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汪曾祺大淖记事学位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7 04:45:04

汪曾祺大淖记事学位论文

汪曾祺写的《大淖记事》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篇关于爱情的短篇小说。故事讲述的是一个主人公巧云和锡匠十一子的生死恋。故事的开始没有一来就把两个人弄出来,而是花了很大的篇幅描画了苏北水乡的风土人情画,画中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苏北风情。作者曾经在《(大淖记事)是怎样写出来的》一文中提到:“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抒情诗”。文章写了很多有关于锡匠的背景,以及他们的生活,也写了有关于挑夫的背景和生活。巧云是一个长的比花还美的姑娘,这点从文章中生动的描写可以知道,作品写到巧云去看戏,总有人给她找个好座位,“台上的戏唱得正热闹,但是没有多少人叫好。因为好些人不是在看戏,是看她。”但苦于生活的压迫,不得不出卖自己的肉体来养活自己和父亲。十一子是一个人见人爱的英俊小伙子。两人在“热情”的来往中渐渐的产生了爱慕之情。巧云不幸落水,幸得十一子的搭救,才免于一劫。美好的爱情总会有什么不识趣的东西来阻挠,一个生性粗暴的刘号长便是这对鸳鸯的强烈反对者。他反对的原因,不是为了爱,是为了面子。面子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相当重要的一件东西,对于如今这个社会来说是一种取得胜利的武器。刘号长把可怜巴巴的十一子打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奄奄一息。幸得大伙的及时医救才侥幸离开阎罗王,重返人间。但是,岁月总是喜欢磨练人,巧云为了养三个不能干活的人就去“挑担挣‘活钱’”,正如文章末尾所说的巧云从“一个姑娘变成了一个很能干的小媳妇”。

大淖记事》是汪曾祺的一部短篇小说。 该书描写小锡匠十一子同挑夫的女儿巧云的爱情故事,挺拔厮称的十一子和心灵手巧的巧云在劳动和日常生活中产生了感情,作品同时以散文的笔调,细腻的描写了大淖的风光、世俗和人情。 小说《大淖纪事》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大淖记事》给人的教益,主要不在它的题材本身。作者不是诱惑读者去猎取特异的世态风俗,也不只是让人陶醉于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透过题材的表皮,读者获得了一种启示:应该如何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它触及到一个虽不是永恒,却决不是一个短时期就消逝的问题。《大淖记事》里的故事早成过去了。它所涉及的问题却仍在困扰着现代人的心。作者从一种特殊的生活形态里,看到了某种闪亮的东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大淖记事》对生活矛盾的回答,不是悲泣,不是绝望,它具有一种向上的自信,一种健康的力。这种对生活的态度,也许逾越了题材本身的范围,散射到生活的各个领域,适用于面对现实世界的一切矛盾。 这种向上的自信和健康的力从作品描写的生活里透射出来。但作品在风格上,却不以粗犷见长,秀丽才是它的本色。刚健的灵魂装在秀美的躯壳里。外柔内刚,刚柔相济,是《大淖记事》的独特格调。 通篇是风俗画的连缀。作者对社会风俗的熟悉、了解,写来如探囊取物,不见任何杜撰的痕迹。娓娓叙来,如数家珍。三教九流,人情世态,观察得细致入微,毫发毕现。保安队捕匪过街,锡匠们唱“香火戏”与挑担游行、顶香请愿,媳妇们在大淖里洗澡……,使人应接不暇。作者写风俗,并非全般实录,他有选择。虽不是美化,却是诗化了。作者从民风民俗里,别具只眼地提取出“诗”来。一切都那么情趣浓郁,诗意盎然。 大淖记事》调子轻快,但不轻佻。在现代文学中,也有类似的题材,类似的写法。但那些作品大都带有一种感伤。《大淖记事》洗去了这种感伤。感伤并非一定不好。那时的作者,身处那个时代,没法不感伤。黑暗的压力太重,他们看不到足以使人自信的东西。这种秀丽的格调,取决于作者诗人的眼力,也取决于作者运用语言的功力。读作者的小说,你会为他的文字的魔力所倾倒。句子短峭,很朴实,象在水里洗过,新鲜、纯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每句拆开来看,实在很平常,没有华美词藻的堆砌,也没有格言的锻炼。但合起来,却神气全出。一句句向前推移,意象一层层荡漾开去,构成形象鲜明神气凸现的意境。

1 《大淖记事》是汪曾祺先生著名的短篇小说。 要说结构,四个字就能说清楚:头重脚轻;要说情节,四个字都不到,俩字就可以了:简单。 说结构“头重脚轻”,我是有根据的:小说一共才六节,第二节末尾男主人公小锡匠“十一子”才露脸,而且真的只是单纯露个脸,多余情节几乎没有;女主人公巧云更是到了第四节才上线;后面仅仅三节的文字里,男女主人公要恋爱、遭难、反抗、结合,单是想一想,都觉得节奏有点紧张。 说情节简单,这就更加确实了:一个自小被母亲抛弃,十七岁时父亲又瘫痪了的漂亮姑娘巧云,与小锡匠十一子暗生情愫,没想到却被水上保安队的兵匪头子刘号长破了身。巧云觉得不值,就把身子给了自己喜欢的小锡匠,却招惹得刘号长带人把小锡匠打得半死。在亲友帮助下,大家一起上街为小锡匠讨公道,把刘号长赶出了县境。巧云终于跟小锡匠成了一对。 你看,几句话就能讲完的故事。 可是翻开书,从小说的第一个字起,一口气就给读完了。什么“头重脚轻”啊,什么故事“简单”啊,这些用来分析解构的词,全都抛到了脑后。这小说就是好,无所谓结构,也无所谓情节。这种好,初读时觉得似乎没有来由,再读时就能咂摸出点味道来了! 2 有时候读一些小说,看着连续几页的心理描写或者环境描写,脑子真不是一般的大。虽然明白作者的意图,也清楚这些文字的必不可少,可读起来就是觉得累,最后还是得逼着自己,才能进入作者的文字里。这体验想必许多人都有过。 《大淖记事》里的文字就没有这个问题,不管文字写到了哪儿,在写景、写人还是写事,都好像自带了美颜和滤镜,读过之后就一个字可以形容:美! 看看这段关于沙洲的描写: 一个季节一幅画,而文字不过三言两语。看着这样的文字,脑子里都是画面,即便没有情节,大体也不会弃读,甚至有欲望再看看还会有哪些好看的景色。 来看看小锡匠十一子和巧云长什么样子: 两个人相貌的写法有共同点,就是先寥寥数笔勾画出轮廓,再设定一个典型情境,来一张特写,这感觉就好像抓拍一样。 先说十一子,写完外貌,汪老立马就给了个“天热”的情境。这时候的十一子:敞着衣扣,露着扇面也似的胸脯,五寸宽的雪白的板带煞得很紧。汪老就像摄影师,迅速按下快门,小锡匠就被定格在了最精神的那一瞬。 巧云也是一样,简笔勾勒相貌,再设定个“忽然回头”的情境:眼睛睁得大大的,带点吃惊而专注的表情,好像听到远处有人叫她似的。闭上眼睛,是不是脑子里有个美女正在回头专注地看着你?这完全就是一张漂亮的人物抓拍照。 3 至于“写事”,我觉得后面三节(四、五、六)可以一窥汪老的风格。 前面说过了,《大淖记事》的情节非常简单。如果换个说法,也可以用“老套”这个词来形容。可是这么一系列老套的故事,在汪老笔下会呈现出什么样的效果呢? 英雄救美这种情节,小说、电影和电视剧里差不多用遍了。说老套,一点也不冤枉。可是许多英雄救美的故事里,不是女的太作(不作不会陷入困境),就是男的太装(救人也得心理描写几百个字,而且还要摆个有型的姿势)。汪老笔下,巧云不作,十一子不装。这段文字里,不管是被水冲走的巧云,还是跳水救人的十一子,动作一气呵成,没有一点点拖泥带水。紧急关头,连文字也跟着紧凑简洁起来,读起来分外流畅。 美女遭辱,这也是个套路情节。一般这种事情发生了,女的或者一哭二闹三上吊,或者不管不顾找施暴者复仇,或者觉得自己配不上男方,抛下所有人,悄悄离开。而男的呢?度量大的,会明着暗着说“我不在意”;度量小的,自己就先打了退堂鼓。 可是你看看汪老笔下的巧云:不哭不闹不跳河——人生在世,总有这么一遭;不去复仇——她还有个残废爹;不悄悄离开男方——巧云主动找了十一子,他们在沙洲的茅草丛里一直呆到月到中天。 十一子也一样。文字里看不到他对这件事情的态度。他只有行动,不说废话。 下面就是作为男主人公的十一子,在这篇小说里唯一的一段对话: 男女重逢,如果是你,会怎么写?两人抱头痛哭,往事涌上心头,你说一句:“我们再也不分开了!”我回一句:“我们再也不分开了!”汪老就不会,仍然是惜字如金,可字字都是狗粮,直接撒到你胃里,暖洋洋的,就好像你也脱单了似的。 4 好了,我想说的大体上都说完了。不过小说里还有一段文字,很有意思: “只是像一片薄薄的云,飘过来,飘过去,下不成雨。”这一句情感表达的内敛之美,让人深深折服在汪老的文字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 最后,祝各位早早找到那片(巧)云,也不要飘过来飘过去了,直接就下场瓢泼大雨吧! (完)

