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晋江编辑双休吗

发布时间:2024-07-05 07:33:04

晋江编辑双休吗

是的,晋江编辑也是按国家法定假期休假的。满意请采纳,谢谢。

过年期间晋江编辑上班的。因为编辑是需要写一些时政新闻的。一天都是没办法休息的。除非是公司安排轮班制度。

会的。周末是可以签约的,最好在周一至周三,这样比较稳妥。签约是新人的话第一次审核需要大约二到四天,在第一次审核通过之后的其他审核,只需要一天即可。第一次审核属于人工审核,一般在周六日时没有人审核,因此是在周一到周五审核。若第一次人工审核通过,则之后发表的文章只需通过网站软件检测到没有敏感词后,即可通过审核,审核时间较快,一般可以日更一千章。

晋江文学城还招编辑吗

一.校园青春类编辑职位要求:本科以上学历,相关出版编辑专业,熟悉青春校园文学的类型,能把握言情、武侠、奇幻、悬疑、青春等类型文学的创作规律;有从事杂志、图书、文学网站编辑工作经验优先;有扎实的写作、阅读功底,能够独立策划组稿,并在宣传策划上有一定的经验;对校园文学稿件有一定的鉴赏能力,熟悉各大文学网站知名写手的写作风格;熟悉90后读者的阅读诉求,对90后读者的阅读兴趣和趋势有独到的见解;具备团队合作精神。二.少女类文字编辑:职位要求:1、儿童文学专业硕士,有青少年杂志、图书编辑工作经验,有成功作品优先;或者本科以上学历,文字功底扎实,在文学类杂志发表小说5万字以上,有成功作品;2、思维敏捷,视野开阔,对青少年类期刊、图书选题敏锐,具有主动创新意识、并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策划选题;3、责任心强,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强。三.青春文学类编辑职位要求:(1)中文、汉语言文学、学前教育、编辑出版等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2)热爱图书出版工作,热爱青春文学编辑工作,能熟练使用电脑及网络资源;(3)阅读广泛,对青少年读物有深入理解,有较好的文字加工能力及沟通能力,文笔优秀; (4)有青春文学图书或少儿图书策划编辑经验优先,熟悉编辑程序和出版环节,有较强的组稿和选题策划能力,以及丰富的作者资源,能独立按照选题策划方案完成组稿、审稿及编校等工作;(5)熟悉儿童图书市场,具有敏锐的市场判断力,能很好地把握目标读者心理和阅读需求。有教育工作经验者优先考虑;(6)性情阳光,踏实进取,责任心强,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岗位职责描述:(1)全程负责图书的策划、组稿、审稿、校对等工作;(2)承担宣传文案的撰写与宣传推广;(3)积极参与图书市场调研,寻找版权合作,负责与相关版权公司洽谈业务等;(4)完成出版中心安排的其它任务。四.少年版编辑要求:中文、汉语言文学等相关专业本科毕业,爱好写作,在个大媒体发表过作品优先。有良好的文字表达和写作能力,逻辑思维严谨,思路清晰;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职业道德。工作责任心强,具有吃苦精神,能够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熟悉互联网,OFFICE办公软件;有媒体从业经验优先,在青少类杂志或漫画杂志从业经验的优先。能力特别强者可适当放宽条件。

多去新浪微博上逛逛,貌似曾经看到过有招聘编辑的消息的。。。

有。例如晋江编辑长歌。编辑的工作可以说是很繁杂的,产品、运营、技术、商务、版权、媒体、市场、法务,几乎每一个我们能够想到的部门,编辑都需要与其打交道,不过,在种种五花八门的工作中,核心工作概括起来却很简单,无非就是发现好书、培养好书、推广好书,这三个环节。晋江文学城是中国大陆著名的女性文学网站,创立于2003年8月1日,以爱情等原创网络小说而著名,主要提供由网友独立创作的小说。日均页面浏览量超过1个亿,日登录固定用户220万。中国网站排名98,世界网站排名1071。

