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南开大学日语系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7 13:14:14

南开大学日语系毕业论文

如果你是其他专业的专科毕业,要续日语本科的话,有些公共科目就不用考了。否则,你必须要日语专科毕业才能考本科。必须要买的书,要根据考试考试内容来定。与教科书不紧密的就不用买了。比如第二外语 ,日语听说等。其他科目考试内容都在书上出,保险起见还是买的好。最好还是找个前辈问一下,各地的情况会有差异。实际上紧扣教科书的考试要好过一些。祝你考试能全部顺利通过。

日语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的联系中国茶文化と日本茶道のつながり 学生姓名 摘 要(也可以用日文要旨) 茶道自中国传入日本,与日本的传统文化相互融合从而具有了日本民族独有的气质和韵味。它与日本的宗教、艺术、社会、哲学、美术、伦理、礼仪溶为一体,从而行成了一门综合性的`文化,在日本文化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对于茶道的研究一直是日本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对于茶道的研究离不开对对东方文化的研究,茶道是世界东方两个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晶,具有东方文化的特质。本文旨在研究中日茶文化交流的过程,茶道的变迁以及它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茶的起源以及茶道的发展;儒教、道教、佛教对茶道的影响;中国历代对日本茶道的影响。 关键词:茶道,传统,和静清寂,禅,文化 章节设计 1. はじめに 问题提起と茶文化の定 义 研究の目的と意 义 2. 先行研究と研究方法. 先行研究 研究方法と资料 収 集 3. 茶の起源と茶文化の 発 展 茶の起源 茶文化の 発 展 4. 日本の茶道 宋代 闘 茶の输入と茶道の普及 唐物と书院茶 寂茶と村田珠光 千利休と茶道大成 5. 儒教、道教、 仏 教と茶道 道教と茶道 儒教と茶道 仏 教(禅)と茶道 6. おわりに 各章节拟论述内容(至少要有各章的内容,如果能详细到各节的内容更好) 1. はじめに ✕✕✕✕✕✕✕✕✕✕✕✕✕✕✕✕✕✕✕✕✕✕✕✕✕✕✕✕✕✕✕✕✕ ✕✕✕✕✕✕✕✕✕✕✕✕✕✕✕✕✕✕✕✕✕✕✕✕✕✕✕✕✕✕✕✕✕✕✕✕✕✕✕✕✕✕✕✕✕✕✕✕✕✕✕✕✕✕✕✕✕✕✕✕✕✕✕✕✕✕✕✕✕ 2. 先行研究と研究方法 ✕✕✕✕✕✕✕✕✕✕✕✕✕✕✕✕✕✕✕✕✕✕✕✕✕✕✕✕✕✕✕✕✕ ✕✕✕✕✕✕✕✕✕✕✕✕✕✕✕✕✕✕✕✕✕✕✕✕✕✕✕✕✕✕✕✕✕✕✕✕✕✕✕✕✕✕✕✕✕✕✕✕✕✕✕✕✕✕✕✕✕✕✕✕✕✕✕✕✕✕✕✕✕ 3. 茶の起源と茶文化の 発 展 ✕✕✕✕✕✕✕✕✕✕✕✕✕✕✕✕✕✕✕✕✕✕✕✕✕✕✕✕✕✕✕✕✕ ✕✕✕✕✕✕✕✕✕✕✕✕✕✕✕✕✕✕✕✕✕✕✕✕✕✕✕✕✕✕✕✕✕✕✕✕✕✕✕✕✕✕✕✕✕✕✕✕✕✕✕✕✕✕✕✕✕✕✕✕✕✕✕✕✕✕✕✕✕ 4. 日本の茶道 ✕✕✕✕✕✕✕✕✕✕✕✕✕✕✕✕✕✕✕✕✕✕✕✕✕✕✕✕✕✕✕✕✕ ✕✕✕✕✕✕✕✕✕✕✕✕✕✕✕✕✕✕✕✕✕✕✕✕✕✕✕✕✕✕✕✕✕✕✕✕✕✕✕✕✕✕✕✕✕✕✕✕✕✕✕✕✕✕✕✕✕✕✕✕✕✕✕✕✕✕✕✕✕ 5. 儒教、道教、 仏 教と茶道 ✕✕✕✕✕✕✕✕✕✕✕✕✕✕✕✕✕✕✕✕✕✕✕✕✕✕✕✕✕✕✕✕✕ ✕✕✕✕✕✕✕✕✕✕✕✕✕✕✕✕✕✕✕✕✕✕✕✕✕✕✕✕✕✕✕✕✕✕✕✕✕✕✕✕✕✕✕✕✕✕✕✕✕✕✕✕✕✕✕✕✕✕✕✕✕✕✕✕✕✕✕✕✕ 6. おわりに ✕✕✕✕✕✕✕✕✕✕✕✕✕✕✕✕✕✕✕✕✕✕✕✕✕✕✕✕✕✕✕✕✕ ✕✕✕✕✕✕✕✕✕✕✕✕✕✕✕✕✕✕✕✕✕✕✕✕✕✕✕✕✕✕✕✕✕✕✕✕✕✕✕✕✕✕✕✕✕✕✕✕✕✕✕✕✕✕✕✕✕✕✕✕✕✕✕✕✕✕✕✕✕ 参考文献 [1]周文棠.2003.茶道[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丁文.1998.中国茶道[M].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3]千宗室.1992.[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4]靳飞.2004.茶禅一味[M].日本的茶道文化.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5]高旭晖·刘桂华.2003.茶文化学概论[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 [6]王从仁.2001.中国茶文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7]陈珲·吕国利.2000.中华茶文化寻踪[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8]黄志根.2000.中华茶文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9]郭孟良.2003.中国茶史[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10]王国安、要英.2000.茶与中国文化[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1]董尚胜·王建荣.2003.茶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12](唐) 陆羽·(清) 陆廷灿.2003.茶经续茶经陆羽[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13]殷伟.2001.中国茶史演义[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4]鲁迅.1933.准风月谈[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5]谷川 彻 三.1977.茶の美学[M].淡交社 [16]熊 仓 功夫.1981.茶の汤の礼仪と芸能[M].淡交社. [17]久松真一.1984.茶道の哲学[M].思想社. [18]久松真一.1984.日本文化的使命と茶道[M].思想社 [19] 仓 沢 行洋.1990.芸术の哲学[M].东方出版社 [20] 仓 沢 行洋.1988.一期一会覚书[M].灯影社 [21]桑田忠亲.1994.古田 织 部の茶道[M].淡交社 [22]千宗室.1983.『茶 経 』と我が国茶道の歴史的意 义 [M].淡交社. [23]吉村亨.1984.日本の茶[M].淡交社 [24]川胜平太.1987.茶の文化と文明.东京.小学馆 [25]守屋毅.1981.茶の文化その综合的研究第一部.淡交社 [26] 仓 泽 .1992.日本茶道文化概论. 淡交社 ;

