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乡村传播学论文题目大全

发布时间:2024-07-03 04:00:31

乡村传播学论文题目大全

1、中国电视节目低俗化现象(娱乐化倾向)与规制 2、新闻炒作的道德思考 3、有偿新闻在中国当下的具体表现及其治理 4、论当下我国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 5、论新闻自由与个人隐私(隐私权、知情权和采访权的冲突与平衡) 6、论隐性采访所面临的道德法律问题及规避之策 7、(网络)虚假新闻的危害与治理 8、司法新闻报道中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的冲突与平衡 9、新闻侵害名誉权问题研究(典型案例分析) 10、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职业道德建设 11、论当前我国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

学术堂整理了二十个新闻传播学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1、异地重大突发新闻的本地化报道2、浅析报刊专栏评论的创新与发展3、网络时代的新闻道德问题4、突发性事件报道与社会舆论平稳5、危机传播的界定及媒体角色定位6、"媒介审判"现象研究7、论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与法律冲突8、探寻传统媒体的"众议"空间9、论新闻自由与媒体的责任10、浅析我国电视民生新闻11、论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空间12、浅析故事化栏目的生命力13、试论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14、"民生新闻"、方言播报形式探析15、故事中的电视-由、《新闻调查》、看中国电视专题片的叙述方式16、浅谈社会新闻编辑的新思维17、从播音员到主持人再到新闻主播探讨三者的素质差异(大陆范围内)18、联系着的人--浅析新闻人物专访中的心理互动19、从车祸现场报道看新闻报道的人性化20、媒体公信力的流失、浅析不良广告对媒体公信力的影响

我有“村通信

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传播学论文参考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现存问题与对策分析

摘 要:开展舆论监督是每个新闻媒体的使命和责任,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和现实生活的深刻变化,大众对媒体舆论监督越来越关注,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近年来,媒体舆论监督在大力弘扬正气、积极维护社会稳定,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存在着诸多不完善、不健全、不规范之处,从而出现了监督乏力、监督不畅和监督不能的情况。面对如此现状,如何建立一个科学、健康、法制的新闻舆论监督机制成为了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基本原则;

一、媒体舆论监督的含义与方向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拥有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礼仪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的权利[1]。

舆论监督的产生与社会制度紧密相连。在我国,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监督评议的重要途径,做好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的愿望,是党和政府改进工作的手段,也是新闻工作的重要职责。国务院温家宝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胡锦涛2009年在世界媒体峰会致辞中曾强调:“要鼓励和支持媒体在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和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两位国家领导人对新闻舆论监督职能的鼓励与期许,为我们未来更好地开展新闻监督指明了方向。

二、媒体舆论监督优势与现状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进步,新闻舆论监督也取得了不菲业绩。从最初的小心谨慎到今天的锋芒毕露;从最初的屈指可数到今日的遍地开花,新闻舆论监督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从监督特点看,舆论监督具有几大优势。一是具有很高的受众关注度和影响力;二是具有很强的舆论导向能力;三是具有多样表现形式;四是涉及面广,关系到受众的点滴生活。从监督现状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媒体舆论监督工作配合党内监督、组织监督、制度监督和民主监督,在形成监督合力和实效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媒体舆论监督在大力弘扬正气,积极维护社会稳定,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对促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舆论监督在运行中还有许多不完善、不健全、不规范的地方,从而发生了监督乏力、监督不畅和监督不能的情况,甚至存在着损害公民、单位的合法权益甚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有些新闻媒体为制造噱头,引起广大受众关注,竟然违反“真实”这一媒体舆论监督的生命,通过不实报道极大损害了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社会形象及存在价值。

例如2007年3月,广东某媒体报道称,广东香蕉发现巴拿马病,由于难以治疗,被称为“蕉癌”。报道随后被有意无意误读延伸为“吃香蕉会致癌”,香蕉运销商也借此打压香蕉价格,导致海南香蕉滞销,价格暴跌。一个以讹传讹的“蕉癌”事件,使得海南香蕉业几乎遭到灭顶之灾,香蕉种植户损失惨重,教训极其深刻[2]。

三、媒体舆论监督的完善路径

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现实下,面对新形势,如何建立起一个科学、健康、法制的新闻舆论监督机制,切实反映党和人民的意志,对政府、司法、社会实行有效的新闻舆论监督,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的一个重要议题,也是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媒体宣传什么、评论什么、批评什么、监督什么都要根据党的政策和国家方针来研究实施,使之有利于党的执政和国家稳定,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发展和人的和谐。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党性原则、有利稳定原则、服务大局原则、事实准确原则、客观公正原则、注重效果原则、遵守纪律原则和依法监督原则。遵循这些原则,舆论监督就可以少走弯路[3]。

同时要做到“三个不能对立”。在舆论监督活动中,要把握导向和立场,不能把反映人民意愿与促进党和群众血肉联系相对立;不能把揭露工作中的问题与维护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相对立;不能把抨击社会的歪风邪气与维护社会稳定相对立。

例如,2008年我国南方遭遇雨雪冰冻灾害时,尽管灾区群众遇到停电、断水及交通堵塞等重重困难,但各媒体报道的大量催人泪下、感人至深的鲜活稿件,既客观报道了灾区困难,又重点报道了从中央领导到普通百姓,齐心协力、共同奋战、舍己为国、无私奉献的英雄壮举。鼓舞了国人,振奋了民心,树立了政府的威信,体现了百姓的情怀,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不仅如此,还要注意把握大局。舆论监督在大局面前尤其要把握好监督的“度”。要坚持按照法律办事,按照原则开展,否则就可能危害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要使我们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思想上的中心。报刊、广播、电视都要把促进安定团结,提高青年的社会主义觉悟,作为自己经常性的、基本任务。”可以说,促进安定团结是舆论监督的一项重要责任,因此在事关国家和社会利益方面开展舆论监督要更加慎重。

四、正确发挥媒体舆论监督作用的对策

作为媒体来说,一些盲目追求“噱头”的失实报道绝不能成为其营销手段,否则到头来,损害最大的还是新闻媒体赖以生存的“公信力”。怎样才能正确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

首先要倡导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强化媒体社会责任感。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是美国政党报纸解体之后在新闻同行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公共服务”信念,它最突出的特点,是相信媒介可以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它要求记者在从事新闻报道的时候,遵从客观性原则、真实性原则、独立性原则和自由性原则。如果在工作中缺乏科学责任和质疑精神,就会让媒体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例如2005年7月,一篇标题为《啤酒业早该禁用甲醛》的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报道开头引用了一名被称为“啤酒研究工作者”的来信,信中指出,目前很多啤酒厂为了控制成本,用可疑致癌物甲醛充当稳定剂,并称这是我国啤酒业的“行规”。这篇报道还引用了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秘书长杜绿君的观点:“就产量比例来看,95%的国产啤酒都加了甲醛”[4]。虽然事后杜绿君马上发表声明指出,这篇针对她的采访报道是以讹传讹,但由于文章在短时间内已经被迅速广泛转载,不仅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也引起了韩日等邻国的关注。

