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中国青年杂志2019

发布时间:2024-07-03 04:45:27

中国青年杂志2019

我们总说经典艺术醉人,妙就妙在其源远流长的历史传承,琴瑟和鸣,演绎了一轮又一轮岁月的痕迹;

妙在其对众人生活的影响,颐神养性,获得一方宁静天地。

@文/邛旨苕

不可一日无此君

南京博物院一楼“镇馆之宝”展厅内,换上了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此为梅瓶展,展语却是“不可一日无此君”,众人起初不解。

“不可一日无此君”出自《世说新语》,讲东晋王徽之住朋友空房短短几日,却在院中栽竹,旁人认为麻烦,他却道:“何可一日无此君!”“不可一日无此君”。

说到梅瓶,如今作赏花功能居多,古代文人常以饮酒赏花作为生活雅趣。北宋之时梅瓶最大功用是藏酒,此风尚一直延续至明代。

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

@图片源自网络

南宋时有《花坞醉归图》,明代靖江安肃王朱经扶夫妇合葬墓中有《青花携酒寻芳图》,画中梅瓶皆被系在长担上,可见是生活必需品。

而从清金廷标绘制的《曹大家授书图》中,我们可见墙壁上悬挂着一副梅瓶插花图,梅瓶在古代,基本都是用作赏花与藏酒。

说到梅瓶,人们心中顿起高雅浮想,将它想象成一位亭亭玉立的窈窕美人。而关于梅瓶的外形描绘,有以下一段作为解说:

“梅瓶口细而颈短,

肩极宽博,

至胫稍狭,

折于足则微丰,

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

故名梅瓶也。”

@(清末许之衡《饮流斋说瓷》)

或许与众人想象不同,梅瓶其实是一位盛唐时期的微胖佳人,腹中装有酒之“豪情”,头颈与脚骨颀长,至足部时又如穿着鱼尾裙样,显得丰腴却不壮实,既有梅花之瘦,又有瓶姿之曼妙,处处皆有线条美,乃一位气质丽人。

从宋代大量的画作、诗作中发现,梅瓶时称“经瓶”“酒经”,南宋时有人开始用作插花,从韩《次韵上饶》中一句“诗案自应留笔砚,书窗谁不对梅瓶”可知一二;

而到了元代,景德镇中制瓷业兴起,众多手工艺人纷至沓来。

大多经手过梅瓶的制作,因繁荣而兴旺,因兴旺而繁花似锦,故此时梅瓶不断被推陈出新,在造型上更具有审美意义,不再全都是生活器物之外形,更多往观赏器物外观上发展,有了更卓尔不群的形态。

加之社会生活多样,梅瓶上的纹饰除了传统吉祥图案,还兼有市井传奇、戏剧故事等有趣元素。

在达到高峰期的明代,梅瓶除了作皇家贵族酒具,后逐渐被视为身份等级的象征,跟随着众多贵族纷纷进入地下,作为陪葬品记录着当时的历史。直到清代后,梅瓶逐渐不再用作酒具,成为庭院阁楼中的陈设品。

此次展厅中的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是明洪武年间烧制而成,也是唯一一件带有盖子的明洪武釉里红梅瓶。

此梅瓶近看,令人瞠目结舌,瓶盖依次是宝珠钮、斜方格纹、缠枝牡丹纹;瓶颈处有卷草纹,瓶肩处是缠枝扁菊纹;腹部最引人注目,绘有松、竹、梅、蕉叶;足胫部有海水纹、花卉仰莲纹……

若将瓶身腹部图案展开,可见“百木丛生、百草繁茂”之生动图景:在傲寒松梅交接处,有假石屹立,有朵朵牡丹娇艳。

为对比与衬托,特在岁寒三友中绘出芭蕉大叶,其上悬挂着精致松枝,一旁竹枝节节拔高,整个园林画面生机勃勃。

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岁寒三友一直是传统瓷器中常见纹样,其身影不仅可在器物上看见,还可在绘画与诗词的历史长河中追寻。