南开大学(Nankai University, NKU),简称南开[1] ,肇始于1904年,正式成立于1919年,是由严修、张伯苓秉承教育救国理念创办的综合性大学。1937年校园遭侵华日军炸毁,学校南迁,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湖南长沙合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往云南昆明,长沙临时大学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2] ,为中华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3] 1946年回天津复校并改为国立。新中国成立后,经历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成为文理并重的全国重点大学。南开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位列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入选首批“2011计划”、“111计划”、“珠峰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被誉为“学府北辰”。[4] “渤海之滨,白河之津;汲汲骎骎,月异日新”,南开大学秉承“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之校训,弘扬“爱国敬业、创新乐群”的光荣传统和“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的理念,正在向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统招统分主要是从生源和毕业后的就业方式来说的,如果参加了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就是统招的,如果现在没有工作单位,现在不需要跟某个就业单位签一个协议,保证毕业后悔单位工作,就是统分的;否则,有单位的,可以跟单位签一个定向培养协议或者委托培养协议,就不统分了。统招统分主要是从生源和毕业后的就业方式来说的,如果参加了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就是统招的,如果现在没有工作单位,现在不需要跟某个就业单位签一个协议,保证毕业后悔单位工作,就是统分的;否则,有单位的,可以跟单位签一个定向培养协议或者委托培养协议,就不统分了。

南昌大学日语系毕业论文

南昌大学毕业论文良好是80分~89分。南昌大学毕业论文采用五级记分制,具体换算规定如下: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59分以下)。毕业论文良好指的是毕业论文的内容符合要求,而且内容基本完善,也是详细具体的,同时论文中基本没有不妥不正确之处。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d.结论。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南开大学日语口译毕业论文

南开大学日语研究生招的多。南开大学日语系始创于1972年,拥有硕博学位授予权,并于2015年开始招收全日制日语口译翻译硕士(MTI)研究生。日语系毕业生多就职于外交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等国家机关、华为等国有大型企业及世界五百强跨国公司,或留学日本、欧美,继续在东京大学等世界知名高等学府求学深造。长期以来,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天津的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南开大学日语口译考研经验分享

个人情况:简单介绍下自己:本科是某985、211大学的日语专业,大二时过了n1,在广岛大学留学半年,2019年大三上留学回来后一直准备托福有半年多时间,恰好2020年春节期间疫情爆发,考点全部取消,出国变得有些许困难,就考虑国内考研并学习另外一门专业技能方便就业。 2020年一战报考了北京大学日语口译专业,北大初试成绩分别是77、94、114、112,总分397排名17,复试被刷。

2021年二战报考南开大学日语口译专业,初试成绩分别是77、94、104、127,总分399排名11,复试成绩,总排名11,顺利上岸~

22年统招24人,35人进复试——(对,没错,南开它扩招了~撒花)不过今年南开也挺卷的,高分很多。 今天想要就两次考研情况分别分享下经验,大家可以有的放矢地浏览~初试部分政治这一点的大家的资料和时间规划大同小异,瑞译经验贴有很多这方面的内容,就不过多赘述。就我自身一点独特体会分享给大家。 一战北大期间,总分77分。政治从5月份开始,但政治知识点太繁杂密集,当时跟着徐涛课过了一遍后,只是单纯被动地接受讲解,知识点相互影响做题又会忘,觉察到问题时已经很晚了,10月份又跟着网课重新看一遍,浪费了很多时间。 二战南开,总分74分。即看完一节知识点后,用anki编记忆卡片,尽量用自己容易记忆的方式加工知识点,且只摘出重要的知识点,就可以避免文科生想要背的一字不落但没突出重点的坏毛病,例如⬇️

这个做法会增加我们多余的工程量,为了节约后续时间可以早点开始,并且个人非常推荐二战考生使用,因为这个时候已经有一定基础了并且时间充裕,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定期复习,真的事半功倍。 一个非常好的证明就是,今年考政治我身边的人都不知道主观题第一个偶然与必然的理论怎么写,但是我就记得一清二楚,5分轻松拿下嘻嘻。(叉腰 至于为什么今年政治分比去年低,感觉有部分运气问题。去年客观题拿了48分,但今年好多题都不是书本知识,错答了好多之后只有分,但是后面主观题答得不错给我救回来了。所以说书本这种可控变量掌握好就已经很好了,其他的尽人力听天命。

