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舞蹈情感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2024-07-07 18:29:06

舞蹈情感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谈新时代民族舞蹈教学创新论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我整理的谈新时代民族舞蹈教学创新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摘要】 民族舞蹈是舞蹈课程体系当中的一项基础课,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流传下来的一种独特的舞蹈艺术形式。对民族舞蹈的教学,不能只把关注点放在形体舞态的教学指导上,还需要深层次挖掘民族舞蹈背后的文化,真正让舞蹈教育回归本真,优化学生的文化以及艺术体验。随着艺术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时代的民族舞蹈教学必须打破局限,加大创新力度,引入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同时注意将文化教育和民族舞蹈教学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对民族舞蹈进行传承与发扬,让学生在舞蹈表演上获得更加优秀的表现,彰显舞蹈作品的灵魂与内在精神。

【关键词】 新时代;民族舞蹈教学;创新;

民族舞蹈是一种来源于生活的舞蹈艺术,涉及到传统舞、现代土风舞等多个不同的舞蹈类别。它将富有生活气息以及本土文化特色的肢体动作语言进行艺术化加工与呈现,能够彰显民族艺术的独特魅力,在新时代也应该得到传承和发展。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舞蹈形式,丰富多彩的民族舞蹈构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民族舞蹈体系,同时也给当前的舞蹈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了满足新时期舞蹈艺术发展以及舞蹈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必须对传统的民族舞蹈教学策略进行改革创新,增进学生对舞蹈作品的理解,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用教学创新推动民族舞蹈的教学改革和持续性进步。

一、新时代民族舞蹈教学创新的内在要求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完善的文化艺术体系,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舞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的民族舞蹈传承和发展需要走上一条创新之路。相应的,通过教育途径进行民族舞蹈的传承和发扬,必须把教学创新作为重中之重,找到教学改革创新的正确道路。为确保民族舞蹈教学创新达到预期效果,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改变课程教学落后的局面。在开设民族舞蹈课程的过程中,不再只是将关注点放在舞蹈技巧教学和形体塑造上,还要重视学生的内在与主观情感,强化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教学创新的有效性。

二是提高对民族文化的渗透力度。民族舞蹈本身就是民族文化的一个有机载体,让学生学习民族舞蹈,就不能够忽视民族文化的融入与渗透。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意识,并把传统文化要素融入到民族舞蹈教学的不同环节,辅助学生理解舞蹈作品的内在情感以及文化内涵,培养高素质的舞蹈艺术人才。

三是坚定舞蹈教学改革创新的决心。当前的民族舞蹈教学往往是为了教学而教学,没有把握教学的深层目的,再加上内外因素的双重作用,导致学校的民族舞蹈教学改革缺少决心,重量不重质。所以,创新民族舞蹈教学的关键,就是要坚定决心和信心,掌握民族舞蹈艺术特色,科学定制课程内容,保证创新成果。

四是重视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民族舞蹈教学既是对舞蹈艺术的传承,又是对民族文化的发扬和保护,教师作为教学的设计与组织者,必须充分发挥个人作用,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摆脱过去过于死板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能够在教师的辅助之下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展现出更好的艺术表现力。

二、新时代民族舞蹈教学创新的有效方法

(一)大力创新民族舞蹈教材

教材是课程教学的动力源泉和教学根本,教材的应用效果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水平。所以,对新时代的民族舞蹈教学进行创新的过程当中,必须把教材作为一个重要突破口,加大教材的创新改革力度。教材是权威机构精挑细选、同时又在教育实践当中归纳总结出来的产物,所以在教学当中备受重视。不过如今的民族舞蹈教学并没有系统性的教材,同时在教学内容上,不注意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变革进行内容的更新,导致学生的知识和技巧不能与时俱进。基于当前民族舞蹈教材建设当中存在的不足,教师需要结合地域情况,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同时联系民族舞蹈的发展动态,选择相应的教材,并对教材进行合理改进,给当前的实际课程教学提供便利。考虑到民族舞蹈种类众多,不同民族的舞蹈艺术也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所以在教材的选择和优化当中,教师需要做好分类,并对教材内容进行吸收和总结。比如,藏族舞蹈的教学要关注扶胯等经典体态内容,维吾尔族舞蹈要特别重视支字步等内容。针对各民族的舞蹈特点设计针对性强的教材,并与日常练习相配套,这样才能够让教学更加严谨,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

(二)改革民族舞蹈教学模式

新时代民族舞蹈教学任重道远,要真正完成这项系统性的大工程,保证教育改革创新的整体质量,为新时期的优秀人才培养提供更大的助力,必须将教学模式改革作为一个重要思路,运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确保改革效果。民族舞蹈涉及的知识内容比较复杂,同时也有很多抽象性理论以及难度较高的技术技巧,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思路,不再只用单一的示范教学方法,而是引入其他的先进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表现平台,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唤醒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实践当中有更加精彩的发挥。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法,用生动直观的方式把民族舞蹈对应的抽象民族文化及其发展概况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系统了解民族文化以及民族舞蹈的发展历程。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法进行高难度教学技巧的展示,通过视频资料演示出具体的表演细节,弥补教师单一示范的不足。例如在教授蒙古族的民族舞蹈时,教师可以在课程教学之前查找与该舞蹈有关的教学资料,然后结合图片与视频等素材,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以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基础动作与特殊动作,结合动作说明蒙古舞发展历程,并通过蒙古族服装、蒙古包等环境要素的介绍,让学生多角度了解蒙古族的优秀民族文化。这样学生就可以在现代化教学模式的支持下,顺利掌握民族舞蹈的理论以及实践技巧,提高学习效率。另外,教师还可以开展鉴赏教学,比如给学生播放经典的《红绸舞》《花鼓舞》《采茶舞》《绸舞》等作品,让学生在鉴赏学习当中提高审美水平。

(三)有效渗透民族舞蹈文化

民族舞蹈是历史文化沉淀、凝结的产物,在漫长的发展过程当中,经历了人口变迁,也历经了不同时代、不同信仰的变化,所以其中包含的民族历史与风俗文化是非常丰富的,有着很高的研究和应用价值。教师要让学生真正掌握民族舞蹈作品的表现方法,把各种理论和技术技巧结合起来,就不能够忽视民族舞蹈的文化内涵,要让学生在文化熏陶之下,深入理解舞蹈作品背后的民族精神以及文化内涵,顺利把握舞蹈的艺术风格,给学生的舞蹈艺术学习增添更多的美感和文化价值。对此,教师在创新民族舞蹈教学时,要把民族舞蹈文化融入到教学当中,通过文化知识的补充以及研究,让学生把舞蹈动作和文化结合起来。比如在傣族舞蹈当中,大象舞和孔雀舞是非常重要的类别,而这两种舞蹈的产生和本地环境以及文化密切相关。孔雀是傣族人民心中幸福吉祥的象征,大象是五谷丰登的象征,人们通过编创孔雀舞以及大象舞,表达了对于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这样的舞蹈形式也是本地独特文化的发展成果。教师在教学当中,可以先为学生补充这些文化知识,最后让学生欣赏代表性的舞蹈,比如杨丽萍的《雀之灵》等,为课程教学画上圆满的句号,同时也带给学生更加深刻的学习体验。当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学习傣族舞蹈有关的'文化内容,然后把这些内容进行总结,思考舞蹈作品是如何融入以及表现文化的,让学生在接下来的舞蹈实践以及舞蹈创作当中,有意识地把文化和艺术结合起来,改变学生过去单一化学习的不良方式。

(四)变革民族舞蹈考核策略

素质教育强调在课程教学以及评价环节不能够单纯关注学生的期末成绩,因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势和长处,每个人在考试当中的表现也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果学生因为其他因素影响而没有展现出自己原本的水平,那么这样的评价结果就有失客观,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动力。只因为一次考核就确定学生的能力和层次显得非常草率,也无法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信赖。因此在民族舞蹈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把创新点放在考核模式上,注重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客观归纳和总结,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各种各样的测验与考核,到了期末阶段,则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在各个考点的表现。这样的考核方法有助于避免学生出现临阵磨枪的不良学习习惯,同时也有助于让学生纠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关注日常的学习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考核标准的设置上,教师既要关注学生对技术技巧的掌握,也要评估学生对文化内涵的理解,促使学生调整学习思路。比如在《高原红》的藏族舞蹈考核当中,教师可以把关注点放在三个部分,分别是理论知识、舞蹈表现力以及文化理解力,让学生在舞蹈演绎当中融入情感。

三、结语

舞蹈是艺术之母,民族舞蹈是各个民族文化与精神传承的有效载体,民族舞蹈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持续融合变革的过程,也会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新时代的民族舞蹈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和拓展,创新改革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和表现民族舞蹈艺术的独特魅力,为民族艺术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给我国的民族舞蹈艺术在新时期的发展提供动力。舞蹈教师需要将创新思想贯穿教育的整个过程,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了解社会对舞蹈艺术人才的要求,以便为我国的民族舞蹈艺术事业提供更多的人才。

四、参考文献

[1]林燕妮.简析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民间舞蹈的教学策略分析[J].黄河之声,2018,(17):61.

[2]秦滨.关于大学舞蹈教学中提升学生情感表现力的思考-以“民族舞蹈”为例[J].智库时代,2019,(17):192+196.

[3]赖程程.新时期高校民族舞蹈教育理论与实践探讨-评《民族舞蹈教育读本》[J].高教探索,2019,(08):129.

[4]王琳霭.浅析海南高职院校舞蹈教育对保护黎、苗民族舞蹈的问题及对策[J].艺术评鉴,2019,(08):138-139.

中外舞蹈鉴赏类毕业论文文献包含哪些?掌桥科研学术指南分享海量文献资源,提供学术指南!本文是为大家整理的中外舞蹈鉴赏主题相关的5篇毕业论文文献,为中外舞蹈鉴赏选题相关人员撰写毕业论文提供参考。1.【期刊论文】中外优秀体育舞蹈选手表演风格差异性评述期刊:《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 2021 年第 002 期摘要:体育舞蹈富有的大众化、社会化及市场化驱使其成为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综合性国际体育项目,并加速了我国体育舞蹈事业的发展.作为舶来品的体育舞蹈虽受中国化元素洗礼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表演风格,但由于体育舞蹈本质的西方化使中外选手的表演风格大相径庭.因此本文基于体育舞蹈的风格特点,以国内外四对知名优秀选手为研究对象,从基本技术、音乐选材、套路编排、情感表达分析其表演风格的差异性,力图将表演风格融入体育舞蹈的核心,进一步提高选手的表达能力.关键词:体育舞蹈;表演风格;差异性链接:.【期刊论文】应用型本科院校舞蹈鉴赏课“互联网+”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期刊:《艺术评鉴》 | 2021 年第 007 期摘要:舞蹈鉴赏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项课程,鉴于舞蹈技能和基训需要一定的基础,不仅舞蹈专业要通过舞蹈鉴赏观摩学习,音乐中非舞蹈专业如音乐教育、音乐表演也需要通过舞蹈鉴赏课学习一些舞蹈的基础知识,从而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尤其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舞蹈鉴赏课虽然看似不属于应用型教学的范畴,但却是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舞蹈的学习并不能单纯依靠技能,更需要的是手脑并用,只有理论与实践共同进行才能促进学生思考能力的提升。关键词:舞蹈鉴赏课;“互联网+”;高校;教学模式链接:.【期刊论文】中职学生舞蹈鉴赏能力的培养期刊:《科教文汇》 | 2021 年第 001 期摘要: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中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舞蹈鉴赏能力至关重要.该文主要围绕在中职舞蹈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舞蹈鉴赏能力展开分析和论述,首先介绍了当下中职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随后提出了加强中职舞蹈教学中学生舞蹈鉴赏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关键词:中职舞蹈教学;舞蹈鉴赏能力;存在问题;有效途径链接:.【期刊论文】课程思政融入舞蹈鉴赏的探讨——以革命题材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为例期刊:《教育教学论坛》 | 2021 年第 022 期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已迈向了新的高度,在知识体系建设方面出现了创新型的构建模式,在素质教育方面逐步出现了体系式的变化.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也同步出现了新的要求.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要能够对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及教育体系进行创新,提出改革意见或建议.立足于目前高校"舞蹈鉴赏"课程的教学现状,针对如何在课堂中有效融入课程思政进行了分析,并对教学内容、课时分配以及育人效果等方面尚存的问题,提出相对有效的解决方法.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开展相关课程实践以及利用"互联网+",优化课程思政入舞蹈的环境,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润物无声地融入"舞蹈鉴赏"课程当中,提升学生的舞蹈思想素质,升华艺术情感.关键词:课程思政;舞蹈鉴赏;文化自信链接:

