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同性恋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3 13:08:33

同性恋毕业论文

这个没几个人写得出来把!

你有写作思路吗

你可以着重从如今的一些同性维护上写,比如台湾公投同志等,都可以写!

不了解谈不上入手。

同性恋毕业论文的书写感受

1 曹默一开始不住在我宿舍,他是后来搬进来的,原因是他跟同宿舍的宫大卫大吵了一架。实际上这不是他们第一次吵架。我第一次听到他们吵架是在一天夜里,大概晚上十二点左右,我听到曹默大声地质骂宫大卫,“你怎么这么不要脸,我撕烂你的脸”云云,声音很大,全是曹默的声音。 那次争吵的时间不长,我当时跟他们还不熟,所以没有过去隔壁宿舍。第二天,曹默在qq签名上写上,死变态,去死之类的话。这件事之后,曹默当时在我心里留下了一个不太好的印象:我觉得他是在欺负宫大卫。宫大卫是山东人,长得五大三粗、人高马大,但是脾气很好,说话时很柔和,还会伴着一些手势。曹默一开始我没什么印象,高高瘦瘦的一小伙子,说话字正腔圆,他之前是学播音主持的。 我对周围的事不敏感,是后知后觉型。有天学姐问我,是不是宫大卫都给曹默洗衣服啊?我想都没想随口说,不是啊。我压根没想过她问这话的意图,我随口说也只是为答复而已。不过我后来注意到他们俩经常在一块洗衣服,互相给对方拧干水,他们一块吃饭、逛街,出双入对,但我依然没觉得有何异样,直到那天中午。 那天中午一点左右,隔壁宿舍爆发了一次更为激烈的争吵,我听到了曹默近乎咆哮的声音:“你要不要脸,要不要脸,你个死变态,撕烂你的脸,我要报警……”宫大卫的声音则小得多,没有一点气势,只听到他说,“不是我做的”,用那个有点尖的嗓音像是在乞求。 那次争吵整栋楼都听到了,有人在抱怨,“大中午的,还让不让人睡觉啊。”他们吵了很久,曹默一直在骂宫大卫,有时静下来,一会儿又骂起来了。宫大卫时不时回一句,曹默立马又掀起新一轮的狂轰烂炸,像一条暴怒的狮子。 研三的室友说,你去看一下吧,不要出什么事。 我过去后看到,曹默站在宫大卫的桌子前,非常生气的样子,宫大卫坐在电脑前着看屏幕。 “你还敢说不是你干的”,曹默用手指着他的眼睛说。 “不是我做的,谁吃了没事发你的信息啊”,宫大卫说。 我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我叫他们都冷静点。曹默一把把我拉到他电脑前,“你自己看。” 我凑过去看了一下,他的qq对话框弹出了十几个好友请求,全是男的。 “他把我的信息发布在同性恋交友网站上,还贴上了我的照片,家庭住址。”他一边愤怒地说,一边指给我看。我看到了他的照片,地址、名字,全是真实信息。 “除了他还有谁会干这种事,这张照片是我刚用手机拍的,存在电脑桌面上。” “反正不是我做的”,宫大卫依然否认。 “难道是我自己犯贱发到这种地方去的,你个变态”,曹默怒不可遏,要上去扇他的脸。 我怕他们矛盾升级,要把宫大卫叫去我宿舍坐坐。“我不去”,可能怕我知道太多,“你走吧”,他说。 我不好说什么,出来了。 2 同性恋,这是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感受这个词。宫大卫是个同性恋?他用曹默的身份信息去同性恋网站上交友?我开始联想他们的种种行为,隐约觉得曹默说的可能是真的。 回到宿舍,我内心有点不平静,虽然同性恋这个词经常听到,但从来没想过它会发生在我身边。 这次吵架之后,他们俩彼此很长时间不说话。一天傍晚,我去食堂吃饭,碰到了曹默,他跟我一块走,那是我俩第一次一块去吃饭。他跟我说起了宫大卫,说他是同性恋,是个变态。我不知道他为什么突然要跟我说这些。虽然我猜到了一点,但在听他亲口说出来的时候还是有点震惊。我说他表面看上去挺正常的,除了有点娘之外,“他看上去挺老实的”。 “老实个屁,你不知道他在背后干了多少龌龊的事。他喜欢乱翻别人东西,还加我同学qq骚扰人家,问人家是不是同性恋,你说这种人是不是变态?” 我不知道如何回答。我说我不歧视同性恋,你也不要将这件事说出去,这样对他不好。 “他三番五次地偷窥我的电脑,你知道我是怎么知道的吗,我出去的时候特意有做标记。还有我电脑上那张照片没有人看过,不是他还有谁。他这种人你不当场抓他个现行,他死都不会承认。” “可能他怕那种身份被人知道吧。”我说。 “怕人知道就用别人的信息啊,你说他要不要脸,我之前就暗示过他几次,叫他不要再偷窥人隐私,给他脸不要脸,我那天真想上去扇他的脸,把他的脸撕烂。” 自从那次跟我交谈之后,我和曹默逐渐熟络起来,偶尔会一起去食堂吃饭。曹默是个帅气小伙,阳光、精致,很注重仪表,会经常敷面膜。和他接触之后发现,他其实是一个还算不错的人,为人彬彬有礼。由于形象佳,本科学的是播音主持专业,院里的大小晚会都由他主持,深受女生喜欢。 有段时间,曹默在电台实习,经常不在宿舍。宫大卫则整天坐在电脑前写网络小说,关于凶杀、侦探类型的,他从不跟别人讲,是曹默告诉我的。 我在那个网站上看到,原来曹默和宫大卫用着同一个帐号,上面有他俩写的文章,曹默写得少,大部分是宫大卫的。他写得很女性化,除了那个正在连载的凶杀小说之外,大部分是感想之类的文字,我发现了几篇关于同性恋辩论的文章。 3 那天,听讲座回来,我跟宫大卫走在一块,他忽然问我,“曹默是不是在你面前说了我很多坏话。”我说没有。他说,“你不要信他,他自己是个同性恋,他自己爱上那种同性交友网站,泄漏了自己的信息,还赖我身上。我告诉你,他天天不在学校,是因为他在外面有男人,我经常看到他接一个男人的电话。我说的都是真的,我你我不是人……” 这一点,其实我也发现了,曹默每次接电话都要跑到很远的地方,且一讲就是好久。他从来没在宿舍讲过电话。 我说,“那他为什么把自己的真实信息发到这种网站上。” “我哪知道,他就想诬赖我,我不想跟他计较。到时候你就会相信,你千万不要跟他说是我跟你说的。” 也许是看我是那种不爱在背后谈论别人的人,他们俩都把对方的事说给我听。 说实话,我当时更倾向于相信曹默,无论从哪一点看,宫大卫都更像一个同性恋。我开始有意识地去观察宫大卫,发现他确实很娘,说起话来絮絮叨叨还掐着个兰花指,走路扭摆着屁股。我还发现,他从来不在宿舍光膀子,也从没见过他在宿舍穿短裤。 我没有把他们俩对我说的话对任何人说,包括他们俩。 研二开学,研三的室友毕业了搬走了,曹默搬到了我们宿舍。“不想再跟变态住一个宿舍,想到他做的那些行为就恶心。”曹默说。 我当时还不完全明白曹默说的恶心的全部内容。搬过来后他给我一点一点地揭开了一个更为惊人的深藏在柜子里的宫大卫。 曹默告诉我,宫大卫从来没有在宿舍光过身子,即便是大夏天,他洗澡都是穿着衣服进去,穿好衣服出来,睡觉在被窝里脱裤子,起床也是在被窝里穿好裤子。 “难怪每次我在他宿舍碰到他要洗澡的时候,他都要赶我出去。” 宫大卫内心里是个女性的角色。 曹默通过询问添加他的那些人,按图索骥,费了好大功夫找到了宫大卫常登录的那个同性恋网站。网站上的内容惊得我目瞪口呆,嘴巴张得篮球那么大:这世上竟然存在这种网站,上面全是猛男的XX图,淫秽不堪,无法直视。 为监视宫大卫的动态,曹默自己也在该网站注册了一个帐号。他经常去宫大卫的空间浏览他的动态。曹默给我看宫大卫的图片收藏夹,里面收集有2000多张猛男裸图和男男OOXX图。随着时间的推移,图片数量与日俱增,从第一次看的2000多张,到后面接近5000张。曹默经常偷偷告诉我,宫大卫在哪天某时又登录了网站,做了些什么。 那天,在一张裸男图下面,我们看到了一条宫大卫的一条评论:好大啊,好想一口含上去。 我和曹默笑翻了。 4 在曹默的细心查找之下,他又发现了宫大卫在网络上的最新动态。原来宫大卫不仅在榕树下写小说,还在别的网站发文章。他涉及的网站很多,有女性网、读书网、两性网、恋爱网等等。但他的资料以及笔名大都大同小异,所以,曹默能够通过他常用的笔名轻而易举地搜索到他的其他作品以及他在网络上踪迹。 他在两性网上写了另一个小说,叫做《少爷我爱你》,一眼就能看得出来是出自宫大卫的手笔。文中很多人物的名字是我们班里同学的,有我的也有曹默的,还有他经常谈论的本科时的女同学的。 《少爷我爱你》讲的是一个从小男扮女装的丫鬟服侍一个英俊潇洒的公子哥并与他暗生爱意的故事。尽管在得知丫鬟是个男儿身之后,风度翩翩的公子爷依然爱着“小丫鬟”。本质上这是一个同性之爱的故事,宫大伟热衷于编制这种故事。文中有很多露骨的色情描写,他经常写丫鬟服侍公子洗澡的桥段,然后会大肆描写一番,写的活色生香、香艳十足。 “宫大卫写的时候一定感觉很爽吧,他肯定把自己想象成是那个美貌无双的小丫鬟。”曹默笑着说。 “呵呵,肯定啊,作家真好,可以把自己代入进去,然后为所欲为。” “真是不要脸,整天写这种小说,恶心。还把我们的名字写进去。死变态。”曹默骂道。 “你知道张任霆是谁吗?” “不是他小说中的那个漂亮的少爷吗。” “张任霆是他大学同学,长得很清秀、帅气,宫大卫还把人家的照片设为他博客的头像呢。” “哦,宫大卫肯定很喜欢他吧。” “是啊。他开口闭口“霆霆”的叫人家,他经常跟我说他们在大学的事情。” “你知道吗”曹默忽然压低声音跟我说,“张任霆都已经结婚了。” “哦,那宫大卫不是很伤心?” “人家结婚的时候都没请他,他自己屁颠屁颠地跑过去。你说他要不要脸。他天天在我面前骂张任霆的女朋友,说人家的坏话。他说霆霆根本不爱她,是她勾引了他。” “那张任霆的女朋友知道宫大卫是那样的人吗?”我问。 “我觉得应该能感觉到一点吧。张任霆结婚之后,宫大卫还经常去找人家。你没听他说天天盼着放假吗,他每次回家都要去找他。” “张任霆也是同性恋吗?” “这个我也不知道,我觉得他应该也有点不正常吧,不然怎么经常跟宫大卫出去开房。” 我不禁为张任霆的老婆难过起来。 5 曹默搬到我宿舍之后,我们交往更加频繁了,开始对他有了更多的了解。我发现他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 既爱谈论别人,又忌讳别人谈论自己。 