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福建省学位论文送审

发布时间:2024-07-03 05:44:25

福建省学位论文送审

有硕士论文三月初就送审的硕士论文盲审一般是5月份即学生毕业的前一个月。硕士论文盲审就是将不署作者名的学位论文送给作者不可能知道的专家审核,这样打出来的分数,应是最为客观。一般高校,特别是研究生院,均有对学位论文进行定期盲审的相关规定

毕业论文送审就是将写好的论文上交,等待审核,通常是用查重系统进行论文查重。

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泛指专科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学士学位毕业论文)、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博士学位论文)等,即需要在学业完成前写作并提交的论文,是教学或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基本要求:

写毕业论文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和进行相关的基本训练。毕业论文应反映出作者能够准确地掌握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对所研究的题目有一定的心得体会,论文题目的范围不宜过宽,一般选择本学科某一重要问题的一个侧面。

毕业论文的基本教学要求是: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处理数据和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3、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文献资料收集、阅读和整理、使用;提出论点、综合论证、总结写作等基本技能。

毕业论文是毕业生总结性的独立作业,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去分析、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过程,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撰写毕业论文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毕业论文在进行编写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开题报告、论文编写、论文上交评定、论文答辩以及论文评分五个过程,其中开题报告是论文进行的最重要的一个过程,也是论文能否进行的一个重要指标。

2021福建省学位论文

部分网民认为当前的大学生把写论文作为应付的任务,而非看作自己的学术成果,这已经违背了写论文的初衷;也有部分网民认为,教育部门应该加大力度进行监管此类乱象,规避其的发生。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杜绝毕业生学位论文查重乱象呢?以下笔者来讲讲自己的看法。

其实我们现在如果纵观社交平台和短视频平台,会发现某些大学已经将考上研究生作为判断学生成功的唯一标准,但是实际上考研、读研真的是学生们的唯一出路吗?笔者认为并不是这样。而在这样的一种理念之下,致使部分大学毕业生将毕业论文当做应付的任务,在这样一种应付的心态之下,它所产生的论文只可以说是一种学术垃圾,因此想要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必须在根源上、在理念上进行改变,毕业论文并不是应付,而是一个人的学术成果,只有当你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毕业论文时,才能够真正的让毕业论文起到它所应该拥有的效用。

在当前的论文审核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即是以论文的查重率来作为判断论文质量的唯一标准,但是一个论文的好与坏实际上是在于它的研究方向,在于它的理论论据和数据论据,如果只是将中国知网上的部分论文进行整合,并用自己的话进行概述之后,那么它实际上也并不能够称得上是一篇真正意义上的论文,而现今众多大学生在毕业之时都是以这种敷衍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论文,如果想改变这种现象,教育部门则莫以查重为判断论文质量的唯一标准。

而笔者还注意到,当前众多大学对于毕业生的论文写作训练并不到位,某些毕业生在刚刚从事于学位论文写作时,他们甚至对于写作的基本格式都并不了解,而这主要是源于大学在其4年之内未对其进行论文写作训练,而这也就导致了某些学生在对待毕业生学位论文时以一种敷衍的态度来进行。

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学校提供免费查重,而且禁止学生利用其他查重软件查重。自己大学的时候,学校就提供免费查重,外面查重好几百,省下来吃饭不香吗?学校提供便利,学生自然会选择省钱而方便的方式。

福建医科大学不是211工程高校。

学校位于福建福州市,是福建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高校,是福建省卫生人才培养中心、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和医疗卫生服务中心。

福建医科大学前身是1937年创办的福建省立医学专科学校,1939年改名为福建省立医学院,1949年改称福建医学院,1969年与福建中医学院、华侨大学医疗系合并,成立福建医科大学。1982年更名为福建医学院,1996年4月更名为福建医科大学。2003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确定为重点建设高校,同年以良好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学校历史