松竹梅是明清官窑瓷器常用纹饰,之所以受到众人的青睐,一是离不开皇家喜爱,有喜用三友精神为贵的想法;二是与文人墨客皆以“岁寒三友”抒情的社会风气有关。

古时君子常常自拟傲霜斗雪的勇士,或种梅百棵,或与乔松、修竹为友,越是百花皆谢日,越是赞美岁寒三友高洁情操之时。

此处可举例赵孟坚、赵孟、文徵明、郑燮等大师所画的松竹梅等图,“岁寒三友”纹饰在艺术界影响广泛,亦能呈现出清新不俗的面貌。

值得一提的是,此瓶瓶盖是红底白花纹路,瓶身却是白底红花纹路,可谓相辅相成,不同绘制归于一体,成就了不一样的器物美。

这样的红色从何而来?这要从元代说起。

当时工艺匠人用含铜颜料在白色瓷胎上作画,再上釉送烧,最后历经窑火炼制而成的红色,就是人们口中的“釉里红”。

而此颜色发展到洪武年间,已是皇家御用瓷器主色。明太祖其姓“朱”与红色有着不解之缘,而釉里红所展示出的正统与吉祥深得皇家贵族喜爱,故釉里红瓷器在洪武朝盛极一时,与青花瓷器平分秋色。

釉里红流行于宋、元、明、清,乃当之无愧的“瓷中贵族”。

如今馆中这件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仔细观察,可见其釉里红色泽稍黑,但瑕不掩瑜,它在安成公主与驸马都尉宋琥墓中被发现,其文物价值极高。

宋琥是明朝开国大将宋晟之子,安成公主是明成祖朱棣之女,二人被朱棣赐婚,从此鹣鲽情深、秤不离砣,逝后夫妻合葬于东善桥。

虽然宋琥后因不恭之罪被弹劾,但这一件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恰恰能够证明墓主人的身份地位——也许是御赐之物,也许是宋琥家中所有,它能代表的,则是当时主人身份的高贵。

通过对比这件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与其同时期瓷器,我们亦可发现洪武时瓷器之特点——出产于民窑的瓷器造型一定程度上保留着元代的浑厚风格,古朴写实,将民间生活气息绘于瓶身;

而官窑出产的瓷器表现出了明代瓷器的新风尚,纹样精秀,多将元代纹样进行创新,不断修改,得出最精品。

民窑与官窑孰轻孰重?其实缺一不可,重的是瓷器在我国历史上的发展。

而今之梅瓶何去何从?今之艺术又何去何从?就在于如行文作画般,将岁月与灵光融为一体,再取精去粕,千锤百炼,方可得一精品。

采岁月幽香,兼具各家所长,最能包容的文化,往往能消解所有不协调之处,也能承受瞬息变化。中华文化则在每一季不念过往,不厌当下,重新焕发出别样风貌。

原载于《中国青年》杂志2019年第4期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中国青年》杂志(邮发代号:2-39,半月刊)全年订价192元,《中国青年报》(邮发代号:1-9,日报)全年订价元。

中国青年杂志2022年

2022年中国青年报题刊,主要是因为一些疫情原因无法及时运送到各个省份,所以停车。

编者按:

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组织的基础植根于青年。一部中国青年运动史,就是一部广大青年在党的领导下不懈奋斗的 历史 。

在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年纪,他们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缔造了团组织,又甘为“火种”,为号召青年在党的领导下救国救民而发声、献身,为共青团组织的创办、发展呕心沥血。无论是唤醒工农大众还是开辟革命新路,无论是打倒列强除军阀还是抵御外敌抗日寇,他们成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先锋力量。

以青春韶华砥砺峥嵘岁月,他们发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树立了青年突击队等闪光旗帜,掀起了“争做 社会 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热潮,创造了向 科技 进军的一个又一个 历史 纪录。在劲帆之上,勇毅前行,他们成为新长征突击手、青年岗位能手、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团干部、优秀青年志愿者、向上向善好青年……以矢志奋斗、甘于奉献的榜样精神引领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建功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如何以青春之我,谱写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的壮丽凯歌?拂去岁月的风尘,让我们共同追寻青年英雄们的成长足迹。《中国青年》第8期推出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专刊《百年火红青春: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 》。从即日起,中国青年杂志新媒体推出“百年芳华 青运人物”系列报道,向党领导青年运动的百年光辉历程致敬,引领广大青年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