每次跟他走在一起,他就会说起周边的人和事。他对周围的事很敏感,班里的很多信息我都是通过他得知的。研一刚来学校那会儿,一次我们在校园闲逛,路上他和宫大卫不断谈论班里那几个长相不怎么好的女生,以那种嘲笑、讥讽的语气,把她们作为笑料和谈资。我在一旁不明所以,误以为他们之前跟这几个女生早认识。 他俩不停地把那几个长得胖丑的女生说成是彼此的“亲爱的”,以此来嘲笑对方。我跟他俩走在一块,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我不习惯在背后谈论别人的缺点。后来我发现,这是他俩的生活方式——以议论他人缺点为乐。 曹默不喜欢别人议论他,一旦他知道有谁在背后说了他什么,他就会非常生气,并记恨在心。他特别提防班上的女生,他和宫大卫都不喜欢班上的女生,经常以“这帮老娘们”来称呼她们。他经常说女生事儿多,闲着没事就爱乱传别人绯闻小道消息,特别烦人。 曹默最爱找“娜姐”聊天。娜姐”是我们班的一张利嘴,快人快语,对她看不惯的人绝不嘴下留情,还特爱抱怨。曹默喜欢听娜姐抱怨别人,在ktv他可以不唱歌只跟娜姐在一旁说话。只要娜姐一来男生宿舍,曹默就会搬好凳子把她叫进来说话,一说就是一两个小时。我猜想,他之前跟宫大卫应该也是这样的。 物以类聚这句话用在曹默和宫大卫身上非常贴切。在议论身边人这一点上,宫大卫跟曹默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起初跟他们不熟悉的时候,我以为宫大卫是个老实,不爱说话的人,跟他活络之后,发现他简直就是个话痨,比《大话西游》里的唐僧还啰嗦。他能把他本科的一个我们谁也不认识的女同学说成我们圈子里的熟人。他们俩只要在一起就不停地说,这世间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他俩的谈资,街上的一个卖菜的阿姨,杂货铺的女收银员,图书馆一个自说自话的怪咖等等。他们尤其喜欢谈论别人的长相,只有碰到一个稍微奇形怪状一点的人就如获至宝,马上纳入他们谈论的信息库,每天颠来复去地将这些人谈论一遍。我在想,这段时间,曹默和宫大卫不说话了,会不会把他们都憋坏啊。 6 曹默搬过来后,我成了他的倾诉对象。他说,开学那天,接待他的学姐刘晓喜一见面就跟他说,“你宿舍有个男的很娘,感觉怪怪的。” 曹默说,我一进去宿舍,宫大卫就给我提行李,用抹布帮我搽干净我的床位,铺上席子,扫地。 我说,他怎么一来就对你这么好啊。他笑了笑,这种变态谁知道呢。不过在跟宫大卫闹翻之前确实挺好的,他什么事都帮我做,帮我写论文,买早餐,洗衣服。 这时,我知道现原来学姐说的是真的,宫大卫真的给曹默洗衣服。 曹默告诉我:宫大卫早上起得早,每次我起来桌子上都有一份早餐,风雨无阻,他也不向我要钱。不过他的疑心特别重,我一出去他就问我去哪,见什么人,干什么?我通常都难得回他,我回来的时候他就很生气,总旁敲侧击地打听我,“哟,又去哪约会了,见哪位美眉了?” 他不停地说,说个没完,然后我就跟他说,“你可以闭嘴了,我不想听你说任何话。”我经常这样气宫大卫,他说起来就没完,我就说“我什么都不想跟你说,也没有听进你说的任何一句话。”他脸一拉,屁股一扭,转身就不理我。 曹默跟我一边说,一边笑。 我见过好几次宫大卫被曹默气走的情形,活像一个受了气的怨妇,但曹默一去找他,他又巴巴的贴上来,瞬间好了。这种猫鼠游戏跟一对普通恋人无异。 曹默还跟我说,宫大卫特别爱联想。这句话在之后我的观察中被一再验证。他看曹默跟我在一块时间比较多,就说我和曹默有一腿,让我哭笑不得。尽管我觉得是无稽之谈,他每天还是会说一些这样的话,“你们俩口子好恩爱啊”,“小心他在外面头花惹草”。我索性懒的理他,他就毫不客气地当作既定事实。 宫大卫对于他的同性恋身份一直是否认的态度,后来被我们说多了,他变得大胆起来,说,“变态怎么啦,要敢于做自己,要做就做大变态,不像有些人,明明是还不敢承认。”后面这句话是说给曹默听的。 曹默开玩笑地说,以后谁娶了宫大卫有福了。我说你把他收了吧,曹默不说话,脸色严肃起来。尽管是开玩笑,我知道说到他的禁区了,他不喜欢别人牵扯到他。对于他是不是同性恋身份,我也拿不准。 曹默说有一次,他出去外面了,回来之后发现宫大卫把他的衣物都洗了。他勃然大怒,叫他以后再也不要碰他的东西,因为他有的衣服是不能水洗的。 他说,那次我看到宫大卫偷偷地哭了。 7 在跟宫大卫决裂了半年多之后,曹默主动跟他和好了。一天傍晚,我经过宿舍楼下时,惊讶地看到了曹默跟宫大卫两个人站在宿舍前的树下说话。我以为看错了,很久没见这两个人在一块,突然见到有一种时间倒流的错觉。回到宿舍,曹默宣布了他跟宫大卫和好的消息。 他说,下午的时候,他去了宫大卫宿舍,叫他出来说几句话。宫大卫一开始很惊讶,错愕地看了他几秒钟,随后就跟着出来了。 这几句话他们一说就说了两三个钟头。 “宫大卫还是那么能说,他一聊就聊到他最近在“海外教育学院”工作的事,说了马娇阳学姐如何卖骚,鼻孔朝天范大娟如何听马骄阳的话等等。他一点都没有变,还是那么八婆。”曹默笑着说。 “怎么突然想跟他和好了?”我问。 “我想,研究生三年很快就过去,大家同学一场,不能天天跟仇人一样,毕竟我们以前也玩得这么好过。”曹默说。 “要写毕业论文了,跟宫大卫和好了可以叫他帮我分析分析我的论文结构,他这么能写,有他的帮忙,可以省很多事。” 果然,第二天宫大卫就来到我宿舍,给曹默列了一个书单,全是关于他毕业论文所涉及的参考书目,还详细地注明了每本书的那些章节可以用得到。后来我还发现,在和宫大伟和好之后,曹默还向他要了几篇小论文发表。 那天晚上,我特意去看了他宫大卫的微博,他写到: 明知道你是这样的人,不管是什么目的,就吧,就像是飞蛾,明知道是火焰还往上扑。 和宫大卫和好后,曹默还住我宿舍,并没有搬过去。宫大卫经常过来帮曹默分析他的论文写作。曹默会把他写的一部分给宫大卫看,通常宫大卫看了之后都会极尽夸赞,说这一句写得好,那一句很优美,并且念出来。 “哇,你们都写出这么优美有诗意的句子来,真厉害。”宫大卫恭维曹默的时候,不大好意思直接用“你”,而是用“你们”。 我听宫大卫念的都是一些个人感想和抒情性的句子,根本就不适合论文写作。宫大卫爱屋及乌,一个劲地恭维曹默,极力取悦他。宫大卫跟曹默说话时,那语态和神情活像是一个女子在赞美自己的心爱的男人。 宫大卫身高182公分,体重近200斤。曹默经常拿宫大卫的体重开玩笑,说他是肥猪。跟曹默重归于好后,宫大卫精神焕发起来。我发现他在服用螺旋藻、维生素c之类的保健品,并且在默默地减肥。 “哟,开始在打扮自己了,真是女为悦己者容啊。”我取笑他。 “是啊,不过你放心,不是为你。” “哈哈哈,还好不是为我,否则你这份深情可要付诸东流了,我的性取向很正常。” 宫大卫已经不会忌讳我这么直白地说他了,他很享受我谈他跟曹默的关系,他甚至热衷跟我谈论同性恋的话题。 这个话题在曹默面前是不能提的禁区。 8 除宫大卫之外,第一个说出曹默是同性恋的是我另外一个室友王想。 那天,曹默不在宿舍,王想突然跟我说,曹默也是同性恋。我惊讶地看着他,没敢接话。 他说,“你发现没有,他经常不在宿舍,也从来不跟人说他去了哪里,其实是在外面跟男人约会。” 对于王想说的,其实我也早有几分怀疑。曹默不仅对自己的外出活动讳莫如深,而且很反感别人问他去了哪里。他关注金星、红豆这样的异类明星,他读福柯的《性史》,研究李安的电影,喜欢蔡康永、张国荣、关锦鹏……后来,我发现了他们共同点。 王想问我,你还记得那天那个来我们宿舍的男生吗? “记得,他不是你在网上认识的网友吗?没想到他竟然来学校找你。” “我也奇怪,他非要来我们宿舍。原来他是电台的,叫张凯,认识曹默。” 王想这么一说,我才想起来了,曹默曾经在我面前说过这个人,他说电台有个东北的小伙跟宫大卫一样有点变态。有一次曹默在厕所没关门,他直接进来从后面抱住他。他还跟宫大卫经常说这个人,就跟说班里的那些女生一样,一贯的嘲笑,还说要把张凯介绍给宫大卫。 张凯跟王想来宿舍的时候,我见过,他五官不怎么好看,长得清瘦、干净,说话轻声细语的。王想说,这个张凯可能就是曹默外面约会的男人,他也是同性恋。 王想认识张凯纯属偶尔,是在qq上随意加的。王想觉得认识一个电台的朋友也好,多个朋友多条路,于是就聊了起来。没多久,张凯就提出要来王想宿舍。王想说,跟他在一起感觉浑身怪怪的,后来才发现他是同性恋,并且认识曹默。 对于在现实生活中出现这样离奇的巧合,我震惊之余又觉得 合情合理。生活有时候比小说还不可思议。 9 毕业前夕,我问宫大卫有何打算,他说在准备考博。我开玩笑地说,那你家曹帅怎么办。宫大卫说,人家逍遥的很,哪用得着我啊。人家有的是人追,今天去这个城市约会,明天去那个城市约会。 我知道宫大卫说的都是真的,忽然觉得他有点可怜。三年来,我见证了宫大卫在曹默身上的付出与真心,也见证了曹默对他的“利用”与“背叛”。 后来宫大卫顺利考上了某知名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曹默去了另一个一线城市发展。毕业后我偶尔会和宫大卫qq聊上两句,曹默则再也没有联系过。 事到如今,我依然无法确定曹默是否是gay,我只知道他不喜欢女生。我也不知道他们两个来自不同省份、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人,考研到同一所学校,分配到同一个宿舍,究竟是天意还是人为。 除了宫大卫和曹默,我没有接触过其他同性恋人群。如果不是来到这个师范类学校,我大概做梦都不会想到,我身边会有同性恋,在此之前同性恋这个词只出现在新闻或者书本中,它像是一个遥远甚至不大真实的存在。 不管怎么样,我还是祝福他们,是他们让我看到了另一种爱情,一种跟普通人并无二致的同样值得尊重的爱情,也是他们让我看到了世界的多元、丰富以及美好。 愿所有真心都不会被亏待和背叛!愿所有付出都不会有去无回! 原所有有情人终成眷属! 注:此文所记录的均是真实的人和事,为保护当事人的隐私,里面人物均为化名。

