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老友记中英美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发布时间:2024-06-30 08:49:36

老友记中英美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Step 1:选题

人美在眼睛,文美在标题。英语专业的论文的选题很重要,选对了题,接下来的写作就会很顺利,否则不然。所以,在开题之前一定确定自己要写哪一方向的,包括翻译方向,语言学方向,英美文学方向,英美文化方向,英语教学法方向(限师范专业),其中这些大方向下面又可以细分为几个小的方向,逐级筛选,直到确定自己的题目为止。

Step 2: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的写作很讲究,如果你开题报告确定了,那么就可以开始写正文了。开题报告包括5部分:(题目),(国内外研究现状),(选题目的和意义),(主题),(提纲),(参考文献)。

Step 3: 正文(重点)

开题报告确定之后,就要开始论文正文部分的写作了。开始写正文之前还有一个小插曲,那就是摘要部分的写作。摘要部分真的很重要。这个要反复修改润色之后才可以通过,因为导师主要看你的摘要,摘要要写的短而精,意思就是让你用最简明扼要的话把整篇论文的主题和内容给概括一下,达到让人一目了然的效果。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英语专业的本科论文写作技巧的内容分享,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论文写作相关内容,请关注本平台,小编将进行及时的整理并发布在本平台上,大家注意查看!

英美文学方向的选题太多了啊,网上一搜一大堆,选一个你自己喜欢并感兴趣的就行了。1、 透过《傲慢与偏见》看现代社会爱情观2、生与死的抗争--《厄舍古厦的倒塌》主题解读3、浅谈“欧·亨利式结尾”及其文学影响4、从宗教角度解读简爱的多重性格5、从女权主义角度剖析《小妇人》中的乔6、 “英雄”的陨落--悲剧美学角度分析《老人与海》7、 从《菊花》中看女主人公Elisa实现自我价值的障碍8、奉献与宽容---浅析《双城记》中的仁爱精神9、 《格列佛游记》中对理性的反思与批判10、浅析《警察和赞美诗》的戏剧化特色11、一场失败革命的反思---论《动物庄园》中所表现的象征意义12、论詹姆斯·乔伊斯《阿拉比》的精神顿悟13、从后印象主义角度解读《到灯塔去》中的双性同体观14、 从中西方道德观差异谈《伊利亚特》与《封神演义》人物品德15、 韦伯《猫》中的女性主义16、 浅析《儿子与情人》中的心理冲突17、浅析中西方喜剧文化---以《武林外传》和《老友记》为例18、从女性主义看《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形象19、《瓦尔登湖》中自然主义的现实意义20、 从男性角色解读《简爱》中的女性反抗意识21、论《荆棘鸟》中的女性意识22、 论劳伦斯《虹》中的异化23、《罗密欧与朱丽叶》与《梁祝》悲剧结局所体现的中西文化差异24、从《在路上》看五六十年代美国社会价值观25、 评希思克利夫被扭曲的心路历程26、试论马克·吐温短篇小说的幽默特色27、惠特曼的死亡哲学28、 论《呼啸山庄》--原始古朴与文明理性的交错色彩29、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二元主角”手法的运用30、透过小说《威廉·威尔逊》和《黑猫》看艾伦·坡的善恶观

yrk5ykio7o8o

哈哈 写这方面的论文要以小见大,不可把题目写得太大,写就像题目 :论中国文化 ,我们要写的东西太多了,那样就不可能写好,总是泛泛而谈! 所以你要以小见大,从英美社会的一个角度来洞悉他们社会的文化氛围和生活思想!其实一个社会的文化从一些小的事件或是现象就可见一斑,关键在于你的分析和联系,我们要从它的历史,发展,还有社会变革等各个方面来分析联系,那样你要做的的准备就会很多了,看好多资料,分析记录。。。。 所要阐述的观点也会深刻,写起来就是文思泉涌!所以在题目的确定上你要从你的论文表达的思想观点来提炼,反映你所要最终表达的思想! 别人是不好随意给你下题目的,当然如果你要写的是交任务的东西那就逃简单了!哈哈! 英美同属西方有许多共同点,其实不同的地方还是很多的,英国是是一个有由几个主要民族组成的有历史的白人岛国,看看《勇敢的心》就会有感想的,思想比较保守,各民族归属感比较强,他们的足球队都是分各地区参加世界比赛的,如英格兰 苏格兰 威尔斯等,而美国是多人种多 民族国家,所以更加的开放,思想追求自由 个人,以自我为中心,所以他们不同的地方还是很多的!一时半刻难说完啊,打得累了!自己去研究吧! 就我自己而言,比较喜欢英国生活方式一点! 自己定吧 ,有疑问再问 哈哈!

老友记中的幽默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开题报告基本要素

各部分撰写内容

论文标题应该简洁,且能让读者对论文所研究的主题一目了然。

摘要是对论文提纲的总结,通常不超过1或2页,摘要包含以下内容:

目录应该列出所有带有页码的标题和副标题, 副标题应缩进。

这部分应该从宏观的角度来解释研究背景,缩小研究问题的范围,适当列出相关的参考文献。

这一部分不只是你已经阅读过的相关文献的总结摘要,而是必须对其进行批判性评论,并能够将这些文献与你提出的研究联系起来。

这部分应该告诉读者你想在研究中发现什么。在这部分明确地陈述你的研究问题和假设。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研究问题应该足够广泛,而次要研究问题和假设则更具体,每个问题都应该侧重于研究的某个方面。

汉语言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在毕业论文课题选定后,在研究工作开始之前,向导师作出是书面报告。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汉语言文学论文开题报告,希望能提供帮助。

篇一: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无为之教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一、选题的根据:

1)本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2)综述国内外有关本选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

1.传统语文教学使得师生在课堂中均处于被动地位,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不高。寻求一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成了现代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本文作者从新形势下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无为之教的策略,并研究了采取无为之教的原因,分析了当前课堂教学中无为之教实施的状况和原因,最后重点探讨了实施这一策略的原则和策略!