基础日语一战北大94分,北大题总体来说比较考查基础知识,包括俗语谚语惯用语、语法、n1~n2难度的阅读等。语法题中的古日语题属于拔高题,我当时是通过学校的古日语课做专八题来解决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备战北大方面,我当时就集中背了蓝宝书n1-n5的语法,然后闲时看惯用语谚语等,上古日语课。

真题方面,日语职翻联盟都有收集,大家可以实际体验下,有针对性地进行突破。 二战南开94分,南开题型包括标音(5分)、选择(20分)、改错(5分)、阅读(40分)、作文(30分)。 具体题目不太想得起来了,不过南开的真题在tb上有卖的。今年回归正常800字,去年是1200字。这篇属于记叙文,南开又双叒叕考记叙文了,大家可以着重准备下不过也要避免反押题。 这篇应该是要给10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的。这个题目我在一本南开出版的日语作文书看到过(可能是内部出题资料?又开始胡言乱语)。借鉴了其中一篇开头结尾,中间写了自己想要成为画家的愿望,都是准备到的内容所以应该拿到了相当一部分分数。

另外2022年南开基日分数线调低为60分,就是为了扩招,对总体学生来说都是个福音。 日语翻译基础一战北大114

二战南开总分104分

南开翻译题主要包括词汇互译(30分)、两篇中译日(60分)、两篇日译中(60分)。

词汇互译国之大者、社交距离、碳中和、躺平、国际事务サプライチェーン、不要不急、金融缓和、风见鶏、アルペンスキー今年也是每个3分,只考了10个。(感谢群友的回忆帮助)

中译日

第一篇就是小说翻译,文章特别长。讲一家人在家里设餐馆,主厨的母亲厨艺娴熟生意特别红火,儿子见生意兴隆提议在屋里多设几个桌位、多揽几个帮手负责做菜,母亲认为掌勺的人一多难以保证饭菜口味,便极力反对,但我和媳妇父亲执意如此,最后果不其然客人数量一跌再跌,不得已改回原来的规模,客人也就回来了,最后还有老板送来了牌匾要表扬母亲做饭好吃。

第二篇是讲一带一路、互通互联的文,风格有点偏中国关键词,总体不难。

日译中

第一篇讲中国脱贫攻坚的成就,举了一个西南贫困地区脱贫的例子。

第二篇讲为人要善良之类的话题,两篇整体不难。 至于为什么分数这么低,是因为做完后发现时间有点充裕,就回到第一篇小说去反复修改,各种横线添加符号,弄的卷面真的很脏很乱很挤,老师都估计不想看,这篇得分应该少了10几分(当事人事后真的十分后悔orz)。所以说一定要保证卷面的整洁度!!! 这一科目的学习全程跟着瑞译进行,报就完事了~ 汉语写作和百科知识北大南开的题型都包括:

名词解释(50分)、应用文(40分)、大作文(60分) 先说作文,一战北大总分112分。一战发现百科得分奇低,虽然北大没有给小分,但我估计是说明文写差了。

当年题目是以日本或者欧美国家为例围绕首相的诞生写一篇说明文。我原以为自己是文科生对这方面有相应的知识储备,而且之前也有练习过说明文的写法,应该得分不会这么低。并且百科和应用文都写得自我感觉挺满意,回鹘也知道是个少数民族也像模像样地写上去了,作文以外应该也不会丢太多分。自以为满意的一份答卷却遭到现实当头一棒,北大也不给查小分,这在我心中一直是个迷。 二战南开127分。痛定思痛,我决心在写作这一部分多下功夫,这一部分得分真的很重要,相对于其他科目而言容易拉分。刚我开始模仿人民日报睡前聊一会儿写那种类似申论的高级写法,想要写出花来,但后来发现写一篇要绕过去绕过来花很多时间,考场上没有那么多时间来构思,属于费力不讨好。而瑞译冲刺班今年有专门的北大中文系老师嘉嘉来指导,告诉我们考场作文有固定的格式,没有把握就按照普通格式写,多用点新鲜素材,观点鲜明说理透彻就可以拿到很好的分数。后面我就完全按照考场作文的形式去准备,被表扬几次后写起来更得心应手了。 回到名词解释方面,目前两所高校的名词解释都是只给词,没有背景材料。 北大的印象太久了就很模糊了,大家可以参看其他的经验贴。

南开:国际话语权、人类命运共同体、碳中和、硬核话语、杂交水稻、双减政策、黄宗羲、太平广记、冰壶、梅尧臣、《二十四诗品》、戊戌六君子、《文心雕龙》、建安风骨、《左传》、延庆、九州、朱熹、藏富于民、厚德载物、梅尧臣、郑人买履(据不完全回忆,感谢群友的回忆帮助) 至于如何准备,个人建议是把往年词条都整理出不同类别,用anki录入后进行记忆,其他帖子也有说这个方法,文科学习还是讲究温故知新。 南开应用文是给一个人工智能写广告词,当初准备的时候只是匆匆看了一篇例文,没有记格式以为不会考,看到的时候人傻了。但是尽量把能写的内容写上去,应该丢了一些内容分。 作文是对“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理解,这个文章比较好写。我是先点出君子和的内在是由于有着异于常人的“不同”,然后用三段式分别阐述君子怎么不同的,其中用了许多作文材料书的题材增加点时代气息。

