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浅谈幼儿舞蹈教育的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6-30 22:55:51

浅谈幼儿舞蹈教育的研究论文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民族舞蹈教学研究论文

对于幼儿而言,他们的生理、心理正处于萌芽时期,他们好动、爱模仿、喜欢新鲜事物,因此他们很容易被有优美动听的民族音乐、形式多样的民族舞蹈动作以及风格各异的民族舞蹈服饰所吸引,这就为幼儿舞蹈教师有效地开展民族舞蹈教学提供了可能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有必要要掌握幼儿民族舞蹈教学的实用策略,在广泛接触不同风格民族舞蹈的基础上,提高幼儿的舞蹈素养与个人的舞蹈教学能力。

一、通过视频播放与亲身体验激发幼儿学习民族舞蹈的浓厚兴趣

当前,我国很多幼儿园开设的民族舞教学以一种舞蹈班的方式开展。这种舞蹈班其实就是一种兴趣班。固然,很多幼儿选择民族舞蹈是源于兴趣,但我们倘若细细观察,很多幼儿在学习民族一段时间后兴趣锐减甚至全无,此后便在家长的强制要求下继续进行舞蹈学习。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既有来自幼儿自身方面的,也有舞蹈教学方面的,相比较而言,后者对其产生的影响更大。为此,学前舞蹈专业幼儿民族舞蹈教学应当首先注重激发幼儿学习民族舞蹈的兴趣。具体策略有三:其一,通过多媒体、电视向幼儿播放民族生活视频,让幼儿了解民族衣食住行、民族生活,尤其是民族节庆活动中的舞蹈影像,增强幼儿对民族舞蹈的视觉、听觉感受。例如,教幼儿跳新疆的《锅庄舞》时,可以先组织幼儿观看新疆人民在古尔邦节、肉孜节的视频。等幼儿看完后,询问他们视频中那些跳锅庄舞的舞者是什么表情、穿什么衣服、有哪些典型舞蹈动作等。其二,给幼儿与民族舞蹈中的形象来个“亲密接触”。例如,教幼儿跳傣族的《孔雀舞》,可以先带幼儿到动物园观看孔雀,引导幼儿欣赏孔雀的体态、羽毛与色彩。待幼儿对孔雀有一番了解并形成印象后,再让他们在舞蹈课堂上表现出孔雀走路、喝水、鸣叫的样子,然后再安排他们学习舞蹈动作。其三,给幼儿布置与民族舞蹈学习相关的课后作业,如画民族服饰、制作民族舞蹈手工、录民族舞蹈小视频等。

二、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与开发符合幼儿的民族舞蹈教学内容

幼儿舞蹈教学与成人舞蹈教学内容是有很大区别的。幼儿舞蹈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提炼出他们的所想所爱,投其所好。例如,幼儿天真、活泼,爱幻想、爱自由,喜欢彩色、闪亮以及带有美妙声音的物品等。为此,学前专业舞蹈教学内容要围绕幼儿上述特点与需求来设计与开发民族舞蹈教学内容。具体策略有三:其一,在民族舞蹈的题材上,应尽量选择一些民族童话故事或寓言故事,让幼儿扮演其中的人物或小动物,并给他们配备色彩缤纷的民族服饰,让幼儿积极地投入其中。其二,民族舞蹈教学内容要尽量与幼儿生活、娱乐接轨。例如,将新疆舞的“晃头移颈”动作与幼儿左右摇头(模仿拨浪鼓)、前后移颈(模仿乌龟)相结合,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新疆舞的动作技巧。其三,针对小班的幼儿,多让他们聆听民族舞蹈音乐,以美妙、动听的音乐刺激为主,以舞蹈动作教学为辅。针对中班的幼儿,在对他们进行音乐刺激的同时,让他们逐步掌握民族舞蹈的肢体语言以及动作节奏。对大班与学前班的幼儿,应注重培养他们民族舞蹈动作的表现力以及创新能力。

三、将民族舞蹈纳入幼儿早操、课间操等活动内容,拓宽幼儿民族舞蹈教学的覆盖面

早操与课间操是缓解幼儿学习压力,放松幼儿心情的重要途径。就目前来看,我国很多幼儿园的早操与课间操都以一种偏向体育运动的形式存在,或伸展运动,或跳跃运动。其实,民族舞蹈作为一种包含多类型动作技巧以及高审美价值的舞蹈类型,完全可以通过早操、课间操呈现给幼儿。在具体实践中,策略有二:其一,对现有的.民族舞蹈教材进行重新编排,设计出专门的民族舞课间操;其二,在现有的早操与课间操音乐、动作中加入民族舞蹈元素。例如,加入手上托、手下压、拉手、踢腿等黎族舞蹈常见动作,以提高幼儿的黎族舞蹈能力。与相对枯燥的体育操相比,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舞蹈操不仅动作优美,而且更易学习,容易激发幼儿学习民族舞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此策略的实施,对舞蹈教师的创编能力有较高要求,需要舞蹈教师加强舞蹈创编知识的学习与实践。

四、用简单易懂,妙趣横生的语言讲解与动作示范,提高幼儿民族舞蹈教学效果

民族舞蹈样式多样,且每种舞蹈的动作技巧繁多,成人学习都有很大难度,况且是幼儿。因此,在教学时,我们不能用教成人的语言与肢体动作教幼儿如何如何。例如,教幼儿巴塘孔雀舞的孔雀汲水动作时,不能直接说“这时的步法应该是‘一步一点’、‘一步一撩’”。如果这么说,幼儿根本听不懂。正确的做法是,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对幼儿说:“小孔雀走一步,停一下,尾巴晃动一下;又走一步,又停一下,尾巴又晃动一下……”这种妙趣横生的语言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力。讲解同时,教师应当亲自给幼儿做示范,并注意眼神与幼儿的交流,面部表情要丰富,动作不必太严谨,应适当夸张,充满童趣。另外,在讲解与示范舞蹈动作时,教师还应注意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机会让他们自编民族舞蹈。例如,教幼儿傣族舞蹈《快乐的泼水节》时,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完教材上的舞蹈动作后,再让他们端着自己的小水杯模仿刚才所学的泼水动作自编一套《小水杯舞》。幼儿自编舞蹈不仅能够增强他们学习民族舞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李垣锦.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J].戏剧之家,2015(23).

[2]何辉,张海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研究[J].黄河之声,2015(8).

[3]韩文瑛.浅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4(6).