2.不可否认,迄今为止,完整、系统地用纯理论来论述无为之教的并不多见,但无为之教也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西方,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杜威的民主教育思想和儿童中心论以及中国孔子的“因材施教”法,老庄的“无为而治”和“北魏南李”(魏书生和李镇西)教学法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与无为之教相通或类似。笔者在详阅其它相关资料,并借鉴成功的教育典范的基础上,运用综合、提炼、类比等方法完成了此文的创作,意义深远!

二、研究内容:

拟将本文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阐释无为之教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第二部分分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无为之教的必要性、优越性和可行性。

第三部分指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无为之教的现状及其造成现状的原因。

第四部分探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无为之教的原则与策略。

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行动研究法(教育实习)。

3.调查研究法。

(二)可行性分析

1.符合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

2.符合现代教育的“主导”、 “主体”理论

3.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外因辩证关系

4.成功的教改经验和先行者的探索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四、进程安排和采取的主要措施:

3/1--3/20 广泛搜集材料,确定论题范围,最终确定论题,撰写开题报告。进行开题报告,并认真听取答辩组老师的意见。

3/20--4/7 围绕选题,撰写提纲,并完成初稿,并交指导老师审阅。

4/7 --4/23 充分听取指导老师的建议后,修改论文,完成二稿。

4/23--4/30 在老师指导下,在二稿的基础上对论文的各个方面,尤其是论文格式规范予以完善,基本定稿。

5/1以后 准备论文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

1.韦志成。语文课程教育学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熊生贵。理想的语文课 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3.张鹏举。颜振遥初中语文自学辅导教学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4.蔡澄清、张鹏举、陈军。蔡澄清中学语文点拨教学法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5.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陈梦稀。现代教育学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5

7.纪大海。教育漫语:现代教育生活的领悟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8.阎广华。“无为”而教:网络环境下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另类”谋略[J]电化教育研究,2015

9.李镇西。民主与教育:一个中学教师对民主教育的思考[D]四川: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15

、A苏霍姆林斯基。育人三部曲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篇二: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花开三生,情深缘浅--浅析网络小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写作艺术

flowers of three lives ,deep love bute good luck is shallow-- Research of the art of writing《the ten mile peach blossom of three life》

(1) 本选题研究现状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平台越来越开放,网络也越来越普及,国内自20世纪末,兴起一种文学新形势--网络文学,从而一发不可收拾。众多网络小说平台不断发展扩大,网络小说的门槛越来越低,玄幻、武侠、仙侠、言情、都市、历史、穿越等小说类型在网络小说中不断创造数量极为庞大的文学文本,甚至有一部分成为新的文学经典。纵观当今文学现象,网络文学的发展一日千里,而对于网络文学的研究还缺少系统而全面的论著,网络上也仅有文学爱好者进行简单对网络小说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

网络文学在数十年的光景中逐渐呈新型之势,发展成为巨大的.产业。据不完全统计,网络文学覆盖的读者已达亿人、注册写手200多万人、市场年收入40多亿元。并且男频和女频不相上下,男频诸如起点中文网、幻剑书盟等,女频诸如红袖添香、锦江中文网等。本人所研究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虽然在言情小说中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也称不上巨著。然而它独有的写作艺术与文学模式,开创了仙侠言情体裁的一个新境界,为众多女性读者为之痴迷,并称之为“仙侠言情之红楼”,在心中的地位没有其他书可以比拟。因而选此为题。

(2)本选题的意义、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意义:自网络文学兴起以来,虽然大部分读者都为之喜爱,进行书评或者在贴吧论坛抒发意见看法,但是鲜少有人对新兴的网络小说文本进行具体的解读分析论述。因为这些小说没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也没有诸多作家学者的关注与认可,甚至在茫茫网络文学中一逝而过,但不能否认在数年之后,网络文学也能历经沉淀,出现耀眼的珍珠。因而算是较新的论文选题。

重点:本选题重在研究《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语言写作艺术特色,以及“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题目意义和在文中的体现,以及小说写作模式与叙述方式的独特性三个方面。

难点:怎样在没有任何研究资料的情况下,依据文学语言分析模式与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全面而有意义的研究。

创新点:能够脱离传统论文对于文学著作的研究仅限于经典传统或者大众认可的文学文本,关注网络文学,关注新型小说构成。

(3)论文的结构及简要说明

引言(研究背景及原因)

1.《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文学意义

2.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写作艺术研究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语言艺术特色

以诙谐写悲凉

以无情衬有情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结构艺术特色

错杂但合理的倒叙

繁复但合情的插叙

三生三世的布局结构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人物塑造特色

有情却无情的白浅

无情却有情的夜华

形象生动的其他角色

3.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亮点与瑕疵

创新点与亮点

瑕疵与局限

4.总结

(4)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写作艺术剖析

2.《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折射出的内涵及意义

(5) 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1、课题研究步骤:

(a)查阅并研读相关资料及参考文献;

(b)撰写开题报告及上交审核;

(c)撰写本课题论文;

(d)修改提交审核。

2、课题研究方法措施:

(1)资料收集方法

除了图书外,数据资料的研究成果和结论对本课题的研究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资料收集的方法主要为上网查寻、借阅图书、查阅报刊杂志等。

(2)资料研究方法

结合图书馆图书与数字资源,搜集相关文章,然后进行筛选整理,归纳整和,总结已有的研究动态,分析得出结论和启示。

3、研究工作进度

第一阶段(——)

查阅并研读相关文献;在对相关文献资料熟练把握的基础上,撰写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

研究资料、拟定论文写作结构;撰写论文初稿。

第三阶段(——)

