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2024-07-06 01:57: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论文题目

1、 永远跟着党

2、 那永远都是一面旗帜

3、 寻找心中的亮点

4、 党在我心中

5、 永远的时尚

6、 成长中的党

7、 党在我心中

8、 我的入党情结

9、 我心中的党

10、以实际行动向党交上一份完满的答卷

11、我身边的共产党员

12、党在我心中

13、红色的信念

14、党旗飘飘

1、 我与时代同成长2、 那永 寻找心中的亮点4、 党在我心中5、 永远的时尚6、 成长中的党7、 党在我心中8、 我的入党情结9、 我心中的党10、以实际行动向党交上一份完满的答卷11、我身边的共产党员12、党在我心中13、红色的信念14、党旗飘飘

近代化的过程。科技的。文化的。就是与世界接轨的过程。论中国式的改革。写些从1868到1949前夕。我国的所有重点改革和变化,近代化的事儿有个大框。缕一缕文章立意一定要放在近代化身上接轨可千万要注意。拜托受害者心态。别把五种历史形态往里攒。然后。就找种种论据来肯定证明自己我是这样想的我不是历史专业的。还望同学多多指教谢。

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周年论文素材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新中国成立仿佛还在昨日,今便已是七十年诞辰。关于庆祝祖国七十华诞作文如何写呢,以下是我整理的祖国七十华诞作文范文及素材相关内容,供您参考。

所有的痛苦,都值得珍惜

泰戈尔曾说: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新中国70年的风雨历程,恰恰印证了泰戈尔的这句名言。

近代以来,列强的侵略瓜分造成了中国积贫积弱的困局,面对百年来层层累积的社会阵痛,新中国的缔造者们却能从中窥见革新民族、重塑国家的契机,于是报之以歌,持续不断地向对手,乃至敌人,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遂有今日傲立东方之雄姿。

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老牌强国与昔日霸主不忍地位下滑,接二连三向中国发起贸易战、专利战。没有硝烟的战争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一次又一次剧痛,但积极乐观的中华儿女依旧视痛苦为上帝之吻,将之视作倒逼自己提档升级的难得机会,于是报之以歌:在商业谈判中慢慢学会了国际贸易的游戏规则,在技术壁垒中渐渐找到了自己的核心优势。

在建国7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我当然要衷心祝愿我们的祖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但我也清楚地知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不会永远一帆风顺,而新中国过往70年的发展经历也一再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可以在痛苦中崛起的国家,更是一个善于借助痛苦,痛定思痛,突破自我,超越自我的国家。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能说出“多难兴邦”的自信话语,才能在痛苦到来时,将它看作命运的眷顾,乐观坚定地报之以歌。

有人说:世界都一样,风景各不同。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世界相差无几,但视野和境界的差别,却能带来不同的认知。70年的发展经历,让我们对民族之难、家国之痛,有了更为辩证的看法,我们善于挖掘苦难中的价值,并以此为促进,迫使自己日新月异。因此,我们珍惜所有痛苦,视痛苦为福报,为财富。

何须回避近40年来贫富差距所带来的社会阵痛,这何尝不是改革走向深水区,全中国迈向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最后一里路?何须回避中国高科技质不如量的隐痛,这何尝不是推动科研体制转型、加强高新企业扶持力度的最迫切动因?一个从积贫积弱中崛起的国家,早已积聚了足够的智慧与经验来面对痛苦、转化痛苦,也就没有理由去逃避痛苦、隐瞒痛苦。

新中国建立将满70年,盘点历史,沉淀经验,这或许就是最好的献礼。

透过这波澜壮阔的70年,希望你我永远铭记:所有的痛苦,都值得珍惜。

为我的祖国点赞

中国,是屹立于世界东方的文明古国。我自豪,因为我的祖国是中国!我骄傲,因为我是一个中国人。现在的中国是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国家。我现在要为祖国点赞。

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而我,就是祖国的孩子。曾经有人说过: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因为纵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祖国,对我们来说,就像是我们的母亲,永远都不会嫌弃,永远给你敞开温暖的怀抱;就像是一个温暖的家,永远等待着我们归来……

我为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名胜古迹点赞。祖国母亲从来都是风景秀丽、秀色可餐,有杭州的西湖,有万里长城,有北京故宫,有桂林山水,有台湾日月潭……从古至今,有多少诗人作家用博大精深的汉语赞美过她;有多少古诗词曲描绘过她。“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首诗中,把西湖比作了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西施,充分说明了西湖的景色之美丽,令人憧憬。

我为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点赞。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先人们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种艺术和不计其数的艺术品。而我们这个新时代,更是涌现出了数不胜数的民间艺术传承人,有捏糖人捏面人,有陶瓷,有剪纸,还有戏曲……还有很多的传统艺术值得我们去发现去继承。古代的艺术品有《清明上河图》、四羊方尊……如果你感兴趣,可以自己去发现、探索。

我的祖国不仅有很多大好河山、名胜古迹、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还有各类发达的科学技术为祖国保驾护航。

我为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点赞。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新现代,家家户户能拥有电视、冰箱、洗衣机已经不再是梦,我们已经走上了信息高速路,网络把我们每个人紧密相连,祖国成了一个幸福和谐的大家庭。我们用智能手机可以上网聊天,查询资料,查阅新闻,便捷的购物订餐;祖国的军队拥有了世界先进的武器装备,增强了我军的战斗力。中国已经变得非常强大,强大到我们自己都惊讶不已!