就写真实的,你去实地调研,了解一般人不敢写的内容,

1原来“我饿了”是一句很考验人的话。 对妈妈说:“我饿了。”妈妈就会马上起身说:“想吃什么,我去给你做。” 对爸爸说:“我饿了。”爸爸就会笑笑说:“好,我们到外面去吃。” 对男朋友说:“我饿了。”他就会温柔的说:“想吃什么呢,我给你买。” 对女朋友说:“我饿了。”她永远会回答:“我也是。” 因此越来越多的男孩选择找个男朋友……一开始我也被这狗血的结局给雷到了,然而,在如今多元化的生活中,这并不是一个玩笑。 前段时间有个女生通过微信群加了我的微信,聊了没几句就莫名其妙的突然问我:“你是gay吗?” 我明确回答说:“我是直男,而且这辈子都会是直男!!!” 她立刻道歉说:“不好意思呀,因为北京的同性恋实在是太多了,有时不得不确定一下啦。” 当时,我并没有生气,因为正如她所说,北京真的存在着很多同性恋者,他们和我们一样,也在这个繁华的都市努力地成长着。我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同性恋时的情景,而且还是一对女同性恋。那是在五棵松卓展星巴克咖啡店,我坐在玻璃窗下喝着拿铁,看到旁边的桌椅前坐着两位美女,一个短发,冷酷型的美丽,一个长发,可爱型的美丽,但一会她们两个却做出了让我吃惊的举动,那个短发的女人很自然的搂着那个长发美女的肩膀,长发的美女很配合的歪头亲了一下短发女人的嘴唇,接着她们就牵手走开了。 留下一脸懵逼的我捧着渐渐冰凉的拿铁再也没喝下一口咖啡。 当时,我的世界观快要崩塌了,让我难过的不是亲眼见到了同性恋秀恩爱,而是那两个美女明明都是男人们大多会喜欢的类型,为什么不给我们男人留点机会呐。 我认为两个美女相恋,对于男人来说不单是伤害,简直就是残忍。 那是我第一次亲眼见到同性恋者,触目惊心,感受良多,但是后来见得多了,也就习惯了。 记得上中学时,第一次听说有同性恋这回事,那时我们认为,同性恋是一种不正常的行为,属于变态的一类,而且数量极少,属于个例。因此“同性恋”这个词成了与别人打架时用来攻击和侮辱对方的武器,就像“你这个老玻璃”、“你搞基啊”等等带有歧视性语气的话语,如今这些话语大多只是代表着朋友间的一个玩笑而已。 成长就是这样,谁还不是看着没见过的事情长大的。 就像第一次有男生向我表白时,把我吓跑了,我选择了逃避,把所有关于他的东西全部删除拉黑,今后这个人我再也不会见了。再后来,又有男生向我表白,我会认真面对这件事,清楚地表明我的立场,请彼此互相尊重。之所以有这样的改变,是因为后来我遇到了一个人,至此,我对同性恋有了更为客观的认识。2前几年参加一个公司的文艺联欢晚会,在活动期间认识了一个朋友,名叫陈锋,我觉得他是一个很正能量的人,他觉得我是个很有文艺范的人,或许是因为我们拥有很多共同的爱好又彼此欣赏,一来二往便成为了好朋友。 他研究生毕业后一直从事着影视传媒工作,身高一米七八,长相很帅,是众多女生心中的男神。我们两个同时参加活动或酒局时,遇到陌生女孩,向他要电话留微信的总要多于我,着实让我羡慕嫉妒,但是他似乎有个怪癖,不喜欢把自己的联系方式随便给陌生女孩,哪怕女孩再漂亮也时常会拒绝,一点都不像我的风格。 有一次,我们两个单独喝酒时,我曾委婉的劝导他:“女孩加你微信你就告诉人家嘛,直接拒绝多不好,那样别人对你的好感都没有了。” 他却说:“她又不是我对象,我要她们对我有好感做什么嘛。” 我淡淡的问了一句:“你是不是被女孩伤过呀?” 他很爽快的说:“是呀。” 我和他干了一杯酒,然后借着酒劲问:“陈锋,你能告诉我原因吗?” 他看着我欲言又止,最后还是简短告诉了我:“曾经追过一个女孩,很漂亮,我爱她爱到骨髓里,为了她什么事情都做过,可是后来,她还是跟一个比我有钱的人结婚了,从那以后,我再也不喜欢女孩了,就这么简单。” 说这些话的时候他一直在笑,让我很难捉摸出他的笑容中夹杂着更多的是开心还是悲伤。当然,我情愿他的笑容是开心的,是一种对过去释然的洒脱,要不然,如今他怎么会如此正能量的与我相识。 他教过我很多东西,剧本构思,传媒写作,摄影构图等等。他很热心,很乐于帮助别人,而且也很有能力,会很多我不会的东西,所以我遇到问题时总会想到他,他也不嫌烦,任我再笨也会耐心教导我。 记得有一天晚上我的电脑出现故障了,网页视频怎么也打不开,突然想到了他曾学过计算机维修就打了个电话给他,他通过远程操作检测出我的电脑系统出现了问题,需要重新安装系统。 这大晚上的我上哪去找修电脑的呀,还有文件需要今晚上整理出来呢,急得我像是热锅上的蚂蚁。 陈锋突然说:“那你等我会吧,真看不惯你难受的样子。” 晚上11点,陈锋打车来到我的住所,从朝阳区到海淀区,用了快一个小时的时间,然后帮我把电脑系统装完,一切处理好之后已经快凌晨三点多了。 我说:“这个点估计也没出租车了,要不在我这住下明天再走吧。” 这时他才说:“我7点的火车,要去成都出差,现在必须回去了,不然赶不上火车了。” 我说:“那怎么办,现在还能打到车吗?” 他想了想说:“你不是有电动车吗?” 于是他骑着我的电动车就走了,头也不回,孑然一身,甚是洒脱。 结果电没充足,到了天安门附近就没电了,这哥们也没失落,居然还发了条微博说:“今天赶上升旗了!” 唱完国歌之后,他把我电动车扔在马路边就自己坐地铁去北京站赶火车了。 别人大都认为我一定很感动吧,一夜没睡就为了帮我修电脑,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才不呢,因为我电动车还在天安门附近扔着呢,后来是我硬生生的从天安门蹬回了五棵松,蹬回去的!这辈子都忘不了这货了。3 故事似乎就是在一瞬间发生了转变…… 有一次我在他办公室看到他在整理毕业论文,我问他:“你不是早已经毕业了吗,为什么还在写毕业论文呀?” 他说:“之前写的毕业论文一直没能通过,如今迫不得已只能重新换主题写了。” 我很好奇地问:“为什么通过不了吗?拿给我看看可以吗?” 他犹豫了一下,对我说:“你真想看?” 我故意说:“帮你修改一下嘛,说不定就能通过了,你就可以不用重新写了。” 他说:“那你要做好心理准备。然后递给我一叠打印好的毕业论文稿纸。” 我接过他的毕业论文,着实一惊,论文题目上写着:中国同性恋现状的研究探析。 我随意翻看着他的毕业论文,感觉周围的空气瞬间凝结了,短暂的沉默让我似乎察觉到了什么,难道……他也是……不可能……我尽量保持平静,装作云淡风轻地说了句:“这个话题有点敏感,怪不得没有通过呢哈,没事,再写一份肯定能通过的。” 他没有说话,似乎是看穿了我的故作镇静,让我更加惊慌失措,因为我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这个长相英俊,才华横溢,被很多女生崇拜为男神的陈锋会是同性恋。 忘记了那一天我们是如何告别的,只是感觉昔日形影不离,志同道合的兄弟,在一刹那间变得如此陌生,像是隔着万重山水,阴阳两界。 第二天,陈锋打电话对我说:“现在有时间吗?我有些重要的话想对你说。” 当挂掉电话后,我突然坐立不安,惊慌失措,他的一句话让我感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如临大敌一样揣测很久,虽然我早已经预测到了陈锋所指的重要的话是关于哪一方面的,但也正因如此,我才更为害怕了,我不是怕他向我坦白他是同性恋的事实,而是怕他对我说喜欢我之类的话,我是个直男,这辈子都应该会是个直男,如果他向我表白的话,我该如何拒绝他呢,拒绝他之后,我们的朋友关系还能不能再继续了……种种类似的想象都会让我紧张不安。 陈锋依旧选择了我们平时经常吃饭的小餐馆,依旧喝着56度的二锅头。他云淡风轻地坐在我对面,我却紧张地双拳紧握。 一杯酒下肚,他终于开始说话了。 “左小祺,你是一个思想很开放的人,也是我觉得可以值得交心的人,所以今天,我想对你坦言一些事情。” 