根据指导老师的意见,做论文修改,定稿。

开题报告,老师一般会给模板,还要看你题目是什么。这是我的开题报告,你参考一下吧。课题名称An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t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Color Word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试析颜色词的中英文化内涵差异课题来源Self-Selected and Approved by the Tutor一、课题背景及意义 (课题的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Research Background:A language not only expresses facts, ideas, or events which represent similar world knowledge by its people, but also reflects the people’s attitudes, beliefs, and world outlooks etc. People of different cultures structure the world around them differently, at least in the language they use to describe that world. Languages differ enormously from one another, and these differences are related to important differences in the customs and behavior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cultures in which those language reside. In a word, language is a mirror of we learn a new word we tend to look for its meaning in the word itself. Yet in addition to its dictionary meanings, the same word may stir up different associations in people, becaus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our daily life, color words are the common illustrations of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use. In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es, color words are in the same way influenced by cultures, and used widely in people’s daily Significance:A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led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lor words are not the same . Color words contain a lot of deep meaning, implies a different ethnic feelings. If we do not take into account the impact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we are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the implicit meaning of color words.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thesis is to enabl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color words, in order to enhance communication skills, avoid conflict of cultures.二、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课题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及可能的发展方向)Research Status:Study of color words has long attracted linguists’ attention. The bright lights of the objective world and for humankind as a whole are the same, but the national language or in different books of different ages or different geographical dialects often be found to 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about color words. This concentrated and fully prove that language is the result of human cognition to understand and express the objective world, different groups of people in cognitive understanding and expression of the world, due to the different natural environment, social life, cultural traditions. Study of color words in different languages between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The same object can look at how the differences in cognitive terms showing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how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further expansion of the semantic differences, which for the cognitive linguistics,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and culture, linguistics, and o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of applied linguistics h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Research Tendency:21st century’s color words study should stress the originality on research based on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previous scholars, domestic or abroad. The study should keep track of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color words, making breakthrough, upgrading the research quality.三、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 (对研究的内容进行说明,并阐明要达到的目标)Research Contents:A.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Black and Reflections in Idioms1.Positive Connotations and Their Reflections in Black Is Associated With the Solemn and the Black Is Associated With Black Is Associated With the Black People2. Negative Connotations and Their Reflections in Black Is Associated With the Black Is Associated With the Evil and Black Is Associated With the Shame and Black Is Associated With AngerB.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White and Reflections in Idioms1. Positive Connotations and Their Reflections in White Is Associated With the Pure and White Is Associated With Integrity and Honesty2. Negative Connotations and Reflections in White Is Associated With Death and White Is Associated With Worthless and TimidC.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Red and Reflections in Idioms1. Positive Connotations and Their Reflections in Red Is Associated With Honor and Love2. Negative Connotations and Their Reflections in Red is Associated with the Red Is Associated With Revolution and Red Is Associated With Danger and LossD.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Yellow and Reflections in Idioms1.Positive Connotations and Their Reflections in Yellow Is Associated With the Yellow Is Associated With the Joy and Missing2. Negative Connotations and Their Reflections in Yellow Is Associated With the Vulgar and Yellow Is Associated With the Coward and DiseaseResearch Objectives:I write this thesis in order to make English learners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al meaning of color words and enhance communication skills, avoid conflict in Western culture.四、预计的研究难点 (课题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理论难题或技术难点)With the changing society, people have a view of things may have diametrically opposite point of view, how is the color of the word has become more authoritative to be a problem; how to get people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implied meaning of color words which may lead to cultural conflict is also a problem. As the color words in real life, the widely used, it is difficult in a paper summarizing, so how to form the color words of the formation of an effective system is a difficult. Possible problems also contain: (1) Limited availability of helpful data, especially the books or articles written by the native scholars; (2) Difficulty in the presentation of insightful ideas and the attainment in originality due to lack of the knowledge related.五、创新点 (选题、观点、理论、材料、方法等创新点)The English language is developing constantly, keeping absorbing more color words. What is new in my thesis is that I try to focus my study on color words in modern English, making the research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with the latest development in loanwords.六、进度计划 (根据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所预计的进度安排)1. — , 2008 Subject selecting & topic narrowing2. — , 2008 Data gathering3. — , 2009 Opening report & detailed outline4. — , 2009 Literature review5. — , 2009 First draft6. — , 2009 Second draft7. — , 2009 Final version8. — May 14th, 2009 Printing9. May 17th — May 25th, 2009 Thesis debate七、资料来源 (指能够支持“课题背景”、“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所论述内容的主要文献资料)[1] Baugh, . & Thomas Cable. A Histo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M]. Pek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2] Eckersley, . Brighter English [M]. London: Longman, 1979.[3]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 Millan Education, 1985.[4] Hornby, .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 [Z].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1974.[5] Knowles, G. A Cultural Histo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M]. .: A Hodder Arnold Publication, 1997.[6] Lott, B. A Course in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M]. .: Edward Arnold, 1989.[7] Lyons, J.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M]. London: Longman, 1981.[8] Wales, K. Northern English: A Social and Cultural History [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9] Wu Weizen. History and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10] Yang Yanhua & Zhang Shufan. Modern English Lexicology [M]. Peking: Metallurgical Industry Press, 2007.[11] 陈永烨.“英汉颜色词所表现的中西文化差异” [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5,(7).[12] 戴炜栋,何兆熊.《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A].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2.[13]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14] 蒋栋元.“论颜色及颜色词的文化差异” [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3).[15] 唐振华.“英汉颜色词的翻译” [J].《中国科技翻译》,1997,(2).指导教师意见:(对课题的认可意见)指导教师年 月 日系(教研室)审查意见:系(教研室)主任:年 月 日