舞蹈是孩子们用音乐最好的诠释方式,如此热爱舞蹈,因为它直观、生动、形象、活泼,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活动方式。开展舞蹈教育不仅可以发展幼儿身体运动的机能,陶冶幼儿性格和品德。而且还可以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借助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音乐的能力。可舞蹈教师如何才能上好一节幼儿舞蹈课呢?我经过几年的实践、摸索,针对家长对幼儿舞蹈的意识以及小朋友们好奇、好动、好玩的特点,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教师首先要让家长了解舞蹈课对幼儿的重要性,这样家长才会引导孩子并积极配合舞蹈教师对孩子学习舞蹈的重视,这样有助于我们教学。 (1)幼儿舞蹈可发展幼儿观察力、注意力、思维能力、记忆力。在舞蹈教学中,激发和维持幼儿注意的动机,引导注意的方向,提高注意集中的水平,是教师的重要工作。 (2)幼儿舞蹈可以发展幼儿身体运动的机能。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它是根据幼儿生理及年龄特点加以创编的。幼儿经常参加生动活泼的舞蹈教育和活动,可以增长他们的体力,促进幼儿骨骼、肌肉、呼吸、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生理机能发育,加快幼儿新陈代谢,使他们的肌体不断生长发育,在学习动作、练习动作表演这个舞蹈的过程中,幼儿呼吸加快、心跳加速、胃肠蠕动的次数增多,神经系统与循环系统也都积极参加活动。由此可见,舞蹈不仅能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奏感,而且对幼儿身体机能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幼儿舞蹈可以陶冶幼儿的性格和品德。一个人的性格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虽然人的生理条件,尤其是神经系统的特点,对性格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微小的。人的性格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受到社会的各方面的影响和多方面的教育,长期塑造而成的。舞蹈教学对幼儿品德的形成也是十分重要。通过民族民间舞的学习,可以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本民族音乐和舞蹈的热情。另外,幼儿舞蹈具有丰富多彩的主题体裁和表现形式,幼儿在学习、排练和表演舞蹈的过程中,能够同时欣赏到优美的舞姿、悦耳动听的旋律、歌声、绚丽的景色和鲜艳的服装道具,这一切不仅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生活情趣,而且在幼儿的听觉、视觉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让他们在得到艺术美陶冶的同时,不断提高身心协调活动的能力。总之,开展幼儿舞蹈教育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智力,以及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与此同时还可以满足幼儿想象、联想、思维和创造性表现,交流合作的需要。为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因此舞蹈在幼儿教育中是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手段。 (二)教师上课前需要准备节奏鲜明、强烈,能引起儿童动感的音乐,启发、引导儿童的想象和创造性,让孩子们用动作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根据小朋友们对某一内容学习兴趣维持时间短的特点,可采用以讲故事、猜谜语、做小游戏、舞蹈等方式进行舞蹈课堂教学,既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的内容以及方法应多样化。 (1)示范法教师要以优美、规范的动作直观形象地供学生模仿,根据教材和不同的教学阶段,采取完整的示范或部分难点动作的示范。在示范前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示范的重点。 (2)讲解、提示、口令法教师用高明、形象、具体的语言和口令来帮助学生理解、感受、掌握所学动作名称、规则、标准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语言要亲切,语速要慢,口令声音要洪亮,一定要抓住小朋友的注意力。 (3)分解、组合教授法教师把舞蹈动作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基本动作,先进行分解教授,然后再组合起来教授,比如先教脚后手,先左后右,先上后下,东北秧歌十字步,先教后踢步,再走十字,然后教双臂花,最后组合起来。 (4)练习法让学生自己做动作,练习时,教师要提出明确、恰当的要求,采用全班练、分组练、个别练等多种多样的练习方法,并加以指导。 (5)鼓励法教师对学生的喜爱和鼓励可以成为他们学习的一个动力。舞蹈教师要做到有爱心,语言要儿童化,表情亲切和蔼,在学生训练疲倦时或不得法时,多给予鼓励,在学生有所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表扬,让每个孩子感到你喜欢他。比如我在上课时叫学生姓名,不呼大名,而叫他的小名“彤彤,今天有进步哦”、“果果,你真棒”或是给学生一个信任、鼓励的眼神、手势或是给学生一个确定性的评价,用鼓励教学法教学效果会很好。 (6)情景法根据舞蹈教学内容设置情景,低年级学生可以利用有趣的、具体直观形象的教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上动物类的律动,可以做一些动物头饰让学生带上,学生的情绪高涨、气氛热烈,教学效果会很好。 (7)游戏法就是用游戏的口吻和形式进行舞蹈教学,满足学生的娱乐需要,引发其对学习活动的愉快感受,比如进行比赛活动,分组比、男女同学比等等。记得我在教授压胯练习,小朋友当小青蛙,比赛“哪只小青蛙的肚子贴在地上最平?”教师当青蛙妈妈来检查,这样,每个小朋友胯关节开到最大限度,变成动作标准的“小青蛙”。 (8)个别法照顾个体差异,对能力强、基础好或能力弱、基础差的学生进行个别教练,因材施教。 (9)评价法师生一起分享表演、创作后的喜悦,教师跟学生或学生之间,学生自己提出修改意见,推进学生不断进步。 (10)启发法指在即兴舞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各种手段启发、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还有教师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舞蹈教师教学不能急于求成,违背自然规律,否则适得其反,比如基训部分软开练习急于求成就会对学生身体造成伤害。因此教学时,放慢速度,循序渐进,让孩子们边玩边跳,轻松愉快,享受舞蹈艺术的快乐。 总而言之:舞蹈课的每一堂都必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须层层展开、环环相扣,形成整体,这样才会吸引学生。作为舞蹈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富有感染力的示范非常重要,所以对于每个动作都要力求做到优美、漂亮、到位,并且有亲切感,这样学生会乐意对动作多模仿。在课堂上也注重对学生的表扬和鼓励,哪怕是一个眼神、点头,都有是一种鼓励,都给他们增加自信心。当然,舞蹈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根据素质教育的目的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这样就能上好每一堂舞蹈课。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学前教育作为我国义务教育的启蒙开端,更是应该首当其冲,重中之重。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以及社会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舞蹈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同,这为我国学前儿童舞蹈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为我国舞蹈人才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幼儿园舞蹈教学对孩子们未来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和重大意义。本文笔者从进行幼儿园舞蹈教学的意义、当前幼儿园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升幼儿园舞蹈教学的有效措施展开写作,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幼儿园;舞蹈教学;有效措施

引言

练习舞蹈可以增强我们的体魄和体质,促进我们的身心健康,同时还能陶冶情操,培养我们的性情和艺术感,对我们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也能够带来巨大帮助。尤其是现代教育提倡学生们全方面发展,将自己的综合素质提升新的一个台阶。所以对于我国幼儿园舞蹈教学有了新的要求,老师们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个人技能和舞蹈水平,规范自己的舞蹈动作,努力把最好的舞蹈知识传授给孩子们,让他们健康成长。

一、进行幼儿园舞蹈教学的意义

1、舞蹈教学对儿童身体成长具有积极影响。

通过文献调查发现,大部分的舞蹈学生们都有匀称的身体结构和体型。他们大部分人都没有驼背端肩的习惯,一直都有良好的身体形态。反观有些没有练习舞蹈的孩子,他们习惯性地驼背,有些甚至还有八字脚走路的习惯,这样的身体形态不太美观,不利于身体的长期发育和发展。系统的舞蹈训练提高了儿童骨骼肌的血液供给,促成了他们体内的肌肉蛋白的合成,使得他们的肌肉力量得到提升,所以,舞蹈教学可以促进听障儿童的肌肉发育和成长,有利于听障儿童形成强大的体魄;系统的舞蹈训练可以有效的提高儿童的有氧代谢能力,增强自身的肺活量,有效的改善了心肺功能,稳定了血压,增强了听障儿童的心肺机能,对听障儿童的健康发展有促进作用;系统的舞蹈教学不仅仅增强了人体各关节之间的灵活性和范围性,更将人体的综合能力提高了,提升儿童们的弹跳能力,让他们跑的更快,跳的更高。

2、能有效促进儿童心智的发育,提升儿童智力水平。

小孩子发育时期,对于外界的信息有良好的接收和吸收,小孩子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也是十分的优秀。当对幼儿园儿童进行系统的舞蹈教学时,需要音乐的辅助和伴奏,音乐富有规律的旋律能够让儿童们提升自己的乐感。儿童们在跟随老师们学习舞蹈的时候,能够提高学生们的模仿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刺激儿童们的记忆细胞,激发儿童们的记忆功能,有利于儿童们记忆力的增长,促进儿童心智的发育,提升儿童智力水平。

二、当前幼儿园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

1、幼儿园舞蹈教学的老师们专业能力还有待提升。

由于我国儿童舞蹈教学起步较晚,所以当前我国儿童舞蹈教学老师们的专业水平还有待提升。首先是我国舞蹈教学中老师们的舞蹈教学观念落后,没有对儿童们的舞蹈教学制定系统的计划,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周全的教学内容;其次,由于舞蹈教学在我国刚起步不久,所以老师们的专业舞蹈水平参差不齐,有些老师只会部分舞蹈,有些老师则是会大部分舞蹈,但是水平并不精通,有些则是学习一年就能上岗工作,没有经过时间的打磨。舞蹈老师的专业水平严重影响着儿童们的舞蹈学习质量。

2、儿童们学习舞蹈时的认知性较差。

在功利心和社会风气的影响下,家长们一窝蜂的把孩子们送去学习舞蹈,要求幼儿园老师对自己的孩子进行系统的舞蹈训练,这忽视了孩子们的其他特长,俗语说:强扭的瓜不甜。在这种压迫下,儿童们的'学习动力大打折扣,有些孩子是被迫的训练,有些孩子是为了完成一定目标,得到奖励,有些孩子是为了实现自己的舞蹈梦想。所以要对孩子们的兴趣爱好有一个了解,关心孩子们在舞蹈训练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只有关心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才能让孩子们快乐的学习和成长。

三、幼儿园舞蹈教学的有效措施

1、加强舞蹈老师专业水平的培养。

鉴于目前我国儿童舞蹈教学老师队伍素质的参差不齐,所以要加强对老师们进行专业的舞蹈培训。要规范老师们的舞蹈动作,统一老师们的舞蹈动作,更新舞蹈教学理念,对老师们进行定期的舞蹈检测和培训,通过考核与培训的方式,把老师们的专业水平提上来。

2、科学和规律的对儿童们进行舞蹈教学。

学前儿童的骨骼尚未发育成熟,是学习舞蹈的黄金时期,但学前儿童的骨骼十分脆弱,易出现骨骼损伤、肌肉拉伤的情况。[2]所以要科学和规律的对儿童们进行舞蹈教学。比如:通过平板支撑、俯卧撑训练,提高了儿童骨骼肌的血液供给,促成了他们体内的肌肉蛋白的合成,使得他们的肌肉力量得到提升;定期进行跑步训练,增强儿童们的肺活量,有效的改善他们的心肺功能。