陈锋说这些话的时候,我的手心里一直在出汗,但我仍旧故作镇静地说:“有什么话你就说嘛。” 庆幸的是,他告诉我说:“左小祺,我有个男朋友,我们感情很好,我们准备结婚了,但你是知道的,我们不可能结婚,在当下来看是不可能的。” 说完这些话,他的表情突然变得凝重,而我却偷偷地长舒一口气,倍感轻松。 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是不影响他人生活的任何行为,我们都该选择尊重不是吗。只是,有些事情,发生在你身边时,你才觉得那不是一个人所能承受的,它需要我们所有人的共同帮助,而且为了我们的生活,这个诉求刻不容缓。4陈锋对我说:“左小祺,我想辞职,然后去北京外国语大学进修英语。” 我问他:“这么好的工作不要了去学英语,你脑子是不是有病呀?” 他说:“我想把英语学好之后,然后与我男朋友一起去国外结婚。” 那时我第一次感到一种强烈的抨击,原来,同性恋的爱情如此坎坷,也如此伟大! 后来,我查阅了很多关于同性恋的资料,新闻,视频,不知道是因为有所了解还是因为陈锋的缘故,我对同性恋的观点发生了本质的改变,以前我认为同性恋是一种心理变态的行为,但是后来发现,很多同性恋者有着比我们更为阳光的心态,对这个社会也充满了更为美好的期待,而且他们似乎比我们更懂得什么是爱。 我非常喜欢的偶像张国荣不也曾爱的如此伟大吗,哥哥张国荣出柜人尽皆知,生前他与男友唐鹤德公开牵手出入港台大小场合,毫不在意外界的看法,他一直我行我素轻松自在的活在同性恋当中,对于他的性取向,无论是他生前,还是去世后,从来没有人对他质疑,因为他爱得坦荡荡。 如今,说到明星出柜,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无疑是早在2001年便自曝性取向的蔡康永。 在14年后的节目录制现场,蔡康感慨当年的出柜已经让自己成为了圈内榜样,甚至是“导师”一样的人物:“演艺圈只要有人想出柜了,会先来问我。而圈里也有很多明星跟我没那么熟,他们会偷偷透过朋友绕来绕去的传来简讯,说他想出柜了。”谈及这段经历,蔡康永自我调侃“那我倒霉嘛,谁让我是唯一一个出了(柜)还健在的人。”戏谑中不乏几分无奈。 然而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的话,“我唯一能够做到的事,就是向爸爸妈妈证明我们不是妖怪,我们可以很好地活在世界上。” 2016年5月17日,全国“同性恋婚姻登记第一案”的原告孙文麟和同性恋人胡明亮在长沙举行公开婚礼,虽然诉讼请求被法院驳回,但二人依然举行了婚礼,并自制了一本结婚证。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对同性恋表示理解与支持,越来越多的国家对同性结婚树立起了法律条文。 中国有多少同性恋,我只能说应该很多,虽然我国对这方面的官方统计为空白,但根据维基百科上介绍的国际标准,诸多研究显示,全球同性恋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十三,那么我国有十四亿人口,按照百分之十三的比例来算,中国将有一点八二亿同性恋,这个数字和小日本的人口总数相当,着实让人震撼。 既然周围有那么多同性恋,那么就更应该相互尊重一下不是吗! 如果你是同性恋你就尊重自己的同性恋,如果你是异性恋你就尊重你的异性恋,同时,更应该尊重别人的性取向,不要拿着歧视的目光看别人,也不要拿着这种敏感的话题当玩笑。 我从来没有耻笑过陈锋,更不会歧视同性恋,就像陈锋想要出国结婚,我更觉得他比我更懂得什么是爱。 话又说回来,虽然有经济能力的同性伴侣可以选择出国结婚,但还有一些人会进入形婚,仍然有人进入异性婚姻。既然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国家实现了同性婚姻合法化,我觉得中国的同性恋伴侣期望实现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诉求无法被忽视。5前不久在网络上看到一个流传很广的抢婚视频,男女双方正在举行婚礼的时候,突然有一个男人来抢婚,大闹婚礼现场,接着剧情就发生了巨变,那个抢婚的男人并没有抢新娘,而是要抢新郎,拉着新郎就跑,新娘穿着婚纱在后面追自己的老公。我觉得对这件事情而言,我们不能把它当成一个舆论哈哈一笑而过,因为最重要的是新郎真的是跟着那个抢婚的男人跑了,不然也不至于出现新娘穿着婚纱在马路上追自己老公跑的荒唐事情。 看到这个视频,很多人都会惊呼,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呀,什么离奇的事情都会发生。但也有人会说:原来只有搞基才是真爱。但是,我们国家还没有相关法律来维护同性恋的权利,他们依旧生活在阴影中难以见光,偶尔有几个敢于站出来维护自己权利的人,我们却当成了新闻,当成了话题,当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之后就又不了了之了。 在两届总统任期之后,奥巴马演讲时告诉大家:“我比从前对美国的未来更加乐观,我知道的美国是充满勇气,十足乐天且富有巧思的,我知道的美国是高尚和慷慨的,非裔、欧裔、拉丁裔、亚裔、原住民、年轻人和老人、同性恋、异性恋、残疾人同胞和所有民主党的支持者们,在同一为荣旗帜下,归于我们这个至大至勇的国家,这就是我看到的,这就是我了解的美国。” 其中,奥巴马就提到了同性恋和异性恋,它们都属于人类合法正常的生存权利,而且在美国的部分地区已经开始承认同性婚姻的合法性,纵观世界,不只美国,荷兰、比利时、西班牙、加拿大、南非、挪威、瑞典、葡萄牙这些国家也承认同性婚姻的合法性。 中国在对待同性恋问题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虽然这条路非常坎坷,虽然同性恋话题比较尖锐和复杂,但袖手旁观,坐以待毙永远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应该遵从人性的角度去正面对待它,还同性恋者一个正常合法生存的权利。6想起了我的朋友陈锋,那个当年一度想到出国结婚的他,突然有一天夜晚打电话给我,一句话没说,只听到他在电话那头哭得撕心裂肺……我们经历过太多的悲欢离合爱恨情愁,如今对于感情的挫折变得越来越冷漠和麻木,但是陈锋的哭声如同一把利剑一样,在我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直戳进我内心深处的软肋,一点一点地把我的心震得粉碎。 是的,他们分手了。 陈锋的男朋友迫于家庭的压力,社会的压力,舆论的压力,最终提出了分手,隐瞒自己同性恋的事实,选择了与一个异性结婚。他或许成全了家人的期待,成全了国家婚姻法的制度,但是他却没有成全了自己的爱情,或许今后他还会生下孩子,也会拥有子孙满堂,但是他会在这种婚姻中得到幸福吗?我不敢确定。 如果同性恋者得不到法律的认可,那么他们只能生活在阴暗处,为了生活中的各种压力,而隐瞒自己的性取向,然后违背自己的本性找个异性结婚生子,这不仅对同性恋者不公平,我觉得对所有人都是一种伤害。 不用回避,在我们生活的周围,确实有一部分人的性取向和别人不同,但是,他们也在为这个社会辛勤地付出着。同性恋者和我们一样,都拥有在这个社会当中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并且这样的权利,不应该受到哪怕是观念上的侵犯。 我是直男,我无法感同身受他们所经历的困苦,但我想对同性恋人群说一声,也向全社会说一声,套用一句我们非常熟悉的话,我可以不认同你生活的方式,但我愿意捍卫你不同于我的生活的权利。出版作品:《孤独中遇见更好的自己》《还我一个飞扬跋扈的青春》