A 是20啊,第一排的前后两个数一次差1,2,3,4,5,6,7.。。。。B=4啊,第二排的前后两个数之差是2

英美文化类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论《紫色》中父权制下的妇女主义 1、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选题的背景: 艾丽斯•沃克是当今美国文坛最重要的黑人女作家之一。黑人妇女问题一直是沃克创作的重点题材。沃克的作品《紫色》获得了美国文学作品普利策奖,全国图书奖和全国书评家协会等三个大奖,黑人女性文学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前人多研究小说揭示的黑人妇女所受的性虐待,家庭暴力,及其情节中姐妹的选择以展现妇女主义小说的内涵和社会意义。比如,徐璐璐从小说的姐妹的选择上进行分析,揭示《紫色》中依靠妇女之间的相互关心与支持才能获得真正的独立与自由的妇女主义的特征。任玉鸟从强*主题进行分析,揭示了《紫色》中性解放对妇女觉醒,自我认可的妇女主义的特征。李小冰关注《紫色》中同性恋,揭示妇女主义肯定女性身体对女性觉醒作用。 这些研究有的局限于对艾丽斯•沃克小说概括性的分析父权制下黑人女性妇女主义小说所具有的某个特征,有的仅从沃克小说的强*主题,来分析性解放对妇女觉醒,自我认可的妇女主义的特征。很少有人同时运用多个妇女主义小说的特征对沃克的《紫色》中父权制下的妇女主义进行全面的分析。本论文通过系统阐释妇女主义定义,父权制传统性别角色的不合理性,来深入的探讨《紫色》中所体现的父权制下的妇女主义。 选题的意义: 《紫色》在讲述女主人公在获得新生的同时,也讲到了那些曾经压迫过她的黑人男性的转变,最终黑人女性和黑人男性之间达到了和谐共处。沃克的妇女主义超越了性别歧视,种族歧视,着眼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完整。在种族、性别问题还普遍存在的美国,沃克在《紫色》中提出的解决这种社会问题的方法不失为一种积极而有意义的尝试。同时,她的妇女主义的提出,也是对传统女权主义,特别是黑人女权主义的一个巨大贡献。沃克的态度、种族、性别和阶级问题和她寻找黑色文化遗产深深植根于她的生活经验中。从小说的语言、内容及故事发展所处空间和时间上来进行分析,以便读者更好的理解作品父权制下妇女主义。 2、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论文系统地解析了《紫色》中父权制下妇女主义。首先给出了艾丽斯•沃克生平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及《紫色》的梗概,黑人女性小说一般所具有的特征,妇女主义简介;其次揭示黑人妇女的肉体精神双重折磨,来自白人和黑人的双重压迫;深入研究黑人女性姐妹情谊,话语权,莎格和西莉短暂的同性恋,黑人妇女与男性的关系,《紫色》中妇女主义的创作意义,最后,展现建构的一个走向经济独立,拥有话语权,精神自由,性解放,和谐团结的两性关系的理想社会。 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妇女主义的定义和特征;如何从内容,情节,社会意义上分析小说中父权制度下的妇女主义,从性,物质,心理,精神欲望体现妇女主义小说的进步意义;如何系统地分析《紫色》妇女主义消除父权制男女二元对立的重要意义。 3、课题研究方法、设计方案或论文撰写提纲 课题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 论文提纲 第一章:简介 第二章:父权制下黑人妇女命运 父权制的定义 黑人妇女的肉体精神双重折磨 父权制下西莉命运的抗争 作品中其他妇女的受压迫命运 黑人妇女受压迫的悲剧因素 父权制下不合理的两性定位 西莉对不合理传统的内化 黑人妇女受压迫的典型代表 莎格与其情人们的性格对比 索菲亚与哈泼的性格对比 第三章:父权制下黑人女性和谐命运的体现 姐妹情谊的定义 西莉和耐蒂的姐妹情谊 西莉和索菲亚的姐妹情谊 通过姐妹情谊西莉的觉醒 从传统性别角色中性解放的体现 莎格和西莉短暂的同性恋 作品中黑人妇女与男性的关系 第四章:《紫色》中妇女主义的创作意义 对非洲女性的新认识 对其他妇女主义作品的文学价值 一个全新的团结的妇女主义社会 第五章:结论 4、总体安排与进度 20XX年 9月10日 学生开始查找资料 9月23日 学生确定写作方向 9月30日 学生和指导教师联系,确定选题 11月12日 学生提交第一稿开题报告 11月15日 全体指导老师和部分学生代表召开开题报告审题会 11月22日 学生提交开题报告定稿 注: 学生须在完成开题报告定稿后方可离校 20XX年 3月20日 学生上交: 1. 毕业论文中期检查表 2. 师生联系表 3. 文献综述定稿(3000字) 4月20日 学生上交毕业论文初稿(占分60%) 5月10日 学生返校修改论文 5月20日 学生上交毕业论文二稿 5月30日 学生上交: 1. 毕业论文定稿(占分40%); 2.《毕业论文过程管理手册》(在教师指导下统一填写); 3.实习日记(24篇); 4. 实习报告(3000字); 5.实习鉴定表(实习单位填写相应评语并加盖红色公章) 6月5日 毕业论文第一次答辩 (具体时间以教务处统一安排为准) 6月20日 毕业论文第二次答辩 (具体时间以教务处统一安排为准) 5、课题研究准备情况(主要参考文献、资料和参考书、完成任务所具备的条件等) 主要参考文献、资料和参考书 Walker Alice. The Color Purple.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Inc. 1982. Hu Quansheng. Selected Readings in 20th century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womanism. Shanghai: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ess, provides copious short fictions on womanism. Hassan, Ihab. Pluralism in Womanism Perspective.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0. Mchale, Brian. Womanism fiction. London and New Yolk: Routledge, 2001. It provides copious womanisrn fiction and relative comments. 王冬梅,妇女主义小说叙述结构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本书主要介绍了妇女主义小说的叙述手法。 伍红军,《父权二元世界的解构》,《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5。 本论文主要介绍父权二元世界的解构的概念和特征。 高树娟,《20世纪美国文学导论》,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本书主要介绍了20世纪美国文学各个流派及其代表人,代表作品 容丽春,《妇女主义小说》,青岛,青岛出版社,2000。本书介绍了美国妇女主义小说主要人物。 完成任务所具备的条件 1. 本学期学习《美国文学史与选读》,通过文学课上张老师认真的讲解,对文学类论文的框架和基本的理论有了掌握。 2. 学校图书馆有关的书目 3. 中国期刊网有相应的文献资料 4. 学院资料时也有相关资料 6、指导教师意见与建议(选题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选题内容的国内外研究情况概述、有无创新内容、选题的合理性、开题条件是否具备、存在的难点和困难、建议等)

英美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的综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

题目: 回归自然—论<呼啸山庄>中自然和文明的冲突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一)课题研究来源