我为祖国的教育事业点赞。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教育,对教育行业进行了非常大的财力物力投入,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改革。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还有许多人拿到了世界奖项,这足以令我们引以为傲。

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我们都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好好学习,为建设祖国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我要为最亲爱的、生我养我的祖国点赞!

岁月如梭。共和国七十华诞仿佛还在昨日,今便已是百年诞辰。或许属于我的时代已成过去,但那段奋斗的追梦年华依然沸腾于心,不禁想与你们分享那岁月。

七十年栉风沐雨,七十年披荆斩棘,七十年薪火相传,七十年并肩作战,七十年谱写华美乐章。时光的藤蔓攀爬着光阴的故事,辉煌的今日总有辛勤付出的昨天,那是立志的开始,那是出发的呐喊,那是反哺的奉献,那是追梦的传承,那是奔跑的延续。就让我们穿越时光,回到过去,与远方的朋友共勉!

《周易》云:“君子终日乾乾,夕若惕,厉无咎。”所谓冷眼看世界,即“终日乾乾,夕若惕”,既不能妄自菲薄,无视我中华当今之迅猛发展;更不可洋洋自得,忘乎所以,迷失于一片叫好和赞美声中。当下,冷眼看世界,是要求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冷静的判断,唯有知己知彼,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家乡的变化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比蜜甜,乡亲们的脸上洋溢着春天般的笑容。我相信,有了党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有了国家建设新农村的宏伟蓝图,有了农民勤劳智慧的双手,我们家乡的明天定会如 绚烂的朝霞金光满云天。

我很骄傲我是中国人,中国有许多名胜古迹,自然美景,人们都说:“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这句话在中国的确实现了。比如有:杭州的西湖,万里长城,北京故宫,桂林山水,台湾日月潭等,中国不仅只有美景,还有许多艺术和不计其数的艺术品。现在也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捏糖人,捏面人,有陶瓷,有剪纸,还有戏曲等等。

我很骄傲我是中国人,中国不仅有这大好河山,名胜古迹,游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现在还有先进科技文化。

以前人人都希望家里有电视。现在梦想实现了,我们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电视。现在不仅有电视,手机也成为我们便捷的工具。手机可以用来打电话,发信息,上网,点外卖等等。

我很骄傲我是中国人,中国教育也逐渐发展起来,一大波人才从国外留学回来报效祖国,祖国各个方面都开始逐渐发展起来。一大波人才也都拿到世界奖项。就凭这些就足以我们为傲。

看到祖国的逐渐强大,我们作为祖国的青少年,祖国的未来,我们要努力学习,为祖国做出一份贡献。我们要为伟大的祖国点赞! 【篇二】

从唐胥铁路到京津城际铁路,从蒸汽机车到动车组,这是几代铁路人辛勤的努力、智慧的结晶、无私的奉献、勇敢的拼搏所换取的繁荣和昌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铁路建设的步伐大步前进,铁路的发展带动了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我国高铁建设起步晚,但发展很迅速。中国高铁在不断自我完善的同时开始走出国门,冲向世界。目睹中国高铁建设的飞速发展,国人在不知不觉中逐步感受到了高铁带来的方便。我为中国的高铁点赞!

我国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创造。四大发明是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及印刷术。它们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且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印刷术这一伟大发明为人民社会文化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最杰出的成就。造纸术给世界的发展和进步起着关键性作用。指南针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对航海和海上贸易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我为祖国的四大发明点赞!

我国还有许多重大科技。比如:核聚变实验装置“人造太阳”,“人造太阳”实验装置在电子温度超过5000万度,持续时间达102秒的超高温长脉冲等离子体放电,这一重大成果标着中国在稳态磁约束聚变研究方面继续走在国际前列;世界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天眼”直径500米,全球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将在未来10年至20年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成为中国和世界天文学研究的“利器”。

虽然中国以前受到一些不平等条约和一些令人无法忍受的耻辱,但正是因为这样,中国才像如今这样辉煌,这样耀眼。祖国你是好样的,我为你点赞! 【篇三】

赞您五千年的漫漫征程,一路风雨一路行。中华民族有对世界开放,国力强盛的汉唐辉煌,也有闭关锁国落后的近代耻辱。前进的道路上充满艰辛,但艰辛孕育着希望。

回顾历史,涌现无数英雄人物: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取经,我们的祖先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认识中国,大开放迎来大的发展,四大发明曾一度是我们的骄傲。但是到了近代,中国的封建统治者闭关锁国,思想僵化,中国脱离了世界,世界甩落了中国。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太多太多的苦难,太多太多的枷锁。

“仰天长啸待时日,巨龙腾飞平地起。”中国*领导中国人民站了起来。屈辱的历史,一去不复返。辉煌的前景向我们走来。鲜艳的五星红旗终于在联合国上空庄严升起。

在每个星期一,学校都会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小学生们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少先队员行队礼,其他人行注目礼。国旗的中间的的星星代表的是党员周围的四颗小星星代表的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鲜红色的旗面代表着革命,象征着*领导下的革命大团结。星星的黄色象征红色大地上呈现光明。《史记·天宫书》也说过: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五星皆从辰星而聚于一舍,其所舍之国可以法致天下。