1、同性婚姻立法a.可以为同性婚姻提供法律保障b.减少同性恋和正常男女结婚而造成的家庭悲剧c.减少形式婚姻带来的经济纠纷2、男同疾病传播:性病传播速度加快,而且低龄化。

青少年同性恋论文文献

摘要:本研究以中学生情景式“同性恋”为研究对象,通过个案面谈心理辅导及回访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首先,对情景式“同性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分析。其次,对中学生情景式“同性恋”成因进行了分析。第三,总结情景式“同性恋”中学生有效的心理辅导策略。第四,中学生同性恋的性心理教育提出相关建议。关键词:心理状况 辅导策略镜头一:校园里,一对女中学生手挽手、肩并肩有说有笑,亲密无间。镜头二:食堂里,一对男生在一起吃饭,给对方夹菜,偶尔还互相喂食。镜头三:寝室里,某男中学生泪流满面,痛不欲生,只因自己无法取悦“好朋友”,情绪暴躁,用刀片划伤自己……这不是影视作品中的一幕幕,而是在当今一些中学校园里真实事件,这些事件客观地存在于某些中学生人群中。我们面对镜头一,一定会坦然视之,认为很正常;但是面对镜头二、镜头三,一定会十分惊诧:现在的中学生怎么了?之前 “早恋”问题、过早性行为、网瘾等问题人们还在心力交瘁,为何有些会演变成异常的“同性恋”倾向或行为?这一现象称为:中学生情境式“同性恋”,是指针对于中学校园这一特定情境,中学生选择同性作为彼此爱恋依托对象的倾向和行为[1]。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变革,这些事件仅仅只是浮出水面,以前、现在、今后都是必然存在的问题,并不是这一代孩子独有的。只是现在的孩子更懂得如果表达,如何求得援助,如何更健康的成长,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还是需要面对很多困境,而目前对于中学生早恋,性行为等教育研究已经有一定的基础,而对于中学生情境式“同性恋”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就是针对这种现状,对中学生情境式“同性恋”进行了个案研究。1. 研究目的与方法在我国同性恋虽然早已不再被划分为病态,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接受同性恋非病态的观念,也不再把它看作是道德问题,但我国同性恋者大多还处于秘密或半秘密状态。更不要说中学生了(虽然目前,还不能简单的用“同性恋”定义他们,也就是说,在性取向方面,他们还没有定型,大多数还处在同性恋与双性恋的过渡地带),除了他们的个别好友知道这种情况外,知者甚少。本文的个案,由于自身无法承受这种压力,而且有强烈的治疗愿望,由班主任以及好友陪伴来我校心理咨询室进行心理咨询。本研究目的在于:(1)借心理辅导对中学生情景式“同性恋”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研究分析。(2)中学生情景式“同性恋”的成因进行分析。(3)分析中学生情景式“同性恋”心理辅导以及性教育策略。本研究对象:前来心理辅导求助的中学生,二例个案,其中男生1名,女生1名。求助者年龄男17岁、女18岁,重点高中学生。本研究程序:通过面谈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等方法进行个案的研究。采用自然观察法、言语交流、心理辅导以及心理危机干预等方法。2.中学生情景式“同性恋”心理健康状况(1) 自责、愧疚心理具有同性恋倾向的学生在面对自己的情况,多是自责和愧疚,本文所涉及的个案男生(以下称小B)从品德、学习、才艺等各方面都是非常出色的学生,一想到自己是同性恋,无法面对自己的家人、老师、同学,而且由于同学给他取的绰号“娘娘腔”讽刺他,导致无法建立自我认同感。女生(以下称小Z)与同学相处比较好,身边的同学对她都体贴入微,自己很喜欢***,她知道这样不好,但是控制不住自己,因此心里产生很大的罪恶感,面对同学的帮助、理解发而使她更无法原谅自己。(2) 不合理认知中学生对“同性恋”的认识还不全面,往往带有自己的主观判断,一旦自己的某一种行为和书上或者电视上看到的“同性恋”对上了,就很容易把自己贴上某个标签。在中国的传统教育熏陶下的孩子,很容易把“同性恋”与肮脏、丑恶、艾滋病等负性的事件联系在一起,认为“我是一个异常的人”、 “我是一个心理有问题的人”、“像我这样的人,以后还有什么前途”等。他们无法认同自己,更不知道如何得辨证的看待“同性恋”这个问题。老师和亲人对小B寄予很大的希望,他总是觉得如果别人知道自己是“同性恋”,那么一切都完了。小Z常常会对好友的一些帮助特别伤心、难过,她觉得自己是有问题的人,不值得他们这样付出。有的时候又会认为别人是故意这样做的,就是要让自己知道“我是同性恋”、“我是个有病的人”。(3) 自虐行为、自杀倾向情景式“同性恋”中学生对某些敏感问题给自己带来的心理困扰摆脱不掉的时候,总会产生要了结自己生命的念头,比如小B从初中开始,就有自残的习惯,一遇到这种心理困扰就用刀片在自己上臂上划,在今年的6月有一次在自己手臂上连续划了45道,如果有人在他面前提及“你为什么对***这么好”,“你是不是?”等一些敏感问题,他会想通过杀人以及自杀来结束种种的困扰。小Z主要通过不吃饭、不睡觉、封闭自我等方式来惩罚自己。3.中学生情景式“同性恋”成因的分析分析中学生情境式“同性恋”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需要从中学生所处的身心发育阶段、所置身的社会环境、所达到的思想认识水平去分析、去探究。(1)生理因素这一时期的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发育阶段,“性早熟”现象普遍存在,朦朦胧胧的性意识促使他们想通过各种途径来尝试和体验,然而过多的信息特别是头脑中所接触的不良信息的刺激,往往会使他们通过不健康手段去寻求性满足。如中学生会积极模仿恋爱,一旦失败,很可能导致他们性取向变化,转移到同性间关系亲密的伙伴,自然很容易成为彼此体验性感觉的对象。(2)家庭因素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父母忙于工作,与子女相处时间有限,对于性教育,一般家长都不会和子女正面的交流,更多家长认为孩子最根本的任务就是把学习学好,其他的以后再说。本个案小Z的父母就是把学习看成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从小到大坚决反对孩子与男生交友、学习、玩耍,因此她的圈子里也从来没有男生的影子,终日和女生在一起。夫妻关系对孩子的成长有重要的影响。小B的父母从他很小的时候就关系不和,主要原因是父亲有婚外情,他很恨父亲,更讨厌那个阿姨,后来也开始讨厌自己的母亲,认为父亲之所以有外遇,和母亲没有能力和魄力有关,久而久之导致小B对女人就怀有“敌意”,渐渐就泛化到所有的女性身上。(3)社会因素随着中学生与校园外的联系日益广泛,他们所受社会上不良现象的影响也与日俱增。社会上出现同性恋、暴力倾向,特别是相关的影视作品、文学作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击着中学生。这些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好奇心强,但是心理发育尚未成熟,长期接受阳光式正面教育的他们,更容易对社会上一些负面的东西产生浓厚兴趣。4.中学生情景式“同性恋”有效心理辅导策略(1) 顺其自然,避免善意的建议有同性恋倾向的学生大多是非常隐蔽的,他们的生活看似非常平静,和大家一样,并没有什么特别。但其实,他们的内心非常压抑。他们是典型的“两面人”:一方面,要掩饰,通过这种掩饰让自己能“安全”、“正常”地生活;另一方面,他们又在偷偷的进行冒险,在可能的条件下向自己喜欢的同伴“表白”或做出一些“示爱”的行动。这让他们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焦虑。本案例中小Z的好友知道了她的情况,用自己的言语以及方式去努力改变她的性取向,如“不要经常和女生在一起”、“多和男生交流交流”等,小Z作为一名高二的学生这些道理都懂,但就是做不到。“你需要时间去慢慢改变,努力去尝试吧”好友的善意或者经验式的帮助,反而让小Z感觉到自己是被拒绝的,因此自责、愧疚的心理就不断困扰着她。顺其自然就是:如果有同性恋性取向困扰的时候,努力让其做到顺其自然,不要通过自己的方式去证明到底“自己是不是同性恋”;如果有已经对同性发生了爱恋和依赖也要努力做到顺其自然的面对这个事实,不要去憎恨自己或憎恨对方;面对周围人际关系的时候要努力做到顺其自然,不要太在意别人的一言一行,不管他们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这类学生心理状况的好坏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同学、老师、家长能否认同他们。作为家长、同学、老师不要侮辱、讽刺他们,做到包容与平等、无条件接他们。如果作为同伴或朋友能够无条件接纳,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安全感和自我价值。本个案学生反复提及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同学们知道了,我怎么面对他们”、“老师还会要看我么?”他们的内心特别渴望能得到别人的认同,总害怕同学会嘲笑自己、老师看不起自己。其实这个时候的学生很有可能回归到常态性取向,如果得不到认同,他们就是孤独的,得不到归属感,痛苦、茫然、困惑,无法接我解脱,进一步开始尝试同性恋行为。青少年时期是确定性取向的关键时期,是形成同性恋的活跃期,此时,学生正处于第二心理断乳期,很叛逆,因此,我们所要做就是尽量减少善意的建议和经验式的说教,帮助对方顺气自然的面对性取向。(2) 认知调节,防止问题反复青少年的社会阅历比较浅薄,由于人生观、价值观发展尚未完整,认知模式也比较单一,他们不能辨证地看待问题,特别对中学生同性恋求助者来说,他们的很多心理困扰多半是由于自我认知的偏差而导致的情绪困扰,所以通过心理辅导改变他们的认知非常重要。第一步:协助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具有的非理性信念,不适当的情绪反应以及行为模式。指出他们的糟糕情绪以及行为模式应由自己负责,并指出他们糟糕情绪产生的最终根源是由他们本人的非理性信念所致。第二步:自我调节,在让学生掌握情绪ABC理论的基础上去识别自己的情绪以及行为,辨认理性与非理性的想法,反驳非理性想法,用正确的观念来反驳不正确的观念,进行逻辑推理,最终产生积极的调节效果。比如,班主任老师如果知道这件事情,就会看不起我了?不,班主任平时就不是一个武断的人,不会因为学生犯错而胡乱的批评,“同性恋”社会上都已经得到了认同,而且我现在也没有做出特别出格的事情,平时的表现班主任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相信他不会因为这件事而看不起我,不重视我……(3) 情绪宣泄,注意方式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与普通人相比,同性恋者更容易陷入焦虑和无助。因为尽管外界对同性恋现象给予越来越多的包容,但来自传统社会的种种压力对他们的生存、生活方式还是施加着不可抗拒的影响。小B在体育课上,突然在篮球场上大声说:我要杀了***,使得整个班级的同学后到惊吓,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针对小B的情况,调节情绪非常重要他需要采取一些积极的或者至少是无害的应对措施,可以进行如下积极应对方法:第一种,合理宣泄。以前,他遇到烦恼总是憋着,或者等到一定的时候爆发出来,不是当着别人面骂,就是恐吓别人,对同学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合理发泄,就是说要选择适当的时间、地点,适当的发泄对象,采用适当的方法把自己的痛苦表达出来。心理学上研究,压抑情绪是非常有害健康的。可以找一个适当的对像去述说一下,和自己的信赖的人说一说,除倾诉之外,必要时也可以痛哭一场。痛哭作为一种感情爆发,是一种防御方法,也是一种自我调节的方法。有时也可以呐喊。我实在太压抑,太憋闷了(当然你别在公共场所喊叫,别人会以为你是疯子),在没人的地方对着大山,自己在家里面,喊一喊也能够使自己痛快痛快,舒服一下。第二种:转移。当不开心的时候,把注意力指向其他方面,去做其他的事情,去注意其他的事物,注意或做一些有益至少无害的事情。只要一做别的事情,你注意力一定就会转移到别处。第三种:音乐疗法。利用音乐促进健康,特别是作为消除心身障碍的辅助手段。小B对音乐比较感兴趣,通过听音乐来帮助他走出困境效果会比较好。根据他的情况,可以选择:舒心减压理气的乐曲:<<春风得意>>、<<江南好>>还有抒情戏曲等;镇静安神的乐曲:<<春江花月夜>>、<<平沙落雁>>、<<塞上曲>>、<<苏武牧羊>>、<<小桃红>>,贝多芬的奏鸣曲,肖邦的圆舞曲,柴可夫斯基的<<花之圆舞曲>>。5.中学生同性恋的性心理教育(1) 重视性心理教育目前,老师对初中生的性心理教育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是较为保守,家长与子女在性心理方面的沟通意识更为薄弱。同性恋的成因说普遍提到了儿童期和青少年期是同性恋形成的活跃期 , 而本文两个案也是在初中的时候有这个倾向,所以 , 必须高度重视对儿童、青少年的性教育[2]。(2) 贯彻关爱、尊重的教育原则作为同性恋学生最渴望的是尊重的需要,他们希望得到家长、老师、学校的认可和肯定,而且中学生同性恋者大部分还没有定性,都有较强烈的求治欲望,因此作为家长和老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关心、爱护有同性恋倾向的学生,了解他们的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及时做好辅导工作。(3) 开设生理心理学类讲座或课程在继续倡导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中小学校需要加强生理心理学类教育,可以开设相应的课程或者讲座。如针对中学生可以包括:正确认识自己的性别角色与角色期待; 及时了解男女性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掌握与同性和异性正常交往的方法; 性的伦理、道德和法律教育。努力贴近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提高中学生性心理健康素质。还可以对家长进行相应的讲座,配合学校的教育以及孩子的成长,学做青春期孩子的好家长、了解青春期孩子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善于观察,要认识到某些看似正常的同性交往背后所潜伏的种种危机,一旦发现孩子有过分依恋同性的倾向,要循循善诱,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并有意识创造机会,引导他(她)多交志趣相投的男女朋友,大家在一切共同学习、娱乐,以逐渐减少特定的同性之间的依恋感。帮助孩子一起走过这个阶段。同时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这方面多接触同性恋中学生个案,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并进行心理辅导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参考文献[1] 陈尽染,袁誉宁 关注中学生情境式“同性恋”现象[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7,17.[2] 杨凤池. 难解之结 , 同性恋 [J ]. 中国青年科技 , 1994 , 1 (1) : 42 - 44.