知网舞蹈的情感表达论文

引一篇供参考(作者:王梅)尽管我不是舞蹈从业者,也不是舞蹈评论家,但是受邀参与编写北京市文联《新北京文艺60年・舞蹈卷》的工作,是我在精神上、情感上的一次深刻的洗礼。特别是在物质享受作为很多人终极追求的今天,通过采访几十年前那些老艺术家、舞蹈家的亲身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曾经在中国,有一群艺术家不计名利、无怨无悔地把青春和热情献给了祖国的舞蹈事业,他们的艺术脉搏和共和国的脉搏一起跳动。我也了解到,曾经在中国,舞蹈作为一种主流的艺术是如何深入民心、深入民间的。我记得在《新北京文艺60年・舞蹈卷》的第一章记录着新中国的舞蹈人是通过《人民胜利之歌》这部新中国第一部大歌舞来迎接新中国的建立。在整个书稿的编辑过程中,我知道了第一个专业舞蹈团在怎样的背景下成立,第一所舞蹈学校的建立倾注了多少老一辈革命家的关爱,第一部中国舞剧的演出鼓舞了多少热爱祖国、热爱艺术的人心,第一个学生舞蹈社团的成立凝聚了多少舞蹈爱好者的热情……我也看到,那些行进在庆祝“五一”、“十一”游行队伍中舞动着的身影,看到第一个由舞蹈人作为总编导的大型运动会开幕式是如何令人耳目一新,第一个民间舞蹈艺术节龙潭花会整合了多少民间舞蹈艺术力量……通过对过去60年新中国文艺的回顾我们知道,曾经作为新中国艺术最重要的一部分的舞蹈艺术,不仅承载者艺术的责任,还曾经作为文化外交手段、作为意识形态表达占据着首都艺术舞台,构成上层建筑重要的一部分。可以说,首都舞蹈界随着新中国的建立,经历了每一个重要的艺术、文化、社会活动。作为主流的艺术,舞蹈不仅很好地扮演着自身的艺术角色,还肩负着文化引领的使命。但是,我想说,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今天,那些为国家带来丰厚经济产出的文化娱乐消费产品中,没有舞蹈的身影。音乐、电视、电影、动漫、展览、网络,小剧场话剧、曲艺、相声都可以有很骄人的业绩,他们甚至可以说自己是文化产业的支柱、栋梁。但是,在这些支柱里,没有舞蹈的身影。据北京市文化局《2008北京演出市场调研报告》载,在北京的2008年的演出活动中,音乐类演出台数是最多的,共演出剧目592台,占全部演出台数的37%,其次是话剧,共上演269台,占总演出台数的。歌舞类演出占全部演出台数的。在演出场次中,话剧共演出2664场,是所有演出活动类型中最多的,占到演出总数的。到2009年,这一组数字又有所变化。音乐类演出740台,占常规演出总台数的,其次是话剧演出,447台,占常规演出总台数的。而歌舞类演出仅占常规演出总台数的,较上一年度有所下降。从演出场次的一组数据看,话剧类演出场次全年为3536,占总演出场次的。其次是音乐、儿童剧,歌舞类占常规演出总场次的。低于京剧,高于地方戏曲和曲艺。通过数据分析得出话剧、儿童类、杂技演出频率最高。这样一组来自于剧场的统计数字可以让舞蹈界领悟,在今天,表演艺术的中心舞台已经没有舞蹈的位置。曾经作为主流艺术的舞蹈,如何再现昔日的辉煌?我相信是每一位有自觉意识、有社会责任的舞蹈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在这里我想起两个人,一年前,中国媒体因为一位德国舞者的突然辞世而热闹了一下,到了这位舞者周年祭时,一向对舞蹈较为冷漠的中国媒体同仁们再次热情了一下。真得感谢这位德国舞蹈思想者皮娜・鲍什,因为她的悲伤的思考,让舞蹈通过媒体进入中国公众的视野。相对于皮娜辞世之后媒体的普遍关注,让我想起四年前辞世的一位中国舞者,尽管媒体也有报道,但是,我们能够感受到其身后的寂寞,像当下中国舞蹈一样。如果说皮娜代表了二战之后的德国思想的忧郁、力量和美感,那么这位中国舞者代表的应该是中国动荡的现代历史下的中国艺术家的担当与自觉。这就是在她身后被世人尊为“中国舞蹈之母”的戴爱莲先生。皮娜不仅仅作为一个单纯的舞者被公众、艺术史、文化史记住,人们更多讨论的是皮娜思想的独特和勇气。皮娜之于当下中国舞蹈的意义当首推她的思想,正如她自己所说,“我感兴趣的是人们为何而动,而不是怎样动。”当中国大多数舞者纠结于“出不来动作”、不知道“怎样动”的时候,皮娜关注的恰恰是在思想的支配下,人们如何支配他的肢体。舞蹈是用肢体说话的,但是,说话是受大脑和思想支配的。“怎样说”是形式,“说什么”是灵魂。皮娜的舞蹈是通过个人化的思考,在她标志性的艺术阐释下――“我舞蹈,因为我悲伤。”――将自己孩提时代的痛苦和德国战后的挫败感深深地纠缠在一起,从而制造出战后隐秘又绝望的舞蹈景象。戴爱莲是在中国抗日战争最激烈的时候投身到祖国怀抱的,战争中她最多的思想表达是民族的牺牲与自强。两位女性,同样是因为战争,一个在战争中,一个在战后,走向舞蹈和人生的舞台。相对于戴爱莲对于中国现当代舞蹈的建树来说,皮娜更像是一个舞蹈的破坏者。皮娜之前,舞蹈只是肢体的不断变换的美丽,即使20世纪初的现代舞,解放的也是身体的自由。而皮娜是在颠覆与破坏,舞台上,演员们可以像他们生活中那样,穿着高跟鞋或皮草,漫不经心、走来走去,甚至让舞蹈演员在舞台上说起了话……而戴爱莲几乎主导、亲历了中国当代舞蹈极为重要的事件,创办一所叫北京舞蹈学校的“舞蹈家摇篮”,就是今天的北京舞蹈学院。创办了一个中央芭蕾舞团……她还进行了中国民族舞蹈的收集、整理与艺术化的再现。在戴爱莲回国的时代,中国的民族舞蹈还是一片荒漠,因为她的甘泉,让这片荒漠繁衍出一片绿洲,成就中国当代舞蹈的一泓活水。两位舞者的可比性也许就在于――舞者应该是文化的思考者吗?舞者是否应该担当文化自觉者的使命?――皮娜和戴爱莲给出的答案都是肯定的。中国舞蹈的思想者首先是一个建设者。新中国舞蹈在他们手中从无到有。新中国的舞蹈文化在他们的理想抱负下生根发芽。戴爱莲的遗嘱郑重地写着:“我是国家的人……我回国是参加革命……”人们的敬意是油然而生的。因为了解而更加崇敬。而忽视、泯灭曾经的历史是对于当下的亵渎。当年《南方周末》在报道皮娜辞世时使用的标题是《皮娜・鲍什不属于中国》,其主要依据是来自吴文光和文慧的关于“当代中国舞蹈沙漠说”的不同的表述,文慧痛惜现在大批的专业院校的舞蹈学生最后沦为电视晚会或商业庆典的大伴舞。进入社会后,他们的蜕变速度更是疾如洪流。文慧向当代年轻的舞者提出了一个询问:“如果不是每天到时尚消费地带耗着去,日常生活需要那么多钱吗?”过去的那些艺术家通过他们的人生经历似乎已经告诉我们答案:中国舞蹈者必须沉下心来,去除浮躁,认真思考。为什么而舞的意义远大于如何舞。那么,当下中国舞蹈人,该如何接下这薪火,将这一光荣的传统传承下去?当一个艺术产品关系到每一位消费者精神的愉悦与悲伤,情感的渴望与表达的时候,他们会来买票进剧场的。当一个舞蹈让大家看过之后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就是艺术家抛弃观众、背离市场的时候。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勃兴,演出市场营销成为“显学”之后,我们似乎又进入另一个误区,这就是以为不论卖出的产品有多烂,只要会吆喝就行。其实,舞蹈艺术营销管理的缺失不是舞蹈市场边缘化的症结所在――尽管它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其根本问题还是缺少好作品。所以,我们回答标题所提出的设问,曾经作为主流艺术的舞蹈如何再现昔日的辉煌?这就是请新一代舞蹈人珍视老一代舞蹈人所建立的那些优秀传统,中国舞蹈是有传统的,这个传统就是中国舞蹈人对人生、对家国、对社会的责任与思考。曾经是,现在仍然应该是。

舞蹈论文范文:这里面都是些免费的,你自己参考一下。

试析舞蹈表演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论文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试析舞蹈表演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文摘要:

舞蹈是用自己的肢体动作来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从而表现出舞者内心世界。舞者只有在舞蹈中赋予感情的时候才可以表现出舞蹈的活力,使舞蹈具有生命般具有灵性。所有的舞蹈表演都要建立在情的基础上,只有将最真实的感情用于每一个动作中,用自己的心灵舞蹈,用舞蹈表达自己的感情,就能表现出最能打动人的舞蹈。

论文关键词:

情感表达 舞蹈表演 联系 重要性

舞蹈表演是一种带给观众视觉享受的艺术,观众通过观看舞者的肢体动作来感受舞者的内心,只有充满感情的舞蹈才可以使观众得到震撼。因此在舞蹈中赋予感情就是整个表演中重要的一部分,舞者必须具有良好的情感表达能力,这就要求舞者在生活中对于每一种情感都有深刻的理解,从而用在舞蹈的创作中,就可以将舞蹈中的喜怒哀乐表现出来,给观众呈现出高质量震撼人心的表演。

一、对舞蹈表演中情感的解释

舞蹈表演是建立在情感基础上的视觉艺术,舞蹈的表演需要技巧,但是再高超的技巧都需要有情感的表达。舞蹈中的情感并不是指自己的个人感情,而是应该具有普遍意义上的有价值的情感,这些情感可以是人们对国家的热爱之情,可以是对未来的美好向往。舞蹈表演中的情感还和舞蹈创作的背景有关,比如一个以少数民族为背景的舞蹈就应该有少数人民的生活习俗,还有少数人民的生活乐趣。这样舞者在舞蹈表演时就可以生动的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将自己对舞蹈的理解表现在肢体动作上,表演出具有情感的舞蹈。

舞蹈表演要想表现中其中的情感,只通过单纯的动作,语言和视觉等方面上的变化是不够的。舞蹈表演所表达的情感需要你去塑造完整的艺术形象,然后通过这艺术形象去把所蕴含的情感鲜活的映衬出来。不同的舞蹈表演需要你塑造的艺术形象也不同,当你在表演中你的每个动作、每个表情,犹如立体的影像一般完整的映射在了观众的眼中,让你所表达出来的情感饱满感人。这种塑造艺术形象的方式,不仅让舞蹈表演所表达出来的情感让人更容易去体会、理解,还可以让人们更容易去挖掘深层次的情感。

二、情感表达同舞蹈表演之间的联系

舞蹈表演的过程中,情感表达是最重要的部分。在很多时候舞蹈表演的过程和情感表达的过程是等价的。舞蹈表演要求舞蹈者在表演中要善于去抒发感情,尤其是要去抒发存在于人类内心深处那百位陈杂的感情。我们在欣赏舞蹈表演时,可以清晰的感觉到舞蹈者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甚至每一个眼神都有着别样的韵味,那其实是舞蹈者情感表达的过程。要想将这种技能练到最好那是极为不易的一件事,这就要求舞蹈者的身体的每一个部分,甚至于小到每一块肌肤到能够成为表达情感的工具。当在表演时,舞蹈表演者在每一个细节上都是情感的表达,这充分表现了情感表达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地位。

舞蹈表演是情感表达的外在表现形式。舞蹈的编导者在创作舞蹈的时,通过多种方式的编排,将自己所要表达出来的情感以及在技术上的追求都融入到了舞蹈中。可以说舞蹈表演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都有着编导者在艺术上的思考以及追求,因此要想将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这,这就需要舞蹈演员与编导者的情感表达达成一致。舞蹈者和编导者双方在交流的过程中,让一个舞蹈形象不断的进行着完善,让一个舞蹈形象所蕴含的情感更加饱满,让一个舞蹈形象给人的印象更加深刻、生动。舞蹈者和编导者在各自的思想空间中进行着思考、进行着创作,相互传递着各自的艺术思考和情感追求,最后相互融合。编导者将自己所有精力融合在了舞蹈中,为舞蹈者在舞台上释放感情提供个最初的源泉。

三、情感表达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

舞蹈表演是一种让人们在视觉上享受的艺术,通过肢体上的动作和语言带给人们以美的享受。舞蹈表演不仅仅只是表面上的动作,其内在的情感的传递才是舞蹈表演的真正艺术所在,世界上最让人感动的舞蹈表演都是融入了丰富的情感的,所以舞蹈表演其实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世界。如果一个舞蹈缺少了在情感上的表达,那就好比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毫无生机可言,所以情感表达在舞蹈表演中是多么的重要。

舞蹈者在于舞蹈上素质的高低由情感表达能力所决定着。舞蹈表演的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它需要舞蹈者能够去塑造一个具体的人物形象,去抒发所要表达的情感,所以,舞蹈者表演的是否成功由情感表达直接决定着,也可以说是没有情感表达所支撑的舞蹈表演是一个失败的表演。观众在观看舞蹈时,他们看不到编导者在最初始的时候将情感融入舞蹈中的过程,也看不到舞蹈者对于这个舞蹈的描述和理解,但是观众们可以从无熬着的表演中感受到那所蕴含的情感。对于舞蹈者来说情感表达无疑是一种艺术,同时对于观众们来说,情感表达也是一次零距离接触艺术的机会和享受。如果舞蹈表演离开了情感表达,那就会变成像武术、体操这些肢体上的动作。

舞蹈表演的感染力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情感表达来体现出来的。单单的舞蹈技巧是体现不出来舞蹈在艺术上的感到染力的,如果一个舞蹈让观众们在观看之后受到深深的震撼甚至于久久不能忘怀的话,那么这次的舞蹈表演一定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情感,才让人们回味无穷。舞蹈者在表演中带着丰富的情感,将这些情感融入到自己的每个动作、每个表情,在舞台上尽情的挥洒着自己的情感,将这些情感传递给观众,达到情感的传递。舞蹈不仅仅是艺术,它也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很多生命力的体现,这样表达出的情感感染力是非常巨大的,让人们感觉更加贴切、真实。

四、结语

情感表达在舞蹈表演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对于舞蹈者来说是自己艺术价值的体现,同时对于在舞蹈背后默默创作的整个团队来说也是有着非凡的意义的,还让观众在视觉和心灵上得到了双重满足。舞蹈表演不仅仅是一次视觉上的表演,而成为了一次情感上的交流和共鸣,可以说是舞蹈表演给与了情感表达传递的媒介,而情感表达给舞蹈表演赋予了灵魂。在舞蹈表演过程中,只有将最深层次的情感表达出来,传递给观众,才能说是真正的成功。一次真正成功的舞蹈表演,不能只让观众们过足眼瘾,还得让观众在精神上得到启发和享受。

参考文献:

[1]颜晓燕.试论学前教育新师资的职业培养导向[J].学前教育研究,2006,(Z1).

[2]陈洁.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J].邯郸学院学报,2006,(01).

[3]李文琦.浅谈对幼师专业学生的舞蹈教学[J].江西教育,2008,(15).

