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成本会计论文3000字

发布时间:2024-07-04 16:42:45

成本会计论文3000字

提供一些会计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供参考。一、会计方面(含会计理论、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资产评估)1.金融衍生工具研究2.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及其防范3.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4.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5.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的探讨6.论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7.论稳健原则对中国上市公司的适用性及其实际应用8.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9.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协调10.企业破产的若干财务问题11.财务会计的公允价值计量研究12.论财务报告的改进13.论企业分部的信息披露14.我国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15.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研究16.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17.关于企业合并报表会计问题研究18.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初探19.现金流量表及其分析20.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研究21.合并报表若干理论的探讨22.增值表在我国的应用初探23.上市公司中期报告研究24.现行财务报告模式面临的挑战及改革对策25.表外筹资会计问题研究26.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及其改革27.关于资产减值会计的探讨28.盈余管理研究29.企业债务重组问题研究30.网络会计若干问题探讨31.论绿色会计32.环境会计若干问题研究33.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责任会计34.人本主义的管理学思考――人力资源会计若干问题35.试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会计36.全面收益模式若干问题研究37.企业资产重组中的会计问题研究38.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39.战略成本管理若干问题研究40.内部结算价格的制定和应用41.跨国公司转让定价问题的探讨42.我国企业集团会计若干问题研究43.责任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运用与发展44.试论会计监管45.会计人员管理体制问题研究46.高新技术企业的价值评估47.企业资产重组中的价值评估48.企业整体评估中若干问题的思考49.新会计制度对企业的影响50.《企业会计制度》的创新51.我国加入WTO后会计面临的挑战52.XX准则的国际比较(例如:中美无形资产准则的比较)53.新旧债务重组准则比较及对企业的影响54.无形资产会计问题研究55.萨宾纳斯――奥克斯莱法案对中国会计的影响56.对资产概念的回顾与思考57.规范会计研究与实证会计研究比较分析58.试论会计政策及其选择59.对虚拟企业几个财务会计问题的探讨60.知识经济下无形资产会计问题探讨61.两方实证会计理论及其在我国的运用二、财务管理方面(含财务管理、管理会计)1.管理层收购问题探讨2.MBO对财务的影响与信息披露3.论杠杆收购4.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5.投资组合理论与财务风险的防范6.代理人理论与财务监督7.金融市场与企业筹资8.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筹资渠道9.中西方企业融资结构比较10.论我国的融资租赁11.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12.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研究13.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研究14.负债经营的有关问题研究15.股利分配政策研究16.企业并购的财务效应分析17.独立董事的独立性研究18.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企业财务管理19.现代企业财务目标的选择20.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1.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22.中国民营企业融资模式――上市公司并购23.债转股问题研究24.公司财务战略研究25.财务公司营运策略研究26.资本经营若干思考27.风险投资运作与管理28.论风险投资的运作机制29.企业资产重组中的财务问题研究30.资产重组的管理会计问题研究31.企业兼并中的财务决策32.企业并购的筹资与支付方式选择研究33.战略(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34.股票期权问题的研究35.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融资问题研究36.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37.国际税收筹划研究38.企业跨国经营的税收筹划问题39.税收筹划与企业财务管理40.XXX税(例如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41.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42.入世对我国税务会计的影响及展望43.我国加入WTO后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44.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战略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分析战略成本会计是指企业通过对投资决策和实施、研究开发与设计、原料采购、产品生产、销售与售后服务进行全面的监控,将这些监控贯穿于产品进入市场到退出市场的全过程,从战略的角度研究影响成本的各个环节,规划并控制成本使之保持在适度水平,以便在市场上取得持久的竞争优势,确保企业有效地完成既定的业绩要求,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现代企业管理是企业全员管理、全过程管理和全方位管理。由于电子技术运用于产业形成了高度电脑化高度自动化的生产,形成了新的制造环境。在新的制造环境下,企业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成本会计技术。战略成本会计突破了传统成本会计把成本局限在微观层面上的研究,而把重点转向企业整体战略这一更为广阔的领域,从而有利于企业正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正确地选择经营战略,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战略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一、在企业高层决策管理的应用战略成本会计为有效地服务于企业的战略管理,及时提供以外向型为主体的多样化信息和相应的分析研究资料,为企业高层领导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战略思考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从而使他们能据此高瞻远瞩地对企业内外的环境和条件进行综合透视,从中了解竞争对手的长处和短处及今后的战备趋向;并了解现有和潜在顾客目前的需求及其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而洞察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可能捕捉的机遇和面临的挑战。战略成本会计管理在企业中获得领导者的支持,企业成功才会推广战略成本会计,进而开展战略管理。同时,战略成本会计系统是全员工程,其成本核算体系设计、基础数据收集以及改善行动都需要全员参与,实施战略成本会计不可避免会导致对个人和组织的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组织机构也要为适应系统的成功实施进行再造。二、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成本水平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质量体现,表明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不可或缺部分,如何将战略成本会计理论与方法正确引进和运用于战略成本会计管理是目前我国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的一步。战略成本会计认为采购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采购成本,而且包括与低质量、低可靠性和不理想的运输条件相联系的成本。因此在对成本的管理中不应仅仅考虑采购价格,同时还应考虑到采购的原材料的质量、可靠性和送货的及时性等多种因素,这样确定的成本涵盖的内容更全面,提供的数据更实际可靠。在进行了对采购成本的归集处理工作后,还应分析价值链中采购环节每一作业与成本的关系,以作业为基础,按照因果关系把采购成本分配到其应承担的产品成本中,这样使得产品成本相关性大为增强。企业不仅要设计出符合顾客需求并具良好品质及机能的产品,且同时必须达成其成本目标。至于中间过程是要透过降低多少材料费、加工费等来达成目标,则由各设计部门视其创意而定。要根据各个环境反馈的信息进行成本预估、确认设计部门目标达成的情况。三、在企业市场定位管理中的应用在战略成本会计系统中,首先考虑产品在市场的定位问题,一是考虑产品类型的定位;二是考虑产品在同行业中的定位。在生产阶段,成功实施战略成本会计系统需要以高质量的经济信息为基础,并且注意收集一些信息:如产品的数量、质量、消耗、成本和生产组织等信息,财务信息,销售信息。取得信息后,根据企业内部有限资源及外部市场环境,对不同条件下的决策目标求出备选方案。再结合具有丰富知识经验的管理者的定性分析,从各种备选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选择,从而确定最佳方案。同时战略成本会计系统的实施也推动了企业信息化进程。战略成本会计系统通过对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使整个企业各个部门之间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络,明确各部门的责任,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发生,避免不必要的生产环节。四、企业售后服务管理中的应用实施战略成本会计的目的即是降低总成本,对成本实行优化管理。主要应从适宜质量控制、网点布局控制、完善售后服务几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产品质量的适宜水平控制,主要是正确处理质量与成本的关系,力求实现适宜质量与较低成本的最佳结合。为此,应当注重对质量成本的控制;其次,要注重从战略成本会计角度强化质量经济分析。定期向户进行调查,然后将信息反馈给成本会计部门,进行分析,这样,可以使成本质量得到优化配置,有效的削减隐没成本。销售阶段的的成本会计系统可以通过网点配置与布局的合理化进一步得以实现;最后,完善售后服务产品的售后服务对于企业稳定和吸引顾客源、树立良好形象、促进销售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从成本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售后服务这一活动时,增加服务设施或人员,可降低由于等待服务而发生的等候费用,但却相应增加了服务机构的费用,如商品仓库的发料和领料就存在这一矛盾。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成本会计也在发生变化。成本会计作为一种管理经济的活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成本会计案例分析 毕业 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成本会计案例分析毕业论文篇1 浅谈企业成本会计工作有效实施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间的竞争呈现出白热化。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获得优势地位,实现企业自身长效发展,必须要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工作。成本会计是现代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注重成本会计工作,建立完善的成本会计体系,结合企业实际生产经营状况,经过全面分析和论证,为有效实施企业成本会计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1、企业成本会计工作职能概述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内部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较大变化,相应地为了能够提升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成本会计工作也同样发生着变化。企业成本会计工作的最基本职能作用随着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 企业管理 水平的提高,成本会计工作职能是反映职能。 反映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所产生的消耗、运用相关的成本会计 方法 对企业成本进行计量、记录、归类汇总后准确计算出成本对象总成本以及单位成本等。随着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成本会计还需要担负起企业生产成本计划、单位成本计划以及生财为用预算编制、审核等职能。通过有效实施成本会计工作能够实现对企业生产经营中所遇投资管理风险的事前控制,降低投资风险,为企业赢得良好经营效益提供重要保障。为了能够充分发挥成本会计职能作用,更好地服务企业,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需要企业针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际,建立完善的成本会计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监督和管理。不断提高成本会计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等 措施 推进成本会计工作的有效性实施。 2、企业有效实施成本会计工作策略 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际,建立完善的成本会计体系 企业应结合自身行业特点、生产工艺流程、管理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成本会计体系。当前,部分企业在成本会计工作开展过程中,没有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成本会计体系,存在工作方法落后,同企业实际需求不匹配;有些企业甚至是直接搬用其他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方法和 经验 来开展本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使得成本会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不仅没有有效控制好企业成本,反而造成企业资源的大量浪费。所以,现代企业应结合自身行业特点、会计成本工作特点等,经过综合分析和论证后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会计工作制度和流程,并加强成本会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细化企业成本会计基础工作,推进会计成本工作卓有成效开展 首先,应健全企业成本会计的原始记录。健全原始记录,按照企业规定成本会计工作规程,真实记录和反映企业生产活动和经济活动的具体实施情况,为企业项目核算、各种费用预算编制以及成本费用支出等提供重要资料依据。健全原始记录应注意记录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其次。应建立完善的存货计量、验收、领退和盘点制度。企业生产的产品和采购的物品要做好存货计量、验收。尤其是采购的物品或材料要做好领用和未使用完退回的记录,避免造成材料和物品浪费,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要定期对企业库存进行盘点,以准确掌握企业产品储备情况、生产实际对库存影响和成本中材料费用支出情况。 第三,加强定额管理。定额管理是企业成本会计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对企业成本控制有着直接性影响。采用科学合理的定额能为企业对产品成本预测、核算以及控制管理提供重要依据。企业编制成本计划过程中,通常是根据企业生产实际情况来制定动态定额体系。比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如果设备出现故障势不仅会影响产品质量,还用增加生产耗材,影响生产效率。同时各种设备在调试过程中也会浪费一部分的材料。 这个时候,原定的生产消耗定额肯定同生产实际不相符的,需要采用动态定额体系,并结合设备实际情况对该部分定额衡量。此外,为保证定额制定后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企业还需根据生产发展实际情况,比如生产技术的更新、生产效率的提高对定额进行修订和完善,以便为企业成本管理和核算提供精准客观依据。 以经营决策职能开展,促进成本会计工作有效实施 企业成本会计工作的有效实施必须要得到领导的对该项工作的重视,尤其是要认识到成本会计对经营决策参与职能的重要作用。将成本会计工作放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体系的重要位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若想实现长效发展,必须要对企业的未来进行科学规划。企业发展规划前应充分地对企业当前生产经营实际情况进行掌握,并制定严密的生产管理制度和经济管理制度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打算。成本会计工作在企业整个发展规划中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具体分析,企业成本会计工作人员应根据企业历史成本资料和透彻掌握周边市场情况,采用科学的预测方法来预测企业成本水平。进而制定成本控制标准和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投入,生产效能最大化的方案和措施。在企业未来规范发展工作中所涉及到的企业经营决策问题,成本会计工作都为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相应,企业做出了科学决策,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必定会推进成本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3、结语 综上,在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的今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若想提升自身竞争能力,推进企业平稳发展,必须要重视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结合企业自身发展实际,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成本会计体系,细化成本会计基础工作,充分发挥成本会计工作职能作用,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生产和管理。 成本会计案例分析毕业论文篇2 浅析当前成本会计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1对成本会计的认知 11成本会计与其他学科内容交叉 成本会计作为会计中的一种与其他的会计之间存在很大的交叉,在进行成本核算的过程当中往往涉及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同时也离不开财务会计的支持,因此成本会计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 12混淆成本会计与成本管理 成本会计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着成本核算工作来开展的,通过成本核算能够对相关的情况进行详细的掌握,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从而使企业能够提高经济效益。但是当前很多成本会计只是单纯地进行成本核算工作,而在成本管理方面的力度还远远不够。 13生产成本比重下降 随着相关技术不断走向成熟,当前在生产领域的成本在不断降低,而相应的营销以及仓储等环节的成本却不断提升。当前成本会计将核算的重点放在生产成本的控制之上,而对于营销以及其他环节的一些成本却缺乏足够的重视,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会计信息质量下降,甚至出现失真的情况。 2新经济环境和管理方式对成本会计的冲击和影响 21知识经济带来的冲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在生产过程当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竞争的成败。而传统的成本会计在成本核算的过程当中往往只能够看到有形的资产消耗,而对于知识的消耗却常常视而不见。这给成本会计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挑战。 22新制造环境对成本会计的冲击 在现代化的制造环境当中,各种先进的机械设备的采用,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模式,使生产效率得到极大的飞跃,也使生产过程当中的成本不断降低,生产效率不断提高,造成成本下降。在现代化的制造环境之下,制造费用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而直接的人工成本则在不断缩水,只有制造成本的1/3。如果成本会计在进行成本核算的过程当中不去进行改革,而是将制造费用由人工工时去进行分配,势必会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 23竞争加剧使管理者更希望得到准确成本信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外大量公司涌入国内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激化了市场上的竞争。当前我国市场上的企业面临着激励的竞争环境,为了能够在激烈的竞争当中不断地发展壮大,各个企业都十分重视对自身成本的控制,从而使自己的产品更具有优势。 24企业生产组织特点将发生变化 知识经济社会中,人们的需求丰富多样,企业在生产组织与安排上必须体现出适应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技术的进步,使产品生产周期大大缩短,生产周期与成本计算期可能始终一致,分步法和品种法的核算显得必要性不大。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更需要成本精确计算,公司没有时间做出成本计算调整,迫切需要企业成本计算的正确性。 3解决对策及建议 面对现代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挑战,我国的成本会计工作如何结合国情,引进、吸收、消化各种新的管理理论与方法,顺应国际国内市场环境以及企业生产环境的变化,值得我们深思。 31完善我国成本会计的理论体系 完善成本会计理论时,随着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不断成熟,注册会计师的队伍将逐渐壮大。这批高素质人才在经过实践的历练后,他们不会选择在日常的会计核算中墨守套路,做一个核算机器。而更倾向于积极运用会计准则的灵活性特征,依照企业的特点结合自己的决策来选择适合的会计政策去处理会计实务问题,从而进一步达到并实现理论创新的目标。 32会计行为客体的要求 企业进行会计行为,主要是为内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服务。日前,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逐渐促使这些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特别是对于那些具有可比性的信息的相关需求大幅度增加。在这一情况下,会计准则也就应运而生并充当规范体系内的合理补充。特别是对于那些多个利益主体并存的大型的会计主体而言,由于各个利益主体对信息的需求各异,有些甚至是相悖的,为满足各自的信息要求,企业会更加倾向于作为公认会计规范的会计准则去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33会计环境的要求 随着经济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和改革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也逐渐被提上议程。而这一日益完善的系统机制会使得制定出来的会计准则更加的规范合理。因此,在多部门同一协作下制定出来的会计准则将会更好地为服务并规范会计核算工作,而逐步完善的准则体系也使其有朝一日取代会计制度成为必然趋势。 完善成本会计组织,提高全员素质,需要建立和健全成本会计 规章制度 ,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管理成本,使决策层和所有部门都重视成本,人人关心成本,提高全员成本意识。对于成本会计人员来说,除了应具备会计职业道德以外,不仅要懂会计还有 财务管理 ,还要懂经营管理,特别是要熟悉生产技术,学会运用价值工程、成本最优化理论和方法;随着战略管理、限制理论、行为科学和系统工程等各种科学技术在成本会计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形成了新型的着重管理的经营型成本会计,如适合多数企业需要的标准成本会计、责任成本会计、目标成本计算、质量成本会计、成本决策、成本预测和作业成本法与作业管理以及战略成本管理等。 对此,我们应视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同时还要熟悉并掌握现代成本会计理论与方法,学会预测,决策和控制,准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和核算,有效地实施成本控制,全面地考核,分析成本,以利于成本会计做到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充分发挥成本会计的作用。 全球化已经成为当前的一个大趋势,在全球范围内如果能够有一个通用的会计准则来打破各个国家之间的会计制度,将会十分有利于各个国家之间进一步的经济交流。我国应该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把握这个机会,对我国的会计制度进行创新,不断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另外,会计作为一种通用的商业语言,只有各行业各部门尽可能地采用相趋同的会计准则,才可以更科学合理的为相关信息使用者服务,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企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健康长远发展。 综上所述,现在及其将来一段时间内,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仍将长期并存。但从长远的角度看,会计制度被会计准则所取代已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 成本会计案例分析毕业论文篇3 试论人力资源成本会计 现阶段,人已经逐渐成为置身于市场竞争不可或缺的武器,由此大大推动了人力资源的蓬勃发展。简单的来说,人力资源是一类能够创造出价值的资本,因而在其使用的过程当中势必会有不同的成本产生,在投资支出中会计进行人力资源的计量,由此人力资源会计成本形成。在人力资源会计当中,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是其中的一个基本组成内容,探讨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掌握企业人力资源在培训、辞退、招聘以及使用等相关方面所带来的成本影响,继而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需求。 一、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模式 (一)确认人力资源成本 具体而言,人力资源成本确认即对人力资源投资成本的相关项目进行确认的一个范围。根据相关研究学者所赋予的任务,但凡是关系到人力资源使用、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取得、人力资源 离职 和人力资源使用等方面的投入成本均需要予以反映,作为人力资源会计尤为关键的反映对象,人力资源投资依附于人力资源进入企业直至退出企业的时间顺序,并且还涉及到投资人力资源的不同目的。大体上可以将该投诉划分为以下项目:其一,人力资源保障成本;其二,人力资源开发成本;其三,人力资源取得成本;其四,人力资源损失;其五,人力资源维持成本。 (二)计量人力资源成本 当确认人力资源成本项目的基本概念和含义后,则需要选择适当的计量方法,确定所需的计量基础,以此量化人力资源成本。按照不同的人力资源成本项目具备的特点,将项目所涉及到的相关费用经过计算相加,也可以直接相加。正是因为与其他物质资源相比,人力资源在投资形式方面有着显著差异,同时考虑到人力资源成本特点,可以采取重置成本法、历史成本法和应付成本法等方法。 二、人力资源成本的构成 (一)取得成本 企业在员工录用和员工招募中会产生人力资源取得成本,该成本应当由被企业所录用的员工予以承担,在员工的服务年限以内进行分期摊销,具体涉及到招募、选拔、录用与安置成本。第一,招募成本是由企业用于人力资源招募的间接管理费、直接业务费、预付费用和直接劳务费组成,涉及到招聘洽谈会议费、宣传资料费、临时场地使用费、 广告 费、水电费、代理费和办公费等。第二,选拔成本即企业为了能够选择到所需的员工所发生的一系列费用,包括选拔各个环节诸如 面试 、评价、调查以及体检等过程当中产生的于决定是否录用相关的费用。其三,录用成本即企业在诸多的应聘人员当中将合格者选拔出来,并且正式将其录取为企业员工过程当中产生的费用,比如录用手续费。其四,安置成本即企业把已录用的员工安排到相应的岗位上而形成的费用,具体包括为安置录用员工产生的交通费用、行政管理费用和临时生活费用等。 (二)开发成本 人力资源开发成本指的是企业对已经录用的员工开展岗位培训,使这些新员工能够进一步的熟悉和了解企业,继而真正达到所应聘岗位所需的能力亦或是提高其技能水平所形成的费用,比如脱产培训成本、上岗前培训成本等。第一,脱产培训成本即企业按照工作需求与生产需要,准许员工离开工作岗位进行长时间或者短时间培训所产生的费用。第二,上岗前培训成本又被称之为定向成本,是企业对已录用员工在其上岗之前进行业务技能、业务知识、 企业 文化 、思想政治、制度规章等 教育 而产生的一系列支出。 (三)使用成本 企业的人力资源使用成本指的是为了恢复员工或者补偿员工在工作中脑力消耗、体力消耗所间接、直接向劳动人员支付的相关费用。具体包括调剂成本、维持成本与奖励成本三部分。第一,调剂成本即调剂员工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使员工能够消除疲劳,使员工队伍得以稳定,同时吸引外部员工进入企业任职而支出的费用。第二,维持成本即确保人力资源能够维持自身的劳动力进行生产、再生产所发生的费用,简单的说也就是劳动报酬,涉及到津贴、工资、年终分红以及各项福利等。其三,奖励成本即为了更好的激励员工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由此对员工的特别贡献或者超额劳动而给予的奖金,是对企业人力资源主体自身的能力超常支付的补偿费用。 (四)替代成本 替代成本指的是企业人力资源重置所作的牺牲,包括为开发替代者或者取得替代者所产生的成本。替代成本具备着职务替代成本与个人替代成本的双重概念,其中,个人替代成本是采用可以提供一组同等服务的人员将目前企业雇佣的人员代替而产生的成本,是另一个人向企业提供同等服务而产生的替代成本。 三、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使用中的常见问题 (一)人力资源成本核算及 报告 非标准化导致信息失真 在理论方面,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相关报告及核算近年来日趋完善,为了能够进一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人员对企业人力资源信息方面的需求,在传统的财务报表中纳入人力资源会计信息已经达成共识。然而,迄今为止,仍然没有真正的形成规范或标准,由此给企业管理人员粉饰财务报表,继而在人力资产方面做 文章 留下漏洞。 (二)相关理论有待完善 以往人们置身于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及成本会计方面的研究,人力资源开发成本、人力资源取得成本被列为人力资产,列示于资产负债表中长期资产项目,而人力资源使用成本则是被划分到当期损益中,对于这一理论相关研究学者已经达成了一致肯定,人力资源成本会计随之得以逐步完善。即便是在以往的人力资源价值确认方法的前提下相关学者又提出了许多新模式,但是这些模式仍然存在非常之多的缺陷和漏洞,需要进行更深一步的探讨与分析,这是现阶段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人员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 (三)账务处理存在弊端 人力资源无论因何种原因也无论在何时退出企业,也不管是几个人或者某个人退出企业,此类状况下所涉及到的会计账目非常清晰明了,在人力资本与人力资产的账务处理上也相对较为简单易行,仅仅需要做相反的会计分录,若退出企业时仍然还有未分摊完的人力资源开发成本与人力资源取得成本,那么便需要将其列入当期损益中。显然,就会计核算而言看似不存在任何问题,而实际上问题就在于数额确定方面。一般在人力资源投入的过程中,人们常常根据整体价值进行估算,但是在员工退出企业时则是对个体价值的确定,人力资源个体的价值并非能与群体价值划等号。由此可见,人力资源会计的实施有着较强的不可操作性。 四、加强人力资源成本会计运用及推广的建议 (一)深化及创新人力资本理念 要想将人力资本理念予以深化及创新,就需要从转变以往传统的观念着手。如今,在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方面有两个思想转变,首先是将非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同等看待,并且将两者均划分为一类资产。对于该转变切勿过度纠结于人力资源本身的特性,因为企业每年的人力资本均有显著差异,并且经常以变动的方式存在,这便使人力资本确定带有一定的不可操作性及随意性,所以应当尽可能避免该问题独辟蹊径。其次是让重要的人力资源与普通的人力资源共同参与到企业剩余价值分配中来。虽然重要人力资源为企业创造出的价值必然远远大于普通人力资源,但如果普通人力资源缺位,企业也无法顺利运营。 (二)加强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核算及报告的规范性 在人力资源成本核算中,人力资源的开发成本与取得成本实际上属于本性支出的范畴,因而可以将其划分到人力资产中,同时在有效的人力资源合同期以内进行分期摊销。除此之外,人力资源使用成本是收益性支出,所以应当将其当作是当期费用加以处理,这样就能够和传统会计大体上保持同一。其区别就在于,需要对“使用成本”总账科目加以设置,下设“调剂成本”、“维持成本”和“保障成本”等明细科目。 (三)建立健全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理论体系 在实践中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无法得以顺利应用和推广的关键因素就是相关理论仍然十分稚嫩,在实务中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因此,建立健全的人力资源成本理论体系显得至关重要。要想使该理论在实务中得到一致认可,则离不开实践的检验,因而在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理论研究中,并非是简单的理论界使命,同时还需要会计工作者的紧密配合,应当尽快将各个理论分支之间的嫌隙予以摒弃,将完善的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理论体系塑造起来。 五、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会计学科崭新的一个分支,人力资源会计是计量以及鉴别人力资源数据的重要会计方法,其主要目标就在于及时的向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变化的诸多信息资料,向相关外界人员提供不断变化的人力资源信息资料。人力资源会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就是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它不仅是成本会计的专项之一,同时还是人力资源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所具备的这种双重性质对于成本会计内容的健全和完善,对于财务会计体系的丰富和充实,均有着尤为重要的价值。虽然在人力资源成本今后的发展中仍然难以避免的会遇到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理论研究学者及广大会计工作者应当共同携手,不断地创新、改革,从正确的方向引动会计体系的革新,从而推动我国企业乃至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 猜你喜欢: 1. 浅谈成本会计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2. 浅谈成本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3. 关于成本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4. 有关成本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5. 浅谈成本会计毕业论文