在考研过程中遇到类型相关的题目,本人很感兴趣,于是确定选择该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本文通过对《呼啸山庄》中象征主义,来叙述《呼啸山庄》中文明与自然的冲突。(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艾米莉•勃朗特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小说家和作家,是著名的勃朗特姐妹之一,也是三姐妹中最具天赋的一个。她一生只写了一部小说《呼啸山庄》,但是这部伟大的作品却使她扬名于世。通过《呼啸山庄》,艾米莉•勃朗特以维多利亚时代为背景,通过写两个截然不同的家族,三代人之间的爱恨情仇,充分表现了维多利亚时期文明和自然之间的冲突以及怎样反映了艾米莉•勃朗特对自然的偏爱。

小说中自然和文明冲突不断,艾米莉•勃朗特在小说中多次运用对比和象征来表现此冲突,例如,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的冲突,凯瑟琳两种不同的爱情观的冲突。这种冲突正是基于艾米莉•勃朗特对自然异于常人的热爱和当时现代文明盛行的背景。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三姐妹从小生活在荒原上,自然在她们心中是神圣之物,这点很像新英格兰超验主义的观点。

并且英国浪漫主义时期沃兹沃斯和柯律利治等著名诗人影响,自然,情感和哥特式元素在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艾米莉•勃朗特生活在物欲横流的维多利亚时代,当时的人们以自然之情为基础的生活受到现代文明的激烈冲击。作为维多利亚时代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艾米莉•勃朗特看到了现代文明带来的种种罪恶,内心更加执着于对自然的喜爱。

因此,要想真正读懂这部伟大的著作,就必须要了解小说中艾米莉•勃朗特对自然和文明的观点。只有了解艾米莉•勃朗特对自然和文明的态度,才能真正明白在这爱恨情仇下有着更深刻的寓意—人类生活应该顺应自然和本性。通过《呼啸山庄》中自然和文明的从图矛盾,由此来叙述《呼啸山庄》中回归自然的观点。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1.陈茂林从艾米莉•勃朗特所受的自然的影响来分析,他的《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呼啸山庄>的生态批评》认为《呼啸山庄》是一部自然颂歌。小说中自然有着独特的作用,它使人精神放松,包容所有人,它似乎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灵魂,分享着人的痛苦和换了。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深深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自然和文明的冲突和矛盾。

叶利荣则在其《追寻自我的历程——<呼啸山庄>主题探析》一文中提出:艾米莉•勃朗特在小说中塑造的两个富于激情和叛逆的人物形象——希斯克里夫和凯瑟琳,展示了他们在迷失之后寻找自我回归的艰难历程表现了处于自我冲突中的人的内心世界。他们充满抗争的一生是生命个体追寻自我历程的真实写照。

2.王宏洁则在《自然与文明的冲击》中认为,自然和文明的冲突矛盾也就是《呼啸山庄》中的其中一个重要主题。自然,要求人们生活需要顺从内心情感和自然本性,得到自然错给予的舒适和自得。而文明,则是不同于自然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要求人们生活遵从道德和理智。文明由此带来了物欲横流的'社会以及追逐自身利益的人类,因此纯净自然之人被文明所污染。而自然不会随着文明的出现和进步消失,自然会一直存在。所以自文明诞生开始,文明和自然的冲突就不断。

(二)国外研究现状

1.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一九一六年就写过《〈简爱〉与〈呼啸山庄〉》一文。她写道:“当夏洛蒂写作时,她以雄辩、光彩和热情说‘我爱’,‘我恨’,‘我受苦’。她的经验,虽然比较强烈,却是和我们自己的经验都在同一水平上。但是在《呼啸山庄》中没有‘我’,没有家庭女教师,没有东家。有爱,却不是男女之爱。艾米莉被某些比较普遍的观念所激励,促使她创作的冲动并不是她自己的受苦或她自身受损害。她朝着一个四分五裂的世界望去,而感到她本身有力量在一本书中把它拼凑起来。那种雄心壮志可以在全部小说中感觉得到——一种部分虽受到挫折,但却具有宏伟信念的挣扎,通过她的人物的口中说出的不仅仅是‘我爱’或‘我恨’,却是‘我们,全人类’和‘你们,永存的势力……’这句话没有说完。”

2.英国进步评论家阿诺•凯特尔(ArnoldKettle)在《英国小说引论》一书中第三部分论及十九世纪的小说时,,他总结说:“《呼啸山庄》以艺术的想象形式表达了十九世纪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的精神上的压迫、紧张与矛盾冲突。

这是一部毫无理想主义、毫无虚假的安慰,也没有任何暗示说操纵他们的命运的力量非人类本身的斗争和行动所能及。对自然,荒野与暴风雨,星辰与季节的有力召唤是启示生活本身真正的运动的一个重要部分。《呼啸山庄》中的男男女女不是大自然的囚徒,他们生活在这个世界里,而且努力去改变它,有时顺利,却总是痛苦的,几乎不断遇到困难,不断犯错误。”

三、课题研究内容及创新

(一)课题研究内容

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多次运用象征主义,例如,呼啸山庄和西斯科拉里夫与儿时的凯瑟琳代表自然,他们崇尚自由,顺应自然和暴风雨似的生活原则。。而与呼啸山庄对立存在的画眉山庄以及林顿家庭则代表文明,他们彬彬有礼,服从一切社会原则。自然和文明表面风平浪静一直到西斯克里夫和凯瑟琳偶然闯进画眉山庄,于是冲突不断。凯瑟琳的自然之情开始受到文明的真正挑战,她开始背叛自己的内心情感,越来越像淑女,最终她舍弃对西斯克里夫的真爱嫁给埃德加•林顿,表面上文明占取了绝对优势。但是婚后的凯瑟琳被内心的自然之情折磨致死。

而西斯克里夫也因为凯瑟琳的背叛自然性扭曲到极端,他变成了复仇的恶魔。文明的侵犯使人性扭曲,约束人的真实自然之情,造成了悲剧。尽管文明带来了进步,但是文明却扼杀了人性。最终,艾米莉•勃朗特让西斯克里夫在死前打开阻碍之窗—文明,让两人的游魂在荒野间游荡。种种表明艾米莉•勃朗特对两人爱情的同情以及要求人顺应人性,重返自然的思想。