最后经多方调查,中国啤酒基本上已实现无甲醛酿造的主流,所以国产啤酒95%甲醛超标是没有根据的。可见,掌握着公共资源的媒体只有秉着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才能杜绝以公共利益之名炒作、追求轰动效应、谋求商业利益的可能。报道食品安全事件本是媒体塑造形象,提升公信力的好机会,但媒体只有以公众利益为出发点,以理性、科学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报道才能赢得社会的尊重。

其次,要加强记者职业道德修养,杜绝恶意新闻炒作。新闻记者在工作中应尽一切努力,确保公众所接受的消息绝对正确。采访过程中应尽可能查证所有消息源内容,不任意曲解客观事实。如果以舆论监督之名,行恶意炒作之实,则是职业道德缺失的表现。恶意炒作对新闻的影响除了制造虚假新闻、愚弄受众以外,更恶劣之处还在于削弱了新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恶意炒作之所以引起社会公众普遍反感,是因为这种操作手法违背了新闻真实性原则,也使新闻丧失了应有的尊严和存在根据,更遑论新闻功能和作用的实现。因此,媒体应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肩负的社会责任,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实事求是地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再次要培养记者的科学素养,倡导新闻报道的科学精神。新闻记者在日常工作中,涉及科技、卫生、教育等众多领域的报道工作,要想向公众传达更多、更全面、更科学的信息,就必须不断加强学习,具有更多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如果在进行专业领域报道时,记者既不去做资料搜集等案头工作,又不去请教相关领域专家,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很容易对读者产生误导。因此,新闻工作者必须时刻牢记使命,树立科学精神,实事求是,多请教相关领域专家,增强报道的科学性和权威性,确保报道出的内容客观真实。

此外,要在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过程中,使媒体舆论监督作用发挥到最大化。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维护和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言论自由权、舆论行为权,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舆论监督也是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有效途径。社会公众可以在重大决策制定前后或实施过程当中,对决策进行广泛的评议和论证,为政府部门提供可靠的民意和社情参照,从而,为各项政策的制定与完善贡献力量。这就要求新闻媒体要搭建好大众知情权的信息平台。应充分发挥信息渠道丰富、动作反映灵敏的优势,对社会环境信息实行及时采集,随时发现和掌握各个方面有价值的信息,及时、客观、真实、可靠地提供给广大群众,为他们参政议政、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提供保证。无论何时,舆论监督只有把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充分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刘九州.新闻理论基础[J].新闻知识,2006(3).

[2] 新华网新华时评.“蕉癌”事件的教训值得深深汲取.

[3] 朱颖.新闻舆论监督与公共权力运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4] 每周质检报告[R].2005-07-17

浅析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传播学

摘要 :媒介素质 教育 理论从受众如何使用媒介和 社会如何干预受众使用媒介的研究,在信道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将传播效果研究推向了全球化的主题,从受众角度,治大众传播之恶、从大众传播之善,使这一学术研究的社会意义远大于理论意义。

关键词: 媒介素质教育传播学青少年

一、着眼于未成年人 发展 和大学生素质教育

中国 大陆地区学者对媒介素养教育课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总体上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课题研究和试点运行,2004年,教育部将媒介素养课题列为新闻传播类的重点招标课题。2004年12月12-13日的《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 论坛 ——2004媒体与未成年人发展》论坛在上海召开,论坛发布了《未成年人媒体素养教育行动策略研究》,着重呼吁在未成年人和大学生中开展媒体素养教育。主要观点分布在受教育的主体、面临的问题、媒介教育的内容、媒介教育的任务讨论和如何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等方面:

1.受教育的主体:我国的媒介素质教育因该首先从高等院校起步并设立独立的课程,其核心是培养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独立思考与批判的能力。①

2.面临的问题:中国的媒介教育面临着从专业教育的起点迈向公共教育的平台的问题,不仅是推进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也是信息社会公民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②

3.媒介教育的内容(对非媒介人员)研究媒介信息、研究媒介、学会利用媒介促进自身的发展和进步。③

4.面临的任务:创建传媒教育学科点,探讨和研究媒介素质教育的理论问题;争取国家的支持以成就高质量的科研成果;编写高质量的教材;加速培养专业人才。

二、媒介系统变局——行业生态系统

2003年,中国大陆的报纸达2400多家、杂志超过8000种,广播电台1500多座,电视台超过1000座。④中国大陆的传播市场已从卖方(传者)市场转变为买方(受众)市场。因此受众的选择既是传媒的压力,也是传媒竞争的焦点。而受众选择媒介的或然率正比于媒介接触的报偿,反比于费力的程度。对于传者,资讯的表现形式、快餐程度以及易得程度,是传播产品能否大众化的品质要素。因此,传统媒体(尤以电视媒体为重)的传播对策日趋取悦受众并商业化;传播内容的 文化、知识日趋稀释而娱乐化;媒体对于受众的需求,迎合少于引导,导致受众满足于阅听的快感一次性地消费资讯,而不是丰厚自己的文化思想积累。

正如社会学家拉斯非尔德所说:“大众媒介是一种既可以为善服务,又可以为恶服务的强大工具;而总的来说,如果不加适当的控制,它为恶的可能性更大”。传媒产业的平民化浪潮极易造成青少年知识结构的“扁平化”,懒于思考而思想钝化和智力愚化,目光短浅、胸无大志、缺乏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意识而漠视他人痛痒和社会发展的中心问题---生活态度逍遥化,价值观念“电视云亦云”的放任化。因此,媒介系统内演绎的格雷欣法则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密切关注。

2005年,由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组织编写、吴飞主编的传媒三力(《传媒影响力》、《传媒批判力》、《传媒竞争力》),便从学术研究的层面,围绕国内传媒产业 环境、国际传媒发展趋势,以及当前媒体竞争格局等方面解析了中国特殊国情的传媒竞争法则;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陆续颁发了《播音员主持人持证上岗规定》制定了《广播影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方案》,希望通过实施“建设工程”、“净化工程”、“防护工程”和“督察工程”,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并强调主持人着装应该充分考虑全社会特别是未成年人的审美情趣,不能为追求所谓的轰动效应而迎合低级趣味,也不要一味追求不符合广大观众特别是未成年人审美情趣的极端个性化的主持方式,更不要为迎合少数观众的猎奇心理、畸形心态而极尽夸张怪诞的言行与表情——政府职能部门从传播实践方面整肃业界的不良传播行为。中国的媒介素质教育不仅是传播学界,更得到政府有关部门行政力量的保障,其共识是全社会的。