从家里到附近的书店。这段路上,有几个国家机关,分别是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区人民政府,区人民法院。每当我乘公交车从这段路,路过时,看到悬挂在这些国家机关正门上方庄严肃穆的国徽时,心里就产生一种对祖国的崇敬之情,也有一些不解的问题。

于是,回到家我询问了百度。国徽代表一个国家的标志。中国的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周围是谷穗和齿轮,它象征者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着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的尊严。

祖国我为您点赞,为您歌唱最美的赞歌,您的光辉历史将永驻我心。

共和国史论文主题

第一章的内容是: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1949—1956。主要讲述的是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以及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第一张共有7小节内容,分别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第四章内容如下: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2、跨世纪发展战略和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3、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

4、祖国统一与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5、开拓外交工作新局面。

6、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主题思想:

坚持“国史”定位,着眼于整个国家,致力于说清楚国家政权机关如何贯彻路线、方针和政策,说清楚新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队、国防、外交等各项事业是如何发展进步的,全景展现治国理政的实践与成效。

国庆见闻 国庆节那一天,市政府广场披上了节日盛装。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休闲、渡假,整个广场充满了欢声笑语。 一个20多米高的旗杆矗立在广场的正中央,一面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旗杆下面有六百四十盆鲜花将旗杆紧紧围在当中。广场的北面是火炬大厦,大厦前面的天空中,飘着6个挂着条幅的大气球,条幅上写着庆祝节日的标语。广场西边的市政府办公大楼的楼顶正中央也飘扬着一面五星红旗,国旗下悬挂着金色的国徽,楼顶前边有25面刀形彩旗,使大楼变得既庄重又充满了节日气氛。东边是辽宁大剧院、博物馆和电信大楼,虽然从这些建筑物上见不到更多的彩旗和标语,但它们的白、青、绿的色调显得比往日更加洁净。广场的南边布置成一个立体大花坛。它由三部分组成:中心花坛呈圆形,其外部直径达24米,花坛中心为直径15米的圆形音乐喷泉,可随音乐节奏的变化喷出8种水形,中心水柱高度可达15米;中心花坛东侧是一座长10米,宽4米高3米的“庆祝建国55周年”立体组字花坛,它与中心花坛交相呼应;中心花坛南北两侧,各摆一座直径为2米,高为米由鲜花组成的大型花篮。 很多青少年学生争先恐后地照相,一个男中学生敞着怀,手插在腰上,昂着头,挺着胸神气十足;一个小学生穿着校服,手里拿着红色的气球抿着嘴笑;还有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和小女孩,他们都穿着白地红色条纹上衣,蓝色牛仔裤,都拿着弹球和玻璃球,并肩站在一起,两个圆圆的小脸上,露着灿烂的笑容,他们也许是一对龙凤胎吧!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驶进,2009年的新年的钟声即将响起,我们的历史岁月又将翻开新的一页。我们将要辞别2008,迎来2009。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旧桃换新符。”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俗话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人生就是告别昨天,走向明天,人生就是辞旧迎新。中国教育总网文档频道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辞旧迎新史。告别昨天,一切己写进历史;展望明天,期待在向我们走来。 而今迈步从头越,新的一年要有新的业绩、新的成就,关键是要有新观念。新观念就在于告别消极,迎来积极;告别烦恼,迎来快乐;告别遗憾,迎来希望。新观念就要有新的设计、新的企盼,锁定新的目标;有新的追求,孕育新的情结,踏上新的征程,总不能穿“新鞋”走“老路”,用“旧船票”登“新客船”,翻“老皇历”过“新日子”。 当然,新与旧是相对的,新与旧本身就是客观世界中存在的辩证法。新陈代谢,是事物的普遍规律。今天是昨天的延续,明天是今天的继续。旧中孕育着新,新中又产生着旧,新旧交替,永无穷尽,这就是事物的发展变化,这就是历史。 新年的开端,是奔跑的起点,万物生辉的开始。新的开头,要播下新的种子,这种子充满了诗意,刻画着蓝图,孕育着未来,是收获的前奏曲。有道是,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我们要扎扎实实地迈好第一步,乃至每一步。 在新的一年将要开端的时候,人们常常是盘点过去,掂量现在,展望未来。 2008年注定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极不寻常又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北京奥运璀璨夺目,神七飞天漫步太空,抗震救灾世界瞩目,两岸关系拨云见日。当然,这一年也多灾多难,年初南方风雪冰冻,五月汶川地动山摇,九月“毒奶”震惊世界,震灾雪灾毒灾灾连灾,真让我们五味杂陈,使我们更加领悟了多难兴邦的深刻内涵,我们民族由此变得更加团结更加坚强。历经了大灾大难大悲大喜而屹立于世界之林的中华民族,更令世界刮目相看。 在全球经济还未从金融风暴的阵痛中醒来的寒冬中,迎来了2009年,这是人类迈入新世纪的第一个“9”,人民共和国走过了60年,预示着2009年又将是一个极不寻常的一年,是一个变革与重构交织、海水与火焰交融的一年,是我们有着许多期待的一年,也是世界期待中国再创经济新奇迹的一年。2009年将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全球风雨飘摇,中国也不平静,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严重困难,同时也蕴涵着重大机遇。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发展,我们看到了希望、有了盼头,中国教育总网文档频道坚信中国的发展不会因全球金融危机而逆转,中国经济这艘巨轮继续义不返顾地乘风破浪、勇往直前、驶向彼岸! 改革未有穷期,我们还在路上。在前进的路上还会有风险,还会有困难。“事不避难,知难不难”。最重要的是要在困难和风险中准确判断形势,在挑战和考验中清醒把握方向,增强忧患意识,充分认识国际经济环境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增强机遇意识,善于从变化中捕捉发展机遇,在逆境里培育有利因素。这一切,年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会议己经有了明确的答案和部署。 新的一年,是困难也是希望,是挑战也是机遇,是期待也是付出,是收获也是给予,把热血奉献社会,把汗水洒满大地,把温情带给人间。让我们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 指引下,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沿着昨天的足迹,走出新的天地,让2009年的中国以多姿多彩和灿烂辉煌永载世界史册,以更加辉煌的成就迎接和庆祝人民共和国60周年华诞。 2.建国60周年演讲稿 又是一个金色的秋天,放眼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遍地金黄,繁华似锦,高楼矗立,煤海流金,大海扬波,长城起舞。 秋天,总给人们带来喜庆,带来诗意,带来遐想,带来憧憬,更带来希望,而今年的秋天,非同一般,更不寻常。在这美好的季节,从江南水乡到北国边陲,从赣江只滨到拉萨林卡,共和国每一平方公里的热土都浸透着欢欣与幸福,流淌着甜蜜与歌唱。十三亿华夏儿女以豪迈激越的歌声放飞金色的理想与玫瑰色的憧憬,放飞坚如磐石的信念与对伟大祖国赞美的诗行。 