成本会计心得3000字论文

浅谈成本会计的创新方法与发展论文

【摘要】 面对现代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即作业成本法与作业基础管理的兴起,战略成本管理方兴未艾,以及目标成本的推广应用等等,我国的成本会计工作如何顺应国际国内市场环境以及企业生产环境的变化,结合国情,引进、吸收、消化各种新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并总结我国自己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深思。本文探讨了可以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 成本会计创新

1、加强成本理论的研究,提高我国成本会计水平

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体系,理论研究者必须冲破传统会计观的束缚,解放思想,勇于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应本着创新精神、务实态度和严谨作风,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同实际工作者密切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广泛开展案例分析,从理论高度提炼成功经验,同时,理论研究应针对我国成本会计实际问题致力于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此基础上,讲究实效,建立成本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成本理论研究对成本会计实践的指导作用。

2、成本会计工作者应更新观念,树立成本效益、成本回避思想,充分发挥成本会计的职能作用

我们在评价企业成本工作绩效时,往往把成本升降作为唯一标准。这在理论上是说不通的,因为成本只表现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各种劳动耗费,至于这种耗费效益如何,却不是产品成本指标本身所能反映出来的。所以,成本工作绩效考核应通过投入与产出关系进行评价:一是产出的投入越少越好,二是投入的产出越多越好,三是投入增长慢于产出增长为好,四是投入减少快于产出减少为好,五是投入下降,产出上升为好。在实践中片面强调降低成本,势必挫伤企业为未来增效而支出某些短期看来高昂但却必要的费用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企业技术革新和产品更新换代。过去由于我们未能正确理解成本效益思想,导致有些企业在竞争中往往注重采用低成本战略,而忽视采用差异化战略。因为企业投产新型差异化产品,从短期看往往开支较大,但实际上这些新型差异化产品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从而得到更高的成本效益。

成本回避的核心是要求早期避免成本的发生,使挖掘降低成本潜力向预防性方向发展。现代成本会计的7个主要职能是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成本决策是成本会计的重要环节,在成本会计中居于中心地位。它同成本会计其他职能是密切联系的,成本预测是成本决策的前提,成本决策是成本计划的依据,成本控制是实现成本决策既定目标的保证,成本核算是成本决策预期目标是否实现的最后检验,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是实现成本决策目标的有效手段。毋庸置疑,现代成本会计职能归根到底是一种行为职能。在行为科学逐渐受到重视的今日,企业应把激励贯彻始终,其核心是创造一种适当的'激励环境,充分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群策群力,发挥成本会计职能作用,共同致力于整体目标的实现。

3、推进成本会计电算化

利用以计算机技术为中心的信息管理手段已成为现代成本会计的一种必然发展趋势。企业成本会计工作以电子计算机为手段,大大加快了信息反馈速度,增强了业务处理能力,对于及时、准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和核算,有效地实施成本控制,全面地考核、分析成本,都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实现成本会计电算化是当务之急,是实行新的成本会计方法的技术前提。

但是,当前会计电算化应用中还存在以下的问题:一是简单地停留在模仿替代手工核算阶段,只能进行事后反映,无法进行科学决策、预测和事中控制。一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采购、营销、人事、财会等子系统互相分割,尚未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三是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一般只是财务会计信息,不能充分反映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需求的信息。因此,为了推动会计电算化深入发展,必须加快会计电算化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将会计信息系统有机地融入企业整个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电算化的应用,为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4、学习外国一切先进的经验和方法,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西方成本会计是一门历史悠久的生机勃勃的学科。特别是随着适时制、战略管理、基准管理、限制理论、行为科学、运筹学、系统工程和电子计算机等各种科学技术成就在成本会计中的广泛应用,形成了新型的着重管理的经营型成本会计。例如适合我国当前多数企业实际需要的标准成本会计,责任成本会计、目标成本计算、质量成本会计、成本决策、成本预测和近十几年孕育的适时制与倒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与作业管理、成本企划、产品生命周期成本会计以及战略成本管理等。对此,我们应结合国情和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认真研究。有些方法可以直接引进,有些方法应加以改革和完善,有些方法只能在少数具备条件的企业采用,或局部吸收其方法。总之,为了完善发展我国的成本会计,借鉴西方成本会计理论与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这种学习要有创新,而创新只能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从而探索并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成本会计体系。

5、总结完善和推广我国行之有效的成本会计方法

我国企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成本会计经验,如编制成本计划阶段的项目测算法,成本指标归口分级管理,包括班组经济核算在内的厂内经济核算制,实际上都是强调“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管理和控制成本的积极性、创造性,至今仍不失为现代成本会计的有效方法、邯钢“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经验,以及潍坊亚星集团有限公司实行的“购销比价管理”,把企业管理成本的重点从以内部生产为中心,延伸到对供产销全过程的控制。这些都是值得总结和学习的。总之,近十几年来我国企业管理成本新鲜经验层出不穷,为发展成本管理、丰富成本会计内容作出了很大贡献,值得会计学术界深入学习,认真总结,将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加以总结完善。

6、完善成本会计组织,提高全员成本意识和素质

为了适应现代成本会计的发展,必须完善成本会计的组织,建立和健全成本会计规章制度,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管理成本,使决策层和所有部门、单位都重视成本,人人关心成本,提高全员成本意识和素质。对于成本会计人员来说,除了应具备会计职业道德之外,不仅要懂会计和财务管理,还要懂经营管理,特别是要熟悉生产技术,学会运用价值工程、成本最优化理论和方法;同时还要熟悉并掌握现代成本会计的理论与方法,学会预测、决策和控制,学会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笔者认为:根据成本会计人员职责的要求,我国一些工业企业在成本岗位上要配备成本工程师,以利于成本会计做到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充分发挥成本会计的职能作用。

浅谈成本会计论文

[摘要]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商品经济中的一个经济范畴,是商品价值的主要组成部分。成本的内容往往要服从于管理的需要。此外,由于从事经济活动的内容不同,成本含义也不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要求的提高,成本概念和内涵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人们所能感受到的成本范围逐渐地扩大。成本会计的理论结构是由成本会计的目标、假设、对象、原则等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加强其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成本;目标;原则

本文对成本会计的理论结构进行初步探讨,工业革命导致成本会计的产生,其理论与方法是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成本会计作为会计学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需要有一个理论结构,借以建立统一的逻辑推理体系。成本会计的理论结构是以成本会计假设为前提,围绕成本会计对象所形成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目标、对象、原则等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其目的在于解释、评价、指导和完善成本会计实务。

一、成本会计目标

1.基本目标。就是让一定的成本带来尽可能多的收入或收益,即提高经济效益。成本会计正是从成本费用的计量、记录、计算及监督等方面着手,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并以经济效益为最高目标。

2.具体目标。就是指成本会计实践中向谁提供信息、提供什么信息、怎样提供信息。成本会计主要是通过成本费用报告、统计数据及专题报告等形式,为内部相关部门和员工提供特定的和综合的成本会计信息,以便其进行成本规划与管理控制。

3.终极目标。就是进行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成本效益最大化。成本会计的最重要特征,是把注意力放在企业资源的详细计划和有效的控制方面。企业如何安排、使用上述资源,必须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任务来计划资源的投入、使用以及测算这些资源投入使用后的效率和效益。

二、成本会计假设

1.成本会计主体。按照现代成本会计的观点,企业或其他组织等独立的经济主体是成本开支的真正主体,其成本是指为最终实现目标而耗费或放弃的各种物质资料、劳务和支付给职工的工资等,或者说是为争取收入而付出的代价。

2.持续经营。是指成本核算应以持续、正常的经济活动为前提。这样才能使成本会计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建立在非清算的基础上,具体表现为各项资产以持续经营价值计价,资产的耗费以实际成本计价,各项费用成本体现已耗资产价值的货币反映,从而保持成本会计信息处理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3.成本计算分期。持续经营确定了目前及将来的预期状态,为了提供一定时期的成本会计信息,与会计报表的周期相一致,会计分期的运用,使得成本会计在成本费用的计量方法和内容上具有了鲜明的特色,正确划分各个时期的成本费用界限。这样,才能有利于费用、收入、利润的确认和计量,保证成本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以免误导使用者。

4.多重计量。成本一般表现为经济活动付出的代价,这些代价中包括物质资料的耗费,人力资源体力和脑力等精神成本的耗费。货币计量的优点是具有广泛的综合性和概括能力,但由于受人们认识水平的限制,要将人力资源精神成本等非货币计量属性完全转化为货币计量,是难以做到的或其准确性不能保证。所以,成本会计的计量可采用货币计量和非货币计量相结合,既采用货币单位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成本和效益,又采用实物指标,甚至用文字来说明职工对所做出的贡献和造成的损失。

5.公正分配。费用分配的公正性直接关系到成本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所谓公正,指间接费用分配标准的选择上,应根据因果关系,选择与所分配费用的高低最密切的标准。要求尽可能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保持分配方法的合理性。公正是一种相对的概念,既是主观假设,也是成本会计陈报信息的一项基本前提。