三、媒介与阅听人的互动——受众生态环境

根据上海团市委与上海社科院最近在3000名未成年人中开展的《未成年人媒体需求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媒体上可以出现性、暴力内容”,33%的未成年人表示赞同,对于“媒体上可以出现挥霍浪废行为和傍大款行为”,48%的未成年人表示赞同。⑤ 2004年1-2月,笔者组织华北科技学院2002级135名新闻专业的学生,利用寒假在河北、山西、山东、内蒙、北京、天津、辽宁、湖北、湖南、福建、安徽、新疆等12个省市的102所初中和72所高中,随机采访了553名初中生、581名高中生,采访了原籍是上述省份的580名大学生,对他们的媒介接触行为、传播行为、自我表露的心理需要,家长对青少年成长的看法等问题,进行了以口头采访和问卷调查方式的会调查。

调查显示,传播媒介的多样性为青少年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见习社会生活的途径;就学习资源来说,他们有着可供个性化选择的媒介物;也使得当今的青少年有更加灵活的自主学习条件,课堂教学是基础教育主渠道的教育教学方式已成为过去。在回答“您获取较多有用知识的途径”的问题时,8个选项中占前4位的依次是电视、课堂教学、科普读物和家庭教育;媒介接触的首选为电视。

值得注意的是,有信息价值的信息未必都能实现其使用价值。青少年自主选择和消费的信息也未必是质量较高的信息,由于选择媒介和信源的偏好不同,对于这部分受众来说,信源的利用率与其吸引力成正比。其中,电视仍显示出强势媒介的势头,众所周知的是,导致青少年通过传媒学习尤其是利用电视学习的因素,主要是学习内容的具象和内容表现形式的生动,以及信息的易得性。

电视节目偏好调查显示,高中生对新闻类电视节目的偏好中,《新闻调查》居首位,其次是消息类,反映出他们的知晓欲和 心理参与的要求;对武侠类和言情类电视剧的偏好高于娱乐节目,反映出他们在消费大众通俗类的电视 文化时,情感需求大于娱乐需求,近三分之一的高中生欣赏义士侠客型的英雄,近三分之一的高中生欣赏缠绵忠贞的爱情。

在为中国电视打分时,中国城市电视台台长对中国电视的文化表现和节目质量的评价低于对电视的 发展 和电视频道的打分。而电视的文化表现和节目质量直接作用的对象是 社会系统,且往往表现为道德甚至价值取向问题。“电视把社会生活中物质功利主义的一个个现时典型和美好‘神化’毫无保留地展现给人们。

同时,电视也把现实生活中正在发生的缺乏伦理规范以及由此产生的道德观念严重脱序的状态活脱脱地传播给大众,使从未有过这一社会经历的青少年也经历了这种体验”。⑥ 污染了青少年早期社会化的文化空间。 人生的定向、审美的皈指、心灵的依靠、作为公民的素养和为人的道理等,在电视文化幻化的生活蓝本中,很少为青少年心理注入健康生长的文化基因。对于如何标的和实现自己的抱负,媒介无疑成为他们人生目标和行为的塑造者。因此,对青少年的成长和对未来的焦虑也是中国媒介素质 教育 的重要动因。

在信息化社会,受众和国家都有一个兼听则明的甄选问题,使得中国的媒介素质教育不得不考虑受众尤其是青少年的思辩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抗误导能力的培养。

由于不同的传播制度和国情,较之先行提出培养理论的美国,中国的媒介素质教育在学术研究和社会 实践方面,都有望走在世界传播学研究和媒介素质教育发展的前列。

注释:

田维义:《论大学生媒介素质教育》[J],《 现代 传播》,2004,第6期。

臧海群:《媒介素养: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J],中国青年 政治 学院,2003/卷第6期。

杨光辉:《走进传媒—如何开展传媒教育 媒介素养 蔡帼芬》。

郑保卫 当代新闻理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p180]。

刘炘:《电视重构论》[ 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0. 95。

乡村传播学论文

暨南大学新闻学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1、为什么选择暨南大学?

暨南大学位于广东,享有独特的地域优势,传媒资源相当丰富。相较于其他北京地区的985,暨南大学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好考的,比较冷门。特色学科是乡村传播,虽然暨南大学的传播学学科优势不突出,但在乡村传播方面是全国第一,如果你想在这个方面有造诣的话,农大可以给你一个很好的平台。暨南大学的传播学学硕是两年制,对于有年龄压力的小伙伴还是挺友好的~

暨南大学专业课给分还是挺松的,不压分,今年进复试的大部分专业课一都在130分左右。基本上只要把题答完,不会太差。

暨南大学试题总体来说难度不大,但是范围比较广,背诵的东西多,对于跨考生来说还是比较友好的,但是背书痛苦的小伙伴要注意啦~

2、情况介绍

暨南大学新闻传播招生人数不多,2021年招5人,2022年实际招生也是5人(虽然官网给的是8个,研招网给的是10个,但今年农大实际统招录取是5个), 官方一直没有给出报录比,按照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农大新传基本上过了校线就可以进复试。2021年是360分进复试,2022年是370分进复试。

暨南大学的不足之处在于,信息不透明,和专业二的考纲变化过大。这点我也深受其害,所以在报考前就要了解清楚各类信息。

简单建议:

对于现状还没有确定好目标专业和学校的同学,建议可以先看看自己比较感兴趣那一块内容,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嘛。然后可以去找找是否有相关的专业,确认看看自己是不是愿意就读这个专业。其次就是选定一个城市。一个专业的发展以及你毕业之后的职业发展都和城市的发展倾向有关联,例如杭州的电商、新媒体这些职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那么在杭州读新传也就能够得到比较好的机会。在经过这两部之后,大家还可以去查找一下各个院校的报录比,试卷的难易程度,然后再进行抉择。

专业课复习经验

暨南大学新闻学考察的是725传播学原理和826传播实务,这里给大家列举一下我用书。

725参考书目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 郭庆光《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外国新闻传播史》郑超然、程曼丽等

《传播学研究方法》李红艳《新闻学概论》第七版 李良荣《网络传播概论》彭兰《乡村传播学》李红艳

826参考书目《中国电影史》钟大丰《外国电影史》

《影视基础教程》李焕征一些新闻评论的实务书(机构买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高等教育出版社

暨南大学每年专二的考纲变来变去,21年考的是影视文学美学,22年变成了影视实务马新观。每年可以把握的是专一,所以一定要吧专一的基础夯实。才能腾出来时间去应对后面的考纲变化。但主要就是,影视、广告公关、实务这三大类。我大概在六月中旬的时候,把所有专业课书目通览一遍完成,然后开始重点背传播学教程,传播学教程在专一中占比最大,一定要重点背。后面7月份开始背中新史,中新史是我硬着头皮把书看了一遍,然后开始背笔记。在九月份开学前大概把中新史背了两遍,传播学教程背了两遍。研究方法是挑着背的,结合往年真题来看,出题主要集中在《传播学研究方法》的第五章。整个复习流程,真题一直贯穿其中,作为导向。