“百年芳华 青运人物”系列报道 ③

毛泽东:与青年相伴一生

100年前的中国,处于风雨飘摇、内忧外患之中,一批经受了五四运动洗礼的先进青年知识分子,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照耀下,完成了一场伟大的思想觉醒。

这批中国青年,视马克思主义为坚定信仰,把献身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视为终生的奋斗目标,领导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中国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

毛泽东,正是其中的一位。

1918年,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生毛泽东、蔡和森等在长沙周家台子创建新民学会。1920年10月,毛泽东接到上海、北京寄来的 社会 主义青年团章程后,开始筹备建团。1921年1月13日,长沙 社会 主义青年团召开成立大会,毛泽东被推选为团的书记。

在建团过程中,毛泽东非常重视团员的政治质量。据长沙第一师范学生张文亮在其1920年的日记中记载:“十一月二十一日。会见毛泽东(在通俗馆),云不日将赴醴陵考察教育,并嘱此时青年团宜注意找真同志;只宜从缓,不可急进。”

此时的中国青年团早期组织如春雨后破土而出的幼苗,伸展着青春之姿,却也在风雨中飘摇。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专门研究了各地建立和发展团的问题,为中国青年团组织的前进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领导、帮助和关怀。

毛泽东时常教育团员要到广大工农当中去,他以身作则,深入长沙的纺织厂、造纸厂了解情况,同铁路工人、搬运工人交朋友。他先后多次在《中国青年》上刊发文章,1924年《中国青年》第116期上重刊了毛泽东的《中国 社会 各阶级的分析》,这是毛泽东在《中国青年》第一次发表文章;1939年5月4日,毛主席发表《在延安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纪念大会的演讲》,并刊发于《中国青年》。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亲自审定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旗,团旗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胜利;左上角缀黄色五角星,周围环绕黄色圆圈,象征中国青年一代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

1952年8月,毛泽东两次主持召开中央会议讨论青年团工作,就党委如何领导青年团、青年团应如何工作进行研究。

1953年6月,毛泽东在接见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时,发表了《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的著名讲话。他妙语连珠,引用三国典故说道:“曹操带领大军下江南,攻打东吴。那时,周瑜是个‘青年团员’,当东吴的统帅,程普等老将不服,后来说服了,还是由他当,结果打了胜仗。”他提出要重视团内青年干部的选拔,不能论资排辈,要看能力,靠德才兼备。

毛泽东指出:“青年团要配合党的中心工作,但在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当中,要有自己的独立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党和团的领导机关,都要学会领导团的工作,善于围绕党的中心任务,照顾青年特点,组织和教育广大青年群众。”在这篇讲话中,他提出了要使青年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要求,为新中国成立后青年团工作和青年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指导,对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引领广大青年投身 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毛泽东对青年工作的重视还体现在关注青年报刊的舆论导向上,他热情地为团中央机关刊《中国青年》多次题写刊名。1963年2月,毛泽东还应《中国青年》编辑部之邀,为“学习雷锋同志”专辑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从而掀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学雷锋运动。

他曾饱含深情地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毛泽东作为早期青年运动的参与者和不同层级青年运动的组织者,对青年运动和青年团有过多次重要指示。他的一生,是关注、指导青年成长与发展的一生,也是始终与青年相伴的一生。

【预售】

2022年《中国青年》第8期

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专刊

“百年芳华 青运人物”系列报道

陈独秀:新青年应是怎样的?