晋江最近好像没有在招管理员啊,有招编辑倒是真的

晋江经济报现任总编辑

1991年,一篇中篇小说《石头记》横空出世,轰动福建文坛,为晋江捧回了福建省优秀文学作品奖。知名作家北村更是在《福建文学》上发表评论《可以期待的努力》称,该小说营造的艺术气氛浓郁,是一篇叙述干净、语言精练、富有清新气息的力作。人们很快记住了这篇小说以及它的作者———黄良。这个叫黄良的清瘦青年,首开晋江文学作者获福建省文学奖的先河。其时的黄良,刚满26岁,在晋江县文化馆工作。很少人知道,他此前已经写了整整五年的小说。为大众所熟知的是,此后,他连续在《福建文学》发表了几篇富有乡土特色的小说,名声大震,加入福建省作家协会,并一跃成为晋江乃至泉州小说界的领军人物。时至今日,黄良最常被人们提及的仍是他的小说。20年前写过散文《寻找黄良》的福州大学教授、作家施晓宇,在上个月的晋江《星光》创刊百期座谈会上,说起黄良的小说《石头记》和《石雕像》,侃侃而谈,赞赏有加:“《石头记》表达了黄良对故乡土地的热爱及田园牧歌式向往意识的‘诗意诠释’。”“我不敢用自己的小说,破译我们民族的思思想想,但每次下笔,都试图反映生我养我的晋江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黄良说,写小说,如同盖房子,是件“讨人厌”的事。三十年前,在金井一个临海的村子里,他干过打石、木作、油漆、养鸡、代课老师……那时候,写作几乎成了他在苦闷现实中的唯一精神支柱。在这个商潮涌动充满财富传奇的闽南小城,无论偏居乡村一隅,还是置身繁华街市,黄良都能枯坐板凳,二十年如一日,静心写出百万字的“人生三部曲”———散文集《人生平台》、小说集《人生误会》、诗集《人生漂流》,以及随笔《原来如此》。2006年《晋江经济报》创刊,他即应邀为《五里桥》副刊撰写专栏,陆续发表了50多篇随笔杂谈言论。杂文《哈哈哈》还获得2007年福建省报纸副刊作品一等奖、第17届福建省新闻奖二等奖。2010年12月,黄良出人意料地以历史散文《林外的青山》再次冲击文坛,并迅速掀起了一阵波澜。南安的一个年轻作家,在《福建文学》看了这篇散文,深为震撼,便骑着摩托车只身上灵源山寻找林外的踪迹。面对文中6000多字跌宕起伏的历史人物,评论家们惊呼:黄良转型了,他从小说转向历史散文。面对这种所谓题材上的跨越,黄良却颇有些不以为然:“我们祖上文化很阔,晋江是全国少数几个千人进士县,又是经济强县,文化更不是沙漠,只是缺少宣传。”作为土生土长的晋江人,黄良对晋江历史文化向来怀有一份很深的敬畏。他打算用两年时间,写十个与晋江有关的历史名人,十篇长散文,以不同视角解读李贽、郑成功、李叔同等,然后结集出版。“文学如人生,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意味深长。”黄良认为,文学创作对于人世乃至社会而言,少年时,什么都可相信,因为有爱,所以写诗;青年时,大部分会相信,因为有信仰,所以写散文;中年时,大多数不相信,因为有理智,所以写小说;老年时,全部都不相信,因为有思想,所以写杂文。文艺召集人的文艺梦1999年,一介书生的黄良,从晋江市博物馆馆长的岗位上调入晋江文联,任专职副主席,两年后主持文联工作。年轻的黄良从此开始了与晋江文联长达十多年的“姻缘”。从文学青年到文联主席,行政事务多,一天到晚忙忙碌碌,但黄良一直不忘抽空读闲书。在读志书、阅史料的过程中,他常常思考,如何把晋江文化输出去,让更多人了解晋江灿烂的历史文化。2002年至2010年,他先后主持编撰《晋江览胜》《十年辉煌路》《观音韵·茄克风》等介绍晋江风景名胜和经济社会的书籍;2007年,他参与筹划拍摄的电视剧《施琅大将军》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播出,并且获得中宣部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11年5月中旬,他一手策划的《影响中国的晋江人》将与读者见面。“这些文艺代表作已成为晋江城市文化的醒目标志,提升了晋江的城市人文品格。”黄良说,作为一本描绘晋江各个时期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的书,《影响中国的晋江人》讲述的是古今十八位优秀晋江人的人生沉浮、经历故事,不仅有抗倭名将俞大猷、统一台湾的施琅、绘画大师洪世清、一代诗宗蔡其矫,还有“南洋华侨巨鳄”陈永栽、“晋江商业教父”许连捷、“中国鞋王”丁世忠等。与此同时,黄良加强了对本土文艺人才的扶持,经多方努力争取,得到晋江市委市政府对文艺工作的高度重视,设立晋江市政府星光文艺奖、建立文艺精品创作基金,使得晋江文艺百花园群芳争艳。“晋江文艺百花齐放,硕果累累,在文学、美术、书法、摄影等领域涌现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统一的好作品,与10年前相比是一大跨越。”黄良说,截至目前,晋江各文艺家协会已拥有国家级会员40人,290人为省级会员,6人当选为省级协会的理事,有十几名文艺界人士当选泉州、晋江两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社会各阶层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晋江形成了一支拥有优秀人才、杰出人才和著名文艺家的文艺大军。各界文艺研究团体亦相继成立。晋江市现拥有各类文艺社团、学会、研究会75个。人生漂流诗歌从诞生的时候起,就落下了一个好名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如一缕暖流,注入听者和读者心田,人类历史长河,从此波光远影,碧海晴天。古圣先贤,无不是诗坛高手,屈子汨罗江上飞溅着伤心的泪花,陶令东篱下采菊悠然,太白艰难攀行于蜀道,李清照凄凄惨惨戚戚地寻觅,马致远夕阳西下天涯断肠……我辈吟哦之际,或豁然开朗,或黯然销魂。———这就是诗歌经久不衰的魅力。我写诗已近二十年。投入大量激情,堆砌无数文字,企图在晋江诗歌群体谋划一席之地,却时常被诗人兄弟嘲笑。多年前,我在《厦门日报》海燕副刊发表了一首长诗,名字叫做《敬礼,祖国的早晨》,换来稿费足够请一桌。酒席间,兄弟们冷嘲热讽,说是“旧传统,了无新意”。这件事对我的诗歌创作刺激很大,印象太深。至今,某些观点我还是可以接受,但又不愿意苟同。作为最古老的文学体裁,诗歌之所以在中国大地上生生不息,关键在于一代一代诗人自觉不自觉地把诗歌作为认识人类内心世界,传播承载历史文明的最佳选择。这种说法比较功利,但却是积极而现实的。诗歌因此是大众的、民族的,成为社会各阶层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而现时某些X诗人所谓的现代派、后现代派和死X派、新死X派等创新理论和实践,其核心其实是漠视社会、逃避生活,把自己的心灵孤独地囚禁在鸟笼里。这种思想观点和艺术实践,理所当然地被读者唾弃。那么,诗歌陷入了空前的生存危机,写诗的比读诗的更多的局面出现了,就毋庸诡辩解释了。理论界乱开处方,下了大量猛药,依然沉疴难治,症结其实不言而喻。愚以为,诗人若常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爱人爱己之心,诗歌复兴就不是一句空话。有人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时尚。现代人哪有时间去琢磨这种分行的跳跃式文字?诗歌应该知趣地退出历史舞台。这种最古老的艺术形式,难道会在我们这个时代消亡吗?不知道有没有人认同这种说法。我是绝对不相信的。这几年,不知是随波逐流,抑或是与时俱进,我竟也跟风于出书热潮,先是2000年在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散文集《人生平台》,而后是2001年在华艺出版社出版了小说集《人生误会》,如今,诗集《人生漂流》又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正式出版了,有友人戏称为“人生三部曲”,我岂敢沾沾自喜,如能不被读者视为一堆文字垃圾而当废纸处理,吾心足矣!一味企求青史留名,不是傻子便是疯子,我愿做一个平凡人。