3、舞蹈教学要具有趣味性。

兴趣是儿童们学习舞蹈的一大动力,对学生学习舞蹈具有促进作用,所以老师们要进行趣味性教学。儿童们年级尚小,对于学习高难度的知识是很难适应的,所以老师们在面对舞蹈教学中艰涩难懂的教学术语时,要用一些可爱的词语代替,这样不但让学生们学起来更加简单,还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其次,老师们还可以根据孩子们的特点,将教学内容改编和加工,变成有情节、有趣味形式,激发孩子们学习舞蹈的兴趣,吸引孩子们来学习舞蹈。

结束语

孩子们是祖国的花朵,我们尤其要小心的呵护。舞蹈训练可以增强孩子们的腰腹和大腿力量,对核心力量的提升也尤其明显。老师们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舞蹈专业水平,提升自己的舞蹈教学理念,正确指导儿童的舞蹈教学训练过程,推动舞蹈教学在儿童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汪小风.我国学前儿童舞蹈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3):157。

[2]王慧娟.幼儿园舞蹈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

[3]曹晓芸.学前儿童舞蹈综合素质能力培养教学微探[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4,6(4):117—120。

浅谈幼儿舞蹈教学论文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民族舞蹈教学研究论文

对于幼儿而言,他们的生理、心理正处于萌芽时期,他们好动、爱模仿、喜欢新鲜事物,因此他们很容易被有优美动听的民族音乐、形式多样的民族舞蹈动作以及风格各异的民族舞蹈服饰所吸引,这就为幼儿舞蹈教师有效地开展民族舞蹈教学提供了可能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有必要要掌握幼儿民族舞蹈教学的实用策略,在广泛接触不同风格民族舞蹈的基础上,提高幼儿的舞蹈素养与个人的舞蹈教学能力。

一、通过视频播放与亲身体验激发幼儿学习民族舞蹈的浓厚兴趣

当前,我国很多幼儿园开设的民族舞教学以一种舞蹈班的方式开展。这种舞蹈班其实就是一种兴趣班。固然,很多幼儿选择民族舞蹈是源于兴趣,但我们倘若细细观察,很多幼儿在学习民族一段时间后兴趣锐减甚至全无,此后便在家长的强制要求下继续进行舞蹈学习。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既有来自幼儿自身方面的,也有舞蹈教学方面的,相比较而言,后者对其产生的影响更大。为此,学前舞蹈专业幼儿民族舞蹈教学应当首先注重激发幼儿学习民族舞蹈的兴趣。具体策略有三:其一,通过多媒体、电视向幼儿播放民族生活视频,让幼儿了解民族衣食住行、民族生活,尤其是民族节庆活动中的舞蹈影像,增强幼儿对民族舞蹈的视觉、听觉感受。例如,教幼儿跳新疆的《锅庄舞》时,可以先组织幼儿观看新疆人民在古尔邦节、肉孜节的视频。等幼儿看完后,询问他们视频中那些跳锅庄舞的舞者是什么表情、穿什么衣服、有哪些典型舞蹈动作等。其二,给幼儿与民族舞蹈中的形象来个“亲密接触”。例如,教幼儿跳傣族的《孔雀舞》,可以先带幼儿到动物园观看孔雀,引导幼儿欣赏孔雀的体态、羽毛与色彩。待幼儿对孔雀有一番了解并形成印象后,再让他们在舞蹈课堂上表现出孔雀走路、喝水、鸣叫的样子,然后再安排他们学习舞蹈动作。其三,给幼儿布置与民族舞蹈学习相关的课后作业,如画民族服饰、制作民族舞蹈手工、录民族舞蹈小视频等。

二、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与开发符合幼儿的民族舞蹈教学内容

幼儿舞蹈教学与成人舞蹈教学内容是有很大区别的。幼儿舞蹈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提炼出他们的所想所爱,投其所好。例如,幼儿天真、活泼,爱幻想、爱自由,喜欢彩色、闪亮以及带有美妙声音的物品等。为此,学前专业舞蹈教学内容要围绕幼儿上述特点与需求来设计与开发民族舞蹈教学内容。具体策略有三:其一,在民族舞蹈的题材上,应尽量选择一些民族童话故事或寓言故事,让幼儿扮演其中的人物或小动物,并给他们配备色彩缤纷的民族服饰,让幼儿积极地投入其中。其二,民族舞蹈教学内容要尽量与幼儿生活、娱乐接轨。例如,将新疆舞的“晃头移颈”动作与幼儿左右摇头(模仿拨浪鼓)、前后移颈(模仿乌龟)相结合,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新疆舞的动作技巧。其三,针对小班的幼儿,多让他们聆听民族舞蹈音乐,以美妙、动听的音乐刺激为主,以舞蹈动作教学为辅。针对中班的幼儿,在对他们进行音乐刺激的同时,让他们逐步掌握民族舞蹈的肢体语言以及动作节奏。对大班与学前班的幼儿,应注重培养他们民族舞蹈动作的表现力以及创新能力。

三、将民族舞蹈纳入幼儿早操、课间操等活动内容,拓宽幼儿民族舞蹈教学的覆盖面

早操与课间操是缓解幼儿学习压力,放松幼儿心情的重要途径。就目前来看,我国很多幼儿园的早操与课间操都以一种偏向体育运动的形式存在,或伸展运动,或跳跃运动。其实,民族舞蹈作为一种包含多类型动作技巧以及高审美价值的舞蹈类型,完全可以通过早操、课间操呈现给幼儿。在具体实践中,策略有二:其一,对现有的.民族舞蹈教材进行重新编排,设计出专门的民族舞课间操;其二,在现有的早操与课间操音乐、动作中加入民族舞蹈元素。例如,加入手上托、手下压、拉手、踢腿等黎族舞蹈常见动作,以提高幼儿的黎族舞蹈能力。与相对枯燥的体育操相比,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舞蹈操不仅动作优美,而且更易学习,容易激发幼儿学习民族舞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此策略的实施,对舞蹈教师的创编能力有较高要求,需要舞蹈教师加强舞蹈创编知识的学习与实践。

四、用简单易懂,妙趣横生的语言讲解与动作示范,提高幼儿民族舞蹈教学效果

民族舞蹈样式多样,且每种舞蹈的动作技巧繁多,成人学习都有很大难度,况且是幼儿。因此,在教学时,我们不能用教成人的语言与肢体动作教幼儿如何如何。例如,教幼儿巴塘孔雀舞的孔雀汲水动作时,不能直接说“这时的步法应该是‘一步一点’、‘一步一撩’”。如果这么说,幼儿根本听不懂。正确的做法是,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对幼儿说:“小孔雀走一步,停一下,尾巴晃动一下;又走一步,又停一下,尾巴又晃动一下……”这种妙趣横生的语言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力。讲解同时,教师应当亲自给幼儿做示范,并注意眼神与幼儿的交流,面部表情要丰富,动作不必太严谨,应适当夸张,充满童趣。另外,在讲解与示范舞蹈动作时,教师还应注意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机会让他们自编民族舞蹈。例如,教幼儿傣族舞蹈《快乐的泼水节》时,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完教材上的舞蹈动作后,再让他们端着自己的小水杯模仿刚才所学的泼水动作自编一套《小水杯舞》。幼儿自编舞蹈不仅能够增强他们学习民族舞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李垣锦.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J].戏剧之家,2015(23).

[2]何辉,张海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研究[J].黄河之声,2015(8).

[3]韩文瑛.浅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4(6).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学前教育作为我国义务教育的启蒙开端,更是应该首当其冲,重中之重。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以及社会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舞蹈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同,这为我国学前儿童舞蹈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为我国舞蹈人才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幼儿园舞蹈教学对孩子们未来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和重大意义。本文笔者从进行幼儿园舞蹈教学的意义、当前幼儿园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升幼儿园舞蹈教学的有效措施展开写作,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幼儿园;舞蹈教学;有效措施

引言

练习舞蹈可以增强我们的体魄和体质,促进我们的身心健康,同时还能陶冶情操,培养我们的性情和艺术感,对我们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也能够带来巨大帮助。尤其是现代教育提倡学生们全方面发展,将自己的综合素质提升新的一个台阶。所以对于我国幼儿园舞蹈教学有了新的要求,老师们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个人技能和舞蹈水平,规范自己的舞蹈动作,努力把最好的舞蹈知识传授给孩子们,让他们健康成长。