汪曾祺毕业论文

我是个高中生,也想出出主意,写一下自己的拙见。首先以美的总体开篇,写到表现美的方式异和同,引出。分析沈汪的生活背景,人生经历。沈笔下的力量多是生活中各种经历所凝聚出来的,汪已经算是一种比较平静的人生经历了。(主体)沈作品中的思路是自然力量养育出的一种人文,景为文的心,而汪则更偏向于以景衬文。可以举例分析。沈的写作思路像蒙蒙细雨一般,对结构的全面没有太大的苛求,只是用正常语序表达出就可以了。汪受的教育比较全面,潜移默化。文章已经包含出一种结构,如涓涓的细流了。从沈,汪的作品中,我觉得还可以与曹文轩的作品比较一下,悲痛的力量逐渐淡化着。是因为时代赋予我们的秉性再逐渐改变吧?毕竟现在的日子比过去好多了,而日子好起来了,人们也就不愿意刻意去写不曾经历的痛苦了。这只是我个人的意见,美让人神往也就在于不同的人理解的美是不同的。能从这两位先生身上学点东西,我已经很幸福了。

浅论《边城》的生命理想和艺术风采一、《边城》的创作背景二、《边城》承载的生命理想1.“地域故土”的眷念与失落2.寻觅中的“理想家园”3.翠翠体现了沈从文的悲剧性格三、《边城》的艺术风采1.简练凝洁的叙述方式2.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3.雅俗交融的语言对话4.和谐优美的人景合一四、结语

1、论王朔小说的大众文化特征2、论舒婷诗歌的人道主义情怀3、论汪曾祺小说的儿童视角4、论汪曾祺小说的文体特征5、论汪曾祺小说的“创新”与“袭旧”6、论路遥小说的苦难意识7、论儒家文化在路遥小说中的体现8、论《平凡的世界》中的女性形象9、从韩寒或郭敬明或春树或张悦然小说看“80后”的创作特征10、论《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11、论顾城诗歌的童话色彩12、论余秋雨散文的人文关怀13、论莫言《红高粱》系列中的生命意识14、论余华小说中的父亲形象15、从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自审到现代都市的女性叙写——论王安忆小说创作的嬗变16、论短信文学的审美特征

去图书大厦是奔着木心的《哥伦比亚的倒影》去的。可惜没找到,却意外发现汪曾祺的散文集《人间草木》,这让我更加惊喜。一直特别喜欢汪曾祺的散文,收集了他所有的集子,前不久网上一位朋友求他1985年的散文集《晚饭花集》,我有,牛吧,买的时候元。大学的毕业论文就是分析他的散文风格,不买书分析什么呢? 他的语言很怪,拆开来没什么,连起来就有味道。“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放在一起就像“老翁携带幼孙,顾盼有情,痛痒相关”。喜欢的地方就在此:简单、流畅,不娇柔,一气呵成。 汪曾祺作为当代著名短篇小说家、剧作家已是公认的事实,特别是他执笔的《沙家浜》家喻户晓。而我从知道他的名字起就把他当做散文家,读的第一篇文章是“大淖纪事”,说不出的散淡、精致,就连青石板的苔藓都滑爽地让人想念。 《人间草木》从大量散文中精选而成,最早的写于四十年代,大部分写于后半生,风格依然朴实,技巧臻于至境,很多文章我第一次读到。分别写了花草景致、各地风物、故乡美食、游记采风、难忘岁月、故人师长、平淡人生,篇篇都是精品。 写景是汪曾祺的长项,不枯燥、不艰涩,伴随着时代的印迹,老宅的每个角落都有奇特的故事。虽然过去了半个世纪,其声音、颜色、气味都已归于平静,但我们仍从字里行间看到从手心里滑过的岁月,想得起来都是温暖,怀旧的调子不可阻挡的在陷逸的老房子里漫延。汪曾祺写景怀旧的文章节奏缓慢,情景交融,叙事方法有点像旧小说。由于他熟读古文,文中比喻、怀旧、信手拈来,时不时跳出一些奇句、古句、拗句,风格如《梦溪笔谈》、《容斋随笔》。 写人的文章却情绪活跃、调子轻快,是一种极简的水墨摹写人物传统模式。一个个至亲人物出场,链接了他背诗、临贴、品茶、作画、写文的成长足迹,并理解其淳厚文学功底的源泉。 最喜欢他写美食和各地小吃的章节。偏偏他好象知道女性读者的爱好,只要提到美食,一定要细细介绍味道和制作过程,然后将成品认真形容一番,不但色彩斑斓还有立体感。 汪曾祺曾自谦地说写不了像伏尔泰、叔本华那样闪烁智慧的论著,也写不了蒙田那样渊博的长篇散文。他也不写抒情散文,觉得这个岁数感情过于洋溢,有点像老年人写情书,“不好意思”,所以他的散文都不长,“歪打正着”适应这个“快餐年代”的阅读习惯。短短的,散淡的小美文,读着不累,尤其适合春日午后散淡的阳光洒在身上,多数时候读着读着睡着了,在梦中体验“字字矶珠,句句灼灼”的意境。 好的文章是托着读者一路读下来“哟,完了,后来呢?”意犹未尽是也,这本散文集就有这效果。 (摘自网络)