呵,祖国,我的母亲,在欢庆您诞辰60周年之季,我热血沸腾,思绪澎湃。我们有多少贴心的话儿要对您讲,有多少赞美的歌儿对您歌唱。60年,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然而,伟大的祖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到处是日新月异的创造。到处是招商引资,促进经济建设的洪流。我仿佛看见南湖的红船沐浴着太阳的金辉,向今天驶来。井冈山的红旗,杜鹃笑靥和映山红的壮美像的红霞款款飘来。宝塔山的热风,延河水的激浪,青纱帐的故事挟着黄河的琼浆,孕育了千万英雄的儿女。 呵,古老的长城挺起不屈的胸膛,奔腾的长江翻卷晶莹的浪花,千里草原回荡深情的马头琴声,拉萨林卡正传来牧民奔向小康的欢歌笑语。于是,我看到祖国辽阔的大地上,华夏儿女于天地间引吭高歌。欢庆祖国母亲60岁的生日,以共和国儿女的名义,向祖国致意,为母亲祝福。 呵,祖国,您如一叶希望之帆,从共和国开国大典的隆隆礼炮声中驶来;从天山脚下热瓦甫与三弦琴动人的琴声中驶来;从黄河激越澎湃的涛声和万里长江雄浑的船工号子声中驶来;从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的神州5号宇宙飞船遨游太空的喜讯中驶来;从城市改革振兴的蓝图和乡村富裕文明畅想曲中驶来。于是,我看到春风吹进亿万扇幸福的门窗,听到了“春天的故事”响彻华夏大地。辽阔的海疆飞驶英雄的战艇,西部边陲又腾起冲天的火箭。漫漫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中有过辉煌,有过挫折。勤劳勇敢的中国人在三代领导人和党中央领导下,众志成城,排除万难,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振兴中华,壮我国威”的经济建设。历史告诉我们,告诉未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像灯塔照亮祖国的锦绣前程,党中央正带领全国人民努力践行“三个代表”,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向美好未来。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进军中,华夏儿女创造了无数奇迹,在世界民族之林让世人刮目相看。你看,深圳,珠海,厦门等一批特区掘起座座金山,浦东新区挺起胸膛,骄傲也抒写振兴中华的醒目标题。钢铁巨龙大京九腾飞南北,展示中国的雄姿。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北京申奥成功,华夏儿女无不扬眉吐气,豪情万丈。 在北京首都,一位年逾花甲的华侨随团参观了北京都市风貌,观看了阅兵部队威武的表演后,热泪纵横。他感慨地说:"新中国现在确实强大了,有祖国做坚强后盾,海外华侨腰杆更硬了,我们身在海外,盼望祖国强大,繁荣昌盛。"聆听老人的肺腑之言,我仿佛触摸到他那颗滚烫的爱国之心。此刻,我的耳边又回响我的我爱国之心,万里长城永不倒这雄浑,激越的歌声。这歌声呼唤着华夏儿女励精图治,创造更家美好的明天。 朋友们,迎着太阳,秋风送爽,让我们站在古老的长城上以一种深情,以一种豪迈,以一种庄严的仪式,端起金杯,痛饮欢庆的美酒,轻轻柔扶脚下的每一寸土地,共同祝福我们亲爱的祖国国泰民安,前程似锦。 回答者: 444680387 - 门吏 二级 3-22 16:14 就给100分?再加100我帮你写 回答者: yanfei211314 - 助理 二级 3-25 18:48 1949新中国的成立使祖国母亲彻底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开始慢慢觉醒,但却步履维艰,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3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世界上任何一个重大事项不能没有中国的参与,我国越来越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30年!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97年香港回归,99年澳门回归;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对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以及四川大地震,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踩在脚下。 改革开放的 30年,我们国家在进步,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听爸爸妈妈讲,他们小的时候,生活非常困难,吃饭用粮票,买布用布票, 很多商品都凭票供应,有时为买生活用品需排很长时间的队,吃的是玉米面,只能在逢年过节时才能吃上大米和肉,只能在过年时才能穿上新衣裳。对此,我们现在的生活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衣食无忧,每天的生活都像是在过节一样,我们可以在计算机上学习查找资料,可以在计算机上玩游戏,享受网络世界带给我们的快乐,这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幸福生活。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的30年!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航天卫星,是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宇行员出舱,而且顺利返回;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 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的30年!而今年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上我们的体育健儿更是一举夺得51枚金牌,100枚奖牌位具金牌榜第一的骄人成绩。 改革开放的30年,是辉煌的30年。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掌握科学技术知识,努力把自己造就成祖国有用之材,将来用我们的双手建设伟大的祖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更加强大,更加美好。 我们坚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必将出现一个又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第一,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一洗近百年来蒙受的屈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第二,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长期以来受尽压迫和欺凌的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共和国建立起来了。第三,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人民可以集中力量从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的时期开始到来了。第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第五,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它可以运用国家政权凝聚和调集全国力量,解放并发展社会生产力,以造福于各族人民,造福于整个中华民族。这就为巩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成果,为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的政治保证。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这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胜利。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基本上完成了;这就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即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中国人民的探索史主题论文