民国26年(1937年)6月福建省立医学专科学校创办于福建闽侯县,因抗日战争迁往闽北沙县。同年8月,定名为福建省立医学院,学制6年,毕业生授医学士学位。抗日战争胜利后,学校迁回福建闽侯县,在闽侯县省立医院和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旧址(吉祥山)重建校舍,医科学习年限为6年,医学专修科为5年。当时仅有基础学科教师19人,兼职教师3人。

1949年11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接办福建省立医学院,改为福建医学院,学制5年。

1951年,除原设的医学本科专业外,增设医学专科(3年制),还附设中级卫生教育师资专修班。

1958年,该院从吉祥山迁到八一七中路西洋村新校舍。

1970年,福建医学院奉命与福建中医学院合并,迁到泉州华侨大学校址,华侨大学医学系并入,改为福建医科大学。

师资力量

截至2017年5月,学校共有教职医护员工10700多人(含附属医院),其中校本部1200多人。在学校1450名专任教师(含附属医院临床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占,硕士学位以上占,高级职称占。博士生导师138名,硕士生导师787名。

学校专任教师中有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领军人才1人,“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3人,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8人,全国高校优秀骨干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14人,福建省“百人计划”人选8人,福建省“外专百人计划”人选1人,福建省高校领军人才1人,“闽江学者奖励计划”人选19人,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3人,福建省杰出科技人才4人,福建省特支计划人选21人,海西产业人才高地领军人才1人,福建省优秀专家22人,福建省优秀人才6人,“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63人,福建省高校教学名师13人,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52人,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29人,福建省高校创新团队6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设有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福建医科大学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福建医科大学健康学院、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文理艺术学院、协和临床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省立临床医学院、福总临床医学院、临床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学研究部、海外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20个学院(部);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0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2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个,省中医、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1个,省“211工程”重点学科2个,省特色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特色专业8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7个,服务产业特色专业4个,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3个。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血液病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药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护理学

福建省特色专业:应用心理学、医学检验、社会工作、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护理学、预防医学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护理学

福建省省级重点学科和福建省特色重点学科:临床医学、护理学、基础医学、药学

福建省省级重点学科: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生物学、中西医结合、口腔医学、公共管理

福建省高等院校“211工程”重点学科:血液病学、分子医学

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血液病学、内科学、心血管内科学、外科学、病原生物学、耳鼻咽喉科学、神经病学、口腔临床医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药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福建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应用心理学

学术科研

截至2017年5月,学校拥有4个院士工作站。拥有肿瘤免疫药物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唯一的新药安全性评价中心。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闽台科技合作基地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9个。

学校还建有福建省创新抗体药物技术重大研发平台、福建省CAR-T细胞免疫治疗技术创新平台、福建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福建省消化系疾病研究室、福建省血液病研究所、福建省高血压研究所、福建省生殖医学工程中心、福建省分子医学研究中心、福建省眼科研究所、福建省内分泌研究所、福建省腹部外科研究所、福建省神经病学研究所、福建省肝胆外科研究所、福建省耳鼻咽喉研究所、福建省胸心外科研究所、福建省老年医学研究所、福建省临床免疫研究所、福建省烧伤研究所、福建省骨科研究所、福建省超声医学研究所、福建省冠心病研究所、福建省神经外科研究所、福建省肝病科学研究中心、福建省食品安全风险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

2011年至2017年5月,学校获各类科技项目2800多项,发表SCI收录论文3300多篇,获授权国家专利124件,获省科技奖36项,其中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4项,获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福建医学科技奖68项,其中一等奖7项、二等奖21项,获省紫金科技创新奖5项,获省运盛青年科技奖7项。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1项。

学术资源

截至2021年8月,福建医科大学图书馆藏有纸质图书总量万册,电子图书万册,电子期刊81万册,学位论文万册,音视频44645小时,数据库79个(包含子库),其中包含CNKI、万方、维普等中文数据库39个,OVID外文医学检索平台、LWW医学全文期刊、EBMR、BP、FMRS、牛津、海量外文图书等外文数据库34个,自建库4个,附属医院数据库2个。数据存储容量总计近60T。