汪曾祺研究论文

读汪曾祺五味读后感

读汪曾祺五味读后感,雨天最适合倚窗读书,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查查注解,书籍是我们的精神粮食,学会精读是把书读透的重要途径,以下是我整理的读汪曾祺五味读后感阅读,欢迎大家阅读。

《五味》中,只听得汪老把中华美食,各地小吃小菜娓娓道来,不仅讲它们的做法,还讲它们的来历。我惊讶于他的博学,好像一本活字典,不需要百度。或者说,他的脑子里有无数的线。线头往外一扯,就扯出很多很多相关的知识。关于美食,奇闻趣事,古今中外,出来很多严肃的论证。

在对待食物历史的考证上,汪老是一副老学究的摸样,严肃的很。一转身,你又会看到这样的句子:“我曾经夸口,说我什么都吃,为此挨了两次捉弄,一次在家乡,我原来不吃芫荽(香菜),以为有臭虫味。……铺中管事弄了一大碗凉拌芫荽,说:‘你不是什么都吃吗?’我一咬牙吃了。从此,我就吃芫荽了。”这一段让人大有惺惺相惜之感。因为我也不喜欢吃香菜,原因也是有股臭虫味。一个可爱的逞强的老头就呈现在我们面前了。我也惊讶于他的阅历,四方食事,娓娓道来,他吃过这么多菜!他真敢尝!

汪老的故乡在江苏高邮,讲起故乡的食物,他又是那么深情款款含情脉脉。他有多爱家乡啊。故乡的炒米和焦屑、端午的咸鸭蛋、咸菜茨菰汤、虎头鲨、昂嗤鱼、砗螯、螺蛳和蚬子、野鸭、鹌鹑、斑鸠、鵽、蒌蒿、枸杞、荠菜、马齿苋,都留在他的记忆里,留在他的笔下。《故乡的野菜》中细说了荠菜、蒌蒿、马齿苋、莼菜,还提及了一个故乡在明朝时的散曲作家王磐,重点介绍了王西楼的《野菜谱》,有图有配诗,多写人民疾苦。“江荠青青江水绿,江边挑菜女儿哭。爷娘新死兄趁熟。止存我与妹看屋——江荠”,“抱娘蒿,结根牢,解不散,如漆胶。君不见昨朝卖客船上,儿抱娘哭不肯放——抱娘蒿”。汪老说,这些诗的感情都很真挚,读之令人酸鼻。的确,汪老告诉我们他的家乡有一位用野菜记录百姓疾苦的散曲家,他把他的感动带给了读者,也把他对故乡这片土地的爱带给了读者。靠近民间的作品,总有人间烟火的味道,说尽世间人情冷暖,说尽百姓疾苦。

汪老年轻的时候在西南联大读书,那段在昆明的日子我想他也是印象深刻吧。不然就不会有《昆明菜》、《昆明的吃食》这些文字了。《昆明的吃食》里描写饭馆“映春时”里的一位堂倌,很有小说人物的味道。“这是一个两层楼的饭馆。楼下散座,卖冷荤小菜,楼上卖热炒。楼上有两张圆桌,六张大八仙桌,座位经常总是满的。招呼那么多客人,却只有一个堂倌。这位堂倌真是能干。客人点了菜,他记得清清楚楚(从前的饭馆是不记菜单的),随即向厨房里大声报出菜名。如果两桌先后点了同一样菜,就大声追加一句:‘番茄炒鸡蛋一作二’(一锅炒两盘)。听到厨房里锅铲敲炒的声音,知道什么菜已经起锅,就飞快下楼,(厨房在楼下,在店堂之里,菜炒得了,由墙上一方窗口递出)转眼之间,又一手托一盘菜,飞快上楼,脚踩楼梯,登登登登,麻溜之至。他这一天上楼下楼,不知道有多少趟。累计起来,他一天所走的路怕有几十里。客人吃完了,他早已在心里把账算好,大声向楼下账桌报出钱数:下来几位,几十元几角。他的手、脚、嘴、眼一刻不停,而头脑清晰灵敏,从不出错,这真是个有过人精力的堂倌。看到一个精力旺盛的人,是叫人高兴的。”现在到哪里去看这样麻溜的.堂倌呢?有的话,我还真想见识见识,绝对的俗世奇人呐!

回忆了故乡的食物和昆明的食物,汪老说,食物和文化一样,要多尝一尝。由《五味》这本书的开篇《葵·薤》为证:

我写这篇随笔,用意是很清楚的。

第一, 我希望年轻人多积累一点生活知识。古人说诗的作用: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还可以多识于草木虫鱼之名。这最后一点似乎和前面几点不能相提并论,其实这是很重要的。草木虫鱼,多是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对于草木虫鱼有兴趣,说明对人也有广泛的兴趣。

第二, 我劝大家口味不要太窄,什么都要尝尝,不管是古代的还是异地的食物,比如葵和薤,都吃一点。一个一年到头吃大白菜的人是没有口福的。许多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的蔬菜,比如菠菜和莴笋,其实原来都是外国菜。西红柿、洋葱,几十年前中国还没有,很多人吃不惯,吃吃,就吃出味儿来了。

你当然知道,我这里说的,都是与文艺创作有点关系的问题。

汪老把对食物的态度延伸到对人生的态度对文艺创作的态度上。他也讲过这样的话“总之,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这位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作家,我觉得他的思想要比现在很多的人先进的多。

天寒冰冻时暮,

穷亲戚朋友到门。

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

佐以酱姜一小碟,

最是暖老温贫之具。

大概是去年七月初的样子,在一次浏览购书网站的时候,无意间看到网站推荐的一本汪曾祺老先生的散文集——《五味》。起初只是简略地看了下介绍,但越看越被它吸引,遂下单购买下来。

这是一本讲美食的书,我没有像往常看小说一样一口气将它读完,而是选择在闲暇时刻翻个一页或两页,心想或许这样才能赋予属于它该有的那种小情调吧。

记得之前在学校念书的时候读过梁实秋先生的《雅舍谈吃》,当时也甚是着迷,不过我迷恋的倒不是梁先生所写的那些食物,而是他那一种精致的生活态度。梁先生可谓是一位真实的小资,一位真实的老派人的小资,骨子里就散发着一种贵族气质,有很多东西是我们这辈年轻人模仿不来的。所以,论文字的风格,我个人还是对汪老的隽永清淡更情有独钟一些。