巍巍中华, 雄踞亚陆, 山河壮丽, 人杰地灵。 她不仅以悠久的历史文明著称于世, 而且又是 一个富有深厚爱国主义传统的国家。在漫长的 中国历史上, 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一直作 为我们民族的一种伟大的凝聚力和...

中国近代史论文无论是农民阶级自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还是资产阶级建立西方式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努力,都无法实现中国的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对近代中国出路的早期探索都没有结合中国国情,因为近代对中国出路的探索都是想把中国发展成为英国式的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国家,而没有考虑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是走不通资本主义路线的,所以注定要失败.在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这个时期,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外过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后来又有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农民仍然是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主力,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些新的社会力量发展了起来;而工人阶级则代替资产阶级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历史经验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绝大多数人,经过实践的教育,确认了中国共产党关于通过建立人民共和国、走向社会主义的政治主张的确定性;认识到只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在中国政治生活中有效地发挥积极作用,才有光明的前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中国这种崭新的政党制度的确立,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意愿。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是由于有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曲折的斗争,推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上完成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从而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创建,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个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这就为中国人民集中力量进行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历史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武装下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目标才能够真正实现.第一节 第三党对中国出路的反思与探索邓演达领导的第三党,正式名称是“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是大革命失败后出现的一个异于国共又介乎国共之间的政派。它对中国出路的探索主要体现在邓演达发表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政治主张》、《中国到哪里去》等一系列文章中。关于第三党的具体政治主张,以下几点应当注意:第一,第三党的政治主张,是在总结、反思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及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形势基础上提出的。这从它对国民党政府性质的分析及对中共革命活动的看法上可以看出。它认为南京国民政府已经成为“旧势力之化身,军阀之工具,民众之仇敌”①,是“买办资产阶级与豪绅地主的联合政权”。这是正确的。同时,它对中共也作了批评,认为:“共产党以为中国现时的经济组织已经主要的是资本主义的组织,因此它要用共产主义革命的方式去解决中国问题;……我们反对用不对症的药方——共产主义革命——去破坏一切现存的经济组织。……共产党只是想利用农民威劫农民,去建立一部分的工人独裁政权,我们却是要……建立平民的政权。”①它不同意共产党主张的根本理由,是通过观察大革命的实践,认定“共产主义革命”不适合中国革命的情况。这些批评有正确的成分,也有错误的成分。第二,第三党对中国革命的许多根本问题都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重大成果。它认为,中国社会“还滞留在封建势力支配阶段,还是前资本主义时代。同时又因为帝国主义势力支配着中国的缘故,使中国社会益呈复杂的状况”②。因此,中国革命“必然的要以农工为核心,而其他一切被军阀官僚地主压迫剥削的成分都会围绕在农工的周围,构成广大的革命群众”,“对外负着对抗帝国主义得到民族解放的任务”,“对内要扫清中古时代的遗骸,造成新社会秩序的任务”。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的平民革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者、封建军阀地主以及依附前两者为生的高利盘剥的、反动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动力是“平民群众”;革命的直接目标是夺取政权,“建立以工农为基础的平民政权”;革命的方式“必然的要以武力抗争的形式展开出来”;中国革命应分两步走,首先建立平民政权,然后实现社会主义。以邓演达为首的第三党关于中国革命根本问题的认识是十分深刻的。邓接受了马列主义暴力革命、阶级斗争学说,但又不照搬俄国革命经验和模式,而是主张独立自主地依照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来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形成了系统的“平民革命”理论。第三,第三党的理论的确深刻、系统和精辟,但在实践中却遭到挫折,有两个原因是不容忽视的:一是关于革命的领导权问题。邓演达把“平民革命”的领导责任托付给小资产阶级及其政党(第三党),这是致命的缺陷,也是与新民主主义理论根本差异之所在。二是第三党的探索成果还停留在理论(书面)上,尚未完全付诸实际行动,同时,在理论上也有许多缺陷。邓演达充分认识到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但反对在农村建立根据地,把希望寄托于具有投机性质的“策反”上。这便决定了“建立平民革命军”的落空。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土地问题,邓演达也主张实行“耕者有其田”,但却不同意中共用强力手段解决土地的办法。这样,国民革命失败后出现了十分奇特的现象:中共的反思和探索具有极大的盲动性,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但由于坚决搞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革命力量不断壮大。第三党在探索中提出了一套系统的理论,并且很多是正确的;但由于没有注重或没有来得及搞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它进行的“平民革命”遭到挫折。随着邓演达的不幸遇难,第三党受到极大挫折,它的一套正确的理论和主张更难付诸行动。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史中国近代史,既是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勾结中国封建统治者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抗本国的封建统治的抗争史;同时更是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各政治派别探索国家出路的探索史。这种抗争与探索,对外以反侵略、捍卫民族独立为旗帜;对内以反专制独裁、争取社会进步为核心,抗争与探索互相交织,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1.地主阶级抵抗派(改革派)背景和主张: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一些地主阶级的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开始注目世界、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其主张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结果:因清政府腐败、闭关政策和地主阶级的局限性而没明显实效评价: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的提出使中国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激励着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积极探索强国御侮之道。由于实践有限,没有产生实际的效果。2.地主阶级洋务派背景和主张:在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双重打击下,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统治集团在如何解决内政外交上的众多危机时发生分歧,形成了洋务派和顽固派。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即“师夷长技以自强”。结果:由于外国阻挠,封建顽固势力的破坏、力量分散等导致洋务运动破产。