虽然今年考纲上没说要看网络传播和新闻学概论,但从今年的真题来看,这两本书是不能不看的。专二是从9月份开始背的,直接背的从学姐那买的笔记(我基本上所有笔记都是买的,自己做容易漏掉重点,而且浪费时间)先背的中外电影史,后面开始背电影理论。每天抽晚上五个小时背(6点到11点),上午花5个小时背传播学和新闻史(7点到12点),不背完书我是不准自己去吃饭的,所以我身上会带很多小零食,随时补充能量。下午四个小时留给公共课。(晚上为了节省时间我一般不去食堂吃饭,不建议小伙伴学我,饭还是要吃的~)。中午吃饭的时候我也会掏出手机,看看一些新传公众号的推文,看看有没有什么自己遗漏的知识点和学界热点,来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基本上到最后考试,所有科目来来回回背了将近十遍。只有把书背的滚瓜烂熟,才能做到在考场上不假思索地立马写出答案,新传题量真的很大,基本没有思考的时间,这样大题量的背后,是对你专业基础知识熟练度的硬性要求。

今年专二电影史和电影理论基本没考,往年会考史论和理论。从今年和往年真题来看,纪录片非常重要

一定要看纪录片!!!而且往年真题也很重要,今年农大的题很多都是往年考过的(比如美国二战的宣传技巧,比如真实电影)今年农大的名词解释也出现了很多学界热点,这个趋向说明仅仅关注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也要看看学界热点,比如元宇宙,建设性新闻之类的。

论述题一定要早点开始练,最好十月份之前,每隔一段时间给自己模拟一次,检验一下学习效果。(模拟真的很重要,新传题量实在太大,提前模拟做好时间分配和练练手速很有必要)农大基本上没有机构宣传,可以看看其他学校的真题,按照农大的考纲,自己给自己出题模拟。

到十月份农大突然又换考纲的时候,我是真的慌,突然增加了我最害怕的新闻实务,还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我用一周的晚上,看完了《马新观十二讲》的整本书,并找到其他高校的马新观考题,梳理出重点开始背。新闻实务也是每天晚上抽时间看,重点看了评论,消息改写,和策划提纲还有一些微博评论,微博消息之类的题目。新闻实务重点在练,基本每天晚上都在练。

后期到十二月份的时候,开始关注热点,自己来不及整理热点专题,看了一些机构的公众号和《传播学小王子》(孙翔飞)背一些术语和观点,总在自己的论述题里面。对乡村传播进行合理押题,并找论文阅读,摸索出自己的答题思路。大家如果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辅导班,比如新祥旭考研全科一对一私人订制VIP辅导课程,针对性强,上课时间可以灵活协商,课下还可以免费答疑解惑,对考研初复试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书也一直在背,整个备考过程,传播学教程每天都在背,基本没有停过。文科就是一个越到考前效率越高的学科,一定不要放弃哦~

政治备考经验

政治,我真的是一把辛酸泪掉落下来。我的建议是,请大家找一个自己喜欢的老师就不要换老师,一直跟着这位老师别跑路!

我是六月底期末考试完就开始了政治的复习,我基本一路上跟的是徐涛老师(真的很喜欢这位旺仔老师,闲暇时还看了他讲的《历史中的别样人生》),跟着他的课过了一遍《核心考案》,每学一章的内容我都会做一章肖老师的1000题。1000题中的题目大都比较基础,适合第一遍刷题。

在过完一遍基础知识后,我又买来了徐涛老师的《优题库》,这本习题的题目就有点讲究技巧了,可以作为提高题目来练习。而且徐涛老师在后来也会出一个视频来讲解习题库中的答题套路,值得一看。这些题练习完纠错也很重要,要知道自己错的原因。

十月份以后,政治就应该着重复习了。我先是把所有练习过的选择题,尤其是当时错的题,重新复习一遍,然后买了徐涛老师的背诵手册开始了背诵。然而在这个背诵的过程中出了一点偏离,我同学说腿姐的答题技巧课特别有用,就抽出时间去看了腿姐的技巧课,还买了她的《刷题计划》。看了一些课程后觉得其实和徐涛老师讲过的知识相差不多,但是我还是硬着头皮将腿姐的课看完了。

说实话,跟着两个老师很累,收获的知识重复率挺大的,在十一月份这样学习,真的是很浪费时间。而且因为是后来跟的腿姐的课,对这位老师的讲课风格啥的并不熟悉,所以上课的效果有限。大家一定要坚定的去选择一位老师,不要换老师,老师们的讲课风格太不同,但讲授的知识都是差不多的。

最后十二月份,我买了肖四肖八以及徐涛的小黄书,其实小黄书包含的内容已经很全了,背这一本就足够了,肖四也要认真对待,毕竟肖大大的传奇事迹不是吹嘘的。

提醒一句,即使在最后背诵任务繁重的情况下,也不能忽视了选择题的练习,至少每天一套,把错题的对应知识点摘抄下来进行背诵,政治这一科真的是得客观题者得天下。此外,推荐大家购买一个刷题小程序,非常方便。

英语备考经验

我的英语底子真的一般,考研的时候六级还没过,是在备考过程中过的六级。我用的单词书是朱伟的5500词,我把5500词分成了8份,花了8天时间过完第一轮,然后开始做真题,背第二轮单词。真题基本两天一篇,一天做,订正,第二天背这篇阅读,重点背生词和生句。看的刘晓艳语法课。总共背了02年到12年十年的阅读,大概55篇,花了4个月的时间。大概7月中开始开始看唐迟的课,没看完,看了一部分,摸索出技巧和逻辑就没有再看了。后面每天都在坚持背单词,和做阅读。后期每天花在英语上面的时间2小时左右。只做了英语一的真题,来来回回刷了三遍。到十月中旬开始准备英语作文,背了王江涛的20篇英语作文,10月15日到十一月日刚好一天二篇。看了刘晓燕的作文课,最后整理出自己的模版。

英语的翻译比较简单,十一月开始按常规做题订正,学一些技巧就没了。

之后就开始练真题,对着范文积累好用的词汇、表达,最终形成自己的模板。

英语真的因人而异,但是考研英语也是很有规律的,按照比较常规的流程一步步走完基本上不会差!

复试经验

今年农大复试真是打的我措手不及,今年复试进了13个人,录取5个,占比百分之50。也就是说,初试成绩只是入场券,复试完全是重新洗牌,复试定生死。我是从2月21号成绩出来就立马开始准备复试。先把传播学的专业基础知识迅速过了一遍。然后开始看导师论文,一边看一边梳理出主要观点。然后开始练自己口答论述的能力,从机构搜集题目,并根据初试考纲梳理出可能会考的内容。白天输入知识,晚上开视频和朋友模拟,一直模拟到自己脱敏。英语也一样,根据空卡的25问,再自己补充一些问题,每天逼自己开口练~

考研这条路真的好黑好长,但坚持下去,天总会亮的~

给学弟学妹的建议、鼓励。

最后,其实经验贴看看就好,初试学习最重要的不是努力而是方法,不是照搬照抄的方法,而是最适合自己的方法(甚至是自己亲自踩过一些坑之后才找到的)。因为中传材料评议环节比较特殊,确实也因为这一点导致的不确定性劝退了很多同学,但我个人建议不要过于被材料评议带来的焦虑捆绑,【初试高分+不好不坏还算及格的材料成绩】真的足够了,而就初试而言,我提炼了“方法”“心态”和“坚持”三个关键词,如果真的能做到,下一站就是暨南大学大学啦!