在学校方面就应该加大对于论文的查重力度,而且对于老师的辅导要提出非常严格的要求。

福建省优秀学位论文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06133),主持;(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8197),主要研究人员,排名第三;(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08219),主要研究人员,排名第三;(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78107),主要研究人员,排名第四;(5)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0J05117),主持;(6) 福建省科技重大项目(2011Y4008),主要研究人员,排名第二;(7) 福建省科技重点项目(2012Y0051),主要研究人员,排名第四;(8) 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3502Z20103030),主持;(9) 2010年度泉州市优秀人才培养专项经费资助项目(10E01),主持;(10)华侨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09BS620),主持。(四) 获奖情况(1) 2011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三;(2) 2010年度厦门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三;(3) 2010年度福建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4) 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二次会议第四届、第五届“精工杯”优秀青年论文奖;(5) 第九届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6) 第六届泉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五) 学术论文代表作[1] 刘阳, 郭子雄, 欧阳文俊, 朱雁茹. 核心型钢混凝土柱抗震性能及轴压比限值试验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10, 43(6): 57-66. (EI)[2] 刘阳, 郭子雄, 刘宝成, 叶勇. 嵌埋CFRP筋组合石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J]. 建筑结构学报, 2011, 32(3):75-81. (EI)[3] 刘阳, 郭子雄, 黄群贤. 不同构造形式的CSRC节点变形性能试验研究[J]. 工程力学, 2010, 27(10):173-181. (EI)[4] 刘阳, 郭子雄. 基于ADINA的CSRC节点抗震性能有限元模拟[J]. 工程力学, 2011, 28(8):99-105,112. (EI)[5] 刘阳, 郭子雄, 黄群贤. 核心型钢混凝土柱恢复力模型试验研究[J]. 建筑结构学报, 2009, 30(S2):196-201. (EI)[6] 刘阳, 郭子雄, 黄群贤. 不同构造形式的CSRC柱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0, 42(S1):149-153. (EI)[7] 刘阳, 郭子雄. SRC柱弯矩-曲率恢复力模型试验研究[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2, 44(S1):60-64. (EI)[8] 刘阳, 郭子雄, 谢吓弟. 核心型钢混凝土柱轴压性能试验研究[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7, 39(S2):137-141.(EI)[9] 刘阳, 郭子雄, 张志伟. 核心型钢混凝土柱的轴压比限值试验研究[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8, 28(3):82-86. (中文核心期刊)[10]刘阳, 郭子雄, 林煌. SRC柱塑性铰区变形性能试验研究[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1, 31(1):112-117. (中文核心期刊)[11]刘阳, 郭子雄, 黄群贤. 型钢混凝土柱的损伤模型试验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9, 32(9): 203-207,285. (中文核心期刊)[12]刘阳, 郭子雄, 杨勇, 董星, 叶斌. 闽南地区农村住宅安全性现状及防灾建议[J].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28(1):63-67. (中文核心期刊)[13]刘阳, 郭子雄. CSRC柱抗震性态水平的指标试验[J].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1(6): 684-687. (中文核心期刊)[14]刘阳, 郭子雄, 叶勇. CSRC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J].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2(1):72-76. (中文核心期刊)[15]刘阳, 郭子雄, 黄群贤. 东南沿海村镇房屋安全性现状调查及统计分析[J].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9, 31(6):56-59. (中文核心期刊)[16]刘阳, 郭子雄, 杜耀峰. 带粉刷层混凝土试块高温后抗压性能试验及数值模拟[J].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3(3):304-309. (中文核心期刊)(六) 学术交流活动(1) 2004年12月,首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广州,发表论文1篇;(2) 2005年7月,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次学术会议,成都,作大会报告1次;(3) 2006年8月,The Ni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or Young Experts,Fuzhou,作大会报告1次;(4) 2006年11月,第七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广州,发表论文1篇,并作大会报告1次;(5) 2007年4月,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南京,作大会报告1次;(6) 2007年6月,第二届闽晋博士研究生学术论坛,福州,作大会报告1次;(7) 2007年8月,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一次学术会议,长沙,发表论文3篇,并作大会报告1次;(8) 2008年8月,The 14th World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Beijing,发表论文2篇;(9) 2008年11月,第八届全国计算理论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武汉,发表论文1篇,并作大会报告1次;(10)2008年11月,第十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武汉,发表论文2篇,并作大会报告2次;(11)2009年5月,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研讨会,福州,发表论文1篇,并作大会报告1次;(12)2009年10月,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二次会议,厦门,发表论文1篇,并作大会报告1次;(13)2009年12月,第四届全国抗震加固改造技术学术研讨会,厦门,发表论文3篇,并作大会报告1次;(14)2010年5月,第七届全国随机振动理论与应用学术会议,武汉,发表论文1篇,并作大会报告1次;(15)2010年6月,《建筑结构学报》创刊30周年纪念暨建筑结构基础理论与创新实践学术研讨会,上海,发表论文1篇,并做大会报告2次;(16)2010年12月,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做大会报告2次;(17)2011年11月,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三次会议,广州,发表论文1篇,并作大会报告1次。