一般在当地居民会定以下几种报纸:晋江经济报《晋江经济报》于2006年创刊,是福建日报报业集团的第9张子报,是一张贴近晋江流域实际、彰显民营经济特色、服务主流人群的政经日报。以“晋江、主流、品位”为办报理念的晋江经济报,是福建日报报业集团的第9张子报,是一张贴近晋江流域实际、彰显民营经济特色、服务主流人群的政经日报。覆盖晋江流域的本土新闻,顺应潮流、清秀雅致的版式编排,充满激情和活力的年轻团队,扁平高效的管理模式,使这张新创刊的报纸,从一开始就引人关注。更让人称道的是,从2006年3月21日晋江经济报社领导班子组建,到2006年4月19日报纸创刊,仅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创造了中国报业史上的“晋江速度”。东南早报东南早报是泉州晚报社吸纳福建商报创办的子报,也是泉州市第一张市民报东南早报,于2000年8月15日正式创刊。东南早报为泉州第二大主流报纸,编辑部成立采编中心和发行中心,负责新闻采编与报纸发行。东南早报的采编、广告、发行三位一体进行运作,发行量超过20万份,为福建省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日报之一,2004年广告收入达到4000万元以上。泉州晚报《泉州晚报》是中共泉州市委机关报,1985年4月1日创刊。现为双面彩色印刷,对开16版,周五为20版。发行数连年递增,创刊23年来一直居福建省地市报首位,现达20万份,是泉州市第一大报。在福建省乃至东南亚华侨居住区、港澳台地区拥有众多读者,是泉州市最具权威的主流媒体。泉州晚报已发展《泉州晚报》、《泉州晚报·海外版》、《东南早报》、《泉南文化》三报一刊,泉州晚报网站,从单篇发展多篇,日出版销售35万份。海峡都市报海峡都市报 编辑《海峡都市报》创办于1997年10月1日,是福建省第一张面向全省的综合性都市生活报,由福建日报社主办,每日出版。自创刊以来,《海峡都市报》坚持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的办报宗旨,做市民的忠实公仆,为政府分忧,替市民解难,努力成为沟通人民群众与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的桥梁。现在,《海峡都市报》已成为全省最有影响力的媒体,发行量、零售量、自费订阅率、城区发行密度等代表媒体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均居首位,一如阳光、空气,《海峡都市报》成为了市民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福建日报《福建日报》创刊于1949年8月25日,为福建省委机关报。1964年年底,毛泽东为《福建日报》题写报头。 2002年8月25日,福建省第一家传媒集团——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正式挂牌成立。《福建日报》的根本任务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宣传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当好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喉舌;提供丰富多彩的新闻信息,热情为广大读者服务;加快新闻事业的改革发展,壮大报业实力。石狮日报《石狮日报》1993年创刊,刊名《石狮消息报》,1997年底,海内外正式公开发行;2000年,改刊为《石狮日报》发行;同年10月9日,《石狮日报·电子版》正式上线。2003年11月5日,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石狮日报》由石狮市委主管主办改为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石狮日报社主办,成为福建省唯一的报业集团——福建日报报业集团的子报。