最后寄语

考研是一场非常漫长的战斗,在这途中,你要面临着诸多困难。首先,你可能面临着很多学习上的问题,比如书背不下,作业做不好,沉不下心来等问题。其次,在心态上,你可能会经常失眠,痛哭,怀疑自己做了一个错误的选择。最后,毕业后考研,如果脱产的话,没有经济来源,该怎么办?面对这些问题,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也要有足够的毅力和决心去解决问题。

每当我坚持不下来的时候,我就会告诉自己“you are worthy of it.”别人很强,但我也不差。如果想去顶峰看看,就必须忍受别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加油!希望明年三月,你们都能看到中科大校园里盛开的sakura!

浅谈未成年人保安处分从社会心理学角度_中国论文下载中心_法学理论论文_法学论文多智教育网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英语听力网 考试大做最好的考试门户站...

我这方面农村通信

我有“村通信

传播学论文题目大全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去看下(新闻传播科学)期刊里面,看下别人是怎么选题的,你参考借鉴下

提供一些新闻传播学毕业论文的选题,供参考。1、新闻真实与新闻本性2、从“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发布会看新闻传播的审美化3、无产阶级党报的优良传统4、新闻特写研究5、深度报道研究6、新闻叙事研究7、网络新闻研究8、电视声画面研究 9、电视艺术研究10、电视诗歌散文创作研究11、“超级女生”的广告效应研究12、试论新闻语言的修辞技巧13、试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素质14、试析谈话节目的语言特点15、试论媒体语言的“雅”与“俗”16、电视新闻语言研究17、电视广告语言研究18、记者的修养19、论都市报的舆论监督作用20、论报纸的新闻策划21、论都市报的发展趋势22、新闻评论:媒体的旗帜和灵魂23、新闻娱乐化现象探析24、媒体报道的大学生形象分析25、网络“暴力”初探26、重大新闻事件的新闻摄影27、浅析电视“选秀”节目28、论网络环境下受众的分化与“博客”网站的兴起29、论“受众意识”在新闻采编业务中的体现30、论“民生新闻”报道中“煽情”的艺术31、论网络时代传统媒体的应对之策32、论公益性新闻策划33、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素质34、主持人的形象塑造35、当代网络言论文风浅析36、真人秀节目形态特征面面观37、电视体育新闻现场报道研究 38、当代中国奥运新闻传播的主要话语问题39、电视讲坛节目的传播学审视40、试论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关系41、论新闻报道失实42、人物访谈成功因素探析43、舆论引导和新闻报道的关系44、新闻标题的信息含量及审美特征45、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关系46、从“选秀节目”看电视竞争性复制策略47、报纸要强化品牌意识48、媒体在“华南虎照片事件”中的角色意识49、名牌电视栏目的品牌维护50、重大突发事件中的网络新闻报道51、论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困境与出路52、电视体育节目的人文精神53、传播学层面的思考:《超级女生》热播解析及反思54、从“芙蓉姐姐”现象看网络传播效果55、现代电视传媒的品牌策略56、 谈谈互联网媒体时代的新闻的时效性57、 如何从根本上保证新闻真实58、 试论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的关系59、 漫谈记者修养的现实意义60、 采访对象访前心理分析61、 深入采访中如何抓特点62、 浅谈新闻导语写作63、 重视新闻背景的交待64、 消息中的现场描写65、典型报导--舆论的风向标66、短新闻是信息时代的主角67、穆青人物通讯特色研究68、论报纸的组合报道69、新闻标题特色研究 70、现场短新闻的现场感71、关于"弱势群体"报道的多元思考72、报纸品牌个性塑造73、短评的特点和写作74、浅说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及影响75、国际广播和国际电视对当今全球的影响76、编辑思想与报纸版面77、编辑的自身建设和修养78、谈谈稿件修改的基本功79、版面的语言与受众心理80、地方企业报的发展趋势81、论突发性新闻照片的社会价值82、摄影记者的业务素质83、新闻照片的社会功能84、广播电视受众的视听心理分析85、电视记者的创作思维 86、论后网络时代新闻舆论引导的偏差87、广播电视报的生存现状与发展趋势 88、论人文关怀在我国当代经济新闻报道中的体现 89、新时期新闻文体改革研究 90、博客:传统的颠覆还是传统的延续?--从传播学意义上看博客与传统媒体的关系 91、网络言论的传播与管理92、论新闻专业大学生的知识结构93、论新闻专业大学生的能力培养94、因特网与现代传媒格局95、论因特网的传播特点96、新闻摄影的社会功能之我见97、互联网对现代汉语实用性的冲击98、互联网媒体时代的网络语言的特点初探99、互联网对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的负面影响100、互联网对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的正面影响101、网络媒体公信力的构建102、论广告策划在广告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103、 广告创意理论研究104、 广告诉求理论研究105、 广告对消费观念的影响106、 和谐与冲突——广告传播中的社会问题研究107、 论广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108、 论违法广告对社会造成的危害109、 论我国广告法规的体系与监管模式110、 我国广告业发展趋势111、 从创意视角分析中国广告与世界广告的差距112、 优秀广告作品的创意给我们带来的启示113、 如何看待名人广告114、 论房产广告的文化诉求115、 报刊广告文案创作116、 中国儿童广告的发展趋势117、 广告中的女性形象118、 网络广告受众的消费心理分析119、 试论广告创意技巧120、 试论广告写作的方法与技巧121、突发公共事件与媒体报道122、《百家讲坛》——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的嬗变123、从《艺术人生》看人生的艺术124、试论电视剧的叙事策略——从韩剧的细节设置分析125、试论电视公益广告的人文视角126、关于电视直播节目中“出错”现象的思考127、论民生新闻中的“新闻平衡”128、探析《百家讲坛》兴起原因及启示129、谈《鲁豫有约》与《艺术人生》的异同及启示130、民生新闻的公信力考证131、论新闻访谈的原生态132、从《奋斗》看中国青春偶像剧的新形式133、一个“纸包子” 引起的思考-------试论中国电视新闻的行为规范与职业道德134、浅析民生新闻在现代化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135、《新闻调查》中的采访技巧

