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上海文学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6 01:09:03

上海文学发表论文

很多陈超,请问说的是谁?

作家钱钟书通论,《钱钟书研究采辑 2 》三联书店 1996/2欲望的辩证法——论邱华栋的写作姿态,《上海文学》 1996#2碎片:现代,中国,文化,《文艺理论研究》 1996#3欲望的辩证法,(载《几度风雨海上花》)上海三联 1997/1一道迷人的风景——读《当代思想家访谈录》(书评),《解放日报》 1997/4/24散乱的一代:我们如何说出自己?(对话),《萌芽》 1997#9“海派”“黑色上海”及其他,《粤海风》 1997#10女人“围”的城与围女人的“城”(载《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东方出版中心 1997/10张爱玲的“背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8#1 ,(又载《上海 50 年代文学批评丛书,·,评论卷》)华东师大出版社 1999/11 ,“亡羊补牢”与“构筑底部”,《文汇报》 1998/3十年劳作,更上层楼,《文汇读书周报》 1998/11/21重建中国“现代文学”的合法性,《文艺理论研究》 1999#1现代小说研究的诗学视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9#1想象的对话,有关“上海热”,《科学时报》 1999#4十篇小说,七嘴八舌——谈近期的小说创作(对话),《当代作家评论》 1999#4论“海派”话语及其对于上海的理解,《华东师大学报》 1999/11 ,评《民歌》,《当代作家评论》 2000#2为了“被写体”的书写,香港《二十一世纪》 2001/62001 ,上海当明星,《 21 世纪经济报道》 2001/12/31课程新标准与语文再反思,《书城》 2003/11上海 / 香港:女性眼中的“双城记”,《文学评论》 2002/1《中国大学学术讲演录》 2003 卷 A 辑 2003/3“上海热”与华人世界的现代化叙事,《 2002 年文学批评》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3/4百年语文 世纪之痒;《书城》;2004-8-1面临双重困境的选择;《特区文学》;2004-4-1“轻性知识分子”与中国现代的表意实践;《中国的现代性与城市知识分子》;2004-3-1文化研究的公共空间;《旗与歌》;2004-1-1基础教育改革再反思与再出发;《社会科学报》;2004-1-1上海/香港:女作家眼中的“双城记”——从王安忆到张爱玲;《王安忆研究资料》;2006/05/01女人“围”的城与围女人的“城”——《围城》拆解一种;《昨天的故事》;2006/01/01

没听说过这个人.