[4]田静.中国舞蹈名作赏析(1949-1999)[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1、引言

舞蹈的细化分类,以舞蹈生态学的角度,即为“舞词”。舞词为单位构成舞蹈,很显然,舞词的动作特点就是细部的舞种动作特点。中国古典舞的肢体动作,是来源于戏曲、武术、芭蕾以及史籍、壁画等方面的资源,“广采博收”之后,形成了其动作的基本特点。古典舞身韵有“动作从反面做起”之说,即“逢冲必靠、欲左先右、逢开必合、欲前先后”的运动规律,一个动作和动势是往左,但却必须变成从右起势,起势的过程必以呼吸为带动,意识起,呼吸起动作。

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呼吸,不单单是气在体内的运行方式,更是中国古典舞中动作走势的牵引主体。例如:身韵中的元素训练“提、沉、冲、靠、含、腆、移、旁提”,“提、沉”是由呼吸带动躯干做上下的直线运动,在做“沉”时,由呼吸气沉丹田下沉,同时它的动势是先由“提”起法儿,在做“提”时,则是在“沉”的基础上再深呼吸,由“沉”的微弯状态变成“提”的直立状态,气息要有往上的.感觉,其动势变成了先由“沉”起势,“提沉”训练最后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提”不止“沉”不完的贯通阶段。如果只立足于运动的角度,中国古典舞的动势实质,其实就是一种“气象”,即“气之循环往复、无始无终”的运动意象。

2、中国古典舞肢体表达特点与其情感特性

还有,中国古典舞具有其动作体系当中独特的轴心点一腰。腰,不止在中国古典舞中具有轴心点的作用,在人类身体也处在中线位置,其本来的作用就是上下身的节点和某些动作的旋转轴心。中国古典舞相比较于其它舞种,更为明显和合理的运用了人类的腰的特点,并将美感与柔韧发挥到极致。中国古典舞动作的运行规律是动律元素由心意带动呼吸,再由呼吸支配腰部而体现的。也就是表示,意识带动精神,精神转化为意图,再由意图产生物质动作,而最为重要的转化过程,是以腰为点发散到全身以实现。

“平圆、立圆、8字圆”三种最基本、最典型的运动路线和轨迹就是以腰为轴所产生的,是整个肢体运动造成的圆线轨迹,不止是形要圆,也是运动时线路要圆。平圆:上肢动作运行时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个圈状的圆线运动,如磨盘状,典型动作“云肩转腰”。立圆:上肢动作运行时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个平面的圆线运动,如车轮状,典型动作“摇臂转肩”。

8字圆:肩部或者双臂同时进行相反方向的两个圆线运动,形成前后或者左后两个相对称的车轮式的圆线运动,如8字状,典型动作“风火轮”。中国古典舞的相当一部分基础动作都要在此三圆基础上产生,例如:主干动作之一“云肩转腰”,是古典舞中一切“平圆”动作的基础,因为它包括了“提、沉、冲、靠、含、腆、移、旁提”的全过程,其自身的“形”与“神”也极富有风格性和韵律性,“云肩转腰”不仅为圆的多变走向作好腰部的能力准备,而且还可以由此派生出更丰富、更典型的以圆为特征的动作形式,平圆与传统动作中鲜明的横向动势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古典舞动作在整体上具有横向动势的特征。

上文已说中国古典舞动作的运行规律是动律元素由心意带动呼吸,再由呼吸支配腰部而体现的。何为心意?想要动作想要表达的意图。为何想动作想表达?摒弃世俗的动因,主观来分析,是因为有表达有动作的欲望和情绪,而正是这欲望与情绪,促成了动作的生成,舞蹈的生成。情感是肢体动作产生的主因,也是驱使一个动作继续发展的动因。在中国古典舞的肢体动作中,情感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整体性、连贯性和从一性。

气的牵引作用引导情感在肢体动作的行进过程中灌注于全身,形成了情感表达的一致性,也就是说,呼吸牵引身体向_[发展,带动的情绪也是整体往上,在这种动势之下,情感不可能逆全身而动,去发展下行规律,也就只有随之往上。同时,情感对于动作具有反作用力,情感基调是往下的,动作就不能往上,这就保证了一个动作的整体协调和情感完整。也正是因为中国古典舞的呼吸,其肢体动作具有相应的连贯性,带动了情感表达的连贯。呼吸是有规律可循的,舞蹈时,只能欲左先右,却不能在左到一半时忽然往右,呼吸的牵引、气的循环是不允许此类动作的突然变异的。

这就决定,情感跟随呼吸完成一个动作的连贯表达之后,刁一能切换进入下一个动作的场景和情感。情感在中国古典舞肢体动作中的从一性,情感的表达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人类在瞬间可以表达数种不同的情感,但是,在肢体动作的单一行进过程中,情感是具有从一性的,也就是说,在一个动作里,情感是单一的,不能多元对立存在,就算是某一个舞蹈作品表现的是爱恨交织的情感,但在一个单位动作里,是没有办法也不存在统一情绪两方的。整体性、连贯性、从一性,情感在中国古典舞肢体动作中的表达的三个特点,是相互依存的。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某些程度上,三个特点都依附中国古典舞所特有的肢体动作特点而存在,不以具体作品为转移;它们是以单一的动作为依托,与物质性动作相互作用,互为影响;并且三个情感特点之间包括其与动作之间并无矛盾关系,无戏剧冲突性。

3、结语

凡是舞蹈艺术的范畴当中,不论国家区域的区别,舞种的不同,都是由肢体语言来进行表达的,肢体语言构成一连串的动作,动作相互串联变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而后构成完整的舞蹈作品。一个舞种的特点,完全可以从肢体动作、动作体系当中体现出来,本章将从这几个方面出发,以肢体动作的情感表达,动作体系的情感表达再到舞种本身的情感表达,去了解中国古典舞中情感表达的特点、形式、风格等。

一、舞蹈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舞蹈是一种视觉上的艺术,需要的便是舞者利用肢体上的动作给人带来的视觉上的冲击以及灵魂上的启迪。舞蹈表演需要舞者利用动作进行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情感的抒发。说实话,对于专业的舞蹈演员来说,所进行的动作没有什么差别,而最终舞蹈的表演存在差别的话,便是舞者的动作的感染力存在差别,进而影响了舞蹈的情感表达。而没有感情的舞蹈动作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躯体,观众无法从舞者的表演中体会那种情感,无法引起思想上的共鸣,当然了,无法触及观众深处的灵魂。而这样的表演无疑是失败的,舞蹈表演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也要求每一位舞蹈教师对于情感表达的重视。

二、加强舞蹈中聋生情感表达的措施

情感表达是整个舞蹈的灵魂所在,是整个舞蹈表演中不能缺少的部分,而聋生在这个方面由于自身听不到的原因,便对于情感的理解以及情感的表达上存在着一定的间题。这便是舞蹈老师在对于聋生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注意的。加强学生眼睛方面的训练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内心情感便是通过眼睛进行传达的,而聋生由于生活环境的单一,对于眼睛中传达的感情大多数是十净的、纯洁的,但是这种清澈的眼神对于舞蹈中的一些情感的表达会出现妨碍,无法将舞蹈中的感情进行有效的传达。

而此时便是需要老师进行相应的眼神的训练,可以采用老师讲解、示范、观看影片等多种形式,帮助聋生加强对于眼神中感情的传达的能力。J卜且老师所进行的情感的讲解也应该是多方面的,因为舞蹈表演中所涉及的情感是多方面的,这就需要老师讲解多样化,学生能够融会贯通.

三 、结语

在舞蹈中进行情感的表达是相当必要的,是整个舞蹈表演的灵魂所在,所以说对于舞蹈中情感的表达是相当重要的。而聋生在这一个方面存在的他们自身无法避免的劣势,但是这也并不是说是没有必要的。

所以说,在对于聋生舞蹈表演中情感的表达需要教师在眼神、面部表情、动作以及各个方面进行指导,让聋生能够全方面地理解整个舞蹈动作的精髓,从而在进行舞蹈表演的过程中,能够将自身的情感能够更加收放自如地带人,能够为观众带来更多富有感染力的舞蹈作品。

舞蹈的美离不开内心情感的表达,而音乐与舞蹈模块的教学离不开情感表达的培养。使学生充分认识情感表达是舞蹈作品表现与完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模块的教学引导学生认识、体会和把握舞蹈中的各种情感,辅之以创编的教学手段,向学生全面展示情感在舞蹈中的深刻含义,是音乐与舞蹈模块教学的主要目的。

舞蹈是用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表达内心的情感,是美的艺术,动作是舞蹈的生命,情感表达是舞蹈的灵魂。高中音乐与舞蹈模块教学中,教师主要是培养学生在舞蹈中的情感表达,只有了解情感表达,才能更好地了解、表演和感受舞蹈。因此,教师要加强学生情感表达的培养,让他们在学习舞蹈、欣赏舞蹈作品时产生深刻的体会和共鸣,以便更有效地推动舞蹈教学。

一、认识情感表达

民族舞蹈情感表达的元素包括生活习惯、地域特色和体态等,民族舞作为我国艺术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舞蹈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民族区是我国民族数百年来创造的文化成果,每个民族都有其各自的特色和特点。比如,人音版高中音乐第五节的《飘逸的南国风》,这是一首带有独特民族风情的曲目,教师可以就此与云南傣族的孔雀舞相结合。傣族人民在大自然的沐浴下亲近大自然,形成舞蹈的风格也就与大自然相关,孔雀舞表达的是傣族人民心目中对孔雀的崇敬,他们认为孔雀是圣鸟,是善良、智慧、美丽和幸福吉祥的象征。在学习《飘逸的南国风》这节课中,教师可以采用对比教学方式,把傣族人民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作对比,让学生认识到傣族的音乐风格和舞蹈风格来源于生活,感受民族间的文化特点以及文化差异。在此期间,对比教学手段要多样化,从有趣的角度切入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以后学习情感表达做铺垫。舞蹈还具有故事性,这也离不开情感的表达,例如人音版高中音乐与舞蹈教学中的中国古典舞蹈,这一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古典舞的基本知识,学习中国古典舞的手形、手位,并能够初步掌握其中的要领。

二、学习情感表达

1.肢体动作的培养

舞蹈教学应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喜欢和热爱之情,发自内心的喜欢才能够真正地表达内心情感,舞蹈情感主要是通过肢体动作表现出来的。学生学习舞蹈中的情感表达必须培养肢体动作,情感表达需要协调、优美和灵活的肢体动作。在高中音乐与舞蹈模块教学中,舞蹈中的肢体动作的培养不容忽视。由于许多学生的舞蹈基础和协调能力各有差异,教师需要根据这些特点在舞蹈教学中因地制宜。高中生不适合专业的舞蹈训练,应尽量减少基本功枯燥的训练,增加有趣的舞蹈学习,通过学习基本的舞蹈动作来提高学生的感受力,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舞蹈的同时更好地感受舞蹈中的情感。掌握舞蹈的肢体动作是培养情感表达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规范动作要领,与此同时,运用生动的语言以及幽默的肢体动作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2.内在情感的培养

所有舞蹈都是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一味地追求学生的表现力,忽略了其内心的情感反映。没有发自内心情感表达的舞蹈是没有生命力的舞蹈,难以引起共鸣,因此,在高中音乐与舞蹈教学中,学生内在情感的教学尤为重要。例如,我在播放人音版高中音乐第二十三节的《爵士乐》时,让学生试着跟随音乐自己舞动,但是由于学生羞于表现,都只是跃跃欲试而不敢真正表达出爵士乐的舞蹈。这时,我就把学生分为三个小组,以斗舞的形式展开让其进行表演,只见学生一个接一个主动地上台表演,过程中他们有说有笑地进行交流与借鉴。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的内心情感调动起来,避免了直接把教师的情感强加给学生。

三、善用创编舞蹈深入体会情感表达

舞蹈教学中让学生模仿原有的舞蹈作品限制了学生的情感表达和自由发挥,学习创编舞蹈动作表达心中情感,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有感而发地去创造。通过利用创编舞蹈的形式,能够帮助学生学习、体验情感的表达,是培养其创造力的有效途径,是体会情感表达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启发学生在创编的舞蹈中自由表达情感。引导学生创编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创编舞蹈,情境中的动作不需要过多,只要让学生能够感受其舞蹈渲染的情感即可。学生创编的舞蹈能够恰到好处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给其他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感染他们并引起共鸣,达到我们舞蹈情感表达的教学目的。

总而言之,情感表达是高中音乐与舞蹈模块教学中的灵魂,常规的舞蹈教学不适用于高中的特殊教学环境,长期枯燥的基本功训练也达不到教学目的。教师只有通过引导学生领悟舞蹈中的情感表达,才能更好地感受舞蹈的美。