我知道怎么做,可以写,你了解吗

本文在综述了国内外英语自主学习和英语学习中性别差异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一项关于高职生在英语自主学习过程中性别差异的研究。研究用四种方法对高职生英语自主学习中的性别差异情况进行验证,具体为: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教学案例。作者对相应的研究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分析得出,男女生在英语自主学习过程中有很多不同之处,例如在学习动机、学习目的和课堂参与度等方面都存在差异。针对男女生英语自主学习中所存在的差异进行科学地分析、整理,作者提出了对教学具有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为确保研究顺利进行,达到良好的效果,作者首先深入学习了前人的研究成果,系统梳理了影响自主学习的内外因素,并向学生们介绍了自主学习的相关内容,帮助他们更好的进行自主学习。同时,作者综合运用四种方法(即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教学案例),对日照职业技术学院09级水产养殖专业和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的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状况进行了调查,并用SPSS 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研究发现,男女同学因在性别方面存在差异,导致英语自主学习方面采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男女生在英语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在学习动机方面,男生更多表现出的是外部动机,女生更多是内部因素。在自主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听课状态、课堂笔记方面,女生都要比男生具有更好的自制能力,有明确的目标,而男生由于天性好动,难以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控制,学习目标较为模糊。在参与课堂讨论、课外阅读等方面,由于性格使然,男生表现的比较积极,而女生则倾向于等待老师的指示,比较被动。作者通过课堂观察进一步证实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结果。为了深化此项研究,寻求适合男女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作者又通过教学案例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具体为:对男女生英语自主学习进行指导,对比指导前后的男女生的英语自主学习情况,得出教学启示。在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的基础上,作者总结了这种差异给高职英语教学带来的启示,提出了教育管理对策: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避免性别偏见、尊重男女学生心理发展上的性别差异实施因性施教并应清楚认识到高职生特点,做到因材施教。促进男女生关系的融合,创建适合男女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和谐的教学环境。作者最后提出了本研究存在的缺陷,并指出后续研究的可能方向。 j邦KIJ cUHD+JsN&teRn

乡村传播研究现状论文

您好!我是一名硕士研究生。具体咱们来QQ聊:228765163

我有“村通信

论文的基本要素你要先了解清楚,了解之后再去参考下(新闻传播科学)吧,找下自己的写作思路,一步步慢慢 来总能写好的

农村变革是媒介发展新的推动力 当前,我国广大农村正面临著巨大变革,就东部地区而言,其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建设的速度、广度与深度可谓是前所未有,而西部地区的农村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大环境中同样也在不断加快著改革前行的步伐。农村地区这种加速度式的发展为我国当代传媒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农村变革已成为媒介发展新的推动力––这是本次会议与会专家、学者达成的共识。 暨南大学新闻学院吴文虎教授对珠江三角洲这一我国发达地区的农村城市化进程及传媒发展进行了实证考察,并认为,农村城市化为现代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了媒介生态环境、发展资源和社会需求等各方面的条件,这是大众传媒群落足以形成的基础和动因,而大众传媒群落的崛起又是城市化产生和逐步形成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二者之间存在著明显的互动关系。城市带经济的迅猛发展,无疑为大众传媒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属於农村经济范畴的众多城镇企业,可以为大众传媒的融资提供充足的社会资本,并为大众传媒提供越来越多的广告而增添其经济支柱的实力,城镇企业职工同时还是大众传媒有雄厚实力的受众群体。据此可以初步认定,我国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农村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为大众传媒提供了多样化的生存空间,可以促进我国大众传媒的多样化发展,这是我国较为发达的地区的传媒发展的一次新的机遇与挑战。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童兵教授在《城镇化:涉农传媒必须面对的潮流》的主题发言中认为,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标志性变化之一,就是城镇化趋势的加剧,而在未来城镇化发展中,小城镇、中小城市以及区域性中心城市,是中国实施城镇化的重点,这是一切新闻传媒,尤其是涉农传媒必须面对的潮流,也是其发展的一次机遇。城镇不断增加的信息资源、资本资源、人力资源,是涉农传媒发展的强有力的物力、财力和人力支持,它们为涉农传媒提供了最广大的市场和发展平台。童兵教授同时也认为,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出现了以都市“新移民”、农村和城市人口互流的新现像与新趋势,这既为涉农传媒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受众资源流失、信息消费能力的衰减等方面,涉农传媒必须扬长避短,必须冷静地面对新的生存环境而设计新的生存方式,去争取和开发新的传播对像和发展资源。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方晓红教授在会上做了《农村的变革与大众媒介发展的互动关系》的主题发言。这一发言建立在对江苏农村及部分中心城市受众的四次抽样调查、走访及实验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对调查中获得的十余万个基本数据的研究与分析,方教授认为,由於农村地区乡镇企业的崛起,极大地促进了农村阶层的分化,彻底改变了农村人口的结构,一元的农民结构层次分解为多元的结构层次。处於新的结构层次中的农村受众,其接触媒介,尤其是印刷媒介的频度在不断提高,其对新闻内容的选择也与传统农民存在很大的不同,表现出更多的传播参与意识。同时,由於农村人口向城市的不断流动,打破了城乡之间的阻隔,农业与非农业产生了联系,出现了乡村与城市价值观的交流与融合,这为以城市受众为主要传播对像的当代传媒提供了更多的直接受众与更为多样化的信息需求。此外,由於农村地区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新市镇不断增加,而这种小城镇有著它自身的特点与需求,其中包括了对大众传播媒介的需求,这也为日益走向分众化的传媒提供了新的生长点。 当前我国农村传播的现状及困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陈崇山研究员通过对大量调查数据的研究与分析,在主题发言中明确指出当前我国传播及宣传中“重城市,轻农村”的现状仍然普遍存在,农村受众是信息传通领域中的弱势群体。农村受众在信息资源的享受和利用方面、接收工具的拥有量方面、媒介消费时间方面、接受及处理信息的能力方面、表达意见的自我意识方面,均明显弱於城市受众,这是当前我国农村传播所面临的现状。她进一步指出,承认弱势群体是实现社会公正、公平的前提,同时新闻界承担著社会沟通的职责,因此,在我国加速城市化进程的现阶段,更加需要新闻记者为广大农民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的贫困农民代言,让农民了解社会,也要让社会了解农民,以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 复旦大学李良荣教授在主题发言中指出,当前我国农村受众处於信息匮乏的状态之中。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一是当前我国传媒的目标受众往往是都市人群,针对农民进行的信息传播在总量上并不能满足农村受众的需求;但更重要的是,大众传媒在对农村进行传播时没有真正考虑他们的信息需求。在农业产品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单个农民已经无法面对市场,无法及时、准确地把握市场的变化与脉搏,他们比过去更加需要大众传媒真正承担起沟通情况、联系社会的职责与功能。但当前传媒在针对农村进行传播时并没有改变旧的观念与传播方式,所传递的大量信息对於农村受众而言毫无用处,甚至有不少是过时的、错误的信息,对农民产生误导并带来损失,造成农村受众对传媒的不信任,由此陷入恶性循环。李良荣教授认为,要改变这一状况,应从传者和受者两个方面入手,就传者而言,应切实把握农村受众的需求,提高信息的前瞻性、准确性、针对性与服务性,尽量减少无用信息和错误信息的传递,让农民真正从信息中获益;对於受者而言,应在进一步改革农村体制的基础上,增强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协作,组织起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农民在传播中的弱势群体的地位,这样才能得到传媒的重视与服务。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昌凤教授认为,当代大众传媒虽然对农村地区及受众有一定影响,但这一影响是有限的,而且是不充分的、不平衡的,并没有提升农村的文化本质。陈昌凤教授在会上介绍了北京大学师生在内蒙古通辽地区、湖南邵东地区及云南省西双版纳少数民族地区对传媒接触进行的三次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当代传媒在针对农村进行传播时存在众多误区。传播者在传播诉求上并没有真正站在农民的角度,传播动机与农民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农民受众在当前传通过程中被有意无意地遗忘了,越来越居於边缘地位,由此造成了传媒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之间的矛盾。此外,当前大众传媒在农村地区传播的主要内容是娱乐性内容,而其承载的农村发展信息则很不充分,且形式较为单一,由此造成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知沟”在不断扩大,传统文化受到大众文化的挤压而趋向消失,大众传媒为农村受众不断制造出各种“虚假影像”,阻碍了农村受众对现实世界的正确认知。 搞好“三农”报道,为农村发展服务 在对当前我国农村传播现状进行梳理和研究的基础上,学者们就传媒如何为农村的发展与现代化服务、为农村受众服务进行了集中探讨。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罗以澄教授提出,在当前形势下,各级媒体加强“三农”报道已成当务之急,对农村社会服务、农业产业化、农村市场体系等问题,应予以充分关注。在对农村现阶段主要矛盾、新形势下农村政权的稳定等近期媒体关注偏少甚至有意无意回避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之上,各类媒体,尤其是党报,在报道中应有意识设置议程,就农村税费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安全问题、农村基层政权稳定、劳动力转移、思想文化建设及民主与法制建设等方面展开集中报道与讨论,为农村社会的稳定及经济发展提供应有的信息服务。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刘建明教授认为,当前我国农村报道面临的紧迫课题有三:一是推动税赋制度的变革,说明城乡税费制度的不合理,促进撤消国家开支自我负担的财税政策;二是加大对农村土地的产权报道,推动农村土地产权的变革,促进城乡居民财产权的平等化,为农民的自由流动提供帮助;三是加强农民权益的报道,给农民一个国民身份,提倡并大力宣传城乡国民权益共享,倡导国民平等,加速居住权、社会保障权、教育权、就业权、退伍安置权等城市居民普遍享有的权利在农民身上的落实与体现。