汪老的文章,平中显着奇特,淡中有着滋味,简洁的话语里,既有江南秀丽的小桥流水,又有京城独特的小胡同。正如世人所评的那样:“汪曾祺的文、齐白石的画,都是东方文人的清雅、情趣和人间烟火。没有冲突,只有对世界的赏析和享受。”

书虽然早已经读完,但依旧放在床头,偶尔晚上休息早了,我就会捧起来再翻一翻,也顺便借着书里的美食安慰一下蠕动的胃。有时候,我常常问自己,我们在阅读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的时候,除了欣赏书或文章本身之外,还获得了什么?我想应该是看待问题或者事物的角度吧,通过作者独到颖悟的视角来欣赏他们所在的那个时代特有的人文风貌,再细细地品一品,将之应用到自己平时写作当中去。正如汪老曾教育后生们在文学创作时说道:“劝大家口味不要太窄,什么都要尝一尝。”

我觉得这本书最大的特色就是有趣、耐读和接地气,书里记录了汪老一生漂泊祖国南北,所品尝过的带有浓浓情谊的各种乡味食物,但是他并没有仅仅纯粹地写食物,写吃之余还表达了对人生酸甜苦辣宠辱不惊的达观以及对世间种种满满当当的热爱。汪老是江苏高邮人,离我的家乡很近,所以在书中记载的很多食物在我的家乡也是很普遍的。比如说野菜,小时候,逢到春天,我就会随着祖母,带着把小铲,挎着小篮,漫步在乡野田头,不一会儿就能挖满一小篮。祖母通常会把先前挖好的野菜洗净,剁碎加上些许调料,放入热锅里煸炒几下装盘。这种小菜无论是作为平时喝粥的佐菜还是用来做包春卷的馅料,都是绝佳的美味。又比如说茨菇、黄芽菜、腌咸菜、昂嗤鱼、虎头鲨等等,尤其是虎头鲨,记得小时候祖父有几张很小的渔网,每天傍晚,祖父都会把他的小渔网撒在村口的那条小河里,到了第二天早晨去收网时总是会有不小的收获,其中就有我最欢吃的虎头鲨。但是,随着后来环境的越来越恶化,小河中的鱼儿越来越少,也再难见到虎头鲨的踪影了。

要说书中让我感触最为深刻的一段文字的.话,当属这一段:“小时读《板桥家书》:“天寒冰冻时暮,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冬日,炒米在我们那儿是很平常普遍的食物,只要自己准备好米,花一点点的钱,炸上一小布袋,差不多就能吃一整个冬天了。记得小时候,每到初冬时,就会有一个穿着很朴素的老爷爷,在村头摆着一个小炉子一样的东西,炉子后面套着个长长的布袋子,只需把准备好的米放入小炉子里,生上火,老爷爷在旁边不停地摇动小炉子,不一会儿听到“嘣”的一声巨响,炒米就炸好了。炒米吃起来很方便,开水一泡,马上就可以吃了。冬天放学回来,搓着冻僵的双手,祖母帮忙拍打着身上粘着的雪花,然后泡上一大碗炒米,加入一勺白糖和少许香油,吃完全身都暖暖的。

有时候读读汪老的文字,觉得他就像一个冬天坐在庭院里晒着太阳的老奶奶,对着围坐在一旁的晚辈们带着些许絮叨慢悠悠地讲述着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可能会有些啰嗦,但我一点也不觉得不耐烦,反而觉得他是一个挺可爱的人。若要问为什么的话,或许是他的文字,勾起了我对故乡的思念,对祖母的思念了吧。

读了好几本关于写美食方面的书,觉得写得好的有梁实秋、汪曾祺、邓云乡、唐鲁孙,看完让人有垂涎欲滴之感,色香味跃然纸上。不过却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单从食品档次上说,唐鲁孙当列第一,毕竟是贵族出身,吃的好东西多,自然品味高人一头,食品的历史流传变化、做法等等说得头头是道。

梁实秋位居中档,他的文章文人气质多,精炼而又幽默,让人回味的时候不禁莞尔,自成一家风格。

汪曾祺和邓云乡乡土气息较厚,这和他们的经历有关,汪曾祺少年在家乡高邮,青年求学云南,一个穷学生自然没有多少机会吃得太精,而且他又喜好家常菜和家乡菜,尤其是第一次吃过的食物,多年后仍恋恋难忘,显得富于生活趣味;邓云乡成长与北京,与街头平民食物有不解之缘,吃得多吃的熟,感情深,同样的.食物,在别的人眼里感觉一般,在他那里却是无上美味。

上面四个人在北京待得时间都不少,他们的文章中关于北京的食物比重很大,由菜及人及事,娓娓道来,让人仿佛看到当年的风物,感慨历史沧桑变化,有京派传统。

还有一个写食物的大家是周作人,不过我读过之后,对他写的食物并没有太多感觉,反而觉得他的文字平淡之中多有韵味,好比一杯绿茶,淡淡涩涩。他的文章重点在文字而不在食品本身,文人气质最浓……

汪曾祺的文章我都喜欢,转贴一篇别人的评论吧。亦雅亦俗汪曾祺 买到汪曾祺的两本小书,都是山东画报出版社在汪氏逝后出版的,一为《文与画》,收录其关于国画的文字,并配有自作的画;二为《五味》,均为谈吃的美文。

其实汪氏小说集散文集舍中均有购藏,这次再度解囊,实在是这两本小书装帧精致,开本小巧,也便于把玩。在开始回暖的阳光下,不带任何功利目的地随便翻翻,我突然想起,汪先生的诞辰(3月5日)就要到了。

我不懂文学,当代作家作品寓目者极少,而汪曾祺是这极少数中我最喜欢的一个。可是说到喜欢的理由,一时又无从置答。喜欢其文字的清和雅?喜欢他于文字中透露的那种仿佛不经意的淡淡的情致?……好像是,又好像不完全是。

这回重读的汪曾祺,均非其专攻所在,不过是其创作之余事,居然对上面这个连自己也茫然的问题若有所悟。 汪曾祺谈吃,一点儿也不气派。拌菠菜、干丝、豆汁儿、芸豆……都是家常物什。他自己婉辞“美食家”的桂冠时,即以此为谦谢的理由,说“大菜,我做不了。

我到海南岛去,东道主送了我好些鱼翅,我放在那里一直没有动,因为不知道怎么做。”不喜“大菜”,只好“小菜”,这本系文人故习,犹如作诗不能露出富贵气一样。著有《随园食单》的清代诗人袁枚在一封书信中就说:“饮食之道不可以随众,尤不可以务名。

燕窝、海参,虚名之士也,盗他味以为己味。”他讥讽为世人所艳称的“燕窝、海参”为“虚名之士”,正和汪曾祺把“鱼翅”轻轻抛在一边如出一辙。

不过,文人的这种习性也要拿捏得恰到好处才行,否则,过犹不及,容易显出几分矫饰的味道,像袁枚就多少有一点,因为我们很难想象,时不时要在显贵府上打秋风的他,会一心把那张馋嘴放在家常小菜上。而汪曾祺不同,他一下笔,我们就知道……