中国青年报新年献词2022如下:

在这里,许你一个“温暖的BaoBao”,温暖你的心灵。成长从来都是坦途与挫折相伴,奋斗原本就是汗水与泪水交织。可能与不可能之间,只在一念之间,只在方寸的选择之间。

你的每一次抉择,我们都伴随左右。因为你的每一份坚定,都将在穿越历史中锻造出驾驭世界的理想信念,在追梦圆梦的征程中策马奔腾、壮阔人生。

当新一年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洒满大地,照在你的脸上,就在此刻,世间一切的美好从头开始,青春的梦想再次起航。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让我们以美好的愿景续写创新华章,绽放青春。当回望来时路,很高兴你能自信且坚定地说:“我做了我能做的最好的事情”。

亲爱的青年,让我们用“温暖的BaoBao”,许你一场春暖花开。奋斗的年华里,我们从未辜负彼此。来,让我们携手、并肩,一起向未来,再出发!

《中国青年报》创刊时间:

《中国青年报》创刊于1951年4月27日,是当代中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报纸之一。创刊时编辑记者平均年龄只有21岁。该报以推动社会进步、促进青年发展为神圣职责,在读者中享有崇高的声誉。

中国青年杂志社

1923年10月20日

《中国青年》杂志是团中央机关刊,由团中央主管、主办。1923年10月20日在上海创刊,是国内现存的历史最悠久、迄今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红色主流期刊。《中国青年》的辉煌历史和办刊历程,是党领导中国青年运动的一个清晰缩影,是百年党史“青年篇章”的重要记录,是共青团蓬勃发展的光辉记忆。

《中国青年》杂志是一面思想的旗帜。高擎理想信念,坚持思想引领,保持斗争精神,是《中国青年》杂志的根本特征。上世纪五十年代“什么是幸福”大讨论、八十年代初潘晓“人生观”大讨论、新时代“强国一代”大讨论都成为引领不同时期社会思潮的标志性事件。

《中国青年》杂志是一只奋进号角。引领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积极投身强国伟业,是新时代《中国青年》杂志的主责主业。2019年以来,《中国青年》杂志积极传承红色基因,大力推进媒体融合,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得到明显增强。

《中国青年》杂志是一个精神的高地。坚持做青年的良师益友、指路航标,团结引领广大青年投身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是《中国青年》杂志的时代责任。

中国青年出版社靠谱,中国青年出版总社组建于2003年12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成立于1950年1月,其前身是青年出版社与开明书店)和中国青年杂志社(创刊于1923年10月)合并组成,直属共青团中央领导,现任党委书记、社长皮钧。中国青年出版总社是一家以青年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普及读物出版社,以“启迪思想,传播知识,为青年成长成才服务”为办社宗旨。出书范围包括:青年工作、青年时尚、励志与修养、社会科学、文化教育、科普知识、文学艺术、电脑艺术、人物传记、法律读物、工具书、翻译作品和电子音像制品等。总社现有青年工作编辑中心、文学编辑中心、思想文化编辑中心、文化教育编辑中心、艺术编辑中心、新阅读编辑中心、经典再造编辑中心、时尚生活编辑中心、音像电子编辑中心、读书活动办公室、中国青年智库论坛办公室,以及中国青年电子出版社、中国青少年音像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英国)国际有限公司(伦敦分社)等,有控股和参股公司中青雄狮数码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中青校园先锋文化有限公司、中青映画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中青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小众雅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及合资公司中青学研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出版了大批高质

中国青年杂志2022

2022年中国青年报题刊,主要是因为一些疫情原因无法及时运送到各个省份,所以停车。

答:中国青年报停刊原因2022年是在2022年中国靑年报宣布暂停纸质版发行试点,但电子版照常发行。这一举措主要是适应当前报业集团改革需要,顺应新时代青年需求的一次务实偿试。纸质版停刊后无纸化版中国青年报应运而生,使她更具时代特色,更符合当代青年阅使用,前景更广阔。

三月份第一期。《青年文摘》由共青团中央主管、中国青年出版社主办,创刊于1981年1月,自2000年起改为半月刊,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青年杂志,单期发行145-150万册。 《青年文摘》是一本面向全国、以青少年为核心读者群的文摘类综合刊物。根据查询资料显示,摘写范伟的文章是在三月份第一期。

