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湘西情歌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4 04:49:14

湘西情歌研究论文

《边城》论文提纲

论文提纲是作者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便于作者有条理地安排材料、展开论证。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边城》论文提纲,希望大家喜欢。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作品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纯爱故事,展现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

论文题目:浅析沈从文《边城》中的乡情美论文

一、序论

《边城》是现代文学史上最具特色的小说文本,是文学牧歌传统中顶峰之作。沈从文的《边城》建构了一个属于他的“湘西世界”,反映了“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为悖人性的人生形式”。小说刻画了众多鲜明独特、至善至性、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沈从文心中的女神翠翠形象的塑造,她是爱的天使,人类的精灵。是爱与美最完美的体现。作品极力表现的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是那么地和谐、优美、纯净,令人钦慕。沈从文用诗意的笔触点染的边城和当时动荡社会相比,简直是一块脱离尘寰的“世外桃源”。《边城》中不仅仅是对理想、对主体的审美追求,也流露出作者淡淡的忧愁和寂寞,也有人在命运变数面前的无助与无奈,隐伏着很深的悲剧。《边城》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瑰宝,真正寄寓着沈从文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而且达到了极致,为读者所仰慕。

湘西地处川、湘、黔三省交界,边城茶垌较少受到现代都市资本主义文明的侵蚀。加之那里是少数民族杂居,过去统洁者大汉族主义压迫,增加了少数民族的内聚力和团结性,而民族内的阶级、等级观念相对淡薄。在湘西世界里,沈从文在山与水的自然环境中度过了一般乡下孩子应有的童年,青年时在令人烦乱的军营里挣扎生存,到后来弃军从文走进六朝古都北京,从此就有了他艰辛地文学创作生涯。这期间,沈从文在都市生活中看到的是太多的血腥、伪善、残酷和丑恶。于是他只能转过身来,从过去,从民间寻找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用乡村原始的人性美和人情美来达到改造社会,重塑民族品德。固然,湘西这块被人们称为“中国的瑞士”的故土终被沈从文发现并钟情。

二、本论

(一)《边城》乡情美的第一个方面是通过描写山水风情之美,优美的自然风光,淳朴还可爱的湘西来展现的。

《边城》开篇便将读者引领到湘西的一片旖旎风光中。边城依山傍水,远离尘嚣,和平安详,如世外之境。白塔下的老人、女孩和黄狗居住在一条小溪边,“溪流如弓背,清澈透明”。这座小小的山城,鸟语花香,青山翠竹;古朴的吊脚楼,耸立的小白塔,一脉清流相伴随,花自开来水自流,自然的生命季节循环不息。

(二)《边城》展现乡情美的第二个方面是通过老船夫对女儿、对孙女的挚爱来体现的老船夫是作者在小说中尽力刻画的另一个人物。对于自己的女儿和孙女,他痛爱有加,把自己的整个身心都给了她们。十七年前,当他的独生女背着自己与驻防的一名绿营兵恋爱,有了小孩后,他“却不加上一个有分量的字眼儿,只作为并不听到过这事情一样,仍然把日子很平静地过下去。”后来,士兵服毒死了,女儿为之殉情。老人主动挑起了哺育孤雏的重任,没有一句怨言,几十年如一日,风里雨里,来来去去。。

(三)《边城》展现乡情美的第三个方面是通过老船夫对自己工作的敬业和对过渡人的慷慨来表现的。

在作者的笔下,老船夫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出代表。他善良、勤劳、朴实、憨厚、忠于职守、克尽本分。他生活虽然清贫,但却不贪心;乐善好施,却从不索取,“凡事求个心安理得”。终生为别人服务,却不图别人的一丝报答。

(四)《边城》乡情美的第四个方面是通过邻里之间的和谐与自然体现了最宝贵的乡情美

船总顺顺便是这一点的总代表。他“大方洒脱”、“欢喜交朋结友,慷慨又能济人之急。”对“因船只失事破产的船家,过路退伍兵士、游学文人墨客”,“凡到这个地方闻名求助的,无不尽力帮助”。在他的身上少了都市人的自私和狭隘,少了商人聚敛钱财的贪婪与世故,少了奸妄小人的阴险奸诈;多了一副乡里人的宽阔豪爽的胸怀,多了一颗仗义疏财的仁义之心,多了一种乡民的光明磊落和正道直行的品德。正是这种美德影响着乡邻,从而在这块不显山不露水的偏僻小地保留了一份大都市里想都不曾想到的民风民俗,而且这种“重义轻利又能守信自约”的淳朴民情在这古老的大地上哺育着一代又一代,演绎着一个又一个传奇式的田园牧歌故事。

(五)《边城》乡情美的第五个方面是通过对风俗的描写来体现《边城》中对风俗的描写最引人注目之处就是对端午节这种娱乐民俗的描写。譬如,作品的第三节这样写到:“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的种种情形。”

这样的喜庆风俗是何等的壮观,何等的美啊!作者把赛龙舟的整个过程细致地叙述出来,内蕴着作者对它的虔诚和赞美之情。作品中描写的那如雷般的鼓声、两岸人的呐喊助威声、庆祝胜利的鞭炮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向世人传达着湘西这一古老民族的强悍与旺盛的生命力。这声势浩大、激动人心的湘西古老民俗活动,蕴含着坚定、自信、奋勇、拼搏的民族活力。

三、结论

《边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件别致的艺术精品。《边城》被许多读者看作是“一部证明人性皆善的著作”。《边城》是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没有丑恶,只有善美,纯然是一曲人性美的牧歌。《边城》写的是往日的湘西,是现代文明所未曾浸染的封闭的乡村社会。活跃在这里的人物,不论是管码头的顺顺,老军人杨马兵,还是掌渡船的爷爷同翠翠,都是靠自身的劳动生活,都是存心于人为善存心待人以诚。都不去思考生活的意义,只是默默地忠实地劳动着,都信奉着灵魂的天真,这里人与人,人与自然都是极和谐的,因而洋溢在作品中的是一种活脱脱的“生命”。这种“生命”还处于自在状态,从相依为命的撑渡船老人和他的孙女翠翠,到同爱着翠翠的掌水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每人都无不善良,正直,热情。他们有简单而执着的信仰,在宁静纯朴的生活中跃动着生命坚韧的活力。

在沈从文看来,湘西世界是一个“神性”的世界。是“爱”与“美”构筑的一个理想王国。《边城》就是这个王国中的一座丰碑,在《边城》中,作者以恬静悠远的风格,用温润柔和的笔调,借诗词曲赋的意境,描绘出了风俗淳朴,便是作野气的卖身女,粗俗的水手,迟钝的山民也因了家乡边地淳朴的风俗,原始的活力而显得浑厚可爱,对一切不抱偏激的态度,在宽容中欣赏一切有生。这种飘逸而中庸的人生态度和美学观说明沈更多地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东西。美在沈心中是确切而可感知的,其参数值是稳定的。

1、翠翠的身世悲剧

小城没有收到现代文明的影响,保持的古朴的韵味,但传统的思想对人性也产生的束缚。翠翠的神十很可怜,本来她的家庭很美满,有恩爱的父母,但是她的父亲在爱情与责任无法抉择的情况下,选择了自杀,那个时候翠翠还在妈妈的肚子里,翠翠出生后,妈妈自杀殉情。只剩下翠翠与爷爷,不用想就知道这一老一小的生活该是多么艰难和悲凉。爷爷对翠翠虽然很关心,但是毕竟没有女人那么细腻的心思,能够在爱情方面指导翠翠。在还没结婚的时候,爷爷就去世了,只剩下翠翠一个人,孤苦无依,但是她的人生之路才刚刚开始。

2、翠翠和傩送的爱情悲剧

小说的男女主人公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互相喜欢上了对方。本来两个人两情相悦,应该会有个好的结局。但是,傩送的哥哥也喜欢上了翠翠,为了躲避情伤成全弟弟,外出闯滩死了,这让傩送觉得,如果坚持和翠翠结婚就对不起哥哥,而船总觉得大儿子喜欢翠翠,现在大儿子死了,也不好将翠翠嫁给傩送。[]因为从小没有妈妈,没有人告诉翠翠该如何处理感情,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傩送的追求,而选择了逃避,她羞怯的.个性,让傩送到最后都不知道翠翠其实是喜欢他的;而爷爷在对这件事的处理上,表现的很委婉,让傩送误会了他的意思,而且对于哥哥,傩送始终是觉得愧疚,最终选择了离开。翠翠与傩送的爱情之花,还没来得及开放就凋谢了,之所以会造成这种悲剧,主要是因为男女主人公对各自的命运都没有很好的把握,而错失了机会。

3、天保的感情悲剧

在《边城》中,天保是一个悲剧人物,感情悲剧是他人生的标签,他爱上了翠翠,这是多么纯美的女子,可是偏偏也是弟弟傩送的心上人,那么天保就必须面对两难处境:成全弟弟的感情,自己奔走异乡;或者是不顾一切的追求翠翠,成就美好姻缘。在这种选择下,天保的悲剧命运便注定了,作为哥哥,善良的天保不会和弟弟抢夺爱人,所以他选择成全。他对翠翠是真心的,虽然退出了,内心却是痛苦的、落寞的,为了走出情伤、摆脱这种负面的情绪,天保选择离开家去闯滩。因为情绪受到影响,使他在面对突发状况的时候,失去的以往的冷静和判断,不小心掉到水里再也没有上来。天保的一生非常短暂,但是没有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所以他的爱情无法开花结果。

4、爷爷的命运悲剧

小说中爷爷的命也很苦,女儿在他中年的时候自杀死了,身边只有女儿留下的孩子陪着他。爷爷一生中最大的愿望就是为翠翠找个婆家,让心上人能够呵护翠翠,使得翠翠过上安稳幸福的生活。爷爷是经历岁月洗礼的,他有细致的心思,并且努力的促成翠翠和傩送两个人的婚事。可是,由于他处理事情总是不那么直接,使得顺顺这个船总对他不满,天保的死也打击了傩送,使其由负罪感。爷爷年纪大了,原本应该子孙满堂、幸福闲适的度过晚年,可是却不得不操持生计,忧心于外孙女的婚姻大事。爷爷是坚强的,同时也是落寞的,这使得这个人让人同情,对孙女的疼爱,对生活的奔波,年岁不饶人,最终死在了一个风雨骤起的夜晚,使其悲剧一生画上了不圆满的句号。

《边城》这部小说讲的故事比较简单:在湘西茶峒山城一里外有一条小溪,溪边住着一个摆弄渡船的老人,他有一个名为翠翠的孙女,老船夫和孙女两人相依为命,在城内码头上掌事的龙头老大名为顺顺,他的两个儿子天保与傩送同时爱上了翠翠,而翠翠却钟情于弟弟傩送,老大天保在失望之下驾船下游,结果出事淹死,弟弟由于哥哥的死而内心非常纠结愧疚;在一个雷雨之夜,翠翠的爷爷死了,虽然傩送也爱着翠翠但始终没有回来,留下翠翠一人生活。

一、生命的优美、健康

生命的健康与优美一方面指的是体魄和容貌上的自然与美丽,在《边城》中,青年人身体结实强健,充满了生命力。沈从文为了描写这一特点,常常使用动物来描写人物的体魄,比如说用“结实的小公牛、小老虎”来描写天保和傩送,用“一只天真活泼的小兽物”来描写翠翠。作者完全没有贬低之意,反而是对这些年轻人所散发出的自然灵动的气息充满喜爱。翠翠的容貌也具有自然的美感,沈从文这样描写到: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翠翠的这种天然质朴的美感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了作者的审美理想和情趣。另一方面是爱情的自然与美丽,在《边城》中沈从文描写翠翠和傩送之间的爱情非常含蓄:第一次两人在黄昏时相遇,一见钟情;第二次傩送上青浪滩,翠翠并未见到他;第三次,翠翠与傩送在龙舟比赛中偶遇,两人对视微笑。当天保发生意外之后,傩送内心歉疚,黯然离乡,而翠翠早晚等在他离开的渡口。虽然二人之间的爱情铭心刻骨,但他们聚在一起的时间却非常短,沈从文也用了非常高超的技巧描写了少女的矜持和羞涩,这样的爱情是严肃而庄严的,充满了神性的美 。