评价:洋务运动由于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为目的,没有从政治制度上学习西方,决定了它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但是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第一次把学习西方的思想主张具体实践化。它引进了西方近代科学和生产技术,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并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举办新式学堂,开始了中国的近代教育;促进了西方政治学说、民主思想的传播;民用企业的创办对外国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3.农民阶级背景和主张: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后,为了调动农民革命的积极性和把革命推向深入,颁布《天朝田亩制度》。通过这一方案,想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结果: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战争环境的紧张和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等规定,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而使这一方案没有真正实行过。评价:废除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主张小私有制,废除商品经济,具有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落后性;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等都是无法实施的,有空想性。4.资产阶级维新派(改良派)背景和主张:早期维新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民族危机的加深刺激了这一思想的产生。主张君主立宪来救国,具体为:要求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摆脱民族危机;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学习和传播西方科学文化。实践效果:从“公车上书”演化为社会政治运动到百日维新失败,说明资本主义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其最大功绩在于起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作用,使更多的知识分子接受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思想。评价:维新变法思想是当时中国社会最进步的思想,因为它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也是爱国的,因为它把维新思想与挽救民族危亡结合起来。但是其思想主张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内容,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这必然导致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推行维新变法主张依靠的阶级基础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开明绅士,失败是必然的。5.资产阶级革命派(民主派)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为了加紧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和角逐,民族危机更加严重;《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此时民族资本主义又有所发展,但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限制和阻碍。主张:资产阶级革命派以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革命的思想武器,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三民主义的理论纲领。其基本主张是用暴力推翻了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结果: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和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统治和封建帝制,但果实最终被袁世凯所篡夺。评价: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但是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辛亥革命的最终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6.资产阶级激进派背景:辛亥革命前,维新派和革命派没有彻底批判封建思想;北洋军阀政府在思想领域推行尊孔复古逆流;一战期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主张方案为“民主"“科学"。具体为: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以西方的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进化论为指导思想,大力宣传资产阶级的新文化,主要内容包括提倡民主和科学。辛亥革命失败虽然失败了,但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袁世凯的尊孔复古的逆流为民主知识分子所不容,于是爆发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由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发动的。它有伟大的功劳,也有严重的缺点。运动的倡导者忽视人民群众,没有把新文化运动同广大群众相结合,使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他们还回避当时对军阀政府的实际斗争,也没有正面提出反帝的任务。启示三中国资产阶级没有科学的革命理论武装,缺乏革命政党和武装力量的支持,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天生的软弱性导致他们不可能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由于缺少一个深入的启蒙过程,人们不了解民主共和的精神,因而也无法建立组织严密、团结战斗、坚强无比的革命政党。他们也不敢深入地发动群众,因而始终缺少广大群众的支持。辛亥革命时期和民国初年移植西方民主共和制度失败的实践表明,资产阶级的共和国方案不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仍需进行新的探索。无产阶级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它同时引发了各种新思潮进入中国,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围绕如何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问题进行了29年的艰苦探索,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同志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大踏步前进。启示四正是在中国共产党这一新的革命政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这一新的革命理论的武装下,在社会主义这一新的中国发展道路的指引下,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目标才得以真正实现。在四川大地震的救援工作中,中国共产党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坚持把抢救人员放在第一位的方针, “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尽100%的努力”,不惜一切代价抢救震灾中的每一位幸存者,切实反映了尊重所有生命、注重心理关怀的人文思想和仁者态度。结语通过学习中国近代仁人志士对国家出路的探索,我深刻地了解了国情,坚定了信念: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了国家富强做出了不朽的牺牲,使我深感肩负的重任。当代社会要求我们有开阔的眼界和博大的胸襟,又要求我们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不迷惘,不惶惑。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便是这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相信年轻的我们在党中央的领导下,通过不断完善自己,一定能能够肩负起历史赋予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

这是一系列的问经理,中国近代史的经历过程,屈辱也就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清政府腐败无能,战败只能割地赔款,侵犯了关税权,南京条约以后1895年马关条约全都是战败割地赔款,侵占主权。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签订了辛丑条约,其中不乏抗战抗争,太平天国运动,农民的运动,但是因为农民救生的局限性而失败。探索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民国。提倡三民主义,1915年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明改变,1937年,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全国人民一致抵制外来侵略。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报