本选题拟从三个部分加以阐述:

1.自然和文明的定义

2.自然和文明的较量:

a.自然和文明的象征: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西斯克里夫和林顿及其哈的顿

b.自然和文明的斗争:凯瑟琳的爱情选择和西斯克里夫的疯狂报复导致人性的扭曲

3.结论

人应该顺从自然,归顺自然。文明的侵犯使人性扭曲以及给人带来毁灭性的灾害。

(二)课题研究创新

本文主要通过对《呼啸山庄》中象征主义的运用,来解析自然和文明的冲突。艾米莉•勃朗特不仅塑造两个截然不同的庄园,分别代表自然和文明,还赋予住在两个山庄中类似他们山庄的性格,通过他们的对比以及他们交织时所产生的矛盾分歧来说明自认和文明之间的对抗。

四、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选题拟采用多种研究手法,然后再结合定性分析研究法、综合查找法、归纳法、翻译法、文献综述法、文献检索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加以详述。主要包括:

1、定性分析法:根据主观的判断和分析能力,推断出事物的性质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方法。

2、归纳法:通过许多个别的事例或分论点,然后归纳出它们所共有的特性,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3、文献法:即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

4、文献综述法:即针对某个研究主题,对与之相关的各种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对所负载的知识信息进行归纳鉴别,清理与分析,并对所研究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已取得的研究状况,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的趋势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叙述,评论,建构与阐述.其中,确定一个研究主题,收集整理专题文献,阅读与挖掘文献内容,清理与记述专题研究状况,建构与阐明专题研究发展趋势。

五、研究计划及预期成果

(一)研究计划

4月15日—4月18日:指定论文指导教师,学生选定题目;

4月19日—4月25日:完成任务书部分和开题报告;

4月26日—5月12日:完成论文第一稿;

5月13日—5月22日:完成并上交论文第二稿;

5月23日—5月31日完成论文三稿(5月31日上午11点之前上交,以便答辩老师阅读),指导教师分组阅读论文,师生做好答辩准备;

6月1日—6月9日:论文答辩(答辩后,学生对教师提出的意见要及时修改,以便装订论文终稿)。

6月10日—6月12日:二次答辩及论文装订、成绩评定。

(二)预期成果

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进度提交一份具有一定的理论或应用价值的,字数在5000英文单词左右、英美文学方向的的学术论文。

六、参考文献:

[1][M].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OxfordUniversityPress,1999.

[2]Cecil,

[3]艾米莉•勃朗特(EmilyBronte)著,方平译.呼啸山庄[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4]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Bronte)著,宋兆霖译.勃朗特两姐妹全集[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5]陈茂林.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呼啸山庄》的生态批评[J].外语教学.2007(01):69-73

[6]栗华.“野孩子”的爱与恨——对《呼啸山庄》意象和主题的一种阐释[J].北方论丛.2001(6):80-83

[7]裴双.人类应有的前行姿态——论《呼啸山庄》对野性与文明的取舍[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4):80-85

[8]邵旭东.何以写出《呼啸山庄》——也谈艾米丽•勃朗特创作源泉问题[J].外国文学研究.1996(04):77-81

中日美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相距并不是很遥远,但是却也是隔海相望。由于中国是属于大陆,而日本四面环海,在气候与地理以及历史条件的影响下,在饮食文化上却相去甚远。 气候(干冷地区重油腻,潮湿地方喜辛辣)地理(内陆地区喜食猪牛羊,沿海区域鱼贝海物大善)历史(中国是以内陆汉人为主在不断和各民族融合过程中综合了各家所长,日本是四面环海以海产为长,并在明治时期受到了美国的饮食文化侵袭......)

日语论文开题报告题目:中日饮食文化の相违について课题を研究する目的:中国と日本は隣国ですから、多くの习惯や文化が近いと思う。でも、位置、歴史的な背景と宗教思想の差别によって、両国文化の多く方面に区别がはっきりに见える。ここで両国の饮食文化の比较を通じて、両国饮食の共通性と差别性を探索したい。そして両国人民の思想の上の差别を调べたい。课题を研究する内容:一饮食自身の比较1 料理の食材2 调理法3食べ方の违いニ饮食観の相违1饮食観の形成2饮食観の原因三结论方法:比较研究ほ法文献研究法分析法资料:[1] 谭玲著.『饮食文化対比』[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 胡智锋.『日中饮食発展史』[J]. 北京.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4:1-10[3] 张惠临著.『日本と中国の食文化』[M]. 山西: 山西人民美术出版社,[4]蔡毅编,《日本における中国伝统文化》[M],勉诚出版社,2002[5] 高宫和彦著,《色から见た食品のサイエンス》[M],纪伊国屋书店,2004[6] 张竞著,《中华料理の文化史》[M],筑摩书房,1997 [7] 芳贺登、石川寛子编.「日本の食文化」[M]. 雄山阁出版社,1998[8] 贾蕙萱著. 《中日饮食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中英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开题报告基本要素

各部分撰写内容

论文标题应该简洁,且能让读者对论文所研究的主题一目了然。

摘要是对论文提纲的总结,通常不超过1或2页,摘要包含以下内容:

目录应该列出所有带有页码的标题和副标题, 副标题应缩进。

这部分应该从宏观的角度来解释研究背景,缩小研究问题的范围,适当列出相关的参考文献。

这一部分不只是你已经阅读过的相关文献的总结摘要,而是必须对其进行批判性评论,并能够将这些文献与你提出的研究联系起来。

这部分应该告诉读者你想在研究中发现什么。在这部分明确地陈述你的研究问题和假设。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研究问题应该足够广泛,而次要研究问题和假设则更具体,每个问题都应该侧重于研究的某个方面。

A Contrastive Study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题目:二号,黑体,加粗,居中,除了英语小词外,其他单词首字母都要大写;另外:除了题目外,论文中所有英文的字体均采用“Times New Roman”)