三、成本会计对象

成本会计是以费用为对象,对资金运动过程中的耗费进行分类、计量和分配,为成本预测、决策、控制、分析与考核提供客观依据的一门分支会计。从本质上看,同一般会计对象一样,成本会计对象仍在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所不同的只是限于资金耗费方面的资金运动,并且具有既侧重于单位整体的资金运动,更侧重于单位内部各责任单位的资金运动的特点。就性质上来说,成本会计是合理利用内部资源的控制会计,主要服务于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提供决策制订和业绩评价所需信息。

四、成本会计原则

成本会计原则是规范成本会计行为的指南,是成本会计工作中应遵循的各项基本原则,提供信息使用者所需的高质量成本信息。成本会计在坚持一般会计核算原则的同时,又要符合其独特的要求,拓展或改变部分原则的内涵。

1.合法性原则。它是指成本会计核算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规定,严格遵守成本开支范围,从而保证信息的准确和可靠。同时,也不能人为地混淆成本和期间费用、不同成本计算对象、不同期间成本等的划分界限,这些从严格意义上讲,也是违法违规行为。

2.受益性原则。成本费用的分配方法应按成本驱动原理,遵循受益性原则进行选择,体现“谁受益谁负担”的思想。在具体选择分配方法时,按照受益性原则的要求,所采用的方法对各分配对象所分配的费用成正比例关系,受益多的多负担,受益少的少负担,从而体现分配费用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3.目标性原则。企业进行成本管理必然具有明确的目标,期望发生的成本支出能够带来尽可能大的效益,即实现成本效益最大化。这就要求成本会计提供的信息要有针对性,及时地为成本管理提供所需的信息资源,满足决策需要。

4.可理解性原则。既然成本会计的现实主要目的是向使用者提供对他们决策有用的成本信息,那么可理解性便是重要的一个质量特征。所谓可理解性,指既要保证所有重要事项都能得到充分披露,又要避免提供过分琐碎的信息而使使用者不得要领。从信息提供者的角度来说,应当在保证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力求使成本会计信息通俗易懂,便于使用者分析和利用看得懂的信息资源。

五、结束语

成本会计目标属于成本会计理论结构的最高层次,构成其理论基石;成本会计假设规定了成本会计运行的前提和制约条件;成本会计对象及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体现了成本会计目标的具体要求;成本会计原则作为成本会计工作的基本指导方针和实务处理的具体规范,是保证成本会计目标得以实现的强有力手段。

成本会计分析3000字论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成本会计也在发生变化。成本会计作为一种管理经济的活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成本会计案例分析 毕业 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成本会计案例分析毕业论文篇1 浅谈企业成本会计工作有效实施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间的竞争呈现出白热化。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获得优势地位,实现企业自身长效发展,必须要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工作。成本会计是现代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注重成本会计工作,建立完善的成本会计体系,结合企业实际生产经营状况,经过全面分析和论证,为有效实施企业成本会计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1、企业成本会计工作职能概述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内部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较大变化,相应地为了能够提升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成本会计工作也同样发生着变化。企业成本会计工作的最基本职能作用随着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 企业管理 水平的提高,成本会计工作职能是反映职能。 反映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所产生的消耗、运用相关的成本会计 方法 对企业成本进行计量、记录、归类汇总后准确计算出成本对象总成本以及单位成本等。随着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成本会计还需要担负起企业生产成本计划、单位成本计划以及生财为用预算编制、审核等职能。通过有效实施成本会计工作能够实现对企业生产经营中所遇投资管理风险的事前控制,降低投资风险,为企业赢得良好经营效益提供重要保障。为了能够充分发挥成本会计职能作用,更好地服务企业,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需要企业针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际,建立完善的成本会计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监督和管理。不断提高成本会计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等 措施 推进成本会计工作的有效性实施。 2、企业有效实施成本会计工作策略 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际,建立完善的成本会计体系 企业应结合自身行业特点、生产工艺流程、管理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成本会计体系。当前,部分企业在成本会计工作开展过程中,没有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成本会计体系,存在工作方法落后,同企业实际需求不匹配;有些企业甚至是直接搬用其他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方法和 经验 来开展本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使得成本会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不仅没有有效控制好企业成本,反而造成企业资源的大量浪费。所以,现代企业应结合自身行业特点、会计成本工作特点等,经过综合分析和论证后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会计工作制度和流程,并加强成本会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细化企业成本会计基础工作,推进会计成本工作卓有成效开展 首先,应健全企业成本会计的原始记录。健全原始记录,按照企业规定成本会计工作规程,真实记录和反映企业生产活动和经济活动的具体实施情况,为企业项目核算、各种费用预算编制以及成本费用支出等提供重要资料依据。健全原始记录应注意记录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其次。应建立完善的存货计量、验收、领退和盘点制度。企业生产的产品和采购的物品要做好存货计量、验收。尤其是采购的物品或材料要做好领用和未使用完退回的记录,避免造成材料和物品浪费,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要定期对企业库存进行盘点,以准确掌握企业产品储备情况、生产实际对库存影响和成本中材料费用支出情况。 第三,加强定额管理。定额管理是企业成本会计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对企业成本控制有着直接性影响。采用科学合理的定额能为企业对产品成本预测、核算以及控制管理提供重要依据。企业编制成本计划过程中,通常是根据企业生产实际情况来制定动态定额体系。比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如果设备出现故障势不仅会影响产品质量,还用增加生产耗材,影响生产效率。同时各种设备在调试过程中也会浪费一部分的材料。 这个时候,原定的生产消耗定额肯定同生产实际不相符的,需要采用动态定额体系,并结合设备实际情况对该部分定额衡量。此外,为保证定额制定后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企业还需根据生产发展实际情况,比如生产技术的更新、生产效率的提高对定额进行修订和完善,以便为企业成本管理和核算提供精准客观依据。 以经营决策职能开展,促进成本会计工作有效实施 企业成本会计工作的有效实施必须要得到领导的对该项工作的重视,尤其是要认识到成本会计对经营决策参与职能的重要作用。将成本会计工作放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体系的重要位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若想实现长效发展,必须要对企业的未来进行科学规划。企业发展规划前应充分地对企业当前生产经营实际情况进行掌握,并制定严密的生产管理制度和经济管理制度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打算。成本会计工作在企业整个发展规划中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具体分析,企业成本会计工作人员应根据企业历史成本资料和透彻掌握周边市场情况,采用科学的预测方法来预测企业成本水平。进而制定成本控制标准和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投入,生产效能最大化的方案和措施。在企业未来规范发展工作中所涉及到的企业经营决策问题,成本会计工作都为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相应,企业做出了科学决策,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必定会推进成本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3、结语 综上,在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的今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若想提升自身竞争能力,推进企业平稳发展,必须要重视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结合企业自身发展实际,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成本会计体系,细化成本会计基础工作,充分发挥成本会计工作职能作用,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生产和管理。 成本会计案例分析毕业论文篇2 浅析当前成本会计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1对成本会计的认知 11成本会计与其他学科内容交叉 成本会计作为会计中的一种与其他的会计之间存在很大的交叉,在进行成本核算的过程当中往往涉及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同时也离不开财务会计的支持,因此成本会计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 12混淆成本会计与成本管理 成本会计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着成本核算工作来开展的,通过成本核算能够对相关的情况进行详细的掌握,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从而使企业能够提高经济效益。但是当前很多成本会计只是单纯地进行成本核算工作,而在成本管理方面的力度还远远不够。 13生产成本比重下降 随着相关技术不断走向成熟,当前在生产领域的成本在不断降低,而相应的营销以及仓储等环节的成本却不断提升。当前成本会计将核算的重点放在生产成本的控制之上,而对于营销以及其他环节的一些成本却缺乏足够的重视,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会计信息质量下降,甚至出现失真的情况。 2新经济环境和管理方式对成本会计的冲击和影响 21知识经济带来的冲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在生产过程当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竞争的成败。而传统的成本会计在成本核算的过程当中往往只能够看到有形的资产消耗,而对于知识的消耗却常常视而不见。这给成本会计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挑战。 22新制造环境对成本会计的冲击 在现代化的制造环境当中,各种先进的机械设备的采用,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模式,使生产效率得到极大的飞跃,也使生产过程当中的成本不断降低,生产效率不断提高,造成成本下降。在现代化的制造环境之下,制造费用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而直接的人工成本则在不断缩水,只有制造成本的1/3。如果成本会计在进行成本核算的过程当中不去进行改革,而是将制造费用由人工工时去进行分配,势必会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 23竞争加剧使管理者更希望得到准确成本信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外大量公司涌入国内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激化了市场上的竞争。当前我国市场上的企业面临着激励的竞争环境,为了能够在激烈的竞争当中不断地发展壮大,各个企业都十分重视对自身成本的控制,从而使自己的产品更具有优势。 24企业生产组织特点将发生变化 知识经济社会中,人们的需求丰富多样,企业在生产组织与安排上必须体现出适应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技术的进步,使产品生产周期大大缩短,生产周期与成本计算期可能始终一致,分步法和品种法的核算显得必要性不大。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更需要成本精确计算,公司没有时间做出成本计算调整,迫切需要企业成本计算的正确性。 3解决对策及建议 面对现代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挑战,我国的成本会计工作如何结合国情,引进、吸收、消化各种新的管理理论与方法,顺应国际国内市场环境以及企业生产环境的变化,值得我们深思。 31完善我国成本会计的理论体系 完善成本会计理论时,随着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不断成熟,注册会计师的队伍将逐渐壮大。这批高素质人才在经过实践的历练后,他们不会选择在日常的会计核算中墨守套路,做一个核算机器。而更倾向于积极运用会计准则的灵活性特征,依照企业的特点结合自己的决策来选择适合的会计政策去处理会计实务问题,从而进一步达到并实现理论创新的目标。 32会计行为客体的要求 企业进行会计行为,主要是为内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服务。日前,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逐渐促使这些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特别是对于那些具有可比性的信息的相关需求大幅度增加。在这一情况下,会计准则也就应运而生并充当规范体系内的合理补充。特别是对于那些多个利益主体并存的大型的会计主体而言,由于各个利益主体对信息的需求各异,有些甚至是相悖的,为满足各自的信息要求,企业会更加倾向于作为公认会计规范的会计准则去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33会计环境的要求 随着经济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和改革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也逐渐被提上议程。而这一日益完善的系统机制会使得制定出来的会计准则更加的规范合理。因此,在多部门同一协作下制定出来的会计准则将会更好地为服务并规范会计核算工作,而逐步完善的准则体系也使其有朝一日取代会计制度成为必然趋势。 完善成本会计组织,提高全员素质,需要建立和健全成本会计 规章制度 ,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管理成本,使决策层和所有部门都重视成本,人人关心成本,提高全员成本意识。对于成本会计人员来说,除了应具备会计职业道德以外,不仅要懂会计还有 财务管理 ,还要懂经营管理,特别是要熟悉生产技术,学会运用价值工程、成本最优化理论和方法;随着战略管理、限制理论、行为科学和系统工程等各种科学技术在成本会计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形成了新型的着重管理的经营型成本会计,如适合多数企业需要的标准成本会计、责任成本会计、目标成本计算、质量成本会计、成本决策、成本预测和作业成本法与作业管理以及战略成本管理等。 对此,我们应视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同时还要熟悉并掌握现代成本会计理论与方法,学会预测,决策和控制,准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和核算,有效地实施成本控制,全面地考核,分析成本,以利于成本会计做到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充分发挥成本会计的作用。 全球化已经成为当前的一个大趋势,在全球范围内如果能够有一个通用的会计准则来打破各个国家之间的会计制度,将会十分有利于各个国家之间进一步的经济交流。我国应该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把握这个机会,对我国的会计制度进行创新,不断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另外,会计作为一种通用的商业语言,只有各行业各部门尽可能地采用相趋同的会计准则,才可以更科学合理的为相关信息使用者服务,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企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健康长远发展。 综上所述,现在及其将来一段时间内,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仍将长期并存。但从长远的角度看,会计制度被会计准则所取代已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 成本会计案例分析毕业论文篇3 试论人力资源成本会计 现阶段,人已经逐渐成为置身于市场竞争不可或缺的武器,由此大大推动了人力资源的蓬勃发展。简单的来说,人力资源是一类能够创造出价值的资本,因而在其使用的过程当中势必会有不同的成本产生,在投资支出中会计进行人力资源的计量,由此人力资源会计成本形成。在人力资源会计当中,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是其中的一个基本组成内容,探讨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掌握企业人力资源在培训、辞退、招聘以及使用等相关方面所带来的成本影响,继而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需求。 一、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模式 (一)确认人力资源成本 具体而言,人力资源成本确认即对人力资源投资成本的相关项目进行确认的一个范围。根据相关研究学者所赋予的任务,但凡是关系到人力资源使用、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取得、人力资源 离职 和人力资源使用等方面的投入成本均需要予以反映,作为人力资源会计尤为关键的反映对象,人力资源投资依附于人力资源进入企业直至退出企业的时间顺序,并且还涉及到投资人力资源的不同目的。大体上可以将该投诉划分为以下项目:其一,人力资源保障成本;其二,人力资源开发成本;其三,人力资源取得成本;其四,人力资源损失;其五,人力资源维持成本。 (二)计量人力资源成本 当确认人力资源成本项目的基本概念和含义后,则需要选择适当的计量方法,确定所需的计量基础,以此量化人力资源成本。按照不同的人力资源成本项目具备的特点,将项目所涉及到的相关费用经过计算相加,也可以直接相加。正是因为与其他物质资源相比,人力资源在投资形式方面有着显著差异,同时考虑到人力资源成本特点,可以采取重置成本法、历史成本法和应付成本法等方法。 二、人力资源成本的构成 (一)取得成本 企业在员工录用和员工招募中会产生人力资源取得成本,该成本应当由被企业所录用的员工予以承担,在员工的服务年限以内进行分期摊销,具体涉及到招募、选拔、录用与安置成本。第一,招募成本是由企业用于人力资源招募的间接管理费、直接业务费、预付费用和直接劳务费组成,涉及到招聘洽谈会议费、宣传资料费、临时场地使用费、 广告 费、水电费、代理费和办公费等。第二,选拔成本即企业为了能够选择到所需的员工所发生的一系列费用,包括选拔各个环节诸如 面试 、评价、调查以及体检等过程当中产生的于决定是否录用相关的费用。其三,录用成本即企业在诸多的应聘人员当中将合格者选拔出来,并且正式将其录取为企业员工过程当中产生的费用,比如录用手续费。其四,安置成本即企业把已录用的员工安排到相应的岗位上而形成的费用,具体包括为安置录用员工产生的交通费用、行政管理费用和临时生活费用等。 (二)开发成本 人力资源开发成本指的是企业对已经录用的员工开展岗位培训,使这些新员工能够进一步的熟悉和了解企业,继而真正达到所应聘岗位所需的能力亦或是提高其技能水平所形成的费用,比如脱产培训成本、上岗前培训成本等。第一,脱产培训成本即企业按照工作需求与生产需要,准许员工离开工作岗位进行长时间或者短时间培训所产生的费用。第二,上岗前培训成本又被称之为定向成本,是企业对已录用员工在其上岗之前进行业务技能、业务知识、 企业 文化 、思想政治、制度规章等 教育 而产生的一系列支出。 (三)使用成本 企业的人力资源使用成本指的是为了恢复员工或者补偿员工在工作中脑力消耗、体力消耗所间接、直接向劳动人员支付的相关费用。具体包括调剂成本、维持成本与奖励成本三部分。第一,调剂成本即调剂员工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使员工能够消除疲劳,使员工队伍得以稳定,同时吸引外部员工进入企业任职而支出的费用。第二,维持成本即确保人力资源能够维持自身的劳动力进行生产、再生产所发生的费用,简单的说也就是劳动报酬,涉及到津贴、工资、年终分红以及各项福利等。其三,奖励成本即为了更好的激励员工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由此对员工的特别贡献或者超额劳动而给予的奖金,是对企业人力资源主体自身的能力超常支付的补偿费用。 (四)替代成本 替代成本指的是企业人力资源重置所作的牺牲,包括为开发替代者或者取得替代者所产生的成本。替代成本具备着职务替代成本与个人替代成本的双重概念,其中,个人替代成本是采用可以提供一组同等服务的人员将目前企业雇佣的人员代替而产生的成本,是另一个人向企业提供同等服务而产生的替代成本。 三、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使用中的常见问题 (一)人力资源成本核算及 报告 非标准化导致信息失真 在理论方面,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相关报告及核算近年来日趋完善,为了能够进一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人员对企业人力资源信息方面的需求,在传统的财务报表中纳入人力资源会计信息已经达成共识。然而,迄今为止,仍然没有真正的形成规范或标准,由此给企业管理人员粉饰财务报表,继而在人力资产方面做 文章 留下漏洞。 (二)相关理论有待完善 以往人们置身于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及成本会计方面的研究,人力资源开发成本、人力资源取得成本被列为人力资产,列示于资产负债表中长期资产项目,而人力资源使用成本则是被划分到当期损益中,对于这一理论相关研究学者已经达成了一致肯定,人力资源成本会计随之得以逐步完善。即便是在以往的人力资源价值确认方法的前提下相关学者又提出了许多新模式,但是这些模式仍然存在非常之多的缺陷和漏洞,需要进行更深一步的探讨与分析,这是现阶段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人员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 (三)账务处理存在弊端 人力资源无论因何种原因也无论在何时退出企业,也不管是几个人或者某个人退出企业,此类状况下所涉及到的会计账目非常清晰明了,在人力资本与人力资产的账务处理上也相对较为简单易行,仅仅需要做相反的会计分录,若退出企业时仍然还有未分摊完的人力资源开发成本与人力资源取得成本,那么便需要将其列入当期损益中。显然,就会计核算而言看似不存在任何问题,而实际上问题就在于数额确定方面。一般在人力资源投入的过程中,人们常常根据整体价值进行估算,但是在员工退出企业时则是对个体价值的确定,人力资源个体的价值并非能与群体价值划等号。由此可见,人力资源会计的实施有着较强的不可操作性。 四、加强人力资源成本会计运用及推广的建议 (一)深化及创新人力资本理念 要想将人力资本理念予以深化及创新,就需要从转变以往传统的观念着手。如今,在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方面有两个思想转变,首先是将非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同等看待,并且将两者均划分为一类资产。对于该转变切勿过度纠结于人力资源本身的特性,因为企业每年的人力资本均有显著差异,并且经常以变动的方式存在,这便使人力资本确定带有一定的不可操作性及随意性,所以应当尽可能避免该问题独辟蹊径。其次是让重要的人力资源与普通的人力资源共同参与到企业剩余价值分配中来。虽然重要人力资源为企业创造出的价值必然远远大于普通人力资源,但如果普通人力资源缺位,企业也无法顺利运营。 (二)加强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核算及报告的规范性 在人力资源成本核算中,人力资源的开发成本与取得成本实际上属于本性支出的范畴,因而可以将其划分到人力资产中,同时在有效的人力资源合同期以内进行分期摊销。除此之外,人力资源使用成本是收益性支出,所以应当将其当作是当期费用加以处理,这样就能够和传统会计大体上保持同一。其区别就在于,需要对“使用成本”总账科目加以设置,下设“调剂成本”、“维持成本”和“保障成本”等明细科目。 (三)建立健全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理论体系 在实践中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无法得以顺利应用和推广的关键因素就是相关理论仍然十分稚嫩,在实务中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因此,建立健全的人力资源成本理论体系显得至关重要。要想使该理论在实务中得到一致认可,则离不开实践的检验,因而在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理论研究中,并非是简单的理论界使命,同时还需要会计工作者的紧密配合,应当尽快将各个理论分支之间的嫌隙予以摒弃,将完善的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理论体系塑造起来。 五、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会计学科崭新的一个分支,人力资源会计是计量以及鉴别人力资源数据的重要会计方法,其主要目标就在于及时的向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变化的诸多信息资料,向相关外界人员提供不断变化的人力资源信息资料。人力资源会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就是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它不仅是成本会计的专项之一,同时还是人力资源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所具备的这种双重性质对于成本会计内容的健全和完善,对于财务会计体系的丰富和充实,均有着尤为重要的价值。虽然在人力资源成本今后的发展中仍然难以避免的会遇到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理论研究学者及广大会计工作者应当共同携手,不断地创新、改革,从正确的方向引动会计体系的革新,从而推动我国企业乃至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 猜你喜欢: 1. 浅谈成本会计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2. 浅谈成本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3. 关于成本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4. 有关成本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5. 浅谈成本会计毕业论文