●2006年3月14日,福建省新闻出版局转发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创办《晋江经济报》的批复。●2006年3月21日,报社领导班子正式组建;设在晋江市计生服务大楼7~9层的办公场所动工改造装修。●2006年3月27日,领导班子和骨干人员进驻晋江市。●2006年3月30日,采编组版网络系统开始安装调试。●2006年3月31日,办公场所基本装修完毕,开始部分办公和入住。●2006年4月1日,第一批招聘人员确定,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各报支援人员开始到位。●2006年4月2日,召开首次采编动员大会。●2006年4月3日,采编网络进入人员培训、试运行阶段。●2006年4月4日,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和晋江市主要领导听取报社筹备工作汇报。●2006年4月6日,向社会各界通报报纸筹办情况;召开通联业务培训会,建立起200多人的通讯联络员队伍。●2006年4月7日,《晋江经济报》征订发行工作全面展开,新闻热线、发行热线、广告热线同时开通,社会反响热烈。●2006年4月13日,晋江市五套班子领导莅临报社考察。●2006年4月15日,《晋江经济报》试刊;报社第一次全体大会召开。●2006年4月18日,晋江经济报社揭牌仪式隆重举行。●2006年4月19日,《晋江经济报》正式创刊,并在第八届鞋博会上举行《晋江经济报》赠报仪式。