(学院、专业、学号、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小四号宋体字,加粗),依次排印在论文题目下,上空二行,居中)

【Abstract】 This paper centers on the different expressions of …… (英文摘要:上空二行;题目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加粗,置于粗体方括号【】内,顶格放置;随后的内容与前面的粗体方括号【】之间空一格,不用其他任何标点符号;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不加粗;单倍行距。)

【Key Words】 idiom; comparison; English; Chinese

(英文关键词:题目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加粗,两个单词的首字母要大写,置于粗体方括号【】内,顶格放置;随后的内容与前面的粗体方括号【】之间空一格,不用任何其他标点符号,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不加粗,除了专有名词外,其他单词的首字母不大写,各单词之间用分号“;”隔开,分号之后空一格;最后一个关键词之后不用任何标点符号;单倍行距。)

1. Introduction

(顶格,除了第一个单词及专有名词外,其他单词首字母都不要大写;标题最后不用任何标点符号,上空两行)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 So, this essay is trying to

focus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idoms in terms

of their essential meaning, customary usage and typical expression

(Chang Liang, 1993:44; Li Guangling, 1999).

(段落第一行缩进4个英文字符;夹注的标注法:出现在夹注中的作者必须与文后的参考文献形成一一对应关系;注意一个或多个作者间的标点符号,时间、页码等的标注法;另外,汉语参考文献的作者要以拼音形式出现,不能出现汉语姓氏;夹注出现在标点符号之前)

…。小节以下层次,采用希腊数字加括号为序,如(i),(ii)…;之后再采用字母加括号,如(a),

(b),…;每章题目左顶格,小四号字,加粗;每节(及小节以下)题目左顶格,小四号字,不加粗但要斜体;所有章节的题目都单独一行,最后不加任何标点符号)

Feng (1998) found some problems as shown in the following

examples (注意此句中夹注的另一种写法):

(9) We never know the worth of water till the well is dry.

(10) People take no thought of the value of time until they lose

it.

….

The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 (i) ….

….

(ii) ….

….

4.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References) (小四号,加粗,后面不加任何标点符号) Sanved, ed. The Oxford book of American literary anecdotes[C]. New

York: OUP, 1981.

常亮,“关于英语的偏离否定”[J] 。《外国语文》,1993,4:44。 冯树健,“否定之否定新说”[J] 。《英语辅导》,1998,6:11。 李光陵,“不完全否定浅析” [J] 。《大学英语》,2000,30:30。

(论文最后的参考文献中所有文献的排列顺序:尾注:按照编号顺序。夹注:英文文献----网络文献----汉语文献,各个文献的先后以作者的姓氏字母或拼音为序,不用单独加序号或编号;每个参考文献的第二行起必须缩进4个英文字符;倍行距;另外,与文中的夹注一一对应;不同类型的参考文献写法请参照写作指南中附件2的内容)

英语论文的写作,主要用于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促进中外学术文化交流;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在国际上共享科研成果,英语论文也是达到学术交流的目的;另外英语论文还包括英语相关专业人员必要地用英语撰写学术报告或毕业论文等等。不同的学科或专业领域、不同的刊物对英语论文的内容、格式等有不同的要求,不同领域的研究论文在文体和语言特点上既有许多共性,也不乏各自特点。

格式:

York: OUP, 1981.

标题

一篇较长的英语论文(如英语毕业论文)一般都需要标题页,其书写格式如下:第一行标题与打印纸顶端的距离约为打印纸全长的三分之一,与下行(通常为by,居中)的距离则为5cm,第三、第四行分别为作者姓名及日期(均居中)。如果该篇英语论文是学生针对某门课程而写,则在作者姓名与日期之间还需分别打上教师学衔及其姓名(如:Dr./)及本门课程的编号或名称(如:English 734或British Novel)。打印时,如无特殊要求,每一行均需double space,即隔行打印,行距约为(论文其他部分行距同此)。

就学生而言,如果英语论文篇幅较短,亦可不做标题页(及提纲页),而将标题页的内容打在正文第一页的左上方。第一行为作者姓名,与打印纸顶端距离约为,以下各行依次为教师学衔和姓、课程编号(或名称)及日期;各行左边上下对齐,并留出左右的页边空白(下同)。接下来便是论文标题及正文(日期与标题之间及标题与正文第一行之间只需隔行打印,不必留出更多空白)。

提纲

英语论文提纲页包括论题句及提纲本身,其规范格式如下:先在第一行(与打印纸顶端的距离仍为左右)的始端打上 Thesis 一词及冒号,空一格后再打论题句,回行时左边须与论题句的第一个字母上下对齐。主要纲目以大写罗马数字标出,次要纲目则依次用大写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和小写英文字母标出。各数字或字母后均为一句点,空出一格后再打该项内容的第一个字母;处于同一等级的纲目,其上下行左边必须对齐。需要注意的是,同等重要的纲目必须是两个以上,即:有Ⅰ应有Ⅱ,有A应有B,以此类推。如果英文论文提纲较长,需两页纸,则第二页须在右上角用小写罗马数字标出页码,即ii(第一页无需标页码)。

摘要

1、英文摘要是应用符合英文语法的文字语言,提供论文内容梗概为目的的短文。(内容基本与中文摘要相同,但不用完全逐句对应)。

2、英文题目、摘要、关键词自成一页(1页即可),放在中文摘要页之后。

3、英文字体与行间距: 统一使用“西文字体”中的“Times New Roman”,倍行间距。

4、英文题目: 使用三号字加粗。

5、英文摘要: “Absract”顶格,使用四号字,并加粗。

英文摘要具体内容使用四号字。

6、英文关键词: “Key Words”顶格,使用四号字并加粗。

每个关键词使用四号字

正文

有标题页和提纲页的英语论文,其正文第一页的规范格式为:论文标题居中,其位置距打印纸顶端约5cm,距正文第一行约。段首字母须缩进五格,即从第六格打起。正文第一页不必标页码(但应计算其页数),自第二页起,必须在每页的右上角(即空出第一行,在其后部)打上论文作者的姓,空一格后再用阿拉伯数字标出页码;阿拉伯数字(或其最后一位)应为该行的最后一个空格。在打印正文时尚需注意标点符号的打印格式,即:句末号(句号、问号及感叹号)后应空两格,其他标点符号后则空一格。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英语论文