从社会的发展去说这很正常再举例论证 同性恋的正常实例与普遍之处

欧洲同性恋史——所有同性恋研究著作中目前我认为最好的一部同志论、后殖民同志

同性恋是一种性取向,具有同性恋性取向的人主要倾向于或者持续地对社会中与自己性别相同的成员产生爱慕、爱情或性欲。同时,同性恋作为一种身分认同和社会标签,被同性恋者本身,或者社会其他成员广泛使用。同性恋有时候也可以用来描述同性性行为,即同性成员间发生的性行为,而不管参与者的自我认同的性取向如何。同性恋,连同双性恋和异性恋,一起构成了异性恋-同性恋连续性谱的三大主要部分。同性恋的人数很难以精确计算,但是很多研究表明同性恋所占人口的比例为2-7%。历史上曾有过接受同性恋和压制同性恋的时期。而最近几十年的发展趋势,则是倾向于增加同性恋的透明度,认同度以及为同性恋提供平等的法律权利,包括婚姻、领养、医疗保健等等。 可是,社会上也有团体反对性倾向条例,认为这等条例会导致逆向歧视。在关于什么因素决定一个人的性取向问题上存有很多争议(特别是关于环境和基因方面的争议):究竟性取向是天生的还是后天的?是不可变的还是可选择的?有些人认为同性恋是一个学习行为,但也有人认为,如果同性恋是一种学习行为的话,应该可以通过让同性恋者学习异性恋者的性觉醒、性刺激和性行为来改变同性恋取向,但是这事实上是很困难的。他们声称一定有一种先天的因素使得大部分人们对异性产生性欲,这些因素也在同性恋者身上体现,只是同性恋是其中非典型的例子。一些科学研究显示,通过对同性恋者的大脑解剖,发现同性恋男性的大脑与异性恋女性的大脑有相似的地方,而与异性恋男性的大脑有区别。其他的发现包括同性恋男性的手指印与异性恋女性的相类似,如果一个胎儿的手指印在16周形成。这表示同性恋可能是由基因决定的。对同卵双胞胎的研究表示,如果其中一个双胞胎是同性恋者,则另一个是同性恋者的比率增加50%。科学对同性恋的研究还很初步,而每一个新的发现都改变着科学观察同性恋的方式。有些研究指出,性取向是可改变的,性态度是受到环境和外界影响,例如幼年成长过程、家庭背景、性格、气质、同侪的压力、性侵犯及同性间的性经验。一些宗教组织相信同性恋是一种选择,并为同性恋者提供转化疗法(conversion therapies)来改变他们的性取向。但是这些疗法受到医学界和科学界的批评,因为它们带来的压抑感有时会导致治疗者自杀,或自卑感。美国精神学学会已经于1997年通过决议,表示从事这种疗法的医生将被认为是缺乏职业道德的。可是,有多位美国精神病学会会员的精神医学博士联署了一封反对美国精神病学会的结论。并指出: 1. 学会认为改变性倾向治疗是无效的不单是错误的结论并且是一种误导,因为有许多精神分析报告支持治疗是有效果的。 2. 他们指这种治疗“具伤害性”的声明也是完全错误的。 假如个人没有获得适当帮助、咨询,而违反个人意愿下作同性恋者,这对他个人而言是“具伤害性”的。 3. 对于学会指改变性倾向治疗带来的负面报道会剥夺了精神科医生执业的自由。 此自由是受美国宪法所保障的。但是,一些美国心理学会、美国精神病学会及其他心理学会前任主席皆批评美国心理学会受政治压力而作出不正确决定。 1985年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Robert Perloff 就批评美国心理学会一面倒的支持同性恋的主张: 现有的研究并未全面,若同性恋当事人真的想改变性倾向,应该首先尊重和聆听他们的意愿,美国心理学会的主张将会阻碍未来有关的研究。有些同性恋辅导组织却指出,同性恋的生活并非不可改变。 经改变性倾向的辅导后,有很多成功的例子。有些男同性恋者经辅导后还结婚,与异性配偶过着婚姻生活。通常在异性恋的人群中,有一些会对同性产生某种程度或者临时性的好感,相反的,很多把自己认同为同性恋的人,或倾向于同性性行为和维持同性性关系的人,也同时维持着与异性的性行为或维持长期的异性恋关系。这些维持着同性性行为的异性恋实践者通常被认为是“躲在橱柜”里的人群的一部分,或是那些隐藏自己的同性性取向的人,这个群体的数量会随着社会对同性恋者宽容程度的提高而减少。有一些研究,特别是金赛在他的《男性性行为》(Sexual Behavior in the Human Male,1948年)和《女性性行为》(Sexual Behavior in the Human Female,1953年)中提到的实验,金赛的试验要求受访者在一个由绝对同性恋到绝对异性恋连续变化的性取向谱中评估自己的性取向,然后对受访者的自我评估结果以及受访者的行为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后,金赛认为大部分人显示出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双性恋者。很多人都会同时被双性所吸引,虽然通常他们更偏好于某一种性别,金赛以及他的同事据此认为,只有很少的人群(5-10%)是绝对的同性恋或异性恋。此外,如果将双性恋定义为对一种性别的偏好并不比对另一种性别的偏好更强烈,则更少的人是完全的双性恋,虽然后来的研究暗示出金赛的研究可能夸大了人群中双性恋的发生率,但是他连续性谱的概念却被广泛的接受。总体来说,与同自己性别相同的人产生同性性行为,就其本身来说,并不必然的被认为是同性恋倾向,而仅是同性性行为。并不是所有受同性吸引或维持同性性关系的人都认为他们自己是同性恋者,或双性恋者,一些经常发生同性性行为的人仍然认为他们是异性恋者。因此,区分同性性行为、同性性吸引和同性恋自我认同是很重要的,它们并不一定是一致的。例如,在监狱中,或其它性别隔离的环境中,可能会引起异性恋者参与到境遇性性行为,虽然他们在外面的环境中是异性恋者。有些人从事同性性行为并不是基于其性取向或者性渴望,比如男妓,他们有时是年轻的异性恋男性,但是他们却通过与男人性交赚钱。有些研究酷儿理论(Queer theory)的学者,最著名的是法国的哲学家米歇尔·福柯(虽然有人认为他的关于这方面的见解被后来的学者曲解了)对现代诸如“同性恋”、“异性恋”或“双性恋”的性别定义进行反驳,认为他们不是任何存在客体,而是社会结构,即所谓的社会建构主义,这个观点被称为酷儿理论。一个经常争论的焦点是在现代社会以前的同性恋和现代社会的同性恋是不同的(现代社会中的同性恋更多由平等观念所建构,而之前的同性恋则由时代、性别以及社会阶层所建构),批评家争论说,虽然不同时代的同性恋者有不同的特征,但是潜藏的现象一直存在,它不是我们现代社会的产物,同时,尽管同性恋的表现方式与社会结构紧密相连,但它的特质却总是稳定的、持久的。当人们开始关注,特别是在消极意义上关注性欲望或性行为的时候,性取向的成因这个问题就自然得被提出,性取向的成因目前还没有定论,一般都认为性取向可能是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而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而苏珊•布莱克摩尔(Susan Blackmore)则认为性倾向及其行为是有基因决定的,一种观点认为大部分有同性恋基因的人因为社会压力而过着“异性恋”的生活,与异性结婚并繁衍后代,按照这种观点,在进入资讯时代以后,认为同性恋下流低劣的人数会减少,因为人们会解决到更多的同性恋议题并逐渐接受这种现象和群体,进而,那些携带同性恋基因的人也就不会按照异性恋的生活方式来安排自己的生活,生育的现象在同性恋群体中将会减少。西蒙•列维(Simon LeVay)关于同性恋男尸下丘脑的研究和Marc Breedloves关于生者的出生顺序以及手指长度比例研究,都显示出出生前荷尔蒙对性取向决定问题上所产生的影响,前者指出男性同性恋者的女性化趋势,后者则指出同性恋者,不论男性还是女性,都有男性化的趋势。也有些研究指出,性取向是可改变的,性态度是受到环境和外界影响,例如幼年成长过程、家庭背景、性格、气质、同侪的压力、性侵犯及同性间的性经验。2001年 Robert Spitzer 博士提到有些同性恋者希望改变性倾向是有不同的原因的,其中包括:81%感到同性恋的生活不能令他们真正得到情感上的满足; 79%觉得同性恋生活与宗教信仰或自己的价值观有冲突; 35%女士及67%男士渴望结婚或保持现有婚姻(指异性婚姻)。 所以,Robert Spitzer 博士认为性倾向可以改变的事实肯定了后天因素是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性倾向。作为主要文化传播模式的“模仿”也可以用来解决与性倾向有关的一些行为,当异性恋或同性恋现象通过电视或其他大众媒体展示在大众面前,将会促进对性倾向的深入研究或出现模仿异性恋或同性恋行为的可能趋势。通常认为同性性关系在古希腊是很普遍的,但是.多佛(. Dover)指出,这样的关系并没有取代男女间的婚姻,而是发生在之前或一起,一个成年男子会有一个未成年男子同伴,他会成为“爱者”(erastes),而较年轻的成为“被爱者”(eromenos),在这种关系中,被爱者感到渴望被认为是不适宜的,因为他还没有男子气概,受到欲望和尊敬的驱使,爱者会无私地奉献所有被爱者要求的用于繁荣社会的教育。