一、进行幼儿园舞蹈教学的意义

1、舞蹈教学对儿童身体成长具有积极影响。

通过文献调查发现,大部分的舞蹈学生们都有匀称的身体结构和体型。他们大部分人都没有驼背端肩的习惯,一直都有良好的身体形态。反观有些没有练习舞蹈的孩子,他们习惯性地驼背,有些甚至还有八字脚走路的习惯,这样的身体形态不太美观,不利于身体的长期发育和发展。系统的舞蹈训练提高了儿童骨骼肌的血液供给,促成了他们体内的肌肉蛋白的合成,使得他们的肌肉力量得到提升,所以,舞蹈教学可以促进听障儿童的肌肉发育和成长,有利于听障儿童形成强大的体魄;系统的舞蹈训练可以有效的提高儿童的有氧代谢能力,增强自身的肺活量,有效的改善了心肺功能,稳定了血压,增强了听障儿童的心肺机能,对听障儿童的健康发展有促进作用;系统的舞蹈教学不仅仅增强了人体各关节之间的灵活性和范围性,更将人体的综合能力提高了,提升儿童们的弹跳能力,让他们跑的更快,跳的更高。

2、能有效促进儿童心智的发育,提升儿童智力水平。

小孩子发育时期,对于外界的信息有良好的接收和吸收,小孩子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也是十分的优秀。当对幼儿园儿童进行系统的舞蹈教学时,需要音乐的辅助和伴奏,音乐富有规律的旋律能够让儿童们提升自己的乐感。儿童们在跟随老师们学习舞蹈的时候,能够提高学生们的模仿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刺激儿童们的记忆细胞,激发儿童们的记忆功能,有利于儿童们记忆力的增长,促进儿童心智的发育,提升儿童智力水平。

二、当前幼儿园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

1、幼儿园舞蹈教学的老师们专业能力还有待提升。

由于我国儿童舞蹈教学起步较晚,所以当前我国儿童舞蹈教学老师们的专业水平还有待提升。首先是我国舞蹈教学中老师们的舞蹈教学观念落后,没有对儿童们的舞蹈教学制定系统的计划,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周全的教学内容;其次,由于舞蹈教学在我国刚起步不久,所以老师们的专业舞蹈水平参差不齐,有些老师只会部分舞蹈,有些老师则是会大部分舞蹈,但是水平并不精通,有些则是学习一年就能上岗工作,没有经过时间的打磨。舞蹈老师的专业水平严重影响着儿童们的舞蹈学习质量。

2、儿童们学习舞蹈时的认知性较差。

在功利心和社会风气的影响下,家长们一窝蜂的把孩子们送去学习舞蹈,要求幼儿园老师对自己的孩子进行系统的舞蹈训练,这忽视了孩子们的其他特长,俗语说:强扭的瓜不甜。在这种压迫下,儿童们的'学习动力大打折扣,有些孩子是被迫的训练,有些孩子是为了完成一定目标,得到奖励,有些孩子是为了实现自己的舞蹈梦想。所以要对孩子们的兴趣爱好有一个了解,关心孩子们在舞蹈训练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只有关心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才能让孩子们快乐的学习和成长。

三、幼儿园舞蹈教学的有效措施

1、加强舞蹈老师专业水平的培养。

鉴于目前我国儿童舞蹈教学老师队伍素质的参差不齐,所以要加强对老师们进行专业的舞蹈培训。要规范老师们的舞蹈动作,统一老师们的舞蹈动作,更新舞蹈教学理念,对老师们进行定期的舞蹈检测和培训,通过考核与培训的方式,把老师们的专业水平提上来。

2、科学和规律的对儿童们进行舞蹈教学。

学前儿童的骨骼尚未发育成熟,是学习舞蹈的黄金时期,但学前儿童的骨骼十分脆弱,易出现骨骼损伤、肌肉拉伤的情况。[2]所以要科学和规律的对儿童们进行舞蹈教学。比如:通过平板支撑、俯卧撑训练,提高了儿童骨骼肌的血液供给,促成了他们体内的肌肉蛋白的合成,使得他们的肌肉力量得到提升;定期进行跑步训练,增强儿童们的肺活量,有效的改善他们的心肺功能。

3、舞蹈教学要具有趣味性。

兴趣是儿童们学习舞蹈的一大动力,对学生学习舞蹈具有促进作用,所以老师们要进行趣味性教学。儿童们年级尚小,对于学习高难度的知识是很难适应的,所以老师们在面对舞蹈教学中艰涩难懂的教学术语时,要用一些可爱的词语代替,这样不但让学生们学起来更加简单,还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其次,老师们还可以根据孩子们的特点,将教学内容改编和加工,变成有情节、有趣味形式,激发孩子们学习舞蹈的兴趣,吸引孩子们来学习舞蹈。

结束语

孩子们是祖国的花朵,我们尤其要小心的呵护。舞蹈训练可以增强孩子们的腰腹和大腿力量,对核心力量的提升也尤其明显。老师们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舞蹈专业水平,提升自己的舞蹈教学理念,正确指导儿童的舞蹈教学训练过程,推动舞蹈教学在儿童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汪小风.我国学前儿童舞蹈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3):157。

[2]王慧娟.幼儿园舞蹈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

[3]曹晓芸.学前儿童舞蹈综合素质能力培养教学微探[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4,6(4):117—120。

舞蹈是孩子们用音乐最好的诠释方式,如此热爱舞蹈,因为它直观、生动、形象、活泼,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活动方式。开展舞蹈教育不仅可以发展幼儿身体运动的机能,陶冶幼儿性格和品德。而且还可以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借助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音乐的能力。可舞蹈教师如何才能上好一节幼儿舞蹈课呢?我经过几年的实践、摸索,针对家长对幼儿舞蹈的意识以及小朋友们好奇、好动、好玩的特点,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教师首先要让家长了解舞蹈课对幼儿的重要性,这样家长才会引导孩子并积极配合舞蹈教师对孩子学习舞蹈的重视,这样有助于我们教学。 (1)幼儿舞蹈可发展幼儿观察力、注意力、思维能力、记忆力。在舞蹈教学中,激发和维持幼儿注意的动机,引导注意的方向,提高注意集中的水平,是教师的重要工作。 (2)幼儿舞蹈可以发展幼儿身体运动的机能。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它是根据幼儿生理及年龄特点加以创编的。幼儿经常参加生动活泼的舞蹈教育和活动,可以增长他们的体力,促进幼儿骨骼、肌肉、呼吸、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生理机能发育,加快幼儿新陈代谢,使他们的肌体不断生长发育,在学习动作、练习动作表演这个舞蹈的过程中,幼儿呼吸加快、心跳加速、胃肠蠕动的次数增多,神经系统与循环系统也都积极参加活动。由此可见,舞蹈不仅能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奏感,而且对幼儿身体机能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幼儿舞蹈可以陶冶幼儿的性格和品德。一个人的性格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虽然人的生理条件,尤其是神经系统的特点,对性格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微小的。人的性格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受到社会的各方面的影响和多方面的教育,长期塑造而成的。舞蹈教学对幼儿品德的形成也是十分重要。通过民族民间舞的学习,可以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本民族音乐和舞蹈的热情。另外,幼儿舞蹈具有丰富多彩的主题体裁和表现形式,幼儿在学习、排练和表演舞蹈的过程中,能够同时欣赏到优美的舞姿、悦耳动听的旋律、歌声、绚丽的景色和鲜艳的服装道具,这一切不仅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生活情趣,而且在幼儿的听觉、视觉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让他们在得到艺术美陶冶的同时,不断提高身心协调活动的能力。总之,开展幼儿舞蹈教育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智力,以及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与此同时还可以满足幼儿想象、联想、思维和创造性表现,交流合作的需要。为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因此舞蹈在幼儿教育中是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手段。 (二)教师上课前需要准备节奏鲜明、强烈,能引起儿童动感的音乐,启发、引导儿童的想象和创造性,让孩子们用动作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根据小朋友们对某一内容学习兴趣维持时间短的特点,可采用以讲故事、猜谜语、做小游戏、舞蹈等方式进行舞蹈课堂教学,既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的内容以及方法应多样化。 (1)示范法教师要以优美、规范的动作直观形象地供学生模仿,根据教材和不同的教学阶段,采取完整的示范或部分难点动作的示范。在示范前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示范的重点。 (2)讲解、提示、口令法教师用高明、形象、具体的语言和口令来帮助学生理解、感受、掌握所学动作名称、规则、标准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语言要亲切,语速要慢,口令声音要洪亮,一定要抓住小朋友的注意力。 (3)分解、组合教授法教师把舞蹈动作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基本动作,先进行分解教授,然后再组合起来教授,比如先教脚后手,先左后右,先上后下,东北秧歌十字步,先教后踢步,再走十字,然后教双臂花,最后组合起来。 (4)练习法让学生自己做动作,练习时,教师要提出明确、恰当的要求,采用全班练、分组练、个别练等多种多样的练习方法,并加以指导。 (5)鼓励法教师对学生的喜爱和鼓励可以成为他们学习的一个动力。舞蹈教师要做到有爱心,语言要儿童化,表情亲切和蔼,在学生训练疲倦时或不得法时,多给予鼓励,在学生有所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表扬,让每个孩子感到你喜欢他。比如我在上课时叫学生姓名,不呼大名,而叫他的小名“彤彤,今天有进步哦”、“果果,你真棒”或是给学生一个信任、鼓励的眼神、手势或是给学生一个确定性的评价,用鼓励教学法教学效果会很好。 (6)情景法根据舞蹈教学内容设置情景,低年级学生可以利用有趣的、具体直观形象的教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上动物类的律动,可以做一些动物头饰让学生带上,学生的情绪高涨、气氛热烈,教学效果会很好。 (7)游戏法就是用游戏的口吻和形式进行舞蹈教学,满足学生的娱乐需要,引发其对学习活动的愉快感受,比如进行比赛活动,分组比、男女同学比等等。记得我在教授压胯练习,小朋友当小青蛙,比赛“哪只小青蛙的肚子贴在地上最平?”教师当青蛙妈妈来检查,这样,每个小朋友胯关节开到最大限度,变成动作标准的“小青蛙”。 (8)个别法照顾个体差异,对能力强、基础好或能力弱、基础差的学生进行个别教练,因材施教。 (9)评价法师生一起分享表演、创作后的喜悦,教师跟学生或学生之间,学生自己提出修改意见,推进学生不断进步。 (10)启发法指在即兴舞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各种手段启发、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还有教师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舞蹈教师教学不能急于求成,违背自然规律,否则适得其反,比如基训部分软开练习急于求成就会对学生身体造成伤害。因此教学时,放慢速度,循序渐进,让孩子们边玩边跳,轻松愉快,享受舞蹈艺术的快乐。 总而言之:舞蹈课的每一堂都必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须层层展开、环环相扣,形成整体,这样才会吸引学生。作为舞蹈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富有感染力的示范非常重要,所以对于每个动作都要力求做到优美、漂亮、到位,并且有亲切感,这样学生会乐意对动作多模仿。在课堂上也注重对学生的表扬和鼓励,哪怕是一个眼神、点头,都有是一种鼓励,都给他们增加自信心。当然,舞蹈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根据素质教育的目的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这样就能上好每一堂舞蹈课。