二、人格品质纯美高尚

小说《边城》中的人物基本上都拥有诚实、勇敢、热情、真诚的优美品格,在这个小城中几乎无人不善。比如说老船夫将摆渡当作是自己的天职,一辈子任劳任怨,从未收取过客的财务,偶尔一些不得已而得到的好处,老船夫也想方设法超量的回报;船总顺顺仗义疏财、正直大气,受到了很多穷人的尊重,比如说船工在水上失事后,他经常赠送财务帮助其周济,而当船工之间产生纠纷时也常常会让他来做出裁判,顺顺总是可以非常圆满的解决问题。其他人物比如说天保、傩送、翠翠等,他们身上所具备的诚实善良、热情真诚的品质更是优秀青年的代表。

三、人际关系的和谐美

人际关系之间的和谐美可以从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关系看出,《边城》中所描写的是一个具有些许原始氏族遗风的宗法制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没有矛盾的阶级仇恨。船总顺顺是富人,老船夫是穷人,然而他们可以和谐相处往来,当老船夫到顺顺家中去时都可以得到一位老人应有的尊重,顺顺看到老船夫与翠翠生活困难,还常常派人给老船夫送财务。第二,和谐的人际关系也可以从朋友之间的交往看出:《边城》中几乎所有人都能够真心实意的对待朋友,杨马兵年轻时曾经喜欢翠翠的母亲但却没有走到一起,而他却并未对老船夫一家有所记恨,反倒是和船夫成了忘年交。老船夫去世之后,杨马兵便搬到船夫的家中,肩负起照顾翠翠的责任,和翠翠两人相依为命,一起等待傩送归来。最后,人际关系的和谐美也可以从长辈对晚辈的疼爱怜惜看出来,天保向翠翠提亲时,老船夫是同意的,而当他了解到自己的孙女喜欢天保的弟弟,于是便尊重翠翠的意愿,尽可能的帮助孙女实现她的愿望。

四、民风的淳朴之美

在《边城》所创造的社会中,处处都能够发现真善美,船总顺顺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人物。小说中描写他大方洒脱、喜欢交朋友、慷慨且能帮人解决燃眉之急。顺顺对于因为船只失事而破产的船家都慷慨解囊,尽自己可能的力量去帮助他们。在顺顺的身上我们看不到现代人的自私与拜金,而是一种朴素的正直与光明磊落的品德,而这些优点我们也可以从天保兄弟的身上找到。天保兄弟都爱上了翠翠,在他们心中,真正的爱情是与金钱、地位、名利无关的,它代表的是付出与奉献而非索取,但当自己的幸福与他人产生矛盾时,他们都愿意忍痛割爱,成人之美。这一点直接的表现了出了天保兄弟自我牺牲的精神,他们以一种健康自然的生命形式,彰显出了一种平凡而伟大的人性美,让读者都为之动容。恰恰就是这些乡民所具备的美德让这块土地形成了淳朴的民风,而这样淳朴的民风也在一代一代的传承和发扬,演绎出了许多令人感动的美丽故事 。

五、结语

沈从文借小说《边城》着力刻画了人性的美,同时把这些美集中在一个“情”字之上:两性之情、亲子之情、朋友之情。透过这些情感来描写了人和人之间的淳朴、友爱以及人内心的善良真诚,创造出了一个理想的生活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人人都可以保持做人的美德、人人都可以守住灵魂的纯洁,是一个没有经受世俗污染的自然和谐的社会。

一、包含死亡意蕴的水———终结生命的力量

《边城》中的水意象不仅具有清澈透明的柔美气质,同时还包含着刚烈凶猛的死亡意蕴,小说中有三个美好而纯净的生灵因为水而死亡。首先是翠翠的母亲。这位老船夫的独生女不愿违背道德和责任的规范,最终为了成全爱情的忠贞而殉情———产后吃冷水而死,这不仅仅是她个人的悲剧,同时也间接造成了翠翠的悲剧。翠翠这个可怜的孤雏从出生起便只有爷爷一个亲人,在小说中翠翠也常常冒出“若爷爷死了呢”这样可怕的念头,而老船夫也对女儿的去世无法释怀,每每想起都颇为伤心,也忍不住会担忧翠翠可能会与她母亲有着共同的命运,同时也会自言自语“翠翠,爷爷不在了呢?你将怎么样?”可见水带走了翠翠母亲的命,同时也使翠翠陷入一种极其脆弱的人生状态中。其次是顺顺的长子天保。在经历了月下唱歌之后,天保毅然决定乘船离开茶峒这个地方,不料却在茨滩下溺水而亡。随着天保的死亡本来简单的爱情故事变得误会重重,天保的死在船总顺顺和傩送心中对老船夫埋下了极深的芥蒂,为傩送和翠翠原本纯真的爱情埋下了挥之不去的阴霾,由此翠翠的爱情悲剧似乎已成定局。最后是翠翠的爷爷老船夫。一夜电闪雷鸣狂风暴雨之后,翠翠醒来,发现雨水冲毁了屋旁的菜园地,冲垮了屋后的白塔,更带走了爷爷年迈的生命。这对于她来说无疑是一次颠覆性的打击,如果说傩送的顺水而下使翠翠失去了爱情的着落,那么失去爷爷则使翠翠的生命失缺了依靠和荫庇。她失去了唯一的亲人,失去了从小到大的依靠,她从此只能孤苦无依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等待那个不知归期的爱人,悲剧气氛在此达到高潮。

二、虎耳草———纯美少女的朦胧情爱

虎耳草作为小说中重要的一个植物意象,小说中一共提到了六次,前五次是在梦中,最后一次是翠翠在现实中摘了一把虎耳草。虎耳草这一意象是翠翠纯真情爱的象征,而从梦中到现实的这个过程则预示着翠翠情爱意识一步一步地自我觉醒。翠翠在回味着爷爷诉说的母亲与父亲白日对歌的爱情故事中睡着了,“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歌声浮起来了,仿佛轻轻地在各处飘着,上了白塔,下了菜园,到了船上,又复飞窜过对山悬崖半腰———去做什么呢?摘虎耳草!”这是虎耳草这一意象在文中的第一次出现。父母的爱情故事,加上傩送那夜在月下的歌声促使着翠翠在梦中展开了一段情爱幻想,而虎耳草则正是翠翠的相思意象,是少女对心上人歌声在梦中所做的心有灵犀的感应,而飞到悬崖上摘虎耳草这种大胆的幻想则预示着她对情爱的追求与期盼。小说第十五节中,爷爷给翠翠唱傩送给她唱过的情歌时,翠翠不是在梦中而是在口中说出“我又摘了一把虎耳草了”这句话,进一步表明了这颗少女的心已情窦初开了,也使得爷爷最终明白了孙女心归何处。小说第十七节中,翠翠上山去掘竹鞭笋,“翠翠把竹篮向地下一倒,除了十来根小小鞭笋外,只是一大把虎耳草”。这是小说中最后一次提到虎耳草,也是唯一一次翠翠在现实中摘的虎耳草。这一情节暗示着翠翠的纯真情感由暗中期待转变成显性展示。正如闫晓昀所言:“‘虎耳草’同‘翠翠的爱情’正是在这种相互映照的过程中实现了双向建构,在‘恰到好处’的出现中,虎耳草具备了超越审美价值的语义阐释功能,仅着六处笔墨,便已能替代繁琐的描述,将翠翠复杂的情爱心理变化凝练地呈现。”

三、碾坊与渡船———现代价值观对传统价值观的冲击

碾坊与渡船是小说中一组相对的人文意象,分别象征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整体反映出现代价值观对传统价值观的冲击。甚至还有人认为“碾坊和渡船这两个意象,不仅反映了湘西的时代特征和民间习俗,而且凸显了一个封建宗法关系与原始民性交织的社会”70。单纯从傩送的角度出发,他的爱情生命中存在着两位为他守候的女子,一个是与他一见倾心的翠翠,另一个则是主动求亲的团总家的小姐。如果说碾坊是团总家小姐的陪嫁物,那么渡船则可以看作是翠翠的陪嫁物。渡船背后所代表的生活和价值观:从老船夫的口中我们知道摆弄渡船是有口粮的:三斗米和七百钱,这便是祖孙二人所有的收入。翠翠与天保初遇时,顺顺让天保将鸭子给翠翠,并提及“且知道祖孙二人所过的日子十分拮据,节日里自己不能包粽子,又送了许多尖角粽子”。可见守着渡船的祖孙俩的生活是十分清苦的,即便生活如此清苦,当客人硬是要给祖孙俩额外的渡钱时,他们就硬拽住客人把钱还给他们,还自备上好的烟招待渡客。而碾坊的情况却截然不同。小说第十节中,傩送邀翠翠和老船夫到城中看热闹时,老船夫到新碾坊看水碾子时,听到熟人介绍碾坊值大钱七百吊。翠翠在河边也听到妇人们的谈论:“人家在大河边有一座崭新碾坊陪嫁,比雇十个长年还得力一些”,“一座碾坊的出息,每天可收七升米,三斗糠”。由此可知,得到碾坊可以过富足无忧的生活。渡船是流动的,碾坊是固定的,渡船是不带来财富的,而碾坊是可以带来财富的,从这两种意象的不同特点中,我们不难看出:渡船是边城传统文化的标志性意象,是与边城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相生相伴的,是依水而生的边城人民的重要交通工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边城人民的生活是一天也不能离开渡船的,它象征着一种古朴、淳厚,虽清苦但安适、自由、浪漫的生活方式,反映的是重义轻利的传统价值观。而“碾坊”则是在现代文明冲击下衍生出的新兴意象,在当时是作为一种“罕物”而存在的,是平常人求之不得的,代表的是一种富足却庸俗的生活方式,传达出重利轻义的现代价值观。通过翠翠耳朵,我们知道河边的妇女曾这样议论过:“他又不是傻小二,不要碾坊,要渡船吗?”“那谁知道,横顺人是‘牛肉炒韭菜,各人心里爱’,只看各人心里爱什么就吃什么,渡船不会不如碾坊!”可见,在茶峒人民的最初观念里,碾坊和渡船这两个意象本身不具有可比性,不存在任何好坏优劣之分,只要各人“心里爱”便就是好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价值观的不断入侵,“利”观念逐渐加入,两相比较,明眼人都可看出“在河边管理一个碾坊比管理一只渡船多变化,有趣味”,而且“一个撑渡船的若想要有座碾坊,那简直是不可能的妄想”,这几乎快成为整个茶峒人民的整体思想观念了。这也反映出现代重利轻义的价值观对传统价值观的强烈冲击。当然作者也透过傩送选择只有渡船的翠翠而放弃有碾坊作为陪嫁的富家女的这一决定,表露他自己对传统价值观的肯定。正如罗才平所说:“正是因为怀着对民族美德丧失的深切忧虑和重建的责任,沈从文才在《边城》中对那亘古的‘渡船’寄寓了丰富的象征意蕴。它既是老船夫高尚人格乃至民族品德的一种象征,又是两兄弟对翠翠的真挚爱情的实质之所在;既寄寓了作者人性皆善的社会理想,又在理想人生与理想社会的描绘中揭示出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93笔者希望能够在文学地理学视域下为《边城》的解读开辟全新的视角,以期达到为后来者抛砖引玉的作用。

