生产技术、药学、中草药栽培技术、中草药栽培技术(加工与营销方向)、中药学等6个专业及专业方向。 4.食品工程系:设置有食品加工技术、食品加工技术(食品机械应用与管理方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质量与安全、烹调工艺与营养等6个专业及专业方向。 5.园林与建筑工程系:设置有园林技术、园林工程技术、风景园林设计、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建筑室内设计(室内设计技术方向)、环境艺术设计(室内环境设计方向)等8个专业及专业方向。 6.商贸管理与外语系:设置有工商企业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市场营销、物流管理、投资与理财、酒店管理(高星级酒店运营方向)、商务英语(商务设计服务外包方向)、应用泰语、应用越南语、旅游管理(国际旅游方向)等11个专业及专业方向。 7.信息与机电工程系:设置有电子商务、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方向)、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广告设计与制作、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应用电子技术、设置有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整形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汽车电子技术等14个专业及专业方向。 【实训基地】学院拥有现代园区示范型、有限公司经营型、教学工场研发型、基本技能训练型等多种模式的教学实训基地。其中,现代农业技术展示中心(八桂田园)是一个集引种试验、生产示范、技术推广、教学实习、科普教育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校内现代园区示范型生产性实训基地;广西绿悦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广西绿信会计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华亚金桥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院内企业是有限公司经营型生产性实训基地。生物技术(应用园艺)实训基地、畜牧兽医实训基地、食品加工技术实训基地、种子生产与经营实训基地等4个实训基地为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生物技术(应用园艺方向)实训基地、畜牧兽医实训基地、农林技术与管理实训基地、食品生物技术实训基地、建筑技术(城市园林方向)实训基地、机电设备维修实训基地、农产品营销实训基地等7个实训基地被认定为自治区示范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此外,有10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及科研院所与学院建立了合作关系,成为学院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教学成果】学院坚持以内涵建设促发展的道路,持续不断地加强教学改革。2014年9月,学院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获奖项目名称为:《高职食品类专业“六位一体”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及实践教学改革》和《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双主体、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奖成果数占当年广西高职院校获奖总数的1/4)。2009年至今,学院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9项(其中一等奖3项)。《果树生产技术》《养猪与猪病防治》《食品工程操作单元》等3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并获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项目立项;《养猪与猪病防治》《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果树生产技术》《植物细胞工程》《植物与植物生理》《食品工程操作单元》《食品工艺》《食品分离纯化技术》《管理学基础》等9门课程被评为广西高校自治区级精品课程。 【人才培养】学院高度重视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近年来,学院各系(部)均与区内外多家企业实施“订单”培养,积极与企业合力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2018年6月被自治区教育厅确定为自治区首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试点单位。2018年8月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三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试点单位。学生专业基础扎实,学生综合能力明显提高。2010年以来,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获一等奖3项(2011年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项目、2011年植物组织培养比赛项目、2018年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项目)、二等奖8项、三等奖13项,参加广西职业技能大赛获自治区级一等奖21项;组织学生申报学院创新研究课题达332项;每年获得各种奖助学金的比例超过30%。荣获2016年“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获一等奖1项,1人获2016年度全国高职学生“劲牌阳光奖学金”特别奖、“践行工匠精神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7届毕业生“双证书”率达,初次就业率平均达,2005-2015年学院连续11年获得“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16-2017年连续2年获得“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称号,2017年7月学院大学生创业基地被评定为广西高校 “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2016年5月学院团委获得广西“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科研成果】学院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2002年以来,承担中央财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广服务项目各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0项、地厅级科研项目113项;获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2008年12月《玉米优质、早熟、耐旱南6047自交系选育及其应用》项目、2010年12月《高产、优质、多抗、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南99的选育与应用》项目)和广西自然科学奖1项(2011年1月《广西瘿螨总科系统分类研究》项目);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22个(其中玉米新品种13个、水稻新品种2个、西(甜)瓜新品种3个、果树新品种4个);学院教职工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3件(其中,发明专利4件、实用新型8件、外观设计1件)。通过广西成果鉴定6项;教师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93篇,被SCI、EI等收录14篇;教师担任副主编以上出版的教材、著作138部,其中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选题6部,获广西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4部。2012年11月,学院作物研究所被自治区科技厅认定为第二批自治区农业良种培育中心--“广西玉米良种培育中心”。 【国际合作】学院抓住中国—东盟合作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机遇,与东盟国家及港台地区在学生留学派遣、农业科技交流、人员互访培训等多个领域开展合作。2002年7月学院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实施农业科教‘走出去’战略试点工作”单位,2012年7月,国家农业部在学院挂牌成立了“中国—东盟农业培训中心”。多年来,学院先后与越南、老挝、印尼、缅甸、柬埔寨、菲律宾和泰国等东盟国家在互派师生办学、农业技术研发、农业成果与作物品种推广、农业生产试验示范、人员培训及境外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其中,学院为越南、老挝、柬埔寨、菲律宾、埃塞俄比亚等东盟及非洲国家的各级农业部门、科技部门、农业研究单位、院校以及农民举办各类农业技术及管理培训班共91期,培训学员2104人次;学院分别在老挝、越南、印尼、缅甸等国家合作共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6个,开展了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与推广,并接受数以千计的当地农业院校的教师、学生、技术人员和农民到基地锻炼实习或受训;学院与越南海防大学、泰国吞武里皇家大学、泰国曼谷北部大学、老挝国立大学农学院、台湾大仁科技大学等东盟国家及港台地区的14所高校建立了教育合作伙伴关系,学院共派出学生1100多人到越南、泰国等国家及港台地区留学,派出了教师50多人次到越南、泰国、菲律宾、老挝等东盟国家的高校访学或任教,接收东盟国家的高校教师100多人次来学院任教或访学。 【社会服务】学院先后被评为全国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全国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广西扶贫培训基地、广西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广西中等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广西水库移民培训基地,并挂牌成立了广西新型职业农民学院。