提供一些会计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供参考。一、会计方面(含会计理论、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资产评估)1.金融衍生工具研究2.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及其防范3.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4.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5.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的探讨6.论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7.论稳健原则对中国上市公司的适用性及其实际应用8.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9.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协调10.企业破产的若干财务问题11.财务会计的公允价值计量研究12.论财务报告的改进13.论企业分部的信息披露14.我国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15.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研究16.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17.关于企业合并报表会计问题研究18.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初探19.现金流量表及其分析20.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研究21.合并报表若干理论的探讨22.增值表在我国的应用初探23.上市公司中期报告研究24.现行财务报告模式面临的挑战及改革对策25.表外筹资会计问题研究26.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及其改革27.关于资产减值会计的探讨28.盈余管理研究29.企业债务重组问题研究30.网络会计若干问题探讨31.论绿色会计32.环境会计若干问题研究33.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责任会计34.人本主义的管理学思考――人力资源会计若干问题35.试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会计36.全面收益模式若干问题研究37.企业资产重组中的会计问题研究38.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39.战略成本管理若干问题研究40.内部结算价格的制定和应用41.跨国公司转让定价问题的探讨42.我国企业集团会计若干问题研究43.责任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运用与发展44.试论会计监管45.会计人员管理体制问题研究46.高新技术企业的价值评估47.企业资产重组中的价值评估48.企业整体评估中若干问题的思考49.新会计制度对企业的影响50.《企业会计制度》的创新51.我国加入WTO后会计面临的挑战52.XX准则的国际比较(例如:中美无形资产准则的比较)53.新旧债务重组准则比较及对企业的影响54.无形资产会计问题研究55.萨宾纳斯――奥克斯莱法案对中国会计的影响56.对资产概念的回顾与思考57.规范会计研究与实证会计研究比较分析58.试论会计政策及其选择59.对虚拟企业几个财务会计问题的探讨60.知识经济下无形资产会计问题探讨61.两方实证会计理论及其在我国的运用二、财务管理方面(含财务管理、管理会计)1.管理层收购问题探讨2.MBO对财务的影响与信息披露3.论杠杆收购4.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5.投资组合理论与财务风险的防范6.代理人理论与财务监督7.金融市场与企业筹资8.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筹资渠道9.中西方企业融资结构比较10.论我国的融资租赁11.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12.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研究13.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研究14.负债经营的有关问题研究15.股利分配政策研究16.企业并购的财务效应分析17.独立董事的独立性研究18.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企业财务管理19.现代企业财务目标的选择20.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1.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22.中国民营企业融资模式――上市公司并购23.债转股问题研究24.公司财务战略研究25.财务公司营运策略研究26.资本经营若干思考27.风险投资运作与管理28.论风险投资的运作机制29.企业资产重组中的财务问题研究30.资产重组的管理会计问题研究31.企业兼并中的财务决策32.企业并购的筹资与支付方式选择研究33.战略(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34.股票期权问题的研究35.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融资问题研究36.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37.国际税收筹划研究38.企业跨国经营的税收筹划问题39.税收筹划与企业财务管理40.XXX税(例如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41.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42.入世对我国税务会计的影响及展望43.我国加入WTO后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44.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战略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分析战略成本会计是指企业通过对投资决策和实施、研究开发与设计、原料采购、产品生产、销售与售后服务进行全面的监控,将这些监控贯穿于产品进入市场到退出市场的全过程,从战略的角度研究影响成本的各个环节,规划并控制成本使之保持在适度水平,以便在市场上取得持久的竞争优势,确保企业有效地完成既定的业绩要求,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现代企业管理是企业全员管理、全过程管理和全方位管理。由于电子技术运用于产业形成了高度电脑化高度自动化的生产,形成了新的制造环境。在新的制造环境下,企业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成本会计技术。战略成本会计突破了传统成本会计把成本局限在微观层面上的研究,而把重点转向企业整体战略这一更为广阔的领域,从而有利于企业正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正确地选择经营战略,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战略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一、在企业高层决策管理的应用战略成本会计为有效地服务于企业的战略管理,及时提供以外向型为主体的多样化信息和相应的分析研究资料,为企业高层领导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战略思考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从而使他们能据此高瞻远瞩地对企业内外的环境和条件进行综合透视,从中了解竞争对手的长处和短处及今后的战备趋向;并了解现有和潜在顾客目前的需求及其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而洞察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可能捕捉的机遇和面临的挑战。战略成本会计管理在企业中获得领导者的支持,企业成功才会推广战略成本会计,进而开展战略管理。同时,战略成本会计系统是全员工程,其成本核算体系设计、基础数据收集以及改善行动都需要全员参与,实施战略成本会计不可避免会导致对个人和组织的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组织机构也要为适应系统的成功实施进行再造。二、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成本水平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质量体现,表明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不可或缺部分,如何将战略成本会计理论与方法正确引进和运用于战略成本会计管理是目前我国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的一步。战略成本会计认为采购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采购成本,而且包括与低质量、低可靠性和不理想的运输条件相联系的成本。因此在对成本的管理中不应仅仅考虑采购价格,同时还应考虑到采购的原材料的质量、可靠性和送货的及时性等多种因素,这样确定的成本涵盖的内容更全面,提供的数据更实际可靠。在进行了对采购成本的归集处理工作后,还应分析价值链中采购环节每一作业与成本的关系,以作业为基础,按照因果关系把采购成本分配到其应承担的产品成本中,这样使得产品成本相关性大为增强。企业不仅要设计出符合顾客需求并具良好品质及机能的产品,且同时必须达成其成本目标。至于中间过程是要透过降低多少材料费、加工费等来达成目标,则由各设计部门视其创意而定。要根据各个环境反馈的信息进行成本预估、确认设计部门目标达成的情况。三、在企业市场定位管理中的应用在战略成本会计系统中,首先考虑产品在市场的定位问题,一是考虑产品类型的定位;二是考虑产品在同行业中的定位。在生产阶段,成功实施战略成本会计系统需要以高质量的经济信息为基础,并且注意收集一些信息:如产品的数量、质量、消耗、成本和生产组织等信息,财务信息,销售信息。取得信息后,根据企业内部有限资源及外部市场环境,对不同条件下的决策目标求出备选方案。再结合具有丰富知识经验的管理者的定性分析,从各种备选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选择,从而确定最佳方案。同时战略成本会计系统的实施也推动了企业信息化进程。战略成本会计系统通过对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使整个企业各个部门之间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络,明确各部门的责任,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发生,避免不必要的生产环节。四、企业售后服务管理中的应用实施战略成本会计的目的即是降低总成本,对成本实行优化管理。主要应从适宜质量控制、网点布局控制、完善售后服务几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产品质量的适宜水平控制,主要是正确处理质量与成本的关系,力求实现适宜质量与较低成本的最佳结合。为此,应当注重对质量成本的控制;其次,要注重从战略成本会计角度强化质量经济分析。定期向户进行调查,然后将信息反馈给成本会计部门,进行分析,这样,可以使成本质量得到优化配置,有效的削减隐没成本。销售阶段的的成本会计系统可以通过网点配置与布局的合理化进一步得以实现;最后,完善售后服务产品的售后服务对于企业稳定和吸引顾客源、树立良好形象、促进销售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从成本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售后服务这一活动时,增加服务设施或人员,可降低由于等待服务而发生的等候费用,但却相应增加了服务机构的费用,如商品仓库的发料和领料就存在这一矛盾。

会计成本论文8000字

成本管理会计是新形势下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结合的新领域,其中风险成本管理会计又是其领域中的一个研究难点,本文有浅入深,从一个新的视角出发,对风险成本管理会计的研究认识进行一个新的探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成本控制会计论文的范文,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谈会计工作者如何做好成本控制

企业经济管理欲求长远发展、最大利润。所应采取的根本方法就是采用更加高效、严格规范并且更加制度化的成本控制策略。在目前来看,成本会计的策略包括标准成本会计、责任成本会计和精益成本会计三种。每种会计策略在内容、特点、与作用上比较而言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所以,对于一个合格的企业的负责人,应当根据自家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会计策略,使用不同的方法体系,降低企业成本。所以说,企业领导在企业成本管理实务要加深自我认识,以实现企业成本良好控制。笔者从事多年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结合自己在企业中从事经营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对会计工作者者如何做好成本的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与讨论。

一、存在于成本控制中的几点问题

成本控制是一个公司、企业的运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因此应该引起公司的管理阶层和会计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在传统的模式上,会计工作者的工作形式和工作对象比较单一,而且,对本公司、企业的经济方面并不具有明确的引导作用。而且部分会计工作者不具备过硬的专业水平和良好的专业素养。所以各企业应该合理调节,完善自我成本控制模式。用多种方式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工作认真程度,督促做好企业成本分析。

(一)某些会计工作人员应的综合素质较低

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成本控制等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发展程度,对企业的成本种类、经济利益的都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要求会计工作人员有良好的专业素养,过硬的职业技能,高尚的职业情操。但是目前来看,很多会计人员并不具备以上水平和能力。会计人员的素质对企业的经济利益有着直接的关系,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管理水平低下,势必会对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有极其不良的影响。

(二)部分会计工作人员对资金管理不利、监督不严

但目前来看,很多会计人员要不能做到合理的使用资金,主要应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使公司、企业的资金与财务所承担着极大的风险。第二,不能完全合理的调配使用资金。很大程度上不根据企业已拟定的计划,完成项目的成本管理与控制,对企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损失。甚至有些会计工作人员对于加强经营管理,降低成本费用等等方面的常识都知之甚少以致出现等级投产紊乱等不良现象;此外,很多企业中的会计工作人员不能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状况加快工程结算,无法使投入的资金及早回收。并且没有对成本项目的成本执行进行全过程的监控,无法确保资金的合理运用。

二、成本控制专业会计信息的效益构成及问题的解决方案

成本控制方面广泛,它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所以传统模式上的统筹工作的拘泥于某一方面,而是一个具有主次关系的系统工程。要在大力宣传成本管理好坏是直接住在企业生存发展大局的同时,充分认识到成本控制在企业所开展工作各个项目中极其重要的位置,使广大员充分理解到成本控制的深意,并自觉地为企业谋福利、创发展。对资金的良好管理是实现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公司、企业全部工作质量的综合指标,也是作为一个合格的会计工作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工作人员应该合理地把计划,财务,物资邮寄的结合起来,并加以创新,使这三方面工作构成一个具有极高确定性的管理模式。要分工细化,严格的按照既定规则考核企业运营时各个项目的成本投入量。在源头上降低成本,解决问题。

(一)降低操作成本

经验证,在其他因素不变的特定的情况下,降低成本始终是影响利润变化的第一因素。而且,降低成本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方式实现。在现有的经济体制、企业规模、技术水平、质量标准等各个因素的制约下,通过降低企业产品生产、减少办公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合理的控制管理等方式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成本。通常来说,这种意义上的成本降低属于公司企业日常成本管理控制的范畴。不能让使公司、企业的资金与财务承担风险,要合理的调配使用资金。在最大程度上根据企业已拟定的计划,完成项目的成本管理与控制,避免对企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二)增加企业的利润

适当的降低成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的利润,但是在有些条件下,最有效地策略是通过增加少量单方面成本获取较多的企业利益。当成本存在某些方面的变动时,其他因素与成本相互关联也必将发生改变。在成本降低需求与生产经营模式之间做出权衡这一取舍是目前来说成本管理极其难以回避的困难选择问题。而简单的以成本价格的高低来衡量容易造成某些方面的问题,所以只有把成本、价格、销量质量等决定因素良好的结合起来,相互联系,支持企业为保证质量,合理价格,扩大市场份额各方面对成本的需要,才能让企业在最大程度上获得利润,也便于进一步提高公司企业成本控制各项工作中的策略选择。

(三)从长远角度为企业发展提供战略支持

企业的长远发展需要从各方面为其提供战略支持,信息爆炸的当今很多的战略支持工作需要大量的成本信息与其形成良好的配合。公司、企业可采取较为进步的成本领先战略,要能自我控制强化控制管理,从最大程度上降低成本。想要增加企业的根本利益,关键点即是战略的合理选择与良好执行。要结合企业为实施战略对成本管理和成本自身管理的需要,在企业能够承受、企业战略许可的前提下,引导企业走向成本最低化。

三、结论

由于成本控制是一个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算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并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于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所以对于一个企业发展的常远角度来说,会计工作者如何做好企业的成本控制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本文中提到了成本控制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首先必须要求会计工作者本身的素质要很高其次要降低操作成本从而从常远角度为了企业发展做一些选择,那么只有做到这些,一个会计工作者才能做好成本控制。

会计成本控制中的定额管理分析

摘要:实现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经营目标,企业的利润是总产值和成本的差,要使企业的利润最大,不仅需要增加企业的营收,还需要控制企业的成本。企业的会计成本控制是企业重要的内控内容,定额管理是进行成本控制的主要手段,和现代企业成本控制的发展方向相符。本文分析了定理管理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定额管理的组成,并具体说明了定额管理对企业发展的意义,以期加深人们对会计成本控制中定额管理的理解,更好地加强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的发展。

关键词:会计成本控制;定额管理;内涵;组成;意义

定额管理是为了增加成本的可控水平,充分调动成本支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开源节流,使企业的成本控制目标能够更好地达成。以往的会计成本控制大多是根据预算来进行,成本超支的部分再进行补足,这样实际上就存在制度、人员上的妥协,难以进行有效地控制。定额管理采取定额的方式,确定一定的成本标准来完成相应的任务、工作,这样就使得成本控制的目标更加明确,对于企业的会计成本控制效果更佳显著。

1.定额管理的内涵分析

定额,是指企业依据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在自身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规定人力、财力、物力等来完成目标产品的生产的标准额度。其客观地反映了产品生产所需要的材料的数量,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盈利,从节流的角度来对企业的会计成本进行控制,减少企业在生产经营上各个方面的消耗,以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定额管理就是利用定额指标来合理配置企业的人力、物力等资源,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在当前的企业成本控制管理中,定额管理是其重要的基础。

2.定额管理的组成

通过对定额管理内涵的分析,我们对其有了进一步了解,具体来说,定理管理主要由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组成:

考察经济活动

企业的经济活动周期往往很难进行把握,为此,预算的执行状况是管理者需要定期考察的内容,只有了解具体的执行情况,才能更好地了解预算和实际执行之间的差距,进而找到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修复,使其按照既定的定额标准来执行,从而提升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定期的经济考察活动,能够使企业的定额体系更加完善,使企业会计成本中的定额标准更加科学。