根据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以及民歌的不同风格色彩,中国民歌大体可以分为六个不同的风格色彩区。 1.北方草原文化民歌区; 2.西部受伊斯兰文化影响的新疆民歌区; 3. 西部受佛教文化影响的藏族民歌区; 4.西南高原多民族古老原始文化民歌区; 5.东北受萨满教影晌的狩猎文化民歌区; 6.西北高原多民族半农半牧文化民歌区; 7.中原及东部沿海有着古老传统文化的汉族民歌区。 至于每个民歌区的民歌分类。由于民族不同,各自有其传统的分法,不可能划一,只能存异。 1.北方草原文化民歌区 这个民歌区主要处于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以蒙古族民歌为代表。蒙古族历来有“音乐民族”、“诗歌民族”之称。民歌可分“长调”、“短调”两大类,“长调”民歌主要流行于东部牧区以及阴山以北地区,特点是字少腔长,富有装饰性,音调嘹亮悠扬,节奏自由,反映出辽阔草原的气势与牧民的宽广胸怀。牧歌、思乡曲、赞歌等大多属于长调。闻名的曲目有《辽阔的草原》、《牧歌》等。“短调”主要流行在西部、南部半农半牧区,其特点是结构短小,节奏规整,不少叙事歌、情歌、婚礼歌都属于“短调”。著名的短调民歌有《森吉德马》、《小黄马》等。草原文化民歌的共性是表现出草原牧民的质朴、爽朗、热情、豪放的情感与性格。此外,在西蒙还有一种“蒙汉调”(蛮汉调),它是蒙、汉两个民族的音乐文化相互吸收,相互交流的产物。流行于河套一带的“爬山调”也是蒙、汉民族共同喜爱的歌种。 2.西部受伊斯兰文化影响的新疆民歌区 这个民歌区地处新疆,以维吾尔、哈萨克民歌为代表,它受过来自中亚伊斯兰传统文化的影响,与阿拉伯音乐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歌舞艺术以“十二木卡姆”闻名于世。民歌有爱情歌、劳动歌、历史歌、生活习俗歌四大类。维吾尔民歌在音调方面包括了中国音乐、阿拉伯、欧洲三种音乐体系,它是中国民歌音调多元化来源最突出的一种。有不少民歌是与舞蹈相结合的,具有活泼、风趣的格调。闻名中外的民歌有《阿拉本罕》、《半个月亮爬上来》、《达坂城》、《送我一朵玫瑰花》等。哈萨克族主要居住在北疆,从事牧业。民歌可分为三大类:(l)词曲固定的民歌(包括牧歌、狩猎歌、情歌、宗教歌等);(2)即兴填词的民歌(包括山歌、渔歌、谜语歌等);(3)习俗歌(包括婚礼歌、哭嫁歌、送嫁歌等)。其中以情歌数量最多,大都表现情人离别的痛苦和祝福。哈萨克民歌中有中国音乐和欧洲音乐两种体系。中国音乐体系以宫、羽调式最多。闻名全国的有《玛依拉》、《等我到天明》等。 3.西部受佛教文化影响的藏族民歌区 这一民歌区包括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的部分藏族聚居地区。民歌包括山歌(牧歌)、劳动歌、爱情歌、凤俗歌、颂经调五大类。民歌演唱活动大都与佛教节日有关,民歌中不少是与舞蹈结合在一起的,如“囊玛”、“堆谢”、“果谢”、“锅庄”等歌舞品种。音乐属于中国音乐体系,民歌一般特点为热情、开朗、诚挚、动人,极富高原特色,节奏律动性强。闻名的民歌有《北京的金山上》等。《北京的金山上》原来是一首箭歌(即狩猎歌),最初流传在西藏的东南部林区。如今成了流传全国的新民歌。 4.西南高原多民族古老原始文化民歌区 这一民歌区包括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的少数民族地区一带。有二十几个不同民族聚居在这里。该区民歌有着不同层次的古老文化特征,具有特殊的社会功能,民歌大多为“诗、歌、舞”相结合的演唱形式,内容复杂多样,同时存在着不同历史阶段的民歌。由于许多民族没有文字,民歌成了他们记载历史、传播知识以及进行社交活动的重要手段,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所有这些都反映出特殊的、多层次的文化现象。这一地区代表性民歌是多声部民歌。多数民族都有二声部、三部民歌。民歌的分类有“大歌”、“小歌”。大歌以侗族、布依族、壮族等民族的最闻名,大歌又分男声、女声、童声三种,男声大歌一般节奏性较强,曲调明快。女声大歌节奏较自由,旋律细腻、柔和。小歌除二声部外也有单声部民歌。内容以爱情为主,一般是青年男女在室内用小嗓轻声唱。此外还有古歌,以苗族的古歌历史最悠久。内容叙述天地的形成,人类的起源。游方的起因等。曲调富于吟诵性,歌唱者多为老人。侗族大歌50年代即闻名全国,其他民歌如《桂花开放贵人来》、《阿细跳月歌》等,也都是有代表性的曲目。 5.东北部受萨满教影响的狩猎文化民歌区 这个民歌区主要包括东北大、小兴安岭一带,以鄂伦春族民歌为代表(包括鄂温克、赫哲、达斡尔、满族筹),鄂伦春族在1949年前还保留着不少原始社会的痕迹。这是一个喜爱歌舞的民族,过去以狩猎为生,每当狩猎满载归来,或者民族节日,都要进行歌舞狂欢。他们的民歌可分为三大类:(l)山歌,(2)歌舞曲,(3)萨满调。山歌又分“长调、“短调”,“长调”高亢刚健,节拍自由;“短调”曲调平稳,节奏规整。歌舞曲大多为一领众和形式。萨满调是为请神、跳神、祭祖、葬礼时唱的歌,曲调吟诵式,多为领和。鄂伦春民歌为五声音阶。以宫调式、羽调式居多。他们最喜爱的民歌有《额呼兰�6�1德呼兰》,是一首歌颂大自然的歌。此外《鄂伦春族小唱》在全国也很闻名。 6.西北高原多民族半农半牧文化民歌区 这一民歌区包括甘肃、青海、宁夏的黄河上游地区,有汉、回、土、撒拉、保安、东乡、藏、裕固等民族聚居的区域。自古以来属于半农半牧文化范畴。历史上曾经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东西文化交流较早,由于长期的多民族交化交融,产生了八个民族并有的歌种——“花儿”。该区民歌可分“家曲”,“野曲”两大类,“家曲”包括各种酒曲、宴席曲、小词、秧歌等;“野曲”包括“花儿”在内的各种山歌、牧歌等。野曲只能在室外唱。“花儿”为代表性歌种,曲调高亢悠长,格调深沉婉转,气质粗扩、淳朴。不论哪个民族都使用汉语演唱,而各民族有自己的衬词,中外闻名的曲目有《上去高山望平川》。 7.中原及东部沿海有着古老传统文化的汉族民歌区 汉族民歌区在六个区中属于最大的一个,从寒冷的北方到亚热带的南方,从西北高原、西南高原到东部沿海平原,地理条件、风俗习惯、生活、生产方式多种多样。语言虽同属汉语,但各地方言不同。东、西、南、北差异很大,民歌的风格特点也呈现出多种特征。另一方面汉族在北方草原民歌区、西北半农半牧民歌区以及西南高原多民族民歌区都有千万以上的人口,因此,民歌区部分重叠的现象也是存在的,基于以上情况,汉族民歌区又可以分为十个支区和一个特区。 (l)东北都平原民歌支区; (2)西北部高原民歌支区; (3)江淮民歌支区; (4)江浙平原民歌支区; (5)闽、台民歌支区; (6)粤民歌支区; (7)江汉平原民歌支区; (8)湘民歌支区; (9)赣民歌支区; (10)西南高原民歌支区, (11)客家民歌特区。 汉族民歌品种繁多,仅其不同的社会功能可以分为十大类:即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田歌、渔歌、茶歌、秧歌(包括灯歌)、风俗歌、儿歌、摇儿歌。 (1)东北部平原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山东、河北、河南东北都、苏北北部等黄河下游地带,以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区,基本上是一个沿海平原地带。自古以来黄河下游属于文化比校发达地区。根据风格上的微小差异,该区又可分为两个小区,山东、河北及河北、苏北的一部分为第一小区;辽、吉、黑为第二小区。第二小区实际是第一小区的移民区。所以民歌同属近似风格。全区使用东部北方方言。这里民歌以小调为主,其次是秧歌、号子,山歌极少。代表性民歌有《小白菜》、《画扇面》、《沂蒙山小调》、《小看戏》等等。 (2)西北部高原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山西、陕西大都、河南西北部、内蒙河套地区以及甘、青、宁汉族聚居地区。东面以太行山为界与东北部民歌区分开,南北各为阴山以南,秦岭以北,属于黄河中上游地区。过去交通不便,民间音乐较少与外地交流,使用西北都北方方言。民歌以山歌最为突出.包括有“信天游”、“山曲”、“爬山调”以及“花儿”。其次为秧歌、小调。全国闻名的曲目有《走西口》、《赶牲灵》、《兰花花》、《推炒面》、《五哥放羊》、 《刨洋芋》、《绣金匾》等。 (3)江淮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淮河流域的苏北、安徽大部以及河南东南部地区、西面以大别山与江汉民歌区为界。该区处于黄河、长江流域之间,音乐文化兼融南、北因素,带有过渡性的特征。使用北方方言。民歌以田歌、小调突出,秧歌、山歌次之。闻名的曲目有《凤阳花鼓》、《王三姐赶集》、《打麦歌》、《彼根芦柴花》等。 (4)江浙平原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江苏南都、上海、以及浙江大部,地处长江下游,是古代的吴、越之地。文化比较发达,人民生活较富裕,历来有江南渔米乡之称。使用方言为吴语。民歌以小调为主,闻名的曲目有《紫竹调》、《无锡景》、《茉莉花》、《哭七七》、《对鸟》等。 (5)闽、台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福建大部、台湾大部以及广东潮汕地区。福建与台湾自古以来就有文化的渊源关系,台湾当地汉族一直使用闽南语,此外,两地还有一些共同的地方戏曲、说唱音乐等。民歌以山歌、耘田诗、小调突出,闻名的曲目有《采茶扑蝶》、《茶童歌》、《天乌乌》等。 (6)粤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珠江流域的广东大都,广酉东南部,以及海南部分地区,北面以南岭为界与赣民歌区相邻。这里地处亚热带,珠江横贯东西,文化与海外交流较早,使用粤方言。过去广大渔民成为该区一个重要的社会阶层。民歌以渔歌——咸水歌最为突出。闻名的曲目有《落水天》、《春牛调》、《哩哩美》等。 (7)江汉平原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湖北、河南西南部以及湖南北部的部分地区,为古代楚文化的中心地带。使用西南方言。古文化比较发达,民间艺术源远流长,至今在许多方面仍保留着古色古香的地方特色。民歌以田歌最突出,其次是灯歌、小调、风俗歌、山歌。闻名的曲目有《黄四姐》、《洪湖渔歌》等。 (8)湘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湖南以及广西东北角上的几个县。地处长江中游南岸,这里也是古代楚地。民尚楚风,地袭楚俗,它与江汉民歌区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不过使用的方言不同,本区通用湘语方言。民歌最有代表性的是山歌、田歌。闻名曲目有《马桑村儿打灯台》、《一塘荷花一塘莲》、《上四川》等。 (9)赣民歌支区 该区以江西中、北、东部为基本范围,使用赣语方言。地处古代吴、楚之间,吴楚文化对其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具有长江流域东西部文化交流的过渡地带性质,民歌交融性强。以茶歌最有特色,其次为小调、灯歌。田歌中“打鼓歌”也很突出。闻名的曲目有《杜鹃花开》、《摘茶籽》、《送郎当红军》等。 (10)西南高原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陕南以及广西西北部分地区。北以秦岭为界,通用西南方言。