我是个高中生,也想出出主意,写一下自己的拙见。首先以美的总体开篇,写到表现美的方式异和同,引出。分析沈汪的生活背景,人生经历。沈笔下的力量多是生活中各种经历所凝聚出来的,汪已经算是一种比较平静的人生经历了。(主体)沈作品中的思路是自然力量养育出的一种人文,景为文的心,而汪则更偏向于以景衬文。可以举例分析。沈的写作思路像蒙蒙细雨一般,对结构的全面没有太大的苛求,只是用正常语序表达出就可以了。汪受的教育比较全面,潜移默化。文章已经包含出一种结构,如涓涓的细流了。从沈,汪的作品中,我觉得还可以与曹文轩的作品比较一下,悲痛的力量逐渐淡化着。是因为时代赋予我们的秉性再逐渐改变吧?毕竟现在的日子比过去好多了,而日子好起来了,人们也就不愿意刻意去写不曾经历的痛苦了。这只是我个人的意见,美让人神往也就在于不同的人理解的美是不同的。能从这两位先生身上学点东西,我已经很幸福了。

去图书大厦是奔着木心的《哥伦比亚的倒影》去的。可惜没找到,却意外发现汪曾祺的散文集《人间草木》,这让我更加惊喜。一直特别喜欢汪曾祺的散文,收集了他所有的集子,前不久网上一位朋友求他1985年的散文集《晚饭花集》,我有,牛吧,买的时候1、4元。大学的毕业论文就是分析他的散文风格,不买书分析什么呢?

他的语言很怪,拆开来没什么,连起来就有味道。“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放在一起就像“老翁携带幼孙,顾盼有情,痛痒相关”。喜欢的地方就在此:简单、流畅,不娇柔,一气呵成。

汪曾祺作为当代著名短篇小说家、剧作家已是公认的事实,特别是他执笔的《沙家浜》家喻户晓。而我从知道他的名字起就把他当做散文家,读的第一篇文章是“大淖纪事”,说不出的散淡、精致,就连青石板的苔藓都滑爽地让人想念。

《人间草木》从大量散文中精选而成,最早的写于四十年代,大部分写于后半生,风格依然朴实,技巧臻于至境,很多文章我第一次读到。分别写了花草景致、各地风物、故乡美食、游记采风、难忘岁月、故人师长、平淡人生,篇篇都是精品。

写景是汪曾祺的长项,不枯燥、不艰涩,伴随着时代的印迹,老宅的每个角落都有奇特的故事。虽然过去了半个世纪,其声音、颜色、气味都已归于平静,但我们仍从字里行间看到从手心里滑过的岁月,想得起来都是温暖,怀旧的调子不可阻挡的在陷逸的老房子里漫延。汪曾祺写景怀旧的文章节奏缓慢,情景交融,叙事方法有点像旧小说。由于他熟读古文,文中比喻、怀旧、信手拈来,时不时跳出一些奇句、古句、拗句,风格如《梦溪笔谈》、《容斋随笔》。

写人的文章却情绪活跃、调子轻快,是一种极简的水墨摹写人物传统模式。一个个至亲人物出场,链接了他背诗、临贴、品茶、作画、写文的成长足迹,并理解其淳厚文学功底的源泉。

最喜欢他写美食和各地小吃的章节。偏偏他好象知道女性读者的爱好,只要提到美食,一定要细细介绍味道和制作过程,然后将成品认真形容一番,不但色彩斑斓还有立体感。

汪曾祺曾自谦地说写不了像伏尔泰、叔本华那样闪烁智慧的论著,也写不了蒙田那样渊博的长篇散文。他也不写抒情散文,觉得这个岁数感情过于洋溢,有点像老年人写情书,“不好意思”,所以他的散文都不长,“歪打正着”适应这个“快餐年代”的阅读习惯。短短的,散淡的小美文,读着不累,尤其适合春日午后散淡的阳光洒在身上,多数时候读着读着睡着了,在梦中体验“字字矶珠,句句灼灼”的意境。

好的文章是托着读者一路读下来“哟,完了,后来呢?”意犹未尽是也,这本散文集就有这效果。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暗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这是陆放翁的诗,与他广为人知的表达报国雪耻之志的诗歌不同,这首诗给我们看到了一个士大夫的日常生活情趣,闲适的心情有一种不被尘世所染的脱俗,就如汪曾祺先生的散文。

汪老是喜爱这首诗的,不如说是他喜爱这种心情,这种心情是具有生活气息的,他想展现给我们的就是他的带着心情的生活。

他对生活的感觉,似乎略有逃学孩子的清闲,世界也就这么大:嘴里叼着的微甜的草根、为了捉“都溜”沾惹了一身的臭芝麻、苗族女孩子娇嗔柔和的“卖杨梅——”声、在窗台上悄悄“吸着水”的绣球花,这就是生活,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艺术,他真实地、切身地享受这种艺术。

他是个别样的作家,他与当今坐在家里或办公室里眼珠牢牢盯住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舞、神经几近被络绎不绝的电话摧毁的作家不一样。他的文章、他的书像是被他本人抚摩过千万遍的,字里行间散发出的是木头铅笔的味道,而不是机器的硬冷,我能看到一个健朗的老人用他骨骼突出的手握住铅笔,面带淡定从容的微笑,他细腻动情的笔触时不时地给自己和我们一个小小的惊喜、小小的感动,为了一小盘带着雨珠的洁白的缅桂花,抑或是为了一条从湖心突然一跃而起的大鱼,还是堂倌颇具京腔的一声“收茶钱——”,它们以滋润人心的方式诠释了“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东方古训。平平淡淡才是真,平淡是一种生活状态、一种境界、一种认识,大多数人为了摆脱平庸而奋斗,但是那些成功的人在经历了暴风雨也见过了彩虹后,往往不再好高骛远,而是理解平淡、用这种平淡的心境热爱着平淡甚至“平庸”的日常生活。

其实从他的文章里得以体现的闲适之美正是他经历了人事浮沉后所潜心追求的,大美之美固然可畏,但是他给我们看到的是那种能令人会心一笑的小美,美在身边,美在本分。可惜现在人们大多没有精力和心情去关注这些看似琐碎的美,他们大多脚步匆匆,厚重的镜片竟把人们的心与社会、与自然隔离,太多的金属制品竟把人们的心层层包裹,作者在极力让我们感受美的同时,我分明听到一个慈祥的声音在对忙着赶路的世人们说:“孩子们,慢点走,你们看这朵海棠的颜色,像是哪个大家闺秀的胭脂水不小心从指尖滑落,浸进了花瓣里。真美。真美。”

曾经,不止一次地置身于《受戒》中的桃花源,在这里我仿佛来到了一个原始的乌托邦,一个宁静美妙的世外桃源,并不顾一切地爱上了它!