浅谈幼儿园舞蹈教育毕业论文

摘要:舞蹈是对少儿进行教育的一种非常好的形式。舞蹈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身体动作,也就是肢体语言来表现人物、事物及深刻的内涵,少儿舞蹈教育作用表现为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可以促进体质的发展,同时还有利于促进少儿品德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少儿审美能力的发展。关键词:少儿 舞蹈 教育作用舞蹈具有认识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功能,是对少儿进行教育的一种非常好的形式。舞蹈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身体动作,也就是肢体语言来表现人物、事物及深刻的内涵,因此少儿学习舞蹈的同时身体形态也同时得到良好的训练,这是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可见,少儿舞蹈具有很强教育作用。那么,这种教育作用都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一、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少儿舞蹈的教育作用首先表现为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少儿天性好动,喜欢模仿,少儿舞蹈非常符合孩子们爱动、爱跳的特点。孩子们在动作、节奏、娱乐中提高了模仿能力,加深了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孩子们常常依靠丰富的想象和心灵的感悟去表现这些动作的内涵。而这些有助于孩子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开拓创造性的思路。游戏于这万象自然中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更有着丰富多姿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看到原来空无所有的地方有某种美妙的图象出现,更喜欢模仿自己在某地方看到的天真活泼,对世界充满清莹、甜柔的爱,爱野地上的小草、花,爱天上的月亮、星星、小鸟、白云,他们用心灵去拥抱自己喜爱的对象,喜欢模仿,好奇好问,兴趣广泛。在少儿舞蹈的教学过程中,并不能单一满足于教会孩子一个技巧、一段组合,而是要有一个创造性的空间。儿童在习舞过程中把握感知事物,多从生活中去发掘事和物,进行独特巧妙的构思。例如,有在少儿舞蹈课上,以一段比较欢快的音乐,配以《小白兔》的命题,让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孩子们都跳出了小白兔的各种动作,有的蹦蹦跳、有的相互玩耍嬉戏。这样有助于训练其敏锐的观察能力,使学生的感知、联想、想象、幻想等得以淋滴尽致地得到智力发展。此外,少儿舞蹈促进智力的发展的作用还可以促进少儿获取知识。舞蹈作为一门艺术,具有十分丰富的知识内容。少儿舞蹈学习的过程首先是进行舞蹈知识学习的过程。通过教学,少儿可以学习舞蹈方面的专业知识。这些专业知识是少儿知识体系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那种认为舞蹈无知识可学的看法是极其片面与错误的。还应看到,一段好的舞蹈音乐,一部好的少儿舞蹈作品,就是一本好书,少儿从中可以学到自然、人文、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同时,更可以培养少儿的表现创造能力。少儿的表现能力是多方面的。用舞蹈语汇去表现思想情感和情绪,也是一种表现能力。少儿通过舞蹈,形成一定的表演技能,可以用自身的舞蹈语汇表达自己的思想、情绪。此时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无疑十分有益。 二、可以促进体质的发展舞蹈是人体动态造型美的精华,科学、协调的舞蹈训练,会提高学生身体各部分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促进儿童的骨骼发育,增强孩子们的消化机能,增进食欲,提高身体素质。幼儿经常参加生动活泼的舞蹈教育和活动,可以增长他们的体力,促进幼儿骨骼、肌肉、呼吸、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生理机能发育,加快幼儿新陈代谢,使他们的肌体不断生长发育。有一些孩子原来曾有“驼背”“抠胸”“端肩”等不良习惯,如果在舞蹈教育中常常注意提醒他们自觉地改变这种不良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的这种习惯,就能被有效地纠正。受过舞蹈训练的孩子,都有仪表、举止端庄得体的特点。这种形体特点,又会使他们自我感觉良好,充满自信乐观.在学习动作、练习动作表演这个舞蹈的过程中,幼儿呼吸加快、心跳加速、胃肠蠕动的次数增多,神经系统与循环系统也都积极参加活动。由此可见,舞蹈不仅能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奏感,而且对幼儿身体机能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三、有利于促进少儿品德的发展舞蹈的精髓所构建的空间结构有三种,即“认知结构、伦理结构和审美结构”。认知结构张扬的是真,伦理结构张扬的是善,审美结构张扬的是勇和美。也只有真、善、勇、美“四位一体”的理性建构,才使舞蹈显示人格整塑合理的完整内核。1996年世界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中国召开了“21世纪人才素质理论研讨会”,与会者认为 “真、善、勇、美”是21世纪国民人格的四大要素。而中国的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的多,怕苦怕累的也多。许多人表现出精神上脆弱,行为上惰性,承受力差,对老师的评价特别敏感。尤其是城镇独生子女普遍缺乏成就意识,在竞争情况下努力进取性的愿望不强,在人际关系中攻击需要较明显。而在未来人才的人格力量中,独立理性地选择价值观的能力,主动适应的能力,抗拒压力的能力与耐受挫折的能力和人际关系的调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舞蹈教育与训练对培养少年儿童的吃苦耐劳精神,完成任务的决心,树立集体主义思想以及强化宽容合作,顽强进取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从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的角度看,他们时常有美丽奇特的幻想,多变的或似乎是不合常理的情绪。因此,采用适合表现少年儿童的认识、精神情趣、生活形态和个性的少儿舞蹈,对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着独特的作用。这比课堂上单纯的语言表达显得更主动、更具体、更形象、更容易被接受。如少儿舞蹈《快乐的星期天》表现了少年儿童利用星期天自发组织起来帮助军属老奶奶做好事这一主题,揭示了孩子们助人为乐的高尚情操。少儿舞蹈《戏菱藕》,则是通过劳动场面和勇斗风浪的情境的表现,使孩子们认识到劳动必须具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和勇敢坚强的意志,以及获得劳动成果后的喜悦。又如儿童舞蹈《三个和尚》以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喝到后来寺庙失火,三个和尚终于排除成见齐心协力扑灭大火保护自己家园这一故事为题材。经过舞蹈的排练演出,不仅能使孩子们认识生活内容,还使他们体验生活的真谛。从形象化的舞蹈教学中培养他们从小热爱劳动锻炼意志,并有勤劳合作的美德。舞蹈教育散发出美的温馨,但也是一项残酷的艺术训练过程。它训练的艰苦性是公认的,对于那些没有思想准备的青少年往往为此而困惑、怯步。老师们常常以“苦是乐、严是爱”的思想灌输指导学生,只有从汗水、泪水、酸痛中寻求美获得美,只有勤学苦练才能取得美的成功,达到美的境界。舞蹈正以真、善、勇、美的作品形象和情感教育的渗透力,在道德品质和思想情操上给人以影响。它不是以某种抽象的道德原则进行说教,而是把道德准则通过审美功能体现出来,使人们从情感上受到感染。并发自内心地体验到这原则的崇高性,从而变为自己内在心理欲求。所以舞蹈教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四、有利于促进少儿审美能力的发展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舞蹈的基本要素是动作的姿态,节奏和表情,舞蹈起源于劳动与文学、音乐、美术相伴而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最古老的艺术形式。舞蹈的形式美指舞蹈融合了诗歌、音乐、绘画等艺术因素所表现出来的画面美、线条美、韵律美。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流动的雕塑、舞蹈艺术有画的意境,有诗的魅力,有流畅的造型,有独特的形式美。少儿舞蹈更是以动作有趣、生动活泼、载歌载舞的形式表现绚丽多彩的童话世界,具有强烈的形式美。儿童的心理特征表明少儿是通过感知和依靠现象来认识事物的,而儿童的生理特点又是活泼的好动的,舞蹈通过人体动作、造型和表情,形象地表达一定思想内容的直观性,正恰恰适应了少儿的心理、生理特征,少儿舞蹈形式优美,动作有趣,且反映少儿自己的生活。生动活泼的舞蹈动作再配以朗朗上口的儿童音乐,让孩子们在训练中又念又做,于是激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乐于参与舞蹈学习,在寓教于乐之中感知世界、认识事物进而受到审美教育。参考文献:1、王书霞:《少儿舞蹈教育的思考》,《剧作家》,2007年 03期。2、陈丽:《少儿舞蹈的教育作用》,《魅力中国》,2007年 07期。 3、赵军:《浅谈少儿舞蹈教育》,《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 05期。