晋江经济报的栏目设置结合自身情况才能解决问题。

大江晚报编辑

景克宁(—),原名景彦良,祖籍运城安邑。1922年11月12日生于北京。6岁前,依随在北京办《国风日报》的祖父景梅九的膝下。其祖父景梅九是一位国学大师和民主革命先驱。他少年时代就接受其祖父良好的启蒙教育。1942年考入陕西国立高等专科学校后,大量接触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遂将其笔名正式取为“景克宁”,寓意景仰马克思列宁主义。1943年至1948年,他先后在西安《西京平报》、《华北新闻》、天津《民生导报》、北京《大众报》担任记者、采访主任、编辑主任、主编等职。1949年春,在两个中国命运的决战关头,景克宁同志冒着生命危险,来到南京出任“左”倾报刊《大江晚报》总编辑,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当天,挥笔写下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社论《天亮了》。1950年,执教于上海美专,教授马克思主义哲学。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文革”期间,又以“现行反革命罪”判处死刑,后改判刑期20年。于1979年5月冤案昭雪,被无罪释放。1980年夏从上海回到运城,执教于运城师专中文系(现运城学院中文系),恢复了教授职称。1984年12月29日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2年以后,他为了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从学校讲坛迈向全国29个省市区,作大型演讲2700余场,直接听众达300万人次。并出版专著《美在召唤》、《青年启示录》、《东方智慧巨人——老子探奥》、《书韵》等10部。获得:“全国优秀青年工作者”称号、“山西首届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特殊津帖;同时,受聘为清华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43所高校兼职教授。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于2006年3月2日19时在运城逝世。景克宁教授一生以书为伴,以书为友,以书为师。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书籍是他生命升华的起点,也将是他生命圆融的归宿。胸中存浩气,笔底生雄风,不为媚世语,真知启后人,是他放言行文的风范。他厌恶理论教条、概念游戏、官僚说教;理论感情化、逻辑诗意化、抽象形象化、概念戏剧化,是他著书立说的创造风格。他平生治学严谨,笔耕不辍,相继出版专著 14 部,为各类体裁书籍撰写序文近百篇,另有其他文论作品数十部。

芜湖日报在线投稿:邮寄投稿:芜湖市华兴街4号 芜湖日报或大江晚报 某某编辑(邮编:241000)

江汉论坛编辑

江汉论坛出刊前校稿,在出稿之前都是需要进行校正,并且按照排版标准进行调整,只有满足相应的要求才可以出刊。

张作耀还是一位学者型的资深编辑,在自己的研究和书稿审定中,他都强调“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原则,鼓励学术的新探讨,提倡前沿性研究,把总结和推出学术成果看作是编辑出版工作者的最重要的责任。先生热心提携后进,尽心尽力地培养有学术造诣的编辑人员。他在任职期间拟定的长期规划和组稿原则对于其所主管的部门出版物的学术定位发生着重要的和长久的影响,例如人民出版社的历史著作,始终坚持严格的学术要求,出版了许多高水平的学术专著,并形成了帝王传、断代史、著名学者学术文集等诸多学术系列丛书,得到学界的好评。先生认为,学术性著作应有深度和独到的见解,至少应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较大的拓展。他所写的书评以及审稿中体现出的学术把关,都说明了这一点。他在《江汉论坛》杂志上发表的《谈谈历史传记编写中的一些问题》一文中很有针对性地指出,历史传记层次不同,写法可异,但应遵循一些带有共性的原则。先生曾主编《新华文摘》近十年,他坚持主旋律,奉行“双百”方针,提出了“繁荣学术,荟萃文化”的办刊原则,强调把选文的重点放在创造性、拓展性研究上,从而为坚持和保证刊物的高学术水平做出了贡献。

张艳国,1964 年2 月出生,湖北仙桃人,中共党员,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学历,历史学博士,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 年 6 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先后担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江汉论坛》编辑部副主任兼副主编、科研教育管理处处长兼研究生办公室主任、政法研究所所长 , 并兼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院和谐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1997 年 5 月被破格晋升为研究员,1999 年被评为院首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01 年获得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05 年首批入选湖北省宣传文化战线“五个一批人才”(理论类)。1998 年—— 2001 年在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在职攻读博士学位,2002 年—— 2005 年在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多次被评为院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1991 年获得湖北省优秀编辑称号(今湖北省新闻出版名人奖前身),2003 年获得湖北省直机关“第二届十大杰出青年”称号。现兼任北京大学“儒藏”精华编编纂委员会委员、武汉科技大学教授、南昌航空大学教授等,兼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通讯评委等。2000 年起担任武汉大学历史系专门史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成员,2002 年起担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2007 年担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理论硕士研究生指导小组组长。 2009年担任江西师范大学副校长。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中国文化与社会变迁和城乡社区自治与中国当代政治发展研究。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共党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等权威报刊和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其中,数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复印中心各刊全文转载和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高校文科学报文摘》等摘要。出版《唯物史观与史学理论》、《破与立的文化激流——五四时期孔子及其学说的历史命运》、《张艳国自选集》、《社区建设与社会发展》等学术著作多部。获得过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以及省、部级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多项,主持、承担和主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国家博士后基金课题、省社科基金课题、省软科学课题和重大横向课题多项。

是的,江汉论坛会在出刊前对文章进行校稿。校稿的目的是确保文章的质量,以及确保文章的内容和格式符合出版要求。校稿过程中,编辑会根据文章的内容和格式进行修改,以确保文章的质量和准确性。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