那是一片理想的乐土,确切的说,这是一个原始的乌托邦,在庵赵庄人们的心中,和尚和种地,织席,箍桶,画画等行当没什么不同,他们都是自由平等的职业人,与世道的艰辛,人生的苦涩都无关。如小英子一家,赵大伯是田场上样样精通的好把式,不仅脾气好,身体也结实的像一颗榆树;赵大妈也是精神的出奇,她不仅家乡菜做得可口,而且剪的花样子也是众家嫁闺女的稀罕物;两个宝贝女儿更是漂亮,大英子文静,已有人家,小英子活泼,成天嘻嘻哈哈,像只喜鹊,从这家人的日子,就可看出庵赵庄芸芸众生的一斑。

至于荸荠庵里的僧侣生活就更令人向往了,完全没有一般佛门寺庙里清规的羁绊。这里的和尚只要会一点做法事的基本功如放瑜伽焰口,拜梁黄忏之类,从此就可以吃现成饭,可以赚钱,可以还俗,可以娶亲,还可以买田置地,过优哉游哉的神仙日子。庵里的老师傅终日枯坐念佛,不问世事,在那“一花一世界”里沉醉。大师父仁山是“当家的”,管着经账,租账,债账三本帐簿,平日在庵里从不穿袈裟,经常是披件短僧衣,袒露着他那黄色的圆肚皮,光脚踢踏着拖鞋;其他两位师傅也是各有千秋,二师父在俗世是有家眷的,甚至每年还把他老婆接来避暑纳凉;三师父更是人不仅漂亮,有一手“飞铙”的绝活,甚至每场法事之后,村里就会有大姑娘或小媳妇蓦然失踪。最让人诧异的是他们吃肉从不瞒人,甚至过年的时候就在大殿上杀猪,这里的和尚过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祥乐时光,这哪里是一个“佛门净土”,分明就是一个现代版的“桃花源”。

就在这样一个世外桃源般的梦境中,我们的小主人公小明子和小英子相遇了:小明子他面如朗月,声如钟磬,聪颖好学,在随舅舅出家做了和尚渡船时,遇上了小英子,渐渐的,他们就成了好朋友,明子经常上小英子家,就这样,他们间朦胧的初恋就悄然萌生了,他们一起做针织,一个画花,一个刺绣;他们一起栽秧,放牛,割稻子,看打场,特别是他们挖荸荠后回家的一段白描,“她挎着一篮子荸荠回去了,在柔软的田埂上留下了一串脚印。明海看着她的脚印,傻了。五个小小的趾头,脚掌平平的,脚跟细细的,脚弓部分缺了一块。明海身上有过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他觉得心里痒痒的。这一串美丽的脚印把小和尚的心搞乱了。”多美的描写啊,把少男少女初恋时的心态描摹得曲尽其妙,婉而成章。最是最后他们一道进城,一个去善因寺受戒,一个给家里买东西,他们同坐一条小船,一道归去来,最后终于逼出了小明子的心里话:希望小英子做他老婆。

在这样的环境中,如此沉静,如此美好,人就会不自觉地与环境浑然一体,产生无限遐想,《受戒》,世外桃源般的梦境,让我无限向往!

孔老夫子有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食色性也”。这说明,吃东西和喜欢漂亮的事物是人的`本性。因此,吃,也就成了人类永恒的主题之一。

古往今来,关于描写吃的文章多矣,然吾独喜汪曾祺先生的风格。究其根本,在于其文字中充满了对这世界的赞美与感激,对生活的热爱与真诚。

在《故乡的食物》里,作者重点写了一样平常不过的食品—炒米。文章一开头,作者引用了《板桥家书》中的一段话:“天寒冰冻时暮,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此句一出,顿时让人觉得很亲切!处于社会最下层的人民,用一碗炒米,温暖着彼此的身体与心灵!

在文章的结尾,作者描写了在战乱年代的一个小插曲,没有常见的凄风苦雨,也没有常人心目中的离乱之苦,而是用幽默、浪漫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战乱中与炒米相伴的夜晚:“记不得是哪一年,总之是我还小,国民革命军孙传芳的军队在我们县境内开了仗,我们一家带了一点行李进了炼阳观,把一坛炒米和一坛焦屑带了去。我对这种打破常规的生活极感兴趣。很多人家住在一起,不能煮饭,这一晚上,我们是冲炒米、泡焦屑度过的”。在如此乱境中,还能保持这样的一份淡定,一份安静,一份从容,甚至一份幽默,这是何等的大智慧,大勇气!而这智慧和勇气有来自何处?文中自有交待:“这实在是我小时候度过的一个浪漫主义的夜晚。”没有对生活的无比热爱,没有对生命的无比礼赞,怎么会有如此的胸襟与气魄?

《豆汁儿》描写的则是北京城底层人民鲜活的生活画面:“豆汁儿是制造绿豆粉丝的下脚料。很便宜。有了豆汁儿,这天吃窝头就可以不用熬稀粥了。这是贫民食物。豆汁儿摊上的咸菜是不算钱的”。最有趣的一段在结尾处:有保定老乡坐下,掏出两个馒头,问“豆汁儿多少钱一碗”,卖豆汁儿的告诉他5分钱。“咸菜呢?”“咸菜不要钱。”“那给我来一碟咸菜。”寥寥数语,充满了人间烟火的气息,顿时让人感到这世界是如此的真实,如此的可爱,如此的让人留恋!

汪曾祺的书,用文学少女的话说,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女儿节的茶巾寿司,上等多汁的蘑菇,香喷喷的白芝麻,栗子。加入这么多配料的醋饭,用稍带甜味的薄薄蛋饼仔细的包裹着。虽然不是最近的作品,却非常亲切、可爱、紧紧揪住胸口,可是读著读著,醋的味道也不断变浓,直到最后变成深切的无常观充塞胸中。

我觉得汪曾祺的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地方民俗特色很浓。尤其是饮食文化,让人感觉这不是一本散文,倒像是金庸的武侠小说了。不能不让人想起《射雕英雄传》中黄蓉烧菜给洪七公吃的那一段。包括他的语言,都是半掺着文言的,读起来反而让人有一种顺化流畅的感觉。羽毛般又轻又薄的甜甜煎蛋慢慢四散在口中,心脏扑通扑通地跳著期待包在里头的松软康吉鳗、碎栗子的出现。就像是这样的感觉!

古往今来,上至九龙天子,下至平民百姓,无不向往着羽化登仙的生活,若是做不到,便梅妻鹤子,隐逸孤山做个隐士。然而,他们却忽略了尘世带给人的快乐生活。舒婷在她的《神女峰》中写道:“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新的背叛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长生不老,淡泊名利固然值得欣喜或钦佩,然而对酒当歌,寻山问水,觥筹交错却有着那些所谓的神仙隐士们体会不到的一番乐趣与风情。

汪曾祺的书,告诉我们的就是这一个道理。他写那些人都是些市井中最最常见的小人物,他写的食也是路边小摊上的并不怎么高级的地方小吃,他写的事也是一些常见的鸡毛蒜皮。可人们可从他那看似平淡无味的语言中品出人与人之间的美丽情感。命运在最大的不公平中有时会偶尔留下一丝温暖慰藉的余温,让人对这尘世难舍难弃,又好像一些另有深意的安排,一人一事都不是随便出现的,全看你心智够不够来领悟天意。

儿子与父亲间深切的交流等等,每一样都值得品味。

用力咬下椎茸瞬间流出的美妙汤汁!