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它主要是通过形态和肢体的表演,塑造出可被人感知的生动的舞蹈形象,来展示主题和演绎情节,表达人们内在的精神世界,表达舞蹈创作者的审美意识、审美理想。 道具的应用在舞蹈创作中不仅仅是角色身份的标志,也是特殊环境的说明,舞蹈创作者的巧妙安排和演员使用道具的娴熟技巧,可能完成单一人体达不到的艺术效果,古今中外的编舞者都广泛运用道具来表达单一肢体语言表达不了的情绪和思想。 在舞蹈创作中要巧妙恰当的使用道具,充分发挥道具寓情于物与借物抒情这两层艺术效果,使道具避免沦为游离于主题思想以外的“物品”,使其在作品中起到丰富表现手法、营造舞台氛围、突出表现主题的作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显然,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它主要是通过形态和肢体的表演,塑造出可被人感知的生动的舞蹈形象,来展示主题和演绎情节,表达人们内在的精神世界,表达舞蹈编导的审美意识、审美理想。然而,舞蹈创作者在舞蹈的不断发展和总结中,日渐意识到当某种情感单凭肢体难以完全表达的时候,有时必须借助道具的功效才能帮助舞者增强舞蹈的表现力,使舞蹈作品塑造的形象更丰富、更生动。 我在学习过程中,也不时发现:如果不借助道具,会觉得舞蹈会略显单薄,难以拓展表演的空间。 因此,我们需要借助道具。道具的应用在舞蹈创作中不仅仅是角色身份的标志,也是一种特殊环境的说明。舞蹈创作者的巧妙安排,加上演员使用道具的娴熟技巧,就可能完成单一人体达不到的艺术效果。我们也可以看到,古今中外的编舞者们,都广泛运用道具来表达单一肢体语言表达不了的情绪和思想。 然而,道具的使用也是具有两面性的,恰当的使用会使作品更充实、丰满,但如果使用不当则会弄巧成拙,反而变成累赘破坏舞蹈美感。我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因而浅谈一些自己的认识和观点。所谓道具,就是表演中所借助的工具和物品。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它有着不同的特点。舞蹈道具不同于其他戏剧、舞台道具,不能单纯地作为舞台摆设,舞蹈这种艺术表演形式的特点决定它只能是小型、多样、轻巧、灵活的,是肢体与物体相配合的物品,是需要与肢体产生舞蹈关系的,也就是说一切都是应该为“舞”这个字而服务的舞蹈道具作为人体以外的部分,使得舞蹈艺术语言更为丰富,因此也被越来越多的舞蹈创作者重视与运用。道具如果运用得当,它可以最大程度地反映舞蹈创作作品所处的特定时代、地域和特点,并且增强了艺术表现力及感染力,使舞蹈创作所要揭示的主题与内容更加集中、形象。正因为这样,无论是舞蹈的创作者还是舞蹈表演者,要想塑造好舞蹈形象、充分体现作品的主题,在道具的使用上一定要根据舞蹈和剧情的需要,注意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一切都要围绕主题的需要与剧情的需要。例如,首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中《一个扭秧歌的人》中的红绸带,鲜明地表述了老艺人的身份。绸带成为联系美好记忆的纽带,绸带帖附老艺人的脸颊,轻抖、甩动,就是这样一条红绸带,细腻地再现了一个深爱舞蹈的艺人形象。 再如林怀民很久以前的经典舞剧《薪传》。该舞剧是以台湾历史为背景,讲述开台先民渡海拓荒建设自己家园的开拓史。之中有一出精彩的段落,叫做“渡海”,在这个片断里,林怀民设计使用了一块大绸子,四边有人用力地抖动,形成大海波涛汹涌的视觉效果,非常逼真。这个舞蹈场面在中国舞剧艺术的创作历史上是经典性的,它最成功之处是用简单的道具,却极大地改变了舞台空间。编者正是以这样的场景设置,突出而集中的展现了人与海、人与命运的搏斗,极好表现出了舞剧剧情的重要部分。我们不得不感慨,这块大绸的使用成为了该舞剧的点睛之笔舞蹈道具在舞蹈中不仅仅标志出角色的身份、对典型环境加以说明,同时还包含了高超的技艺性,体现出了舞蹈与技艺的高度统一。这就要求舞蹈道具的使用要做到收放自如,既不能喧宾夺主,又要做到人与舞蹈是人们在自然活动的基础上对人类活动、生产劳动、娱乐等动作的加工提炼,是通过人体的动作姿态、造型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是反映现实、再现生活的艺术。所以,舞蹈道具作为舞蹈的辅助手段,也就成为了舞蹈表演者身体的一部分,是情绪倾泄的需要。需要注意的是,舞蹈道具的使用必须与所要渲染的环境、塑造的人物以及舞者的角色和身份相协调,不管是道具的大小还是色彩等,在选择上都应与舞蹈作品的主题和剧情相协调。除此之外,我们在舞蹈创作进行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不同舞种中道具的协调性与人们的欣赏习惯不能相悖离。道具的和谐统一,这样才能通过道具的准确运用表达内在的精神、情感舞蹈创作者要准确而形象地创作其舞蹈作品,有时必须借助道具才能完成角色的定位与环境的提示,但舞蹈道具在舞蹈创作中的使用并不是原物自然形态的照搬,必须经过符合编导塑造艺术形象的夸张与艺术改造。 道具的象征性和寓意性决定了它在舞蹈中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虚拟的手法。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从劳动产生了舞蹈的那一刻起 ,道具也就和舞蹈联系在了一起,于是 ,舞蹈中就有了道具的运用,正如人们用石器或木器击节而舞,所以,我们在舞蹈创作时选择的道具也往往是生活中客观存在的自然物、器具。这样,舞蹈的编排者需要就道具的作用的要求将其物化与虚拟化,围绕作品的主题需要,合理地、有效地运用道具。编导从选择某一物品作为舞蹈道具开始,这个物品就已经不再是原有意义上的物品,经过舞蹈编导的巧妙编排,舞蹈创作已经将其用途改变,它已超越生活原型 例如,第二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中的舞蹈《咱爸咱妈》就以一条扁担为道具,塑造了一对饱经生活沧桑依旧能相互鼓励相互依存的夫妻的形象,这里所运用的扁担已不再是生活中普通工具那样简单,而是由其引申出的象征着夫妻肩上所背负的重担以及两人之间情感的纽带。寄情于物,借物抒情让人久久不能忘怀舞蹈是以舞蹈动作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创造出可被人感知的生动的舞蹈形象,表达人们内在的精神世界,表达舞蹈编导的审美意识、审美理想。道具如果运用得当,它可以最大程度地反映舞蹈创作作品所处的特定时代、地域和特点,并且增强了艺术表现力及感染力,使舞蹈创作所要揭示的主题与内容更加集中、形象。舞蹈道具和舞蹈主题的关系十分密切 舞蹈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虽然有音乐、服装、灯光、等手段的辅助,但是创作者和舞者如果要准确而形象地表现其舞蹈作品,有时必须借助道具才能准确地完成角色的定位与环境的提示。一个斗笠、一把扇子、一条丝巾等等都反映了编创者增强作品效果的意图,也提示了舞蹈者的角色身份以及所处的时代和环境,显示了此时此刻舞者所要表现的意境和心情,烘托出编者所要表现的主题。 例如在舞蹈《咱爸咱妈》中,编者巧妙灵活地运用了一条普通的扁担,通过扁担的举、扛、立、牵等动作贯穿于整个舞蹈作品当中,成为一种情感的概括。细腻地再现这对夫妻相互扶持、不畏艰辛的生活经历,舞蹈中的扁担承载着两人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命运重担。这种既抽象又具象的运用为主题的烘托起到了画龙点睛之神韵在强调舞蹈动作是舞蹈创作基础的同时,道具则是舞蹈动作辐射面的扩展,是舞蹈作品思想内涵的暗示,是舞蹈形象的强化,舞蹈常常需要借助道具来表现作品丰富的内涵。舞蹈中道具往往作为身体的一部分延长了人体的线条,加强运动人体的动态、拓展身体的动态表现内心世界以完成感情的表达。在道具的辅助作用下,舞者以自己的形体为基础来表现对作品的理解,塑造美的形象,进而完成艺术的创造。编者在创作过程中善于结合情节需要充分利用道具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在创作中,如果将塑造舞蹈形象的代表性动作与舞蹈道具相结合,通过主题动作的发展变化出新的动作,挖掘出新鲜的舞蹈动作,为舞蹈动作的产生创造条件,能大大丰富舞蹈的艺术语汇。

舞蹈作品分析论文

舞蹈欣赏,是人们观赏舞蹈演出时所产生的一种精神活动,是对舞蹈作品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整个过程,因此,它本质上是一种认识活动。但它又不同一般的认识活动,而是一种特殊的对舞蹈作品的认识活动。舞蹈欣赏,就是观众通过舞蹈作品中所塑造的舞蹈形象,具体地认识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及舞蹈作者对这种生活现象的审美评价。观众在欣赏舞蹈作品的过程中往往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激发起记忆中有关的印象、经验,以及一系列的想象、联想等形象思维活动,来丰富和补充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形象,使其更加完整、生动和鲜明、从而能在观赏舞蹈作品的过程中体会到更加广阔的的生活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含义。 人们进行舞蹈欣赏这种的审美活动,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件,也就是说要具有一定的舞蹈知识、舞蹈欣赏水平和认识能力,舞蹈欣赏活动才能正常顺利的进行。所以我们了解舞蹈艺术的特征、舞蹈和其他艺术的关系、舞蹈形象构成的各种因素,极其产生的过程等,就非常必要了。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现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从舞蹈作品诉诸于欣赏者的感觉特点来看,它是一种综合了听觉(时间性)和视觉(空间性)的表演艺术。舞蹈是在一定的空间(舞台或广场)内,主要通过舞者连续的动作和不断变化的舞蹈队型、画面、以及音乐、舞台美术(服装、布景、灯光、道具)等表现手段来塑造舞蹈的艺术形象。因此,考察和了解作品中各种表现手段是如何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为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人物的思想感情,作品的主题内容是如何表达出来的,这样,我们就有可能加深对于舞蹈作品的理解,更好地进行舞蹈欣赏。 舞蹈欣赏的过程始,终离不开形象,它的理性活动始终和感性活动相结合在一起,因此,舞蹈欣赏也就是舞蹈观众进行形象思维的过程。但是,舞蹈观众欣赏的形象思维与舞蹈作者创作的形象思维的具体过程恰恰相反:作者进行创作首先是从生活的感受开始,有了主观情感的激动,才能获得题材,形成明确的主题,再应用各种艺术表现手段塑造出艺术形象,而观众欣赏舞蹈作品,却首先从对舞蹈的形象感知开始,通过人物在舞台上的动作极其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使观众受到艺术的感染,产生情感的激动,进而才能体会到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内容和主题思想。这也就是说,作者进行创作是由把握生活的现实面貌和本质意义以创造形象,而观众进行作品的欣赏,却是由把握形象,以认识它所反映的生活的现实面貌,并进而体会和理解它的本质意义。 总之,舞蹈欣赏并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对舞蹈多接触、多看,熟悉了舞蹈,了解了舞蹈,就会逐渐地提高舞蹈的欣赏水平。这正如我国古代文艺理论家刘勰所说:“凡抄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园照之象,务先博观。”其意思是说,会演奏上千只曲子而后才懂得音乐,观察了上千把剑而后才会识别宝剑,所以全面观察的方法,务必要多做观察研究。一个人“晓声”和“识剑”鉴赏能力,来自本人的艺术实践和它对事物的全面反复的观察比较。因此我们说,对于优秀的舞蹈和舞剧作品,只有不止一次地反复欣赏、透彻的体会和理解,才能够充分地感受到舞蹈审美欣赏中的艺术乐趣,同时也可以不断的提高舞蹈欣赏水平和加强舞蹈文化的素养。 欣赏芭蕾,大致上有两条思路。一条是传统的,一条是现代的。一般主张欣赏的方法与欣赏的对象相统一:即用一丝不苟的传统思路,去欣赏“早期”、“浪漫”和“古典”这三个传统时期的芭蕾舞剧、音乐型芭蕾和纯粹型芭蕾。 传统的欣赏思路要求观众提前半小时左右到达剧场,以便能将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和烦恼,统统留在剧场的大门外或衣帽间那个尘世的空间里,然后静下心来,全身心地投入剧场这样一个非常特殊的,与马路上的拥挤、菜市上的吵闹、单位里的纠纷、家庭里的琐事毫不相干的审美场,进入《仙女》、《吉赛尔》、《葛蓓莉娅》这样一个人造仙境,进入《睡美人》、《胡桃夹子》、《天鹅湖》这样一个梦幻世界,一连几个小时逃避一下都市的喧嚣和精神的压力。接下来,我们还可以用心地研究一下节目单,细读一下剧情梗概、有关评论、舞团简史、编导和舞者介绍等各种有关材料,寻找一下众所公认地芭蕾舞明星,想象一下另人陶醉的音乐名曲,期待一下奢侈华丽的服装和富丽堂皇的布景…… 现代的欣赏思路对观众没有任何苛刻的要求,而是为其提供随遇而安的哲学,因为现代生活的节奏压根儿不允许观众,特别是有职业的观众提前半小时到达剧场,而是在欣赏的过程中强调观众无需任何先人之见,只需用随身携带、各不相同的理性知识来理解,用来自生活、五光十色的感性经验来参与即可。 这种欣赏思路认为,节目单上的东西简直就是编导们设下的圈套,或者是为弥补舞剧编导或芭蕾编舞自身的语无伦次而兜售的灵丹妙药,可看可不看,甚至最好不看!剧情到底是怎么“写”的无足轻重,成功与否只能看他台上怎么“舞”的。芭蕾舞剧说到底,还是以舞为主,以剧为辅的,否则,便无法解释芭蕾舞剧中的领衔主演们在跳完双人舞后,甚至在跳完其中的变奏后,便向观众频频施礼的现象。如果剧重于舞,这种行为岂不是出“戏”了,西方的观众和评论家们又怎能整整忍耐了一个世纪呢? 这种欣赏思路认为,明星可以欣赏,但用不着崇拜得五体投地,明星崇拜的风气实在显得太古典!按照自己的审美标准,而不是跟着评论家们的意见跑;寻找自己眼中和心里的明星,而不是随波逐流,这才是最最重要的。 第一是要以一种宽容的心态欣赏现代舞作品,我们说了现代舞是以标新立异、严肃探索为最终目的,因此首先要能够以平常心态去接受,同时在欣赏的时候要有敏锐的思维和判断能力。在一般人的眼里,既然是舞蹈,那它就必须要一直的舞动,但在现代舞中,这个观念完全不存在,因为现代舞的概念非常广泛,在现代舞者的眼里,大自然的一切无一不能舞,而人的每种行为和每个动作无一不在跳舞。 第二要掌握作品创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动机,其实一部作品中,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此时编者的内心世界和创作心态,而这些现象常常在作品中表现出来,因此,掌握作品创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动机,有助于更好的欣赏和理解作品。 第三看作品的“动态”和“结构”。现代舞是一门形式感极强的艺术,因此,现代舞无论是以何种的形式表现,最基本的都是要从动作开始,而动作的形成、延续、发展、变化,最重要的是看动作的借力方法,其次是看作品的结构,现代舞打破了和谐理想的古典审美原则,对现实社会中人的关注和对自然真实美的追求,因此,在结构上特别讲究对比,动作和动作之间的对比,舞段和舞段之间的对比,节奏和节奏之间的对比,情绪上的对比以及舞蹈构图的对比等等。 第四要尽力的多看现代舞作品,在欣赏的过程中要用自己生而有之的六种感觉去全身心地感受作品。在现代舞作品中,强调的是舞者自身的重量而不是如芭蕾般的轻盈,在动作中强调空间的过程而不是动作的本身,在空间上强调韵味的顿挫而不是流畅,在构图中强调不平衡而不是平衡,强调过程的揭示而不是过程的遮掩。了解了这些以后再对作品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全面的分析。 说了这么多,我想应该对现代舞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了,其实无论怎样,舞蹈还是一个感觉的流程,就算以理性为首位的现代舞,也都是以感性的表象为第一特征的,如果用太纯理性的的思维去理解作品,那只能使自己走入一个对现代舞认识的误区。因此,在有条件下,因对一个优秀的现代舞多看几遍。