明确定额标准

定额标准是进行定额管理的基础,企业的定额管理包括诸多的对象,不但包括企业的预算定额、资金费用定额,还包括企业的劳动定额、物资消耗定额等,要确保定额管理的效果,就需要科学地执行定额标准。企业的成本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企业的发展、项目的推进,定额标准往往也会发生变化,为此,定额标准需要满足时效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对企业的成本支出进行控制。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到,企业的类型差异导致企业的定额标准制定的差异,不同类型的企业要在把握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其自身的定额标准予以确定,以保证其定额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统计分析、经验评估等方法是企业进行定额标准确定时常使用的方法。

管理企业预算

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资金预算,其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本本身就是资源预算,要对企业的成本进行有效地控制,就需要对企业的资金预算进行良好地控制。为此,项目立项阶段的严格审查是必不可少的,这可以有效地规避那些可行性小的项目,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和损失。为了更好地运行资金预算,就需要充分利用定额管理,以求将目标成本落实,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力度。

3.定额管理对会计成本控制的意义

成本经营透明度增加

在企业的成本控制中,定额管理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定额管理的各项业务与工作往往需要专门的人员来处理。规模比较大的企业,涉及的行业比较多,组织管理复杂程度高,需要设置专门的定额管理部门对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其不但负责定额管理制度的制定、具体工作的开展,还负责实施环节的协调和组织、事后经验的整理和总结,通过定额管理机构的设立,使企业的定额管理更加科学。当相应的定额标准制定之后,在企业成本控制实际工作中,各个具体部门就会按照标准工作。定额标准的制定是建立在企业实际、行业发展、市场走势等大量数据基础之上的,制定过程公开,各个部门的业绩情况都能从中得到很好地体现,这就使得部门之间的竞争加剧,竞争更加公平,管理更加透明。

事前成本控制得以完善

事后核算是财会部门工作的重要特点,当相应的支出确定之后,再对其进行分析、总结、评价,这样往往很难达到事前监督的目的,很难避免损失的发生。而定额标准的制定能够很好地改善这一状况,使财务部门成为一个具有事前、事中参与的综合管理部门,这样就能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从企业的管理角度来看,事后管理和事前控制存在很大的差别,其发挥的职能也有所差异,事前控制是通过相应定额指标的设计,系统地对成本支出进行监控,对具体工作的开展有效地指导,增强成本控制效果。

工作协同配合水平提升

确定各个部门的职责范围是定额管理工作的核心工作,只有使各个部门对自己的职责范围进行明确,才能使其进行更加专业化、高效地管理。物资供应部门、人力资源部门、财务部门、运输部门等部门的作用不同,但是却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员工的工作看似不相干,实则是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这些具体的工作落实到具体的个人,建立工作人员定额管理网络,能够使企业的员工更好地达到定额标准。

企业定额管理水平的提升将使企业的经营目标更好地达到,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不同部门往往存在不同的定额标准,各个部门需要将定额管理分级执行,并在考核中反映执行的情况,每个部门需要对不同的下级管理机构分配差异化的定额标准,这样才能从整体上完善成本控制体系,确保每个标准的执行人员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加强成本控制水平。当每个人都有任务,完成任务就成为员工的共同目的,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能得到更好地发挥,进而提升管理工作的质量,使企业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控制了企业的成本,焕发了企业的生机。

4.总结

定额管理是为了增加成本的可控水平,充分调动成本支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开源节流,使企业的成本控制目标能够更好地达成。本文分析了定理管理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定额管理的组成,并具体说明了定额管理对企业发展的意义,以期加深人们对会计成本控制中定额管理的理解,更好地加强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的发展。(作者单位:张家口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任宏伟.企业定额管理工作探讨[J]. 现代商业,2010(27).

[2]李建华.加强财务控制管理 防范企业经营风险[J]. 现代金融,2007(09).

[3]孙庆云.浅析物资消耗定额管理在生产企业中的应用[J]. 山西焦煤科技,2008(11).

[4]戴勤仿,王建坤.依靠定额管理加强成本控制[J]. 中国石油和化工,2002(09).

成本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产业结构的变化,全面质量化管理的要求使得会计赖以生存的基础发生了变化,成本会计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成本会计论文,供大家参考。

成本会计论文 范文 一:高校成本会计教学改革建议

1.目前成本会计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内容理论性太强,教学过程缺乏理论联系实际:

成本会计课程的章节较多、理论性很强且各个章节前后联系紧密,因而需要将各章节的内容联系起来才能系统掌握。成本会计是联系实际较强的一门课程,其中产品成本计算 方法 的选取就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比如产品品种种类、产品的批次、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组织特点,这些都要求学生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而教材中提供的案例非常有限,学生很难身临其境的体会到成本会计计算方法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课堂上教师所传授的教学内容很多学生感觉枯燥无味,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从而不能很好的掌握所学内容。

教学方法 和教学手段不能与时俱进:

成本会计的教学方法已经从单一的板书教学向多媒体过渡,从教学过程来看,板书教学有一定的局限性,成本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成本计算工作,而板书教学就很难满足这方面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若借助多媒体教学,教学工作将会变得事半功倍。但是,很多高校却存在多媒体教室资源不充足的现状,这就增加了教学难度。但是多媒体教学手段也不尽如人意,虽然多媒体教学给教师授课带来很多便利,大大扩充了课堂信息量,但是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在课件制作中,很多生产费用分配表计算过程不如板书教学讲授清晰明了,还有很多高校多媒体教学资源不能及时更新导致教学过程出现各种不可预知的问题,给教学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缺乏系统性教学,不重视成本会计实训的教学演练:

成本会计教学工作应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系统性教学,日常的课程讲授是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而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学校完全忽视或不够重视成本会计实训的教学演练。成本会计实训教学相对于日常理论教学更能增加学生学习成本 会计知识 的兴趣,通过成本会计实训演练还可以反映学生对前面理论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而查漏补缺。但是很多高校只注重成本会计的理论教学,而对成本会计实训的教学演练不够重视,这将导致该课程的讲授很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实践教学的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成本会计课程教学的理论实践性很强,既需要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等专业基础知识,同时也要求具备丰富的成本会计实践 经验 。因此,对成本会计教师的专业知识、技术能力和素质要求都比较高。目前担任高校成本会计教学工作的老师,虽然学历都较高,但是没有在企业的工作经历,缺乏实践经验,从而导致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很多高校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也必将影响到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效果。

2.改进成本会计课程教学的若干建议

增加案例教学实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

在理论教学中增加案例教学即通过列举、讲解案例并举一反三,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成本会计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断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案例教学法通过角色转换方法让学生设身处地进行企业相关产品成本核算,使学生面对复杂多变的不确定因素,学会正确运用成本会计核算的方法和技能,懂得如何结合企业的生产组织特点、生产工艺流程选择适合的成本计算方法等等。案例教学法可以克服传统教学方法带来的弊端,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具备适应社会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完善多媒体教学方法,引进情景教学手段:

课程教学方法已从传统的板书教学发展到了多媒体教学,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总体来说多媒体教学方法相对板书教学是一种更先进的教学方法,但是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法仅限于PPT教学,利用PPT展示文字、图片和表格。在情境教学法下,多媒体教学法不仅包括PPT教学,还包括影像和视听,例如播放工业企业生产现场实地摄制的影片。把声音、图像和视频等多种手段运用于教学课件的制作,使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运用多媒体电脑教学,还可以大大扩充课堂信息量,使课堂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充实。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多媒体教学新颖活泼的教学形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学习过程。

构建成本会计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成本会计实训部分内容的教学:

经过近几年的调研发现,完善成本会计理论教学内容,增加该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是非常必要的。成本会计实训课程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通过实验吸引同学的参与,使学生认识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将原先被动的数字计算工作变得主动有趣。要做好成本计算工作,成本核算人员必须了解实际生产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书本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此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应经常组织学生到核算流程规范的工业企业参观学习,让学生了解到原材料是经过怎样的一步一步加工程序最终生产成产成品,这样成本会计课程才不至于讲得枯燥与空洞。

教师应增加实际工作经验,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教师不仅要精通课程理论知识,还应该具备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因为成本会计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该服务于企业、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这就要求教师要经常深入到企业第一线去调研参观学习,去收集 总结 企业成本会计管理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比较理论教学与成本会计劳动实践工作中存在的差别,寻求更好的让学生能够掌握理论知识的教学方法。

成本会计论文范文二:高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

成本会计岗位所从事的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活动,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成本会计岗位工作能力的培养主要依托成本会计课程,但是,在目前的高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不论内容、形式、手段等多个方面都与企业的岗位能力需求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思路和项目化的课程改革理论,有必要对本课程进行改革。尤其是2013年8月财政部印发了《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征求意见稿)》,建立了企业产品成本核算的操作性规范制度,为本课程的改革提供了参考。

一、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教材内容“教条分割”

传统的成本会计的教材将成本计算方法和成本计算程序“教条分割”。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先是讲授成本计算的程序,包括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和制造费用的分配、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以及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然后通过三个例题展示几种成本计算方法,最后简要阐述成本分析的内容。这样的内容安排,使得学生对于成本会计的岗位工作流程缺乏系统的认识和掌握。

(二)教学重点“处理失当”

成本会计课程主要特点是计算量重和大量的图表运用。产品成本计算的程序中所涉及料、工、费等多个项目,要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进行归集、分配和结转,其间需要借助各种费用计算表格完成复杂的数据处理,由于受课时限制,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基本上集中于公式、单个计算方法的机械灌输,对于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与比较未加以引导,更为重要的是漠视了对计算过程的账务体现,分配表的编制与凭证账簿的对应关系是什么,学生搞不清楚,以至于学生在成本会计课程的学习中,普遍存在着把产品成本核算视为纯粹计算的情形,像是在学数学,而不是会计课程,导致对成本会计岗位工作的错误认识。

(三)实训过程“纸上谈兵”

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主要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因为缺少仿真的实训资料,因此教师上课时主要以教材为主。而教材本身内容体系就存在缺陷,而且教材中的成本计算方法的运用,都是使用现成的例题和数据进行展示,教师只是顺着例题进行讲解即可。由于教学重点的“安排失当”,缺乏仿真教学情境和仿真的成本核算的实训资料,使得课程的实训变成了纯计算题的练习。

(四)学习过程“被动接受”

由于存在以上几点问题,学生缺乏实际动手操作环节,课程的教学环节仍然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讲解,学生只是被动接受,不能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

二、成本会计课程改革的思路

成本会计的课程改革是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思路进行。首先,进行课程职业岗位分析,通过调研企业典型成本核算与分析工作岗位,提炼出企业成本会计的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岗位职业能力,进而确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最后,重构课程内容,进行课程的项目化设计,最终培养学生从事成本会计工作的职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课程改革与实施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思路和项目化的课程改革理论,本课程的改革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一)准确进行课程定位

成本会计课程是高职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与控制。从成本核算的内容来看,本课程属于财务会计实务课程体系,从成本分析与控制的内容来看,本课程又属于管理会计的课程体系。管理会计是会计未来改革的方向,管理会计人才也是企业急需的人才之一。因此,学习本课程将为学生后续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成本会计课程面向的是企业的成本会计岗位。通过深入企业进行调研,确定了成本会计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具体包括:一是整理各项费用的原始资料,与材料仓库、车间等部门进行核对,做好协调工作,进行各项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二是做记账凭证并登账,月末对费用进行核算,根据选择的成本计算方法计算产品成本;三是统计各项费用的指标考核结果并上报经理,根据成本构成和历史发生情况以及计划指标进行比较,编制成本分析 报告 。三项典型工作任务所对应的岗位工作能力分别为原始凭证的分析汇总能力、成本计算与账务处理能力和初步的成本管理能力。前两项能力保证了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后一项能力为学生后续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明确细化课程目标

高职会计专业的成本会计课程最终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成本核算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进行岗位操作,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成本分析能力,教学过程中渗透职业素质 教育 。本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如下:

1.能力目标

(1)按照原始凭证的审核要求和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会分析审核与成本核算相关的原始凭证;

(2)根据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的规定,会正确选择成本计算方法,准确进行费用分类,按照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能够分别采用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准确进行成本核算;

(3)会编制成本报表,能够进行成本分析,并协助 财务管理 人员开展成本管理工作。

2.知识目标

(1)熟悉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

(2)熟悉成本与费用的关系;

(3)熟悉成本核算的要求及账户设置;

(4)熟悉生产特点对产品成本的影响;

(5)熟悉产品生产成本表的编制;

(6)掌握成本核算的程序;掌握成本核算的程序,掌握5类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方法;掌握6种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分配方法,掌握3种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掌握7种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产品分配的方法;

(7)掌握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及应用;

(8)掌握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及应用;

(9)掌握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及应用;

(10)掌握产品成本分析的对比分析法、构成比率分析法和相关指标比率分析法的应用及反映情况。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有遵章守纪、诚信保密、精打细算和团结协作的职业素养,具有成本管理的意识,为后续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三)设计实施课程项目

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认知特点,重构课程内容,对课程内容进行项目化设计,将课程内容整合为三个递进的课内项目和一个综合的课外项目。三个课内项目分别是:

(1)运用品种法完成服装企业A某月份的成本核算;

(2)运用分批法完成订单企业B某月份的成本核算;

(3)运用分步法完成纺织企业C某月份的成本核算。针对三个项目,通过校企合作,深入合作企业,了解生产工艺流程、成本核算制度和成本核算方法,整理三套对应三个项目的仿真实训资料和一套课外综合实训资料,项目实施采用“学训结合”的方式。通过项目(1)的实施,使学生能够掌握成本会计岗位工作的流程,能够按照流程完成品种法的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工作。理论知识穿插在实训过程中进行讲解,成本核算各程序中包含的计算方法,以及不同方法之间的联系,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对比分析。项目(1)完成后,另外两种成本计算方法主要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运用比较学习法进行实施。在后两个项目的实施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个项目相辅相成,通过对岗位工作的反复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和岗位操作技能。课外项目由学生课外自主完成,期末进行检查考核。

(四)创新使用教学方法

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配合其他方法的使用,创新使用两种教学方法,一是角色扮演法,二是分组教学法。

1.角色扮演法课程内容的三个项目对应着三个不同类型的企业,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扮演企业的成本会计人员,运用仿真实训资料开展成本核算工作。角色扮演使学生站在岗位工作人员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的“动”起来,另一方面将职业素质渗透在角色中,达到了素质教育目的。

2.分组教学法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划分学习小组,每组成员6-8人。分组教学的作用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完成岗位工作任务。在组长的带领下,小组成员互帮互助,完成岗位工作任务,这是分组的主要目的。第二,建设课程题库。第一次课教师就布置建设题库的任务,之后组长负责统筹安排,明确分工,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规定的数量,完成各小组题库的搜集整理工作,最终进行展示,各组题库的完成情况将作为小组成员课程考核的重要内容。根据各组的题库,由各组长合作,最终整理出本课程题库。期末理论考试内容,从题库抽取,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第三,实施“补偿教育”。针对组内因为某些原因跟不上进度或学习习惯欠缺的学生,由组长自己或安排组员担任指导教师,“一对一”或“一对多”实施“补偿教育”,目的通过“帮带”达到小组成员的共同进步,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意识。第四,进行岗位调研。对于学有余力或善于研究的小组,布置岗位调研的任务,在教师指导下,开展本地区企业成本会计岗位工作调研,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最终出具 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可以作为 毕业 设计。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调研分析能力,将来更好地胜任岗位工作。

(五)完善考核评价办法

课程的考核探索实施“多元化,多维度”的课程考核评价办法。“多元化”是指评价主体多元,包括教师评价、组长评价、组内评价和 自我评价 ;“多维度”是指考核项目多方面,注重过程性考核。过程性考核项目包括任务的完成情况、题库建设情况、补偿教育情况、工作态度和责任心、工作勤惰、沟通协调等方面,根据项目的重要程度,进行量化打分。这样的考核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日常行为控制能力。通过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施,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学生学习兴趣极大地提高,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课堂真正地“动”了起来,教学效果较之以前有了很大改善,当然,成本会计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还需要在今后通过企业界的检验反馈和借助院校间的横向合作,不断探索创新。

成本会计论文范文相关 文章 :