融化在嘴里的康吉鳗!

成块的醋饭和栗子的甜味成了绝妙的搭配!

就连缠著蛋皮的葫芦乾也是充满弹性非常好吃呐!

这或许就是这本书的美妙之处。想到书中人事那些美丽的误会与牵绊,哪怕再僵硬的嘴角,也终会露出一抹微笑。

今天读完汪曾祺散文,感触较深。

一是学到一些理论知识。比如如何在文章中用字,其中他提到中国汉字的独特性和意义,他说中国汉字是用来看的,不是说的。许多诗歌一朗诵就没有以前的东西了,所以他反对朗诵诗歌和散文。他主张一字一字的认真扣字眼,沈从文的《边城》不到七万字,但写了半年。汪曾祺的散文同样从一个一个的字来看没有什么独特。但当放到一起那种行云流水的洒脱真的很奇妙。他主张刻画人物不应该描写太多,而应该从环境、声音、颜色等各个方面进行描写和烘托。如何组织文章?他说他是先在头脑里面对整个文章有了轮廓以后才写的。要先有个整体的构思。这些都是他端一杯清茶静坐时想出来的。

二是他的散文风格朴素、简练。人人看了都会明白,都能看懂,正是师承了沈从文的特点。虽然朴素,但那是一种文学修辞,文学语言,不是方言,没有在语言上的研究和大师的本领,是写不出那样的文字的。汪曾祺也说到老师沈从文、老舍他们是怎样练字的。汪曾祺本人家学渊源深厚,爱好广泛,上小学时,他的祖父就给他教《论语》,写小论文“义”,这就相当不错了,我上小学时,除了会放羊、掏鸟窝之外,文化的东西是绝缘的。汪曾祺散文我觉得最值得称道的是那种“真”,一点没有矫揉造作的嫌疑。是真情、真语言。尤其是那种语言真是难得,是应该让我们这些后辈好好揣摩的。一看就令人舒服,可信,不像现在好多人写的文章喜欢辞采华丽,但内容空空。不舒服,很令人别扭,不真实。由于爱好广泛,他的散文自然就非常博雅。草木性灵、历史文化、人物掌故、民俗风土、艺术文物……。都有涉及。但最真的是写人物的部分,尤其是对师友、家世、父亲、母亲等的回忆文章写的最美。令人陶醉,表现出他的善良、和蔼、真实。如《多年父子成兄弟》中对父亲的回忆,父子之间是那样自由、平等、融洽。《我的母亲》中对三位母亲的回忆。虽然两位是继母,但却充满了感情和幸福。

三是他的用情。他对任何人都是友好的。如对西南联大的诸多师友的回忆中,我们就能感觉到他对老师和同学的感情。很纯真,很自然,我觉得做人就应该像他一样。对任何人都很友好,对任何事都很认真。且那种追求自然、朴素的养生之道也值得我学习。文中提到的他的老师的一些为人处世,待客之道,修身养性我觉得对我影响还是很大的。那都是真人真事,人在生活中应该保持一颗童心,不要装腔作势。看书就是学习嘛。学文章,学做人,都很重要。

有关汪曾祺议论文素材

写作思路:按照时间与空间故事,开始写作,并将周边人的感受描写出来。

乡音难改,桑梓情深。汪曾祺一生有着强烈的家乡情结,正如他晚年所说:“人之一生感情最深的,莫过于家乡、父母和童年。离开家乡很远了,但家乡的蟪蛄之声尚犹在耳。‘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不论走到天涯海角,故乡总是忘不了的。”家乡人民对他的深爱之情亦如他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一样炙热。

来到汪曾祺纪念馆,尽管此时离纪念馆开馆还有一个多小时,但馆外早已围满了人,除了参加开馆仪式的领导、嘉宾,更多的是普通市民、文学爱好者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汪迷”朋友,他们静静伫立着,耐心等待开馆。

“咔咔咔、啪啪啪……”9时50分许,汪曾祺纪念馆正式开馆,现场顿时热闹起来,拍照声、鼓掌声此起彼伏,大家都用自己的方式来纪念汪曾祺、记录下这一刻。“汪曾祺纪念馆开馆啦!”“来汪曾祺纪念馆,品味汪老的‘诗与故乡’。”

“到这里来,与汪老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会晤’。”…… 在现场,大家纷纷拍照、拍视频,一时间,汪曾祺纪念馆开馆视频刷爆了微信朋友圈、抖音等网络平台,大家纷纷在汪曾祺纪念馆“打卡”。“汪曾祺纪念馆建立,让汪老以另一种方式回到了他最爱的故乡。来到这里,感觉汪老就在身边,从未远去。”采访中,不少市民纷纷感慨道。

走进场馆,仿佛跨越了流年,置身于“汪老的世界”。场馆内,汪老接受采访时的音容,手写的草稿,用过的眼镜、茶壶,创作的众多文学作品等随处可见,这里处处都透着他生活的气息,展示着他的文学魅力,让参观者无不驻足感叹,细细品味。在现场,正带领学生参观城北小学汪曾祺少儿文学院的指导老师韩增琴感言道:“汪老文字里的高邮永远生机盎然,汪老也永远在家乡人的惦念里风采熠熠。”

“学人中有不少是会自己做菜的。但都只能做一两个拿手小菜。学人中真正精于烹调的,据我所知,当推北京王世襄。世襄以此为一乐。据说有时朋友请他上家里做几个菜,主料,配料,酱油,黄酒……都是自己带去。听黄永玉说,有一次有几个朋友在一家会餐,规定每人备料击表演一个菜。王世襄来了,提了一捆葱。他做了一个菜,焖葱。结果把所有的菜全压下去了。此事不知是否可靠。如不可靠,当由黄永玉负责!”此节神似武侠小说。做菜之中似亦有白菜豆腐为最难一说,平淡之中,更见险奇。近读扬之水日记,又见王世襄焖葱故事,可知此事属实。见于《<读书>十年(三)》九六年一月十一日:午间往王世襄先生家。先是,负翁(按:指张中行先生)打电话来,说《留梦集》已经出版了。今日适有王世襄先生邀饭,可往王府寻他,以便取书。又嘱:索性饭口上去。若留饭呢,就坐下共饭了。因遵嘱午时前往,果被王先生夫妇一齐留住。王先生拿出手艺来,置办了六款:香菇冬笋炒雪里蕻、盐水鸭肝、白肉熬白菜、锅塌豆腐、海米烧大葱、糟溜肉片。别的都不见出色,唯烧大葱是一手绝活儿,居然一点儿没有了葱味。师母说,昨天为了买葱,走遍了一条街。这么一小盘子,用了一捆葱,剥下来的葱叶子就有一筐。负翁赞不绝口。最后连汤汤水水都吃净了。可见焖葱不易,实属绝活儿!