2012年以来,学院与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扶贫办、自治区水库移民局等政府部门及地方合作,举办各类培训班228期,培训24861人。开展“三农”服务工作,组织科技团队和学生志愿者开展“三下乡”活动,多次获得“全区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称号,2003年11月获得“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称号;积极开展献血等公益活动,2016年5月学院获得驻邕高校无偿献血促进单位一等奖。先后派出23名干部参加自治区开展的美丽乡村建设、第一书记派驻和精准扶贫工作;有46名教师被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南宁市科技技术局聘为贫困县、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学院先后获全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推动三农发展”先进单位称号、全国妇联/李嘉诚基金会的启璞计划——农村“两委”女干部培训试点项目优秀执行奖。 【继续教育】学院搭建高职、本科立交桥,帮助学生提升学历,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举办农学、会计、农林经济管理、动物医学、食品质量与安全、园林、园艺等20个专业的现代远程教育“高中起点升专科”与 “专科起点升本科” 学历提升班;与 广西大学 合作举办畜牧兽医、农学、工程造价管理、园林、会计、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食品安全与品控、食品科学与工程等9个专业“自学考试专科衔接本科”的学历提升教育本科班。同时,学院自身开设有“作物生产技术、园艺技术、园林技术、畜牧兽医、食品加工技术、市场营销”等专业的高中起点升专科学历层次的函授教育,能满足高中层次人员提升学历及学习专科知识的需要。长期以来,学院积极承担自治区教育厅职业院校教师培训任务, 2017年11月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确认为“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培训项目承担单位优质省级基地”。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建校五十五年来,学校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办学精神,秉持“质量立校、特色强校、服务荣校”的办学理念和“启智育人、博识敦行”的校训,坚持“立足桂中,凸显师范,服务民族、农村新发展”的办学思路,为社会培养了6万多名合格人才,不少毕业生被评为全国、全区、地(市)级优秀教师和先进工作者,成为各条战线的栋梁之材。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83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78人(正高职称34人),占专任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及硕士学位教师172人(博士6人),占专任教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1人。“双师型”教师和兼职教师分别为188人和115人。2009年来,学校获得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2个,自治区重点专业7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4门,广西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3个。承担各级各类教学改革项目170多项,获得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共6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主持或参与省部级、地厅级科研项目140项;共获得自治区级科研奖项6项;教师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49篇,被SCI、EI、ISTP收录167篇,编写教材和著作105部。《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多次被评为全国、全区优秀社科期刊。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实施办法》先进集体、全国贯彻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单位、全国“三下乡”先进集体、广西高校安全文明校园、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学校的智能信息计算研究、教师教育研究和地方特色文化研究等已经形成科研特色。 当前,学校正全面加强内涵建设推动转型发展,作为广西“推进高等院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学校将按照“校市共建、校地相融、校企合作”的办学思路,将学校建成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人才培养基本模式,以教育学、工学为主要学科,以培养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师资及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要任务的、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型地方本科院校——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学校还常年聘有外籍教师到校任教,与印尼阿莎菲亚回民大学、越南东方大学、河内大学、泰国北柳皇家师范大学、美国艾得蒙大学、荷兰鹿特丹商学院等建立了友好合作办学关系。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简称“广西科师”)为国家公办的全日制本科院校,是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首批试点高校,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成员学校;广西新建本科学校整体转型发展试点学校,广西科技厅和来宾市人民政府共建学校;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教师教育基地,广西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自治区级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北京中关村软件园、清华大学启迪控股公司、中科曙光、新道科技等国家级知名企业合作办学学校;国家“1+x”证书试点院校,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广西高校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学校。学校的前身为创办于1958年的宜山师范专科学校,1959年与柳州市师范专科学校合并后改名为柳州师范专科学校,1960年从宜山搬迁到柳州办学。1962年学校在全国高校调整中停办。1971年在柳州民族农业技术学校基础上组建柳州地区师范学校,1982年在校内设柳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1984年升格为柳州地区师范专科学校,1994年更名为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5年柳州财经学校并入。2012年开始在来宾办学,2015年升格为本科层次的广西科技师范学院。2019年获批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学校现有占地面积共亩,其中主校区来宾校区亩,柳州校区607亩。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7318人,各类留学生241人;有12个二级学院,49个专业,其中本科专业28个。近年来,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取得显著成绩,获得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共8个,打造教师教育类、电气工程和电子技术类、食品与生化工程类、机械与汽车工程类、信息与通信工程类、经济与管理类等特色专业集群6个。学校获得自治区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项目4个,广西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3个。学校承担广西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132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7项,获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17项。获市厅级以上科研立项326项,其中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2项,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获自治区级科研奖8项;教师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89篇,被SCI、EI、ISTP引收录190篇,编写教材和著作125部。《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多次被评为全国、全区优秀社科期刊。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实施办法》先进集体、全国贯彻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单位、全国“三下乡”先进集体、2013—2016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广西高校安全文明校园、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学校打造形成了“立足师范本色、服务职教发展、培养应用人才”的办学特色。当前,学校抢抓发展机遇,坚定走转型发展之路,通过未来几年的努力,把学校建成培养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师资、职业教育师资及应用型人才,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

反正来宾校区还是一片黄土,没有建设完善,反正看起来一点都不好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