好的,英语论文开题报告我给你做帮您完成.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nimal Word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Abstract] In the history of developing process of human beings, some animals always keep relation with human and deeply influence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to some extent. This close relation repose human’s abounding emotions, like love, joy, hatred, fear and jealousy in animals, so there are lots of animal words in different languages. Words can reflect differences of culture and words are influenced by history, customs, values, and religion. Animal words are given special cultural connotations in different languages. There are many words of animals, such as dogs, birds, sheep, dragons, etc, used in metaphors in the human languages. These animal metaphors have explained the origins of different cultures. Research on comparisons of animal metaphors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language provides an answer to the explanations of cultural generalities. Cognitive interpretation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or coincidence in different animal metaphors have been reflected from different language levels. Therefore, a reasonable explanation can only be foun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ognitive science. There are a lot of animal words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Their modes of thinking and background are different and they result in the implied meanings of animal words are possibly different. As we known, language is a culture carrier. Culture loaded word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aper focuses on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animal words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and ways of thinking result in the different connotation of animal words. To be aware of the different cultures and ways of thinking in the two countries will help us understand the usage of the animal words better, thus understand the language itself much better.[Key Words] Animal words; cultural connotation;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英汉动物词的对比研究 【摘 要】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长进程中, 有些动物一直与人类保持着密切联系并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这种关系使得人类对动物产生喜爱、同情、厌恶、恐惧等错综复杂的情感, 人们也常常借动物来寄托和表达人的感情, 所以在英汉两种文化中都有许许多多与动物相关的词汇。同时语言中的词汇反映了文化发展的差异, 由于受历史、习俗、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诸方面文化因素的影响, 中英两种语言赋予动物词汇以各自特定的文化内涵众所周知, 在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背景下, 每个词除了具有字面意义外, 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即该词所隐含的附带的联想义、比喻义、象征义及带有感情色彩的褒义和贬义等。许多同一动物在不同语言中其语词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从文化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对比中英两种语言中动物词的文化内涵之异同会有助于语言学习。动物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出现频率都很高。英汉民族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不同,同一动物所承载的意义也就会出现差异。通过对动物词文化意义的揭示和研究,不仅可以避免交际中的语用失误,而且对于不同文化的比较与导入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不同民族的语言使世界上的文化呈现出千姿百态。文化差异赋予同一动物词语不同的内涵, 词汇反映了特定的社会文化, 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差异造成了词汇在文化内涵上的差异。通过比较, 人们可以更清楚地感受到英汉文化在动物词语上留下的历史文化差异。本文从同一个动物词代表相同的意义;同一个动物词代表不同的意义; 不同的动物词代表相同的意义; 英汉特有的动物词涵义这四个方面来讨论英汉动物词汇涵义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关键词】动物词;文化内涵; 异同 1. IntroductionIn the history of developing process, human beings keep close relation with animals. They live together on the same earth, and they have great impact on each other. This close relation reposes human’s abounding emotions, like love, joy, hatred, fear and jealousy in animals and results in the emergence and enrichment of animal words in different languages. However, different people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have different ways of thinking and social backgrounds. Therefore, the implied meaning of the words that have the same denotations may be totally different. They are given special cultural connotations for the different social backgrounds and national conventions. And as it is well-know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have a sea of animal words, which are endowed abundant cultural connotations. So, this paper tries to discuss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animal words both in English and Chinese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words refer to the same animal with the same connotations; the words refer to the same animal but with different connotations; the words refer to different animals with the same connotation; the words refer to the same animal but only has connotation in English or Chinese. With comparison, the English learners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usage of the animal words. 2. The worth for the comparison of animal word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Cultural connotation refers to the general meaning including connotative meaning and cultural meaning carried in different cultural circumstance. It includes the meaning added and the amplified meaning under special soci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also includes the emotions and attitudes of some particular cultural colony.”[1] As we have mentioned above, different social backgrounds render diverse cultural connotations to different languages. Therefore, even if animal words of different languages have the same conceptual meanings, their connotative meanings are not totally the same. As we all know, English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open languages around the world. Since it was born, it has never stopped its self-development and meanwhile assimilated other’s cultural essence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As the result, it can be sure that the animal words in English language have rich cultural implications. And Chinese, as one of the oldest languages in the world, has evolved over 5000 years. The animal words in Chinese have their own specific cultural connotations as well. Fore these reasons, it is worthwhile to make a good comparison of animal word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both for the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 and Chinese language learners. It can help them get a better comprehension of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s well. 3.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animal words between English and . Similar words or similar . The words refer to the same animal with the same connotation It is sure that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live in similar surroundings, so they will have similar thinking on some aspects. When they learn some animal words from their basic cognition to the world, these animal words are endowed with the same cultural connotation. For example, regardless of English or Chinese culture, the animal, fox is the symbol of crafty. Phrases: old fox; play the foxSentences: (1) She is as cunning as a fox, you’ve got to watch her. [2] (2) I could not help reflecting on the strange by which the old fox had saved himself. (3) Are you sure you can trust that man------he is such a sly old fox. [3] Fox also means sly crafty and doubtful in Chinese, for example: (1) 狐假虎威: the ass in the lion’s skin;(fig) bully people by flaunting one'spowerful connections.(2) 狐狸尾巴: fox's tail-cloven hoof; something that gives away the evil intention of somebody like a fox tail(3) 狐朋狗友: a pack of rogues; a gang of scoundrels(4) 狐狸精: fox spirit symbolizing a seductive woman(5) 狐疑: doubt; suspicion [4]In Chinese, “old fox” means someone who is very crafty. For example:(1) 他是一只老狐狸,不要轻易相信他说的话。(He is an old fox, whose words cannot be believed.)(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