南开的作文部分还是多考查非法方法思维逻辑,说理在先、文采其次。大家可以学习如何拉框架,到时候还可以买个素材书,可以帮助短期提分。

复试部分 一战的血泪教训因为我本人是很莽的性格,一战的时候弄得自己学习量以及压力很大,毕竟要考的是北大,所以当时全身心都投入到了学习当中。虽然努力本身没错,但在我这里就产生了一个副作用,初试完后就想着这种高强度阶段终于结束了,就开始报复性地玩,甚至那个时候还去搞对象了。两个人就昏天黑地打游戏出去吃东西,生活特别不规律经常打游戏到凌晨2、3点,然后睡一上午吃完午饭下午晚上继续打游戏上分,就很单纯地想玩不想学习,每天过得浑浑噩噩。 我是那种很容易被环境影响逐渐丧失自己主见和目标的人,所以复试可以说从初试结束后就完全没有准备,直到北大出成绩后发现自己是397排名17,一半惊喜自己的努力有所收获(个人觉得还是蛮高的),一半懊恼排名有点低,复试一点也没准备怕没机会了。当时我整个人的心态是:过去的2个月多月其他人都有好好准备复试,我一直去玩没准备,接下来就半个月的时间来弥补,机会太渺茫了。而且自从从日本回来后听力就在逐步下降,文科学习是不可能靠短期努力就能弥补的。 所以就一直陷入这种非常糟糕的心态当中,在出复试名单前这段时间我都是间隙性奋起,持续性摆烂,因为这种想法太折磨人了。对于一个信奉努力改变一切的人来说,没有任何想法比自己放弃了努力的机会更摧毁一个人了。好几个好朋友都来劝我要好好准备复试,只有我自己知道机会太渺茫了,是我自己主动放弃了踏入燕园的机会。 绝望的来了,我还是形式上地参加了北大复试。点开进入教室后,刚开始自我介绍还好,后面复试视译中译日考到了中日韩的贸易自治区,我磕磕巴巴地硬是说完了。然后听译好像是两段,一个是讲矿物质好处另外一个忘了,感觉就是难度中等的说明文,但我愣是没听懂全文只抓到了几个词几个短句,随便编了几句(真是胆子大啊)。然后真正恐怖的来了。 主考的老师认真地看着我,问了接下来这么一句。

“宋さん、ちゃんと勉强しましたか。” 可能老师都不敢相信,一个水平这么差的人怎么敢来考北大,这人初试是怎么过的,这么差的复试成绩贴出去都丢北大的脸。当时我整个人都懵了,压根没有想到会被这样绵里藏针地打脸(老师还是给我留面子了),支支吾吾想不出合适的理由,只能厚脸皮的假笑一下,内心其实已经烂了一地。随后老师转开话题,形式性地问我喜欢村上春树什么书,我就把背过的东西讲完,整个北大复试就结束了。 这里说出我个人的私事大家可以看做一个玩笑话,也可以从中吸取点经验,这也是给我自己一个回顾总结以免重蹈覆辙。年轻的时候大家都会犯一些错误,但未来的路还长,这会成为独特的经验,警惕自己别再偏离正轨,认清每个阶段自己应该做的和想要做的,在中间做好平衡,如果自认为没有自制力就索性智者不入爱河,寡王一路硕博hhh。

二战的奋斗史

吸取一战教训,这次“清心寡欲”上阵。初试完几天后开始跟着瑞译复试班每周定时练习,按规定完成作业,还坚持每天精听一篇90s左右的新闻,在网上打卡记录。因为南开近几年主要考查听译没有视译,所以大家可以有的放矢地准备。最初我认为刚开始学习听译最大的问题就是听力问题,于是每天疯狂做精听,即把新闻当中的每个词都写在草稿纸上,次数不限力求每个听懂,以此来锻炼听力,基本上会花到的时间。

这种学习方式一直持续到瑞译模拟面试时(大概练了2个月),才发现这个方式有些弊端。即虽然能锻炼听懂的能力,但不能锻炼出迅速反应的能力,听一段内容一遍就很快扫过去了,脑子听不懂也提取不出信息,第二遍才能翻出个大概。 结果就是,模拟面试时两段新闻介绍我只得了10分(满分20)

自以为每天练习应该会拿到不错分数,但是结果很现实,只是没暴露出问题,又一次证明了个人单独学习的局限性。而剩下只有半个月的时间给我吧,当时的挫败感特别强。个人认为这不意味着当时的材料很难,而是个人能力真的不够,因为瑞译同样有位二战的小姐姐,据她所说寒假以来就没怎么复习听译课作业也没怎么做,但是别人同样的模拟听译内容就拿了18分。当时听完整个人都麻了hh。

因为我是去外面的付费自习室准备复试的,规矩是不能说话,所以就一直没有认真考虑这个方法。后来3月份的下半个月,公共场所能一直听我叭叭叭说外语的声音hhh。 就个人体会而言,这个方法既可以囊括精听的练习,也可以迅速地提高你对外语的反应速度,短时间给到我很好的反馈(当然也要听力基础好),刚好弥补到我的短板。一个好的证明就是,我跟读一段新闻时,不觉得听力是个压力,而是一种熟悉感带来的享受,有种“人剑合一”的感觉hhh。但相对应的这个方法会占用大量时间,90s新闻我能花2h去跟读。

只要有效果就行,训练时间因人而异。 自我介绍部分,我把去年北大的那篇改了一下就拿来用了。自由问答准备了50多个问题吧,最后一周还拿anki再查漏补缺保证每天的复习量。 除了自主学习外,初试成绩出了之后我就去wb上找组织,自建了一个群之后跟大家互通成绩、消息之类的,做好复试调剂的准备(打好信息战很重要!)