摘要: 舞蹈赏析是进行舞蹈创作的基本内容,在舞蹈中,通过鉴赏与表现舞蹈的审美活动,鉴赏者可以充分体验舞蹈的美感和蕴涵表达于其中的丰富情感。为舞蹈所表达的善美境界所吸引陶醉,引起内心震动,进而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并通过欣赏和分析的舞蹈作品,吸取其中的舞蹈创作手法,并可以在欣赏舞蹈作品的同时,从作品中汲取舞蹈的创作灵感和动机,本文就舞蹈赏析与舞蹈创作关系的解析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舞蹈;赏析;创作;关系;解析

从史前的艺术功用来看,舞蹈(伴随着喊叫)承担着符号学家所说的两种符号——理智符号与情感符号的全部任务——舞蹈在人之初的各种生活中,行使着传达、叙事、表意以及自我表现的种种功能,以求与自然界沟通,与神灵沟通,与他人沟通。人以自我为中心,表达他在自然界发现的意义,表现他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表现他作为一个“人”,对自然界的超越,并通过表现与沟通达到自我展示,或者获取某种物质与精神的利益;苏联美学家给舞蹈定义是:“舞蹈是一种通过艺术形象来解释人的思想感情的艺术,而艺术形象是由形成一定体系的人体姿态的有节奏的和有组织的变换构成。”现代舞之母――邓肯认为:“反借身体动作以表达思想感情的创造性活动,都是舞蹈艺术。”

舞蹈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以人体的动态美深刻的折射出人情,人性和人生的真谛,极大限度的展示其艺术的魅力,使人们在视觉体验与心灵体验上受到感染和启迪。舞蹈赏析是以舞蹈者表演的作品为主要欣赏对象,鉴赏者通过欣赏作品中所展示的人体动态美产生的一种审美活动。它是进行舞蹈创作的基本内容,在舞蹈中,通过鉴赏与表现舞蹈的审美活动,鉴赏者可以充分体验舞蹈的美感和蕴涵表达于其中的丰富情感,为舞蹈所表达的善美境界所吸引陶醉,引起内心震动,进而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它可以提高欣赏者的舞蹈审美能力,并通过欣赏和分析的舞蹈作品,吸取其中的舞蹈创作手法,并可以在欣赏舞蹈作品的同时,从作品中汲取舞蹈的创作灵感和动机。

一、舞蹈赏析的意义

舞蹈是_种综合性的表演艺术。舞蹈赏析也是一种有创造性的感受过程,它是一种感觉与理解、感情与认识相对统一的复杂的精神活动。是欣赏者通过舞蹈作品中所塑造表现出来的舞蹈形象,具体地认识它所反映的生活现象,体会其中所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欣赏其它的美的形态、韵律和表情,从而潜移默化地接受感染熏陶、提高认识并受到教育,并且促进创作的一系列过程。它是需要通过感受、理解、联想、想象等主观的心理活动和分析、综合的形象思维,才能达到对舞蹈作品的具体把握,从而完成的对舞蹈的审美过程。赏析者要跟随着作者主题、舞蹈手段、舞蹈形象来体会他对生活的感悟,从而产生感情反应,进而认识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和主题思想。

在舞蹈欣赏的过程当中,想象力的作用很重要。欣赏者通过感觉、想象、体验、理解把舞蹈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再创造”为自己头脑中的艺术形象,并通过“再创造”对艺术所反映的生活进行“再评价”。正是在这种“再创造”的精神活动中,欣赏者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和体验艺术形象,并且发现或挖掘出艺术形象的内在美和形式美,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并感到由衷的欢欣。舞蹈欣赏它不仅仅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过程,还会反作用于鉴赏者。通过观赏与体会之间的往复关系,体现出舞蹈欣赏的意义。

二、舞蹈赏析与舞蹈创作的关系

作为舞蹈的创作者不仅要有自身独特的艺术见解和舞蹈感悟,还要有深厚的艺术鉴赏能力与分析评价能力,可以总结得出舞蹈的艺术的内涵意义与精神表现,并可以总结借鉴好的舞蹈艺术作品的创作优点与表现方式。把其所看到的、想到的综合吸收,发展成为自身创作的基础内质与利用素材。对于舞蹈赏析与舞蹈创作的关系现总结有如下几点:

1.激发舞蹈创作的灵感与促进创作动机的找寻

(1)主观的搜索与寻找

所谓主观的搜索就是在舞蹈赏析的过程中主动的从所看的舞蹈中抓取好的表现形式与内容,经过思考与总结,酝酿思想与情感的交融,主观的寻找创作的主题与思路,从所欣赏到的范围中,找寻自己所需要的素材与灵感,并结合自身的创作来寻求创作的主题方向与表达内容。

(2)无意的灵感触发与动机闪现

无意的灵感触发与动机闪现是指在随意的状态下,通过所欣赏到的作品触发到自己的创作的心理意愿,通过自己的理解与表现手法,发展到一种主观的创作意愿。它是一种在欣赏过程中的偶得现象,是创作者的自身修为与艺术内质存在与欣赏过程中的闪光所触动而产生的灵感火花,的一种下意识的.创作动机的闪现。

2.舞蹈赏析促进积累可供创作的舞蹈语言

舞蹈语汇(动作)是靠日常积累才得以丰富的,只有拥有相当的积累,才能在创作中信手拈来。也只有对动作了然于心,才能找出它的运动、变化规律,再进一步对这些动作进行发展变化。

另外,通过鉴赏吸取舞蹈对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人们劳动或其它习惯动作进行分析的思路与方法,了解它们的型态、动作规律、动作节奏等选择其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进行美化提炼,使之成为闪烁光彩的舞蹈型像。通过对欣赏舞蹈素材典型化的表现,创造生动丰满的舞蹈型像。

3.舞蹈赏析为舞蹈创作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想象,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手法。精彩的想象,就像童话中的魔杖,点到那里,那里就会产生奇特的变化。英国诗人杨格说:

“独创性作家的笔头,像阿米达的魔杖,能够从荒漠中唤出灿烂的春天。”要想舞蹈具有独创性,想象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因素。在舞蹈赏析过程通过对作品各方面的欣赏与感受,如音乐、构图、画面以及灯光、服装、道具、动作、意境等的感受与欣赏体会,可以充公发挥自己的想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更有益于创作营养的吸收与利用。舞蹈赏析为舞蹈创作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为创作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与发挥基础。

4.吸取艺术精华,促进创作突破

一切艺术都是生活的反映,舞蹈也是一样。舞蹈的创作过程是从具体到抽象,同时又能回到具体的一种艺术现象;闻一多认为,舞蹈是生命情调最直接、实质、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分的表现。舞蹈使观众通过舞蹈的形象获得更清晰地理解。所以,创作者对欣赏到的各种形式内容的舞蹈都要掌握吸收,来丰富充实创作,从中吸取营养,结合自身对艺术美感的理解,创作出优美的舞蹈。在吸取艺术精华的同时要敢于尝试突破并发展,创作新的艺术内容与表达元素。舞蹈的本体意识和主体意识的具体内容,都必须与客观存在的现实生活相适应,必须具有当下时代的鲜活色彩。即在舞蹈创作中要多方面吸取艺术精华,促进创作发展。

5.舞蹈创作反作用于舞蹈赏析

舞蹈赏析不仅仅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过程,而且也反作用于创作者;通过作者和观众之间的这种往复关系,体现出舞蹈赏析的意义。舞蹈赏析作为一种精神上的审美活动,是舞蹈艺术与欣赏、舞蹈活动与社会活动之间的桥梁,同是也是舞蹈作品表现并突出其艺术价值的依托方式。一个经典的舞蹈艺术作品是经得起观赏者欣赏与评叛的,因为好的舞蹈只有通过赏析得到大众的认可与称赞才可以称得上是成功的作品,才可以体现出其艺术价值,才会更好的促进舞蹈创作。

科学、积极的进行舞蹈赏析对舞蹈创作有着推进与升华的作用,它不仅有利开舞蹈创作者创作思想的更新发展,也促进了舞蹈创作与表演者素质的提高。通过赏析理解与创作实践,可以深入完全的感受舞蹈的气韵与美感,在舞蹈赏析与学习思考的过程中反复提炼、领悟、探究并升华舞蹈的表现技法,为舞蹈创作汲取丰富的营养,并培养艺术构思与表现能力充分发挥艺术的感染力。

参考文献:

1.贾安林,中外舞蹈作品赏析(中外舞蹈精品赏析)第六卷,上海音乐出版,2006年12月.

2.剥、庆龙,高等舞蹈教育中舞蹈赏析与舞蹈创作关系初探,华章,2010年01期.

3.雪天,心天,舞蹈欣赏,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1月.

4.杨明,关于舞蹈创作的探索,魅力中国,2010年9月第3期.

民族舞蹈赏析论文参考文献

《东方红》赏析 摘要:《东方红》不仅是一部壮丽辉煌的中国革命音乐舞蹈史诗,更是一部凝聚了中国最具权威的,著名词曲作家智慧结晶的经典巨作。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创演于1964年,是由一批革命历史歌曲和创作歌曲结合组成的,以鲜明感人的艺术形式,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对封建势力、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军阀统治的不屈精神,艺术概括了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从建立红色武装到迎来祖国解放的光辉历程。一经演出,便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关键词:民族精神 史诗 舞蹈 该舞蹈是为纪念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及厦门小白鹭民间舞团成立一周年而特意创作的,作为一个中国人通过对本民族历史特殊时期的回忆,来追溯一种不畏列强、坚韧不屈、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民族精神。为此选用冼星海的音乐作品《黄河》第四乐章创作一个用中国民间舞的动作为素材,反映中华民族近现代反法西斯战争民族奋斗史的作品,是二位编导最初的创作动机。 作品《东方红》在创作中有另一种考虑,即能否用汉族民间舞蹈素材,反映民族精神。编导认为,随着新中国民间舞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国内创作舞台上,涌现出许许多多优秀的民间舞蹈作品,但是这些作品都是在一个特定的民族地域文化场景下展现的,类似《牧马人》《担鲜藕》这样的作品,它们不约而同地都会带有一个民族或地域强烈的文化专属性特征。那么能否用一个民族或地域舞蹈的动作素材,反映整体中华民族的精神,成为创作者的另一个主要思考点。当他听到《黄河》这段音乐后,决定做一个中国民族民间舞版的《黄河》舞蹈作品。作为交响乐作品《黄河》,无论从音乐的形式与结构,还是从作品内在表达的文化深度与厚度都极具挑战性,用《黄河》音乐编不同舞种的作品,成为许多中国编导的试金石,所以用中国汉族民间舞蹈的动态元素,表现《黄河》这个代表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精神典范的音乐作品,成为编导创作的另一个构想。 该舞蹈在动作语汇的选材上,主要以山东鼓子秧歌与胶州秧歌素材为主,这种选材安排按赵铁春的话,是由素材自身的性质决定的。原因是鼓子秧歌无论在民间还是在学院派课堂,气势磅礴、浑厚有力、粗犷豪迈是它的主体审美风格,同时动作幅度之大、表现力度之强是别的舞蹈所无法替代的,特别是在民间舞教材中总结出的稳、沉、抻、韧这几个主体审美要点中,所包含的稳如泰山、纯朴厚重的舞蹈动态感觉,是编导所刻意需求的。同时作为胶州秧歌素材的选用也是如此,由于其动态本身三道弯、扭断腰的阴柔之美,与男性鼓子秧歌素材刚阳的动态审美产生对比的同时,也产生一种互补,这种一对比一互补,无形中为作品的主题凸现提供了一种绝好的搭配。创作中编导对胶州秧歌动作审美拧、碾、抻、韧,这几个要点并没有都完全地展现,只是用了一个碾字,在胶州秧歌小嫂扭的步伐素材中体现,这种刻意的选择通过不同时空的设计,旨在造成一种源源不断、勇往直前、前赴后继、永不停息的动态感觉,同时也在营造一种千军万马、十面埋伏的舞台意境。 在作品创作的结构设计上,编导在三分之二的篇幅上,用递进式的结构,为一个核心主题造势作铺垫(即通过不同方位的出场、不同时空的调度、不同队形的变化、不同男女交替的舞蹈、不同红绸挥舞的动势,来营造一种壮烈的氛围)。所以无论是男舞者三角形的出场,还是女舞者横排斜线圆形的空间调度,以及舞蹈中间一段男女双人舞与母子双人舞人物形象的捕捉,其目的就是要通过这种多方位、多层次、多变化、多信息传达及推进,来再现中华民族的那种威武不屈、誓死向前的气魄,面对侵略者和敌人斗智斗勇的精神。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这种不同层次的递进,也在为舞蹈自身的结构高潮作了较完美的铺垫,因为编导的构思必须要通过一定的形式与技术将之体现,所以这种递进式的结构,恰好是在“东方红、太阳升”的乐曲声的出现将全剧推向高潮点的铺垫。此时当红绸抛向空中,全体演员双膝跪地,迎接那来之不易的胜利时分,从情感线路、动作逻辑、情节表达都在此时到达了一个顶点,而这种以静制动的升华点,恰好是由作品前期递进式的铺垫为基础的。因为前期的铺垫已经聚集了足够的能量,各式各样动的可能也都用过了,这个时候用一种逆其道而行的做法,用静的处理、用地面跪地的动作来体现全作品最终的高潮成为了一种可能。作品在这种递进式推高潮的“起”、“承”过后,接下来就是“转”、“合,,的过程。该作品是这样处理的,即用一段纯净的地面舞蹈展示作品的“转,,接过后,立即又回到作品开头那种前赴后继、不断向前的运动感觉之中,其目的就是对前篇舞蹈“合”的呼应,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那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民族精神的强化。作品紧接着用一个凝固的造型作为整个作品的结束。当然静态的结尾对比前期动势的营造,也有另外一种说法,即通过类似英雄纪念碑的群舞造型,制造一种从静态的雕塑展示中,回顾动的历史遗迹,从中折射中华民族的不朽与伟大,应该是作者最后的构想。在综上所述的作品结构设计中看得出编导是花尽心思悉心揣摩的。 另外,在道具的使用上,创作者有他独到的尝试。编导有意识地抛弃鼓子秧歌与胶州秧歌原用的八角鼓与长撇扇,原因是这些东西有很强的地域专属性,不足以代表中华民族的主体特征,所以经过千思万想之后,编导决定用红绸,原因是红绸有很强烈的符号隐喻,它像黑头发与黄皮肤一样,是中国化的符号,代表中华民族的标识意图,这种代指和标识在赵铁春的《让黑头发和红绸子一起飘起来》一文中可以得到详尽的解释。同时红色象征喜庆也象征着鲜血,而绸子那种柔中带韧的品性,也是中国主流雅士文化所刻意追求的,加之扭秧歌用红绸“扭着秧歌进城”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编导选择了它。在对红绸的动作选用上编导解释道,我们选择它不是完全地遵守或忠实地传承它原有的动律特征,在使用过程中很大程度上是对之进行加工改造的,以前用红绸扭秧歌,“扭”是舞蹈动势的主体,而这次我们却刻意地强调用红绸“舞”秧歌,因为“舞”中不但有阴有柔,也有刚有阳,而这种刚柔并进、阴阳相兼,是我们在这个作品中所刻意追求的,而以前的“扭”却永远出不来这个效果。同时用鼓子秧歌的动律、动势舞红绸,会在刚阳有力的动势上造成一种缠绵感,在胶州秧歌上舞红绸也会在阴柔的动律中产生一种力量感,所以这种借用红绸“舞”秧歌的做法,是一种对民间舞资源再利用的新做法,在这个作品上可以说是表达得合情合理。 该作品在创作上,具有另外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汉民族民间舞的动作元素进行了符号化的解释和处理,因为无论哪一个民族、地域的舞蹈,它都会带有浓郁的本土特征,而这种本土特征在具有鲜明的风格同时,也会局限这个动作自身的使用空间,因为极强的民族、地域文化专属性,导致它只能在这个文化场景下使用,如用维吾尔族的动作说汉民族的故事比较难。而该作品中编导在不失鼓子秧歌与胶州秧歌动作原貌的同时,将这些动作原有的民族地域特性与文化寓意进行了剥离,将这些动作形式只当作一种遣词造句的词汇,而不再考虑原有的舞种来源、动作本质的意义,从而在表达编导内心的世界的同时,也展示一个民间舞蹈通用化的可能,增大了这些动作的使用空间。按照这种理论,民间舞蹈语汇不但可以表达那个民族、地域的文化本质,也可以成为表达一个主流文化、国家民族主体精神的动态语汇。 该作品荣获1998年首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比赛作品银奖、表演三等奖,随着许多中国文化交流使团出演海外,该作具有较大的影响。并在建党80周年文艺晚会《盛世华章》上作为特选节目在中国剧院演出。同时因其独特的民间舞特性,被许多艺术院校吸纳,成为民间舞教学剧目课上的一个重要实习剧目,也被广大的艺术团体所传跳。 参考文献:1.舞蹈者之家 贾安林 《东方红》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赏析 2.郭振建 时代呼唤这样的精品力作———音乐电视《信天游再唱东方红》 3.东方红首都评论报1967年11月11日