代表性民歌是山歌,其次是灯歌。此外川江船夫号子也很有特色。闻名的曲目有《小河淌水》、《赶马调》、《槐花几时开》、《我住贵州贵阳府》等。 (11)客家民歌特区 客家人分布较广,全国有八千余万人口,民欧特区主要指包括广东东北部、福建西南部以及江西东南部三省交界地带。这里客家人比较集中,客家系古代因战乱由北方中原一带来的移民,保留有古老遗风,使用客家方言。民歌主要为山歌,闻名的曲目有《灯红歌》、《风吹竹叶》等。 (ˇ�0�6ˇ) ~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经济的制约,湘西苗歌在传承过程中起教化作用,是苗族人集体智慧的结晶。经过考察,苗族歌曲是经过长期的群众性的口头创作、口头传唱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湘西苗族人在歌唱中保存和传播了本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用歌声叙述了本民族起源、男女相爱生子、人们生活习惯和民俗风情,这种多声苗歌远远超越了音乐的本身,使它具有史诗般的特征。在湘西自治州和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有一种叫“沙筛”的多声部苗歌,各声部进入整齐,七言一句,四句一联,整部歌曲在四联或四联以上,唱的都是苗族来源、祭祀鬼神、生产生活等内容,和汉族民歌的一般特征极为相似。如这首多声“沙筛”苗歌《情歌》:眼望姣娥年二八,登林的笋正发芽,人正年轻花正茂,恰好风流贪野花。这首歌两声部旋律交织突出,上、下两声部作大二、大三度移动,乐句之间分别采用苗歌中典型“和韵”的办法,运用换韵、押韵、谐韵等技法,使两声部巧妙连接,和声进行规整。湘西多声部苗歌是湘西苗族民歌发展的自然产物,没有经过雕琢和专业加工,属于朴素的原始民歌,是我们研究多声部民歌的最好蓝本。苗族学者陆群在研考苗歌时有这样的论述:“苗歌是苗族人对自然的感性描绘,这些歌都是以湘西山川大地为背景、为舞台,故可视为对大自然的最好表达。”(见《苗族巫文化的宗教透视》、陆群著,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湘西苗歌基本特征还表现在这种多部歌曲中多声思维形成的方面。在湘西苗歌及多声部苗歌中,一般都是以旋律当中最低的那个音开始,又用最低的那个音结束;或是以旋律中最高的那个音开始,又用最低的那个音结束;由于这种低起落或高起落的旋律流动,造成了曲线型、山峰型两种旋律线条,它为湘西苗族多声部歌曲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在苗族歌曲最初的思维形成过程中,苗歌的旋律线条、欣赏习惯及歌手的演唱处理,使这种多声、立体的思维形式由不自觉走向自觉,形成了一种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和声特性。湘西苗歌与其他民族歌曲一样,不需要专业加工和故意摆设,它是自然、平衡的产物,有时演唱中歌手的即兴性还会占去大量的时间和位置。研究湘西多声部苗歌的基本特征,要求我们必须从实际中去掌握它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程式,这是关键的一个技术问题。 湘西苗歌一般在演唱时都带有引子、插部和尾声,节奏非常自由和复杂,在一首歌曲中时常有不少停顿。由于地区与发声特点的不同,湘西多声部苗歌的演唱形式有着固定的组织形态,它同苗族山歌一样,被分成了两大类。第一类是韶唔类,这种多声的苗歌流行于湘西花垣、吉首、古丈、保靖一带,因为是高腔类,曲调的抒咏性很强,节奏非常自由,抒情优美。这类形式的多声苗歌适用于野外劳作演唱,音程跳动大,高亢激越。我们在考察时发现,韶唔类多声苗歌主要是男声合唱,因为这种歌曲在野外劳作而唱,劳动强度大,只由男人来承担的劳动类多声苗歌。如这首《椎牛舞歌》(女客合):椎牛大鼓置中堂,青年击边震山岗。请客都来跳鼓舞,给咱椎祭添彩光。椎牛大鼓置大坪,青年击边震山岗。请客都来跳鼓舞,年年岁岁五谷丰。除这种男声合唱、女声应合的多声歌曲外,有些风俗类歌是由女声合唱担当的,和男声合唱一样,它也是韶唔类中的一种。第二类是韶萨类,流行于湘西自治州各县市,根据其演唱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如下几类。1.情歌类:这类多声苗歌在吉首、花垣、保靖等地最为流传。在演唱时,高音声部作引子出现,后一声部接腔,加上一些称呼语,如“嗨一噢”或“乃晤一色噢”等,听起来旋律平缓、流畅,仿佛山泉流水。2.古歌类:这是一种粗犷、原始的歌曲,旋律跳动不大,结构不太规整。这类歌一般只有两声部,用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七字句相互配合而成。3.扛仙歌类:这类多声部苗歌气势单薄,演唱人数一般在三四人左右。它的特点是在唱歌前,歌手先打个呵欠,然后用凄凉的颤声演唱。这类歌只有两个声部,一声部用颤声唱衬词,另一声部用颤声唱歌词,气氛严肃,情绪凄惨。4.哭嫁类:这类多声部歌曲是由新娘、伴娘、娘家人(只能是妇女)、新娘母亲等哭唱的一类多声苗歌。哭嫁类的多声苗歌艺术性很强,腔调有一定的装饰性,演唱时拖腔、颤声贯穿于歌乐始终。多声部演唱时,常常有这样一些特点:一声部先哭唱,另一声部再用第一声部第二乐句为头起唱,第三声部接着模仿第二声部的办法,这样反复不断地往下唱。5.跳香类:这类多声苗歌流行于吉首、泸溪、古丈等县市。它和其他苗歌的平调一样,都时常采用拖腔、下滑音等方法,衬词颇多。在演唱时,人们跳着舞,欢庆丰收;领舞者左手拿绺巾,右手持师刀或牛角,后面跟着四个小伙子,边舞边唱,合迎着舞蹈的节奏,气氛欢快、谐合。在演唱苗歌时,歌手们运用了滑音和假声的演唱方法。滑音是苗歌演唱的基本方法,它是由一个音向上或向下滑唱进入到另一个音,然后拉直真嗓。在多声苗歌演唱中,不论是句首或句尾都可用滑音。假声演唱也是苗歌演唱常用的一种方法。由于有些苗歌旋律音域较宽,旋律起伏又大,在演唱时要想达到有足够的气息,有正确的共鸣而声音不抖,只有用假声来代替真声,使长音轻松自如,声部尖而有根。笔者在这里要提到的是,在演唱陈述性的多声部苗歌时,真声演唱还是最基本的方法,因为它需要有粗犷、类似朗诵调的音色。 湘西多声部苗歌的节奏比较自由,近似于散板,但它散而不乱。在研考湘西多声部苗歌时,我们似乎感觉到它节拍很自由,无法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好像全是散板,不能划分小节线。但仔细观察,其实多声部苗歌存在着一定的、固定的节拍,只不过在部分乐句中,由于歌曲本身需要,歌手们即兴的缩短、延长、休止,使节拍和节奏在一首歌曲中显得多样化。想找出规律性的节拍与节奏并不难,只要了解湘西苗族人的生活习惯与多声思维方式,这种形散拍不乱的多声部苗歌的神秘面纱就会揭开。在掌握了苗歌的节拍与节奏形成的自然规律后,一种湘西多声部苗歌节拍的典型特点就会出现,它们在力度的处理上是:头拍强、二拍弱、三拍次强,与欧洲音乐理论中节拍强弱规律有着明显的不同。在西方传统的节拍规律中,2/4、3/4、4/4等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或强、弱、弱或强、弱、次强、弱,但在湘西苗族多声部歌曲中2/4、3/4、4/4的后拍或后半拍,都要比它的前一拍强。这种处理是湘西苗歌及多声部苗歌的特殊现象。 湘西多声部苗歌大多数是二声部,三声部和四声部苗歌有时在衬腔的作用下也会出现(衬腔作内声部,有时也作旋律声部)。我们在研究湘西苗族二声部歌曲时发现,苗族二声部歌曲多为支声型,也就是两个声部同时演唱同一旋律的变体,这是湘西多声部苗歌的最常见的声部结构类型。韶唔类主要以声部加花的手法为主,运用加花与模仿互为变体,造成旋律流畅与节奏疏密的对比。韶萨类主要是以分开声部、交叉声部的手法为主,在演唱这类型的二声部苗歌时,二声部各以同一旋律为变体,以相同的速度、相同的节奏演唱同一歌词。三声部和四声部苗歌的演唱少见,有时必须在苗家“四月八”、“赶秋”等特定的节日中才能聆听到这种多声民歌的神韵。三声部和四声部苗歌演唱的人数一般都在十几人以上,有时还按年龄、性别分别排成二至三排,运用衬腔与唱词的相互交替、结合,构成了三个或四个声部的轮唱现象,这种声部构成形式使湘西多声部苗歌在风格上突破了多声部民歌的原始风貌。湘西多声部苗歌的和声特点是五声性的和声音程,它和其他民族的多声民歌一样,都以五声性自然音程为主,以四、五度以内的密集音程为主,以大二度和纯四、五度及小三度的运用最为常见。 湘西苗歌大部分由两个或三个声部组成(四个声部少见),其织体形成多样。我们平时常见的织体形式是主旋律与衬托声部或低音声部(第二旋律)相结合发展的一种声部结构形式。例如这首三声部的《故事歌》,歌词大意是:雷公炉内去打铁,打成快箭四五根。盘古把箭拿在手,分别插中海水门。一箭射出消海水,二箭射出见山村……在演唱中,一个声部演唱旋律,另一声部作陪伴或补充式进行,第三声部作持续音、固定音型演唱,这两个声部对旋律声部分别起到了陪衬、烘托、补充的作用。在湘西多声部苗歌的织体形式中我们发现,它在演唱中陪伴、衬托(模仿衬托)的织体形式较多,有时还会偶然地出现少部成对式织体,这样,它跟汉族的对比式复调型织体很接近了。笔者认为,湘西多声部苗歌的这种织体形式体现了湘西多声部苗歌在多声思维形式上走向了成熟。湘西苗歌在演唱方式、表现内容、唱腔润腔等方面极为丰富,织体形式除了常见的支声外还存在着接应型与主调型等多种织体形式的倾向。 湘西苗歌的调式很多,宫、商、角、徵、羽或类大、小调式都有。从调式构成来说,以宫(Do)调式最为常见,其次就是羽(La)调式、徵(SoL)调式,商(Re)调式,角(Mi)调式有时偶尔出现,而其他民族多声民歌中无角调式现象。例如现今流传于湘西花垣一带的苗族哭腔调《抓壮丁》就是角调式,其歌词大意是:回忆往日恨夜长,泪洒枕衾自凄凉。抽丁捉我小儿子,我儿欲跑遭了枪。失声喊娘倒下地,口吐鲜血把命亡。它的曲调自由、悲伤,歌曲旋律声部第一段为E角调,衬腔声部开始也为E角调,到中段转到D商调,形成一种调式交替现象。为什么其他民族多声部民歌无角调式?樊祖荫教授解释说:“这可能与五声在三分损益律中产生的次序有关,角为最后一律。”[8]笔者认为,由于地区与和声思维方式的不同,各乐曲在调式上的构成也有自己民族的偏爱,这不足为怪。湘西苗族多声部歌曲大都采用五声性音阶,在主音确定的情况下,其他音有可能被看成经过音,在组织音阶形式上呈多样性。在多样调式中,有转调现象。由于多声苗歌旋律的变音现象存在(如*1、b7),这样会使另一声部在重唱结束处采用“以清角为宫”的手法,转入下五度宫音系统的调式中去。”这种变音现象是苗族歌曲的特色,也是其自然转调的最好、最方便的一种手段。 和其他民族的民歌相比较,湘西苗族歌曲的曲式结构最为特殊,它在曲式结构上以乐句为单位核心,用乐句前、中、后来划分歌曲的曲式、段落。多声部苗歌开始的部分往往被称为引子,它是整部多声部歌乐的起腔。由于苗族多声部歌曲中有许多衬词和衬腔,在中段或中间的乐句中,往往被歌手看作是歌曲的呈示部,也就被歌手们称作间腔(加腔)。在歌曲结束时,有专门供衬托结尾的衬腔,这也就是苗歌的尾声。这是多年来苗族人对其歌乐的曲式结构的表述,是湘西多声部苗歌本身具有的一套独特的曲式结构。湘西多声部苗歌的曲式主要有一段体、二段体、三段体、四段体、多段体等,它常常被人们划分为偶句歌和奇句歌,大多数歌曲都是二句为一联,两联或两联以上为一首。一首多声部苗歌或一段多声部苗歌,一般为一个或两个乐句加上引子、间腔、尾腔组成。在演唱当中,每一个乐句又可能由一个或几个不同的衬腔不断地重复和变化着出现。湘西苗族歌曲的曲式结构是其多声部歌曲艺术形式的集中体现,在我们考察中还发现,湘西苗歌的曲式结构虽然有其特殊性,但它同其他民族民歌仍有许多共同之处,是民歌艺术的普遍反映。