陈超创作年表 1976年 于拖拉机厂当工人期间开始诗歌创作。与三位工友组成读书写诗小圈子。完成自制诗集《柳叶刀集》。 1978年 入大学,开始接触现代主义诗人作品,诗风发生很大变化。发起成立省会大学生诗歌社团 “新松社”,任社长,编辑《崛起》。完成自制诗集《解冻》。 1980年 4月,于《大学生文选》首次公开发表文章《做个人真实情感的歌手》。 1981年 1月8日,在《河北日报》首次公开发表诗作《未来》等。在《新地》、《红 豆》等发表短诗若干。 1982年 4月,于河北师大学报社科版发表《论鲁迅早期新诗创作》。完成自制诗集 《给西西》。在《红豆》、《长城文艺》、《莲池》发表短诗。 1983年 2月,于河北师大学报发表《论闻一多诗歌艺术探索的得与失》。10月,于 《飞天》发表《新的阻塞》,被《新华文摘》11期转载。 1985年 赴山东大学访学,主修现代诗学、美国现代文学、中国古代文论。完成结业 论文《顾城的诗》(收入《中国当代诗歌评析》,《艾青与聂鲁达:诗艺的平行比较》。完成自制诗集《尔雅集》。 1986年 2月,于《诗神》发表《被遗忘的拾起》。3月,于河北师大学报发表论文《艾 青与聂鲁达:诗艺的平行比较》(被收入《新时期文论选》)。5月,于《诗神》发表《中国诗歌新生代》。6月,于《诗刊》发表《关于诗的形象密度》。11月,于《黄河诗报》发表《骚动不宁的调色板——论第三代诗人(之一)》。12月,于《诗刊》发表论文《“人”的放逐》。与刘小放、杨松霖主编《太阳诗报》(胶印,共出四期)。出席全国青年作家会议,于《诗神》、《太阳诗报》、《百泉》等刊发表诗作。 1987年 2月,在,《诗神》发表论文《悄然而至的挑战—论第三代诗人(之二)》,在 《河北文学》发表《论青年诗人群落》。6月,在《山花》发表《第三代诗人的语言态度》》。10月,在《山花》发表《现代诗:个体生命的瞬间展开》。于《青年诗人》、《山花》、《未名诗人》等刊发表短诗。开始细读专著《中国探索诗鉴赏辞典》的写作。担任中国作协全国优秀新诗奖初评委员。 1988年 2月,于《诗歌报》发表《新的声音——论第三代诗人(之三)》。9月3日,于《文艺报》发表《第三代诗的发生和发展》。10月,于《诗刊》发表《生命的意味和声音》。同年,于《诗神》发表系列专栏文章《揭示生存》、《语言的自觉》、《在空洞中接近神圣》等。于《河北文学》、《诗神》发表组诗《诗歌写作》、《夏夜,我你他》、《大鸟》等。 1989年 2月10日,于《光明日报》发表论文《谈诗论方法的颠倒》,倡导文本细读式批评。于《诗歌报》发表《纯粹》。6月,于《星星》发表《精神萧条时代的诗人》。7月,于《诗神》发表长诗《青铜墓地》。8月,文本细读专著《中国探索诗鉴赏词典》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0年 1月,于《诗神》发表组诗《渴慕》。8月,于《诗神》发表长诗《空无与真实》。9月,《中国探索诗鉴赏词典》获“北方十七省市社科优秀图书奖”。 1991年 3月,于《诗歌报月刊》发表《诗歌信仰与个人乌托邦》。9月,于《诗神》 发表组诗《曲喻与白描》。同年,于《海内外新诗选粹》、《乌江》发表诗作。 1992年 6—8月,于《诗歌报月刊》连载长文《从生命原始到天空的旅程》。9月, 于 《诗神》发表长诗《博物馆或火焰》。10月,《读书》发表谢冕评价陈超文本细读批评方法的文章《异端的贡献》。 1993年 年内,于《诗歌报月刊》发表系列文章《深入当代》、《变血为墨迹的阵痛》、《火焰或升阶书》、《现代诗人与传统》、《可能的写作》等。9月,组诗《诗歌写作》被收入《新生代诗卷》。10月,于《诗神》发表《我看见转世的桃花五种》。12月,获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庄重文文学奖”。主编诗集《以梦为马》由北京师大出版社出版。 1994年 2月,于《诗歌报月刊》发表长诗《艺徒或与火焰赛跑者之歌》,8月,于《诗歌报月刊》发表组诗《素歌或谶语》。参与《现代汉诗》编辑工作。10月,获“河北十佳青年作家”称号。12月,诗学著作《生命诗学论稿》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1995年 5—6月,于《山花》发表与欧阳江河、唐晓渡对话《中国式的后现代理论与其他》。8月,于《当代人》发表作品小辑《裂开的空白》。于《大河》、《诗神》、《绿风》、《诗人》等发表短诗。11月,获“河北文艺振兴奖”。12月,《山花》优秀理论奖。 1996年 3月,于《诗刊》发表《可能的诗歌写作》。5月,于《山花》发表“陈超作品小辑”。