传播学毕业论文题目大全集

学术堂整理了二十个新闻传播学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1、异地重大突发新闻的本地化报道2、浅析报刊专栏评论的创新与发展3、网络时代的新闻道德问题4、突发性事件报道与社会舆论平稳5、危机传播的界定及媒体角色定位6、"媒介审判"现象研究7、论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与法律冲突8、探寻传统媒体的"众议"空间9、论新闻自由与媒体的责任10、浅析我国电视民生新闻11、论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空间12、浅析故事化栏目的生命力13、试论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14、"民生新闻"、方言播报形式探析15、故事中的电视-由、《新闻调查》、看中国电视专题片的叙述方式16、浅谈社会新闻编辑的新思维17、从播音员到主持人再到新闻主播探讨三者的素质差异(大陆范围内)18、联系着的人--浅析新闻人物专访中的心理互动19、从车祸现场报道看新闻报道的人性化20、媒体公信力的流失、浅析不良广告对媒体公信力的影响

视觉传达毕业论文题目

视觉传达毕业论文题目具体有哪些呢,大家有了解过吗?下面是我为大家介绍的视觉传达毕业论文题目,欢迎参考和阅读,希望能帮到大家!

视觉传达毕业论文题目

1.浅谈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

2.基于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思维模式创新的研究

3.新媒体艺术语言在视觉传达中的应用

4.基于视觉传达艺术发展的民族传统设计创新探讨

5.数字广告中数字媒体的视觉传达设计

6.视觉传达设计视角下的科技图像创作研究

7.动态构成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与研究

8.跨界与融合--数字信息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的新思考

9.色彩符号与企业形象的视觉传达

10.汉字象形造字法在视觉传达中的设计应用

11.中国传统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12.“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现实中的应用探究

13.新媒体语境下的视觉传达设计探讨

14.移动互联网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5.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图形创意表现研究

16.从空无、自然、融合三个角度谈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艺术美

17.“私人定制”视觉传达中的定制式设计理念

18.数码技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19.基于视觉传达要素的制造装备人机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20.敦煌联珠纹的形态特征与其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21.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下的视觉传达设计

22.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与品牌形象的有效整合

23.现代视觉传达的多维感官设计运用探析

24.探究UI设计的视觉传达艺术

25.旅游纪念品视觉传达设计与开发

26.色彩的视觉传达在广告设计中的运用

27.基于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互补设计方法研究

28.信息时代的视觉传达设计特征与发展研究综述

29.动态视觉传达设计在数字媒体中的应用及发展方向

30.视觉传达的灵境语言

31.本土文化视域下的视觉传达设计及拓展重构

32.探讨视觉传达设计发展趋势的分析

33.独特的视觉传达系统研究

34.订制婚礼中视觉传达设计的应用研究

35.视觉传达设计中图形创意的应用与商业价值研究

36.基于观者位移产生的动态错觉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37.关于多媒体设计与视觉传达的完美结合研究

38.视觉传达设计中民族文化符号的应用

39.浅谈视觉传达设计中图形创意的表现

40.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探析

41.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色彩应用分析

42.视觉传达设计在空间设计中的新发展

43.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视觉疲劳现象研究

44.基于信息设计的视觉传达领域新应用

45.文化产业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的转型

46.江汉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探析

47.视觉传达设计创新性思维模式初探

48.浅析视觉传达设计创新思维的内涵及原则

49.展示空间中的视觉传达设计元素分析

50.女性身体元素在竞技体育中的视觉传达

51.谈信息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

52.视觉传达设计中笔墨艺术元素的应用

数字化广告的视觉传达效应探析

54.论包装色彩视觉传达的话语意义

55.浅析现代婚庆视觉传达设计

56.数字时代的视觉传达专业的内涵与外延

57.视觉传达设计中抽象图形的针对性提炼与表现

58.探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创新设计理念

59.数字媒体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分析

60.浅谈视觉传达设计的多元化发展

61.对视觉传达设计中情感理念的表现研究

62.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

63.网页设计之视觉传达研究

64.虚拟现实环境下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

65.数字媒体时代视觉传达专业图形创意课程改革研究

66.景颇族服饰视觉呈现中的社会情境表述

67.视觉传达技术在茶叶包装设计上的运用

68.从视觉心理角度解读自由版式中的视觉游戏

69.基于视觉信息传达的网页界面设计研究

70.“东方葵”的图像叙事与视觉传达

71.网络广告中的视觉传达设计艺术探究

72.浅析视觉营销在商品E化过程中的应用

73.广告视觉传达设计的研究与探讨

74.从标志设计的演变谈视觉简化心理

75.视觉传达设计中传统装饰艺术符号的融入

76.节约型包装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77.数字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新观念探索