湘西人抗战研究论文

抗战时期,日本陆军于1944年4月至12月期间贯穿中国河南、湖南和广西三地进行的大规模进攻战役,占领湘北、湘中、湘南以及广西大片中国国土,湘西成为中日两军的必争之地。1945年4月日军发动湘西作战,爆发湘西会战,也称“雪峰山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的最后一次会战。湘西会战以日本军队战败而结束,湘西会战的胜利标志着中国抗日正面战场由防御转入反攻阶段。

当然有了,日本在1944年4月入侵了湘西,后面发生了著名的湘西会战。

1.重大转折点雪峰山战役挫败了日军企图占领中国芷江空军机场的阴谋,提高了国军“反攻之士气”,它是国民党战场从防御转入进攻的重大转折点。2.日军混乱溃逃境地湘西会战,日军第20军在整个战略态势已处于被动的形势下,以冒险的进攻开始,以狼狈的溃逃告终。日军自湘西反扑被扼制后,从此再未敢在其他地区进行冒险,雪峰山麓日军尚未撤下战场,冈村即于1945年5月初开始撤退侵入广西的军队,接着又从广州和湘西撤兵。日军在雪峰山麓遭到惨败后,整个中国战场都陷入混乱溃逃的狼狈境地。相反,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因“湘西会战我军士气日盛,敌之战志消沉,要求迅速收复桂柳,以开拓总反攻之机运。”3.张扬国威雪峰山战役中的胜利张扬了中国的国威。八年抗战中,国民党军队败仗多,胜仗少。而湘西会战,国际声誉有所提高。4.国军爱国主义充分显示了中国官兵高尚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如第74军一个连为守卫武冈而全部战死殉国,连长周北辰身先士卒,手持冲锋枪,与突入之敌实行白刃肉搏战,夜晚又带领两名战士突入敌阵,杀死数名正在酣睡的敌人,并生俘两名敌少尉军官,但最后身中两弹而光荣牺牲。湘西会战尽管取得了胜利,但由于国民党执行一条片面抗战路线,特别是何应钦急功好胜,要求前方将士“草草收兵”,致使本该获得更大胜利的湘西会战,由于人为的因素而未尽如我将士之意。湘西会战也称雪峰山战役,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一次会战。侵华日军此战目的是争夺芷江空军基地,故又称“芷江作战”。战争起于1945年4月9日,止于6月7日。在双方参战总兵力28万余人,战线长达200余公里。在王耀武指挥下,湘西会战取得了雪峰山大捷,歼敌3万余人。湘西会战最后一仗主战场为怀化溆浦县的龙潭镇、温水乡和邵阳市洞口县的高沙、江口、青岩、铁山一带。战役以日本军队战败而结束。湘西会战的胜利标志着中国抗日正面战场由防御转入反攻阶段 。

是的,在湘西亦有日本人的投降仪式

四川民歌康定情歌研究论文

《康定情歌》是上个世纪30年代诞生于四川康定的一首民歌,经考据《康定情歌》的作者是四川宣汉的李依若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逐渐流传开来。40年代中期,就读于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学校的福建学生吴文季在从军的康定人中收集到此歌,然后将此歌转交给他的老师伍正谦。伍正谦十分喜爱,又请作曲系的江定仙老师配乐伴奏以便演唱。江定仙配好伴奏后,将原名《跑马溜溜的山上》改名为《康定情歌》,后来伍正谦在学校的一次音乐会上首次演唱了这首歌曲。后来,江定仙又将此歌推荐给了当时走红的歌唱家喻宜萱,喻宜萱同年在南京举办的个人演唱会上公开演唱了此歌,以后便将此歌作为自己的保留节目,从南京唱到了大西北,从国内唱到了国外,使《康定情歌》传遍了世界。

《康定情歌》是上个世纪30年代诞生于四川康定的一首民歌,是四川康定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歌,那么,这首歌的原唱是谁呢?

《康定情歌》原唱:喻宜萱

喻宜萱(1909年-2008年1月),江西萍乡人,中国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教授兼声乐系主任。第二至六届全国政协委员,著有《我与音乐》。

喻宜萱个人简介

喻宜萱,女高音歌唱家。江西萍乡 人。1933年毕业于上海音乐专科学校 。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 党。曾赴美国康奈尔大学 研究生院学习。1939年回国。曾任金陵女子大学 教员,湖北教育学院 教授、音乐系主任。建国后,历任中央音乐学院 教授、声乐 系主任、副院长,中国文联第三、四届委员,中国音协第一、二届常务理事和第三届理事。1956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60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 称号。是第二至六届全国政协委员。著有《我与音乐》。

家庭背景

喻宜萱祖辈的好几代人都是文人学士,祖父喻兆藩为晚清翰林,曾任宁绍台海防兵备道、浙江布政使,颇有政声;父亲喻相平为清代末届举人,曾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几位姑妈也是精通诗书画的才女。

人物成就

她有很高的艺术修养,擅长演唱西洋歌剧和中外艺术歌曲,尤其重视中国声乐作品。长期从事声乐教学,培养了许多声乐人才,如黎信昌、李双江、吴雁泽等。

曾为女高音“四大名旦”之一

据史料记载,上世纪40年代后期,在中国歌坛,喻宜萱与周小燕、郎毓秀等并称为女高音“四大名旦”,响彻大江南北的《康定情歌》就是这一时期唱响的。

最早流传于四川康定地区的一首民歌《溜溜调》,经四川音乐学院教授江定仙改编成《康定情歌》。

1947年,喻宜萱应邀在南京国际俱乐部举办独唱会,担任钢琴伴奏的江定仙将新改编的《康定情歌》交给她,而她经过试唱后十分喜爱,确定将其作为独唱会的曲目之一。

之后,《康定情歌》经唱片公司录制、在各电台播放后,成为风靡全国的歌曲

另外,《康定情歌》还随着喻宜萱的.出国演唱而传到国外,受到国外媒体的好评,之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定为世界十大经典民歌之一。

个人著作

她撰写了多篇声乐研究论文,许多专业性文章在《红旗》、《人民音乐》 等杂志上发表。

还编选、配译了十几种声乐教材,她出版的专著有自传《我与音乐》、《中国歌曲独唱歌曲集》(一、二集)、《声乐教学选曲》(一、二集)、《西洋歌剧咏叹调选曲》(五本)、《俄罗斯歌曲选》、《法国艺术歌曲》(与人合编)和《声乐教材·中国歌曲》(六本)等,主编《声乐表演艺术文选》。