后面还约到一位新疆的小姐姐每周固定时间一两次练习自我介绍和自由问答(今年人数太多取消了自由问答),后面是还模拟好几次听译,真的模拟出现场感,锻炼处变不惊的译员素质。

有关复试那天今年复试人数较往年上升许多,复试时间又集中在一天进行,可想而知复试老师的辛苦程度。到我复试的时候已经是晚上8点了,老师们看起来都特别疲惫。到我的时候,老师第一句是让我3min说完自我介绍和另外一个政治问题,我当时都又懵了。因为原本是给的6min时间,直接砍一半,但是我很着急没办法进行有效的删减,情急之下索性以最快速度地把自己准备的内容说完,同时保证口齿清楚,估计整个下来下来有4min多钟,老师也看得出这个要求有点无理,也没有打断我非常的仁慈。(笔芯) 复试内容今年是4段听译,与去年不同今年是配有视频的,这对我们收集信息帮助很大。

听译完后,老师就说今天听译就结束了,我又傻了。自由问答呢?不会是我太差了不想问我了吧。我当时整个人又傻掉了。马上拨通我新疆小姐姐的电话(她是上午结束的),才知道今年人数过多为了减少工作量节省时间,都没有自由问答了,但明年不知情况如何,所以大家该准备的还是要准备。

当时从北大换到南开,很多朋友都不理解,认为我一战都差一点二战肯定能上,但其实我经历一些失败后就没有那么喜欢死磕,我也不喜欢追求高压力的学习过程,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学校,以后学另外一门技能也能拿到体面的工作。毕竟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 其二是我南开的学姐年中给我说好像今年要扩招,随后我赶紧打电话问了南开外院研招办,那边的老师给我说的确会扩招,我后面还有点不太敢相信,接连又打了两个电话都是说要扩招。虽然空说无凭没有出文件,但我还是怀着忐忑的心情选择这所学校,想着没扩招就靠实力,要是扩招了就当是老天对我的眷顾。 事实证明我是正确的,今年考北大更卷,考南开的也卷,考研整体形势比去年更严峻,南开扩招真的就是广大考生的福音。

二战的过程确实会比较枯燥乏味,需要不时地放松自己,缓解自己的负面情绪和压力,只要坚持到底,相信最后就一定会迎来满意的结果。 今年遇到了许多贵人,有敬爱的老师,也有善良美丽的学长学姐以及努力拼搏的研友们,感恩大家的帮助与支持,预祝各位前途似锦,我们更高处见!

南开大学毕业论文系统

大家都知道,想要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必须要通过论文答辩。如果说申硕考试是学员头疼之一那么论文答辩就是学员第二头疼的问题。但是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不管你报考哪个大学的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都是要查重的,南开大学也不例外。所以学员撰写的毕业论文都是需要经过查重这一步的,如果学员随便写一篇或者复制一篇就能通过的话,举行论文答辩的意义何在呢?再说了学员获得的是国家承认的硕士学位证书并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获得的,所以说还是会有一点难度的。

南开大学(Nankai University, NKU),简称南开[1] ,肇始于1904年,正式成立于1919年,是由严修、张伯苓秉承教育救国理念创办的综合性大学。1937年校园遭侵华日军炸毁,学校南迁,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湖南长沙合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往云南昆明,长沙临时大学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2] ,为中华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3] 1946年回天津复校并改为国立。新中国成立后,经历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成为文理并重的全国重点大学。南开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位列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入选首批“2011计划”、“111计划”、“珠峰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被誉为“学府北辰”。[4] “渤海之滨,白河之津;汲汲骎骎,月异日新”,南开大学秉承“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之校训,弘扬“爱国敬业、创新乐群”的光荣传统和“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的理念,正在向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南开大学数学系毕业论文