78.图表设计与可视化分析

79.技术推动观念 VR技术引发的视觉传达新观念

80.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多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

81.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传达设计

82.虚拟现实环境下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

83.视错觉表现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84.论互联网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方法和表现特性

85.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研究

86.考虑视觉传达效果的夜视环境视觉定位方法研究

87.当代中国设计活动中审美形态的来源--以视觉传达设计为例

88.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89.数字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新观念

90.交通标示颜色的视觉传达作用仿真分析

91.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传统文化符号探究

92.中国传统家具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探析

93.视觉传达设计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实效性研究

94.当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适老性问题研究

95.黑暗中颜色刺激作用的视觉传达分析研究

96.视觉传达设计的交互动画特效制作手法探析

97.学习类网页设计中视觉传达理论的应用研究

98.字体创意设计是加深视觉传达记忆的根蒂

99.对中国甲骨文文字符号视觉传达的属性研究

100.广告视觉传达设计艺术在信息网络时代的传播研究

101.中国禅道文化中的神、意、形、色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102.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分析

103.公共艺术形态下的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104.浅谈数字图像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几个要素

105.浅析视觉传达设计的情感效应

106.如何做到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与时俱进

107.试论传播学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108.隐喻图形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109.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

Graphic在视觉传达中的应用研究

111.数字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特征与发展

112.当代视觉传达下汉字图形化设汁的形、意研究

113.网络媒体的视觉艺术传达设计研究

114.数字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新思维探讨

115.中国传统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116.浅析视觉传达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117.“新古琴双行谱”中的视觉传达设计

118.视觉传达图形创意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119.从视觉传达的角度对新媒体时代地产广告的探究

120.分析创新设计理念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中的具体实施

121.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改革探索

拓展:测绘工程论文题目

1、改善GIS数字底图的质量

2、教学实习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中的应用

3、数字化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数据采编

4、数字化地形测量的几个问题探讨

5、数字化地籍测量在城镇地籍调查中的应用探讨

6、数字化成图几种作业模式的分析比较

7、数字化测图与地籍信息系统研究

8、数字化测图在地籍补测中的两种应用技巧

9、数字化测图技术在郑州高新区房地产测量中的应用

10、数字化测图教学方法探讨

11、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图测绘中的应用与建议

12、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与实施

13、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初探

14、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15、数字化测绘技术在源影寺古砖塔测绘中的应用

16、数字图像边缘检测方法的探讨

17、数字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制图概括

18、数字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制图综合

19、数字地图系统设计

20、数字地形图测绘中的几个问题探析

21、数字地籍测绘实施中的技术问题

22、数字地籍测量中GPS控制网的建立

23、数字地籍测量主要误差来源探讨

24、数字地籍测量作业探讨

25、数字地籍测量应用分析

26、数字地籍测量控制网的建立及精度分析

27、数字地籍测量有关作业流程及精度控制的探讨

28、数字地籍测量精度的讨论及控制方法

29、数字平顶山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初步研究

30、数字摄影测量生产的质量控制

31、数字水准仪SPRINTERM的试验与评述

32、数字水准仪及其在机场跑道板块高程测量中的应用

33、数字水准仪及水准尺的'检定与精度分析

34、数字水准仪的测量算法概述

35、数字水准仪自动读数方法研究

36、数字水准仪观测模式及其应用实践

37、数字水准测量外业数据格式的转换与统一的实践

38、数字水果湖水下地形和淤泥厚度测量

39、数字测图中的坐标变换方法

40、数字测图中设站错误的内业改正

41、数字测图技术在罗营口水电站坝址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42、数字测绘产品的质量检查与质量控

43、数字综合法用于平坦地区地形图修测

44、数字高程模型与等高线质量相关性研究

45、数字高程模型及其数据结构

46、数字高程模型在农地整理排水渠道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47、数字高程模型地形描述精度的研究

48、数字高程模型的生产及更新

49、数字高程模型的裁剪与拼接技术

50、数学形态学在遥感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51、数据化测量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52、数码相机可量测化的研制

53、斜拉桥变形观测方法及精度分析

54、斜距法在工程中的应用

55、断面测量内外业一体化系统研究

56、断高法在高等级公路测设中的应用

57、新州公路平面控制测量问题研究与施测

58、方位交会法在城区测量中的应用

59、方向交会法坐标计算之初探——待定点坐标的计算

60、方向后交最佳点位分析

61、施工测量中快速设站方法

62、无像控基础地理空间数据更新方法

63、无反射棱镜全站仪测距性能测试

64、无反射镜测距的目标特性研究

65、无定向导线环在城市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66、无控制DEM表面差异探测研究

67、既有铁路航测数字化测图的特点与质量控制

68、时态地籍数据库设计与宗地历史查询的实现方法

69、明暗等高线自动绘制方法

70、智能全站仪ATR实测三维精度分析

71、智能全站仪快速测量处理系统

72、曲线拟合高程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73、曲线放样中的坐标转换及转换精度分析

74、曲线矢量数据压缩算法实现及评析

75、最小二乘平差理论在制图自动综合中的应用

76、最小二乘法在土地复垦场平整中的应用

77、最小二乘法对多周期函数的周期筛选优化

78、有关地籍调查的几个问题探讨

79、有限条件下坐标转换矩阵的确定与精化

80、有非对称缓和曲线的曲线主点测设方法

81、服务城市化的测绘工程专业培养计划探讨

82、村庄地籍测量之初探

83、条码信号复原技术在数字水准仪中的应用

84、条码因瓦水准标尺校准方法的探讨

85、极坐标法测设平面位置的精度分析

86、构建城镇地籍管理系统的研究

87、栅格数据矢量化及其存在问题的解决

88、标准化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实践与体会

89、树状河系自动绘制的结构化实现

90、根据三斜距确定点的三维坐标及精度

91、桥梁墩_台的沉降观测和沉降值的预测

92、模拟GPS控制网精度估算方法研究

93、模糊数学在土地利用更新调查质量评定中的应用探讨

94、模糊综合评判及其在测绘中的应用

95、气象因素对全站仪测量的影响

96、水下地形分析中空间数据存储与管理方法的研究

97、水下地形测量误差分析及对策

98、水下地形测量误差来源及处理方法探讨

99、水下地形测量高程异常点剔除方法研究

100、水位改正中虚拟验潮站的快速内插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去看下(新闻传播科学)期刊里面,看下别人是怎么选题的,你参考借鉴下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