关于同性恋的论文题目

你不觉得你给的范围太广了吗?

当然是 同性恋无罪 同性恋不是一种病 同性恋不是变态 。。。 现在人们还很不理解同性恋 所以你要告诉他们呀 宣传下 人们的误区吧 我支持你哦 (你是腐女或同人女吧 当然 同人男更好 萌物啊萌物)

这个没几个人写得出来把!

可以以同性恋到底违不违反人类正常的感情范围作论题。。能用现在人们对待同性恋的态度来引入主题。或者自己对同性恋的看法(我的看法是想和自己所爱的人在一起没有错,爱情并不是只有异性之间才会产生的)我的建议并不是很专业,因为还没读大学的说= =想出自己的论题论点啥的之后再问问老师吧~

关于同性恋论文范文资料

《酷儿在中国》,我想,你研究同性文学,那么一定知道“酷儿”在文论中的含义。文论的题目没必要含蓄难懂,关键是很准确明白的显示出你所要表达的中心意义。如果你有更好的,更文学性标题,比如《他和他》这类的,用酷儿在中国,作为解释的副标题,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俺主页和搜藏里有,自己去翻吧。

可以以同性恋到底违不违反人类正常的感情范围作论题。。能用现在人们对待同性恋的态度来引入主题。或者自己对同性恋的看法(我的看法是想和自己所爱的人在一起没有错,爱情并不是只有异性之间才会产生的)我的建议并不是很专业,因为还没读大学的说= =想出自己的论题论点啥的之后再问问老师吧~