1910年出生在浙江温岭一个平民家里。父亲柯伯存在当地一家小布铺中当店员,母亲是家庭妇女,家境窘迫,勉强度日。柯召5岁时,父亲即教他认字,训教甚严。1921年,柯召11岁,本已可升中学,因年幼,父亲便让他在家乡读了一年私塾,从此打下了良好的古汉文基础。1922年,入杭州安定中学读书,1926年毕业。同年考入厦门大学预科,1926—1928年就读于厦门大学预科。1928—1930年就读于厦门大学数学系。1928年,升入厦门大学数学系。学满两年后,他希望转学到师资力量更强的清华大学。为筹学费,他去教了一年中学。1930—1931年任浙江海门东山中学教员。1931—1933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算学系,获学士学位。1931年,通过考试转学到清华大学算学系。当时,在系里任教的有熊庆来、孙光远、杨武之、胡坤升等,和柯召一起听课的有陈省身、华罗庚、许宝騄、吴大任等。华罗庚是系里的职员,陈省身和吴大任是研究生,柯召和许宝騄是本科生。后来,这五人都成了著名的数学家。1933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当时的清华大学淘汰率极高,在同届中能顺利毕业的仅有他和许宝騄两人。1935年,柯召先生公费留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师从著名数学家莫德尔(Mordell)。那时的曼彻斯特大学聚集了一批国际数论新秀,柯召先生与爱尔特希、德范波特、马勒等同学,常常切磋学术,研讨问题,相处十分融洽。在这个求学的黄金时期,他在《数论学报》、《牛津数学季刊》、《伦敦数学会会报》等著名杂志发表了一系列出色的论文。其中的许多研究成果,至今仍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柯召先生共发表了近百篇卓有创见的论文,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002年8月,他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了在北京举行的世界数学家大会。柯召被称为中国“近代数论和组合论的创始人之一”、“二次型研究的开拓者”、“一代数学宗师”。 1933年,柯召以优异成绩毕业。当时的清华大学淘汰率极高,他们那一届毕业时仅剩他和许宝騄二人,都是在三年级转学来的。杨武之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中国早期从事现代数论研究的学者,柯召和华罗庚都受他指导,师生情谊很深。课余时间,柯召常去老师家中下围棋。杨武之的儿子杨振宁当时还年幼,常站在一旁观棋。1933年,柯召应姜立夫的聘请,去天津南开大学数学系当助教。当时南开大学数学系只有他一个助教,任务很重,他工作孜孜不倦,做得十分出色。1933—1935年任南开大学数学系助教。1935—1937年就读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数学系,获博士学位。1935年,他考上了中英庚款的公费留学生,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深造,在导师L.J.莫德尔(Mordell)的指导下研究二次型,在表二次型为线性型平方和的问题上,取得优异成绩,并应邀在伦敦数学会作报告,受到当代著名数学家G.H.哈代(Hardy)的好评。这是中国人首次登上伦敦数学会的讲台。1937年,由哈代和莫德尔主考,柯召获得博士学位。接着,他在曼彻斯特大学数学系工作一年,指导一位英国学生取得硕士学位。在英国3年,柯召学习刻苦、工作勤奋,为他毕生从事数学的教学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1938年为止,才华横溢的柯召,在《数论学报》、《牛津数学季刊》、《伦敦数学会杂志》、《伦敦数学会会报》等国际一流杂志上发表了10多篇极为出色的论文,除了包括二次型方面的一系列深刻工作外,还包括了中国最早的代数数论和数的几何方面的研究成果。1937—1938年在曼彻斯特大学数学系指导研究生。当时(1936年—1938年),在曼彻斯特大学聚集了一批数论新秀,他们当中除柯召外,还有P.爱尔特希(Erdos)、H.达文波特(Davenport)、K.马勒(Mahler)等人,后来他们都成了国际上的著名数学家。柯召与爱尔特希在曼彻斯特大学期间合写了3篇重要论文,结下了深厚的友谊。52年后,爱尔特希在《四川大学学报》为庆祝柯召80寿辰出版的专辑上发表文章,满怀深情地回忆和柯召在英国同窗的美好日子。1938年夏,柯召不顾老师莫德尔的再三挽留,满怀报国之心,毅然回到正受日本侵略军蹂躏的祖国。他和留英的李华宗都来到了成都,受聘为四川大学教授,讲授代数和几何方面的课程。翌年夏,他任四川大学数学系主任。这时(1939年),为躲避日本侵略军的空袭,四川大学由成都迁往峨嵋。尽管抗战大后方条件极为艰苦,他仍坚持教书育人,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在此期间他与李华宗合作,进行了矩阵代数方面的研究。特别是他主持数学系之后,很注意科研工作和学生能力的培养,除课堂教学外,定期举办全系的学术讨论会。在四川大学校史上有这样一段记载:“1938—1942年在峨嵋期间,数学系每周设专题研究课,召集全系师生作集体研究,各人阐述自己的研究心得,共同讨论,这种专题研究十分吸引人……它造就了一批在数学上锐进不已的人材。”他和李华宗合作的论文,以及和他的学生朱福祖合作的二次型方面的论文,都是这个专题研究课的产物。1946年,柯召应聘到重庆大学数学系任教授。那时物价暴涨,货币贬值,教员生活非常清苦,柯召仍孜孜不倦从事教学工作,精心讲授“群论”、“数论”等课程,深受学生的欢迎,培养出陈重穆等优秀的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柯召继续在重庆大学任教。1946年8月,柯召来到重庆大学数理系任教授,并担任重庆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在这里,他高兴地见到了他在清华大学时的老师胡坤升。胡坤升1933年回国后,应熊庆来之邀到清华大学算学系作专任讲师,那时柯召、陈省身、吴大任等都是学生,他们与这位年青的老师相处很好,多年来一直保持着美好的印象。抗日战争时期,胡坤升随中央大学内迁重庆,作数学系主任。抗战胜利后,中大迁回南京,胡坤升不愿离开四川,便留下来到重大做教授。1947年,胡坤升出任数学系主任。重大数学系的教授中,何鲁、段调元、郭坚白和谢昌璃是与熊庆来、姜立夫同时代的数学家。他们是中国现代数学的先驱,为开创了中国现代数学的局面贡献甚大。在他们的辛勤经营下,重大数学系已初具规模。但他们面临的状态类似柯召刚到川大数学系时的情形,即教学上已具一定水平,但科研却难以开展。柯召和胡坤升都是科研上很有成绩的教授,正可发挥他们的长处。重庆大学数学研究所与数理系的教师队伍颇多交叉,并不分开。只不过前者侧重于研究,后者侧重于教学而已。柯召主要从事代数和数论方面的研究,讲授近似代数,线性代数,群论,数论,矩阵论等课程。胡坤升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变分学,讲授的课程主要是分析系统的,包括函数论、变分学、微分方程等。