评价

1999年,中央音乐学院为祝贺喻宜萱90华诞,出版了画册《岁月回眸》,在前言中高度评价她的业绩:“喻宜萱,不愧是中国当代老一辈优秀声乐艺术家的重要代表,不愧是新中国声乐事业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康定情歌》是由四川宣汉的李依若创作于40年代,产生于四川康定的一首民歌;下面是有康定情歌 散文 ,欢迎参阅。 康定情歌散文:我在康定情歌电影院看电影 康定情歌大酒店和格萨尔酒店,在康定是最好的宾馆,都挂着三星级旅游涉外酒店的牌子,其规模和服务,与家乡桑植县的古都大酒店和金豪宾馆没有什么区别,不相上下。唯一不同的是,康定是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州府所在地,而桑植只是张家界市所辖的一个小县。 相对于格萨尔酒店而言,在康定城区这条狭长的夹皮沟中,康定情歌大酒店的楼层要高一些,气势要威武一些。康定情歌电影院就设在康定情歌大酒店的四楼,外观装修看上去很现代,也很时尚。 从位于东关的办公室到位于向阳街的宿舍,或者从向阳街的宿舍到东关的办公室,每每经过康定情歌大酒店,我都会对着康定情歌电影院的外墙注视半天。电影院的外墙橱窗很打眼,电影海报五彩斑斓,诱惑着我的脚步和目光。毕竟,我在故乡桑植小县城连续三天不间断看过那部著名的电影《红河谷》以后,就再也没有走进过电影院了。屈指算来,应该有十二年了。 昨天晚上,天下着小雨,气温很低。在康定,只要县城下小雨,康定情歌风景区里面就是 大雪 纷飞。从办公室回宿舍的途中,经过康定情歌电影院,想着同事们都还阻隔在景区,没有回来,一个人没有事情可做,不如去看看电影。 电影的票价不低,二十元。电影院的设施设备也不错,座椅,银幕,音响,等等都很先进,与康定城区的偏僻落后格格不入。我在心里想,这二十元真是花得值,很值。坐在座椅上,等待电影开演,打望周边观众的那个时刻,我仿佛回到了八十年代末期或者九十年代初期的张家界。而且,我闹不明白,在这个电视普及,几乎家家都有电视机的时代,康定城里看电影的人为什么还这么多?我不一样呀,我是一个外乡人,我来看电影纯粹是为了打发时光。康定人来看电影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怀旧,抑或本身就在一个旧的时代?我找不到准确的答案。 影片名叫《见龙卸甲》,主演是刘德华、洪金宝、李美琪、于荣光、濮存昕等等,客串的明星特别多,多达十五人以上,弄成了一个大杂烩,一个三下锅。 故事 讲的是三国时期赵子龙凭着一身本事成为常胜将军,最后不得不以身殉职的来龙去脉,没有多少新意。如果不是因为电影院的视听效果太好,看上去,这就是一部典型的烂片。最为有意思的是,影片中,我竟然发现了白静,就是在电视剧《血色湘西》里面扮演女一号田穗穗的那个可爱姑娘,那个讨人喜欢的“湘西妹伢”。可是,白静在这部影片中只有一个镜头,扮演刘备的二夫人,面对曹军的强大攻势,抱着啼哭不已的阿斗,惊慌失措。镜头迅速切换,赵子龙出现,万军当中救阿斗,此后就再也找不到白静的画面了,让人徒生遗憾。想不到白静,为了这样一个镜头,也同意去赶这样的场子,我的心里很不舒服。 虽然影片的内容不敢恭维,但是电影院的环境卫生、整体氛围还是让我留恋的。想不到在偏远的康定,还有这样一处 文化 的净土,艺术的净土。今后的日子,我想我找到了一个打发业余时光的美好去处。 康定情歌散文:康定情歌 “60年了,我想我该回去看看了,否则永远也回不去了…“电影一开始就听到李苏杰说这句话,我内心就一震,我想到了相似的一句话,是一大哥面对三弟不回家过父亲60大寿说等明年回去时的无奈说的“好吧,三子,你记住,爸妈不会永远等着你的…”人生几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就看什么时候,往往就差那么丁点时间,许多事情就成为永久遗憾,所以许多事情能做就立刻做了,不要以为有的是时间,也不知与许多人说再见就是真的永远不见。 婷婷作为音乐学院的优秀学生却不能演绎出《康定情歌》的情感,因为她心中没有康定。我永远不会忘记李苏杰解救奴隶娃达娃时的境况,达娃说:“我一生下来就是奴隶,这铁链除了我陪少爷小姐骑马,其余时间都戴着,连睡觉都是…”李苏杰说要把它收好要让子子辈辈的人都知道我们吃的苦受的累,我还记得达娃听了李苏杰说芝麻饼是甜的问甜是什么味道时那种无知的和对美好苏州大城市的向往。看到有飞石要砸向李苏杰时达娃的奋不顾身… 他们在雪山脚下擦出的爱情火花却输在了通信不通的现实面前,也算是输在了所谓的小三面前,当李苏杰看到刘二的信他要和达娃结婚的事情…当达娃看到刘二的信李苏杰祝福她的话时…他们都忘记了自己曾经的誓言,再次感觉自身的卑微,从而遗憾一辈子… 当扎西听到李苏杰他们是苏州人时,就毅然放弃了帮他们推车,他们以为苏州人都是不守信的人,格桑说了脱缰的马可以抓住,说出的话永远也收不回,李苏杰的一句话让达娃苦苦等了60年,我想到了《神话》中玉淑给小川说的那句话,小川,我相信你,你从来没让我失望过,所以不要轻易承诺,因为是明天先到还是意外先到,只有后天我们才清楚,我也终于明白自己行走江湖报自己家乡就担当了一份责任,因为你认识的他们包括他们的朋友很有可能这一辈子就只认识你们家乡你一个人,你的所有行为都代表着家乡人的形象… 我也再次感受到了他们藏语同胞们的团结和热情以及豪爽和他们不为金钱利益心动踏实的高尚品质,扎西说了没有给别人割草,就不要拿别人的牛羊和天下的的鸟儿那么多,不都是雄鹰,我也不是才子扎西… 当听到达娃10天前去世时,李苏杰当即浑晕,我想我也是,为何上苍如此绝情,就算是惩罚,难道对他们的惩罚还不够吗?听到达娃收不到信,天天念叨时,李苏杰再次老泪纵横,用婷婷的话说,他的心也在流血…我想达娃应该会像大明湖畔的夏雨荷一样,用紫微的话说我娘想了一辈子,等了一辈子,冤了一辈子,恨了一辈子…扎西够爷们,用婷婷的话说你善良,踏实,勇敢…我想婷婷的到来就是上苍安排来考验你和梅朵的青梅竹马的爱情的,我想你也有点心动,人心都是肉长的,就算是石头也应该捂热了,婷婷那么爱你,跟着他到了苏州,你可以上最好的音乐学院,将康定情歌唱响全世界,而你只说了,我已经有了梅朵,她奶奶说了,是雄鹰就离不开草原,是扎西就离不开梅朵,其实梅朵是最幸运的,你以前的一切怀疑都是多余的以及为了扎西的幸福离开他… 婷婷也是幸运的,在跑马山上,扎西告诉了她那条幅都是五色金幡,上面全是经文,每被风吹拂一次,就相当于颂念了一次经,她的离开也充满了传奇色彩,她说了外公60年前你把心留在了这里,60年后我要带走一颗心,在飞机起飞前他终于等到了扎西和梅朵一起唱着康定情歌为她送行,也和他们真心的拥抱在一起,回去后用自己灵巧的双手以及深刻的感触深深弹出了康定情歌情感的极致… 听着听着,记忆如同蝴蝶般飞奔,还记得 儿童 时,妈妈拿着她那蜡黄的 笔记本 教我唱会了人生第一首歌《跑马溜溜的山上》,后来才知道是一首情歌以及它是一首流行的藏族民歌后来被整理更名为《康定情歌》传遍大江南北,五湖四海,以及向外星人传播10首歌中唯一的一首亚洲歌曲… 感激编导,能演绎出如此好的剧情,剧中几对情侣除了牵手和拥抱没有任何亲密行为,打破了中国电影界以此提高票房的潜规则,剧中出了李苏杰也没有任何人流泪,把流泪都流给了观众,我想我是流泪了,看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这是我有始以来第一次看电影看得如此有感觉,我的感触方方面面,我终于体会了什么叫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语言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我恨,恨自己为何不是画家,画出那美好的画面,恨自己为何不是诗人,写出优美的诗歌赞颂他们伟大的爱情,恨自己为何不是音乐家,唱出那能表心迹的天籁之音,我恨…我想…也许我会因此改变很多,人生观,为人处事,以及爱情…我想说的是这不是如戏太深,我…只想说,今晚,我只能用笨拙的手指在冰冷的键盘上敲打出苍白的文字,却记录不了眼中流下的那莫名的泪,心中无比的千万思绪……… 谨以此文怀恋今晚看到的让我非常感触的电影《康定情歌》,期待能让我再如此感动的电影…… 康定情歌散文:关于康定情歌 年华散尽了几度春秋,未了,才发觉处处都是走过的风景; 纯真时代的几段章节,完了,才珍视点点擦不掉的稚嫩笔记; 你成为了我的回忆,一幕幕不间断地上演着; 你成为了我的文字,工整隽秀不敢有丝毫瑕疵; 六十年了,没有你,我是怎么度过的? 六十年了,没有我,你过得还好吗? 天都知道,我的想念是多么猖狂地疯长着,不顾及供我养我的土地,千根万条伸向远方,就为寻找你的呼吸。 是的,我很清醒。我很清醒我是在深深的思念着你。 六十年了,没有冲淡半点那个让我揪心,让我感动的地方; 六十年了,还清晰地记得那么一首歌,那么一段旋律。 有没有因为某些人,而使某首歌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有没有因为某些人,而使某本书增添了无人替代的味道;有没有因为某些人,而使某大片本属公共财产的风景,成为最私密的心情?若答案是肯定的,那就告诉那些人吧!你走过我的心里,并成为了一种叫做手绘的颜色,独一无二。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没有两片不同的叶子。 我们同扎根于一片土地,吸收着同一份雨露,我们同生长于一个枝丫,最后的宿命同是落叶归根。 所以,我们相同了。 我们有着不同的轮廓,游走着不同的经脉,我们怀抱着各自的梦想,被不同的人贴上了不一样的标签。 因此,我们又不同了。 生活是何等的矛盾,以至于在里面的人想出来,在外面的人又万分渴望走进,像《围城》中描写的爱情一样。 若能做一个彻头彻尾的局外人,那生活又将被定义成什么呢? 生命是被落叶盖着的深潭,在岸边游移或许安全,但也等于没有活过;非要落了水,才知道其中的滋味。 我想所有的一切的关乎美好,关乎凄凉,关乎幸福,甚至关乎绝望都叫做体验。 体验了,就是你的生命活了。 《康定情歌》这部电影是由苏有朋、蒲巴甲、居文沛等主演的,以“中国第一情歌”——康定情歌为蓝本,讲述了情歌发源地甘孜藏区纯净神秘的土地上一段跨越半个世纪的旷世绝恋。 导演江平曾说:其实《康定情歌》不是一个故事,只是一首名歌。在我心中一直觉得康定和甘孜是一个神秘、浪漫的地方,我定义它为浪漫甘孜,神秘康定。 不禁想起戴望舒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仇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都是那份心情。 戴望舒希望逢丁香一样的姑娘,希望有雨巷一样的向往。 导演江平则把他对甘孜的热爱,康定的追求用纯粹的情歌来诠释电影。 关于这首歌曲《康定情歌》的创作之源,还有个小故事的。 据考究,《康定情歌》创作于上个世纪30年代的四川康定,作者李依若根据自己的 爱情故事 编写而成。当年他在成都读大学时与来自康定的李姓女子相爱,但这段单纯的感情并没有得到父母的祝福,李依若与其继母因此反目,家里断绝了他的学费和生活费。而李依若也是因为藏家李大姐的帮助才读完大学。可惜,最后有情人并没有终成眷属。李依若为了纪念这段少年时期的感情,在康定创作了一首情歌《跑马溜溜的山上》,后来改名为现在的《康定情歌》。慢慢经世人传唱,流传广泛。 前半段的歌词中透露出少男少女之间的真挚感情,表白也显得格外直接,唱起来朗朗上口;后半段却由于无疾而终的恋情让歌曲有一种淡淡的哀伤。 简单的歌词,明朗的曲调,似乎说出的对恋人的所有感情。 所以我把你作为了背景,衬托我任何场合下没心没肺笑过之后不为人知的,却像被戳穿的真实。所以,我唱给了你听。 当达娃被李苏杰从农奴中解救时; 当达娃和李苏杰在共同修筑川藏公路中逐渐相爱时; 广袤的高原上又飘起了熟悉清澈的声音。仿佛在说:请不要故意不理,请不要羞涩躲开,从现在起你就是我的康定。 《康定情歌》,一部很纯粹的上世纪爱情故事。 六十年前的李苏杰是个地道的大学生, 毕业 后就随军进藏修筑川藏公路了。老实,心眼好,还带有那时年轻人共有的愤愤不平和想拯救千万受苦难的人民的伟大抱负。 我是人民解放军的子弟。 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有为的知识青年总像午后十四点的太阳,炙热、慷慨激昂。为人民服务之心是印在脑海里的,不是随口 说说 如过家家一样被遗忘。 若有机会把时光倒流,把自己扔进烽火连三月的战场,我们会不会临阵逃脱呢? “军民一家亲”李苏杰一直重复这只句话。 在他举起斧头砍断跟随达娃十五年的铁链的一瞬间,莫名的、巨大能量的感动在火山口迸发出来,喷射到好远好远。从此,达娃的命运改变了,奴隶翻身做人了,不再是只会说会的工具了,被压制许久的自由和自尊从归于历代受苦的人们,束缚在身上的利器,控制灵魂的恐怖,在这一刻解放了。 庄严而又神圣地被达娃铭记于心,似重生,似洗礼。 像鲁迅说的那样:身心突然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是的。达娃属于她自己的了。 六十年前的达娃是个土生土长的藏家姑娘。自小为奴。直到遇见恩人解救了她,带她一起投入了修筑公路的一线。勇敢,心地善良,偶尔还带有女孩子天生的调皮与倔强,源于骨子里的执拗和坚守,让她等了一辈子的承诺,直到离开人世。 那时,他们表达爱情的方式简单却感人。就像康定情歌一样,透着淳朴,发自内心的真实。金钱和物欲在他们的爱情面前凸显的如此苍白,他们的爱情融在甘孜,定在了那个时代。 苏杰给达娃他家乡的枣蓉麻饼,让达娃人生第一次尝出甜是什么味道。 “原来,甜就是这个我味道啥!”达娃说道: 很纯粹的味道。 达娃给苏杰做羊毛钢笔套;苏杰许诺达娃会带她去江苏,去那个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丽地方。让她上音乐学院,把康定情歌唱到全天下人都会! “嗯。我真的可以吗?” 两人都会心的笑了。 此时达娃明白了甜又可以有另一种味道。是不加粉饰的墙,洁白,明亮,正期待着绘画家用画笔画出自己的感动;是幸福的电波,一轮一轮的涟漪从心头涌起,然后一股一股地荡漾着,传遍全身。 是的。达娃享受了爱情赐予的蜜。 然而,不该在这对大家都看好的年轻人身上发生的,还是发生了。无论他们做了怎样的阻拦,还是无济于事。 苏杰被诬蔑为右派,抓去农场劳动了。 不禁换回对电影《将爱情进行到底》的记忆。特别是第二段感情的演变,原来,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就叫无奈,舍不得的无奈就美其名曰:放手让对方找到更好的。接着,生活还照过,与你的日子被命运这把大手死死地压在了五指山下,期盼着唐僧的到来。 都是平凡人。有谁能有孙悟空那样的寿命呢? 六十年,多么漫长的时间啊! 花开败了一季又一季,潮水打湿了一对又一对恋人的眼。 换做是你我,有谁还记得当初的那个他呢? 承诺就如写在石头上的“海枯石烂”,久了,被风蚀的支离破碎,怎么也拼凑不起来, 然后就幻灭了; 誓言就像破碎的石头一样,被我们丢进深渊,只是闷得一声激起一滩波纹,然后就沉下去了。 自以为是地认为相信承诺还不如相信谎言,宣读誓言还不如少说废话。 现在的爱情有些太突兀,拒绝了森林的保护,早晚会水土流失的。 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中曾几何时流传了这样一句 名言 :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远坐在自行车后面笑。 《裸婚》中也这样写到:失去你,我还有我,失去我,还要你有什么意义。 我不知道该对这些名言做出怎么样的评价,或许我也没资格吧!所以,这六十年在现在的爱情路上被叫做愚蠢和遗忘。 可在达娃和苏杰的眼里,六十年叫做守望。关于爱情的守望,没有怨恨,没有抛弃,以至于最后的感情上升为对甘孜的爱,对康定的爱,那里融化了他们,吸纳了他们。 记得有人说过——守望,是一种锥心刺骨的感受,如同“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惆怅;守望,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思念,又有“两情若在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乐观;守望,是一道倚悬长空的彩虹,有着“无边丝雨细如愁,自在飞花轻加梦”的朦胧. 于是他们习惯了守望,习惯开始搁置内心的情感,习惯让情感慢慢沉淀…… 六十年的守望,十天的时间差,换来的却是一生的遗憾。 或许我们都不曾得到上天的宠爱,在适当的时候,赐予我们一位天使,让我们幸福一生,又或者让我们停留下来欣赏沿途的美景,然而上天会是个顽皮的孩子,喜欢游戏人生,让我们在游戏结束时才恍然大悟自己曾经扮演过的角色!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 守望或许很美,会是一种期盼,一种梦境,但亦或者会是一种顽疾,错过了那个人,也许就错过了一生的幸福,守望爱情也许就会守望痛苦! 但是苏杰和达娃谁也没放弃。 他一生未娶。 她一生未嫁。 六十年后,苏杰带着无法言说的情绪回到了甘孜。 “爷爷,这么多年了,一直听您说康定,那到底是什么地方啊?”亲侄女的女儿婷婷好奇地问他。 那是一个很美的地方,那里的人单纯,透明,像达娃一样。那里的歌朴实,无华,像康定情歌一样。 “我的心一直在甘孜啊!” 六十年后,苏杰带着达娃喜欢吃的枣蓉麻饼和上百封盖着“查无此人”的被退回来的信去看心里一直牵挂的她,可谁知,当一切真相大白后才发觉达娃十天前以永远的走了,再也回不来了。 为一个承诺,用尽了自己一生的时间。到底谁才是真正的赢家呢? 是达娃太傻,还是苏杰成为了千古之罪人? 达娃走了,而苏杰还活着。 六十年的时光终于交汇了,可天空却说我要睡觉了,关掉了所有的亮光,一片无边的黑暗。 苏杰的眼前一片漆黑。 等候,没有比这来的更才残酷了吧! 老人没有西斯底里,没有嚎啕大哭,没有一起殉情。只是静静地看着她的照片,看着那个当年送给她的包和装枣蓉麻饼的筒,想着达娃给他唱的那首很美的康定情歌。 难道他背叛了她?难道他不爱她了吗? 在他们当初相遇的小溪边,老人蹲在那儿,亲手把那些曾被退回来的信一封一封地放入缓缓的溪流里;亲手把那些达娃最喜欢的麻饼一片一片的放入缓缓的溪流里。 今天,我回来了,我把这些信都给你带来了,可是,你却走了。 我想有一天我也会离开这个世界,到时候,我会让孩子们带着我的骨灰,从苏州飞来这里,在当年我们相遇的地方,我要顺着这条溪流去找你,我一定会找到你。到那时候,我们就再也不分开了。 老人没有背信弃义。 在老人的眼里,达娃没有离他而去。因为达娃就是他心中甘孜,纯洁的康定,永远都不会消失。他对她的爱已融进了家喻户晓的康定情歌里,扯不开,也化不浓。达娃就是他的康定。康定也是导演的达娃。 爱,真的永恒了。 而达娃抚养的孩子扎西多杰,也真正领悟了康定情歌的意义,用心唱出了康定的爱,纯粹的爱。 一部电影的时间远远短于六十年的时间。 而爱,却可以穿越时间。