舞蹈是孩子们用音乐最好的诠释方式,如此热爱舞蹈,因为它直观、生动、形象、活泼,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活动方式。开展舞蹈教育不仅可以发展幼儿身体运动的机能,陶冶幼儿性格和品德。而且还可以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借助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音乐的能力。可舞蹈教师如何才能上好一节幼儿舞蹈课呢?我经过几年的实践、摸索,针对家长对幼儿舞蹈的意识以及小朋友们好奇、好动、好玩的特点,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教师首先要让家长了解舞蹈课对幼儿的重要性,这样家长才会引导孩子并积极配合舞蹈教师对孩子学习舞蹈的重视,这样有助于我们教学。 (1)幼儿舞蹈可发展幼儿观察力、注意力、思维能力、记忆力。在舞蹈教学中,激发和维持幼儿注意的动机,引导注意的方向,提高注意集中的水平,是教师的重要工作。 (2)幼儿舞蹈可以发展幼儿身体运动的机能。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它是根据幼儿生理及年龄特点加以创编的。幼儿经常参加生动活泼的舞蹈教育和活动,可以增长他们的体力,促进幼儿骨骼、肌肉、呼吸、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生理机能发育,加快幼儿新陈代谢,使他们的肌体不断生长发育,在学习动作、练习动作表演这个舞蹈的过程中,幼儿呼吸加快、心跳加速、胃肠蠕动的次数增多,神经系统与循环系统也都积极参加活动。由此可见,舞蹈不仅能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奏感,而且对幼儿身体机能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幼儿舞蹈可以陶冶幼儿的性格和品德。一个人的性格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虽然人的生理条件,尤其是神经系统的特点,对性格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微小的。人的性格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受到社会的各方面的影响和多方面的教育,长期塑造而成的。舞蹈教学对幼儿品德的形成也是十分重要。通过民族民间舞的学习,可以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本民族音乐和舞蹈的热情。另外,幼儿舞蹈具有丰富多彩的主题体裁和表现形式,幼儿在学习、排练和表演舞蹈的过程中,能够同时欣赏到优美的舞姿、悦耳动听的旋律、歌声、绚丽的景色和鲜艳的服装道具,这一切不仅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生活情趣,而且在幼儿的听觉、视觉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让他们在得到艺术美陶冶的同时,不断提高身心协调活动的能力。总之,开展幼儿舞蹈教育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智力,以及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与此同时还可以满足幼儿想象、联想、思维和创造性表现,交流合作的需要。为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因此舞蹈在幼儿教育中是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手段。 (二)教师上课前需要准备节奏鲜明、强烈,能引起儿童动感的音乐,启发、引导儿童的想象和创造性,让孩子们用动作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根据小朋友们对某一内容学习兴趣维持时间短的特点,可采用以讲故事、猜谜语、做小游戏、舞蹈等方式进行舞蹈课堂教学,既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的内容以及方法应多样化。 (1)示范法教师要以优美、规范的动作直观形象地供学生模仿,根据教材和不同的教学阶段,采取完整的示范或部分难点动作的示范。在示范前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示范的重点。 (2)讲解、提示、口令法教师用高明、形象、具体的语言和口令来帮助学生理解、感受、掌握所学动作名称、规则、标准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语言要亲切,语速要慢,口令声音要洪亮,一定要抓住小朋友的注意力。 (3)分解、组合教授法教师把舞蹈动作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基本动作,先进行分解教授,然后再组合起来教授,比如先教脚后手,先左后右,先上后下,东北秧歌十字步,先教后踢步,再走十字,然后教双臂花,最后组合起来。 (4)练习法让学生自己做动作,练习时,教师要提出明确、恰当的要求,采用全班练、分组练、个别练等多种多样的练习方法,并加以指导。 (5)鼓励法教师对学生的喜爱和鼓励可以成为他们学习的一个动力。舞蹈教师要做到有爱心,语言要儿童化,表情亲切和蔼,在学生训练疲倦时或不得法时,多给予鼓励,在学生有所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表扬,让每个孩子感到你喜欢他。比如我在上课时叫学生姓名,不呼大名,而叫他的小名“彤彤,今天有进步哦”、“果果,你真棒”或是给学生一个信任、鼓励的眼神、手势或是给学生一个确定性的评价,用鼓励教学法教学效果会很好。 (6)情景法根据舞蹈教学内容设置情景,低年级学生可以利用有趣的、具体直观形象的教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上动物类的律动,可以做一些动物头饰让学生带上,学生的情绪高涨、气氛热烈,教学效果会很好。 (7)游戏法就是用游戏的口吻和形式进行舞蹈教学,满足学生的娱乐需要,引发其对学习活动的愉快感受,比如进行比赛活动,分组比、男女同学比等等。记得我在教授压胯练习,小朋友当小青蛙,比赛“哪只小青蛙的肚子贴在地上最平?”教师当青蛙妈妈来检查,这样,每个小朋友胯关节开到最大限度,变成动作标准的“小青蛙”。 (8)个别法照顾个体差异,对能力强、基础好或能力弱、基础差的学生进行个别教练,因材施教。 (9)评价法师生一起分享表演、创作后的喜悦,教师跟学生或学生之间,学生自己提出修改意见,推进学生不断进步。 (10)启发法指在即兴舞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各种手段启发、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还有教师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舞蹈教师教学不能急于求成,违背自然规律,否则适得其反,比如基训部分软开练习急于求成就会对学生身体造成伤害。因此教学时,放慢速度,循序渐进,让孩子们边玩边跳,轻松愉快,享受舞蹈艺术的快乐。 总而言之:舞蹈课的每一堂都必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须层层展开、环环相扣,形成整体,这样才会吸引学生。作为舞蹈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富有感染力的示范非常重要,所以对于每个动作都要力求做到优美、漂亮、到位,并且有亲切感,这样学生会乐意对动作多模仿。在课堂上也注重对学生的表扬和鼓励,哪怕是一个眼神、点头,都有是一种鼓励,都给他们增加自信心。当然,舞蹈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根据素质教育的目的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这样就能上好每一堂舞蹈课。

幼儿舞蹈教育论文范文

幼儿教育论文范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儿教育论文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加强早期儿童教育,为每一个儿童创造受到高质量的学前教育的机会,正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也要放眼未来,从新世纪国际社会政治经济的新格局和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度思考学前教育的发展问题,以使我国的学前教育真正从教育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心。

关键词: 学前教育幼儿教育教育方法

幼儿教育是指对三周岁以上学龄前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它是我国学制中的第一阶段,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党和各级的关怀下,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如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发展,取得了令人可喜的长足进步。

一、打好性格基础,努力提高情商

情商高可以使智力平平的幼儿最终创造辉煌的人生,情商低也可以使智力超常的幼儿变成一个平庸的人,性格基础是早期生活奠定的,最初几年的生活习惯、父母态度、家庭气氛,以后都会慢慢形成幼儿的性格特点,每一个习惯在其养成的前期特别重要,因此,每件事一开头就坚持按要求做,不该做的事一开头就坚决不做,从不迁就,慢慢习惯就会养成。幼儿期儿童意志行为还很差,不能较长时间控制自己,幼儿行动的目的性也较差,行动缺乏明确目标,往往与直接兴趣或需要、个人愿望相联系。例如:做好事为了得到一朵小红花或是为了得到教师表扬。因此,要培养幼儿是先有目的,努力实现目标,自觉服从于一定的目的,并为实现目标而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品质。