8月,当选为河北作协副主席。 1997年 5 月,于《莽原》发表《当下诗歌走向》。9月,于《学术思想评论》发表长文《现代诗:生存、历史、个体生命话语的“特殊知识”》。10月,于《诗神》发表组诗《并不暗示什么东西》等。出席全国青年作家代表大会。开始细读专著《当代外国诗歌佳作导读》的写作。 1998年 7月,于《诗神》发表长诗《本学期述职书》,并被收入北京师大出版社《主潮诗歌》。9月,于《山花》发表《愚人志或偏见书》。 1999年 1月,主编《中国当代诗选(上、下部)》出版。3月,于《当代》发表长诗《一代人与写作》。4月,于《现代汉诗年鉴》发表论文《立场》。7月,于《诗神》发表组诗《夜烤烟草》等五首。于《北京文学》发表《对几个常识问题的看法》。11月,于《诗刊》发表长诗《博物馆·火焰·诗歌》。12月,增补版95万字《20世纪中国探索诗鉴赏》出版。 2000年 1月,于美国《侨报》发表诗作《生命路上的歌》。3月,于《上海文学》发表《陈超的诗》,于《作家》发表组诗《诗艺与交谈(之一)》。6月,于《当代》发表《诗五首》,于《山花》发表组诗《诗艺与交谈(之二)》。7月,于《人民文学》发表《神奇的望远镜》。9月,于《山花》》发表组诗《堆满废稿的房间》。11月,于《人民文学》发表文章《生命的现身和领悟》。12月,组诗《交谈》获《作家》杂志“2000年度诗歌奖”。 2001年 1月,于《当代作家评论》发表文章《对神秘之物的敬意》。3月6日,于《文艺报》发表《2000年的诗歌》。5月,于《诗潮》发表《陈超的诗》。6月,细读著作《当代外国诗歌佳作导读》(80万字)出版。10月,于《山花》发表长诗《正午:嗡嗡作响的光斑》。12月,出席中国作家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全年于《星星诗刊》发表系列论文《向诗而生》12篇。 2002年 2月,于《莽原》发表诗、文小辑《未来的旧录像带》等。3月,于《长城》发表《文学的求真意志》,于《诗刊》发表《对有效性和活力的追寻》。4月16日,于《文艺报》发表个人诗歌创作谈《从天真之歌到经验之歌》,6月,于《扬子江》发表《回答四个问题》。12月,于《诗神》发表《诗四首》。4月,《山花》发表刘翔论文《让灾难化为平稳墨迹的阵痛——陈超诗歌综论》。6月,《诗选刊》发表西川、臧棣、于坚、唐晓渡评论小辑《笔谈陈超著作——〈外国当代诗歌佳作导读〉》。 2003年 1月,于《诗刊》发表《诗的困境与生机》。4月,于《山花》发表长诗《案头剧:室内荒原》。5月,主编《最新先锋诗论选》出版。6月,于《诗刊》(下半月刊)发表组诗《无端泪涌》。7月,于《扬子江》发表组诗《赤红之夜》。8月,诗学论集《打开诗的漂流瓶》出版。9月,于《诗潮》发表《诗7首》,于《新诗界》发表《陈超的诗(13首)》。12月12日,于《文艺报》发表《文学的想象力与可信感》。个人诗集《热爱,是的》出版。 2004年 4月,于《山花》发表组诗《是熟稔带来伤感》,于《星星诗刊》发表组诗《复信》,于《扬子江》发表“诗四首”及文章《我说与它说》。5月,于《红岩》发表《陈超的诗(10首)》。7—8月,于《诗刊》连载论文《谈现代诗的结构意识》。9月,于《诗刊》发表组诗《日记:天亮前结束写作》。11月,河北作协、河北师大联合主办“陈超诗歌朗诵音乐会”。全年于《清明》发表系列论诗文章。12月,获国家文学奖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同年,《中国诗人》第二辑开设《领略陈超》专栏,发表诗人孙文波、臧棣、沈奇、西渡、陈仲义、霍俊明、李建周、沐之等人文章,评价梳理陈超诗学创作的特点和价值。诗作共16首被分别译为英、日、俄语发表。 2005年 1月,《关于当下诗歌的讲谈》被收入《在北大听讲座》(第十三辑),于《文艺报》发表《2004年诗坛:本土经验的吟述》,于《诗潮》发表组诗《雨夜修书》。4月,被聘为北京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研究员,《新诗评论》编委。8月,于《明天》发表《诗四首》。9月,于《诗刊》发表《热爱,是的(诗6首)》,于《山花》发表诗、文小辑《暖冬》。10月,赴新疆参加“帕米尔诗歌之旅”。4月,《当代作家评论》第二期发表霍俊明论文《历史记忆与生存现象的震悚与容留——论陈超诗歌》。9月,《诗探索》发表苗雨时论文《论陈超的现代诗学体系》。6月,接受深圳《晶报》访谈并发专版《打开漂流瓶是我的幸运——诗人、诗评家陈超访谈》。完成诗集《在这儿》写作。 同名人太多,还有武状元陈超,不知道阁下需要的是哪个? 或在百度发帖子。