摘要: 舞蹈赏析是进行舞蹈创作的基本内容,在舞蹈中,通过鉴赏与表现舞蹈的审美活动,鉴赏者可以充分体验舞蹈的美感和蕴涵表达于其中的丰富情感。为舞蹈所表达的善美境界所吸引陶醉,引起内心震动,进而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并通过欣赏和分析的舞蹈作品,吸取其中的舞蹈创作手法,并可以在欣赏舞蹈作品的同时,从作品中汲取舞蹈的创作灵感和动机,本文就舞蹈赏析与舞蹈创作关系的解析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舞蹈;赏析;创作;关系;解析

从史前的艺术功用来看,舞蹈(伴随着喊叫)承担着符号学家所说的两种符号——理智符号与情感符号的全部任务——舞蹈在人之初的各种生活中,行使着传达、叙事、表意以及自我表现的种种功能,以求与自然界沟通,与神灵沟通,与他人沟通。人以自我为中心,表达他在自然界发现的意义,表现他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表现他作为一个“人”,对自然界的超越,并通过表现与沟通达到自我展示,或者获取某种物质与精神的利益;苏联美学家给舞蹈定义是:“舞蹈是一种通过艺术形象来解释人的思想感情的艺术,而艺术形象是由形成一定体系的人体姿态的有节奏的和有组织的变换构成。”现代舞之母――邓肯认为:“反借身体动作以表达思想感情的创造性活动,都是舞蹈艺术。”

舞蹈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以人体的动态美深刻的折射出人情,人性和人生的真谛,极大限度的展示其艺术的魅力,使人们在视觉体验与心灵体验上受到感染和启迪。舞蹈赏析是以舞蹈者表演的作品为主要欣赏对象,鉴赏者通过欣赏作品中所展示的人体动态美产生的一种审美活动。它是进行舞蹈创作的基本内容,在舞蹈中,通过鉴赏与表现舞蹈的审美活动,鉴赏者可以充分体验舞蹈的美感和蕴涵表达于其中的丰富情感,为舞蹈所表达的善美境界所吸引陶醉,引起内心震动,进而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它可以提高欣赏者的舞蹈审美能力,并通过欣赏和分析的舞蹈作品,吸取其中的舞蹈创作手法,并可以在欣赏舞蹈作品的同时,从作品中汲取舞蹈的创作灵感和动机。

一、舞蹈赏析的意义

舞蹈是_种综合性的表演艺术。舞蹈赏析也是一种有创造性的感受过程,它是一种感觉与理解、感情与认识相对统一的复杂的精神活动。是欣赏者通过舞蹈作品中所塑造表现出来的舞蹈形象,具体地认识它所反映的生活现象,体会其中所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欣赏其它的美的形态、韵律和表情,从而潜移默化地接受感染熏陶、提高认识并受到教育,并且促进创作的一系列过程。它是需要通过感受、理解、联想、想象等主观的心理活动和分析、综合的形象思维,才能达到对舞蹈作品的具体把握,从而完成的对舞蹈的审美过程。赏析者要跟随着作者主题、舞蹈手段、舞蹈形象来体会他对生活的感悟,从而产生感情反应,进而认识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和主题思想。

在舞蹈欣赏的过程当中,想象力的作用很重要。欣赏者通过感觉、想象、体验、理解把舞蹈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再创造”为自己头脑中的艺术形象,并通过“再创造”对艺术所反映的生活进行“再评价”。正是在这种“再创造”的精神活动中,欣赏者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和体验艺术形象,并且发现或挖掘出艺术形象的内在美和形式美,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并感到由衷的欢欣。舞蹈欣赏它不仅仅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过程,还会反作用于鉴赏者。通过观赏与体会之间的往复关系,体现出舞蹈欣赏的意义。

二、舞蹈赏析与舞蹈创作的关系

作为舞蹈的创作者不仅要有自身独特的艺术见解和舞蹈感悟,还要有深厚的艺术鉴赏能力与分析评价能力,可以总结得出舞蹈的艺术的内涵意义与精神表现,并可以总结借鉴好的舞蹈艺术作品的创作优点与表现方式。把其所看到的、想到的综合吸收,发展成为自身创作的基础内质与利用素材。对于舞蹈赏析与舞蹈创作的关系现总结有如下几点:

1.激发舞蹈创作的灵感与促进创作动机的找寻

(1)主观的搜索与寻找

所谓主观的搜索就是在舞蹈赏析的过程中主动的从所看的舞蹈中抓取好的表现形式与内容,经过思考与总结,酝酿思想与情感的交融,主观的寻找创作的主题与思路,从所欣赏到的范围中,找寻自己所需要的素材与灵感,并结合自身的创作来寻求创作的主题方向与表达内容。

(2)无意的灵感触发与动机闪现

无意的灵感触发与动机闪现是指在随意的状态下,通过所欣赏到的作品触发到自己的创作的心理意愿,通过自己的理解与表现手法,发展到一种主观的创作意愿。它是一种在欣赏过程中的偶得现象,是创作者的自身修为与艺术内质存在与欣赏过程中的闪光所触动而产生的灵感火花,的一种下意识的.创作动机的闪现。

2.舞蹈赏析促进积累可供创作的舞蹈语言

舞蹈语汇(动作)是靠日常积累才得以丰富的,只有拥有相当的积累,才能在创作中信手拈来。也只有对动作了然于心,才能找出它的运动、变化规律,再进一步对这些动作进行发展变化。

另外,通过鉴赏吸取舞蹈对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人们劳动或其它习惯动作进行分析的思路与方法,了解它们的型态、动作规律、动作节奏等选择其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进行美化提炼,使之成为闪烁光彩的舞蹈型像。通过对欣赏舞蹈素材典型化的表现,创造生动丰满的舞蹈型像。

3.舞蹈赏析为舞蹈创作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想象,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手法。精彩的想象,就像童话中的魔杖,点到那里,那里就会产生奇特的变化。英国诗人杨格说:

“独创性作家的笔头,像阿米达的魔杖,能够从荒漠中唤出灿烂的春天。”要想舞蹈具有独创性,想象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因素。在舞蹈赏析过程通过对作品各方面的欣赏与感受,如音乐、构图、画面以及灯光、服装、道具、动作、意境等的感受与欣赏体会,可以充公发挥自己的想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更有益于创作营养的吸收与利用。舞蹈赏析为舞蹈创作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为创作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与发挥基础。

4.吸取艺术精华,促进创作突破

一切艺术都是生活的反映,舞蹈也是一样。舞蹈的创作过程是从具体到抽象,同时又能回到具体的一种艺术现象;闻一多认为,舞蹈是生命情调最直接、实质、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分的表现。舞蹈使观众通过舞蹈的形象获得更清晰地理解。所以,创作者对欣赏到的各种形式内容的舞蹈都要掌握吸收,来丰富充实创作,从中吸取营养,结合自身对艺术美感的理解,创作出优美的舞蹈。在吸取艺术精华的同时要敢于尝试突破并发展,创作新的艺术内容与表达元素。舞蹈的本体意识和主体意识的具体内容,都必须与客观存在的现实生活相适应,必须具有当下时代的鲜活色彩。即在舞蹈创作中要多方面吸取艺术精华,促进创作发展。

5.舞蹈创作反作用于舞蹈赏析

舞蹈赏析不仅仅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过程,而且也反作用于创作者;通过作者和观众之间的这种往复关系,体现出舞蹈赏析的意义。舞蹈赏析作为一种精神上的审美活动,是舞蹈艺术与欣赏、舞蹈活动与社会活动之间的桥梁,同是也是舞蹈作品表现并突出其艺术价值的依托方式。一个经典的舞蹈艺术作品是经得起观赏者欣赏与评叛的,因为好的舞蹈只有通过赏析得到大众的认可与称赞才可以称得上是成功的作品,才可以体现出其艺术价值,才会更好的促进舞蹈创作。

科学、积极的进行舞蹈赏析对舞蹈创作有着推进与升华的作用,它不仅有利开舞蹈创作者创作思想的更新发展,也促进了舞蹈创作与表演者素质的提高。通过赏析理解与创作实践,可以深入完全的感受舞蹈的气韵与美感,在舞蹈赏析与学习思考的过程中反复提炼、领悟、探究并升华舞蹈的表现技法,为舞蹈创作汲取丰富的营养,并培养艺术构思与表现能力充分发挥艺术的感染力。

参考文献:

1.贾安林,中外舞蹈作品赏析(中外舞蹈精品赏析)第六卷,上海音乐出版,2006年12月.

2.剥、庆龙,高等舞蹈教育中舞蹈赏析与舞蹈创作关系初探,华章,2010年01期.

3.雪天,心天,舞蹈欣赏,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1月.

4.杨明,关于舞蹈创作的探索,魅力中国,2010年9月第3期.