二、从小培养良好的习惯

习惯伴随人的一生,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个人成长的道路。所谓习惯,是指不断重复或练习而养成的固定化的行为方式。习惯的最大特点是自动化,人们一旦养成良好的习惯,其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效率便会提高。研究表明,3~12岁是年轻一代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然而,家长总是以孩子小为借口,纵容孩子的一切,致使孩子在饮食方面养成偏食、挑食的坏习惯,有的甚至追在孩子后面跑着喂饭,生怕孩子饿着,或是一味满足孩子的胃口,一日三餐都是孩子喜欢吃的饭菜,这样只能造成营养失衡;合理、科学的搭配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保障。除此之外,家长应该在习惯养成的关键期陪伴在孩子左右,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关爱;说起孩子的学习成绩,不能不关注他们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提高,而学习能力是由感觉动作、听知觉和视知觉三大功能决定的。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以下几个条件:

①从小培养;

②从小事抓起;

③不能有例外;

④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制定规范并合理运用强化机制;

⑤注意实践和行为指导。借用英国的一句谚语: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说的就是,要养成好习惯,贵在行动。

总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会使孩子受益终生。

三、营造良好环境,培养幼儿的责任心

责任心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条件,是一个人能力发展的动力。责任心如此重要,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呢?

一方面,学校和家庭共同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在学校里,教师是幼儿的领路人,应做到真心与他们做朋友,善于倾听,启发他们热爱生活和社会,关爱家人和朋友,引导他们逐渐养成自尊、自信、民主、和谐的处世习惯,从而产生对家人、对朋友、对社会的责任感。

另一方而,锻炼承担责任的能力。每一种能力的锻炼都应该来自于实践,因此,给予幼儿适当的承担责任的机会。我们可以布置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小作业,如分发玩具、收交作品、整理书桌等,或者通过游戏、故事中的角色表演等,让孩子逐渐懂得:在这个世界上,自己一方面要享受别人对自己的养护、教育和帮助,另一方面负有许多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一个不尽社会责任的人是一个对人类无益的人,而一个不会做事、无能为力的人是不受大家欢迎的。要鼓励孩子从小融入集体,有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观念,作为集体中的一员,要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也就是让孩子看到自己生活的意义,看到自己的行为能为他人带来影响,从而生出自豪感和责任心。

四、在教学中重视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在我国,大多数人对“健康”的认识都比较片面,认为幼儿的身体健康就是健康,而忽视幼儿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这种对“健康”认识的偏差,使我们忽视了幼儿的非智力教育,妨碍了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

健康的身体是儿童心理健康的生理基础。要想使儿童的心理得到健全发展,首先要使儿童有健康的躯体,这些就需要我们的保护和锻炼。比如规律的饮食和睡眠,适当的劳动和游戏,这些都是儿童生理健康的保证。

身体健康了,还要注重幼儿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幼儿,智力发育正常、积极向上、情感丰富、性格开朗而又有自控能力、同别人友好相处、适应集体生活等。要想使幼儿的心理健康,教师要多站在幼儿角度,了解他们内心的需要,为幼儿营造出一个能够相互接纳、信任、尊重、和谐的生活氛围,并与他们建立平等的、亦师亦友的关系。因此,老师要放手让幼儿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们能够充分表现自己,并尊重他们的意见,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自己的能力,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增强自信心,形成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

五、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幼儿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幼儿经过数学学习,感受到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和数学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幼儿数学学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亲自操作。通过学生的亲自动手操作和实践,得出的相关结论在幼儿的脑海里会留下深刻印象,然后教师给予及时的补充和说明,知识便会扎实牢固地被幼儿接收。数学规律的总结和归纳,可以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复习和整理习惯,从而提高小朋友的逻辑思维能力。

总之,幼儿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关系民族素质和国家的`未来,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我们期待着幼教事业迎来一个崭新的明天。

摘要:

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良好行为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幼儿园主要是以游戏为主对幼儿进行教育,它是幼儿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能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启迪智慧,培养想象力。本文从以下几方面阐述如何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关键词: 游戏;智慧;兴趣

爱玩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能锻炼幼儿的身体,助其学到知识,增长智慧,提高动手能力,学会主动分辨事物,协调同伴之间的关系,学会合作,主动地体验社会生活。幼儿在玩游戏时能够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发挥想象力,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增强自信心,借助游戏认识周围的事物。

一、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游戏集自由性、趣味性、假想性和创造性于一体,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教育家陈鹤琴说:“游戏是孩子的生命。”幼儿天性好动,不宜长时间的保持一种姿态,否则他们会感到疲劳和厌倦。游戏能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主动掌握教学常规,乐于与人交往,学会相互帮助、相互合作,使幼儿的德、智、体、美各方面在游戏中得到全面发展。

1、常规游戏,增强体质

常规游戏形式简单、取材随意、灵活多变,深受幼儿的喜爱。它丰富了幼儿的童年生活,其轻松愉快的游戏方式也给幼儿带去了无限欢乐。在常规游戏中,幼儿能反应敏捷、记忆准确,集中全部注意力,充分调动身体的各部分积极参与活动,使眼、耳、手、脚和腰协调一致。如跳绳、接力跑、打溜溜球、捉迷藏、跳皮筋、跳房子、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常规游戏。在活动中,幼儿能呼吸到新鲜空气,享受充足的阳光,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速度,促进骨骼生长,增强身体的免疫力,锻炼体能。

2、竞争游戏,培养个性

幼儿年龄小,做事缺少思维,但是好胜心很强。教师在幼儿做游戏时,采用积极鼓励、肯定的态度对待幼儿的游戏表现,运用赏识的方法给予肯定和鼓励,赞一声“你最棒”或轻轻抚摩一下幼儿的头,给予一个微笑,伸出大拇指。如:在玩石头、剪子、布或跳绳比赛游戏时,幼儿在游戏中获得胜利时,就会心花怒放;失败时,就会闷闷不乐。教师及时开导,让幼儿继续努力,找到自己的不足,改变方法,必须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恒心,就一定能够成功。这样在竞争游戏中能够培养幼儿的个性和积极的情感,良好个性也会逐渐养成。

二、游戏在幼儿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幼儿是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的,教师以“发展幼儿多元智能”为价值取向,依托游戏资源整体设计幼儿课堂教学游戏活动,使幼儿的情绪在游戏中积极高涨,能积极主动地去参与,乐而不厌。

1、数学游戏,开拓思维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因此幼儿不爱学习。如果数学教学与游戏巧妙结合,就能减少幼儿的疲劳,满足幼儿对游戏的欲望,也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让幼儿学到应有的数学知识。如:教学《2的认识》一课时,教师设计“参观动物园”的游戏。出示动物的图片,让幼儿认真观察:“有几只野鸡呀?”(2只野鸡)教师设计爬台阶游戏,谁能说出野鸡身上有关“2”的事物,就可以爬上一个台阶,谁先爬上最高的台阶,谁就获得胜利。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说出了很多数量是“2”的事物。野鸡有2只脚,2个翅膀,2只耳朵,2只眼睛。幼儿们兴致勃勃地玩着,很怕老师没听到,把全部精力都投入游戏中去。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就认识了数字“2”,突出了生活中数学的意识,调动了幼儿创新思维的积极性,唤起了幼儿亲近数学的情感,使幼儿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语言游戏,张扬个性

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是在活动中发展又在交往中体现出来的,活动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基础。语言游戏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掌握语音词汇和口语形式。教师要为幼儿营造一个学习语言的游戏环境,让幼儿想说、敢说、会说、有机会说。如:玩“过家家”的角色游戏时,让幼儿扮演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小朋友等不同角色。吃早饭时,爸爸、妈妈是怎样给爷爷、奶奶夹菜的,他们会说什么?小朋友在吃饭时是怎样挑食的,妈妈、爸爸会说什么?在角色游戏中,发展幼儿的语言。幼儿们扮演得惟妙惟肖,语言也很精彩,幼儿们体验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懂得了尊老爱幼,了解了每个家庭成员的职责。扮演不同的角色给幼儿带来了快乐,也使幼儿学会了换位思考,增加了表达的机会,从而促使其语言能力不断提高,为幼儿的语言表达夯实了基础。

总之,幼儿人小心不小,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可塑性强。教师要巧用游戏,愉悦幼儿的身心,培养其学习兴趣,陶冶其情操。让幼儿在游戏中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

舞蹈教育可强健学生体魄、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和谐发展,下面是我精心推荐的舞蹈教育论文范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触!