2021福建省优秀学位论文

全国优秀博 士学位论文 评选标准评选标准是根据学位条例对博士学位的基本要求在充分强调博士学位论文创新性的基础上所确定评价标准。

根据全国211大学名单可知:福建医科大学不是211大学

福建医科大学不是211工程高校。

学校位于福建福州市,是福建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高校,是福建省卫生人才培养中心、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和医疗卫生服务中心。

福建医科大学前身是1937年创办的福建省立医学专科学校,1939年改名为福建省立医学院,1949年改称福建医学院,1969年与福建中医学院、华侨大学医疗系合并,成立福建医科大学。1982年更名为福建医学院,1996年4月更名为福建医科大学。2003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确定为重点建设高校,同年以良好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学校历史

民国26年(1937年)6月福建省立医学专科学校创办于福建闽侯县,因抗日战争迁往闽北沙县。同年8月,定名为福建省立医学院,学制6年,毕业生授医学士学位。抗日战争胜利后,学校迁回福建闽侯县,在闽侯县省立医院和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旧址(吉祥山)重建校舍,医科学习年限为6年,医学专修科为5年。当时仅有基础学科教师19人,兼职教师3人。

1949年11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接办福建省立医学院,改为福建医学院,学制5年。

1951年,除原设的医学本科专业外,增设医学专科(3年制),还附设中级卫生教育师资专修班。

1958年,该院从吉祥山迁到八一七中路西洋村新校舍。

1970年,福建医学院奉命与福建中医学院合并,迁到泉州华侨大学校址,华侨大学医学系并入,改为福建医科大学。

师资力量

截至2017年5月,学校共有教职医护员工10700多人(含附属医院),其中校本部1200多人。在学校1450名专任教师(含附属医院临床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占,硕士学位以上占,高级职称占。博士生导师138名,硕士生导师787名。

学校专任教师中有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领军人才1人,“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3人,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8人,全国高校优秀骨干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14人,福建省“百人计划”人选8人,福建省“外专百人计划”人选1人,福建省高校领军人才1人,“闽江学者奖励计划”人选19人,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3人,福建省杰出科技人才4人,福建省特支计划人选21人,海西产业人才高地领军人才1人,福建省优秀专家22人,福建省优秀人才6人,“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63人,福建省高校教学名师13人,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52人,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29人,福建省高校创新团队6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设有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福建医科大学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福建医科大学健康学院、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文理艺术学院、协和临床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省立临床医学院、福总临床医学院、临床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学研究部、海外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20个学院(部);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0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2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个,省中医、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1个,省“211工程”重点学科2个,省特色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特色专业8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7个,服务产业特色专业4个,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3个。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血液病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药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护理学