1. 成本会计实训报告范文4篇

2. 成本会计述职报告范文3篇

3. 会计类毕业论文范文

4. 成本会计实训报告范文3篇

5. 会计学年论文范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成本会计也在发生变化。成本会计作为一种管理经济的活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成本会计案例分析 毕业 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成本会计案例分析毕业论文篇1 浅谈企业成本会计工作有效实施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间的竞争呈现出白热化。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获得优势地位,实现企业自身长效发展,必须要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工作。成本会计是现代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注重成本会计工作,建立完善的成本会计体系,结合企业实际生产经营状况,经过全面分析和论证,为有效实施企业成本会计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1、企业成本会计工作职能概述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内部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较大变化,相应地为了能够提升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成本会计工作也同样发生着变化。企业成本会计工作的最基本职能作用随着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 企业管理 水平的提高,成本会计工作职能是反映职能。 反映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所产生的消耗、运用相关的成本会计 方法 对企业成本进行计量、记录、归类汇总后准确计算出成本对象总成本以及单位成本等。随着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成本会计还需要担负起企业生产成本计划、单位成本计划以及生财为用预算编制、审核等职能。通过有效实施成本会计工作能够实现对企业生产经营中所遇投资管理风险的事前控制,降低投资风险,为企业赢得良好经营效益提供重要保障。为了能够充分发挥成本会计职能作用,更好地服务企业,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需要企业针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际,建立完善的成本会计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监督和管理。不断提高成本会计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等 措施 推进成本会计工作的有效性实施。 2、企业有效实施成本会计工作策略 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际,建立完善的成本会计体系 企业应结合自身行业特点、生产工艺流程、管理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成本会计体系。当前,部分企业在成本会计工作开展过程中,没有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成本会计体系,存在工作方法落后,同企业实际需求不匹配;有些企业甚至是直接搬用其他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方法和 经验 来开展本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使得成本会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不仅没有有效控制好企业成本,反而造成企业资源的大量浪费。所以,现代企业应结合自身行业特点、会计成本工作特点等,经过综合分析和论证后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会计工作制度和流程,并加强成本会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细化企业成本会计基础工作,推进会计成本工作卓有成效开展 首先,应健全企业成本会计的原始记录。健全原始记录,按照企业规定成本会计工作规程,真实记录和反映企业生产活动和经济活动的具体实施情况,为企业项目核算、各种费用预算编制以及成本费用支出等提供重要资料依据。健全原始记录应注意记录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其次。应建立完善的存货计量、验收、领退和盘点制度。企业生产的产品和采购的物品要做好存货计量、验收。尤其是采购的物品或材料要做好领用和未使用完退回的记录,避免造成材料和物品浪费,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要定期对企业库存进行盘点,以准确掌握企业产品储备情况、生产实际对库存影响和成本中材料费用支出情况。 第三,加强定额管理。定额管理是企业成本会计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对企业成本控制有着直接性影响。采用科学合理的定额能为企业对产品成本预测、核算以及控制管理提供重要依据。企业编制成本计划过程中,通常是根据企业生产实际情况来制定动态定额体系。比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如果设备出现故障势不仅会影响产品质量,还用增加生产耗材,影响生产效率。同时各种设备在调试过程中也会浪费一部分的材料。 这个时候,原定的生产消耗定额肯定同生产实际不相符的,需要采用动态定额体系,并结合设备实际情况对该部分定额衡量。此外,为保证定额制定后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企业还需根据生产发展实际情况,比如生产技术的更新、生产效率的提高对定额进行修订和完善,以便为企业成本管理和核算提供精准客观依据。 以经营决策职能开展,促进成本会计工作有效实施 企业成本会计工作的有效实施必须要得到领导的对该项工作的重视,尤其是要认识到成本会计对经营决策参与职能的重要作用。将成本会计工作放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体系的重要位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若想实现长效发展,必须要对企业的未来进行科学规划。企业发展规划前应充分地对企业当前生产经营实际情况进行掌握,并制定严密的生产管理制度和经济管理制度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打算。成本会计工作在企业整个发展规划中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具体分析,企业成本会计工作人员应根据企业历史成本资料和透彻掌握周边市场情况,采用科学的预测方法来预测企业成本水平。进而制定成本控制标准和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投入,生产效能最大化的方案和措施。在企业未来规范发展工作中所涉及到的企业经营决策问题,成本会计工作都为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相应,企业做出了科学决策,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必定会推进成本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3、结语 综上,在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的今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若想提升自身竞争能力,推进企业平稳发展,必须要重视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结合企业自身发展实际,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成本会计体系,细化成本会计基础工作,充分发挥成本会计工作职能作用,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生产和管理。 成本会计案例分析毕业论文篇2 浅析当前成本会计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1对成本会计的认知 11成本会计与其他学科内容交叉 成本会计作为会计中的一种与其他的会计之间存在很大的交叉,在进行成本核算的过程当中往往涉及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同时也离不开财务会计的支持,因此成本会计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 12混淆成本会计与成本管理 成本会计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着成本核算工作来开展的,通过成本核算能够对相关的情况进行详细的掌握,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从而使企业能够提高经济效益。但是当前很多成本会计只是单纯地进行成本核算工作,而在成本管理方面的力度还远远不够。 13生产成本比重下降 随着相关技术不断走向成熟,当前在生产领域的成本在不断降低,而相应的营销以及仓储等环节的成本却不断提升。当前成本会计将核算的重点放在生产成本的控制之上,而对于营销以及其他环节的一些成本却缺乏足够的重视,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会计信息质量下降,甚至出现失真的情况。 2新经济环境和管理方式对成本会计的冲击和影响 21知识经济带来的冲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在生产过程当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竞争的成败。而传统的成本会计在成本核算的过程当中往往只能够看到有形的资产消耗,而对于知识的消耗却常常视而不见。这给成本会计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挑战。 22新制造环境对成本会计的冲击 在现代化的制造环境当中,各种先进的机械设备的采用,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模式,使生产效率得到极大的飞跃,也使生产过程当中的成本不断降低,生产效率不断提高,造成成本下降。在现代化的制造环境之下,制造费用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而直接的人工成本则在不断缩水,只有制造成本的1/3。如果成本会计在进行成本核算的过程当中不去进行改革,而是将制造费用由人工工时去进行分配,势必会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 23竞争加剧使管理者更希望得到准确成本信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外大量公司涌入国内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激化了市场上的竞争。当前我国市场上的企业面临着激励的竞争环境,为了能够在激烈的竞争当中不断地发展壮大,各个企业都十分重视对自身成本的控制,从而使自己的产品更具有优势。 24企业生产组织特点将发生变化 知识经济社会中,人们的需求丰富多样,企业在生产组织与安排上必须体现出适应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技术的进步,使产品生产周期大大缩短,生产周期与成本计算期可能始终一致,分步法和品种法的核算显得必要性不大。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更需要成本精确计算,公司没有时间做出成本计算调整,迫切需要企业成本计算的正确性。 3解决对策及建议 面对现代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挑战,我国的成本会计工作如何结合国情,引进、吸收、消化各种新的管理理论与方法,顺应国际国内市场环境以及企业生产环境的变化,值得我们深思。 31完善我国成本会计的理论体系 完善成本会计理论时,随着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不断成熟,注册会计师的队伍将逐渐壮大。这批高素质人才在经过实践的历练后,他们不会选择在日常的会计核算中墨守套路,做一个核算机器。而更倾向于积极运用会计准则的灵活性特征,依照企业的特点结合自己的决策来选择适合的会计政策去处理会计实务问题,从而进一步达到并实现理论创新的目标。 32会计行为客体的要求 企业进行会计行为,主要是为内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服务。日前,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逐渐促使这些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特别是对于那些具有可比性的信息的相关需求大幅度增加。在这一情况下,会计准则也就应运而生并充当规范体系内的合理补充。特别是对于那些多个利益主体并存的大型的会计主体而言,由于各个利益主体对信息的需求各异,有些甚至是相悖的,为满足各自的信息要求,企业会更加倾向于作为公认会计规范的会计准则去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33会计环境的要求 随着经济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和改革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也逐渐被提上议程。而这一日益完善的系统机制会使得制定出来的会计准则更加的规范合理。因此,在多部门同一协作下制定出来的会计准则将会更好地为服务并规范会计核算工作,而逐步完善的准则体系也使其有朝一日取代会计制度成为必然趋势。 完善成本会计组织,提高全员素质,需要建立和健全成本会计 规章制度 ,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管理成本,使决策层和所有部门都重视成本,人人关心成本,提高全员成本意识。对于成本会计人员来说,除了应具备会计职业道德以外,不仅要懂会计还有 财务管理 ,还要懂经营管理,特别是要熟悉生产技术,学会运用价值工程、成本最优化理论和方法;随着战略管理、限制理论、行为科学和系统工程等各种科学技术在成本会计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形成了新型的着重管理的经营型成本会计,如适合多数企业需要的标准成本会计、责任成本会计、目标成本计算、质量成本会计、成本决策、成本预测和作业成本法与作业管理以及战略成本管理等。 对此,我们应视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同时还要熟悉并掌握现代成本会计理论与方法,学会预测,决策和控制,准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和核算,有效地实施成本控制,全面地考核,分析成本,以利于成本会计做到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充分发挥成本会计的作用。 全球化已经成为当前的一个大趋势,在全球范围内如果能够有一个通用的会计准则来打破各个国家之间的会计制度,将会十分有利于各个国家之间进一步的经济交流。我国应该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把握这个机会,对我国的会计制度进行创新,不断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另外,会计作为一种通用的商业语言,只有各行业各部门尽可能地采用相趋同的会计准则,才可以更科学合理的为相关信息使用者服务,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企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健康长远发展。 综上所述,现在及其将来一段时间内,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仍将长期并存。但从长远的角度看,会计制度被会计准则所取代已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 成本会计案例分析毕业论文篇3 试论人力资源成本会计 现阶段,人已经逐渐成为置身于市场竞争不可或缺的武器,由此大大推动了人力资源的蓬勃发展。简单的来说,人力资源是一类能够创造出价值的资本,因而在其使用的过程当中势必会有不同的成本产生,在投资支出中会计进行人力资源的计量,由此人力资源会计成本形成。在人力资源会计当中,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是其中的一个基本组成内容,探讨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掌握企业人力资源在培训、辞退、招聘以及使用等相关方面所带来的成本影响,继而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需求。 一、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模式 (一)确认人力资源成本 具体而言,人力资源成本确认即对人力资源投资成本的相关项目进行确认的一个范围。根据相关研究学者所赋予的任务,但凡是关系到人力资源使用、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取得、人力资源 离职 和人力资源使用等方面的投入成本均需要予以反映,作为人力资源会计尤为关键的反映对象,人力资源投资依附于人力资源进入企业直至退出企业的时间顺序,并且还涉及到投资人力资源的不同目的。大体上可以将该投诉划分为以下项目:其一,人力资源保障成本;其二,人力资源开发成本;其三,人力资源取得成本;其四,人力资源损失;其五,人力资源维持成本。 (二)计量人力资源成本 当确认人力资源成本项目的基本概念和含义后,则需要选择适当的计量方法,确定所需的计量基础,以此量化人力资源成本。按照不同的人力资源成本项目具备的特点,将项目所涉及到的相关费用经过计算相加,也可以直接相加。正是因为与其他物质资源相比,人力资源在投资形式方面有着显著差异,同时考虑到人力资源成本特点,可以采取重置成本法、历史成本法和应付成本法等方法。 二、人力资源成本的构成 (一)取得成本 企业在员工录用和员工招募中会产生人力资源取得成本,该成本应当由被企业所录用的员工予以承担,在员工的服务年限以内进行分期摊销,具体涉及到招募、选拔、录用与安置成本。第一,招募成本是由企业用于人力资源招募的间接管理费、直接业务费、预付费用和直接劳务费组成,涉及到招聘洽谈会议费、宣传资料费、临时场地使用费、 广告 费、水电费、代理费和办公费等。第二,选拔成本即企业为了能够选择到所需的员工所发生的一系列费用,包括选拔各个环节诸如 面试 、评价、调查以及体检等过程当中产生的于决定是否录用相关的费用。其三,录用成本即企业在诸多的应聘人员当中将合格者选拔出来,并且正式将其录取为企业员工过程当中产生的费用,比如录用手续费。其四,安置成本即企业把已录用的员工安排到相应的岗位上而形成的费用,具体包括为安置录用员工产生的交通费用、行政管理费用和临时生活费用等。 (二)开发成本 人力资源开发成本指的是企业对已经录用的员工开展岗位培训,使这些新员工能够进一步的熟悉和了解企业,继而真正达到所应聘岗位所需的能力亦或是提高其技能水平所形成的费用,比如脱产培训成本、上岗前培训成本等。第一,脱产培训成本即企业按照工作需求与生产需要,准许员工离开工作岗位进行长时间或者短时间培训所产生的费用。第二,上岗前培训成本又被称之为定向成本,是企业对已录用员工在其上岗之前进行业务技能、业务知识、 企业 文化 、思想政治、制度规章等 教育 而产生的一系列支出。 (三)使用成本 企业的人力资源使用成本指的是为了恢复员工或者补偿员工在工作中脑力消耗、体力消耗所间接、直接向劳动人员支付的相关费用。具体包括调剂成本、维持成本与奖励成本三部分。第一,调剂成本即调剂员工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使员工能够消除疲劳,使员工队伍得以稳定,同时吸引外部员工进入企业任职而支出的费用。第二,维持成本即确保人力资源能够维持自身的劳动力进行生产、再生产所发生的费用,简单的说也就是劳动报酬,涉及到津贴、工资、年终分红以及各项福利等。其三,奖励成本即为了更好的激励员工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由此对员工的特别贡献或者超额劳动而给予的奖金,是对企业人力资源主体自身的能力超常支付的补偿费用。 (四)替代成本 替代成本指的是企业人力资源重置所作的牺牲,包括为开发替代者或者取得替代者所产生的成本。替代成本具备着职务替代成本与个人替代成本的双重概念,其中,个人替代成本是采用可以提供一组同等服务的人员将目前企业雇佣的人员代替而产生的成本,是另一个人向企业提供同等服务而产生的替代成本。 三、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使用中的常见问题 (一)人力资源成本核算及 报告 非标准化导致信息失真 在理论方面,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相关报告及核算近年来日趋完善,为了能够进一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人员对企业人力资源信息方面的需求,在传统的财务报表中纳入人力资源会计信息已经达成共识。然而,迄今为止,仍然没有真正的形成规范或标准,由此给企业管理人员粉饰财务报表,继而在人力资产方面做 文章 留下漏洞。 (二)相关理论有待完善 以往人们置身于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及成本会计方面的研究,人力资源开发成本、人力资源取得成本被列为人力资产,列示于资产负债表中长期资产项目,而人力资源使用成本则是被划分到当期损益中,对于这一理论相关研究学者已经达成了一致肯定,人力资源成本会计随之得以逐步完善。即便是在以往的人力资源价值确认方法的前提下相关学者又提出了许多新模式,但是这些模式仍然存在非常之多的缺陷和漏洞,需要进行更深一步的探讨与分析,这是现阶段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人员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 (三)账务处理存在弊端 人力资源无论因何种原因也无论在何时退出企业,也不管是几个人或者某个人退出企业,此类状况下所涉及到的会计账目非常清晰明了,在人力资本与人力资产的账务处理上也相对较为简单易行,仅仅需要做相反的会计分录,若退出企业时仍然还有未分摊完的人力资源开发成本与人力资源取得成本,那么便需要将其列入当期损益中。显然,就会计核算而言看似不存在任何问题,而实际上问题就在于数额确定方面。一般在人力资源投入的过程中,人们常常根据整体价值进行估算,但是在员工退出企业时则是对个体价值的确定,人力资源个体的价值并非能与群体价值划等号。由此可见,人力资源会计的实施有着较强的不可操作性。 四、加强人力资源成本会计运用及推广的建议 (一)深化及创新人力资本理念 要想将人力资本理念予以深化及创新,就需要从转变以往传统的观念着手。如今,在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方面有两个思想转变,首先是将非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同等看待,并且将两者均划分为一类资产。对于该转变切勿过度纠结于人力资源本身的特性,因为企业每年的人力资本均有显著差异,并且经常以变动的方式存在,这便使人力资本确定带有一定的不可操作性及随意性,所以应当尽可能避免该问题独辟蹊径。其次是让重要的人力资源与普通的人力资源共同参与到企业剩余价值分配中来。虽然重要人力资源为企业创造出的价值必然远远大于普通人力资源,但如果普通人力资源缺位,企业也无法顺利运营。 (二)加强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核算及报告的规范性 在人力资源成本核算中,人力资源的开发成本与取得成本实际上属于本性支出的范畴,因而可以将其划分到人力资产中,同时在有效的人力资源合同期以内进行分期摊销。除此之外,人力资源使用成本是收益性支出,所以应当将其当作是当期费用加以处理,这样就能够和传统会计大体上保持同一。其区别就在于,需要对“使用成本”总账科目加以设置,下设“调剂成本”、“维持成本”和“保障成本”等明细科目。 (三)建立健全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理论体系 在实践中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无法得以顺利应用和推广的关键因素就是相关理论仍然十分稚嫩,在实务中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因此,建立健全的人力资源成本理论体系显得至关重要。要想使该理论在实务中得到一致认可,则离不开实践的检验,因而在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理论研究中,并非是简单的理论界使命,同时还需要会计工作者的紧密配合,应当尽快将各个理论分支之间的嫌隙予以摒弃,将完善的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理论体系塑造起来。 五、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会计学科崭新的一个分支,人力资源会计是计量以及鉴别人力资源数据的重要会计方法,其主要目标就在于及时的向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变化的诸多信息资料,向相关外界人员提供不断变化的人力资源信息资料。人力资源会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就是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它不仅是成本会计的专项之一,同时还是人力资源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所具备的这种双重性质对于成本会计内容的健全和完善,对于财务会计体系的丰富和充实,均有着尤为重要的价值。虽然在人力资源成本今后的发展中仍然难以避免的会遇到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理论研究学者及广大会计工作者应当共同携手,不断地创新、改革,从正确的方向引动会计体系的革新,从而推动我国企业乃至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 猜你喜欢: 1. 浅谈成本会计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2. 浅谈成本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3. 关于成本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4. 有关成本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5. 浅谈成本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论文3000字范文

作为 财务管理 专业本科教学计划重要组成部分和学生资格认证重要依据的 毕业 论文,其质量的保证离不开科学的评价体系。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基础会计论文,供大家参考。