我觉得纪念他的文章可以写一写他的贡献以及自己对他的认识。

作文八大主题素材:

一、关于人格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牡丹花期到时尽情盛开,花落委地,依然夺目。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富贵更高贵。做人一样,拥有自己的品位,才有魅力。(张抗抗《牡丹的拒绝》)

二、关于理想

为人类的幸福和我们的自我完善而选择,他才是最幸福的人,才有可能成为最高尚的人。(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傅雷先生告诫他的儿子,也是告诫所有的年轻人,要做新中国的钟声,响遍世界,响遍每个人的心!为能替祖囤争光的人而快乐。(《傅雷家书》)

三、关于信念

为了化解楚国攻宋的危机,墨子不远千里,不顾自身体面,不顾凶险,只身深入虎穴,终于说服楚国放弃攻宋图谋。尽管他行义不被理解,但他济世救民的热切情怀,“非攻”“兼爱”的执著信念,是民族脊梁的代表。(鲁迅《非攻》)

四、关于文化

胡同文化的“处街坊”、“知足”、“忍”等,对于和谐社会建设是很有作用的,值得弘扬。但“易于满足”、“不爱管闲事”,“安分守已,逆来顺受”等,不利于改革进取,不是现代公民应有的素质,应当扬弃。(汪曾祺《胡同文化》)

五、关于思辨

改革开放,取人之长,补已之短,这是富强的必由之路,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是历史的证明。和平是共同的愿望,和好是解决民族争端的最有效渠道,内蒙有那么多的昭君墓便是力证。(《内蒙访古》)

六、关于修行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香菱潜心涵泳,如痴如醉,终于悟出诗的真谛。诗人气质的黛玉对香菱的感染也是重要因素,“见贤思齐”榜样的力量是学习不可少的。(曹雪芹《香菱学诗》)

马伶转败为胜的经历启示我们:有志者事竟成,这是立业之柱;深入实践,精益求精,是必经之路。(侯方城《马伶传》)

七、关于珍惜

“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王粲《登楼赋》)

柳永亦然。“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八声甘州》)

“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归有光对故居的思念,凝聚着三代人的亲情。

八、关于感恩

亲人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物质生存,更有精神支撑终生受益的教诲。翠翠祖父的告诫:“做一个人,不管有什么事皆不许哭,要硬扎一点。”(沈从文《边城》)

认识母爱(宽厚仁慈,坚定执着,无私无怨),珍惜母爱(不要到永远失去的时候才想起),回馈母爱。(史铁生《合欢树》)

关于汪曾祺的毕业论文

去图书大厦是奔着木心的《哥伦比亚的倒影》去的。可惜没找到,却意外发现汪曾祺的散文集《人间草木》,这让我更加惊喜。一直特别喜欢汪曾祺的散文,收集了他所有的集子,前不久网上一位朋友求他1985年的散文集《晚饭花集》,我有,牛吧,买的时候元。大学的毕业论文就是分析他的散文风格,不买书分析什么呢? 他的语言很怪,拆开来没什么,连起来就有味道。“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放在一起就像“老翁携带幼孙,顾盼有情,痛痒相关”。喜欢的地方就在此:简单、流畅,不娇柔,一气呵成。 汪曾祺作为当代著名短篇小说家、剧作家已是公认的事实,特别是他执笔的《沙家浜》家喻户晓。而我从知道他的名字起就把他当做散文家,读的第一篇文章是“大淖纪事”,说不出的散淡、精致,就连青石板的苔藓都滑爽地让人想念。 《人间草木》从大量散文中精选而成,最早的写于四十年代,大部分写于后半生,风格依然朴实,技巧臻于至境,很多文章我第一次读到。分别写了花草景致、各地风物、故乡美食、游记采风、难忘岁月、故人师长、平淡人生,篇篇都是精品。 写景是汪曾祺的长项,不枯燥、不艰涩,伴随着时代的印迹,老宅的每个角落都有奇特的故事。虽然过去了半个世纪,其声音、颜色、气味都已归于平静,但我们仍从字里行间看到从手心里滑过的岁月,想得起来都是温暖,怀旧的调子不可阻挡的在陷逸的老房子里漫延。汪曾祺写景怀旧的文章节奏缓慢,情景交融,叙事方法有点像旧小说。由于他熟读古文,文中比喻、怀旧、信手拈来,时不时跳出一些奇句、古句、拗句,风格如《梦溪笔谈》、《容斋随笔》。 写人的文章却情绪活跃、调子轻快,是一种极简的水墨摹写人物传统模式。一个个至亲人物出场,链接了他背诗、临贴、品茶、作画、写文的成长足迹,并理解其淳厚文学功底的源泉。 最喜欢他写美食和各地小吃的章节。偏偏他好象知道女性读者的爱好,只要提到美食,一定要细细介绍味道和制作过程,然后将成品认真形容一番,不但色彩斑斓还有立体感。 汪曾祺曾自谦地说写不了像伏尔泰、叔本华那样闪烁智慧的论著,也写不了蒙田那样渊博的长篇散文。他也不写抒情散文,觉得这个岁数感情过于洋溢,有点像老年人写情书,“不好意思”,所以他的散文都不长,“歪打正着”适应这个“快餐年代”的阅读习惯。短短的,散淡的小美文,读着不累,尤其适合春日午后散淡的阳光洒在身上,多数时候读着读着睡着了,在梦中体验“字字矶珠,句句灼灼”的意境。 好的文章是托着读者一路读下来“哟,完了,后来呢?”意犹未尽是也,这本散文集就有这效果。 (摘自网络)

我是个高中生,也想出出主意,写一下自己的拙见。首先以美的总体开篇,写到表现美的方式异和同,引出。分析沈汪的生活背景,人生经历。沈笔下的力量多是生活中各种经历所凝聚出来的,汪已经算是一种比较平静的人生经历了。(主体)沈作品中的思路是自然力量养育出的一种人文,景为文的心,而汪则更偏向于以景衬文。可以举例分析。沈的写作思路像蒙蒙细雨一般,对结构的全面没有太大的苛求,只是用正常语序表达出就可以了。汪受的教育比较全面,潜移默化。文章已经包含出一种结构,如涓涓的细流了。从沈,汪的作品中,我觉得还可以与曹文轩的作品比较一下,悲痛的力量逐渐淡化着。是因为时代赋予我们的秉性再逐渐改变吧?毕竟现在的日子比过去好多了,而日子好起来了,人们也就不愿意刻意去写不曾经历的痛苦了。这只是我个人的意见,美让人神往也就在于不同的人理解的美是不同的。能从这两位先生身上学点东西,我已经很幸福了。

1、论王朔小说的大众文化特征2、论舒婷诗歌的人道主义情怀3、论汪曾祺小说的儿童视角4、论汪曾祺小说的文体特征5、论汪曾祺小说的“创新”与“袭旧”6、论路遥小说的苦难意识7、论儒家文化在路遥小说中的体现8、论《平凡的世界》中的女性形象9、从韩寒或郭敬明或春树或张悦然小说看“80后”的创作特征10、论《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11、论顾城诗歌的童话色彩12、论余秋雨散文的人文关怀13、论莫言《红高粱》系列中的生命意识14、论余华小说中的父亲形象15、从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自审到现代都市的女性叙写——论王安忆小说创作的嬗变16、论短信文学的审美特征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