浅谈舞蹈教育

摘要:本文重点论述舞蹈教育对素质教育的影响;舞蹈教育发挥的优势作用,以及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如何从培养学员的理解力、观察力、想象力和创作力入手,使学员充分理解舞蹈内涵、表现舞蹈韵律和运用舞蹈动作抒发情感的能力,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舞蹈 素质 能力 作用

一、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艺术教育,就不是完备的教育。

体育、美育自身的特性,通过体育、美育不仅可强健学生体魄、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在培养健康心理,良好的协作精神,激发创新、审美能力、想象力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在当今竞争之激烈,这些素质的重要性无疑很突现。

艺术教育对人的作用是非常深刻的,但过去认识非常有限。舞蹈是人们表达情感的最古老也是最直接的好形式,然而,在青少年与人的交往中,情感激动时表达都不大一样。

我们在考察舞蹈教育与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关系时能够得到怎样的启示?显然,舞蹈教育一是在于提高个人对艺术的欣赏与参与能力,提高青少年对艺术的感知能力、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从而满足对美的高层次追求;舞蹈训练达到强身健体与自信心;二是增进人类社会的情感交流。尽管现今青少年的交流方式多样,但舞蹈以其独特美传达着人类共同享受与追求的情感。因此,舞蹈教育与青少年素质教育的意义在狭义上是个人身心艺术修养的教育,在广义上意味着人类境界的完善与升华。

二、舞蹈教学促进艺术素质提高

抓好学校少儿舞蹈教育,对少儿的智力发展、道德养成、意志品质和审美能力的培养等都有常规课堂教学所无法替代的积极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少儿智力的发展

少儿舞蹈音乐节奏明快、行动活泼,非常符合孩子们爱动、爱跳的特点,也很符合少儿通过感知和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的心理特点。孩子们在这个无声的语言中,通过动作、节奏、娱乐提高了模仿能力,加深了外界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反过来孩子们通过对舞蹈动作的理解又能激发、启迪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开拓创造性的思路。

(二)有利于培养少儿良好的道德意识和意志品质的养成

作为整体艺术的舞蹈,少儿舞蹈往往是以群舞形式进行排练或演出,整齐的队形、划一的动作,常常是衡量整体美感的标准之一。如果有一个孩子不认真、动作不协调,就会影响甚至破坏画面的美感,通过这种步调一致的训练,手脑并用,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养成一种自觉守纪律,主动关心帮助他人,注意集体协作。

少儿舞蹈还能培养孩子们活泼的个性和坚强的毅力。通过参加排练,外出演出等集体活动,许多学生开阔眼界,增强自信心,克服性格内向、胆小害羞等心理。另一方面,舞蹈又是一门残酷的艺术,在舞蹈训练过程中,有些动作必须付出痛苦和艰辛才能完成。因此有些比较娇弱的孩子,经过刻苦训练,毅力得到磨练。

(三)有利于培养少儿良好的审美感,增强形体与气质美感

少儿舞蹈以它独到的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孩子们感受美、欣赏美、追求美。故,少儿舞蹈教育在培养健全的新一代的外形美与内质美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教学中,有些孩子原来曾有“驼背”“抠胸”“端肩”等习惯,在舞蹈教育中常常提醒他们自觉改变这种不良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不良习惯能被有效地纠正。受过舞蹈训练的孩子,都有仪表、举止端庄得体的特点,这会使他们充满自信、乐观,为以后得体地待人接物打下积极基础。

三、舞蹈教学中学员表现力的培养

在民族民间舞的少年儿童为对象的舞蹈教学中,怎样使学员充分理解舞蹈丰富的内容,表现优美韵律的能力,是舞蹈教师教学的难点。

少年儿童正处于身体和心理的成长期,每个孩子的家庭环境和个性差异,使得孩子性格差别多样。同时,每个孩子对舞蹈的感受与表现力也不同。学习民族民间舞蹈,不仅要学习优美和谐的动作,要把握舞蹈所表现的情感基调,还须了解其民族情感特征,这对少年儿童来说,无疑难度巨大。教学中特别关注此方面能力的培养,做了些有益探索。

(一) 重视把握舞蹈感情基调

舞蹈是人的形体艺术,常被人们称为“心灵的直接语言”。舞蹈活泼、生动,特别能激起学员们情感的共鸣。教师只单纯教动作,动作中缺乏一种情的魅力,就不能称之为艺术。理解舞蹈的内涵是跳好舞蹈的关键,也是高雅艺术的基础。排练新舞蹈前,先把内容、情绪、情境等编成通俗易懂的小故事,讲给学员听,让她们喜欢和理解所要学的舞蹈。在理解作品的前提下,才能奠定学员充分表现作品情感的思想基础。如在排练蒙古族舞蹈时,理解和把握蒙古族粗犷、彪悍的性格和情感,充分表现舞蹈中骏马奔驰的形象;排练鄂伦春族舞蹈时,只有理解鄂伦春族人欢聚歌舞的习俗,舞蹈才能潇洒、开朗;藏族舞蹈既有舞姿流畅优美一类,又有激烈奔放、热情洋溢的一类,认识藏民族的性格特征就不难理解。我国各个民族有着不同文化传统、风情习俗,决定着各民族舞蹈中情感表现的不同,让学员理解作品,把握这些情感基调加以表现,是学好民间舞蹈的前提。

(二)重视丰富舞蹈艺术情感

舞蹈的艺术美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它把现实中的美集中化、典型化,所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是不可缺少的。教师引导学员善于将在舞蹈中感受的美外化,发展学员的观察能力,这对儿童理解和表现舞蹈作品的情感非常有益。在排练鄂伦春族舞蹈《戏鹿》时,除向学员介绍鄂伦春族人喜爱鹿,以鹿为幸福、吉祥的象征外,还带学员去动物园观察鹿的动态,使学员入微细致的把握鹿的优美形态,以舞蹈的艺术方式体现出其独特的狩猎民族性格。人类与动物相处的过程,在从未间断索取的同时,我们又与它们依依为友,与它们嬉戏,情不自禁的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小要热爱自然,热爱动物,更热爱生命!

《戏鹿》作品曾获得2000年,在全国第二界“小荷风采“少儿舞蹈评比,荣获铜奖;全国城区少年宫舞蹈展演中获银奖;2001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第三界文学艺术创作政府奖(骏马奖);2004年,在《‘校园之春’第四界全国春节联欢会》节目评选活动中,获得创作编导三等奖。

(三)重视增强舞蹈的艺术修养。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上的一切,推动着人类的进步。”发挥想象力对舞蹈也有着特殊的作用,舞蹈中的许多动作是抽象概括的,学员们难以直接感知。这就需要通过音乐、动作、联系平时的经验借助想象去补充、认识凝练的美,这也就扩充了孩子们的想象空间,让舞蹈艺术活起来。当看到随风飘拂的柳条,就启发这柳条多象仙女在翩翩起舞啊!那牵牛花多象小军号在嘀哒地吹啊!春雨蒙蒙地下,落进田野呼唤小草快快露出嫩芽等,让孩子们的想象力无拘无束地奔放出来,表现在舞蹈作品上,好比太阳在水面上折射出奇异的光彩。

(四)重视提高舞蹈艺术水平

表现不仅是能模仿,更重要在于创造。这种创造力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去实现,一是凭借日常的生活经验和行为来实现创造美。二是通过身临其境的艺术实践活动,掌握一定的表现和创造艺术的基本技能。提高学员的舞蹈表现力,精髓在于理解,基础在于提高她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舞蹈教学的难点、重点存于此、困于此,教学效果的好坏系于斯,成于斯。

参考文献:

1、《大连青少年教育网》主页

2、《舞蹈》期刊1996年6期

3、《中国舞蹈等级考试教材》北京舞蹈学院出版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舞蹈教育论文范文

幼儿舞蹈教育论文题目

我们拟过的舞蹈相关的题目还是很多的 但是不知道对你来说算不算新颖 你看看 希望对你有帮助艺术类:探析傣族舞蹈以《凤尾竹下》为例的动作特征浅析舞蹈编导创作中情绪的重要性——以女子独舞《释雨》创作解析论舞蹈《八班教室》的情感表达与表达方式论思维创新在舞蹈编创中的重要性即兴在舞蹈编创中的作用浅析音乐与舞蹈的融合浅谈朝鲜族舞蹈的风格特点浅谈舞蹈编创中“空间”运用的重要性舞蹈与影像结合的实践探索与分析——以编创作品《访谈录》为例舞蹈编导创作过程的心理研究——以现代舞编创为例教育类:多样化教学在幼儿舞蹈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浅谈“互联网+”下的幼儿舞蹈教学或浅谈互联网下的幼儿舞蹈教学浅析幼儿园小班舞蹈教学活动设计还有一些 就不一一枚举了

如果挖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课堂上的动律练习与节奏联系心理素质对舞蹈的影响个人性格与舞蹈风格呵呵,拙见,请参考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