重庆大学数学研究所的导师有柯召和胡坤升,招收过一届研究生。在重大生活的七年之间,柯召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数学人才,他们之中有重大数理学院,计算机学院教授李平渊、陈庭槐等,原西南师范大学校长陈重穆,还有在西师教代数的张昌铨教授。李平渊和陈庭槐是柯召的研究生,陈重穆在柯召指导下完成了数论方面的毕业论文,从此他致力与代数方面的研究,成为研究有限群的专家。据李平渊教授回忆:“柯召教授有两个最突出的教学特色:一是他始终走在科学前沿,不管什么时候,一直采用着最新的书籍,不断保持着先进性;第二就是他讲课从来不备课他非常熟悉,绝大多数时候不会有问题。”李平渊认为:“这是最能显示他的教学水平的。讲课若遇到问题,便当堂研究,这样学生便可很清晰地看到他的研究思路,了解他的研究状态。知识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能将自己的研究精神传达给更多的人。”,“柯召和胡坤升两位教授对重大的数理专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抗日战争时期中央大学内迁重庆时,胡坤升曾帮助他在中央大学时的同事周雪鸥把家眷安顿在自己的家乡乐山。1947年冬,周雪鸥从美国学习归来,准备把家属接到南京去。在胡坤升的邀请下,周雪鸥于次年8月来到重大。周雪鸥很健谈,语言生动,长于表达,教学效果特别好。他的到来,对提高重大数学系的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柯召、胡坤升和周雪鸥的私交甚笃。他们的性格各有特色,而两两之间又有很多共同之处。柯召和胡坤升都酷爱专业,随时随地都能非常投入地钻研问题。柯召和周雪鸥性格活跃,兴趣也很广泛。胡坤升则性格沉静,不多言语,加之视力极差,常喜静坐冥思。工作之余,柯召和周雪鸥爱好围棋和桥牌,他们二人对局时,胡坤升常常在旁边静观,三人各有各的乐趣。即使是娱乐,他们也喜欢钻研个明白。柯召的研究生李平渊教授说:“生活中的柯召教授特别喜欢打桥牌与下围棋,而且他们打桥牌都有专业教材,只要遇到问题,就会研究个透彻。平时的生活中只要遇到感兴趣的小问题,他就会用数学的思想去想个明白,这种研究精神是永远都不会过时的。1950年,柯召开始担任重大副教务长。这年,他经友人谢立惠介绍加入了九三学社。1952年当选为九三学社中央委员,逐渐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政治活动与行政工作都多起来了。新中国诞生初期,重庆大学的领导机构是校务委员会。何鲁任主任,谢立惠、金锡如任副主任。下设机构之一是教务处,金锡如任处长,柯召和王继强(重大工学院教授)任副处长。那时(1950年),教务处的规模甚小,一个大办公室、几张桌椅板凳而已,没有几个工作人员。工作虽然不多,但什么事都得自己动手,柯召曾把自己家的客厅开辟为制作考卷的场地。学校里最多的还是政治运动。柯召在重大经历了思想改造、三反运动等,倒没有受到什么冲击。1953年,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柯召翻译的《线性代数基础》,原作者是马力茨夫。1953年,全国的高等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重庆大学理学院撤消,并入四川大学,柯召等数学系和物理系的大部分师生迁入四川大学。1953年,他调回四川大学任教。在40余年间,他以满腔的热情投入教学和科研工作,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优秀数学人材,在科研上硕果累累。与此同时,他还先后担任了四川大学教务长、副校长、校长、数学研究所所长等职,作为学术带头人和学校负责人,他卓有成效地抓了几个重要方面的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发展应用数学,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人材,等等。1955年,他带领一些青年教师和学生,在线性型的最大不可表数的问题上,作了不少工作。同时,他在二次型方面继续发表了一些优秀论文。特别在60年代,他在不定方程方面,得到一系列极为出色的结果。在组合数学方面,与爱尔特希、T.拉多(Radó)合作,发表了著名的爱尔特希-柯-拉多定理。他主张科研工作要持之以恒,不能停顿,他说,“研究工作不怕慢,只怕站”。他长期参加并指导有多名中青年教师参加的数论讨论班,鼓励大家敢于向难度大的问题挑战。他用袁枚的一首诗来表达他对科学研究的深切体会:“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词。”他说:“对科学研究确有此种境界,肯下功夫,总会有收获,灵感之来源于刻苦,能灵活运用,可以得出很好的结果。”1961年,柯召先生与匈牙利数学家爱尔特希、英国数学家拉多在组合论方面得出有限集组的相交定理,这就是被称为里程碑式的“爱尔特希—柯—拉多定理”,大大推动了极值集论的发展。正如弗兰克尔(Frankl)和格拉厄姆(Gra-ham)所指出的:“爱尔特希—柯—拉多定理是组合数学中一个主要结果,这个定理开辟了极值集论迅速发展的道路。”1962年,柯召终于以精湛的方法解决了卡特兰猜想的二次情形,并获一系列重要成果,被世界数学界誉为“柯氏定理”,它所运用的方法被称为“柯召方法”,被应用于在不定方程研究中。1977年法国数学家特尔加尼亚(Terjanian)运用柯召方法证明了偶指数费马大定理第一情形成立,国际数学界对柯召方法的精妙惊讶不已。1972—1973年,他不辞辛苦地同一些中青年教师一道,到四川的沪州、广元、峨嵋、成都等地去推广优选法,举办讲座。1974-1975年,他亲自编写了国内第一部组合论讲义,作为部队学员培训班的教材。他支持他的学生魏万迪从事组合数学的研究,支持孙琦、郑德勋等开展快速数论变换的研究,使得四川大学在这两个方面都取得了不少好成绩。80年代初,他又积极带领四川大学数论组的教师从事国防应用数学的研究,开拓数论应用的新领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74年,他被自行车撞伤,为此卧床近2个月,而那份组合论讲义就是养伤期间在病榻上完成的。在年过八旬后,他仍经常花大量时间审阅稿件和做评论论文的工作,关心数论的发展。1990年4月,《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庆祝柯召80寿辰出版了专辑,共发表了献给柯召80寿辰的论文38篇,包括爱尔特希、格雷厄姆、R.蒂德曼(Tijdeman),以及王元、陈景润、万哲先、潘承洞等一批国内外著名数学家撰写的优秀论文,充分表明他在数学界享有的崇高声誉。他的学术成就和品格,得到了人们的敬重。1990年4月12日,四川大学和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举行了庆祝柯召80寿辰暨执教60年大会,有数百人出席,大会收到全国各地贺电、贺信上百件,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回顾他几十年来所走过的成功和艰难的道路,颂扬他为发展祖国的数学事业所做的无私奉献。2002年11月8日,为祖国数学研究和教育事业奉献终身的柯召院士在北京病逝,享年93岁。