1.李跃然,李纾. (2009年待印). 决策者-建议者系统模型的回顾与前瞻[J].心理科学进展.2.刘欢,梁竹苑, 李纾. (2009年待印). 得失程数的变化:损失规避现象的新视点[J]. 心理学报.3.饶俪琳, 梁竹苑, 李纾. (2009). 迫选规则体验法:检验规范性和描述性风险决策理论的新尝试[J].心理学报.41(8),.刘欢, 李纾. (2009年待印). 实证研究中金钱刺激的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J]. 人类工效学5.白新文, 任孝鹏, 郑蕊, 李纾. (2009). 四川灾区民众社会心理状态研究. In 张侃, 张建新 (Eds.), 灾后心理援助行动纪实: 服务与探索. 北京: 科学出版社.6.李纾 (2009). 风险决策学科发展研究. In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Ed.), 2008-2009心理学学科发展报告.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 .白新文,任孝鹏, 郑蕊,李纾. (2009). 汶川地震灾区居民的心理和谐状况及与政府满意度的关系[J]. 心理科学进展. 17(3), .李纾,刘欢,白新文,任孝鹏, 郑蕊,李金珍,饶俪琳,汪祚军. (2009). 汶川“”地震中的“心理台风眼”效应[J]. 科技导报, 27(3), .(美)Jonathan Baron 著 思维与决策(第4版)李纾、梁竹苑 主译[M].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ISBN: .刘欢,梁竹苑, 李纾. (2009). 行为经济学中的损失规避[J].心理科学进展.17(4), .苏寅,毕研玲, 李纾,饶俪琳. (2009年待印). “避害”还是“趋害”?[J].心理科学,12.李纾,毕研玲,梁竹苑,孙彦,汪祚军,郑蕊. (2009). 无限理性还是有限理性?——齐当别抉择模型在经济行为中的应用[J]. 管理评论. 21(5), .许洁虹, 李纾. (2008). 英语文字的概率表达[J]. 经济数学, 25(1), .李金珍, 李纾, 许洁虹. (2008). 灾难事件后继风险决策[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18(4),.汪祚军, 李纾. (2008).行为决策中的分离效应[J]. 心理科学进展,16(4),.毕研玲, 丁见略, 李纾. (2008). 目击者信心与正确率关系及影响因素[J]. 人类工效学, 14(3),.毕研玲, 刘钊, 李纾. (2008). 群体决策与个体决策过分自信的研究[J]. 人类工效学,14(4), 49-52,.饶俪琳, 梁竹苑, 李纾. (2008). 行为决策中的后悔[J].心理科学, 31,.梁哲, 许洁虹, 李纾, 孙彦, 刘长江, 叶先宝. (2008).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风险沟通难题--从心理学角度的观察[J]. 自然灾害学报,17(2), .叶先宝, 李纾. (2008). 公共服务动机:内涵、检验途径与展望[J]. 公共管理学报, 5(1), .梁哲, 李纾, 许洁虹. (2007). 预期理论权重函数π的由来、质疑及Tversky的阐释[J]. 经济数学, 24(4), .许洁虹, 李纾. (2007). 汉语文字概率表达之数值转换的探索性研究[J]. 人类工效学, 13(4), .孙彦, 李纾, 王咏. (2007). 促销的心理行为研究综述[J]. 人类工效学, 13(4), .李纾, 谢晓非等. (2007). 行为决策理论之父:纪念Edwards教授2周年忌辰[J]. 应用心理学, 17(2), 99-107.(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5.孙彦, 殷晓莉, 李纾. (2007). 预期理论的提出、演进及危机[J]. 应用心理学, 17(2), .梁哲, 李纾, 李岩梅, 刘长江. (2007). 幸福感预测中影响偏差的产生[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1(10), .孙彦, 李纾, 殷晓莉. (2007). 决策与推理的双系统——启发式系统和分析系统[J]. 心理科学进展, 15(5), .李岩梅, 李纾, 王咏. (2007). 认知与动机因素对品牌信息处理的影响[J]. 心理科学进展, 15(4), .毕研玲, 李纾. (2007). 有限理性的“占优启发式”和“齐当别”决策模型的作为 — 当Allais悖论杠杆撬动了期望效用理论[J]. 心理科学进展, 15(4), .李岩梅, 刘长江, 李纾. (2007). 认知、动机、情感因素对谈判行为的影响[J]. 心理科学进展, 15(3), .刘长江, 李纾. (2007). 神经经济学:迈向脑科学的决策科学[J]. 心理科学, 30(2), .刘长江, 李岩梅, 李纾. (2007). 实验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困境[J]. 心理科学进展, 15(2), .李纾. (2006). 发展中的行为决策研究[J]. 心理科学进展, 14(4), .高利苹, 李纾, 时勘. (2006). 从对框架效应的分析看风险决策的神经基础[J]. 心理科学进展, 14(6), .于窈, 李纾. (2006). “过分自信”的研究及其跨文化差异[J]. 心理科学进展, 14(3), .李纾, 许洁虹, 梁哲, 施维, 李岩梅. (2005). 1988、2002和2005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以及心理学界对Savage确定事件原则(sure-thing principle)的研究[J]. 管理评论, 17(11), .李纾. (2005). 确定、不确定及风险状态下选择反转:“齐当别”选择方式的解释(英文)[J]. 心理学报, 37(4), .孙悦, 李纾. (2005). 澳门人的风险知觉与赌博行为[J]. 心理学报, 37(2), .李纾. (2003). 论闽方言及其演变[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33(3), .李纾. (2001). 艾勒悖论(Allais Paradox)另释[J]. 心理学报, 33(2), .李纾. (2001). 辛亥年间同盟会员在伦敦活动补录[J]. 史学月刊, 6, .李纾, 房永青, 张迅捷. (2000). 再探框架对风险决策行为的影响[J]. 心理学报, 32(2), 229-234.