摘要:本研究以中学生情景式“同性恋”为研究对象,通过个案面谈心理辅导及回访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首先,对情景式“同性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分析。其次,对中学生情景式“同性恋”成因进行了分析。第三,总结情景式“同性恋”中学生有效的心理辅导策略。第四,中学生同性恋的性心理教育提出相关建议。关键词:心理状况 辅导策略镜头一:校园里,一对女中学生手挽手、肩并肩有说有笑,亲密无间。镜头二:食堂里,一对男生在一起吃饭,给对方夹菜,偶尔还互相喂食。镜头三:寝室里,某男中学生泪流满面,痛不欲生,只因自己无法取悦“好朋友”,情绪暴躁,用刀片划伤自己……这不是影视作品中的一幕幕,而是在当今一些中学校园里真实事件,这些事件客观地存在于某些中学生人群中。我们面对镜头一,一定会坦然视之,认为很正常;但是面对镜头二、镜头三,一定会十分惊诧:现在的中学生怎么了?之前 “早恋”问题、过早性行为、网瘾等问题人们还在心力交瘁,为何有些会演变成异常的“同性恋”倾向或行为?这一现象称为:中学生情境式“同性恋”,是指针对于中学校园这一特定情境,中学生选择同性作为彼此爱恋依托对象的倾向和行为[1]。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变革,这些事件仅仅只是浮出水面,以前、现在、今后都是必然存在的问题,并不是这一代孩子独有的。只是现在的孩子更懂得如果表达,如何求得援助,如何更健康的成长,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还是需要面对很多困境,而目前对于中学生早恋,性行为等教育研究已经有一定的基础,而对于中学生情境式“同性恋”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就是针对这种现状,对中学生情境式“同性恋”进行了个案研究。1. 研究目的与方法在我国同性恋虽然早已不再被划分为病态,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接受同性恋非病态的观念,也不再把它看作是道德问题,但我国同性恋者大多还处于秘密或半秘密状态。更不要说中学生了(虽然目前,还不能简单的用“同性恋”定义他们,也就是说,在性取向方面,他们还没有定型,大多数还处在同性恋与双性恋的过渡地带),除了他们的个别好友知道这种情况外,知者甚少。本文的个案,由于自身无法承受这种压力,而且有强烈的治疗愿望,由班主任以及好友陪伴来我校心理咨询室进行心理咨询。本研究目的在于:(1)借心理辅导对中学生情景式“同性恋”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研究分析。(2)中学生情景式“同性恋”的成因进行分析。(3)分析中学生情景式“同性恋”心理辅导以及性教育策略。本研究对象:前来心理辅导求助的中学生,二例个案,其中男生1名,女生1名。求助者年龄男17岁、女18岁,重点高中学生。本研究程序:通过面谈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等方法进行个案的研究。采用自然观察法、言语交流、心理辅导以及心理危机干预等方法。2.中学生情景式“同性恋”心理健康状况(1) 自责、愧疚心理具有同性恋倾向的学生在面对自己的情况,多是自责和愧疚,本文所涉及的个案男生(以下称小B)从品德、学习、才艺等各方面都是非常出色的学生,一想到自己是同性恋,无法面对自己的家人、老师、同学,而且由于同学给他取的绰号“娘娘腔”讽刺他,导致无法建立自我认同感。女生(以下称小Z)与同学相处比较好,身边的同学对她都体贴入微,自己很喜欢***,她知道这样不好,但是控制不住自己,因此心里产生很大的罪恶感,面对同学的帮助、理解发而使她更无法原谅自己。(2) 不合理认知中学生对“同性恋”的认识还不全面,往往带有自己的主观判断,一旦自己的某一种行为和书上或者电视上看到的“同性恋”对上了,就很容易把自己贴上某个标签。在中国的传统教育熏陶下的孩子,很容易把“同性恋”与肮脏、丑恶、艾滋病等负性的事件联系在一起,认为“我是一个异常的人”、 “我是一个心理有问题的人”、“像我这样的人,以后还有什么前途”等。他们无法认同自己,更不知道如何得辨证的看待“同性恋”这个问题。老师和亲人对小B寄予很大的希望,他总是觉得如果别人知道自己是“同性恋”,那么一切都完了。小Z常常会对好友的一些帮助特别伤心、难过,她觉得自己是有问题的人,不值得他们这样付出。有的时候又会认为别人是故意这样做的,就是要让自己知道“我是同性恋”、“我是个有病的人”。(3) 自虐行为、自杀倾向情景式“同性恋”中学生对某些敏感问题给自己带来的心理困扰摆脱不掉的时候,总会产生要了结自己生命的念头,比如小B从初中开始,就有自残的习惯,一遇到这种心理困扰就用刀片在自己上臂上划,在今年的6月有一次在自己手臂上连续划了45道,如果有人在他面前提及“你为什么对***这么好”,“你是不是?”等一些敏感问题,他会想通过杀人以及自杀来结束种种的困扰。小Z主要通过不吃饭、不睡觉、封闭自我等方式来惩罚自己。3.中学生情景式“同性恋”成因的分析分析中学生情境式“同性恋”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需要从中学生所处的身心发育阶段、所置身的社会环境、所达到的思想认识水平去分析、去探究。(1)生理因素这一时期的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发育阶段,“性早熟”现象普遍存在,朦朦胧胧的性意识促使他们想通过各种途径来尝试和体验,然而过多的信息特别是头脑中所接触的不良信息的刺激,往往会使他们通过不健康手段去寻求性满足。如中学生会积极模仿恋爱,一旦失败,很可能导致他们性取向变化,转移到同性间关系亲密的伙伴,自然很容易成为彼此体验性感觉的对象。(2)家庭因素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父母忙于工作,与子女相处时间有限,对于性教育,一般家长都不会和子女正面的交流,更多家长认为孩子最根本的任务就是把学习学好,其他的以后再说。本个案小Z的父母就是把学习看成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从小到大坚决反对孩子与男生交友、学习、玩耍,因此她的圈子里也从来没有男生的影子,终日和女生在一起。夫妻关系对孩子的成长有重要的影响。小B的父母从他很小的时候就关系不和,主要原因是父亲有婚外情,他很恨父亲,更讨厌那个阿姨,后来也开始讨厌自己的母亲,认为父亲之所以有外遇,和母亲没有能力和魄力有关,久而久之导致小B对女人就怀有“敌意”,渐渐就泛化到所有的女性身上。(3)社会因素随着中学生与校园外的联系日益广泛,他们所受社会上不良现象的影响也与日俱增。社会上出现同性恋、暴力倾向,特别是相关的影视作品、文学作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击着中学生。这些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好奇心强,但是心理发育尚未成熟,长期接受阳光式正面教育的他们,更容易对社会上一些负面的东西产生浓厚兴趣。4.中学生情景式“同性恋”有效心理辅导策略(1) 顺其自然,避免善意的建议有同性恋倾向的学生大多是非常隐蔽的,他们的生活看似非常平静,和大家一样,并没有什么特别。但其实,他们的内心非常压抑。他们是典型的“两面人”:一方面,要掩饰,通过这种掩饰让自己能“安全”、“正常”地生活;另一方面,他们又在偷偷的进行冒险,在可能的条件下向自己喜欢的同伴“表白”或做出一些“示爱”的行动。这让他们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焦虑。本案例中小Z的好友知道了她的情况,用自己的言语以及方式去努力改变她的性取向,如“不要经常和女生在一起”、“多和男生交流交流”等,小Z作为一名高二的学生这些道理都懂,但就是做不到。“你需要时间去慢慢改变,努力去尝试吧”好友的善意或者经验式的帮助,反而让小Z感觉到自己是被拒绝的,因此自责、愧疚的心理就不断困扰着她。顺其自然就是:如果有同性恋性取向困扰的时候,努力让其做到顺其自然,不要通过自己的方式去证明到底“自己是不是同性恋”;如果有已经对同性发生了爱恋和依赖也要努力做到顺其自然的面对这个事实,不要去憎恨自己或憎恨对方;面对周围人际关系的时候要努力做到顺其自然,不要太在意别人的一言一行,不管他们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这类学生心理状况的好坏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同学、老师、家长能否认同他们。作为家长、同学、老师不要侮辱、讽刺他们,做到包容与平等、无条件接他们。如果作为同伴或朋友能够无条件接纳,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安全感和自我价值。本个案学生反复提及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同学们知道了,我怎么面对他们”、“老师还会要看我么?”他们的内心特别渴望能得到别人的认同,总害怕同学会嘲笑自己、老师看不起自己。其实这个时候的学生很有可能回归到常态性取向,如果得不到认同,他们就是孤独的,得不到归属感,痛苦、茫然、困惑,无法接我解脱,进一步开始尝试同性恋行为。青少年时期是确定性取向的关键时期,是形成同性恋的活跃期,此时,学生正处于第二心理断乳期,很叛逆,因此,我们所要做就是尽量减少善意的建议和经验式的说教,帮助对方顺气自然的面对性取向。(2) 认知调节,防止问题反复青少年的社会阅历比较浅薄,由于人生观、价值观发展尚未完整,认知模式也比较单一,他们不能辨证地看待问题,特别对中学生同性恋求助者来说,他们的很多心理困扰多半是由于自我认知的偏差而导致的情绪困扰,所以通过心理辅导改变他们的认知非常重要。第一步:协助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具有的非理性信念,不适当的情绪反应以及行为模式。指出他们的糟糕情绪以及行为模式应由自己负责,并指出他们糟糕情绪产生的最终根源是由他们本人的非理性信念所致。第二步:自我调节,在让学生掌握情绪ABC理论的基础上去识别自己的情绪以及行为,辨认理性与非理性的想法,反驳非理性想法,用正确的观念来反驳不正确的观念,进行逻辑推理,最终产生积极的调节效果。比如,班主任老师如果知道这件事情,就会看不起我了?不,班主任平时就不是一个武断的人,不会因为学生犯错而胡乱的批评,“同性恋”社会上都已经得到了认同,而且我现在也没有做出特别出格的事情,平时的表现班主任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相信他不会因为这件事而看不起我,不重视我……(3) 情绪宣泄,注意方式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与普通人相比,同性恋者更容易陷入焦虑和无助。因为尽管外界对同性恋现象给予越来越多的包容,但来自传统社会的种种压力对他们的生存、生活方式还是施加着不可抗拒的影响。小B在体育课上,突然在篮球场上大声说:我要杀了***,使得整个班级的同学后到惊吓,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针对小B的情况,调节情绪非常重要他需要采取一些积极的或者至少是无害的应对措施,可以进行如下积极应对方法:第一种,合理宣泄。以前,他遇到烦恼总是憋着,或者等到一定的时候爆发出来,不是当着别人面骂,就是恐吓别人,对同学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合理发泄,就是说要选择适当的时间、地点,适当的发泄对象,采用适当的方法把自己的痛苦表达出来。心理学上研究,压抑情绪是非常有害健康的。可以找一个适当的对像去述说一下,和自己的信赖的人说一说,除倾诉之外,必要时也可以痛哭一场。痛哭作为一种感情爆发,是一种防御方法,也是一种自我调节的方法。有时也可以呐喊。我实在太压抑,太憋闷了(当然你别在公共场所喊叫,别人会以为你是疯子),在没人的地方对着大山,自己在家里面,喊一喊也能够使自己痛快痛快,舒服一下。第二种:转移。当不开心的时候,把注意力指向其他方面,去做其他的事情,去注意其他的事物,注意或做一些有益至少无害的事情。只要一做别的事情,你注意力一定就会转移到别处。第三种:音乐疗法。利用音乐促进健康,特别是作为消除心身障碍的辅助手段。小B对音乐比较感兴趣,通过听音乐来帮助他走出困境效果会比较好。根据他的情况,可以选择:舒心减压理气的乐曲:<<春风得意>>、<<江南好>>还有抒情戏曲等;镇静安神的乐曲:<<春江花月夜>>、<<平沙落雁>>、<<塞上曲>>、<<苏武牧羊>>、<<小桃红>>,贝多芬的奏鸣曲,肖邦的圆舞曲,柴可夫斯基的<<花之圆舞曲>>。5.中学生同性恋的性心理教育(1) 重视性心理教育目前,老师对初中生的性心理教育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是较为保守,家长与子女在性心理方面的沟通意识更为薄弱。同性恋的成因说普遍提到了儿童期和青少年期是同性恋形成的活跃期 , 而本文两个案也是在初中的时候有这个倾向,所以 , 必须高度重视对儿童、青少年的性教育[2]。(2) 贯彻关爱、尊重的教育原则作为同性恋学生最渴望的是尊重的需要,他们希望得到家长、老师、学校的认可和肯定,而且中学生同性恋者大部分还没有定性,都有较强烈的求治欲望,因此作为家长和老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关心、爱护有同性恋倾向的学生,了解他们的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及时做好辅导工作。(3) 开设生理心理学类讲座或课程在继续倡导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中小学校需要加强生理心理学类教育,可以开设相应的课程或者讲座。如针对中学生可以包括:正确认识自己的性别角色与角色期待; 及时了解男女性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掌握与同性和异性正常交往的方法; 性的伦理、道德和法律教育。努力贴近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提高中学生性心理健康素质。还可以对家长进行相应的讲座,配合学校的教育以及孩子的成长,学做青春期孩子的好家长、了解青春期孩子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善于观察,要认识到某些看似正常的同性交往背后所潜伏的种种危机,一旦发现孩子有过分依恋同性的倾向,要循循善诱,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并有意识创造机会,引导他(她)多交志趣相投的男女朋友,大家在一切共同学习、娱乐,以逐渐减少特定的同性之间的依恋感。帮助孩子一起走过这个阶段。同时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这方面多接触同性恋中学生个案,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并进行心理辅导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参考文献[1] 陈尽染,袁誉宁 关注中学生情境式“同性恋”现象[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7,17.[2] 杨凤池. 难解之结 , 同性恋 [J ]. 中国青年科技 , 1994 , 1 (1) : 42 - 44.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