舞蹈论文参考文献关于舞蹈表演

试析舞蹈表演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论文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试析舞蹈表演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文摘要:

舞蹈是用自己的肢体动作来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从而表现出舞者内心世界。舞者只有在舞蹈中赋予感情的时候才可以表现出舞蹈的活力,使舞蹈具有生命般具有灵性。所有的舞蹈表演都要建立在情的基础上,只有将最真实的感情用于每一个动作中,用自己的心灵舞蹈,用舞蹈表达自己的感情,就能表现出最能打动人的舞蹈。

论文关键词:

情感表达 舞蹈表演 联系 重要性

舞蹈表演是一种带给观众视觉享受的艺术,观众通过观看舞者的肢体动作来感受舞者的内心,只有充满感情的舞蹈才可以使观众得到震撼。因此在舞蹈中赋予感情就是整个表演中重要的一部分,舞者必须具有良好的情感表达能力,这就要求舞者在生活中对于每一种情感都有深刻的理解,从而用在舞蹈的创作中,就可以将舞蹈中的喜怒哀乐表现出来,给观众呈现出高质量震撼人心的表演。

一、对舞蹈表演中情感的解释

舞蹈表演是建立在情感基础上的视觉艺术,舞蹈的表演需要技巧,但是再高超的技巧都需要有情感的表达。舞蹈中的情感并不是指自己的个人感情,而是应该具有普遍意义上的有价值的情感,这些情感可以是人们对国家的热爱之情,可以是对未来的美好向往。舞蹈表演中的情感还和舞蹈创作的背景有关,比如一个以少数民族为背景的舞蹈就应该有少数人民的生活习俗,还有少数人民的生活乐趣。这样舞者在舞蹈表演时就可以生动的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将自己对舞蹈的理解表现在肢体动作上,表演出具有情感的舞蹈。

舞蹈表演要想表现中其中的情感,只通过单纯的动作,语言和视觉等方面上的变化是不够的。舞蹈表演所表达的情感需要你去塑造完整的艺术形象,然后通过这艺术形象去把所蕴含的情感鲜活的映衬出来。不同的舞蹈表演需要你塑造的艺术形象也不同,当你在表演中你的每个动作、每个表情,犹如立体的影像一般完整的映射在了观众的眼中,让你所表达出来的情感饱满感人。这种塑造艺术形象的方式,不仅让舞蹈表演所表达出来的情感让人更容易去体会、理解,还可以让人们更容易去挖掘深层次的情感。

二、情感表达同舞蹈表演之间的联系

舞蹈表演的过程中,情感表达是最重要的部分。在很多时候舞蹈表演的过程和情感表达的过程是等价的。舞蹈表演要求舞蹈者在表演中要善于去抒发感情,尤其是要去抒发存在于人类内心深处那百位陈杂的感情。我们在欣赏舞蹈表演时,可以清晰的感觉到舞蹈者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甚至每一个眼神都有着别样的韵味,那其实是舞蹈者情感表达的过程。要想将这种技能练到最好那是极为不易的一件事,这就要求舞蹈者的身体的每一个部分,甚至于小到每一块肌肤到能够成为表达情感的工具。当在表演时,舞蹈表演者在每一个细节上都是情感的表达,这充分表现了情感表达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地位。

舞蹈表演是情感表达的外在表现形式。舞蹈的编导者在创作舞蹈的时,通过多种方式的编排,将自己所要表达出来的情感以及在技术上的追求都融入到了舞蹈中。可以说舞蹈表演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都有着编导者在艺术上的思考以及追求,因此要想将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这,这就需要舞蹈演员与编导者的情感表达达成一致。舞蹈者和编导者双方在交流的过程中,让一个舞蹈形象不断的进行着完善,让一个舞蹈形象所蕴含的情感更加饱满,让一个舞蹈形象给人的印象更加深刻、生动。舞蹈者和编导者在各自的思想空间中进行着思考、进行着创作,相互传递着各自的艺术思考和情感追求,最后相互融合。编导者将自己所有精力融合在了舞蹈中,为舞蹈者在舞台上释放感情提供个最初的源泉。

三、情感表达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

舞蹈表演是一种让人们在视觉上享受的艺术,通过肢体上的动作和语言带给人们以美的享受。舞蹈表演不仅仅只是表面上的动作,其内在的情感的传递才是舞蹈表演的真正艺术所在,世界上最让人感动的舞蹈表演都是融入了丰富的情感的,所以舞蹈表演其实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世界。如果一个舞蹈缺少了在情感上的表达,那就好比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毫无生机可言,所以情感表达在舞蹈表演中是多么的重要。

舞蹈者在于舞蹈上素质的高低由情感表达能力所决定着。舞蹈表演的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它需要舞蹈者能够去塑造一个具体的人物形象,去抒发所要表达的情感,所以,舞蹈者表演的是否成功由情感表达直接决定着,也可以说是没有情感表达所支撑的舞蹈表演是一个失败的表演。观众在观看舞蹈时,他们看不到编导者在最初始的时候将情感融入舞蹈中的过程,也看不到舞蹈者对于这个舞蹈的描述和理解,但是观众们可以从无熬着的表演中感受到那所蕴含的情感。对于舞蹈者来说情感表达无疑是一种艺术,同时对于观众们来说,情感表达也是一次零距离接触艺术的机会和享受。如果舞蹈表演离开了情感表达,那就会变成像武术、体操这些肢体上的动作。

舞蹈表演的感染力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情感表达来体现出来的。单单的舞蹈技巧是体现不出来舞蹈在艺术上的感到染力的,如果一个舞蹈让观众们在观看之后受到深深的震撼甚至于久久不能忘怀的话,那么这次的舞蹈表演一定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情感,才让人们回味无穷。舞蹈者在表演中带着丰富的情感,将这些情感融入到自己的每个动作、每个表情,在舞台上尽情的挥洒着自己的情感,将这些情感传递给观众,达到情感的传递。舞蹈不仅仅是艺术,它也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很多生命力的体现,这样表达出的情感感染力是非常巨大的,让人们感觉更加贴切、真实。

四、结语

情感表达在舞蹈表演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对于舞蹈者来说是自己艺术价值的体现,同时对于在舞蹈背后默默创作的整个团队来说也是有着非凡的意义的,还让观众在视觉和心灵上得到了双重满足。舞蹈表演不仅仅是一次视觉上的表演,而成为了一次情感上的交流和共鸣,可以说是舞蹈表演给与了情感表达传递的媒介,而情感表达给舞蹈表演赋予了灵魂。在舞蹈表演过程中,只有将最深层次的情感表达出来,传递给观众,才能说是真正的成功。一次真正成功的舞蹈表演,不能只让观众们过足眼瘾,还得让观众在精神上得到启发和享受。

参考文献:

[1]颜晓燕.试论学前教育新师资的职业培养导向[J].学前教育研究,2006,(Z1).

[2]陈洁.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J].邯郸学院学报,2006,(01).

[3]李文琦.浅谈对幼师专业学生的舞蹈教学[J].江西教育,2008,(15).

[4]田静.中国舞蹈名作赏析(1949-1999)[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1、引言

舞蹈的细化分类,以舞蹈生态学的角度,即为“舞词”。舞词为单位构成舞蹈,很显然,舞词的动作特点就是细部的舞种动作特点。中国古典舞的肢体动作,是来源于戏曲、武术、芭蕾以及史籍、壁画等方面的资源,“广采博收”之后,形成了其动作的基本特点。古典舞身韵有“动作从反面做起”之说,即“逢冲必靠、欲左先右、逢开必合、欲前先后”的运动规律,一个动作和动势是往左,但却必须变成从右起势,起势的过程必以呼吸为带动,意识起,呼吸起动作。

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呼吸,不单单是气在体内的运行方式,更是中国古典舞中动作走势的牵引主体。例如:身韵中的元素训练“提、沉、冲、靠、含、腆、移、旁提”,“提、沉”是由呼吸带动躯干做上下的直线运动,在做“沉”时,由呼吸气沉丹田下沉,同时它的动势是先由“提”起法儿,在做“提”时,则是在“沉”的基础上再深呼吸,由“沉”的微弯状态变成“提”的直立状态,气息要有往上的.感觉,其动势变成了先由“沉”起势,“提沉”训练最后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提”不止“沉”不完的贯通阶段。如果只立足于运动的角度,中国古典舞的动势实质,其实就是一种“气象”,即“气之循环往复、无始无终”的运动意象。

2、中国古典舞肢体表达特点与其情感特性

还有,中国古典舞具有其动作体系当中独特的轴心点一腰。腰,不止在中国古典舞中具有轴心点的作用,在人类身体也处在中线位置,其本来的作用就是上下身的节点和某些动作的旋转轴心。中国古典舞相比较于其它舞种,更为明显和合理的运用了人类的腰的特点,并将美感与柔韧发挥到极致。中国古典舞动作的运行规律是动律元素由心意带动呼吸,再由呼吸支配腰部而体现的。也就是表示,意识带动精神,精神转化为意图,再由意图产生物质动作,而最为重要的转化过程,是以腰为点发散到全身以实现。

“平圆、立圆、8字圆”三种最基本、最典型的运动路线和轨迹就是以腰为轴所产生的,是整个肢体运动造成的圆线轨迹,不止是形要圆,也是运动时线路要圆。平圆:上肢动作运行时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个圈状的圆线运动,如磨盘状,典型动作“云肩转腰”。立圆:上肢动作运行时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个平面的圆线运动,如车轮状,典型动作“摇臂转肩”。

8字圆:肩部或者双臂同时进行相反方向的两个圆线运动,形成前后或者左后两个相对称的车轮式的圆线运动,如8字状,典型动作“风火轮”。中国古典舞的相当一部分基础动作都要在此三圆基础上产生,例如:主干动作之一“云肩转腰”,是古典舞中一切“平圆”动作的基础,因为它包括了“提、沉、冲、靠、含、腆、移、旁提”的全过程,其自身的“形”与“神”也极富有风格性和韵律性,“云肩转腰”不仅为圆的多变走向作好腰部的能力准备,而且还可以由此派生出更丰富、更典型的以圆为特征的动作形式,平圆与传统动作中鲜明的横向动势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古典舞动作在整体上具有横向动势的特征。

上文已说中国古典舞动作的运行规律是动律元素由心意带动呼吸,再由呼吸支配腰部而体现的。何为心意?想要动作想要表达的意图。为何想动作想表达?摒弃世俗的动因,主观来分析,是因为有表达有动作的欲望和情绪,而正是这欲望与情绪,促成了动作的生成,舞蹈的生成。情感是肢体动作产生的主因,也是驱使一个动作继续发展的动因。在中国古典舞的肢体动作中,情感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整体性、连贯性和从一性。

气的牵引作用引导情感在肢体动作的行进过程中灌注于全身,形成了情感表达的一致性,也就是说,呼吸牵引身体向_[发展,带动的情绪也是整体往上,在这种动势之下,情感不可能逆全身而动,去发展下行规律,也就只有随之往上。同时,情感对于动作具有反作用力,情感基调是往下的,动作就不能往上,这就保证了一个动作的整体协调和情感完整。也正是因为中国古典舞的呼吸,其肢体动作具有相应的连贯性,带动了情感表达的连贯。呼吸是有规律可循的,舞蹈时,只能欲左先右,却不能在左到一半时忽然往右,呼吸的牵引、气的循环是不允许此类动作的突然变异的。

这就决定,情感跟随呼吸完成一个动作的连贯表达之后,刁一能切换进入下一个动作的场景和情感。情感在中国古典舞肢体动作中的从一性,情感的表达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人类在瞬间可以表达数种不同的情感,但是,在肢体动作的单一行进过程中,情感是具有从一性的,也就是说,在一个动作里,情感是单一的,不能多元对立存在,就算是某一个舞蹈作品表现的是爱恨交织的情感,但在一个单位动作里,是没有办法也不存在统一情绪两方的。整体性、连贯性、从一性,情感在中国古典舞肢体动作中的表达的三个特点,是相互依存的。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某些程度上,三个特点都依附中国古典舞所特有的肢体动作特点而存在,不以具体作品为转移;它们是以单一的动作为依托,与物质性动作相互作用,互为影响;并且三个情感特点之间包括其与动作之间并无矛盾关系,无戏剧冲突性。

3、结语

凡是舞蹈艺术的范畴当中,不论国家区域的区别,舞种的不同,都是由肢体语言来进行表达的,肢体语言构成一连串的动作,动作相互串联变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而后构成完整的舞蹈作品。一个舞种的特点,完全可以从肢体动作、动作体系当中体现出来,本章将从这几个方面出发,以肢体动作的情感表达,动作体系的情感表达再到舞种本身的情感表达,去了解中国古典舞中情感表达的特点、形式、风格等。

一、舞蹈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舞蹈是一种视觉上的艺术,需要的便是舞者利用肢体上的动作给人带来的视觉上的冲击以及灵魂上的启迪。舞蹈表演需要舞者利用动作进行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情感的抒发。说实话,对于专业的舞蹈演员来说,所进行的动作没有什么差别,而最终舞蹈的表演存在差别的话,便是舞者的动作的感染力存在差别,进而影响了舞蹈的情感表达。而没有感情的舞蹈动作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躯体,观众无法从舞者的表演中体会那种情感,无法引起思想上的共鸣,当然了,无法触及观众深处的灵魂。而这样的表演无疑是失败的,舞蹈表演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也要求每一位舞蹈教师对于情感表达的重视。

二、加强舞蹈中聋生情感表达的措施

情感表达是整个舞蹈的灵魂所在,是整个舞蹈表演中不能缺少的部分,而聋生在这个方面由于自身听不到的原因,便对于情感的理解以及情感的表达上存在着一定的间题。这便是舞蹈老师在对于聋生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注意的。加强学生眼睛方面的训练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内心情感便是通过眼睛进行传达的,而聋生由于生活环境的单一,对于眼睛中传达的感情大多数是十净的、纯洁的,但是这种清澈的眼神对于舞蹈中的一些情感的表达会出现妨碍,无法将舞蹈中的感情进行有效的传达。

而此时便是需要老师进行相应的眼神的训练,可以采用老师讲解、示范、观看影片等多种形式,帮助聋生加强对于眼神中感情的传达的能力。J卜且老师所进行的情感的讲解也应该是多方面的,因为舞蹈表演中所涉及的情感是多方面的,这就需要老师讲解多样化,学生能够融会贯通.