基础会计论文 范文 一:基础会计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应用

[摘要]当前,随着国内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各行业对会计人员的需求日益增加,基础会计教学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然而目前,许多高校的基础会计教学还处在“填鸭式”的被动 教育 阶段,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差,难以真正提高会计素质。而“翻转课堂”理念的提出则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实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互动。本文重点分析了翻转课堂的定义和应用,并讨论了基础会计在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翻转课堂”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新思路,希望能促进基础会计教学的蓬勃发展,建立基础会计翻转课堂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翻转课堂;基础会计;应用思路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翻转课堂开始颠覆传统课堂的教育模式,改变教师传递知识、学生被动学习的角色,给教育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教学中,教师不再需要占用课堂宝贵的时间来讲授知识,课堂成为学生与教师交流信息和讨论问题的场所,学生也不必局限书本上教授的知识,而获得了更深层次的信息理解。翻转课堂是互联网背景下大教育运动的一部分,与混合式学习模式和探究式学习模式有一定重叠,是多种教学模式的结合,在这一模式下,学生可更好地记忆知识,参与课堂互动,由此,凭借其优势特点引起了国内教学模式的一系列变革。

1翻转课堂概述

翻转课堂的定义

翻转课堂是一种通过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课外观看视频讲解,在课堂上进行师生交流和问题讲解的新的教学形态。在课上,学生可更好地利用宝贵时间,专注于课程项目的学习。在课下,学生可进行自主学习,包括听讲座、与同学讨论交流或去图书馆查阅资料等。这种教学模式彻底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掀起了教师与学生角色互换、管理模式和课程模式创新等一系列变革。

翻转课堂的兴起及应用

“翻转课堂”理念最早兴起于美国一所高中,该校的两名化学老师利用录屏软件将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录成视频,并上传到网络给学生用作补课的教学工具,学生在观看视频后,可在课堂完成作业并解决疑惑,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很快就受到了学生的欢迎。2011年,教育家萨尔曼汗首次提出了“翻转课堂”的理念,使“翻转课堂”顿时成为教育界最受欢迎的教学模式之一,各个高校都加入到了翻转课堂的队伍,涌现出了大量优质的在线教育资源,翻转课堂逐渐成为了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大量资源支持。随着国际教育之间的交流,“翻转课堂”的理念也逐渐影响到了国内的教育界,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校都在采取“翻转课堂”这一教育模式。此外,我国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精品课程网站,如网易、百度等网站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大量丰富的在线教育资源。和传统课堂相比,翻转课堂存在许多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教师角色,教师不仅是学习的传授者,更是学习的指导者。二是创新学生角色。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在自主学习教学视频的同时变成了学习的指导者,更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三是创新教学结构,高校教学从“先教后学”的模式转变成“先学后教”,加快了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深化。四是创新教学内容,在翻转课堂上,学生更多的是进行问题的探究。五是创新评价方式。传统教学模式的评价方式较为单一,评价信息也不够不明确,而在翻转课堂中,高校建立起多层次的评价体系,有利于高校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更好地进行分析和评价。

2基础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理论较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低

基础会计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教材中涉及大量的会计专业词汇,这些词汇普遍存在复杂难记、理解困难的特点,学生在初学会计时很难理解每个概念的意义和其间的联系,这就使得教师在进行会计教学时必须花费大量时间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由于这些知识理论性较强,学生多是被动接受,课堂上缺少必要的互动交流。许多学生在初学会计时往往会认为会计课程枯燥无聊,失去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低,这也是基础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重要问题。

实训课时及实训教室有限,学习效果不佳

在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不仅存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低的问题,也存在教学课时和场地方面的困难。这主要体现在实训课时和实训教室有限。在实训课时方面,“基础会计”这门课程通常是对大一新生开设的,然而新生在进行 军训 后,只剩下14周的上课时间,有些学校的基础会计课程是每周4个课时,但即使是学校安排“基础会计”每周6个课时的时间,教学时间也十分有限。此外,会计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基础会计教育的同时,必须要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安排一定比例的实训课程,这大大压缩了学生的学习时间,许多教师不得不在最后将实训内容作为作业安排给学生,导致学生的许多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教师也无法对学生进行监督和指导,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实训教室方面,目前国内多数高校没有配备相应的会计实训教室,即使有,教室的数量也有限。会计是一门操作与理论结合的学科,实训教室的建设可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会计实践的每个操作步骤和操作细节,对会计操作有更深的了解。然而,有限的会计实训教室导致多数学生的实训课程都被安排在简陋的普通教室里进行,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实训结果,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阻碍了基础会计学科教学的发展。

3“翻转课堂”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思路

重新整合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实现“翻转课堂”的重要部分,新的教学内容必须借助相关网络平台,否则就无法顺利的实现“翻转课堂”。整合网络教学资源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资源的支持。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重要的基础学科,许多视频网站都有相关的学习视频,然而这些视频良莠不齐,并且面向所有人,缺乏针对性,甚至可能会和教师的教学计划产生较大的冲突。因此,教师和学习网站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选择优秀的视频进行教学,为“翻转课堂”教学提供强有力的资源支持。二是制作“基础会计”教学视频,为了更好地适应教学视频,教师有时需要将每个项目的知识点进行重新组织,制作一个微视频,并在每一个视频的最后布置有针对性的练习。这种做法不仅可将视频微小化,让学生能够更有针对性的学习,将注意力集中到视频上,还可更进一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三是课堂下学习网络平台的支持。教师制作完视频资源后,需要放在平台上供学生学习、使用,教师可自行选择优秀的教学网站,并根据教学计划陆续在学习的平台上上传制作好的教学资源,学生可在课后登陆学习的平台,观看平台上的教学资源。另外,教师可在平台上设置视频观看时间和作业时间,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看完视频并提交作业。借此,教师可检查学生的登陆情况、学习时间和讨论次数等基础数据,做好学习监督,促进“翻转课堂”更好地开展。

安排多元考核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基础会计的课程考核一般都是采取闭卷考试和课堂考勤的方式,这种评价方式很难全面反映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因此,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学校要积极和课程网站相联系,安排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主要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学校要携手课程网站,重新安排基础会计的考核体系。首先,学生在课后学习情况的考核数据主要来源于课程网站平台上的个人记录,其中包括学生个人的视频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完成情况及问题讨论次数等相关数据。其次,教师应根据学生课上学习数据进行综合评分,针对学生的考评成绩,上课回答问题的次数等条件来进行综合评价。再次,学生实训时完成的作业也是评价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部分的作业成绩都可计算到课程考核中去。最后,学生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成绩同样可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标准。二是结合实际社会需求,对学生进行考核和评价。会计从业资格证是会计专业的学生未来工作的重要凭证,学生在大学二年级就要开始进行资格证书的考试。在这一时期,高校不应再单独安排课程期末考试,而要将社会考试与学习考试创设性的结合在一起,将社会考试成绩作为课程考核的重要指标。这种做法可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推动翻转课堂的建设,促进国内教育模式的不断深化,进一步促进教育改革目标的实现。

建立完善的学习监督机制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网上自主学习,实现翻转课堂常态化,高校及有关部门要建立完善的学习监督体制。首先,课程网站和高校要对学生网络学习的平台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通过分析网站后台数据统计掌握学生的登陆次数、视频学习内容、学习时间等数据,课程网站将这些信息提交给教师后,教师就可根据已知的情况采取相应的 措施 ,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其次,教师可在课堂上进行课前知识提问和小测试,以此来测试和反映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并对没有及时完成学习进程的学生提出批评,督促他们完成自主学习活动。另外,教师在课上进行的案例讨论和实物操作工作都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而这些理论基础都是课前的视频学习内容,这就要求学生要进行自主视频学习,掌握理论知识,参与到课堂操作中去。通过上述三种学习及监督手段,学生在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学习将更加真实有效。

4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和会计核算制度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会计人才越来越重视,对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也有了更高要求。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和讨论中,降低在实训课程中的错误率。因此,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对翻转课堂模式的运用,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刘红霞,黄倩.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会计专业本科教学过程设计研究——以“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5(8).

[2]陈安.基于同伴教学法的翻转课堂的思考和实践——以高职《会计信息化》课程为例[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

[3]曹文芳.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在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会计师,2015(4).

[4]陈宏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17).

[5]夏迎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J].科技创业月刊,2015(6).

[6]廖国升.基于微课背景下中职会计课堂教学模式探讨——以出纳实务课为例[J].广东教育:职教,2015(7).

[7]张晶.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高职商科课程教学研究——以《客户关系管理》课程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5(14).

[8]李镗.“翻转课堂”,一种教学结构的改变——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余胜泉[J].基础教育课程,2015(15).

基础会计论文范文二:中职基础会计教学实效性思考

摘要:作为中职教育重要专业课程之一的基础会计学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但同时它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通过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教学模式、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目标及现当今社会中职教学存在的各方面不足,阐述了现当今该怎样进行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从而提高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中职基础会计教学 时效性 思考

在当今这个经济与 文化 相互渗透的社会,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需要基础会计学方面在教育上不断支持。通过提高中职基础会计教学实效性,不断提高中国人才培养质量,从而为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服务。要使中职基础会计教学服务于现当今社会经济,就要弥补以往在基础会计教学方面的不足和缺陷[1]。

1.突破以往教学缺陷,引领现今社会人才培养的发展

受中国自古以来教育模式的影响,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一直存在各种问题,例如教育模式保守,教学方式单一,学生接受知识的来源狭窄,接受程度有限。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教学内容与 社会实践 脱轨,造成学生理论知识炉火纯青,但实践操作不堪入目。理论知识过于保守化,实践中不知所措,根本不能将教学中所学内容与实践相结合,创造社会财富,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毫无社会价值的中职基础会计教学的 教学 方法 必定会遭到社会的质疑与改进[2]。由于这种教育模式,学生思维得不到新突破,更不能站在新的高度审视前人留下来的知识。毕竟时代不同,社会情况变化巨大,以往的关于基础会计学知识并不能适应现今社会的发展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不断突破以往基础会计教学中的不足,在前人留下的知识财富中推陈出新,找出适合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模式。

2.提高中职基础会计教学实效性的方法

转变以往教学模式,适应社会需求。

以往教学模式保守单一,严重束缚受教育者的思维。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视野狭窄,根本看不到突破事实本质的实效性类容。这种教育模式必然会导致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受教育者根本不能在实践中根深层次地了解前人留下来的宝贵理论。由于不能理解前人留下的理论知识,在这样恶性循环中,学生就会渐渐失去对中职基础会计学的兴趣,没有基础会计学学习的兴趣,何谈其他方面,推动社会发展,创造社会财富。怎样在实践中转变中职基础会计教学的教学模式,值得慎重思考。例如在开始中职基础会计教学前,可以安排学生自主进行一次无要求、全自由的社会实践,让学生在真正接受这些中基础会计学之前,自己先对它们有一定的理解。在教学中可以采取生动形象化的课程演示方式,进行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例如可以采取社会中会计学方面的相关数据,配合教学过程的虚拟化,一边传授基础会计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一边在这种高度虚拟化的教学课程中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吸收理解。

转变以往教学要求,在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中实施高素质的素质教育。

以往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中重视考试能否考高分,能否将书中的理论知识记住,因为这样一个教学目标,导致受教育者死记书中的理论知识,盲目地背书中知识,最后使所学知识只能单独存在,不能依赖社会实践,更不能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当然,受教育者在这种教育目标的影响下,自然而然地会顺应教学要求的需要。但千万不要被表象迷惑,当这些学生真正实践的时候,就会发现这种教育要求存在多么大的弊端,甚至严重影响现今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该怎样突破这种教育要求对中职基础教育的束缚该成为当下我们考问题。首先,再也不能有那种只为考高分、不顾一切的思想,要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审时度势,结合社会实践,制定出符合现今社会要求的教学要求。

教学内容的改进适应社会的要求。

要想会计学服务于社会知识,就必须使中职基础会计教学的内容不断改进。毕竟社会不同,社会情况更不一样,要在不一样的社会中利用中职基础会计教学的知识服务于社会实践的发展,就得改革中职基础会计学。那么怎么改进,又成了我们思考的问题。以往中职基础教学中注重前任留下的纯粹理论知识,但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需要,有些理论知识明显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我们利用社会形势慢慢改进和推陈出新以往旧的理论知识。

教学形式的转变,逐渐的多样化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以往教学形式中,都是教学分离、学与践分离。教学分离,导致学生不能深刻地理解中职基础会计学,学生失去学中职基础会计学的动力。学与践分离,使中职基础会计教学的教学初衷丧失。而这两者的分离都会给中职基础会计教学造成致命的打击,必然会阻碍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发展。该怎样转变转变以往这种存在诸多弊端的教学形式,发展社会需求的教学形式必然成了当下的话题。要提高学生的中职基础会计教学兴趣,需要教学形式多元化。例如可以开社会实践课,高效模拟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又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中职基础会计教学关系到当今社会的发展,要其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审时度势,不断改进,适应社会的发展。只有这样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在实践中提高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和中职基础教育的学习效率,并且在这种相对主动的学习中会更了解中职基础会计教学。学习效率提高了,学习兴趣浓厚了,理解能力增强了,中职基础会计教学就自然而然地顺应社会发展了。中职基础会计教学的发展,必然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利用中职基础会计教学推动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玉.浅谈如何优化中职基础会计课堂教学气氛[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09):82.

[2]傅昌銮.“基础会计”教学的若干问题分析与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36):164.

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分析 摘要:在会计制度和所得税法相对独立的条件下,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El趋扩大。所得税的正确核算必须分清差异的根本原因和具体表现,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会计处理方法。 关键词:所得税;差异;会计处理方法 在每年的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中,由于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所得税法规存在较多的差异,如何在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准确计算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是许多企业财税人员遇到的难题,尤其是在新会计制度颁布后,会计核算出现了许多新内容和新方法,更增加了纳税调整的复杂性,为此必须准确把握<企业会计镧度>与企业所得税法规方面的差异,才能正确地确定企业的所得税费用和企业的应纳所得税额,同时选择合适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处理。 l 会计制度与所得税法的目标不同是形成两者差异的根本原因 美国著名税务会计专家史蒂文F吉特曼博士认为:所得税法本质上就是处理两类问题:①某项目是否应确定为收入或费用;②该项目何时被确认为收入和费用。会计利润是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计算确定的,会计制度是进行财务会计核算的基础,是各类会计法规的统称,财务会计必须遵守财务会计准则的要求,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税法是从国家税收机关的角度为满足国家税收的需要而制定的。 永久性差异永久性差异是指某一会计期间,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确认的范围不同,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本期发生,不会在以后各期转回。它主要包括:①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作为收益计入报表,在计算应税所得时不确认收益。如:企业购买国债的利息收入。②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不作为收益计入会计报表,在计算应税所得时作为收益,需要交纳所得税。③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确认为费用或损失计入会计报表,在计算应税所得时则不允许扣减。④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不确认为费用或损失,在计算应税所得时则允许扣减。这种情况在实务中较少出现。 时间性差异指税法与会计制度在确认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时问不同而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时间性差异发生于某一会计期间,但在以后一期或若干期内能够转回。时间性差异的基本特征是某项收益或费用和损失均可计入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但计入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的时问不同。 ①企业获得的某项收益,按照会计制度应当确认为当期收益,但按照税法规定需待以后期间确认为应税所得。②企业发生的某项费用或损失,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应当确认为当期费用或损失,但按照税法规定需待以后期间从应税所得中扣减。③企业获得的某项收益,按照会计制度应当于以后期间确认收益,但按照税法规定需计入当期应税所得。④企业发生的某项费用或损失,按照会计制度应当于以后期间确认为费用或损失,但按照税法规定可以从当期应税所得中扣减。 2 企业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差异的具体内容 由于会计核算的业务日趋复杂,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在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时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具体说来,由于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所得税法规的不同而导致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计算费用损失时。由于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口径不同所产生的差异按照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发放的工资,计提三项费用、支付的利息、业务招待费、公益救济性捐赠、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等通过成本费用科目进行核算,固定资产维修费用也可以计入成本费用。税法则对上述费用分别规定了准予税前列支的依据、比例、数额,从而在扣除口径上产生差异。 在计算费用损失时,由于会计制度与税法依据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差异①股权转让损失,会计制度规定计入投资损失,税法规定扣除的投资损失不得超过当年实现的股权投资收益,超过部分可以无限期向以后年度结转。②广告费支出,会计制度规定计入营业费用,税法规定除医药、家电等行业每一纳税年度内不超过销售收入的8%部分可扣除外,其他行业不能超过2%,超过部分可以无限期向以后年度结转。 部分涉税事项的处理方法差异①会计制度规定可以提取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等,税法规定坏账准备及商品削价准备以外,其他准备不得在税前扣除。②会计制度规定,按照权益法核算发生的亏损按占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份额计入投资方的损失,税法规定已经发生的投资损失才能在税前扣除。③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改良支出计入固定资产原值,并根据固定资产所属类别提取折旧;税法规定已经提取折旧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计入递延资产,在不短于5年内摊销,不能计入原值。④ 出售职工的住房,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会计制度可以按规定计提折旧;税法则规定折旧不得在税前列支。 税务处理规定不准扣除项目差异如粮食白酒广告费用支出,非公益、救济性捐赠、罚款支出等,会计制度规定计入成本费用科目;税法规定不得税前扣除。 税收法规对部分准予扣除的项目作了限制性规定差异企业发生的各种资产损失,会计制度规定计入营业外支出;税法规定需经税务机关审批后方可扣除。 对部分应税收入的规定差异① 短期投资利息,会计制度规定冲减短期投资的账面价值,税法规定计入企业收入总额。②进行债务重组时,对应付款项的差额,会计制度规定计入资本公积;税法规定计入应纳税所得额。③企业收到的专项拨款核销以后的余额,会计制度规定计入资本公积,税法规定除国务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有指定用途的以外,都要并入应纳税所得额。④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按照完工百分比确认房地产开发收入的实现,税法规定取得的预收账款预征20%的所得税。⑤会计制度规定,除购建固定资产外,企业所有筹建期间所发生的开办费,先在长期待摊费用中归集,待企业开始生产的当月一次计入当月损益。⑥会计制度规定,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的企业应按在被投资企业所占份额分享或分担被投资企业当年的盈亏,以确认投资收益。 由于会计处理与税收法规之间存在着上述差异,因此,企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必须准确把握这些差异,按照税法规定对会计利润进行调整。

在我国会计行业的国际化发展、会计准则与国际惯例协调的大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本科 教育 的国际化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专会计论文,供大家参考。

大专会计论文 范文 一:会计教育发展现状

摘要:在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会计人员的个人工作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对会计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强.提高会计人员的基本财务知识和专业 会计知识 是当前我国会计教育需要加强的重要的部分,丰富会计人员的视野和知识水平,以及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是会计教育的主要目的.我国的会计教育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时代的发展对培养所需要的会计人才的方式和内容都有了新的要求,会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体制进行分析找出原因,进而提高我国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是我国会计教育中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难题.本文主要对我国会计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的发展进行展望,期望为我国会计教育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会计教育;现状;发展

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带动了很多产业的发展,同时行业所需要的人才的水平也越来越高,会计人才的需求也是如此.现如今我国的会计教育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相关的教育理念不够明确,学习体制不够完善和目标的脱离现实等都让我国会计教育的水平相对而言比较低下,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素质等都不满足社会的要求.我们想要提高我国的会计人员的水平就必须对会计教育进行改革,完善会计教育的体制、提高老师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才能够拉近我国与世界会计人员的水平,促进会计教育的发展.