山西民歌歌词研究报告论文

山西民歌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山西的民歌,曲调优美,易于传唱,感情真挚,情真意切,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尤其是山西民歌的歌词,极其生动,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这种来源于生活的生动歌词令专业作者都赞叹不已,许多音乐工作者都不辞劳苦地来山西采风,经过他们的挖掘整理,《走西口》、《看秧歌》、《绣荷包》、《想亲亲》等民歌广为流传。陕西民歌,是世世代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在各种艺术形式不断地相互影响、融合创造、发展、流传下来的。陕西民歌散发着黄土地泥土的芬芳,流淌着黄河儿女最通俗的词汇和最亮丽的激情。陕西民歌外在苍劲、悲凉、雄浑、质朴。内在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精粹。陕北是民歌荟萃之地,民歌种类很多,当地俗称“山曲”或“酸曲”。主要有信天游、小调、酒歌、小曲等二十多种,其中以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

本人山西,支持山西民歌!山西的山歌有“山曲”、“开花调”、“卷席片”(也叫“烂席片”)等因地而异不同名称。“山曲”主要分布在晋西北高原或者称西山(吕梁山)地区,其中以“河曲山曲”最为出色。“开花调”是流行在太行山区(或称东山区)的一种山歌形式。主要分布于左权、 山西民歌和顺、武乡、襄垣各县。其中以“左权开花调”最为出色。“卷席片”(烂席片)是五台县、定襄县、忻县、原平县一带对山歌的叫法。其含意是信口即唱无所拘束,如陕北人称山歌为“信天游”内蒙叫“爬山调”一样。山西的号子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夯硪号子,其中又分为“打夯号子”和“打硪号子”两种;二是黄河船工们唱的船工号子。主要分布在黄河沿岸的河曲、河津、芮城等县。船工号子中又根据不同情况的劳动,分为“拨船号子”、“行船号子”、“拉篷号子”、“爬山虎号子”、“推船号子”等。山西小调的体裁形式是丰富多彩的,有优美秀丽的抒情歌,如《绣荷包》、《绣花灯》、《茉莉花》、《十样景》等,也有轻松愉快表现日常家庭生活的俚俗小曲,如《卢狗亲上寿》、《永不能生娘家》、《姑嫂挑菜》等;有咏人述事的叙事歌,如《下柳林》、《秋香哭婆婆》、《苦伶仃》等;有热烈欢快适于节日或喜庆场合演唱的娱乐性歌曲,如《观灯》、《闹元宵》、《对花》、《打秋千》等;也有幽默、风趣的诙谐歌,如《热菜汤》、《高高山上一骨嘟蒜》等;也有贬斥谗懒或其他丑恶现象的讽刺歌,如《花儿开》、《抓跳蚤》、《不相配》等。小调的结构一股比较规整,以二句式(如《交城山》)、四句式(如临县《绣荷包》)乐段结构为其基本形式,体现着“起、承、转、合”的规律,而这种乐段结构的变化形态又是多种多样的。 在山西民歌中,还有一些叙事性很强、形式较大的民间声乐套曲。这些套曲的曲调,大部分也是在明清俗曲或当地小调的基础上,根据内容的需要,经过加工后发展变化组合而成的,其结构比较严 山西民歌密,组合方式也有一定规律。其内容多系歌唱历史人物或历史传说故事,比较突出的有:左权的“大腔”,兴县的“昆曲”,离石的“ 弹唱” 。山西民歌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由于全省各个地区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文化传统(尤其是音乐传统)以及人民的语言、风俗习惯和所邻近省区的影响等均不相同,因而各地民歌在音阶调式、调式骨干音和旋律特征等方面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呈现着各自的风格色彩。晋东南壶关、晋城、阳城、沁水一带的民歌,调式古朴;晋北河曲、保德、偏关的民歌,高亢辽阔,有塞上高原特有的雄浑憨直;晋南的民歌感情热烈;晋中祁县、太谷、寿阳、太原地区的民歌,则灵活自由、富于变化。山西的民歌,曲调优美,易于传唱,感情真挚,情真意切,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尤其是山西民歌的歌词,极其生动,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这种来源于生活的生动歌词令专业作者都赞叹不已,许多音乐工作者都不辞劳苦地来山西采风,经过他们的挖掘整理,《走西口》、《看秧歌》、《绣荷包》、《想亲亲》等民歌广为流传。品种山西各地民歌品种繁多,而各歌种的形式更是多种多样。如把全省各 山西民歌地千姿百态的民歌从体裁上加以区分,大致可归纳为五大类:一、山歌;二、号子;三、小调;四、秧歌;五、套曲。这五大类体裁所包括的不同歌种和它们的分布情况如下:(一)山歌山歌是指那些适于劳动人民在山间田野或崖畔、场院随时可唱的一种短歌。山西的山歌一股的特征是:(1)形式短小、单纯,一般为上下两句的乐段结构;(2)词、曲格律均较自由,便于歌唱者直畅地抒发自己的感情;(3)山歌的歌词一般都是歌唱者根据自己的劳动或自己的思想感情即兴编创的,“做甚唱甚,想甚唱甚,”因而感情真挚、朴实;(4)无须伴奏,无一定调高,随时随地张口便唱。山西的山歌有“山曲”、“开花调”、“卷席片”(也叫“烂席片”)等因地而异的各种不同的名称。“山曲”主要分布在晋西北高原或者称西山(吕梁山)地区,包括河曲、保德、偏关、五寨、神池、宁武、静乐、兴县、临县、离石等各县。其中以“河曲山曲”最为出色。过去在这些地区,经常可以看到或听到那些正在山坡上从事劳作的农民,那些手持羊铲正在放牧羊群的羊倌,那些正走在蜿蜒曲折的山间小路上赶着牲灵的脚夫或三五成群背着铺盖去“走西口”的人们,面对旷野引亢高歌。“学会唱曲解心宽”。他们所唱的,大半都是这种可以“解心宽”的山曲。这些“山曲”儿,高亢、嘹亮、悠长、舒展,富有山野风味。 “开花调”是流行在太行山区(或称东山区)的一种山歌形式。主要分布于左权、和顺、武乡、襄垣各县。其中以“左权开花调”最为出色。因“开花调”歌词的上句常“xx开花”为起兴,下句点题,因而当地人把这种形式的山歌统称“开花调”。在这里,不只是植物可以开花,其他东西也可以开花,剪刀可以开花,笤帚可以开花,门塔塔(门塔扣)也可以开花,小椅床(小板凳)可以开花,石头也可以开花。总之,一 山西民歌切用来作比喻的东西都可以开花。而其比喻一般又都是与点题的下一句有着某种联系,如“山药蛋开花结圪瘩儿,吃蛋亲是俺的心肝瓣儿”。“开花调”的风格特点与河曲“山曲”迥然不同。如果说河曲“山曲”以其音调高亢、嘹亮、节奏比较自由见长,而“开花调”则以委婉、清秀,节奏比较规整取胜。“卷席片”(烂席片)是五台县、定襄县、忻县、原平县一带对山歌的叫法。其含意是信口即唱无所拘束,如陕北人称山歌为“信天游”内蒙叫“爬山调”一样。“卷席片”的风格特点,与河曲一带“山曲”基本相似,只是在曲调上不似“河曲山曲”那样多的平行式结构,节奏也较为紧凑,其歌词也更近于口语化。(二)号子号子就是劳动号子,它是人们从事沉重的劳动时,为了统一号令、协同动作和振奋精神而唱的歌。这种劳动号子虽然也有曲调,但主要是强调节奏以便人们在同一的有规则的节奏中进行劳动。因为号子大都是喊着唱的,所以一般也叫“喊号子”。山西的号子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夯硪号子,其中又分为“打夯号子”和“打硪号子”两种;二是黄河船工们唱的船工号子。主要分布在黄河沿岸的河曲、河津、芮城等县。船工号子中又根据不同情况的劳动,分为“拨船号子”、“行船号子”、“拉篷号子”、“爬山虎号子”、“推船号子”等。以上各种号子都是采取一领众和的形式。大都无固定唱词,唱词都是在劳动进行中领号人见景生情,随时即兴编出的。 山西劳动号子虽然不多,然而却有着节奏鲜明有力,音调单纯流畅,情绪乐观豪放等特点。(三)小调小调是指那些适于在室内或在室外从事不太沉重的劳作时随时可以哼唱的小曲。小调在山西民歌中数量最多,分布也最广,遍及全省各地,不论在农村还是在城镇均颇为流行。山西小调的体裁形式是丰富多彩的,有优美秀丽的抒情歌,如《绣荷包》、《绣花灯》、《茉莉花》、《十样景》等,也有轻松愉快表现日常家庭生活的俚俗小曲,如《卢狗亲上寿》、《永不能生娘家》、《姑嫂挑菜》等;有咏人述事的叙事歌,如《下柳林》、《秋香哭婆婆》、《苦伶仃》等;有热烈欢快适于节日或喜庆场合演唱的娱乐性 山西民歌歌曲,如《观灯》、《闹元宵》、《对花》、《打秋千》等;也有幽默、风趣的诙谐歌,如《热菜汤》、《高高山上一骨嘟蒜》等;也有贬斥谗懒或其他丑恶现象的讽刺歌,如《花儿开》、《抓跳蚤》、《不相配》等。小调的结构一股比较规整,以二句式(如《交城山》)、四句式(如临县《绣荷包》)乐段结构为其基本形式,体现着“起、承、转、合”的规律,而这种乐段结构的变化形态又是多种多样的。山西小调的歌词也较整齐、规范,以七字句为基本格式,其次是十字句,再次是五字句,也有不少是上述三种形式的混合结构,还有少数长短句。 (四)秧歌山西各地的秧歌品种繁多,分布也很广,但属于戏曲类的秧歌,如襄垣、武乡秧歌、朔县秧歌、代县秧歌等,本文不去涉及,而留待以后编辑《戏曲音乐集成》时再去整理它们。本卷所编入的是那些属于民歌体的秧歌。其中有的虽然也正逐渐向戏曲方面发展,或已形成一种有简单故事情节的地方小戏,但其唱腔却仍然保持着民歌特点并以民歌的面貌在群众中继续传唱。这些秧歌有:祁太秧歌、沁源秧歌、祁县过街秧歌、原平凤秧歌、临县伞头秧歌,其中最为突出,影响也最大的是祁太袂歌(因流传于晋中平川各县,也叫晋中秧歌)等。除上述各种秧歌外,山西还有许多“地秧歌”。如“汾阳地秧歌”、“曲沃地秧歌”以及其它民间歌舞形式,如晋东南的“花篮灯”、“九莲灯”、晋南的“花鼓”、“打花棍”等等。这些民间歌舞形式,都是以舞蹈为主而以间播形式进行演唱,所唱的大半是“四季”“十二月”等歌咏花卉、风物或表述古人古事或表达美好祝愿的娱乐性歌曲。由于这些民间歌舞大都是在元宵灯节进行活动,所以我们把它们统称为“灯歌”。此外,还有一些载歌载舞的演唱形式,也编入了秧歌类,主要有河曲的“二人抬”、左权的“小花戏”与和顺的“凤台小戏”以及昔阳一带的“拉花”等形式中仍在民间单独以民歌形态广为传唱的部分,他们虽不叫秧歌,但在节日活动中,它们也常常被看作是“闹秧歌”或“闹红火”的活动内容,所以也有选择地编入秧歌类。 (五)套曲在山西民歌中,还有一些叙事性很强、形式较大的 山西民歌民间声乐套曲。这些套曲的曲调,大部分也是在明清俗曲或当地小调的基础上,根据内容的需要,经过加工后发展变化组合而成的,其结构比较严密,组合方式也有一定规律。其内容多系歌唱历史人物或历史传说故事,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种:左权“大腔”,流行于左权一带。其曲调优美,结构严谨,形式完整。有序曲(蒜圪瘩)、正曲(“劈破玉”)、尾声(“打岔”)。兴县“昆曲”,是当地俗称,并非戏曲形式的“昆曲”,是流传在兴县一带的一种民歌坐唱形式,内容都是唱梁山泊英雄故事的。离石“弹唱”,流传在离石、中阳、柳林、方山一带的大型民间演唱,所唱曲调大都是明清小曲或当地小调。《审录》是其代表性曲目,由近二十首曲调组成,内容是歌唱苏三和王金龙的爱情故事。山西民歌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由于全省各个地区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文化传统(尤其是音乐传统)以及人民的语言、风俗习惯和所要邻近省区的影响等均不相同,因而各地民歌在音阶调式、调式骨干音和旋律特征等方面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呈现着各自的风格色彩。根据各地民歌音乐色彩的不同,山西大致可分为晋中、晋南、晋东南和晋北四个不同的色彩区。山西民歌在音调上的特点,是由多方面因素形成的,其中山西语言的影响,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山西各地民歌是与山西各地语言的发音、语调(抑扬)、语气(重音),特别是声调(四声)有着密切的关系的。