上海论文发表查重

你好,你是想问上海绿化职称评审中2020年发表的论文2022年查重过高怎么办吗?上海绿化职称评审中2020年发表的论文2022年查重过高先降重。上海绿化职称评审中2020年发表的论文2022年查重过高只有降重,不然在论文发表的时候会被判定为抄袭,大部分核心期刊的查重率要求不高于10%,所以上海绿化职称评审中2020年发表的论文2022年查重过高先降重。

用的是知网,知网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概念,由世界银行于1998年提出。CNKI工程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始建于1999年6月。

知网全称为“中国知网”,是我国最大的文献数据库,其收录的文献总量超过2亿篇。可以说,只要用中文做学术,你就绕不开知网。

从知网的性质来看知网具有一定垄断地位,是我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的一部分。其前身为中国期刊网,建设本身得到了教育部、科技部等多个国家部委的支持。作为国家知识基础数据库,知网承担着将文献资料予以数据化的重任,获得一定的政策便利,具有合理性。

上海社科院论文发表

1. 胡河清.论阿城、马原、张炜:道家文化智慧的沿革.文学评论.1989年第02期2. 胡河清.王朔、刘震云:京城两利嘴 .当代作家评论.1994年第02期3. 胡河清.王安忆的“慧心人”.文艺争鸣.1992年第05期4. 胡河清.杨绛论.当代作家评论.1993年第02期5. 胡河清.金庸小说的伦理情感.社会科学.1992年第12期6. 胡河清.史铁生论.当代作家评论.1991年第03期9. 胡河清.贾平凹论.当代作家评论.1993年第06期10.胡河清.汪曾祺论.当代作家评论.1993年第01期11.胡河清.钱钟书论.当代作家评论.1994年第04期12.胡河清.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传统.当代作家评论.1992年第05期13.胡河清.阿成的“怪味豆”.当代作家评论.1993年第05期14.胡河清.钱钟书散论.南京社会科学.1991年第01期15.胡河清.论格非、苏童、余华与术数文化.当代作家评论.1992年第05期16.胡河清.冰雕银钩绘南天——王充闾游记读后.当代作家评论.1993年第04期17.胡河清.钱钟书的天命批判.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02期18.胡河清.超脱的代价——读李晓小说随想.当代作家评论.1990年第04期19.胡河清.苏童的“米雕”.当代作家评论.1991年第06期20.胡河清.程乃珊的“俗”.文学自由谈.1988年第06期21.胡河清.钱钟书与清学.晋阳学刊.1991年第02期22.胡河清.钱钟书的文章家法.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2年第04期23.胡河清.孙甘露和他的“信使”.上海文学.1991年第02期24.胡河清.马原论.当代作家评论.1990年第05期25.胡河清.洪峰论.当代作家评论.1990年第01期26.胡河清.中国全息现实主义的诞生.文艺理论研究.1993年第03期27.胡河清.钱钟书语言研究的当代文化意义.上海文学.1991年第09期