1.《高校创业教育的社会经济效果分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独著2.《非缴费型养老金制度研究述评》,经济学动态,,独著3.《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战略的实施路径探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独著4.《21世纪西欧国家养老金改革述评》,公共管理学报,,独著5.《关于人口红利的一般讨论——兼论老龄化中国人口红利的实现问题》,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独著6.《中央统筹的国民养老金制度构建》,人民论坛,,第二作者7.《英国高校创业教育拾记》,中国大学生就业,,独著8.《国家助学贷款的可及性及风险分析》,现代经济,,独著9.《资本结构的行为金融视角》,经济学动态,,第一作者10.《人民币困境与利率——一个中国经济的均衡分析框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独著11.《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制度性分析》,农业经济,,独著12. 《在劫难逃还是绝处逢生?——国产手机市场战略小析》,时代经贸,,独著 1《国际贸易学》,高校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参编2《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理论与中国经验》,学术专著,中国经济出版社,,独著3《奥尔投资评论(第4辑)》,学术译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参编4《金融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参编5《实现老龄化人口红利战略中的养老金政策》,论文集,《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管理体制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第二作者6《养老随想》,论文集,《经济学家茶座.第42辑》,山东人民出版社,,独著7《老保险全国统筹战略实施的路径选择》,论文集,《中国社会保障的科学发展:第三届中国社会保障论坛文集(2008)》,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独著

1、《多数规则析论》,载《政治学研究》1997年第1期。2、《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政治学分析》(第一作者,与吴克昌合作),载《政治学研究》2003年第2期。3、《新时期中国社会的群体性政治参与》,(第一作者),载《政治学研究》2005年第2期。4、《论民主的内在冲突——一种对民主的理解》,载《政治学研究》1999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政治学”卷1999年第6期全文转载。5、《论民主的基本精神》,载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研究》1999年10期。6、《中国公共行政改革面临的十重困境》,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6期转载;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公共行政”卷2005年第5期全文转载。7、《论民主的法治前提》,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5期。8、《论地方政府公共行政理念之变革》,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1期。9、《治道变革:公共利益实现机制的根本转变》,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3期。10、《振兴老工业基地进程中的政府行为分析》,载《东北亚论坛》2004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公共行政”卷2004年第12期全文转载。11、《吉林省农村乡级党组织建设问题研究》,载《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4期,同时收入《吉林省经济社会热点问题研究》(续集五)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版。12、《公共利益与公共悖论》,载《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13、《政治正义的历史演进与现实要求》,载《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14、《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与行为选择》,载《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卷2003年第3期全文转载。15、《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载《政治与法律》1998年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政治”卷1998年第9期转载,《新华文摘》1999年第1期转载。16、《以社会正义规导行政行为:从实质到程序》,载《理论探讨》2004年第1期。17、《公共行政改革的理性思考与现实选择》(第一作者,与周光辉合作),载《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第6期。18、《实施目标管理 强化行政协调》,载《行政与法》1995年第2期。19、《推行政务公开制度 切实加强群众监督》,载《行政与法》2000年第1期。20、《论政府行为的基本原则》,载《行政论坛》2001年第2期。21、《为民执政 科学理政 依法行政 从严治政——政府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载《科学理政纵横谈——为政府科学理政献计献策征文集》。22、《关于推行政府采购制度的几点思考》,载《行政论坛》2000年第1期。23、《公众参与反腐败的有效途径与制度保障》(吉林大学行政学院课题组),载《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第2期。24、《制度研究:中国政治学的跨世纪主题》,载《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25、《关于村民自治的几点思考》,载《行政与法》2001年第6期,同时收入《基层民主与社会发展》,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11月版。26、《美国大选的背后》,载《21世纪》2001年第2期。27、《公共利益与政府职能》,载《公共管理学报》2004年第1期(创刊号)。28、《地方政府行政改革的前提性思考》,载《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8期。29、《地方行政机构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载《行政与法》2003年第9期。30、《规范县委书记用人权的制度设计》,(第二作者,与王郅强合作),载《理论探索》2004年第1期。31、《政治正义论纲》,载吉林大学政治学理论研究中心编:《政治学论丛》,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9月版。32、《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第一作者),载《行政论坛》2003年第6期。33、《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探讨》(第二作者,与王郅强合作),载《长白学刊》2004年第2期。34、《从〈政治学研究〉发文情况透视当前我国政治学研究现状》,载《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35、《提高地方政府核心竞争力的行为选择》(第一作者,与王郅强合作),《中国政府管理创新——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36、《社区警务:公共部门治理变革的典型案例》(第一作者),载《美中公共管理》(US-China Public Administration) 2, (Serial )。37、《行政学研究:寻找理论与现实的中介》,(第一作者),载《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38、《基层政府公务员激励状况调研报告》(第一作者,与李广辉、李辉合作),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