广西民歌艺术研究论文

提要民俗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旅 游资源,开发民俗文化旅游是顺应当今世界旅 游的发展趋势。广西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旅游资源,只有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合理布 局,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来开发民俗文化 旅游,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民俗文化与旅游业两 者更好地融合,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拉 动广西各民族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一、民俗文化、民俗旅游的概念、特征 (一)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的概念。民俗是 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社会历程中创造的民间文 化,包括民间习俗、信仰及广泛流传在民间的 一切技术与文艺。民俗文化,则是世间广泛流 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包括存在于民间的 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口头语言等 各种社会习惯、风尚事物。民俗文化内容丰富 多彩,有民俗风情、生活习惯、生产方式、居住 样式、节庆典礼、宗教信仰、传统服饰、民间艺 术、烹调技艺、工艺特产、音乐歌舞等,它以丰 富的文化内涵及特有的民族风情吸引着广大 的海内外游客。 民俗旅游是一种新型的、高层次的文化旅 游类型,它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文化为 背景,以各种民俗文化事项和民俗活动为资 源,并通过挖掘整理和再现或艺术加工的手 段,为国内外游客提供服务的一种具有鲜明的 民族性和地方特色的社会经济现象。它将成为 现代旅游的主流之一。各民族地区多姿多彩的 风土人情、风韵别致的文物古迹、情趣怏然的 民间文娱活动,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国内外游 客。 (二)民俗旅游的特征“。民俗旅游”有着自 身的特征,突出的有以下四点: 1、质朴的民间性。民俗源于民间生活,体 现民间生活,包含着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与 语言的因素,在现实生活中总显示出浅显不定 的功能作用,成为人们参与社会生活所不可或 缺的基本手段。民俗是伴随着生活的需要而自 然形成,历久传承的文化形态,而非朝廷的、官 府的、寺庙的等上层文化或宗教文化的简单代 表。因此,民俗旅游应取材于民间风俗,才会显 示出其固有的特色。 2、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民俗体现民族 的生活,并因各民族生存空间不同而各有差 异。所“谓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正反映出 民俗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民俗旅游的开发 应以本地资源为依托,不应胡乱建设、猎奇,这 样才使旅游产品具有当地特色和民族气息。 广西民俗文化旅游开发 3、情趣的乐观性。民间生活追求向上的、 乐观的,应与悲观绝缘,民俗旅游的开发要以 娱乐、审美、认识、教化等功能的习俗为体裁, 让游客在旅行当中感受到生活与劳动的乐趣 与美感,杜绝以迷信、不健康的内容作为民俗 旅游产品去开发。 4、主体的对外性。民俗源于本地民间生 活,是经过世代相传而存留下来的。因此,民族 地区对自己的民族本身或当地群众没有太大 的吸引力。在文化渊源上讲,与民俗旅游创办 主体的血缘关系越远越是具有吸引力,所以国 外或省外游客就成为民族地区最大的客源。 二、广西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现状 (一)民俗文化村、园。目前,广西建有许多 的民俗文化村(风情园),这是广西最主要的民 俗文化旅游产品。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广西 各地先后建成了融水贝江苗寨、贺州瑶族风情 园、龙脊壮寨、三江侗寨、金秀瑶寨,还有正在 凌云县兴建的凌云土司民俗文化村等旅游项 目,使广西的民俗文化旅游更加丰富,更具吸 引力。游客通过实地的旅游活动,能亲身体会 到广西各族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同时 可以间接传播该地的民俗文化,对扩大该地的 旅游知名度,树立品牌形象有一定的积极作 用。 (二)民俗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含民族博 物馆)主要是对民族建筑或民俗实物的展示与 介绍。这类产品以广西民族文物苑为代表,该 苑位于南宁市广西博物馆陈列大楼后面,1988 年建成开放,总投资280万元,占地万平方 米,是以广西民族建筑为主题,苑内有铜鼓巨 雕、镇边大炮,建有壮族“干栏”、瑶家竹楼、苗 家吊脚楼、侗族鼓楼、侗乡风雨桥、毛南族民居 等,还建有榨油、碾米、造纸、制陶、榨糖等民间 手工作坊,均极富有民族乡土气息。另外,靖西 县壮族博物馆、融水苗族自治县苗族博物馆和 金秀瑶族自治县瑶族博物馆,分别展出以介绍 壮族、苗族、瑶族历史和民俗风情为主的实物 和图片,特别的壮锦、苗锦和瑶族蜡染工艺品 更是这些民族民俗文化的精华。值得一提的 是,我国首座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已于2004年 11月26日在广西南丹县正式对外开放。 (三)民俗旅游节庆活动。广西有11个少 数民族,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节 日,且场面盛大,别具民族风情。如壮族的蚂拐 节、牛魂节,苗族的苗年、芦笙节、补充:节,瑶族的盘王节、达努节,侗族的侗年、花炮 节、冬节,仡佬族的吃虫节、拜树节、春耕节,京 族的哈节,仫佬族的依饭节、牛马节,彝族的跳 公节,毛南族的分龙节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节 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蕴涵着浓厚的文化内 涵。现已开发的南宁国际民歌节、桂林山水历 史文化节、柳州三月三歌节、阳朔的渔火节和 啤酒节、北海的珍珠节、凭祥的边关节等现代 节日活动,映托出浓厚的现代文化氛围,同时 也给人们增添了不少的生活乐趣。 (四)服饰、饮食、建筑文化。民族服饰是民 俗中最直观的东西,能够突出一个民族特有的 习俗,给身临其境的游客深刻强烈的印象。广 西各民族人民着衣多姿多彩,给人耳目一新的补充:感觉。例如,侗族妇女喜欢穿金戴银,其服饰多 为短衣长裙,衣服的各个部位都配上花边和飘 带,白褶裙层层叠,穿戴起来,显得绮丽多姿。 “吃”是旅游活动的六要素之一,也常常被人们 赋予审美、艺术、礼仪、禁忌等文化内涵。广西 物产丰饶,一年四季瓜果飘香,茶酒饭菜风味 独特。壮、侗、苗、瑶居民多为干栏式建筑,一般 以木为原料,穿榫凿卯,很少用钉,却很牢固耐 用,苗族、彝族“的吊脚楼”就颇具特色,侗族的 三江程阳风雨桥和马胖鼓楼就是这种木结构 建筑体系的杰出代表,也是侗族传统文化的重 要标志。 (五)民间歌舞、游艺与民族手工艺品。广 西素“有歌海”之美誉,刘三姐就是壮族民歌的 杰出代表。每年三月三举行的歌圩,场面盛大, 一片歌的海洋。壮族的山歌、扁担舞,瑶族的长补充:鼓舞、瓦鼓舞,侗族大歌、情歌,彝族的阿细跳 月,京族的哈歌、花棍舞、毛南的罗海歌,苗族 的板凳舞,仡佬族的牛筋舞等,都千姿百态,风 情各异。每年的南宁国际民歌节令广西的山歌 走向了国际舞台,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和 传唱,从某种程度上推广了广西的民俗文化。 丰富多彩的民间游艺和戏剧给各族人民增添 了不少生活乐趣,侗家斗牛、苗族斗马,紧张激 烈,扣人心弦。广西各民族人民心灵手巧,擅长 织染、刺绣、编织、雕刻。苗族的刺绣、瑶族的挑 绣,手工精巧,图案优美生动。毛南族的编织和 雕刻,独具民族风格,此外,石雕、玉雕、木雕、 贝雕、竹编、藤编、珍珠、绣球等民间工艺品久 负盛名,深受游人喜爱。 三、调整思路,实施民俗文化旅游的整体 开发策略

文艺评论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近日开展“广西文艺评论推优活动”,从推选出来的优秀作品中,可以管窥到新时代广西文艺评论旨在提升自身理性力度和感性温度、助力八桂文艺发展繁荣的不懈努力和显著成效。广西文艺评论工作者切实提高认识和站位,自觉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充分发挥真善美的价值导向和引领作用;强化问题意识和学理探索,在历史纵向上深度溯源中华美学精神和地域性、民族性的广西文艺基因,在现实横向上广泛关注各种艺术门类的发展动态,敏感而准确地捕捉重大问题、重要现象和重点作品,及时开展富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分析评价,以厚积薄发、掷地有声的学理洞见和体验真切、态度真诚的平等对话增强文艺评论的说服力和认同度;借助全媒体时代各种传播手段,增强文艺评论的存在感和影响力。占比最大、份量也最为厚重的是评论家们对重大文学关切的学理深度阐释和系统化构建。容本镇、张淑云等合著的《壮族文学二十年——文学地理学视域下新世纪壮族文学转型研究(2000-2020)》以文学地理学为抓手,在文学地理空间、作家文化身份、文学审美精神等多维交叉融合的视域中探究新世纪壮族文学转型发展的显性景观与精神内核,兼具“史”“论”的多重意识和独到见解,研究方法的借鉴和拓展颇具启迪意义。叶君的专著《新世纪乡村叙事研究》体系化精研细读近二十部乡村叙事作品,并跨学科将虚构性的文学乡村叙事与非虚构性的社会学乡村叙事参照互证,以自觉的学理诉求和社会责任感勾勒了新世纪乡村题材小说的叙事模型和局部乡村现实图景。耿文婷、刘星《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的艺术探索与创新》从真人真事的审美优势、守正创新的史学根底、虚实相生的影像叙事等视角,揭示新时代语境下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呈现高原与高峰、成为铸造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力量的“神奇密码”。胡大雷《传统文论的境界》在经纬交织的缜密梳扒中深入探讨传统文论境界传统文论的境界包括哪些方面、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得以实现以及究竟要实现什么样的境界,纵论传统文论以“经”“道”为境界导引、以“成一家之言”为精神境界、以博通古今为学术境界、以构筑“文”的大一统为理想境界、以“化天下”为最高境界之说,考证周密、见地洞明。文学评论聚焦的另一个重要维度是评论家们对文学桂军代表性作家作品触角敏锐、洞隐烛微的品味和解读。李北京《陆地创作的心灵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