是指一个作家。丁水木,1933年9月生,浙江上虞人,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研究员,中国社会学会理事,上海市妇女学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学、妇女学。

主要作品有:《文字秘书的修养》(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8年出版),《社会角色论》(合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出版),《社会稳定的理论与实践-当代中国社会稳定机制研究》(合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

主要论文有:《论妇女的心理解放》发表于《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8年第4期;《转型时期的上海市民社会心态调查与对策研究》发表于《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3期。

上海期刊发表哪家好

教育类的,可以投《都市家教》省级G4刊物,期刊网收录,详细请加好友咨询!

环境工程学报是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主办,中国最牛的环境研究机构,环境工程学报当然好。当然给水排水也不错,中国建设部主办,给水排水专业最为牛的杂志,都不错,上海环境科学相对较差,但是好像也是核心期刊

好。

上海商业期刊怎么样,上海商业期刊是正规期刊吗,上海商业杂志官网版面费多少,有些作者在网上了解了《上海商业》这个刊物,想在这个刊物上发表论文,但是对于这个刊物不了解,怕发表了不管用,觉得不贵学术,淘淘论文在这里告诉大家,《上海商业》是正规学术期刊,是月刊。

每期只有64个页码,你想想吧只有64个页码的刊物,也就是说论文只有二三十篇的刊物,而且该期刊是知网收录的期刊,发表论文后1至2个月后,知网可检索。如果你想在商业商业发表论文,你可以联系淘淘论文,淘淘论文会尽快给你安排发表。下面是商业商业期刊的介绍。

《上海商业》创刊于1985年,由上海市商业经济学会主办。月刊杂志社还吸收工商和金融界的CEO组成理事会,建立了联系广泛的网络。杂志为大16开本,封页和内芯全彩,设计,印刷精良。上海商业杂志社立足上海,面向全国,环视全球。其宗旨是关注商业事件、聚焦商界名流,打造中国的商业周刊。商业工作综合性刊物。探讨商业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交流商业企业经营管理经验。

(1)大型文学刊物——《收获》(2)中型文学刊物——《上海文学》(3)青年文学刊物——《萌芽》

上海体育大学期刊发表论文

上海体育学院建于1952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建最早的体育高等学府。原直属国家体育总局,2001年由国家体育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

经过六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形成了涵盖本科、硕士、博士在内的完整办学层次。学校在国内体育高等院校中最早获得硕士学位(1981年)和博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2003年成为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单位,是全国唯一一所拥有体育学下属全部四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学术硕士学位点11个与专业硕士学位点4个。

学校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市级教学团队3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市级精品课程10门,上海市教学名师4人。2005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学校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开展了常态化的校内教学质量评估,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上海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国家体育总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近年来,按照创新人才培养要求,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1篇博士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1篇博士论文获“上海市优秀博士毕业生论文”,本科生科创作品获全国“挑战杯”二等奖2项、三等奖10项。学校建立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教学机构“蕴瑞学苑”,探索体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瞄准国际前沿,积极推进学科建设,目前已建成教育部重点学科(培育)1个,上海市一流学科2个。体育学入选上海高峰学科I类,心理学入选高原学科I类。“体育学”一级学科在2012年教育部学位中心全国学科排名中位列第二,其中“科学研究水平”排名第一,成为上海两所进入第一档次前5%的地方高校之一。学校成立了上海市高校知识服务平台体育产业发展研究院、上海社会调查中心上海体育学院分中心、上海市高校研究基地体育伦理E研究院,拥有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上海市蔡龙云大师工作室(上海市高校三个大师工作室之一)。近年来,学校注重增强学科面向国家重大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对接行业发展急需的能力,对标国际一流学科的研究方向和学术标准,鼓励教师与国际学术前沿开展对话,在世界顶级刊物《柳叶刀》发表文章数篇,在SCI、SSCI等收录期刊发表论文总数超过国内同类院校论文发表数的总和,“体育学”科研水平在全国体育院校排名第一。体育学和心理学分别入选上海市高峰学科I类和高原学科I类,是上海进入全国学科排名前5%的两所地方高校之一。学校积极开展有关奥运项目的科技攻关和服务工作,3个研究项目分别获2010、2012、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北京和伦敦奥运会上,我国代表团获得的金牌中至少有10枚以上与我校的科技攻关和服务直接相关。以服务群众体育、贯彻“全民健身计划”为方向,2项研究成果分别获2010、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学校拥有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1个。