陈文灯,教授,著名考研数学辅导专家。1966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数学系。曾任教北京理工大学,现任中央财经大学数学部主任,北京文登学校校长、北京数学学会理事。教学事业是陈文登教授最钟爱的,他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北京理工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任教三十多年中,他先后出版了10本书逾400万字。其中以《高等数学复习指导--思路、方法、技巧》、《概率论复习指导--思路、方法、技巧》、《线性代数复习指导--思路、方法、技巧》影响最大,许多创新的解题方法被同仁所称道并应用。在考研辅导上,由他主编的理工类、经济类的一系列考研辅导书《理工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复习指南》、《经济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复习指南》、《数学题型集粹与练习题集》、《数学思维定势》等,为近年来影响最大,最畅销的考研辅导书。在科研上他成果卓著,先后发表了40多篇论文。其中有的在国家一级学术刊物上发表,有的被《美国数学评论》摘录,其中一篇被原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院长朱光亚和周光召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文库》全文选用。他多次获得数学和科研奖励,2000年被授予“特殊贡献奖”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以表彰他在经济数学领域做出的特殊贡献。在办学上他主办了享誉全国的北京文登培训学校,高质量、高水平地辅导了大量的考研学子,赢得了学生们的好评和社会的高度评价。他热心公益事业,近三年来共捐献二百万多元给社会,另外还在家乡福建龙岩地区建立希望工程,在中央财经大学建立特困基金,向中央财经大学提供了数十万元购置电脑等。陈文灯教授正是以渊博的知识、助人的风尚、高尚的情操赢得莘莘学子和广大同仁的好评。陈文灯教授,基础理论扎实、理论功底深厚而全面,他对数学有极高的天赋和造诣、极强的理解力、极强的记忆力、极强的归纳整合能力。授课从无讲稿,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长期从事考研数学辅导,积累了极丰富的辅导经验,他提出的“数学思维定势”、“基础加题型 考好数学的保证”等理论与方法,使浩翰的题海变得清晰、有序和简单。他谙悉不同层次考生的复习需求,授课注重讲思路、讲方法、讲技巧。注重启迪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的解题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树立考研必胜的信心。能准确把握各类题型的命题趋势、内容与形式的变迁轨迹,使考生从容应对考研试题模式的变化。其骄人业绩,令人吃惊,甚至目瞪口呆。考生们由衷的发出“数学要想得高分,必须去找陈文灯”的最强音。陈文灯教授热心公益事业,回报社会。他投资家乡建设希望小学,修路架桥。向水灾地区捐款、在大学设立特困生基金,建立电子阅览室,为特困考生减免学费等。陈文登教授以渊博的知识、助人的风范、高尚的情操赢得了广大莘莘学子和同仁的尊敬与好评。人们用最纯朴的语言表达对他的评价和赞誉——“陈文灯教授是个德高望重、知识渊博的大好人!”。读书修身,读书立志,读书治学,读书报国是其座右铭。他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人生的最大愿望是实现自身的价值,帮助求学之士有所学、有所用、有所为,不求身有万贯财,但愿桃李满庭芳。

大家都知道,想要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必须要通过论文答辩。如果说申硕考试是学员头疼之一那么论文答辩就是学员第二头疼的问题。但是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不管你报考哪个大学的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都是要查重的,南开大学也不例外。所以学员撰写的毕业论文都是需要经过查重这一步的,如果学员随便写一篇或者复制一篇就能通过的话,举行论文答辩的意义何在呢?再说了学员获得的是国家承认的硕士学位证书并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获得的,所以说还是会有一点难度的。

南开大学(Nankai University, NKU),简称南开[1] ,肇始于1904年,正式成立于1919年,是由严修、张伯苓秉承教育救国理念创办的综合性大学。1937年校园遭侵华日军炸毁,学校南迁,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湖南长沙合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往云南昆明,长沙临时大学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2] ,为中华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3] 1946年回天津复校并改为国立。新中国成立后,经历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成为文理并重的全国重点大学。南开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位列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入选首批“2011计划”、“111计划”、“珠峰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被誉为“学府北辰”。[4] “渤海之滨,白河之津;汲汲骎骎,月异日新”,南开大学秉承“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之校训,弘扬“爱国敬业、创新乐群”的光荣传统和“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的理念,正在向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