中国青年杂志1923

于【1923年10月20日】在【上海】创刊1923年10月20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办机关刊物中国青年杂志。共产党员恽代英、肖楚女担任主编。这是我国近代史和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最具战斗力和生命力的青年刊物。刊物为周刊。后迁武汉。 《中国青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于20年代出版的机关刊物。周刊,1923年10月发刊于上海,后迁广州﹑汉口等地出版。《中国青年》是“五四”以后最早提倡“革命文学”的刊物。它的前身《先驱》,早在1922年2月就设置“革命文艺”栏。《中国青年》创刊后,陆续发表有关文学问题的文章近30篇,引导文艺青年关心社会现实,接近工农群众,投身革命斗争,培养革命感情,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反对个人享乐与颓废悲观的倾向。

1923年10月20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办机关刊物中国青年杂志。共产党员恽代英、肖楚女担任主编。这是我国近代史和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最具战斗力和生命力的青年刊物。刊物为周刊。后迁武汉。1927年7月迁回上海。在1927年11月至1932年间,曾先后改用《无产青年》;《列宁青年》等名称秘密出版。抗日战争时期由全国青年联合会延安办事处宣传部主办。1939年4月在延安出版,1941年3月出至第三卷第五期休刊。1948年12月,由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主持复刊,在石家庄出版,次年迁北平(今北京)。1949年4月起,一直是团中央的刊物。此杂志努力在政治上指导青年,号召知识青年到民间去,到工农运动中去。就青年关心的学习、组织活动、婚姻恋爱、失学、失业等各种问题开展讨论,批评不健康的思想和风气,指导青年学习马列著作,努力适合青年的特点,设有批评、时事述评、书报评论、文艺、通讯、我们的时代等专栏,文字明白晓畅,笔锋尖锐犀利,配有漫画,图文并茂。重视同读者的联系,发表读者的意见,不断改进工作,成为最受青年欢迎的刊物,在青年中广泛流传。因受国民党政府迫害,1927年10月停刊,共出170期,最高发行量达3万份,在青年中产生过重大影响。1939﹑1948年曾两度复刊。 1963年应《中国青年》杂志之邀,毛泽东亲笔题写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雷锋从此成为最深入人心的共和国“一号英模”。3月,毛泽东为《中国青年》“学习雷锋专辑”题写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发表使这一期杂志的发行也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在各地加印118万份仍不能满足需求,各地团委又翻印了207万份……随着1965年毛泽东第三次为《中国青年》题写刊名,这本杂志在当时的地位几乎无可比拟。但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开始,《中国青年》又一次告别了她的读者。 沉寂了12年后的复刊犹如一次涅 ,1978年的《中国青年》注定要以她曾在创刊时有过的激情和勇气成就自己在中国新闻史上惊世骇俗的业绩。经过了十年动乱的人们都像是憋了一肚子的话,而其时社会上对于思想解放的强烈要求与“两个凡是”的较量也使刚刚复刊的《中国青年》置身于历史的转折点。1978年9月复刊第一期《中国青年》发表的《破除迷信,掌握科学》和《“句句是真理”为什么是荒谬的》笔锋如剑直指“两个凡是”,这在当时需要极大的勇气,战斗不仅止于此。在当时的中央主要领导已经对“四五”事件有了“不改变结论”的说法时,《中国青年》冲破了思想的障碍,一鼓作气,在同一期上发表了《天安门诗抄》和“四五”青年英雄事迹的文章《革命何须怕断头》,在文中首次宣称:“四五运动”是一场“伟大壮烈的人民运动”,这一毫不含糊的宣战直接触及了“两个凡是”的底线,杂志刚一面世,一时“洛阳纸贵”。这一充满着勇气的举动为《中国青年》之后的个性和创造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80年5月,一场震撼了整整一代青年的大讨论使她又一次成为传奇。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潘晓讨论”也不啻于一场惊雷,撼动青年的内心。而在23年前,要进行这样一次“人生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的讨论,更无异于一次思想的盛宴和精神的启蒙,《中国青年》也在这时创造了当期400万册发行量的奇迹.

1923年10月20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办的机关刊物《中国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