2009年至今,获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44项,年均立项科研经费1400余万元,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56项。共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项3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获授权知识产权66项。在SCI、SSCI、CSSCI、CSCD收录期刊发表论文数在全国同类体育院校中居于首位。

学校重视科研成果转化,在体育事业规划编制和推动体育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打造了一批服务社会、服务行业的“体育智库”,在公共体育服务、体育产业、青少年体质健康、运动康复等领域取得社会广泛赞誉。学校积极投入F1、网球大师杯、斯诺克大师赛、上海国际马拉松赛等重大国内外体育赛事的研究和志愿服务工作,成效显著。学校拥有国家体育总局科技成果服务综合平台、体育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体育产业发展研究院、上海社会调查分中心。学校的“蔡龙云大师工作室”是上海市教委设立的三家大师工作室之一,此外,学校还拥有陈佩杰劳模工作室等。

学校现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1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科评议组1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家评审组成员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家评审组成员1人;上海市“领军人才”1人,上海市“东方学者”5人;3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从美国、德国、俄罗斯、英国、芬兰及台湾、香港地区引进高层次人才10余人。5人在亚洲体育科学理事会、国际体育计算机科学协会和国际社会神经科学学会等国际学术组织兼职,7人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和理事,1人任中国康复医学会理事,1人任教育部中小学体育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学校作为中国政府奖学金资格学校和全国体育院校中唯一一所教育部指定的自主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的试点院校,学校已与25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现有来自美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等59个国家在校留学生超过一千名。学校广泛拓展合作办学,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与卢森堡大公国合作建立了中国乒乓球学院欧洲分院,已开展与科隆体育大学等国际一流体育大学的深度合作办学,与澳门理工学院在澳门合作举办体育专业硕士学位项目。学校大力深化与国际体育组织合作,目前,中国乒乓球学院已被命名为国际乒联最高学院级附属培训基地,与国际手联和国际田联分别共建国际手联手球学院和国际田联特训认证中心的协议。

学校曾获得2枚奥运会金牌、3枚奥运会铜牌、28枚世界锦标赛金牌、39枚亚运会和亚洲锦标赛金牌;3人3次打破世界记录、2人12次打破亚洲记录;为上海市获得了18枚全运会金牌。培养了一批国际知名教练员,如施之皓、孙海平、陈忠和、王跃舫、孙荔安、沈富麟、马良行等。通过了“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实地评估。国家中长跑青少年队落户我院。

近年来,学校按照“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的总体原则,积极推进内涵建设,形成了一批国内独有的标志性成果:率先建成了世界唯一的专门以乒乓球为专业的高等教育机构——中国乒乓球学院,全国首家体育类大学科技园、国家体育总局命名的首个“体育科技示范园”——上海体育国家大学科技园,世界第一家全方位展示武术历史与文化的博物馆——中国武术博物馆;中国大陆第一本被SCI和SSCI数据库同时收录的英文版体育学术期刊、全国“百强期刊”——《运动与健康科学》杂志,率先引入国际体育组织,立项建设国际乒乓球联合会的乒乓球博物馆——中国乒乓球博物馆。

面向未来,学校将以特色性应用研究型大学为定位,对接高等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战略,践行“身心一统,德技相长,文理兼修,服务社会”的办学思想,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化内涵建设,努力建设世界一流体育大学。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