1我国会计教育的现状

实践与理论分离

现如今我国的会计教育大都是直接向学生们灌输会计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比较枯燥,学生们不仅没有对会计知识产生足够的认识也丧失了对会计知识的学习兴趣,很多学生学习会计专业知识为了拿到一个会计资格证书,不注重会计知识的学习和会计的实践体会.其中重要的两个原因如下:其一是会计教育的课程的安排和设置不当,学生们所学到的会计知识与实际生活不符,不能在生活中进行验证,故而很多的会计方面的知识都是学过就忘,在以后的生活中不能够合理的进行应用,当遇到相关的问题时又临时去学习,不仅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并且再次学习的效率也不高,仅仅从书面知识上了解大概不能够仔细的理解所讲述的内容.在当前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各国对人才的培养都是理论与实践并进的,同时各种行业的知识也都有涉猎,不再仅追求术业有专攻反而向着全方位发展的人才方向前进[1].我国在进行会计教育的过程中,该专业的学生的课程设计比较单一,除了一些必要的政治课程和数学课程之外大都是相关的会计课程,并没有设立一些其他的人文、科技等课程.这种课程安排让学生的视野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其他知识方面处于弱势,尤其是计算机方面.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必备的基础技能,所以会计教育的课程安排不能够合理,不能够为我国提供适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其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践过少,不能够熟练的做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学生一般都是生活在校园的环境中,很少接触到市场和经济环境,对很多的企业的知识不够了解.并且会计教育的课程中只包含一些基础的理论课程和大范围上面的理论知识,对于很多的企业的会计知识的细节不够详细,老师们不能够对企业中的很多细节问题进行讲解和分析,让学生只能够靠背的方式学习会计知识,在 毕业 之后不能够符合企业的人才要求,导致大学生的就业比较困难,不能够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教育的目标不够明确

我国的会计教育的培养目的是向社会输送能够从事相关职业的人才,期望弥补我国在会计行业上面的人员缺失.在刚改革开放时,这种会计教育的目的能够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培养大量的会计人员.不过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对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有了更高水平的要求,会计教育的层次、深度和制度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提高我国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是这一改变的必然结果.同时,市场和经济的变化多端和会计教育课程上课程变化都没有对会计教育的目标进行明确的定义,也模糊了会计教育的培养目的.

教育体系不够完善

会计教育的体系和体制不够完善让其为社会输送的会计人才的效果打了折扣,不能够发挥其真实的作用.其一是会计教育的专业设置不符合时代对会计人才的培养要求.在专业课程的确定和排位上,领导们时常对专业的安排上比较随意,合并和增减专业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长远的会计人才培养和全方位人才的培养计划没有贯彻执行.我国的会计教育课程上,出了一些有用的相关专业外还设置了其他一些专业,这些专业都是没有很大实用价值,是一些可有可无的专业,与实际生活的相关性不强,不能够锻炼到学生的能力和开拓视野的效果,浪费了学生学习的黄金时段.会计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都只对会计方面的知识有很浅显的了解,既不能够满足会计人才的要求也不符合新时代对全方位人才的培养计划,并且大学生的就业困难和专业技能低下等都是我国会计教育体制不完善造成的后果.会计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分类也符合课程的内涵,造成专业的设置和分类等设定不符合时代要求.其二是课程的设置不合理,专业课程的教学课时比较少而且课程内容不够丰富等都让会计教育的课程设定不符合人才计划的要求.很多公开的课程都添加到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课程中,很多科技、社会和一些会计课程都被忽略了,培养的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有限,不能够符合企业对会计人员的基本要求.会计知识的范围面比较窄,其他行业的知识又不了解严重的阻碍了大学生的今后的发展,综合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在工作中可能受到很大的打击.其三是教学内容比较陈旧,没有与时俱进也不够完整.我国的会计教育方面关于会计知识的教学大纲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教学内容也存在着异议,让高校在进行会计教育中难以抉择,教学内容一般都是集合大部分教学标准的共同部分,并且没有及时的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很多年都沿用同一会计教学的内容,让学生们所接受的会计知识系统没有与时俱进不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脚步,不满足企业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的要求.不仅如此,还有很多的专业课程的知识上面存在重复的内容,浪费同学和老师的时间也没有取得更好的学习效率,如会计教育中的成本控制内容在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两门课程上都有讲述.

教育理念不明确

我国会计教育中的教育理念的不明确是我国会计教育落后的根本原因,这种理念的不明确让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找不到教学的主次,学生们也相应的不能够取得较好的会计能力,学习能力不满足社会的需求[2].这一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比较注重对人才的专业技能的提高忽视了个人素质的提升;大多数老师和家长等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等的要求比较严格,让学生形成了一种只要学习好就一切都好的意识,不关注其他方面技能和知识的锻炼和积累,在学习过程中也比较重视那些重点的科目,在很多综合性的素质培养的课堂上做其他事情,个人的素质没有得到提高,在未来的工作中可能会受到很多的影响.其二是对专业技能的重视超过了对国家法律法规的限定.会计是一个对企业的财务有着很大影响的职位,做好会计的工作与个人的职业素养和法规的重视程度有很大的关系.我国现如今有很多会计人员没有遵循法律的要求而贪污受贿等给企业造成了很大损失的事情时有发生,所以加强会计教育中法律法规内容的讲授是十分必要的,要让会计人员在心中设定一杆秤,衡量自己在工作过程中的行为是否符合标准.其三是在会计教育中看中学生对学习过的知识的记忆程度而不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会计是一项管理经济的工作,需要我们在理论中思考,在实践中学习,在思考中理解和融会贯通并且能够灵活的运用到实际生活工作中去.老师们利用实际案例进行教学能够很好地让学生们将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思考并且运用到工作中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对今后学生在工作中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有很大的帮助[3].不过从我国的会计教育的现状来看,我国的会计教育过程中并没有注意到在利用实际案例进行教学和分析,书本上所学到的知识比较的枯燥无味,仅要求学生对这些知识的了解而已,没有引发学生对这一内容的深入思考和分析.

教育层次分层不清晰

我国的会计教育的层次分层不清晰,比较偏向于会计学历方面的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不断改革,会计教育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更加倾向于会计学历层次的教育,很多的专门的会计教育机构都相继在这种情况下处于关闭状态,如果这种现象继续发展可能会导致会计行业的人才的严重缺失.我国会计教育在层次上分层不清晰的问题虽然还没有显现出来,但是还是能够从会计教育的结构上可以发现,并且随着社会的继续发展这方面的问题早晚都会给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我国如何对会计教育进行改革来为企业输送更加符合要求的会计人才以及增强会计人员自身素质和个人竞争力等都是现如今所面临的亟待解决会计教育行业中的问题.我国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针对会计教育这一方面进行改革,根据时代的发展趋势和环境的多方面考虑,不断地完善会计教育的专业和课程的体制,以及会计教育的层次分类等增强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素质,为我国经济事业的正常发展提供一份保障[4].

2我国会计教育的发展前景展望

在现如今的社会发展趋势下,我国的会计教育面临着很多的问题,这既是我国会计教育的所面临的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当我国的会计教育跨过这一道阻碍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会计教育前景十分好,需要我们能够对此进行正确的引导,实现我国会计教育的更进一步的发展.我国会计教育需要更加贴近国际水平,向着国际化的水平发展是我国会计教育的发展趋势.在这一过程中想要更快更好地实现目标需要我们对会计教育的教师、学科等向着国际化方向发展.其中教师方面的国际化发展就是在会计教育中要首先培养或者引进高素质、高技能的师资队伍,只有在这一方面上的资源足够丰富才能够为我国培养更多的高水平会计人才,是实现会计教育国际化的基石.我们在组建更加靠近国际化的会计教师队伍的过程中,要注重会计教师的自身的会计知识的储备和更新,增加会计教师的来源通道,保证会计教育中教师自身会计知识能够满足社会的发展,为保证培养出更加贴近实际生活中的会计人才奠定基础.另外还要建立一个相关的会计知识的交流会,并对会计教育的老师们进行分类和分层,在不同的阶段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毕竟老师资源是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的必备资源之一、老师们的影响对学生们对会计知识的了解和认识以及是否会进一步的探究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对会计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老师水平的国际化也需要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这是会计教育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支柱之一.另一方面的发展趋势就是学科的国际化.我国在加入国际贸易组织后教育的观念逐渐向国际的教育观念靠拢,迟早只看重学历而不注重自身的工作能力的观念将会逐渐被企业淘汰,符合时代要求的全方面发展的工作能力强的人才需求会越来越大,所以会计教育向着会计学科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是一种必然的发展方向[5].对会计教育的课程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是最佳的促进我国会计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一种方式.在这种发展过程中首先要将会计教育的教学课程进行合理的安排,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习到相关的会计知识也要对其他学科有所涉猎,拓宽学生的知识深度和广度,一些可有可无的课程也可以酌情删减,为快速培养人才提供所必须的时间.其次是对老师们的教学方式的改变,向着学生们更加喜欢、老师们更加轻松的方向进行,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为培养学生更强的工作能力做出贡献.

3 总结

经济社会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的进步,会计教育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为社会和企业提供所需要的新时代人才,会计教育的发展道路上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克服困难,向着更加符合国际标准的会计教育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冠军,张亚连.会计教育国际化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J].财会通讯,2011(12):26-28.

〔2〕李震.我国大学环境会计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浅析[J].会计之友,2011(18):120-121.

〔3〕王秀芬.河南省会计本科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171-174.

〔4〕吴平.我国会计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2(03):112-114+120.

〔5〕__斌.国外会计伦理教育:现状与启示[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3(03):50-56.

大专会计论文范文二:国有企业会计集中核算分析

摘要:随着国有企业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体制的深入改革,国有企业的会计管理模式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中会计集中核算被广泛的应用。会计集中核算是一种有效的会计管理方式,采用这一核算方式能够提高国有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提升其经济效益。本文将对国有企业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国有企业;会计集中核算;问题;策略

一、会计集中核算的意义

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可以使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情况,更加高效地对下属单位进行会计监督和管理,增强国有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减少贪污和资金的闲置及浪费。会计集中核算是随着国有企业的发展而产生的,是一种适合国有企业发展现状的会计核算方式,适应了现代化企业的管理模式。会计集中核算有利于国有企业更好地进行会计核算管理,落实和全面实行会计管理政策,合理的配置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国有企业实施会计集中核算,能够全面的掌握下属单位的财务状况,及时发现下属单位的财务问题,以及会计集中核算中遇到的障碍,从而解决问题,使企业规避风险,顺利运行。此外,会计集中核算改变了下属单位自行管理资金的管理模式,避免其出现资金管理混乱和资金短缺的现象,使企业更加灵活、自由地运用资金,优化资金配置。

二、国有企业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与实物资产管理相分离

企业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后,会计核算中心对企业各下级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账务核算,但是下级单位的实物资产还是由各单位自行管理,这必然会出现下级单位的账务信息与实物资产不符的情况。事实上,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只是侧重于账面价值的核算,却忽视了对各单位实际资产状况的管理,造成会计集中核算与各单位实物资产管理相分离的情况,使得企业无法及时了解下级单位固定资产等实物资产的变化,账实核对不及时,不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

(二)会计核算与其他部门配合度不高

企业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的工作人员与其他管理部门的人员缺少配合,这影响到企业财务信息的完整性,以及财务工作效果。目前,许多国有企业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建立的时间还不长,制度尚不完善,未能明确核算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各部门之间缺乏相互了解和相互监督,造成企业整体的运行效率较低。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之后,核算中心人员的工作范围扩大,工作量也会加大,因而无暇顾及其他部门的业务情况,缺少相应的配合工作,有时还会出现财务问题混乱等情况。

(三)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会计集中核算实施之后,集中核算中心会把重心放在对下级单位资金状况的监督上,监督其资金的使用情况,但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却得不到充分的重视,工作质量难以保证。过分重视监督职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会计的基础职能,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把控和稽核并不严谨,经常会出现一些不规范的行为。一些国有企业处理不好集权与放权的关系,过于集权就会对下级单位管的过严,使下级单位失去积极性,而过于放权又会出现管理过于松散的情况。

(四)会计核算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会计集中核算对会计人员的要求较高,需要专业的会计人员和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许多会计人员对基本业务非常熟练,但是对会计软件的应用却不大精通。实际工作中,集中核算不仅要求会计人员懂得基本的会计业务处理,还要精通会计电算化,懂得如何运用财务软件等。会计人员缺乏对电算化和财务软件的了解,这会大大降低其工作效率。

三、加强国有企业会计集中核算的策略

(一)加强企业内控管理和实物资产管理

会计集中核算后,企业不仅要着重核实账面信息,还要注重对下级公司实物资产的管理,而下级公司也要履行好自身的管理责任,认真的核对账面信息与实物资产,定期与集团公司核对资产情况。此外,企业与下级单位都要加强内部控制,制定相应的约束机制,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增强相关人员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提高财务人员对实物资产的监督和管理能力。对于遵守企业内控管理制度,表现好的会计人员要给予奖励,以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

(二)各部门要明确职责加强配合

会计集中核算部门要与其他部门紧密配合,明确部门及相关人员的职责,制定统一的会计核算 方法 ,便于下级单位经济业务的开展与会计核算。一方面,要增强各部门对本职工作的熟悉程度,从制度上强化其在业务上的协调与配合,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会计核算部门要主动与其他部门沟通,共同加强对企业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等的清查,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下级单位也要配合集团企业会计审核的清查工作,加强财务会计的监督管理,以提高会计核算质量。

(三)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和管理方法

国有企业要转变管理观念,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方式,严格执行操作程序,提高管理效率。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资产监管制度,加强对固定资产等实物资产的监管,确保国有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具体而言,在企业会计集中核算中的每个环节都要将责任明确到人,建立明细分类账目,及时掌握各个环节的资产流动情况并予以记录。同时,要正确处理集权与分权的关系,采用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会计集中核算管理方法。核算中心要完善内部审计,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确保会计业务质量。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使会计核算与监督有机结合在一起,保证国有企业的资产保值与增值。

(四)提高会计核算人员的电算化技能

国有企业要逐步招聘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会计人员,择优录取,并定期的对会计核算人员的会计知识和操作能力进行考核。同时,要给在职的会计的人员提供培训的机会,使他们提高会计专业素质,尤其是要掌握会计电算化方面的知识,以及财务软件的应用,以提高其工作效率。此外,还要提升网络管理人员的财务会计知识,从而能够更好地对财务软件进行维护,对出现的会计业务问题和紧急情况能够快速反应并及时处理,避免企业出现更大的经济损失。

四、结束语

企业实施会计集中核算能够有效提高国有企业会计核算的有效性,为企业做好 财务管理 工作打下基础。企业要做好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就应加强内控管理和实物资产的管理,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加强部门间的相互配合,从而有效提高国有企业会计核算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春雷.对企业会计集中核算问题的思考[J].会计师,2012

[2]许国平.论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下主管部门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J].现代经济信息,2011

大专会计论文范文参考相关 文章 :

1. 大专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2. 财务会计大专论文范文

3. 大专生论文范文

4. 2016财会专科论文范文3篇

5. 大专会计论文范文大全

6. 大专会计论文范文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