福建省特色专业:应用心理学、医学检验、社会工作、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护理学、预防医学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护理学

福建省省级重点学科和福建省特色重点学科:临床医学、护理学、基础医学、药学

福建省省级重点学科: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生物学、中西医结合、口腔医学、公共管理

福建省高等院校“211工程”重点学科:血液病学、分子医学

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血液病学、内科学、心血管内科学、外科学、病原生物学、耳鼻咽喉科学、神经病学、口腔临床医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药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福建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应用心理学

学术科研

截至2017年5月,学校拥有4个院士工作站。拥有肿瘤免疫药物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唯一的新药安全性评价中心。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闽台科技合作基地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9个。

学校还建有福建省创新抗体药物技术重大研发平台、福建省CAR-T细胞免疫治疗技术创新平台、福建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福建省消化系疾病研究室、福建省血液病研究所、福建省高血压研究所、福建省生殖医学工程中心、福建省分子医学研究中心、福建省眼科研究所、福建省内分泌研究所、福建省腹部外科研究所、福建省神经病学研究所、福建省肝胆外科研究所、福建省耳鼻咽喉研究所、福建省胸心外科研究所、福建省老年医学研究所、福建省临床免疫研究所、福建省烧伤研究所、福建省骨科研究所、福建省超声医学研究所、福建省冠心病研究所、福建省神经外科研究所、福建省肝病科学研究中心、福建省食品安全风险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

2011年至2017年5月,学校获各类科技项目2800多项,发表SCI收录论文3300多篇,获授权国家专利124件,获省科技奖36项,其中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4项,获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福建医学科技奖68项,其中一等奖7项、二等奖21项,获省紫金科技创新奖5项,获省运盛青年科技奖7项。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1项。

学术资源

截至2021年8月,福建医科大学图书馆藏有纸质图书总量万册,电子图书万册,电子期刊81万册,学位论文万册,音视频44645小时,数据库79个(包含子库),其中包含CNKI、万方、维普等中文数据库39个,OVID外文医学检索平台、LWW医学全文期刊、EBMR、BP、FMRS、牛津、海量外文图书等外文数据库34个,自建库4个,附属医院数据库2个。数据存储容量总计近60T。

福建师范大学论文答辩送审

必须到场。答辩得现场问答,别人是替代不了的。_倩匮г?,由主答辩老师当面向学员就论文和答辩过程中的情况加以小结,肯定其优点和长处,指出其错误或不足之处,并加以必要的补充和指点?

寄给你们辅导老师

首先,申请自考论文的条件是“所有课程的考试已及格者方可报名”,只要你符合这个条件,就可以申请论文,论文的申请每年有2次,分别是6月份左右和12月份左右。(具体日期详见各地考办公告)还有的省份是可以提前申请的,如果你只剩下1、2门没通过,同时你能确定剩下的课程在下一次考试之中能很快通过,那就可以提前进行申请。(每个省市规定不同,注意去各自省份登录教育考试院查看相关规定。) 福州自考毕业论文相关事项 1、毕业论文的成绩由论文写作成绩与答辩成绩综合组成;最后成绩由论文指导老师、论文答辩小组和学院论文答辩委员会(小组)综合评定;成绩按百分制记分。 2、毕业论文成绩在答辩结束后一个月内10月15日在福建教育学院网站()—学历教育—自学考试栏目公布,考生可上网查询,不再另行通知。 3、考生的毕业论文合格后,我院将按照省教育考试院的要求统一录入、报送成绩。考生的合格证书可在福建省教育考试院网查询和下载。考生还必须按当地自考办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及时申请毕业,以免错过申领毕业证书的时间。 4、考生撰写的论文,文责自负。为避免论文抄袭,需要参加学位申报的毕业生须经过福建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位办的查重资格审核,要求学生提交专业的查重网站报告。如审查不合格(抄袭率超过30%)须参加重新参加师大组织的论文答辩。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