三 、结语

在舞蹈中进行情感的表达是相当必要的,是整个舞蹈表演的灵魂所在,所以说对于舞蹈中情感的表达是相当重要的。而聋生在这一个方面存在的他们自身无法避免的劣势,但是这也并不是说是没有必要的。

所以说,在对于聋生舞蹈表演中情感的表达需要教师在眼神、面部表情、动作以及各个方面进行指导,让聋生能够全方面地理解整个舞蹈动作的精髓,从而在进行舞蹈表演的过程中,能够将自身的情感能够更加收放自如地带人,能够为观众带来更多富有感染力的舞蹈作品。

舞蹈的美离不开内心情感的表达,而音乐与舞蹈模块的教学离不开情感表达的培养。使学生充分认识情感表达是舞蹈作品表现与完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模块的教学引导学生认识、体会和把握舞蹈中的各种情感,辅之以创编的教学手段,向学生全面展示情感在舞蹈中的深刻含义,是音乐与舞蹈模块教学的主要目的。

舞蹈是用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表达内心的情感,是美的艺术,动作是舞蹈的生命,情感表达是舞蹈的灵魂。高中音乐与舞蹈模块教学中,教师主要是培养学生在舞蹈中的情感表达,只有了解情感表达,才能更好地了解、表演和感受舞蹈。因此,教师要加强学生情感表达的培养,让他们在学习舞蹈、欣赏舞蹈作品时产生深刻的体会和共鸣,以便更有效地推动舞蹈教学。

一、认识情感表达

民族舞蹈情感表达的元素包括生活习惯、地域特色和体态等,民族舞作为我国艺术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舞蹈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民族区是我国民族数百年来创造的文化成果,每个民族都有其各自的特色和特点。比如,人音版高中音乐第五节的《飘逸的南国风》,这是一首带有独特民族风情的曲目,教师可以就此与云南傣族的孔雀舞相结合。傣族人民在大自然的沐浴下亲近大自然,形成舞蹈的风格也就与大自然相关,孔雀舞表达的是傣族人民心目中对孔雀的崇敬,他们认为孔雀是圣鸟,是善良、智慧、美丽和幸福吉祥的象征。在学习《飘逸的南国风》这节课中,教师可以采用对比教学方式,把傣族人民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作对比,让学生认识到傣族的音乐风格和舞蹈风格来源于生活,感受民族间的文化特点以及文化差异。在此期间,对比教学手段要多样化,从有趣的角度切入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以后学习情感表达做铺垫。舞蹈还具有故事性,这也离不开情感的表达,例如人音版高中音乐与舞蹈教学中的中国古典舞蹈,这一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古典舞的基本知识,学习中国古典舞的手形、手位,并能够初步掌握其中的要领。

二、学习情感表达

1.肢体动作的培养

舞蹈教学应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喜欢和热爱之情,发自内心的喜欢才能够真正地表达内心情感,舞蹈情感主要是通过肢体动作表现出来的。学生学习舞蹈中的情感表达必须培养肢体动作,情感表达需要协调、优美和灵活的肢体动作。在高中音乐与舞蹈模块教学中,舞蹈中的肢体动作的培养不容忽视。由于许多学生的舞蹈基础和协调能力各有差异,教师需要根据这些特点在舞蹈教学中因地制宜。高中生不适合专业的舞蹈训练,应尽量减少基本功枯燥的训练,增加有趣的舞蹈学习,通过学习基本的舞蹈动作来提高学生的感受力,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舞蹈的同时更好地感受舞蹈中的情感。掌握舞蹈的肢体动作是培养情感表达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规范动作要领,与此同时,运用生动的语言以及幽默的肢体动作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2.内在情感的培养

所有舞蹈都是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一味地追求学生的表现力,忽略了其内心的情感反映。没有发自内心情感表达的舞蹈是没有生命力的舞蹈,难以引起共鸣,因此,在高中音乐与舞蹈教学中,学生内在情感的教学尤为重要。例如,我在播放人音版高中音乐第二十三节的《爵士乐》时,让学生试着跟随音乐自己舞动,但是由于学生羞于表现,都只是跃跃欲试而不敢真正表达出爵士乐的舞蹈。这时,我就把学生分为三个小组,以斗舞的形式展开让其进行表演,只见学生一个接一个主动地上台表演,过程中他们有说有笑地进行交流与借鉴。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的内心情感调动起来,避免了直接把教师的情感强加给学生。

三、善用创编舞蹈深入体会情感表达

舞蹈教学中让学生模仿原有的舞蹈作品限制了学生的情感表达和自由发挥,学习创编舞蹈动作表达心中情感,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有感而发地去创造。通过利用创编舞蹈的形式,能够帮助学生学习、体验情感的表达,是培养其创造力的有效途径,是体会情感表达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启发学生在创编的舞蹈中自由表达情感。引导学生创编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创编舞蹈,情境中的动作不需要过多,只要让学生能够感受其舞蹈渲染的情感即可。学生创编的舞蹈能够恰到好处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给其他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感染他们并引起共鸣,达到我们舞蹈情感表达的教学目的。

总而言之,情感表达是高中音乐与舞蹈模块教学中的灵魂,常规的舞蹈教学不适用于高中的特殊教学环境,长期枯燥的基本功训练也达不到教学目的。教师只有通过引导学生领悟舞蹈中的情感表达,才能更好地感受舞蹈的美。

摘要: 舞蹈赏析是进行舞蹈创作的基本内容,在舞蹈中,通过鉴赏与表现舞蹈的审美活动,鉴赏者可以充分体验舞蹈的美感和蕴涵表达于其中的丰富情感。为舞蹈所表达的善美境界所吸引陶醉,引起内心震动,进而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并通过欣赏和分析的舞蹈作品,吸取其中的舞蹈创作手法,并可以在欣赏舞蹈作品的同时,从作品中汲取舞蹈的创作灵感和动机,本文就舞蹈赏析与舞蹈创作关系的解析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舞蹈;赏析;创作;关系;解析

从史前的艺术功用来看,舞蹈(伴随着喊叫)承担着符号学家所说的两种符号——理智符号与情感符号的全部任务——舞蹈在人之初的各种生活中,行使着传达、叙事、表意以及自我表现的种种功能,以求与自然界沟通,与神灵沟通,与他人沟通。人以自我为中心,表达他在自然界发现的意义,表现他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表现他作为一个“人”,对自然界的超越,并通过表现与沟通达到自我展示,或者获取某种物质与精神的利益;苏联美学家给舞蹈定义是:“舞蹈是一种通过艺术形象来解释人的思想感情的艺术,而艺术形象是由形成一定体系的人体姿态的有节奏的和有组织的变换构成。”现代舞之母――邓肯认为:“反借身体动作以表达思想感情的创造性活动,都是舞蹈艺术。”

舞蹈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以人体的动态美深刻的折射出人情,人性和人生的真谛,极大限度的展示其艺术的魅力,使人们在视觉体验与心灵体验上受到感染和启迪。舞蹈赏析是以舞蹈者表演的作品为主要欣赏对象,鉴赏者通过欣赏作品中所展示的人体动态美产生的一种审美活动。它是进行舞蹈创作的基本内容,在舞蹈中,通过鉴赏与表现舞蹈的审美活动,鉴赏者可以充分体验舞蹈的美感和蕴涵表达于其中的丰富情感,为舞蹈所表达的善美境界所吸引陶醉,引起内心震动,进而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它可以提高欣赏者的舞蹈审美能力,并通过欣赏和分析的舞蹈作品,吸取其中的舞蹈创作手法,并可以在欣赏舞蹈作品的同时,从作品中汲取舞蹈的创作灵感和动机。

一、舞蹈赏析的意义

舞蹈是_种综合性的表演艺术。舞蹈赏析也是一种有创造性的感受过程,它是一种感觉与理解、感情与认识相对统一的复杂的精神活动。是欣赏者通过舞蹈作品中所塑造表现出来的舞蹈形象,具体地认识它所反映的生活现象,体会其中所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欣赏其它的美的形态、韵律和表情,从而潜移默化地接受感染熏陶、提高认识并受到教育,并且促进创作的一系列过程。它是需要通过感受、理解、联想、想象等主观的心理活动和分析、综合的形象思维,才能达到对舞蹈作品的具体把握,从而完成的对舞蹈的审美过程。赏析者要跟随着作者主题、舞蹈手段、舞蹈形象来体会他对生活的感悟,从而产生感情反应,进而认识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和主题思想。

在舞蹈欣赏的过程当中,想象力的作用很重要。欣赏者通过感觉、想象、体验、理解把舞蹈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再创造”为自己头脑中的艺术形象,并通过“再创造”对艺术所反映的生活进行“再评价”。正是在这种“再创造”的精神活动中,欣赏者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和体验艺术形象,并且发现或挖掘出艺术形象的内在美和形式美,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并感到由衷的欢欣。舞蹈欣赏它不仅仅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过程,还会反作用于鉴赏者。通过观赏与体会之间的往复关系,体现出舞蹈欣赏的意义。

二、舞蹈赏析与舞蹈创作的关系

作为舞蹈的创作者不仅要有自身独特的艺术见解和舞蹈感悟,还要有深厚的艺术鉴赏能力与分析评价能力,可以总结得出舞蹈的艺术的内涵意义与精神表现,并可以总结借鉴好的舞蹈艺术作品的创作优点与表现方式。把其所看到的、想到的综合吸收,发展成为自身创作的基础内质与利用素材。对于舞蹈赏析与舞蹈创作的关系现总结有如下几点:

1.激发舞蹈创作的灵感与促进创作动机的找寻

(1)主观的搜索与寻找

所谓主观的搜索就是在舞蹈赏析的过程中主动的从所看的舞蹈中抓取好的表现形式与内容,经过思考与总结,酝酿思想与情感的交融,主观的寻找创作的主题与思路,从所欣赏到的范围中,找寻自己所需要的素材与灵感,并结合自身的创作来寻求创作的主题方向与表达内容。

(2)无意的灵感触发与动机闪现

无意的灵感触发与动机闪现是指在随意的状态下,通过所欣赏到的作品触发到自己的创作的心理意愿,通过自己的理解与表现手法,发展到一种主观的创作意愿。它是一种在欣赏过程中的偶得现象,是创作者的自身修为与艺术内质存在与欣赏过程中的闪光所触动而产生的灵感火花,的一种下意识的.创作动机的闪现。

2.舞蹈赏析促进积累可供创作的舞蹈语言

舞蹈语汇(动作)是靠日常积累才得以丰富的,只有拥有相当的积累,才能在创作中信手拈来。也只有对动作了然于心,才能找出它的运动、变化规律,再进一步对这些动作进行发展变化。

另外,通过鉴赏吸取舞蹈对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人们劳动或其它习惯动作进行分析的思路与方法,了解它们的型态、动作规律、动作节奏等选择其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进行美化提炼,使之成为闪烁光彩的舞蹈型像。通过对欣赏舞蹈素材典型化的表现,创造生动丰满的舞蹈型像。

3.舞蹈赏析为舞蹈创作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想象,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手法。精彩的想象,就像童话中的魔杖,点到那里,那里就会产生奇特的变化。英国诗人杨格说:

“独创性作家的笔头,像阿米达的魔杖,能够从荒漠中唤出灿烂的春天。”要想舞蹈具有独创性,想象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因素。在舞蹈赏析过程通过对作品各方面的欣赏与感受,如音乐、构图、画面以及灯光、服装、道具、动作、意境等的感受与欣赏体会,可以充公发挥自己的想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更有益于创作营养的吸收与利用。舞蹈赏析为舞蹈创作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为创作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与发挥基础。

4.吸取艺术精华,促进创作突破

一切艺术都是生活的反映,舞蹈也是一样。舞蹈的创作过程是从具体到抽象,同时又能回到具体的一种艺术现象;闻一多认为,舞蹈是生命情调最直接、实质、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分的表现。舞蹈使观众通过舞蹈的形象获得更清晰地理解。所以,创作者对欣赏到的各种形式内容的舞蹈都要掌握吸收,来丰富充实创作,从中吸取营养,结合自身对艺术美感的理解,创作出优美的舞蹈。在吸取艺术精华的同时要敢于尝试突破并发展,创作新的艺术内容与表达元素。舞蹈的本体意识和主体意识的具体内容,都必须与客观存在的现实生活相适应,必须具有当下时代的鲜活色彩。即在舞蹈创作中要多方面吸取艺术精华,促进创作发展。

5.舞蹈创作反作用于舞蹈赏析

舞蹈赏析不仅仅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过程,而且也反作用于创作者;通过作者和观众之间的这种往复关系,体现出舞蹈赏析的意义。舞蹈赏析作为一种精神上的审美活动,是舞蹈艺术与欣赏、舞蹈活动与社会活动之间的桥梁,同是也是舞蹈作品表现并突出其艺术价值的依托方式。一个经典的舞蹈艺术作品是经得起观赏者欣赏与评叛的,因为好的舞蹈只有通过赏析得到大众的认可与称赞才可以称得上是成功的作品,才可以体现出其艺术价值,才会更好的促进舞蹈创作。

科学、积极的进行舞蹈赏析对舞蹈创作有着推进与升华的作用,它不仅有利开舞蹈创作者创作思想的更新发展,也促进了舞蹈创作与表演者素质的提高。通过赏析理解与创作实践,可以深入完全的感受舞蹈的气韵与美感,在舞蹈赏析与学习思考的过程中反复提炼、领悟、探究并升华舞蹈的表现技法,为舞蹈创作汲取丰富的营养,并培养艺术构思与表现能力充分发挥艺术的感染力。

参考文献:

1.贾安林,中外舞蹈作品赏析(中外舞蹈精品赏析)第六卷,上海音乐出版,2006年12月.

2.剥、庆龙,高等舞蹈教育中舞蹈赏析与舞蹈创作关系初探,华章,2010年01期.

3.雪天,心天,舞蹈欣赏,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1月.

4.杨明,关于舞蹈创作的探索,魅力中国,2010年9月第3期.

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使用身体来完成各种优雅或高难度的动作,一般有音乐伴奏,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它一般借助音乐,也借助其他的道具。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会意义及作用,包括运动、社交、求偶、祭祀、礼仪等。在人类文明起源前,舞蹈在仪式,礼仪,庆典和娱乐方面都十分重要。中国在五千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舞蹈,它产生于奴隶社会,发展到秦汉之际已形成一定特色。下面是学术堂最新整理的关于舞蹈的论文题目:1. “不动行不成,形成仍在动”——试论中国古典舞的动感与艺术形象2. 朝鲜族舞蹈和韩国舞蹈风格比较浅析3. 川剧艺术中舞蹈语态的挖掘与继承4. 从生活到舞蹈创作——谈舞蹈作品的创作过程5. 傣族舞蹈文化浅析6. 当代巴渝地区舞蹈创作中的巴渝舞文化意蕴7. 对非物质文化铜梁龙的体验式学习8. 汉代舞蹈风格研究9. 汉代袖舞的整理与研究10. 汉族秧歌队现代审美意识11. 龙舞艺术所表达的民族心理与审美意识12. 论群众舞蹈文化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13. 论文化修养和传统精神如何在舞蹈教学中渗透14. 论舞蹈教育中现代化管理的重要作用15. 蒙古族舞蹈文化浅析16. 人类学视野中的民间舞蹈要素研究17. 试论民族舞蹈创作与民族文化的关系18. 试论赏识教育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19. 试论中国古典舞教学中的艺术审美20. 铜梁龙舞的舞蹈语态与审美风格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